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愛,精進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處


何則文:誰說文言文一定是中國文學?讀古文,也可以國際化!
By 作者: 何則文,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在大中華地區,語文教育中的文言文篇幅常成為辯論的焦點。在陳水扁與馬英九總統時代,幾次課綱調整都涉及國語文課程中的文言文比例,是不是要學習更多或減少教科書中的古典文學,常常與兩岸的矛盾關係掛勾。
▋學文言文等於振興中華?
這個夏天,對岸的教育政策也引起中國民間的廣泛關注。中國教育部將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上,統一採用國家官方的部編本,這個版本大幅的調高文言文的比例,最高達到80%。這項以找回中國傳統文化為論述基礎的政策,引發大陸民間熱議,學習文言文就是否能找回失去的中華文化,成為一大辯論主題。
其實不管是過去台灣政府愈刪減文言文比例以減少大中華思想的影響,還是現今的中國政府想要透過文言文來找回傳統精神,都陷入了一個盲點。雙方都沒有注意到,古典漢文,從來不是只屬於中國的東西,而是古代東亞的共通語言。透過文言文,不只能認識古代華夏,更能以東亞的脈絡,認識整個世界。
舉個例子,前陣子韓國想要用儒家書院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遭到世界華人的反對。但是儒家這個東西並不專屬於中國,而早就是東亞共同的思想背景。當華人高喊孔子是我們的、儒家是我們的時候,正陷入民族主義的陷阱。如果今天一個南美的國家申報自己的天主教堂古蹟,巴勒斯坦人民卻出面高喊「基督教起源於巴勒斯坦,其他國家不配申報」,大概會被世界笑話。
▋透過全東亞的文言文看見世界
文言文承載的不只是「中國」的意象,就如同古典拉丁文不是只有記載羅馬帝國的事情。在古代東亞世界,漢文不僅在中國使用,中韓日越的古典文學都少不了古典漢文這個要素。對今日的使用者來說,漢文反而成為一個工具,可以了解鄰國的歷史。
兩岸政府都陷入一個窠臼,就是誤以為文言文只能有中國的範疇,選文也只會選古代華夏作家的作品。這才是文言文教育的最大盲點,對其他國家的漢文作品視而不見,失去了一個從其他國家角度看世界的機會。日韓越都曾出現過許多以漢文創作的文學家,透過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可以連結這些歷史記憶,讓彼此有機會交流認識。
日韓其實都有漢文教育,在日本古典漢文更是一個重要考科,學習的文本內容除了台灣人熟知的韓愈等來自中原王朝的作家,也會收錄許多日本當地的漢文作品。在日本的認知裡,漢文不是一個專屬於中國的事物。而韓國雖然已經歷經脫漢化、放棄漢字,但是在高中教育中,仍有古典漢文選修,學生可以透過學習中韓古代文學家創作的近體詩,認識古代世界。
最近歷史新課綱的頒布,宣告了要以台灣為中心,透過東亞的脈絡來重新認識中國史,被許多傳統分子認為是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是不是有這樣的動機我們不評論,但是假設要從東亞整體發展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國跟周遭國家,那文言文教育也要重新省思,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對於認識過往的大東亞世界,可能有一定的幫助。
▋從兩首漢詩看見你沒想過的東亞
秋風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燈前萬里心。
這首漢詩大概沒有什麼人聽過,單從文本看來,是個讀書人獨自在秋天落寞的感嘆,文學技巧也比不上李、杜這些唐詩大家。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作品會展現出另外一些內涵。
這是有韓國古代文學之祖崔致遠的近體詩,訴說著他遠離故國新羅,來到當時先進的大唐,寒窗苦讀的心境。他背後體現的是1,000多年前的國際化人才流動,崔後來在大唐揚州當了官幾年,最後回到新羅,向新羅真聖女王進了諫言,不被採用而歸隱以終,但他留下的文字卻讓他成為影響韓國千年文化的文學之祖。到今天江蘇揚州都有崔致遠的紀念館,是中國首座的外國人紀念館,紀念中韓兩國在古代交流的友好情誼。他留下的這首詩,也讓我們因此看見一千多年以前的國際人才流動,甚至呼應今日留學生的心境。
又如下面這一首:
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
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又是一首華人幾乎沒聽過的漢詩,但在越南,這首詩卻是老少皆知,所有越南人都可以用漢越音把這首絕句朗朗上口。
這是越南古代李朝的將軍李常傑在對抗宋朝入侵者時的宣言,在越南歷史中非常重要,甚至被越南歷史名家陳仲金視為是越南第一則獨立宣言。這首詩沒有太多文學技巧,翻譯成白話就是:「我家有自己的皇帝,這是老天也知道的事情,你想來鬧事?等著被打跑吧!」
這首詩的重點不是文學敘事技巧,而是背後代表的越南民族認同建構。越南從秦朝就被中國直接統治,漢代時曾經由原本秦朝將領趙佗在兩廣跟越南北部建立南越國,後來又被漢朝合併。一直到唐朝瓦解,五代十國時候才自立為交趾國,卻一直被中原王朝當成地方割據政權。然而從這首詩中,我們卻可以看見當時越南人的國族認同,這難道不也是反思「華夏中心論」的契機嗎?
▋文言文教育的辯論不應該只有多與少
回頭看文言文教育,政府的思維不應該只有多少比例那種「量」的意識,而更應該在選文上包含更多的可能,讓多元文化在語言教育中體現。甚至在白話文選文中,都應該嘗試納入馬來西亞、印尼等其他當代華人群體的作品,讓學生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我們的國文課本中,可以有美國人寫作,再翻譯成中文的「麥帥為子祈禱文」,卻容不下同樣用中文創作的其他國家古今作品,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因此,我們應該用新的角度去思考所謂的文言文乃至於語文教育。國際觀,不需要從英語學習開始建構,從我們自己的語言,就有機會看到整個世界


