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丁.馬西斯《放款人和他的妻子》,法國 巴黎 羅浮宮
昆丁.馬西斯(1465-1530)生於比利時的出身鐵匠家庭。1491年成為安特衛普畫家行會畫師,收有許多徒弟。1520年參與查理五世的安特衛普入城式的裝飾工作。繪畫風格受D.包茨、H.van der胡斯及義大利畫風影響。作畫多取材宗教,也畫肖像畫及帶有諷刺意味的市井風俗畫。他的作品自由、豁達且生氣勃勃,和以往尼德蘭畫家的作品不同,比梅姆林的作品更具新意。

圖繪奧秘大發現 3: 昆丁.馬西斯 放款人和他的妻子 - 電影DVD - | 誠品網路書店

昆丁.馬西斯《放款人和他的妻子》,法國 巴黎 羅浮宮 
昆丁.馬西斯(1465-1530)生於比利時的出身鐵匠家庭。1491年成為安特衛普畫家行會畫師,收有許多徒弟。1520年參與查理五世的安特衛普入城式的裝飾工作。繪畫風格受D.包茨、H.van der胡斯及義大利畫風影響。作畫多取材宗教,也畫肖像畫及帶有諷刺意味的市井風俗畫。他的作品自由、豁達且生氣勃勃,和以往尼德蘭畫家的作品不同,比梅姆林的作品更具新意。 
《放款人和他的妻子》是昆丁.馬西斯最為重要的作品。畫中是16世紀當時安特衛普常見的畫面景象:錢莊的「放高利貸」的男掌櫃。你可以看到夫婦憑靠桌上的凸鏡,鏡內照出長方形的窗,通過窗戶可以看見街上的房子和樹林;凸鏡是說明銀行家店鋪及其周圍的一種光學上的技法,這種技法楊.凡.愛克用過。從這幅畫作中表現出近代的科學精神。此後,十九世紀末法國也出現和光學上的理論相結合的印象派繪畫。
影音規格:
片長:26分鐘
螢幕比:4:3
區域:台灣、東南亞、東亞(包括香港及韓國等)
類別:藝術人文
音效:Dolby Digital 2.0 杜比數位二聲道音效
字幕選單:中文
語言選單:無


昆丁.馬西斯《放款人和他的妻子》,法國 巴黎 羅浮宮
昆丁.馬西斯(1465-1530)生於比利時的出身鐵匠家庭。1491年成為安特衛普畫家行會畫師,收有許多徒弟。1520年參與查理五世的安特衛普入城式的裝飾工作。繪畫風格受D.包茨、H.van der胡斯及義大利畫風影響。作畫多取材宗教,也畫肖像畫及帶有諷刺意味的市井風俗畫。他的作品自由、豁達且生氣勃勃,和以往尼德蘭畫家的作品不同,比梅姆林的作品更具新意。
《放款人和他的妻子》是昆丁.馬西斯最為重要的作品。畫中是16世紀當時安特衛普常見的畫面景象:錢莊的「放高利貸」的男掌櫃。你可以看到夫婦憑靠桌上的凸鏡,鏡內照出長方形的窗,通過窗戶可以看見街上的房子和樹林;凸鏡是說明銀行家店鋪及其周圍的一種光學上的技法,這種技法楊.凡.愛克用過。從這幅畫作中表現出近代的科學精神。此後,十九世紀末法國也出現和光學上的理論相結合的印象派繪畫。




喀爾文教派-西元十六世紀初,西方宗教改革運動後,由法國宗教改革家喀爾文( John Calvin)於瑞士日內瓦所建立的新教派。主張克勤克儉、過自律而簡樸的生活,實踐聖經的教訓。不久傳至歐洲各國,在荷蘭及蘇格蘭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教會。英國的長老會及移民北美的清教徒,均為其分支。.
