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 五股鄉 西雲禪寺與石佛古道】
西雲禪寺位在觀音山南麓半山腰上,建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昔名「大士觀」,俗稱外岩(巖)的西雲寺,是五股地區除了凌雲寺與凌雲禪寺之外,另一著名佛教聖地。根據民國十八年《宗教臺帳》記載,西雲禪寺主祀觀音佛祖,從祀釋迦佛、善財童子、龍女,配祀韋馱、關帝、十八尊者等,主要祭典除固有之下元節外,另有清明節、中元節及重陽節三次法會,目前已列為台北縣官定第三級古蹟。
西雲禪寺座落於八里坌觀音山獅頭巖山腰,所以又稱為西雲巖寺,創建於清朝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歷經多次的重修整建,而成為一座極具客家三合院落形式風格的廟宇,被列為台北縣第三級古蹟。整體建築顯得相當簡潔素樸,不見太多的繁複裝飾,至於正殿上方隱藏在天花板內的大木結構,採用的方法,正是客家建築常見的雙脊棅
從 1654 年的荷蘭人古地圖中,在淡水河出海口西側繪有一山,名曰淡水山,而觀音山在漢人的眼中稱為八里坌山,主要是當地有個部落叫八里坌社。台語稱『八里』為『八里坌』,至今在當地村民還是沿用此一名稱。八里坌社部落後來遭苗栗後壟社道卡斯族攻擊,被迫遷至淡水河對岸關渡山麓,這也就是對岸會留有小八里坌山的由來。清雍正年間曾一度改稱為興直山,興直為原住民語音,原義不詳,此一地名在清代至日治時期為五股、新莊、三重一帶之行政區名稱,管轄範圍包含淡水河西岸平原,並西以林口臺地為界,不過地方史籍中仍是以八里坌山為正式地名。
西雲禪寺開山第一代祖師省源大和尚,從福建鼓山湧泉寺渡海來台,當他從滬尾(淡水)登岸後,便看到對岸一座山如觀音菩薩端座,而十八座小山峰神似十八羅漢向菩薩朝望,觀音山因此得名。《台灣府志》:「觀音山,起伏盤曲,中一峰屹立,如菩薩端坐,眾小峰峙於側,分支環抱,其美景不可名狀。」 不過山形若由淡水紅毛城附近遠望之,彷彿一尊臥躺菩薩,占山為其頭部,觀音山主峰為腹部,往海邊延伸的稜線為大腿及小腿,又從淡水竹圍方向望之,占山部份連峰剛好可構成一幅側面人像,觀音山這個名字總是有許多閒人八卦的題材。
胡焯猷,原是福建汀州府永定縣貢生,於康熙末年渡海來台,落腳於新莊。五股西雲寺就是在乾隆十七年 (1752年) 由胡焯猷捐地興建,地點在今觀音山麓,供奉觀音菩蕯,又因其山形貌似觀音,人們就逐漸習稱為觀音山了。凌雲禪寺與西雲禪寺,均為乾隆年間興建的古寺,山上的凌雲寺稱為內岩,而外岩則是山麓的西雲寺,在日據時期五股西雲禪寺、基隆靈泉禪寺、苗栗法雲寺、台南開元寺並稱為台灣四大禪寺。
日本據台後,便將石佛靈場引入台灣,而這其中又區分為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及四國八十八所弘法大師靈場。台北的觀音山、北投大慈寺、基隆靈泉禪寺、宜蘭的南方澳,及新竹十八尖山,都列屬於西國三十三所靈場,三十三所靈場就是指三十三所觀音寺廟,台北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實體上只有西雲寺及凌雲寺這兩所觀音寺,因此其餘三十一所就以三十一尊石佛捐刻,從外岩至內岩一路安置,供禮佛一路參拜。那麼 Joy nd Tom 到底找到哪幾個呢?結果只找到第三番、第六番、第七番、第八番、與第九番。
石佛古道便是指這條從外岩至內岩的參拜路線,目前古道初估應有七公里長,古道有大半已經被雲凌路所取代,而原本位於此區的石佛,便移往西雲寺及凌雲寺兩區安置。目前古道比較完整的路段當屬於凌雲禪寺區域,從公車站旁的石階步道一路到凌雲禪寺古殿,沿路還有供奉石佛。一般登山者或遊客均走石道後段,即省略西雲禪寺的古道前段。


