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士阮籍青白眼的故事
2016-10-16 由 武漢晚報 發表于 歷史
歷史上有個關於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典故主要發生在阮籍的母親去世後,嵇喜、嵇康兩兄弟前來弔喪,而阮籍對待兩兄弟的態度卻差異頗大,對遵從禮法的嵇喜白眼相對,對帶酒帶琴而來的嵇康卻青眼相對。後人就用青眼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對他人的不屑。

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阮籍是個對世俗禮法之類相當不屑蔑視的人,雖然非常孝敬母親,但是行事又與他人有所不同。在傳來他母親的死訊後,阮籍堅持要下完他的棋,要說這樣是他不愛自己的母親的表現的話,但在下完棋後阮籍就放聲痛哭,甚至還吐血數升,可見他對母親的死還是相當悲痛的。
阮籍母親死後,裴楷來弔喪,他見到憔悴的阮籍後沒有打招呼,自顧自地進入靈堂開始哭喪,哭完後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跟阮籍打招呼。後來有人問他弔喪的人是在主人開始哭後才開始哭祭的,但是為什麼阮籍都沒哭他卻要哭呢。裴楷回答阮籍世俗禮教,但是他卻是要遵循世俗禮法的。
第二天,嵇喜前來弔喪,阮籍不僅不打招呼,還對他白眼相加。對此,嵇喜相當不悅,認為阮籍這是看不起他,於是就在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之後嵇喜將這事告訴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長阮籍本就是這樣一個人,瞧不起那些熱衷功利的人,對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後,嵇康就帶著酒和琴前去弔喪,阮籍一改對嵇喜的白眼態度,對嵇康青眼相對。嵇康見阮籍如此憔悴,並不忙著安慰,只是與他彈琴對飲,以此來慰藉阮籍心中的傷痛。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q8vyp8.html
----------------------------------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中國三國時期魏的詩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與嵇康並稱嵇阮。
生平與思想
父親阮瑀,為曹操文吏,多出章表[1],位列「建安七子」之一[2]。阮籍年幼喪父,家貧勤學,少年即通詩書,曾任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官。阮籍本有輔佐天子,濟世安民之大志[3],但苦於時運,在司馬懿、司馬昭父子執政下任官,動輒飲酒佯狂。司馬昭想為兒子司馬炎求娶阮籍女,阮籍連續醉酒六十多日,司馬昭找不到提出求親的機會,只得作罷。阮籍最終得以年壽終。曾登廣武而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4]
阮籍的思想可以分為兩階段。早年阮籍信奉儒家思想[5],自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詩書。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6]甚至有「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7]的詩句,表達對於莊子想法的不認同。[5]可是後來阮籍觀察到當時的政治現實的殘酷之後,逐漸接受老莊的思想,著有《大人先生傳》、《達莊論》等文章,批判儒學的想法。因為在那個政治險惡的年代,即使有濟世思想,作為文人也會在政治上不得意。面對同時代文人被誅殺的命運,導致對於現實的希望破滅,自然會趨於消極的避世思想。[8]阮籍這些充滿老莊思想的文章,對當時的玄學潮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子阮渾,字長成,知名京邑。為太子庶子。早卒。
特異行徑
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世說新語》、《晉書》裏,記錄了許多阮籍的特異的行徑,顯示了他獨特的價值觀。
以「孝道」為例,《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阮籍是個很孝順的人,居喪的時候雖然不按照一般禮俗,卻因悲傷而損害健康,險些因此喪命。[9]《世說新語》也有相似而更具體的記載,例如:阮籍曾在母親喪禮時,仍然喝酒吃肉,連在司馬昭面前也一樣[10],卻在下葬之際吐血數升。[11]不僅如此,阮籍對於來弔唁的人,如裴楷、嵇喜等,也不按照禮法來接待,甚至對嵇喜作白眼;而嵇喜的弟弟嵇康聽了兄長弔喪時遇到的不愉快經驗,於是帶了琴與酒前去弔喪,阮籍才青眼以對。[12]除了不遵守喪禮的禮法之外,阮籍對其他的禮法也呈現漠視態度。例如他對待女性,也毫不避嫌,還說:「禮豈為我設邪!」[13]甚至在當時權勢極大的在司馬昭面前,阮籍也表現得不拘禮法。[14]