四、宗教改革 時間:十六世紀初期. - ppt download

------------------------------------------------------
喀爾文
喀爾文(John Calvin,l509一1564)是喀爾文教派的創始者。他出生於法國,在巴黎接受人文主義教育。四元1534年,他因思想傾向新教,為避免被逮捕,乃逃到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後轉赴瑞士巴塞爾城。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提出其重要神學主張。
喀爾文在西元1536年抵日內瓦(Geneva)。當時,日內瓦人推翻了薩伏依公爵(Duke of Savoy)的統治,改建共和;同時,新教的勢力開始滲入。日內瓦的新教領袖法萊爾(William Farel,1489-1565)力請其留下,協助推動宗教改革。
喀爾文因組織力強,迅速成為該城領袖,但他意欲建立嚴格的神權統治,不為日內瓦市民所喜,兩年後即遭驅逐出境。1541年,喀爾文再回到日內瓦,擔任首牧,控制了日內瓦的政治與宗教,直到1564年去世為止。
在教義方面,喀爾文主張人生的目的在榮耀上帝,而非拯救自己。與路德一樣,他強調信仰的重要,認為靠事功善行不能得救。
但是,喀爾文也不認為僅靠信仰即可得救。他提出「預選說」(predestination),指出只有上帝預先選定的少數人,始能得救人不但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也無法獲知他是否在得救的行列中。可以確定的是,他若多行不義和違反誡命,則必遭沉淪;但他若能抵抗試煉與誘惑,過著聖潔的生活,則他可能已獲救,雖然他自己並不能確定。
-----------------------
加爾文主義(法語、荷蘭語:Calvinisme;英語:Calvinism),自詡為歸正主義,是16世紀法國宗教改革家、神學家約翰·加爾文畢生的許多主張和實踐及其教派其他人的主張和實踐的統稱,在不同的討論中有不同的意義。由加爾文等人發展而來的主要基督教宗派有歸正宗、長老宗與公理宗等。
加爾文支持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學說主張人類不能透過正義的行為獲得救贖,恢復逐漸被天主教會所遺棄的奧古斯丁派「神恩獨作」論,反對逐漸成為天主教神學主流的「神人合作」論,因為加爾文認為教義應當回歸聖經,因此加爾文主義者之神學傳統常被稱為「歸正神學」或「改革宗神學」(Reformed Theology)[1]。
加爾文和路德等新教教派都承認人因信稱義,但加爾文主義不同於其他宗派的主要特點有二,一是「預選說與獨作說」,上帝早已擇定誰應該獲得永生,誰應該永墮地獄,而且神的救援,不需要信眾自己的出力。在現代的神學論述習慣中,加爾文主義常指「預選說與獨作說」。二是選舉「長老」監督教務,由牧師和不受神職的長老集體管理教會,認為任何人都不得享有無限權力,並且認為教會人士可以參加政治活動,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在加爾文派掌權的國家或地區,經濟、民主制度和公眾教育受到重視[2]。
加爾文主義的內容
以所謂的加爾文主義五要點作為喀爾文主義的內容歸納,是非常不準確的說法。喀爾文的思想精華,以其巨著基督教要義為代表。這是一本經典的神學著作,內容觸及所有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教義,並且處處引用聖經。
加爾文主義五要點
所謂的加爾文主義五要點,嚴格來說,應該稱為「加爾文主義救贖論五要點」,或稱為加爾文主義對阿民念主義五要點之回應。加爾文和加爾文主義者未曾主動歸納出這五要點的教義,乃是在一次重要的國際教會會議中,因應亞米念主義者提出的五個關於救贖論的論點,加爾文主義者根據聖經一一加以駁斥,而後在該次會議寫成多特信經。後世的加爾文主義者為了便捷記憶、了解多特信經對亞米念主義者的回應,遂發展出喀爾文主義五要點及TULIP(Tulip,鬱金香)的背誦口訣。
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或完全無能力(Total inability),人類由於亞當的墮落而無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靈性上的善事。
無條件的揀選(Unconditional selection)上帝對於罪人揀選是無條件的,祂的揀選並非因為人在倫理道德上的優點,也非他預見了人將發生的信心。
限定的代贖(Limited atonement)基督釘十字架只是為那些預先蒙選之人,不是為世上所有的人。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又稱有效的恩典(Effacious grece),人類不可能拒絕上帝的救恩,上帝拯救人的恩典不可能因為人的原因而被阻撓,無法被人拒絕。
聖徒恆忍蒙保守(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已得到的救恩不會再次喪失掉,上帝必能保守並引導聖徒在信仰的路上得勝。
