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雞炎帝故里全球華人老家
2. 炎黃文化研究及有關問題炎黃文化研究及有關問題
3. 周原考古與炎黃史影的新思考
4. 炎帝部落遷徙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5. 北首嶺·半坡·姜寨·炎帝族的故里
6. 關於“炎帝”概念成立過程
7. 炎帝和妻子生地的有關問題再研究楊東晨
8. 簡論炎帝的有關問題
9. 論炎帝稱謂的諸種模式與成因
10. 炎帝與神農氏考略
11. 炎帝與農業神
12. 從炎帝傳說研究早期中華民族
13. 炎帝族對於“大火歷”的貢獻
14. 炎黃二帝與中華姓氏文化
15. 寶雞關桃園考古與炎帝文化
16. 試論炎帝文化的民本思想
17. 炎帝和華夏文化
18. 炎帝與燦爛的中華文明
19. 從阪泉之戰看中國文明起源的路徑
20. 從海岱姜姓國史看炎帝族係對
21. 由嘗百草談炎帝對農耕文明的貢獻
22. 炎帝·週人的農耕文化與周文明
23. 炎帝與人文意識
24. 炎帝與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
25. 弘揚炎帝精神振興中華民族
26. 炎帝與中華民族
27. 炎帝神農文化所蘊涵的民族精神
28. 炎帝的重德尚和精神
29. 炎帝精神光照千秋
30. 淺論炎帝精神與中華民族的複興
31. 炎黃始祖和炎黃文化在新時期民族復興中的地位與作用
32. 炎帝祭祀與政治文化
33. 論秦漢雍地諸畤中的炎帝之祠
34. 天帝之尊與一統天下的理念
35. 從清代的祀典看炎帝文化的傳播
36. 秦人為何祭炎帝、黃帝?
37. 炎帝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38. 炎帝研究熱的哲學反思
39. 炎黃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40. 炎黃部族圖騰考
41. 姜炎、姬週兩后稷的時代及其代興考
42. 破門說精衛
43. 姜女原廟會與姜女原崇拜
44. 關於姜太公的幾個問題
45. 論齊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6. 附錄一
47. 附錄二:
48. 附錄三:
49. 附錄四:
50. 附錄五:
-----------------------------
崔、丁、謝、許、晏、岳等近40種姓氏均源於姜姓 (2013-03-28 22:32:25)
標籤: 姜戎氏 知識 種姓 孫已 來歷 分類: 追根溯源
崔、丁、封、高、盧、駱、文、謝、許、晏、岳等姓氏均源於姜姓
柴、崔、丁、東郭、西門、封、高、國、慶(賀)、洪、後、桓、紀、焦、歷、盧、呂、齊、駱、墨、丘、邱、向、尚、申、申屠、殳、邰、文、謝、許、晏、岳、宇文、竹、竺等姓氏均源於姜姓。
中國姓氏,源遠流長,演變複雜,自上古伏羲氏“正姓氏,別婚姻”以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炎黃子孫,繁衍不息,各族各宗,自有來歷,有著悠久的歷史。姜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據史書記載,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因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說文》曰:“ 神農居薑水,因以為氏。”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薑水(今山西岐山縣),故以薑為氏。《元和姓氏》、《說文解字》、《新唐書》等均有記載。《水經註》雲:“ 岐水,又東迳姜氏城南,為薑水。”作為“三皇”之一的神農氏,出生於陝西岐山西南方的薑水河畔,即以薑為姓,子孫世代相傳。姜姓與姬、媙等20個古姓均起源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與姜同為神農氏後裔的還有齊、甫申、呂、紀、許、向等姓。
炎帝的薑姓子孫很多,堯舜時代的四岳、共工都是他的後裔。商、週時的呂、申、齊、許等列國都是姜姓的封國。由於各種原因,炎帝的許多子孫已變易為其他姓氏。
柴、崔、丁、東郭、西門、封、高、國、慶(賀)、洪、後、桓、紀、焦、歷、盧、呂、齊、駱、墨、丘、邱、向、尚、申、申屠、殳、邰、文、謝、許、晏、岳、宇文、竹、竺等姓氏均源於姜姓。