《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阮籍常常獨自駕車,漫無目的出遊,直到前方無路可走時,就痛哭而折返。[15]
藝術成就
詠懷詩
阮籍最出名的作品是《詠懷詩八十二首》。《詠懷》是用詩歌記下外界所見所聞的種種事物、與內心感情對外界種種事物的觸發、感動。[16]這些作品可能是阮籍晚年編集平生所作五言詩,而總題為「詠懷」[17]。《詠懷》的第一首,被認為有序詩的作用[17]
詠懷·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衿。孤鴻號外野,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前兩句,寫夜晚不能成眠,為了排遣,而起身彈琴;三至六句,寫所看到、感到與聽到的景象,塑造了一份寒冷、孤獨、寂寞的感發;末兩句寫徘徊與徬徨中,無可安排的憂思煩亂感情。[18]
這首提到的「憂思」,馮沅君、陸侃如認為:「阮籍到底「憂思」些甚麼?我們縱觀他的八十多首詩,知到他所憂思的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無常』。」馮沅君、陸侃如進一步舉例:這些無常,包括友誼的無常、身家生命的無常、富貴的無常、名譽的無常等。以《詠懷》第二首為例,這首詩講的是「友誼的無常」[19]:
詠懷·其二 二妃遊江濱,消遙順風翔。交甫懷環珮,婉孌有芬芳。猗靡情歡愛,千載不相忘。傾城迷下蔡,容好結中腸。感激生憂思,諼草樹蘭房。膏沐為誰施?其雨怨朝陽。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
這首詩寫原先認為是美好的、可信賴的事物,最後幻滅喪失的悲哀[20],字面上寫的是愛情。這首詩用了許多典故(《列仙傳》[21]、李夫人[22]、《登徒子好色賦》[23]、《詩經》[24]等),前四句寫兩位仙女與年輕人鄭交甫相遇,仙女贈給交甫一隻環珮;五至八句寫女子的美貌,這美好的感情令人千載難忘;九至十二句寫事與願違,最後他們是分開了;最後二句「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點出作者的感嘆:如果像這樣金石之交的感情都會改變的話,那我們還能夠掌握些什麼呢?[20]
音樂
古琴琴曲《酒狂》傳為阮籍所作。按《神奇秘譜》題解為:是曲也,阮籍所作也。籍嘆道之不行,與時不合,故忘世慮於形骸之外,托興於酗酒,以樂終身之志。其趣也若是,豈真嗜於酒耶?有道存焉,妙在於其中,故不為俗子道,達者得之。現流傳最廣的是1957年姚丙炎根據《神奇秘譜》打譜的版本。[25]
評論
《文心雕龍》:「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是為正始文學的兩位代表性詩人。
鍾嶸《詩品》置阮籍詩於「上品」,評曰:「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於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頗多感慨之詞。厥旨淵放,歸趣難求。」其中「厥旨淵放,歸趣難求」說明了阮籍的詩充滿了象徵性、神秘性,難以悟透其主旨。
南宋豪放派詞人葉夢得很推崇嵇康的氣節而對阮籍評價很差,認為阮籍依附司馬氏,得到司馬昭特殊保護,為公卿作勸進表,則是其依附司馬氏的真情流露,甚至還說阮籍「若論於嵇康前,自宜杖死」,「籍附昭,乃裩中之虱,但偶不遭火焚耳。使王凌、毋丘儉等一得志,籍尚有噍類哉!」其憎惡之情溢於言表。
風格比較
阮籍與嵇康為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但不同於嵇康的情感外放、激烈,甚至面臨殺身之禍時,還不願意向當權者低頭。阮籍雖然有很多不容於世俗的行為表現,例如「青白眼」、「大醉六十日」、「遭母喪,飲酒食肉」等[26],但個性謹慎的他,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他雖然在司馬氏父子手下作官,但那並非出於他本意。正因為這樣,阮籍的內心比任何人都矛盾,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隱忍,也讓他比任何人都痛苦,表現在詩歌上,也就形成了強烈的神秘性,隱晦是他的詩歌最大特色。《文心雕龍》評曰:『嵇志清峻,阮旨遙深』,阮籍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位寫晦澀詩的詩人[來源請求]。
-------------------------------------
阮籍的「青白眼」是怎麼回事
2015-09-07 由 伴讀 發表于 歷史