這五點教義的英文首字字母恰好能拼成「Tulip」,即「鬱金香」之義。[3]
其它的喀爾文主義內容
由長老治理教會,長老由教徒直選,牧師由長老聘任。喀爾文建立的教會因此也被叫做「長老宗」、「長老會」或「長老教會」。
反對天主教的聖餐「質變說」,也反對路德的「同質說」,主張信徒透過信心可以領受到屬靈卻不可見的實體聖餐
國家從屬於教會,為教會差遣。
-----------------------
對宗教社群的反叛:喀爾文的思想
2011/04/24 22:04瀏覽1,964迴響1推薦1引用0
喀爾文反對基督教的集體的觀念,他強調宗教生活中個人的特性,認為個人由良知而生的信仰,比來自於教皇、神父等有形教會的信仰的外在特性重要得多。
尼斯貝啟迪76
1.     喀爾文反對基督教的集體的觀念,他強調宗教生活中個人的特性,認為個人由良知而生的信仰,比來自於教皇、神父等有形教會的信仰的外在特性重要得多。
2.     天主教教會在數世紀之中藉著教規、傳統和集體的體制,被喀爾文推翻了。喀爾文說,人除了能藉著他自己的力量而得救以外,別無其他方法可使他得救。
3.     喀爾文說:「我們有一種意識,認為個人是不幸的,這使我們覺得沮喪和消沈,好像我們在精神上已經死亡了。當我們本性中原始的和遺傳的邪惡,顯示為一切罪惡的根源時,我們就會產生這樣的意識。」
4.     喀爾文強調「堅定的信心」意思是,一個人既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而獲得上帝的恩寵,表示他具有信心,自認能夠達成此一目的,因此他顯示出他有資格得救。基督徒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主要是喀爾文的功勞。
5.     信仰喀爾文教義的人,包括法國的新教徒及英國的清教徒,信仰上非常嚴格,重視個人的自律。教徒言行表現出他們的優越性,自認能夠得救。
6.     喀爾文教義對社會秩序的影響是立即而且巨大的,日內瓦的市民實行他的教義,摧毀凡是帶有基督教集體觀念的東西,藝術作品、圖書館、繡帷、玻璃窗都被除去,天主教的一切象徵都改掉了,以符合喀爾文所主張的個人信仰,而非社群的信仰。清教徒摧毀的理由是,除非這些藝術品被摧毀,否則為人所憎恨的天主教儀式在精神上所發生的影響,是不可能清除的。
7.     在英國,一切宗教節日被禁止,只有安息日才不工作,清教徒的理由是,假日太多會促使個人逸出正常的工作習慣,而耽於怠惰,甚至酗酒和作一些不道德的事。除了敬拜上帝以外,不應舉行任何集會。
8.     喀爾文堅決相信,社會中有一群精神上的選民,他們必定能夠獲救。
9.     其次,喀爾文認為,辛苦的工作及經濟上的成就是一種欲望,這種欲望與羅馬天主教會內無數的欲望同樣是神聖而純潔的。
10.  喀爾文主義譴責的是基督教中不能與上帝、基督、聖經及個人信仰直接發生關連的一切事物。絕大多數的清教徒本身都是中產階級,每天都有工作要做,因此他們的經濟效率自然將會提高。
11.  喀爾文主義與歐洲自由運動,是密爾頓John Milton鼓吹新聞自由的基礎。密爾頓是清教徒,憎厭天主教的一切表面形式,反對干預清教徒認為適當與必要的禮拜、思想與行為自由。密爾頓與其他清教徒都極為機敏,他們認識到,要確實保證此種自由,則一個國家必須使每一個人都有思想自由。
12.  最初的新教徒-特別是喀爾文主義者-強調個人主義。新教的目的在於實現個人主義,把個人從羅馬天主教會及其代理組織的束縛中解救出來。它認為個人至上,而為了個人可以犧牲有形社群的一切外在的關係和象徵。
13.  宗教改革者認為,假如一種宗教只注重形式,它的價值將會降低及腐蝕。宗教最終存在於人的精神之中,在於個人的思想與信仰之中。
14.  宗教改革運動中最有想像力的一本文學著作是班楊John Bunyan的「天路歷程」。道頓評論班楊的著作:「教會及一切的宗教儀式,對他的幫助極有限,甚至根本沒有幫助。從毀滅之城到天國的歷程,必須是由於每一個人對他自己的特別的召喚;假如途中有別的人伴隨著他,他在路途上將面臨許多考驗。」
15.  西元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新教徒宗教改革運動的要義是:單獨與自主的個人、信仰的獨立性、奉獻、虔敬及仁慈。
心得感想:
1.     過去傳統的天主教信仰觀念認為,個人是渺小的、無能的,人類想要瞭解上帝或接近上帝,就必須透過神職人員、教會組織、宗教權貴的幫忙,才有機會接近上帝。因此社會大眾就成為宗教權貴階級的禁臠,成為天主教組織的奴才。當然,這些觀念現在已經改變。
2.     喀爾文認為,能不能認識上帝是個人的問題,一個人只要品德、能力符合耶穌的要求,他自己就可以接近上帝,不需要透過神職人員或教會組織。喀爾文的觀點成為英國清教徒與美國開國先賢的基本信仰,也是許多現代學術界的主流觀念。
3.     每一個人天生都有許多的弱點,可以在品德、能力……各方面顯現,但是人類可以透過後天接受教育、努力學習來改善自己的缺點,為改善自己的缺點而努力奮鬥不懈的精神意志,可以使得人類有資格成為耶穌的兄弟姊妹。
