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歷史!竟發現「第五塊」台灣關地界碑 民眾功不可沒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 https://goo.gl/5XrKE9

改寫歷史!竟發現「第五塊」台灣關地界碑 民眾功不可沒
記者宋德威.陳佩琪.宋汝夔.許薰方.謝志昇/高雄報導
2018-01-25 17:52:02
▲49年次的謝姓民眾為人熱心,常在社區行善公益,及時行樂。他表示,很樂意將收藏多年的「台灣關地界碑」捐贈給政府。(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25)
▲49年次的謝姓民眾為人熱心,常在社區行善公益,及時行樂。他表示,很樂意將收藏多年的「台灣關地界碑」捐贈給政府。(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25)
1月23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才發表由舊城文化協會所發現的第4塊關地界碑。不料隔天,一名謝姓民眾主動告知協會成員,家中珍藏了一塊同樣寫著「台灣關地界」的石碑。舊城文化協會成員獲悉相當錯愕,立即通告古物主管單位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一同前往會勘;赫然發現石碑上竟也刻「台灣關地界」五個字,形狀、材質、尺寸與先前出土的界碑完全相同,確認為第五塊「台灣關地界碑」。此事一出,不禁令人猜想,清代哨船頭台灣關與英國領事館,到底立了多少界碑?已引發史學界討論熱潮。
▲謝姓民眾(左)為人熱心,廣結善緣。(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25)
24日早上,第4塊台灣關地界碑消息見報後,住在鼓山區哨船頭附近的一位謝姓民眾,在看了《NOWnews 今日新聞》的報導後,主動告訴友人,這有什麼稀奇?我家珍藏一塊更完整。舊城文化協會獲知這個驚人訊息之後,馬上通告古物主管單位,由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秘書曾宏民,帶領相關人員前往會勘。
▲文史工作者看著地圖,了解發現位置。(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25)
第5塊古碑珍藏地點就在哨船頭開台福德宮巷內,平躺在珍藏者謝姓民眾家門前,經移動花盆、雜物,「台灣關地界」5個字赫然出現。現場10多個觀看人員,驚嘆連連,不敢相信關地界碑竟然還有第5塊,而且界碑極為完整,材質是花崗岩,無裂痕與缺角,是目前保存狀況最良好者。經過測量長107公分、寬26公分、厚9.5公分,與先前出土的4塊界碑完全相同。
▲謝姓民眾表示在看了《NOWnews 今日新聞》的報導後,樂意將收藏多年的「台灣關地界碑」捐贈給政府。(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25)
▲謝姓民眾(左)為人熱心,表示樂意將收藏多年的「台灣關地界碑」捐贈給政府。(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25)
珍藏的謝姓民眾表示,這塊石碑他已珍藏放置家中30多年。他回憶大約是在民國75年左右,開台福德宮前的安海街開闢,這塊石碑被棄置他家前面的路邊,他認為很特別,一直珍藏。
謝姓民眾自認為識字不多,不知道這是珍貴歷史文物。現在知道這是哨船頭重要歷史見證物,他也表示很樂意捐贈給政府。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秘書曾宏民當場感謝謝姓民眾,30多年細心保存石碑,對於清代哨船頭歷史發現,功不可沒。
▲25日下午14點一行人至謝姓民眾自宅內,會勘收藏多年的「台灣關地界碑」。(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25)
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指出,1863年10月,清頒訂「打狗港暫行章程」,開放打狗港作為安平港的外港,這是高雄港開埠的起點,1864年5月5日,英人William Maxwell至打狗港開辦海關,為高雄海關之濫觴。1869年所設立的台灣關地界碑,從此歷經清朝、甲午戰爭、日治時期,百餘年來見證高雄關變遷與高雄港發展歷程。
▲收藏者謝姓民眾(右)為人熱心。(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8.01.25)
繼第4塊臺灣關地界碑,在打狗山史溫侯步道被發現,第5塊緊接著曝光,是否還有未被發現者?甚至英國領事館的「VR大英國界碑」總共有幾塊?這些歷史之謎,已經引起史學界高度的熱議。
有人戲稱這是當地開台土地公顯靈了,石碑才會陸續被發現。隨著高雄市政府「興濱計畫」的推動,高雄市最早與世界接軌的哨船頭歷史,即將被發揚光大,尋找古碑的熱潮即將在哨船頭繼續延燒。
▲石碑上竟也刻「台灣關地界」五個字,形狀、材質、尺寸與先前出土的界碑完全相同,確認為第五塊「臺灣關地界碑」。(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8.01.25)


