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孝論詮釋:孝敬-孝順-泛孝主義


2017-05-01 由 中文吳老師 發表于文化
據考古學家和文字學家考證,「孝」這個字未見於甲骨文,這表明殷商時期可能尚未出現「孝」的概念。到了西周,金文里出現了「孝」字[《爾雅·釋訓》曰:「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說文》雲:「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但此時,「孝」主要是作為一種宗教觀念而不是倫理觀念而存在的,因為它主要是針對死人的。它的基本含義是:尊祖敬宗。表達的方式是祭祀,祭祀的對象是自己的祖先,已經死了的父系祖先。
為什麼要祭祀死去的祖先呢?《易經》云:「先祖者,類之本也,無先祖,惡出?」在此意義上,後來曾子特彆強調「追遠」,追思先人之遺志,感恩先祖之遺德。這個和金文中的「追孝」是一致的。第二,傳宗接代。西周時期是典型的農耕文化,對勞動力的需求決定了家庭對人口和生育的重視,沒有子嗣,家將無以為繼,所以後來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婁上)由於中國農耕文化的特色持續得特別漫長,因此傳宗接代的意識在中國人表現為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即使到了現在,計劃生育也搞了30多年,但在中國不少省份一家有三四個孩子的現象也還是有的。現在,中國人看一個家庭或家族是否興旺,依然會用到一個詞——香火,香火即來源於祭祀儀式。
到了東周,也就是春秋時期,孔子登上歷史舞台。他把「孝」從宗教中解放出來,發展成倫理意義的孝道。這種倫理意義上的孝道主要適用於家庭內部,代際之間。孔子所講與「孝」有關的話都嚴格地限定在親子之間,也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有一種說法認為孔子已提出孝道為政治服務的原則,我覺得這是曲解了孔子的意思。(《論語·為政》:2·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雖然把孝與政治聯繫在一起,但強調的是在家盡孝而不是出去從政;是減少對政治的依附性,更不是讓孝為政治服務。所以孔子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如果一定要離開,距離也不要太遠,為的是相互有個照應,免去焦慮和擔憂。孔子雖然沒有明說這是孝道,但孝已在其中矣。
一、孔子論孝
(一)孝敬觀
我認為這是孔子的一大貢獻。光有孝是不夠的,還要敬,敬重。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能養」是指供奉飲食給父母,但這只是最起碼的要求,而不是更高的要求。孔子認為,更高的要求是尊敬父母,使父母獲得人格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滿足,否則供養父母和飼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
孝敬父母並不是容易的事,孔子覺得最難做的是和顏悅色,一時一會能夠做到,但能夠保持始終嗎?所以孔子說:「色難」。做兒女的能夠始終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那才是真正的孝。這個意思《禮記·祭義》說的全面一些:「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勝,如將失之。嚴威儼恪,非所以事親也,成人之道也。」錢穆:「孝子侍奉父母,以能和顏悅色為難。人之面色,即其內心之真情流露,色難仍是心難。」(論語新解P33)
(二)孝與禮結合,貫穿人生始終
孝道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業。怎樣做才是孝呢?孔子說:「無違」,不違背禮,展開講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前者即「孝養」,後者為「慎終追遠」。無論父母生前還是死後都要以禮待之。這是「養老送終」的本質規定。
關於「生,事之以禮」,孔子除了講到孝敬,還提到父母的年齡和健康,比如《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這都是至理名言。
有人把「不違」解釋成「孝順」,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孝順是孟子提出來的,稍後我會重點講解。此不贅述。
(三)事父母幾諫:對父母的孝不應是無原則的
對父母的孝不應是無原則的,盲從的。看到父母行事不端,就要勸諫。怎麼勸諫呢?【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要用溫婉的語氣來勸諫。
(四)孝悌結合:孝敬父母與善待兄弟姐妹是做人的根本
孝是善事父母,悌是善事兄長,孔子將孝悌結合起來當做人之為人(人格養成)最為基礎的大事看待,他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做不到孝悌,就不可能建起人格的大廈。孝悌觀觸及到了家庭和諧穩定的問題,光有對父母的孝是不夠的,還要講究孝悌之道。家庭整體的和諧才是真的和諧。
