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的安慰

a4a72c6cdc2058f59aaae61dd96d22be-600x400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9日, 2017
恰到好處的安慰
應急用的佳句清單
把這些句子收在後口袋裡,以備不時之需:
你想要談談嗎?
不會無聊啊,我想要聽。
對你來說感覺怎樣?
現在你過得如何?
這一定很辛苦,不過你做得很棒。
我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事。
我看著你走過之前的各種困境。現在會覺得很苦,但我曉得你可以安然度過。
沒錯,了解這事真的讓我對你刮目相看。我覺得你更迷人、更勇敢了。
我佩服你。
我愛你。
***
嘿,聽好了:
研究顯示,要談論自己的情緒,往往和朋友談會比和家人談來得容易。所以,如果因為兄弟姊妹或父母不能傾聽或是讓你闡述感受而深感挫折,你並不是特例。家人無法完全勝任情緒處理是正常的,因為他們還比較可能參與基本且必要的協助,像是打掃或經濟援助。因此,如果可以的話,請他們捲起袖子幫忙做點事(不過在某些關係中,這樣做並不適當)——而最內在的感受就去和朋友研商吧。
簡訊和社群網站真的有用。
誰曉得簡訊會是幫助人們感覺更佳的好工具?(抱歉啦,世界各地青少年的爸媽們。)傳簡訊不僅讓朋友曉得你(又要)遲到,或是以能想到最粗糙隨便的方式和某人分手,更透過研究證實,已經成為心理學家支持意志消沉之人的有效方法。你可能會覺得在社群網站寫十五個字,或是傳一杯紅酒的表情符號,並不是人們身處痛苦時的溝通好方法。但可別忘了——重點並不在於找到「正確的用字」,而在於單純的想要建立連繫。有的時候,我們只需曉得別人有想到我們,並不需要談論自己的感覺如何。所以,要是你在電腦或手機前徘徊良久,不知是否應該發封電子郵件、發篇安慰的貼文、只是說聲「嗨」「愛你哦」或分享什麼的話,答案就是「傳吧」!如果你們是親密的朋友,撥通電話能額外加分。但這些虛擬安慰真的很有用。
打通電話恰當嗎?
因為有那麼多種方式可以在彈指間溝通訊息,人們因此幾乎不再講電話了。當電話鈴聲響起,反而會感到突兀。如果來電顯示出不認得的號碼,更是如此。
當某人身陷危機時,你會打電話給他嗎?如果你們並非早就是十分親密的朋友,我們建議你別拿起話筒。如果你們不是很親近,絕對別在慘事或不幸消息發生的頭幾天打電話過去。這個時候,一張卡片或一封電子郵件比較合適。
然而,如果你們是要好的朋友或親密的家人,這通電話一定要撥!反正對方總是可以選擇不接。凱西曾訪談過一名如此評論的女士:
「丈夫過世之後,我曾期望接到更多位親密好友的來電。我並不期待她們確切明白該說些什麼,或真的能夠提供協助。只要一通電話或留言簡單拜訪,就能讓我知道她們有想到我。這樣真的能提供支持並且對我很有幫助。」
同理小訣竅:避免像是「我留言給你好幾次」之類的表達。最糟糕的就是讓某人感覺到必須回電的壓力。更好的方法是只說「不需回撥」,看著辦即可。
說了這麼多:寄張卡片就對了!
我們有這麼多現代溝通交流是透過電子器材,如今寄出一張真正的卡片——你曉得的,就是那個用紙做成的東西,外面搭配信封袋一起寄達,外頭還貼了郵票什麼的——會讓人感覺特別用心。
和簡訊或推文不一樣,卡片可以展示出來,提醒自己還有誰想到你。有很多人會把卡片保留好多年,每次搬家就會拿出來讀一讀。而且,更棒的是,如果你在掙扎不知該說些什麼,卡片能夠幫你找到適合的句子。
如果你能抽出時間寄張卡片,請一定要寄。歡欣接受購買郵票的挑戰——還記得郵票這玩意兒嗎?——還要找出對方實際的地址!只要有心,一定辦得到。
同理小訣竅:理想的世界中,你不會去向悲傷的人要地址。如果不得不問,還是可以設法開口——這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還是要先試著透過其他方法找出來。
有的時候,人們需要空間。
我們已經寫了很多關於主動關懷的事,所以提出這點違背了我們的本性。不過,有的時候人們只想要忘記自己的處境,或想覺得一切如常。這時,如果你並不認為他們陷於危險之中,可要尊重人家想獨處的意願。或是提議去看場電影、來趟夜遊。當對方太累,不適合娛樂或聊天的時候,光是待在一起做伴就很棒了。有位生病的女士這麼形容:「我不想講話。我太累了。但朋友到我家來,我躺在床上的時候,她就待在沙發上看書。這樣就可以幫我覺得自己比較沒那麼孤單。」
好吧,就跟你說說我無聊的人生。
當你在抱怨老闆的時候,沒有其他事情會比見到鄰居處於喪偶之痛,或朋友由於化療成了光頭,更讓你覺得有那麼一點小小尷尬。總是會有某些時刻,你得將自己的憂愁放在門外,專注於朋友的問題。然而,身處困境的人往往會害怕,他們嚇人、糟糕的狀況會讓自己被排除在他人的生活之外。找不到適合你腰圍的牛仔褲的確是個「問題」,但那大概只是你今天的問題。如果朋友、鄰居或同事並沒有陷入危機或情緒紊亂,那麼就好好做自己,分享你的狀況。因為悲傷的人想要你把他們當做「完整的人」,不只是一位心懷哀愁的人,或是一名病人。
有位名叫凱文的年輕男子,在一次墜機意外中痛失雙親,他是這麼說的:
「即使大家都曉得我父母去世了,對待我的方式卻沒有什麼不一樣,這時我覺得最棒。我在爸媽的屋子往了1個月,然後回到家裡,當我到家的時候有幾位朋友替我辦了場低調的晚宴。這有助於讓我平順地重回生活軌道,一個我知道再也不會相同的生活。」
總結:
懂得何時要聆聽,還有該說些什麼,從這幾句開始:
說:「真是遺憾。」
問:「今天你還好嗎?」(別忘了要聽答案)
關注對方目前的感受並給予認同,不要光追究事實。
注意一些線索:時間恰當嗎?對方是否需要一點空間?(如果現在並不適合,別怕後續追踪)
向對方說明他並不孤單。
說明自己對於他的判斷有信心。(即使他看來有點慌張)
說出你對對方的愛。
一定要運用科技。
對方需要空間的時候,就要留些空間。
把你「平淡無奇的」困擾留給自己。
摘自《恰到好處的安慰》/ 究竟出版社提供


你的溫柔,其實虛偽又殘酷?|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從來不斥責孩子的父母認為自己是溫柔的父母,雖然他們或許基於利己心態,不想讓孩子討厭,卻也讓孩子覺得無法倚靠。
有人認為不責罵部屬出錯的上司,或是願意傾聽部屬任何藉口的上司是溫柔好上司,但這種被冠上溫柔字眼的態度其實非常可議。
不傷別人的心,就是溫柔表現嗎?