 

朝鮮文學是朝鮮文化的一部分,是朝鮮歷史、社會、語言、藝術,以及民族性、風俗民情等的體現[1]:前言1。最廣義的朝鮮文學指「朝鮮民族在各個時代的歷史生活空間所創作的文學之總合」[a]。朝鮮民族以朝鮮半島為主要居住地,從古至今經歷了古朝鮮、三國、統一新羅、高麗、朝鮮王朝、近代,直至發展到如今的韓國和朝鮮。雖然韓國和朝鮮這兩個國家在民族和血緣上同根同源,但由於各自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兩國現代文學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2]:1-2,不過兩國共享古典文學(史前至19世紀末)[2]:9和近代文學(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2]:85。
朝鮮文學可以分為口頭文學、國語文學和漢文文學三大領域。從朝鮮文學的形成到19世紀印刷業的發達,以民眾作為創作和接受主體的口頭文學一直是朝鮮文學的根源與基礎,是國語文學和漢文文學的發展土壤和根基。朝鮮民謠、國語詩歌、盤索里等都是用來唱的,而不是用來讀的。公元前後,漢字傳入朝鮮半島後,古朝鮮人創造出利用漢字的音和義來標記本民族語言的鄉札標記法,促進了國語文學的發展。15世紀中葉,《訓民正音》的發明使朝鮮國語文學的發展有了一個全新的起點。[2]:3-5
朝鮮古代文學深受中國文學的影響。漢字的傳入為中國文學在朝鮮半島的傳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開拓出朝鮮漢文文學這一新的領域。朝鮮漢文文學形成於公元5世紀之前,直到19世紀末仍然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2]:4。就像中世紀歐洲一些國家創作的拉丁文作品屬於其本國文學一樣,古代朝鮮人利用漢字創作的漢文文學是朝鮮古代社會產物和意識形態,屬於朝鮮文學,是朝鮮文學史上的珍貴遺產[1]:27

朝鮮文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g6Hvo

File:Li sao illustré 3 10 (cropped) 離騷.pngFile:Kim Alji.jpgFile:Choe Chi-won.jpg2017-08-16_2313052017-08-16_230948  


愛書堂書影
(朝鮮) 新羅 崔致遠
《《孤雲先生文集》卷之一詩《桂苑筆耕錄》卷十七,二十 詩《檄黃巢書》 《桂苑筆耕序》崔致遠及其在唐時期的文學創作 三國史記-崔致遠傳
崔致遠及其在唐時期的文學創作 頁一
唐僖宗乾符四年(887),宣州溧水縣(今江蘇溧陽)來了一位新羅籍的新任縣尉,住在縣南招賢館,這人就是後來以詩文鳴中國,又因政續顯赫而受僖宗李儇的賞識,受賜紫金魚袋的崔致遠 ,他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中朝友好交流史上的泰斗。
崔致遠,字孤雲,海雲或海夫,857年生於新羅京城沙梁部。據《三國史記》:"史傳泯滅 ,不知其世系"。但"以賓貢入中朝擢第"的資歷來看,可以推知他的家庭是一個富貴之族。他自幼穎慧,"精敏好學"。其時唐文化燦爛異常 ,震動海東鄰邦朝鮮。在他以前二百多年間,一批又一批的新羅文士西渡中國求學。崔致遠"至年十二",也懷着人學一百我學一千的雄心壯志 ,"將隨海舶入唐求學"。他離國時,父親曾勉勵曰:"十年不第,即非吾子也。"留唐期間,他牢記父訓,"追師學問無怠",以一片仕進之心 ,刻苦讀書,他在《桂苑筆耕序》中詳細記錄了這一段經歷:
臣自年十二,離家西泛。當乘桴之際,亡父誡之曰:"十年不第進士,則勿謂吾兒,吾亦不謂有兒往矣。"臣佩服嚴訓,不敢弭忘,懸刺無遑,冀諧養志。
後來於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在禮部侍郎裴瓚手下一舉及第。
從離開祖國入唐到榮登金榜,崔致遠一邊孜孜不倦地學習,一邊也寫了不少反映異國他鄉切身感懷的文學作品 。他在《桂苑筆耕序》中寫道:"觀光六年,金名榜尾,此時諷諭情生,寓物名篇 ,曰賦曰詩,幾溢箱筐。"然而,他覺得自己這時期寫的作品,好像"童子篆刻,壯夫所慚..........皆為棄物"(同上),所以未留一篇傳諸後世 。在長安苦讀期間,他經常沉浸在一種身在他邦的孤獨感和念親思鄉之情中。他在這時期寫的《秋夜雨中》一詩,正表現着此時的思想感情,詩中寫道:
秋風唯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燈前萬里心。
(《東文選》第十九卷)
窗外秋雨蕭瑟,備感內心的孤寂,世路少知音,更增添了思鄉的情懷。因為這真實地反映出了他當時的內心世界 ,所以讀起來極為親切和質樸感人。
及第以後,他曾移居東都(今洛陽)住了兩年。這時候,他還過着比較貧寒的生活,為了生計,似做過了一些詩客或教書之類的事情,"尋以浪迹東都 ,筆作飯囊",說的就是這種生活。在這兩年中,他曾寫過很多作品,收錄在三卷篇輯裏,"遂有賦五首,詩一百首,雜詩賦三十首,共成三篇。
在長安,洛陽前後共八年的書案生活中,他寫過很多文學作品,可惜的是,這些卷帙均已失傳,不能把握其具體的面貌。但我們可推知,這時期他還是汲汲於功名,很少接觸下層人民的現實生活 ,所以作品不像後來的現實主義詩歌那樣有分量。
在地方的為官生活,給他創造了良好的創作環境,使他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877年,他任宣州溧水縣尉 。在此地他度過了四年的為官生活,有機會接觸下層人民的生活,是他在唐期間最為寶貴的時期。這時期他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和文章,如《江南女》,《雙女墳》,《登潤州慈和寺上房》,《山陽與鄉友話別》,《饒州鄱陽亭》等等 ,此外還寫了《中山覆匱集》五卷,可惜也已散佚。他的《江南女》云:
江南蕩風俗,養女嬌且憐。性冶耻針綫,妝成調管弦。所學非雅音,多被春風牽。自謂芳華色,長占艷陽言。却笑鄰舍女,終朝弄機杼。機杼終勞身,羅衣不到汝。
此詩形象地反映了當時中國江南地方富貴人家婦女飽食終日,無所作為的寄生生活。詩中還揭露了富貴人家女子奢侈腐化的生活面貌和驕橫空虛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在詩的末尾,詩人以簡略形象的筆法生動地描寫了江南勞動婦女辛勤的勞動與貧窮的生活處境 。詩人善於運用諷刺和對比的手法,辛辣地諷刺和批判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和空虛無能,深切地同情了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通過分析可知,崔致遠對現實生活的態度是明確的 ,愛憎是分明的,這標志着他思想的進步和創作的發展。