然而,孔子並沒有把「孝悌」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而只是把它作為對一般人的起碼要求。他認為,一個人在德性人格上的成就,應該不止於孝悌。[《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孟子論孝
孟子是子思門人的學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學生,四書五經之《中庸》的作者。孔門以曾子最能傳孝道,所以曾子特別為孟子所重視,把他作為孝道的楷模,孟子說:「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對孝,比孔子有進一步的發揮,有的發揮得好,有的發揮的不好,甚至是一種倒退,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對孟子的孝道觀要予以注意。
孟子的孝道觀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孝順觀
孔子有「無違」之說,有人把「無違」理解為不違背父母的意志,正面解釋就是要順從父母,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孔子的意思是指不違背周禮,所以接下來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見,「無違」並無順從之意。
著重從順從的意義來說明孝的是孟子,他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人子。」[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ZHI)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於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於旻天,於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憂;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孟子的思維是典型中國式的,他不會像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那樣去推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中國的思想家則是直接告訴你結論,他不會告訴你這個結論是怎麼的來的,你只管照著躬身實踐就行了。
孟子似乎在強調一種絕對的孝順,哪怕是「以善相責」也不行。當然,孟子並沒有否定「敬」的重要性,只是內外有別,在家庭內部強調「順」,而在家庭之外則強調「敬」。
(二)孝是本源性的愛親情感,但這種愛親情感會隨年齡遞減
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盡心上)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所說的「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這種內在德性和自然情感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與後天習得的道德修養與理性認知是有區別的。
然而,孟子注意到,這種本能之愛、本源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發生變化,我稱之為「孝親之年齡遞減」現象。孟子說:「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孟子·萬章上》)孟子很善於觀察,也善於總結。這種現象我想大家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體會。
「從本能上講,人們對自己的子女比起對自己的父母肯定要更為關心一些,對子女的感情比起對父母的感情要來得更強烈和更有力些。」當代著名倫理學家何懷宏先生說,「我們對這一對上和對下的愛的自然的不平衡大概是很難給予任何道德上的褒貶。這是個自然的生物學的事實,甚至可以說是為我們和其他生物所共有的一個規律,它客觀上可能還保證了族類的不僅延續,而且進化。」(《良心論》第110頁)
然而,人與禽獸畢竟有別,其顯著的區別之一就是文明的創造,人以文明/文化戰勝了本能的自然的一面,從而成為萬物的靈長。當然,不同的種族、民族和國家,其文明的創造各有側重,西方人在希臘羅馬時代創造了工商業文化和法律文化,中世紀又創造了基督教文化,近代又創造了科技文明與工業文明,印度創造了佛教印度教文化,我們中國則創造了忠孝文化。