阮籍,魏晉時期著名詩人、思想家、玄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其代表作品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阮籍母親去世,下葬前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有一個人叫嵇喜,他當時官位很大,地位也很高,但是阮籍最看不起這種急功近利的人,所以正眼都不看他,於是朝他翻了個白眼,也不起身接待,弄得嵇喜很是尷尬。在靈堂前嵇喜哭拜的時候,阮籍本應該陪著一塊哭,可他卻披頭散髮坐著,也不站起來也不哭拜,僅僅兩眼空洞無神注視前方,表情木然。嵇喜一臉被人侮辱的表情回了家,嵇喜的弟弟嵇康看到哥哥臉色很不好看,便上前問怎麼回事。嵇喜就說阮籍太過傲慢無禮,一點都不把人放在心上。嵇康說阮籍就是這樣的人,從來不管別人的想法,喜歡就正眼看人,不喜歡就翻白眼,而且他特別看不慣追逐功名利祿的人。
等到嵇康來弔唁時,提了一壺酒,背了一張琴,他看到阮籍骨瘦嶙峋,面色土灰,知道阮籍因為母親去世心中悲痛異常,於是沒有先哭拜,而是和阮籍對飲並為他撫琴,來緩解他內心的哀傷。阮籍果然神色緩和了不少,對他青眼相待。阮籍的「青白眼」便從此聞名,而「垂青」一詞也因此而產生。
魏晉時期的名士多不拘禮法,任性,阮籍從來都遵從自己的內心,不願意委曲求全。這也體現他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他性情放蕩不羈,為人不拘小節,曾經獨自一個人駕著車,走在鄉間的小路,欣賞沿途的美好風景,忽然發現沒有路了,內心悲痛難當,大哭一場,以此來宣洩對現實生活的憤懣不滿。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g2vzgq8.html
----------------------------------
阮籍是建安作家阮偊的兒子,他和嵇康、向秀、山濤、阮咸、王戎、劉伶等是好朋友。他們經常在山陽竹林之間遊玩,人們把他們稱為“竹林七賢”。
【釋源】:《晉書· 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常言“禮豈為我設耶?”時有喪母,嵇喜來吊,阮作白眼,喜不懌而去;喜弟康聞之,乃備酒挾琴造焉,阮大悅,遂見青眼。”《笑史》劉孝標註引《晉百官名》亦載此事,文字略同。
【說解】:青,黑色。青眼,眼睛正視時,眼球居中,故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尊重。白眼,眼睛斜視時則現出眼白,故“白眼”是對人輕視或憎惡的表示。阮籍“曠達不羈,不拘禮俗”(《魏春秋氏》)。嵇喜庸俗,雖為吊母喪而來,阮籍仍作白眼對之;嵇康高雅,且同為“ 竹林七賢 ”之屬,故阮籍對以青眼。後世以青眼表示對人尊重,白眼表示對人輕視。宋黃庭堅《登快閣》詩云:“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為美酒橫。”魯迅《衷范君三首》之一:“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摘自趙西堯等著《三國文化概覽》
【解釋】青眼:眼珠在中間,是正視時的目光;白眼:眼珠偏向一側,是斜視時的目光。所謂青眼白眼,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兩種不同的看人眼光。青眼,指的是以黑眼珠對人,表現出對人的正視與尊重,白眼,則是把黑眼珠翻上去只以白眼珠對人,表示對人不屑一顧。[1]
典故編輯
阮籍對世俗禮教十分憎惡,對待母親卻十分孝順,但又與眾不同。他母親病死的時候,阮籍正在和別人下圍棋。對手得知他母親去世的消息,就勸他終止棋局。他卻非要把棋下完為止。
阮籍回到家中,一口氣喝下了兩斗酒,之後便放聲痛哭,吐血不止。服孝期間,阮籍日漸憔悴。裴楷前來弔喪,看見阮籍發如亂草,匍匐於地,一臉的醉意。於是,便自顧自走入靈堂,在靈前哭祭。
裴楷走的時候,沒有和阮籍打招呼。於是有人就問他:
“弔喪的人總是等主人開始哭泣後才行哭拜的祭禮,然而現在阮籍都不哭,你為什麼要哭?”
裴楷回答說:“阮籍厭惡名教禮法,而我卻不然,自然要遵守世俗的禮儀。”
第二天,嵇喜來弔喪的時候,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白眼相加。嵇喜見阮籍蔑視自己,心中不悅,在亡者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
嵇喜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弟弟嵇康,認為阮籍太傲慢無禮。嵇康安慰他說:
“阮籍這個人就是這樣,看不起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的人,凡是這種人,他都以白眼相對,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然後,嵇康便帶著一壇酒和一張琴,前往阮籍家中弔唁。阮籍看到嵇康來了,神色緩和了很多,以青眼相對。
嵇康看到阮籍骨瘦如柴,面色蠟黃,知道他是因為喪母之痛而哀傷過度,但卻並不忙著安慰他,只是和他對飲撫琴,以此來緩解阮籍心中的悲痛。
由於阮籍常常白眼相對,使遵從禮法的人十分厭惡他,幸虧他常用喝醉的辦法避開衝突,才得以善終。
後來,人們便用“青眼、垂青”表示對人的尊重或喜愛,用“白眼”表示對人的輕視或憎惡。[2]
-------------------------------
我們常說「白眼」來表示對某人的厭惡,而以「青眼」表示對別人的讚賞。請問「青眼」、「白眼」的典故?
