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塊厝/1781年三元宮為八德最古老的廟宇/邱、呂二姓仍是八德的大姓,每五個八德人中就有一個姓邱/「八塊厝」是八德的舊名,相傳清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閩、粵移民自南部北移至此開墾,居住下來的有謝、蕭、邱、呂、賴、黃、吳、李八姓/八德市河南堂邱姓宗族-強芝公、乃辛公紀念堂(八德建興街130巷5弄,建興街162號),福建紹安台灣邱氏大宗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lKfYLh


八德區河南堂邱姓宗族-強芝公、乃辛公紀念堂(八德建興街130巷5弄,建興街162號),福建紹安台灣邱氏大宗祠
相簿 https://photos.app.goo.gl/Fevs5goPEG3PAIZa2


八德建興街-福建紹安台灣邱氏大宗祠內,與多數邱姓宗祠相同,除歷代祖先外還有供奉邱姓始祖,始祖神姜太公


------------------------------------------

八德廣福宮 @ 二魚的古蹟歷史建築之旅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kXJKl6
八德 邱家古厝 (餘慶居)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E5QihM


-------------------------------------
台湾桃園八德漳州詔安秀篆饒平客家邱氏族譜
老資料发表于 2009-8-9
以下按「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絲線壩水口社石獅下庚孫公派下其著公支派世系族譜」及參照桃園八德饒平客家邱氏「廣東省饒平縣烏石高陂邱氏烋秀公必仁公派下世系族譜」,並重點注記如下:
一世祖邱烋秀,生三子,長邱成實(大宗饒平縣金山背),次邱成益(瓊州祖),三邱成滿(海陽祖)。
二世祖邱成實,生一子,邱君與。
注:石獅下族譜記邱成實為一世祖,為比對方便本欄做二世,以下類推。邱成實,行二五郎,生於皇祐五年壬辰八月初三日辰時,卒於紹興六年丁巳三月初三日,享壽八十六歲。
三世祖邱君與,生三子,長邱淑敏,次邱淑敬,三邱淑效。邱君與,生於紹聖四年丙子九月二十一日申時,卒於紹興三年丁巳十一月二十九日,享壽九十七歲。
四世祖邱淑敏,生九子,長邱必誠(烏石高陂祖三寶江泰石領挨田東吳坑祖),次邱必形(扶陽寨程鄉祖),三邱必著(澄海萬里亟頭港祖),四邱必明(韶州祖),五邱必動(籓叚祖漳泉派未敘),六邱必變(潮陽五祇澄海祖),七邱必化(汫洲港西祖),八邱必仁(圖詳子後),九邱必達(大埔清遠林石祖)。邱淑敏,生於隆興二年甲申四月初六日巳時,卒於淳祐八年戊申二月二十一日,享壽八十五歲。
以上參照「廣東省饒平縣烏石高陂邱氏烋秀公必誠公派下世系族譜」,並參照「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絲線壩水口社石獅下庚孫公派下其著公支派世系族譜」補充之。以下為必仁公派下世系。
五世祖邱必仁,生三子,長邱惟滿,次邱惟福,三邱惟祿。邱必仁,字繼龍,行八郎,生於寶慶丙戌年。
六世祖邱惟祿,生一子,邱三五郎。邱惟祿,行二十七郎。
七世祖邱三五郎,生五子,長邱四一郎,次邱四三郎,三邱四七郎,四邱四九郎,五邱四四郎。
八世祖邱四九郎(謚景宗),生四子,長邱萬四郎,次邱朝山,三邱萬六郎,四邱萬八郎。
九世祖邱萬八郎(謚明山),生一子,邱四海。
