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花30元還吃貓糧 8旬阿公登富豪榜因1事爆氣捐出市值915億公司 - 自由財經

每天只花30元還吃貓糧 8旬阿公登富豪榜因1事爆氣捐出市值915億公司
2025/09/26 20:42
知名戶外服裝品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創辦人喬依納德(Yvon Chouinard)。(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知名戶外服裝品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創辦人喬依納德(Yvon Chouinard)曾長年每天只花1美元(約台幣30.5元),還吃貓罐頭充飢。新書揭露,當他得知自己登上《富比士》富豪榜時,直言「這真的讓我很生氣」。這位現年86歲的阿公並不覺得富豪身分值得炫耀,反而認為這是貧富差距擴大而導致的政策失敗,要求將他從富豪榜除名。同時在2022年宣布將市值30億美元(約台幣915億)的公司所有權,轉讓給1個結構獨特的信託與1個非營利組織。
《財星》(Fortune)報導,對於許多商業領袖來說,登上億萬富豪俱樂部堪稱人生贏家,可以躋身股神巴菲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行列。
然而,這對知名戶外服裝品牌巴塔哥尼亞創辦人喬依納德來說,成為超級富豪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日子之一」。
根據蓋爾斯(David Gelles)所著的新書《卑鄙的億萬富豪:喬伊納德如何創建巴塔哥尼亞、發家致富並捐出一切》(Dirtbag Billionaire: How Yvon Chouinard Built Patagonia, Made a Fortune,and Gave It All Away )一書的摘錄,當他被列入 2017 年富比士億萬富豪榜單時,他說,「這真的、真的讓我很生氣。」他稱,「我銀行裡沒有10億美元(約台幣305億),你知道,我也不開Lexus。」
報導說,喬伊納德一生熱衷攀岩,多年來,他要嘛睡在車裡,要嘛睡在荒野的泥地上,每天僅靠1美元維持生活,甚至吃有凹陷的貓罐頭。這種艱苦的生活讓他成為億萬富豪的里程碑顯得格外非凡,尤其是作為攀岩界的先驅。
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創辦人喬依納德(Yvon Chouinard)轉讓公司所有權,並將公司所有利潤用於對抗氣候危機。(歐新社)
然而,這位現年86歲的阿公並不認為億萬富豪身分值得炫耀,相反的,他認為這是由於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而導致的政策失敗,並要求將他從富豪榜上除名,但出售這家價值30億美元的公司或上市則是不可能的。
因為,出售公司將使喬伊納德從資產雄厚變成銀行存款數十億美元,這與他出售公司的初衷背道而馳。他也拒絕讓公司上市,稱「我一點也不尊重股市」。蓋爾斯在新書中提及,喬伊納德曾說,「一旦上市,你就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而你必須為股東實現利潤最大化,因此,若失去所有的控制權,就會變成了一家不負責任的公司。」
因此,2022 年,喬伊納德和他的家人決定將巴塔哥尼亞的所有權,轉讓給信託和非營利組織,以確保該公司每年 1 億美元(約台幣30.5億)的利潤用於應對氣候變遷和保護未開發的土地。
喬伊納德在宣布這一消息時告訴《紐時》,他強調「希望這能促成一種新的資本主義形式,避免最終只剩下少數富人和一大堆窮人,我們將向那些積極致力於拯救地球的人們提供最大額度的資金。」雖然此舉也是為了避免因將巴塔哥尼亞轉讓給喬伊納德的繼承人而繳納巨額稅款,但喬伊納德表示,這是擺脫富豪身份的理想解決方案。
報導提及,喬伊納德並非唯一一個認為財富不平等問題日益嚴峻而深感擔憂的人。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無論政治立場為何)認為,某些人擁有10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個人財富是一件壞事。儘管約有55%的美國人對此漠不關心,但許多億萬富翁卻主動捐出了自己的巨額財富。
根據美國智庫「政策研究所」估計,最初的承諾者已捐贈了約2060億美元(約台幣6.3兆),但大部分資金都流向了私人基金會,只有不到4%的簽署者履行了協議。

