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的辯護人:當塵世已是地獄,需要有人打開天堂
將臨節(Advent)的拉丁文寫成adventus,表示的是「主之將臨」(adventus Domini)。這個節日並非紀念主已來臨,而是從11月底或12月初開始(今年是12月2日),所有基督徒期待、準備迎接耶誕的時期。這個為期四週的教會節日一開始,也就開始了虔誠的等待,等待耶穌降臨世間。德國超市裡這時候都會賣將臨花環(Adventskranz),環內共有4支蠟燭,德國家庭會在每一主日燃起一枝蠟燭,4支蠟燭都點完後,便是耶誕。
在這個節日之際,我想介紹一首將臨節之歌,及它的作者。
這首歌叫做〈救主啊,請打開天堂之門〉(O Heyland, reiß die Himmel auff),內容描述世人期待救主打開天堂,下到凡世,使山谷皆綠,賜福並救贖世人,普世皆得撫慰。非常符合將臨節的精神:渴求救主臨世。此歌曲發表於1622年,幾百年來被收錄於各種天主教會聖歌選集,另外也同受新教喜愛。而大作曲家布拉姆斯更曾經為這首歌編過曲。
這首歌的作者,是一位曾為女巫辯護的神父。
判決時必須謹慎
每次我造訪特里爾(Trier),總會到一個耶穌會的教堂看看,它自13世紀起即存在於特里爾市區一個小巷子裡,很古色古香的地方。那個教堂名為「耶穌會教堂」(Jesuitenkirche),也有「三位一體教堂」(Dreifaltigkeitskirche)之稱。這個教堂附設的修道院老圖書館尤其有古樸味道。某次去,圖書館裡辦一個中世紀神學的特展,拉丁文我雖看得一知半解,還是在其中流連忘返。
但這個地方最有意思的,還是曾經住過一位赫赫有名的神學家。修道院的外牆上便寫著,此地曾經住過一位知名的神父史貝(Friedrich Spee von Langenfeld),他亦埋骨於此。
史貝出生於1591年杜塞道夫附近,是經歷「三十年戰爭」的人,親眼目睹了1618年起不同宗教立場之間整整30年的你死我活、血腥屠殺。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中學時去了科隆讀文理中學,1610年加入耶穌會,1612年至1615年在符爾茲堡大學讀哲學,1619年起在邁因茲讀神學,學業結束後成為神父,並在各神學院及大學教授哲學與神學。他不只是個神父,也是個詩人,於1622年在符爾茲堡已出版他自己寫的教會詩歌。〈救主啊,請打開天堂之門〉就是他在符爾茲堡時期所創作的。
但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不是聖歌,而是一本匿名出版之作《Cautio criminalis. seu de processibus contra Sagas Liber》,這拉丁文的意思是《判決時必須謹慎。或者,一本反女巫審判的書》。1631年出版的這本《判決時必須謹慎》,從書名即可看出,他反對中世紀時的獵巫。
刑求並不帶來真理
當時,這是必須具備高度勇氣的舉動,因為天主教教宗英諾森八世(Innozenz VIII)於1484年已頒佈被暱稱為「女巫證明」(Hexenbulle)的文告宣示,確認女巫的存在,並允許逮捕並處罰女巫(雖並未授權火焚女巫)。史貝曾讀書的城市符爾茲堡便曾經燒死900位女巫。因此,史貝自己身為天主教神職人員,出版這本書可說是與整個教會為敵,甚至是與一整個陷在獵巫瘋狂的歐洲大陸為敵。但是他看到嚴峻且毫無正義的法律及刑罰,看到許多無辜者被刑求、被任意處決,且以非常不人道的手法,不能不寫出自己的心聲。
在這本書裡,他提了51個質疑(dubia),有條有理解答關於女巫的問題。第一個質疑中,他並不否認教會主張女巫存在,但是,是不是真的那麼多被處死的都是女巫,都有罪,「無論是我,或者其他敬畏上帝的男人們,都不可能相信」。
也說,女巫確實犯了嚴重的罪行,然而這並不就使得非法的偵訊手段合理,而且也有可能某些人被誤判為女巫,在嚴刑拷打下無辜認罪。他要求限制法官的權力,並且要求被告必須有律師辯護,即使是「女巫」。在審判時必須「小心、訴諸良知並且全面」。此外,他斬釘截鐵地否認刑求與查出真相之間的關係。他的重要主張例如:
被視為女巫的人,應給她們律師及法律辯護。正因為可能罪行嚴重,才更需要被辯護的權利。
.必須承認有這樣的風險:會有人在刑求之下,為了終止痛苦,而承認罪行。
.在刑求下,仍不認罪,並不就使得嫌疑者有罪。
.萬一覺得會有造成無辜者危險的道德風險時,審判必須中止。
.刑求並不帶來真理。
這些主張倘若把女巫之身份隱去,簡直就是一部現代捍衛人權與法治的說帖。
一位無名羅馬神學家
在16世紀到17世紀間,歐洲約有8萬到10萬人被視為女巫,判決有罪而被處死,其中超出一半在德國土地上發生。這些犧牲者,當然沒有什麼證據證明她們使用巫術,而刑求便被視為重要的取證手段。史貝這部擲地有聲的抗辯之作,就是在質疑,以非法手段不可能做出正義的執法,反而會犧牲無辜者。他說:「是刑求才創造出了女巫。(Die Folter schafft die Hexen)」
可想而知,當時的氣氛下,出版這本書的風險實在太高,因此他原無意出版,只是以手稿方式流通在朋友之間。後來他還是匿名出版,封面上寫的作者是「一位無名羅馬神學家」(Incerto Theologo Romano)。不過他教書所在地帕德伯恩(Paderborn)的教會已經懷疑,該書口吻必然出自他手筆,因此解除了他的教學。不過另一位耶穌會的領導尼克爾(Goswin Nickel)挺他,所以他在科隆大學又獲得教學工作。1632年再版時,他加強了批判力道,這次被趕出科隆,來到特里爾,便在此度過餘生。1635年,在照顧病患時,他自身亦染病,死於瘟疫,享年只有44歲。
這樣一個重要的神學家,可惜除了耶穌教會、少數對中世紀歷史有興趣者,在德國以外並無太多人記得他的名字。1974年,德國第二電視台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就叫:《判決時必須謹慎,或者,女巫之律師》(Cautio Criminalis oder Der Hexenanwalt),以紀念這位女巫的辯護人。此外,他的出生地也組成史貝協會(Friedrich-Spee-Gesellschaft),專門研究他留下的作品。特里爾一所中學也以其名字命名。然而,羅馬教會並未將他封為聖人。
我們的時代
《南德日報》總編輯普蘭托(Heribert Prantl)在2016年耶誕節前夕,寫下一篇評論〈打開天堂〉(Reiß die Himmel auf),探討耶誕節的意義。他說,這首〈救主啊,請打開天堂之門〉,是400年前在這樣懷疑的時代中寫下──三十年戰爭的時代,獵殺女巫的時代。歌曲的作者史貝見到了刑求之殘酷,見到了仇恨,以及審判者的瘋狂。而這些殘酷之判決卻以聖父、聖子、聖靈之名做出,在受難者的哀嚎之前,這位神父卻無能為力。於是,他寫了這首歌,祈求救主之降臨。他期待的並不是可愛的基督聖童(Christkind),而是能夠解救世人於苦難及瘋狂之中的救主。
這首歌是求索正義的一種痛苦的呼喚,是控訴真正意義的耶誕不再。面對集體瘋狂,史貝不曾逃離,而是寫了這首歌,寫了那本書,試著捍衛值得捍衛的東西。普蘭托說,在這個意義上,史貝是起義反抗者,是17世紀的吹哨者。
文章結尾,他這麼寫道:「沙特曾說,也許存在著更好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是我們的時代。這個時代,當塵世已是地獄時,需要有人在困難時打開天堂。耶誕於是才會來臨。」
普蘭托對這首歌曲的定調,確實有理。讓我們在耶誕將來之際,再聽一次這首400年前寫下的求取正義與救贖之歌,想想歌曲的作者,一位真正信仰上帝者曾經挺身而出為受迫害者寫下一本辯詞,甘冒性命危險站在遭受不公義對待者那裡,以行動為受難者打開天堂。
也許存在著更好的時代,也許這個時代實在糟透了,但這畢竟是我們的時代。我們聽著400年前一樣的歌,過的耶誕仍是史貝過的耶誕,但願我們的時代比他的時代更美好,沒有人被獵殺,被汙名,被制度所迫害,在救主面前,每個人都值得拯救、被撫慰、被愛、被公義對待,耶誕的真意不就在此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