你我都明瞭這是個崇尚溫柔的時代。
那麼,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溫柔呢?總歸一句,「不傷別人的心」在這個時代,就是溫柔好人。
任誰都討厭被傷害,所以若無其事出口傷人的人,絕對是大家敬而遠之的對象。體貼對方,不想傷害別人的人,總是能讓人安心與其往來。
然而,和如此體貼溫柔的人往來時,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也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他們不會口出惡言,讓人覺得安心,但總覺得有距離感,無法感受彼此真正的心意。小心翼翼呵護彼此的關係,不是很寂寞無趣嗎?
或許只是因為「不想被對方討厭」,才會擺出溫柔體貼的態度。這種人只想著自己的事,不想惹禍上身,所以讓人懷疑他的親切是否為真,也就給人一種距離感。
雖說不傷害別人的人確實很溫柔,但也有人存疑。仔細想想,也許他們基於體貼,不輕易說真話,但人與人之間要想拉近距離,還是必須相互坦誠,所以這種人究竟是否溫柔便是個疑問。
即便是最單純的情況也有很難判斷是否是因為「此時此刻」不想讓對方難為情,所以表現很溫柔。
好比看到有人的衣服穿反了,猶豫著要不要告訴他這件事。或是和別人聊天時,看到對方的鼻孔裡有鼻屎,也會猶豫要不要告訴對方。有像這樣為了不讓對方難為情,選擇視而不見的溫柔;但也有為了不讓對方陷入更大窘境而好心提醒的溫柔。
雖然「溫柔」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人必備條件,但光就「不傷別人的心,就是溫柔的表現嗎?」這點來思考,便讓人疑惑究竟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溫柔。
不能斥責也不能讚美的年輕世代
從小在讚美中長大,從沒被斥責過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我們是在讚美中長大的世代,要是得不到讚美就會沮喪,提不起勁。」、「因為我們是在讚美中長大,需要鼓勵才會成長,無法適應打罵教育。」這是年輕人的說法。這樣的年輕人經不起嚴格對待,稍微被數落幾句就覺得很受傷、情緒低落。就算指出他們犯的錯,不但不反省,反而勃然大怒,一心只想反駁,不然就是選擇逃避。
因為他們身處過度溫柔的時代吧。畢竟就連教育方面也是奉行愛的教育。老師不只奉行愛的教育,即使學生出現偏差行為,也不予以嚴詞指責,而是委婉勸告。即便指出應該改正的地方,也會想辦法找到能夠讚美的優點,讓學生的情緒不至於低落。
為了對方的將來著想,讓他更有自信地迎接未來,現在的嚴格要求才是真心的溫柔,不是嗎?但是現代人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認為不指出需要修改的部分才是溫柔吧。
玻璃心世代
每次和企業老闆或管理階層談話時,大家都異口同聲表示不曉得如何和現在的年輕人相處。因為要是糾正、責備他們,他們就會心情低落到無法工作,甚至乾脆隔天請假不來上班,不然就是控訴上司「欺負人」、「仗勢欺人」,非要把事情鬧大不可。一看這些上司被部屬控告的案例,都不是上司說了什麼粗暴言詞,只是針對屬下的失職責備而已,所以實在不明白年輕世代的情緒反彈為何如此激烈,著實不曉得該如何對待他們。
根據2012年,一項以二十世代∼五十世代的700位上班族(二十世代∼五十世代,每個年代為175人,男女各350人)為對象而進行的調查顯示,年輕時代的心特別脆弱。
好比糾正部屬或給予建議時,他們就會出現自己被否定似的情緒化反應,也就很難指導下去。不然就是多提醒、嘮叨他們幾句,便意志消沈,稱病請假,像個腫瘤般碰不得,這是許多位居管理階層的心聲。也有人遇過受不了上司責備的年輕部屬,因為每次聽到上司在叫自己時,就會緊張得心跳劇烈,以致於無法上班的情形。
調查結果顯示,有兩成的人「一聽到長輩給建議,就覺得很煩」,二十世代更是將近3成。「一旦被別人批評,不管對錯與否,就是覺得很生氣」,這是45%的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共同心聲。
這些有著玻璃心的年輕人並非踏入社會才突然變成這樣。他們就算犯錯逾矩,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也不曾被嚴厲斥責,所以在不打罵的養育與教育環境下,造就出有玻璃心的孩子。一直以來都被過度保護的他們突然面對嚴峻現實,當然會充滿困惑,無法適應。