 

石佛靈場引入台灣,而這其中又區分為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及四國八十八所弘法大師靈場


 

五股西雲寺 主祀 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關聖帝君
位於台灣新北市五股區,是建於清乾隆17年(1752年)的一所寺廟,又名「外巖」、「大士觀」。該寺廟主祀神佛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和關聖帝君等。
五股西雲寺也是台灣三級古蹟,附近的廟宇有凌雲禪寺。日治時代大正十五年(1926年),日本佛教界由各地佛寺募捐數尊石雕觀音像來台,在內巖(凌雲寺)與外巖之間的道路上設置「台北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即今「禮佛古道」。
五股西雲寺位於本縣五股鄉成洲村西雲路的西北側的觀音山上,俯視整個大臺北盆地。   臺北盆地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於八里坌設淡水營守備,雍正四年(1726)設八里坌巡檢以來,無數移民自閩粵蜂湧而來,五股鄉也是在這段 期間開墾出來。「五股」之得名,就是由五個人合股開墾的坑谷,西雲寺所在的成洲村係由成子寮之一部分與洲子尾合成,這些地區除了漳州籍人士外,尤以汀州籍 貢生胡焯猷等貢獻最大,可惜嘉、道以後閩、客械鬥頻仍,客籍不敵,最後紛紛遷往桃園一帶,五股遂成閩南人的天下。
  初墾時期的臺灣生存不易,移民們亟須宗教做為精神的支柱與慰藉,甚或以此互相濟助,因此,墾拓到相當程度形成聚落時就會建廟以求庇護。乾隆時期 此地墾拓最為鼎盛,平疇沃野,阡陌縱橫,經濟繁榮,人口增多,因而興建眾多新廟,五股西雲寺就是在乾隆十七年(1752)由汀籍貢生胡焯猷捐地興建於觀音 山之麓,供奉觀音菩薩。
  觀音山原稱八里坌山,因八里坌社而得名。又稱平頂山、橫直山、新直山、興直山等各稱名稱。1752年胡焯猷捐地建廟奉祀觀音之後,又因其山形貌似觀音,人們就逐漸習稱觀音山了。
  捐地建寺的胡焯猷,是福建汀州永定縣貢生,約於康熙末年來新莊墾拓,出資募佃,築陂圳,盡力耕種,不十數年,啟田數千甲,歲入租穀數萬石,他以 書生而從事墾拓而有成,又念淡水文風未啟,鄉里子弟無地就讀,又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於泰山創辦「明志書院」,其事蹟常為後人所樂道。
  西雲寺第一代開山祖師為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之省源,在嘉慶乙亥年(1815)圓寂,其墓在寺的右前方下坡路側。本寺自創建後,多次重修,早期以客籍為主,道光後則由閩南人護持。
西雲巖寺一如對山的凌雲禪寺皆是一滿頭華髮的老人……。在連雅堂的台灣通史宗教篇這麼記載著:「西雲巖寺在八里岔堡觀音山之麓,曰獅頭巖,乾隆三十三年胡林獻地建寺,一名大士觀。」
又名大士觀,聞其名就可以知道,西雲巖寺以供奉觀世音為主,在文獻中亦可得知在清 朝乾隆十七年也就是西元一七五二年,從大陸鼓山湧泉寺有位省源和尚到此結茅蘆,鎮日誦經打坐,為此寺奠下了基礎。後來,才由福建省的貢生相悼猷獻地,正式 建立了廟宇,名為「西雲巖寺」,省源和尚為開山祖師。當時,寺小僧多產生了一些困擾,如此直到嘉慶十六年(西元一八一一年),才由鄉人林阿成、劉建昌等人 捐資獻地,大加拓建,一時香火鼎盛,到了日據時代和基隆靈泉寺、苗栗法雲寺、台南開元寺等並稱為台灣四大佛教聖地。