可以說,孝道的建立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創造的一大特色,中國沒有像古希臘羅馬那樣很早就破壞了以個人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古代社會制度,而是強化並鞏固了這種血緣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血緣家庭為紐帶的宗法制社會結構。這一社會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家國不分,家國同構,統治者以「天下為家」,因此,馬克斯·韋伯把中國形容為「家庭結構式的國家」。(大禹傳位於夏啟開了「以家代國」的先河,其實在舜,甚至上溯到黃帝那裡已見端倪,就是王位的世襲制。)中國人之所以重孝,是因為孝具有穩定和諧家庭進而穩定和諧社會這個「大家」的重要功能,重視孝道自漢代起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這種文化品格「也許不是最有利於由生存競爭帶來的社會發展,但它還是自有其價值和意義,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意義。」(同上第110頁)
孔子和孟子都要求終身盡孝,在孔子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在孟子就是「大孝」:「大孝終身慕父母。」(萬章上)終身盡孝,不能單純依賴生物性的本能,更不能由著感情好惡做事,因為感情是瞬息萬變的,因此孟子特彆強調應當培養出一種付諸理性的道德自覺。中國自古以來重視教化,教化的意義就在於此,也就是說要培養理性的道德自覺,這種道德自覺不受自然情感的變化而變化。孟子要求「反求諸己」,「反身而誠」其實說的都是這個意思,他就是要從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挖掘出一種恆定不變而又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與精神之天相契合、相圓融的道德心性。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中國的儒家後來會發展出宋明理學,發展出「盡天理,滅人慾」的思想。
(三)提升孝的地位,把孝的功能無限制擴大,開泛孝主義之先河
孔子當然也很重視孝,但孝在孔子那裡還僅限於家庭內部和親子之間,況且孔子只是把孝當做仁的基礎,人生德性的初步,士也好,君子也好,要做的事情很多,孝只是其中之一,且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到了孟子則把孝擴大為德性的最高表現,表現出以孝貫通道德全體的傾向。他很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這是儒家首次把孝與政治相結合,開了泛孝主義的先河。[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離婁上)]
這種泛孝主義自秦漢始進入政治領域,逐漸演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孝治」,亦即「以孝治天下」,。在中國,原本在孔子那裡健康靈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漢代竟然發展出「三綱五常」, 原本僅僅局限於家庭倫理範疇的孝,後來竟被政治化,甚至刑法化,這在全世界範圍內十分罕見,甚至絕無僅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k8qkr2b.html


名醫蘇怡寧遭爆棄養雙親,給父母的10個啟示:別老說「要不是我栽培...」許多事一講就沒價值了 - 今周刊 https://bit.ly/3dXajkN
編按:知名婦產科醫師、禾馨診所及慧智基因公司創辦人蘇怡寧再度爆出爭議!身價逾10億元的他被80多歲的老父親控訴棄養雙親,甚至涉嫌利用親妹妹當人頭來逃漏稅,雙方鬧上法庭,意外讓這起事件曝光。
對於這起「家務事」風波,蘇怡寧今(15)日在Facebook上首發聲,大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並揭露隱忍多年的決裂內幕,直呼「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恨情緒勒索了吧。」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悲傷、可能憤怒、可能羞恥。如果真的把家務事拿到法院來,都是很逼不得已的事情,網紅律師呂秋遠建議,不如多多體諒別人,因為或許有天我們也需要別人體諒我們。
別人的家務事,其實看熱鬧很沒意義,因為這類型的事件,很容易以「迴力標」的方式,回到自己身上來。畢竟幸福美滿的家庭,都是我們所期望的事情,但,人生就是這個但,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就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都有他們內部的問題,只是要不要拿出來講而已。所以,當「家醜真的外揚」,有些事情要提醒自己注意一下:
1. 不要把自己的退休金,交給兒女。不論是買房、投資、借款,最好都不要。除非,自己有心理準備,這筆錢就是前世的緣,不是今生的考驗。簡單來說,一旦給了,那就要對這筆錢,不期不待,沒有傷害。
