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張老照片看盡張學良的一生:跨越兩個世紀,看遍世間人暖

張作霖有個奇特癖好:姨太太們受不了張學良說他變態_手機新浪網 - https://goo.gl/ryrzRS

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

四大美男/蔣介石、汪精衛、周恩來、張學良/汪精衛、周恩來、張學良、梅蘭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CMGD1U
武將-大軍閥寫得一手好書法/袁世凱書法/歷代帝王書法真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tStwgP
-----------------------

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

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

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奉天省海城縣(今屬遼寧)人,出身貧農[註 1]。曾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喜人以「張大帥」稱。
張作霖是北洋軍奉系首領,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回到奉天(今瀋陽市)後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
早年
張作霖生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少時曾入私塾讀書修業,後改學獸醫。1894年投入駐營口的毅軍。甲午戰爭失敗後,1895年3月被遣返,回到故里,成立當地士紳僱傭的地方保安隊。1901年被盛京將軍增祺收編,任游擊馬隊管帶,遂升擢而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
經歷
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經奉天省君主立憲派領袖袁金鎧保舉,被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重用,任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打擊革命黨人。
1912年(民國元年)9月,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1]:89,鎮壓反袁的南方革命黨分子。
1915年,張作霖支持袁世凱洪憲稱帝,被袁世凱封為二等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奉天巡按使。
1916年,前清宗室中與日本人勾結的宗社黨在東北進行復辟活動,張作霖予以打擊。袁世凱死後,張作霖被北京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領奉天督軍,兼省長,控制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行省,成為奉系首領。此後,張作霖的勢力範圍在東北三省,全盛期奉系轄區更擴至熱河,察哈爾,綏遠,直隸及山東。1920年直皖戰爭中支持直系,獲勝,勢力擴展到山海關關內。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敗北,撤回關外。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取勝,段祺瑞任臨時執政,惟張幕後控制北洋政府。1926年4月擊敗馮玉祥,段祺瑞下台,張作霖直接全面控制北洋政府。6月入北京,與吳佩孚會面。旋即離開北京,往返於天津與奉天之間。7月9日,廣東國民政府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率國民革命軍北伐。11月張作霖在天津被孫傳芳、吳俊陞、張宗昌、閻錫山、寇英傑、劉鎮華等十六人推戴為安國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對革命軍作戰。
1927年6月16日在北京被孫傳芳、張宗昌、吳俊陞、張作相等擁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任統治者。6月18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就任大元帥,行使大總統職權,並令潘復組織軍政府內閣。
遇害
主條目: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3日夜,張作霖乘火車由北京返回奉天,6月4日凌晨5點,在皇姑屯站,也就是東北軍控制的京奉鐵路與南滿鐵路的交界處,被預埋炸藥炸死。通常認為是被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具體制定了謀殺的詳細計劃,奉天特務機關長秦真次、土肥原賢二參與了策劃,下命令的是時任關東軍司令官的村岡長太郎中將。
其子張學良繼任中國東北元帥,繼續統領東北。不久宣布「東北易幟」,棄五色旗,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歸順國民政府,實現形式上的中國統一。
年譜
Zhang Zuolin.jpg
1875年(清光緒元年)3月19日生於奉天海城駕掌寺村(今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下屬「張家窩堡」自然村。)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父張有財亡,兄妹4人隨母前往廣寧縣二道溝鄉(今黑山縣繞陽河鎮)生活。賣過包子,當過貨郎、學過木匠,後隨繼父學過獸醫、相馬。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在營口高坎鎮一帶謀生。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張作霖在營口應募投清朝宋慶毅軍。當過宋慶的衛兵。
1895年3月甲午戰爭清軍敗,離部隊回家鄉。與廣寧縣南鄉趙家廟村(今北鎮市高山子鎮趙家村)農戶趙占元次女(張學良生母)結婚。後到廣寧縣城(今北鎮市),不久又返回趙家廟村,糾集數十名青壯年,建立一支聯村保險隊(保安隊),投身綠林。
1901年除夕,張作霖遭匪首金壽山勾結俄軍馬隊偷襲,損失慘重,率殘部8人,逃到台安縣桑林子村,後到八角台(今台安縣)投靠張景惠,當上了八角台團練長。4月17日,其長子張學良出生於台安縣張家窩堡村。
1902年11月9日張作霖率200餘人被東邊兵備道張錫鑾和新置新民府知府曾韞招安收編,編為新民府巡警營馬隊幫帶(相當於副營職)。
1906年張作霖被提升為統帶(相當於團職)。期間,張作霖先後剿除、招安遼西徐翰武、侯占山、金壽山等各路匪徒。特別是智擒悍匪杜立山,清廷發朱批:「予都司張作霖等五員獎敘」,賞銀5000兩。
1907年張作霖晉升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相當於旅職)。同年,按年齡為序,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8人結拜為盟兄弟。
1908年至1910年4月間,張作霖被調往吉林省鄭家屯、洮南一帶,追剿蒙匪,晉升為洮南鎮守使。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張作霖以「率兵勤王」為由,搶先由洮南入奉天。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任其為「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期間大力鎮壓同盟會革命志士,張作霖受到清廷破格升賞,出任「關外練兵大臣」,賞頂戴花翎。後升為「奉天巡防營務處總辦」。
1912年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任命張作霖為27師中將師長。
1915年袁世凱洪憲帝制時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
1916年4月22日,袁世凱發表命令,任命廿七師師長張作霖為盛京將軍,督理奉天軍務。袁死後,張作霖任奉天督軍兼省長。
1918年張作霖任東三省巡閱使。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奉軍支持直軍,勝利後共同控制北京。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戰敗,張作霖挾「東三省議會」推舉自己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並宣布東北自治。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勝,段祺瑞任臨時執政,惟張作霖實際控制北洋政府。