答  案
阮籍是魏晉時其著名的文學家,他從小胸懷大志,渴望能用自己的才華來報效國家。但是當時他所在的魏國朝政混亂,民不聊生,國家大權落入司馬懿、司馬師父子手中。 司馬師知道阮籍十分有才華,就將他納入自己的府中。但是,司馬父子專橫跋扈的作風令阮籍非常不滿,他十分灰心,便不再議論政事,也不議論別人。儘管如此,阮籍還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憎惡,因為他見到不同的人時,眼色常常不一樣。 有一天,阮籍的母親去世了,朝廷中有一個名叫嵇喜的官員前來弔唁。嵇喜這個人喜歡追名逐利,阮籍很瞧不起他,因此就朝他翻白眼,嵇喜的弟弟嵇康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而且和阮籍還是很要好的朋友。他聽說哥哥遭到阮籍的白眼,也帶著酒和琴前去弔唁,阮籍見好朋友來了,非常高興,眼睛也有神了,「白眼」一下子變成「青眼」。 於是,後來就用「青眼」或「青眼有加」一詞來表示對別人的讚賞、喜愛或重視,而用「白眼」來表示對某人的厭惡。 (備註:「青眼」是黑色的眼珠,是我們眼睛正常的狀態。)
------------------------
阮籍青白眼的典故 阮籍的性格如何
2016-03-09 15:27:08
阮籍簡介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人士,家鄉位於現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頗為著名的詩人,著有眾多優秀的詩作,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還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頗有成就。
阮籍
阮籍的父親是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頗為出名的詩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時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學識淵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師。阮籍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他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失去父親後,阮籍家家境越發貧寒,因此,阮籍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再加上天賦極佳,後得以成就才名,八歲時就能成章。因為喜好研究學習儒家經典,阮籍就將那些不慕榮華富貴、品行高尚的古代賢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在政治上也頗有濟世之志。並且在習文的同時,阮籍還學習武藝,真正堪稱文武雙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卻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絕當時擔任太尉一職的蔣濟的邀請,但是在眾人的勸說下,阮籍也不好推託,只能無奈答應,勉強就任不久後就告病辭官了。阮籍後又先後出任尚書郎等職。
阮籍不管在詩作方面,還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為人品行高尚,才情極高,他促進了五言詩這種寫法的發展,他的優秀詩作至今仍舊被世人流傳,他的思想行為在歷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阮籍青白眼
歷史上有個關於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典故主要發生在阮籍的母親去世後,嵇喜、嵇康兩兄弟前來弔喪,而阮籍對待兩兄弟的態度卻差異頗大,對遵從禮法的嵇喜白眼相對,對帶酒帶琴而來的嵇康卻青眼相對。後人就用青眼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對他人的不屑。
嵇康
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阮籍是個對世俗禮法之類相當不屑蔑視的人,雖然非常孝敬母親,但是行事又與他人有所不同。在傳來他母親的死訊後,阮籍堅持要下完他的棋,要說這樣是他不愛自己的母親的表現的話,但在下完棋後阮籍就放聲痛哭,甚至還吐血數升,可見他對母親的死還是相當悲痛的。
阮籍母親死後,裴楷來弔喪,他見到憔悴的阮籍後沒有打招呼,自顧自地進入靈堂開始哭喪,哭完後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跟阮籍打招呼。後來有人問他弔喪的人是在主人開始哭後才開始哭祭的,但是為什麼阮籍都沒哭他卻要哭呢。裴楷回答阮籍世俗禮教,但是他卻是要遵循世俗禮法的。
第二天,嵇喜前來弔喪,阮籍不僅不打招呼,還對他白眼相加。對此,嵇喜相當不悅,認為阮籍這是看不起他,於是就在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之後嵇喜將這事告訴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長阮籍本就是這樣一個人,瞧不起那些熱衷功利的人,對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後,嵇康就帶著酒和琴前去弔喪,阮籍一改對嵇喜的白眼態度,對嵇康青眼相對。嵇康見阮籍如此憔悴,並不忙著安慰,只是與他彈琴對飲,以此來慰藉阮籍心中的傷痛。
