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tl.edu.tw/public/ntl/4216/%E6%A5%8A%E5%A3%AB%E8%B3%A2%E5%85%A8%E6%96%87.pdf

2017-06-13_224456maxresdefault986575748  
---------------------------
釋教儀式
融合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間信仰所形成的宗教儀式。依《宗教詞典》及《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釋教是佛教在中國的別稱,意為釋迦牟尼創立的宗教,與儒教、道教並稱為「三教」。臺灣的釋教與一般所認定的佛教不同,分為閩南與客家兩大系統,是一支頗具特色的教團組織,其經懺大部分沿襲正信佛教,如《慈悲十王寶懺》、《慈悲三昧水懺》、《慈悲藥師寶懺》、《金剛科儀寶卷》、《金山御製梁皇寶懺》《佛說阿彌陀經》等,而喪葬拔渡法事如請佛、發關、引魂、沐浴、繳庫等科儀則和齋教龍華派流傳之《龍華科儀》相同,並且在諸多儀式進行中,也常恭請三官大帝、天上聖母、城隍爺、福德正神…等非佛教系統的神祇,結構複雜,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間信仰皆有融入其中,並經過長期的「在地化」發展,締造出多元色彩的祭典儀式活動,為臺灣常民生活中重要的信仰儀式之一
------------------------------------------
釋教,即佛教中的雜密派。16世紀以前釋教等同於佛教,16世紀以後釋教不再等同於佛教而只是其中一派。這是因為雜密改革。由釋迦牟尼創立·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釋教。早在佛紀一千多年前的吠陀時代,由讀誦真言咒語來祈福禳災,佛教在印度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滲入民間信仰,進而攝取其咒術密法,產生了真言咒語的使用。初期的"真言咒語",只作為守護、消災、治毒,所雜說的片斷咒語,向來被稱為"雜部密教",簡稱為"雜密"。如《雜阿含經》所說,被兇惡毒蛇咬傷時,所持念的明咒,即屬此。
密宗的內容極為龐雜,漢傳佛教分為三部,雜密、胎藏界、金剛界雜密部多為儀軌、咒語,講究神通與法術是密宗最早的雛形保留了密宗所有法術和奧義。雜密,意思為不純或不繫統的密法。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譯出胎藏界與金剛界密續之後,這兩部密續被稱為純密。相對於純密,在它們之前譯出的密教經典與咒語,法術,都被稱為雜密。雜秘保留一些,早期法術,如幻術,式神術,召喚術,傀儡術,祈福、祈雨、治病、安家、息災,乃至於驅使鬼神、包羅萬象,如:女用彧鸈男用黑赤鱬牙添“千帆團扇,聞竹,刳舟剡楫”三個押契,把人厄運勢引導到解脫的境界制服凶煞,並超脫慾念。感受到運勢改變。是五行、陰陽、八字完全專注固定在好運位置。從而達到避免凶煞的方法。
到了佛陀入滅後三百年間,上座部所隸屬的犢子部,除經、律、論三藏外,諸多真言密咒亦被結集,彙編成為"明咒藏"。其後,在南傳《巴利藏》中,有說護身等偈頌的經典,名為《防護藏》,至今仍盛行於錫蘭、緬甸等南傳佛教國家。到了四世紀左右,出現了專說咒法的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認為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之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軌,即可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歷史/釋教