每天只花30元還吃貓糧 8旬阿公登富豪榜因1事爆氣捐出市值915億公司 - 自由財經


根據瑞銀《全球財富報告2024》,台灣將以47%的年增幅領先全球百萬富翁人口成長。(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根據瑞士金融巨頭瑞銀(UBS)最新發布的《2024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2024),台灣將在未來五年內迎來一波財富人口大成長!報告指出,台灣的百萬美元富翁人口預計將以47%的驚人速度成長,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國家,超越土耳其、印度與南韓,成為全球矚目的「富豪孵化器」。
根據報告顯示,瑞銀預估台灣百萬富翁人數將從2023年的78.9萬人,暴增至2028年的115.8萬人,五年間成長近37萬人,年均複合成長率達47%,為全球第一。土耳其則以43%居次,印度則為37%。
報告分析指出,台灣之所以能在全球財富版圖中脫穎而出,與其強勁的科技產業密不可分。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供應鏈、AI浪潮的紅利、資本市場活絡,以及高資產族群對於穩定金融環境的偏好,都是推升富裕人口迅速增加的關鍵因素。
此外,隨著台灣在亞太區的財富地位日益上升,不少外國資金與高淨值人士也將台灣視為資產配置的新天堂。根據該報告,亞洲國家在未來五年內將主導全球財富成長,其中台灣更是「一馬當先」,展現高度潛力。
不過專家也提醒,雖然台灣整體財富持續上升,但財富分配仍面臨M型化風險。根據先前《2025全球財富報告》資料顯示,台灣的平均財富與中位數財富仍有顯著落差,未來如何透過財政政策與稅制改革達成財富平衡,也成為新政府面臨的挑戰之一。
全球百萬富翁人口成長前五名(2023–2028預估)
1. 台灣 (+47%)
2. 土耳其 (+43%)
3. 印度 (+37%)
4. 南韓 (+34%)
5. 卡達 (+32%)
▲瑞銀預估5年內百萬美元富翁人口預估成長率。(圖/AI製圖)
瑞銀強調,這份報告是根據全球個人資產、市場表現、匯率與金融環境變化預估的結果,將成為各國金融政策、家族財富規劃與資產管理趨勢的重要參考依據。


台灣10億以上超高資產者有多少?2027年達8000人
2024/03/28 15:39
台灣10億以上超高資產者有多少?2027年達8000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3J4ssA
中信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億」級以上高資產客群是金融業兵家必爭,根據中國信託銀行最新統計,全台資產淨值達億元以上的高資產客群,人數達11萬人,其中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有7000人,整體財富年複合成長率達9%,估計至2027年「億元」以上有錢人的個人財富總額將達46兆元,總人數將直逼14萬人,其中10億元以上「超高」族達8000人。
首批開辦「高資產理財」的中國信託銀行,至2024年2月底,高資產客戶已有1789人,為了解台灣超高資產客群的財富規劃需求,中信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首度調查台灣資產淨值達新臺幣1億元以上及新臺幣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的財富管理需求,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
調查結果發現,在升息觸頂、股市利多、東南亞各國經濟成長及台灣高科技業投資增溫等利多帶動下,目前台灣個人財富成長強勁,2023年整體國民個人財富總額為194兆元,2027年估計將達243兆元,年複合成長率達6%。
其中,「億元」以上的高資產客群,2023年人數達11萬人,其中更有7000人屬於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整體掌控財富達32兆元,以年複合成長率9%的成長速度,至2027年個人財富總額將達46兆元,總人數將直逼14萬人,其中10億元以上人數增至8000人,掌控22兆元的資產。
中信銀行私人理財經營處處長楊子宏分析,台灣「有錢人」的資金,估計4至5成在境外,近幾年雖有不少因政策誘因匯回,但在供應鏈移轉的需求下,已匯回台的資金並未移出,反倒是將他處的資金進行移動,相關的跨境資金需求,成為台灣銀行業者的商機。
根據調查,「10億元級」超高資產客群,為了進行「財富傳承」,幾乎沒有自行打理資產,除了超過8成委託商業銀行及私人理財,更有65%會尋求會計師事務所的協助,凸顯這些超高資產者在「稅務」方面的需求。台灣10億以上超高資產者有多少?2027年達8000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3J4ssA