阮籍的故事
阮籍是個頗為有名的歷史人物,因此歷史上流傳的關於阮籍的故事有很多,有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關於青白眼的典故,還有阮籍蔑視世俗禮法而發生的故事,更有被世人所熟知的阮籍喪母的故事。
阮籍
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出自《晉書》這本史書,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阮籍作為魏晉時期才名遠播的賢士,肯定會有很多有權有勢的人想要招攬他為自己所用。當時權勢滔天的司馬昭為了招攬拉攏阮籍,就想出了與阮籍結為親家的辦法。而阮籍並不願意在司馬昭手下做事,於是為了躲避司馬昭的那門親事,他就開始每天拚命喝酒,每天都會喝醉酒,而且還醉酒得非常厲害,甚至有時還會醉到整個人失去意識的程度。就這樣,喝酒醉倒,醒來後繼續喝連續過了六十天,那個奉司馬昭之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無法對阮籍開口提及提親一事,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只能回去將情況稟告給司馬昭。對此,司馬昭也只能無奈打消借結親之機拉攏阮籍的想法。
阮籍對禮教禮法的厭惡和蔑視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相關故事也有很多。例如,阮籍非常喜歡喝酒,酒店就位於他家旁邊,酒店主人的老婆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子。阮籍經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後就逕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邊睡覺,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覺得他會有什麼不當的行為。在那個時期,男女授受不親是應該的,但是阮籍卻無視了這條世俗規範。
阮籍喪母
阮籍喪母的故事在歷史上頗為有名,特別是在他母親死訊傳來時,阮籍堅持要下完那盤棋以及在他母親死後的服喪期喝酒吃肉的行為頗受世人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不孝的行為,按照事世俗禮法在父母喪事期間是不能喝酒吃肉的,阮籍的行為應該受到批評,但是也有人認為阮籍並不是不孝,而是這些行為是他真性情的表現。
阮籍
阮籍喪母的故事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阮籍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有人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阮籍,而那個時候阮籍正在與人下圍棋,在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後臉色鐵青著繼續下著棋。與他下棋的人在聽聞他母親的死訊後就想停止這盤棋,然而阮籍不同意,他堅持要分出個勝負。等到下完棋,阮籍喝了幾口酒後,就突然放聲大哭,甚至還吐了數升血。
父母的喪事期間,按照世俗禮法的規定是不應該喝酒吃肉的,但是阮籍卻在他母親的喪事期間喝酒吃肉,到了他母親下葬的時候,喝了兩斗酒之後才去與他母親的遺體告別,因為太過悲痛而放聲大哭,甚至又吐了血,
阮籍的母親去世後,裴楷曾前往阮籍家前去弔喪,看到臉上有些許醉意的非常憔悴的阮籍並不由上去打招呼,而是自顧自地進入靈堂哭祭,離開的時候裴楷依舊沒有打招呼。後來有人問裴楷,「一般總是主人家開始哭後弔喪的人才開始行哭拜的祭禮,但是那時阮籍這個主人都沒哭,他為什麼要哭呢?」對此,裴楷答道:「阮籍討厭世俗禮法,但是我並不厭惡那些,所以我還是要遵守那些禮儀的。」
總的來說,從阮籍喪母的故事來看,阮籍雖然行為有點怪異,但是他卻並不是不孝之人,相反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他非常愛戴孝順他的母親,那些看似不合禮法的行為其實也只是他真性情的表現罷了。
阮籍的兒子
阮籍的兒子是阮渾。據世說新語記載,阮渾長大成人後,樣貌氣質都與父親十分相像,十分羨慕竹林居士的生活,也想跟自己的父親一樣放達。阮籍的狂放在魏晉名士中也非常出名,常常做著不符合禮法的事。比如還在孝期時就當眾飲酒作樂,對美女調笑,有失世家體統,這在當時很出格。
阮籍圖片
其實在阮家放達的人並不只有阮籍一個,根據歷史記載,阮家子弟大多喜歡談玄遠,有放任的家風,所以阮渾也想要放達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放浪的阮籍這回拿出了父親的威嚴,他警告自己的兒子不許做向父親一樣放浪的生活。那時的阮籍頭腦非常清醒,不像往常一樣因為喝醉酒而睡眼朦朧。
放浪的父親卻不許自己的兒子放浪,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其實年輕的阮渾只看到了父親瀟洒的姿態,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放肆地生活。阮籍身處時代的政治環境並不同尋常,每天都有人在死去。阮籍放浪是為了尋求精神的暫時安定的地方。乖僻的行為,放誕的言論是在高壓政治下明哲保身的最好的方法。阮籍看作自由自在的生活背後有著的是無邊無際的痛苦。魏氏春秋中記載阮籍經常在獨駕中痛苦,這哪是阮渾能夠理解的。
有人認為阮咸也是阮籍的兒子,但兩人只是叔侄關係。阮鹹的作風和叔叔一樣,狂放之態有過之而無不及。叔侄兩人經常不論輩分地在一起肆意酣暢。
阮籍性格
