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寶台灣杉的故事/1906年由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在台灣發表,以台灣之名來命名這個屬/分布於台灣中部約1,500至2,500公尺高的山區/樹種瀕臨絕種/「台灣杉」是全球唯一以「台灣」當屬名的植物,而「台灣杉」也是台灣最高大的喬木/世界頂級的古老珍寶,故有些專家認為台灣杉最好改稱「台灣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ru2iTl
重建或異地重建新竹縣-芎林姜家天水堂(九芎林)+守讓堂2007年拆除-2017年「恢復舊貌、異地重建」/五股望族吳家1917年於現今成泰路、登林路口,興建單進雙護龍的磚造三合院民宅「守讓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z8qyK
早田文藏 一個臺灣植物史上相當重要卻又常被忽略的名字
他為何選擇離鄉2000公里外的臺灣,作為畢生研究的領域?
又如何建立臺灣植物學系譜,讓臺灣之名登上世界舞臺?
第一講 自然史視野下的早田植物學
對談人:吳永華(自然史研究者)、楊宗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研究員)
時 間:9月20日 19:30-20:30
地 點:永樂座書店(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1弄6號 )
一生奉獻臺灣植物研究的早田文藏,為臺灣植物創建了8新屬、1636筆新學名,並留下《臺灣植物圖譜》等多部作品,建立起臺灣植物研究的基礎。植物分類學研究為何如此重要?臺灣在世界植物系譜中又佔有怎樣的地位?
第二講 探索與記錄的時代
對談人:吳永華(自然史研究者)、陳偉智(佛光社會系、東吳歷史系講師)
時間:9月27日 20:00-21:00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3樓)
1895年起,隨著臺灣被納入日本統治之下,大量日籍學者前仆後繼地前往這塊學術處女地,伊能嘉矩、鳥居龍藏、川上瀧彌、早田文藏……這些橫跨各領域的學者,為何會對這個島嶼產生興趣?又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臺灣?
主辦單位:臺大出版中心
協辦單位:永樂座書店、誠品臺大店
參加方式:自由入場,座位有限
焦點新聞_早田文藏 一個臺灣植物史上相當重要卻又常被忽略的名字- 國立臺灣大學 - https://goo.gl/22p5nB
感念對台植物研究貢獻!植物園復原佛里及早田文藏紀念碑
李秉芳/台北報導 2017-09-30 12:51
台北植物園內的腊木館重新修復後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對台灣植物研究有重大貢獻的法國佛里神父和日本學者早田文藏。圖/李秉芳
台北植物園內的腊木館重新修復後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對台灣植物研究有重大貢獻的法國佛里神父和日本學者早田文藏。圖/李秉芳
台北植物園的「腊葉館」經歷整修工程後,今(30)日重新盛大開幕,另外為了植物採集鞠躬盡瘁的法國神父佛里和有「台灣植物之父」的早田文藏博士兩人的紀念碑,也在修復後重新在台北植物園內揭示,協助修復的國際友人及紀念者家族都特別從法國及日本來臺觀禮,見證紀念台灣對這兩位對台灣植物研究有重大貢獻的學者的感謝與紀念。
台北植物園腊葉館於1924年興建完成,是台灣第一座植物標本館,作為典藏重要職務材料之用,至今仍是台灣典藏量最豐富的植物標本館,館藏超過48萬份,並以植物臘葉標本(乾燥標本)為主;不但反映了植物研究歷史與進程,記錄了台灣環境變遷,其中也包括造田博士以台灣為名的「台灣杉」重要標本,整棟建築物以優雅的紅磚牆為主要外觀,經過重新整建修復後,再次對外開放民眾參觀。
有「台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之稱的早田文藏在日本殖民時期,帶領著一批日籍植物學家們就在腊葉館建築物內,埋首於採集自全島莽原野林的上千數萬植物中,從事植物系統分類學研究,發表數千種臺灣的特有植物新種,並在1911年出版《臺灣植物圖譜》第1卷,其後陸續出版至第10卷,一輩子幾乎都致力於台灣植物研究的早田在60歲時病逝於東京。
