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姓~氏)的歷史演變
新北市謝氏宗親會理事長 謝素姜 截錄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宗族指擁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形成大的聚落,屬於現代意義上模糊的族群概念。類似的用語還有「家族」,小範圍內,有時「宗族」和「家族」互相混淆使用。一個宗族通常表現為一個姓氏,並構成的居住聚落;一個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宗族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稱為祠堂(宗祠); 記錄宗族歷史的主要資料為族譜(家譜);
祖先是與子孫相反的概念,指一個人的父母及其父母,一直向上追溯。然而,很多時候所指的祖先,通常都是最少隔幾代,年代久遠的則稱為遠祖。很多父系社會,祖先只會根據父親那邊。
如果兩個人有共同的祖先,即是代表他們有血緣關係或親戚關係。在演化論上,幾個物種有同一演化祖先,它們便是該祖先物種的子孫。
中國古代尊稱去世祖先為「皇」,如皇考(對亡父的尊稱)、皇姑(對丈夫亡母的尊稱)、皇祖(遠祖,稱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稱丈夫的亡父)等。
很多文化均有敬仰祖先的傳統,不論死活也要表現恭敬。有些民族還有祖先拜祭的習俗(如清明掃墓、祭拜神主),以維繫整個家族及社會秩序。
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中文中的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的上古八大姓中,姓「姬」、「姒」、「媯」、「姚」、「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而一般人沒有姓,也沒有氏。當時只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賜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遠祖始於上古時期。傳說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今陝西省岐山縣西一帶),並以水名為姓,後代子孫也相沿為姓。 姜姓是現代中國姓氏謝姓、齊姓、高姓、國姓、向姓、尚姓、呂姓、許姓、浦姓、盧姓、丁姓、崔姓、紀姓等等的重要起源之一。
謝姓源流有多種,包括:
謝氏為炎帝神農氏之後代。
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於謝(今河南南陽唐河一帶),後子孫以國為氏。魏晉時,謝纘遷居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號稱「陳郡謝氏」。
謝氏為黃帝軒轅氏之後代。
一支出自任姓,相傳黃帝之子廿五人,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其中「禹陽」為任姓。任姓後人分居十個小國,其中第一為謝國,後人改謝氏。
陳郡,中國古郡名,或為楚郡、陳國、淮陽國、淮陽郡。其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帶。魏晉南北朝時有籍貫本地的士族陳郡謝氏,最為知名。
出自黃帝的子孫,為天子賜姓。出自姬姓,為黃帝少子禹陽的後代。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左傳正義》所載,相傳黃帝少子禹陽被封在任國(今山東省濟寧市),其後裔以國為氏。
而周朝時的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這10個姓氏,都是任姓後裔的封國,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來的。
謝姓是中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34位。謝姓約佔中國大陸漢族人口的0.72%,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位居前50名內。
謝姓人士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江蘇、浙江、江西、河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和台灣、東南亞等地。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明朝朱元璋曾對遠封的諸王說:「朕為天子自有弓馬,豈賴謝家!」就是以晉朝仰賴謝家子弟為例(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決戰奠定勝局。謝玄等將領乘勝追擊,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訓勉諸王自己努力防禦外敵。
申伯乃姜太公(姜子牙)後裔、周宣王之舅。周宣王封申伯於鄧州陳留郡謝邑(即今河南省南陽一帶),申伯為謝氏之始祖。申國被楚國滅亡後,申伯子孫因地而姓,至魏晉時,謝纘遷居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號稱「陳郡謝氏」。陳郡謝氏在東晉初年還只是一個普通家族,到了謝尚時期,尚有求婚諸葛恢被拒之事。直至謝萬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後,方才開始崛起,到謝安任宰相時期達到頂峰。陳郡謝氏的主要功績,為重建北府兵,淝水之戰之中以少勝多,保全了東晉江山。
淝水之戰之後,謝氏子弟開始隱退,較少參與實際政治。但仍舊保持了最高門第的地位不墜。自東晉至蕭梁(317年-557年),謝氏共有12代、100餘人見於史傳,其門第之高,連皇帝有時也不得不藉助於他們的影響力。謝氏擁有大量資產,子弟也大多才華出眾,被視為士族領袖,前後一百餘年。
陳郡謝氏的著名人物
謝鯤:晉朝名士,亦是謝安之伯父,謝氏一門的第一個名士。
謝尚:名將,謝鯤之子,謝安從兄。
謝安:東晉名臣,淝水之戰運籌帷幄者。世稱『謝太傅是東晉政治家、
軍事家』
謝萬:名士,謝安之弟。
謝玄:東晉名將,淝水之戰前線作戰者,謝安的姪子。『東晉政治家、軍
事家』
謝道韞:才女,謝安姪女,謝奕之女,王羲之的兒媳婦,王凝之的妻子。
謝琰:名將,謝安次子,孫恩之亂時殉國。
謝混:名士,謝安之孫。為晉孝武帝女婿,號稱「風華江左第一」。
謝晦:謝安之兄謝據的曾孫,宋武帝的大臣,曾與徐羨之等廢宋少帝。
謝靈運:人稱謝康樂,謝玄之孫,著名詩人,作有《登池上樓》、《登江
中孤嶼》等著名詩歌。唐朝大詩人李白讚之:「吾人詠歌,獨慚
康樂。」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謝惠連:南朝文學家,謝靈運之從弟。李白讚之:「群弟俊秀,皆為惠
連。」
謝朓(謝宣城、小謝):謝靈運之侄,著名「永明體」詩人,「竟陵八
友」之一。作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名詩。李白讚之:「蓬萊文
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謝氏寶樹家族 - https://goo.gl/Q7fDHZ
----------------------------------------
甘氏:出炎帝裔姜姓(附,姬姓甘氏)(附說姬姓甘氏)作者:廿一旋
甘氏:出炎帝裔姜姓(附,姬姓甘氏)(附說姬姓甘氏)
《左傳僖公十年》:“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左傳·僖公三十一年》:“鬼神(即祖先)非其族類,不歆其祀”。《禮記·祭法第二十三》:“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自古祭祀必有原則。直到春秋時期,一般意義上的大眾對於自己的族屬仍然十分明確。由此可知,甘氏有稱係出炎帝之裔族者,當是歷代祖先遵行《祭法》之原則,以祭祀炎帝裔族先祖之故。但時至今日,炎帝裔族的甘氏,很少有人能清楚係出炎帝裔族具體哪個支脈了。這是一個涉及族系源流,而且很重要,也很嚴重的問題,有必要加以理清,並作為一項專門課題加以研究。這也是甘氏後人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甘氏究竟出自炎帝裔族的哪一支脈?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繞著甘氏族人。在家傳譜牒散失,又無正史為之佐證的情況下,要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對於今世之人而言,只能處於茫然與糾結之中。由於種種歷史的原故,縱覽目前流傳下來的甘氏譜牒,對此記載大都泛泛而論。在世係不能明朗的情況下,只能堅稱“此為祖傳之說”。但此事卻常遭到某些人的嘲諷,甚至有妄者斷言“炎帝裔族之甘氏根本不存在”。這顯然是於史無徵的個人臆測,實在是可悲可嘆!對於這樣的瘋囈之語根本不用與之理論,不要糟蹋了自己的寶貴時間。當務之急應該靜下心來,深入探究族系源流。作為甘氏後人,我們不可以去責怪祖先沒保存好並遺留下相關記載,而只能依靠自己的深入研究去揭開此中謎底。曾有甘氏後裔花費大量精力,將各種傳說匯集編寫成冊,即所謂的《甘人史記》,或《甘人史話》,試圖以臻世系。雖然精神可嘉,但效果不佳,難以推廣。所謂的《甘人史記》,因多處與正史不合,經不起深究,且又無法舉證其資料的可信來源,稍微懂得歷史的,又不敢引用,見者也大多一閱了之。可知此途舉步為艱。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從中得到某種啟示。筆者考慮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分階段、分層次的探究,為逐步解開甘氏族系根源之迷,以饗敬祖睦宗之族眾。
吉林大學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恩林《談中國古代國家形成的道路及特點》的文章,對於研究探詢甘氏係出炎帝裔族這一課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陳恩林教授指出,夏商周至春秋戰國以來,國家的居民基本保留著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從商周時期到春秋戰國之際,父系家族成員聚族而居的情況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從商代的甲骨卜辭以及西周春秋時期的文獻記載來看,商周時期各個家族的地位,實際上是按照血統劃分的,王族和公族處於最高的等級,以下依次是血統遠近不一的同姓卿大夫家族。商代甲骨卜辭中記載有“子某”與“非子某”祭祀對像不同的現象。子某與非子某諸同姓貴族在祭祀體系上差別,表明二者與王有血緣親疏的差別。某個家族與君主特別是現實的君主之間有較近的血緣關係,這個家族的首領也就有可能擁有更高的權力和地位,這些家族也將擁有更多的財產和土地。這種家族制度的存在,以及在這種制度下出現的子族、多子族、大宗、小宗等家族結構,恰好是中國古代國家內部以血緣關係劃分社會等級的確證。陳恩林教授又指出,中國古代國家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通過特定的方式形成的,雖然它的本質是以地域劃分國民,但由於原有的部落形態和家長製家庭沒有徹底打破,所以家長製家庭結構長期存留就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根本特點。
應引起我們特別重視的,就是“從商周時期到春秋戰國之際,父系家族成員聚族而居的情況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這表明具有炎帝裔族血統的甘氏,於此歷史階段也一定是以血緣關係親疏“聚族而居”的。筆者認為,根據中國古代社會的這一根本特點,首先要了解炎帝及其裔族的世系;再聯繫其世系找出夏商周到春秋戰國之際,炎帝裔族“聚族而居”的主要地點;然後進一步結合甘氏各家流傳的譜牒及各種相關史料,通過分析研究史料之間顯性與隱性的邏輯關聯;最後進行綜合整合,作出較為合乎情理的判斷。相信通過一系列縝密的研究、分析、整合、判斷,對理清甘氏族系源流必將提供出重要線索和佐證依據。
中國政法大學楊玉聖教授在《呼喚嚴肅的學術書評-代跋》一文中指出:就文獻材料的使用方法而論,一是應像王國維等老一輩史學家們那樣,注重文獻典籍與出土的甲骨、金文、簡牘、帛書等不同來源、不同性質、不同類型史料的“互證”。二是應像徐旭生等先生所提倡的那樣:將不同時期記錄下來的史料,根據其成書年代的早晚劃分出不同的等級,注意史料的原始性的等次性;在使用的時候,盡量以早期的史料為立論的基礎;當尚無早期的史料而只有晚期的史料時,晚期的史料才應擺在主要的位置上;而當早期的史料與晚期的史料發生矛盾時,沒有特別的理由,不應用晚期否定或代替早期。只有這樣,才會取得一些較為可信的研究結論,否則只能是緣木求魚。筆者認為,只有這樣,才是研究甘氏族系源流切實可行的正確方法和路徑。
(一)關於炎帝世系說
台北的詹招琳先生(黃帝第129代、詹姓92代裔孫)是中國家譜研究資深專家學者。在他撰著的《中華民族姓氏通譜》中云:“姓氏是辨別人類每個人的符號,欲飲水思源,慎終追遠,而民德歸厚,且倫正昭穆(輩序),創建家族譜是缊藏相關民族學、歷史學、教育學、經濟學、社會學、地理學、人口學、遺傳優生學等等文化傳承不可或缺基本史料。歷代對姓氏研究的著述甚多,尤以單一姓氏的家族譜牒之流傳。對少典氏衍傳炎、黃譜系,作全面上溯下續,相互連貫性整理者,卻不得多見,造成各姓氏源同流異,各據所本,古籍考證紛繁難稽,產生信古、疑古,誠然不如你我他現在一起來寫家譜”。對於炎帝世系的記載,目前有多種不同版本。雖然不同版本繁簡不一,人物參差有別,但主要脈絡基本清晰。炎帝世係從八代到十幾代的都有,而中國史學專家們認為,炎帝世系一般在15-17代比較接近史實。這些記述大體勾劃出炎帝神農族人的姓氏起源、活動範圍及遷徙情況。現將不同版本的炎帝世系簡要摘選如下:
(1)《史記·帝王世紀》:神農→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衰→帝榆罔。共八代,530年。平均每代66.25年。(此說不太可靠)
(2)《山海經》:帝軌→帝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衰(炎居)→節並→戲器→祝融(縉雲氏)。共十代,平均每代52年。(此說也不太可靠)
(3)浙江溫州《蒼南章氏史志》:炎帝神農氏(石年)→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衷→帝莖→帝戲→榆罔→帝器→祝融。共十二代,平均每代43.33年。(此說亦不太可靠)
(4)《富春屠山柴氏宗譜》雲:“柴氏本姜姓,出炎帝神農氏之系。神農氏生子十有三人,數世而有炎帝器。器生三子,其少子曰祝庸,生術囂。術囂生二子,曰條、曰勾龍。勾龍為后土,後世祀於社,生子二人,曰垂、曰信。垂生伯夷,伯夷生太岳,佐禹平治水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太公呂尚其苗裔也。武王封之齊,舉太公二十二世孫也。柴氏得姓自舉始。”
(5)《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複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6)據李文章撰《炎帝神農氏的傳說》,載於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台灣源流第二十四期第27頁。」該文自炎帝至姜太公譜系如下:
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鰲—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龍—信—夸父—垂—伯夷—先龍—玄氏—王宣—王定—王懷—王恆—王宙—王宇—王高—王許—王宰—王禪—王啟—王蒯—王正—志道—祖榮—杜成—濟公—林—承先—榮—永和—禹宣—恆車—海復—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調—訓元—先二—司會—輝前—公倫—豫仲—姜(齊)太公。(詹招琳《譜》為第一代炎帝至第三七代齊太公。李文章《傳說》第五四代齊太公)。