1925年11月反奉戰爭,次年4月,反奉戰爭失敗。
1926年12月,合謀孫傳芳、閻錫山等人就任安國軍總司令。
1927年4月,殺害李大釗等20名國共人士。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北洋政府國家元首,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也是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
1928年(民國十七年),張作霖將三女張懷瞳許配趙爾巽之子趙天賜(趙世輝)博士。
1928年(民國十七年)4月蔣介石為首,加上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四大集團軍的攻擊下,奉軍戰場失利。張作霖5月30日宣布奉軍撤退。6月3日,張作霖眼見大勢已去,乘火車由北京返回奉天。6月4日清晨,張作霖所乘專列途經瀋陽南滿路與京奉路交叉路「三孔橋」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因在皇姑屯以東,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送回瀋陽後,於當日死去,年五十三。其子張學良繼承後向國民黨投降,中國名義上統一。
評價
ZhangZuolin34326v.jpg
正面評價
民間肯定說法不少。認為張作霖從一個出身低微農民起家,苦心經營方成為顯赫一時的人物,相當不簡單。網傳《中國教育一瞥錄》之《我的祖父與張作霖父子:憶皇姑屯爆炸與西安事變》記載有張作霖因未答應《日張密約》而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從日後張學良口述得知張作霖意在利用日本敷衍日本但決不賣國也因此種下日後死因,屬於民族英雄。然而,《中國教育一瞥錄》出版於1923年,此時西安事變尚未發生,應當屬於民間傳說。也有人認為張作霖治家很嚴,子張學良受其影響很大。張作霖曾事綠林,後又以剿匪起家,對剿滅當時在東北極爲猖獗、破壞人民生產生活的土匪,護國安民做出重要貢獻。
還有一些証據表示,張出身貧寒,僅略進私塾,通曉文字,但卻未能受到完整的教育,但他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尊敬孔儒[2]。他同時亦重視現代化教育,當然主要是為軍事服務的,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培養人材的作用。1922年(民國十一年)籌建東北大學;1923年(民國十二年)4月,東北大學成立。這所大學在當時師資水平較高,像章士釗、黃侃等著名學者曾教書於此,東北大學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經費最多的大學,其每年經費相當於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學的3倍多。
在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張的故事,其智勇、氣節得到頗多體現,並流傳下「張作霖為日本人作字畫,不寫手『墨』,為不把『土』送給日本,改寫為手『黑』」的故事。這個「張作霖手黑,寸土不讓」的典故,少有史料支持,但是張作霖識字,且能為書法是確實的。做為傳奇人物,深受他的家鄉人民的喜愛。張作為統鎮要地的首領,其政治、軍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譽為「亂世梟雄」。蘇日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嘆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
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曾發展工業擴充軍備,建立中國當時唯一「海軍」、「陸軍」、「空軍」具全的武力。大量引入山東漢人進入東北,這一移民戰略大大充實東北邊疆,改變了東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為日後日本侵略此地時一大障礙,由於兵工廠的建立,東北軍成爲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擁有自主生産火砲和彈藥的軍隊,由於火砲生產的自主,使得東北軍砲兵的火砲數量多,火力猛,砲彈充足,成爲東北軍相較於其他軍閥的優勢兵科。成立東北交通委員會抑制日本進行殖民擴張的工具「滿鐵」,捍衛國家主權起了很大的作用。
張作霖對蘇聯始終保持警惕,反對共產主義在東北的滲透,1927年4月,逮捕並處決了李大釗等共產黨人。
1931年(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奉天省淪陷日本之手後,東北盡喪。時人皆稱:「大帥(張作霖)在,必不至此!」張學良則評論自己的父親:有雄才,無大略[3]。
負面評價
關於張作霖負面評價主要有四點:
窮兵黷武:奉系最佳戰略是龜縮在中國東北,不派軍參與關內的各種鬥爭,利用東北優越的條件持續發展[來源請求],但張作霖參與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江浙戰爭,作為軍閥,張作霖一再發動戰爭,不惜向日本等國借款而且截留鹽稅等國稅收入用於戰爭。且張作霖的部隊奉軍軍紀渙散,常有劫掠的現象,戰爭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刻的苦難。
鎮壓革命:張作霖曾經數次反對革命,屠戮鎮壓革命黨人。1915年,為支持袁世凱洪憲帝制,鎮壓遊行的學生的領導者。1919年五四運動,張作霖發布命令:「對肇事之徒,嚴加懲處。」學生不准自由活動,且有警察干涉。
對日戰略錯誤:張作霖雖在初期對日本採取親善政策,如1912年,張作霖在日本駐奉天總領事館書記深澤說:「日本國在南滿洲享有利權,乃屬當然,毫不為過。」[4]且大量僱傭日軍事人員。但後來奉系受到關內政治觀點影響,奉系開始有人物轉向抗日(包括張學良),張作霖並未認真壓制抗日勢力(尤其是無法說服張學良繼續採取親日戰略),因此奉系開始處處敷延日本不履行答應日本之事,甚至對日僑進行許多惡意限制,造成日本皇道派認為應該成立滿洲國[來源請求],因此在國民黨北伐之際,日本遂於1928年6月4日在瀋陽西郊製造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暗殺(現在開始有中國歷史學家認為,當時中國反日親蘇的態度是造成日本侵略中國的真正原因,張作霖雖然初期親日,但晚期正是犯了反日這個錯誤、反而造成更大的利益損失[來源請求])。這導致其子張學良易幟,宣稱歸順國民政府,名義上中國統一。
外強中乾:1929年(民國十八年),張作霖去世一年後,中東路事件爆發,是役東北軍慘敗,暴露了其外強中乾的實際情況。蘇日兩國瓜分中國的野心最終不可遏制。
相關文學作品
張作霖是單田芳演播的評書《亂世梟雄》的主人公。該書從張作霖幼年時代開始講起,直到張學良「東北易幟」結束,情節生動,頗受歡迎。
少帥,中國大陸的電視劇。張作霖一角由李雪健所飾演。
家庭
據張學良晚年所說,張家祖上是河北省大城縣人,是在道光年間移民東北的。張家本不是姓張,而姓李,原因是李家姑娘,嫁與張姓後,張家無子而過繼李家生的孩子。到張學良這代已經是第六代[5]。
張作霖的父親叫張有財。張作霖共有姐弟五人,共有妻妾六人,兒女十四個,子八人,女六人。
兄弟姐妹
有傳聞稱張作霖與中共創黨者陳獨秀為義兄弟關係。[1]
同父異母的姐姐一人,為父前妻邵氏所生;同母異父的哥哥一人,系王氏由李家帶來的,名作泰;母親王氏,同胞兄妹三人,即張作孚(二哥)和另一個妹妹。在男孩裡他排行老三。
張作泰因為與有夫之婦偷情,被父親張有財打死。
張作孚在與土匪作戰中陣亡,他的長子張學誠(字鑄卿)、次子張學文(字右卿),以及三個女兒,由張作霖撫養。張學誠後來投靠日本人,被張學良派人擊斃。
妻妾
元配趙春桂(?- 1912年),趙占元之女,1898年生長女張首芳(又名張冠英),1901年生長子張學良(字漢卿),1907年生次子張學銘;
繼配盧壽萱(?- 1974年5月),北鎮縣人,美貌,通文字,1907年生次女張懷英,1911年生四女張懷卿;。1974年卒於天津。
三房戴憲玉(?- ?),北鎮縣人,本已嫁為人婦,因尚未生養,被張作霖再聘為姨太太,其弟戴憲生1915年因醉酒滋事,被張作霖槍決。積慮在心,無子女,後出家當尼姑,一年後過世,終年31歲。
四房許澍暘(?- 1976年),即許夫人,出身於天津教坊,遇事有見解。1909年生三女張懷瞳,1911年生三子張學曾(字遠卿),1913年生五女張懷曦,1916年生四子張學思。許氏「七七」事變後移居美國。1949年後,隻身回國,1976年卒於北京。