說不得,也罵不得的人
這是個無論在學校還是職場,都很難開口斥責別人的時代。就算不是斥責,只是稍微糾正也會遭到反駁,更遑論說為了對方著想,嚴厲斥責幾句,對方就向高層或人事部門控訴,導致上下關係更惡化。
如果期待自己的用心良苦能被諒解,那可就大錯特錯。滿懷教育熱忱的老師、想要栽培部屬的上司,只會淪為被攻擊的對象罷了。反觀那些對於學生的事、部屬的事漠不關心的人才能明哲保身。
社會學家森真一認為現代人的溫柔,其實是「殘酷的溫柔」,也就是要求「現在盡量不要有任何傷害」。這麼一來,也許現在很受傷,但為了將來著想,這也沒辦法—這樣的想法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
「關於不傷害別人這一點,可以說是一種溫柔,但是『絕對無法容忍不溫柔!要是有人敢傷害我的話,肯定報復回去!』卻讓人覺得很可怕。」。
雖然現在會受傷,但為了將來著想,還是嚴厲一點比較好,建立於「傷口總有一天會復原」的基準上。相較於此,絕對不傷害別人的溫柔,則是基於「傷口無論多久都不會復原」的準則。
只是因為被斥責、提醒幾句,便控訴自己被對方「傷害」、怒吼「絕不原諒」對方的人,說到底就是玻璃心,一受到傷害便無法振作。所以他們要是被傷害的話,絕對不會沈默,勢必控訴,當然也會小心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正因為他們有顆「玻璃心」,復原力(resilience,心理韌性)偏低,一旦被傷害便很難振作。復原力本來是物理名詞「彈力」的意思,心理學則是指「回復力」或「重新振作力」。說得淺顯易懂些,就是克服嚴峻狀況,絕不放棄、不斷努力的能力。絕對不是不能受傷,而是就算遭受挫折、跌入谷底,也能重新振作的能力。
復原力高的人縱使身處逆境,心情低落,也不會屈服現況,一定會設法重新振作。反觀許多復原力低的人,總是害怕自己受傷,所以別人稍微說些重話,便反批別人「不溫柔、缺乏同理心」。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因為害怕受傷,所以避免傷害別人的人竟被視為「溫柔之人」。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過度溫柔的社會》

direct  


同理心的力量

●如何安慰人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一句話的溫柔 康健雜誌 68期 文/ 吳若女
我們常對別人的不幸,不知所措。
但適時的一句話或一個擁抱,卻能給對方極大的安慰。
我在波士頓唸書時,曾認識一對公費留學的夫妻朋友,
先生在 通過 博士論文口試的那個月,發現自己得到一種罕見的癌症,而且是末期。
太太在電話那頭哽咽:「他病了,為什麼這麼好的人會碰到這種事?」
在美國和他們互相照顧,親似家人的我,竟啞口無言,不知如何是好。
先生出殯那天,我在告別式上,看到太太和4歲與6歲的小女兒,
站在台前木然遲緩地鞠躬答禮,想到「她們母女三人,以後要怎麼走下去?」
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悲傷與不捨,淚水也止不住地流,
滴在黑色的衣襟上,我自己,都快哭到昏厥。
直到晚上,哀慟的太太才喃喃自語說:「你看他做人多成功!」
那時只剩下我,聽她沒頭沒腦地說,「來的人都捨不得他,
好多人在哭,連你也哭成這樣……」我是真的除了哭,什麼也不會。
後來,我才知道,好多人跟我一樣,碰到這種情況,常不知所措。
當朋友生病、面對親人死亡、離婚或失業時,自己會突然「失能」,
變得不會說話,也不會應對,甚至,連手腳都不會擺。
但我對自己的無能,卻有些愧疚與不安,直到讀了一篇報導,心中才慢慢釋然。
美國杜克大學社區健康照護中心的社工師皮契爾解釋,
如果我們目睹別人的痛苦或不安,會變得無能無助甚至想逃離,
都是正常反應,因為,那表示我們對此也感到害怕或焦慮。
但安慰陪伴,也是一種人際關係。許多研究發現,
人在沮喪時,如有朋友相伴,即使是最拙的話,也有安慰效果。
因此,每個人都該培養這種能力,才能與人互為支持,彼此幫助。
於是,我開始我的學習之旅。去請教不同人,特別是有經驗的
心理諮商與輔導人員,問他們怎麼適切、有效地陪伴朋友?