十世祖邱四海(謚坦聰),生五子,長邱壽山,次邱福海,三邱庚孫,四邱癸孫,五邱吉甫。邱壽山、邱福海、邱癸孫、邱吉甫俱在上杭扶陽寨,三子邱永延謚庚孫永樂年間母子居住饒平開基西山。
十一世祖(一世)邱永延,謚庚孫,生四子,長邱伯宗,次邱伯通,三邱伯順,四邱伯春。邱永延,謚庚孫,行四八郎,生於元至正乙酉年正月十三日,長邱伯宗住下屋城,次邱伯通住絲線壩水口社石獅下,三邱伯順後移詔安小緞(今秀篆)住,四邱伯春下寨。
漳州詔安秀篆邱氏世系
十二世祖 邱伯順,移詔安小緞(今秀篆)住。
十三世祖 邱強芝,生二子,長邱乃章,次邱金聲。清乾隆二十二年,邱強芝渡海來台。開基八塊厝(今桃園八德)。
又有資料如下:(注:以下和上面記載稍有出入,供參待修正)
乾隆二十二年祖籍福建漳州府詔安縣邱強芝公攜二子(詩椒、詩兌)與族人渡海來台,卜居八塊厝(今八德)的溝後,邱強芝公為八德拓墾開基始祖,與呂氏家族同為八德兩大家族。
強芝公與二子披荊斬棘努力開墾田園頗有收穫,其中大房詩椒(乃辛公)的最小兒子禮炮(金聲公)資質聰慧,承先人志業經營有成,產業更擴大,於是往西邊創建『餘慶居』,由於從溝後來此地蓋新房子,請來唐山師傅施工,加上『餘慶居』的格局為一進四護龍、燕尾脊(聽說祖先在內地有人曾經作官,才蓋這種屋頂),佔地七分多地,是當時八塊庄中少有的大房子,因此稱此處為新厝(又稱頂新厝),其地名沿用至今。現今門牌號碼:新厝2號。
金聲公有三子(均和、均韻、均盛),及長人丁興旺後分家,大房(均和)取得『餘慶居』的龍邊護龍後方,門牌號碼(新厝1號),二房(均韻)取得『餘慶居』的龍邊護龍,三房(均盛)取得『餘慶居』的虎邊護龍。目前居住人都是金聲公派下的子孫。
邱禮炮(號聲美)又(號金聲)生於清嘉慶八年,卒於同治十三年。金聲公繼承先人家業,勤儉經營努力拓墾,產業更擴大。創建西邊之新宅『餘慶居』,『餘慶居』是當時庄中少有之大房子,庄人稱為(新厝)或謂(頂新厝)。金聲公為人端正能文,與排行第七的哥哥(美聲公)同為庄中要人,二人同為修建三元宮(八德信仰中心)之發起人。所以邱姓家族與三元宮關係密切,至今三元宮正殿內的匾額「輔握乾坤」「海國恩波」落款人邱家川、拜殿的「楹聯柱」落款人邱家淵,這兩兄弟是金聲公派下第三房的子孫、廊道上的「改築序碑」是後代邱創乾(邱家淵之子)為三元宮撰書。在八塊厝金聲公和他的後代不但與三元宮關係密切,在教育、公益事業亦多有所貢獻,頗受庄中族人敬仰。
-------------------------
溯源
          丘氏源遠流長。其鼻祖為姜子牙。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地,故曰呂尚。隱於渭水,文王出獵,遇於渭陽(即今陝西鳳翔縣),與語大悅:
      “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克商封於齊都營丘(今山東益都縣以西至歷城、聊城之間,河北省景、倉諸縣,東面至海,皆為齊故地)。其子穆公自立門戶,以其父封地為姓曰丘。丘自此始。
          丘穆,為丘氏始祖(時公元前1080年),世居河南扶風,為丘氏一世祖。
據秀篆《丘氏族譜》載:丘入閩是始於五十六世丘烋秀。這就是丘氏共同公認的入閩始祖。丘氏傳到五十五世祖厚,字鑼成,妣黃太夫人,生三子:長曰烋秀;次曰烋豐;三曰烋倫。時在北宋中葉,丘烋秀由河南光州固始,遷居福建莆田。生三子:長成實;次成益;三成滿。兄弟均移居潮州。
   丘烋秀生於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二十九歲登甲戌進士,歷任鴻寺卿及溫州、歙州、吉州剌史。於宋朝初年到福建省莆田縣巖頭鄉開基立業,世尊為八閩始祖,始祖宗祠在福建汀州府龍巖寧化石壁村。