公元14、15世紀時薩迦派與噶舉派高層相信雜密長生方法分為兩部咒語, 薩迦派有一半咒語噶舉派有一半咒語,這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向香巴噶舉僧人求教一些雜密修行方法時香巴噶舉僧人將包括長生等秘法分開傳給宗喀巴大師,薩迦派與噶舉派高層相信取的長生方法就可以展現佛法偉大獲得藏區統治權力,因此兩方為奪權力,戰火不熄,時局極為紊亂。因此,什麼宗教,什麼佛學,無人關心過問,寺廟組織渙散,戒律鬆弛,僧人無人約束,不念經,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蕩自恣。上層僧因為知道有永生方法,不許在辛苦修佛。仗其特權,藉口修密向民間索取婦女供其奸淫。宗喀巴意識到雜密咒語雖然種類眾多,法力強大,但是對於沒有超脫慾望的人,輕易掌握雜密會帶來災難。宗喀巴提出了2個改革方法第一個是去除雜密永生,不老,不死,復生,召喚鬼神等咒語,只保留簡單修行和基礎治病的咒語,這個也稱作純密改革,意思是將雜密選擇性傳給弟子選擇後的成為純密。第二項改革是整頓紀錄,嚴格紀律改教以後,其他教派也有響應者對歪風邪氣略加整頓。依據《土觀宗派源流》說,直至公元16世紀時,寧瑪派中還有僧人曾經意圖得到雜密永生之法,最終無果。
背景/釋教
佛教的產生背景是古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因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和因果報應
佛教的基本教義稱"四諦說",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主要說明人世間充滿痛苦,說明人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痛苦過程,即“苦海無邊”。集諦則是探討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把人的痛苦歸為人的慾望。滅諦講述了斷滅世俗諸苦的根本,即消除慾望,而達到無苦的境界。道諦闡明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
佛教是通過西域輾轉來到中土的。經過梵語-西域各族語言(比如什麼吐火文呀、什麼這個文那個文的),最後到漢語。
那麼佛陀最初,也就是釋迦牟尼被稱為浮屠,經過西域傳到中土以後,就被翻譯為佛陀,那麼將此教稱為佛教。
但是嚴​​格的說,釋教並不等同於佛教。佛教是釋迦牟尼發展而壯大的,在此以前就廣泛的存在於印度各地了。但是狹義來說,對於中土來說,我們認為儒道釋三足鼎立,也可以認為釋教等同於佛教。
-------------------------------------
台灣釋教發展演進歷史
佛教 + 道教 = 釋教
三寶佛所指的佛分別是中央「釋迦牟尼佛」;兩旁的「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寶佛所指諸佛是釋迦牟尼佛在中央,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藥師佛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
自清代以降的佛寺或民間佛教廟宇內,殿內即普遍供奉有三寶佛。但佛經中並沒有以三寶佛同時指稱此三尊佛的說法。因此,以三寶佛同時指稱三尊佛的組合,應當是流行於大眾的宗教概念,其源頭可能和佛教舉行之各種儀式有關。由於佛教的節日、齋戒儀式,或是每日的固定儀式等,多需同時為生者、亡者進行儀式,為生者祈福消災的儀式以藥師佛為主,為亡者超度的儀式則以阿彌陀佛為主,兩者不能相混淆。因此佛教寺廟日常的佈置或儀式中,皆需設有消災、超度的相關布置,隨著這類儀式的定型化,促使佛教的殿宇將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共同安置的組合變為定制,陳設於殿宇中。最後成為一般大眾口中的三寶佛。
本巖尊奉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西方阿彌陀佛、南無東方藥師佛,採行台灣民間習俗佛教、道教之典儀共同融合敬拜禮俗,敬奉眾多神尊故廣義稱為台灣釋教。
-------------------------------------
釋教指釋尊所說之教法。與' 佛教 '同義,然則特用此稱者,源於我國古來佛教與道教並稱時,各取其教祖之名,稱為釋老,遂稱釋教。[1]

釋教指釋尊所說之教法。與' 佛教 '同義,然則特用此稱者,源於我國古來佛教與道教並稱時,各取其教祖之名,稱為釋老,遂稱釋教。如弘明集卷十一孔稚圭書並答云(大五二·七三中):'情於釋老,非敢異同。'又如魏書等置釋老志,皆屬其例。[1]
