一人領1200元!18歲「文化成年禮」明年3月發放 可看電影買書-鼓勵青年接觸更多元的藝文活動、培養長期消費習慣。其次也鼓勵藝文產業、表演團體釋出優惠,用文化禮金方式來回饋-鼓勵企業出資聯名發行,或購買點數回饋員工及會員,不限年齡/5年投入300億!推國家語言發展 蘇揆:母語已到存亡關鍵時刻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文化部創新書市活動獲選名單公告 史哲:7月起全國每一縣市都有書展 文化幣-首頁
2023/07/12 14:34 文化幣-首頁
文化部創新書市活動獲選名單公告 史哲:7月起全國每一縣市都有書展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44Fq8VB
高雄三餘書店串聯多家在地書店,預計分別於鳳山、岡山、旗山、美濃辦理大型藝文閱讀市集。(文化部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為創造更多大眾與實體書店相遇的機會,並支持實體書店發展,文化部特別在疫後振興計畫提出獎勵各縣市實體書店「走出書店」,串連辦理結合閱讀、藝術、音樂、電影等多元藝文元素的書展市集。獎勵名單已於6月30日揭曉,共計獎勵39案,獎勵金額達5,000萬元,從今(112)年7月至明(113)年5月,全國22縣市都有書展,將接力辦理上百場的創新書展市集,歡迎大眾及持有文化幣的青年逛攤消費。
  馬祖西尾半島物產店預計於今(112)年11月於南竿島芙蓉澳澳口辦理音樂文學地方市集。(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實體書店是一個在全臺各地,不論都市或偏鄉,最能提供大眾輕易接觸藝文、獲取資訊的據點,近年因為閱讀習慣改變、疫情影響等,確實對實體書店經營造成巨大衝擊。為重新提振實體書店影響力,文化部除了於成年禮金號召全臺各地超過440家獨立書店加入藝文消費點;同時以創新書市計畫,「讓全國每一縣市都有書展」,期盼藉由實體書店「走出去」,串聯及整合在地資源,以多元的藝術、閱讀推廣活動,讓大眾重新體會閱讀不僅是閱讀書裡的資訊,更是閱讀人與人、人與這片土地的故事,進而能重新「走進書店」。 文化幣-首頁
  台東晃晃二手書店以「進入書書果實世界」計畫,辦理系列市集、書店小旅行並製作書店地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表示,本次獲選的獎勵案遍及全國22縣市且接力辦理,可說是月月都有不同書市可逛,尤其更深入離島,如澎湖沿菊書店預計於今年10月起辦理3場「海邊走走」大型文創市集,並前進望安、七美、吉貝等小島,舉辦書店選書體驗、講座、音樂演出、設置島嶼行動書櫃,使「離島不離藝」;馬祖也有鹹味島合作社及西尾半島物產店2個計畫獲選,將結合書店、藝文團體、地方創生團隊,除了提升島民的閱讀風氣,更將帶領觀光客認識東引與南竿的在地文化。
 部分計畫也配合文化部成年禮金獨立書店點數放大專案,延伸辦理相關推廣活動,如臺中後驛冊店規劃由多家書店挑選具書店特色的選書、選物組成「文化幣活動套組」;臺東晃晃二手書店預計製作「臺東書書果實書店地圖」、書店小旅行及專屬優惠活動等,鼓勵大眾走入書店。
 文化部表示,首棒將由雲林虎尾厝書店於7月的每個週六率先辦理,預計在書店的室外空間,結合在地友善農產、食農教育叢書導讀及地方創生單位,舉行書與食交互碰撞的另類農夫市集;8月26日則預計由三餘書店與玉蘭書店等高雄書店合作,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戶外榕樹廣場,辦理結合閱讀、藝術、音樂、飲食、寵物等多元主題的大型市集。詳細獎勵名單請見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相關活動訊息詳詢此連結。文化部創新書市活動獲選名單公告 史哲:7月起全國每一縣市都有書展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44Fq8VB


在誠品與諾貝爾兩大連鎖書店相繼退出豐原後,經營至今邁入第41年的豐原三民書局,因近年書店不好經營,加上租約即將到期,決定在今年9月30日結束營業-豐原三民書局位處豐原火車站商圈,和台北三民出版社所開設的三民書局並無連鎖關係,也沒有網路書店,前身是三民路43號的華谷書城,民國67年在老闆夫婦利錦祥、陳姿媚頂下後,改名為三民書局,早期以專賣黨外雜誌、台灣本土作家、社會文史批判專論的書群,以及支持黨外運動著名,堪稱是中部民主運動的象徵。 41年豐原三民書局將熄燈 網:覺得用新台幣下架是件悲傷的事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2t9az5s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台北重慶南路書店街沒落! 10年倒逾100家書店 列印
 分享台北重慶南路書店街沒落! 10年倒逾100家書店到Facebook 分享台北重慶南路書店街沒落! 10年倒逾100家書店到Line
 台北重慶南路為著名的書店街,鼎盛時期幾乎整條街皆為書店,但隨著閱讀方式改變,網路逐漸發達,實體書店沒落,10年倒了超過100家店,重慶南路目前僅剩不到10間書店。(資料照)
台北重慶南路為著名的書店街,鼎盛時期幾乎整條街皆為書店,但隨著閱讀方式改變,網路逐漸發達,實體書店沒落,10年倒了超過100家店,重慶南路目前僅剩不到10間書店。(資料照)
2019-03-30 14:3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重慶南路為著名的書店街,鼎盛時期幾乎整條街皆為書店,但隨著閱讀方式改變,網路逐漸發達,實體書店沒落,10年倒了超過100家店,重慶南路目前僅剩不到10間書店。
《聯合報》先前的民調顯示,去年超過40%的台灣民眾,沒有閱讀書籍,也就是每5個人之中就有2個人整年沒有看書,甚至有1成9的人表示超過10年沒讀書,成為「不讀世代」。
香港《東方日報》旗下《東網》報導,黎明書店為重慶南路僅存的傳統書店之一,黎明書店總經理趙建中表示,在網路世代衝擊下,大眾改變閱讀習慣,傳統書店由於無法承受店租壓力和銷售急速下滑,紛紛倒閉或轉型,僅在10年內,重慶南路就倒了超過100家書店
書報商陳台林指出,傳統書店的客戶被網路書店和二手書店搶走,已經沒有利潤,加上運輸、人事及租金成本逐年提高,傳統實體書店難免虧損。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盧欽政說,傳統書店面對台灣市場萎縮,近年像誠品書店已開始在中國等地另謀出路,台灣相對形成弱勢。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在叢林裡,我們相依為命:從連鎖書店到獨立書店的共同追尋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Unsplash