早田文藏紀念碑在台北植物園內重新復原再現。圖/李秉芳
早田紀念碑是由北村西望塑造,花崗岩基座由井手薰設計,但在二次大戰末期因故消失。2013年林業試驗所開始委託進行考究,曾至東京的北村西望雕刻園參訪,並查閱北村西望作品全集,未能找到相關文字記載、照片、原作、複製品等訊息。因此,委託高橋裕二先生重新設計製作銅製浮雕,而碑文及石基則根據文獻樣貌於日本重製後空運來臺。今日終於得以在台北植物園復原重現,也邀請早田文藏家族後人秋山盛雄、谷口正子、谷口直之,以及高橋先生和東京大學大場秀章教授來臺一同揭幕。
今天也同時揭幕的紀念碑,還有法國佛里神父Faurie,佛里在1973年前往日本,在旅日期間經常前往日本各地採集植物標本,大量被其他植物學者引用發表,1901年他首次到台灣進行植物採集,1913年再次到台灣採集,對植物的熱愛支持著他的足跡深入台灣各地,對台灣植物研究的貢獻非常大,1915年在佛里6月前往花蓮採集植物時不慎遭水蛭鑽入鼻腔內,就此身體狀況一路走下坡,不久後於台北過世,享年68歲。
佛里神父紀念碑在台北植物園內重新復原再現。圖/李秉芳
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林業試驗所於1917年12月22日,在其辦公室前塑立銅製胸像,以紀念這位為台灣植物探險鞠躬盡瘁的法國神父,然而其胸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亡佚,但幸運地,在2012年時透過日本台商楊智芳女士協助,找到留存於日本雕刻家渡邊長男倉庫中的佛里胸像石膏原型,經渡邊家族瀨谷薰、渡邊由利枝及渡邊功同意及高橋裕二教授工作室奧敬詩於2013年完成重製銅像。
佛里牧師所採集的東亞植物標本非常豐富,於林試所的存放的標本有48份,其中25份為模式標本。這些標本的採集地點遍及當時台灣可及的各地方,除了台灣北部外,也遠及屏東萬金庄、阿里山及花蓮,目前在台大植物標本館(TAI)保留數百份,為當時研究東亞、東北亞的植被資源有很大的貢獻。
佛荷里(片假名:フオリ-,法語:Urbain Jean Faurie,1847年-1915年),法國傳教士、植物採集家。[1]1847年出生於法國奧弗涅大區上羅亞爾省的小鎮都尼厄鎮 (Dunières),1915年7月4日在台灣過世。
他在1869年參加了一個教會的海外會社,並於1873年成為牧師。一開始,他前往日本東京和新潟。1882年至1894年間,他在日本傳教 [2]。
他在旅日期間,經常在當時為日本領地的各個地方採集,所採集到的植物標本極其重要,大量地被其他植物學者引用發表為新種。
1847年:1月1日出生於法國 奧弗涅大區 上羅亞爾省的小鎮都尼厄鎮[2]。
1869:參加教會的海外會社 (la Société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s)。
1873年:受戎成為牧師/傳教士。
1873年:抵達日本,停留在東京。
1881年:到函館市,之後開始科學採集,不僅是開花植物還有真菌、苔蘚及地衣[2]。
1889年:5月21日開始為巴黎博物館(P)採集[2]。
1889年-1894年:五年間他跑遍了青森縣、北海道、庫頁島及千島群島[2]。
1894年:返回法國[2]。
1896年:回到日本[2]。
1901年:第一次台灣的採集。
1913年:12月第二次抵台採集。
1914年:第二次抵台,至台灣東部探險。[2]
1915年:6月,台北,採集時被鼻蛭進入鼻腔,血流不止回到台北(Taihoku)在des Pères Dominicains的住處(位於大稻埕)
1915年:7月4日於台北寄寓處過世,享年68歲。
1913年12月-1915年,在台期間的採集行程
說明:下列行程取材自早田文藏 (1916)的追悼文。中文地名為現行地名,英文為當時的英譯地名。
1913年
12月,台北鄰近地區採集:圓山(Maruyama)、北投 (Hokuto)、淡水 (Tamsui)
1914年
1月,南行到高雄(Takao,打狗)、萬金莊 (Mankingsing)及來義 (Raishia,來社)並朝北至Korisho、桃園 (Toyen)、鶯歌 (Okaseki,鶯歌石), 新店 (Shinten)、基隆 (Kelung).
