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中之魔考
「魔考」是屬於佛教或是道教的?
其實每個宗教應該都會有.只是呈現的方法不同而已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磨其心志
因此.個人是把魔考定義為[磨考]另一種磨練
磨考在道教來說.以要開宮濟世的人最為直接.所經歷的磨練也最為嚴重.如果心不正.何以濟世.所以開宮沒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磨考不外乎錢財的考驗.感情的考驗.身體上的考驗等等
以上這些難關你都無法去度過.何以渡人?
磨考是神明對修行的人一種考驗與測試.
修行不是為了追求神通感應.也不會因為你有在修了.一切將都會變的更好.這是靈修的人普遍的心裡想法.但是當一切不如心中所願之時.比如修了之後經濟沒有好轉.身體病痛也沒有改變.情感上不順利.這時就修不下去了.認為修行沒有得到某些回報在身.以致產生退道之意不想修了
其實這就是神明在考驗你的耐心.這個時候更要堅心的去修
這幾年所看過的經驗.通過磨考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修到最後都不想修了.甚是可惜
靈修中之魔考 @ 台北賢天宮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8ts29m
-------------------------------
魔考的意思是什麼
(聖嚴法師-大法鼓 0136)
聖嚴師父一句話就清楚的解釋:「魔考」是考試,「魔障、魔擾」是考驗,但是佛教不承認「魔考、魔擾」,且修行人也不一定有「魔障」。要如何以正信佛法的觀念來看待呢?
- 四魔不起 :所謂「四魔」,是指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這四魔是修道者的大障礙,修行者當善知對治之
佛教所說的魔,可以分為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和天魔。那麼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屬於身心和環境的衝突,或者是不平衡所產生的現象。但是在民間信仰中卻有魔考的說法
佛教的修行是不是一定會有魔考呢?魔考的意思又是什麼呢?我們現在就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在《學佛群疑》(p. 196-199)有「魔考是真的嗎?」之專文:
 魔考的觀念,不是出於佛教,而是出於一般被稱為齋教的民間信仰。
 佛教所說的魔,分為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屬於身心和環境的衝突與不平衡所產生的現象。要得天魔的擾亂,必須是大修行人;除了天魔之外,其他三種魔,都屬於人為的。縱然是天魔的困擾,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穩定,也可以克服。所以,不會修行的人,或知見不正的人,易染魔擾;如有正確的知見和精進的修行,魔擾是不存在的。
 所謂魔擾是由貪、瞋等自我中心的執著而產生的,我執越輕,離魔越遠;即使人皆難免面對死魔的降臨,但對修行者而言,若能以平常心來面對死亡,死亡就不是魔。
 五蘊魔的意思,是指色、受、想、行、識。第一色蘊是指我們的肉體和肉體所處的環境,其餘四蘊則屬於心理活動,以及流轉於生死之間的精神主體。如果不出三界、未了生死,即在五蘊魔的掌握之下,但他不是人格化的鬼神,而是由於業力的推動。如能去除貪、瞋、癡而出三界,便能脫離五蘊魔的範圍。可見此魔不在心外,也不在身外。
 所謂煩惱魔,是指我們的心理活動失去平衡與自主的控制。所謂心不由己,心隨境轉,事事牽掛,捨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丟不掉,都是出於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作祟;若能以慈悲心待人,以慚愧心待己,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情緒,煩惱魔便無可奈何。
 至於天魔,他在天上,和一神教的宇宙創造神並行,他有無限的大力,他的形相變化多端,可能以猙獰的面目出現,多半則以仁善的形態現身;不過他的目的,不論威脅利誘,都是要你脫離正道而行邪法。
 佛法所說的天魔,是在修行者發起出離三界之心和大菩提心之時,魔宮震動,魔王發愁,因為即將有人出離三界,魔子魔孫減少,而佛法增長,因此,派遣魔子魔女、魔兵魔將,來擾亂修行之人。如果是大修行人,魔王也會親自出動,務期留住此人於魔力所及的範圍之內。例如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前,就有降魔的過程,所以,非大修行人,不容易受到天魔的困擾。一般的俗人終日在煩惱及五蘊之中打滾,也在生死之中流轉,豈能遭致天魔的出擊?
 但是現在民間卻流行著魔考的信仰與傳說信了一般齋教之後的人,如果事業順利、家庭平安、身體健康,就說是無生老母、明明上帝所賜是信奉齋教的行為所致,應該全心的感謝,全力的奉獻。如果遇到不如意事,災難、病障、橫禍、鬼擾,就說是魔考,而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是由於入了道門、成了道親,有所謂已在天堂掛號、地獄除名,所以,引來魔鬼的妒嫉,而給予種種的打擊。這不能埋怨無生老母、明明上帝,反而應該感謝、忍受,否則,如果經不起魔考而退失信仰,那就又要變成天堂無分、地獄有名。
 這種說法,實在是愚癡的迷信,否則既有權力使人天堂掛號、地獄除名,為何不能助人祛除魔障,還要說是魔考,使得接受魔考的人,不敢以人為的方式來補救、改善他們的遭遇
 當然,佛教也有重罪輕報之說,以及提前受報之論;也就是說,若不修行,惡報尚不會現形,一旦精進修道,發出離心,行菩薩道,就會引來若干魔障,那可能是天魔,也可能是宿世的冤親債主,恐怕你出離三界之後,對你控制無方、需索無門,所以提早討還你的欠債。不過由於你的修行和發心的善功德力,能將本來是應該多生償命的,變成即生的病難,以此了結無量劫來的債務。所以,這是基於因果觀點而言,不是無理的迷信。而且,佛教還是主張在災難降臨之時,盡量設法處理改善,以盡人事,不是束手待死式地受盡折磨佛法講因果也講因緣,過去的因,如果加上現在的緣,他的結果就會改變。
 佛教不是定命論和宿命論,而是努力論一切的災難與不幸的遭遇,都是來自過去所造的,加上現在的未曾努力,不必怨天尤人,當以正常的方式作合理的改善。因此,遇到疾病及困擾,便稱為魔考的觀念,在佛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被承認的。
 另外,在《維摩經》〈不思議品第六〉有云:
