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失求諸野』語出於《論語》意思是說,當在上層社會禮崩樂壞,丟失了傳統的禮節、道德、文化的時候,可以到農村、到民間去尋求,因為民間有豐厚的道德積澱。
一則新聞
合肥老太搭車意外死亡 子女四拒車主賠償
劉士勝和李孝香都是(合肥)新站區磨店社區沿河村的村民,兩家並不熟。8月13日9點多,趕集回家的劉士勝遇見了李孝香的婆婆李家珍。出於好心,劉士勝開著電動三輪車帶了老人一程。沒想到,剛到村口車子翻了,76 歲的李家珍一頭栽到地上,過世了。劉士勝好心辦了壞事,為了表達心中的愧疚,先後四次要給錢,都被老人的家屬婉拒了。
問起當時為什麼沒要李道元家的錢,李孝香說:『人家也是做好事,要了他們錢一輩子良心都過意不去。你想想,如果當時我們去要這個錢,孩子們會怎麼想我們當家長的,親戚朋友也肯定說我們在訛人。別人本來也是在做好事,又不是故意的。要是還要錢,以後好事就沒人幹了。 』
禮失求諸野
看到了沒!?這是多麼善良與純樸的人們啊!在他們兩家家境都不寬裕的情況下,都能夠謹守份際,做出這麼高風亮節的行為出來,怎麼不教人感到自慚形穢啊!特別是『刁民』橫行的台灣社會裡,我們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出來嗎?尤其是在只會比爛的民x黨,在陳x扁之流執政 8 年下,整個台灣充斥著扭曲的價值觀,『功利主義』的盛行早就把台灣社會搞得禮崩樂壞了。比方說陳x扁貪贓枉法、污了國家那麼多錢,但是民x黨上下,包括陳x扁本人在內,沒有人覺得這麼作有什麼不對的,甚至還有人為此洋洋得意。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這些人認為只要弄到錢,就是本事,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可以丟棄的。所以才會有刁民毫無羞恥的誣賴救災的國軍弟兄偷他們的金飾,甚至硬要人家賠償他們的泡水車。這種亂象在 22 年前  蔣經國時代裡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在以前當在上層社會禮崩樂壞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鄉下、農村中找回我們遺失已久的傳統的禮節、道德、文化。但是現在科技進步了、人口眾多了,城市與農村分際以不再那麼明顯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找回那個挽救社會沉淪的力量嗎?我們有幸可以在我們這一代看到像劉士勝和李孝香等道德清高的人,然而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或許是這個社會安穩的太久了!?或許我們應該嘗試面臨一場災難、或者是戰爭,這樣才有辦法喚醒人們沉睡已久的高貴情操。因為災難來臨的時候,那些有錢有勢、喪心病狂的人會先跑掉,剩下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先死光,只有互助互惠的人才有辦法生存下來,於是整個社會便會獲得提昇與淨化。
--------------------------------
禮失而求諸野 : 代表禮有散失則求之於民間鄙野之人。漢書˙卷三十˙藝文志:「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於野乎?」 
原本制式與少數人掌握的規則和道理,因為種種原因而散失,因此從最基層的平凡之處去尋找。 
實例用法: 
一直以來,對動物總有一份不可言喻的情懷,雖然牠們在智慧上比不上我們人類,不過,仔細觀察牠們的話,卻又會發覺人類有許多地方比不上牠們,比如說:善良、純真……,這些本來人類也與生具有的特性,如今恐怕保留在動物身上比保留在人類身上還多,中國人說「禮失求諸野」這句話,也許也可用到此處。
-------------------------------
班固的《漢書/卷三十/藝文志》
記載:「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
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
彼九家者,不猶癒於野乎?」
「禮失求諸野」大意是說,
當在上層社會禮崩樂壞,忘失了傳統的
禮節、道德、文化的時候,可以到民間
去尋找,因為民間往往保有豐厚的
文化道德遺產。
--------------------------------------
禮ㄌㄧˇlǐ失ㄕshī而ㄦˊér求ㄑㄧㄡˊqiú諸ㄓㄨzhū野ㄧㄝˇyě
禮有散失則求之於民間鄙野之人。
《漢書·卷三○·藝文志》:「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於野乎?」
----------------------------
「禮失求諸野」,不是大家想像中出自論語,語見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
印象中以前這句話都被用在日本,像是京都的古建築保存了唐風,現在在中國或許看不到這樣的風格了;又或者像這一篇提到的,用於日文。
在美國念書時,遇過不少韓國同學,才知道原來他們也是從小要念論語的,甚至讀的比我們還熟,而且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裡他們對長者尊敬的應對進退之上。那一刻,「禮失求諸野」又跳了出來。
最近一次聽到人家講這個詞,是在微博裡。話說開放自由行以來,每每見到所謂的台灣遊記會提及那些曾經他們覺得已逐漸凋零消失的"優良中國傳統美德和文化習俗","居然"都在台灣被保存的好好的......於是有人用了這個字眼──禮失求諸野。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個詞是非常具有「貶意」的。
有人急著告訴我,「你們有的習俗我們一樣也不少,中元普渡、媽祖、尾牙......;清水祖師爺、保生大帝、龍山寺、拜天公......",他很驕傲地說:"你們的習俗都是我們閩南人帶過去的!」
閩南是什麼? 我完全沒有概念。查過維基百科的定義是:閩南,指中國福建省(簡稱閩)南部,東臨臺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民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金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下的福建省中漳州、泉州、廈門3個地級市(經濟發達,有閩南金三角之稱);廣義閩南亦包括莆田在內,亦指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
先不說台灣的多元族群文化裡,講閩南語的人是不是一定都是從上述區域出來的(在你我身邊應該遇過不少台語很流利的客家人吧~);單是上述的定義,一般人認定的「閩南」就不是嚴謹而具體的概念了。
再說了,誰傳給誰的,很重要嗎? 願不願意保存下來,才更重要吧。
如果自己都不在乎的東西,憑什麼去怨嘆所謂的「野」竟然還保存下來呢?
