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使神通 派遣關羽斬妖除害+北宋稀罕的《崇寧重寶隸書合背》銅錢文化/宋徽宗見到大吃一驚,抓起案几上的崇寧銅錢-崇寧重寶扔給關羽,說:「朕以錢名封你。」 崇寧是宋徽宗的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五年(1102年—1106年),期間鑄造了崇寧銅錢,因此後世稱關羽為「崇寧真君」/崇寧通寶是宋徽宗時期較為重要的錢幣之一。它最大的特點是錢幣上的文字「崇寧通寶」四個字是宋徽宗親筆御書的瘦金體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4Byzds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 T客邦 - https://goo.gl/iczVAZ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遊研社 遊研社 發表於 2018年12月02日 15:00 收藏此文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歷史上的關羽其實不用青龍偃月刀,呂布不用方天畫戟,張飛不用丈八蛇矛。人們之所以這麼認為,大概是因為這些武器顏值高……
(本文授權轉載遊研社,原文連結)
《三國演義》中的蜀將關羽,「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寥寥幾筆,流傳到現代,他的形像已深入人心。
尤其是青龍偃月刀,這是關羽的標準配備。關羽是耍大刀的祖宗,在他面前耍長柄大刀,擺明了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但假設,要由你做形象設計,給你紙筆,為赤兔馬上的關羽配一把武器,你會不會也畫出青龍偃月刀那樣的長柄大刀樣子呢?
雖說人各有喜好,但可以保證的是,關羽那樣威武霸氣的武將,肯定得配一柄同樣威武霸氣的神兵。
據說男生小時候都喜歡在紙上畫各種炫酷的武器,無論刀槍棍棒,十八般武器必然都造型華麗,有稜有角。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遊戲設計師其實有著相似的腦迴路:神將配神兵,武器一定要炫酷。
在三國遊戲中,青龍偃月刀無疑是最值得著力刻畫的一種武器:可能刀柄盤了一條龍,刀刃刻著雲紋,刀身金光閃閃,一看就不是凡兵。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 《真三國無雙8》中的關羽
隨著遊戲畫質日趨精美,青龍偃月刀也越來越好看。但總的來說,這仍只是一個好看程度從1到10、到100的過程。
因為在此之前,這把刀的誕生存在一個從0到1的突破,從不存在到了存在。
不僅僅是孩子、遊戲設計師傾向於把武器畫得炫酷,中國古代民間百姓、乃至流傳青史的戲劇家與小說家,腦迴路其實也都相似。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前兩年,有部1970年代的台灣電影《關公大戰外星人》在網上爆紅,聽名字就比關公戰秦瓊要猛,是老一輩電影人的腦洞大開之作,給人一種穿越了的荒誕感。
其實古人也不遑多讓,他們甚至不惜把宋代的刀,交給三國時期的關爺爺去用,活生生讓他耍到現在,幾乎快耍了1000年。
一個「刺」字引發的懸案
不少人可能曾聽說,歷史上的關羽其實不用青龍偃月刀。
雖然無論雕塑、畫像還是文藝作品,關羽基本都配青龍偃月刀,不是自己提著,就是追隨他一生的周倉握著。可在正史裡,其實從未出現過這把刀的蹤跡。
《三國志》寫關羽殺顏良,是一句「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一個「刺」字,就引發了學術界的諸多疑問——大刀適合刺嗎?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 《吞食天地2》中的關羽,看起來也不是不能刺,但使用難度就太高了
元代前的史料文獻,也一直找不到「青龍偃月刀」幾個字。直到關漢卿所寫的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他筆下的關羽,一來要用偃月刀,二來,為瞭解決「刺」顏良的問題,還特地佩了一把寶劍。
由此可知,至晚到元代,關羽用刀才開始定型。早期的藝術創作者也不是不知道「刺」的問題,但確實捨不得偃月刀。
那麼,為什麼元代才開始出現青龍偃月刀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偃月刀這種刀,本就是元以前的宋代才有。
有史考證,漢代用最多的兵器是戟和矛,沒有成規模地拿長柄大刀作武器。《三國演義》說耍大刀的許褚、張遼,《三國志》明確記載都是使戟、用矛。
現在我們看到的經典版「偃月刀」,最早出現在北宋兵書《武經總要》。
這種偃月刀華麗威武,質地較重,斬、劈的威力非同小可,但也因此不適用於戰場殺敵,反而成為訓練、儀仗或宮殿侍衛的武器。明清武科舉中,甚至專門有一門考舞偃月刀的科目。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好看,但很重,這種宋代才有的長柄大刀證明,關羽用什麼武器雖有爭議,但可以肯定,即便用刀,他用的應該也不是青龍偃月刀。
可三國時期的關羽,怎麼就使用了宋代的刀呢?