   丘烋秀有三子,其長子成實,知饒平奉欽巡按,浙江監察御史,移居潮州饒平,居潮北枕金山。三傳至丘必仁,於明初遷居福建長汀。必仁孫三五郎,遷福建上杭,為寧化丘氏始祖。
   傳至十世丘四海,生五子,依次為壽山、福如、庚孫、癸孫、吉甫。壽山、福如、癸孫、吉甫俱居於上杭縣扶陽寨鄉。其三子庚孫與母仝居於饒平西山壩。時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
遷徙
          詔安二都秀篆庵前村的丘氏始祖是從廣東饒平水口村遷來的。一世祖丘伯順卜居於大坪到三世丘顒才移居庵前村。
   十一世庚孙,字永延,妣朱氏,生四子:伯宗、伯通、伯顺、伯春。其三子伯顺由饶平迂诏安,开基于二都秀篆河尾大坪头,创秀篆丘氏始祖。大坪头位于诏秀公路旁,为五环半月形土楼建筑,伯顺始祖公祠就建于大坪,于五环楼的正中央,为门楼门厅院子连两庑廊大厅组成。大厅为二层楼建筑。祠曰《瑞云堂》,祀奉邱氏开秀篆一世祖丘伯顺。大坪头今大多居住李氏居民,但由于有丘氏祖祠瑞云堂,所以民间仍延用旧叫法叫丘氏大楼。
   丘氏传至三世德隆,妣邓氏十三娘,生三子:长曰日全;次曰日禄,仍居大坪头。今大坪头丘氏大楼只居丘氏十三户五十余人,以奉祀看守宗祠。三子曰顒,移居庵前村,创居于清凉山,为丘氏家族于庵前一世祖。子孙立祠曰:《餘庆堂》,奉祀一世祖丘伯顺,陪祀二世三世神位。 
      四世二十七公讳日顒,号莲圹,妣陈氏十五娘,生二子:长曰洪;次曰俊。洪公三十郎移居注坑;次俊,生三子:长子凉山生四子,其长子茂华移居新屋里;次子茂淑,迁居潮州普宁山尾居住;四子茂隆,移居新城。茂华(七世)生二子:长子维桢,次子维稗,在新德里另建宗祠曰《继新堂》,奉祀诏安邱氏开基祖丘伯顺,开新屋里的六世祖凉山和瑞岳。
      《继新堂》在庵前村的轮东轮下自然村,建于清代,由门楼、门厅、天井连两庑廊、拜殿、大殿组成。拜殿两侧各有一耳门叫子孙门通两侧护屋。门厅与大殿都是一斗三升式斗拱,歇山顶三进三开间,建筑面积一百六十平方米。大门匾曰《邱氏祖祠》,两边有一副石刻对联:
          繼讓不隔中外月;新堂長駐古今貼。(现已改)
          大殿,龛上横梁悬挂黑底金字匾曰《继新堂》,两边有一副对联:
          源溯渭濱奕業垂昭蒙祖德;瓞延宇內芳馨廣播系視倫。
          这就是现在秀篆居住在大坪、庵前的新城、新屋里、和注坑的丘氏家族,今已传至廿二世一千余人口。
          堂号:郡号有河南、吴兴、扶风
          堂号敦睦
          昭穆
          文章華國 詩禮傳家 創垂顯奕 繼述藏嘉
          光前榮耀 世德作求 仁親義祖 燕翼詒謀
          桂芳蘭茂 日新月盛 恩皇多祐 福祿來成
          慶餘積譜 善澤綿延 宗風丕振 億斯萬年
海峡两岸丘氏是一家
      据台湾族谱资料,明、清二代,丘氏族人渡海去台湾定居者多丘烋秀派下,在台湾无论闽粤,俱尊烋公为太始祖,成实为始祖。闽藉去台定居依次为福建晋江、同安、南靖、诏安、漳浦、龙溪。诏安丘氏去台为始祖人数排第四位。
      (一)飘洋过海,迁居台湾
          诏安二都秀篆早期在台湾定居,繁衍子孙开基立业的有
          五世邱日洪
          七世邱维地
          十世邱拱一
          十一世邱茂庭、邱章植
          十三世邱翼选、邱日培、邱田明、邱周方
          十四世邱立乔、邱盛应、邱仁昌
          十五世邱文等等。不一一尽述。