 

崔致遠(857-卒年不詳),字孤雲,新羅憲安王元年(857年)生於京都沙梁部。新羅末期人,是韓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了個人文集的大學者、詩人,一向被韓國學術界尊奉爲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的稱譽。晚年歸隱,不知所終。
崔致遠
崔致遠(857~?)朝鮮新羅時期詩人。字孤雲或海雲。王京(今慶州)沙梁部人。869年來中國學習,5年後進士及第,877年任宣州溧水縣尉。881年任淮南節度使的從事。後唐僖宗授都統巡官承務郎侍御史内供奉職。884年以唐使身分歸國,被新羅國王授予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894年向真聖王獻時務策10餘條,官至阿餐。後屢遭誣陷,外放爲大山、富城郡守。因對現實不滿,隱居伽倻山,不知所終。他在中國10餘年寫有大量詩文,多數失傳。隻有詩文集《桂苑筆耕集》(20卷)收在《四庫全書》中。漢詩《秋夜雨中》、《江南女》等頗具盛唐、晚唐純熟詩風。歸國後寫有反映亂世黑暗、社會惡濁的詩《寓興》、《古意》、《蜀葵花》等。他被朝鮮曆代公認爲漢文文學奠基人,爲中朝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中國《新唐書·藝文志》有其傳,《全唐詩》等均收有其作品。
入唐
公元868年,12歲的崔致遠辭别親人與故國,隻身西渡,隨商船入唐,臨行,其父諄諄重托,嚴苛誡告:“十年不第進士,則勿謂吾兒,吾不謂有兒,往矣勤哉,無惰乃力。”崔家在當時並非顯貴,隻是一般貴族,要想振興家族,光耀門楣,及第進仕是唯一捷徑。12歲的崔致遠由此承擔了光大整個家族的重大使命。 煙波浩淼,滄海澹澹。憑欄遠眺的新羅少年,内心有着怎樣的忐忑、憧憬、孤獨、壯志凌雲,甚至對陌生前景的恐懼不安,如此各色的矛盾糾結,後人已無隻言可作佐證,無片語以供揣想。想必,唯有亙古奔流不息的大海,知道這位少年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繁複心思吧。  
求學
中國大唐是當時世界範圍内最爲強盛的國家。疆域廣闊,物質豐饒,文化發達,其開放與包容,澤被四海,廣納百川。貞觀元年,大唐即已對外國學生開放科擧考試,外國留學生亦可考取功名,登科及第,稱作“賓貢進士”。這一開明政策引得四方異域學子紛至遝來,入唐留學蔚爲一時風氣。留學生們都在一所叫做“國子監”的大學里學習,這也是當時頗負盛名的國際性大學。據史料記載,國子監可容納3000多學生,留學生人數眾多,尤以新羅、日本留學生居多。留學生的經費,主要由實力雄厚的大唐出資,即便是自費前來的學子,亦可穫得資助。
  崔致遠來唐的年代,已是晚唐,雖無盛唐的氣宇恢宏,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盛世的餘蔭猶在。少年崔致遠進入國子監學習,雖有數百名來自同一國度的同學一起學習,可排遣思鄉之苦,但激烈的競爭局面,卻難遣靈魂深處的孤獨之感。公元874年,崔致遠參加科擧考試,一擧及第。金榜題名的崔致遠終於學有所成,可以稍稍卸下多年的重負,回報故國父老的殷殷厚望。佳訊傳至新羅慶州,崔氏家族擧族同慶。
  登科進第的崔致遠,沒有就此衣錦還鄉,榮歸故里,而是選擇了繼續留在大唐發展。他的心中有着更爲宏遠的人生願景和生命抱負。按大唐律法,及第兩年後通過吏部的遴選,
  方能穫得進仕資格。在及第與進仕之間憑空閑置出的兩年間隙,崔致遠因留學身份的結束而失去政府的資助,由此喪失了原本就微薄的經濟來源。他開始走上文學創作道路,自謀生路,“浪蹟東都,筆作飯囊”。東都即洛陽,崔致遠在那里度過了兩年四處游曆,飄盪無着的生涯。尚未在登第的峰頂留連多久,便已被生活的真實殘酷重重摔下。進也進不得,“東飄西轉路歧塵,獨策嬴驂幾苦辛”;退亦退不得,“不是不知歸去好,隻緣歸去又家貧”。進退兩難間,崔致遠選擇了蟄伏與等待,等待大任降臨兼濟天下,等待施展抱負報效家國。等待期間,崔致遠廣交文友,結識了一批有識之士。彼此間唱和酬答,詩文互進。   
入 仕