日本出版業報紙的前任記者,在實體書店急遽萎縮的危局中,採訪寫下《書店不死》這本全日本野戰現場報導,憤怒歸咎於大型連鎖書店拓點,大型出版社與大型發行商控制獨立書店。這些大企業投機炒作少數暢銷書暴起暴落,喪失多元選擇,放棄扎根地方。原本書店培育特定讀者、讀者培育特定書店,長期累積出特殊情感的彼此歸屬關係,卻被大企業只看帳面的功利速成思維斬斷。店員喪失推薦書籍的自主權力,職人累積的選書專業淪為多餘,導致資深人才出走,創辦獨立書店,或以鬥志悲願「半X半書店」打游擊,實現書店作為社會企業。
書店的本質是溝通,就像社會的血管系統,一旦堵塞,社會就中風癱瘓,所以通路必須多元,選書必須多元。這些獨立書店職人為守住自己的媒體、持續發聲,以各種姿態賭上了人生,宛如紀錄片栩栩在目,複雜面貌令人震懾、玩味。
在日本,連網路書店都不打折、還得加運費。台灣書業比日本更多一重折扣血戰的壓力,狀況值得數十本書紀錄討論。但是本書內容予我最大的啟發,是更清晰透視台灣相形所缺少的具體文化要件。台灣各通路、產業甚至各種組織,都面對同樣問題:集體主義的幽靈陰魂不散,導致過勞體制的分化,疏離,壓抑溝通,不信任,而難以達成升級精緻轉型所需的高度協調、合作無間。
雖說與書中人同樣身為書店職工,但我更以一個人的身分,急切想將本書的偉大貢獻呈敬於諸君:對人性的復歸。
孤立導致分化崩解
內向、潔癖、孤僻的傢伙們,在世界上得到的伴侶就是書。因為多多少少不相信人,蹺體育躲在樹上看小說,間或用懷疑眼神睨視操場上的多數,心想他們究竟忙什麼呢。但是進入書店與中大型企業,考驗就來了。乍看有壓力要我不相信人,放棄人,才做得下去;最後則會發現,一切問題來自我不相信人。
孤立主義看似個人主義,其實相反,是集體主義的產物。習慣孤立,一旦遭逢變遷困局,只能選擇互相指責、斷尾求生。因為缺乏信任基礎,所以不存在合作求生的選項,只能把敵人設定為身邊的同業與合作夥伴。遇到危機,反射動作是決定要犧牲誰來度過難關。我們把這島嶼當成一艘遇難斷糧多時的漂流船,停留在抽籤決定要吃誰的肉,低眼看籤前那刻的心情。
兩岸服貿協議爭議中,電子商務業者表示,台灣只要不向陸資開放出版業,開放印刷業沒關係。而後,既能交換電子商務西進大陸,其實出版業開放也沒關係。有發行商希望陸資來台開書店打破壟斷,出版社希望陸資印刷廠提供更便宜服務,老闆希望陸資給資金,員工希望陸資來換掉老闆、變慷慨……。如果書店也巴望陸資出版社低折扣,出版各環節就翻版了霧社事件敗因:被殖民者利用殖民者殺害內部敵人。你眼中的殖民,對他而言是解放。這是原先社會的關係失靈,使得衝突未獲協商支援。
服貿協議不是第一次全球化壓境,上一次是電子書。在電子書發展上,美國書業從作者到出版社冒高度風險去投資開發、內容創新時;台灣是電信業者一面猛發新聞稿虛張聲勢,一面責怪出版社不肯顧全大局虧本釋出海量版權。台灣對電子書的想像是:出版社想靠電子書省掉印刷廠、書店分成,作者想靠電子書省掉出版社分成,讀者想靠盜版電子書省掉作者分成。
因為過勞體制,忙碌首先省略的就是閒聊,依賴電子往返精簡訊息,即使見面也只談正事,業務去書店沒空多聊,原本能帶回出版社給編輯的珍貴訊息就少了。各環節之間都要靠閒聊才能充分掌握對方情境、互相配合,但帳面上看不出其價值與因果關係,結果會計制度扼殺了創新機會。書店不知道印刷廠的艱困,不認識廠區人們是在如何場景心緒下工作生活;編輯不知道門市;作者不知道業務。互相支持共生的人們,竟然會想要犧牲對方來前進,親不知子,骨肉流離。我們互不信任,只打聽,不討論,視產業為你死我活的飢餓遊戲。
而日本業者不但鄭重其事社交閒聊、開讀書會、評者編者書店業者寫書議論業界形勢,還把讀書會內容也出版成書,他們確實知道訊息在合作中占據的關鍵地位,為之不惜投資心力於公共性。在台灣,人們以為自己怠於工作時,通常已過勞而不自知,實際上是怠於社交,怠於遊戲,怠於知識生產,而甘為奴役。知識不是炫目又有深度的翻譯進口貨,而是身邊人為了解決當代問題的自力發明。社會衝突必須經由知識而不是暴力來檯面化,得到回應和理解。
集體主義的隱形幽靈
書中的書店員工川原,痛恨別家抄襲她獨見創獲的選書,遂離職創業,設法找到別人無法抄襲的個人風格行銷,就是自己朗讀繪本,將大量複製的書本,轉化為不可複製的個人現場live表演。這讓人反省書店的手工性質,亦即「通路多元」如何受到企業規模化傾向的毀壞;而重新摸索自我,又需要多強大的專注堅持與敏感覺察。
台灣大型書店常向出版社要求「獨家」書封、折扣或贈品,重點放在獨家。所謂「獨家」就是相信書都是一樣,在哪家店買沒分別,所以書店極力製造出區隔來。中國大陸京東書城惡鬥當當網的免費割喉戰也基於此想。
但是,沒有兩家書店會是一樣的,即使連鎖書店也做不到。書店生來就不同,且隨著生長而改變。這間書店吸引欣賞這種性格的人,那間書店吸引欣賞那種品味的人。話題只要談到振興書市,就會反射性地吸引一種論述,希望找到金主設一個平台,羅列所有書籍清單,毫無遺漏,取代總是健忘、東漏西缺的書店。
我可以保證,若有這家書店,你不會供貨,因為自己出的書會被埋葬在浩瀚書海;也不想光顧,如果你不想花數小時在負手踱步瀏覽書名嘖嘖稱奇。我們總是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什麼都好,直到學會痛苦承認自己既易怒又嚇人,而且腳很臭,居然仍能和少數特別寬容的特定人士交上朋友。我們不想承認自己原本就是獨家,有很多獨家缺點,但是發掘、磨練一項獨家優點,便足以吸引顧客成交。因為我們都是集體主義的兒女。我們誤以為別人賣得動的書我們也賣得了,以為排行榜不管哪家都是一樣的,其實它是大小考名次榜在我們生命中的投影,優等生才會得人疼,劣等生沒人愛。其實,從來沒有人把我們照名次排。
拚折扣就是台灣加工出口區削價搶單的傳統邏輯。我不相信別人會願意花時間認識我,所以我也懶得花時間爭取別人接受我,我只相信別人永遠用同一基準把我和其他人排名次、比價三家不吃虧,所以其他人全都是我的對手。其實,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對手,只有永不相遇的朋友。
台廠低潮沒訂單就裁員、放無薪假;在台日廠卻是沒訂單就進行員工研修,醞釀創造下一波榮景。如果平日賺的是工時血汗錢,我們便無法承受艱苦時堅守彼此、風雨相依的團隊風險。而集體主義永遠在把成本外部化,用外包或過勞來壓低成本,作為生存優勢。而外包和過勞加深了隔閡疏離,使我們容易捨棄對方,斷尾求生。
在彼此孤立的世界裡,許多作者覺得遠不如我的新書搶了我的排行榜名次;出版社覺得別社新書占了原該屬我的曝光版位;書店覺得別家書店沾了我的光搶了我的業績。危機使人陷入戰或逃的迷思,持續的危機則會讓人陷入被害情結。面對痛苦衰退時,我容易染患市場競爭觀念這種無可救藥的疑心病,像每個人驚聞伴侶提分手時立刻問:「那個人是誰?」把此消彼長看成被奪,歸諸竊奪者的不義,就蒙蔽了我,無視於種種結果源於自己的作為,也就喪失承擔責任與自主權力。
新書上榜時,作者想不到也有人正在為下榜心焦;出版社收到書店告知「因為別家延書,所以請你遞補上最佳版位」時,覺得天理昭彰;書店跟風推銷別家書店暢銷書時,相信自己在盡責。我容易無視從假想敵那裡得到的利益,而放大因假想敵所致的損失,這就是假想敵的起源。
當本書作者憤怒投奔地方上的叢林游擊隊,準備聲討連鎖企業的罪惡時,卻發現這些默默奮鬥的英雄早已寬容看待體系。書店和二手書店互相幫助,甚至書店願意在門口放置免費交換的書箱,說出這番感謝:「只要看書的人多了,買書的人就多了。」
實際上,整個系統相依為命。即使是在對我最反感的對手那裡,也還有許多人在依靠我守住。即使是讀者進我工作的書店翻書找到標的,然後到對手網路書店訂低價書,讀者的光臨便是緣份的機會,假使我的工作對他有所貢獻,便會對世界有所貢獻。
敵人是大吃小嗎?