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做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聖嚴法師說,此段經文,亦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是說,有許多大菩薩,為幫助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顯現魔王身;他們也可能變成乞丐、土匪、強盜、惡鬼來要你的手、腳、耳朵、鼻子,把你身體上的每一部分,一樣一樣的要過去,乃至於身體以外的所有物,家宅、土地、城堡、妻子、丈夫、佣人,以及你所擁有的一切財物,都要了去。也就是說,不但要你的性命,還要你的財產。當你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自是認為遇到了魔了,真是大災大難。
 此時的一般凡夫,如果已信佛教,一定會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趕快救我」。但在作為一個發心的菩薩,卻要將之當作以「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來感恩感激,因為他們是來助你堅固信心和道心的;不過對於一般凡夫,不得用此苦逼的方法。
 諸如此類的魔王,是魔子、魔孫、魔將、魔兵之中最厲害的大魔頭,可能在人間做魔王,也可能在天上做魔王,亦可能在地獄做閻王。
 此處經文的「試」字是試煉、考驗,若無道心信心,便稱為「魔考」,若是道心堅固者,稱為「佛試」。就像每經一次考試便得一次成長,為了考試,得事先努力,妥為準備,而考試官便是幫助我們成長的老師。因此對於用種種責難、折磨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人,都應把他們當成佛菩薩示現。若能如此存心,則雖受地獄的折磨,心中猶有如處佛國淨土的快慰了。
 不過,下面這一段經文是第二層,要特別注意:「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這是說,前面所提的試煉是對較高層次的菩薩,不是對一般普通的凡夫。如果以高考的試題,來考只有國中小學程度的人,那會適得其反,會令他們信心盡失。所以一般普通根器下劣的凡夫,沒有能力接受這種考驗,就不能用魔王的這種方式去磨難他,我們千萬不要扮演魔王,去折磨別人。對於初發心菩薩,要以鼓勵代替試煉。
 經文「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是說考試的標準過高,會把程度太低的考生嚇跑考垮,故舉一個比喻:如用龍象的腳去踩驢子,是無法承受的。龍是天上最大的動物,象是地上最大的動物,此處的龍象並非指的天上的龍和地上的象,而是象之中有一種最大、最好的象,叫作龍象,就像最好的馬叫龍駒一樣。龍象乃隱喻大菩薩,驢子則代表普通的凡夫。驢子的體型比馬還小,經不起龍象去踩踏,說明不可用那麼強烈的方式去試煉凡夫。(《維摩經六講》p. 157-160)
老實修行以戒為師
----------------------------------------
無魔不成道 ~修道如何歷劫魔考:
魔考,又稱魔試。道教有古諺說:「無魔不成道。」所謂「魔考」之說,源自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道經記載,五帝大魔為萬神之宗,有天福而無天德,常傲慢自大,稱自己與諸天上帝齊功,經常在上界與諸天戰鬥。天上神魔鬥爭,則人間劫火洞然,兵戈四起,生靈塗炭。元始天尊悲憫群生,故遣真武大帝降伏群魔。自此,諸大魔王束手服膺,皈依太上無極大道,共在元始天尊前發大誓願,若未來世有學道求仙者,諸大魔王並與諸天神眾記人功行,設立種種關卡、考試學道者的心性,或以種種美色迷惑人心,或以種種惡毒磨礪人身,有能順利通過「魔考」的學道者,則諸大魔王同為保舉,上登仙界;若是受不了「魔考」,半途而廢的學人,則魔王也要感嘆:「爾不樂仙道,三界那的過?其欲轉五道,吾當復奈何。」
不管你是不是有在修道,一律都存在魔考。沒有修道的人,他所受到的魔考是事業不順、身體不好、家庭不和、感情不順,種種的不順就是魔考
而這些魔考在佛家來講就是業障,這些業障對一般人確實很難消受,有時會逼人自殺,很多人也是因為這些種種的不如意事,而走入修道這一條路
如果業障太重的要走入修道是不太容易,但如不修道卻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修道過程中會陸續引來累世冤親債主及地府的因果業報前來討報,有些人視之為魔考,這些魔考因人而異。
初時的修道魔考是外在的魔考,也就是先前未入道時的事業不順、感情問題、家庭不和等問題,會加速來臨,或家人的不諒解而阻擋,或其它外在因素而阻擋你修道。
原因是你修成後,前世的債沒辦法繼續向你要,前世冤親債主好不容易在今世才開始向你要回,前世債還沒還清,豈肯讓你這樣修成道。所以才會阻擾你修道,加速討債,讓你窮於應付,不讓你修成道。
所以說修道哪有這麼容易,如今世能輕鬆的修道是你的福報很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中期的魔考,也就是前面的業障已克服了,進入真正的正修之道,此時你功德若沒做,就會有很多無形的因果來干擾你,或誤導你,這段時期如平常沒有跟明師保持聯絡來往做指導,很容易被擊敗而退道。
這段正修也是很多修道者自以為道行很高,而產生驕傲的心,甚至有些已經不把老師放在眼裡,在他心中認為他道行比師父還要高明,所以才有仙神會來教他修法,殊不知來教他的都是假藉仙神之名的魔在教他的,因魔如不說他是某某仙神,請問他能讓你乖乖的相信他的話嗎!人一聽到是「魔」就會避而遠之,哪還會跟魔打交道。
如平常有尊師重道,跟師父一起做功德,魔很難接近,就算接觸到,也會有神靈保佑,而渡過難關。中期的魔考雖然千奇百怪,但不會比初期入門的魔考難處理,初期魔考都是事業、家庭、感情的因素,做老師的很難幫得上忙,只能提供很多方法讓他做參考,去應付解決,能不能擺平就看當事人的智慧和造化了。
中期魔考比較容易解決,只要修道者平常就心存善念,常做功德,尊敬仙靈、師長,孝順父母,保證很容易過關。就怕修道者平常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不做功德,唯利是圖,目中無人,驕傲心很重,口是心非,自以為是,有這些心態的人很難度過中期的魔考。
因此中期受魔考失敗的人,心靈都會留下很深的傷痕。從此不敢再提修道的好處,也會感嘆修道難。無形的心靈思想就是操縱我們命運的主宰,所以修道要性命雙修,不要老是打坐練功就指望得道飛升,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心靈思想一定要配合言行舉止,才能突破命運的拘束。如外表說的一套,內心做的又不一樣,很容易越修越糟,有人會越修命運越順利,有人越修越痛苦,差別就在這裡。