最容易成為超級富翁的「10大行業」 金融業居首 - Yahoo奇摩股市 https://bit.ly/2CNZWkv
美國Wealth-X研究公司公布了《2020年億萬富翁調查》報告,經過對全球數千名凈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人數據分析,發現有10大行業最容易致富,成為許多人夢想的「超級富翁」。
據Wealth-X公司調查顯示,2019年全球億萬富翁(身家10億美元以上)人數大幅增加,增長8.5%,達到2,825人,創歷史最高水平,2019年,全球億萬富翁總財富超過人口增長,增長了10.3%,達到9.4萬億美元。美國仍然是億萬富翁數量最多的國家。
那這些億萬富翁又是怎麼掙得這些財富的呢?大多數行業都有獲得巨額財富的機會,但是有些行業趨勢億萬財富極其重要的來源,以下就是Wealth-X分析出最容易成為超級富豪的10大行業。
▼Wealth-X分析出最容易成為超級富豪的10大行業。(示意圖/東森新聞)
一、銀行和金融業
據Wealth-X的數據顯示,從事銀行業和金融業的富人比其它任何行業都要多,而在身價超過500萬的超級富翁中,19.8%的富翁屬於銀行和金融業。
二、工業集團(Industrial conglomerates)
根據Wealth-X的數據顯示,全球億萬富翁中,有12.8%來自工業企業集團。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其727億美元的財富投資於多種業務,包括保險公司Geico和快餐主食Dairy Queen,這些業務組建為聯合企業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三、非營利組織和社會組織
根據Wealth-X的調查,超過4.9%的富人全職為非營利組織工作。但其中許多人最初都是在其它領域發家致富。
四 、不動產
根據Wealth-X的統計,7.6%的富人在房地產行業賺錢。據《The Real Deal》2019年報導,史蒂芬·羅斯(Stephen Ross)身家76億美元,是美國最富有的房地產開發商。
五、醫療保健行業
據Wealth-X的統計,財富超過500萬美元的富人中,有5.7%來自醫療保健行業。其代表人物瑞士首富埃內斯托·貝塔雷利(Ernesto Bertarelli)身家181億美元,多來自他在製藥公司雪蘭諾(Serono)的股份。
六、科技行業
根據Wealth-X的統計,有5.6%淨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富翁從科技行業發發家致富。
七、製造業
根據Wealth-X的調查,5.6%的富人在製造業中發了大財。其中代表人物黛安‧亨德里克斯,她在經營屋頂、窗戶和護牆板公司的過程中賺取了89億美元的財富。
八、酒店和娛樂業
Wealth-X報告稱,有4.5%的高淨值人士在酒店和娛樂領域致富。
九、餐飲業
根據Wealth-X的調查,5.7%的富人靠餐飲業發家致富。據《福布斯》報導,丹尼爾·盧貝茲基(Daniel Lubetzky)在出差時嘗試了一種由水果和堅果製成的零食棒,從而創立了第一家KIND bar,此後通過出售這種堅果能量棒和其它零食,他積累了12億美元財富。
十、服飾業
Wealth-X報告顯示,時尚是億萬富翁最稀有的領域之一,僅占4.3%。但是,那些在時尚界成功的人則是非常富有。最容易成為超級富翁的「10大行業」 金融業居首 - Yahoo奇摩股市 https://bit.ly/2CNZWkv


億萬富豪榜前 10 名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 (1890 億美元)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1160 億美元)
臉書執行長祖克伯 (930 億美元)
LVMH 集團執行長阿諾特 (926 億美元)
微軟前執行長鮑默爾 (768 億美元)
Google 共同創辦人佩吉 (727 億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705 億美元)
Google 共同創辦人布林 (704 億美元)
印度信實工業董事長安巴尼 (702 億美元)
波克夏董事長巴菲特 (692 億美元)
https://is.gd/QSmSXq


陸超級富豪逾6萬 全球第二 - 全球財經 - 工商時報

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3日公布「2020財富報告」顯示,2019年淨資產達3,000萬美元以上(超高淨值)人數國家排名中,中國僅落後美國排名第二,新增人數亦排名第二,較2018年新增7,892至61,587人。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超高淨值人士人數年增6.4%至513,244人。美國位居榜首,擁有240,575名,超過歐洲和亞洲的總和,幾乎超過全球總數一半。中國以61,587名居於第二,再來是德國(23,078人),法國(18,776人)和日本(17,013人)。
以新增人數排名看,美國仍是全球產生富豪最多的國家,2019年新增超高淨值人士13,443人。中國位居第二,新增7,892人,日本第三,但人數少於中國。
報告指出,亞洲地區增加11,788名超級富豪,年增13%為全球最快,明顯超過歐洲。歐洲2019年新增4,682名超高淨值人士。報告指出,亞洲正迅速趕上歐洲,預計未來五年亞洲超高淨值人士的人數將增長44%,其次是非洲的32%,屆時亞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中心。
報告還預計,未來五年全球超富裕人群的數量將增長27%,2024年將達到65萬,美國的超高淨值人士總數將繼續占主導地位。
報告指出,從經濟上來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月對2019年全球GDP增長預測,從稍早的3.5%下調至2.9%,為10年來最低水平。儘管如此,仍有63%的財富管理機構表示客戶的財富在2019年有所增長,只有11%的財富管理機構的客戶財富有所減少。
萊坊全球研究主管Liam Bailey表示,很高興看到亞洲各地的財富在不斷增長,印度、越南、中國和馬來西亞的超富裕人數在未來5年將超過其他許多市場。
2019年雖處在中美貿易戰當中,但亞洲經濟意外受益,對此,報告認為,亞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就人口而言,該地區最適合經濟和財富增長,並且投資市場的擴展空間很大。該報告還表示,貿易戰正在提升中國的全球影響力。「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使中國的世界地位受益,因為中國已經與拉丁美洲,非洲和歐洲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