(7)台北詹招琳《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譜系》: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地字輩。父少典氏。母有蟜氏女曰安登之長子。長於姜水,故曰姓姜。姜之支國有十三:怡、伊、紀、淳、甘、州、舟、駘、戲、向、薄、列、賴。竹氏、竺氏。孤竹氏、孤氏、墨氏、墨台氏、默怡氏、怡氏、台氏。伊尹後:伊秩氏、耆氏、伊氏、伊耆氏、伊祈氏、尹氏、阿氏、衡氏、衝伯氏。姜之派:烈氏、烈山氏、列山氏。厲氏、厲山氏、麗氏、麗山氏、巫氏、神氏。農氏、靈氏、節氏、藥氏、山氏、鄒屠氏。淳之後,淳氏、淳于氏、於氏。甘滅於夏。州滅於杞。舟、駘、戲、向、薄,至週猶存列。賴滅於楚,後有甘氏、州氏、舟氏、駘氏、戲氏、向氏、薄氏、列氏、賴氏、隨氏。
(8)目前比較接近史實的炎帝世系,還有盧美鬆在新浪博客轉發的炎帝世系。盧美松編著有《中華姓氏譜》盧姓卷。《中華姓氏譜》叢書是中國史學會重點研究課題“中國姓氏文化研究”成果,由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社科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李學勤教學擔任主編,中國史學會秘書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童超教授任常務副主編,集合國內外著名歷史學家、中青年學者研究編寫,考證確鑿分析有據,論點精闢,具有深刻的立意和現代的思想,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筆者簡要摘錄盧美鬆的炎帝世系如下:
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377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所謂榆罔弟軒轅,只是表明炎帝、貢帝二族本是兄弟胞族,或有婚姻、血緣關係的兩個部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器,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器子。
第十三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佐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二)關於炎帝姜姓裔族說
神農氏姜姓,“姜”字從女,作為部族人員的共名,是部族的姓稱,源於共同的始祖母,有著共同的血脈統緒。在神農氏父系氏族社會以前,曾經歷過長期的母系氏族社會。這個時期的重要遺產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稱號。《莊子·盜跖》篇載:“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儘管到了後世,這一部族的許多分支,有許多氏稱,但他們的祖先則是統一的,是不會磨滅或被忘卻的。周代,許多姜姓氏族(支族)的人,共同尊奉他們的始祖炎帝。春秋時期也不例外。
《史記·帝王世紀》記述:“炎帝,神農氏,姜姓也。……長於姜水,因以姓焉。有聖德。以炎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今河南淮陽),又徙魯(今山東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黃河向東遷移,其中一支到山東境內,在黃河下游與淄水之間活動,隨後定居下來,故山東地區多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在山東建立齊國,有其歷史原因和社會基礎。《春秋公羊傳·僖公元年》:“夷者何?齊地也”。姜姓氏族繁衍眾盛,分佈在東夷各地以及關中、江淮之間,而以齊地和臨淄一帶為聚居中心。
甘氏歷代皆有稱為炎帝姜姓之裔者,然而此說之依據僅散見於甘氏流傳至今的各家譜牒,大多是泛泛而論,缺失其對世系的記載,尤其是可佐證此說的歷史記載極其匱乏。難道真的尋覓不出任何可證族系源流的脈絡?筆者認為,即便是如甘氏各家譜牒所云:古譜散失於唐宋戰亂之際。然而累世相傳源出炎帝裔族之實當毋庸置疑。可否尋源探本,參伍錯綜,曲暢旁達,而後獲取淵源流變之跡以相佐證?為此,經過筆者查閱求證於同源姜姓裔族的史籍與譜牒,其探尋族系源流脈絡的工作已初顯端倪。
據《許姓公譜》雲:“吾族許氏先世,系承神農氏炎帝裔孫文叔公之後”。《許氏族譜》還詳細記載:炎帝裔勾龍生五子:長帝垂、次信公、三共工、四後氏、五句氏。帝垂公為堯共工,生二子:長伯常、次伯夷,名噎鳴。伯常公生仲右,仲右公生叔真,叔真公生許由。許由公,字武仲,又字道開,居陽城槐里(今河南登封市)。許由公子許犍,為夏啟司徒,許犍公子許輝,許輝公子許遠,許遠公子許明,因夏孔無道,去夏入商,即匏巴(《列子·湯問》 :“'匏巴鼓琴而鳥舞魚躍'。張湛注:'匏巴,古善鼓琴人也。'),善鼓琴而鳥舞魚躍。許明公子許敏,許敏公子許廣,許廣公子許平,許平公子許興。商武丁為司徒,伐藍夷有功,列為呂侯,附庸國許國。許興公子啟叔,啟叔公子威克,威克公子文叔公。
《許氏族譜》又載:“噎鳴的後代分為薄渾、甘氏、州氏、向氏、隨氏、先龍等支”。神農氏繼伏羲氏治理天下,稱為炎帝。炎帝初都於陳,後又徙魯。後因伯夷佐唐虞有功,為舜四岳,歷廿九代。至周武王(時)封其後裔文叔(姜信)於許國,後為楚所滅,末裔以國為姓亦姓許,自此子孫分散繁衍天下,皆宗神農氏炎帝為許姓開宗鼻祖。
另據北宋著名史學家劉恕(字道原)《通鑑外記》雲:“許國世次,許姜姓,男爵,與齊同祖,堯四岳伯常公之後。周武王封文叔公於許,以為太岳胤。”可知,許國之姜姓“與齊同祖”。帝垂即是堯之共工,其族團不但存在於史前,而且其後裔還延續到周代,著名的齊、許、申、呂四諸侯國就是為其後裔所建。例如《國語·週語》說:“昔共工棄此道也,……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共之從孫四岳佐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此一王四伯,(指夏禹和共工從孫四岳)皆亡王之後也。……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類似的記載還可以找出一些。總之,齊、許、申、呂四諸侯國為四岳後裔,這在《左傳》、《國語》中是有案可查的。
《國語·週語下》:(堯)“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也。”韋昭《國語·週語》注:“姜,四岳之先,炎帝之姓也。炎帝世衰,其後變易,至四岳有德,帝复賜之祖姓,使紹炎帝之後。 ”炎帝子孫得以復興,經夏、商兩代而到姜尚。
姜尚是炎帝之裔,伯夷之後。上古伯夷為堯舜時人,炎帝 15世裔孫,共工從孫。帝堯時伯夷輔政,掌管禮儀(為堯“典三禮”、“定五刑”),助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堯想禪位於他,伯夷不肯接受禪讓,推薦舜做了帝。帝舜時正式任命伯夷為秩宗。禹代行天子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之心腹。伯夷因係共工之後,也善治水,曾助禹治水。《新唐書·宰相世系》:“呂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通遍)掌四岳,為諸侯伯(通霸),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毛詩正義·崧高篇》注:“堯之時,姜氏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諸侯之職。”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集解呂氏春秋曰:“東夷之土。”○索隱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岳有功,封之於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後也。”按:後文王得之渭濱,雲“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號太公望。蓋牙是字,尚是其名,後武王號為師尚父也。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集解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或封於申,○索隱地理志申在南陽宛縣,申伯國也。呂亦在宛縣之西也。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史記·周本紀》:“(武王)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足見周武王對姜尚的褒獎和尊重遠在王族之上。
以上是根據史籍和譜牒的記載,對姜姓氏族中的關鍵歷史人物進行簡略了解,並以此作為探源線索之頭緒,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我們知道,姜姓氏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氏族,繁衍至今已有數千年之久,姜姓究竟有多少個分支氏族,一時難以匯集齊全,且各種版本也不勝枚舉。筆者現將以下幾例姜姓世系展舉如下,以供各位參閱:
(1)據東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所列,姜姓氏族有27氏,“炎帝苗冑,四岳伯夷,為堯典禮,折民惟刑,以封申、呂。裔生尚,為文王師,克殷而封之齊,或封許、向,或封於紀,或封於申。申城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故詩云:'亹亹申伯,王薦之事,於邑於序,南國為式。'宛西三十里有呂城。許在潁川,今許縣是也。姜戎居伊、洛之閒,晉惠公徙置陸渾。州、薄、甘、戲、露、怡,及齊之國氏、高氏、襄氏、隰氏、士強氏、東郭氏、雍門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淵氏、子乾氏、公旗氏、翰公氏、賀氏、盧氏,皆姜姓也。”
(2)據唐代司馬貞的《史記·補三皇本紀》雲:“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並為諸侯,或分四岳。當周室,甫侯、申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霸於中國。蓋聖人德澤廣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長雲。”
(3)據一位不曾署名的作者所列,出自姜姓裔族的多達61氏:
封氏——出自國名,炎帝裔孫名鉅,曾為黃帝之師。夏朝時鉅的後代被封於封父(今河南封丘)。至周代,封父國被滅,其國人遂以原國名為氏,成封姓或封父姓(《姓苑》)
申氏——《元和姓纂》:“申,姜姓,炎帝四岳之後,封於申,號申伯,周宣王元舅也。”申地在今河南南陽。
齊氏——《元和姓纂》:“炎帝姜姓之後,太公望子牙封營丘,為齊國,因氏焉。”
高氏——春秋時,齊太公呂尚(姜子牙)的六世孫齊文公呂赤有個兒子被封於高(今河南禹州市西南),稱為公子高。公子高的孫子名傒,他以祖父的封邑為姓,叫高傒,其後代就姓高(《姓氏尋源》)。
賴氏——賴與烈、厲古音相通,炎帝生烈山(或說厲山),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稱:“傳說中的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屬於古羌人的四個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會種穀物和蔬菜,從夏代以上被奉為稷神。”何光岳《炎黃源流史》說,古代的烈山氏從渭水流域東遷,約於商代在今河南鹿邑東的厲鄉(《史記·老子列傳》正義:“厲,音賴。”),建立賴國,古賴國就是後來老子出生的地方。烈山氏的這一支在周代又受封為子爵,稱賴子國,封地在今河南息縣東北,子孫以國為氏,為賴姓(《古今姓氏書辨證》)。
許氏——許氏來源明確,為姜姓之後,四岳之一。《元和姓纂》說:“許,姜姓,炎帝四岳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為楚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許國在今河南許昌。
呂氏——出自炎帝裔孫伯夷,《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呂,周國名,姓姜,週穆王時封。《國語·鄭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宣王時改為甫,後為楚滅。在今河南南陽縣西三十里董呂村。”
文氏——文姓的起源有4支,其中一支出自姜姓許氏,即炎帝之後姜文叔。《路史》雲:“太岳之後有文氏。”春秋時,許國受鄭國所迫,四次遷徙,於公元前506年遷到容城(今河南魯山),傳至戰國初年許元公時,為楚國所滅,子孫分散四方,除有以許為氏之外,還有以許國開國君主許文叔之字為氏的,就是文氏。
謝氏——《元和姓纂》:“謝,姜姓炎帝之胤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於謝,今汝南謝城是也。後失爵,以國為氏焉。”
傒氏——春秋時齊國公子高傒之後,以祖輩名字為氏,為傒姓。源同高氏。
甫氏——炎帝孫伯夷之後在周穆王時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西),周宣王時改呂邑為甫邑,建甫國。伯夷之後遂為甫姓(《風俗通》、《國語·鄭語》)。
章氏——《元和姓纂》“章,姜姓。齊太公支孫封鄣。《左傳》'齊人降鄣'。子孫改鄣為章氏。”
桓氏——姜姓,齊桓公之後,以謚為氏。
丁氏——本自姜姓,姜太公子伋諡丁公,因以命族。
崔氏——姜姓,姜丁公伋之子食採於崔,因以為氏。
鮑氏——齊有大夫鮑叔牙。
甘氏——《潛夫論·志氏姓》列姜姓27氏,有甘氏。
賀氏、慶氏——《通志·氏族略》:“賀氏:即慶氏。姜姓,齊桓公之支庶。自齊慶父之後,皆以慶為氏。到後漢,有汝陰令賀儀,其曾孫侍中賀質,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
聶氏——係出姜姓,姜丁公封支子於聶城,國以為氏。
東宮氏——《廣韻》:“齊有大夫東宮得臣。”
東郭氏——《元和姓纂》:“東郭,齊公族,桓公之後也。”
將具氏——齊太公子之後,見《國語》。
將其氏——齊公子將其之後。
紀氏——《元和姓纂》:“紀,姜姓,炎帝之後,為齊所滅,以國為氏。”
焦氏——周武王封炎帝之後於焦,建立焦國,子孫以國為氏(《廣韻》、《通志》)。
井氏——《姓源》:“炎帝姜姓之後。”
盧氏——《元和姓纂》:“盧,姜姓,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孫傒,食採於盧,因姓盧氏。
露氏——《潛夫論·志氏姓》列姜姓27氏,有露氏。
略氏——《通志·氏族略》:“略氏,姜姓。”
駱氏——《元和姓纂》:“駱,姜姓。齊太公後有公子駱,以王父為氏。 ”
麗氏、酈氏——係出姜姓,酈,古國名。
年氏——《路史》:“齊公族。”
農氏——神農之後(《風俗通》、《姓解》)
平氏——《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
其氏——《路史》:齊公族。
闞氏——《無和姓纂》:齊大夫闞止之後。
柴氏——出姜姓,高氏分支。齊文公子高傒,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姓高,高傒十世孫高柴,是孔子弟子,高柴孫高舉,又以祖父字為氏,姓柴氏。
強氏——係出姜姓,齊大夫公孫疆之後,疆與強通,後以強為氏。
丘氏、邱氏——《元和姓纂》:齊太公封營丘(今山東臨淄),子孫以地為氏。邱氏本作丘氏,因避諱孔丘,改為邱。
山氏——烈山氏之後。
尚氏——《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尚氏,姜姓。齊太公之後也。太公號師尚父,支孫因氏焉。
向氏——《史記·補三皇紀》:“炎帝神農氏,其後有向氏,姜姓。”
邰氏——《說文》:炎帝之後,姜姓所封。
棠氏——《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棠氏,姜姓。齊桓公之後。邑於棠,其後為棠氏。
望氏——《通志·氏族略·以名為氏》:望氏,姜姓。《風俗通》雲:“太公望之後。”
牙氏——《姓考》:“齊公子牙之後。”
晏氏——《元和姓纂》:“《左傳》:晏桓子,名弱,齊公族。”
岳氏——姜姓太岳之後(《姓纂》)。