五房壽懿(1898年- 1966年),即壽夫人,本姓袁,冠夫姓為張壽懿,奉天旗人,先祖為明朝抗清名將袁崇煥,黑龍江將軍壽山和外室王松岩的女兒。壽懿受過教育,最得寵,府中事由她掌管。1920年生五子張學森,1922年生六子張學浚,1924年生七子張學英,1925年生八子張學銓。壽氏「九·一八」事變後居天津,1948年冬離津赴滬,轉道台灣,1966年病故於台灣[6]。
六房馬月清(?- 1975年),奉天人,原為壽夫人身邊丫鬟,1925年生六女張懷敏。一直追隨壽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於台灣。在她之前還有一個王夫人,未生育,病死。
子女
八子是:
長子張學良
次子張學銘
三子張學曾,字遠卿,赴美在聯合國任職,後終生定居海外,既不回大陸,也不去台灣;
四子張學思
五子張學森
六子張學俊,1973年在台灣去世,曾供職於軍統;
七子張學英,貧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八子張學銓,一直留在天津,1992年去世。
六女是:
長女張冠英,原名首芳,學良胞姐,嫁鮑貴卿之子鮑毓才;
次女張懷英,嫁蒙古親王那木濟勒色楞子包曉峰,後不堪虐待,離婚,一直與妹妹一同生活,無子女;
三女張懷瞳,嫁趙爾巽之子,生女為白崇禧三兒媳;
四女張懷卿,嫁張勳之子張夢潮;
五女張懷曦
六女張懷敏。
按生年月日大小排列總排行,即:首芳、學良、懷英、學銘、懷曈、學曾、懷卿、懷曦、學思、學森、學俊,學英,懷敏、學銓。他們的年齡相差很大,1898年生首芳,1925年生學銓,前後相差近30年。


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

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

十二章國徽為1913年2月至1928年間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國國徽,又稱「嘉禾國徽」。圖案基於中國古代禮服的十二章花紋,設計者為魯迅、錢稻孫和許壽裳。袁世凱所建立的中華
設計
國徽的設計中結合了西方紋章的布局及傳統的十二章圖案[1]:
中心
嘉禾:一種雙穗禾,為古代吉祥的象徵。國徽上的設計來源於漢代《五瑞圖》石刻上的圖案。
干:嘉禾之後的盾形。
黼(fǔ):斧形的圖案,象徵決斷。
粉米:斧形表面點綴有白色的米粒,象徵農業的供養。
山:斧形下方的曲線,象徵穩重、鎮定。[2]
日:中心上方紅白相間的圖案。
黻(fú):下方黃色絲帶間的亞形圖案,象徵辨別、明察、背惡向善。
左側
華蟲:雉雞,象徵有文彩。
藻:華蟲嘴中銜藻,象徵潔淨。
星辰:華蟲頭上戴有星辰。
宗彝:華蟲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徵供奉、孝養。
右側
龍:象徵神異、變幻。
月:龍角背後的圖案。
火:龍身的火焰,象徵明亮。
宗彝:龍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徵供奉、孝養。
歷史
1912年(民國元年)8月,時在中華民國教育部就任的魯迅、錢稻孫、許壽裳三人受命繪製國徽圖案,並於8月28日完成。錢稻孫繪圖,由魯迅執筆說明,於1913年2月發表[3]。
1913年(民國二年)2月《教育部編纂處月刊》第一卷第一冊載有《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文中說明國徽採用了十二章,並附有國徽圖。還在附註中說,原圖經國務院提意見,已經照改過。文章未署名,但與《魯迅日記》記載相符,應認定為魯迅等人之作。《魯迅博物館保管目錄》今發現有「袁世凱時期國徽圖案鉛模一件」,是十二章國徽圖案,鉛質,明文。
使用
北洋政府大元帥旗使用的十二章圖案變體
十二章國徽圖錢幣 [4]
民國3年(1914年),袁大總統側面像"one dollar"紀念幣[5]
民國12年(1923年),鑄造「壹圓」銀幣,「壹圓」二字有大、小字兩種;同年還鑄造了「壹圓」金幣,也分大、小字兩種。
民國15年(1926年),直隸省長褚玉璞鑄銀輔幣「壹角」和「貳角」兩種
民國15年(1926年),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試鑄金幣「拾圓」和「貳拾圓」兩種。
民國16年(1927年),奉系張作霖鑄紀念銀幣「壹圓」一種。
------------------------------------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1]  。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 [1]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2]  。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史稱皇姑屯事件,當日送回瀋陽官邸後即逝世。
1875年3月19日(光緒元年二月十二日),生於奉天海城縣西90華里北小窪村。18
張作霖
張作霖(3張)
 87年,從私塾先生楊景鎮學習三個月。1888年,其父張有財被賭徒打死,他與二哥前去報仇,槍走火誤傷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隨母親王氏、妹妹去鎮安縣(即黑山縣)趙家廟村(今屬北鎮縣)外祖父家就食。1889年,學木匠當貨郎賣包子學獸醫。
1890年,流落營口縣大高坎鎮,1894年,投清軍宋慶所部當兵,後升任哨長。1895年,清軍移防離隊回鄉當獸醫,與趙家廟村地主趙占元次女結婚,趙春桂是張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的生母。
1896年,經馮麟閣(後改名馮德麟)介紹在廣寧縣(北鎮)加入綠林董大虎匪部。 [1] [3]   
1900年,義和團運動,沙俄侵占東北,盛京將軍逃走,地方混亂。他於趙家廟組織保險隊(大團),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後移至北鎮縣中安堡。他負責的地區稱為“保險區”。張作霖在保險區內很守規矩,不僅遵章守紀,而且維護治安。因此,在這個地區胡匪的騷擾得到遏制。張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稱讚,他由此聲名鵲起。他管轄的範圍逐漸擴大,達到二十多個村子。
宦海生涯
1901年,春節前夕遭金壽山勾結俄兵偷襲,逃往八角台與張景惠合股,被推為團練長。在途中,趙氏在馬車上生下了一個男孩,即張學良。1902年,於新民受撫,先任馬隊幫帶(副營長)後升管帶(營長)。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先為俄軍效力後為日軍效力。1907年,東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總督,
位於瀋陽的張氏帥府
位於瀋陽的張氏帥府
計擒杜立山有功升為奉天巡訪營前路統領。1908年,奉徐世昌命駐防鄭家屯、洮南,追繳陶克陶胡叛匪。1909年,奉錫良總督之命追繳蒙匪牙什、白音大賚等。
1911年,武昌起義,帶兵入奉天省城鎮壓革命黨人。1912年,因鎮壓革命黨人被封為關外練兵大臣。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後任其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凱稱帝后,又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1916年,驅段芝貴離奉,以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
虎踞東北
洪憲帝制敗後,他被黎元洪大總統任為奉天督軍兼省長。1917年,因馮德麟參與張勛復辟,奪其第二十八師兵權,統一奉省軍政。1918年,於秦皇島奪取直系購買的日本軍械擴充奉軍。入關支持皖系“武力統一”。被任為東三省巡閱使。1918年9月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利用日本的勢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 [1] [3]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力主鎮壓。日本製造寬城子事件。孫烈臣任黑省督軍,鮑貴
紀錄片截圖
紀錄片截圖(14張)
 卿任吉省督軍。成為“東北王”。1920年,在直皖戰爭中助直反皖。1921年,被任為蒙疆經略使,轄熱察綏三特區。進京組織梁士詒內閣。1922年,吳佩孚揭露梁內閣賣國媚外,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而歸,宣布東三省獨立,自任保安總司令,整軍經武成立陸軍整理處。1923年,擴奉天兵工廠;東北大學開學。