西雲禪寺在日治時代,曾經沒有住持,直至民國三年才由該寺的管理人前往鼓山的凌雲 寺聘請本圓老和尚兼理寺廟的事務。但由於凌雲寺務繁重,本圓即派其弟子覺淨和尚為該寺的住持。這段時間,西雲寺似已在飄搖之中,經過戰爭的沈鍊,一度成為 軍隊駐足之處,香客也為之絕跡。寺中僧的早課、晚課也因而斷斷續續,曾聞僧言:「廟宇成營地,沒有了住持,沒有了香客,靈泉亦有如,湧湧的泉源也乾涸了, 此乃時選法亦遷啊!」如此動盪的日子,搖搖晃晃,晃至光復後的民國五十九年,才請了悟明法師正式的擔任住持。
悟明法師主持西雲寺務之后,立下大志願,將此古老寺宇重新整修,首先由整修道路開 始,使得交通便利,善男信女往來方便,如此一來,香火日益鼎盛,遠近朝山者甚多。悟明法師並大大地整修環境,使得原本古意的所在更增添了一份潔靜幽美的氣 息,最後並為西雲寺增建大佛殿禪房、經堂、齋堂等等所在,西雲寺至此應是最輝煌的時期了。
西雲禪寺建在半山腰處,西臨著五股平原,展望無際,從成泰路往觀音山方向前行,在三重客運西雲站牌旁左轉往上,小徑曲折迴升,穿過竹林之後,則可達至寺前。
兩盞日本宮燈迎列於兩旁,按照中國寺廟建築來言,中國寺廟前通常置獅或象等鎮之, 絕無置宮燈之理。西雲寺歷經清、日據、民國三種不同變幻之時期,所以,才有前景屬日風味!中景屬清朝建武,後景可見到新時代之痕跡,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 西雲依然顏色不改,小巧如掌上之珠,世俗給予披上彩衣,不言謝,時人利慾的摧折,不言苦。
傳說中的西雲是神話?在文獻中曾經提到,殿後有大悲神泉,可治人的眼疾,山中有 石,敲之則聲響如鍾,多為鼓石,林中有大石,風吹可動,名為風動石。然而,今日尋址前去拜訪,只聽寺中僧說:「神泉、鼓石、風動石曾經是真的,但,時代變 囉!一切至今均已有名而無其實了,現在人無福喔!」殿後,神泉仍存,但是否能治眼疾亦無人敢試之,只見神泉僅方寸之大,水質清澈,不知深幾許,旁邊石頭上 佈滿水管 ,管管入神泉。聽說這附近的居民皆以此泉為飲水之要道。神泉處有石雕觀音大士一座乃日據留下,據說有一零八尊直至對山的凌雲寺,如今,被偷盜之餘只剩下三 至四尊了。神泉旁還有一座小小的福德正神之廟,此廟除了供奉福德正神之外,還有一神牌寫道「供奉四海龍王井泉聖像金蓮座」,想必如此神泉乃託四海龍王之 賜,才有湧湧不斷之神泉吧!
鼓石隱藏在山中,時人已不知其所在。
風動石如今已分散在竹林中,雖偶有風吹亦不見動靜。曾經是真的,如今已是神話,任他文獻如何記載真確,今人也只有當他是傳說中的故事了。
西雲禪寺隸屬五股鄉公所,為國家古蹟之一。但環視四處,只有屋宇景觀勉強地維護原狀不使頹廢,而宇內的花徑牆角,仍可見到凋零不堪的石椅石桌 ;觀音大士的雕像被立在花草之中,實屬遺憾!只要稍加整理,此處誠是文人雅士吟風弄月之好所在!
西雲景觀乃台灣佛寺建築仍保存原本面貌的「唯一」,希望這個「唯一」,不只是展現在他的建築上,而他四週的環境也能保存它原有的風貌,這才不失保存古蹟的意義啊!
西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從祀釋迦摩尼佛、善財童子及龍女,主要祭典在下元節外清明節、中元節及重陽節也是其重要祭典日。西雲寺曾於清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 年)、清咸豐二年(西元1852年)、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及日據時代明治三十七年刻於寺內石柱上(西元1904年)四次整修,始成今日規模。寺 前石階兩旁的石燈石柱上刻有「奉獻」就是日據時代的產物,可佐證刻於寺內石柱上「明治三十七年歲次甲辰重修」字證。
位於新北市五股區西雲路185巷3號
電話:(02)2291-4392。