怡氏——《史記》索隱:三皇本紀云:“神農氏,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
移氏——《風俗通》:齊公子雍,食邑於移,其後氏焉。
易氏——齊大夫易牙之後。
榆氏——《姓苑》:炎帝裔路子分居榆,後滅於晉,因氏。
淵氏——《姓源》:齊大夫子淵之後。
州氏——《水經註·陰溝水篇》引《世本》雲:“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舟氏——《姓源》:舟,姜姓,炎帝之裔。有舟國,因氏。
柱氏——《史記·補三皇本紀》引《左傳》:“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歷山氏。”
烈山氏——同“賴氏”。
查氏——出自姜姓,齊頃公子食採於楂,後去“木”為“查”氏。
訾氏——《姓苑》:“齊人,本姓祭,以為不祥,改姓訾。”
淳于氏——《通志·氏族略》:“淳于氏,亦曰州公,姜姓。” 《路史後紀四》雲:“黃帝封參盧於路”(“參盧”,榆罔也。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禪,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注:'路亦作露'。又云:“伊、列、舟、駘、淳、戲、怡、向、州、薄、甘、隋、紀,皆姜國也。禹有天下,封怡以紹烈山,是為默台。”
國氏——《左傳·昭公四年》杜注:“國氏,齊正卿,姜姓。”
(4)據未署名的《神農氏在台諸姓淵源考》作者所列,台灣的炎帝后裔有75姓(以戶數多者在前依序為):許、謝、賴、洪、邱、呂、高、柯、盧、方、姜、白、紀、丁、駱、甘、陸、章、賀、崔、易、穆、解、向、左、狄、刑、丘、申、齊、蒲、焦、晏、尚、柴、欒、路、佘、竺、厲、邰、封、國、逢、強、山、浦、麻、薄、台、危、井、右、巨、後、年、農、士、青、望、羌、檀、大、竹、慶、牙、伯、柱、麗、藥、壬、帖、淳、姜林、范姜。
可以看出,上述來自於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版本、不同姓氏所記述的炎帝裔族,其姓氏多達數十個。筆者驚異地發現,在如此龐大的姜姓分支中,無論作者是炎帝子孫,或是黃帝后裔皆列舉炎帝姜姓甘氏一支。這絕對不是杜撰,是有史可考的,更不可能去改編別人家的家傳譜牒。可見,歷史就是歷史,在炎帝姜姓裔族中自古以來就存在甘氏一支,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甘氏。
(三)關於炎帝姜姓之裔甘氏說
已知甘氏最初起源於炎帝姜姓之裔,但甘氏究竟源出炎帝姜姓的哪一支?我們還需再作進一步探討。從甘氏各家流傳至今的譜牒來看,其相關記載表述的不夠清晰。因此,從清代開始便有人提出置疑,從此同姓不同源的甘氏為之爭論不休,也逐漸形成觀點相異的兩派:一派堅持源出炎帝姜姓說;一派堅持源出黃帝姬姓說。但時至今日,始終也沒有達成一致公認的結論。其實,有這樣的爭論純屬正常。因為各家流傳的譜牒所記載的不盡相同,其初衷是出於對祖宗的崇拜與敬畏,弄清楚自己姓氏的由來,積極為整理編撰修續譜資料貢獻一份力量,追宗慎遠,忠孝傳家,無愧祖先,垂範於後代。此乃盡人子之孝道,不僅無可厚非,更應得到推崇與尊重。然而,不幸的是,任何事情都必須有個度,超出某種程度後,就必然走向其初衷的反面。這樣的情狀並不是廣大族眾所願意看到的。
尤其在當今,對源出炎帝姜姓說持懷疑態度者,更直接地否定歷史的客觀存在,甚至提出要以姬姓之甘為“正宗”,其他甘氏要重新“認祖歸宗”的奇談怪論。筆者認為,在周惠帝時曾有姬姓一支封於“甘”,其後裔中才出現以邑為氏者,按自視為其當今代言人所云:此謂“小姬甘”。而源出炎帝姜姓之甘氏,則遠早於此“小姬甘”一千多年,二者本非同出一源,何以能相提並論,合二為一呢?那麼究竟何為正宗?凡是頭腦清醒者皆能讀懂其中之奧。雖然,甘氏譜牒對源流記載不夠清晰。但是,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動輒詆毀各家譜牒,不惜侮辱甘氏先祖,無視歷史的客觀存在,並公然忽悠所有甘氏族人要重新“認祖歸宗”,其用心就在於蓄意挑起事端,擴大不同源出甘氏之間的矛盾。
綜觀他姓族群中,在探討族源問題上也同樣存在不同意見和見解,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彼此相互包容,和睦相處地共同研究探討?相比之下,甘氏族群中出現不惜侮辱他人祖宗也要創立“小姬甘”為“正宗”的怪異現象,正如俗語所云:“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甘氏族群中出現的如此怪異狀況,究竟還要持續多久?難道不值得每一位甘氏族人捫心自問:你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筆者認為,對於別有用心、極力混淆歷史、製造事端者,我們可以效仿古人所用的“試金石”,即“聽其言,觀其行”來檢驗其人品優劣與道德高下,不難對其作出準確判斷。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踏踏實實地靜下心來,切實為理清世系源流貢獻出自己的一份敬祖睦宗的真孝。
筆者相信,既然是真實的歷史,必然於各種史籍資料中得到反映,並留下其歷史痕跡。即使甘氏流傳的譜牒遺失了相關記載,但在其他同源的姜姓世系中,總可以找到有關甘氏起源明確而清晰的記載。果然不出所料,甘氏起源明確而清晰的記載顯現於《許姓公譜》。《許姓公譜》對炎帝嫡裔甘氏的記載有云:祝融四子為術囂,術囂長子為勾龍(后土),勾龍長子為垂,垂次子為噎鳴(伯夷) ,伯夷長子為太岳,太岳長子薄渾、次子就是甘氏。其具體世系如下:
垂→次噎鳴(伯夷)—長太岳)—次邰氏—三墨氏—四竹氏—五孤氏—六伯氏
↓
├長薄渾—
├ 次甘氏娶契氏—(按:夏有甘蠅,商有甘盤,周有甘茂,秦有甘羅…)
├三州氏—長淳于—長於氏—
├四向氏— ├五隨氏— ├六先龍├七申氏├八呂氏├九岳氏—長鄂氏├十宗氏— └十一芮氏—
根據《許姓公譜》記載:伯夷公,名噎鳴,為舜四岳之官,治理天下有功受封於呂,太岳傳芳自此始。噎鳴公生六子:長太岳(號稱四岳)、次邰氏、三墨氏、四竹氏、五孤氏、六伯氏。太岳公生有子十一人:長簿氏、次甘氏、三州氏、四向氏、五隨氏、六先龍、七申氏、八呂氏、九岳氏、十宗氏、十一苪氏。
上述世系表明,炎帝神龍氏十五世孫(范陽盧氏族譜記為十六世)伯夷,其長子太岳,甘氏即為太岳次子一支。根據史料記載(《國語·週語》注):“姜,四岳之先,炎帝之姓也。炎帝世衰,其後變易,至四岳有德,帝复賜之祖姓,使紹炎帝之後。”炎帝姜姓之裔,故有怡、伊、紀、淳、甘、州、舟、駘、戲、向、薄、列、賴等十三支國。在此姜姓十三支國中的甘國,一直延續到夏朝。與之可以相互應證的是唐代丹陽郡甘氏墓誌碑文,其碑文記載:甘氏“啟於夏宗”。之所以有此一說,概指炎帝姜裔之甘國滅於夏,但其後裔仍然保留自己原有的姓氏(以國為氏)。自夏朝以來,雖無稱甘國,而有稱甘氏,始由斯也。相關史料及可參文獻有:東漢《潛夫論·志氏姓》、唐朝《史記·補三皇本紀》、南朝·齊《姓譜》、宋朝《路史後紀四》、南宋《通志·氏族略》、清代《姓氏考略》、近代《中華姓氏源流通譜·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譜系》、《神農氏在台諸姓淵源考》、《辭源》等所列諸氏,皆對姜姓甘氏有所記載。
《百家姓考略》(瑯琊王相箋注):〔甘〕宮音。渤海郡。夏有甘國,其後甘盤為武丁師。又,週(襄)王弟叔帶封於甘,後以為氏。秦有甘羅,漢有甘延壽。根據《通志二十略·氏族序》記載:“一曰以國為氏,二曰以邑為氏。天子諸侯建國,故以國為氏…。”可知,夏之甘國是以諸侯建國。宋元《文獻通考·封建考二》對夏之甘國為諸侯建國釋義道:“三皇以來至殷末周初諸侯之見於經傳者。共工氏女媧末年,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與祝融戰不勝,怒觸不周山以死。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炎帝神農氏姜姓之後,並為諸侯,或分四岳。當周室,甫侯、申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甘氏乃為炎帝神農氏姜姓之後,與其他同源姜姓諸氏“並為諸侯,或分四岳”。
夏時“甘國”與週時“甘邑”在於“有五等之封”的明確區別。《通志二十略·氏族序》雲:“封建有五等之爵,……亦有五等之封,降國侯而爵邑侯,降邑侯而為關內侯,降關內侯而為鄉侯,降鄉侯而為亭侯。學者但知五等之爵,而不究五等之封。關內邑者,溫、原、蘇、毛、甘、樊、祭、尹之類是也。……周有甘邑,因甘平公為王卿士,而以甘士為氏。”“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焉氏,姓氏之失自此始。”所以,歷史上的“甘國”與“甘邑”確有區分。“諸侯”與“卿士”之封,古有定論。歷史上也就從來不存在兩個“甘國”之說。換言之,上述例證已然明確揭示了一個不爭的史實,即夏時甘氏一支出自炎帝神農氏姜姓,原以國為氏;週時甘平公(與周武王同姓)一支出自黃帝姬姓,則以邑為氏。此乃“三皇以來至殷末周初諸侯之見於經傳者。”
筆者認為,歷史上先後出現的這兩支不同源的甘氏,從來不存在以誰為“正宗”或強求另一方與之“合二為一”說法。對於各自尋根問祖,追溯宗源之舉,本不構成對任何一方的威脅與利益衝突,應給予足夠的尊重、理解與支持。同為炎黃子孫,皆應共同承擔起華夏文明的傳承重任。
(四)關於炎帝裔國之甘國說
對於古甘國的由來,且眾說紛紜。因史籍缺乏對甘國的明確記載,以致這一問題不僅困擾與之密切關聯的甘氏族人,也困擾著進行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現代史學家對此問題,從總體上可概括為“陝西戶縣說”與“河南洛陽說”兩種。根據史學專家的考證,結論是遠古太岳族甘氏活動區域在陝西。因此,多數專家學者偏向於“陝西戶縣說”。
《尚書序》:“啟與有扈氏戰於甘之野,作《甘誓》”(原註七字:“有扈,在始平鄠縣”《左傳·昭元年》注文)。夏商周時期,邑之外稱為“郊”或“野”。“甘之野”即是指甘國的郊野。戶縣古稱扈、鄠(《訓纂》雲:戶、扈、鄠三字,一也),其地處秦嶺北麓,關中腹地,東臨灃水,北依渭河,城西有澇河,週、秦、漢、唐皆京畿之地。夏之前,戶縣稱鄠國,屬有扈氏。《百家姓溯源》認為,扈(戶)姓即起源於此。《漢書·地理志》記載:“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酆水出東南,又有勞水,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有萯陽宮,秦文王起。 ”《水經註》卷十九渭水:“渭水又東合甘水,水出南山甘谷,北徑秦文王萯陽宮西,又北徑五柞宮東,又北徑甘亭西。在水東鄠縣。昔夏啟伐有扈,作誓於是亭。故馬融曰:甘有扈南郊地名也。”(按,馬融是東漢著名經學家,尤長於古文經學。設帳授徒,門人常有千人之多,盧植、鄭玄皆其門徒)《索隱》解釋:夏啟所伐,鄠南有甘亭。《元和郡縣圖誌》記有“甘亭”曰:“在縣西南五里。夏啟伐有扈,誓師於甘之野,即此處也。”啟與有扈氏戰於甘之野的會戰之地在今戶縣甘亭鎮一帶無疑。多數專家認為,在今戶縣甘河鄉一帶古有甘國於此,甘國是一個小國,國中最大的河就是甘河。學者陳瑞鬆在《百家姓溯源》一書中就認為,“甘姓就起源於甘河鄉,皆因其乃古甘國之地。”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其會戰之地在河南的甘邑。周襄王之弟叔帶被“封於甘”,這個甘在今河南洛陽一帶,其子孫後來也以甘為姓。
炎帝姜姓之裔的古甘國,究竟在於何處?據史書所稱,禹都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夏啟在禹去世後討伐有扈氏,當從禹都安邑到陝西戶縣的“甘”之野,其兩地直線相距約為258公里。一說,禹都在陽城(今河南登封東)。若從陽城到戶縣之“甘”,其兩地直線相距約為404公里,似乎距離過遠。夏啟伐有扈氏,在戶縣一帶古“甘國”之地的可能性則較大。因為夏啟伐有扈氏是主動進攻者,其會戰地點在扈國附近的“甘”之野比較合理。至於具體地點,或甘亭,或甘河都有可能。夏的國都在安邑,夏啟進攻有扈氏的最佳路線應越過黃河,從今渭南一帶南下到達“甘”之野。
以上有兩個地名都簡稱為“甘”,並涉及到夏之姜姓甘國和周之姬姓甘邑。但夏啟不可能在兩“甘”之地同時與有扈氏進行會戰,那麼只能擇其一。究竟哪一處可能性更大?我們可試用排除法來作進一步探討。
兩“甘”之地其中一處為周朝姬叔帶封地,我們不妨從“叔帶封於甘”與“叔帶奔於齊”兩個歷史事件在時間與空間上進行一下比較分析:
(1)從時間上看:
①、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夏,叔帶召揚邑、拒邑、泉邑、皋邑戎人以及伊、雒之戎一同討伐京師,攻入王城,焚燒東門。秋,秦穆公和晉惠公討伐戎人來救週。戎人退走。次年(襄王四年),周襄王為此討伐叔帶。《左傳·僖公十二年》記載:“王以戎難故,討王子帶。秋,王子帶奔齊。冬,齊侯使管夷吾平戎於王,使隰朋平戎於晉。”意思是說,秋天,叔帶奔於齊。冬天,齊桓公便派管仲讓戎人與周王講和,派隰朋讓戎人與晉國講和。可知,整個事件過程發生的時間並不太長,前後大約兩三個月。
②、周惠王封其子叔帶於“甘”,當在周惠王五年惠後生叔帶之後,這時才可能封其食邑。叔帶(前672-前635四月),諡號昭,故又稱甘昭公。西周初時,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以首都鎬京為中心,沿著渭水下游和黃河中游劃出一塊廣大的土地,稱為“王畿”,由國王直接統治。雖然戶縣當時屬於“西周王畿之地”,但是,至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朝已衰落並被迫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這說明周王室對西部的控制早就大大減弱,逐漸被秦襄公等諸侯國勢力所控制。此後將近百年,東周才發生“叔帶封於甘”的事情。可知,叔帶封於“甘”的地方,已不可能再回到西周時期的京畿範圍之內,而只能是在當時東周所能控制的洛陽附近。而洛陽附近所以有甘邑,可能與其前朝武丁臣甘盤的封地有關(此待後續)。
(2)從距離上看:
①、假設,叔帶封於“甘”的地方在陝西戶縣一帶。從河南洛陽(周惠王都城)到陝西戶縣附近古甘國舊址,兩地直線距離約為359公里。叔帶夥同戎人討伐京師,或周襄王討伐叔帶,在地域跨度上都會顯得比較困難,何況中間還需要穿越其他侯國領地,並非東周王室可以隨意大動干戈的地方。東周開始以後不久(公元前707年),鄭莊公擊敗周桓王,周桓王以後就基本龜縮在東周王畿之內,莫說天下共主了,連中等諸侯如宋、鄭乃至衛的實力都不如。由此可推斷,叔帶封於“甘”的地方不可能在陝西戶縣一帶。
②、從河南洛陽到山東臨淄(齊國都城),兩地直線距離約為577公里。如果說叔帶由此條線路“奔於齊”,相比較從陝西戶縣一帶“奔於齊”要縮短將近一半的路程,還是有可能的。但已經是足夠遠的距離了。
③、若“叔帶奔於齊”是從陝西戶縣到山東臨淄,兩地直線距離約為927公里,這對於當時的古人來講,顯然是一段不可思議的遙遠之途。選擇此途作為逃生路線,似乎不大可能。如果說叔帶是為了逃命而不顧一切由近千公里以外逃往臨淄的話,那麼管仲則無須象叔帶那樣“不顧一切”地玩命趕路。根據史籍記載,叔帶剛剛於秋天才逃往齊國,而管仲已於冬天便到了洛陽,其間短短兩三個月即可往返,再次說明叔帶是從洛陽逃到臨淄的。
根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扈姓宗祠通用對聯:望出京兆;姓啟扈國。“扈氏家譜網”又稱:“有扈氏,出自姒姓。為大禹的後代,受封於扈(今陝西扈縣一帶),建立有扈氏國”。可知,扈氏起源於陝西戶縣,在京兆郡(今陝西西安)形成扈氏名門。此與史籍記載的夏啟討伐有扈氏的會戰之處比較吻合。
《漢書?地理志》記載:“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酆水出東南,又有勞水,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有萯陽宮,秦文王起。 ”另外,戶縣還有一部分屬崇國。崇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正義》上解釋“崇國是受夏鯀(禹的父親)所封,虞(舜)、夏、商、週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間。”
《史記·周本紀》記載:“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正義注:“皇甫謐雲:崇國夏鯀封。虞、夏、商、週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間。《詩經》雲:'既伐於崇,作邑於豐',是國之地也。”夏朝前就建立有崇國,它的第一個國王就是堯帝封的顓頊(zhuān xū)的兒子,也是大禹的父親鯀。商末時最後一位王侯叫虎,史稱“崇侯虎”。秦代在崇城設戶縣,城南設立過甘亭,當時亭為軍事單位。隋代把戶縣縣城從今韓村遷來,以古亭為縣治,因而後來人常稱戶縣為甘亭。1993年設鎮時命名為甘亭鎮,今戶縣縣政府所在地。從西安周邊的這些古地名可以看出,上古時期禹等部落領袖,以及四千年前的古扈國、古甘國等,均在戶縣、周至頻繁活動過,從而留下了一些非常古老的地名。
