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花東,三山國王廟最多者是宜蘭縣,其次屏東縣、彰化縣。最少的竟然是桃園及苗栗

270253277_10216603945970721_8861292390032768121_n


信仰自由、並無絕對,一般來說,三官大帝為客家人的三界爺信仰任務是賜福、赦罪、解厄。而三山國王為客家人的開拓保護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


五斗米道對天、地、水三官的信仰和祭祀,源於先秦時期的祭天、祭川的祭祀儀式。
-----------------------------------------------
三山國王的由來與事蹟 @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6SsGDc
三 山 國 王
『三山國王』原為廣東省潮、惠、梅三州之鄉土神,亦為客家人移民的守護神,原本是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墟〈今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西面的三座高山,即明山、巾山和獨山的鎮山神,三位一體,這是古人對名山靈石的自然崇拜。三『山國王』〈俗稱王爺〉,是揭陽民間的地方社神。它不僅植根於千萬民眾心中,而且是最古老、最有影響的神祇。『三山國王』原出於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墟,為紀念護國佑民的巾、明、獨三座山神而設。隋朝時創建霖田祖廟,面對明山、東臨巾山,後倚獨山,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揭陽民眾對『三山國王』的崇拜,古以成俗。從明朝起,各地鄉村紛紛建廟,基本一社一宮,並且祀奉為『地頭神』
過去,每年正月,各地都要舉行『三山國王』的迎神遊神活動,全民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有的村寨,游神,唱大戲,兼有舞獅、舞龍,游燈籠等娛樂活動,場面壯觀,盛極一時,熱鬧非凡,老幼皆樂。
據元朝編修官劉希盂【明貺廟汜】和明【永樂大典】,清【潮州府忐】【揭陽縣志】,【韓江見聞錄】等書所載,三山神『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潮籍神中最顯赫的。
【明貺廟記】說:『世傳當隋時失其甲子,於二月下旬五日,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稱昆季,受命於天,鎮三山,托靈於玉峰之界石,廟食於此。』 唐初名將,時任左郎將、嶺南行軍總管的陳元光,於唐儀鳳二年〈六七七年〉為平亂而駐軍霖田,到廟裡祭神,並寫了《祀潮州三山神題壁》五言詩三首:
其一
孤隋不尊士,幽谷多豪英。
三山也隱者,韜晦忘其名。
勝跡美山水,妙思神甲兵。
精誠諒斯在,對越儼如生。
木石森騶伏,雲煙拂旗旌。
雨暘祈響應,龍鳳勃碑銘。
清此符神潔,香芹契德馨。
三山耀神德,萬歲翊唐靈。
其二
孤雲悅我心,一點通神意。
流泉濯巨靈,深谷豁神智。
魈魍神之兵,黎庶神所庇。
精氣蝕彼天,名山妥靈地。
嶺表開崇祠,遼東建神幟。
六字動天威,九重頒歲祭。
相其翊國忠,我與三神契。
其三
孤征東嶺表,冒雨一登臨。
再拜煙霞霽,群峰奎壁森。
獨山峰聳閣,巾谷水鳴琴。
明山卉木翳,遙林雲霧深。
瞻廟開明貺,平遼新穢侵。
神飆號萬籟,列宿獻千禽。
樹尾揚旌帛,山頭鏃茸金。
葵陽烘固介,華露潤華簪。
鼎立崢嶸勢,鍾聞杳靄陰。
綰荷權作勺,掏水洗懷襟。
瀑布流觴詠,豐碑駐馬吟。
三山香火地,萬古帝王欽。
〈載1990年廈門鷺江出版社出版的《陳元光【龍湖集】校注研究》〉
唐元和十四年(819)被貶為潮州刺史的韓愈,因淫雨傷及莊稼,民眾祭神求雨有驗,故派耆壽成宇,備少牢〈一豕一羊〉之奠,寫下《祭界石神文》〈即後來被封為三國王神〉:
『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遣耆壽成宇,以清酌少牢之奠,告於界石神之靈曰:「惟封部之內,山川之神,克庥於人。官則署立室宇,備具服器,奠饗以時。淫雨既霽,蠶谷以成,織婦耕男,忻忻衎衎,是神庥庇於人也,敢不明受其賜。謹選良月吉日,齋潔以祀,神其鑒之。」尚饗!』〈【永樂大典•祭界石神文】〉
『三山國王』護國佑民的事跡,歷來有多種傳說。【明貺廟記】之說較為感人:三山神助隋統一天下,受萬民尊為神之後,又顯靈救駕,助唐扶宋,還庇佑民眾。宋太祖開基,劉倀拒命,討者求之於神,即風雷相助,南海以平。宋太宗征戰太平,觀金甲神三人馳馬揮戈突陣助戰而獲勝,見城頭雲中顯示『潮州三山神也字樣,因此敕封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獨山為『惠威雄應豐國王』,賜額『明貺』。還有『保障安民,解災救難,水旱疾疫,有求必應。』等神話。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良好的意願。
『三山國王』的故事,神奇古怪而傳情,在揭陽民間傳聞甚廣。
相傳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原有三位俠義之士,一個叫連傑,號清化,生得眉清眼秀,是教書先生;一個叫趙軒,號助政,臉似重棗,蠶眉鳳眼,是個屠夫;一個叫喬俊,號惠威,豹頭環眼,黑臉鬍鬚,是燒炭者。他們都有—副忠心赤膽,義俠心腸,且能文善武,故結為異姓兄弟。南北朝時,五胡亂華,長期混戰,人民慘受干戈之苦。出於護國庇民之心,他們協助隋朝開 國 君主楊堅,殺子諸王,平定天下,完成帝業,因而被隋文帝封為駕前開國三大將軍。隋煬帝之後,越王楊侗即位,宇文化及引兵來攻,他們又助隋拒敵,打敗了宇文化及,救了楊侗,被封為大元帥。但是,他們三人不貪人間榮華富貴,在一個夜裡,掛了大印,寫下留書,走出中原。他們來到了東遼地界,找到三座高聳入雲,風景秀麗的山峰——巾山、明山、獨山,便隱居修行而成正果,成了三山之神。
這就是『肇跡於隋』的故事。
傳說唐朝貞觀年間,東遼犯境,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兵至『三江越虎城』,李世民急於要見夢中賢臣,聽信軍師徐茂公之言,只帶三百兵丁,到野外行圍射獵。突然,他見草叢中竄出一隻兔子,唐皇便策馬引弓追趕,獨自跑了一二十里,兔子不見了。這時,前面忽來了一人,此人正是遼東大元帥蓋蘇文。唐皇一見,嚇得膽顫心驚,魂不附體,撥馬便跑。蓋蘇文見唐天子不帶兵將,不覺大喜,馳馬追趕。唐皇逃到一個大山口,兩邊是懸崖峭壁,前面是一條大河,已無路可走。李世民想:『我寧死於水中,決不為敵所擒。』於是,他縱馬一躍,誰知馬蹄陷於河灘。情況危急萬分,他只有高聲呼救……
這時,驚動於此處的三山神,明山神道:『我等本屬中原,寄居異國,今日唐天子有難必須速往救援。』巾山神說:『我們今居東遼,享受當地香火。此事若被子民聞知,恐今後沒人來祭祀了。』獨山神道:『二哥所言有理,我們要救唐皇,請大哥想個兩全之策。』明山神想了一下說:『我們已不露面,可引一替身前來救駕,我等還可施法相助。』巾、獨兩阻山神齊聲叫好。於是,他們三人駕起祥雲,飛向『藏君山』。
三山神飛臨『藏君山』上空,明山神化成一匹白馬,巾山神化作一個赤馬鞍,獨山神化作一支方天畫戟,降落在『藏君洞』口。
且說這蓋蘇文追至烏坭河邊,見唐皇閒於河灘,便道:『李世民,想不到今日你命該在此喪!』他正想舉刀取唐皇首級,忽聽得頭頂鵝毛峰上有人大喊:『蓋蘇文,休得猖狂!』他忙丟開唐皇,揮刀迎敵。
原來。此人就是驍勇善戰,多次立下戰功的薛仁貴。他因受張士貴所騙,便和八個金蘭兄弟住於『藏君洞』。他今日生病留在洞裡,忽聞洞外有呼救之聲,急走出洞外,又見洞口站著一匹毛白如雪的戰馬,旁邊還放一支方天畫戟。薛仁貴立即跨上馬背,持起方天戟,那白馬立即騰起四蹄,飛也似地奔向白坭河。他見了蓋蘇文。便直奔下來,大敗遼元帥,救了唐朝天子。
其實,薛仁貴救駕之功,乃三山神之力。因三山神都是化身,未能向唐皇領賞受封。三山神想,這巾山、明山、獨山,屬東遼地界,非唐之疆土,得回中原另找三山居鎮方可。於是,三山神離開東遼,駕上雲頭,周遊中土群山。到了嶺南揭陽縣霖田都河婆上空。只見下面層戀疊嶂,中有玉峰聳起。兩溪環抱,三山鼎峙,景色清幽。真湊巧,這三山也叫巾山、明山、獨山。三神大喜,立即按下雲頭,降落於此三山。大王爺連傑鎮於居中的明山;二王爺趙軒鎮於東面的巾山;三王爺喬俊鎮於西方的獨山。
可是,三山神初到霖田,無人知曉,叫誰給他們建廟奉香火呢?一日,有一位陳姓鄉民於山中見到:一個白面騎著白馬,一個紅面騎著赤馬,一個黑面騎著黑馬的將軍在前面走,便趕上去跟在他們後面觀看。他被引到明山的石穴前,三個將軍便無影無蹤了。只見石穴中有一株古楓樹,樹上開著蓮花,其色紺碧,大者尺許,異香撲鼻。他感到十分奇怪,奔跑告訴其他鄉民。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附近鄉民紛紛跑來觀賞。不覺天空中又出現三個分乘白、紅、黑戰馬的將軍,眾鄉民見了,紛紛叩頭跪拜。有頃,三位將軍不見了。鄉民們認為他們是三山之神,大家便在這裡築廟,塑造神像供人祭拜。從此,三山神常顯聖護國佑民,潮汕各地人民也前來朝拜,香火甚旺。
『三山國王』還有一個受封於宋的傳說。
自宋太祖趙匡胤開元以來,由於稱帝較早,兄弟內訌,四夷未平。南有南唐造反,北面北番屢犯邊境,西方西域作亂,故連年刀兵不斷。傳至太宗趙炅時,北漢劉繼元尚未歸順。宋太宗帶領韓國公率兵親征北漢。劉繼元陳兵太原城下。與宋兵對峙,相持不下。忽一日,兩軍正在交鋒,勝負難分。突然,漢兵有如山崩地裂,紛紛潰逃。原來,戰場上出現三位魁梧雄偉的將軍:一個白面,一個紅面,一個黑面,分騎白、赤、黑三色戰馬,向漢兵衝殺。因此,宋兵大捷,劉繼元城下投降。但尋三位將軍時,早已無影無蹤了。宋師入城後,城上空雲層中又現三位金甲將軍,與陣中一模一樣,雲中飄一面旌旗,上書:『潮州三山神』五字。 宋 君臣合掌向天朝拜,片刻,三位金甲神不見了。
宋師凱旋回京後,宋太宗即命韓國公偕大將木坑公到潮州查訪三山神下落。在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境內,尋得三山神廟址。
韓國公回朝奏知宋帝。宋太宗以三山神護國有功,遂下旨封贈: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稱『明貺』,敕增廣廟宇,歲時合祭。
揭西民間還流傳著『三山國王』救宋帝昺的故事。