1924年,成立東三省交通委員會。組“鎮威軍”六個軍進關與直系再戰,勝,推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總執政”。1925年,奉軍進入上海,勢達鼎盛時期。浙江督軍孫傳芳反奉,郭松齡倒戈,日軍助張敗郭。1926年,北京會見吳佩孚商定討赤計劃。孫傳芳北上歸附奉系,在天津蔡園開軍事會議組“安國軍”,被十五省推為總司令,決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國民軍。
張作霖與部下
張作霖與部下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在位期間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誘惑,拒絕簽訂不平等條約。
皇姑屯事件
1927年,在北京下令絞殺李大釗等多名革命志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
士。組成安國軍政府,就任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與日本滿鐵社長山本條太郎在北京達成《滿蒙新五路協約》秘密諒解。
1928年,北伐軍蔣、馮、閻、李對奉系進攻,奉軍全線崩潰。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聲言退出北京。
由於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逝世,享年53歲。這就是當時轟動中外的“皇姑屯炸車案”。這一年12月,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表通電,宣布東三省及熱河省服從南京國民政府,這就是史稱的“ 東北易幟 ”。 [1] [3]   
張作霖與吳佩孚
張作霖與吳佩孚
社會評價
正面評價
張作為統鎮要地的首領,其政治、軍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譽為“亂世梟雄”。蘇日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嘆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
張學良則評論自己的父親:有雄才,無大略。 [4] 
孫中山說:“雨亭(張作霖)把東三省治理得很好,不過外有日本掣肘,處境也很難。如果國家統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辦多了。” [ 5] 
負面評價
張作霖和子女
張作霖和子女
窮兵黷武:作為軍閥,張作霖一再發動戰爭,不惜向日本等國借款而且截留鹽稅等國稅收入用於戰爭。且張作霖的部隊奉軍軍紀渙散,常有劫掠的現象,戰爭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刻的苦難。
鎮壓民主:張作霖思想較為守舊,曾經數次反對民主主義,屠戮革命黨人,並反對共產黨,逮捕並處決了李大釗等共產黨人。
巴結日本:張作霖對日本採取親善,尤其是初期,且大量僱傭日軍事人員。但後來張作霖大勢已去,國民黨快將統一,當時仍控制東北,不甘心受日本控制,而日本正計劃入侵中國東北,張在東北的牢固統治反而成為日本侵華的障礙。 [6] 
家庭成員
張作霖共有姐弟五人,共有妻妾六人,兒女十四個(子八人,女六人)
長輩
曾祖父:張永貴;祖父:張發
父親:張有財;母親:王氏 [6] 
妻妾
原配趙夫人(?-1912年),趙春桂,又叫趙二妞,趙占元之女
繼配盧夫人(?-1974年5月),奉天北鎮縣人,名壽萱,美貌,通文字。1974年5月卒於天津。
三房陶夫人,奉天北鎮縣人,與張作霖結合很勉強,積慮在心,後出家當尼姑。
四房許夫人(?-1976年),出身於天津教坊,遇事有見解。七七事變後移居美國多年。解放後,隻身回國,1976年卒於北京。
張作霖的八子
張作霖的八子 [7]
五房壽夫人(?-1966年),奉天人,滿族。黑龍江將軍壽山的一個外室(王姓女子)的女兒,受過教育。單名為懿,有人稱為張壽懿。最得寵,府中事由她掌管。“九·一八”事變後居天津,1948年冬離津赴滬,轉道台灣,1966年病故於台灣。
六房馬夫人(?-1975年),名馬月清,奉天人,原為壽夫人身邊丫鬟,一直追隨壽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於台灣。在他之前還有一個王夫人,未生育,病死。 [6] 
子女
張作霖的六女
張作霖的六女 [8]
八子
長子張學良、次子張學銘、三子張學曾、四子張學思、五子張學森、六子張學俊、七子張學英、八子張學銓。
六女
長女張冠英(原名首芳,學良胞姐)、次女張懷英、三女張懷瞳、四女張懷卿、五女張懷曦、六女張懷敏。
他們的年齡相差很大,1898年生首芳,1925年生學銓,前後相差近30年。 [6] 
兄弟姐妹
姐姐(同父異母),為父前妻邵氏所生;
長兄:張作泰(同母異父),系王氏由李家帶來的;因為與有夫之婦
張作霖家族族譜
張作霖家族族譜
偷情,被父親張有財打死。 [6] 
次兄:張作孚(同父同母);在與土匪作戰中陣亡,張作孚的長子張學誠(字鑄卿)、次子張學文(字右卿),由張作霖撫養。張學誠後來投靠日本人,被張學良派人擊斃。
妹妹(同父同母) 。
祖籍爭議
過去,其祖籍主要有兩說。一為河北省說。河北說中又有河北大城、河北高陽、河北河間三說。《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雨亭神道碑》寫道:“公諱作霖,字雨亭。其先為直隸人,清末遷奉天海城。”這通碑文是督軍署參謀長臧式毅領銜,又有8位處長署名的,載於《張大元帥哀挽錄》。文中明確地說“其先為直隸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說。二為山東省說。《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行狀》中寫道:“公諱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遠祖居山東,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發業農,稱素封。”“行狀”是過去死者家屬敘述死者世系、籍貫、事蹟的紀念文體。該文稱“遠祖居山東”,主山東省說。
從有關歷史記載看,張作霖的祖籍是諸說並存。因多數主河北省說,張學良亦自稱他的祖籍是河北大城,故張作霖的祖籍為河北大城。據《大城縣志》記載及當地老人記述,直奉大戰期間,張作霖曾返鄉認祖,但由於族中老人反對(一說認為其年輕時當過“鬍子”——山賊,有辱門風;一說擔心直系失敗使吳佩孚遷怒於族人)而未能歸宗,張作霖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但據史學專家最新考證,張作霖的祖籍是山西省,其祖先遷至河北省大城縣,再遷至當時的奉天省海城縣遼河邊的“小窪”一帶定居。 [9] 
後人紀念
書籍
張氏帥府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歷史資料
張氏帥府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歷史資料
張作霖是單田芳演播的評書《亂世梟雄》的主人公。該書從張作霖幼年時代開始講起,直到張學良“東北易幟”結束,情節生動,頗受歡迎。
墓地
張作霖墓,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墓位於石山鎮南驛馬坊村西頭的果樹林中。1984年8月,錦州市人民政府將張作霖墓地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雕一花崗岩標牌立於園中,陰刻魏碑體“張作霖墓園”。 [10]
-------------------------------------
張學良:父親張作霖教我如何玩女人
【阿波羅新聞網 2016-03-19 訊】作者:唐德剛默認
張學良喜歡女人,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父親張作霖的放縱,有一天張作霖在張學良第五個母親那兒喝酒,喝著喝著他說:媽的,你這小子啊,你當我不知道你呢,你凈出去跟女人在外頭混——混女人。我告訴你,玩女人可以。你可別讓女人把你玩了。
張學良戎裝照
張學良晚年曾寫過一首詩:“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盡英雄。我雖並非英雄漢。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輕時代的張學良。確實是個多情種,他曾自詡:“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
張學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實。他並沒有怎麼追過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這方面。張作霖不管他,張學良早年常有風流韻事,人稱“花花公子”。
我為什麼會特別“好女人”?