心靈思想是主宰我們的命運,氣是一種能量的表現,氣本身沒有分好壞,就好像是一杯清水,心的思想就好像顏料一樣,清水加入何種顏料就變成何種顏色,人心如是善意,用於氣中,就是善氣,善氣發出就會有善意之人或神來會合,命運自然越來越順;人心思惡,用於氣中,就變成惡氣,惡氣一出自然會有惡人或惡意之鬼神會合,就會被修理得很慘,命運自然越來越差。
這就是物以類聚,同氣相求的道理。所以修道修到某種程度,平常所做的虧心事,如喜歡佔便宜,心口不一,對尊長不敬,對人無信,不做功德,種種的缺點都是中期魔考的對象,一考進去,就是讓您心靈感到害怕,或是讓您身體越來越虛弱,如還不能覺悟改過向善,就會進一步的控制您的心靈,讓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直到您完全失去信心,再慢慢離開您的身體。
此時的您對世上會感到恐怖,對事業沒鬥志,對家庭沒溫暖,一天到晚疑神疑鬼,講話顛顛倒倒,一個人好像行屍走肉一樣,因為你的心靈已經被折磨得差不多沒意識。所以在生活上沒有自己的主張。
因此常說沒有真心要修行的人,最好不要貪求什麼翻身,也不要修什麼道,反正您修也是白修,只要安貧樂道,一輩子認命直到老死,就是最好的生活。
中期魔考通過後,此人的事業也會開始走入顛峰,也就是很順利,但接下來的是高段魔考,高段魔考不是被陰界魔考,而是會被最親信的人陷害,就像耶穌被他最得意的門徒出賣。會被出賣背叛也都是因有了名利,自然就會引起定力不夠的親信覬覦,而動了邪念,親信是最難防的魔考,好比自己最親密的人要害你,你也沒皮條。
例如兒子在外欠債,做父母的難辭償還之理,所以很多修行很高的人最後都敗在自己最親信的人。不要把魔考當成很嚴重很困難的事情,而不敢修道,沒有修道的魔考才是嚴重,而且永遠在痛苦中五道輪回,今世如此,來世也是如此,只要一世不修就別想有翻身的日子。
  初期魔考是考全家,中期魔考只考自己是否能明辨是非,改過向善。高段魔考是考一生。很多人說他寧可受到高段魔考,但要高段魔考談何容易,修行連初期都通不過,就想要貪名利,因為他認為高段魔考有名利,被出賣沒關係,只要有錢就好了,不知高段的修行人早就看破名利了。
真道就是這樣,越不想要名利,越會給你名利,讓名利來敗你一生。要知道世上最痛苦的是被最親密的人出賣、背叛。這個魔考如通不過,永遠都不會再相信別人,也不會再幫忙別人。
所以我們修真學道之士,一定要發大願心,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切寵辱皆不動心,如此則魔考可過,仙道可成。
-------------------------------------------
修行者的魔考——道教魔考見解
2017-11-28 由 汴梁百小生 發表于文化
何為魔?近代西方通俗文化於網路與媒體的侵浸,以及佛教經典之大力宣揚之下,對於「魔」的觀念與我至道文化的差別甚巨。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從石作磨。梁武帝攺從鬼。」磨本來有砥礪試煉之義,改石為鬼而皆成大力邪鬼之說。此者與我道教經典之義有所不同。
於道教而言,元始天尊龍漢開圖爾後統御三界,有無數之自然之神靈通過修煉而登真。於顯者為之仙帝,主司賜福與教化。於隱者為之魔帝,主司護衛與懲戒。此者正與我道兩儀之說相符。仙帝與魔帝同屬元始天尊之麾下,魔帝嚴鎮北酆(音豐)之上,而此地也正是「雷城」之所在。
魔帝者又以五大魔帝為代表。《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負天擔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監丑朗馥。黃天魔王,橫天擔力。五帝大魔,萬神之宗。飛行鼓從,總領鬼兵。麾幢鼓節,游觀太空。自號赫奕,諸天齊功。上天度人,嚴攝北酆。」以此可知其神格與仙帝相同,可達諸天之界。
《上清隱書》玉清神霄王曰:「凡鬼魔巧便變化萬端,或沉或浮,或見或亡,或聚或隱,或藏或形,或氣或死或生,或飛雲中或治空洞,五色恍惚無有常形,如此皆承六天之運,受會於三天,在其度之內故得肆其凶丑。高上亦以後學多巧民心不純,洎害繁生惡逆滋彰,故容之以威民使協真,以罰非役之以兼考官,故不滅其根種也。若使運終數訖則其氣自消,民心自然而純學者自然成仙。」
以此可知在仙帝隨方設教無量度人之時,魔帝及四出搜捕邪精以衛後學,飛空變幻考驗試煉,可令後學自知清靜之功立身之德所擁幾何。
不管你是不是在修道,一律都存在魔考,沒有修道的人,他所受到的魔考是事業不順、身體不好、家庭不和、感情不順,種種的不順就是魔考。
而這些魔考在道家來講就是業障,這些業障對一般人確實很難消受,有時會逼人自殺,很多人也是因為這些種種的不如意事,而走入修道這一條路。
如果業障太重的要走入修道是不太容易,但如不修道卻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修行到一定境界會陸續引來累世冤親債主及地府的因果業報前來討報,有些人視之為魔考,這些魔考因人而異。
魔境干擾,修的越高其魔境也越厲害,「主要是修道人的氣場引來的,當你修到一定的程度,你的氣場會形成一定頻率,與這個氣場頻率的相同的生靈就自然會被吸引來」
初時的修道魔考是外在的魔考,也就是先前未入道時的事業不順、感情問題、家庭不和等問題,會加速來臨,或家人的不諒解而阻擋,或其它外在因素而阻擋你修道。
原因是你修成後,前世的債沒辦法繼續向你要,前世冤親債主好不容易在今世才開始向你要回,前世債還沒還清,豈肯讓你這樣修成道,所以才會阻擾你修道,加速討債,讓你窮於應付,不讓你修成道。
所以說修道哪有這麼容易,如今世能輕鬆的修道是你的福報很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高階的魔考,也就是前面的業障已克服了,進入真正的證悟之道,此時你功德若沒做,就會有很多無形的陰界來干擾你,或誤導你,這段時期如若沒有明師指導,很容易被擊敗而退道。
這時也有很多修道者自以為道行很高而產生驕傲的心,甚至有些已經不把老師放在眼裡,在他心中認為他道行比師父還要高明,所以才有神仙會來教他修法,殊不知來教他的都是假藉仙道之名的魔(外靈)在教他的,因魔如不說他是某某神仙,請問他能讓你乖乖的相信他的話嗎?你一聽到是「魔」就會避而遠之,哪還會跟魔打交道,這時候也是最容易發生我們常說的走火入魔的階段。
如果平常尊師重道,跟師父一起做功德,魔很難接近,就算接觸到,也會有神仙保佑,而渡過難關。
後期的魔考雖然千奇百怪,但不會比初期入門的魔考難處理,初期魔考都是事業、家庭、感情的因素,做師傅的很難幫得上忙,只能提供很多方法讓他做參考,去應付解決,能不能擺平就看當事人的智慧和造化了。
後期魔考比較容易解決,只要修道者平常就心存善念,常做功德,尊敬神仙、師長,孝順父母,保證很容易過關,就怕修道者平常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不做功德,唯利是圖,目中無人,驕傲心很重,口是心非,自以為是,有這些心態的人很難度過這時的魔考。
因此後期受魔考失敗的人,心靈都會留下很深的傷痕,從此不敢再提修道的好處,也會感嘆修道難.