4月,新店及烏來 (Urai)
5月,北投
5至7月,阿里山區 (Arisan region)
9月,北投、淡水、松山 (Shakko,錫口)、基隆
10月,北投、台北、淡水、觀音山 (Kwannonzan)、基隆
11月,圓山、北投、淡水、基隆、新店
12月松山;嘉義 (Kagi)、第二次的阿里山區採集
1915年
1月,北投
2月,士林 (Shorin)、北投、大屯山 (Mt. Daiton)
3月,台北
3-4月,阿里山區第三次採集
4月,大屯山第二次採集、北投、台北
5月,角板山 (Kappanza)
5-6月花蓮 (Kwarenko,花蓮港(廳))
成就與貢獻
在駐日的漫長時間裡,他可以到處旅行,曾前往北海道、本州中部及北部、 九州,並造訪了琉球群島北部的奄美大島,以及高麗南部[3]。其標本主要在當時送往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4]),而1906年之後的採集則分布在東亞的標本館中,例如台大植物標本館(TAI)保留數百份。為當時研究東亞、東北亞的植被資源有很大的貢獻。
採集的標本
在日本期間,他採集了有數萬份的標本,主要是存放至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且其複份則存放在日本京都標本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的邱植物園及其他地方。[3]
紀念佛荷里神父的台灣植物名稱
在第二版臺灣植物誌[5]裡所列以佛荷里命名(紀念,但譯法因不同學者有不同譯名出現),種類包括蕨類4種,雙子葉4種,單子葉3種。
Diplazium fauriei H. Christ 深山雙蓋蕨
Dryopsis x fauriei 傅氏擬鱗毛蕨 (鱗毛蕨科)
Pteris fauriei Hieron. 傅氏鳳尾蕨 (鳳尾蕨科)
Tectaria fauriei Tagawa 傅氏三叉蕨 (三叉蕨科)
Mazus fauriei Bonati 佛氏通泉草(台灣通泉草) (玄參科)
Valeriana fauriei Briquet 纈草 (纈草科)
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um Oliv. var. fauriei (Hayata) Hayata 圓葉鑽地風 (虎耳草科)
Thalictrum urbaini Hayata 傅氏唐松草 (毛茛科)
Digitaria fauriei Ohwi 佛歐里馬唐 (禾本科)
Eragrostis fauriei Ohwi 佛歐里畫眉草 (禾本科)
Microstegium fauriei (Hayata) Honda 法利莠竹 (禾本科,竹亞科)
佛里銅像
由於其對台灣植物界的貢獻,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林業試驗所於1917年12月22日,在其辦公室前塑立銅製胸像,以紀念這位為台灣植物探險鞠躬盡瘁的法國神父[6] ,然而其胸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亡佚,但幸運地,在2012年時透過日本台商楊智芳女士協助,找到留存於日本雕刻家渡邊長男倉庫中的佛里胸像石膏原型,經渡邊家族瀨谷薰、渡邊由利枝及渡邊功同意及高橋裕二教授工作室奧敬詩於2013年完成重製銅像,並於2017年9月30日於台北植物園內原地重現,同時揭幕的還有早田文藏紀念碑。[7]
百年史蹟腊葉館修復開幕 傳承早田文藏、佛里神父植物研究精神
植物資源調查發祥地 更是台灣自然史重要指標
百年史蹟腊葉館修復開幕 傳承早田文藏、佛里神父植物研究精神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goo.gl/nHGtWP
建立於 2017/10/02上稿編輯: CLiao
媒體小農
本報2017年10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隱身台北植物園,1924年興建、2008年獲市定古蹟資格的「腊葉館」,經過4年復舊整修,9月30日重新開幕,將繼續承擔植物標本展示與自然教育的功能;同時不忘紀念貢獻台灣植物研究良多的法國神父佛里,以及日本帝國大學植物分類學家早田文藏,兩座紀念碑原址也整復重現,象徵台灣植物研究精神的傳承。
台北植物園8.2公頃的園區內,保存超過1200種的植物,肩負植物研究人才培育以及瀕絕植物保種等重要任務。1924年興建完成的腊葉館是台灣林業研究與植物資源調查的發祥地,也是台灣第一座植物標本館,早田文藏以台灣為名的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模式標本,更是鎮館之寶。
腊葉館展示的標本。攝影:廖靜蕙
園區內於1917年及1936年為紀念植物採集者佛里(Urbain Jean Faurie)以及有「台灣植物之父」尊稱的早田文藏(Bunzo Hayata)紀念碑,在二戰後拆除。為了標記台灣植物大探索時代的重要任務,並向台灣植物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定者表達由衷的敬意,林試所於腊葉館重啟之際,也重新打造這兩座紀念碑。