我為什麼會特別喜歡女人,這也是(有)種種原因的。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父親也等於放縱我。我父親,他最喜歡晚上吃完晚飯以後,如果沒事,他就一個人坐在那兒喝酒,我那時候是專門找這個時候,過去陪他喝兩盅。他喝酒的時候,喜歡吃點肉,我就跟他喝兩盅。
等他喝得多一點了,也不是全醉,只是喝得有點意思了,這事兒就好辦了。我提出要錢也好,跟他商量什麼事兒也好,就都好辦了。他有時候在我這個母親這兒(喝),有時候在我那個母親那兒(喝)。
有一天,(父親)在我第五個母親那兒喝酒,喝著喝著他說,媽的,你這小子啊,你當我不知道你呢,你凈出去跟女人在外頭混——混女人。我告訴你,玩女人可以。你可別讓女人把你玩了。
我的五母親在旁邊說,得了吧,你兒子夠壞的了,你還教呢!
潘鄧,你懂不懂?潘安漂亮,鄧通有錢,這是在罵人吶,都說女人喜歡“潘驢鄧小閑”,這你懂嗎?那個“閑”哇,就是能侍候女人,你得有閑功夫。我說我自己呀,這哪一樣都有了,可我就是沒有“閑”。
但是我有一樣:權勢。還有,我年輕,我有權勢,人,還不是都喜歡權勢,可是。我也可以告慰我自個兒,我這個人,從來不加女人以權勢的。我跟女人是這樣:你要不理我,我也就不朝前(追你)了。
還有,我十六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女人,她是我表哥的姨太太,我表哥給我父親做部下。可是,他這個姨太太,並不是個好人,是個暗娼,我表哥娶了她,那時候,我常到他家去玩,那時我才十六歲嘛。
有一天,家裡沒人,她就調戲我,所以我成了壞蛋,就是從她身上學來的,我也因此有些看不起女人了。我這個表嫂呀,大家後來給她起個外號,說她是“連長”。你懂得么?她的男朋友,有一個連那麼多。
我在外面拈花惹草太太于鳳至為何不管?
遼源州的商務會長,就是我後來的岳父,他跟我父親非常好,他看中了我父親(的前途)。人們常說慧眼識真金,他說,我父親這人可不是個平常人,他將來一定會有作為,就這樣,我岳父和我父親就給我和我的夫人(于鳳至)訂了親家。
我太太比我大三歲,我們那時候,(結婚之前)都要先訂親,可我根本就不知道她長的什麼樣子,所以,我後來跟我太太就不太和氣(和諧),我不喜歡我的太太,因為我們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跟我太太說,你嫁錯了人,你是賢妻良母呀,可是張學良恰好不要賢妻良母。
為什麼?因為我是個上戰場的人,打起仗來,真不知道誰能回來、誰回不來。我太太她對我很好,怎麼好?為什麼好?我給你說說個中道理。你們大概都不知道,我太太生我第四個孩子的時候,得了很重的病,差不多就是不治之症了。
那時候,她的母親還在,我的父親也很喜歡我的這個太太,那會兒,她病得已經差不多快死了,中外醫生都來診治,束手無策了,都說她一定要死了,那就意味著,她要給我扔下四個小孩子。於是,我岳母和我的母親,她們就商量,說我的太太有一個侄女,就要我立刻娶她的這個侄女,以便日後能照料我們的四個小孩子。
我反對。我跟她們說,我太太她現在病得這麼重,你們真的要我現在就娶她的侄女,那不是我這邊結婚,那邊催她死嗎?那叫她心裡多難過呀?我說,這樣吧,我答應你們,如果她真的死了,我一定娶她的侄女,你可以當面告訴她,她自己要願意,願意她侄女將來給她帶孩子、管孩子。但是結婚,暫時先不要結。就這樣,大家都放心了。
後來,我太太的這個病,好了,沒死。她就為這件事,很感動,所以,從那以後,她對我也就很放縱了,不再管我了,對於我在外面拈花惹草的,一概不管。或許她也知道,我和她不大合適。
(再後來)我太太隨我到南京,又到上海,我的太太,後來拜了宋太太(宋家三姐妹的母親)為乾娘,那時候,都興認乾親,我太太就是宋老太太的乾女兒。
我跟你說,我現在的太太。她就是這樣子。當年我到浙江溪口(1937年1月)時,蔣夫人不讓她跟著我,覺得她(四小姐)像個姨太太一樣,蔣先生也覺得(她跟著我)不是很方便。可是到了北投(張學良在台北的寓所),到了這個地方以後,蔣夫人開始變了,變得非常喜歡她。
----------------------------------------
一個人政治上的崛起往往伴隨著經濟上的發跡。張作霖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一路攀升到割據一方的『東北王』,他本人也就從不名一文的窮小子一躍而成為北洋時期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根據頭條網報導,據1926年10月10日成都《民視日報》所列財產表(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富比世》排行榜)顯示,北洋時期, 71個官僚軍閥要人私產總額達63000萬元,而張作霖個人則獨占5000萬,高居榜首。那麼,從1902年接受清廷招撫到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在短短的26年時間裡,張作霖到底積攢下了多少家底,他又是如何獲取到這些巨額財富的呢? 北洋首富到底有多少家產? 張作霖到底有多少財產,說法不一:《民視日報》的統計是五千萬元,但還有人說是九千萬元,更有人說高達一億元。對於這些具體數字的準確與否,我們無從考證。事實上,即使是張作霖本人恐怕也很難知道自己的財產確數。我們只能從一些零星的歷史資料來推測這個富有的軍閥到底富到什麼程度。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張作霖時期,東北是獨立於關內的,作為東北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實際上他就是東北地區的土皇帝。所以,對張作霖來說,個人私財與公共財富往往是很難區分的,本文只能從社會認可的張家私財做個約略的統計。 房產。早在中安堡時期,張作霖就修建了一座算得上很有規模的民宅。 1905年,他又於新民府購府宅一棟。 1916年,在奉天城剛剛站穩腳跟,張作霖就於大南門裡榮厚老宅基礎上建起三進四合套宅一座,宅院以王府規格為基準,雕梁畫棟,十分豪華。 此後,隨著權勢的升遷,他又先後在東院營造了中西合璧式小青樓、羅馬式大青樓。在院外修建了帥府辦事處、邊業銀行樓,在奉北修建了北陵別墅,在商埠地五經街一帶,為五夫人壽氏、六夫人馬岳清蓋了豪華的三層洋樓各一棟,北京著名的順承王府也是張作霖的房產,買下它花費七萬銀洋。 到張作霖被炸身亡時,他的房產不僅遍佈東北各地,在北京、天津等地也購置了一些別墅、公館,像電影《南京!南京!》中拉貝先生的辦公樓就是用張作霖四夫人許澍暘在天津的公館作的外景。據1949年瀋陽市房產局戶籍科的不完全統計,僅在瀋陽市內的張家房產即有樓房10餘棟,平房409間。 地產。張作霖在北鎮有土地1100餘坰,在黑山有土地500餘坰,在通遼西有荒地12.6萬坰,在遼河岸邊有荒地4.5萬坰,在黑龍江一面坡有地近2萬坰。上世紀20年代,東北北部地區交通條件好、土質肥沃的土地,市價每坰均在50元以上,以最低50元計算,這20萬坰土地即價值千萬元。張作霖的這些土地並不會閒著,而是租種給農民。當時地租一般每坰1石至2石。我們姑且按1.5石算,他的這20萬坰每年就可收租30萬石,每石合460斤,30萬石即13800萬斤。 銀行存款。 1925年底郭松齡反奉時,日本人曾調查過張作霖的財產。『查得張作霖於奉天以外所存之現款,即朝鮮銀行四百萬,正金銀行二百萬,又在天津一千萬,上海匯豐銀行一千萬。』『奉天「滿銀」、「正隆」兩銀行所存奉票當在百萬元,百五十萬元之數。』鑒於日本發達的情報系統,我想這組數字應該是準確的。僅從這幾家銀行即可看出張作霖的存款,也就是流動資金至少在兩千八百五十萬元以上。但這僅是以張作霖個人名義的存款,恐怕還會有不少以夫人、子女名義的存款吧。 實業。張家在東北各地開設了三畬連鎖商號,行業涉及典當行、糧棧、油坊等,分佈範圍則遍佈東三省,大大小小有幾十家之多。 