2018年01月26日 04:10 中國時報 曹明正/高雄報導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20日在壽山探勘,發現消失約60年「臺灣關地界」界碑,鼓山區哨船頭里長楊宗正在臉書PO文,質疑將哨船頭文化資產「又偷又搶」,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要求道歉未果,到派出所提出妨害名譽告訴。
楊宗正說,哨船頭還有很多古蹟、古物,如果大家都效法自己挖的話怎麼辦?當地將淪為挖寶恐慌。且舊城文化協會至少涉嫌違反要塞地帶堡壘法及文資法,他合理懷疑、提出疑問,現在反而好像變成罪人,已本末倒置。
楊宗正24日分享探勘新聞後PO文「這群人把哨船頭的文化資產又偷又搶,連唯一讓人遐想的第四塊界址都被連夜偷走」,「這些小偷未經許可擅闖管制區且發現古物未先通報主管機關即趁夜私自搬運界碑,已構成現行犯」等。
對於楊宗正「又偷又搶」的PO文,郭吉清等人得悉後,24日在巿議員陳美雅陪同下到新濱所,本來希望楊宗正可以道歉,並在網路澄清,但未得到對方正面回應,因此在派出所對楊宗正提起妨害名譽告訴。
「文化資產並不是網路挖寶」楊宗正25日回應,他身為當地里長,只是對這樣的行為有感而發。他強調,當地是軍事管制區,對方也未向文化局報備,發現後就自行組團連夜開挖,誰能證明界碑不是他們挖斷的?哨船頭里長 護界碑挨告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vWpkhq

2018-01-30_215033.jpg


第四塊臺灣關地界碑 找到了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23日, 2018
消失一甲子,尋覓20年,第4塊「臺灣關地界碑」終於重見天日!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鍥而不捨的踏查,終於在打狗英領館官邸北側史溫侯登山古道旁的荒煙蔓草中,找到見證清末天津、北京條約簽訂海關的歷史,轟動文史界;距離第3塊石碑出土,已是20年後了。
舊城文化協會史蹟探勘小組成員郭吉清、廖德宗、潘子如、洪偉庭。宋德威、陳佩琪、林財正,經常在柴山踏堪查察,1月20日,在一處廢棄哨所附近草叢中發現這塊與地貌不融合的石塊,深挖清理後,「臺灣關地界」字樣赫然現在眼前,大夥驚呼挖到寶了!
花崗岩材質的碑斷成兩截,長107公分、寬26公分、厚9.5公分、重70多公斤,成員協力把石碑揹下山交給文化局。
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聞訊大吃一驚,今年適逢打狗港開港155年,這不僅是高雄文史界大代誌,也是台灣的大代誌,因為目前台灣所能找到的清代海關界碑極其稀少,距離第3塊石碑出土已有20年,等同是東南西北界碑都齊了。
林尚瑛表示,列強迫使清朝簽訂天津、北京條約敲開通商大門,設立通商口岸當然就有海關,「臺灣關地界碑」就是標示海關區域,就清代海關制度、台灣海關歷史皆具重要歷史意義價值。
文資中心主任李毓敏表示,界碑出土位置未必是當年設界所在,以第4塊界碑出土地點在廢棄哨所附近,不無可能是後人不識是古蹟而被當做建材搬移至該處。未來,將交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保存典藏,並進行後續碑體清理、維護修復、研究展示等。