      他们定居在板桥市、台北县中和市、桃园县八德乡、下庄子、淡水县桃涧堡、中坜市三坐尾庄、芝兰里、月厝里等。他们的根与祖家的根相连。他们在台湾建立的宗祠《乾霞堂》、《河南堂》、《余庆堂》是以祖家宗祠的名称命名的,以此寄托他们思亲怀乡,敬祖睦族的亲情和思念。在诏安庵前《继新堂》宗祠横梁上挂着的《翰林孔目》、《司马分州》就是台湾八世维桢派下,十三世孙邱娘增在台湾大比之年得官的匾额,回祖家祭祖时带来挂在宗祠梁上的。
          (二)寻根睦族,祭谒祖先
          海峡解冻,台湾亲人纷纷组团回乡谒祖。
          1990年6月2日,以邱垂秋为团长,率领32人到庵前谒祖,祭拜先生。
          1992年9月15日,台湾桃园县八德乡一行二十八人前来庵前拜祖。
          1993年4月15日台湾桃园县八德乡以邱垂秋先生为团长,一行二十六人前来邱氏大楼《瑞云堂》、庵前村《余庆堂》祭拜祖先、会晤亲人。
          1995年9月3日,以邱垂全先生带领33人;七月十六日邱瑞严先生一行四人;九月六日邱瑞岩先生又率领三十三人前来邱氏大楼庵前村寻亲谒祖。
      台灣邱伯順胍下,十八代孫邱正吉先生,為宏揚祖德,敦親睦族為主旨,多年來多次跨海飄洋,跋山涉水,於一九八九年就溯本尋源來到祖家,拜謁了祖先,省視親人,拜會長老觀察了祖地建設。在庵前村,倡修一至八世祖墳墓。並出資二十五萬元人民幣,修茸《瑞雲堂》、《餘慶堂》。為尋根溯源,追尋始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呂氏祖先居留地。在長途旅途中出資修建了山東臨博穆公祠,並在落成時親自前來主持落成慶典;在新疆並出資修建了搖搖欲塌的女媧娘娘廟,捐資修葺漳浦縣威惠廟等等。在詔安閩粵邊界邊貿市場三角點興起時,又投資興建了七層樓的邱氏大樓,以作為寫字樓。熱愛故梓的事蹟,不勝枚舉。
          附錄:丘邱同根同姓
      根據台灣族譜資料:降及清朝初葉,雍正名胤楨,世稱世宗,之母名丘,雍正為謀百姓,避其母諱,乃籍詞以孔子名丘,其為聖人。名不可得而名。則右加“邑”字,成為“邱”字。於雍正二年,以勒諭通行全國。
      民國,專制推翻,政體民主。丘逢甲疾呼,丘姓得姓於公元前1122年(距今三千一百餘年),孔子生於前55l~479年,後於太公近六百年,丘氏自無以先輩之姓而避後輩諱名之理。主張改正本姓為丘。今海內外多已改正。許多民間組織如香港、泰國祇定名為丘氏宗親會。
          而今丘氏之族人中有丘、邱混同者,實則今丘、邱皆同丘姓。
邱厝城派系(內容不詳) 
      明朝時,丘明孫移居漳浦杜潯,傳二世丘文卿,其子丘添瑞移居詔安縣金星鄉邱厝城開基,至今已傳二十八世。其宗祠建於明代末年,一九八九年本姓族人集資重修。祠曰《衣德堂》,衣德堂為門樓門廳、庭院連兩廊、大廳組成,大廳正中龕上橫匾曰《衣德堂》,兩邊石柱有一副對聯曰:
          祖德宗功傳百世;昭坤穆裔衍九州。
          大门楼上有匾曰《邱氏祖祠》。两边有一副对联:
          河南源本遠;杜潯澤流長。
---------------------------------------
十三世邱翼选
現桃園縣議長邱奕勝家族的中壢三座屋邱家,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秀篆鎮庵前,渡台祖為十三世國雙公, 號翼選公,隻身一人於乾隆年間渡海來台,到三座屋定居,因本地林木參天,甚為陰密,外人逐稱為「樹林仔邱屋」,而三座屋的地名即以邱家、余家、謝家為命名的由來,其家族因人數眾多,分五大房人口約兩千多人,祠堂於民國74年整建完成。並約定每年8月1日為公祭日。三座屋邱家因各房都擁有田產,故先後成立如邱詩瞻嘗祭祀公業、名題公祭祀公業、禮脈公祭祀公業。