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

陸超級富豪逾6萬 全球第二 - 全球財經 - 工商時報


富豪製造機大學-資產淨值達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3億)以上。統計結果顯示,哈佛獨占鰲頭,為製造最多富豪的大學。在亞太地區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推估超級富豪校友總數達1090人,排行第一。國立台灣大學也擠入亞太前十名,推估超級富豪校友總數為410人-台灣大學在亞太排名第八,中國大陸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分居二、三名,接著是印度的孟買大學與德里大學,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大學、蒙納許大學與墨爾本大學也擠入前十名--富豪製造機大學 哈佛奪冠、亞太區台大排第八 https://kairos.news/?p=148663


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

快看!一張圖掌握台北有多少超級富豪
2019-03-06 17:18經濟日報 記者鍾詠翔╱即時報導
台灣指標性豪宅帝寶。記者游智文/攝影
台灣指標性豪宅帝寶。記者游智文/攝影
不動產研究機構萊坊(Knight Frank)發布的報告顯示,資產至少3,000萬美元的超級富豪約有半數居住在10座城市,台北、東京、北京等亞洲城市都入榜。儘管美中貿易戰令亞洲經濟烏雲罩頂,但未來四年亞洲仍是億萬富翁人數成長速度最快的地區。
彭博資訊報導,萊坊6日公布的「2019年財富報告」指出,身價至少3,000萬美元的超富約有半數住在10座城市,倫敦的人數最多,達到4,944人,東京與新加坡為第二、三名,超富人數分別有3,732人及3,598人。
台北的超富人數有1,519人,北京1,673人,首爾則有1,594人。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卻只有紐約一座城市進榜。
這些數據凸顯了超富集中在大都會的現象,商業機會、生活機能、 醫院、交通便捷是這些家底深厚的富豪在大城市購屋的動機,如掌控包裝業巨擘利樂拉伐(Tetra Laval)的饒辛家族(Rausing)就住在倫敦。
萊坊並表示,從2018年至2023年亞洲億萬富豪的人數將躍增27%至1,003人,占全球億萬富翁總人數的比率超過三分之一。北美與歐洲億萬富豪增加的速度則分別為17%及18%。
雖然富者愈富,但態度卻日趨謹慎,亞洲愈來愈多富豪計劃持有現金,而非買進黃金、債券。萊坊的報告顯示,在市場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房地產依然是亞洲富豪的主要投資管道之一,占總布局的比重約23%,略高於全球平均值。
全球超富集中在大都會。資料來源:萊坊
快看!一張圖掌握台北有多少超級富豪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 https://goo.gl/5YWoDQ


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美元(折合新台幣 15 億元)的富豪達人數達 12.9 萬,台灣去年大增 420 人至 2010 人,排名全球第 15、亞洲第 6