張作霖先後以自己或張學良名義投資的礦廠有:八道壕煤礦、鶴崗煤礦、中興煤礦、西安煤礦、複縣復州煤礦、興城縣榆樹溝煤礦、興城富兒後溝煤礦、阜新煤礦、蛟河奶子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奉復印刷石礦公司、永興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海城大嶺滑石礦、集安縣馬寶州金礦、鐵嶺縣東牧養正砂金礦、興城縣和鳳城縣的5處錳礦、岫岩縣的鋼玉石礦等等。 張作霖投資或入股的工商企業還有:大亨鐵工廠、大冶鐵工廠、政記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寧古塔發電所、恆源絲廠、肇新窯業公司、奉天紡紗廠、八王寺汽水廠、惠臨火柴公司、大昌興軍衣莊、魅祥畬軍衣莊、魁盛祥軍衣莊、奉天東方糧棧、奉天強華公司灰鋪、天津恆源紡織有限公司、中日合辦興發公司等等。 除此以外,張家還有一些夫人、子女或親信名下的房產、土地、商號,這樣的財產有多少,恐怕張作霖自己也說不清楚。此外,我們還可以從一些散存於其他資料中的數字找到一些佐證。郭松齡反奉,張作霖準備南逃大連,以27輛汽車滿載著金銀財寶,送日本南滿站貨棧保存。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私產僅被日軍搶取的金銀一項,就價值2. 5億元,而張學良主政東北不過三年時間,因而大部分都應該是張作霖時期積累下來的,從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出張氏父子個人經濟實力已強大到何種程度。  (大陸新聞中心/NOWnews)
Make Google view image button visible again: https://goo.gl/DYGbub
--------------------------
「東 北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而這6位夫人共為他生下了8個兒子。現在的人們大多都只熟悉因「東北易幟」、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聞名的張學 良,而對他的七個弟弟知之甚少。張學良的七個弟弟分別是張學銘、張學曾、張學思、張學森、張學浚、張學英、張學銓,在激盪的歲月里,他們有的留在了大陸, 有的去了台灣,有的則遠赴美國,各自有著不同的遭遇。2001年,張學良病逝,是他的兄弟中最後一個去世的人。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良與二弟張學銘(左)、四弟張學思(右)合影。
張學銘是張家的二公子,國民黨中將,是張學良的同母兄弟,字西卿。東北講武堂畢業。1919年畢業於日本步兵專門學校,曾任駐日使館見習武官。1929年回國,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長,天津市市長,七七事變後旅居歐、美、香港。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銘擔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長照片。
1941年香港淪陷被迫返回內地,1943年曾被迫接受汪精衛政權軍事委員會委員。抗戰勝利後未被追究,任國民黨政府東北長官司令部參議室參議,東北行轅參議室副主任、總參議。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銘舊照。
建國後,歷任天津市建設局副局長,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長、顧問,民革第五屆中央委員、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員。「文革」中遭迫害入獄,1973年平反。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銘是第三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張學銘是公認的美食家,對各大菜系很有研究,所以居所內的餐廳,無論從裝修還是實用上,都很考究。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銘任天津市長期間,他最出色的政績就是有效地處理了「便衣隊」事件,平息了日本人挑起的爭端,使日本進軍華北的步伐放慢。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良三弟張學曾。
張 學曾是張學良的三弟,張作霖被炸身亡時他也在火車上,但因去了別的車廂而逃過一劫。張學曾少年時候頑皮搗蛋,據說是帥府中唯一敢當面向張作霖提要求的人。 張學曾成年後,曾在北戴河交了一個外國女朋友。這事被許夫人知道後,大為光火:「混帳東西!一個堂堂中國人娶個外國女人,成何體統?」許夫人命張學曾跪在 地上,拿起鞭子就抽,還把他綁起來,交給時任天津市市長的張學銘處理。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良三弟張學曾結婚照。
張學銘不知如何是好,又交給張學良處理。張學良對這事哭笑不得,只能對老太太好言相勸。西安事變後,張學曾先後赴日本、英國留學,後又定居美國,在聯合國工作。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國。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張學良四弟張學思。
張學良四弟張學思1928年入奉天同澤中學讀書。1931年初到北平入私立匯文中學學習。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3年3月參加反帝大同盟,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張作霖生了8個兒子,揭張學良7個弟弟的結局 - https://goo.gl/fd7JXy


2015年08月17日 11:18  CT Jennifer
1928年6月4日清晨,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登上屋頂,用望遠鏡朝三洞橋方向瞭望。此時,不遠處的一輛火車正在向三洞橋方向疾馳而來,專車上不是別人,正是張作霖。三洞橋地處南滿鐵路(吉林至大連)和京奉鐵路(北京至瀋陽)的交叉處,5時23分,火車行至此處,日本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了電鈕,預先埋置在橋墩處的炸藥隨即爆炸,橋上的鋼軌、車廂的碎片和車上人的屍體都被拋向空中,張作霖也被炸出三丈多遠,咽喉破裂。
當年爆炸現場的珍貴照片。(圖/今日頭條)
當年爆炸現場的珍貴照片。(圖/今日頭條)
重傷的張作霖被送回官邸時,已經奄奄一息,醫生無力回天,張於上午9時30分左右離世。至此,這位土匪出身的一代軍閥,他的傳奇一生畫上了句號。為什麼日本人會對這位軍閥痛之入骨,進而痛下殺手呢?下面這兩則有趣的故事或許能說明。
張作霖出殯。(圖/今日頭條)
張作霖出殯。(圖/今日頭條)
第一則故事在東北流傳甚廣,一次張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數巡,一位日本名流請張作霖題字,其本意是想讓張作霖當眾出醜,因為他知道張作霖出身草莽,料想應該大字識不了幾個,誰知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一個「虎」字,然後題款「張作霖手黑」,在一片掌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看著「張作霖手黑」這幾個字,便譏笑:「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麵少了個『土』成『黑』字了」。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我還不知道『墨』字怎麼寫嗎?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在場的中國人恍然大悟會心而笑,日本人則目瞪口呆。