「修行不完全是一生的事情。有些功能是前生帶來的,很多人的成就也不是一生修成的。要想成道真是太難了。其艱苦程度,真的難如登天,甚至修得一個人身都很不容易。」
在應對魔考前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在修道時性命雙修,不要老是打坐練功就指望成仙成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修行要落到實處,悟與行不可分開,日常行住坐臥心念所想一定要配合言行舉止。
要知道無形的心靈思想才是操縱我們命運的主宰,道家言氣,氣是一種能量的表現,心念如善意,用於氣中,就是善氣,善氣發出就會有善意之人或神來會合,命運自然越來越順;人心思惡,用於氣中,就變成惡氣,惡氣一出自然會有惡人或惡意之鬼神會合,就會被修理得很慘,命運自然越來越差。
所以如果外表說的一套,內心做的又不一樣,很容易越修越糟,是故道家最重講「誠」,心誠則靈,不打誑語皆是如此。
修道修到某種程度,平常所做的虧心事,如喜歡占便宜,心口不一,對尊長不敬,對人無信,不做功德,種種的缺點都會成為魔考的對象,一考進去,就是讓您心靈感到害怕,或是讓您身體越來越虛弱,如還不能覺悟改過向善,就會進一步的控制您的心靈,折磨你直到完全失去修道信心,因此我們常說德行德行,厚德載物,不修性,不積德何以載物證道呢?
道教之中魔的種類
道教之經典將魔分成十類,《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四五:「行道之士,先明於制御之法,其魔有十,故具於篇內。學者深而造之,勿為魔之所試,斯道不難成矣。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陽魔,七曰陰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
此十魔者惟有天魔為仙帝所幻試,非野鬼或邪魔之所為,其餘九者須謹慎應對之。經中有提及訣、印、咒以退之等等在此不便多提,下文以內煉修為之義而對之。
十魔試煉之含義
一、天魔
《上經大法》:「天魔者,修煉居山之士一念纖塵,而被魔王之所敗而不能成真。何者?正煉火丹修真養浩行持入靖,或目見顯現形影,幢蓋幡花百種天香異雲覆室,或耳聞仙樂之韻,此乃天魔之所試,即非正道之所履行也。」
對於天魔魔之說可謂「著象」所至。在《坐忘樞翼》有提到:「若定中念想。則有多感眾邪。百魅隨心應現。真人老君。神異詭怪。是其祥也。」自是端正體心而寂守,心常靜以符道元,當知空中無形,有形者道之末也。所當見幻識幻,如當風掠而不著,幻滅爾後即證《上經大法》:「其魔自退,變神為元始天尊。」
此點經文所言無誤,而實作者所驗之非一般之俗想,當知太虛無名元始無形,空中之妙有者本乃一炁也,一炁元始乃永恆之真。此天魔滅幻之試煉過後才能算是「初得一炁入玄門」。
二、地魔
《上經大法》:「夫地魔者,行持之士步罡變神,書符呪水起念不正,多被地魔之所試。何者?正欲思存而心生疑議,步掏書呪而亂其心元,或照形而不辨其姓名,或附身而不通言語,抵敵道法毀辱真文,皆非邪鬼之所依,即是地魔之所試也。」
對於地魔之說可謂「修煉不足」所至。步罡變化一炁通神,爾後持法書符之際竄起不正之念,隨壇地司城隍感知其邪念而阻其玄法運行,使其法不靈不應。此皆是持煉法度之人平日心不修正誡律不遵所致,身中心性內煉之事旁人不可知,雖言語莊重行為有節,然心念不正稍有縱馳者神人地司即察。趁念不正更亂其心,以示急急正心斷念。若誡示不醒者必然群魔竄心,日後身敗名裂登真無望皆由此啟。
三、人魔
《上經大法》:「夫人魔者,行持之士皆有之。或居山或入室,書符步呪掏訣行持,方欲行用一念有殊,或被言語誼嘩穢臭腥膻,雞犬、孕婦、師僧尼俗衝突壇場,以至惑亂法身思存不正,符水不應呪訣不靈,皆人魔之所試也。」
對於人魔之說法可謂「俗緣無斷」所至。此點學道修真之士多人有之,當須多加留心。學道之人本應深居簡出,所結者止於雲朋霞友而已。若無應酬往來何有尼俗之輩喧譁道壇,若拒酒食邀約何有腥膻之物穢臭居室,若不情希升進何有師僧衝突壇場不寧,若無顯德露能何有雞犬、孕婦聲聞不停。此般終日吵鬧無休必然身心不得安寧,心不遠俗必然離道日遠,符水不應呪訣不靈此理所當然也,俗緣不斷獨居深山也無用。
四、鬼魔
《上經大法》:「夫鬼魔者,行持之士,或治人於郊野之中或建壇於伏屍之地,一念稍悞,即夜夢魅,屋宇虛嗚,禽鼠出以現形蛇,蟲顯其怪狀,惑亂正法恣壞靈壇,皆鬼魔之所試也。」