釋尊所說的教法。即佛教。相對於中國的儒教、道教,而稱釋教。[2-3]
背景
佛教的產生背景是古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因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和因果報應。
佛教的基本教義稱為" 四諦說 ",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主要說明人世間充滿痛苦,說明人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痛苦過程,即“苦海無邊”。集諦則是探討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把人的痛苦歸為人的慾望。滅諦講述了斷滅世俗諸苦的根本,即消除慾望,而達到無苦的境界。道諦闡明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
佛教是通過西域輾轉來到中土的。經過梵語-西域各族語言(比如什麼吐火文呀、什麼這個文那個文的),最後到漢語。
那麼佛陀最初,也就是釋迦牟尼被稱為浮屠,經過西域傳到中土以後,就被翻譯為佛陀,那麼將此教稱為佛教。佛陀釋迦牟尼說之教,既稱為釋教。[1]
----------------------------
釋教儀式音樂常用「報鐘鼓」(陳品靜攝)
釋教音樂為俗稱「香花僧」或「釋教」的宗教身份者,在各種儀式中所使用的儀式音樂,通常以超度的「作功德」為主,故被學界稱為「民間佛教」,而區別於長住寺院或十方叢林的出家僧眾。這些信仰團體在臺灣,其移植早於民國38年移入的出家叢林制,乃淵源於閩南、粵東地區的香花僧,傳入臺灣後,主要分布於漳籍與客屬優估區內,有的既與正一派(或道法二門)共同承擔區域內的吉、凶二事。
從佛教傳入中土以後既引進的僧伽制,既出家住於寺院也有雲水行走;但是唐代既已出現𡿨道僧格〉,其中既有僧侶住庵修行的相關規定,成為控制出家人數及方便管理的政策。宋元以後佛教既有禪宗、浄土,也開始出現瑜珈、普庵等民間佛教,故明代以來官方明確規定:境內的佛教僧侶駐於佛寺,並按照性質及職能分類,凡區分為(1)禪寺、禪僧、(2)講寺、弘法僧、(3)教寺、瑜珈教僧三類。第三類中的瑜珈教僧,就是所謂的「瑜珈派」、乃至普庵派等,後者就溯源於僧傳中的普庵祖師;主要的職務與出家叢林制並不相同,就是專門為民眾從事祭祀、祈福及消災等法事,民間通稱為「經懺僧」或「香花僧」,晚近學界、尤其客家地區的大學,在調查閩南、粵東地區的信仰習俗,對於這種香花僧、香花和尚的專長,既以儀式為主、並不一定採行出家制,就稱為「儀式佛教」或「民間佛教」,乃是一種地區性的佛教現象。
明鄭時期以來閩粵移民遷臺,當初以泉、漳籍居多,其後也有閩、粵客家移入,早期在諸羅縣內(約今嘉義、雲林一帶),從事開墾者既有定期來去的客家人,故在《諸羅縣志》中稱為「佃客」表示尚未完全定居下來,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客仔師」的記載,未出現香花僧。但是乾隆時期實行遷臺政策後,客家人大量移入,萃居於近山地帶:北部桃竹苗最為集中,其他中部則較為分散;另外南部高雄、屏東的沿山地帶,乃至後來二次移民東部的宜蘭、花蓮,凡有客家聚落就有香花僧。另外就是閩南漳籍多的移民區,同樣也有香花僧的信仰移植現象。在臺灣除了靈寶派(烏頭道士)從事拔度外,幾乎多為香花僧的重要職能,可見其活動範圍之廣,直到民國38年以後蘇北的出家僧制,隨著政府來臺後,才出現另一種佛教所提倡的佛化喪禮。
釋教音樂正是香花僧所使用的儀式音樂,在臺灣方志上出現「釋教」一詞,一般認為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噶瑪蘭廳志》卷五〈風俗〉所記載的,即宜蘭喪禮,「紳士家以百日為期,居喪弔唁,一遵定制哭,內延僧禮佛、誦經解懺、堆焚紙帛。蓋俗傳謂:人初生時欠陰庫錢,死必還之,故必有做功果、繳庫錢之舉,此釋教也。」為目前臺灣方志最早出現的「釋教」一詞所指即為宜蘭的釋教法師。光緒二十年《安平縣雜記》在〈僧侶並道士〉中,也指出臺灣的僧侶中,有一類為人執行喪葬儀式的香花派。這些儀式從業人員民眾也稱為「司功(公)」或「做事的」;自稱則為「沙門」或「緇門」,即俗稱的「香花和尚」,乃以主持超薦、拔度為主,並能與地方信仰習俗結合。香花和尚均穿著袈裟,卻是伙居,既非剃度、也未嚴守出家的戒律,其生活方式與伙居道士相近,這種「釋教和尚」或「釋教法師」等稱呼,均與閩南、粵東地區學者所調查的相符