綜合上述所作的分析,基本可判斷:姬叔帶封於“甘”的地方不可能在陝西戶縣,而是只能在東周京畿範圍之內的河南洛陽附近。夏之古甘國則當在陝西戶縣一帶。由此可以排除夏啟伐有扈氏在洛陽附近甘邑的可能性。
(五)關於甘國與甘氏傳說之考辯
今本《中華民族姓氏淵源略考》(簡稱《姓氏略考》),在論述甘氏淵源時,首先列舉源於姒姓的一個“甘國”。不知此說出於何種典籍?如此振振有辭錄於書冊,當是經過相關考證而得出。為便於甘氏族眾參評及解析其中“奧妙”,現將其原文內容摘錄如下:“出自夏王朝時期的諸侯甘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傳說,在夏王朝時期,有一諸侯甘國,公爵,因此號稱'甘公'。夏帝啟滅有扈氏之後,在甲申—乙酉年(前2197—前2196)敕封有功勳者食採於其甘地,公爵,世代胙土相承,由此形成了夏王朝時期的一個諸侯甘國。一直到了夏末帝姒履癸五十一年(商侯子湯五年,公元前1767年,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600年),子湯發動了擊滅夏王朝的著名'鳴條之戰',夏之甘國亡國之後,其貴族及國人散居各地,以其故國名稱所居之地,並以原封國名為姓氏,稱甘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從此,中原各地就有了不少稱作'甘'的邑地名稱,諸如有河南原陽、陝西戶縣、河南宜陽、甘肅張掖等地。姒姓甘氏族人皆尊奉甘公為得姓始祖,且 與姬姓甘氏合譜。”
稍加留意即可發現,上述今本《姓氏略考》中的短短數語,已是讓人疑惑重重。筆者試以簡析如下:
1,今本《姓氏略考》雲:“夏帝啟滅有扈氏之後,在甲申—乙酉年(公元前2197—前2196年)敕封有功勳者食採於其甘地,公爵,世代胙土相承,由此形成了夏王朝時期的一個諸侯甘國。”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夏代年表來看,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為夏代。姒姓甘國受封於“啟滅有扈氏之後”,也就是說只能在公元前2070年以後的事,而不可能超越之前。但所謂的姒姓甘國出現的時間,卻早於“啟滅有扈氏”的百餘年,顯然與斷代工程夏代年表相衝突。
從歷史上看,早在“啟滅有扈氏”之前,已有“甘國”。史書明確記載的“甘國”也僅此一個,其餘皆稱為“甘邑”。傳說中的所謂“姒姓甘國”,不僅沒有得到史書的證實,恰恰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史籍所載,於夏朝之時確有甘國的存在,它只能是炎帝姜姓之裔國。
2,對於姒姓甘國,今本《姓氏略考》又云:“夏王朝滅亡,甘國也隨之滅亡,其王族後裔子孫以國名為氏,成為最早的甘氏一族”。這一說法,無論從史實的角度、還是從甘氏內部家譜交流的情況來看,均不被認可。儘管如此,今本《姓氏略考》仍然“確認”其為甘氏之最,再次顯露出缺乏考證之弊端。早有史籍文獻可考卻熟視無睹:東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唐代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宋代羅泌《路史後紀四》等皆對甘氏淵源已有明確記載。源出炎帝姜姓的一支甘氏,於夏啟之前就已經存在,並曾建有甘國,是為炎帝姜姓十三裔國之一。史稱“姜之甘國滅於夏”,此後始有甘氏之稱,其後裔延續至今,並被甘氏普遍載於譜牒,這才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最早的甘氏。
3,從姒姓角度再考證今本《姓氏略考》所謂甘氏“第一個淵源”之誤。查該書又云:“姒姓,啟之庶兄所封。禹傳位與啟,不服,與啟戰於甘,戰敗被滅(《史記·夏本紀》)。其故地在今陝西戶縣北。一說禹曾用兵攻伐(《莊子·人間世》)。……夏朝有扈氏的後代,是以國為氏的姓氏。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扈氏出自姒姓,是夏時的諸侯。”
首先考證一下,自古以來,姒姓後裔中究竟有沒有出現過甘氏?經檢《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世本》八種·雷學淇校輯本,淇案夏本紀贊雲: “禹為姒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索隱謂系本男作南。尋作鄩。費作弗。而不云彤城及褒。又云斟戈氏,系本雲斟灌氏。據此是本紀所稱世本,止缺褒氏,觀諸書所引可見以上夏后裔”。史籍所載,姒姓裔族有十三氏,而未發現其後裔分支中有甘氏的記載。既然如此,又何來的姒姓之甘國?又何來的姒姓之甘氏?可知,所謂的姒姓之甘國,“以國名為氏,成為最早的甘氏一族”之傳說,純屬缺乏考證的不實之辭。
筆者認為,上述今本《姓氏略考》引用的傳說,可能是參考啟伐有扈氏戰於“甘”之野的一段歷史,誤以為扈國與相臨的甘國都是姒姓的後裔。如此之說,夏朝時期曾出現過兩個甘國,一個立於“啟伐有扈氏之前”,一個立於“啟伐有扈氏之後”;前者為姜姓甘國,後者卻是於史無考的姒姓甘國。孰可信,孰不可信?後世出現的此等誤傳,顯然是將史實與傳聞混淆後造成的結果。
類似被混淆的情況不僅僅是今本《姓氏略考》。在(宋)章定所撰《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其甘氏條下原文:“姓纂、風俗通,甘,夏時侯國也,以國為氏。一云周武王同姓,於畿內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恆公是也。又,週封王子帶於甘,昭公是也。殷有甘盤,秦有甘茂、甘羅。見《史記》。”《風俗通義佚文》:“甘氏,甘,夏時侯國也,以國為氏。”(類稿三三、合璧事類續二四)。該條首先說明,引自《姓纂》和《風俗通》。
《元和姓纂》簡稱《姓纂》,唐憲宗元和七年(812)林寶所撰。原書已佚,今所見本,為清人修《四庫全書》時自《永樂大典》中輯錄而成。其論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於《世本》、《風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記》,《三輔決錄》以及《百家譜》、《英賢傳》、《姓源韻譜》、《姓苑》諸書,不傳於今者,賴其徵引,亦皆班班可見。洪邁《容齋隨筆》稱《元和姓纂》誕妄最多,蓋有由也。書至宋,已頗散佚。(見《四庫全書》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
《風俗通義》簡稱《風俗通》,東漢應劭所撰。以考釋議論名物、時俗為主。現存黃霸、正失、衍禮、過譽、坂、聲音、窮通、祀典、怪神、山澤十卷,附錄一卷。又,宋陳彭年等修廣韻,王應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風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猶存,今本無之,不知何時散佚。(見《四庫全書》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雜家類四)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又稱《事類合璧》或《合璧事類》舊題(南宋)謝維新撰。是書成於寶祐丁巳,前有維新自序,後有莆田守黃叔度跋,稱維新應友劉德亨之託,蓋當時坊本。分為前集、後集、續集、別集、外集,共計三百六十六卷。此書是宋代一部重要且篇幅巨大的類書,內容囊括天文、地理、節序、人物、宗教、技藝、禮儀。《古今合璧事類續集》分六門,子目五百七十。(見《四庫全書》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
首先應該肯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的“甘,夏時侯國也,以國為氏。”是正確的。並且明確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夏時侯國”與週時之“甘”存在明顯區別。
但是在《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甘氏條下的“一云”,與其後的“又”,其中內容所指則是同一回事。前者說的是與周武王同姓(即姬姓);後者也是說與周武王同姓。二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甘伯恆公,其世係為史籍所不載;另一個是甘昭公,其世系則有史可考。奇怪的是,即使自認為源自姬姓的甘氏,其譜牒中也僅載“甘昭公”,而少見“甘伯恆公”。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他們也認為《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的此條,是與周惠王子“叔帶封於甘”的史實混淆了。經查考相關史料文獻,與周武王同姓的姬姓分支中,惟有周惠王子姬叔帶後裔是以邑名而稱甘氏的。
乾隆四十六年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提要》有曰:“此書作於嘉定己巳。以姓氏分韻排纂,各序源流於前,而以歷代名人之言行依姓分隸。”“所列凡一千一百八十九姓,內單姓一千一百二十一,複姓六十八。所錄前代諸人,時有顛倒漏略。如馮姓首春秋馮簡子,次馮唐,次馮驩。既以漢人居戰國人前,而上黨守馮亭事蹟章章,乃遺不載,又意主備箋啟之用,惟錄善而不紀惡,遂並楊再思之流掩其巨慝,書其小節,亦非實錄。……”該書提要,已對其體例作出清晰說明,是按“序源流於前”,其後才錄“歷代名人之言行” 。並同時指出其中之誤,如雲“所錄前代諸人,時有顛倒漏略。”等情況。在《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甘氏條下,依次註釋最早的一支甘氏源出夏之甘國,此後又有源出於週之姬姓的甘氏,最後才列舉甘氏之古賢極其言行事蹟。然而,有的人在看書時,根本不看其體例規範,竟錯誤地將列於其後的所有甘氏古賢,統統納入姬姓甘氏一支。常見的錯誤表述方式為:“'周武王同姓,於畿內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恆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羅',即為明證。”尤其在句尾不明不白地妄加“證明”之辭,並無任何依據,以此誤導未見過原著而不明真相者。
夏后啟繼位之初,陝西戶縣還有一部分屬於崇國。崇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正義》上解釋“崇國是受夏鯀(禹的父親)所封,虞(舜)、夏、商、週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間。”商末時崇國的國君是崇侯虎。鳳鳴岐山,隨著姬氏的興起,崇國一直充當著阻擊姬氏的角色。周文王姬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攻占了崇國,遂將都城從岐下遷到豐。史稱“文王伐崇”。西周時,以首都鎬京為中心,沿著渭水下游和黃河中游劃出一塊廣大的土地,稱為“王畿”,由國王直接統治。此後,戶縣即屬王畿之地。
“武王滅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 —周朝。周朝經歷了37代天子,800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國滅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豐鎬二京在西,洛邑在東,習慣上稱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為西周,以後的為東周。 “武王伐紂”之年,即西周元年。周武王是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據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員以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轉規律,進行科學推算結論:“武王伐紂”時間是公元前1057年3月7日。另據《史記·周本紀》以及《竹書紀年》年代推算,武王克商是在公元前1066年。“斷代工程”認為,“武王伐紂”在公元前1046年。
有人認為:“周武王時,把同族人封在都城附近的甘邑(今陝西戶縣),食采邑於甘的本家族人稱甘伯。後有甘伯恆公,其後代亦為甘姓。”但是,在東周時期僅有一個“ 甘伯桓公 ”,而於西周至東周均未見史書記載有“ 甘伯恆公 ”。據黃帝第一二九代、詹姓第九十二代裔孫詹招琳纂著《中華民族姓氏通譜》(《中華姓氏源流通譜》)雲:“少典氏第五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四代惠王:惠王之子帶,封於甘。甘氏、甘士氏、甘先氏、甘莊氏、染女氏、鑑氏。”其中也沒有提到有姬姓之國的“ 甘伯恆公 ”一說。
另有一說,“《姓考》記載:週封王子帶於甘。《左傳》甘昭公是也。或曰:武王封同姓於甘,《左傳》甘伯桓公是也。後以邑為氏。”
為什麼所有史料均無法佐證所謂的與周武王同姓的“ 甘伯恆公 ”之說?由此推知,很可能是與“ 甘伯桓公 ”混淆後誤傳所致。
再查史書記載,周武王時期,確實有姬姓封國於陝西戶縣,但並非是“甘國”,而是“榮國”。榮伯與周武王是同輩的姬姓貴族,其封國就在今陝西戶縣。據《國語·晉語》中記載,周文王時榮伯已在朝廷任職。周成王時還有榮伯,在《史記·周本記》中記載:“成王即伐東夷,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息慎之命》”。西周中期,《師永盂》也有榮伯參與周王賞賜田地之事的記載。週厲王的卿士榮夷公,是成康之際榮伯的後裔,他“好專利”,與虢國長父一同輔佐週厲王,導致“國人暴動發生。到東周時期,榮國已不存。據《史記·秦本記》記載:“平王曰:犬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可見,自東周以後,陝西戶縣已不再是周朝的王畿之地,而變為秦國的屬地了。
於史無考而強加附會,或將誤傳記載於書,因此造成訛誤廣泛流傳。當我們了解上述原著的真實情況之後不難發現,若不加考證,僅以某書誤傳所云,似乎甘氏非帝王家不出。筆者發現,古代先後出現的甘氏,皆被傳說與當朝帝王同姓,夏則姒姓,商則子姓,周則姬姓。然而根據史實記載,僅有姬叔帶一支甘氏源出周王室嫡系。再從諸多姓氏“家譜網站”發帖的情況來看,對今本《姓氏略考》等缺乏考證的現象,也是頗多質疑。作書者不應“略”其“考”而疏其實。筆者認為,對有考之說,應盡量錄入並備註其出處;對無考之說,或不予錄入,或備註“無考”於後,以示嚴謹。本文關注重點在於源出姜姓之甘氏,恰恰是今本《姓氏略考》所“忽略不記”的部分。其實,該書記與不記,已無關緊要,無損此前史實記載與客觀存在。
(六)關於姜姓甘氏的遷徙
(1)歷史進入上古夏朝時期
