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儋耳/蘇軾《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tFGuQ9


才女不寐!用寫作創造自我不朽的清代女性文人
漢學家艾朗諾 (Ronald Egan) 曾指出,中國傳統社會普遍認為女性的文藝之才是重擔、負累(burden),女性作家的手筆如同身體的一部份,不應該暴露。因此,彼時女性創作者不管寫得多好,都無法安心地把作品流傳出去,多數寫完後即焚燒或死前全部毀棄,才能確保自己是清白的、受人尊敬的菁英女性。即使如此,仍有女性創作者展現不一樣的態度。
 故事
2018-02-15 12:00
 推文到plurk
◎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
19 世紀末,全球女性才逐步擁有投票與參政權,時至今日,許多社會運動者依然奮力在男性掌權的社會中爭取女權。
2017 年 12 月中研院「知識饗宴」演講邀請到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胡曉真,以「從才女之累到才女不寐──清代女性小說中的情感與想像」為主題,從清代的彈詞小說闡述女性作家如何在中國傳統社會藉由文學找到壓抑生活的破口,發展屬於女性作家的文藝社群,進而書寫女人心事
然而,距今約 250 年前,中國傳統社會的女作家也遭遇類似男性霸權的困境,不過她們寄情於寫作,試圖走出閨房,以抗衡男性文人掌權的主流社會體制規範表達更深層的情慾感受與對家國社會的關懷。
不願為累所累的李清照
漢學家艾朗諾 (Ronald Egan) 曾指出,中國傳統社會普遍認為女性的文藝之才是重擔、負累(burden),女性作家的手筆如同身體的一部份,不應該暴露。因此,彼時女性創作者不管寫得多好,都無法安心地把作品流傳出去,多數寫完後即焚燒或死前全部毀棄,才能確保自己是清白的、受人尊敬的菁英女性。
即使如此,仍有女性創作者展現不一樣的態度。
詞人李清照,便試圖衝破宋代社會對女性的限制。
李清照除了寫尋尋覓覓,也有許多對大時代不滿的作品,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胡曉真引述艾朗諾的觀點表示,宋代並非沒有女性寫作,只是沒有廣為流傳,而李清照不忌諱傳播作品,且試圖把自己塑造成和男性文人相同的地位,剝除社會強加於女性之「累」
李清照像,清代崔錯繪。(圖片來源│Cui Cuo (崔错), attributed to Zhao Bingzhen school – Palace Museum, Beijing)
《再生緣》中的明清女性心聲
相較於在男性文人把持的社會中掙扎的宋代女性,明清時期的女作家雖然仍受社會規範限制,但創作慾望更發達,作品流傳更廣。胡曉真說:「明清時期女作家會形成地域、師門、家族或心靈上的群體,全心全意投入創作,廢寢忘食,以此為榮。」不過,女作家並沒有因此擺脫負累,還是持續掙扎奮鬥。
因為「正位於內」仍是彼時女性的枷鎖。
其中,就敘事文學來說,流傳較廣的屬清代女作家陳端生所著的《再生緣》多達 60 萬字的書中描寫元代的三大家族故事:女主角孟麗君才貌雙全,但為躲避他人構陷,女扮男裝且更名潛逃,之後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廷,官拜兵部尚書。雖與夫婿身處同一朝廷,但並未相認。後來因酒醉暴露身份,父親、未婚夫和皇帝不斷壓迫她承認自己為女性,致使她進退兩難。
然而,因為作家陳端生的真實生活遭逢鉅變,《再生緣》隨之戛然而止。中斷寫作 14 年後,受盡人生磨難的陳端生重新提筆寫作《再生緣》,不過最終仍沒有完成,而由後人增補結局。
胡曉真表示,儘管陳端生歷盡艱辛,面對女性生命困境有許多反思,但《再生緣》女主角孟麗君應該卸下官服,重新戴上金釵?抑或無論如何也不應放棄政治生命?陳端生似乎仍無法替孟麗君作出抉擇。
清代女作家陳端生(圖片來源:https://goo.gl/6M7mtG)
清代女性的密語之地:彈詞小說
胡曉真指出,《再生緣》在江南地區流傳廣泛,主因也是使用當時流行的講唱藝術「彈詞」形式創作。
彈詞以七字體為主,韻散交雜,表演時以三弦、琵琶伴奏,風格細膩柔美、纏綿。而明清女作家選擇彈詞,是因為當時女性喜歡聽彈詞表演,預期其他女性可能也喜歡,自然以此形式創作。
再者,彈詞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男性文人對於女性用彈詞形式創作根本不屑一顧,不讀也不看。胡曉真表示,壞處是女性作品無法得到更多注意;好處是女性可以寫出詩、詞中不便表達的情感慾望,而不碰觸到當時男性文人的主流社會規範,藉此擺脫不少才女之累。
以文學突圍 創造不朽的可能
胡曉真進一步欲傳達的是,不論是李清照或是陳端生,明清女作家的寫作都在為自己創造「不朽」的可能性。此語源自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
對當時女性而言,名聲隨血肉灰飛煙滅是非常深沉的恐懼,因此女作家追求留存於世的可能,而立言即是在閨房也能從事的創作活動,寫虛構小說時也在寫自己,所謂「才女不寐」即是從追求不朽的創作中產生。
除了追求終極的人生不朽的生命意義,根據胡曉真的研究,以《再生緣》開展的文本網絡也可以看到清代女性小說發展的重點,包括走出閨門進宮當官,建立個人公眾事業,以及探索個人情感與情慾的可能。
但因時代限制,故事幾乎都是以女主角「女扮男裝」推展情節。
《再生緣》的餘波蕩漾:女扮男裝的實驗寫作
如清代李桂玉的《榴花夢》盛極一時,故事中的女主角幾乎都透過「女扮男裝」追求成功。《榴花夢》的女主角桂桓魁生於唐代,女扮男裝經略天下,文治武功震古鑠今,因而被皇帝封為藩王。此外,也絕不會忽略女性的情感面,如《榴花夢》中深刻地以血淚刻劃桂桓魁和女扮男裝的表妹的同性之情。
胡曉真說:「榴花夢中的性別轉換很複雜,包括情慾、感情佔有,以及與男性競逐的情節,太多層次都值得當代讀者去想像。」
清代作家邱心如則認為《再生緣》的孟麗君不肯換回女裝,讓父母憂心實為不孝。因此,其著作《筆生花》便設計一位近似孟麗君的女主角。不同的是,主角沒那麼堅決地跟社會體制衝撞,而是選擇接受女性命運,把不滿埋怨藏起來,以不得已的心情面對未來人生。
然而,清代女作家侯芝則認為《再生緣》打破天地的、陰陽的、男女的和諧,必須要彌補。因此侯芝的《再造天》寫道,孟麗君寵溺夢想成為武則天的女兒,最後真的實現女皇統治,卻造成國家動盪、遍地瘡痍。但是故事重點不在孟麗君的女兒,而是孟麗君如何反省自己的過去。胡曉真認為,儘管侯芝指出《再生緣》危險的一面,但仍可看到她想像武則天形象的女性時,不自覺流露出欣喜和痛快。因此,孟麗君的自省並不能消解小說中女性想成為強人的意志。
受《再生緣》影響,清代女性文學作品遍地開花,不過從結局的差異還是能看出當時女性於傳統社會中的不同認知、妥協與掙扎。