釋教法師所主持的喪葬、超度科儀,一般稱為「做功德」、「做齋」或「做客事」,其經壇上高懸三寶佛等,所誦均為佛經及地方性的科儀抄本,舉行儀式的服飾均為穿袈裟、戴僧帽。整個法事程序:包括請神、引魂沐浴、解結、放赦、打城、填庫、唱讚經懺,還有神佛之前的獻供儀式;其中有些儀節名稱大半與靈寶派相同,如沐浴、解結、放赦、填庫等俱是。在演出空間上可區隔為「壇場」和「詣靈」兩部份,所使用的唱腔分為「曲韻」和「經韻」:其中曲韻及各類偈、讚的曲調旋律性較強;經韻通常用於誦唸經懺本文,所用的曲調大致一字配一腔,由於用在超度故旋律起伏不大,通常在五度或八度音程之內。而詣靈的音樂一般用於靈堂前,所使用的曲詞通常感嘆人生,既慰亡魂也勸慰孝家,其旋律起伏較為豐富;每首樂曲的長短不一:短則十餘分鐘,長則二十餘分鐘;這些曲調多有吸收南管樂的,如「相思引」、「北調」、「寡北」等;有些曲詞則與目蓮救母故事相關,如「只見樹木」、「天心憐」等,或是「五更挑」、「嘆人生」之類,均為敘述生離死別的主題。除了傳統的曲調外,由於主要用於氣氛悲戚的功德場,有的也會雜用歌仔戲的「哭調仔」。
釋教音樂所用的樂器類似道士的後場樂器,主要以雙吹(嗩吶為大吹,玉噯為小吹)演奏過場的粗曲,而以玉噯和殼仔絃伴奏細曲,其他還會視情況使用大廣絃、喇叭絃、秦琴等;節奏樂器則包括單皮鼓、通鼓、銅鑼(大鑼)、餅鑼(小鑼)、鈸(鈔仔)、箍仔板(響板)、響盞等等。後場音樂和道教壇場一樣分為文、武場,均安排於壇場的左右兩側:文場所負責的為旋律伴奏的樂器,武場則職司節奏性的敲擊樂器;前場的法師在演科時,也會使用置於案上的法器,敲擊木魚、銅磬或手持鈴鐸(佛鈴)等,配合後場的節拍搖動敲打。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專業的人才養成不易,有的就雜用電子琴、電吉他等,並且也使用擴音器材;唯在城鎮地區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基於噪音污染的要求,這種擴大音響的情況也比較節制。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藝術 > 釋教音樂 - https://goo.gl/SJf5nn
【撰寫者】
李豐楙(政治大學宗教所講座教授)
劉怡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講師)
【參考文獻】
1.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臺中縣音樂發展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2. 許常惠,《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市:全音樂譜發行,2000。
3. 楊士賢,〈臺灣的釋教歷史及其喪葬拔渡法事現況〉,《臺灣源流》43,2008.6,頁110-130。
4. 林怡吟,《臺灣北部釋教儀式之南曲研究》,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 邱宜玲,《臺灣北部釋教的儀式與音樂》,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藝術 > 釋教音樂 - https://goo.gl/SJf5nn
------------------
釋教,即佛教中的雜密派。16世紀以前釋教等同於佛教。16世紀以後釋教不再等同於佛教而只是其中一派。這是因為雜密改革。由釋迦牟尼創立.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釋教。早在佛紀一千多年前的吠陀時代,由讀誦真言咒語來祈福禳災,佛教在印度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滲入民間信仰,進而攝取其咒術密法,產生了真言咒語的使用。初期的"真言咒語",只作為守護、消災、治毒,所雜說的片斷咒語,向來被稱為"雜部密教",簡稱為"雜密"。如《雜阿含經》所說,被兇惡毒蛇咬傷時,所持念的明咒,即屬此。