根據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徐旭生的考證(見《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帝王世紀》雲:“神農氏母曰妊姒,有蟜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華陽即華山之陽,為秦嶺山南。因此,神農氏與有蟜氏二族通婚,其派生的後裔族炎帝,也必在其先祖的居地,即陝西西部。炎帝東遷後而留在陝西境內的餘族,也是炎帝生於寶雞渭水流域之佐證。從許多學者研究成果看,陝西關中及其它地區遺留的炎帝裔族主要有:(一)有邰氏(今陝西武功楊陵);(二)列山氏(今陝西臨潼),又稱麗(驪)山氏;(三)萊氏族,初居於斄(即邰),與有邰氏同族,後移民居於郿亭(今陝西眉縣),《路史·後記四》雲:“炎帝厘,厘生居,是為帝來”。後有厘姓的邰國和來。賴古國。榆罔率族東移,原氏族遷入今陝西大荔,於西周初建厘國;(四)戲氏族,《路史·後記四》雲:“炎居生節莖,節莖生剋及戲”。戲氏族,後以居地為姓。《路史·國名記甲》姜姓國條下有戲國:“戲,驪山之北,水名。今新豐有戲亭,幽王死焉。或云幽、褒戲此而名,妄也。正音希”。戲族至夏,為戎人所逼,遷往今山西繁峙縣東120里之大戲山;殳和延氏族,《山海經·海內經》雲:“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始始為鍾,為樂風”。(五)殳氏族,《通志·氏族略》雲:“殳氏……望出武功”。殳人部分又由陝西武功遷居今耀縣、銅川。(六)延氏族,初居今陝西延安之延水流域。後延人有北遷入狄者,也有東遷入河南及山東者;(七)夸父氏族,《山海經·海外北經》雲:“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飲得水,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河渭是炎帝后裔得居地夸父亦然。他始居今陝西合陽縣刳首,後南徙;(八)太岳氏族,《山海經·海內經》雲:炎帝神農氏之後“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生氐羌,氐羌乞姓”。太(大岳)岳氏族源於嶽山(今陝西隴縣北),稱西嶽。它又因黃帝師吳權曾居此,又稱四岳。四岳應為太岳的四個氏族,後四岳族又遷入華山一帶及東部;(九)並氏族,《山海經·海內經》雲:“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為並氏族之先,居於陝甘地區,後東徙入今陝西大荔並藍鎮,後來部分又隨榆罔東遷;(十)彤魚氏,初居虞山(今隴縣) ,堯舜時東遷至彤城(今陝西華縣西南之彤城)。(十一)午氏族,“炎帝句龍氏之子噎鳴,生十二子”,其中有午氏族,今陝北子午嶺、秦嶺南子午谷及西鄉縣東南子午山,皆以午族居地而得名;(十二)丙氏族,《路史·後記四》雲:丙氏系炎帝裔支南徙丙水者。即今陝西勉縣。(十三)赤氏族,初居今甘肅禮縣赤土山及隴西縣赤谷、赤水一帶,後遷入今渭南縣赤水、眉縣南赤故水、勉縣赤谷川及洋縣的赤阪;(十四)信氏族,《山海經·大荒北經》雲:炎帝裔支“后土生信,信生夸父”。信氏族居今陝西大荔、合陽一帶;(十五)井氏族,以善鑿井而得名姓,至商為井方。井方最早得起源地,應在今山西寶雞縣渭水南岸磻溪南面的井兒村,正位於今陝西寶雞市大散關之東,下臨磻溪河,為呂尚釣魚之地。其西鄰還有一條清姜河,即古姜水,可知這一帶是姜姓分佈區域。(十六)箕氏族,“在神農氏炎帝的起始地陝西寶雞市南的姜水一帶,有紀、邰、萊等部落分佈在其地附近。箕人既與紀、邰、萊為同族,則當也在其鄰近”。後箕人東徙;(十七)甘氏族,為岳族(今陝西隴縣)後裔,遷居於甘谷水(今陝西乾縣)、甘谷(今陝西周至縣)、甘(今陝西長安縣) 。從上述可知,炎帝之裔族均在陝西西部和甘肅天水一帶,而未到南方者。以上史學專家的考證,也是對炎帝裔姜姓甘氏在夏朝之前活動於陝西渭水流域的一個佐證。
根據上述專家的考證,結合甘氏譜牒的相關記載,我們基本可以清晰了解上古時期甘氏的遷徙過程。岳氏族源於嶽山(今陝西隴縣北),稱西嶽,又稱四岳。甘氏為岳族後裔,從陝西隴縣,遷居於甘谷水(今陝西乾縣),遷徙距離約130公里;又從甘谷水遷居於甘谷(今陝西周至縣),遷徙距離約38公里;再從甘谷遷居於戶縣(今陝西戶縣),遷徙距離約33公里;從戶縣再遷居於甘(今陝西長安縣),遷徙距離約30公里。可知,夏朝之前的甘氏,基本沒有離開過陝西渭水流域。從而再次佐證,當中國尚無其他甘氏出現之前,古甘國必定是在其主要活動區域之內的陝西。也就是說,古甘國祇可能在今陝西戶縣一帶,而絕不可能遠離其活動區域跑到河南洛陽附近去。即使洛陽也有一個“甘邑”,那也是在古甘國滅亡若干年之後才出現的。此與相關史籍記載也是完全吻合的。從考古學上來看,1956年和1972年,戶縣天橋鄉丈南遺址和甘河鎮甘河遺址分別出土碳化粳稻,以典型的老官台文化類型,顯示戶縣稻作農業已有7000年歷史。當地的考古發現再次說明,陝西戶縣一帶早在夏朝之前若干年已有人類居住,且農業生產也比較發達。
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夏代年表顯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為夏代。
相傳,堯舜禪讓(約在前2135年-前2085)。帝舜在位時,以禹總師,以伯益為虞,以伯夷為秩宗。公元前2070年,夏后禹即位元年。夏后禹卒於會稽(前2026)。《史記·夏本紀》:“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避居箕山之陽”。意思是禹建國以後,選定伯益為王位繼承人。禹死後,啟行孝守喪三年。喪禮畢,益讓於帝禹之子啟。於此期間,夏啟曾伐有扈氏。啟死,傳位其子太康。太康傳其弟仲康。仲康傳其子相。相在位被寒浞逼殺。夏朝從此中斷四十年(后羿8年,寒浞32年)。直到相的遺腹子少康長大後,居於綸邑(今禹州西北16公里康城村),招集夏遺民,聯絡夏舊臣,經過十年準備,終於在不惑之年消滅了寒浞勢力,“整威儀東南行,求陽翟(今禹州)夏王之故都”,“坐鈞台而朝諸侯”恢復夏朝基業,史稱“ 少康中興 ”。此後,夏朝又傳十一主。公元前1600年,至夏桀亡,共十七世(一說十六世),有王與無王,累計維繫了四百七十一年。參考以上夏代君王年代,擬作如下推論。在虞舜(約前2115—前2071)時期,炎帝十五世孫伯夷為秩宗,封為呂侯,置呂侯國。伯夷,稱四岳,史書認為是附屬於中央的部落首領,地位相當於後世的諸侯。伯夷的後裔申氏、許氏、甘氏、齊氏等也先後建立了諸侯國。 《竹書紀年·西周地形都邑圖》載:“呂在新蔡北”(今河南新蔡縣,一說衛輝縣)。伯夷之子襲其父封,此後世襲至西周初期。鄭樵《通志·氏族二》曰:“歷夏商不墜。”可知,古呂侯國在此期間一直保持住侯國地位。之所以如此,除伯夷子孫精明幹練,勤奮治理國事外,與夏后帝啟正式建立世襲制度,開始向中國歷史上“父終子及”的“家天下”過渡不無關係。虞夏伯夷封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伯夷的後代,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岳祭司,也是當時強大的部落之一。夏朝時,四岳之後被封於申,為侯爵位,世稱申侯。周武王時仍封伯夷的後人為申侯(今河南南陽,遺址在唐河縣湖洋鎮蒼臺鄉謝家莊),其子孫以封地為氏,稱為申氏。 甘氏為呂侯伯夷嫡傳後裔、太岳之子,約在夏后禹至夏后啟之間(前2070—前2050)受封於“甘”。相傳,夏啟伐有扈國戰於甘之野(前2026—前2023之間),在滅有扈國的同時甘國也被滅亡。由此推算,立於夏的古甘國存在僅數十年左右。史書記載,古甘國滅於夏。其後裔便開始逐漸東遷,由陝西遷河南。甘氏在夏啟伐有扈氏之後的夏商之際,居今河南一帶,夏時故有甘蠅封於洛陽附近某邑的傳說。或許,這就是繼古甘國之後,夏代出現的又一個叫“甘”的地方。隨著夏朝的滅亡,其後裔不再享有封邑。商朝時期,甘盤為商王武丁大臣之後,或得武丁封賜其先之甘邑。所以,甲骨文中方見“王往於甘”的記載。隨著商朝的滅亡西周建立,甘盤後裔再次被迫離開甘邑,遷往姜姓比較集中且勢力較強的今山東地區。東周時期,河南之甘邑則被封給了周惠王子姬叔帶,其後裔以邑為氏,便出現有史以來的第一支姬姓甘氏。春秋戰國時期,姜齊被田氏所代,居於齊地的甘氏再次遷徙。由此而發生如唐代甘氏墓誌碑文所示,甘氏“自齊至楚”的一段歷史。 署名為“紅緞”的作者,在其“華夏民族興衰史介紹”的文章中寫到:“在夏代400餘年中,除與有扈氏甘之戰發生在今陝西關中外,其餘未見與西方部落及方國戰爭的記錄。……夏啟殺後益自立為王,後傳至太康,即發生了有窮氏后羿'代夏政'的大變革。接著寒浞代羿,前後40年,少康復國。一直到少康兒子後杼才消滅有窮氏,使夏朝得以鞏固”。
也就是說,夏啟建立夏朝之初並不太平,為鞏固其統治,從一開始殺後益、滅有扈氏,接下來殺戮不斷。於此期間,夏人,尤其是被滅國的氏族後裔紛紛遷徙。當年,夏啟親率六軍,戰前宣布了一篇戰鬥誓詞,即著名的《甘誓》。兩軍遂在有扈國西南的甘之野決一死戰。其戰爭之慘烈,可想而知。近在咫尺的甘國之命運,正如杜弼《檄梁文》所云:“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由夏啟發動的“甘之戰”,其結果或許造成了甘國與有扈國同時被滅。
甘國後裔於滅國之後以故國名為氏,即為歷史上最早的甘氏。甘氏被迫離開故地,開始了漫長的遷徙生活。其遷徙的大致路線和地域,便成為研究夏商周以來甘氏歷史的一個重點焦點。甘國後裔遷徙的最佳選擇,當是投奔有血緣關係的同姓族群。也就是說,如果此論推測正確,那麼我們從歷史上姜姓裔族主要的聚居與立國地域,即可探尋出甘國後裔遷徙的大致路線。
據史書記載,在夏代及夏朝滅亡以後有一部分夏人東徙,移居於淮河流域(介於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東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等地,這在考古學上也有若干證據。一部分夏人東徙而化於東夷,當是事實。由此可推知,夏朝之甘氏自陝西戶縣東徙,或是先到達河南一帶。在夏朝歷史中,則很少出現對甘氏的記載。原因其一,於此時期,世上惟獨只有姜姓甘氏一支,尚無第二支,其人數較少;其二,已經落為民庶的甘國後裔,也不可能頻頻見著於史籍。儘管如此,有關夏朝的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出現過甘氏?答案則是肯定的,那就是夏代之甘蠅。他為何見著於史籍文獻的?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所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龍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頭,而以伊洛河平原、洛陽地區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佈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這番話主要論述的是龍山文化,但與夏代之甘蠅被記載於史籍卻極其相關。龍山文化所出土的箭鏃比仰韶文化多得多,而且種類也很多,所以夏代是注重射獵的。《論語·憲問》:“羿善射”。《淮南子·俶真訓》也說羿善射。《左傳·襄公四年》:“有窮后羿恃其射也。”《孟子·離婁》雲:“逄蒙學射於羿”。一說逄蒙學射於甘蠅。《呂氏春秋·有始覽·聽言》:“造父始習於大豆,蠭門始習於甘蠅。”(按:蠭蒙即逢蒙,呂氏春秋作蠭門,荀子史記皆同。莊子作蓬蒙,法言作逢蒙)。東漢學者高誘注:“大豆、甘蠅蓋禦射人姓名。”《列子·湯問》:“甘蠅,古之善射者。” 唐代顏師古《匡謬正俗》:夏有逄蒙,善射,曾拜后羿為師。宋代羅泌《路史》雲:“逢,伯爵,伯陵之國,黃帝所封,夏有逢蒙,《穆天子傳》逢公其後也。”不言而喻,后羿、甘蠅,還有逄蒙等都是夏代善射者。直至此時,有史可考的唯獨一支甘氏就是姜姓甘氏,而甘蠅的出現,無疑是有史以來最早見著於文獻的一位甘氏,也就無可爭議地當為姜姓甘氏的代表人物。多家甘氏譜牒記載:“甘公蠅,姜姓,出於炎帝神農氏,榆罔之嫡裔。”“甘蠅植功於夏,王敏幸之,命其胙土世世相承。”或許,甘蠅之胙土就是繼陝西古甘國之後,在河南洛陽附近出現甘邑之由來。當然,這僅僅是依據甘氏家傳譜牒而推論,在當今史學研究上,對此仍看法不一,但多數專家、學者認為,夏啟所伐之甘在今陝西戶縣一帶。也就是說,陝西之地的古甘國早於其他地方的甘邑。
(2)歷史進入上古商朝時期
若說夏代甘蠅的出現,只是後世學者的一種追述。那麼,更具有代表性的姜姓甘氏人物,並被永久載於史冊者,他就是商代武丁臣甘盤。《竹書紀年》記載: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於河,學於甘盤。商王小乙將崩,甘盤受遺輔政。《書·君奭》曰:“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武丁即位後,“居殷,命卿士甘盤”。這說明武丁即位之初,得到甘盤的大力輔佐,甘盤是武丁初期的大臣。
商王小乙子斂去世(斷代工程為前1278—前1251在位),子昭即位,即商高宗武丁(斷代工程為前1250—前1192年在位),武丁拜甘盤為相,不久甘盤去世(約前1250—前1240之間)。武丁時期都於殷(河南安陽),土方(山西土軍縣)、工方(內蒙呼和浩特)、鬼方(內蒙毛烏素沙漠)、羌戎(甘肅、寧夏)、蜀(四川)、百越(湖北、浙江)、荊楚(湖北荊山)、夷方(江淮)諸國發動叛亂,商武丁與后妃婦好分兵平定各地叛亂。武丁命武將禽和甘盤率軍征討,經過幾年征討,終於將工方平服,工方的領地從此歸入商朝版圖。武丁時期,把自己的妻、子、功臣以及臣服的少數民族首領分封在外地,被分封者稱為侯或伯。其中周人的祖先,也在武丁時代被征服後接受了商的封號。
中華文化的顯著特徵——祖先崇拜在這個時代已經定型。而對卜辭的迷信,也發展到了極至。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其中有近百條關於“師般”活動的卜辭。如8836片:“戊辰卜,賓,貞乎師般取於夫。”辭意是:戊辰這天占卜貞人賓貞問:“召喚師般前往夫地催繳貢賦,可順利嗎? ”;又如4226片:“貞:師般其有禍?”辭意是:貞問師般會有災難降臨嗎?”9478片:“壬申卜,貞:禦(禦)師般婦”。辭意是為師般的妻子祈福。
史學家考證,卜辭中的“師般”其人,存在於武丁時期。郭沫若說:“師般乃人名,它辭習見。”師般指的就是甘盤。在武丁時的卜辭中已有“王往於甘”、“王往出於甘”的記錄,這裡的“甘”是指地名,很可能就是甘盤其先甘蠅的封地。據卜辭(《佚》525)記載,“貞:今般死”。甘盤當卒於武丁時期無疑。甘盤是唯一一個既見於卜辭又見於文獻記載的武丁大臣。
參閱元代始修、清康熙三修之金陵甘氏族譜,在其《得姓源流》篇中如是說:“甘氏出自炎帝神農氏,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育於江水,因以為姓。其後有若甫、若甘、若許、若齊、若紀、若怡、若向、若申、若呂,皆姓之後,或列為諸侯,或分為四岳。今讀《商書·說命下》,王曰:怡小子舊學於甘盤。孔安國曰:高宗(武丁)即位,甘盤佐之,後得傅說。”
直至商代武丁時期,歷史上依然沒有考證出有第二支甘氏。到東周時期,周惠王子封於甘之後,其後裔以邑為氏,才出現了有史以來的第二支甘氏。自古以來,甘盤就被歷代甘氏尊為始祖。其中不僅是姜姓甘氏,還有部分姬姓甘氏。那麼,甘盤究竟出自何姓?筆者前文已闡明,甘盤不可能出自商朝王室之子姓,更不可能出自商朝之後的周王室之姬姓。其中的道理很淺顯,凡是古帝王直系血親者,哪怕是為爭奪王位被殺的後裔,幾乎皆見註於史籍。在所有正史文獻中,甚至在甲骨文中,至今也沒有發現,甘盤是出自商、周某代帝王后裔的任何記錄。更何況,甘盤是商、週以來被公認的一代帝師與賢臣,而此後所有史書,均無記載甘盤係出帝冑之說。顯然,甘盤並非出自商、週之帝冑,而是夏代甘國之裔。
此說並非始於筆者,我們可依據相關文獻得到佐證。夏朝時期的古甘國,則與甘盤有著密切的關係。
《元和郡縣志》原名《元和郡縣圖誌》,唐·李吉甫,字弘憲(758-814)撰,是我國現存最早又較完整的地理總志。據《元和郡縣志》記載:“ 京兆戶縣西有甘亭,甘盤之國。”
南宋·羅泌(1131—1189)所撰《路史》,(這裡依據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庫全書》本選錄)卷二十四·國名紀·炎帝后姜姓國:“ 甘,京兆鄠西南五里有甘亭,甘盤之國。啟扈戰於此。”
清康熙初,瑯琊人王相的《百家姓考略》已有明確表述:“ 甘。宮音。渤海郡。夏有甘國,其後甘盤為武丁師。又,周惠王弟叔帶封於甘,後以為氏。秦有甘羅,漢有甘延壽”。從其體例來看,對甘氏分作五個層次加以表述:一,以古代姓氏讀音對“甘”進行了標註;二,註釋甘氏主要源出之地;三,最早的一支甘氏出於何時、何地、何人;四,後來的一支甘氏又出於何時、何地、何人;五,最後列舉甘氏之古賢。然而,仍然有人不考其體例而肆意曲解,錯誤地將其第四、五層表述合二為一,並再次將所有甘氏古賢歸納為姬姓之甘,其愚昧手法是直接導致訛誤盛傳的根源。
瑯琊王相,曾經編輯和註釋《三字經訓詁》、《千家詩》等,大多已成為現今通行的版本。《四庫全書》著錄了他的《尺牘嚶鳴集》。王相在我國蒙學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再看今本《中華民族姓氏淵源略考》所稱:“甘盤源出何姓,目前能夠見到的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甘炳垣纂修的《安徽甘氏族譜》之記載:'一派祖,甘盤,殷高宗師,居河內,其先為黃帝第十三子,名中,封於甘,因國為氏'。”顯然,今本《中華民族姓氏淵源略考》所言有失考證,其依據的資料較清初瑯琊人王相所作的《百家姓考略》整整晚了230餘年。可見,其失考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3)歷史進入周朝至秦統一六國時期
周朝時的姜姓甘氏踪跡又在哪裡?經初步考證,姜姓甘氏已遷徙到黃河下游的東夷之地。郭沫若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徵屍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姜姓甘氏一支為什麼會選擇東夷作為安身之地?其中的緣故又是什麼?
