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南+吳密察故宮博物院提出「故宮台灣化」「台灣應該要接受東陳其南+吳密察故宮博物院提出「故宮台灣化」「台灣應該要接受東

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故宮南院10/7通車 假日每天來回5列次
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故宮南院10/7通車 假日每天來回5列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BvoM7
嘉義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到故宮南院10月7日通車,新機車頭掛載復古列車。(記者蔡宗勳攝)
2023/09/30 18:44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嘉義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到故宮南院,將於10月7日正式通車,屆時平日規劃採預約制發車,假日五分車高鐵站-蒜頭站每天開行來回4列次、頭站-故宮南院站5列次。
嘉義五分車原本僅設蒜頭站,交通部在2018年編列前瞻特別預算,補助嘉義縣政府辦理評估規劃,提出延駛計畫,由交通部鐵道局代辦工程。第1期計畫是延駛到高鐵嘉義站,並增設樂活農園站,這次要通車的第1.5期計畫,延駛到故宮南院,讓五分車能兼具糖鐵觀光軌道文化及高鐵接駁轉乘特性。
延駛故宮南院計畫是由糖鐵既有舊溝內線,行經嘉57與嘉58鄉道,進入故宮南院北側院區到景觀橋北側,終點設置故宮南院站,全長約0.4公里;計畫於2022年12月29日開工,今年9月11日辦理履勘。
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分局副分局長周志達說,針對履勘委員提出的2項營運前須改善事項,故宮南院站止衝檔前增設「停車再開」標誌,以及故宮南院區內平交道設施設備應改善等,都已經改善完成並複查通過,取得履勘委員的簽名認證。目前台灣糖業公司預計在10月7日正式通車。
周志達說,台糖公司因應延駛故宮南院通車,新購3組復古空調列車,營運規劃平日採預約制,假日五分車高鐵站-蒜頭站每日開行來回4列次,單程行車時間約30分鐘,蒜頭站-故宮南院站每日開行來回5列次,單程行車時間約15分鐘。
另外,五分車延駛工程在平交道、月台都是採用嵌埋式軌道,避免鋼軌突出造成用路人通行阻斷,並能降低噪音及震動,相當適合低速及觀光特性的鐵路系統;通車後可讓遊客感受到「最快與最慢鐵道」的連結,並透過故宮南院展覽,感受融合文化、休閒及復古情懷的穿越時空之旅。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故宮南院10/7通車 假日每天來回5列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BvoM7


陳其南:歷史不是為殖民者服務+吳鳳廟,昔時稱「阿里山忠王祠」,之後改為吳鳳廟。位於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吳鳳故事告訴我們歷史是會被捏造的,大如政府編造吳鳳生平故事、吳鳳廟、吳鳳族系譜。小如各宗族寫的家譜、族譜、世系表等...應細心考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ZsJBoK
故宮台灣化台灣應該要接受東方最古老的中華文物,作為它的繼承者,我們在替世界人民保留世界資產,因為歷史轉折,變成是台灣人的責任-一九四九前後,國共內戰導致蔣介石敗退台灣。由於毛澤東高舉馬克思主義、共產革命的旗幟,因此播遷計劃包含了這批文物,因為失去中國土地托盤的蔣介石,必須利用這批文物樹立抽象的中華文化正統地位。所謂的復興中華文化運動,在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期間達到高潮,儼然是毛蔣鬥爭從政治延伸到文化,蔣介石的確有其先見之明,雖然他的立場在現代中國比較偏向文化保守主義-社論》從「故宮」走向博物館、走向國際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xKMZLf


(2) 江海 - 陳其南所謂故宮「台灣化」,其實主要牽涉其他三種文化價值的開發,包括「審美價值」、「展示價值」與「體驗價值」,也就是廣義文創運... - https://goo.gl/CjU8To