第4座「台灣關地界碑」出土!見證打狗開港155年
陳俊廷/高雄報導 2018-01-23 15:21
高市文化局今以一面古地圖,標示出四座台灣關地界碑出土發現地點作為示意圖。(圖/陳俊廷)
高市文化局今以一面古地圖,標示出四座台灣關地界碑出土發現地點作為示意圖。(圖/陳俊廷)
距上次「台灣關地界碑」出土相隔20年後,第四座界碑終於重見天日!
第四座界碑由舊城文化協會成員於史溫侯登山古道踏查時發現,運送下山並通報文化局緊急處理。四座「台灣關地界碑」重見天日,代表了台灣關四方界碑完整的呈現,今年適逢打狗港開港155年,是令人振奮的一刻。
高市文化局今23日(二)以一面古地圖標示出四座台灣關地界碑發現的地點,說明界碑出土的歷程。1869年(清同治8年),海關官舍設置於哨船頭打鼓山麓,也就是目前的「高雄海關宿舍」位址,為安全考慮,建築外圍設有界碑,以防閒雜人等擅入,後不知何故埋沒荒地。
「台灣關地界碑」在高雄,先後發現三座,一是1996年海關人員於打狗英國領事館北側坡發現,目前由台北海關博物館典藏。二為1998年哨船頭福德宮因進行巷道拓寬工程開挖路基時被發現,目前收存於高雄歷史博物館。三則位於海關與英國領事館邊界,現展示於打狗英國領事館內。
文化局表示,1863年10月,清頒訂「打狗港暫行章程」,開放打狗港作為安平港的外港,這是高雄港開埠的起點,1864年5月5日,英人William Maxwell至打狗港開辦海關,為高雄海關之濫觴。1869年所設立的台灣關地界碑,從此歷經清朝、甲午戰爭、日治時期,百餘年來見證高雄關變遷與高雄港發展歷程。目前台灣所能找到的海關界碑極其稀少,「台灣關地界碑」在高雄陸續出土,就清代的海關制度、台灣海關歷史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與價值。本次出土的界碑將交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保存典藏,並進行後續碑體清理、維護修復、研究展示等規劃。
文化局進一步說明,「台灣關地界碑」指涉的歷史場域「台灣關」是當時的海關官舍,目前卻成為海關職員的宿舍。文化局執行的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在安檢所拆除哨船頭外灘重現之際,打狗港的水岸歷史廊帶已逐漸成形,打狗海關的歷史場域重現亦應納入規劃,以完整呈現歷史風貌。此外,今年是打狗港開港155週年、打狗港築港110年,興濱計畫刻正籌備百年論壇,期待打狗港開港築港百年之際,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為高雄下一個百年累積更豐碩的文化能量。
※「臺灣關」小檔案
西元1840年代以降,歐美勢力東漸,為和中國進行貿易,迫使清廷開放五口通商。英法聯軍之役後,1858年清朝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其中開放臺灣(今台南安平)、淡水為通商口岸;1860年北京條約列強要求加開打狗、雞籠二港,1863年10月,清廷頒訂「打狗港暫行章程」,開放打狗港作為安平港的外港,最初打狗未設海關,外商繳稅需至廈門或淡水頗不便,官方遂於1864年5月5日,正式成立打狗海關,首任稅務司麥士威爾(William Maxwell)租用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CO)的一艘廢船「探路者號」(Pathfinder),作為辦公室和宿舍之用。8月1日,公布打狗海關關稅章程,不僅開啟打狗港進入國際貿易的窗口,西方宗教、醫療更從此傳入台灣。