當朋友生病了
在馬偕醫院的協談中心,和社工師曹淑華聊起上述遭遇。
她勸我別太自責,別怪自己好像使不上力。其實,
無聲的陪伴與關心,已經給他們很大的力量。
但她也提出許多建議,卻是我從前不知道的。
像是朋友罹患重病時,我們能做的,是先傾聽及接納他的感受,
而不是用常識或醫學知識與他辯駁,企圖說服他別擔心。
生病的人多半既震驚又害怕,也可能忿忿不平,覺得為什麼是他
,或已坦然接受。但不管怎麼樣,
都要先接受他複雜的情緒,讓他安全無懼地說出來。
接下來,再表達你對他的疼惜或不捨。
像是「知道你病了,我心裏也好難過」。
如果已進入重大手術或化療,不妨告訴他:
「你好勇敢,聽說這種手術或化療很辛苦,你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他的情況愈來愈糟,甚至進入臨終狀態,更要仔細聽他心裡想說的話。
因為他有可能想交代後事,也可能想感謝或叮嚀朋友,別拒絕或壓抑他,
不要用「別想那麼多,一切都會沒事」的話來搪塞。反而要適時問他,
「你還想做什麼?」、「還有什麼願望?我們可以幫忙的?」
當朋友失去所愛的人
至於 那位 太太的遭遇,曹淑華說,
我和她一起同哭,是再好不過的安慰了。
面對親人的亡故,人會有很多情緒,
像傷心、哭泣、自責或強烈的失落感,這時,還是先照顧他的情緒。
當對方傷心哭泣時,就在旁邊遞上衛生紙,拍拍他或抱抱他。
人在極度哀傷時,無形的肢體語言,比什麼都有用。
如果還是想說點話,不妨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是」、「我也很想念他」。
但別說:「別再哭了,這樣哭對你身體不好」或「你要節哀順變」,
因為這只反應出我們不知如何是好,希望趕快停止這窘境。
但真正對他好的,是讓他的悲傷有個出口,把情緒宣洩出來。
有時候,做點什麼會比說什麼更好。但別只說:「要幫什麼忙,告訴我」,
而是更具體的:「我要去超市買菜,要不要順便帶點東西給你?」或
「我要帶小孩去看電影,你那個大的可能有興趣,要不要讓他一起來?」
不著痕跡的邀約或幫忙,會給對方說不出的溫暖。最後失去親人的朋友,
需要長期陪伴和關注,而不是葬禮結束就好了。根據觀察,失去親人,
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慢慢恢復,有人更長。所以做朋友的,
別忘了繼續關心他,隔一陣子打個電話、寫個e-mail或卡片,問候一下。
我很感謝曹淑華給我這麼多寶貴的建議,如果能早點知道該多好。
但陪伴安慰原來不止一種,還有別的,而我很快就碰到了。
當朋友丟臉難堪
那天一大早,我被急促的電話聲吵醒,「我出事了,有人說要爆料,」
一個女友慌張地說。「什麼事?」
「就是我和某人在一起的事。」原來,是前陣子和她有親密關係的男子,
身旁還有許多舊愛,其中一人威脅她離開,否則要把她抖出來。
「這樣會害死我,我還有先生和小孩,」她急得哭起來。我嘆了一口氣,
心想「我不是都跟妳講過了」,但看她如此驚慌,便不忍再苛責。
後來,她吃了很長一段時間抗憂鬱的藥,醫生診斷她是重度憂鬱。
她的事,又再一次讓我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好的安慰者,
除了耿直的脾氣和強烈的道德感,好像什麼忙也幫不上。
於是,我又帶著疑惑,去找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關輔中心主任葉貞屏。
在討論過程中,她給我許多亮光,
讓我知道,做人,其實可以更柔軟更有彈性。
從頭講起吧,如果朋友願意跟你說他丟臉不光彩的事,表示你是他可信賴的對象。
要珍惜這陪伴的機會,因為他可能除你以外,再也沒有人可以講。
不過,如果你的價值觀和他有所不同,基於安慰陪伴的立場,
不妨先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傾聽並接納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
不等於贊同他的行為,所以不用太緊張。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
不妨委婉告訴他:「我可能不適合陪你,因為我怕把情緒帶給你,也許某某人比較適合。」
但不管是否贊同對方,在傾聽過程中,不要急著給建議,而是等他自己說。
從他談話內容,再增強可行的部份。因為,成年人多有自己的打算,
做朋友的不見得全盤了解,如果冒然給建議,恐怕不夠完善。
如果事情發展不順遂,當事人也許還會怪你,損及兩人情誼。
也有可能,是朋友的另一半發生狀況,帶給他難堪。此時,
別過度追問或加油添醋,就是最好的陪伴。有些人會希望別人別再問,
因為那像在傷口上撒鹽。有些人會覺得很丟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如果是這樣,不妨安慰他:「那不是你的錯,
我們也不會這樣看你。」站在他那邊,給他情緒上的支持。
如果,是他受到八卦或攻擊,不妨等候他的反應或需要。假如是他受到委曲,
一定會想澄清,此時聽就好了。但在他想報復或還擊時,適時提醒一下:
「這樣做好嗎?可能會對你更不好。」讓他冷靜下來。假如他根本不願意提,
就跟他一樣,若無其事,一直到他想講或需要協助,這就是沉默的陪伴。
如果他離婚了
其實,我更常碰的問題是,身旁的朋友離婚了。
我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我找了好多專家的意見,特別是美國人的,因為他們離婚率比我們高
(美國是每兩對有一對,台灣是每三對有一對),
他們應該有更豐富的經驗,教人如何陪伴離婚的朋友,整理如下:
別隨便說恭喜。雖然現在離婚愈來愈普遍,對有些人來說,
離婚甚至是一種解脫,但《療效對話》的作者南絲.格爾馬丁仍提醒,
真正離過婚的人都知道,那是很大的失落,實在說不上恭喜。
先陪伴寬慰他們低落的心情。某些人離婚後會變得很沮喪,
特別是因配偶外遇而離婚的人,會對自己有所貶抑,認為是自己留不住另一半。
這時朋友能做的,是先聽他說任何低潮沮喪的話。需要時,
適時提醒一下:「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不是只有一個人的問題,別太自責。」
別批評他過去的配偶。可陪伴、可傾聽,但一定要勒住自己的舌頭,
別批評他過去的配偶與婚姻,因為那對於安慰他,一點幫助都沒有,
只會讓他更沮喪,覺得自己的過去,好像做了一件很糟的事。
康乃迪克大學健康中心的心理學教授茱莉亞.福特說,
「做朋友最容易犯的錯是,過度投入別人的婚姻,並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謹守朋友的本份,就是讓他知道,你願意陪伴他,並相信他有能力處理。