4.     所以喀爾文教派的信徒或認同其觀點者,都非常地自律,自我要求非常地嚴格,凡事以身作則、絕不信口開河。因此信仰喀爾文「觀點」的人,非常容易成為社會各界的意見領袖。
5.     學生的制服、教科書、考試科目如果都有統一的標準,學生就會失去分別、比較的能力,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社會如果有許多的活動都有統一的儀式與規矩,社會大眾就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產生對政治權貴的依賴感,這是基本教育學常識,但是非常不幸地,台灣的教育部長吳清基非常喜歡「一綱一本的教材」,這會製造呆板而單一化的學生,降低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6.     喀爾文的觀點是,基督徒並不一定是上帝選民,所謂「精神上的選民」就是指雖然沒有去教會,也不一定看過《聖經》,但是思想品德與言行非常像耶穌的教育內容,那他就是上帝的選民,他就有資格進天國;如果在教會聚會的基督徒,思想與言行都不符合耶穌的要求,他不一定有機會進天國。
7.     天主教跟一般的政治組織不同,他們組織人員雖然龐大,但是因為有「經典」成為所有人的信仰核心,所以約束了組織成員的言行。但是任何組織過度龐大,超過管理者的智慧與能力,就一定會發生貪腐,也就是神職人員對於「經典」守信用的程度會不同。
8.     組織過於龐大就一定會產生派系,為了組織的穩定,一定會犧牲少數特立獨行的天才。喀爾文的觀點解放了許多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菁英的綑綁,為他們找到人生奮鬥的目標與生活空間。而獨裁國家特別喜歡踐踏「天才」、特別喜歡一綱一本的教材。
9.     坐五月花號到美國開墾拓荒的,就是屬於喀爾文教派的清教徒,因此美國社會特別注重個人的發展與自由、單獨與自主的個人、信仰的獨立性、奉獻、虔敬及仁慈。
10.  所以美國社會經常會出現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成為大企業的主管或開創一個跨國的大企業,也有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擔任學術界的要職,美國是世界當中最懂得保護「天才」的國家。
11.  然而在人類社會當中,能夠自我要求的人很稀少,許多人不學無術而假借自由為藉口,到處招搖撞騙,例如許多自稱為自由派的學者,其實是權貴階級的奴才。
12.  馬太福音22:36~40,耶穌認為信仰的核心就是,盡心盡意地追求各領域的真理,然後用自己的學習成果來幫助所有社會上的弱勢,愛人如己。基督徒如果沒有每天檢查自己的言行與思想,一定要符合耶穌的教育,那就相當地虛偽,教會也會成為逃避現實的場所。
-----------------------------
約翰·喀爾文(法語:Jean 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又譯約翰·加爾文、約翰·克爾文,是法國著名的牧師、宗教改革神學家,新教的重要派別──改革宗(或稱歸正宗、加爾文派)的創始人。
出生與早年時期
加爾文出生於法國巴黎北部不遠的瓦茲省諾陽(Noyon)。祖父是水手,父親(Gerard Calvin)由於刻苦努力,得到本城教會主教的書記之職,母親吉恩(Jeannele Franc)篤信天主教,是才貌兼具、敬虔的婦女,她在加爾文小時候,經常帶他在鄉間漫步、祈禱,不幸早逝。加爾文的父親不但自己勤勉,更對其三個兒子深具厚望,要他們受相當的教育,而對女兒們只要她們作家庭主婦。
加爾文的父親既在教會內任職,又為貴族人士所尊重,與本城的上流社會人物都有密切來往,這對於加爾文來說,是一個特別機遇,從小得以與貴族子弟同受小學教育,後來他成為韓階斯(Hangest)與孟特摩(Montmo)之子的密友,日後他將所寫的第一本書獻給孟特摩說:「我自幼在你家裏長大與你學一樣的書,我所領受的第一教誨就是從你尊貴之家的生活與修養得來的。」這種出身給了加爾文高尚的禮節與平靜的社交技巧,不似德意志宗教改革大師馬丁·路德的普羅大眾粗獷作風,路德出身礦業的小企業主家庭,比他大二十六歲。
大學時期
早年的加爾文屬於天主教,他生性怕羞,好學不倦,節制飲食、極少消遣,準備將來作神父。1523年,由於加爾文家鄉諾陽流行傳染性的瘟疫,他隨同孟特摩家前往巴黎,加爾文進入Collège de la Marche大學,專攻拉丁文學,深獲考第爾(Mathurin Cordier)教授極器重,在他的指導之下學習如何寫文章。獲得文學士之後,加爾文轉往Collège de Montaigu大學,專攻哲學與倫理學,這些學習幫助他有敏銳的心思,對於後來的辯論助益匪淺。
1526年,加爾文的父親希望他捨棄神學專攻法律,認為律師一職能使他致富,加爾文不敢違抗命令,進入奧爾良大學專攻法律,他在一位訟務律師門下受教,不久即成績卓絕,甚至教授缺席時,也由加爾文代課。