2. 一旦孩子成年以後,請把錢優先拿來照顧自己,孩子不是你的投資品,就算他事業有成,也是他事業有成,不是你。別老是認為「如果沒有我栽培他,現在這個孩子還能這麼厲害嗎?」許多事,講出來就沒價值了。
3. 沒有孝順這種東西,不需要說三次。父母子女間,只有愛,沒有孝順。不愛了,父母子女也就是路人,血緣沒什麼了不起的,愛才是最大。用孝順要脅子女,只會讓子女逃得更遠。
4. 家人可能是知道你最多秘密的人,如果不想要被背叛,請閉緊自己的嘴巴,更不要利用他們去做任何好或不好的事情。
5. 父母要求子女扶養,只有在自己毫無資產、存款的情況下才行。如果自己還有資產,請求子女扶養,法院一般都會駁回請求。
6. 一般而言,子女只要有給錢,就算已經有盡扶養義務。就算孩子不願意回家探視父母,提告也無法強制執行、告遺棄罪也很難成立。只是以後可以以對方不來探視,作為剝奪繼承權的理由而已。
7. 如果曾經贈與兒女金錢、不動產,後來兒女不盡扶養義務,可以向法院請求撤銷原來的贈與,但還是以自己有受扶養的必要為限,如果自己根本不符合要求子女扶養的條件,就沒有不盡扶養義務的問題。
8. 不要勒索自己的孩子,無論是金錢,或是情感。孩子只是藉由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他對我們,沒有這麼多的義務。
9.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確實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悲傷、可能憤怒、可能羞恥。如果真的把家務事拿到法院來,都是很逼不得已的事情,多多體諒別人,因為或許有天我們也需要別人體諒我們。
10. 有人用童年療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療童年,願大家都是前者,如是後者,也別責怪自己,那不是你的錯,而是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當父母。當然,也請不要把父母當作提款機,都成年了,許多事情要自己負責。
作者簡介_呂秋遠
名醫蘇怡寧遭爆棄養雙親,給父母的10個啟示:別老說「要不是我栽培...」許多事一講就沒價值了 - 今周刊 https://bit.ly/3dXajkN


有錢就能孝順?經濟弱勢者常被扣上無能不孝的帽子
孝順,是這群新住民肩上難以承擔的重量 | 馮玉芳 / 新住民雜記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kl1YD
去年是我在台灣生活滿20年。這數字宛如強力膠黏在心上。尤其看到隨著時代的轉變,婚姻移民有更多不同的樣貌,未必都是家境清寒、低學歷、想透過仲介婚姻改變命運,反而有更多人透過自由戀愛結婚來台,且婚配雙方都來自高社經地位的家庭。
 20年是婚姻移民潮新住民的大半人生,有人透過自身努力,不只生活無虞,還可以提供原生家庭經濟支持,為家人購買土地、房產,成為家族之光;也有人努力謀生,不過收入僅能顧及子女溫飽。然而這之中,有太多因素影響新住民的就業可能及選擇,例如與生俱來的資質、後天的際遇、個人價值觀及社會結構等。又例如傳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價值觀,當高等教育越來越普遍,高學歷的薪資未必跟得上物價,更別提及買房,反而經商的收入更能安穩生活,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經商的才智。
 離家數千公里,新住民為至親端茶送水是不可能的,似乎提供金錢扶養父母、支持手足,才是最實際的孝順。女兒有能力幫助原生家庭無可厚非,但在以金錢衡量孝順的氛圍下,經濟弱勢者常被扣上既無能又不孝的帽子。
 曾有服務對象眼淚潰堤的述說母親被親戚嘲笑,說女兒來台十幾年,母親仍住在水椰子葉蓋的房屋,兄嫂也不斷對她酸言酸語外加情緒勒索,說全村嫁去台灣就只有你沒出息,我們不敢指望你的錢,你想想媽媽幾歲了還沒等到你帶錢回來蓋房……等等指責她不孝的言語。然而她因家暴而離開丈夫,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租屋,在萬物皆漲的年代,母女三人生活相當拮据,何來餘力支助他人?我只能鼓勵她先照顧好自己跟孩子,以「天無絕人之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等話安慰她。但她說,母親一輩子沒有住過樓房,她害怕年邁的母親實在等不到她賺錢蓋房子。我輕輕撫著她因哭泣而抖動的瘦弱肩膀,什麼話都說不出口。
 當孝順成為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不管是在越南還是在台灣,時常聽到「行孝要及時」、「孝順不能等」等規訓。然而對於經濟弱勢的人,孝順宛如緊箍咒在頭上鎖緊,而唸咒的人則是整個村莊,甚至整個社會文化。孝順原本是美德,但對於處境特殊艱難的新住民,孝順卻是她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也是多年未能實踐的夢。孝順,是這群新住民肩上難以承擔的重量 | 馮玉芳 / 新住民雜記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kl1Y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