公元876年冬,弱冠之年的崔致遠,終被朝廷任命爲溧水縣尉。任縣尉三年間,崔致遠官閑祿厚,以文會友。他秉承孔子“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的求知精神,積跬步而成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崔致遠後來把在溧水的詩作結集爲《中山覆簣集》,可惜後來散佚失傳,是爲憾事。
崔致遠
崔致遠
溧水地處僻靜,與繁華熱鬧的長安、洛陽判然有别,作爲異邦人士的崔致遠自然心生失落,倍感孤獨,思鄉之情油然而至。“秋風惟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燈前萬里心”。故國之情,深沉慷慨,綿遠長流。 南京郊縣高淳固城湖畔的花山,因盛產牡丹花而得名。山西麓有座古墓,長眠着唐代兩位才貌雙全的少女,人稱“雙女墳”。雙女墳主人出身富門,自小躬親筆硯,長大負有才情,因不滿父母之命,嫁與顯赫鹽商,終憤恚而死。就任溧水縣尉的崔致遠巡察花山,下榻在招賢驛,聞得雙女故事,憑弔孤墳,感佩與相惜之情,油然而生,留下七律一首,以示哀悼。當晚在驛館,忽見有使女飄然而至,送來紅袋兩隻,内裝和詩二首,詩中悲切淒楚,訴說命運不公。崔致遠唏噓不已,鏇即回詩一首托使女帶至。及夜,夢見兩“仙女”駕臨,紫裙自報家門,紅袖訴說不幸。三人秉燭夜談,吟詩唱和。不覺雞鳴,姐妹倆急急辭别。崔致遠一覺醒來,十分驚異,便作碑文《雙女墳記》103字和七言古風《雙女墳》431字,又寫下《仙女紅袋》一文,詳述招賢驛夢遇仙女、人鬼相戀的故事,情節曲摺離奇、文筆優美生動。此文後被收在韓國古典名著《新羅殊異記》 ,該書被視爲“聊齋先河”,廣爲流傳。
  崔致遠的《仙女紅袋》,深受唐人傳奇的影響,色彩絢麗,情節奇幻,以神祕夢境作引,述說心中之想望。身處異域的崔致遠,比之大唐文人,更需要一份心靈的知遇與相契,爲異鄉的清冷罩上理想的光芒。而兩女婚事遇挫而亡,與崔致遠仕途不濟有惺惺相惜之通。於是乎,夢中的紅袖添香,便成爲人生理想最完美的釋解。
  公元880年,崔致遠任職期滿,欲西回長安。恰遇黄巢起義,起義軍采石渡江,一路勢如破竹,攻破潼關天險,長安淪陷。崔致遠西行無望,隻好另覓良機。經友人顧芸推薦和書信自薦,崔致遠入幕颺州高駢門下。大唐雖已風雨飄搖,颺州卻繁盛依舊。商貿活躍,生活富足,絲竹悦耳,才士雲集。崔致遠由此展開了一段人生最爲輝煌的時期。
  高駢文才甚高,喜與文人交游,幕下才士雲集。崔致遠的出眾才華,深得高駢賞識。在高駢幕下這段時間,崔致遠實質上充當着貼身祕書、高級參謀的角色,爲高駢擬了大量詔、啟、狀之類的公文。雖然離他獨當一面、做番事業的仕途理想尚遠,但已是莫大的機遇了。
  晚唐士大夫進入藩鎮幕府,充當文職僚佐,進而曲線進仕,這是文人求取仕途的獨辟蹊徑。崔致遠算是在這條蹊徑上走的坦盪的一位。憑籍高駢的致力擧薦,崔致遠先後擔任侍禦府内奉、都統巡官、承務郎、館驛巡官等重要職位。這些都是文職,崔致遠的文學才華於此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公元881年5月,高駢起兵討伐黄巢,崔志遠擬就的《檄黄巢書》,天下傳誦,並憑此穫“賜緋魚袋”勳位。檄書中一句“不惟天下之人皆思顯戮,抑亦地中之鬼已議陰誅”,言辭之峻切凌厲,令一代豪雄黄巢都心生怯意。
  颺州五年宦游淮南幕府時期,是崔致遠文學創作最爲頻繁而質量臻於頂峰的階段。《桂苑筆耕集》便是完成於這一時期的不朽之作,也是崔致遠流傳後世的唯一著作。這是一部由崔致遠自編的詩文集,收錄了他宦游幕府時爲淮南節度使高駢代撰的各種表狀書啟及自作詩文,該書文風博雅繁麗,具有豐富而珍貴的文獻價值,對於我們今天研究晚唐政治、軍事、外交,特别是黄巢起義時期的亂世之治,有着重要的史料價值。以當時人述當時事,《桂苑筆耕集》比《唐書》、《資治通鑒》等後世史書,呈現出更爲真實、翔實的歷史原生態情狀。章表書檄等,本不足以成就大手筆、大文章,但因《桂苑筆耕集》成於亂世,風雲波盪、政局變幻、歷史詭橘,皆蘊其間,故而流播廣泛。《桂苑筆耕集》中的詩作,主要爲近體詩,記述了崔致遠與裴瓚、顧雲、羅隱、張喬等眾多友人交游之誼,幕主高駢的知遇之恩以及思念故國的衷腸等等,表情狀物,精妙傳神,造詣極高,多爲上乘之作。
  晚唐政治進一步腐化,黄巢之亂加劇着大唐的分崩離析。崔致遠内心也陷入多種矛盾之中,與幕主高駢的關係是主要問題。一方面,他感激高駢的知遇之恩,是高駢的器重保薦,讓他宦游通暢,名望日隆,他在異域兼濟天下的理想,也唯有高駢能助其實現;另一方面,晚年的高駢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失敗後又迷信方術,崇仙佞道,這必將爲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有着正直的從政理想的崔致遠,所深爲不恥。風雨飄搖之間,崔致遠漸萌歸意。   