南宋末年,宋帝昺因元將張弘范追趕,從福建進入廣東。一路上愴惶逃跑,翻山越嶺,到了嶺南揭陽北面霖田都一帶,心才稍安。他見這裡,三山環抱,林密山高,便想在這裡歇息,好睡個安穩覺。誰知剛睡得酣,忽被四面喊殺聲驚醒。宋帝昺急忙下床,準備收拾逃跑。過了一會,不見元兵追來,便問陸秀夫:『陸丞相,朕剛才聞得四面人聲吶喊,疑為元兵又到,為何此刻不見動靜?』陸秀夫稟奏道:『萬歲,是『三山國王』在此鎮守……』宋帝昺嚇壞了:『這還了得,前有人鎮守擋了去路,後有敵兵追趕,豈不是走投無路了嗎?』陸秀夫忙道:『萬歲勿憂,這『三山國王』原是三位山神,曾助先帝太宗皇平定北漢,太宗皇敕封為三山國王。萬歲聽到殺聲,定是『三山國王』領神兵在此保駕。』宋帝昺道:『但願神靈助朕抗元復國,日後當加封贈之。』後來,張弘范帶兵追到,山裡忽衝出了白、赤、黑三位將軍,大破元兵,救了宋帝昺……
揭陽民間用多種形式崇拜『三山國王』,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有人認為,『三山國王』原是出生為英,死後為靈的義俠勇士,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智慧卓群,因而被後人奉為精神上的典範人物。既是地力神,又是『人本化』的昇華。
南宋末年,宋帝昺被元將張弘范追趕至河菱一帶。
一天,趙王及其左右來到一個小山林,這裡五山環抱,林密山高。於是他們決定在這裡休息,睡個安穩覺。夜裡,趙王睡得正酣時,忽然從夢中驚醒,聽到四面殺聲,急忙起床,準備逃跑。收拾了一陣,但仍不見敵兵追來,他問陸秀夫:『賢卿,朕聽見四面殺聲,但怎不見敵兵近來,此是何故?』陸秀夫奏道:『萬歲,這裡有三座大山,由蓋巾、明、獨三位山神鎮守。他們正帶領著神兵神將在此保駕,請萬歲安心睡吧!』帝昺道:『此乃神助我呀,朕今封三位山神為“國王”,請卿傳旨,感謝三位山神救朕之恩。』
因此,『三山國王』保宋抗元的故事流傳至今。很多地方建起了『三山國王廟 』並雕上塑像,供人們奉拜。
【寧海神緣】中『海上有護海使者媽祖,陸上有三山國王。』這是潮汕海上與陸地保護神。
【剪辮記】三山國王乃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的山神,是地方福神,因護國保民有功,被封『明貺聖王』。其主廟在河婆,稱霖田祖廟,有一千多年歷史,廟宇遍佈潮汕各地。
因此後人尊稱『三山國王』為『明貺聖王』,稱『三山國王廟 』為『明貺廟』。
-----------------------------
【關於三山國王和神明的故事】
三山國王 葉倫會演講摘要:【關於三山國王和神明的故事】
三山國王原來是三個山的山神,因為顯靈庇民獲國而被封為護國公王。這三座山分別是巾山、明山、獨山,簡稱「巾明獨」三山,位於廣東省潮州府。
隋朝有三位神人在廣東潮州府出現,最初顯靈於獨山的石洞,自稱兄弟,受命於天,分別鎮守巾、明、獨三山,話說完即不見蹤影,在其石洞前有一顆古楓樹生蓮花,大者盈尺,居民前往圍觀,忽然出現三位神人乘馬而來,召一陳姓民眾為從徒,未幾陳與三位神人都消失不見,大家認為這是神明,遂前往摸拜,後來陸續在巾山、明山顯靈,並且由乩童稱已封陳姓居民為將軍,並表示巾山為其兄弟聚集之處(巾山位於三山的中間),當地居民乃建一小廟,併陳合祀,因為靈驗無比,凡久旱不雨或出現疾疫時,前往祈求,都靈驗無比,於是香火日盛,地方奉為福神。
唐代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文公任潮州刺使,遭逢霪雨,農作物受害頗重,韓公率眾向三位山神禱,雨不久就停了,韓愈即以牲禮等祭品併作文祭祀。宋朝,劉振據兩粵抗命,971(開寶4)年,韓國公潘美奉旨提師南討,潮守王侍監,愬請山神相助保佑,不一會工夫,老天果然雷霆大作,風雨交加,賊兵因而大敗,南海告平。
979(宋太平興國4)年,宋太宗率兵親征劉繼元,到大原城下時,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馳馬前往助陣,宋師大捷,凱旋之夜,又見神跡於城上,雲中顯出旌旗「潮州三山神」的旌旗,所以上奏朝廷潮州揭陽二山神之神助,即獲下詔賜封:
巾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
明山為助改明肅寧國王
花蓮忠列祠三山國王廟
獨山為惠威弘應豐國王
並賜封廟額曰:「明貺」,?潮陽郡廣增廟宇,歲時合祭,嗣於1033(宋仁宗明道2)年,再賜加廟額「靈廣」兩字,自此廣東潮、梅、惠、屬均建有廟宇奉祀。
客家人移墾台灣,大部份選擇三山國王、觀音娘、媽祖婆等為守護神,來台時祈求其香符或神像,最初在家奉祀,待經濟力量許可時,便建立家鄉式的寺廟作為回報奉祀。
早期,客家人入墾的地方建立不少三山國王廟,如彰化縣溪湖鎮的霖肇宮,相傳建於明朝萬曆年間。
員林的廣安宮是明永曆年間所建;永曆年間創建的尚有高雄市楠梓區的三山國王廟、高雄縣橋頭的義安宮、屏東縣九如的三山國王廟。
此外,康熙乾隆以前所建的:台中縣豐原萬順宮、沙鹿保安宮、彰化縣員林廣寧宮、社頭鎮安宮、鹿港三山國王廟、埔心的霖興宮、霖鳳宮,台南市三山國玉廟。
屏東市林邊忠福宮、佳東千山公侯宮、國玉廟、車城保安宮等。
台灣各地的三山國王廟分佈的情形頗為有趣:基隆市一、嘉義市一、台南市一、高雄市三、台北縣二、宜蘭縣二十四、新竹縣十三、苗栗縣四、台中縣十二、彰化縣十八、南投縣四、雲林縣十、嘉義縣十一、台南縣一、高雄縣十、屏東縣二十八、花蓮縣一、台東縣一、澎湖縣無,共有一百五十五座,在於原鄉不過兩三座的三山國王廟,竟然在台灣各地建了一百多座,但有趣的事是是桃園縣早期有許多客家人,卻沒有三山國王廟,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三山國王和神明的故事(2010.4.9)      葉倫會0910161747
源起
2010年4月9日,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邀請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台北市華山宮三山國王神像到該會,舉行三山國王祭典,中華道教三山國王慈善會於晚上在濱江果菜市場一郎餐廳邀宴各界,大台北地區的客家菁英幾乎都出席盛會,奉客家師爺范姜瑞和鄭瑞淼會長之命做專題演講,謹將演講摘要紀錄,和客家鄉親分享平日祭拜神明的故事。
台灣的民間信仰
傳統民間信仰的神明千百種,上自開天闢地的盤古大帝,甚至近年去世的蔣中正都有人拜,較受注意或公認的神明,源自封神演義者居多數。平日祭拜的神明,不論法力多強,神威如何遠播,源於傳說者居多,其中又以出身於周朝的神明數量最多,嗣後,唐、宋時期也有一波造神活動,如孚佑帝君、保生大帝、媽祖….,封神的時間,則以明朝占多數。
客家人信仰的多元化
台灣客家人的信仰趨向多元化,平日常拜的神明和閩南人類似,如玉皇大帝、佛祖、觀世音菩薩、文昌帝君、關公、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城隍爺、土地公…。
但也有專屬的守護神,如義民爺、三山國王,台北市的客家鄉親,每年特別舉辦土地公、三山國王和義民爺祭典,為客家鄉親,也為新故鄉的居民祈福。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原為廣東潮州、惠州和梅州的鄉土神,因為台灣客家移民大部分來自廣東,國人遷徙時,常會到廟宇祈求香符、令旗,待在新故鄉事業有成,即為其建廟立碑,故三山國王的數量逐年成長,因為大部分建於客家人遷徒的路線,遂被視為客家人的守護神。
三山國王源於隋朝,最初並非人物,而是和源起周朝或更早的城隍爺、土地公一樣是自然神。
隋朝,三山國王原來是明山、巾山和獨山的鎮山神,唐朝開始有顯靈的傳說,宋朝皇帝詔封明山、巾山和獨山山神為國王,分別是:「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
正史出現三山國王事跡的時間晚至元朝,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寫《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明初被載入《永樂大典》-「明貺廟」是三山國王廟的尊稱,「明貺」兩字是宋太宗勒封三位神明為國王時所賜的廟額名稱。
三山國王的發跡地,廣東潮州地區的三山國王廟不多,據說僅有兩間,但台灣自清領迄今,彰化縣溪湖鄉的「霖肇宮」年代最久遠(1586(明萬曆14)年創建),散布各縣市的三山國王廟超過170座,而且陸續增加中,一般人的說法,客家人前往山區開墾者居多,三山國王是山神,祈請其保佑而彰顯信仰,但觀諸三山國王廟的位置,並非全然如此,如台北縣新莊市廣福宮附近是原野平原,號稱有一半居民屬客家籍的桃園縣,卻未見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最多的地方是宜蘭縣,計有31座;屏東、彰化、新竹三縣的三山國王廟數也不少,大部分都融入當地文化,接受不同族群的香火,同時也保佑信眾平安、健康、賺大錢。
財神性質
歷經演變,三山國王、城隍爺、土地公逐漸由自然神被塑造為擬人化的神明,並為其塑像,歷經先人智慧的模擬,三山國王的神像仿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的造型,即大王白臉,二王紅臉,三王黑臉且加刀痕成花臉。
其目的是告訴信眾,團結力量大,要有劉備契而不捨與謙沖下士的雅量;有關公忠肝義膽,忠義貫日月的精神;張飛勇往直前的勇氣。
若以此而論,關公被儒、釋、道三教所尊崇,傳統民間信仰,將其定位為文昌帝君,固然有讀書才有前途的說法,或知識是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復因其發明簿記法,而尊其為最重要的財神爺,若此,有客家先賢希望塑造三山國王為財神爺的寓意,故三山國王除做為客家人的守護神外,也有保佑信眾賺大錢的財神寓意。
此外,倘以山神論,與土地公神格類似,具保佑農民安居樂業,如人員的健康;農作物加快生長,收成豐富;畜養家畜或家禽快速成長,增加經濟收入,就此而論,說三山國王具備類似的財神性質也不為過。
結語
這麼多客家前輩,齊聚台北市一郎餐廳,慶賀三山國王聖誕,祈盼三山國王保佑大家平安、健康、賺大錢外,也賜給智慧,為個人,為客家傳承開展一盞又一盞的明燈。
----------------------------------------------
三山國王各自姓氏同聖誕
巾山國王:大王,姓連名傑,字清化,聖誕是農曆二月二十五日。
明山國王:二王,姓趙名軒,字助政,聖誕是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獨山國王:三王,姓喬名俊,字惠威,聖誕是農曆九月二十五日。