五股西雲寺為淡北地區重要的觀音廟宇,位於觀音山南麓半山腰,該地原稱新直山(八里坌山)龜山獅頭巖處,註7. 因廟名也稱「西雲巖」或「龜山西雲巖寺(龜山岩)」。註8. 西雲寺在臺灣早期的方志多有載錄,不過關於何時所建,則有乾隆十七年 (西元1752年) 與卅三年 (西元1768年) 兩種說法:
一據乾隆廿五年 (西元1760年) 余文儀《績修台灣府志》:「大士觀:在新直山西雲巖,乾隆十七年置(西元1752年)」。註9.
一據同治十年 (西元1871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西雲巖寺:即《府志》云大士觀,在觀音山麓獅頭巖,一名龜山,乾隆三十三年(西元1768年)(《府志》作十七年)胡林獻地建置,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林阿成等捐修,劉建昌施捨埔園及山下渡船為香燈費,寺絕塵埃,亦一異也」。註10.
兩者時間上的差異,據民國八十三年成功大學的調查分析指出,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 應是建置的時間,而乾隆卅三年(西元1768年)則是指改建或擴建。註11. 《淡水廳志》所稱的「胡林獻地建置」,一般多謂是指西雲巖乃乾隆初期興直地區大墾戶,汀州客屬的胡焯猷、林作哲與胡習隆合組之「胡林隆墾號」所捐獻興建,註12. 但也有一說「胡林」是指墾首胡世傑與林作哲合組的「胡林業主」。註13. 因此西雲寺草創的歷史應是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出身鼓山湧泉寺的省源,到新直山結廬供奉觀世音,乾隆卅三年(西元1768年)復有汀州永定貢生胡焯猷及漳州林作哲等獻地重建,西雲寺方稍具規模。另有一說指胡林隆墾號於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時便獻地創建西雲寺,註14. 存查。
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當地加里珍庄的劉姓粵籍墾戶繼胡焯猷等人之後,亦捐獻田園給寺方。註15. 嘉慶十六年 (西元1811年),以林武宗、陳朝為首事,由林阿成等勸捐重修,劉捷文及業主劉建昌等捐資重修,並施給埔園及山下渡船為香燈費。 註16. 咸豐二年 (西元1852年),游世泵、劉掌成等「全厚福季」弟子五十四人捐置八里坌堡大窠庄田(今泰山大科里一帶)一處,以其租穀所得供住持作神前香燈之資及祭典開支,註17. 因此至清末時西雲寺已有許多的廟產。光緒九年 (西元1883年),西雲寺再度重修,大致形成現今寺院的原始空間格局樣貌。註18. 上述嘉慶、咸豐、光緒等朝的捐獻及重修都有留下碑記,目前立於寺外埕右前方碑之亭。
日據時期西雲寺復有兩次重修,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的重修是當地士紳、街庄長陳養源、陳玉源、陳石溪等所主事,當時應該是在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的架構上再作修護,仍沿用傳統作法,格局應仍為一殿兩廂。註19. 昭和十四年(西元1939年)第二次重修時西雲寺在管理與法脈上都有較大的改變,除了施行寺廟管理人制外,一則住持覺淨法師已於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編入日本臨濟宗妙心派僧籍、一則大東亞戰爭爆發後開始「皇民化運動」,因此整體風格便改走和風,除正殿三間加上日式天花板,山牆鑿洞,並在地坪上鋪設塌塌米外,另增設日式石燈、及從外巖至內巖間沿路參拜用之蓮花片石碑千手觀音(台北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每五十公尺設一尊,共計一百零八尊。註20.
光復後,西雲寺的住持仍由覺淨法師擔任至民國五十三年覺淨法師圓寂。民國五十四年由最妙法師繼任住持,曾創觀音放生會。民國五十九年最妙法師圓寂,改由大陸來台的悟明長老接任主持,一直到民國九十五年方傳由聖輪法師接任主持。在覺淨與最妙法師擔任住持期間,西雲寺改建正殿兩旁過廊間為信徒供奉家人蓮位的副殿;悟明長老接任後增建第二右護龍、藏經閣、圖書館、香客大樓等建築,將正殿後方的伯公壇改建為土地公廟、並在廟中增設祝生娘娘的拜殿。註21. 從某個角度來說光復之後西雲寺雖不再是日本佛教的道場,但也往台灣民間佛教靠攏的現象。
民國七十四年西雲寺被認定為台北縣第三級古蹟,受到保護,民國七十九年度開始籌畫古蹟修復。為健全寺廟管理,民國八十二年由五股鄉公所主導籌備信徒組織,成立管理委員會;隔年縣政府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完成《臺北縣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註22. 民國八十四年審查籌畫修護的計畫,隔年開始古蹟修復,以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修建之格局為主(即一殿兩廂,或稱為「單進兩護龍」形式),左右外護龍為輔之建築為藍本,拆除了日據時期正殿內日式增建的部分、以及部分後來增加的附屬建物,民國八十八年底,整修工程完竣,縣府與鄉公所舉行修護落成暨開光安座典禮。註23.
五股西雲寺 - 新北市客家民俗信仰館 - https://goo.gl/6f7TJj

