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社會有一個年齡層的人,稱「麻達」(Mada;麻答、貓達、貓踏),指未婚之男性青少年(未婚女子稱「貓女」),箍肚為他們與已婚男性(「暹」、「 仙」、「老纖」)--從平埔原住民世界到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史前時期-190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洪麗完 2005.03.09
3.連名制度
平埔原住民普遍實行父子連名的制度,即在本名之後加上父親或母親的名字。大部份平埔原住民為母系社會,最初應為連母名,其後受漢文化影響,漸變為父系,故亦連父名。如岸裡大社第一任番通事敦后那(漢名潘墩仔)的長子大萬敦、次子馬下六敦;長房孫打老滑大完、馬下六大完、毛格大完。連名的方式分為連名與世代排名兩種。一直到清末仍有一些平埔原住民保留傳統名字。
4.婚姻形式
平埔各族中未婚男女對婚姻對象的選擇,極為自由。一般為個別擇偶,未婚少男若鍾情於某少女,則日夜在少女家屋前吹奏口琴以挑情,如果少女也屬意該少男,即約定日後約會,互贈禮物定情。有些平埔原住民中有特定的「交誼會」,由年老女人主持,少男、少女可在會中擇取意中人。大部分平埔各族原為母系社會,其後有漢族父系制度混入,傳統婚姻因而成為一過渡形式。一般在婚禮舉行前,男女兩家互贈禮物,若屬於入贅方式,則男子由其親戚送至女家成婚,由女家宴請親屬及其村人。若屬於出嫁方式,則女子嫁到男家,由男家宴請賓客。
5.埋葬
平埔各族的埋葬,大部分為室內葬,即埋葬在死者家中地下。因此,考古學者挖掘出來的屍骨集中區,常常不是漢人觀念中的墳墓區,而是聚落區。今台中港路一帶原為沙轆社舊址,日治時期開路與戰後沙鹿高工建校時,均曾出土大量沙轆社的文物。他們通常以鹿皮蓆子或棺木、陶罐,包裹屍體;也有石棺葬的風俗。
1.文身與貫耳
大多數平埔族不黥面,文身則只限於部份老人。文身圖案包括猛禽走獸、魚蟲花草、人形等,其中人形是具有權威的圖案。平埔男子的另一身體特徵,為「男子競尚大耳」,貫耳造成耳垂異常發育,但中北部臺灣較南部普遍
2.髮式與頭飾
平埔男子共有三種髮式,散髮剪短(頭陀型覆額短髮)、在頭頂或腦後梳一髻、在頭上左右兩側梳二髻。單髻表示已婚;左右雙髻為未婚的打扮;頭陀型則是孩童的髮式。女子則束髮盤頭,或梳成一髻。
平埔婦人常蒙頭巾,以灰、藍色為主。但在福建的習俗上,漢人男子戴頭巾的習慣,也影響了平埔男子。平埔婦人不論盤髻、戴笠或包頭巾,髮際常以一圈青紅相錯的花草為裝飾(稱頭箍),有些人並特別以紅色帶子,繫在髮盤底部(男女皆如此)。至於出門插雉羽或雞尾,是表示體面之意,隆重儀式或平時場合,無論男女皆如此裝扮。
人口的成長
嘉慶十六年(1811)清朝進行臺灣人口編查時,漢人的人口卻已達一百九十四萬餘人,與清朝統治臺灣初期增加近二十倍。亦即一百二十八年期間,人口增加約一百八十四萬,每年平均增加率為一萬四千餘人,因此臺灣在清乾隆年間人口已超過一百萬人,已經是一個漢人人口佔絕對多數的社會。此期臺灣人口的快速成長,主要是中國大陸移民臺灣所致。雖然清朝統治臺灣初期對台灣採消極治臺政策及限制移民措施,但是當時中國大陸沿海人口過剩,生活困難,而臺灣是一未開發的富庶之地,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天地,因此大量的漢人移民想盡辦法突破官方的限制,以合法或非法的途徑移民臺灣,成為臺灣開發的動力,也是造成人口快速增加的原因。
嘉慶、道光年間以後,臺灣的開發已逐漸完成,只剩零星的邊際土地及臺灣東部地區尚未開發,因此移民逐漸減少,人口的增加亦趨緩,但十九世紀初中葉西部平原平埔原住民因生活領域被嚴重壓縮,從而展開長距離的遷徙活動後,漢人優勢社會已然形成。
至光緒十九年(1893)臺灣割讓日本前夕,臺灣人口約兩百五十萬人。自嘉慶十六年(1811)至光緒十九年(1893)共八十二年間,人口增加五十六萬人左右,每年平均增加六千八百人,此期人口增加主要是自然繁衍所致。