阮籍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最被世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他優秀的文學作品與獨特的詩作風格之外,還有他那奇特的性格。縱觀阮籍的一生生平事跡,可以看出阮籍不貪圖功名利祿,厭惡世俗禮教,率性不羈以及他的真性情。
阮籍
阮籍作為一個賢名遠播的名士,肯定會有諸多有權有勢之人招攬他,就例如兗州刺史王昶曾在聽聞他的賢名後邀請阮籍見面談話,但是阮籍卻整日都不開口說一句話;又有太尉蔣濟聽聞他非常有才之後邀請他來自己手下做事,阮籍又加以拒絕。甚至在之後對於朝廷多次對他的徵召,阮籍也都以生病為由推辭掉。可見阮籍並不熱衷於功名富貴,對於那些名利看得非常淡。
阮籍對於世俗禮教的厭惡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關於他不按照世俗禮法行事的故事有很多,可能最為令人震動的還是阮籍喪母的故事。阮籍母親快要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在與人下圍棋,當傳來他母親的死訊後,阮籍鐵青著臉色,不顧與對手的阻止,堅持要將那盤棋下完,分出勝負。等到下完棋,阮籍喝了幾口酒後才放聲痛哭,還吐血數升。在之後喪事期間,阮籍還不合禮法地喝酒吃肉。之後還對前來弔喪的嵇喜白眼相待,對攜帶琴酒前來的嵇康青眼相加。從中就能看出阮籍對於世俗禮教的厭惡與不屑,為人行事也頗為率性不羈,堪稱是個真性情的人。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zdaoK.html
------------------------------------
天下之貴,莫貴於君子。服有常色,貌有常則,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則磬折,拱若抱鼓。動靜有節,趨步商羽,進退周旋,咸有規矩。心若懷冰,戰戰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擇地而行,唯恐遺失。頌周、孔之遺訓,嘆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為禮是克。手執珪璧,足履繩墨,行欲為目前檢,言欲為無窮則。少稱鄉閭,長聞邦國,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故挾金玉,垂文組,享尊位,取茅土。揚聲名於後世,齊功德於往古。奉事君上,牧養百姓。退營私家,育長妻子。卜吉宅,慮乃億祉。遠禍近福,永堅固己。此誠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披髮而居巨海之中,與若君子者遠,吾恐世之嘆先生而非之也。行為世所笑,身無自由達,則可謂恥辱矣。身處困苦之地,而行為世俗之所笑,吾為先生不取也。
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為夭,存不為壽。福無所得,禍無所咎;各從其命,以度相守。明者不以智勝,闇者不以愚敗,弱者不以迫畏,強者不以力盡。蓋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保身修性,不違其紀。
------------------------------------
阮籍青白眼典故有何含義
2016-03-21 14:26:51 來源:武林網責任編輯:軍事小x 0條評論
阮籍青白眼
歷史上有個關於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典故主要發生在阮籍的母親去世後,嵇喜、嵇康兩兄弟前來弔喪,而阮籍對待兩兄弟的態度卻差異頗大,對遵從禮法的嵇喜白眼相對,對帶酒帶琴而來的嵇康卻青眼相對。後人就用青眼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對他人的不屑。
嵇康
嵇康
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阮籍是個對世俗禮法之類相當不屑蔑視的人,雖然非常孝敬母親,但是行事又與他人有所不同。在傳來他母親的死訊後,阮籍堅持要下完他的棋,要說這樣是他不愛自己的母親的表現的話,但在下完棋后阮籍就放聲痛哭,甚至還吐血數升,可見他對母親的死還是相當悲痛的。
阮籍母親死後,裴楷來弔喪,他見到憔悴的阮籍後沒有打招呼,自顧自地進入靈堂開始哭喪,哭完後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跟阮籍打招呼。後來有人問他弔喪的人是在主人開始哭後才開始哭祭的,但是為什麼阮籍都沒哭他卻要哭呢。裴楷回答阮籍世俗禮教,但是他卻是要遵循世俗禮法的。
第二天,嵇喜前來弔喪,阮籍不僅不打招呼,還對他白眼相加。對此,嵇喜相當不悅,認為阮籍這是看不起他,於是就在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之後嵇喜將這事告訴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長阮籍本就是這樣一個人,瞧不起那些熱衷功利的人,對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後,嵇康就帶著酒和琴前去弔喪,阮籍一改對嵇喜的白眼態度,對嵇康青眼相對。嵇康見阮籍如此憔悴,並不忙著安慰,只是與他彈琴對飲,以此來慰藉阮籍心中的傷痛。
阮籍喪母
阮籍喪母的故事在歷史上頗為有名,特別是在他母親死訊傳來時,阮籍堅持要下完那盤棋以及在他母親死後的服喪期喝酒吃肉的行為頗受世人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不孝的行為,按照事世俗禮法在父母喪事期間是不能喝酒吃肉的,阮籍的行為應該受到批評,但是也有人認為阮籍並不是不孝,而是這些行為是他真性情的表現。