商周時期,炎帝姜姓後裔在今山東的勢力比較大。
商末周初,姜尚在滅商建週的過程中建立了蓋世功勳,成為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姜尚被周武王封於齊,成為齊國的始祖。初建都營丘,數代後,遷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北)。周初,姜尚封於齊。齊地在夏商時期已建有古國,並且已有姜姓後裔的活動。《史記》記載:“太公封齊,兼五侯地。”即斟郡、斟灌、莒國、薄姑、紀國五地。姜太公所封的營丘,原為爽鳩、季尉國故地。
《左傳·昭公二十年》雲:“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就是說,夏商時期淄博地區先後出現了夏商王朝的屬國爽鳩、季荝、逢伯陵、薄姑等古國。根據《左傳》的記述,在薄姑立國以前已有一支姜姓的西係部落逢伯陵東遷至此。據現代著名學者李白鳳《東夷雜考》記載:薄姑是少昊之後,殷商時爵位為“伯”,贏(營)姓。我國古代氏族因地而名,薄姑氏贏(營)姓,因面勃海,而稱“勃國”(薄姑)。據《萬姓統譜》記載,伯陵出自姜姓,炎帝裔孫,名陵。商朝初年封於逄(今山東臨朐縣一帶),建立逄國,為伯爵位,又稱逢伯陵。到了武丁時期,姜姓一族的甘盤為帝師和輔政大臣,可謂姜姓一族已開始受到商朝的器重。《左傳》杜注:“逢伯陵,殷諸侯,姜姓。”《左傳》韋昭注:“逢公,伯陵之後,太公之祖,殷之諸侯封於齊地。”
據《齊國建都濱州210年考證》下引《山東古國考》:“商周時期在山東中部東部,存在過一支龐大的姜姓統治集團。”又說“太公的封地,從蒲姑氏接收而來。”這說明,在姜太公封齊以前,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姜姓方國,杞、萊、淳于國和名不見經傳的其國都是。薄姑國(今濱州地域)因於逢伯陵,也是姜姓侯國。逢伯陵的封地因地處齊水(即濟水),故亦稱為齊國。《春秋》曰:“濟,齊也。”現在魯北有齊河縣和古齊東縣便是歷史的說明。《山海經》中也有北齊之國為姜姓的記載。卜辭裡有許多證據,殷墟文字甲便有一片文白:“庚寅卜,在齊(水)。”彼此比證,姜太公受封以前,古河濱地區便為姜姓統治集團長期所佔據,並早有齊水、齊地、齊國、齊州、齊名。由此可知,歷史地看,姜太公因薄姑國不是初封齊,而實際是複齊。
還有,禹帝時期,分封同姓族人十二人為王,成為諸侯部落,部落王以國為姓,其中之一叫斟灌氏,他的屬地稱為斟灌國。古斟灌的國土大致在雲門山以北,渤海以南,東西大致在今天的白浪河和淄河之間。尤其是斟灌這一名稱,其地理位置一直比較固定,自古至今從沒變過。到了商末(斷代工程為前1046年),西伯侯率八百諸侯滅商紂之時,斟灌國的姜姓也積極參加。姬發滅商紂之後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武王隨後封建諸侯,將原斟灌國的姜姓淳于封在州邑,為公爵,史稱“州公”,國都位於汶河北側的花蓮山一帶(今山東安丘),被中原諸夏史家歸列為“東夷”。州國與萊國、紀國等其他姜姓國互為鄰國。可見,夏商時期的姜姓已聚居於今山東一帶。周武王時的州公,就是姜姓伯夷苗裔淳于氏,與甘氏為同宗近支,同為伯夷長子太岳之後。州國亡國後,其族人以原國名稱州氏。後來復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諸侯小國。春秋初期,由於淳于國與姜姓齊國也是同宗近支,故而依附於齊國,其實就是古州國的延續。淳于國最終在公元前722年被杞武公吞滅,國君淳于公被迫棄國逃往同宗的齊國。這個歷史事件在《春秋》中已有記載。淳于國亡國後,其族人以原國名稱淳于氏。
上述考證亦能說明,姜姓甘氏一支所以會遷徙東夷之地的原因。
雖然,歷史上已對姜姓裔族徙居東夷作出明確記載,夏、商、週以來,其裔族主要聚居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也得到了相應的佐證。在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姜姓方國,並形成了一支龐大的姜姓統治集團。但是,如何能證明甘氏一支也在其中?根據金陵(丹陽郡)甘氏唐代墓誌碑文所云:“其先出自有夏,暨甘盤種德,作師於殷;甘羅樹行,立名於秦;戊(甘茂)以堅白,徜徉七雄之地”。又云:“自齊之楚,實為賢相之家。移秦仕吳,更是將軍之後”。上述甘氏唐代碑文,雖短短數語,則基本涵蓋了甘氏自夏、商、週、春秋戰國到東漢時期的全部世系,以無可置疑地刻石銘文記錄傳世。其碑文內容明確表達出的史實:第一,金陵(丹陽郡)甘氏就是源自夏朝甘國的一支;第二,東周之甘茂就是商之甘盤的嫡裔;第三,甘氏其先居於齊,甘茂才可能“自齊”遷徙楚之下蔡。第四,甘茂與甘羅先後為秦國左相和上卿:第五,東漢以來的後裔有甘寧,仕東吳,拜為折衝將軍。兩晉時期的後裔有甘卓,為鎮南大將軍,梁州刺史假節督沔北諸軍,侍中、都督荊梁二州,荊州牧,追贈驃騎將軍。時至唐代,其後裔甘元柬為鴻臚卿兼檢校右金吾大將軍上柱國、贈兵部尚書、曹國公。其長子甘昭襲其父爵,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派遣朝散大夫試司賓少卿護軍曹國公甘昭為正使,傳詔冊封金城公主為其長女。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上自朝廷,下至百姓,都非常考究門第閥閱,尤以晉唐為盛。無論是選拔人才、出仕任官、升降褒貶,以致婚姻嫁娶,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官府也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保存及審定編篡相關譜牒文書,民間稱其為“官譜” ,可謂等級森嚴。由此可知,現代出土的唐代墓誌碑文,清晰記述丹陽郡甘氏的世系,當然其可信度較高。可以說,甘氏唐代古碑澄清了以往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填補了甘氏家族史的空白,其意義重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正史中,也保存有對甘氏祖先的相關記載,歷來被視為各家修譜之重要依據和史料來源。
然而,據筆者考證,並參考相關史籍後發現,《史記·甘茂傳》對甘茂與甘羅的記載在輩分上存在疑誤。參見筆者論文:“試析《史記》「甘茂有孫曰甘羅」之誤”。(即將發表於核心刊物)另外,上述論文由於受刊物篇幅所限,如“張儀、樗里疾引甘茂見秦惠王”“甘茂奔齊”至“卒於魏”、“甘龍與甘茂”、“甘德與甘茂”、“燕太子丹入質於秦”、“甘羅事呂不韋為庶子”、“李斯投秦為呂不韋門客”等相關歷史事件的分析考辨,未及詳述。現將相關資料簡略補充如下,僅供參考:
(一)張儀(?-前309)舉薦甘茂
《史記》記載,張儀曾舉薦甘茂覲見秦惠王。張儀是魏國大樑(今開封)人,魏國貴族後裔,曾隨鬼穀子學縱橫之術。其主要活動應在蘇秦之前。秦惠文王九年(前329),由趙西入秦,惠王任為客卿;前328,出任秦相;前326,惠文王任其為將,率兵攻取魏的陝;前325,率軍攻取魏的陝縣(今河南陝縣)。同年輔佐秦惠文君稱王。前323,被免去相位;前322,任魏相;前319,魏人公孫衍出任魏相,儀被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再任秦相國;前316 ,惠王遣其與司馬錯伐蜀,取勝,旋即又滅巴、苴。張儀下令築江州城(今重慶渝中),第二年(前315)離開江州返秦;前313,再辭秦相位,向南入楚遊說楚懷王與齊斷交,楚以相印交;前312,惠王遣甘茂佐魏章略定漢中地。分三路出兵,東路由樗里疾統率,從函谷關進入韓的三川地區,助韓對圍攻雍氏的景翠進行反包圍;中路由庶長魏章統率,從藍田(今陝西藍田西)出發,經武關,到商於之地反擊進攻的楚軍。西路由甘茂統率,從南鄭(今陝西漢中)出發,向東進攻楚的漢水流域,配合魏章一起攻取楚的漢中。攻取了楚漢中六百里地,設置漢中郡;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前往楚、韓、齊、趙、燕等國進行遊說,使得五國連橫事秦。同年,因功封得五邑,封號武信君;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惠王卒,武王即位,出逃魏國,再任魏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卒於魏。當簡略了解張儀在秦時的時間及相關事件,可基本看出,張儀舉薦甘茂覲見秦惠王,是在其再次出任秦相國之後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就是說,當在公元前315年—公元前313年之間。
(二)樗里疾(?-前300)舉薦甘茂
《史記》同時記載,甘茂是由張儀和樗里疾共同引見秦惠王的。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異母弟。秦惠王八年(前330),使將而伐曲沃,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周慎靚王四年(前317),為庶長,率軍敗韓、趙、魏聯軍於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俘韓將申差,斬首8萬餘,因功晉升右更。秦惠王二十五年(前313),秦王任命樗里疾為將軍攻打趙國,俘虜了趙國將軍莊豹,?拿下了藺邑。公元前312,惠王遣甘茂佐魏章略定漢中地。分三路出兵,樗里疾統率東路,甘茂統率西路。公元前300年,樗里疾卒。
可知,樗里疾與張儀共同舉薦甘茂覲見秦惠王,必須是樗里疾與張儀同時都在秦國的情況下進行的。從時間上看出,當在其公元前317年為庶長,並因功晉升右更之後,以及在公元前 312年,惠王遣甘茂佐魏章略定漢中地之前。
(三)“甘茂奔齊”至“卒於魏”
甘茂之亡秦奔齊,逢蘇代。代為齊使於秦。甘茂(委託蘇代請秦關照其妻與子)蘇代許諾。遂致使於秦。蘇代說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王不若重其贄,厚其祿以迎之,使彼來則置之鬼谷,終身勿出。”秦王曰:“善。”即賜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齊。甘茂不往。蘇代謂齊湣王(前301年—前284位17年)曰:“夫甘茂,賢人也。今秦賜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賜,好為王臣,故辭而不往。今王何以禮之?”齊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處之。秦因複甘茂之家以市於齊。齊王把甘茂留在了齊國,秦國也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賦稅徭役來同齊國爭著收買甘茂。齊使甘茂於楚,楚懷王新與秦合婚而驩。而秦聞甘茂在楚,使人謂楚王曰:“願送甘茂於秦。”楚王問於範蜎,對曰:“不可。茂誠賢者也,然不可相於秦。夫秦之有賢相,非楚國之利也。”“王必相向壽於秦,則楚國之利也。”於是使使請秦相向壽於秦。秦卒相向壽。《戰國策》中的《楚策一》、《楚策二》、《魏策》等分別記錄了楚懷王欲相甘茂於秦、魏的行動。《魏策》各章,是魏襄王前期魏國的主要政治家,政治態度傾向於反楚親齊、秦,前311年田需死後代其任魏相邦,據(前306)甘茂亡秦之後,樗里疾死(前300)之前。這期間甘茂寄居於齊,而齊王有相甘茂於魏的意圖。從策文中還可以判斷此時楚與齊、魏的邦交尚維持正常,則又必在前303年齊魏韓攻楚之前,即前305年—前303年之間。有策士為甘茂說楚懷王,正是想利用楚懷王趁翟強死之機扶植在魏代理人的想法,為甘茂的東山再起創造機會,從結果來看未能成功。而甘茂竟不得複入秦,卒於魏。魏襄王(前318─前296在位),繼任魏昭王(前295—前277在位)。甘茂在魏襄王時期(前303左右)來到魏國,約卒於魏襄王晚期至魏昭王初期。
(四)甘羅與“燕太子丹質於秦”
《史記·甘茂傳》中記載,文信侯因請張唐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則藉口辭赴相燕,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羅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今吾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為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
依上文文信侯之言:“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我們來分析一下,燕太子丹入秦為人質的大約時間。
燕太子丹(-前226年),戰國末年燕王喜的太子。《資治通鑑》卷六(始皇帝上)記載:“初,燕太子丹嘗質於趙,與王善。王即位,丹為質於秦,王不禮焉。丹怒,亡歸。”意思是說,以前太子丹質於趙國期間,曾與贏政友善。當贏政繼位之後,太子丹來到秦國為人質時,秦王贏政並沒有把太子丹放在眼裡。所以,“丹怒,亡歸”。
根據《資治通鑑》所言:“王即位,丹為質於秦”。贏政13歲繼位是在公元前247年,次年為秦王贏政元年。燕太子丹入秦為人質,當在此期間。甘羅由呂不韋引見秦始皇,並派他出使趙國。按趙悼襄王元年來算,從燕太子丹入秦為人質,到甘羅出使趙國,中間已有四年。從時間上看,此與文信侯所言“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也基本吻合。也就是說,當甘羅出使趙國時,燕太子丹還在秦國為人質。甘羅因此才對趙王這樣說:“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則伐趙,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也。今王齎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由此可知,甘羅出使趙國的時間,當在趙悼襄王在位的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36年之間。
(五)甘羅與李斯(前284年—前208)
楚國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曾與韓非一起拜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治國之道。學業完成以後,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唯有秦國具備統一天下,創立帝業的條件,於是他決定到秦國去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公元前247年,李斯來到秦國,先在秦相呂不韋手下做門客,取得呂的信任後,當上了秦王政(即秦始皇)的近侍。李斯利用經常接近秦王的機會,給秦王上表《論統一書》,勸說秦王抓緊“萬世之一時”的良機,“滅諸侯成帝業”,實現“天下一統”。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議,先任命他為長史,後又拜為客卿,命其製定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秦王政十年(前237),呂不韋死後,秦王為驅逐呂不韋的客卿下了一道逐客令,所有非秦國國籍的人一律離開秦國。李斯也在被驅逐者之列。李斯憑藉《諫逐客書》得以復職,“王乃召李斯,復其官,除逐客之令。”而甘羅此後則不聞於秦。一說約在公元前234年,韓非在秦被“李斯、姚賈害之”,嗣後甘羅隱退。據此可知,甘羅“事秦相文信侯”,是在李斯到秦國為呂不韋門客的公元前247年左右。甘羅出使趙國約在公元前244年,此時甘羅十二歲。到秦王下“逐客令”的公元前237年,甘羅約二十歲。或延續到韓非被李斯、姚賈所害的公元前234年。甘羅於此期間內為秦上卿,已二十四、五歲,當已立室娶妻。至於甘羅的去向,為何史料突然中斷了對甘羅的記載?根據甘氏譜牒記載,甘羅離開秦國,隱居於下蔡,後卒於下蔡。當地亦有甘羅墓,並建“二賢祠”紀念甘茂、甘羅。後“二賢祠”擴建為“四賢祠”,增祀管仲、鮑叔牙。
(六)甘羅與呂不韋的關係
《戰國策·秦策五》:“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羅曰:“君侯何不快甚也?”當今流傳的《戰國策》以北宋曾鞏重校定的三十三卷本為古,三十三卷本又以南宋姚宏所校《續注》本為善。清嘉慶十九年(1814) ,黃丕烈的“士禮居”覆刊宋剡川姚氏本。南宋縉雲(今浙江縉雲)鮑彪也為《戰國策》作注,稱鮑本。姚本稱:“少庶子”,官名。甘羅,文相家臣也。鮑本稱:庶子,掌諸侯卿大夫之庶子。羅,茂之孫。《正》曰:索隱引策甘羅事呂不韋為庶子,即指此也。《注》以週制言秦官,誤。鮑本又稱:庶子,本周官,秦置中庶子,為太子官。補曰:新序楚莊王蒞政云云,中庶子聞之,跪而泣曰,「臣尚衣冠禦即十三年矣」。燕策有。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衛鞅為公叔痤庶子,甘羅事呂不韋為庶子。則中庶子者,侍御左右之臣,而當時家臣亦有此名,非複週制矣。
“少庶子”,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指各國卿大夫的臣屬中年輕的家臣。卿大夫家的總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種官職,總稱為家臣。後亦泛指諸侯、王公的私臣。如《韓非子·內儲說上》雲:“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又如《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唐初經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歷史學家顏師古注:“家臣,若今諸公國官及府佐也。”所以,在《戰國策》中,甘羅對呂不韋以臣自稱,曰:“臣行之使之行,使張唐往燕國。”“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顯見,甘羅是呂不韋的家臣。
有人根據《戰國策》所云,將其理解為甘羅是呂不韋收養的“庶子”。《史記》已有明確記載,甘羅為秦左相甘茂嫡傳後裔。因此,呂不韋與甘羅之間根本不存在嫡出、庶出的父子關係,不能將“少庶子”解釋為呂不韋的庶出之子。但呂不韋與甘羅之間表現出的親密關係,也非同一般卿大夫與家臣的關係。根據筆者考證,二者之間確實存在同宗的關係。
我國古代的家族制度與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所謂宗法,是指一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標榜尊崇共同祖先。有些宗族還可包括更多的世代。西周、春秋社會情況的文獻記載中,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其起源則可追溯到更遠的世代。古史記載,夏王中康失國,其子相曾奔依同姓諸侯斟灌氏、斟尋氏。斟灌氏、斟尋氏即夏王宗族。據統計,商代銅器上的族銘文字有六七百之多,有些族銘文字是複合的,可能表示是某一較大的宗族的支派。眾多繁複的族銘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商代奴隸主貴族階級中宗族林立的情景。《左傳?定公四年》中關於周初分封諸侯的一段記載,其中提到成王分周公以“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又提到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分唐叔以“懷姓九宗,職官五正”。顯然,所謂“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在商代早已存在。一個宗族又會分裂為無數小的宗族或家族而漫無統系,因此要強調“宗其繼別子者,百世不遷”,也就是大宗要永遠受到宗奉。作為宗族的核心和象徵,必須垂之永久。實際上宗族中人口蕃衍,同出一始祖的子子孫孫不可能永久聚居一處,過若干代必然有遷居他處的。當然,遷居他處的某一系在名義上與故國舊家大宗仍會保持一定的聯繫。同一始祖的所有子孫則敬侍大宗祭始祖,這也就是《白虎通?宗族》講的“宗人將有事,族人皆侍”。
《史記·五帝本紀·正義》:“伯夷,齊太公之祖也。”《史記·齊太公世家》說:“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尚其後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根據清乾嘉時期三大考史名著之一,趙翼的《廿二史札記》考證:神農生帝魁以下二十字,各本脫,今依單本。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並為諸侯。或分掌四岳。當周室,甫侯、申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
《許姓公譜》亦載:伯夷公,名噎鳴,為舜四岳之官,治理天下有功受封於呂,太岳傳芳自此始。噎鳴公生六子:長太岳、次邰氏、三墨氏、四竹氏、五孤氏、六伯氏。太岳公生有子十一人:長簿氏、次甘氏、三州氏、四向氏、五隨氏、六先龍、七申氏、八呂氏、九岳氏、十宗氏、十一苪氏。
據《呂氏淵源和家譜世系研究》記述,秦王政11年(前236)呂不韋撰《呂氏世譜序》雲:自康公呂貸“東遷海上,呂氏之存者寡矣。公子進幾而作亡命奔韓。今距公子進五世爾。……下至於今,凡二十五世,作《呂氏世譜》以貽後人。”呂不韋自謂是呂尚的二十五世孫。
上述史籍、譜牒所載均已表明,甘氏與呂氏同為伯夷之子太岳之裔。也就是說,呂不韋與甘羅的共祖為太岳,同屬岳族之後。由此可知,呂不韋無論是從同族共祖的意義上,還是從相國、文信侯的地位上,都有可能對本宗族後輩加以提攜與呵護。因此,甘羅既是呂不韋的同宗,也是其“家臣”。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同於其他如李斯等人那樣的普通門客。所以,呂不韋在秦始皇面前極力舉薦甘羅,而不是荀子的學生李斯,並促使甘羅十二歲即為始皇上卿。“文信侯乃入言之於始皇曰:'昔甘茂之(曾)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孫,諸侯皆聞之。今者張唐欲稱疾不肯行,甘羅說而行之。今原先報趙,請許遣之。'始皇召見,使甘羅於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正因如此,當秦始皇下“逐客令”時,甘羅則無疑受到嚴重牽涉。即使在“逐客令”很快被廢除之後,甘羅也深知自己已失去繼續在秦國為官的可能性,必須就此歸隱下蔡,以求自保。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也就可以理解,《史記》對於甘羅的記載為何戛然而止的原因。或許,當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也無法斷定甘羅的確切下落。
(七)關於甘龍與甘茂
參考《史記》【索隱】:甘龍,“孝公之臣,甘姓,龍名也。甘氏出春秋時甘昭公王子帶後”。這一說法目前尚查無史據。甘龍在秦獻公(前384—前362在位)時主政並長期領國。獻公死,孝公即位(前361—前338在位)。秦孝公三年(前359),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大臣甘龍、杜摯等極力反對。商鞅全面變法時甘龍虛位,靜觀其變。甘龍為秦國上大夫,後為太師。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遷都至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進一步進行變法。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至邊關,欲宿客舍,店家怕“連坐”不敢留;欲往魏,魏人亦不願留。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擊鄭國,秦國發兵討之,殺鞅於鄭國黽池,死後被秦惠王處“ 車裂之刑”於彤,滅商君之族。《史記》中並未記載甘龍的生卒年代,據其在秦從政的經歷,約在秦孝公時期已去世。
雖無從考證索隱所注:甘龍出自“春秋時甘昭公後”是否真實,但僅依照史書及相關註釋所云,甘龍與甘茂之間似乎是缺少了一種同族的親密關係,甚至不如《史記》對呂不韋與甘羅之間親密關係的記述。從現有的史料及個人認知的情況來看,其一,甘龍很可能是以周王室姬叔帶後裔舊貴族的身份擔任秦獻公、秦孝公的上大夫,而此前的甘茂家族並沒有仕於秦的任何記載;其二,甘龍長期居住在秦國,而甘茂家族則長期居住在齊國,爾後又遷下蔡;其三,當甘茂入秦之初,並未受到王室舊貴族的禮遇而獲得較高官職,他完全依靠個人的智慧與軍功得到晉升。可以設想,若甘茂與甘龍之間確實存在近親血緣關係,在《史記·甘茂傳》中必然有所反映。如果二者為同族之人,又先後同為秦國重臣,再加上後來的甘羅,可謂世代顯著於秦。如此精彩的史實與顯赫的家族,司馬遷又豈能忽略不記?由此看來,甘茂與甘龍的家族背景不盡相同,也很難將他們以同宗共祖相聯繫。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為什麼《史記》索隱僅僅對甘龍註解為“甘昭公後”,而對甘茂的出身卻沒有任何註解?至此,二者並非同宗之“甘”,這種可能性已基本顯現。儘管如此,甘龍與甘茂依然被後世學者統統列為甘氏之古賢,而甘氏各家譜牒也照抄不誤,也統統將他們錄於譜牒,以示對古賢之敬畏。可以說,凡甘氏之古賢,皆得到了所有甘氏的尊奉。可見,天下甘氏和合融洽,並非始於今世。
不過,筆者不得不指出修譜中的弊端。綜觀各家甘氏譜牒的世系吊圖,頻見胡亂編造而杜撰出的“完整吊圖”。譜牒之修,貴於本原,恥於冗偽。“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見《莊子·外篇》)。雖然由於歷史的原故,我們無法完整地將所有先祖一代不缺的列於世系吊圖,但可經過審慎考證後備註於譜端譜末,切忌人為隨意取捨。更不可不加嚴謹考證便以一己之見發出妄言,胡亂“呼籲”各家甘氏“重新認祖歸宗”。若此,雖初衷於敬祖,反貽誤於子孫,後世之亂自斯而始,罪莫大焉!