對於鬼魔之說法可謂「法煉不專」所至。學道修真之士勤習道法以濟眾生而得積功,學一則專勤習則精,日久功夫自然深熟,倘若貪多好學無一專精,遇有大力邪鬼糾纏欲驅退之,然而施法不純召降不精,以此行者猶如小丑獻世,徒惹邪穢纏身嬉鬧而已。《清微道法樞紐》:「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正氣者天罡也一炁之發散也,保常寂心以入其道,養其浩運法必靈。言雖如此但得幾分之專精,學道煉法之士當須自明。
五、神魔
《上經大法》:「夫神魔者,行持之士,或因驅攝或破廟除精攝祟召魂、一念恣狂多為神魔之所試。或現形影或作言詞,拋石旋風吹號嘆泣,變化多端見其異狀,盜法壇之供具竊丹藥之祕文,惑惱法身無有休息,皆神魔之所試也。」
對於神魔之說法可謂「誡律不嚴」所至。昔時薩天師在外雲遊,遇有神主不在,神使索求淫祀之廟,故召攝天雷以勘斬之。隨後主神回見心有不甘,請領戒鞭以尾隨天師欲伺其犯戒而擊之。十二年爾後未見有分犯戒律故誠心敬佩,自請為天師護法。學道之人法煉之士,當須以戒為止神鬼自然不敢相擾。
六、陽魔
《上經大法》:「夫陽魔者,行持者正欲內行,以濟生死其一,心念不真或情慾四起,怨憎作念受著情懷,煩惱憂心是非競亂,此陽魔之所試也。」
對於陽魔之說法可謂「性命不周」所至,此點於歷代多有之。修煉之士本當心常寂靜內養正氣,於內者常安於外者常逸,俗緣謝盡死生如一。若收心未竟其而功者,煉養有盛此必然身強氣盛慾念大作,俗念不斷必然怨憎時有,人倫未盡必然憂心煩惱。先命後性者於收心此項必須更下功夫。
七、陰魔
《上經大法》:「夫陰魔者,居山之士修習祕文,或思存之際入室之間,一念差殊即聞四野歌悲冷風亂作,心生倒見妄起貪嗔,談及雜言多宣死諱,或行於道路逢僧遇屍血穢厭我神光,皆陰魔之所試也。」
對於陰魔之說法可謂「取氣不純」所至。存思之前當知至道之氣正直浩大生生不絕,故只取正真生氣不用雜炁。且煉養之際不觸死穢不言屍喪,修煉之士若不以此為分際,取氣茫然萬般皆觸所言無擇,存思煉養之際念頭一差,即感召非物或心生左道之念,又觸念不滅意隨心牽日久必然敗道。
八、病魔
《上經大法》:「夫病魔者,行持之士一念乖殊,四大失理飲食差時,寒暑失調多生疾患,纏綿不退損害行持,此病魔之所試也。」
對於病魔之說法可謂「衛生失調」所至,飢當食寒當衣,此符自然之理也。若餐飲無序寒暑不避旱濕不分,悖逆天象自然之理故而生病,此病者乃自取也。
九、妖魔
《上經大法》:「夫妖魔者,山林多有之。凡入靖修煉一念不真,多招狐狸山精石怪妖魅,恐人成道化作妖艷以求宿食,或歌艷麗詩詞以現形影。故行大法之士,多忌之。」
對於妖魔之說法可謂「正氣不足」所至,《道法樞紐》或問:制邪之道如何?師曰:但修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聞「花月之妖不敢見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猶且知懼,況有道之士哉。而此句原於袁牧《甘澤謠》素娥曰:「請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某不復生也。」三思問其繇,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來亦以多言梁公之心將興李氏。今梁公乃時之正人,某固不敢見。」(梁公,狄人傑)。學道修真之士,心行光正故妖魅邪祟不敢進身,山精邪魅競相來戲者,必然心有不正有虧暗室。
十、境魔
《上經大法》:「夫境魔者,行持之際或於道路別室之中,見一物而一念起貪嗔之心,目視非色耳聽惡聲,或入室中見諸氣象形影之端,皆境魔之所試也。」
對於境魔之說法可謂「清靜不足」所至,學道修真之士營生於外見諸色形聲財貨奇物,可同求不可同貪。入室瞑目靜心見諸祥瑞內景,不可著幻。《清靜》:「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但知太虛無名元始無形,入境滅境乃得常寂。心能常寂此乃道同。
結語:
《上清隱書》高上消魔王曰:凡上真已成真人猶凶魔所試,何況凡學之夫耶。仙道得成,亦不被試者,皆是九天制魔保舉,故魔宜先試其邪正也。得魔保舉便白日升天,豈可為咎魔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六,玄師曰:凡學士行持洞視,多致群魔所惱,遂乃退敗功力。如見美貌靈妃,不可熟視,多是三官五帝玉童玉女,察人功過。亦有清靈善爽魔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gzgyx9e.html
--------------------------------------
關於道教魔障出處、說法 魔考到底是什麼? (2016-06-11 11:34:58)转载▼
分类: 何為魔?