歸國
公元884年,崔致遠之弟崔棲遠,由新羅涉海來唐,奉家信迎崔致遠回國。少小離鄉的崔致遠,16年後方返故土,當年的懵懂少年,已是而立之年。對大唐的依戀難舍與對故國的拳拳責任,撕扯着這位游子的心。“萬里始成歸去計,一心先算卻來程”。蒼茫大海,從此再也隔不斷崔致遠對第二故鄉的綿綿思念。
崔致遠
崔致遠
崔致遠以顯赫官銜與聲望,榮歸故里,自然風光無限。然而,這風光也許更多的屬於崔氏家族,曆經人生起落的崔致遠或許早已淡然,他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用在唐學到的滿腹經綸、治政良策,來報效新羅王朝,振興自己的民族。
  崔致遠以大唐三品官銜榮歸,是新羅曆屆留學生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憑此受到了當時君主憲康王的重用,任命爲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事。然而,新羅王位的頻繁更疊,政途瞬息萬變,官僚腐化堕落。崔致遠的仕途注定一波三摺,由於遭人排擠,於公元890年被外放至泰山郡任太守,兩年後,繼續外放至更遠的富城郡,從此,再未回到中央政府。
  仕途的坎坷,並未阻擋崔致遠傳播漢學的不竭熱情。回國伊始,崔致遠即將在唐時所著雜詩賦及表奏集二十八卷、 《中山覆簣集》一部五卷、《桂苑筆耕集》一部二十卷,呈現給憲康王,欲以漢文化的先進理念濟世救國,振興朝綱,熏化民眾。這些文集,很快流傳開來,深受民眾推崇,也由此奠定了崔致遠在韓國文學泰鬥的地位。公元893年,崔致遠奉真聖女王之命,以賀正使身份再度入唐,致力於兩國文化交流,回國後,向女王進時務策十餘條。雖未得到最終施行,卻凝結了崔致遠對國事探索的心血。
隱逸
中國文人命運一直逃脱不了一個怪圈:進而仕,退而隱。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學而優則仕的儒家傳統,督使許多文人自小立下報效國家的遠大抱負,待到皓首窮經,有時機進入到權力階層,卻往往因不善計謀權變,而飽受壓抑,遭受排擠,無法適應官場的爾虞我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老莊的無爲思想聊以自慰,隱逸山林,尋求精神的釋放與心靈的自由。如此命數,周而複始。
  深受漢學熏染的崔致遠,宦途屢遭失意後,最終也不得不選擇了隱逸。從最初的被動,到最後的主動,崔致遠完成了從政治上的積極奮取,到自我人格的沉澱的轉變,他終於從煩囂中解脱,而重歸心靈的寧靜。
  公元899年,不惑之年的崔致遠辭官歸隱。從此擺脱政務,塵囂盡洗。“狂奔叠石吼重巒,人語難分咫尺間。常恐是非聲到耳,故教流水盡籠山”。歸隱後,崔致遠倘佯山水,游曆江海,結交高僧,談佛論道,吟詩作賦,悠哉游哉,不亦樂乎。以伽耶山海印寺爲主要修身之地,足蹟遍布各郡山川湖海。他精通儒學、道學、佛學,擇其所需,三教調和,並以此寫了大量著作,闡述生發,對後世影響極大。 《東史篆要》記載崔致遠的雲游:“平生足蹟所及之處,至今樵人牧豎皆指之曰,崔公所游之地,至於閭閻細人,鄉曲愚婦,皆知誦公之姓名,慕公之文章。”正所謂,王朝短暫,而文化永恒。   
人物作品
崔致遠
崔致遠
崔致遠詩歌中的一些有社會意義的作品,大多是在他回國之後創作的。新羅末季,社會混亂,到處爆發農民起義。他的詩歌雖然沒有直接反映這些尖銳的社會問題,但是已經和前期不同,有些作品已能反映出亂世的黑暗和污濁的社會面貌。《寓興》一詩,寫冒險家、名利之徒“輕生入海底”的醜態。五言律詩《古意》,以擬人化的手法,寫狐狸變作美女、化爲書生以欺騙世人,諷喻某些人的偽善面目。《蜀葵花》對地位卑賤者表示同情,影射新羅嚴格的等級制度。《江南女》可能創作於在中國生活期間,描寫富家女兒嬌縱放盪的生活,同情“終日弄機杼”的貧家少女。《三國史記·樂志》載有他的《鄉樂雜詠五首》,具體、生動地描寫了“金丸”、“月顛”、“大面”、“狻猊”、“束毒”等五技演出的盛況,成爲研究朝鮮古代歌舞的珍貴資料。