阮籍
阮籍
阮籍喪母的故事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阮籍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有人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阮籍,而那個時候阮籍正在與人下圍棋,在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後臉色鐵青著繼續下著棋。與他下棋的人在聽聞他母親的死訊後就想停止這盤棋,然而阮籍不同意,他堅持要分出個勝負。等到下完棋,阮籍喝了幾口酒後,就突然放聲大哭,甚至還吐了數升血。
父母的喪事期間,按照世俗禮法的規定是不應該喝酒吃肉的,但是阮籍卻在他母親的喪事期間喝酒吃肉,到了他母親下葬的時候,喝了兩斗酒之後才去與他母親的遺體告別,因為太過悲痛而放聲大哭,甚至又吐了血,
阮籍的母親去世後,裴楷曾前往阮籍家前去弔喪,看到臉上有些許醉意的非常憔悴的阮籍並不由上去打招呼,而是自顧自地進入靈堂哭祭,離開的時候裴楷依舊沒有打招呼。後來有人問裴楷,“一般總是主人家開始哭後弔喪的人才開始行哭拜的祭禮,但是那時阮籍這個主人都沒哭,他為什麼要哭呢?”對此,裴楷答道: “阮籍討厭世俗禮法,但是我並不厭惡那些,所以我還是要遵守那些禮儀的。”
總的來說,從阮籍喪母的故事來看,阮籍雖然行為有點怪異,但是他卻並不是不孝之人,相反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他非常愛戴孝順他的母親,那些看似不合禮法的行為其實也只是他真性情的表現罷了。
阮籍長嘯
魏晉時期社會政治無比黑暗,阮籍空有一身才華與一腔濟世之志無法得以施展,只能整日喝酒撫琴,作文賦詩,以此來度過自己的人生。阮籍喝酒彈琴時常常長嘯,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滿溢的感情。後人為了紀念阮籍,還曾建立了阮籍嘯台,就位於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
阮籍嘯台
阮籍嘯台
魏晉時期,在晉司馬氏族的統治管理下,社會政治無比黑暗,擁有一身才華和能力的阮籍沒有能夠施展才能和實現遠大抱負的舞台,於是就與當時諸多的士大夫一樣選擇隱居山林,喝酒彈琴,吟詩作賦度日。阮籍非常喜歡喝酒,尤其是,特別烈的酒,他還非常擅長彈琴。阮籍在喝酒彈琴的時候往往會長嘯好多次,高興得意之時還會忘記自己的存在,甚至會在長嘯完後立刻睡著。
阮籍嘯台就建在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就位於現今開封尉氏縣城。雖然在縣誌上有很多關於嘯台的題詠、詩句與部分內容記載,但是嘯台建立的時間不明,創建的年代也不知。據記載,嘯台曾經也頗具規模,在明清時期還多次被重修,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在日本進犯我國時被毀壞了,現在的阮籍嘯台已經只是一座土堆了。
阮籍作為一個魏晉時期的風流人物,頗有才華的詩人,非常受後人的尊重和敬仰,因此曾有眾多文人學者登上阮籍嘯台吟詩作賦,其中更有蘇軾等著名詩人。現今,阮籍嘯台已經成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單位。
阮籍愛好是什麼
阮籍愛好是什麼?阮籍愛好喜歡喝烈酒。關於阮籍和烈酒還有一個故事。司馬昭想要拉攏阮籍,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兩家成為秦晉之好。司馬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即就派最好的媒婆到阮家說親,要為自己的兒子求娶阮家女。
阮籍圖片
阮籍圖片
阮籍非常清楚司馬昭的心思,哪里肯輕而易舉地答應?可是司馬昭權傾朝野,阮籍總不能直接對他說自己根本就不想跟司馬家結成親家,那不得讓司馬昭自此記恨上阮家,給阮家帶來無妄之災。阮籍為拒親想了一招,那就是醉酒。阮籍每天開始拼命的喝酒,等到媒婆上門的時候,他早就醉得不省人事。媒婆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阮籍一共醉了六十天的酒,媒婆只好回去向司馬昭禀告,後者無可奈何,只能隨阮籍而去。
阮籍一連喝了六十天的酒,儘管那是有意為之。但是普通的人連醉三十天后想必再也不敢碰酒了,阮籍能撐兩個月,不是一般的愛酒啊。
阮籍的愛好除了美酒還有吹口哨。據世說新語記載,阮籍吹口哨的本領很高超,在幾百步外都能聽到他的口哨聲。一次,阮籍去拜訪一位真人,口若懸河,可是那位真人假裝聽不到。阮籍在無奈之下吹起了口哨,吹完後,真人說了他第一句話,讓阮籍再吹一次。可是阮籍轉頭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傳起了優美的嘯聲,原來是真人在吹,阮籍附合,共嘯出了一首美妙的曲子。因為阮籍的緣故,吹口哨在士族中流行起來。這下知道阮籍的愛好是什麼了吧。
阮籍的兒子
阮籍的兒子是阮渾。據世說新語記載,阮渾長大成人後,樣貌氣質都與父親十分相像,十分羨慕竹林居士的生活,也想跟自己的父親一樣放達。阮籍的狂放在魏晉名士中也非常出名,常常做著不符合禮法的事。比如還在孝期時就當眾飲酒作樂,對美女調笑,有失世家體統,這在當時很出格。
阮籍圖片
阮籍圖片
其實在阮家放達的人並不只有阮籍一個,根據歷史記載,阮家子弟大多喜歡談玄遠,有放任的家風,所以阮渾也想要放達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放浪的阮籍這回拿出了父親的威嚴,他警告自己的兒子不許做向父親一樣放浪的生活。那時的阮籍頭腦非常清醒,不像往常一樣因為喝醉酒而睡眼朦朧。