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

台灣超級富豪人數成長26%至2010人 成長幅度排名全球第三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28日, 2018
瑞普萊坊今(29)日發表最新財富報告顯示,去年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美元(折合新台幣 15 億元)的富豪達人數達 12.9 萬,台灣去年大增 420 人至 2010 人,排名全球第 15、亞洲第 6,年增 26%,成長率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增加幅度排全球第 3 位。
同時,根據瑞普萊坊本次調查,去年全球超級富豪平均擁有 2.9 戶住宅,台灣富豪住宅擁有的數量維持 4.3 戶的水準,名列全球第 3,沙烏地阿拉伯比去年多了一戶,以 5.7 戶居冠,其次為德國的 4.8 戶。
但全球購置住宅的需求稍有降溫,只有 22% 計畫在未來一年購置國內住宅,亞洲 27%,推估台灣豪宅有 540 戶左右的潛在需求。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台灣超級富豪人數暴增 26%,主要受惠股市最長萬點行情,光是股票現金股利就達 1.5 兆元,許多企業老闆身價水漲船高,紛紛擠進超級富豪行列。
從各國超級富豪人數分析,美國總人數達 3.85 萬人,日本 9960 人居第 2 位,其次為中國、德國、加拿大。去年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從 1590 人增加至 2010 人,名列全球第 15 名。
---------------------
台灣房市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29日, 2018
上市房仲業者信義房屋 (9940-TW) 統計全台門市 6 月前 27 天的交易狀況,全台房市交易量維持上半年旺季表現,交易量與 5 月持平,不過較去年同期增加約 8.5%,房市交易熱度優於去年同期,其中台北市交易量持續回溫,月增 6.9%,且較去年同期增加逾 3 成,昔日的房市領頭羊逐漸步出房市谷底。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通常 6 月已經開始步入上半年旺季的尾聲,交易量會開始衰減,不過今年房市交易到 6 月還能維持和 5 月持平的交易水準,且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8.5%,可以看出今年房市買氣明顯優於去年,且持續從谷底復甦當中。
就信義房屋門市的交易來看,台北市的市中心區域中,房市交易量大致表現穩定,不過士林、北投、內湖與南港交易量明顯回溫,曾敬德表示,內湖、南港的交易量復甦與市中心買盤回溫有很大的關係,市中心的換屋型買盤回籠,有些客戶會覺得區域內的電梯大樓有一定的屋齡,但到了內湖與南港,房子屋齡新穎且價格修正過後,相較市中心顯得價格划算,因此帶動內湖與南港等非市中心區域的買氣增溫。
新北市則是交易量月微減 4.7%,年微增 2.7%,表現狀況大致持平,平均房價變化也不大,每坪約 33.5 萬元和 5 月相近,桃園市則是交易量年增 4.6% 但月減 7.3%,成交單價拉高至每坪 19.4 萬元,應是民眾挑選品質較好的房屋,拉高平均單價,台中市也表現相當穩健,交易量年增 5.1% 且月增 3.6%,高雄市則是交易量年增 13.4%,但月小減 7.3%。
曾敬德表示,今年以來房市買氣穩定,且買盤多為有實際居住需求,在持續回籠的買盤之下,可觀察第 3 季房市是否會淡季不淡。


72歲vs.59歲|台韓十大富豪平均年紀差一輪,是誰年輕又有錢?|天下雜誌

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

0 vs.7家新產業|台灣市值前十大都老面孔,韓國為何換血成功|天下雜誌


 

亞洲資産超10億美元富豪有951人,比美國多
2022/10/12
  亞洲富豪的存在感不斷提高。在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Billionaire)榜單中,印度企業家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9月作為亞洲人首次成為世界第2大富豪。雖然目前排在榜單前10位的富豪大部分仍是美國人,但經過盤點幾項數據發現,亞洲富豪正在崛起。
     在阿達尼在美國彭博社的億萬富豪榜單中升至第3位的8月下旬,印度媒體紛紛報導稱「亞洲人首次躋身前3」。之後阿達尼在美國富比世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同樣躍居第3。在反映每日持股價格變動的兩大榜單中,經營港口、煤礦、資源貿易業務的印度阿達尼集團的董事長目前雖排在第4位,但9月份曾一度躋身第2,僅排在美國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之後。
 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
       排名前10的富豪大多是美國企業的創始人,給人留下了「富豪都是美國人」的深刻印象。但從整體來看,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按地區統計了截至日本時間9月29日進入富比世實時全球富豪榜的2400多名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從合計資産來看,北美以4.7萬億美元位居第1,其次是亞洲(3.5萬億美元)和歐洲(2.4萬億美元)。但從人數來看,亞洲以951人排在首位。超過北美(777人)和歐洲(536人),成為全球最大的富豪聚集地。
     從各個國家的情況來看,中國大陸的上榜人數為440人,印度為161人,中印是僅次於美國(719人)、排在第2位和第3位的富豪輩出的國家。東盟(ASEAN)成員國合計計算,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達到114人,超過了台灣(45人)、韓國(28人)和日本(27人)的總和。日本方面,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排在榜單第42位。
            富裕階層中的高端群體被稱為「富豪(Plutocrat)」,工業革命以後,開始在歐洲增加,在全球化和技術革新的滋養下,美國出現的富豪越來越多。有人指出,目前的新興國家不斷向信息化和國際化邁進,擁有比19~20世紀的歐美國家更快産生富豪的土壤。
     新興市場國家富豪的增長速度確實很快。根據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9月公佈的《全球財富報告》的收錄數據估算,2000年~2021年前1%富豪的資産金額在日本增長到1.2倍,在美國增長到3.6倍。但在印度達到11倍,中國大陸達到34倍。雖然原來規模很小,但增幅差距很大。
    那麼,亞洲的10億美元級別富豪在不久的將來有沒有機會登上富豪榜前列?
 瑞士瑞信證券的日本最高投資負責人松本聰一郎指出,亞洲人「最近幾年的財富積累主要來自房地産價格上漲」。富豪榜前列並非以持有大量房地産的群體為中心,而是以「持有大量全球性企業股票」的企業家為中心,認為亞洲人「追上(美國人)還需要時間」。
      也有國家敲打富裕階層。中國2021年8月提出的「共同富裕」就是很好的例子。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等被要求自發捐款等,減少持有的資産。
     目前,各國的金融政策紛紛轉向收緊,面臨股價下跌及美元升值等不利因素。進入富比世實時富豪榜的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在大約半年內減少了245人,亞洲人佔一半(減少126人),與北美(減少27人)的差距很大。
      儘管如此,支撐新興市場國家富豪的因素有內需擴大及基礎設施建設等。瑞士瑞信銀行預計到2026年,中印兩國資産在100萬美元以上的「百萬富翁」將分別達到2021年的2倍左右。即使距離登上富豪榜前列的日子還很遙遠,但亞洲富豪的勢頭今後仍將保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沼勇史、千住貞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亞洲資産超10億美元富豪有951人,比美國多 日經中文網 https://bit.ly/3VowPHG