看他的支援系統夠不夠?有時候,還得問一下:「錢夠用嗎?」、
「小孩有沒有人照顧?」、「有其他親友的支持嗎?」把他拉回現實面。
支援系統較強的人,適應得較好,也容易走出婚變的陰霾。
若有需要,建議他尋求專業的婚姻輔導。有些人在離婚後,
會想和對方復合,或者和其他人約會,也可能陷入混亂的情感糾葛,
若有需要,不妨建議他去找婚姻輔導人員,給他較好的協助。
如果他被資遣失業
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幾年常發生的,
那就是因組織的縮編或解散,朋友被資遣、優退或解僱了。
最近發生在我身旁的,是個跑了十幾年新聞的男記者。也是一大早,
打電話到辦公室找我,一開口就說:「我上個星期已經離開報社了。」
「什麼?你怎麼沒跟我說,這麼重要的決定,」
我大叫,雖然之前已略知一二,但還是令人吃驚。
「我什麼人都不想見,我已經躲起來好幾天了,但今天狀況實在太糟了,
所以才打電話給你。」我想起來前面幾位輔導人員所說的,
當朋友主動找你時,表示你是他重要的支援系統。
所以,我趕快放下手邊寫不完的稿,專心聽他說。
「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為這地方賣命十幾年,這麼熱愛新聞工作,
但現在,連戰場都沒了,」他打開心中的鬱悶,一點一滴說了起來。
和前面幾位朋友一樣,我也很同情他的遭遇。大環境的不景氣,
加上工作場所的人事糾紛,讓他不得不離開戰場。才四十出頭,
還不到退休年齡,這對有社會壓力的男人來說,應該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我跑去請教同是男性的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張德聰,問他怎麼安慰這樣的朋友?
他說,中年失業的人,多是中階主管或資深人員,所以會夾雜著許多情緒與不平,
像是面子上過不去、不甘心,或即將而來的經濟問題。
因此,除了聽他們倒垃圾,也可從這幾方面安慰他。
像是別急著問問題或給建議。剛失業的人,最怕別人問:
「你接下來要幹什麼?」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當然不知如何回答。
也別一直「指導」他該怎麼做,好像我們比較能掌握人生,
實際上,失業的人,自信心已經很低,別再讓他們覺得自己很蠢。
小心自己的言語,肯定他們過去的表現。失意受挫的人,
很容易把事情放大或扭曲,所以,我們得留心自己的言行,
也要同理對方的遭遇。告訴他:「你以前就很棒、很負責。」或是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做的某件事,真是太好了。」這些都是肯定他的價值與表現。
別讓他太封閉自己,適時邀他吃飯、做喜歡的事。中年失業的人,
很多是靠朋友才站起來的,因為,中年人多有豐沛的人脈與資源,可互相支持。
邀他出來,讓他知道,朋友一樣支持他,情誼不受影響,這是給失業者正面的經驗。
小孩考試升學不理想時
中年時,還會碰到親子升學與教養的問題,
特別是中年的媽媽,很容易覺得挫折沮喪。
像前陣子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揭曉了,我有個朋友的朋友,
為了小孩的成績哭了三天三夜。我朋友問我,
她的眼睛都哭腫了,怎麼勸比較好?
主修兒童心理和輔導的葉貞屏建議我,轉告那個朋友,先肯定那個傷心媽媽所做的努力,
包括每天照顧小孩的三餐作息,接送他上下學與補習,還有其他的。
再提醒她,是不是對小孩有過高的期待,
如果繼續責備孩子,會不會讓兩個人更加疏遠,關係更緊張?
如果那個媽媽還是很傷心,不妨找她出去逛菜市場、
爬山運動,把負面的能量釋放出來。
過了幾天,我朋友告訴我,這幾個建議還滿管用的,那個傷心的媽媽,
不再那麼執著孩子的學測成績,母女倆終於可以說話。
願意和她出去逛街買菜。得著安慰的勸,有時真管用。
經過這幾次事件,我也比較懂得怎麼安慰別人,
但願你也能從這些建議得著幫助,陪伴需要的人。
因為,我們永遠會記得並感謝,在我們最傷心失意時,
曾拉我們一把,或說一句貼心話的人。
------------------------
11句話教你如何安慰傷心的人

  你有沒有過這樣驚慌的經歷:你好友突然遭受了不幸的事,她正沉浸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之中,你卻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
  深呼吸,你能行的。
  1. 不要說:“上帝不會讓你承受更多苦難。”
  如果這個人對上帝有著很堅定的信仰,這句話就有了隱藏的含義:也就是說如果你處理不好這件事,你肯定是沒有堅定的信仰,不是虔誠的基督徒等等。
  2. 不要說:“我想這一切可能是最好的結果。”
  我的天,千萬別說這句話!這個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並不覺得一切是好結果,除非她的至親能夠復活。
  不如說:“真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3.不要:什麼都不說。
  周圍的人忽視他的傷痛,這對傷痛的人來說可能是最壞的事情之一了。如果你不知道去說些什麼,或者不確定他是否願意聊這件事,那就直接說出來吧。
  不如說:“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你只要知道我一直都在你身邊。”
  4. 不要說:“他去了更好的地方” 或 “開心點,他不再痛苦了。”
  這些話的初衷的確是好的,但是悲痛者還是希望至親就在自己身邊,無論至親有著什麼樣的痛苦或者無論照顧起來是多麼的麻煩。
  不如說:“你肯定十分想念他。”
  5. 不要說:“我完全知道你的感受。”
  我們總會說這句話,但是記住,即使你也失去過親人,但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不一樣,所以你並不可能完全知道別人的感受。
  不如說:“我沒法真正體會你現在的感受。”
  6. 不要說:“你馬上就會好的。”
  這是個假設句,實際上是從你的角度出發而非你的朋友,因為你不想再看到自己的朋友沉浸在痛苦之中,這樣你自己也會好過點。但是別忘了你並沒有減輕她的傷痛。
  不如說:“只要你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在這裡。”
  7. 不要說:“你應該......”