由佛里神父發現的新種植物約700種,以佛氏、傅氏為名,如佛氏通泉草(Mazus fauriei)、傅氏鳳尾蕨(Pteris fauriei)、傅氏唐松草(Thalictrum urbaini)、傅氏三叉蕨(Tectaria fauriei)、大花傅氏唐松草(Thalictrum urbaini)、傅氏擬鱗毛蕨(Dryopsis x fauriei),都是以他命名。農委會林試所存放的標本中,即有48份來自他的採集,其中25份為模式標本。
早田文藏發表的台灣植物種類,根據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大場秀章新書,光以新紀錄及新種即達1700種,也有學者估算台灣植物約1/4由其命名發表,如民眾熟悉的台灣冷杉(Abies kawakamii、台灣五葉松(Pinus morrisonicola)、台灣二葉松(Pinus taiwanensis)、巒大杉(Cunninghamia konishii)、台灣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玉山金絲桃(Hypericum nagasawae)、玉山假沙梨(Photinia niitakayamensis)等;直接以早田命名,如早田氏山毛櫸(台灣水青岡,Fagus hayatae)、早田氏草莓 (Fragaria hayatai)、早田氏鼠尾草(Salvia hayatana)、早田氏冬青(Ilex hayataiana)、早田氏菝契(Smilax hayatae)等。
玉山金絲桃。圖片來源:農委會林試所
佛里:翻山越嶺尋覓植物芳蹤 身後以碑常伴台灣
「今天如果他還在台灣,早就領到身分證了,這座雕像是無形的身分證。」參與佛里銅像揭幕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洪山川說,佛里神父在日本40年,屬於日本主教管轄,但雕像在台灣屬於他管轄,隆重的歡迎他留在台灣。
1913年身體日漸衰弱的法國神父佛里第二次來台採集植物,雖然他滿腹雄心,要為歐洲學者帶回台灣採集的植物,卻因病功虧一簣,他最後一次的採集地點是花蓮港,並且採集了黃花石斛,後經早田文藏發表為新種(Dendrobium pere-fauriei Hayata),最後疑似染病,1915年7月5日病逝台北,結束他40年日本宣教生涯,以及嘆為觀止的植物採集人生;享年68歲(1847年-1915年)。
佛里既是羅馬教皇派遣公教宣教師,也是巴黎自然史博物館通信員,並獲頒學術官員級勳章;林試所新書即寫著「(佛里)一生從來沒有發表論文,寫過任何植物相關的文章,但他是一位觀察力敏銳,勤勞跋涉的著名採集家」。
以植物採集者形容佛里神父,無法道盡他在植物研究的貢獻,也無法解釋清楚何以這麼多植物物種以他命名來紀念他。林試所植物園組長董景生即認為佛里神父一定十分喜愛植物,更重要的是,他以宣教師的身分得以深入一般人無法進入的地區,他一邊採集植物,也將植物賣給研究人員,以此籌措宣教的經費。這個身分看似讓他走入一般人無從進入的地區,其實這過程也承擔相當高的危險。
由於他在植物採集上的貢獻,使得東京帝國大學植物學教授早田文藏,發起募款籌措佛里紀念銅像經費。1917年底在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林業試驗場一角豎起半身銅像,基座以花岡石做成銅像四周有棕櫚樹不時發出細細的聲響陪伴。
董景生解釋,紀念碑是原址重現,位置是依據當時的地圖確認。當時的銅像是委請一代鑄造大師渡邊長男打造。由於銅像是民間自行籌募,早於腊葉館建造之前,又由於當時地圖未能清楚標示周遭環境,讓林試所花了不少時間確認。
遠道參與揭幕式的佛里家族代表Regis Teyssonneyre是佛里其姐的曾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法國人已經忘記佛里神父,沒想到台灣人還能紀念他,而這座雕像更保存了人們對他的記憶。
現住佛里故居的Regis Teyssonneyre提及,為了來台灣他做了些研究,也在房子裡找到厚厚一疊佛里神父手稿,是40年來持續寫回家的信件,信中不斷地提及日本、台灣的事,對於台灣、日本的情感溢於言表,並藉由信件如實保存下來。
「他不僅是一個宣教者,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甚至以植物研究者的身分開啟台灣植物研究的大門。希望人們能記住他不但是位神父,還有在植物學上的卓越表現。」外方修道會杜晉善神父說。
不過,台灣社會對於佛里神父的成就相當陌生。與會的台大名譽教授謝長富表示,數位典藏計畫在來得及了解佛里之前就結束了,以至於未能持續收藏他的標本,實為遺珠。
原銅像由名雕塑家渡邊長男製作,明治時代有「人間國寶」的尊稱。此次重建的紀念碑,完全依據原碑重新打造。新揭的紀念碑背面,記述佛里其人其事以及紀念碑由來,看著年份記載著1917年完成,渡邊長男之孫渡邊功忍不住感嘆,整整一百年了!