 2017-08-27_1515022017-08-27_151502  

File:五股西雲寺0703.jpegFile:五股西雲寺.jpgFile:五股西雲寺0704.jpegFile:五股西雲寺0712.jpeg

五股西雲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T3N7i


新莊武聖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IJMQ3j


時年 70歲的貢生胡焯猷便慨然捐獻 80甲的水田,和平頂山腳的莊園、房舍、水塘,創辦「明志書院」。
《淡水廳志》(電子檔須再核對紙本,內容才能精確):
  明志書院,在廳城西門內。原在興直堡新莊山腳,永定縣貢生胡焯猷舊宅,乾隆二十八年,胡焯猷捐置義學,名曰「明志」。並捐充學租,同知胡邦翰詳建書院。二十九年,總督楊廷璋勒石記之。三十年同知李俊原議在塹城南門內別建。四十二年,同知王右弼牒將胡焯猷捐積穀價為移建費。四十六年,同知成履泰以南門低窪,別購西門內蔡姓地基建造,即今所也。計一座三進,中為講堂,後祀朱子神位,左右兩畔各房為生童肄業之所,道光九年,同知李慎彝重新改建。
  明志書院租息:乾隆二十六年貢生胡焯猷捐充興直堡坪頂山腳,自置水田八十甲零四釐三毫一絲,每年應收租穀六百零六石九斗九升六勺。除輸正供穀一百二十七石七斗三升九合,貼番租二十三石三斗四升,又丁耗折納銀十兩三錢六分零,社餉折納銀八兩三錢三分四釐外,賸穀為義學經費。四十八年,同知馬鳴鑣牒將胡焯猷捐額年應實穀三百五十三石,充為書院膏伙。乾隆三十四年,監生郭宗嘏復將長道坑八里坌二處水田一百六十一甲六分一釐六毫六絲,應徵租穀九百六十九石六斗九升六合。園二十九甲二分,應徵租穀八十七石六斗。統共田園一百九十甲零八分一釐六毫六絲,共徵租穀一千零五十七石二斗九升六合。三十五年冊報:除開銷六百四十二石七斗九升外,存穀四百一十四石五斗。又銀八分一釐。四十八年,馬鳴鑣牒將郭宗嘏捐額年應實穀四百一十石零,亦為膏伙用。此項捐穀,初議充為崇建學宮經費,因設學未成,同知宋學灝請將租穀積貯廳庫。迨四十三年,成履泰撥出積穀價銀四千六百二十九圓,為移建書院費,於四十六年興工,是年即竣。其興直堡舊地,距新建書院較遠,留為租館,仍聽生童照舊肄業。今僅存正屋三間,中廳供朱子神位,歷年就學租內抽出銀十五圓,交董事經理春秋祭祀。餘屋久圮。以上胡、郭二項捐充租穀,除輸正供雜費外,計共實穀七百六十三石零,今僅六百六十餘石,定為每年師生脩金膏伙,以及修補各費。
  明志書院章程:遞年山長束金年三百圓。監院淡學訓導兼辦薪水一百圓。院丁一名,年給薪金三十圓,月食米三斗。每月官師二期,生員超等一名,給膏伙銀二圓。餘超等均一圓。特等五角,一等不給。上取一名一圓。餘上取均五角。中取二角五瓣,次取不給。遞年不敷支發,官為墊辦。