張作霖手跡。(圖/今日頭條)
張作霖手跡。(圖/今日頭條)
還有一次,日軍殺死了一個中國士兵,張作霖親自去向日本領事交涉,提出抗議。日領事說:「這件事情很簡單」。說著隨即寫了一張50000元關東券的支票,交給張作霖,張回去後立即下令,全軍一半人放假回去,遇著日本人就殺。不過那時已是半夜,結果只殺掉兩個日本人。半夜三點鐘,日本領事來找張作霖說:「怎麼回事?你們中國人殺死了我們兩個日本人!非常嚴重!」,張作霖忙說:「那簡單得很」。隨即交還了日本領事給他的那張支票,另外再寫了一張5000元的支票交給日本領事,事後他說:「這就叫以牙還牙」。
張學良為張作霖修的元帥林。(圖/今日頭條)
張學良為張作霖修的元帥林。(圖/今日頭條)
張作霖大半生的時間,都在跟日本人打交道,在張作霖執掌東北軍政的十餘年間,中國內憂外患日趨嚴重,他一方面在日俄兩國之間來回周旋,竭力保國為民;另一方面,他又為了維護個人或本集團的利益極力討好日本,在不損害國家主權的情況下,滿足日本的無理要求,例如:在對日經濟交往中多次妥協,多次鎮壓東北的抗日運動等。
人稱張作霖為「東北王」。(圖/今日頭條)
人稱張作霖為「東北王」。(圖/今日頭條)
上面的兩則故事說明,張作霖的內心對日本人是極為痛恨的,滿足日軍的要求或者對日妥協,並非是他的本意,這跟當時東北的大環境有關係,張作霖雖然號稱「東北王」,但是同日軍相比,張的地位明顯處於劣勢。張作霖在與日本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在鐵路建設、設領設警問題、商租問題以及軍事衝突等各項交涉中,都極度地維護了民族利益,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了,但這是由骨子裡的本性和在大是大非上的堅定立場決定的,他義無反顧。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守不住東北了?原因大出所料
2016-04-14 由 再現歷史 發表于歷史
時間回到了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就此,我們的東北大門被日軍衝破,並長驅直入開始了漫長而野蠻的侵略戰爭。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占領後,又發生了著名的「西安事變」,在短短時間內四萬萬同胞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當時的人們來不及思考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不知道局勢會如何變化。但是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為何災難會如洪水猛獸的襲來?這又與三年前的「皇姑屯事件」有何關聯?如果張作霖沒有遇害事情又會怎樣?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守不住東北大門啦?
東北虎張作霖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今遼寧省海城市人。乳名老疙瘩,人稱「張大帥」。海城市在當時並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個村莊。所以張作霖像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娃,自幼出身貧苦農家的張作霖,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讀到這,我們不禁想能夠想像到張作霖是一個何等強悍的人!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可以說,張大帥走的每一步都是穩穩噹噹的,全身散發著農村人特有的踏實肯干特質。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途中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送回瀋陽官邸後即逝世。
張作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從一個懵懵懂懂的農村娃一步步走到「東北王」的位置,作為統鎮中國東北大門的首領,其政治、軍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譽為「亂世梟雄」。蘇日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嘆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日本人畏其不屈不撓,不畏強敵!這是由張的血性決定的,日本人知道只要張還活著一天,絕對不會聽從日本人的擺布,也絕對不會允許日本關東軍為所欲為,所以就蓄意殺害他!張作霖生活在一個混亂的年代,由於時代的原因,有時候他不得不做出一些惹人爭議的決定,但是在事關民族存亡的決定的時候他是絕對不含糊的,這一點可以從日本多次拉攏和利誘,他依然不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可見一斑。雖不說張作霖或者能夠完全阻止日本的侵略野心,但是至少可以有力的牽制住日本的進攻,阻止日軍長驅直入是有可能的。
國內時局動盪,一盤散沙
「皇姑屯事件」發生後,東北局勢緊張,中國東北大門被重重的撞擊了,東北面臨著一場政治軍事動亂,日本則在對岸虎視眈眈,正在尋找著一切可乘之機。東北政局內部也面臨著一場大危機,張學良作為張作霖的權利繼承人,由於事發突然,且經驗不足,權力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稍有差池將中了日本人的陰暗伎倆。張學良接替父任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主持東北大政。張作霖的重臣,東北軍政的總參議揚宇霆和黑龍江省長常蔭槐,在張學良面前以「託孤老臣」自居,不把少帥放在眼裡。並和日本人狼狽為奸,為了不讓日本人竊取東北,也為了穩定政權,張學良不得不發動著名的「老虎廳」事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決了兩人,這才穩住了東北大局。
少帥決斷失誤,經驗不足
事情遠沒有結束,隨後在張學良的主導下東北易旗,承認南京蔣介石中央政府,為祖國的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接著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但是蔣介石「攘內必先安外」的抵抗政策促使張學良不得不放棄東三省,直至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致使國內陷入極度緊張態勢。從這裡開始張學良翻了一連串的決策失誤,不但使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還拖延了時間,遺失了最好的抗日戰機。先不抵抗,後又扣押蔣介石逼迫其抗日,這一前一後充滿了矛盾與優柔寡斷,我們不得不嘆息張學良果然沒有其父堅決果斷,在重大事情面前沒有表現出王者該有的氣概!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rpoyo.html
------------------------------------
為何說張作霖之死改變了中國?張作霖和日本有什麼關係?