姜姓主要的一支即呂氏,據《呂氏世系表》載:“共工氏從孫伯夷,佐堯掌四岳,佐禹治水,封為呂侯,為呂姓之始。”《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 呂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通遍)掌四岳,為諸侯伯(通霸),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可見,呂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國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後裔,共工氏從(堂)孫伯夷,是帝顓頊之師,帝堯時輔政,掌管禮儀,帝舜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並告誡他說:“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記帝舜教誨,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的“心呂之臣”(呂,據許慎《說文解字》:“呂,脊骨也,象形。”《新唐書·宰相世系》: “呂者,膂也,謂能為股肱心膂也。”心呂之臣意即心腹之臣)。為嘉獎伯夷,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
伯夷的後代,早年活動於甘青山岳地區,由於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岳祭司,也是當時強大的部落之一。呂與申,皆為四岳部落之後,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詩經·大雅·崧高》稱:“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這裡的甫就是呂,《尚書·呂刑》在《禮記·表記》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證。)
虞、夏之季,炎帝后裔四岳,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建立呂國。夏賜以祖姓姜,以延續炎帝的香火。另外,姜姓還有一些分支,分別建立有申、許、齊等國。其中,申國原居陝西、山西間,周宣王時一部分遷至河南南陽。許國建於西周初,開國君主是四岳後裔伯夷的裔孫姜文叔(又稱許文叔),在今河南許昌東。
齊國建於西周初,始祖是呂國的呂尚(又叫姜尚),字子牙,號飛熊道人,世稱姜太公。建郡於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臨淄北。呂尚,《史記·齊太公家》說:“本姓姜,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二十九世至齊康公,於公元前391年被田和放逐海上,齊國變為田氏政權。
呂尚的後代分散,或姓呂,或姓姜,或姓其他。對此,《新詔書·宰相世系》記述為“姜姓本炎帝,因以水為姓。其後子孫普易他姓。堯遭洪水,共工之從孫佐禹治水,為四岳之官,以其主四岳之祭,尊之,故稱曰大岳,命為侯伯,复賜以祖姓曰姜,以紹炎帝之後,裔孫太公望封齊,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宋人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在“姜”條補充:“夏、商以來,發為齊、許、申、甫四國,世在顯諸侯,其居戎狄者為姜戎氏。”
姜太公有一子,名伋,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康王時為顧命大臣,死後諡號為齊丁公。齊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應繼承齊國君位,卻讓位於庶弟叔乙,自己食採於崔邑( 《章丘地名志》記載,崔子城在舊章丘城北70華里、大清河之濱。 ) ,以封地為姓,遂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為崔季子。
注:崔邑,即崔子城、崔氏城。據《章丘地名志》記載,崔子城在舊章丘城北70華里、大清河之濱。《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稱“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因年代久遠,滄海桑田,具體位置待考。
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
----------------------------------------
申原為西戎的一支,最初住甘、陝之間。申國起源於申族,它是羌族的一支,為姜姓,古今學者都一致認定姜源於羌,姜即是羌。申國和呂國、許國、齊國俱為姜姓
申氏家族的受封——西申國、東申國、南申國與申呂國四申國在建國地域上的比較
申氏,家史
申氏家族的受封——西申國、東申國、南申國與申呂國四申國在建國地域上的比較
西周時期分封諸侯,從而出現了許多的諸侯國,申國就是其中的一個諸侯國。然而由於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出現了一系列的申國,先後有西申國、南申國、東申國、申呂國等諸侯國都被稱為申國,即所謂的“四申國”,這樣在無形中對申國的認識就增添了許多的困惑和麻煩。再加上古代文獻中關於申國的記載有限,傳世和歷代出土的申國的文物也不多。因此,學術界對申國的歷史狀況有許多不同見解。