林濁水觀點》故宮台灣化與台灣故宮化 —中國建制馴化下的台灣本土化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陳其南+吳密察故宮博物院提出「故宮台灣化」「台灣應該要接受東陳其南+吳密察故宮博物院提出「故宮台灣化」「台灣應該要接受東
林濁水
3月21日,磨刀霍霍的國民黨立委因為新任院長吳密察在立法院答詢時一句「故宮台灣化是假議題」,有的放下利刄、有的甚至笑逐顏開,倒過來大大稱讚民進黨的新館長,緊張的行政院和民進黨立委全都鬆了一口氣。陳其南掀起的故宮台灣化風波終於落幕
然而,力挺陳其南的一些獨派人士恐怕免不了扼腕深深嘆息:台灣的本土化命運多舛。是這樣嗎?且好好的深入探討。
故宮的奇特使命
故宮這一個在世界文化史上非常有地位的博物館,在體制上特別無比,館長是政治任命的內閣閣員,這是任何一個正常國家都不會有的體制,羅浮宮、大英博物館那些比故宮更顯赫的博物館,館長沒有一個是「政治任命」的內閣閣員。體制這樣怪異,來由是國民黨政權退據台灣後,雖然和中共都宣稱自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但是受制於大陸太大、台灣太小的現實,統治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合法性岌岌可危,於是擁有的故宮,由於藏有統治中國的歷代漢人和滿清皇帝才有的珍寶器物,便有了一個古怪的想法:把擁有故宮當成自己是中國文化正統和政權正統兩者合一的唯一合法繼承者的佐證。換句話說,就是把故宮當成統治者傳位的「皇權玉璽」。故宮器物既然形同玉璽,館長成了掌璽大臣,當然得位居閣員之列,無庸置疑。
新任院長吳密察在立法院答詢時一句「故宮台灣化是假議題」,陳其南掀起的故宮台灣化風波終於落幕。(本報資料照)
只是,故宮這樣的古怪定位,在國民黨雖然認為理所當然,但是從台灣本土主體立場出發,當然難以接受,所以在國會全面改選後,便有民進黨立委強烈質疑,認為故宮本質上既然是博物館,就應該回歸正常國家博物館的體制,成為文建會管轄眾多博物館中的一個,而不應該從眾博物館中割裂出來,繼續維持直接隸屬行政院的怪異體制,繼續承擔封建王朝思想下的「傳位玉璽」的功能。
國會全面改選後,被以同樣的民主理念檢討的機關還有國史館,民進黨立委認為「官定國史」這個封建時代的制度違反自由主義的價值,所以應該把國史館轉型成為正常國家的國家檔案館。
但想也知道的,在國民黨執政的1990年代,民進黨立委這樣的改革主張根本沒有實踐的機會,所以他們的期望理當在政權輪替後才有可能成真,不料,2000年政權輪替了,他們的期望仍然落空。
陳水扁政府並不採納民進黨立委從體制正常化、功能現代化的角度對故宮和國史館進行改造的主張。然而,民進黨獨派的新館長上台之後,無法不感受到這兩個館的功能和自己的立場有扞格的地方,於是他們採取依循舊體制,然後加以本土化的策略。其中最戲劇性的便是故宮的改革。杜正勝上台後,改革計劃最驚人,他不但反對揚棄舊體制把故宮館長任命去政治化,反而要進一步強化館長身份的政治性,他認為故宮館長只是閣員,政治地位不夠,他認為應該把故宮提升為和行政、立法等五院一樣地位的「文化院」,院長從行政院下的閣員升格為和行政院長一樣地位的文化院長。這種把大中國五權憲法體制進一步發揚光大成六權體制,以推動本土化的構想,連國民黨都吃不消,最後只好不了了之。但是他強化館長和故宮的地位的努力並沒有因此放棄,他退而求其次,推動蓋故宮南院,然後決定南院以亞洲文化為主體。
當時有民進黨立委強烈反對。理由是,既然南院強調的是亞洲而和故宮強調的漢、滿宮庭典藏不一樣,那麼為什麼不自己獨立成亞洲館,卻要繼續叫南故宮這中國皇朝的名義而隸屬於杜正勝當館長的故宮之下;其二,在台灣的博物館中,故宮資源特別豐厚,這樣豐厚的資源應該學當年羅浮宮的作法,基於多元主義的精神用來協助其他不同的博物館強化各自的特色,而不是以故宮之名四處拓展版圖;其三,亞洲那麼大,文化那麼多元,文物那麼多,要蓋一個館容納,根本是文化知識上的大外行,再加上博物館在世界各地蓋起來,都努力收藏文物,當各國都嚴禁文物出國後,還要蓋這樣的包山包海的博物館,怎麼可能做到!大英帝國博物館做得到有其不可能模仿的背景:部隊出征各大洲,各地文物齊進來。因此我斷言故宮南院將來必然在營運上出現高度的困難。如今真是不幸言中。
故宮這一個在世界文化史上非常有地位的博物館,在體制上特別無比,館長是政治任命的內閣閣員,這是任何一個正常國家都不會有的體制。(本報資料照)
然而,杜正勝既然在嘉義蓋了南院,自然而然,有民進黨縣市長和立委紛紛跟進,說他們的地方也要。如果他們真的要到了,那由杜正勝這一個台獨院長開頭,中國故宮豈不是就在台灣遍地開花,形成了舉世所無的「台灣故宮化」的怪象?