4c1792ac6d035e9eb34ebd08a497c6f02017-11-06_0819014491943829_819681d515_b

台灣三山國王-大王居中


2017-11-06_081740

廣東三山國王-老三在中

2017-11-06_081750  
三山國王廟 兩岸神像擺設大不同
2017-07-06 01:03聯合報 苗君平/揭陽報導
大陸三山國王廟的神像擺設,老三在中間,老大與老二分坐兩旁,與台灣的老大(粉面)在...
大陸三山國王廟的神像擺設,老三在中間,老大與老二分坐兩旁,與台灣的老大(粉面)在中央,有明顯不同(圖);大陸的三山國王神尊,都有夫人配祀。 苗君平/攝影
大陸三山國王廟的神像擺設,老三在中間,老大與老二分坐兩旁,與台灣的老大(粉面)在...
大陸三山國王廟的神像擺設,老三在中間,老大與老二分坐兩旁,與台灣的老大(粉面)在中央,有明顯不同;大陸的三山國王神尊,都有夫人配祀(圖)。 苗君平/攝影
三山國王廟發源揭陽市揭西縣,台灣民眾有四分之一是信徒;但有信徒發現,三山國王神像的擺設,兩岸大不同,台灣是「老大擺中央」,大陸則是「老三在中間」,大陸的三神,也都配祀夫人,台灣則是「單身漢」,這些都引發台灣信徒的好奇。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陳漢初表示,三山國王是指巾、明、獨三位山神,在台灣常認為三山國王廟是客家人的神祇,這是錯誤的,應該是潮汕地區的特有地方信仰。可能清末朱一貴叛亂,潮汕人支持朱,客家人支持清廷,亂事平定後,潮汕人被打壓成「壞人」,才會被誤為是客家人的守護神。
三山國王祖廟位於揭西縣河婆街道大廟村,又稱為霖田祖廟,文獻記載,祖廟始建於隋代,已有1400多年歷史,隨著移民風潮,遍布東南亞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在台灣有410多座,信眾達600多萬人,每年台灣都有不少信徒前往謁祖進香。
兩岸供奉三山國王神祇都相同,分別是教書的大王爺連杰(白面長鬚)、殺豬的二王爺趙軒(紅面長鬚)、燒炭的三王爺喬俊(圓瞪雙目)。但在潮汕地區供奉三神的位置,是大王居左、二王居右、三王居中間,與台灣供奉的大王居中,二、三王分居兩側大不同。
許多台灣信徒到祖廟參拜,常為「老大」擺旁邊,感到滿頭霧水;研究三山國王多年的陳漢初表示,這種爭議己有多來,也有各種說法,但多數認為可能「老三」因軍功多,所以其他兩王就分坐兩旁。
但在台灣講究「長幼有序」,所以「老大」坐中間。到底何者為對,陳漢初認為,其實都沒有對與錯,只是各家看法不同,何況宗教信仰,虔誠最重要,到底誰坐中間都不重要。
三山國王祖廟的後殿,也有三神的夫人廟,但在台灣少有配祀的夫人殿;陳漢初說,三山國王的夫人都有歷史傳說,是文化信仰的重要一部分,但台灣為何少了這部分,反而成了「單身漢」。
他認為,當年先民前往台灣開墾時,很多人只是帶著香灰前往,即使有神像,可能也愈簡單愈好,所以「夫人」就省略了,另也有一可能,就是當時海禁,不准帶著女性家屬前往,所以連神明的夫人,也無法帶往台灣。
-----------------------------------------------------------
三山國王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 https://goo.gl/675NRh
三山國王係唐人神祗,起源於中國廣東潮州,及後散佈廣東東部,南洋、香港同臺灣,各處均有廟宇。三山喺今日廣東揭陽下,揭西河婆。河婆之北,有山三座,分別叫獨山、明山同巾山。祖廟喺今縣城旁,當地舊稱霖田都,祖廟又叫霖田祖廟。
三山國王傳說,一說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神力,平定劉張之亂,因而封其三山國王。
據臺灣鄉村禮俗記載,臺灣三山國王聖誕,定喺二月廿五。而粤東三山國王出遊,定喺正月,一般係正月初十或者十五。
三山國王各自姓氏同聖誕
巾山國王:大王,姓連名傑,字清化,聖誕是農曆二月二十五日。
明山國王:二王,姓趙名軒,字助政,聖誕是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獨山國王:三王,姓喬名俊,字惠威,聖誕是農曆九月二十五日。
廣州中山大學人文科學學院院長陳春聲教授根據各種資料以及田野調查,認為台灣的三山國王廟在170座左右。但實際的數字應該遠大於陳教授的估計,單是宜蘭縣就有四十幾間三山國王廟(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37971)。
光華商場聖安宮,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光華商場
瑤山宮,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民族東路125號
三聖壇,位於台北市南港區昆陽街140巷
廣福宮,位於新北市新莊區。
三山宮,位於宜蘭縣頭城鎮。
興安宮,位於宜蘭縣羅東鎮
廣和宮,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608號,建於清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
惠安宮,位於新竹縣竹東鎮。
惠昌宮,位於新竹縣竹東鎮。
廣惠宮,位於新竹縣竹東鎮。
福龍宮,位於新竹縣竹東鎮。
三和宮,位於新竹縣關西鎮。
廣福宮,位於新竹縣芎林鄉。
惠和宮,位於新竹縣芎林鄉。
福昌宮,位於新竹縣芎林鄉
田寮國王宮,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田寮村。
九讚頭國王宮,位於新竹縣橫山鄉九讚頭。
橫山國王宮,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橫山村。
南昌宮,位於新竹縣北埔鄉。
中盛國王宮,位於新竹縣峨眉鄉。
新豐宮,位於新竹縣寶山鄉。
峩崙廟,位於苗栗縣卓蘭鎮。
苗栗三山國王廟,位於苗栗縣苗栗市,清道光元年1812年興建。
東勢保和宮,位於臺中市東勢區隆興里。
東勢永安宮,位於臺中市東勢區興隆里東蘭路114號。
豐原萬順宮,位於臺中市豐原區。
沙鹿三山國王廟,位於臺中市沙鹿區。
西屯紫雲宮,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安和路。為臺中市最早的三山國王廟。
廣寧宮,位於彰化縣員林市,建立於西元1711年。
明聖宮,位於彰化縣員林市林厝里。
霖興宮,位於彰化縣埔心鄉舊館村員鹿路四段,舊館國小斜對面。
霖震宮,位於彰化縣埔心鄉芎蕉村羅厝路三段(主祀明山國王(二王))。
霖濟宮,位於彰化縣永靖鄉竹子村竹中巷臨41號。
永安宮,位於彰化縣永靖鄉,建立於西元1813年。
甘霖宮,位於彰化縣永靖鄉,建立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
陳厝厝永興宮,位於彰化縣永靖鄉,建立於西元1851年。
廣霖宮,位於彰化縣永靖鄉。
同霖宮,位於彰化縣永靖鄉。
枋橋頭鎮安宮,位於彰化縣社頭鄉,建立於西元1780年。
社頭保黎宮,位於彰化縣社頭鄉,建立於西元1859年。
溪湖霖肇宮,位於彰化縣溪湖鎮,建廟412年,是一座歷史最悠久的古廟。源起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當時由廣東省揭陽縣弟子馬義雄、周瑜森二人攜帶故鄉河婆鎮霖田祖廟所勒封『三山國王』的香火,渡海在鹿港登岸後,奉國王聖瑜,往東行抵達荷婆崙開墾,隔年地方眾弟子倡議立廟奉祀,名為「霖肇宮」
南投福山宮,位於南投縣南投市施厝坪。
竹山金鼎堂,位於南投縣竹山鎮。
瑞龍宮三山國王廟,位於南投縣鹿谷鄉。
二崙《禪和宮》,位於雲林縣二崙鄉公舘。供奉三山國王之三王爺(獨山國王)。
二崙定安宮,位於雲林縣二崙鄉。
東勢賜安宮,位於雲林縣東勢鄉。
斗六順天宮,位於雲林縣斗六市。
西螺廣興宮,位於雲林縣西螺鎮。
西螺長山宮,位於雲林縣西螺鎮。
大埤三山國王廟,位於雲林縣大埤鄉。
太保魚寮三山國王廟,位於嘉義縣太保市(高鐵大道)魚寮遺址旁。
嘉義廣寧宮,位於嘉義市東區成仁街,乾隆17年創立,至今有三百多年歷史。
嘉義中莊廣寧宮,位於嘉義市東區。
廣寧宮,位於嘉義市東區南田路。
嘉義廣福宮,位於嘉義縣鹿草鄉竹山村龜佛山116號,
江厝店廣安宮,位於嘉義縣民雄鄉。
新港鄉廣福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後庄(共和村)。
新港鄉永福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古民村。
新港鄉永祿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中莊村。
麻箕埔三山國王廟,位於嘉義縣竹崎鄉。
中營三山國王廟,位於臺南市下營區。
佳里三山國王樹,位於臺南市佳里區,具有神蹟的三棵樹,非廟宇建築。
臺南三山國王廟,位於臺南市北區。
左營仙樹三山宮,位於高雄市左營區。
內惟義山府,位於高雄市鼓山區。
右昌三山國王府,位於高雄市楠梓區。
新莊義山宮,位於高雄市橋頭區新莊里,建立於清朝咸豐2年(西元1852)供奉三山國王之大王爺(巾山)。
九甲圍義山宮,位於高雄市橋頭區,是東南亞最大的三山國王廟。
崑山宮,位於高雄市岡山區潭底里。
三德里三山宮,位於高雄市橋頭區三德里,供奉三山國王之三王爺(獨山)。高雄橋頭區三德里三山宮
鹽埕三山國王廟,位於高雄市鹽埕區。
國王宮,位於高雄市美濃區廣興里。
中壇三山國王廟,位於高雄市美濃區中壇里。
旗山三山國王廟,位於高雄市旗山區。
海豐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屏東市。
九如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九如鄉,原名九塊厝三山國王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三山國王廟,著名的有一年一度的王爺奶奶回娘家文化季,有許多分靈廟宇。
林仔內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屏東市。
廣興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又稱大路關三山國王廟,古時為大路關(現高樹鄉廣興、廣福兩村)之莊廟三山國王,清朝咸豐年間因洪水分莊而移至廣興村(新大路關),現今廣福村(舊大路關)供奉天上聖母(順天宮),由九塊厝三山國王廟分香而來,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大埔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高樹鄉大埔村。
菜寮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高樹鄉菜寮村。
內埔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富田村。
潮州三山國王廟,又稱潮州忠主宮。位於臺灣屏東縣潮州鎮。
屏東縣恆春鎮三山國王廟,位於屏東縣恆春鎮西門。
林邊三山國王廟,屏東縣林邊鄉林邊村廟內留著國寶級壁畫大師潘麗水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六根千山公侯宮三山國王廟,於屏東縣佳冬鄉三級古蹟蕭家古厝右前方。
臺東縣寧城宮三山國王廟,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城山。
三山國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jgNJw