  崔致遠的著作有《私試今體賦》 1卷、《五言七言今體詩》1卷、《雜詩賦》1卷、《中山複簣集》5卷(任溧水縣尉時作品),都已不存,隻有《桂苑筆耕》20卷和收在《東文選》等書中的少量詩歌傳世。《桂苑筆耕》是朝鮮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唯一的一部個人著作集,其中的全部詩文都是他在中國生活時期所作。
編輯本段人物考證
《辭海》 “外國文學”崔致遠條有百餘字的簡介。據韋旭升、陳後翔先生考證:崔致遠,字孤雲、海雲,新羅憲安王元年(857年)生於京都沙梁部。自幼聰慧好學,12歲時離家來長安,唐乾符元年(874年)考中進士,轉東都洛陽研讀漢文,不久補授溧水縣尉。公務之餘,專心從事文學創作,寫詩詞文賦5卷,結集成書,名《中山覆簣集》,“中山”是溧水縣的别號。該書是韓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文集,對後世影響深遠。
編輯本段人物貢獻
  他在中國10餘年寫有大量詩文,多數失傳。隻有詩文集《桂苑筆耕集》(20卷)收在《四庫全書》中。漢詩《秋夜雨中》、《江南女》等頗具盛唐、晚唐純熟詩風。歸國後寫有反映亂世黑暗、社會惡濁的詩《寓興》、《古意》、《蜀葵花》等。他被朝鮮曆代公認爲漢文文學奠基人,爲中朝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中國《新唐書·藝文志》有其傳,《全唐詩》及中國清末刊行的《唐宋百名家集》和《唐人五十家小集》中都收有他的作品。
編輯本段崔致遠:真監和尚碑銘並序
  夫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是以東人之子,爲釋爲儒,必也西浮大洋,重譯從學,命寄刳木,心懸寶洲,虛往實歸,先難後穫。亦猶采玉者不憚昆丘之峻,探珠者不辭驪壑之深。遂得慧炬則光融五乘,嘉餚則味飫六籍。競使千門入善,能令一國興仁。而學者或謂身毒與闕里之說教也,分流異體,圓鑿方枘,互相矛盾,守滯一隅。嚐試論之。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禮》所謂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故廬峰慧遠著論,謂如來之與周孔發致雖殊,所歸一揆。體極不能兼者,物不能兼受。故也沈約有雲,孔發其端,釋窮其致,真可謂識其大者,始可與言至道矣。至若佛語心法,玄之又玄,名不可名,說無可說,雖雲得月指或坐忘,終類系風影難行捕。然陟遐自邇,取譬何傷?昔尼父謂門弟子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則彼淨名之默對文殊,善逝之密傳迦葉,不勞鼓舌,能葉印心言。天不言□□,奚適而得遠傳妙道?廣耀吾鄉,亦豈異人哉?禪師是也。禪師法諱慧照,俗姓崔氏。其先漢族,冠蓋山東。隋師征遼,多沒驪貊,有降志而爲遐氓者。爰及聖唐,囊括四郡,今爲全州馬人也。父曰昌元,在家有出家之行。母顧氏,嚐晝假寐,夢一梵僧謂之曰:“吾願爲阿(上彌下女)之子,以琉璃罌爲寄。”未幾娠禪師焉。生而不啼,乃夙挺,銷聲息言之勝芽也。暨齔,從戲必焚葉爲香,采花爲供,或西向危坐,移晷未嚐動容。是知善本固百千劫前所裁植,非可跂而及者。自丱泉弁,志切反哺,跬步不忘。而家無鬥儲,又無尺壤可盜天時者。口腹之養,惟力是視。乃裨販陬隅,爲贍滑甘之業。手非勞於網,心已契於忘筌。能豐啜菽之資,允葉采蘭之榮。洎鍾艱棘,負土成墳,乃曰:“鞠育之恩,聊將力報;希微之旨,盍以心求。吾豈匏瓜,壯齡滯蹟。”遂於貞元二十年,詣歲貢使求爲枋人,寓足西泛,多能鄙事,視險如夷,揮楫慈航,超截苦海。及達彼岸,告國使曰:“人各有志,請從此辭。”遂行至滄州,謁神鑒大師,投體方半大師,怡然曰:“戲别非遙,喜再相遇。”遽令剃染,頓受印戒。若火添燥艾,水走卑邍然。徒中相謂曰:“東方聖人,於此複見。”禪師形貌黯然,眾不名而目爲“黑頭陀”。斯則探玄處默,真爲漆道人後身,豈比夫邑中之黔,能慰眾心而已哉!永可與赤髭青眼,以色相顯示矣。元和五年,受具於嵩山少林寺,琉璃壇側聖善。前夢完若合符。既瑩戒珠,複歸黌海,聞一知十,茜降藍青。雖止水澄心,而斷雲浪蹟粵。有鄉僧道義,先訪道於華夏,邂逅適願,西南得朋,四遠參尋,證佛知見。義公先歸故國,禪師即入終南,登萬仞之峰,餌松實而止觀,寂寂者三年。後出紫閣,當四達之道,織芒屩而廣施,憧憧者又三年。