等到陳其南當院長,他倒是有一個進步的主張,那就是故宮院長應該專業任用,採取任期制,揚棄政治任命的彰顯封建精神的體制,這很不錯;但是可惜他又節外生枝地發明了「故宮台灣化」的政策,這就離譜了。明明典藏的是歷代大漢皇帝和滿清皇帝的宮廷器物,本質那麼強烈而清楚,要怎樣台灣化?
本來,本土化是好事,陳其南的「土著化」理論也很精彩,只是還活著的人和社會固然可以透過學習、創造而有什麼化什麼化的;但已經成為「典藏」而完全「去實用化」幾百幾千年的中國、滿人皇家器物怎麽化?
庶民自己的文化的土著化,使台灣文化很自然地形成了混搭的現象,而有這樣那樣的中國元素在內;但所謂「化」,則無論中國化或是台灣化,都是單一取向的強烈規訓性格。很難說不是受中國傳統同化觀念的制約,而同化觀念正是大中國文化中一個非常粗暴的面向。
實務上,有些博物館強調的特色是本土性,有些則是「異國性」,而異國性正是大英博物館最精彩的地方。無論如何,有的本土性,有的異國性,各有不同特色的維持,才是任何博物館都最應該做的事。
杜正勝在嘉義蓋了南院,自然而然,有民進黨縣市長和立委紛紛跟進,如果他們真的要到了,中國故宮豈不是就在台灣遍地開花,形成了舉世所無的「台灣故宮化」的怪象?(本報資料照)
在民進黨兩位有名的院長主導之下,無論是故宮台灣化或台灣故宮化,本質上都是不挑戰中國建制,甚至被中國體制馴化下的台灣本土化。都是非常典型的後殖民現象:雖然在權力力上掙脫了殖民統治,但是在文化價值上仍然受到舊殖民政權的制約。幸而等到吳密察當館長才揚棄了後殖民現象的制約:先是當國史館長時力推廢國史館,等到當故宮館長時,結束故宮台灣化政策。可惜,由於民進黨政務高層中後殖民心態仍然嚴重,成為吳密察推動政策的重大阻力,以致於直到他卸職,廢國史館工程仍未完成,至於未來館長是不是能延續他的現代化改革路線,還是倒退回後殖民途徑,就更令人擔心了。由此可見,未來他對故宮體制的現代化改革能做到什麼程度,恐怕也不是簡單的事。
民進黨政策或主張受到後殖民心態制約的,其實還不只是國史館、故宮的管理,也在其他地方可以看到。例如,最近民進黨內有一種說法就是民進黨應該由台灣人的黨蛻變成華人的黨,是一個受到國民黨的中華體制馴化下的産品,這樣的馴化使精神從現代化的西發利亞世界退化為前現代的傳統世界,就像美國人說共和黨從美國人的黨退化成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黨一樣,令現代人難以理解。
從這些例子再加上轉型正義遇到的種種困難來看,一個被殖民統治過的地方,要解殖民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前後執政加起來都超過十一年了,國史館,故宮的發展才走到這個地步。如今到底還是有了正面的開始,衷心期待能更往深化的方向走下去,徹底從後殖民陷阱中走出來,真正走上自由化、多元主義又健康的本土化大道


陳其南不僅是國內外知名的人類學和台灣史專家,過去更是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推手。未來故宮博物院和南院,都將展開新的發展計畫,相信以其學術專業及行政經驗,一定能讓故宮呈現更多元的樣貌,提升國際地位。

陳其南+吳密察故宮博物院提出「故宮台灣化」「台灣應該要接受東
------------------
社論》從「故宮」走向博物館、走向國際
2018-07-20 06:00
推文到plurk
故宮院長陳其南。(記者陳逸寬攝)
故宮院長陳其南。(記者陳逸寬攝)
故宮博物院,這個象徵符號,這個實體空間,到底是主要指涉「故宮」,還是「博物院」,至今顯然還有爭議。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提出「故宮台灣化」,希望重新賦予故宮文物的意義,讓參觀者可以重新解碼。他進一步表示:「台灣應該要接受東方最古老的中華文物,作為它的繼承者,我們在替世界人民保留世界資產,因為歷史轉折,變成是台灣人的責任」。但這樣的前瞻思考,立即引來不同的政治飛刀,一時之間尚難引發建設性的集思廣益。
故宮博物院的初始典藏,主要來自北京清宮的皇家典藏,那些文物在中國期間,因為戰亂也早就有經歷播遷的歷史。一九四九前後,國共內戰導致蔣介石敗退台灣。由於毛澤東高舉馬克思主義、共產革命的旗幟,因此播遷計劃包含了這批文物,因為失去中國土地托盤的蔣介石,必須利用這批文物樹立抽象的中華文化正統地位。所謂的復興中華文化運動,在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期間達到高潮,儼然是毛蔣鬥爭從政治延伸到文化,蔣介石的確有其先見之明,雖然他的立場在現代中國比較偏向文化保守主義。