魔考有多種,有內考、外考、奇考、氣考、順考、逆考、顛倒考。內考是指生病受痛、水火之災、盜賊之患、蛇咬蟲傷、跌打損傷。外考是指鄰里誹謗、紳士嚇詐、官府禁齋。奇考是指傾家蕩產、受刑受罪、親人亡故。氣考是指受層層冤枉、有口難辯、恩將仇報。你是富貴人,則以順考你。酒色時氣、名利恩愛擺在面前,你若是丟不開、邁不過,定然敗道。你是貧賤人,則以逆考你。衣食困苦、奔波勞碌、運氣不好、事事不順,考得心昏意亂,最易退道。更有先富貴後貧賤的,受不下辛苦,心中後悔,埋怨不該修行,這樣叫做顛倒考。總而言之,魔考是上天之好意,仙佛之慈悲心,這其中有幾層道理。一層是為了分辨清濁。仙佛臨凡為清,異類轉人為濁。普度一開,清濁並進,上天特降魔考以分辨清濁。清者根深,越考越真;濁者根淺,一考必退。好比雪霜一降,草木變色,唯有鬆柏長青。又好比穀子用木掀一楊,風簸一打,那些粗糠稗子都落在一邊,那些飽滿穀子留作真種,生生不已。考一層是消一層冤債。人自累世以來,積罪如山。今日講道修行,冤家債主斷斷不肯輕放,就是念經放生也難以消得乾淨,所以上天降下魔考,讓你等吃些虧、受些苦,試試你的心意是否堅固。如果道心不退,則魔考一次消一次冤債,暗中將重改輕,死罪改活。如前世孽重,來生該當變畜生,今世有了幾次魔考,把來世之罪赦免了,這其中道理有幾個懂得?這豈不是仙佛慈悲,上天好意?一層是為了定果位。仙佛下凡度人立功,九品蓮台依功定果。發大誓願者,為眾生頂災,往往受大魔考,才有大升賞。若非天降魔考,怎能定蓮台高下?普度以來,考出了多少真人。無魔不成真、無考不成道。又有一等人,前世中定孽難逃,今生非捨身不能了道,所以將千世孽債,一世消清。還有少數當師傅的,久在佛道門中,自高自大,或私積錢財,肥家潤身;或阻塞賢良,掩瞞功果。當弟子的,苦功苦行,多年勤勞,被師傅冤屈,不能出頭。所以上天降下魔考,考得那些假師傅現形出醜,自行墮落,而讓那些受冤屈的賢良出頭辦事。不該上者下,不該下者上。而且脾氣毛病,全靠魔考才能改變。初進道者,或是高傲,或是膽大,或是逞能,或是說謊,這些毛病,一般都是有的。只有受了幾回折磨之後,方才知道要小心謹慎。上天鑑察修行人,這裡犯了什麼罪,那裡就有魔考來。明白的人認真懺悔,求神赦罪,永不再犯,可以逢凶化吉。當年唐僧取經,天定九九八十一難,一難未滿不能成佛。若未經過魔難,即便修行成功,上了天堂、西方,五百年後凡心一動,就要被貶謫下來。只有歷盡紅塵魔考,凡心死盡,才可以一了永了,再不投生下世。可見魔考正是為了助人成道,猶如斧鑿刀刻之功,正是為了成就大器。要死去凡心,把生死聽天由命,任憑什麼魔考,都只當作前世孽債,安心忍耐,不講退悔話,不生怨恨心,就是餓死、凍死、遇刀兵而死,也算是成全我。以生死為大事,才是金剛鐵漢。道門中人各有各的魔考,流言誹謗是外來的魔考,而平日在家,又有零零碎碎的魔考,最容易使人散心退志。或是父母脾氣不好,無故怒罵,小題大做,日日夜夜,難以忍受。或是兒女牽纏,情深愛重,明知是冤債,卻總推不脫。歡喜、煩惱都是魔障。又有親友往來,應酬接待,熱熱鬧鬧,時時打擾,一切俗事都扯去做,一切閒話東講西說,也不知耽擱了多少正事,不知不覺地就把修行荒廢耽誤了。要全靠自己作主,能忍氣,能耐煩,丟不開的要狠心去丟,捨不得的要狠心去舍。萬難丟舍之事,也要看得淡、偷得閒,以修行為重,以凡事為輕。所有虛假恩情、熱鬧門面,都了不得我的生死大事。於污穢中修清淨,於火坑中種蓮花,這才是大智慧、好賢良。凡正心誠意、死不退道之人,上天定然愛惜,暗中替他消解災難。縱遇魔考,暗中自有護法神顯靈,再大的事可化為無事。這些都是我們經歷過來,所以層層說得明白,諸位要緊記在心,遇魔考來時心有準備。 ——《修道淺說十八則》
-------------------------------
什麼是道教的魔考
2016/04/16 來源:中國道教
魔考,又稱魔試。道教有古諺說:「無魔不成道。」所謂「魔考」之說,源自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據道經記載,五帝大魔為萬神之宗,有天福而無天德,常傲慢自大,稱自己與諸天上帝齊功,經常在上界與諸天戰鬥。
天上神魔鬥爭,則人間劫火洞然,兵戈四起,生靈塗炭。元始天尊悲憫群生,故遣真武大帝降伏群魔。自此,諸大魔王束手服膺,皈依太上無極大道,共在元始天尊前發大誓願,若未來世有學道求仙者,諸大魔王並與諸天神眾記人功行,設立種種關卡、考試學道者的心性,或以種種美色迷惑人心,或以種種惡毒磨礪人身,有能順利通過「魔考」的學道者,則諸大魔王同為保舉,上登仙界;若是受不了「魔考」,半途而廢的學人,則魔王也要感嘆:「爾不樂仙道,三界那的過?其欲轉五道,吾當復奈何。」
所以我們修真學道之士,一定要發大願心,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切寵辱皆不動心,如此則魔考可過,仙道可成。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L6nON8.html
------------------------------------
道考&魔考的差異性
從古至今每位修行者都必須經歷重重的考驗與磨練, 才能得以成就正果,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既然是真道必定會有障礙來考驗, 既然我們要學道、修道、辦道, 就不要怕考驗與磨練。
因為上天降考是不會害人的, 正所謂「受劫不受考,受考不受劫也」, 一個人如果未經失敗的歷練, 以及通過各種的考驗, 如何使自己的靈性茁壯成長呢?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 金不鍊不值錢, 人不學不明理。」如果修道沒有考驗, 風平浪靜與常人又有何異?就因為有這些考驗在前面⋯等著我們去面對去闖越, 雖然會有困難、苦磨⋯