1531年,他轉入波紀斯大學(University of Bourges)法學院,受教於知名的人文主義法學家阿凱齊(Andreas Alciati),同年,加爾文的父親過世。加爾文在波紀斯大學學習了一年半,同時間他也學到希臘文,這對他日後研究新約聖經有莫大的幫助,古典文學一直是加爾文的最愛,而法律的研究則培養了加爾文的組織能力。
1532年,加爾文出版第一本注釋書–幸尼加全集(Annaeus Seneca,4 BC–AD 65)中標題為「仁慈論」的注釋,該書引証55位拉丁文著者和22位希臘文著者,這本書把加爾文的名字介紹給知識界,但是當時此書並未立即獲得社會的好評,有些學者認為此書是為了宗教抗議者向當局的請願。無論如何,此書呈現加爾文後來注釋《聖經》的方法,即發掘著者的原意,然後述說自己的回應。
宗教改革
加爾文早年時期,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說,尚未傳播到家鄉諾陽,他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1523年來到巴黎後,他開始讀到一些偷渡至法國的馬丁·路德作品,植入一些宗教改革的新觀念,或許曾目擊法國第一位殉道者包文(Pauvanne)被焚在火刑柱上,或者看見法國貴族波郡(Berquin)因翻譯路德作品而犧牲生命,宗教改革成為大學時期談話與討論的題旨。
加爾文的大學時期,他的拉丁文教授考第爾曾公開批評當時的羅馬公教(舊教)(後來考第爾加入宗教改革運動又在日內瓦學院執教)。加爾文的表兄歐利夫坦(Robert Olivetan)將《聖經》譯成法文,因此,他對直接研究《聖經》感到興味十足,他們多次共同討論,歐氏主張只有兩個宗教:一個是靠人類功德得救的,一個是將人得救的事完全歸給上帝。此外,加爾文在巴黎的一些密友如克智弟兄等,都是極端批評現世並接納路德觀念的人。在奧林斯大學時,他住在一位路德派商人福爾治(Etiennedela Forgre)家中,他的家是宗教改革同志們的聚會處,這位商人樂善好施,每逢將食物贈給窮人時,就伴隨發送路德的小單張。在波紀斯大學時,加爾文從瓦爾瑪(Wolmar)學習希臘文並一同研讀新約聖經,從瓦氏的口中聽到他對腐敗教會的侮辱與非難,目睹了的當時教會與新約教會的教義與生活相去甚遠。
1533年,加爾文改信新教,1534年赴瑞士巴塞爾,1536年定居日內瓦並發表《基督教要義》。
1538年由於嚴厲批判,和市政當局衝突,被迫出走斯特拉斯堡。1540年日內瓦宗教改革派重掌政權,1541年加爾文應邀重返日內瓦。建立日內瓦歸正宗教會,日內瓦市和地方教區兩級牧師團體組成教會的領導機構。加爾文從1542年至逝世前一直是市級牧師團的主席。從1541年到1555年進行一系列的神學爭論。
處決塞爾維特
神學家兼科學家米格爾·塞爾維特的最新著作就像一記耳光打在《基督教要義》的作者加爾文的臉上,加爾文遂寄了一份自己的書稿給對方作為答覆。而塞爾維特的報復很快,他用攻擊性的言論給全文做了註解。加爾文對塞爾維特漸深的厭惡,源於塞爾維特反對三位一體的觀點,以及那種糅合了優越感以及人身攻擊的語氣。
加爾文在給塞爾維特的信中寫道:「我既不仇恨、亦不鄙視你;我也不願對你施以迫害;但對於你這聽來幾近侮辱又如此大膽的教義,我會堅硬得如同鋼鐵一般。」其後他們通信中的討論變得愈加激烈,最終加爾文不再回復。[1]之後,塞爾維特還給加爾文寄了一些特別具有攻擊性的信件。[2]
後來,加爾文向法國羅馬公教宗教裁判所通信,法國宗教裁判所裁定塞爾維特異端罪成立,對他處以火刑,由於塞爾維特逃離,所以焚毀其雕像,還有其著作。塞爾維特逃到日內瓦,參加了加爾文在日內瓦的一次布道,卻因而被逮捕,被日內瓦理事會定罪並判處火刑。加爾文認為應該處死塞爾維特,但火刑太殘忍,應該用人道的方式處決,主張改為用劍斬殺。[3]然而此種殺害反對分子的事件,仍在日後使神學家卡斯特留對加爾文產生激烈批判。[4]
晚年
加爾文向其他國家傳播新教教義,他的觀念深深影響荷蘭、蘇格蘭和英格蘭。他還從事政治活動,邀請一些法國王室成員和貴族加入法國的加爾文派與胡格諾派。之後法國發生宗教戰爭,他延攬大批歐洲新教難民到日內瓦,使日內瓦成為歸正宗的國際中心,號稱「新教的羅馬」。加爾文對新教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在理論與實踐上奠定了歸正宗的基礎。他的神學名著是《基督教要義》。
1564年,加爾文罹患重感冒,出現高燒以及咳血,以致其健康急速惡化,最終於5月27日病逝於日內瓦。
加爾文神學
聖靈論
《基督教要義》中沒有為「聖靈論」單獨寫一個章節,必須從整本書的論述歸納他的觀點。加爾文認為,上帝的靈與上帝的工作同時進行,而促成人的「相信」,當聖靈在人心中運行光照人心,使人在讀了上帝的話而產生信心。所以人非用理性接受信仰,亦非用理性確認聖經的權威,而是聖靈那奧秘的力量所做的工作。[5]
救贖預定論
救贖預定論,又稱預選說,是喀爾文最知名的主張,雖然救贖預定論是他倡導的神學遺產,但主要架構非他獨創或原創。就救贖預定論可分「救贖」及「預定」兩點來說。對於預定,加爾文認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揀選,人的選擇在這件事上是毫無主權的。意即:神預定某些人得永生,某些人會滅亡。故神將救恩賜與會得永生的人,至於滅亡的人則任其滅亡。神的恩慈是為了要見證祂的救贖,跟功德無關,也跟個人無關。[6]至於人們疑惑為什麼有人不被揀選,他引用了申命記29:29:「隱密的事,是屬於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惟有顯明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一切的話。」他說人不會也不能質問神為甚麼施恩予人,那就不能問為何神會棄絕某些人。屬神的心意人是無法明白,但對於拒絕救恩,人類依然需負責任。[7]