本書是否在描述小書店和連鎖書店間的對立呢?我從中讀到兩者間更多的共通性,人與組織的關係,組織與社會的關係。書店員工從新人階段開始,在服從與衝撞中學習,累積圖書知識;成熟後獨當一面,專業主張彼此不同,已有自信去堅持己見。如果體制彈性無法吸納衝突為成長契機,人才便會脫離體制、獨立創業。無論時局好壞,各行各業中年創業現象的本質就是瓜熟蒂落,要把經驗理念付諸商業實驗,這也是有利社會持續創新的機制。企業流失人才固然損失龐大,但創業增加更有利於社會。
連鎖書店門市感受來自總公司的業績壓力,和小型獨立書店感受來自出版社、發行商的財務壓力,是一致的。獨立書店限於規模小,向發行商談判進貨折扣等條件時處於劣勢,如果聯合100家書店共同進貨,互相承擔其中個別書店拖欠、倒帳,分散風險固然可行,但若要承擔一家造成的損失,其餘99家也會關心其經營,無論協助支持、或是強迫改造,如果每家要花一半時間處理平台業務、共同問題,那麼情況便類似連鎖書店付出的高昂行政成本。規模大有優勢,也有劣勢。
書店是為了出版社能出書、而代為向大眾招募個人小額集資的銀行;發行商是為出版社和書店外包風險,銀行的銀行。在獨立書店系統中,由發行商來承攬風險。往來書店中若有倒閉,發行商最直接手段就是提高其餘書店的保費、亦即交易風險門檻。連鎖書店總公司的因應可以比較複雜些,但也可以說同為進貨選擇、和預算控管。
若單純屈服於風險,便產生了書中所詬病的書店,向出版社和發行商傾斜,進貨受牽制,專擺大眾暢銷書。無論是連鎖書店、小書店,都有此例。而個性化選書經營,也是連鎖和小型都有。如果要把連鎖書店等同於單調的暢銷書,小書店等於精緻手工選書,並不準確。現狀是各種圖書通路,在經濟停滯、零售受挫中,喪失個性的趨勢。解決不僅關於我們個人從集體主義附身之中覺醒的靈魂再造,機制也必須再造。任何平等開放的交易平台,都不會是別人現成準備好等待我們享用,總是參與、實驗、努力不懈得來。大企業過度優化的弊病,自主小企業摸索創新商業模型的苦旅,兩邊都在艱苦奮鬥,也都值得奮鬥。
重尋自我與復歸社會
說到市場,侵占別人既有市場最快是常識;說到緣份,大家都說不可強求。與其說是市場,不如說是緣份。以等待的心情用雙手持續累積,從內向潔癖孤僻的傢伙,學會真心去交陪,創造種種緣份。成年人看著新書銷路萎縮,然而輕小說、動漫、羅曼史卻成長不輟,總視為不入流、媚俗。但若擠進動漫展人潮,看看悶熱喧嘩汗臭中,讀者卻如朝聖熱情投入享受,便會明白,那是愛啊。作者編者業務與讀者對內容投注海量的愛,牽成了如此緣份。
成年人不相信自己的愛,以愛為恥,偶爾能製作、推薦自己喜愛認同的書,竟以為是「自己的私心」,這種貶低愛、沒有愛的奴隸日子過多久了呢。能過多久呢。若從報表抬頭,看看過街人群,看看人們的表情,看看表情下的心,或者我們原本膽怯的心,決策會有所不同,或者能冒險去創造自己,創造緣份。
書市的萎縮,來自人際關係的消失與淺薄。心思忙亂時,無法好好體會別人的心,無法好好體會自己的心,也就無法好好表達自己。失去了有意義的相處後,連帶也就無法獨處了。喪失獨處的滋潤,只能在臉書上公開情緒困擾的一兩句喊話,而無法承受面對面深入談論困擾,彼此都束手無策。閱讀是獨處的一種,一個環節,一個生態指標,一個關鍵物種。
在工作中思考,討論,並寫成書出版,開店實踐理念,倒閉後重新進入連鎖書店,或是繼續開店,半X半書店,兼職補貼養店。那並不是世人以為的清高虛名,而是「無論何時都不放棄與人溝通」的信心。那一定是來自時常傾談相契而能心領神會,對人與土地共同的愛。
在台灣,我們彼此競爭,但更重要是同時我們也是一個團隊。為了更好地活下去,我們總要放下手上的事來傾聽彼此,支持到底,成為一個團隊。


購書人口流失 暢銷書賣不到10萬本
By 許文貞,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0日, 2018
每年到年底,各家書籍銷售通路便會發布年度暢銷榜和閱讀報告。去年在因話題爆紅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情緒勒索》等書帶動下,整體出版產值傳出微幅回升,但今年連最暢銷的單書、《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的新作《起源》都沒賣破10萬本,也顯示即使台灣每年出版破3萬種書,類型多元蓬勃,但閱讀、購書人口仍持續流失的事實。
誠品日前也提出估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共有156家,獨立書店有525家,整體相較去年減少了19家書店。今年中金石堂城中店歇業,更是指標性的象徵。
不過,在金石堂的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發布會上,今年在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各平台書籍銷售業績最佳的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出版業還是要有把餅做大的企圖,「不要怪讀者不看書,怪我們沒有做讀者要看的書。」
作家顏擇雅也提出看法,「閱讀帶給人做夢的能力。如今台灣的經濟機會減少,人即使有可支配的時間和金錢,也不再希望透過閱讀尋找夢想。」在此同時,今年無論是誠品、博客來、金石堂、Readmoo、Kobo等平台的百大暢銷書榜,都可以看見「中年」、「熟齡」議題書如張曼娟《我輩中人》、龍應台《天長地久》的蹤影。顏擇雅表示,這代表中年、熟齡族群對於未來生活的樣貌還是有希望和想像。
向來銷售成績不俗的語言工具書,也在多益新制今年上路的帶動下,《新制多益 NEW TOEIC 單字大全》賣出3萬本,首度成為博客來本年度最暢銷的冠軍新書。有出版社私下表示,話題書、工具書的爆紅雖然可以理解,也代表努力得不夠,「以前出版社只要面對書店通路,如今則是必須面向消費者,更困難。」
在電子書方面,今年無論是本土電子書平台Readmoo、日本樂天Kobo都推出支援繁體系統的新閱讀器,Readmoo舊款閱讀器銷售更突破1萬台。不過Amazon即將來台插旗,也讓Readmoo和來自日本的樂天Kobo面臨電子書鼻祖、跨國龍頭的挑戰。


一間要收門票的書店
圖片來源:文喫六本木官方網站。
要收入場門票的書店,你願意付費進去看看嗎?