=============================================================

2017-11-06_085510  

天官: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地官: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水官: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2017-11-06_085333  

三官就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的合稱,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在道教中地位僅次於玉皇上帝的神祇。道教宣稱三官能為人祈福、赦罪、解厄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閩南語俗稱「三界公」,客家話稱為「三界爺」,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府、地府、水府間的一切行政事項,是極為崇高的神祇,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於玉帝殿前,同受敬仰。
閩南人會在廟宇或家宅門口設置香爐,祭祀上天高真,泉州人稱之為「天公爐」(玉帝爐),認為是祭祀玉皇上帝所用;漳州人卻稱之「三界公爐」,因為古時王公、貴族、或者有敕額的寺廟才允許祭天,一般庶民不能祭天,連冬至、新正、玉皇誕、謝平安等祭祀玉帝時都往往呼請三界公做為代表。今日臺灣人已通稱天公爐。
三官大帝在道教中的正確神銜為:
天官: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地官: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水官: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簡稱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民間最普遍的說法,認為天官大帝為堯,地官大帝為舜,水官大帝為禹三位賢君。 《歷代神仙通鑒》則說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中元地官之神、下元水官之神,這三位大神下凡,即成為堯、舜、禹三帝。
另說,三清道祖以炁化身,元始天尊化炁為上元天官之神、靈寶天尊化炁為中元地官之神、道德天尊化炁為下元水官之神;是為三元之神,以主宰天庭、地府、水域三界。 [1] [2]
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道教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就是說三官有對世人、亡魂等能「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的權能。東漢時,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教徒請禱治疾療病的方法。
其則天官掌其天府之統,掌眾生善福惡禍之籍、諸神仙升降之職。地官掌其九地十方,四維、五嶽、八極,考察眾生禍福核男女功過之籍,掌管所有山脈、土地。水官掌其江、河、海皆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之功過。
三元節,就是「三元大帝」的誕辰,民間各有慶典法事。天官生日乃上元節舉行祈福法事、地官生日為中元節普渡孤魂、水官生日即下元節,請神明為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厄。江蘇省有懸掛書寫「三官大帝」燈籠的習慣,據說可消災解厄。清顧鐵卿《清嘉錄》:「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駢集於院觀之有神像者。郡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宮,釋氏奉香火,至日,輿舫絡繹,香湖尤盛。歸持燈籠,上禦『三官大帝』四字,紅黑相間,懸於門首,雲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燭,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
三官大帝也是許多寺廟的陪祀神。奉祀玉皇上帝聖像的廟宇,大多會奉祀三官大帝。
聖誕千秋
上元(天官大帝)-正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大帝)-七月十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十月十五日

三官大帝---仙佛由來[31] @ 雲清物語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L11m7W

========================================

天公爐---「天公爐」的擺置方法幾乎都為雙腳向內、單腳向外

2017-11-06_0906292017-11-06_090638  

在廟宇外面就是『天公爐』;在廟宇裡面就是『三官大帝爐』;在神案前面就是『眾神爐』;左、右殿及左、右旁邊爐就是『神明爐』【俗稱神聖爐』。
-------------------------
天公爐
天公是指玉皇大帝,「天公爐」是用於插置香火,遙拜天帝之用。在民間信仰習俗中,玉皇大帝是天界第一等神,神階至高無上。玉皇大帝又稱為玉皇上帝、昊天上帝、玉天大帝,民間俗稱天公或天公祖。
目前台灣民間主祀玉皇大帝的廟宇雖然不多,但是每到各地大小廟宇的正門前必置有天公爐,天公爐依廟宇建築的不同,有的置於天井間,有的則置於廟外的拜亭前,有的有加蓋有的則無,不加蓋的天公爐上方幾乎都置於不受風吹雨打之處,但置天公爐的共通點是必須見天
天公爐依廟宇大小及香火盛況而有大小規格不一的情況。基本上,置於寺廟前的天公爐有三足,一般民間說法是「寅午戌」三合的意思,玉皇大帝是丙午年正月初九誕辰,正月建寅、初九是戌日,即為天地人之三合。
「天公爐」的擺置方法幾乎都為雙腳向內、單腳向外。而且閩南舊式建築中,正廳懸樑上大多懸有「天公爐」以用來祀奉天公,尊照古禮「敬天法祖」,所以必須先「敬天」後「法祖」,先向外拜天公後再向內拜自家神明祖先
玉皇大帝較大,故都必須先向外朝天祭拜,拜時雙手拿香,報出自己的姓名、住址、以及所求之事,稟報完天公之後插三柱香,較正式的插法是三柱香分開插,先中後右再左。