至於救贖他發展了馬丁·路德所提出的因信稱義之論述。這個論點起初由奧古斯丁所提出,直到馬丁·路德時發展出「法庭式的稱義」。兩人不同在奧古斯丁認為「義」是內在的,當神賜給人恩典時,「義」便成為人的一部分。對馬丁·路德及加爾文而言,這「義」是屬外在的,是「算作」、「當作」、「歸給」,人依然是罪人,只是在人們因著信神就算我們「為義」。[8]而加爾文更提出「雙重恩典」說,在神的眼中算為義是恩典之一。第二個恩典則是:當人接受耶穌與基督聯合之時,信徒便可進入更新的過程,使其內在生命更像基督。[9]
教會論
加爾文的教會論涵蓋非常廣,包括了基督徒的自由、教會的權柄、真教會的基本特質等,其中他所認為真教會的特質應該包括了:「傳揚神的道」及「遵行聖禮」。所以傳福音、聆聽上帝的話及遵行聖禮都是十分重要的。聖禮的定義加爾文對聖禮的定義是:「神賜恩給我們的證據,是一種外在的印誌,和我們對祂的敬虔之互相印證,加以確認。」[10]
其中必要聖禮特別是指「洗禮」與「聖餐」。「洗禮」:加爾文認為洗禮是基督徒的第一個聖禮,其意涵是加入教會的表記,好叫人們被接入基督,列為神的兒女。加爾文非常反對私人洗禮。因為他認為洗禮與聖餐是教會的公共聖職,私人不可擅自施洗。且受洗者必須要先充分明白真理,才可施洗。
加爾文強調通過聖餐,使得信徒得以與基督連結。他並不重視餅跟杯,他主張「在聖靈裡耶穌基督身體真實的臨在」。也就是說,人在聖靈裡改變而體驗到耶穌基督的臨在,體驗到耶穌基督的身體與血。但是在領受聖餐時,必須傳揚神的道。所以對於當時羅馬公教保留餅和杯,給生病無法前來的信徒或是王公貴族舉行私人彌撒,這些作法加爾文並不贊成。因為他認為不在崇拜及充分宣揚上帝的話之場合領受聖餐,是沒有意義的。[11]
聖禮觀
加爾文同意聖奧古斯丁對聖禮的看法,認為那是代表不可見之恩典的一個可見的記號。在《基督教要義》第四卷中,加爾文解說聖禮為「外部的標記,基督藉以說明並保證祂對我們的善意,為了支持我們信心的軟弱,同時試驗我們對祂的虔誠。」聖禮是以印記來保證其中所有的內容,是信仰的公開認定。[12]他相信只有聖餐和洗禮具有聖經的權柄。關於聖餐,他不贊成變質說,也不認為只有以某種形式舉行的聖餐禮才有效;同時,他也不贊成某些人的看法,以為餅與酒只是一種象徵,用來代表祂的身體,目的是刺激人的記憶、敬虔或信心。加爾文認為聖禮賜下的,就是它們所代表的;主不僅要求我們看,而且要吃與飲,這樣的行動就表明了在祂與我們之間,有一種生命的聯繫。這個聯繫在道被宣講出來以及人以信心來回應時,就已經創造出來;當人以信心來領受聖餐禮,生命的聯繫就得以加強而更加密切。加爾文反對路德對聖餐功效的解釋,他認為基督的身體一直是在天上,我們是被聖靈的大能提升到天上,來領受祂的身體。他強調,領聖禮的人若不是以信心來領受,聖禮就與他們無益。[13]關於洗禮,加爾文認為「洗禮是准許我們進入教會的起碼標記,為了與基督聯合,我們可以被列在神的子民之中...是一種工具,藉此神保證我們所有的罪都被塗抹,永遠在祂面前消失。」藉著洗禮,表明我們的罪被洗淨,也是重生的標記。加爾文認為洗禮的方式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潔淨。[14]
建造日內瓦教會
日內瓦議會同意加爾文的主張,訂定「規範基督教信仰」的法規,通過小議會、兩百人議會、大議會,於十一月二十日教會法規(Ordonnances ecclesiastiques)成立。教會法規是為整體的教會生活,以服事功能為規劃,教會生活,必須受牧師、教師、長老與執事,四種職分各有嚴謹不同的職責,都是在日內瓦教會的組織裡。雖然有嚴格的紀律,但是紀律不過是信仰的建設一部份,並不單獨存在,是為了傳福音和施行聖禮,要具影響力。[15]
------------------------------------
基 督 教、喀 爾 文 與 生 產 力
 
郭 嘉 祥 教授
 
零、前言
1、經濟學的產出與投入關係,可由生產函數來表示:
產出 = f(資源、人力、資本設備、生產技術及管理因素)
其中管理因素包含管理技術與制度以及工作觀等。一般生產力也可用下列函數來表示:
產出/人力=g(資源、人力、資本設備、生產技術及管理因素)
許多經濟學者的實證研究發現,前三個可量化的投入因素僅能解釋少部份的生產力(低於50%)。
2、生產力有〝報酬遞減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 的情形。生產技術與管理因素的改善可延遲報酬遞減。
3、Modern capitalist system及作為基石的corporation 是有史以來提高生產力最有效率的組織與制度。主要有兩個原因:專業化的分工 (specialization or division of labor) 及股權的分散化。後者便於籌集投資所需的巨額資金。學者研究顯示,美國製造業總產值中,corporation 佔99%。