  每個人有著自己處理痛苦的辦法,所以不要給她意見,不要告訴她如何哀悼或應該去做些什麼減輕痛苦,這毫無用處。
  不如說:“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哀悼,我會盡我所能支援你。”
  8. 不要說:“她也不願意看到你這麼傷心。”
  小心!這句話可能會引起對方的罪惡感。即使這句話是真的,也只會讓別人覺得他們不應該悲傷,他們處理悲傷的方式不對。
  不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也十分想念她。”
  9.不要說:“讓自己忙起來,你馬上就好起來了。”
  這是對別人感受的一種無視,無論你初衷有多好,當別人悲傷時說這些的確有點用,但記住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不如說:“當我難過的時候,讓自己忙起來是個好辦法,但是我不知道對你是否適用。”
  10.不要說:“是時候讓自己振作起來了。”
  每個人哀悼的方式都不一樣,所以也許現在並不是讓她收拾感情振作起來的時候。”
  不如說:“我知道你今天過得很痛苦,我晚上6點給你帶點晚飯過來吧?”
  11. 不要說:“如果需要我幫忙就說。”
  在很多情況下,悲痛的人並不知道她需要什麼幫助,或者對她而言尋求幫助很難。給一些具體的建議,問問她這樣行不行,也許會更加實際有效。
  不如說:“今天是扔垃圾的日子,我幫你把垃圾倒了吧。”
  記住那些應該說的話,去安慰你悲痛中的朋友,不僅你自己會感覺更好,你也會幫助她走出傷痛。( 39健康網 )
--------------------------------------
安慰人的10大原則-當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
康健雜誌47期 文/王育慧 攝影/ 蕭世英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罹患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症;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常會想快速解決它、採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說錯話,寧願選擇什麼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我們每天都與不同的人,進行許多不同的「對話」。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或只是順口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當別人需要支援,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於「絞盡腦汁」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當你不確定「說什麼?」和「如何說?」的時候,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
1. 聆聽
聆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回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懂……」的聲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並且產生好奇心。如此,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後,才能進行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樑。
當朋友、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援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並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並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5. 感同身受
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對他們下判斷,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面對面安慰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不論面臨的處境如何,善意的現身與安慰,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
6. 長期守候
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人們需要時間去調適、檢討、改變和詢問:「假如……,會怎樣?」的問題。在「療效對話」中,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我們的家庭成員、同事或鄰居,有時候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論身處任何狀況,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我們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你不急著「現在」和他交談。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和想法。除了言語的表達之外,「療效對話」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實用資源
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別的朋友、專家、朋友的朋友,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連結人脈;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間,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 
9. 設身處地、主動幫忙
當我們問:「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有時候有答案,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然而,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設身處地去考量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
------------------------------
如何安慰別人?安慰的語言 : 說什麼,不要說什麼 @ 柳橙與橘子的部落格
安慰的語言:說什麼,不要說什麼**
如同先前提到的,當我們面對需要我們的愛和支持的人,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因此,最好在會面之前,先坐下來釐清你想要溝通的重點和傳達的訊息。 以下幾個例子供參考:
․我就在你身邊,你隨時找得到我,我很關心你。
․我願意聽你說,我想要瞭解你的想法,我會陪著你。
․我對於你告訴我的事很有興趣,我很願意聽你說更多你經歷過的事。
․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悲傷或挫折,即使我自己沒有經歷過你的遭遇。
․我願意敞開心房接納,不會妄加評斷。我是值得你信任的人。
․我可以提供特定的協助與支持。
․在這次的會面之後,我想與你保持連繫。
這些內容,或類似的說法語,都傳達了我們真心想「陪伴」對方度過傷痛,和我們在緊張或不安時隨口而出的說法不一樣。當我們不確定該說什麼的時候,常常會言不由衷地說些陳腔濫調,而非發自內心的真誠話語。
避免陳腔濫調!話語也可能會拉開彼此的距離,尤其是當我們表現得好像我們知道「什麼對對方最好」。剛經歷創傷或失去的人,會不想聽到或接受那些出自好意的指導或智慧之言。只要聆聽並真誠回應對方的說法,就是很大的安慰。
試著回想那些安慰過你的人說過的說法。他們的說法語是否曾經讓你覺得麻木無感或受到侵犯?記下這些話,避免自己也這麼說。
過去十六年來,我組織過許多失親者、創傷者或重病者的支持團體,不少學員跟我們分享了那些想要安慰他們的人說過話,很多最後反而造成「反效果」。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話多半是我們常聽見的陳腔濫調。以下列出一些老掉牙的說法語,以及一些對於愛和支持有益的說法。
「希望對方堅強下去」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上帝不會派給你任何超過你能力負擔的事。 聽起來真的很困難。
那些沒有擊倒你的,會你更加堅強。 你過得如何?
你必須像你的母親一樣堅強。 我很高興你今天願意出來。
你必須為了你的母親堅強起來。」(或是為了你的孩子、家人、工作夥伴) 我就在這裡,假如你想聊聊的說法。
堅強一點,你會熬過去。 我實在無法想像你怎麼做到的。
「要對方保持樂觀」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的。 實在很難預測接下來會怎麼樣。
事情正往好的方向發展。 我很遺憾發生這樣的事。
你很幸運,你父親走得很平靜。 聽到你父親的消息我感到很難過。
你要感謝上帝,這還不是最糟的狀況。 你必須處理這麼多事情。
你不應該這麼氣憤。 實在不公平,是吧?