 005001004003  

玉皇大帝才是「天公」
客家夥房的天公爐
文‧圖/健 雲
民間俗稱的天公爐,是代表玉皇大帝的神明象徵。天公爐在民間的公廳是不可少的神明象徵,因為地位在神明界最崇高,民間對於天公信仰習慣上是不塑神像而以天公爐為代表,一般家宅安置天公神位皆依循此例,只有少數稱為天公壇或天公廟的寺廟為玉皇大帝塑立金身。
玉皇大帝在道教神明界的地位最高,主宰天地四方,民間俗稱天公,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家家戶戶拜天公,祈求來年吉祥平安萬事如意。台灣地區以閩粵兩省人口為多數,閩南人拜天公,除了「天公生」當天的隆重祭典之外,平時也普遍在自家公廳的燈樑下懸掛著象徵天公的天公爐,每天早晚在為祖先上香之前,一定先拜天公爐。
閩南人將天公爐吊掛於三合院公廳燈樑上的居中位置,客家夥房的天公爐則必須見天,也就是說,客家認為廣闊無邊的浩瀚蒼穹即代表玉皇大帝,既然是拜天公,就應該到室外參拜,天公爐要擺在室外,因此客家夥房的公廳大多數依照傳統,將天公爐安置在靠近大門內側的左邊(龍邊)牆面中間(或牆柱)的凹槽內,但台灣因地區不同,也有放在不同位置的天公爐神位。
設置在公廳門邊的天公爐香位
客家天公爐完全採露天見光型態,陳設特殊,很有「拜天空」的意味,但只有香爐一座,及紅紙書寫的神明神位和清茶。有的寫「玉皇大帝神位」,有的寫「天官賜福香位」,也有的以鐫刻「天官賜福香位」字樣的銅鑄香爐放在牆頭上等,是獨特的客家信仰型態。
天公爐的由來
民間相傳,台灣第一個天公爐出現在台南,並與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有關。明朝末年,鄭成功來台後,在台南天壇祭天,向玉皇大帝稟告反清復明的心願。鄭成功用以祭天的天公爐,事後交給當時台南的十二庄輪流守護,民間並成立「天公會」神明會,象徵反清復明的思想逐漸傳播於民間,這是台灣第一個天公爐的由來。
民初後,台南天壇正式建廟並設立天公爐,後來其他廟宇也陸續仿造台南天壇,在廟門口正中間設立天公爐,代表祭拜玉皇大帝,這也是目前一般寺廟普遍可見天公爐的由來
客家夥房的天公爐探討
客家公廳戶外的天公爐,有「牆面佛」、「太陽神」、「拜天空」、 「天公塔」 或「天神爺」、「天神坪」及「太陽公」等不同稱號,但民間習慣皆統稱為天公爐,是獨特之客家信仰習俗。
據耆老表示,中部地區的客家天公爐,最早是擺在內埕靠廊間的牆角地面,因為孩子們嬉戲時不懂事常跨越神明香位有所不敬,後來提高移到牆面約一尺見方的凹槽壁龕內,以紅紙書立「玉皇大帝神位」、或「天官賜福神位」。
客家所稱之天公爐,在民間又有另一種特殊說法,稱天公爐為「太陽神」或「太陽公」。傳說這種稱呼暗喻著「反清復明」,據耆老口述,稱天公爐為「太陽神」或「太陽公」,源自客家先民以「三代遺民,中原士族」自居,在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客家先民認為清朝為滿人乃異族政權,而將天公爐放在公廳室外牆頭上,藉供奉太陽神,表示仍認同明朝為漢族正朔,後來才演變為天公爐。
彰化縣是台灣福佬客的大本營,茲以八卦山麓社頭鄉山腳路的福佬客劉家「團圓堂」老三合院為例,劉家家族雖然已完全是說閩南話的福佬客,但至今仍將祖傳的天公爐保留在內埕的龍邊圍牆的牆頭上,並每日上香祭祀。但劉家「團圓堂」的天公爐採用銅製的天公爐,並以露天式安置,也就是放在左邊的牆頭上,香爐上浮刻有「天官賜福」四個字,該座香爐坐落的位置及形式都很特殊,與多數客家夥房將天公爐安置在牆面 壁龕 凹槽內,並以紅紙書寫「玉皇大帝神位」的不同。
放在牆頭上,但避免公廳祖先牌位直線相對的中部客家天公爐
台灣客家夥房的天公爐位置,有地域差異,例如北部新屋范姜古厝將天公爐放在公廳門口龍邊的廊柱上;苗栗等中部地區將天公爐放在禾埕龍邊的牆面上;南部六堆地區則普遍以俗稱之「天公塔」放在禾埕的中線靠近圍牆處,或者將天公爐放在牆頭上。此外,南部六堆地區所有的天公塔都與公廳的祖宗牌位成直線相對,北部與中部則以放在龍邊 牆面凹槽內 最常見。
同時,南部六堆的客家鄉鎮,一般是將「天公塔」露天擺放在內埕的正中間,天公塔的下方以單腳鐵架當作底座,上方的型式為正方形透空鐵架,中間設平台以安置天公爐,透空鐵架上端有鐵蓋用於防雨。而且,同一地區,有的夥房不使用天公塔,是將天公爐放在禾埕的牆頭上,是六堆客家鄉鎮為數較多的一種。這種牆頭式天公爐與 社頭鄉山腳路的「團圓堂」有類似之處,兩者之間的差別只在位置的不同,是否與社頭鄉福佬客劉家原籍是漳州南靖,而 六堆鄉鎮的客家人原籍多為廣東嘉應州「四縣」,由於原籍不同以致出現天公爐位置的差異?這一點有待進一步探訪了解。
臺灣南部的「天公塔」
南部六堆地區的天公爐,俗稱「天公塔」,又有一點與北部、中部不ㄧ樣的地方,南部六堆夥房不論是將天公塔放在禾埕的正中間,或在牆頭上,其位置一律與公廳內的祖宗牌位成一直線遙遙相對;北部、中部的天公爐則未見與公廳祖宗牌位成直線相對的情形
南部六堆地區的天公塔,目前因鄉野之間的夥房數量日漸拆除而減少,許多原來住在夥房的當地人,在改居現代化透天或大樓公寓之後,仍保持舊時習慣,將天公塔放在與公廳內祖先牌位呈一直線相對的陽台上,還有一種,是將天公塔放在公廳門口正中間的小型案桌上等等。
關於南部客家夥房天公爐的設置地點,根據地方耆老口述,天公塔的位置是經過逐漸演變而來的,並以美濃地區客家夥房天公塔的位置演變情況為例,簡述如下。
美濃地區客家夥房的天公爐,最早本來設在半月池邊,後來設在靠近廊間的圍牆角落,其次又改在禾 埕 ,因此美濃地區客家夥房的天公爐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擺在在廊間圍牆或禾埕內側之間,但是因露天之故,每逢下雨香爐會被雨水淋熄。同時,放在禾埕附近的 天公爐,於農忙時或小孩子嬉戲玩耍時又會不小心碰到,被視為對神明不敬,後來再改在祖堂公廳的門口前,但是也會帶來人員出入上的不方便,最後才安置於門聯的左邊(俗稱龍邊), 成為多數夥房採用的傳統型式, 這是目前美濃地區客家夥房常見的天公爐位置 。
臺灣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夥房天公塔,與公廳祖宗牌位直線相對
另外,在南部的萬巒與內埔等六堆客家鄉鎮,發現極少數客家夥房在其禾埕牆面的正中間,仍保留著壁龕式 凹槽及香插的遺跡 ,顯然 過去某個時期曾經作為天公爐的位置,雖然已未見壁龕凹槽內 貼紅紙書寫 「天官賜福」或「玉皇大帝神位」的痕跡 ,但壁龕式凹槽與目前南部的天公塔一樣,它的位置也正對著公廳裡的祖宗牌位。
出現這種情形的夥房,雖然佔極少數,尚不足以探究牆面式天公爐在六堆地區曾經出現的散佈面積究竟有多廣泛,但可以根據尚保留的牆面式天公爐加以推斷。