4、我們有興趣的主題:工作觀、管理制度←生活態度、價值體系←宗教、道德。
壹、聖經中的世界觀與人觀
1、神是創造者
a) 神創造諸天,創造地連同其上的萬物,到末了又照著祂的形像造人。(創世記1:1~27;撒迦利亞12:1;啟示錄4:11)
b) 諸天是為著地,地是為著人,而人是為著神。
2、神造人是按著祂的形像與樣式,並給人權柄管理一切受造之物。(創 1:26~27)
a) 形像乃是個彰顯。神照著祂的形像造人,主要目的乃是得著人(一個團體人),來彰顯神。(羅9:23)
b) 人又被授權來代表神,施行祂的管治。(創1:26,28)
c) 管治的主要用意:使神的國可以臨到地上,神的旨意可以行在地上。(馬太福音6:9~10 )
d) 彰顯神、代表神並治理全地的例子:約瑟(創世記39~41章)、但以理(但以理書1~6章)
貳、喀爾文的改革思想
1、喀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是宗教改革運動後半期的領導人。他的著作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是改革運動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書。實際上,就是等於新教 (Protestant)主要信仰的綜合。正如該書副題所示(The basic teaching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comprising almost the whole sum of godliness and whatever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on the doctrine of salvation),其目的在提供一般基督徒明確的信仰內容,及提供神學院學生一個易接受的基礎神學概觀。
2、主要的中心教義及其含意
a) 全本聖經是神與人溝通的一條完整途徑。
b) 神是全能的、全知的與公義的,祂是宇宙的創造者,且直接介入人類的日常生活。
c) 人既是渺小的(insignificant)也是有罪的(sinful)。一切發生在個人身上的是微不足道的(of no real consequence),全出於神。
d) 人整個存在是在滿足神的願望。神創造宇宙,特別是人,必定有個目的。人生的目的在於榮耀神,任何作為若不是為了貫徹此目的是不道德、罪惡的,必須加以阻止。
e) 上述(b)~(d)的教義衍生出一個普為人知的宗教觀念 ─ 預定論 (predestination)。喀爾文認為每個人的每個作為不僅為神所預知 (pre-known),也為神所預定 (pre-destined)。
f) 從這簡單的預定觀念,喀爾文又產生下列的看法:
i) 雖然路德(Martin Luther)主張救恩(salvation)是神白白的恩典(即救恩出於信心,或因信稱義,參閱羅馬書3:21~31),喀爾文卻認為人無能為力去影響永遠的命運(即得救)。一個人不是選民 (the elect,即蒙揀選而得救者)中的一位,便是一個墮落者 (areprobate,即為神所擯棄而遭滅亡者)。
ii) 但喀爾文並不是在教導宿命論。他主張所有人要藉著活出一種取悅神的生活,來追求神的恩典。雖然他承認人的好行為並不能贏得恩典,但卻接受能活出好生命的能力是明確顯示他是選民之一。【這就是韋伯(Max Weber) 所解釋的〝證明說〞。】喀爾文不斷地鼓勵信徒要努力達成顯示他們被揀選的明確徵兆。
g) 教會主要功能是提供一個可以榮耀神的名的架構。它提供一條唯一通往永遠生命的途徑,這是藉著教導信徒認識神與祂的旨意以致信心增長,並藉著指出神所喜悅的服事祂的方法。
參、喀爾文改革的影響
1、喀爾文教導影響到新教信徒各個層面,包括政治、社會與經濟面活動。
2、為了榮耀神的名,喀爾文教導真正基督徒必須只從事聖經上所允許的正面事物。在喀爾文的社群裡,追求享樂的人被輕視為墮落之子。【這是清教徒(Puritan)的由來,也正是韋伯所強調,這種道德生活的戒律促成了資本主義精神。】
3、有些學者認為喀爾文主義對後世最顯著的影響主要在於經濟活動的態度。主要的學者有兩位,一是德國社會學者韋伯,其代表著作為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與 The Protestant Sects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完成於1904至1906年間;另一位是英國歷史學者特尼 (Richard Henery Tawney),其代表著作為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完成於1920年代。
4、韋伯的說法