元代以前,金代有幅版畫,名為《義勇武安王》,是現今發現最早的關羽畫像。偃月刀業已在其中出現。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金代這張版畫較老,大家可能看不分明:中間坐的是關羽,兩側是關平捧印、周倉手握偃月刀,身後也有人立著關字旗,身前另一人舉著把短柄刀。
這一整套形象,正是迄今為止流傳最廣的關羽像。金代以前,至遲到宋朝末年,中國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就已遍佈各地,這套形象隨之深入人心。
也因此,史學界存在一種猜想,關羽用偃月刀的形象,有可能是受了周倉持刀形象的影響。作為關羽的「護衛隊」,宋元時期的周倉形象拿宋代侍衛常用的偃月刀,是更加合理的。
無論這種猜想對不對,確實是因為青龍偃月刀太過威武霸氣,人民群眾與文藝創作者都喜聞樂見,才有愛好者將其配給了關羽。
後人評關羽形象,有一句「平也、倉也、馬也、刀也、巾袍也,皆宜與雲長並垂不朽者也」,是說關平、周倉、赤兔馬、青龍偃月刀、青巾綠袍,這都是能跟關羽契合,能一同不朽的東西。
這些要素,尤其是青龍偃月刀,也的確突破了史實的限制,永遠地留在了民間故事與文藝創作當中。
自古長矛幸運E
而憑顏值征服時間的,在三國武器中,並不只有青龍偃月刀。
之前說到,漢代武將最愛用的長柄兵器,無非戟、矛。這樣一想,呂布的方天畫戟本身是戟,似乎搭配得正當好,應該符合史實了。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 《全面戰爭:三國》中的方天畫戟
可問題是,畫戟之所以叫畫戟,是因為它被施以彩色,通常作為儀仗陳列。南北朝以後,戟也逐漸退出了實戰舞台。而在正史裡,也未曾見呂布使戟的記錄。
你可能會問,那「轅門射戟」不就有戟?
《三國志》講轅門射戟,用的是一句「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呂布讓小兵去營門舉了「一隻戟」,這隻戟的身份,其實相當可疑。
更關鍵的是,漢末《英雄記》明確有一句「布以矛刺中汜」,說明呂布是用過矛的。
綜合來看,我們之所以熟悉呂布配方天畫戟的形象,恐怕也是因這搭配實在好看。ACG圈有句俗話,叫「自古槍兵幸運E」,但長矛實在是比槍兵還可憐,許多名將都用它,到頭來誰不記得它。
不過請等一下,既然呂布用矛,漢代武將都用矛,那用丈八蛇矛的張飛,武器總不至於弄錯了吧?他用的恰恰便是矛。
確實,《三國志》有一句「(張)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橫的的確是矛,但沒有精確到蛇矛。
和青龍偃月刀、方天畫戟一樣,丈八蛇矛經《三國演義》一渲染,聲名顯赫。它的矛頭似毒蛇吐信,別具一格。但仔細想想,丈八蛇矛兩個尖,妨礙穿透力,歪歪扭扭的刃,又妨礙劈砍,這恐怕也是裝飾性大於實戰意義。
關公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問題是,這把刀要到宋朝才會出現啊!
▲ 《三國志13》中的丈八蛇矛
正史裡雖然偶見「丈八蛇矛」幾個字,但無論是古代兵書,還是現代考古,都沒有發現我們認知中那種蛇形的矛頭。
所以史學界也有觀點認為,或許是因為漢代長丈八的矛,也就是「丈八矟矛」中的「矟」,「矟」讀音與「蛇」相近,長矛又像蛇,以訛傳訛,丈八矟矛就成了丈八蛇矛。至於它毒蛇吐信的樣子,大概也是民間臆造。
歸根結底,還是顏值問題。
光禿禿一支矛實在不好看,蛇形矛頭就有趣多了。
顏值高就能為所欲為了嗎?
話說回來,史實並不是一個「刺」字就能夠解釋透徹的,關羽到底用不用刀、呂布和張飛到底是不是只用矛,答案會隨著新發現的史料與考據不斷更新。
但從古至今都不曾改變的是,民間百姓,以及文藝創作者,他們有著自己對虛構與想像的喜好,來讓故事變得更加豐滿、富有魅力,並且引人入勝,讓人不斷地將之流傳下去。
也正因如此,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形象才穿透時空,展示在我們面前。我們覺得他一身裝束渾然天成,實際上早已歷經時間的重重打磨。
所有故事也都是一樣。我們一翻《三國志》,會發現諸多與《三國演義》有出入的地方。我並不覺得這是《三國演義》的缺點,反而覺得它的故事背後有著數不清的歷史選擇,可以看到那是厚重的、歷久彌新的。
關羽用什麼武器尚待考證,青龍偃月刀卻永遠地留下來了;武將傳說未必完全符合史實,但人們依然為他們激動、喜悅或者悲傷。這也是歷史的一種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