於是苦行既已,修他方亦已,游雖曰觀空,豈能忘本?乃於大和四年來歸,大覺上乘,照我仁域。興德大王飛鳳筆迎勞曰:“道義禪師向已歸止,上人繼至,爲二菩薩。昔聞黑衣之傑,今見縷褐之英,彌天慈威,擧國欣賴。寡人行當以東雞林之境,成吉祥之宅也。”始憩錫於尚州露嶽長柏寺。醫門多病,來者如雲,方丈雖寬,物情自隘。遂步至康州智異山,有數於菟哮吼,前導避危從坦,不殊俞騎,從者無所怖畏,豢犬如也。則與善無畏三藏結夏靈山,猛獸前路,深入山穴,見牟尼立像,完同事蹟。彼竺曇猷之扣睡虎頭令聽經,亦未專美於僧史也。因於花開穀故三法和尚蘭若遺基,纂修堂宇,儼若化城。洎開成三年,愍哀大王驟登寶位,深托玄慈,降璽書餽齋費,而别求見願。禪師曰:“在勤修善政,何用願爲?”使複於王,王聞之愧悟。以禪師色空雙泯,定惠俱圓,降使賜號爲“惠照”。昭字避聖祖廟諱易之也。仍貫籍於大皇龍寺,征詣京邑,星使往複者交轡於路,而嶽立不移其志。昔僧稠非元魏之三召,雲在山行道,不爽大通,棲幽養高,異代同趣。居數年,請益者稻麻城列,殆無錐地。遂曆銓奇境,得南嶺之麓,塽塏居最,經始禪廬,卻倚霞岑,俯壓雲澗。清眼界者,隔江遠嶽;爽耳根者,迸石飛湍。至如春溪花,夏徑松,秋壑月,冬嶠雪,四時變態,萬象交光,百籟和吟,千岩競秀。嚐游西土者至止,鹹愕視,謂遠公東林,移歸海表。蓮花世界非凡想可擬,壺中别有天地,則信也。架竹引流,環階四注,始用玉泉爲牓,屈指法胤,則禪師乃曹溪之玄孫,是庸建六祖影堂。彩飾粉墉,廣資導誘,《經》所謂“爲說眾生,故綺錯繪眾像”者也。大中四年正月九日詰朝,告門人曰:“萬法皆空,吾將行矣。一心爲本,汝等勉之。無以塔藏形,無以銘記蹟。”言竟坐滅。報年七十七,積夏四十一。於時天無纖雲,風雷欻起,虎狼號咽,杉栝變衰。俄而紫雲翳空,空中有彈指聲,會葬者無不入耳。則《梁史》載褚侍中翔嚐請沙門爲母疾祈福,聞空中彈指,聖感冥應,豈誣也哉?凡志於道者,寄聲相弔,未忘情者,含悲以泣。天人痛悼,斷可知矣。靈函幽隧,預使備具。弟子法諒等號奉色身,不踰日而窆於東峰之塚,遵遺命也。禪師性不散樸,言不由機,服暖緼黂,食甘糠麧,茅菽雜糅,蔬佐無二,貴達時至,曾無異饌。門人以墋服進難,則曰:“有心至此,雖糲何害?”尊插耋稚,接之如一。每有王人乘馹傳命,遙祈法力,則曰:“凡居王土而載佛日者,孰不傾心護念?爲君貯福,亦何必遠污綸言於枯木朽株?”傳乘之饑不得齕,渴不得飲,籲可念也。或有以胡香爲贈者,則以瓦載煻灰,不爲丸而焫之,曰:“吾不識是何臭?”虔心而已。複有以漢茗爲供者,則以薪爨石釜,不爲屑而煮之,曰:“吾不識是何味?”濡服而已。守真忤俗,皆此類也。雅善梵唄,金玉其音,側調飛聲,爽快哀婉,能使諸天歡喜,永於遠地流傳。學者滿堂,誨之不倦,至今東國習魚山之妙者,競如掩鼻,效玉泉餘響,豈非以聲聞度之之化乎!禪師泥洹,當文聖大王之朝,上側仙衿,將龐淨諡,及聞遺戒,愧而寢之。越三紀,門人以陵穀爲慮,扣不朽之緣,於慕法弟子内供奉一吉幹。楊進方嵩文台郎鄭詢一斷金爲心,勒石是請。憲康大王恢弘至化,欽仰真宗,追諡“真監禪師”,大空靈塔仍許篆刻,以永終譽。懿乎!日出暘穀,無幽不燭,海岸植香,久而彌芳。或曰:“禪師垂不銘不塔之戒,而降及西河之徒。不能確奉先志,求之歟,抑與之歟?適足爲白圭之玷。”噫!非之者亦非也。不近名而名彰,蓋定力之餘報。與其灰滅電絕,曷若爲可爲於可爲之時,使聲震大千之界。而龜未戴石,龍遽升天。今上繼興,塤篪相應,意諧付囑,善者從之。以鄰嶽招提有玉泉之號,爲名所累,眾耳致感,將俾棄同即異,則宜舍舊從新。使視其寺之所枕倚,則以門臨複澗爲封,乃錫題爲雙溪焉。申命下臣曰:“師以行顯,汝以文進,宜爲銘。”致遠拜手曰:“唯唯。”退而思之,頃捕名中州,嚼腴咀雋於章名間,未能盡醉衢樽,惟愧深跧泥甃。況法離文字,無地措言,苟或言之,北轅適郢。第以國主之外護,門人之大願,非文字不能昭昭乎群目,遂敢身從兩役,力效五能。雖石或憑言,可慚可懼,而道強名也,何是何非?掘筆藏鋒,則臣豈敢,重宣前義,謹劄銘雲:
  杜口禪那,歸心佛陀。根熟菩薩,弘之靡他。
  猛探虎窟,遠泛鯨波。去傳祕印,來化斯羅。
  尋幽選勝,蔔築岩磴。水月澄懷,雲泉奇興。
  山與性寂,穀與梵應。觸境無閡,息機是證。
  道讚五朝,威摧眾妖。默垂慈蔭,顯拒嘉招。
  海自飄盪,山何動搖。無思無慮,匪斲匪雕。
  食不兼味,服不必備。風雨如晦,始終一致。
  慧柯方秀,法棟俄墜。洞壑淒涼,煙蘿憔悴。
  人亡道存,終不可諼。上士陳願,大君流恩。
  燈傳海裔,塔聳雲根。天衣拂石,永耀松門。