六堆地區的客家夥房天公爐,可能在過去的某一段期間,曾經使用過牆面式天公爐,即使不是全部客家夥房都如此,但至少有若干目前已難以確認數量的夥房,使用過台灣中部常見的牆面式天公爐。至於天公塔與公廳裡的祖宗牌位、土地龍神直線相對的原因,則係與屋後化胎蘊含的龍脈之氣有連帶關係。
部份客家夥房沒有天公爐
此外,在田野訪查過程中,從台中縣東勢鎮、石岡鄉等大埔籍客家夥房,發現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幾乎都沒有看到上述地區的傳統客家夥房在牆面上建有天公爐。這種情形,以石岡鄉土牛村的劉家「老屋家」夥房為例,劉家「老屋家」曾經在九二一地震時全部倒塌,之後在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下完成重建,目前已轉型為土牛客家文化館,完成重建的劉家「老屋家」,在九二一地震前,就是一座前有半月池、後有化胎,公廳祖宗牌位下方有土地龍神,坐落地點又是背山面水的夥房,可以說是具備了典型的客家傳統配置與建築格局。
然而,現在土牛客家文化館的前身,劉家「老屋家」本來就沒有設置壁龕式凹槽安置天公爐。
根據推動重建的主要劉家成員之ㄧ劉祥三的說明,劉家「老屋家」夥房從嘉慶年間其第十五世祖劉文進起建當時,就沒有設置天公爐,至於是什麼原因,劉家後代至今尚不明瞭,亦缺乏相關資料可資探討。
劉祥三又表示,因為原始建築結構中並無天公爐,重建時仍依照原樣不予設置,所以現在的土牛客家文化館,雖然保持了典型的客家傳統配置與建築格局,但卻唯獨沒有天公爐。關於劉家「老屋家」夥房沒有設置天公爐這一點,即使不是特例,也是一般田野所見客家傳統夥房之中的極少數個案之ㄧ。
由於東勢、石岡一帶,在九二一地震之後尚存的大埔籍客家夥房,也以無天公爐的夥房居多數。因此,從此一面向觀察思考,是否廣東大埔籍客家夥房原本即無天公爐之設置?或者大埔籍客家夥房與其他地區客家族群不一樣?這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將「天官」混淆為玉皇大帝的「天公」
客家所謂的天公爐,綜合一般客家民間對天公爐的 俗稱與種類相當多樣,大致上有「牆面佛」、「太陽神」、「拜天空」、 「天公塔」 或「天神爺」、「天神坪」及「太陽公」等不同稱號;同時,有的夥房天公爐寫「玉皇大帝神位」,有的夥房寫「天官賜福神位」等,因為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是不同層次的神明,如果一律都稱天公爐,顯然就出現了混淆的現象。
前述這種情形,據田野訪查,一種是,可能有些地區的客家夥房將三官大帝之中的「天官」涵義混淆為玉皇大帝的「天公」,所以會在代表天公爐的牆面凹槽內用紅紙寫上「天官賜福神位」;另一種是,可能有些客家夥房的天公爐,其實本來拜的是客家俗稱「三界爺」的三官大帝,也許時日久遠之後,以訛傳訛地隨俗將「三界爺爐」改稱天公爐。
在民間現存的客家合院傳統式公廳裡,經常可以見到燈樑上高懸著一對上書「三官大帝」三個大紅字的黃色燈籠,從民俗信仰角度來看,那一對燈籠代表的應該是將俗稱的「三界爺」神明安置在公廳裡,至於禾埕牆面凹槽裡的天公爐,則另外寫著「玉皇大帝神位」,這種神明的個別配置才合乎客家所稱天公爐必須「見天」的傳統,也就是沒有誤將「天官」與「天公」混淆。
因為在一部份公廳陳設已經掛起閩南化的「佛祖漆仔」,但公媽龕下方仍保留有土地龍神,禾埕也有天公爐,該戶主人仍然會說流利客家話的客家夥房裡,發現主人在「佛祖漆仔」的下方邊緣,貼著用紅紙寫有兩至三位不等的神明稱號,卻並無香爐的情形,據主人告知,他的上述作法就是在「拜神明」,此與公廳燈樑高掛「三官大帝」燈籠,當作拜三界爺有異曲同工的涵義。
然而,一部分客家夥房不但在公廳懸掛三官大帝燈籠,又再將所謂的天公爐放在室外「見天」,卻在禾埕牆面凹槽裡上書「天官賜福」,這種情形可能是把「三界爺爐」當作天公爐在拜的例子。
設在牆面上的壁龕型天公爐
「天官賜福神位」是否天公爐的疑義與探討
客家合院式夥房設在牆面上的壁龕型天公爐,通常在壁龕內部以紅紙書寫並貼上牆面的的神位代表天公。但根據田野訪察所見,客家夥房的天公爐神位名稱,卻有「天官賜福神位」或「玉皇大帝神位」等不同的寫法
有一部份客家夥房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也當做天公爐祭拜,這種情形如果從道教神明位階的角度分析,則存在著若干疑義。因為,在民間所謂「天公」的涵義,指的是玉皇大帝,而且只有玉皇大帝才稱天公,然而,有些客家夥房卻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實際上,所謂「天官」並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屬於比玉皇大帝低一個層次的神明「三官大帝」。
因此,筆者認為天公爐壁龕應書寫「玉皇大帝神位」才是正確的寫法,至於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也當做天公爐祭拜,應該是民間將「天官」與「天公」的認知產生混淆等因素所造成的結果。
農業時代不論閩南與客家族群,對於主管天、地、水三界的神明信仰都十分普遍,只是閩南與客家拜天公或三界爺的表現方式不同。閩南人透過自家公廳燈樑上的三界公爐祈福,因為閩南人認為天公的地位在所有神明之上,一般民宅不能拜天公,也不能擺放天公爐,要拜天公則只有在寺廟祭拜,所以一般閩南民宅公廳懸掛的其實是三界公爐,並非天公爐,然而,民間相沿成習,普遍將三界公爐稱為天公爐,或許因此被一般民眾誤解為家中祭拜的是天公爐。
例如彰化鹿港的老街中山路(五福大街)至今仍然保留流傳久遠的天公祭典,當地拜天公,是採街坊鄰居組成的會員制及爐主制,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當日子時「天公生」,由全體「天公神明會」的會員,在會館舉辦天公祭典,鹿港老街中山路的天公祭典也不為天公塑造金身,只有一座代表天公的香爐,交給每年輪值的爐主保管,平時各家各戶公廳燈樑上懸掛的是三界公爐。然而,客家則認為天公爐必須「見天」,所以將上書「玉皇大帝神位」的香位放在室外壁龕,代表天公爐。
至於客家庄的三界爺信仰,有一種早期流傳的模式,在過去許多客家庄的三界爺祭祀,是採傳統的爐主輪值制度,也就是各地村里或庄頭奉請的三界爺不塑金身,只有一座代表三界爺的香爐,各地每年擇定日期以擲筊方式換新爐主,將三界爺的香爐交給新爐主負責每日奉祀,地方信眾則於大年初一與逢年過節時才去爐主家拜三界爺。
關於「天官賜福神位」,是否可稱為天公爐的疑義,根據民間訪查與耆老口述等資料,經過歸納有如下不同的版本:
1.「天官賜福神位」本來的涵義,是僅指專門職司「賜福」的天官,天官屬於民間俗稱的「三界公」信仰範疇,三界公就是三官大帝,客家則俗稱三界爺。三官大帝包括各別主管天、地、水三界的天官、地官與水官。三官大帝在神明界的地位崇高,僅次於玉皇大帝,而天官是三官大帝之首,並非俗稱天公的玉皇大帝。