密宗的內容極為龐雜,漢傳佛教分為三部,雜密、胎藏界、金剛界。雜密部多為儀軌、咒語,講究神通與法術是密宗最早的雛形保留了密宗所有法術和奧義。雜密,意思為不純或不繫統的密法。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譯出胎藏界與金剛界密續之後,這兩部密續被稱為純密。相對於純密,在它們之前譯出的密教經典與咒語,法術,都被稱為雜密。雜秘保留一些,早期法術,如幻術,式神術,召喚術,傀儡術,祈福、祈雨、治病、安家、息災,乃至於驅使鬼神、包羅萬象,如:女用彧鸈男用黑赤鱬牙添「千帆團扇,聞竹,刳舟剡楫」三個押契,把人厄運勢引導到解脫的境界制服凶煞,並超脫慾念。感受到運勢改變。是五行、陰陽、八字完全專註固定在好運位置。從而達到避免凶煞的方法。
到了佛陀入滅後三百年間,上座部所隸屬的犢子部,除經、律、論三藏外,諸多真言密咒亦被結集,彙編成為"明咒藏"。其後,在南傳《巴利藏》中,有說護身等偈頌的經典,名為《防護藏》,至今仍盛行於錫蘭、緬甸等南傳佛教國家。到了四世紀左右,出現了專說咒法的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認為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之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軌,即可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公元14、15世紀時薩迦派與噶舉派高層相信雜密長生方法分為兩部咒語, 薩迦派有一半咒語噶舉派有一半咒語,這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向香巴噶舉僧人求教一些雜密修行方法時香巴噶舉僧人將包括長生等秘法分開傳給宗喀巴大師,薩迦派與噶舉派高層相信取的長生方法就可以展現佛法偉大獲得藏區統治權力,因此兩方為奪權力,戰火不熄,時局極為紊亂。因此,什麼宗教,什麼佛學,無人關心過問,寺廟組織渙散,戒律鬆弛,僧人無人約束,不念經,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蕩自恣。上層僧因為知道有永生方法,不許在辛苦修佛。仗其特權,藉口修密向民間索取婦女供其姦淫。宗喀巴意識到雜密咒語雖然種類眾多,法力強大,但是對於沒有超脫慾望的人,輕易掌握雜密會帶來災難。宗喀巴提出了2個改革方法第一個是去除雜密永生,不老,不死,復生,召喚鬼神等咒語,只保留簡單修行和基礎治病的咒語,這個也稱作純密改革,意思是將雜密選擇性傳給弟子選擇後的成為純密。第二項改革是整頓紀錄,嚴格紀律改教以後,其他教派也有響應者對歪風邪氣略加整頓。依據《土觀宗派源流》說,直至公元16世紀時,寧瑪派中還有僧人曾經意圖得到雜密永生之法,最終無果。
佛教的產生背景是古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因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和因果報應。
佛教的基本教義稱為"四諦說",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主要說明人世間充滿痛苦,說明人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痛苦過程,即「苦海無邊」。集諦則是探討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把人的痛苦歸為人的慾望。滅諦講述了斷滅世俗諸苦的根本,即消除慾望,而達到無苦的境界。道諦闡明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
佛教是通過西域輾轉來到中土的。經過梵語-西域各族語言(比如什麼吐火文呀、什麼這個文那個文的),最後到漢語。
那麼佛陀最初,也就是釋迦牟尼被稱為浮屠,經過西域傳到中土以後,就被翻譯為佛陀,那麼將此教稱為佛教。
但是嚴​​格的說,釋教並不等同於佛教。佛教是釋迦牟尼發展而壯大的,在此以前就廣泛的存在於印度各地了。但是狹義來說,對於中土來說,我們認為儒道釋三足鼎立,也可以認為釋教等同於佛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