四申國在建國地域上的比較
申原為西戎的一支,最初住甘、陝之間。申國起源於申族,它是羌族的一支,為姜姓,古今學者都一致認定姜源於羌,姜即是羌。申國和呂國、許國、齊國俱為姜姓,這一點也是學術界所公認的。《史記·齊太公世家》記云:“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四岳”是姜姓,炎帝之後,所以申、呂、許、齊等國姜姓的“姜”,是由炎帝的姜姓一脈相承下來的。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說:“姜姓起源於陝西西部黃土原上的意見.自從我於1934年到寶雞鬥雞台作田野發掘的時候就已經深切的感覺到。由於前面所說的薑城堡、清薑河、神農廟、潘溪水、姜氏城諸遺蹟的指引,就覺得姬、姜兩姓的關係由來已久,絕不能分屬兩族。”這說明了炎帝姜姓氏族的早期活動應認定是在今陝西西部一帶甘、陝之間,所以申國的原封地也應該在此地域。
陝西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一帶的“西申”古為申戎之地,所以“西申”也被稱為“申戎”,亦稱“姜戎”,應是“四申國”中地域最廣的。它本是古老的薑姓氏族的早期活動地帶,也可說是申人的早期活動地帶,是一個實力較為強大的封國。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的申侯曾對周孝王說:“昔我先驪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申戎之女同秦的祖先大駱婚配之後,申戎的勢力在西方是很強大的,為西方諸戎之首,即殷商之末的西戎“申侯”之國。週滅商後,勢力日盛,大約在王季時代申人投奔了周人。在周初大分封時,申人被封於陝西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一帶,建立起申國。
《逸周書·王會解》記周初成周之會,按方位敘述了四方來貢者,其中有一段說:“樓煩以星施,星施者洱施;卜盧以執牛,縱牛者牛之小者也;區陽以鱉封,鱉封者若彘前後有首;規規以麟,麟者仁獸也多;西申以鳳鳥,鳳鳥者戴仁抱義執信;氏羌以鸞鳥……”此中的“西申”與其他西北部族並列,可證週人西北之申戎確實稱為“西申”。蒙文通先生曾經指出:“《西山經》有申山,有上申之山,有申首之山,申水出焉。《地理今釋》雲:'申首之山,今甘肅中衛縣南雪山山脈,東趨直至陝西蔑州河岸為申山上申山之首幹,故日申首也。'……則安塞米脂以北,西連中衛,為申戎之國,所謂西申。”參照當時政治形勢,我們可以得出西申國居於週都豐、鎬以西,並與秦國相鄰,活動區域大致在今甘、陝交界的小隴山南麓地區。
到了周宣王時期,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改封王舅申伯於今河南省南陽市,在原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相對於西土之申,此申國遂稱“南申國”。《元和郡縣圖誌》卷二十一鄧州南陽縣條下記:“本週之申伯國也,平王母申後之家。漢置宛縣,屬南陽郡。”《漢書·地理志》“南陽郡宛縣,故申伯國。謂宣王改封之後也,以前則不知其地。”這些史料都比較明確地肯定宣王時所封的申國就在今南陽市附近。南陽之申,除了文獻記載外,1981年在南陽市北郊出土的西周晚期“南申伯太宰”銅器也是古申國南封於此的有力證據。再者,對於其具體位置,《漢書·地理志》中也有提到:“申之疆域,在冥呃之北,淮水之南。”冥厄關,今湖北廣水市和河南信陽縣交界處,淮水即淮河。古南申國東接息(今河南息縣)、弦(今光山縣西北)、黃(今潢川縣西),西連呂(今南陽市西)、鄧(襄陽至鄧州市一帶)、飂(在今唐河縣西南80里湖陽鎮),北鄰繒(今南陽東北方城)、道(在今確山縣北)、蔡(在今上蔡、汝南),南近鄖(在今湖北安陸)、隨(今隨州市)、唐(今隨國西北)。1981年在南陽磚瓦場出土的銅簋兩件,其銘文有“中宰父大宰南申”、“南申伯大宰”字樣,可見,“南申”一說確實存在。
而東申國的具體地理位置,筆者認為信陽之申是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山)焉。平王即位,既封陳、蔡,而皆复之,禮也。”
杜預注:“道、房、申皆故諸侯,楚滅以為邑。荊,荊山也。都說信陽為春秋時申國地,有的還說謝城在信陽“縣西北六十里” 。其位置正當淮河上游北岸。楚宣王封其王舅與謝屬一遷,楚靈王遷其於荊,是屬再遷,楚平王時“復之”,申人則又回到其淮域故地,當是三遷。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稱信陽之申為東申,是今人顧鐵符為了區別南陽之申即南申而創立的名詞,並非當時已有東申之名。信陽南有平靖關、武勝關和九里關所謂“信陽三關”,北有淮河天險,扼南北交通要道,控淮河流域咽喉,是春秋時期的戰略要地。清代江永《春秋地理考實》日:“申伯雖封於謝,而其後乃國於申。”江氏已註意到了南申疆域不斷擴大的史實:其都邑初陟封時在今河南省唐河縣之謝城,後又遷至今河南省南陽市之申城。