但是由於困難才可以激勵我們精進不懈怠之心智(鬥志), 如果一個人未經挫折失敗, 以及種種的障礙來加以考驗與磨練, 在道業上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古聖先賢那一位不是經過大考驗而成就大果位, 如釋迦牟尼佛, 觀世音菩薩⋯不戀棧王室的榮華富貴, 出家修行雖然遭遇各種苦難折磨, 放棄原本所擁有的名利地位, 卻依然堅持下去永不後悔。
寧可堅持繼續修行, 因為他們在找尋著一個能使生命更豐富、更圓滿, 進而延續生命的精神, 如果當初他們放棄堅持, 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受到人人所敬仰, 生命的長短凡人是不可預測, 
也更無法掌握的, 但是生命的過程⋯卻是需要每一個人認真去思索與追求, 就因為生命的長短我們無法掌握, 但是生命的寬度與深度, 卻是人人可以去掌握與開創的。
修道修行的道程沒有一個人是風平浪靜的, 一定會遭遇或多或少的阻礙與挫折, 在此, 我們稱之為魔考。修行人遇到魔考, 一定要堅定信心, 不然被考倒⋯也就無任何成就可言。 而造成魔考的起因有二:一為外考, 二為內考。
外考者大都是因為言論失節, 或行為不正當以致招引魔難。內考皆由於心念不正確或觀念偏差, 亦或自己之三世因果業力所致。修道人為了做人上人, 所以常遭受種種逆境, 吃苦受難, 但這也是磨煉自己心性的大好機會, 不可自暴自棄輕言放棄。
修行過程中一定要先斬斷六賊, 否則自己喪身在眼耳鼻舌身意的盜賊手下, 那有能力逃出魔掌呢?世人應沉著應考, 一旦通過考試, 道昇一級。不要害怕魔考, 魔考有時是神佛所化, 應歡喜接受考驗, 一試便知道自己的道根之修煉程度。
魔考對一個修道修行人來說, 雖然在精神, 肉體上會遭受到打擊, 剌激, 損害, 但這也是一種消冤解孽的方法(受苦根消業障)。而且「打擊」可以令人上進, 「刺激」可以令人反省, 「損害」可以令人新生, 如樹斷才能長新枝, 由此可知魔考仍有好處多多。
有人問:勸人修道已屬不易, 再加魔考予人, 不是很殘忍嗎?話雖如此, 但世人應瞭解一個人他今生想修成正果, 而累世所結所累積下來的冤債, 如不能清償, 怎能無債一身輕, 為了償還這些債務, 所承擔的業力當然會較為沈重, 而這些磨煉也就成為魔考了。
所以在修道過程中, 受到毀謗, 阻礙, 挫折, 失意, 失利, 病難等事, 宜忍耐之, 此即謂之逆考。反之, 修道後事事順利, 得財得色, 如此謂之順考。語云︰「逆考易躲, 順考難防。」故順考往往使人一瀉千里, 不知回頭, 比逆考受損更慘, 希望世人慎思慎之。
一切外力的阻擾, 往往較容易克服, 但最主要的還是內心的魔考, 受到內在魔考之人卻常一敗塗地。須知, 酒色財氣是修道者的大敵人。當然, 這裡所指並非一般正常的營商取財, 夫婦恩愛, 教育兒女而生氣等事, 而是一般修道人, 在道場上較容易墮落的幾種劣舉。 
酒⋯酒多傷身, 適量則可養身, 嗜酒成性則會影響心智與判斷力。色⋯夫婦正色, 修道人除夫婦外, 需嚴以律己, 所謂君子不二色, 擇一而終, 夫婦之道, 已在其中。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但若從道場取財為私利, 肥己敗身, 則成為盜場了。 
氣⋯道場宗派紛爭不斷, 多成是非之地, 有些宮廟堂主事者都懷著自私心理, 喜歡別堂衰敗, 自己廟堂興盛, 為了爭香火、信徒, 各種無道之舉紛紛出籠。滿懷好勝心, 不平氣, 挑撥是非, 
攻擊他人, 自抬身價, 沒有一點慈悲修道人之氣質, 凡此種種, 都是氣質尚未變化, 毛病未除, 俗氣太重, 皆不合道矣!這酒色財氣圍繞在修道者身邊, 也會招引相同屬性的無形界向著他們靠攏⋯
專門吸取修道人的精氣神, 在不知不覺中, 已不知有多少人靈氣灰暗, 道德無光, 這些都是修道者的習氣所造成的大魔障啊!修道修行人需先平定心魔, 才能漸漸地消除累世因果業障。
否則, 所謂行功立德 , 也只是一種形相(表相)的善功, 仍然無法使自己靈性圓滿無缺。想要伏魔除障, 把這些魔軍消滅的話, 還是需自我約束(自律)並且學習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提出道德勇氣, 堅守戒律, 不犯規矩, 如此訓練有素, 一定可以戰勝魔考。
所謂「心魔」, 是指由內心升起恐懼、慌亂、邪惡的念頭, 如果你不能駕馭它, 就會被它所牽制, 做出許許多多非理性、甚至傷天害理之事。「外魔」則是由外而來, 有不知其所以然的力量, 干擾或侵犯身心的安定。
其實, 心魔與外魔常常是相互呼應的, 當一個人內心最脆弱的時候, 外魔就很容易趁虛而入, 反之, 倘若心中安定, 不憂不懼, 外魔的力量再強大, 也對你莫可奈何, 常言道⋯正心正念 百邪亦不侵!「正心行邪道其道也正, 邪心行正道其道也邪」。
佛陀在世的時候, 也曾受到外魔干擾, 但佛陀不為所動, 最後反而感化了外魔。一般人沒有佛陀那樣的修持功夫, 碰到不知其所以然的外力侵犯干擾時, 倘若醫院、醫生也找不出病灶, 
在此, 建議你就近找離住家較近的宮廟堂, 請神佛菩薩幫助查詢三世因果(但宮廟堂也必需是領有查三世因果旨令在辦事, 否則病急亂投醫, 還是無法解套的), 瞭解自己的三世因果後, 才能找到對症下藥的良方。
我們必需克服修道修行的各種障礙, 修行首先當以「誠信」為首要, 需瞭解世上萬事萬物、有形有相都將歸於空(四大假合), 只要是物質世界的東西終究還是會毀壞的。
所以修道要先反省、懺悔、改過遷善, 還需要有耐心、毅力、堅定不移的決心, 淨化自己的一切念頭和端正個人之行為, 並且要深信大道之寶貴, 如此才會產生信心而永不退縮。
「修道修練自己的心性,立願了願⋯圓滿自己的願力,修福修慧⋯累積福慧資糧」只要竭盡心力去播種, 怎麼栽⋯就怎麼收獲。當然修道修行並非一天, 兩天, 一年, 兩年, 而是一輩子的終身大事。
我們修道修行要堅持到底, 縱然遇到任何困難, 也要有一顆堅定不動搖的道心, 不可像無根草似的⋯遇微風細雨就飄然而去, 也不要半途而廢起了退道心, 否則就前功盡棄後悔莫及, 而且修道修行需常保一顆永不退轉、堅定不移的道心啊!     