--------------------------
題名正題名:道光2年11月邱門游氏等立杜賣斷根田契字
出處產生者:邱游氏、邱禮在、邱禮全、邱禮秀
日期形成日期:道光2年11月 (1822/1823)
範圍與內容承買人邱三才;在場見人天喜、詩盛;為中人勝邦;代筆人自能;關係人邱乃辛、邱子羨、邱翼選
機關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個人名稱邱三才 | 邱禮在 | 邱禮全 | 邱禮秀 | 天喜 | 詩盛 | 勝邦 | 自能 | 邱乃辛 | 邱翼選 | 邱子羨
種類形式契約文書
地理名稱桃園縣
土地名稱八隻屋庄 | 桃園縣八德市
------------------------------------------------------
清朝漳州客家人來臺的人數,佔臺灣漳州人的七成以上,按比例換算約佔總移民人數的五分之一。他們是怎?進入臺灣的,偷渡的細節如何,在時間上如何佔得先機?是這篇文章所要探討的。我們從漳州客家最大姓氏張廖氏說起。
  據史載官陂張廖氏移居台灣始于明末清初。明末百姓苦於官紳之虐,平和官溪張耍聚眾起義,駐軍二都官陂犁壁石山「環沙寨」,他與盟兄弟們以萬為姓(建廟于官圩城內稱「萬古廟」,前廳說關公神座,後廳為將士神牌) 改為萬禮。當時鄭成功從閩入粵,東路過汾水關時,由施瑯指引投入鄭成功隊伍。順冶十六年(公元一六五九年) 鄭成功攻打金陵,萬禮戰死沙場,鄭成功兵回金門時,留駐「環沙寨」起義軍準備去?門會師時,為南陂林時修密報詔安縣令,詔安、饒平二處官兵圍剿,環沙寨被攻破,義軍全赴廈門投鄭成功,一直到收復臺灣,後歸田臺灣紮根,張耍義軍中的將士,多數是張廖的後裔,通過此關係至清康熙、乾隆年間張廖的子孫紛紛入臺尋親墾殖。據傳昔日西螺七嵌的港尾武術?舞獅及治傷跌打藥,是從官陂賽下傳過去的。(註:出自廖丑先生著 西螺七崁開發史)
詔安二都太平沈氏,東祖沈泒十九世廷章公,隨鄭成功開居臺灣,為援剿左鎮參將,援剿者,今日燕巢也。
  秀篆游瑞清曾孫(王游氏八世)
游廷院,係鄭成功驅荷蘭殖民統治者后,駐守臺灣的鄭氏部下的騎都衛?虎衛。他與族兄弟廷科、廷錄、廷碧,侄兒一江、武生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
在福建漳泉聚集數百人自成一軍,北上興化(莆田)
與清兵作戰。戰敗後廷院戰死在烏龍江,其子一涵同廷科、廷琳、廷碧及秀篆、官陂、霞葛、太平?多的客家鄉親回到臺灣安居樂業。(註:出自1998年
詔安縣誌)
  《永定范陽簡氏洪源會益公族譜》記載,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 ,鄭成功舉兵漳、?抗擊清軍,簡德潤第十一、十二世孫輩群起響應。南明永歷十五年(1661) 鄭成功收復臺灣,他們一起隨軍作戰,台灣光復後,他們也定居?島。
  從以上資料顯示高雄大寮 、嘉義大林的簡姓以及其他新營、水上、斗南小東、埤麻的沈氏皆是漳州客家的背景。
    施瑯攻打臺灣時部隊中也有詔安客家兵
  順治七年(1650年) ,鄭軍左先鋒施瑯引薦
“以萬為姓集團”
數千名將士投鄭,這數千名將士中官陂張廖姓是大宗,秀篆李姓及其他姓氏是小宗。由於萬禮投靠鄭成功後除了帶兵打仗以外還負責籌措軍餉,因此詔安客家山區仍
然有一部份”萬姓集團”
留守擔任這個任務,其手段就是徵收銀兩,如有不從就以武力或挖祖墳勒索為手段,因此詔安客家山區有一些姓氏受害,秀篆邱姓被索八百銀兩,霞葛鎮南陂林姓更
慘從清順治五年(1648年)