2016/05/23 來源:歷史趣聞
張作霖之死改變了中國
張作霖是民國初年的大梟雄,出生草寇卻成長成最為權勢滔天的人,張作霖的存在加速了中國統一的步伐,他對日本政府虛以為蛇的親和,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強了中國的實力。而東北卻丟失在張作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手中,所以可以說張作霖之死改變了中國。
張作霖和手下合照
那麼既然說張作霖之死改變了中國,假如張作霖沒有死,中國未來的軌跡會怎麼樣呢?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評價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有雄才無大略的人,但就是這麼個「有雄才無大略」的人用自己的身軀擋在了日本人進攻東北的前線,那時候的張作霖在日本人看來就是他們打開東北大門進入中國腹地的最大阻礙。可以說張作霖在,東北就在,要是張作霖沒有死,日本人連一個瀋陽都打不下來,更不要想染指東北染指全中國了。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接了他的班,並在短時間內掌控了整個東北三省,被人們稱為「少帥」,一時風頭無二。然而在這位少帥還在洋洋得意之時,卻不知失去了張作霖的東北三省在日本人眼中已經是一塊砧板上的肥肉了。在眾所周知的「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丟失了父親視為老家、根的東北,並且進行了「東北易幟」,改投蔣介石門下。
張作霖之死對中國最大的改變就是失去了東北三省,讓日本人輕而易舉攻打了進來,從而全國人民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老百姓更是生活在戰亂的恐怖陰影之下,朝不保夕,生不如死。但也是張作霖的死使他的兒子接了位,也因此才會發生之後的「西安事變」,幫助共產黨掌握了中國大陸的實權。
張作霖與日本人
張作霖是北洋軍閥時期的大軍閥,是奉系的首領,而奉系則是靠日本人扶植起來的一個派系。但是最後張作霖卻是死在日本人手上。那麼張作霖與日本人的關係究竟如何呢?
張作霖
張作霖雖然出身綠林,但是他也是一個很有原則的軍人,在軍言軍,軍隊里的規定多有人都要遵守,而在外面包括在大帥府,他的規定也是所有都必須遵守的,曾經因為三夫人的弟弟不守規矩而把他給槍斃了,惹得三夫人離家出走遁入空門。在日俄戰爭時期,張作霖圓滑處世,兩邊都幫,同時也算是兩邊都得罪了。
之後張作霖對日本人的態度一直都是陰奉陽違,雖然不受全部世人稱讚,但是起碼也做到了褒貶皆有,他的愛國主義是當時很多軍閥頭領都無法做到的。張作霖與日本人可謂是讎隙已久,在1925年郭松齡倒戈張作霖之後,日軍以援兵為名乘機要求大量的在華利益,被張作霖嚴詞拒絕,寧為草寇也不做賣國賊。
顯然日本人嚴重低估了這位草寇出身的梟雄,認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得勢的土匪頭子,殊不知張作霖的政治智慧向來是很超前的,要不然也不會從一名小土匪成長到全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當日本人看清張作霖身上的血性之後,也終於做了必須除掉他的決定。雖然之前為了獲得張作霖的支持而百般討好他,但是在政治舞台上,向來是利益至上的,一旦發現這個人沒有了利用價值,必須殺之而後快。
在張作霖死前還經歷了日本人的兩次暗殺,但都被他躲開了,直至1928年6月,日本人在張作霖回東北的必經之路上埋下了大量炸藥,終於害死了這位愛國軍人。
日本人為什麼殺張作霖
日本人為什麼殺張作霖?天下碌碌皆為利,因為張作霖的存在阻礙了日本人的在華利益,並且不斷發展的張作霖已經是擋在日軍侵略中國計劃前的一堵城牆,不把張作霖殺了,日本人多年的部署與心血都白費了。
張作霖照片
張作霖一直被人們看作是親日分子,所以日本人為什麼殺張作霖?事實上張作霖是藉助日本人的勢力與實力壯大自己,把日軍的先進裝備納為己用,用日軍的錢財發展自己的經濟。日本人以為自己扶植的是個傀儡政權,但是長久以後的陰奉陽違也讓日本人看出了張作霖是條真正的鐵血漢子,根本不會出賣自己的國家。日本人原本只是把張作霖當做一個普通的得勢草寇而已,誰知道他卻擁有成為王侯的雄才大略,而日本人只是他手中壯大自己勢力的一顆棋子。
在認清這一點之後,日本政府就把張作霖當成了眼中釘,並且派出了兩次暗殺,都被張作霖躲掉了。1928年,張作霖是北洋政府的國安軍總司令,也是北洋政府的大元帥,代行總統職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全中國最高掌權人。但這個時候張作霖已經快保不住自己位子了。蔣介石的國民軍已經逼近北京,要和北洋政府做最後的決鬥。日本政府也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想要用援軍兵力來換取在華利益。張作霖也沒進行更多的考慮,總之要出賣自己的國家就是不行,大不了回到老家東北再做打算。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
然而在張作霖回大帥府的必經之路上,陰險狡詐的日軍設下了九死一生的埋伏,張作霖中了招,不就便不治身亡。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3o2jG.html


少帥張學良的元配妻子于鳳至,在成全張學良和趙四以後,獨自赴美,比張學良大三歲的她九十三歲高齡離世,張學良在她墓前探望看到「張于鳳至」四字,竟長跪不起。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于鳳至墓前寫了哪4字?竟讓90歲高齡的張學良長跪不起 https://bit.ly/35RdzL7
▲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死後在墓上冠夫姓(圖/翻攝自百度百科、維基百科)
陸媒報導,于鳳至出生於1897年,去世於1990年,活了93歲。于鳳至比張學良還要大三歲,經常被丈夫張學良叫一聲三姐。
于鳳至和張學良的結合,源於張作霖還是草莽時,于鳳至的父親不顧危險救了他的性命,張作霖當時便發誓,日後如果發達了,必將重謝。他得知于家有一位聰明伶俐的女兒,便拍板訂下了這門婚事。
1915年,18歲的于鳳至嫁給了15歲的張學良。張學良起初不認可這段婚姻。一次舞會上,張學良認識了趙四小姐,趙四一下子就把張學良給吸引住了。
張學良想納趙小姐為妾,張作霖不同意,于鳳至善解人意,不僅不怪張學良,還同意讓趙四留在張學良身邊,對外稱是張學良的秘書。「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于鳳至和趙四小姐被允許和張學良一起住,輪流陪伴張學良。
1940年于鳳至罹病飛往美國看病,這一別竟成了永別。1964年,為斷絕張學良遠走美國,據說蔣介石藉張皈依基督教,一名男子不能同時與兩名女子保持夫妻關係,逼迫張和于鳳至離婚。
晚年的于鳳至生活衣食無憂,但她並不開心。1990年3月20日,于鳳至在美國病逝,享年93歲,張學良聞訊悲痛萬分。
據報導,不久之後,張學良重獲自由,第一時間飛往美國,當他來到于鳳至墓前,墓上留下了4個字「張于鳳至」,情緒激動的張學良再也忍不住了,長跪不起,嚎啕大哭,好像在向于鳳至訴說自己50年來的一切。于鳳至墓前寫了哪4字?竟讓90歲高齡的張學良長跪不起 https://bit.ly/35RdzL7

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


張作霖+張學良/1927年中華民國國旗/生於1875年(清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