a) 韋伯首先指出廣義的資本主義都曾廣泛存在於各文明國家。但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人類有史以來釋放生產力最有效率的組織與制度)卻有下列特點,是其他地方從未有過的:受正規紀律約束的自由勞動的合理組織、經營活動與家庭的分離、合理簿記的制度、為經濟活動服務的完善的法律體系與行政管理制度等。中心問題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合理主義(rationalism)。韋伯解釋,儘管經濟合理主義的發展部份依賴合理的技術和法律,但同時也取決於人類適應某些實際合理行為的能力和氣質。
b) 韋伯解釋西方中世紀的禁慾主義(asceticism)已經存在某種明確的合理特質。這種禁慾主義的目的是使人能過一種警覺而又睿智的生活,其任務是清除自發的、出於衝動的享樂,而最重要的手段是使信徒的行為規律化。
c) 喀爾文將積極激勵的因素加入禁慾主義。透過將倫理置於預定論的基礎上,喀爾文用塵世裏神選民的聖者精神代替了塵世之上的僧侶精神。也就是說,聖者的生活完全是為著一個超然的目標:〝一切均為增加神的榮耀〞,由於此,聖者的現世生活徹底合理化了。因此,新教禁慾主義產生一個很重要的結果:合理、系統地安排社會生活的倫理戒律。此戒律促進了資本主義精神。
d) 韋伯最後指出,出自喀爾文教的英國清教倫理思想也直接影響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發展。這些有關的倫理思想包括:勞動義務(為神的榮耀)和有特定職業的專業化工人方能有條理完成工作的職業思想、反對財產的自發享受(限制消費)、財富作為勞動的果實而獲得是象徵神的祝福(謀利行為的釋放)。後二者的結合不可避免的導致資本的累積。【實用主義者Richard Baxter所著的Christian Directory是清教倫理的代表性著作。】
5、特尼的研究
a) 他發現歐洲地區資本主義早期發達的國家正是新教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如瑞士、荷蘭、蘇格蘭、英格蘭及英人與荷人在美洲的殖民地)。他尋找支持此因果關係的證據,發現喀爾文及其繼承者所發展出的新教工作倫理(Protestant work ethic)是最重要的因素。
b) 從十六到十九世紀間,與其他教派相較,喀爾文信徒較勤奮,也較顯出創業與企業精神。這主要與他們接納嚴謹紀律和重視行動甚於冥思有關。
c) 到了十七世紀中葉,喀爾文信徒已將世俗財富等同為救恩。透過個人勞動而獲得財富被視為將得到救恩的明証。累積財富是件光榮的活動。特尼認為這種觀念的改變是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fuedalism)成為盛行的經濟意識形態所必需的。
d) 特尼也探討一些特定事例。他認為,喀爾文允許合理的借貸利息與反對視個人財富為罪惡的看法是資本主義排除障礙而獲得社會認同的重要因素。
肆、使徒保羅的勸勉(腓立比書)對現代基督徒的影響
1、「… 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1:20~21) 基督不僅是保羅的生命,也是他的生活。他活基督,因為基督活在他裏面。他在生命和生活上,都與基督是一;他與基督同有一個生命,同過一個生活。他勉勵基督徒對基督的正常經歷就是活基督,而活基督就是無論環境如何,總叫基督顯大。
2、「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2:15~16)基督徒是神的兒女,有神的生命和性情,他們是發光之體,有資格返照基督神聖的光,他們還有生命的話向人表明、陳明出來。
3、「…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3:8)基督以及對基督認識為至寶遠超過〝律法〞和萬事。要認識基督,不緊要有關乎祂的知識,更要贏得祂那獨特的人位。基督是神格豐滿的具體表現(歌羅西書2:9),也是一切正面事物影兒的實際(歌羅西書2:16~17)。贏得是需要出代價的。贏得基督就是出代價以經歷、享受並支取祂一切追測不盡的豐富(以弗所書3:8)。
4、「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3:13~14)為要贏得基督到最完滿的地步,保羅不但拋棄他在猶太教裏的經歷,也不停留在他已往對基督的經歷中,他仍是忘記背後。不論已往的經歷多真實,我們若停留其中,懷記不忘就會受阻撓,不能進一步追求基督。保羅渴望去得神從天上召他去得的獎賞,即〝對基督最完滿的享受〞。
 
參考書目:
 
聖經(創世紀、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腓立比書及啟示錄)
李常受,創世紀生命讀經、腓立比生命讀經,台灣福音書房。
Keith Randell,John Calvin and the Later Reformation,London:Hodder & Stoughton,1990。
黃曉京與彭強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唐山西潮文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