寇準的詩詞全集_陶老大9424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9B1xpM

2017-08-16_231358  


越南漢字文學:書同文時代的「奇葩」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7TSsWT

2017-08-16_225215  


南國山河南帝居---由越南的愛國心看台奸媚日的無恥
2016/05/27 01:07瀏覽405迴響0推薦16引用0
南國山河南帝居---由越南的愛國心看台奸媚日的無恥
一、美國利用越南圍剿中國大陸
奥巴馬突然在去日本前訪問越南,其目的當然在阻撓中國的崛起,讓四周的鄰國找中國的麻煩,最惡毒的是在演講中,奧巴馬引用越南古詩《南國山河》:“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這是被越南人視作民族英雄的李常杰在抵抗宋朝軍隊時寫下的詩句。這首帶有強烈民族主義的愛國古詩,被越南政府收錄在初中學生的教科書中,而“南國山河南帝居”這句詩,至今還經常出現在越南反華人士抗議中國的標語中,可見越南人是很愛國的。
二、越南民族英雄李常杰的生平故事
李常傑(1018年-1105年),是越南李朝的一位宦官和將領,亦是李太宗、李聖宗及李仁宗三朝元老,尤以李仁宗時期他的表現最為活躍,並且成為李朝與宋朝交戰的主要將領。1076年(李太寧五年),李常傑與北宋軍隊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帶交戰時,軍隊竟無心戀戰。某夜,軍隊裡忽然聽到這樣的詩句而重拾戰意: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根據專家說法,是李常傑害怕自己的軍隊喪失鬥志,便編撰這詩,並說成是由神仙所作,以令軍隊恢復鬥志。李常傑奉命抵禦占城國時,便獲授任太尉。其後,又獲封以「兼內侍判首都押衙」、「行殿內外都知事」、「遙授諸鎮節度」、「同中書門下上柱國」、「天子義弟」、「輔國上將軍開國公」等等官職及封銜。以表示朝廷對他的尊崇。
越南學者評價這首詩是「李常傑以全民族的名義重申了民族的神聖獨立權和平等權,嚴重警告外來侵略者。這首詩就像在外國統治一千多年後的第一個獨立宣言那樣被載入史冊。」,奧巴馬在演講中引用越南古詩《南國山河》:「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這是被越南人視作民族英雄的李常傑在抵抗宋朝軍隊時寫下的詩句。這首古詩被收錄在越南初中學生的教科書中,可見越南人很重視愛國教育和歷史,那項台灣媚日不顧史實,灌輸年輕人認賊作父,歪曲台灣歷史,簡直無恥至極。而「南國山河南帝居」這句詩,至今還經常出現在越南反華人士抗議中國的標語中。李常杰出生於越南壽昌縣(今河内)一個武將家庭,李常杰自少“姿貌揚逸”,並且練騎射,習兵法。在其年青时期,亦即李太宗时开始,就已登上仕途。1036年李常杰因为承父蔭,被委任為騎馬校尉。其后淨身成為太監。
李常傑較為人所熟知的事蹟,是他參予了在1075年至1077年(李太寧四年至英武昭勝二年)間對宋朝的戰爭。1075年(李太寧四年),宋朝王安石認為越南在不久前遭占城侵擾,國勢衰弱至“餘眾不萬人”,便部署向越南開戰。李朝獲得宋朝在南部“造舟艦教水戰”及“禁州縣不與我邊貿易”的情報後,便自行“先發諸道兵”,由李常傑率領水軍,攻入宋朝邊境,先後攻陷欽州(今廣西欽州)、廉州(今廣西合浦)及邕州(今廣西南寧)等地。李常傑在整場戰事中最矚目的行動,就是進行了大屠殺。當攻陷邕州後,由於知州蘇緘不願降服而自殺,全城軍民“無一人降者”,於是李常傑便“盡屠五萬八千餘人,並欽、廉州死亡者幾十餘萬人,常傑等俘虜三州人而還。” 不久,占城加入戰爭,李朝調回李常傑。 1076年(李朝英武昭勝元年),宋軍開進越南境內,但被李常傑於如月江(在今北寧省如月村)阻擊成功。之後,宋軍移師到附近的富良江,重整士氣,而李常傑部下軍士則開始灰心喪失士氣。縱然李常傑盡力勉勵軍士,但李朝已有意議和,而宋軍八萬餘人,亦由於難以適應南方的氣候及瘟疫,而折損了過半數兵員,但仍佔領了越南的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州)、思瑯州(今越南高平省上瑯州和下瑯州)、蘇州、茂州(今越南高平省與諒山省交界)等地。雙方在經過零星的戰鬥後,1078年(李英武昭勝三年),雙方舉行議和,李朝向宋朝“請還廣源、蘇茂等州”,而作為回禮,李朝歸還俘獲的宋朝軍民,戰事就此告終。
三、越南愛國對照台奸賣國
越南美麗女模特兒黎氏梅,在中国西沙群岛附近打出越南文字巨幅字幕公然挑衅中國南沙群島指權。寫的是越南李朝時代李常杰《南國山河》詩的前兩句:"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宋越熙寧之戰時,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帶交戰,李常杰為鼓舞越軍士氣寫了這首詩。此詩現在專門運用在對中國抗議的各種場合。相對於李登輝說釣魚台是日本的,謝長廷不護漁卻幫日本美化其暴力惡行欺負台灣漁民,蔡英文政府居然不顧聯合國決議將沖之鳥礁去礁以媚日,台奸何其無恥!

2017-08-16_2255082017-08-16_2254022017-08-16_2254112017-08-16_225428  


南國山河南帝居:越南李朝攻打中國宋朝觸發熙寧戰爭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WGZYT1

2017-08-16_2256592017-08-16_225643  

奇葩加噁心!這個國家居然以死太監作為自己的民族英雄! - 壹讀 - https://goo.gl/tKbxbQ

這個小國與宋朝有過兩次交戰,但皆失敗而歸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2ahpGC

2017-08-16_2259172017-08-16_2257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