到順治十三年(1656年),九年之間,被殺害80多條人命,勒索15900兩紋銀,施瑯攻臺軍中的詔安客家兵成員以這些姓氏為主力,其目的在於報仇,澎
湖海戰清軍獲勝鄭氏王朝投降,臺灣實際上沒有戰鬥,報復性的屠殺慘劇沒有發生,南陂林氏、秀篆邱氏部份兵士留下開墾,今天我們發現南陂林氏主要分佈在嘉義
竹崎半天寮、高雄縣、西螺埔姜崙,嘉義番路、中埔、柑仔宅,臺中縣、臺北市、臺北板橋等地。邱姓主要分佈在桃園八德。今天在崙背、二崙、西螺極少看到林姓
与邱姓詔安客其故在此。
(註: 出自詔安霞葛南陂林姓族譜、臺灣邱姓族譜、臺北市福建詔安同鄉會理事
林正雄先生口述、詔安縣 李應梭先生口述)
清朝統一臺灣後其他姓氏詔安客在臺灣的開墾與分佈
呂氏:宜蘭員山、桃園市、桃園龜山、桃園觀音、桃園大溪、桃園大園、桃園八德、彰化員林、屏東里港、臺北市北投區、臺北板橋、臺北坪林、臺北樹林、臺北中和、臺北永和、臺中大里、臺中神岡、臺中潭子。
依目前所知,呂姓詔安客在臺北縣中和市人數極多,政經上佔有一席之地,他們是雙和客運的大股東,前中和市長呂芳煙,房地產界三鐵共構的新板特區早年是中和
呂家的農地。(註:林正雄先生口述)
臺中潭子著名的彩雲山莊也是呂姓詔安客所有。南宋大儒呂萬春是呂姓詔安客的遠祖,當過宋朝的禮官對祭祠禮儀極為熟悉(註:出自呂氏族譜)
,因此其子孫有一部份以司公(烏頭、紅頭)
為業。在二崙和崙背早期也有一個呂家莊,幸在1807年虎尾溪洪水泛濫,沖出形成新虎尾溪時,呂家莊正好在河道上被沖?居民四散逃逸,從此散莊。(註:
出自雲林縣釆訪冊)
游氏:桃園市、桃園龜山、桃園大園、桃園蘆竹、桃園新屋、臺中市、臺中潭子、臺中豐原、臺北中和、宜蘭市、宜蘭礁溪、宜蘭員山、宜蘭羅東、宜蘭三星、彰化員林、彰化花壇、彰化大村、屏東恆春、南投、臺南鳳山、基隆三貂嶺。
王游氏:桃園市、臺北中和、彰化員林、桃園大園、臺中市西屯區。
   游姓分清游與王游,在詔安王游己恢復王姓,臺灣一律姓游。入墾臺灣甚早,臺北市第一任市長游彌堅家住內湖,據聞其祖先是乘武裝船隻,趁漲潮時從關渡門直接開入臺北平原抵達內湖。游姓在中和與呂姓、江姓合稱三大姓。(註:林正雄先生口述)
?氏:彰化埔心、彰化員林、彰化溪湖、彰化大村、臺北土城、桃園大溪、桃園蘆竹、桃園南興、桃園大園、臺中豐原、苗栗通霄。
   前國大代表?順興、歌星?三元都是代表人物。桃園大溪黃大目豆乾家族也是詔安客。(田野調查)
田氏:臺中大里、雲林二崙、雲林口湖、南投中寮、南投草屯、宜蘭頭城、台南山上、嘉義市。
賴氏:南投、桃園龍潭。
張氏:臺中、南投竹山。
徐氏:嘉義朴子、臺北板橋(埔墘)
   板橋厚生橡膠創辦人徐風和家族是來自詔安太平大布的詔安客,今板橋遠東百貨公司大樓原址是厚生橡膠的廠房。(註:林正雄先生口述)
羅氏:臺北市北投區、臺北土城、桃園龜山、桃園市、臺中潭子、臺中平原、臺中市北區。
謝氏:臺北新店。
江氏:臺中豐原、桃園市、臺北縣。
據北部文史工作者表示在桃園的詔安客早期都是從新屋鄉的永安漁港登陸,然後沿著114省道抵達中壢、八德等地區,114省道兩傍有極多的詔安客分佈其間。
也有沿著大漢溪進入板橋、大溪等地區。1904年的臺北市地圖今中山北路中山市場有一個村莊叫做詔安厝,中山市場早期的名稱叫做詔安市場(註:林正雄先生
口述)。限於時間、資料我們僅能講到這裡。
漳州客家移民來臺的背景 | PeoPo 公民新聞 - https://goo.gl/HKwQxK
-------------------------------------

高鐵延伸六塊厝 高市長藍綠白參選人交手政策主張 | 地方 | 中央社 CNA  六塊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