申江平原的“申呂”為呂人在申江下游平原建立的申呂國。呂為古代四岳部落之後,是古老的薑姓部族的一支,在夏代以前便活躍在中國大地上,歷經夏、商至兩週時期,一直作為重要的方國而存在。《史記·齊太公世家》說:大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國,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通志·氏族略》載“呂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後也。虞、夏之際,受封為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呂。”可見,呂國的遠祖為炎帝,其近祖為上古神話傳說時代的神話英雄共工,其始封之君為堯、舜時期助禹治水有功的伯夷。呂國是姜姓部族在虞、夏時首封的第一個方國,呂族亦有多支被封於各地。在夏王朝時期,呂族的一支曾被封於呂地(今河南南陽一帶),至周宣王改封其元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時,該呂族被迫放棄南陽的呂地,改遷於長江下游進海口一帶的申地,即申江平原。該呂族在申江平原發展,史稱“申呂族”,其後該族在申江平原即揚子江(黃浦江)兩岸地區建立申呂國。
--------------------------------
姜太公祖居地及姜、呂、申、許等姓祖居地進一步考證,希望諸位同道能多提供相關史籍資料。若有轉發文章者,請註明出處,謝謝。
呂之歷史、地望與人文
胡會雲
呂之歷史
《說文解字注》稱:“呂,脊骨也。曰:昔大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以心呂之意命其地而侯之”。段玉裁注引《國語》曰:“胙(大禹)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古字呂、膂通假,呂即膂,由字義見四岳為大禹心腹重臣。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雲:“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舜時,居四岳位,佐大禹治水者謂伯夷,受封於呂(其後人以呂為氏)是為'有呂'之始。”此後,呂經歷夏、商,世有封土。周初,呂之後裔呂尚,佐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呂之後裔同時受封於呂、申、齊、許。《國語》曰:“齊、許、申、呂由大姜。”《毛詩正義.崧高篇》注:“堯之時姜氏為四伯,掌四岳之祀……歷虞、夏、商,世有國土,週之甫也、申也、齊也、許也皆其苗裔。”二者均確指齊、許、申、呂出於伯夷(姜姓呂氏)。許慎在《說文解字》自序中自述祖譜曰:“太岳左夏,呂氏作藩、俾侯於許”。也明說許出自呂。應當加以說明的是申,申國始封於周初,晚於呂一千餘年。始封地在今陝西、山西之間,後人稱西申。周宣王時,將西申一部遷至今南陽市至唐河縣一帶建申國,與呂相鄰,共同藩屏周室。上述史實顯見伯夷所建之呂歷史最長且系申、許、齊之宗祖。呂經夏、商至周初仍舊封。周宣王時,為阻遏楚國向北擴張,在江漢一帶分封姬姓,姜姓國,拱衛王室,史稱“漢陽諸姬”,包括申、呂、曾、隨、唐、軫。除申、呂為姜姓外,餘皆為姬姓,由此見姜姓之申、呂與周王室關係非尋常可比。週幽王時,申、呂國勢漸衰,《國語.鄭語》史伯言:“幽王之時也,乃云申呂,申呂雖衰,齊許猶在,仍得'有呂'者”。之後,楚國日益強大,不斷北進,至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十二年)楚滅鄧、申,呂勢孤,旋被楚國滅掉。楚改呂為邑,稱呂邑(呂城)並成為楚國征收軍賦和防禦北方敵國晉、鄭的軍事重鎮。(《左傳.成公七年》)。秦代,呂邑屬南陽郡。漢初,在呂境設涅陽侯國。呂后臨政,封諸呂為王侯,高後四年封其侄呂忿為呂城侯,後周勃殺諸呂,呂城侯廢,呂遂湮沒。
呂之地望
呂、甫(周宣王改呂為甫)為國名,呂邑、呂城為治所名,古籍所載均為一個方位。隋唐以前,其界標方位確定無疑。先看虞夏之際之呂,《史記.齊太公世家》雲:“呂尚先祖,虞夏之際封於呂。”裴駰集解引徐廣注云:“呂在南陽宛縣西” 。司馬貞素隱引《地理志》雲:“申在南陽宛縣,申伯國也,呂亦在宛縣之西也。”再看漢初之呂,《史記. 呂太后本記》,呂后封其侄呂忿為呂城侯,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注云:“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呂尚先祖封。”以上所引可見呂、呂國、呂城方位在宛之西,《括地志》更確指在南陽縣西三十里。《括地志》為唐代地理名著,其分敘各州及山川、古蹟等,多根據經傳並援引六朝輿地書籍以為佐證,由於其去古不遠,所論確鑿,唐宋著作多曾稱引。