相對於「朝」而存在的「野」,是因為傳統中原為中心的歷史文化而造就的視野。對日本人和韓國人而言,憑什麼要以「中國」為朝而自稱為野? 同理,台灣又是誰的「野」?
隨著人口的流動、社會的變遷,很多東西,包括語言、生活用語、風俗習慣本來就會改變。如果你覺得可惜了,就摸摸鼻子自己快快去撿回來吧!如果遺失太久,連撿都撿不回,那就請謙卑一點去向擁有者好好學習,別再隨隨便便出口就是「禮失求諸野」了吧!
這句話聽了好生厭煩!
Ps. 於是我現在都不再稱台語為閩南語了,儘管我並沒有真的深入去比較過兩種語言在發音和常用詞彙上到底有哪些差異?
小的時候,我問過老爸,為何他和一些老朋友喝酒之後,說的話我都聽不懂。那是所謂的”湖南話”嗎? 記得老爸是這麼告訴我的,沒有什麼叫做”湖南話”!雖然一般讀書人和公務員會說一種腔調很重但近似於我們現在的國語的普通話(或稱官話),但一般人講的方言卻常常是這個縣的人聽得懂,到了隔壁縣就不知所云了。
日前有位在長沙念大學的湖南人也是這麼告訴我的:”长沙方言应该是无数湖南方言中的一种,是古湘语和赣方言混合后的产物,因为近代大部分湖南汉族人都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所以多多少少都会有江西口音。湖南丘陵比较多,各地的居民交流较少,因此形成了很多种方言。北部的常德和普通话非常相似,有“小北京”之称;湘乡方言则是荆楚古音,古代楚人说的话;湘西由于是原住民的聚居地,所以和湖南其他地方的方言又不一样。其实,我家乡话和长沙方言也有很大区别,但我在外地读大学时竟然学会了说长沙话,还挺有趣的。江南地区的语言体系比北方要复杂和丰富,我也有点听不懂邻近几个县的方言,呵呵。”
------------------------------------------------
禮失求諸野倍感唏噓
日前在日本巴士遺失手機,巴士司機立刻通知總部,結果迅速在失物認領處尋回。這件小事放在Facebook(fb)分享後,居然惹來數千讚好,一般相信假如在內地旅遊,後果可能很不一樣。當然,也有民族主義者認為這是對日本的美化,「不要忘記3年零8個月」云云。
日本這國家有很多問題,日本人性格有很多陰暗面,這些都不假。例如日本論資排輩的文化,只會令青年向上流動出現更大危機;事事不直接表達情感的習慣,會令外人難以融入,這是日本與全球化時代的最大鴻溝;避免麻煩別人的優點,同時卻令邊緣人更走極端,成為激進主義的潛在土壤;上述原因加上極嚴峻的人口老化危機,令日本經濟前景一片灰暗…… 然而,日本人的優點,也確實有太多值得學習。
重拾遺風 慨嘆萬千
今天的日本文化,不少保留唐代中國遺風,尤其是到了古寺,那種清幽脫俗的感覺,已非經過文革洗禮再被高度商業化「開發」的中式佛寺所能比較。日常生活中很多簡單的衣食住行,到了日本都變成「道」,究其根本,發現有不少細節是從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到了今天,日本人表面的禮數還是極其充分,不少經濟產業都以「禮義廉恥」為基礎,講求信用及依賴人際網絡,多於現代化合同。
例如高級日式料理接受訂位後,規定假如爽約,須附全費,但邏輯上,沒有強制法規,一個爽約的人怎會專門上門付款呢?日本人卻是會這樣的。因此,某年某港人訂了日本民宿膳食爽約,在日本人看來不可思議,不得不放上fb,像發現新大陸那樣公告天下。「路不拾遺」也是源自同一思維,特別是在小鄉小鎮,不少家戶從不上鎖,要是沒有禮教維繫,早就秩序大亂。「禮失求諸野」的慨嘆,到了日本尤其強烈。
不過,在國際關係角度,這種日本文化也帶來好些副作用。一來,日本人期望其他國家以同一潛規則運作,例如認為對侵略亞洲表示過「歉意」後,其他國家便應按下不表「回禮」,而非無休止糾纏下去,卻沒有顧及他人確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來,禮教在日本變成為另一種社會規律後,愈來愈僵化,令日本人的喜怒哀樂都不能隨便發洩,而一旦宣洩,卻容易走向最極端,這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危機。但這些日本內部要面對的問題,站在遊客或過客的角度,是沒有切膚之痛的,只會感到在別的地方難以領受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如此感覺,在自身家鄉失去後於異鄉重拾,自然倍感唏噓。
-------------------------------------
意思就是丟失了傳統的禮節、道德、文化等而不得不去民間尋找這種已在社會普遍丟失的東西。日常應用應該理解為,丟失的一些東西,可以到別處去尋找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