此後,當年基於政治考量,爭取中華正統地位,乃至搶奪中國代表權,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故宮博物院典藏中華文物,隨著蔣介石代表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一連串挫折,逐漸退縮到文化中國的意象,政治性功能逐漸淡化。不過,蔣氏政權畫上句號之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任命,還是具有高度的宮廷政治意味,因為他的任務是為蔣氏政權鎮守中華文化正殿。秦孝儀,便是這麼一位典型院長,他從蔣氏侍從秘書到黨職,起草蔣氏遺囑,為蔣公紀念歌作詞,在宮廷政治扮演某種角色。
這一切,隨著台灣的民主化,起了很大的變化。本土政權執政,故宮博物院的威權意象,開始往專業化的博物館轉變故宮博物院,院長開始由學者專家出任,開始從故宮走向博物院,它的政治連結迅速解構,典藏內容也開始多元化,展現出一個新的時代趨勢:中華文化只是台灣文化的組成元素之一。可惜,故宮走向博物院,到了馬英九執政時期,走了一趟回頭路,就是企圖把台北的故宮連接到北京的故宮,為政治上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同屬一中,從事文化偽裝的掩護服務。故宮博物院,成為兩岸政治交流的文化工具,從「漢賊不兩立」轉為「漢賊交流」,這恐怕是兩蔣始料所未及的吧。
故宮博物院文物的重新解碼,堪稱大勢所趨。不過,文化有它自己的脈絡,尤其是在民主社會,所以今天也大可不必從政治眼光來看故宮博物院的轉型。這個中華文物典藏為主的博物院,應該連結到廣義而非狹義的「台灣價值」。以文物為主體的考量,最可能融入台灣總體文化的方式,應該是讓它徹底「去政治化」,不是以意識形態「去中國化」(這也是不可能的)。從而,以專業博物館的管理方式,讓它從故宮走向博物館走向國際,結合文化創新意象,讓參觀者、研究者都能深深體會到,這批古代中華文物正結合著現代台灣活力,以更具「普世價值」的精神內涵,扮演國際文化交流的大使,甚至讓全球華人都能夠認同,這批中華文物典藏在台灣的文化現場,是一種更值得選擇的幸運。
長期以來,存在一種中華文化高於台灣文化的偏見,其實,這是外來政權的通病。平心而論,台灣文化的時空,比起中華文化短小,但是就現代化的歷程而言,台灣社會卻早了中國社會好幾步,且台灣至今仍比中國更廣更深地浸淫於現代文明。相形之下,台灣不必傲人,但絕對足以自傲。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如果當年沒有播遷台灣受到保護,大有可能早就「被文化大革命」了,哪有今天「台灣化」的問題。對歷史文物的真正尊敬,不是民族主義或政治動員,而是還它一個文化的本色,讓它的豐富內涵既向本生民族敞開,也向多元豐富的地球村敞開。陳其南院長沒有說清楚的地方,將來可以做得更清楚,這應該是很多人的期待。
----------------------------------
故宮台灣化?賴清德期許提升故宮國際地位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謝莉慧 台北市報導
2018年7月19日 下午1:30

[新頭殼newtalk] 新內閣成員週一(16日)走馬上任,今(19)天首次出席行政院會,閣揆賴清德以「令人高興的日子」,在會前介紹7位新任首長。其中,對於日前提出「故宮台灣化」口號而引發熱議的新任院長陳其南,賴清德則期勉他讓故宮呈現更多元的樣貌,提升國際地位。
陳其南日前與媒體茶敘時,在記者會中提出「故宮台灣化」的口號,認為要重新賦予故宮文物的意義,讓故宮典藏文物和台灣文化產生連結,故宮成為「台灣人的故宮」,而引發熱烈討論。
但賴清德今天在院會中則表示,陳其南不僅是國內外知名的人類學和台灣史專家,過去更是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推手。未來故宮博物院和南院,都將展開新的發展計畫,相信以其學術專業及行政經驗,一定能讓故宮呈現更多元的樣貌,提升國際地位。
另外,對於政院新任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他則期許她未來能將複雜的政策轉化為簡要直白的說明,完整清晰地向媒體和社會呈現行政部門的成績。
此外,他也肯定內政部在新任部長徐國勇的帶領下,一定可以交出一張好成績。期勉新任教育部長葉俊榮持續在教育領域發揮耐性與毅力、理想與創新,解決從幼教、國教、高教和技職等各項教育問題,為台灣培育出下一個世代所需要的人才。