換句話說,如果根據上述道教神明位階的內涵加以認定,則一部份客家夥房的「天官賜福神位」,應該稱為「三界爺爐」,而不應稱天公爐。
2. 三官大帝的職務主管天、地、水三界,顯然與農業密切相關。早期以務農為主的先民認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最重要的生活大是,至於農作物的豐收與否必須「靠天吃飯」,所以百姓普遍敬拜三官大帝之首的天官,希望天官能夠賜福民間。其次,土地是農業時代最重要的生活依賴,土地能夠滋生萬物以養人,民間因而敬拜地官;至於水源則是農業社會不可或缺的墾拓資源,故民間也敬拜水官。
但因天官在三官大帝中,稱為一品紫微大帝,其品階最高,農業時代的名間,通常於農曆正月十五日天官誕辰時,在家宅裡貼有「天官賜福」的紅紙,祈求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天官成為三官大帝的代表。
民間有一種傳說,謂早期農業社會因一般民眾經濟條件普遍欠佳,沒有能力為三官大帝蓋廟,因此,才將代表三界爺的「天官賜福神位」安置在夥房的內埕,以簡單方式安置於牆面上早晚祭拜。早期先民可能源自於當時農業時空環境的心理需求而衍生在自家夥房拜三界爺的習俗,同時,天公地位崇高,一般家宅只有在農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才拜天公,否則必須到寺廟拜神明時才有代表天公的天公爐可拜。然而,久而久之,本來代表三界爺的「天官賜福神位」卻變成了天公爐。前述這種傳說,是否就是「天官賜福神位」也被稱為天公爐的來由,有待再做進一步的訪查。
3. 所謂「天官賜福神位」,很可能是一部分夥房主人對「天公」的涵義有所誤解而出現的寫法,也就是說,一部分夥房主人將天官當作天公在拜而不自知。
筆者在客家庄作客家天公爐探訪的過程中,曾經發現各種型態的天公爐,例如,在客家庄也曾發現有少數夥房的屋主竟然將寺廟使用的天公爐放在禾埕入口邊緣或門口,做為家宅天公爐祭拜的特殊例子,該戶屋主顯然並未遵照一般客家夥房的傳統,在牆面或牆頭等地點安置客家式的天公爐。這種情形逾越了道教以玉皇大帝為眾神之首的儀軌,因為只有寺廟的門前才可安置天公爐,不論該寺廟的主神是那一位,其神明的位階都在玉皇大帝之下,信眾進廟拜神之前必須先拜天公,代表神明界的尊卑體制,同時,民間傳說,所有天神凡路過人間寺廟時,必須參拜天公爐;而且寺廟往往也是魑魅魍魎充斥之處,只有神明有能力鎮壓化解,如果民間家宅也在門前安置天公爐,則不但有違天界神明體制,也可能隨時招來魑魅魍魎之騷擾而導致家宅不平安。
職司賜福、消災、解厄的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的神明位階在玉皇大帝之下,現將三官大帝相關資料陳述如下。
一般閩南傳統合院民居的公廳,在入門上方的燈樑懸掛一個有三個爐耳的三界公爐,三界公爐代表的神明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台灣民間普遍習稱的天公爐,其實應該是代表三官大帝的「三界公爐」。至於代表天公的天公爐,應該是四個爐耳的香爐
民間傳說的三官大帝,較普遍的說法,認為三官大帝就是堯、舜、禹的化身。因堯帝為使百姓農事作息有序,制訂天時,將一年劃分成四季、12個月、365日,並設置閏月,故被稱為「天官」。舜帝率眾墾土開荒,並劃分中原為12州行政區,以安置百姓安居樂業,故被稱為「地官」。禹帝因奔走天下治水有功,百姓感念禹帝,故被稱為「水官」。
民間俗稱天官(上元一品紫微大帝)、地官(中元二品清虛大帝)、水官(下元三品洞陰大帝)為「三界公」,客家則習稱「三界爺」。三官大帝個別職司賜福、消災、解厄,但因三界公之中,以一品天官的位階最高,同時,民間認為「賜福」是最迫切的心理需求,故普遍以主管「賜福」的天官為三界公的代表,習慣將家中公廳懸掛的三界公爐習稱為「天公爐」,事實上,三界公爐與天公爐不一樣,不可混為一談。
相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在其個別誕辰時(分別是農曆正月15日天官、7月15日地官及10月15日水官)會下凡為人們賜福、赦罪、解厄。因為三官大帝管轄的事物與民間禍福相關,所以百姓普遍在自家祭拜三界公,祈求賜福、消災、解厄。
只有寺廟宮壇門口設天公爐
在寺廟宮壇的大門口,一定會有一座以雙龍拜表、三獅檯爐或三象檯爐等作為裝飾的天公爐。天公爐,顧名思義,是俗稱「天公」的玉皇大帝的象徵。民間對於神明習慣塑造金身以方便膜拜,玉皇大帝為眾神之上的宇宙主宰,民間惟恐有所褻瀆,故極少塑其金身膜拜以表尊崇,只以朝拜天公爐就代表崇敬天公
按照道教習俗,若設有天公爐的神壇宮廟,就是萬神朝帝之所,只要有神明路過就必須下壇朝禮,此為天界禮儀。同時,民眾入廟點香參拜神明,由於各路神明皆屬玉皇大帝麾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先拜放在廟門口的天公爐,然後再進入主殿參拜諸神明,這是人間敬神的基本禮儀。
同時,民間一般家庭以祭拜家神為主,既無領受諭旨設宮壇,家中又非帝王居所,因此,民間所習稱的家中的「天公爐」,正確的說,應該是「三界公爐」。一般家庭必須遵照神明儀軌,不可以私下設天公爐。因為民間傳說,家中如果設立四個爐耳的落地式天公爐,就等於是成立宮壇,萬一有其他孤魂野鬼誤認為其為宮廟而入內伸冤投訴,這些事宜是家神無法有能力處理的,反而招引陰魂至家中盤據,所以天公爐只能在廟宇設置。
古代帝王專制時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也就是百姓不能拜俗稱「天公」的玉皇大帝所以民間一般家庭才拜三官大帝,又因三官大帝主管天、地、水三界,故民間乃俗稱三官大帝為「三界公」或「三界爺」,農業時期的一般家庭多在自家公廳奉祀三界公,例如閩南人是以吊在公廳燈樑正中間的香爐代表「三界公」,稱為「三界公爐」,祭祀三界公時,所準備之牲禮皆與拜天公相同。
三官大帝在天界的神格位階,僅在玉皇大帝之下,由於神格相當於人間帝王之下的公卿,又由於三官大帝並非凡人往生之後轉為神格化,而係道教虛擬之神明,百姓唯恐為其塑造金身無所依據而生冒瀆,因此很少塑造金身膜拜。
廣東大埔縣的「天官」
在廣東省大埔縣的客家庄,凡家族祠堂門前的照牆上都有天公爐,但當地習稱「天官」,不稱「天公爐」,在大埔一般寺廟門前的空地上也都有祭拜天官。
照牆是一座 面對正門的短牆, 又稱影壁或照壁, 照牆是傳統建築特有的入口屏障建築形式,可以隔開內外,讓外人無法對屋宅內的陳設一目瞭然,又具有阻擋邪氣的功能,也有摒除外界干擾的作用。 民間傳說,邪魔只會直線前進不會轉彎,因此照牆可以將邪魔擋在門外
客家夥房的天公爐 - https://goo.gl/fkWfKY