2018年12月11日,在東京都港區六本木「電氣大樓」一樓,開了一家要收日幣1,500元入場門票的書店「文喫 六本木」,距離地鐵車站只要步行1分鐘。該址原本是半年前歇業的連鎖書店「青山Book Center」(あおやまブックセンター、簡稱ABC)的六本木分店。連鎖書店的經營原本就面臨嚴峻考驗,歇店當時出現不少愛書人的惋惜,因此原址展開新型態的書店模式,也引起不少話題。
找個舒適的空間讀書
文喫,從字面來看,也許是取自於「文化+喫茶」的構想。一般喫茶店提供咖啡和茶飲,或有甜點三明治與飯類麵類等簡餐,店內有咖啡茶香,或簡餐的咖哩氣味,也有做得很棒的蛋包飯,加上舒服的音樂,可以閱讀、閒聊、洽公、約會、發呆,或以筆電處理工作、寫稿,等等不受時間制約的消費行為。少數愛書的老闆以大量藏書作為裝潢的氣質也好,提供消費者短時間的閱讀也行,甚至以二手書店變身膠囊旅館的例子也曾經引起一些話題。
然而多數喫茶店大概也只提供雜誌或報紙供客人翻閱,以台灣為例,街頭咖啡館或髮廊或銀行、診所等,早就有專門的租書公司以簽約收費方式,提供雜誌租借,或雜誌報紙為了衝高發行量,好做為廣告洽談的籌碼,因而提供免費贈閱的例子也不少,這都是做生意可以嘗試且已經運作多年的方法。
倒是書店經營,光是靠賣書,似乎越來越難撐下去了。既要面對閱讀力和購買力的下降,也要對抗網路書店接近屠城式的威脅,即使像誠品那樣的大型連鎖書店,也必須靠賣場的二房東收入來cover書店的營收,這是很殘酷的現狀。
「文喫」僅保留小部分營業面積作為不收費的企劃展示與雜誌區,而把大部分空間留給付費的客人使用。一張1,500元日幣(未稅,約新台幣400元)的入場門票,只要在早晨9點到夜間11點的營業時間內,都可以免費使用店內wifi,冷熱咖啡與煎茶無限暢飲。書店內有90個座位,包括附檯燈的書桌型座位區和沙發椅子區,甚至有落地窗前的懶骨頭,躺下來都沒問題。
書店內共3萬冊各領域主題的書籍可以自由取閱、檢索、購買,也接受客人預約的選書服務,購書超過1萬元日幣,即可享受免運費宅配到府,也提供禮物包裝,接受雜誌訂閱等。店內有免費的置物櫃,以及作為小型讀書會使用的研究室。另附設餐廳,此區餐點必須另外付費,據消費過的客人在網路分享,日幣1,080元的牛肉燴飯頗具水準,另外還提供甜點與酒精類飲料。如果是愛書人,在書店內一整日應該都沒問題。
書店的推特帳號與官方網站,每日都會推出店員選書「本日的一冊」,譬如我寫這篇文章的這天,他們推薦的是漫畫家「川勝德重」的劇畫作品集《電話・睡眠・音楽》(リイド社)。
你願不願意買張票,和書來場浪漫相遇?
經營這家「文喫 六本木」的企業主,是位於東京立川市的「LIBRO+」,旗下有不少書店品牌。他們強調「文喫」是為了讓人與書相遇才存在的書店,閱讀的不期而遇,因此產生戀情,所以店內的色調,使用的是讓人有戀愛感覺的那種接近膚色的桃色系,稱之為「初戀pink」。
店內張貼了一張告示,說明他們為何主張要收費,「所謂的書店,就是販售書本的事業。書本與書店的價值,絕對不會褪色。希望可以藉由人和書本的相遇及閱讀,從此愛上書。我們就是為了這個體驗,提供了最棒的場地與服務,為了這些原因,才有了收費的想法。」
過去的年代,知識取得和娛樂選項,大多來自於書本的閱讀,而書本的取得,必須透過實體書店。起碼在30年以前,書店老闆最討厭那種光是站在書店閱讀卻不買書的客人,也因此常有漫畫或戲劇描述店員拿著雞毛撢子假借撢去灰塵而故意打在客人頭上的情節書店盡量不設置桌椅,想辦法營造那種「客人翻閱之後,快點去櫃臺結帳」的環境。
網路書店出現之後,實體書店獨大的地位遭到痛擊,最早我在日本「淳久堂」書店發現書架與書架之間出現椅子,可以坐著閱讀很久都不會有店員來打擾時,除了驚訝,還有感嘆,書店總算到了必須做點改變的時候了啊!
後來書店漸漸出現咖啡區,包括台灣的誠品、金石堂。以及日本來的紀伊國屋書店,但是咖啡區應該還是沒辦法攜入未結帳的書,直到在日本以錄影帶出租店起家的TSUTAYA來到台灣,開始了允許顧客帶著店內販售書本雜誌到咖啡用餐區閱讀的經營模式。以我住家附近的TSUTAYA書店營業狀況看來,用餐區經常滿座,餐點的定價不比書價便宜,這或許是書店經營的一條生路。而一些小型獨立書店也推出收費會員卡可以折抵飲料或書款的服務,實在是賣書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一般人可能願意掏錢喝一杯100到200元的咖啡,或買一個350元的歐式麵包,卻不願意花錢買一本書,已經是這樣的消費年代了,無法回頭了。
在東京算是熱鬧精華地帶的六本木「文喫」書店才剛開始營業,這是個實驗,畢竟,書店,閱讀,買書的人,寫書的人,總之出版這項文化事業,既有使命,又要能賺錢,一直都在實驗的路上。假設,在台灣也有這樣的書店,你願不願意付錢買票,在最棒的環境與服務之中,跟平常不會遇到的書本相遇,甚至談一場閱讀的戀愛呢?如果願意,那會是多少錢的票價呢?