放浪的父親卻不許自己的兒子放浪,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其實年輕的阮渾只看到了父親瀟灑的姿態,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放肆地生活。阮籍身處時代的政治環境並不同尋常,每天都有人在死去。阮籍放浪是為了尋求精神的暫時安定的地方。乖僻的行為,放誕的言論是在高壓政治下明哲保身的最好的方法。阮籍看作自由自在的生活背後有著的是無邊無際的痛苦。魏氏春秋中記載阮籍經常在獨駕中痛苦,這哪是阮渾能夠理解的。
有人認為阮咸也是阮籍的兒子,但兩人只是叔侄關係。阮鹹的作風和叔叔一樣,狂放之態有過之而無不及。叔侄兩人經常不論輩分地在一起肆意酣暢。
阮籍的兒子是阮渾。據世說新語記載,阮渾長大成人後,樣貌氣質都與父親十分相像,十分羨慕竹林居士的生活,也想跟自己的父親一樣放達。阮籍的狂放在魏晉名士中也非常出名,常常做著不符合禮法的事。比如還在孝期時就當眾飲酒作樂,對美女調笑,有失世家體統,這在當時很出格。
阮籍圖片
阮籍圖片
其實在阮家放達的人並不只有阮籍一個,根據歷史記載,阮家子弟大多喜歡談玄遠,有放任的家風,所以阮渾也想要放達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放浪的阮籍這回拿出了父親的威嚴,他警告自己的兒子不許做向父親一樣放浪的生活。那時的阮籍頭腦非常清醒,不像往常一樣因為喝醉酒而睡眼朦朧。
放浪的父親卻不許自己的兒子放浪,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其實年輕的阮渾只看到了父親瀟灑的姿態,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放肆地生活。阮籍身處時代的政治環境並不同尋常,每天都有人在死去。阮籍放浪是為了尋求精神的暫時安定的地方。乖僻的行為,放誕的言論是在高壓政治下明哲保身的最好的方法。阮籍看作自由自在的生活背後有著的是無邊無際的痛苦。魏氏春秋中記載阮籍經常在獨駕中痛苦,這哪是阮渾能夠理解的。
有人認為阮咸也是阮籍的兒子,但兩人只是叔侄關係。阮鹹的作風和叔叔一樣,狂放之態有過之而無不及。叔侄兩人經常不論輩分地在一起肆意酣暢。
阮籍長嘯
魏晉時期社會政治無比黑暗,阮籍空有一身才華與一腔濟世之志無法得以施展,只能整日喝酒撫琴,作文賦詩,以此來度過自己的人生。阮籍喝酒彈琴時常常長嘯,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滿溢的感情。後人為了紀念阮籍,還曾建立了阮籍嘯台,就位於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
阮籍嘯台
阮籍嘯台
魏晉時期,在晉司馬氏族的統治管理下,社會政治無比黑暗,擁有一身才華和能力的阮籍沒有能夠施展才能和實現遠大抱負的舞台,於是就與當時諸多的士大夫一樣選擇隱居山林,喝酒彈琴,吟詩作賦度日。阮籍非常喜歡喝酒,尤其是,特別烈的酒,他還非常擅長彈琴。阮籍在喝酒彈琴的時候往往會長嘯好多次,高興得意之時還會忘記自己的存在,甚至會在長嘯完後立刻睡著。
阮籍嘯台就建在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就位於現今開封尉氏縣城。雖然在縣誌上有很多關於嘯台的題詠、詩句與部分內容記載,但是嘯台建立的時間不明,創建的年代也不知。據記載,嘯台曾經也頗具規模,在明清時期還多次被重修,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在日本進犯我國時被毀壞了,現在的阮籍嘯台已經只是一座土堆了。
阮籍作為一個魏晉時期的風流人物,頗有才華的詩人,非常受後人的尊重和敬仰,因此曾有眾多文人學者登上阮籍嘯台吟詩作賦,其中更有蘇軾等著名詩人。現今,阮籍嘯台已經成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單位。
阮籍怎麼讀
阮籍怎麼讀?與軟及同音。籍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即可表示登記造冊,也可以是書籍的意思。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自幼喪父,由母親養大成人。阮籍天資聰穎,八歲的時候就能寫出優秀的文章。阮籍喜愛儒家典籍,也以古代賢者為榜樣。阮籍是個文武全才的人,少年時候學習擊劍,劍術居於全城前列。
阮籍雕像
阮籍雕像
阮籍個性孤僻,不輕易說話。在他十六歲的時候,曾拜見過刺史,可是一天沒說過一句話。
當時的政治環境非常險惡,阮籍一直避免捲入到爭鬥中去。有太尉聽說過阮籍的才幹,想要徵他為自己的椽屬。阮籍知道後,連忙寫了一封信向太尉表示自己才疏學淺,難堪大任。可是那太尉認為阮籍親自送信就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將信中的推辭看作是阮籍的客套話。當太尉去迎接阮籍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回去了。太尉遷怒旁人,阮籍在親屬的勸說下不好再強硬推脫,勉強上任,這是阮籍第一次當官。不久後,阮籍以生病的理由辭官。
當時的司馬家權傾朝野,實際地位更在皇室之上。阮籍內心傾向皇族,但感到世事已經不可改變。阮籍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對任何時事都不做評論,放逐自己在山水之間。
玄學在魏晉時期非常流行,甚至能夠影響士大夫的生活態度。阮籍也非常重視玄學,寫了許多玄學理論。與此同時,玄學的影響在阮籍的身上表現地淋漓盡致。阮籍飲酒放縱,橫決禮俗。又由於阮籍的影響力,虛無放誕的生活作風在社會上更流行。阮籍讀音怎麼讀知道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