(八)關於甘德與甘茂
西漢學者楊雄(前53—公元18),仿《論語》作《法言》。而為《法言》註釋全書的是汪榮寶(1878-1933),其書曰《法言義疏》。在《法言義疏》中,有關甘德的記述如下:【或問:“星有甘、石,何如?”〔注〕甘公、石申,夫善觀天文者也。曰:“在德不在星。德隆則晷星,星隆則晷德也。”〔疏〕“星有甘、石”者,史記天官書云:“昔之傳天數者,在齊,甘公;魏,石申。”集解引徐廣云:“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魯人。”正義引七錄雲:“楚人,戰國時作天文星占八卷。”漢書藝文志亦作“楚有甘公”。史記張耳陳餘傳:“甘公曰:'漢王之入關,五星聚東井。東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筆者註:一說,此相星者為漢之甘均)。集解引文穎雲:“善說星者,甘氏也。”索隱雲:“天官書云齊甘公,藝文志雲楚有甘公,齊、楚不同。(未知孰是。)劉歆七略云:'公,一名德。'”按:《潛夫論·志氏姓》州、蒲、甘、戲、露、怡皆姜姓也,則甘與齊為同姓。蓋本為齊人,後家於楚歟?續天文志、隋書、晉書天文志皆以為齊人。】
《史記·天官書》、《漢書·續天文志》、《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等,皆認為甘德為齊國人。《法言義疏》認為:“甘與齊為同姓”,是指同為姜姓。可見,大多史書對於甘氏的記載基本是一致的。當然,也有認為甘氏是楚國人的。首先回答,為什麼認為甘氏是齊國人?因為姜齊呂氏與甘氏同為姜姓四岳之裔。甘德與甘茂的先輩居於齊國,概因與姜齊為同姓之族,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再回答,為什麼會有人認為甘氏是楚國人?經筆者考證,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齊康公死,姜齊絕祀,姜姓族裔相繼外遷而散居各地,甘茂家族也遷居到了楚國下蔡。甘氏唐代墓誌碑文亦確認,其家族“自齊至楚”的一段史實。甘德與甘茂當為同時期遷徙的甘氏家族成員。由此緣故,歷史上才會出現或稱甘氏為齊人,或稱甘氏為楚人而不相一致的說法。同時也印證了《法言義疏》中“甘與齊為同姓。蓋本為齊人,後家於楚歟?”的說法。
有學者認為,甘德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四世紀中葉(前367—前334),經考證,甘德在此時期已觀測到木星的最後的衛星“木衛二”;也有專家考證認為,甘德的活動年代當在齊威王、齊宣王時代。齊威王於前356—前320在位、齊宣王於前319—前301在位。齊桓公時始建稷下學宮,到齊威王時進一步擴建,在齊宣王時規模和成就達到頂峰。當時諸子並作,雲集齊國稷下,展開百家爭鳴,甘德即是百家中一家代表人物。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甘氏四七法》一卷。鑑於上述兩種說法在年代概念上存在重合,筆者認為甘德的活動年代應介於前356年—前301年之間,而主要又在稷下學宮的頂峰時期比較可信。於此時期,則與甘茂(約前339出生—前306奔齊)大部分的活動年代相重疊,二者之間在活動年代上也比較接近。如此看來,甘德或許略早於甘茂。至於甘德與甘茂之間在家族中的確切關係,則有待進一步考證。
《左傳》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曰:“冕服採章對被發左衽,則為有光華也,釋詁雲:'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就姓氏源流發展的總體而言,炎帝后裔的流傳衍播,脈絡清楚,次序井然。他們遺傳至今的後裔血脈,絕大多數可以比較清楚的追溯到炎帝的當初世系。這在我國,的確同黃帝世系一般,如瓜引蔓,條分縷析,綿延不絕,是世界民族發展史上奇觀。
總之,吾族甘姓成族,由來有自,世係來歷大著。子孫益眾,瓜瓞綿綿,分支別派,各自成族。昭目統紀,忽隱忽現,有所缺錄,難以辨別,幸承先世遺留之紀載,親疏有節,世系代代相續,不至泯滅。謹將吾甘氏源流考承,先後撰錄,以待後考。(此文結束)
你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2016-04-01 11:20:11
我們所談到姓氏,其實必須說明在姓氏產生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是兩個詞(是不是當初學文言文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氏是由姓分化出來的,而且是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氏合二為一是在秦漢之時,也就是秦漢的時候,姓和氏就算作一個詞了,姓氏也就逐漸穩定了。
關於姓氏的作用,「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可以這麼理解,姓是一個大家族,氏是小分支,同姓之間由於有血緣關係,所以一般同姓的是不能通婚的;對氏而言,即使是同一個氏,但只要不是同姓的就可以通婚。舉個栗子,假如我李氏,你張氏(當然得是一男一女),我們倆的姓氏都是由姬姓中分化出來的,那麼我們倆不能通婚;假如我王氏,你也王氏,但是我是嬴姓王氏,你是姚姓王氏,那麼咱倆結合是OK的!
秦漢之前,姓氏是貴族的標誌之一,一般的平民和奴隸是沒有氏的(可以有名字),不過即使他們有,然並卵,史書上又不會記載(秦漢之前史書上能出現的名字可都是貴族或者貴族後裔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前那部分歷史就是貴族史,畢竟那時候沒現在記錄東西這麼方便,對貴族而言記錄工具都算是奢飾品!當然即便你是貴族,也不一定出現在史書上。
姓氏如果追根溯源可以追到黃帝(再往前就不好說了),黃帝的部落為姬姓部落,炎帝的部落為姜姓部落,後來大家也知道,黃帝和炎帝兩個部落幹了一仗後聯合了起來(後來又與蚩尤的部落幹了一仗)。並在黃河流域活動(基本相當於現在的河南、陝西、甘肅)。據說黃帝生了25個兒子,其中有14個兒子得了姓(這14個兒子應該是比較有出息有能力地建立自己的部落方國),總共12個姓(根據抽屜原理,自然是有重姓的)。黃帝之後便是五帝時期(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基本都是黃帝的後裔,我們所說的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音同「似」)、妘(音同「雲」)、媯(音同「規」)、姞(音同「吉」),另一說為姬、姜、姚、嬴、姒、妘、媯、妊(音同「韌」))始祖不外乎三皇五帝。
上古八大姓在現在看來很多都已經很少見甚至消失了(姜、姚還算常見),其實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通過不斷地分化直接或間接產生了很多姓氏,如姬姓衍生出了至少四五百個姓氏,姜姓衍生出了上百個姓氏,贏姓十四氏產生後又從這十四個姓氏里產生了幾十個姓氏……(這些姓氏都是針對現在而言的,歷史上所產生的其他現在已經沒有姓氏就更多了。有興趣的可以查下自己的姓氏是從哪個八大姓產生出來的)。
姓氏在周朝以前產生的速度是比較慢的(也可能限於文獻我們了解到的太少),大體來說應該是隨著人口增長,小部落逐漸變成大部落,那麼就有新的部落從原有部落中分出來,並給自己的部落取了新的姓或氏(也有沿用之前部落的),比如黃帝賜了14個兒子共12個姓,他們從黃帝的部落中獨立出來,到了堯舜禹時期,有些都已經建立起自己的方國了(這個有點類似村落的形成,剛開始的時候,一個地方遷過來幾戶人家,隨著繁衍,慢慢人多了就形成一個村子,而這時候也必定有人從這個村子遷往別的地方……)。
夏商時期,由於史料缺乏,我們知道的關於姓氏的內容並不算多,但基本可以斷定,人口在增多,姓氏也在增多,只不過那個時候產生的很多姓氏現在早已不用了,到了周朝,由於普遍實行了分封制(夏商時期應該也有分封,只不過分封制到了西周各方面更加成熟),周國為天下的共主(就相當於現在的英國之於大英國協,只不過那時候國家很多,有上千個),當時除了周國外,之前夏商時期還存在的很多國家,自然周王室也分封了許多國家,比如晉國、燕國、魯國等等,他們的國君都是周天子的兄弟子嗣(因周王室是姬姓,被分封的這些國家也叫姬姓國),也有分封的其他外姓,如齊國就是姜子牙的封地,後來很多姓就是跟著國家名字出現的,國家被滅之後,之前的掌權貴族就以國家為姓,比如徐姓源自徐國;陳姓源於陳國等。除了以國為姓外,以采邑(國君給的封地,可以說是國家的縮小版,但又很不同)為姓的也比較多,還有些是以官職啊、出生地啊、祖先諡號、封號(馬姓的得姓就是因為趙奢被封了馬服君,後人為馬服氏,再後來簡化為單姓馬),可以說先秦是氏大量產生的時期,因為產生的方式很多,姓氏的數量就大為增加了。秦漢之後,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了,姓氏便成了一個詞。
隨著歷史發展,姓氏雖然逐漸穩定,但也有新的變化,一方面一些姓氏逐漸消失,人丁稀少無以為繼、複姓嫌麻煩改單姓等原因都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姓氏,新姓氏的產生很多來源於少數民族(古代的非漢人,中國人也習慣稱為少數民族)改姓,也有按照先秦方式產生的姓氏(比較少了而已,畢竟常用漢字也才幾千嘛),還有的是避諱、避禍啊產生的新姓氏;再有就是姓氏轉換,就是改過的姓之前已經存在,比如皇帝給某大臣賜姓啊、因其他原因換了別的姓的,正因為此,有些姓氏的來源很複雜。
那麼到現在來講,我們用的姓氏已經相對來說少了很多了(全國總共也就兩三千個姓氏吧),大多數都是單姓,複姓的都比較少了更別說多字姓的(多字姓的一般以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居多),可即便如此,有時候你看到某個人的姓氏也會奇怪:還有姓這個的?社長只能說:中國姓氏無奇不有!也有很多小夥伴比較迷戀複姓,比如社長我。最近些年電視上經常看到劇中人物姓歐陽的、上官的、慕容的等等複姓,很多小夥伴也很想給自己起個高大上的複姓,畢竟來說有些姓太普通了就沒新意了嘛!有些做父母多麼想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於是複姓又越產越多了(怎麼來的?還不是父親的姓加母親的姓嘛!/偷笑ing),如果對複姓或者稀奇姓氏感興趣的朋友我們專門找個機會探討,社長保證給你推薦一個高大上的姓!下一次我們還往古代穿越,通過幾個例子看看姓氏到底怎麼衍變的!