為了你的健康著想,保持積極樂觀。 經歷這一切,我很驚訝還能看見你的笑容。
不會有事的。 我相信你。
訴諸「信念」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你要保持信念。 我每天都會想到你。
這是上帝計畫的一部分。 是什麼力量幫助你撐過去的?
這是上帝的旨意。 我希望事情很快就會讓你好過一些。
上帝的任務凡人無法理解。 如果你需要的說法,我可以幫忙。
這是上帝在測試我們。 聽起來這幾天對你來說很難熬。
你必須多禱告。 我會為你禱告的。
訴諸「靈性」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你的病是負面信念導致的結果。 知道診斷結果以後,你一定很震驚。
悲喜是天注定的。 你需要休息,做點改變。
這是因果報應。 這簡直糟透了,不是嗎?
恐懼使你的脈輪(chakras)失去平衡。 面對這樣的壓力,你的身體覺得如何?
答案就在你的心裡。平靜也在其中。 我希望你能夠尋得片刻的平靜。
「鼓勵克服難關」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是時候將這些拋到腦後。 我知道這需要時間。
你必須保持忙碌,重回工作崗位。 我相信你知道什麼時候返回工作崗位最好。
還有大好人生在前面等著你。 給自己一些時間面對這些。
想想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在做什麼? 為了你自己,慢慢來,不用急。
「表達明白對方感受」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我明白你內心的感受。 我可以想像這件事一定很難熬。
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 你介意告訴我那是什麼感受嗎?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痛苦。 如果你願意的說法,可以多說一些。
訴諸「比較」的安慰話語***
(以下做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想想卡崔納颶風的倖存者所經歷的遭遇。 你承受的已經夠多了。
跟老一輩的人相比,你應該覺得自己很幸運。 我很遺憾你得經歷這一切。
你的問題不會比我罹癌的兒子更慘。 我很難過你發生這樣的事。
訴諸「我們都經歷過」的安慰話語***
(以下做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我們都曾在人生中面臨這樣的考驗。 這當然不是你應得的。
你不是唯一經歷這些考驗的人。 你覺得自己獨自面對這些事嗎?
這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沒有人應該經歷這一切。
天底下什麼樣的鳥事都會發生。 這實在糟糕透頂!
「你會找到更好的」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你還有機會再婚。 身為你的朋友,我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你可以領養孩子。 你已經盡力了……我很遺憾。
你可以再生一個孩子。 經歷這件事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你可以再養隻新寵物。 少了你的狗狗陪伴肯定很難受。
天涯何處無芳草。 我相信你的未來充滿希望。
「需要我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給我」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可以告訴我。 星期六我可以替你帶點日用品過來。
你準備好以後,給我個電話。 星期一晚上我會打電話跟你聯絡。
如果你想要認識新朋友,我有一群跳舞的同好可以介紹給你。 下個月的二十號,你願意跟我一起參加舞蹈社團嗎?
「提醒對方他說過了」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這件事你已經說了三遍了。 聽起來這件事對你來說很重要。
不要再重複這件事。 這件事好像很難理解。
我聽你說過了,也明白你的意思。 我聽到你說的了。
「建議對方必須怎麼做」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你應該多做點運動。 你想要跟我一塊兒去散個步嗎?
你應該尋求支持團體的幫助。 你有沒有想過支持團體?
你應該讀……試著瞭解…… 你最近在看些什麼書?
「詢問對方」的安慰話語***
(表格)
幫助不大的說法 較有幫助的說法
你為什麼不早點離開?(離開那個爛差事、家暴的伴侶……)
聽起來你經歷了一場如地獄般的考驗。
你妹妹為什麼不早點打電話給你? 很遺憾沒人及時打電話通知你。
發現自己有血栓的問題時,你為什麼不戒菸? 我可以想像要戒掉一些習慣實在很難。
你為什麼覺得是上帝讓你經歷這一切? 你剛才說的事聽起來實在讓人氣憤。
開啟對話**
當我們探訪某個正處於痛苦低潮的人時,往往很難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感受。有時候,只要默默坐在他們身邊陪伴就已經足夠。有些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他們想要找人談談。 以下提供幾個有用的建議,協助你展開一場療傷的對話:
一、話語的邀請:
「我在想……」
「聽起來……」
「那件事現在進行得如何……?」(檢驗結果、面試、約會)
「那件跟……有關的事怎麼了?」
「我可以想像這件事會有多困難……」(不要直接回答說:「我瞭解。」)
「這些日子以來,是什麼幫助你撐下去?」
「你今天想要談談這件事嗎?」
藉由檢視對話中常見的障礙,比較用語的差異,我們可以清楚傳達希望表達的訊息。然而,必須牢記的是,基本上人類的溝通有百分之八十是透過言語的方式──說 話的口氣跟臉部的表情所傳達的言外之意更加生動豐富。我們看著他人的方式、凝視對方的目光,以及說話的音調,都能夠表達我們有多在乎對方。以下幾個肢體動 作將傳達出你是真心關懷對方的人。
一旦開啟對話,讓對方自然而然地說下去,不要強迫對方。以下是安慰者想要繼續話題時,常會犯的一些錯誤。
二、阻礙對話進行的障礙:
•急著提供建議
•打斷長時間的靜默
•改變話題
•追根究柢,不斷問「為什麼」
•問了太多問題
•只問是與否的問題
•嘮叨、說教、長篇大論
•過度解讀
•說了太多你自己的事,或是你「類似」的經驗
•講得太快太急
•音量過大或過高
•告訴對方他們重複提到相同的事情
•告訴對方不需要跟你解釋你已經知道的事情
•說話過於一板一眼、問題導向、過於官腔、自作聰明或是無趣
-------------------------------
用對方法,安慰才有效