連橫《臺灣通史》(電子檔須再核對紙本,內容才能精確):
  胡焯猷,字攀林,永定人,以生員納捐例貢。乾隆初來臺,居於淡水之新莊山腳。時新莊方駐巡檢,而興直堡一帶多未闢。焯猷赴淡水廳請墾,出資募佃,建村落,築陂圳,盡力農功。不十數年,啟田數千甲,歲入租穀數萬石,翹然為一方之豪矣。焯猷固讀書,念淡水文風未啟,鄉里子弟無可就傅,二十八年,自設義塾,名曰「明志」,捐置水田八十甲餘,以其所入供膏火,又延名師教之,肄業者常數十人。淡水同知胡邦翰聞其事,詳請改為書院。總督楊廷璋嘉之,立碑以紀,則今之明志書院也。觀音山在八里坌堡內,東瞰平原,西臨大海,危峰古木,境絕幽邃。焯猷登其上,建佛寺,置香田,至今遂為名。焯猷既富,遂居於此,而舊志不傳其人,故不詳。
目前的明志書院屬「歷史建築」,大致依大正 10年(1921)的樣式重建,已無清代的廣大建築群。
明志書院的「敬文亭」建造年代在同治 13年(1874),由 新莊地方仕紳發起興建。
泰山「明志書院」雖然在乾隆 46年(1781)遷到廳治所在地新竹,但對北台灣教育的影響仍然非常深遠。值得一提的是胡焯猷為客家人,是早期開發新莊平原重要的人物。真是「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清代閩浙總督楊廷璋所撰〈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
   明志書院碑記(電子檔須再核對紙本,內容才能精確)                    
楊廷璋
  粵惟世道遞升、文明日盛,國家奄有九有,百二十餘年,列聖相承,治隆化洽。皇帝德媲虞夏、道協殷周,甫飭戎車,拓疆萬里;神武丕著、文教彌昭,寓內同文,海外有截。
  興直堡者,遠隸臺灣,僻處淡水,風土秀美,氣象鬱。髦俊萃臻,向文慕學,實繁有徒。夫結想維殷,不如居肆;馳懷在遠,莫若連鑣。使鼓篋者樂群,擔簦者時術。創興講席,匪緩圖矣。惟是志在聖賢,義利無淆於慮;志存經濟,王霸必究其原。爰標「明志」之名,冀成致遠之器。
  於戲!往昔荷蘭鳩處、鄭氏螘爭,斯固虎狼之窟宅、鯨鯢之淵藪也。今則海不揚波,野皆樂土。易戰攻以禮樂,化甲冑為詩書。摩義漸仁,山川換色。聖朝愷澤之數、聲教之遠,載稽史冊,未或前聞。
  余備位臺衡,恭膺節鉞,遙遙臺海,統馭及焉。樂觀書院之成,惟拜手颺言,與多士賡歌太平之化而已。是舉也,捨宅捐租,永定貢生胡焯猷功不可泯;爰書以為來者勸。
目前書院內朱子、胡焯猷神主牌位。
現在泰山的明志科技大學、明志國小都是取法自「明志書院」興學的精神。