種類:圖書文獻指定/登錄別:重要古物(中央再指定)區域:鹽埕區名稱:台灣關地界碑創建年代:公告文號:文資局物字第10220005481號公告日期:2013/01/21數量:1地址: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建造者:保管單位:高雄歷史博物館登錄理由:台灣按中英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開放通商口岸,最初南部主港口位於台南,高雄為輔助港口,在高雄港設立海關的時間是1864年,兩地皆由台灣關負責徵稅和查緝走私的任務。因為當時清廷受不平等條約束縛,稅務司由外國人掌控,享有領事栽判治外法權,故海關建築外圍設有界碑以防閒雜人等擅入,本文物「台灣關地界碑」即是當時所設置。「台灣關地界碑」於87年2月因巷道拓寬工程在本市鼓山區安海街32巷出土,在進行實物勘查(紀錄、拍照)及文獻資料比對後,確認該碑為清代打狗海關遺物,其設置年代為同治8年(西元1869年),迄今已140多年歷史,全台目前僅存三座。目前台灣所能找到的中國海關常關界碑極其稀少,就清代的海關制度、台灣海關歷史、台灣歷史之文物而言,誠屬寶貴,目前只見高雄的界址碑出土,具有稀有性。1858-1860年台灣開港對當時台灣外貿之擴張影響甚大,海關設台灣、淡水二關,但台灣關兼轄安平、打狗,淡水關兼轄淡水、雞籠二關,此碑乃台灣關打狗口之界碑,乃為重要史證,且此碑可見證清末天津、北京條約簽訂後海關的歷史,涉及十九世紀台灣開港,具有歷史價值與史事淵源。在高雄先後發現了三座「台灣關地界碑」,其一現立於哨船街7號東側,其二,在1996年送到財政部關稅總局海關博物館保存,其三,現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保存。其中由海關博物館所保存之「台灣關地界碑」已於今年8月經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古物,足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保存之碑應具有同等價值。■ 遊賞文資
.法令依據 1.本文物具歷史意義,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登錄基準。
2.本文物為台灣關打狗口之界碑,可見證清末天津、北京條約簽訂後海關的歷史,涉及十九世紀台灣開港,具史事淵源,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項登錄基準。
3.本文物全台僅存三座,具有珍貴及稀有性,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5項登錄基準。
4.整體而言,本文物具歷史、文化價值,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6項登錄基準。文化資產網 > 文化資產 > 古物 - https://goo.gl/Wr2PYg


高雄─同心14演習聚餐之『打狗英國領事館』 @ 賓哥的旅遊雜記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V4nQ78


2007.6.19高雄市.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認識打狗市的昔與今 @ 大新百的無聊部落格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fZ724


高雄關關務長陳金標 瞭解台灣關地界碑情形
記者黃守作/高雄報導
2018年1月22日 下午4:47
▲高雄關關務長陳金標(右)與副關務長謝慧豪(左),到高雄市警鼓山分局瞭解台灣關地界碑處理情形。(圖/記者黃守作攝,2018.01.22)
▲高雄關關務長陳金標(右)與副關務長謝慧豪(左),到高雄市警鼓山分局瞭解台灣關地界碑處理情形。(圖/記者黃守作攝,2018.01.22)
更多
高雄關關務長陳金標,於今(22)日下午,與該關副關務長謝慧豪,到高雄市警鼓山分局瞭解台灣關地界碑處理情形,希望能由該關處理,與另外1塊放置在關務署海關博物館展示。
高雄關關副關務長謝慧豪及公關股長張高財,陪同關務長陳金標,到市警鼓山分局偵察隊,瞭解日前由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史蹟探勘小組人員,在壽山打狗山史溫侯登山古道發現的「台灣關地界」石碑處理的情形,以及未來動向。
陳金標關務長指出,之前在高雄先後發現了3座「台灣關地界」石碑,其一原立於哨船街7號東側,因巷道拓寬工程,1994年在鼓山區安海街32巷出土,現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保存,其二,於1996年由4位海關人員,在西子灣英國領事館右側山坡發現,送到財政部位於台北市的海關博物館保存,其三,在高雄海關宿舍與英國領事館交界的山洞邊發現,與另1塊「VR大英國地界」石碑並立,2013年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開館後,原件移入館內展出,並在界址背面複製展出。
陳金標關務長進一步指出,由於這4塊「台灣關地界」石碑,涉及19世紀臺灣開港歷史,可見證清末天津、北京條約簽訂後的海關史實,具有歷史價值與史事淵源,因此,新發現的第4塊「台灣關地界」石碑,希望能由該關處理,與另外1塊放置在關務署海關博物館展示。史溫侯探險之旅2~~英領館山下辦公室 - https://goo.gl/6BCASc
史溫侯探險之旅2~~英領館山下辦公室 - https://goo.gl/6BCAS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