pansci.asia查看原始檔二月 25日, 2015
文 /心靈偵探(龔佑霖)
「你知道嗎?我的指導教授又把我的論文給退回來了……」她一面說,一面露出了難過的表情,彷彿整個世界都隨著她的嘴角,垮了下來。「我已經改過好幾百遍了!他就還是不能滿意!」
「噢!別難過了啦!高興一點,往好處想,至少這讓妳的論文能夠變得更好呀!」他聽完之後,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試圖讓氣氛緩和下來。
「你不懂啦!你根本就不懂我有多難過,說的好像事不關己似的!你知不知道我有多難過阿!」她早已厭倦了他這種事不關己的安慰方式;這一次,絲毫沒有猶豫的就罵了出口,內心卻是十分的受傷與空虛。不被了解的感受,猶如一片漫天的烏雲,遮蔽了她小小的心靈。
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將人們安慰他人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情緒消除(emotion dismissing),另一種叫做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他最早是在嬰幼兒的研究上,發現了這兩種模式的差異。採取情緒消除模式的父母,總是會希望能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讓孩子忘了遇到的挫折與憤怒。對他們而言,孩子的生氣就是攻擊性的表現,悲傷就是自怨自艾,而恐懼則是懦弱的展現。他們總是會跟孩子說:「別擔心,我想是你誤會他的意思了。」、「沒關係,遇到挫折再爬起來就沒事了。」、「不要生氣,想開點,多往正面想,這個世界會更美好。」;而情緒指導的父母,則會把孩子的生氣、恐懼、悲傷,當作是一種和孩子建立連結的機會,幫助孩子瞭解這一些感受。Gottman在他《愛的博弈》[1]一書中,舉了一個情緒指導型父親的例子:「當我的孩子被欺負時,我會停下手邊的工作,去了解它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會努力理解他的感受與原因,然後和他站在一起。」
根據Gottman早期一篇針對三、四歲孩子的研究發現,指導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在五年之後,學業表現得比消除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好,和同齡的人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很可惜的是,採取情緒消除型的父母,遠比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來的多。當然,情緒指導和情緒消除的使用,並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一個連續的光譜,只是有一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常使用情緒指導,有些比較常使用情緒消除。
在Gottman對於伴侶的情緒研究當中,他使用了情緒協調(emotion attunement)這個詞,取代了情緒指導這一個詞,因為成年人和親子關係不同,我們並非單向去指導對方;但事實上,使用的技巧是一樣的。根據Gottman和他的研究生Dan Yoshimoto的研究發現,成年人身上,採用情緒指導和情緒消除的比例,和父母對待孩童的比例差不多。但是當採用情緒消除的人,說出了:「噢!親愛的!別傷心了,別哭了,高興一點,往好處想!」,其實會讓聽的人覺得,對方傳遞的意思是:「我不想在這時候聽你說這些,自個兒到一邊去難過吧!」
過去也許多研究發現,在他人脆弱時給予的支持(social support),並不一定會讓別人變得比較好,甚至有可能變得更差[2][3][4],我在猜,就是因為他們採取了錯誤的方式,來安慰身旁的人吧。
不過,這並不是說,採用情緒消除來安慰別人的人,就是在敷衍他人,事實上,他們也是很希望能夠安慰到對方,希望對方過得更好的。無論是採取哪一種安慰方式的人,都是希望能夠幫助對方的。因此,就算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一種被「噹」到的感覺,我也不會說你做錯了,因為事實上你的出發點也是對的,你一定也是很希望被你安慰的人,能夠過得更好吧!只是,你沒有想到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其實不是最好的方式罷了。也許是因為你一直以來,就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
那麼,為什麼情緒指導比情緒消除,有更好的效果呢?我想,那是因為情緒指導裡面,加入了「同理心」這個元素。《脆弱的力量》一書的作者Brené Brown,用了這一個片長不到三分鐘,很可愛的一部影片,清楚的說明了一切。我們常常在講同情心(sympathy)跟同理心(empathy)有何不同,其實他們的區別很簡單,前者使我們失去連結,而後者使我們建立了連結。他的演講當中提到了Teresa Wiseman的研究,Wiseman將同理心分成四個部分:接受觀點、不加評論、看出他人的情緒、嘗試與他交流。
而其中,接受觀點的意思是,接受別人的觀點是他們認知到的事實。這並不是說一定誰對誰錯,假如你處在對方的狀況下,假如你的所有成長背景也都跟他一樣,那麼你也很有可能會和他有相同的觀點。而且你的觀點也不一定是比較合理的;就算是比較合理的,在此時說出來也毫無益處,因為當對方處於負面情緒時,就算認知到了自己的矛盾,也不會因此變得比較好。(推薦你可以看這一篇文章[5],有很詳盡的說明。)而不加評論也是類似的意思,在一個人處於負面情緒時,他需要的不是你告訴他應該怎麼做,事實上該怎麼做其實我們大多也都知道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人能夠懂我們、站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更有力量走下去而已。所以我會建議你,除非是對方問你的建議,不然不要給建議;如果你真的很想給建議,那麼也請你先問對方需不需要建議。
Brené Brown在他的影片最後,用了這樣一句話作結:「每當我們遇到這些讓人難過的事情時,我們都企圖做些什麼,讓事情感覺好轉一點;但當我和你分享一件非常難過的事情時,我寧願你告訴我,雖然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謝謝你願意跟我說這些;因為事實是,回應(response)很少會讓事情好轉,而真正能使事情好轉的是連結(connection)。」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