 


 

客家興學典範─明志書院

江彥震

明志書院是台灣北部第一所書院。書院是高等教育,相當於現今的大專院校。書院是民間教育體系之ㄧ,書院創建的方式有三種:一是官方設立;二是官民合辦;三是民間設立建造。它是一種公益事業團體,類似於今日的財團法人,須向政府註冊,受政府監督。各書院都設有「學田」,由地方捐助,以學田的收入來作為辦學的經費。而明志書院就是其中之一。

十八世紀初期,大陸福建、廣東兩省的漢人大量移入台北淡水流域開墾,隨著漢人社會的建立,把中國的文化與傳統也帶進本地。清乾隆年間新莊地區開發漸趨完成之時,有人開始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當時因為大甲溪以北都沒學校,所以胡焯猷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起捐獻半生辛苦建立的產業經營成立書院,因泰山地勢較高且近溪澗淡水,是新莊地區最早開墾之處,就選在今台北縣泰山鄉明志路二段的位置設立明志書院,被稱為北台首學。

胡焯猷是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的貢生,約在康熙末年來到新莊平原拓墾,與林作哲、胡習隆三人合組「胡林隆」墾號,開墾的土地分佈在今迴龍、丹鳳,經過泰山、新莊,一直至五股。到了乾隆二十八年 ,他年過七十,便將其產業大部份捐獻設立「義學」(取名「明志」,取讀書人志在聖賢,為學先表「明」心「志」之意),校址就在淡水廳興直堡山腳(即今之泰山),成為北台灣第一所最高學府。次年(乾隆二十九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立碑記之(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現鑲於屋內之牆上),才改封為「書院」。
  但當時的淡水廳衙門位於今之新竹市,因此在十八年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淡水同知李俊民將其遷至淡水廳城內。後來,新竹明志書院則於日據時期市區改正開闢道路(今西大路)而拆毀。而泰山明志書院的舊址仍舊收有學生就讀。光緒二十一年,台北知府規定泰山的明志書院只能稱做「新莊山腳義塾」,由於這個義塾,泰山才有「義學」的地名。
  泰山明志書院真正存在的時間應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書院落成(即1764~1781)之間的十八年,而後只是泰山地方的義塾。
  日本人佔領台灣後,明志書院改為“國語講習所”,地方聞人蔡式穀、謝介石均結業於該所。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或攏絡台人,或推崇地方士紳,贈了「泰山學斗」匾額表彰鄭用鑑的學識,今仍懸於鄭氏家廟內,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修護時,將原落款「華山」,改為「樺山」,並加冠了台灣總督之銜。

泰山的明志書院原有規模甚大,可容納百餘人住宿,惜因年久失修而於道光年間傾毀。日據時期大正十年(1921年,歲次辛酉),泰山士紳發起募捐重建,但限於經費只建一進三間來供奉朱子及胡焯猷。直至現在明志書院仍於每年陽曆九月二十八日祭祀兩位先賢。廳內供奉「紫陽朱夫子神位」及「貢生胡焯猷祿位」。

列為二級古蹟的明志書院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六月廿四日,因為經不起歲月的侵蝕,已腐朽不堪,加上連日大雨影響,書院樑柱承受不了磚瓦重量,突然一聲轟然巨響,整個書院,幾乎全部倒塌,坍塌的現場磚瓦散落一地,雕樑畫棟幾乎都已經遭到水浸而呈現了腐爛狀態。

胡焯猷興學的發源地明志書院歷經240年的歷史,卻在後代產權糾紛的影響下整修發包遲遲無法開工,最後終致倒塌,泰山鄉公所配合學者展開拯救書院大行動。於次年十一月開始重修,歷經一年完工。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九月廿六日明志書院安座,九月廿八日啟用典禮,為北台灣教育留下珍貴的史蹟。

捐田產創辦「明志書院」的胡焯猷,大約在康熙末年來到新莊,所開墾之土地超過三百甲,佃農數在一百一十戶以上,位置大約散布在成子寮、淡水鎮水碓里、同榮等村,泰山鄉貴子坑、義學村、丹鳳里境內、營盤等地。他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獻地在觀音山建西雲寺,廿五年(1760年)捐獻水田八十甲及「瓦屋一進五間,旁有廂房十二間,前鑿池塘,上接山水,下落庄田」創建「明志書院」。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監生郭宗嘏捐給「明志書院」的田產面積比胡焯猷更大,包括長道坑、八里坌等莊,計田一百六十一甲六分,園二十九甲二分。

明志書院的門聯「明德惟馨景行壯志」「窮理致知反躬實踐傳聖道應尊朱夫子」「捨宅作祠捐資興學惠鄉里當效胡先生」,將朱夫子治學精神及胡焯猷造福鄉里的義舉,作明確、適切之褒揚。紫陽「朱夫子」:即宋代大儒朱熹,因他曾宦遊福建省漳州、泉州兩府,對此地遺愛甚深,所以閩南地區的學校多供奉朱熹,而非孔子。貢生「胡焯猷」:貢生、監,生均是指中央學校「國子監」的學生。其中貢生是指府、州、縣學之秀才表現優秀或有功勛者被選送至京城的中央學校「國子監」修習者。但亦可在監外肄業,甚至學籍在國子監而人留在家中自修。

由於「明志」名氣大,且意義深遠,所以有經營之神稱號的企業家王永慶先生於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在泰山設立工業專科學校一所,仍以「明志」 為名!

明志書院在泰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源頭,假如沒有胡焯猷捐田產創辦「明志書院」和郭宗嘏捐田產給「明志書院」,書院是絕對不可能在泰山出現,而且泰山也絕不會有太好的教育,明志書院在泰山的確是意義非凡,對台灣教育的影響可以說既深且遠。堪稱客家先賢捐資興學的典範與標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