為什麼童話令人戰慄?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圖片來源:19英國插畫家Arthur Rackham的〈糖果屋〉插畫。
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的民間故事,都描述了許多「殘忍的情節」。譬如在「小紅帽」中,小紅帽被大野狼吞下肚;在「沒有手的女孩」中,父親砍下親生女兒的雙手;在「糖果屋」中,父母為了解決飢餓的問題而拋棄孩子。格林兄弟雖然將「糖果屋」的母親改寫成繼母,但在原版的故事裡卻是親生母親。
東方的故事也充滿了殘忍的情節。「喀擦喀擦山」中的狸貓,不僅把老奶奶殺死,還煮成老奶奶湯給老爺爺吃。這段情節過於殘忍,所以很多「喀擦喀擦山」的童書繪本都將這個部分刪去。在「螃蟹與猴子」的故事中,雙方也發生了極為殘忍的交戰,螃蟹被猴子殺掉,小螃蟹為了報仇而把猴子的頭剪下來等等
類似的例子多到不勝枚舉,但有些人質疑民間故事中的殘忍性,因此在說給孩子聽的時候,擅自將故事改編。話說回來,格林兄弟確實也將「糖果屋」與「白雪公主」中的親生母親改寫為繼母,日本童話「螃蟹與猴子」中原本應該被剪下腦袋的猴子,在改編的故事中卻變成哭著道歉就得到原諒。市面上的繪本很多都以這樣的「和平共處」收尾。
關於「改編」的問題,我想留待之後討論,在這裡先探討:所謂的「殘忍」到底是什麼?
其實,如果把民間故事解釋成發生在內心深層之處的真實故事,就會發現民間故事中描述的「殘忍」,就如同家常便飯般發生。嚴格禁止女兒與他人來往的父親,這不是就和「砍下女兒的雙手」一樣嗎?把孩子當成「食物」的父母很多,被封在「水晶棺材」裡的女孩也確實存在。而且孩子為了成長,甚至需要在內在完成「殺父弒母」的儀式。這麼一想就會發現,大人一邊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殘忍」的事情,卻又一邊禁止殘忍的故事,或是將其改寫,最後還是會以更愚蠢的形式露出馬腳。
對殘忍沒有免疫力的孩子,最後將成為殘忍的犧牲品
前面提到的這些事情,孩子其實都知道得很清楚。但關於這裡的「知道」,必須稍微下點註解。
大人一般所謂的「知道」,難免都會過度連結到智能的運作。大人會將新事物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與自己的知識體系相互對照,由此產生「知道」的感受。譬如提到狸貓的時候,大人會對照自己的知識,判斷狸貓是一種動物、與貓差不多大、住在山裡面等等,然後才會說自己「知道」狸貓是什麼。但孩子不一樣,他們知道狸貓單純只是動物不是妖怪,但同時也知道狸貓是狡猾、會騙人的傢伙,而且狸貓不只住在山村,也住在都會,甚至住在自己的心裡。孩子的「知」,靠的不是頭腦,而是一種模模糊糊的感受,而且是全人的、有生命的。
當孩子聽到大野狼在可愛的小紅帽面前露出真面目,將她整個吞下肚時,能夠對照自己的經驗,把這件事當成「常有的事情」來體驗。他們也確實能夠透過深入的智慧,看穿很多家庭都經常在晚餐端出「老奶奶湯」。更了不起的是,他們清楚知道這些事情不可能發生於外在的現實當中。大家應該不曾聽說過有哪個孩子在聽了「喀擦喀擦山」的故事後,想要把老奶奶煮成味噌湯吧?也不曾聽說過有哪個孩子在聽了螃蟹與猴子的故事後,試圖拿剪刀把同學的頭剪下來吧?
愈是不安的大人,愈無法信賴孩子。很多「為了孩子好」而把殘忍故事改寫成溫和形式的大人,都沒有發現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為了減輕自己在面對內在真實時所產生的不安。無論再怎麼試圖矇混,都無法騙過孩子。
前面已經說過,孩子就算聽了殘忍的故事,也不會變得殘忍。那麼完全沒有聽過殘忍故事的孩子,又會變得如何呢?首先可以想到的反應,是孩子自己編造出殘忍的故事。這其實是非常健康的反應,或許也有大人記得自己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父母給的故事全都過於「安全無害」時,孩子就會自己幻想出殘忍的故事,或是從他人之處尋求這樣的殘忍故事。畢竟孩子的靈魂渴求無限的自由。
如果父母給的故事全都過於「安全無害」,而孩子也不具備反彈的能力,並因此被塑造成人為的「好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會急遽發生反轉現象,對父母施加「殘忍」的暴力。我想各位可以透過最近日本急速增加的家庭暴力事件充分了解到這件事情。
孩子聽到「殘忍」的故事時,可以知道這是發生在內心世界的事情,並且將其意義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就不再需要做出殘忍的舉動。但是對於殘忍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孩子,最後將成為殘忍的犧牲品。
說故事的意義
肯定民間故事中的殘忍,不代表肯定「殘忍」本身。但民間故事中的殘忍,真的如同前面所說的,完全不會刺激孩子的殘忍性嗎?關於這點,我還是必須指出「說故事的方法」,以及「說故事者」的重要性。
外在的真實即使是透過書本也能清楚傳達,但是想要清楚傳達內在的真實,只能透過人與人,或是人的靈魂與靈魂的直接對話。如果說故事的人已經如同前述一般,明確知道殘忍性的意義,那麼不管他說的故事有多麼殘忍,都不會發生問題。這裡的「知道」,指的也是全人意義上的「知」。
民間故事只有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才能傳達內在的真實。因為孩子即使被故事中的殘忍與可怕嚇得尖叫,也能以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消化聽故事時的恐怖體驗,將其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麼如果把民間故事寫成書,又會如何呢?
如果孩子能夠在閱讀之前獲得支持自己存在的良好人際關係,我想他們即使自己閱讀故事,也彷彿能夠聽見「說故事的聲音」。正因為民間故事是經過漫長歲月形成的內容,所以才具有極高的普遍性,具備某種能在心底深處產生共鳴的性質。
如果孩子在人際關係上沒有前述穩定的根基,就可能在閱讀民間故事的時候,被強烈的不安襲擊,繼而受到不良的影響。將民間故事寫成書,已經有點困難了,畫成繪本或是做成電視節目,更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繪本或電視節目在孩子聽到故事、建立自己內在現實的印象之前,就已經給了他們來自外部的影像,而這些影像將成為一種外在現實。因此製作民間故事的繪本,需要仔細的考量與相當程度的技術。理想的繪本不能灌輸孩子既定的印象而是要幫助孩子將他們的印象擴充得更加豐富。但到底有多少製作民間故事繪本的人,擁有這樣的自覺呢?