 


2021-04-28_1210233a3cc3cf446512bbbfa636880053ee42

清朝咸豐年間,宜興地區有一位姓吳的秀才,天資聰敏,文學出眾,但屢次考試都沒有考中。姊夫用全家性命向城隍力保秀才 他做了什麼事? | 夢 | 邪念 | 惡業 | 大紀元 https://bit.ly/3dXs58t
在過年期間的一個早上,吳秀才很高興地迎接前來拜年的姊夫。他的姊夫來不及坐下,就急忙拉著吳秀才說:「你姊姊突然生起大病來,而且她說很想念你、急著想見你一面,你趕快到我家,去探望你姊姊吧!」
聽到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讓吳秀才心急如焚,急急忙忙地跟著姊夫一起出門,一心想著要趕快去看望姊姊;不過姊夫顯然比他更著急,一路上邊走邊跑、迫不及待地拉著吳秀才往前行,一路拉到他家。
到了姊夫家,吳秀才快步跑上二樓姊姊房間;不過進了房間之後,竟然發現姊姊好端端地坐在房裡,看起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一點也不像病人,還很有精神的樣子。
他一臉納悶地正要開口問姊姊時,誰知道姊姊緊忙地一把拉住他的手,把他拖到另一間房間內;在吳秀才還沒意會過來時,姊姊竟然反身出門,並快速地關上房門,還加上了鎖。
吳秀才這才發現自己被關在屋子裡,出不去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是綁架嗎?他們的意圖為何呢?
他們為什麼把吳秀才關起來?
被關在房內的吳秀才發現姊姊和姊夫一直站在門外,並沒有離開。
吳秀才有點惱火地問:「為什麼姊夫和姊姊要把我騙來家裡,還把我鎖在房裡?」
吳秀才思忖著,因父母早已離世,長久以來,自己和姊姊感情一直很好,而姊夫一直對他很關心、也很照顧;而自己因妻子病故又無子女,但就算他們擔心自己孤家寡人一個人在家過年會很無聊,也不用這樣啊!
隔著門窗,姊夫只好話說從頭了:「唉!反正短時間內我們也沒打算放你出去,你就好好聽我們說吧!」「在除夕夜裡,我做了一個夢,夢中看到城隍廟門前的掛牌上,寫著你明年會高中解元,心中正在為你高興!可是才一轉眼,你的名字竟然被揩去了。」
吳秀才也聽得聚精會神,因為事關自己的功名。自己已經考過很多次鄉試了,但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一向對自己的文才相當自負,難道這其中有什麼蹊蹺嗎?
姊夫說:「正當我感到疑惑時,發現身邊站著一個官差,他對我說:『這個吳秀才,因為心生邪念,他將在新年正月間,做一件壞事,所以把他的功名削除了。』」
姊姊插話說:「你說這事夠玄奇吧?我也同時夢到這一段,眼看著你高中解元,正高興得不能自己時,隨後你的名字又被抹掉了,我都著急得大叫了出來!」
吳秀才聽後,覺得萬分驚恐地說道:「我確實曾經升起惡念,不過那只是在心中想著罷了;我非但沒有實行,甚至也從沒對人講過。而那鬼神竟早已知曉,並且要付諸實質上的懲罰,削免了我的功名,這實在太可怕了!」
姊夫說:「我也是這麼想啊,接著馬上為你辯解道:『他只是在心中思量,並沒有實際去做啊,你看可以挽回嗎?』那官差回答道:『這事你得去問城隍爺!』」「說罷,他就領著我走進廟中,我看見城隍神朝南坐著,就走到城隍爺面前伏地代你叩頭求饒,希望能挽回你的功名。」
《Researches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城隍插圖。(公有領域)
吳秀才相信為人熱心的姊夫會這樣做,他對吳秀才向來很袒護。
姊夫說:「城隍神隨即丟下一本冊子在我面前。我翻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吳某本當為三元宰相,因為口頭上、文字上,所造惡業太多,所以全部被削除了。』所載本次科考的事情(即考中解元的事),也正與那官差所說相同。」
吳秀才驚嚇出一身冷汗,因為自己屢試不中,不但怨天尤人,心中還充滿妒嫉、憤恨,而致心生惡念;原來以為只是心生一念,或者抒發牢騒地駡人和書寫文章而已,沒想到神目如電啊!萬萬沒想到,此舉竟然會毀了自己的一生!
姊夫說:「我叩頭哀求道:『過去的事,已難挽回。未來的事,還可防止。我願以全家生命,保他不做那件壞事,求尊神可以不削他的功名,好嗎?』城隍點頭示可,叫那官差領我出去,走到門外,抬頭看見那牌子上,寫著你明年為解元的文字已經恢復了。」
吳秀才萬萬沒想到姊夫竟然卯上全家生命,來擔保自己不做那件壞事,這讓他感動不已!
姊姊說:「你姊夫從夢中醒來後,趕快把我叫醒來,沒想到我們兩人竟做了同樣的夢,醒來後夢中的情境歷歷在目。我們商量了之後,決定讓我假裝生病把你叫來,再把你關在這房裡,讓你安然渡過此關。你千萬不要辜負了我們一番苦心!」
吳秀才哽咽著說:「我已知錯,一定不辜負你們的一番苦心!」
姊姊說:「我已經在房間中準備你要用的一切東西,我也會幫你送來日常三餐,離科舉不遠了,希望你在此刻苦讀書,不要外出!」
經由吳秀才滿口承諾後,夫妻兩人才放心地離開房前;而吳秀才一直在房中待著,直到科舉時間到時,姊夫才幫他打開房門。不過卯上全家生命來擔保他不出事的姊夫,一路陪同吳秀才到金陵赴試。除了不能進入考場外,他半步不離緊緊相隨,直到揭曉,吳秀才果然中了解元(註:鄉試獲選為舉人,而第一名為解元)。@#姊夫用全家性命向城隍力保秀才 他做了什麼事? | 夢 | 邪念 | 惡業 | 大紀元 https://bit.ly/3dXs58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