至於新任財政部長蘇建榮,賴清德則期待他在稅務、國產、國庫、關務的管理上,會有更多精進作為。而新任法務部長蔡清祥,相信未來可以有效領導檢察、調查體系,並且整合跨部會的力量,持續掃毒與打擊犯罪,以安定民心。對於被視為菊系人馬的新任交通部長吳宏謀,賴清德說,他不僅工程領域經驗豐富,對中央及地方建設也很熟悉,期勉他帶領交通部加速推動前瞻軌道建設,落實全台灣各區域的重大交通建設,展現執行力,並確保工程品質。


陳其南親上火線再回應 「很高興社會普遍認同故宮已經台灣化」
2018/07/24 07:25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初上任就因喊出「故宮台灣化」掀起爭議,故宮院長陳其南親上火線再次說明「台灣化」的意涵,陳其南認為,這是故宮要成為真正世界級博物館必須面對與處理的問題,像其他世界級博物館一樣,以更開闊的胸襟,去接受來自不同國家的文物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把中國古文明文化遺產,視為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進一步將保存、研究、展示與深化這些人類共同的文化資產,視為台灣人的責任與驕傲。
「故宮台灣化」在社會引起兩極評價,有人認為「明明已經台灣化,還要台灣化什麼?」陳其南說,很高興社會上普遍有這種共識,「這表示他們也主張要台灣化」,「差別只是他們覺得已經做到了,我覺得還沒完全做到。」比如林濁水認為「故宮台灣化」就是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解讀上的誤解,因為對台灣化的理解,從博物館領域與從政治領域解讀會不相同。這也是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台灣化就是「去中」的原因。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如果因為喊出「故宮台灣化」,而帶動社會討論也不錯,陳其南說,即使有意識形態的爭辯也沒關係,讓國人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所有答案不會在一次的爭議與討論中完成,或許還會在究竟是「台灣化」或「中國化」裡打結,但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在博物館的專業領域談「故宮台灣化」,「我們想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是,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遺產。」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因緣際會的歷史進程裡,輾轉落腳於今日台灣。它原先不是博物館的概念,陳其南認為,早期中國歷史並沒有很清楚的博物館意識,「博物館」(Museum)是現代西方引入的概念,字源是謬思女神(Muse),作為知識與審美的守護者。換句話說,「博物館」可說是知識、審美與文化資產的守護者。
陳其南說,世界上幾個大型博物館在轉型過程中,都與歷史發展有著密切關係。比如羅浮宮典藏品從屬於王公貴族的收藏,變成為全民所有與法國大革命有關,是法國從帝王封建體制邁向民主自由平等的一個象徵。如果要追究故宮典藏品原始的意義,就是皇帝的玩物,故宮博物院轉變的過程,是將原來皇帝私有的轉變成國家的公共文化財,讓人民去認識當初這些文物的創造者,而不是擁有者,會產生不同的歸屬感。
在世界文明史上,要看珍貴的希臘、羅馬、埃及兩河流域的文物,並非到這些國家,而是到大英博物館,甚至是德國的貝加蒙博物館。也就是說,很多世界級的博物館內涵並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陳其南認為,世界級博物館之所以偉大,是建立在帝國主義滅亡或殖民主意退場後的公共化。
「並不是你是中國人才能名正言順擁有故宮文物」,陳其南說,最有能力深化中國古文明的,說不定是日本人或台灣人,從質感來看,我們現在台灣人要比現在的中國人更像古典中國人。」就像希臘文明已沒有血緣或地緣傳承問題,要看的是哪一個國家保存地好,深化且發揚得好。在台灣多元文化裡,中國文化是其中一部分,且保存深化得比現在的中國好。陳其南樂見社會普遍認同故宮已經台灣化。(記者凌美雪攝)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