因此書中界標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可坐定論。是時,南陽縣治設在今之南陽縣潦河鎮,其西三十里即今鎮平縣境。但是隋唐之後,南陽縣治所又北移至今南陽市,後人不查,竟以今之南陽市為座標,將市西董呂村敷會為古呂城(國)遺址。如《元一統志》雲:“南陽縣西有董呂村,即古呂城。”《明一統志》因其說云:“呂城在府西三十里,虞夏時封呂望先祖於此,今名董呂村。”而後所出諸誌及辭典又沿襲元明志書,董呂村為古呂城(國)遺址遂成定論。實則董呂村為古呂城(國)遺址之說謬誤明顯,其大端有三:一、隋唐時鄧州府南陽縣治設於今潦河鎮(見肜良翰《隋唐時期南陽治所考》 ),潦河之西岸即鎮平境,其西三十里當在今鎮平縣境侯集鎮宋小莊、鄂營一帶。二、酈道元《水經註》雲:“梅溪經宛西呂城東”,梅溪為潦河(已考證),呂城當在潦河之西的今鎮平縣境內,而董呂村卻在潦河之東,其非古呂城不言自明。三、若董呂村為古呂城(國)遺址,其地必遺留有文化層,然該村地表地下均無古文化之踪跡,顯見該村為後起村落,於呂城(國)毫無關係。因此,我們應當糾正由《元一統志》造成的謬誤,以成書於唐代的《括地志》為依據,確定古呂城(國)的具體界標,即在隋唐時期鄧州南陽縣(今潦河鎮)西三十里的今鎮平縣境宋小莊、鄂營一帶。這一地帶為古呂城(國)遺址的理由已分見於上述,更重要的一點是該地帶廣大豐厚的遺留文化層可與文字記載互為佐證。該地帶地表、地下文化遺留範圍廣、內容多,經初步考查,遺留文化層的中心區域周圍長達10多公里,文化層厚達5—8米,地表文化遺物到處可見,僅從宋小莊一小快菜地裡,文物工作者就發現了從新石器時期至宋代的各種器皿殘片,且無斷代。附近幾個村莊盛產硝土(文 化層),至少從清代開始,農民就挖硝土肥田。文物工作者認為,如此大規模的文化遺留,在河南省內實屬罕見。建國前,該地帶不斷有文物出土,著名的有萬戶侯印。建國後,在宋小莊發現有排列規整的漢代陶井群體,顯見此地為一漢代城市。同時出土有大量夏、商、週、秦、漢完整器物,如夏代澄濾器、商周大口樽等。1975年在該地帶以北約4公里處的壺平嘴發現春秋時期貴族墓,出土十餘件銅器,其中有雙耳雲雷紋銅鼎。1976年在該地帶以北2公里的薑營附近的趙河灘上,發現洪水沖出的立耳獸面蹄足西周銅鼎一件,其上有銘文“上作父丁寶彝”六字。二者均顯示出主人的貴族身份。此一地帶及其附近的廣厚文化層與出土器物的高品位,已透露出其為一歷史悠久的古國遺址。從文字記載與地下文物的一致,我們可以斷定,此一地帶即春秋以前著名的古呂國、戰國時的呂邑、秦漢時的涅陽、呂城遺址。
呂之人文
關於呂地的文獻最早見於《山海經.中山經》,其中記云:“又東三十里,曰倚帝之山。”畢沅注云:“山在今河南鎮平縣西北。”《新唐書.吳筠傳》雲:“筠居南陽倚帝山。”《綱目.前紀》雲:“倚帝山、古猗帝建都處。”以上數條表明,倚帝山在上古是一著名之地。因此,伯夷作為虞夏時的心呂之臣才有資格受封於此並以呂名國。從虞夏伯夷封於呂至漢代高後呂雉封其侄呂忿為呂城侯的近二千年曆史中,呂地人文燦爛,古籍多有記載。最早見於文字的是伯夷,伯夷姓姜氏,為炎帝(神農氏)之後,共公氏之從孫。伯夷之父曾為帝摯之師。伯夷歷佐堯舜、掌四岳(相當後世之宰相),舜時為禮官,上下咸讓,後佐大禹平水土建立殊勳,大禹視為心膂,以呂名其封地,因稱呂氏。至商代,其後人仍襲舊封,《國語.週語》有“大姜之侄逢伯陵為殷之諸侯”的記載。商末,呂地出了個大人物呂尚。《史記. 齊太公世家》雲:“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由“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可知呂尚確為呂之後裔。又云:“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從其“博聞”、“嘗事紂”可見其出身貴族。至於世家中稱呂尚為東海上人,實指呂尚晚年受封所居之地(齊),並非呂尚籍貫。因此,應肯定呂尚為呂國人,並具有呂國貴族的血統。呂尚生值商末,曾事紂王、目睹紂無道,乃離紂而去,遊說諸侯,聞周西伯姬昌賢,乃歸之。後姬昌被紂王囚禁於羑里,呂尚與散宜生、閎夭合謀用美女、寶物獻給紂王,贖回姬昌。姬昌歸西周,在呂尚幫助下,行德政,使天下人心歸周。呂尚又用兵,出奇計伐崇、密須、犬夷,使三分天下,周有其二。姬昌去世後,昌子姬發繼位,尊呂尚為師尚父(呂尚亦為文王師),在呂尚的輔弼下,繼承姬昌未竟之業,於孟津大會諸侯,向紂王示威;二年後,誓師於牧野,滅商建週。論功呂尚推第一,乃封呂尚於齊營丘。呂尚就國後,修明政治,發展工商,附近人民多歸附齊。周成王即位後,管蔡作亂,淮夷叛週,成王乃派召康公為使節使齊,令呂尚“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擅天子伐徵事,成為大國。週穆王時,呂國又出了個政治家呂侯,呂侯為周穆王相,或為司寇,受週穆王命,減緩過重之刑,作新刑法,史稱《呂刑》。《呂刑》的仁政思想,深得人心,因此被孔子收入儒家典籍之一《尚書》之中,成為我國成書最早的一部法典。