將「天官」混淆為玉皇大帝的「天公」-有的夥房寫「天官賜福神位」等,因為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是不同層次的神明,如果一律都稱天公爐,顯然就出現了混淆的現象。可能有些客家夥房的天公爐,其實本來拜的是客家俗稱「三界爺」的三官大帝,也許時日久遠之後,以訛傳訛地隨俗將「三界爺爐」改稱天公爐。天公爐壁龕應書寫「玉皇大帝神位」才是正確的寫法,至於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也當做天公爐祭拜,應該是民間將「天官」與「天公」的認知產生混淆等因素所造成的結果。

客家合院傳統式公廳裡,經常可以見到燈樑上高懸著一對上書「三官大帝」三個大紅字的黃色燈籠,從民俗信仰角度來看,那一對燈籠代表的應該是將俗稱的「三界爺」神明安置在公廳裡,至於禾埕牆面凹槽裡的天公爐,則另外寫著「玉皇大帝神位」,這種神明的個別配置才合乎客家所稱天公爐必須「見天」的傳統,也就是沒有誤將「天官」與「天公」混淆。


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大年初九是「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的誕辰,有民俗信仰的朋友都會誠意拜天公。(記者陳鳳麗攝)
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qZCnE
 2023/01/30 05:46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今天是大年初九「天公生」,有民俗信仰的人會準備供品向天公祝壽,民俗專家廖大乙指出,「天公」是主宰天界的神,準備供品隨個人心意,其中最好有米粩、花生粩、糖果,表示敬天最大誠意、長壽和恭喜天公說好話,拜天公時能跪拜,行三跪九叩禮更佳,跪拜時真心懺悔這段時間做錯的事,並允諾改過及布施,此舉是「補財運」、旺財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長達10天的春節連假結束,今天開始收心上班的同時,適逢大年初九「天公生」,有民俗信仰的朋友,有的在29日深夜11點過後,即子時就先拜天公,也有人今天起床後、上班前拜天公,或是上班中間找空檔向天公(玉皇大帝)祝壽。
 民俗專家廖大乙表示,拜天公準備的供品可隆重也可簡單,但最好都是素食,麵線、壽桃、米粩、花生粩、麻粩、生仁、紅圓、糖果…皆可,水果則可準備代表「大吉大利」的桔子,有「招來旺」之意的香蕉、梨、旺來(鳳梨)。
 廖大乙說,拜天公的誠意和敬意最重要,簡單供品也能展現敬意,建議可準備米粩、花生粩、糖果等3樣供品,米粩以米製作,民以食為天,用米製作的點心拜天公表示滿滿的敬意,而花生粩有「土豆」(花生),含有「呷到老老老」的吉祥寓意,而糖果是請天公幫說好話,其中有5顆糖果能剝開包裝紙,讓天公能聞到糖果的味道。
 廖大乙也說,過年期間很多人都到廟裡補財庫,希望今年能財運亨通,其實最好的補財運方法,就是先以三跪九叩方式拜天公,接著跪著跟天公懺悔這一段時間做錯的事,請求天公的原諒,並允諾改過及多布施助人,此舉就能「補財運」,當然財運能能旺旺來。
 初九拜天公,可準備素的點心、糖果、水果,數量隨心意,心誠最重要,有包裝的糖果,撕開5顆的包裝紙,讓天公聞得到味道。(記者陳鳳麗攝)
初九拜天公,可準備素的點心、糖果、水果,數量隨心意,心誠最重要,有包裝的糖果,撕開5顆的包裝紙,讓天公聞得到味道。(記者陳鳳麗攝)
 廖大乙建議,若沒有準備花生,也可以花生?拜天公,一樣有「呷到老老老」的吉祥寓意。(記者陳鳳麗攝)
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qZCnE
民以食為天,以米製作的米?來拜天公,就是最高的敬意。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qZCnE

4195489_1_14195489_4_14195489_3_14195489_2_1


2023-02-03_0823042023-02-03_082227

元宵節『天官賜福』祈福法
元宵節『天官賜福』祈福法 https://bit.ly/3HUIAB4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祭月、賞月的日子,是天官大帝聖誕,也是上天賜福(福祿壽喜或啟旺家庭運)給眾生的大吉日。元宵節,也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傳統定義的新年最後一天,除了吃湯圓、掛燈籠、放天燈之外,記得要善用天官次賜福法,為自己納福招財。
                   天官賜福法
 1.2月5日(正月十五)(周日)當天中午11~下午1點,或下午3~5點,可在自家大門口外上方的門楣上方,貼過掛上『天官賜福』四字祈福,亦祝禱子孫『光耀門楣』,全家『幸福安康』。
 2.大家可自書寫或購買或請他人代寫『天官賜福』四字
   橫幅為佳,(文字自左或自右,依大門開門而定),擇
   吉日,貼在家門口上方牆上。
 3.若家宅大門面(側)對電梯或對到上下樓梯或正對鄰居
   大門(大門相對),此『天官賜福』還能化解此氣  煞,轉凶為吉。
 4.若佛教可寫『佛光普照』、基督教可寫『主賜平安』
   等,在此日張貼祈福,亦能吉慶滿堂、興家旺業。
元宵節『天官賜福』祈福法 https://bit.ly/3HUIAB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