最後為幫助大家理解姓和氏這兩個詞,附上一篇專業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解讀: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對於「姓」,《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因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這個解釋說的是,「姓」是個形聲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讀音,意義是從「女」得來的,「姓」的本義可以理解為:源於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屬的共同標誌。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姓的起源與發展
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我國姓氏萌生於人類早期的原始部落,源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原義為「超自然保護神及其親族」。遠古時期,人們認為每個氏族均起源於某種自然物象或動、植物,如:日月星辰、山川岩石、風雲雷電、花草樹木、龍鳳虎豹、牛羊犬馬、禽鳥蟲蟻……只要該氏族的始植母與之接觸、感應,即會衍生後代,所以圖騰物象就成為氏族的祖先,成為本氏族祭祀、崇拜的保護神,即辨認血緣氏系及親屬關係的依據,也是維繫本氏族血緣氏系及親屬關係的標誌,進而演化為該氏族共有姓源。
在近年來考古發掘的成果中,也不乏姓氏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圖騰崇拜的例證。如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器上繪有鳥、蛙的圖像;仰韶文化的彩陶器上,除魚、鳥、鹿、蛙等圖像外,還有人面獸身、人首蟲身等圖像。這些均可能是當時氏族的圖騰,即原始的「姓」的標誌。在已發現的殷商甲骨卜辭中,也可以辯認出二百多個有「圖騰」意義的族名。
在先秦文獻典籍中,關於原始氏族部落及其始祖源於圖騰物像的神話傳說,更是屢見不鮮。如炎帝神農氏,其母名安登,因感應神龍繞身而生炎帝於姜水,因而炎帝神農氏以姜為姓;黃帝軒轅氏之母附寶,因在大野中見雷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有孕,生黃帝於軒轅之丘,育於姬水之畔,故以
姬為姓;夏祖女志夢演星落地,化為神珠薏苡(車前子),後而有孕,生下大禹,故夏人以薏苡為圖騰,以姒為姓(姒即苡字的演化);商祖簡狄則是因吞食玄鳥之卵而生契,故以鳥為圖騰,以子為姓(子即卵);周祖姜嫄因踐巨人之跡(熊跡)而生后稷,故周人以熊為圖騰,以姬為姓(右為熊跡之形,從女旁而為姬)……
在母系氏族社會,「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世系的計算只能以母係為准。凡在一個氏族名下的全體成員均出自一個共同的母系祖先,從母而得姓,即《左傳》所說「因生賜姓」。所以《說文解字》解釋「姓」的造字結構是「從女,從生」的會意字。我國古代的許多姓氏,多從女字,如姚、姬、媯、妊、姜等。在已知商代甲骨文卜辭中也有「帚嫀」、「帚妹」、「帚好」、「帚妃」的記述,從而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姓氏源於母系氏族社會圖騰崇拜的歷史淵源由原始社會的圖騰演變為姓族組織,這是姓氏的首次演變,亦即姓的產生。這時,姓作為氏族的標誌和徽號,其功能就在於維持這一「同姓」全體成員共同世系,藉以把不同血緣的氏族區別開來。從此,姓即成為區分族別,維繫血緣世系的歷史憑籍和血緣紐帶。
氏的產生和演變
在中國古代先秦時期,標誌部族、宗族的徽號,除姓之外,還有氏的稱謂。而「氏」字的造字結構,在甲骨文中解釋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故後世多用「尋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認祖尋宗,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結。
《左傳·隱公八年》有一段著名文寧,精要地闡明了「姓」「氏」之間的關係和區別:「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說,天子分封諸侯,根據出生而賜姓,又分封土地而稱氏,諸侯以字作為諡號,後人便作為族號;擔任官職而世代有功者,就以官名為族號;也有以受封采邑作為族號的。這裡的族號,就是「氏」。
氏的出現較姓為晚,是姓所衍生的產物,即姓的支族。氏約起於父系氏族社會,盛行於周代的分封制度,鄭樵《通志·氏族略·序》中稱: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說,先秦時期,氏不僅是部族、宗支的徽號,也足社會地位尊卑、貴賤的標誌。最初,氏是同姓部落的名稱,後來則逐漸演變為專指部落首領相沿承襲的尊號。傳說中父系社會英雄人物的稱號,均加「氏」以尊稱,如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即是例證。
這種以「氏」別貴賤的風尚,在從父系氏族社會到先秦時期這一歷史階段,相當盛行,形成「同姓異氏,一姓多氏」社會格局。如炎帝神農氏本來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後裔卻有烈山氏、祝融氏,及齊、呂、申、許等氏族分支;黃帝軒轅氏為姬姓部落的始祖,但他的25個兒子,卻分為12胞族(氏族);太昊伏羲氏(庖犧氏),少昊金天氏,本是東方鳳姓部落的首領,是以鳥為圖騰的部族(鳳即鳳鳥),其後裔則蕃衍為鳳鳥氏、玄鳥氏、丹鳥氏、青鳥氏、鳩氏、爽鳩氏、伯趙氏及「五雉」、「九扈」等24個「以鳥名官」的氏族。
這樣隨著父權制的確立和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漸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所有的血緣關係,均由父系來確認。所以母系姓族之解體,父系氏族之興起,成為姓氏演變過程中叉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夏代的姓氏情況,因缺乏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難以詳知,但據《史記·夏本紀》和《世本·氏姓篇》載錄,夏禹為姒姓,其後分封,以國為氏的部族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莫氏、斟戈氏及有南氏、有鄩氏等十餘個姓氏。
商朝是典型的奴隸制王朝,國家機構已經形成,「胙土命氏」正式成為姓氏產生的主要途徑。商朝帝王嫡子有繼承王位的權利,某地庶子則有「胙土命氏」的分封權益。一些有功於王室的功勳大臣,及臣服於商王朝的附庸部落,依據其社會地位,也被封賜相應的侯國、采邑。因而商代的姓氏較夏代大為增多,史稱商代有「八百諸侯」。見於《史記·殷本紀》和《世本》等文獻記載的姓氏有數十餘個。如殷氏、來氏、宋氏、稚氏、時氏、蕭氏、黎氏、空相氏、北殷氏、目夷氏、崇氏、周氏、杞氏、耿氏、微氏、箕氏、阮氏等,皆是以國為氏,至今有相當一部分仍在沿用。在《尚書·盤庚》中,將殷商貴族大姓總稱為「百姓」。此處的「百姓」二字,是氏族社會時期,「禪讓」制度流傳下的大族舊姓,與萬民相對,原意是指有一定社會地位,被王室「胙土命氏」的貴族階層。之後,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朝代的更迭,這些貴族階層失去了原有的封邑和地位,淪為普通庶民,但卻保留了原有的姓氏,成為當今姓氏的重要來源,也是後世歷代庶民統稱為「百姓」的典故。
若您對於佛、道、儒、易、醫、兵、樂等國學經典文化感興趣,特邀請您關注雜談,與我一起讀書研學,雜談人生百態!顯諸仁,藏諸用。(藏諸用)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anoB4.html
我國讀音最複雜的幾個姓,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2016-07-19 由 余老太讀史 發表于 歷史
覃姓是一個有多種讀音的姓氏,不同的讀音代表著不同的覃字在讀為tan時,所代表的姓氏血統與譚姓相同,相傳其姓氏本來也就是由「譚」字去掉偏旁而來的。漢代時,譚姓人中有人與名將韓信關係密切,後來韓信因故被殺,他怕受牽連,便攜家人逃往外地,改姓為覃,他的後代在後來也相沿以覃為姓。歷史上,這支覃姓人以齊郡(治所在今山東淄博)為郡望,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和關隴地區。
覃字讀為(Xún 音荀)時,主要是指居住在長江以南原古代蠻族或巴蜀區的覃姓人。早在漢代時,澧中、平川、賜州等地的蠻族中都有覃姓,蜀郡也有覃姓。至南朝梁時,出自這一支派的覃姓人還出了一位名為覃元先的名人,官至東寧州刺史。直到清代,居住在今四川一帶的覃姓人仍把自己的姓氏讀為 Xún。
覃字讀為(Qín 音秦)時,主要指生活在今廣西一帶的覃姓人。相傳,他們姓氏的讀音原為tan,與表示品嘗之意的「啖」字同音,後訛為 Qín,遂相沿成習。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出自這一支派的覃姓人大約有50萬,而廣西也因此是全國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 郗(Chī,Xī):
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裔,以邑名為氏。黃帝之子玄囂,其後代有叫蘇忿生的,周武王時官至司寇,負責訴訟事宜,有清正之聲。蘇忿生支庶子受封於郗邑(今河南省泌陽縣),其後人遂以封邑命姓,稱為郗姓。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蘇氏分支出來的。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郗姓出姬姓,是高陽氏的後代,蘇忿生的支子被封於郗邑,後代因而以此為氏,望族出於高平。而根據《路氏》上說,蘇氏的兒子被封於郗,以郗為姓,稱為郗氏。周朝時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陽縣。姓郗中國人的最早發祥地,就在沁陽,後來他們卻在山東的高平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孫比較少。望族居於高平郡,就是現在的山東金鄉縣西北。當今,郗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賁(Bēn,Féi 兩支,字同音異,源流有別):
1、出自春秋魯國縣賁父,以祖字為姓。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及《元的姓纂》載,賁姓起源於春秋魯國,魯國有一個貴族叫縣賁父,他的後代取賁(Bēn 音奔)字作為姓,世代相傳,遂成賁氏。此處賁字讀作「奔」音。
2、出自春秋晉國苗賁父,以祖字為姓。相傳,賁姓出自苗氏,春秋時晉國大夫苗賁父之後,以賁(Bēn 音奔)字為氏,成為賁姓的另一支。此處賁字讀作「奔」音。
3、出自春秋時秦國,有貴族姓賁。據《風俗通》載,源於秦國的王族,秦非子之後有叫賁父的,其子孫就取賁(Féi 音肥)字為姓,世代相傳,遂成賁氏。此處賁字讀作「肥」音。
隗(Kuí,Wěi):
1、出自夏朝帝王后代,以國名為氏。湯滅夏桀後,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的後代到隗邑作首領,並讓他們建立了大隗國(今湖北省秭歸東南一帶),其國君稱為大隗氏。大隗國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是楚國的同姓國,公元前634年被楚所滅。其後世子孫以原國名為氏,稱為隗姓。又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記載,隗姓是春秋時翟國的姓氏,春秋時翟國、隗中在今湖北省秭歸東南一帶。
2、據《左傳》記載,春秋時,狄人討伐廧咎如時,俘獲了他的兩個女兒淑隗和季隗。她們的後代以隗為氏,稱隗氏。
3、出自中原北部有少數民族赤狄人,他們中大多姓隗。春秋時期,周代中原北部的遊牧民族赤狄人姓隗。赤狄人活動於晉、衛、魯、邢一帶,開始同華夏族通婚。公元前六世紀末,晉國大舉進攻赤狄諸部落,赤狄人大多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於晉人。赤狄後裔沿用隗姓,後來成為漢姓。
郇(Xún,Huán):
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子之後,以國名為氏。據《姓纂》載,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於郇(今山西省臨城)為伯爵,史稱郇伯、郇侯,建立郇國(Xún 音旬)。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裔遂以國名郇為姓,稱為郇氏。
得姓始祖:郇侯。西周初期,周文王將自己的十七子姬葡分封於古郇國,稱為郇侯,古郇國定都於新絳西。山西省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東,原來屬於古郇國的疆土。歷史上的古郇國最終被晉武公所滅。到後來,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的國都在安邑,後遷徙大梁(今河南省洛陽),韓國的都城原來在曲沃,後來也曾定都襄垣(今長治市),而趙國的國都在邯鄲。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說,是周文王的第十七個兒子郇侯的後代,子孫以國為氏,後來有的去掉邑旁加草為荀姓。因此,郇、荀兩姓同源。晉國有荀林之生兒子庚,裔孫叫況,後代又分為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姓氏。」故郇、荀氏後人尊郇侯為荀姓的得姓始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n3epl.html
你了解你的姓氏起源嗎?這些古老姓氏才是中華民族的萬姓之祖!
2017-03-05 由 一點悅讀 發表于 文化
姓氏作為一條強化宗族血緣關係的紐帶,對華夏民族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每一個姓氏都有著一個古老的起源故事,都承載著華夏文明滄桑而厚重人文內涵、訴說著延續千年的歷史發展脈絡。
姓氏的起源要追溯到遠古時期的母系社會,那時姓的產生就是為了防止同姓族落之間的通婚。遠古時期家庭尚未形成,人們過著遊獵和群居的原始生活,男子外出遊獵、女子則定居一方從事生產採集,在這種生活方式和狀態下,男女之間沒有固定的配偶關係,因此女子生下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群居的大家族中,母親成了後代子女唯一可以確定的宗親。因為不管是誰,他的生命都是母親帶來的,所以就產生了以母為姓的族落,而「姓」、分為「女」、「生」,也即「生母」的意思。
在以母姓為核心的遠古時期,產生過八大姓,這些姓或者以所居之地命名、或者因圖騰而起,在後世的發展中,這些姓又不斷演變發展成其他的姓,可以說這八大姓是現在百家之姓的起源和宗祖,後世將這八大姓稱為中華上古八大姓。那麼作為中華百姓之祖的上古八大姓到底有哪些呢?
一.姬姓
姬姓是華夏始祖黃帝的姓,因為黃帝長期居住在姬水之地,因此以姬水這一地名作為自己的姓。姬姓在《百家姓》中排名297位,現在的周、吳、鄭、王、魯等姓氏都是姬姓衍生出來的分支。
二.姜姓
姜姓是神農氏炎帝的姓,因為炎帝生於姜水、所以以此地名作姓。姜姓在《百家姓》中排名32位,姜姓人口占到了漢族總人口的0.3%左右,現在的呂、許、淳于、東郭等姓氏都是由姜姓衍生而來。
三.姚姓
據記載、姚姓是舜的姓,而舜帝本名姚重華。因為他出生在姚墟,所以得此姓。姚姓在《百家姓》中排名51位。舜帝姚重華的後裔分支成了陳、王,胡、陸、潘、孫等數十個大姓,更有數百個小姓,可以說舜帝姚重華的子孫後代遍布華夏九州。
四.贏姓
據《史記》記載、贏姓是舜帝賜給臣子的姓氏。舜帝在即位後,選派少昊的後裔伯益擔任馴服鳥獸的官職,伯益盡忠盡責、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舜帝為了獎勵他,便賜給他「贏」的姓氏。現在的徐、江、秦、趙、黃、梁、馬等姓均來源於贏姓。
五.姒姓
姒姓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姓,關於姒姓的來源說法不一、但是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姒姓是堯帝賜給大禹的姓。儘管姒姓有著四五千年的歷史,但是在現在卻是一個人口只有2000多人的小姓,不過姒姓衍生出了夏、曾、鮑、歐陽等氏,這些以氏為姓的人卻很多。
六.妘姓
要了解妘姓、首先要認識三皇五帝之一的赤帝——祝融氏。祝融是顓頊帝的孫子,本名重黎,據說是他發明了火種,教會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因此他也被後世稱為火神。祝融死後,他的後裔分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個姓氏、而妘姓正是其中之一。
七.媯姓
媯是堯帝的封地,屬於以封邑之地為姓,媯姓為上古時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堯帝。薛、 陳、胡、袁、田、齊、王、孫等姓氏均是由媯姓分之而來。雖然媯姓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姓氏之一,但是在《百家姓》中未能排進前一千位。
八.姞姓
姞姓是黃帝賜予他一個兒子的姓。據說黃帝的一個兒子曾擔任過黃帝部落聯盟中「姞姓部落」的首領,後來黃帝就賜他這個兒子為「姞姓」,獲得賜姓以後的他建立起了較為強大的「」姞姓氏族,在不斷的發展演化中他的後裔分支為吉、雍、楊、孔、尹、蔡、魯、允等姓氏。
中華上古八姓均以「女」字作為偏旁部首,也恰恰說明姓在遠古時期的母系社會是以生母之姓為核心的,儘管現在的姓與氏的界限概念已經全部模糊化,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否定母姓在整個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b2kmm96.html
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的上古八大姓中,姓「姬」、「姒」、「媯」、「姚」、「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
從古至今、從少到老,我們都有屬於的名字,自己的稱呼。歷史曾出現過數萬種姓氏,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上古八大姓的姬、姜、姒、嬴、妘、媯、姚、姞,亦被稱為八大神。
來自遠古大神!中國最高貴的「8大姓氏」 你們是神的後裔 https://bit.ly/3D2YXHl
▲ 上古八大姓的姬、姜、姒、嬴、妘、媯、姚、姞,亦被稱為八大神。(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隨著母系社會的發展,姓氏便有了嚴格的區分。姓指的是母系,氏指的是父系;進而為了更好區分人與野獸,種族之間的關係,也為了更好的在群落中能有跡可循。作為姓氏創始人的伏羲氏認為,近親之間是不能通婚的,這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關係著我們的子孫後代,因此到他這個時代,姓氏真正得到落實。
很多傳聞也曾說過,姓氏源於黃帝,是因他在賜予其14子姓名時產生(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在歷史的足跡上,我們能看到的關於黃帝所創的姓氏就是周朝時所慣用的姬姓,它最初來源於黃帝,甚至在後來的姓氏中,他們的名字都是以黃帝所創的14子姓氏為由所作。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 傳說姓氏源於黃帝,是因他在賜予其14子姓名時產生。(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人們學會了文字,能用文字來記載生活的點滴。到周朝以後,姓氏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在三皇五帝所創姓氏的基礎上人們又使用了新姓氏,甚至用朝代來命名,由此衍生了我們現如今所使用的眾多姓氏,姓氏的歷史可謂時從有人類足跡時便開始存在,是人類歷史的最好傳承。
來自遠古大神!中國最高貴的「8大姓氏」 你們是神的後裔 https://bit.ly/3D2YXH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