姜姓與周存在著長期的姻親關係。週之始祖后稷,其母曰姜原,文王姬昌祖母曰太姜,皆姜姓女。周朝建立後,姬姜兩姓世代聯姻,僅史籍所載,武王、厲王、宣王、幽王的皇后均出姜姓。因此姜姓諸國成為輔弼周王氏的重要力量,申、呂尤為突出。所以,週之君臣對申、呂懷有特別敬意。在《詩.崧高》篇中竟至讚美申、呂國君是神靈所降生,雲:“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呂)及申”。並極力頌揚申呂國君的文治武略云:“維申及甫(呂)維周之翰、四國於番、四方於宣。”西周末年,幽王囚申後,廢太子宜臼,申後逃歸母家申國,申侯怒,乃聯合犬戎、呂、許等國攻入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下,西周遂亡。接著申呂等諸侯國立太子宜臼為平王、遷都於雒邑,建立東周(《國語.鄭語》、《史記.周本紀》);在西周、東周的替廢中以申、呂為首的薑姓諸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平王東遷,周室衰落,楚國乘機向北擴張,申、呂數受侵伐。平王派畿內兵長駐於姜姓母家的申、呂、許諸國。兵士思家,乃怨恨平王,作詩(《揚之水》)刺平王,詩云:“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呂),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呂),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詩中申、呂並提,可見申呂與周王室關係之密切。
漢朝建立,封呂勝為涅陽侯。高後四年,(前184年)呂后封其侄呂忿為呂城侯。涅陽、呂城實為一地,二呂先後封此,更透露出漢之呂姓與呂地在歷史上的淵源關係。
-------------------------------------
炎黃子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QWGqq
武氏祠黃帝浮雕
炎黃子孫,也稱黃炎子孫,中國術語,意指追認炎帝與黃帝為先祖的族群。承認黃帝為其先祖的族群,則稱為黃帝子孫。羌族以炎帝為先祖,不認為黃帝為其先祖。這是一種漢民族主義的產物。
黃帝、炎帝爲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人物,儘管尚未有考古學證據,華夏民族的血緣先祖常被認為是黃帝和炎帝的後代[1]。傳統中國帝王爲天下思想,所謂天子「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天子不僅是中國的首領,也是四夷的首領,《史記》記載「黃帝居中,四夷賓服」。後來,不論是虞夏商周的華夏族,還是夷蠻戎狄的「四夷」族,都視黃帝爲「高祖」,自稱爲「黃炎之後」、「炎黃後裔」[2]。除了漢族,中原以外的其他許多族群也都以炎帝、黃帝爲祖先。
部份中國及日本皇朝的儀祀中亦有祀拜黃帝炎帝或炎黃合祀的記錄。[註 1][3][4][註 2]
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都曾以此做為漢族等中國民族的代稱或另稱。[5][6][註 4][7][8]
炎帝黃帝與華夏文化
在中國古代文獻及傳說中,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始祖。炎帝與黃帝之後形成華夏族,在漢朝以後亦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被認為是華夏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農業方面神農炎帝製作農具,並教導農耕技術。如醫療方面,黃帝擅長針灸,神農則擅長本草中醫。名下的書籍有《針灸甲乙經》、《明堂針灸圖》、《黃帝內經》、《黃帝針灸蝦蟆忌》。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9][10][11]
其中黃帝時代尤其被視爲華夏文化以及技術的源頭,如文獻記載,「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12]黃帝時代的發明創作,再如,嫘祖發明種桑養蠶和抽絲,倉頡創造文字,黃帝發明輪車,伶倫創製音律,等等。[13]考古學家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些初創為炎帝、黃帝或相關人物的作品,但也不能證明這些不是他們的作品,而且也沒有具有說服力的否定理由。
歷史上以炎黃為祖的非漢族群
自古以來,許多非漢人族群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14]
以黃帝為祖的非漢族群
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