適合電視的題材,要多少有多少,想要多少符合新時代的故事,都能創作得出來,完全沒有必要將民間故事製成影像。這麼做反而只會破壞孩子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充滿個性的世界吧?讓孩子在電視上看到民間故事中的殘忍場景,想必也只會帶來壞處。但是話說回來,現在又有多少說故事的人,有能力把民間故事中的殘忍,當成真正有意義的內容說給孩子聽呢?
好書推薦:
書名:民間故事啟示錄:解讀現代人的心理課題 
作者:河合隼雄 
譯者:林詠純 
出版:心靈工坊 
出版時間:2018/12


作者 林蔚昀
憤世媽媽年度代表字:累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2018-12-21 00:00:00
年終歲末,會計結算,倉儲盤點,書店選年度好書,臉友總結今年是非,許下對來年願望。最近看到,聯合報年度代表字大選選了「翻」,我想,我也來選一個我的吧,那就是:「累」。
身為接案工作者媽媽,一年到頭都在累。忙完工作家事小孩,忙完家事小孩忙工作,喘息時間只有睡覺的那幾個小時。最近對累特別有感,因為老公結束3週波蘭行,回到台灣,我本來鬆了一口氣,想:「喔耶,現在可以不必這麼累了,終於不必每天和小孩綁在一起,可以出門開會、寫文章,也不用邊洗碗邊煮菜邊做資源回收邊看功課邊顧小孩了。」
結果呢?當然是想得太美啦。除了可以出門,「邊……邊……」的一把抓狀態依然持續,而且還變本加厲。以前只要邊做家事邊顧小孩,現在還多一個邊罵老公。罵什麼?罵他垃圾不好好分類,罵他不自動自發,只有聽到指示才動作。罵他沒事躺在床上、沙發上睡覺,不然就是呆坐電腦前美其名曰關心國家及國際大事,行放空之實。
當生活沒有餘裕,誰還有辦法溫柔?
老實說,我也不是那麼喜歡罵老公。罵了老公就會吵架,事情沒解決,還有額外的情緒勞動,更累。可是,老公和小孩很像,很多時候我好好講(比如說「老公,現在已經7點了,你要不要慢慢起床?」),他卻聽不到,一直要到我發火了(已經7點半了還不快起來!),他才來怪我為什麼不溫柔。
如果可以當個溫柔的妻子,我也不想當潑婦(大吼大叫和吵架都是很累的,很傷喉嚨)。但是,溫柔是需要餘裕的,當我忙得焦頭爛額(而且我這樣焦頭爛額已經連續三週)、因為截稿期限而壓力破表(我最近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有一個截稿期限)、因為小孩鬧情緒而抓狂,卻看到老公躺著休息,實在沒辦法再擠出什麼溫柔同理(「好啦他有時差」、「好啦他牙痛」)。
並不是說,他不可以示弱,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為什麼,他的脆弱要以我的逞強作為代價呢?我也很累啊,我也很想休息,只是,狂歡亂跑的小孩不會因為你躺在床上迷濛講一句:「乖,過來我這裡玩。」就停止狂奔、停止玩哥哥的作業/爸爸的眼鏡/媽媽的電腦。有人得抓住那個小孩,而這個人通常是我。
最累的事就是「沒有自己」
老公並不是不會做家事,他會倒垃圾、洗衣服曬衣服、偶爾煮飯和在我出門工作時帶小孩。只是,如果我們兩個都在家,他好像比較容易把家事和小孩推到我身上(或者他覺得那不是推,只是放著不管)。比如今天中午他來問我:「中飯要吃什麼?」聽到這句話我無名火起,雖然知道他可能只是例行公事地問一句。
出去工作雖然不用管小孩和家事,比較能專心,但也會一直擔心小孩在家好不好。每次回家問起狀況,聽到老大說:「爸爸在睡覺,都是我在顧弟弟。」或聽到弟弟常常在哭、要找媽媽,心裡也會很難過,覺得「我是不是個壞媽媽啊,為什麼我沒有好好陪小孩,他們會不會寂寞?」之後,就會花時間陪小孩,即使很累了還是打起精神念故事給他們聽、帶他們出去散步。但是這樣子,不只身心更疲累,情緒更糟糕(然後又會對小孩大吼大叫了,根本違反初衷),工作也沒做完,只好在半夜補,或是拖到隔天做,壓力更大。
在最近一片令人勞累的兵荒馬亂中,小兒子又生病了。不過,還好情況不嚴重,只是流鼻涕,算是令人安慰的事之一。另外兩件令人安慰的事是:1.大兒子會自己做炒飯了,而且還做得很好吃!(這樣下去,媽媽退休之日指日可待……吧?)2.朋友來看我,我們一起帶小孩去公園散步。雖然在公園也要時時注意小孩動靜,但是能和朋友見面、聊天,能有自己的空間時間(雖然要和小孩共享),就是一種很大的療癒啊。畢竟,在所有的累中,最累的事就是「沒有自己」。
所以,雖然寫文章很累,但可以在文章中做自己,也算是「以此累治彼累」吧。
---------------------------------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反抗政令宣傳、成為戰敗俘虜、親手將珍貴戰爭影像拋進海底……二戰中,那些日本廣告人的故事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名取洋之助、河野鷹思、龜倉雄策,都是戰前引領廣告界的表現者。然而,當戰火一視同仁地燒到所有人跟前,每個人只能跟隨時代,各自奔走,根據各自的立場和方式,迎向戰火。
製作這種海報,不怕被砍頭嗎?