從平埔原住民世界到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史前時期-190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洪麗完 2005.03.09
北部地區
範圍涵蓋北起基隆,南迄苗栗,東至宜蘭等地區。明鄭時期,今之基隆、淡水、石牌等地已有漢人零星拓墾。北部的的全面拓墾,始於康熙中期,大盛於乾隆時期。其拓墾路線,大致始於沿海平地一帶,然後沿淡水河及支流基隆河、新店溪等四向發展。康熙中期,著名墾戶陳賴章拓墾臺北市。此後,大小墾戶以及零星開墾者接踵而至,分別入墾臺北盆地各角落。雍正年間,拓墾範圍以盆地中心擴及周圍之板橋、新庄、汐止地區,乾隆年間,移民已進入林口、五堵、六堵、八堵等地,至乾隆末年,台北地區的平地已大致墾盡,其後又往基隆山區和宜蘭拓墾。
桃竹苗地區的開墾,最早為泉州人王世傑於康熙三十年(1691)率眾一百多人入墾新竹。至康熙末年,新竹市已大致拓墾。雍正、乾隆年間,閩粵移民更沿著頭前溪及鳳山溪向上游兩側的河谷平地拓墾。道光年間,閩粵人士合組金廣福墾號,拓墾靠近山區的北埔、月眉、寶山地區。至於桃園台地的拓墾,康熙末年,已有廣東饒平粵籍潮州九縣移民入墾南崁、竹圍等地。乾隆中期,閩粵移民入墾中壢、楊梅等地,並深入台地開墾。苗栗地區之開墾始於康熙末年。閩籍移民分別由舊港登陸後,南下入竹南、後龍地區拓墾,雍正年間,後龍開港,閩人開墾後龍至白沙墩一帶,粵籍潮州九縣移民則拓墾造橋、頭份丘陵地區,另外,雍正末年,閩粵移民自苑裡北上通霄、銅鑼地區拓墾。至乾隆末年,苗栗沿海各鄉鎮已拓墾完成。嘉慶、道光以後、近山的銅鑼、三義、苗栗等地亦次第開發。
至於桃竹苗三縣內山的大溪、復興、尖石、橫山、泰安、卓蘭等鄉鎮則至同治光緒年間才開始拓墾。由於桃竹苗地區大多為丘陵地及山地,開發較晚,又粵籍潮州九縣移民對地區的開發貢獻最大,此因粵籍潮州九縣移民習於山區生活、分類械鬥的影響,以及與原住民關係較密切的緣故。
4.宜蘭地區
宜蘭舊稱噶瑪蘭,康熙六十一年(1722)被劃為界外「番地」,不得私越拓墾,乾隆三十三年(1768)有林漢生者,始率眾私越拓墾,漢生被原住民所殺,墾務被迫終止。嘉慶元年(1796)漳州人吳沙率漳、泉、客三籍流民及鄉勇、番割入墾至頭城,嘉慶三年,吳沙死,其侄吳化繼率眾拓地至今宜蘭市。嘉慶十七年(1812)設噶瑪蘭廳治理其地。
5.臺東花蓮地區
花蓮台東清代為封禁之番地,咸豐、同治年間有黃阿鳳、吳全等少數漢人私入拓墾,但均遭番害而去。到清光緒元年(1875)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奏請開山撫番及解除封山禁令後,漢人始大規模入墾,至清末有漢人約五千之眾。
首創束腰塑身者為臺南平埔族-佳里區蕭壠社稱「箍肚」
根據清康熙33(1693)年高拱乾臺灣府志的「土番風俗」(因離明鄭時期結束剛10年,所以能被理解為明鄭時期的風俗)的記載,臺南平埔族,「男人大約於14、15歲時會編藤將腰束起,所以跑起來比馬還快」。
在佳里區的蕭壠社人,可能因近海不易找到藤條而用堅硬的竹片束腰,曰「箍肚」或「箍腹」,想必相當辛苦。(4) 許忠信 - 首創束腰塑身者為臺南平埔族-佳里區蕭壠社稱「箍肚」... | Facebook https://bit.ly/46daxOp
未婚女子稱「貓女」在平埔族社會/從平埔原住民世界到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史前時期-190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洪麗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首創束腰塑身者為臺南平埔族-佳里區蕭壠社稱「箍肚」臺南平埔族,(1693)年高拱乾臺灣府志的「土番風俗」「男人大約於14、15歲時會編藤將腰束起,所以跑起來比馬還快」。蕭壠社人,可能因近海不易找到藤條而用堅硬的竹片束腰,曰「箍肚」或「箍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