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台灣超級富豪人數-全球不含主要住宅、淨資產超過 5000 萬


全球最富裕城市排名!東京拿下冠軍 台灣5城市上榜「台北奪25」
2025/11/16 22:12
"全球最富裕城市排名!東京拿下冠軍 台灣5城市上榜「台北奪25」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52125&utm_source=flipboard.com&utm_medium=flipboard&utm_campaign=flipboardnews
全球最富裕城市排名揭曉!國際商業雜誌近期公布300座城市的排行榜,以GDP作為指標,最富裕城市前三名分別為日本東京都、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洛杉磯都會區。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排名亞洲城市表現佳,如首爾拿下第五、大阪-神戶拿第九、上海拿第10、新加坡拿第16;而台北則是拿下第25名,台中第116名、高雄第117名、桃園第152名、台南第174名。
富裕城市排名揭曉 前十佔全球GDP近三分之一
商業雜誌《CEOWORLD》公布2025年全球最富裕城市排行榜,對世界各地300個城市展開調查,雖是以GDP為主的排名,但《CEOWORLD》強調,城市的富裕度從來不只是經濟數字、人口規模,而是「創新密度、制度、資本流動性」,真正富裕的城市可吸引資本、研發者、決策者匯聚。
在各城市排名中,東京以2.55兆美元GDP奪冠、紐約都會區(含紐華克、澤西市等)以2.49兆美元排第二、洛杉磯都會區(含洛杉磯、長堤等)以1.62兆美元排第三;接著4到10名分別為,倫敦、首爾、巴黎、芝加哥、大阪-神戶、舊金山灣區(含舊金山、聖荷西等)、上海。富裕城市前10名就佔了全球GDP近三分之一。
亞洲城市大力奪名 台灣也擠進前200
值得注意的是,在名列前茅的富裕城市中,亞洲國家便擠進不少名次,《CEOWORLD》評價,第一名的東京,將創新與基礎設施完美融合;第五名的首爾,展現韓國在電子和數位創新的進步;第九名大阪-神戶正在擴張;第十名上海持續轉型為全球金融與物流中心。以上這些可謂「挑戰傳統的『西方為主』核心」。
除了上述,不少亞洲城市在300名中也拿到好排行,如北京第11名、新加坡第16名、台北第25名、香港第29名、雅加達第33名、孟買第37名、曼谷第46名、馬尼拉第66名。聚焦到台灣,除了台北排25名外,台中第116名、高雄第117名、桃園第152名、台南第174名。
"全球最富裕城市排名!東京拿下冠軍 台灣5城市上榜「台北奪25」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52125&utm_source=flipboard.com&utm_medium=flipboard&utm_campaign=flipboardnew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