開戰日的午後,在上海共同租界香港路上、英國人經營的印刷廠中,名取洋之助集合工作人員,宣布道:「本公司將納入日本陸軍宣傳部的管理,我已經獲得委託經營權。明天將在工廠沙龍舉辦經營權移交宴會。」
名取興致高昂地視察印刷廠,除了英文活字之外,中文活字也齊備,還有10台大型的英國製印刷機。他心滿意足地向中國籍印刷工人握手致意:
「明天公司將改名為太平出版印刷公司,就是各位的公司了。為了日中友好,大家一起加油努力!」
為了提升中國文化,名取計畫積極介紹日本文學作品,因此必須加強中文翻譯的出版。他立刻找到住在南京的詩人草野心平,創刊以兒童為對象的月刊《新少年》。他又說服女性作家田村俊子,發行以婦女為對象的月刊《女聲》。
可是,名取希望促進1億日本人和4億中國人齊心協力、提高日中文化的遠大野心,在戰爭殘酷的現實之下,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1944年,美軍在中國湘桂地區建造空軍基地,加強對日軍佔領地區的攻擊。於是,大本營發動豫湘桂會戰,打擊美國空軍。名取接下豫湘桂會戰的從軍報導和控制地區宣慰活動,也因此目睹中國戰線的實際狀況。
日軍發動攻擊,每一支部隊都將村落燒毀殆盡,搶奪食物,對婦孺施暴。他終於明白1億日本人和4億中國人無法齊心協力的原因,自己居然還高唱日中友好,現在需要的不是宣慰中國人,根本是日本將士的道德教育。
名取回到南京,直接找上素有往來的南京總軍宣傳部長。
「豫湘桂會戰雖然重要,但是這種做法絕不長久,無法促進日中友好。」
「你的說法沒錯,然而現在為了掌握制空權,前線抱著必死決心奮戰,哪有餘力進行軍隊的道德教育。軍方希望名取宣傳隊能夠提供協助。」
回到上海的太平出版印刷公司,名取命令保科緊急印刷大量的海報和傳單。許久未再設計海報,此時的名取使出全力,透過文字傳遞自己熊熊的怒火。
「不要燒毀!不要搶奪!不要施暴!」
保科看到名取的設計,問道:
「製作這種海報,不怕被砍頭嗎?」
「別怕,我已經都談好了,公司將負責道德教育,所以大量印刷。公司的高性能印刷機,一定能夠印製出效果絕佳的海報。宣傳隊員也要增加,另外徵集畫手,在各地繪製日中友好的壁畫。」
名取宣傳隊跑遍駐屯所,四處張貼「不要燒毀!不要搶奪!不要施暴!」海報。
然而,宣慰活動徒勞無功,制空權落入美國手中。從中國起飛到九州全區,每天的空襲越來越頻繁激烈,日本逐漸化為一片焦土。
為1,500座不同語言文化的島嶼進行宣傳
1941年11月,河野鷹思收到一封速件信函。打開一看,是一張白色的徵召令。他想不透為什麼徵用手無縛雞之力的自己。可是無論收到紅紙或白紙,只有服從一途。河野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在規定時間前往本鄉區公所。
抵達之後,他大吃一驚,發現前來報到的人士,都是經常在銀座見面的文士、畫家、攝影師等熟面孔。軍方將眾人分為四班,陸續以軍用卡車載運出發。河野這一班「奉命為第十六軍宣傳班」。
第十六軍的目的地似乎是荷屬爪哇島。宣傳班必須在3週之內,製作所有宣慰用品,以供登陸敵方陣地之後,立刻能夠分發使用。承載文化人和宣慰用具的運送船隊,多達60多艘。先到台灣高雄,再分別航向菲律賓、緬甸、馬來、爪哇島等地。
首先是民眾啟蒙運動,然後是推展A A A三亞運動「亞洲指導者日本.亞洲母體日本.亞洲之光日本」,接著是皇軍將士的宣慰和指導。在日本活字送達之前,宣傳班每晚熬夜手寫宣傳事項,製作凸版,然後印刷。爪哇群島超過1,500個島嶼,每座島嶼的民族、語言各有不同。製作一份鼓舞士氣的海報,必須替換多種活字。後來,河野負責的區域還擴大到南方總軍統屬的新加坡、蘇門答臘、婆羅洲、緬甸等地。製作物品有海報,還有菸酒等物資包裝,各地郵票的設計,甚至還設計空軍基地的迷彩顏色。
即將戰敗之前,日本戰力大幅衰退。在這種情勢之下,身為泗水宣傳部隊長,河野還必須搭乘無力維修的危險飛機,巡迴南方各島。終戰時,河野是日惹陸軍宣傳部長,在印尼獨立戰爭當中,成為戰敗國俘虜,遭到逮捕、下獄、扣留。河野能夠再度踏上故土,已是戰敗一年之後。
15年來出生入死的戰爭紀錄全數銷毀
戰爭期間的龜倉雄策一直是《東亞畫報》、《NIPPON》總編輯,後來還兼任國際文化振興會的工作,每天忙到不可開交。隨著戰情日漸嚴苛,半數的美術部人員都收到兵役徵召。收音機每天廣播大本營公布的各種戰況捷報,可是,1943年春天,龜倉覺得這些消息越聽越不對勁。
國際報導工藝大量承接在東南亞發放的手冊類製作。其中,曾有幾項以圖顯示日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的企畫。但打算送印時,軍方總是下令暫緩,最後企畫不了了之。大本營公布的英勇戰果和現實,其實有很大差異。
3月10日,大空襲襲擊東京。龜倉衝進陷入火海的家,搶救掛在牆上的海老原畫作《市場》。他精心設計製作的手工家具,全部付之一炬。他無神地望著淒涼蕭瑟的斷垣殘壁。夫婦兩人無家可歸,只好回到武藏境老家。物資匱乏,連一塊肥皂都難求。
在嚴峻艱難的局勢之下,出版卻未間斷。繼《東亞畫報》之後,情報局決定對緬甸發行畫報。為了製作新雜誌,龜倉每天忙得人仰馬翻。國際文化振興會也決意堅持到最後一刻,在此時發行「陸軍」、「海軍」寫真集,同樣委託龜倉製作,打算將完成的豪華寫真集,裝載到潛水艇上,載運到南美,再設法配送到美國各州。寫真集中,編入藤田嗣治的戰爭畫,也有士兵的臉部和手部表情特寫,成品令人相當滿意。
對緬甸發行的新雜誌好不容易完成校正,在紙質極為惡劣的這種局勢之下,還能夠製作出這種水準的新雜誌,龜倉感慨萬千地蓋下「責了」章。然而,負責印刷的共同印刷遭到轟炸機襲擊;結果這本雜誌無以見天日,從此塵封。
國際文化振興會的豪華寫真集《海軍》因為印刷廠遭到空襲,印製完成的書籍全數焚毀。《陸軍》的校樣已經完成,龜倉抱著一絲希望,打算將這本付梓發行,但沒過多久,他就聽聞廣島遭到新型炸彈的攻擊,毀損慘重。在武藏境老家中,他聽到天皇的玉音廣播。
自己一路參與宣傳戰爭,最後的戰役就是這本《陸軍》,這是龜倉為國的浴血奮戰。然而公司內謠言傳聞滿天飛,終戰一週之後,才收到陸軍宣傳部的命令:「國際報導工藝持有的所有照片原版,速速處理。」
「這裡的所有照片,張張都是攝影部門同仁奮不顧身拍攝而成的,甚至還有許多同仁因此喪命。身為攝影部長,為了那些犧牲的同仁,恕我難以同意燒毀這些照片。」
平日溫和寬厚的藤本四八,張開雙手,擋在數量繁多的整理櫃前,阻止處理照片。總負責人飯島開導藤本,說道:
「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可是,麥克阿瑟即將進駐日本,這些照片落入憲兵手中,沒有人知道會遭到哪種利用。這些一張一張的照片,可能會改變日本的明天。當初我們拍攝這些照片時,就是希望能夠改變日本的明天。如果國際報導工藝因為協助戰爭,必須接受處分,我能夠代表承擔。但是這裡的照片遭到利用,導致全日本都遭到嚴厲處分,我就無法一人總攬所有責任了。大家就當做是陸軍宣傳部最後的命令,一起分工合作,處理這裡的所有原版。」
可是,不計其數的照片找不到適當場所焚燒。於是,龜倉等人製作多個堅固的大木箱,將超過10萬張的照片負片、乾板、聯絡檔案,都塞入大木箱中,再以鐵條綑綁。幸好總公司大樓就在築地川沿岸,龜倉等人運用起重桿抬起木箱,從門口拋入大樓後方河中。咚地一聲,拋到河中的木箱先是載浮載沉,然後因為重量而瞬間沉到築地川底。從軍攝影師揮汗流血拍攝、記錄15年戰爭全貌的原版,以水葬收場。
     
好書推薦:
書名:朱紅的記憶:龜倉雄策傳 
作者:馬場真人 
譯者:蔡青雯 
出版:臉譜出版


熄燈號!愛情書店無法天長地久 女主人說了這一句話
分享熄燈號!愛情書店無法天長地久 女主人說了這一句話...到Facebook分享熄燈號!愛情書店無法天長地久 女主人說了這一句話..https://is.gd/shPd9r
獨立書店界知名的愛情書店,尤秋玲(圖右)與丈夫王凱鶴決定讓「知文堂」創藝書坊,結束書籍展售服務。(記者劉曉欣攝)  https://is.gd/shPd9r
2019-09-15 12:32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愛情書店只能曾經擁有,無法天長地久?走過4年春夏秋冬的彰化「知文堂」創藝書坊,確定即將熄燈;書店老闆娘尤秋玲說,經營書店的開始與結束,都是「計畫之中,意料之外」,雖然「書店沒了」,但「愛情還在」!