渡邊功表示,之前並不知道這座雕像的存在,更不知這座雕像的意義。日本社會或許不認識佛里神父,也不知道他的祖父曾鑄造這座雕像,「現在這尊雕像重新展現在人們眼前,不但標記著台灣植物研究史,也是人們記住渡邊長男最好的方式!」他希望台灣民眾到植物園走走時,順道看看銅像;更期待中日之間維持友好交流,增進情感。
佛里神父外曾孫Regis Teyssonneyre和他的兒子,遠道來台參加揭幕式。攝影:廖靜蕙
渡邊長男家族代表與佛里紀念銅像合影。攝影:廖靜蕙
2013年赴日本洽談佛里銅像重塑事宜,圖中為渡邊家族倉庫的石膏原型。圖片來源:農委會林試所
發表台灣1/4植物 發揮早田文藏精神持續植物研究
就在佛里紀念雕像揭幕17年後的冬日(1934年1月13日),早田文藏病逝東京家宅,享年60歲。兩年後(1936年1月13日),早田文藏紀念碑也在腊葉館前水池邊的「胚株半島」揭幕。整個腊葉館前甚至是為了紀念他而進行景觀設計,以種子的形狀設計的水池,很可能是為了紀念他的成就。
早田文藏外孫、札幌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秋山盛雄說,他們無緣見過外公,2013年曾為了重啟腊葉館及紀念碑來過台灣洽談,並參觀標本館,看到他的祖先所採集的標本收藏在館裡,以及台灣對於早田文物的珍惜又驚又喜。「明明是台灣人,卻對於日本來的學者如此重視、保存其文物!」對台灣表示深深的謝意。
董景生也透漏,早田文藏的孫女谷口直子前次拜訪台北植物園,短短幾公尺沿路都是以他的外公命名的植物,令她感動良久,也理解早田文藏終生研究的重要性。
在重啟腊葉館之際,林試所委請長期研究早田文藏的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大場秀章著書。他提及早田文藏身為植物學家,在分類學上有一套劃時代的做法,也有虔誠的佛教思想,卻與來自不同國家、文化、信仰背景的佛里建立深厚友誼。他認為早田精神,就是捐棄成見、強調跨域研究的科學精神 ,至今仍值得人們效法。
早田文藏紀念碑原貌。圖片來源:台北植物園
早田文藏家族。左起外孫秋山盛雄、外孫女谷口正子、外孫女婿谷口直之。攝影:廖靜蕙
百年史蹟腊葉館修復開幕 傳承早田文藏、佛里神父植物研究精神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goo.gl/nHGtWP
復古風景才是時代潮流! 台灣也有媲美京都的景點 | ETNEWS 旅遊雲 | ETNEWS旅遊新聞(旅遊) - https://goo.gl/VKMymS
你知道「臺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是唯一以「#臺灣」為屬名的裸子植物嗎?
今天正好是為臺灣杉命名的植物學家-早田文藏的生日,一起來回顧他開啟「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的故事吧!
【歷史上的今天】
1874年12月2日,臺灣植物學先驅早田文藏誕生日
早田文藏的人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中學輟學的他在日本吳服店當學徒,期間產生對植物的高度興趣,除了自行研修植物學知識,還曾加入東京植物學會積極提出問題,甚至自行撰文發表自行採集的苔蘚標本
21歲的早田文藏重新進入中學和高等學校,期間仍常利用假日四處採集植物,最後於1900年考取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也開啟了首次到臺灣進行植物採集的行程!
隨著在東京帝國大學的研究和助理工作,早田文藏被指定研究臺灣的植物相,後又被臺灣總督府聘任從事植物標本鑑定,從此與臺灣植物結下不解之緣
或許也因為深度了解臺灣植物,在收到殖產局寄來被標示為「台灣針葉樹的毬果」已被放置一段時日之後,早田文藏才能從中辨認出獨有的特徵,發現了未發表的新品種!
1906年,早田以「台灣Taiwania」之名作為新屬名,陸續發表他的發現,並在1909年發表「臺灣產新植物」,向國際學界介紹被他稱為「本世紀植物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發現」的「臺灣杉」
臺灣杉的發現也獲得各地植物學家的肯定和讚譽,更帶動臺灣植物學界的研究熱潮,甚至有西方學者慕名到臺灣進行研究
早田文藏在臺灣致力植物研究與分類長達19年,不但建立「臺灣原生植物總目錄」,還完成「臺灣植物圖譜」十卷,更有多達1600多筆臺灣植物由早田文藏命名發表,也因此被許多人尊為臺灣植物學先驅
12月2日,一起回顧早田文藏的故事,認識臺灣植物令人驚嘆的豐富和生命力吧!聚珍臺灣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lO974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