按《史記》記載,黃帝之後的的幾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是黃帝的直系子孫。蠻、夷為了確立統治中國的正統,個別帝王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15]。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蠻夷,如匈奴、鮮卑等等,也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16]。
以炎帝為祖的非漢族群
如《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也自認為契丹是炎帝苗裔。然而苗族則是以蚩尤及炎帝為其神話祖先,和漢族以黃帝及炎帝為其神話祖先不同,可能和涿鹿之戰的黃帝及蚩尤的對戰神話相關。
晚清以炎黃為祖的中華民族的國族建構
清末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在清朝末年,炎黃為祖的觀念隨著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特別是黃帝被稱為中國人的祖先,有學者以文獻證據認爲是始於晚清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從中國遠古傳說的三皇與五帝中脫穎而出,被尊奉為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17]。但《史記》、《國語》等文獻以及早已廣泛存在的宗族家譜表明這種學者的說法悖於事實,以炎黃爲祖先是早已存在。只是過去中國人的國家主義淡薄而宗族觀念濃烈,因此在近代的亡國危機下以炎黃子孫爲旗幟,全國一體,親同一家,個人命運係於國家命運,以喚醒國人的團結和保國強國的精神,否則國破家亡,家庭個人的命運可能重蹈美洲印第安人的命運,因而炎黃子孫的稱謂和觀念比過去更爲強化。
炎黃為祖的血緣說包含的族群範圍不一,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溫和的改良派則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註 5][註 6]。為了政權及政治正當性,爲了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抵抗侵略瓜分中國的外敵列強,滿洲貴族亦以黃帝子孫的象徵來超越滿漢的族群界限[註 7]。
因此在晚清內政外交失利及漢人海外移民的擴張的背景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
民國以後
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同樣地用來做為為中華民族的政治共同體代稱。[18][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官方論述
由於炎黃子孫一詞從晚清以來對漢族有血緣論的論述凝聚力[20],在香港、澳門地區與海外華人中仍有其文化政治力量,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海外華人及中國大陸之外地區(香港、澳門、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宣傳有利用的「炎黃子孫」做為宣傳元素。[21]
然而在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民族問題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注意到少數民族對『炎黃子孫』的不同意見,而傾向以「中華民族」來取代「炎黃子孫」一詞的說法。[22]
於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由取代趙紫陽的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所發起並推行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則將炎黃二帝用為愛國主義的主要文化素材,修正原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反封建的部份五四運動傳統。[23]
中華民國(臺灣)論述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孫大川於2012年在立法院直言自己不是所謂的「炎黃子孫」,蒙藏委員會蒙事處處長海中雄也表示他和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都不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而是「蒙古人」炎黃子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QWGqq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