獨立書店界知名的愛情書店「知文堂」,落地窗就是尤秋玲(圖右)在初戀時寫給丈夫王凱鶴的情書。(記者劉曉欣攝)
愛情書店內的竹藝品都是出自王凱鶴之手。(記者劉曉欣攝)
尤秋玲與丈夫王凱鶴經營的「知文堂」創藝書坊,位於鹿港、福興交界處,在獨立書店界小有名氣,因為這對學生時期的初戀情人在分手後,雙雙離開鹿港家鄉,王凱鶴投身軍旅,尤秋玲在歌詞界、雜誌出版界展現才華,紅遍中國的「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則是她以筆名「沈陵」寫下的第一首歌。
這對初戀情人在各自經歷人生風景後,兩人在相隔25年後,才因為臉書再度重逢,王凱鶴也在多媒材創作闖出名堂,兩人決定回到鹿港家鄉,攜手走人生路,也選擇共同經營創藝書坊,書坊落地窗上的文字,就是尤秋玲寫給王凱鶴的初戀情書,也讓書店被書迷們稱為愛情書店。
「計畫趕不上變化!」尤秋玲說,雖然生意清淡到常常忘了自己有一家書店,但也還是打算繼續下去,店內所擺的書,都是她精心挑選的好書,店內也有丈夫創作的文創商品,也舉辦藝文活動、只是就時機就是這樣剛好,夫妻倆買下老透天厝,幾經考量兩人的時間與透天厝的空間,決定停止書籍展售與藝文活動舉辦。
「花開花落自有時!」尤秋玲說, 當初開書店是「計畫之中,意料之外」,因為要搬回家鄉是計畫之中,但租屋開起書店則是意料之外;而買房搬家也是計畫之中,但書店畫上休止符,也同樣是意料之外。
對於「知文堂」即將熄燈,不少死忠書迷感嘆認為,因為環境不仁,無法讓一間愛情書店天長地久走下去;但尤秋玲樂觀笑著說,書店沒了,愛情還在就好!夫妻倆不用再被書店束縛,繼續「尋找大象朋友」計畫,「溜」遍全國大象溜滑梯。 https://is.gd/shPd9r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江湖有字在 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開幕 李永得:支持出版產業
2022/07/22 22:37
江湖有字在 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開幕 李永得:支持出版產業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BaLD52
國立台灣文學館向長老教會借展140年前台灣第1台活字印刷機,歷經多年歲月,現仍能正常運作。(台文館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今(22)日在國立台灣文學館(以下簡稱台文館)開展,以「有一種勇氣叫出版」為主題,展出1881年台灣第1台活字版印刷機,寓意台灣出版人抵抗各種壓力,創造言論出版自由的奇蹟,文化部長李永得也出席表達支持出版產業。
「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即日起在國立台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展出。(台文館提供)
李永得指出,「沒有好的出版社,作家可能無法存在,也無法有好的出版。」這項展覽向所有的出版人表達最大的敬意。他並強調,出版業影響普世大眾價值觀,也是文化產業鏈重要關鍵環節,文化部一定會持續重視、支持出版產業。
今天台灣文學館「江湖有字在」特展開幕式,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陳夏民(左起)、遠景出版社發行人葉麗晴、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鄭炯明、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國立臺灣文學館長蘇碩斌、文化部長李永得、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春暉出版社長陳坤崙、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書林出版社長蘇正隆及三民書局副總經理鄭廣龍合影。(台文館提供)
展場亮點有特別向長老教會借展140年前台灣第1台、也是現存唯一1台活字版印刷機之外,還有「1994年第4屆台北國際書展紀念藏書票」、「1975年出版的《查禁圖書目錄》」等珍貴典藏品。
為呼應由活版、紙本躍上雲端的出版進程,也邀請擅長運用多元媒材的藝術家蔡坤霖,創作〈江湖影(引)文〉、〈文字雲〉、〈雲端雲〉藝術裝置,民眾可沉浸並感受出版人的奮鬥歷程,更能化身為出版人,發揮想像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文化部長李永得操作台灣第1台、亦是現存唯一1台的活字版印刷機。(台文館提供)
台文館長蘇碩斌表示,出版以物質形式傳遞思想與想像,歷經日治時期思想檢查、戰後白色恐怖,一起打造出台灣現在的樣貌,是支撐台灣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基礎。
此展緣由1年多前,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傳給李永得部長的1個訊息,希望文化部能為台灣的圖書出版歷史留下一些紀錄。王榮文表示,今日的特展開幕是一個好的開始,期待「出版界拿出好的東西,讓出版的歷史充滿光榮」。
文化部長李永得出席台灣文學館「江湖有字在」特展開幕式,表達支持出版文化產業。(台文館提供)
台文館表示,台灣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有的獨自練功、有的義氣結盟,有時共同抵抗強權,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這次展覽以台灣人文出版演進為主軸,展現出版人如何披荊斬棘,走到當今出版業百花齊放、網路媒體新興的盛況
江湖有字在 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開幕 李永得:支持出版產業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BaLD52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沼津市推著推車來到你身邊的復古「移動」二手書店 | NHK

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收門票的書店/台灣目前約有681家書店,其中連鎖店和校園書店

沼津市推著推車來到你身邊的復古「移動」二手書店 | NH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