清姜埂李清照小像---姜埂先生的這件作品中李清照
2010-03-26 17:20:59 編輯來源:互聯網 简体版 手機版 評論0 字體: 小|中|大 简|繁
清姜埂李清照小像
  【名稱】清姜埂李清照小像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文物現狀】無錫市博物館藏
  【簡介】
  立軸,紙本,設色。縱:115.8厘米,橫:26.7厘米。
  此圖李清照雲鬓蓬松,身著绮服,手持花枝,正陶醉于花香之中。構圖上以上方大面積的空白來襯托下方人物主體,營造出一種意味深長的境界。此圖與清代另一畫家改琦的《惜花圖》,從構圖到人物姿態上,都極其相似,只是此圖用筆工整,刻畫精細,暈染更富有質感,兩畫是否有同一範本尚待查實。作者生平不詳。

1269595259446  

姜埂的《李清照小像》作品
姜埂《李清照小像》
  姜埂《李清照小像》作品介紹:紙本,立軸,設色;縱115.8厘米,橫26.7厘米;藏江蘇無錫市博物館。
  姜埂《李清照小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歷代畫家創作過不少以她為題材的作品。姜埂先生的這件作品中李清照雲鬢蓬鬆,身著綺服,手持花枝,正陶醉於花香之中。構圖上以上方大面積的空白來襯托下方人物主體,營造出一種意味深長的境界。此圖與清代另一畫家改琦的《惜花圖》,從構圖到人物姿態上,都極其相似,只是此圖用筆工整,刻畫精細,暈染更富有質感,兩畫是否有同一範本尚待查實。


 

李清照與《漁家傲》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14日, 2017

w704 (19)  「姜埂」的圖片搜尋結果
清 姜埂〈李清照小像〉局部。(公有領域)
李清照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被公認為在宋詞的創作上成就不俗,有文集傳世。她早期的作品如《如夢令》,描寫天真爛漫的少女情懷,活發生動,感人心肺。及至成家之後,由於朝廷黨爭之禍延及家庭、乃至政治動蕩的南下漂泊,李清照的詞大多言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之前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盡興之詞,轉為「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既而成為「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
李清照的一生,一半似為情所愁,一半似為情所誤。李清照南渡思鄉情苦,又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其《題八詠樓》詩云,「江山留與後人愁」。 李清照大概是寫愁抒情最多的文人,其愁也濃重,其情也深邃。
李清照曾獨自載金石文物南下,以免遭戰火毀壞。歷經國破家亡之舛,李清照詩詞亦有豪傑之情,如「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絕句》)、「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上樞密韓肖胄詩》)。
宋 趙黻《江山萬里圖》紙本水墨。(公有領域)
一般認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活潑秀麗、清雋明快,而後期則充滿了淒涼、低沉之音。但是,在李清照詞集中卻有一首風格獨特、內容奇特的詞,那就是《漁家傲》。根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作於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這一年,李清照追隨帝蹤流徒浙東一帶,曾在海上航行 ,歷盡風濤之險。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這首詞中,似現實的場景,又似夢境。詞中記載了李清照來到了天帝的宮宅,聽到了天帝的聲音,天帝殷切熱情地問她:欲歸何處?
李清照回報天帝,人生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卻是空無用。李清照十分謙遜,雖然有所成仍稱自己是在「學詩」;時局艱難,其對人世路漫,人生苦短也有深刻體會。天帝鼓勵她說:「九萬里風鵬正舉。」此句讓人聯繫到當時抗金保宋名將岳飛,字鵬舉。天帝以岳飛的事跡激勵她。岳飛力保中原,誓雪靖康之恥。李清照與岳飛正是同時代的人,一個身為武將在戰場上保家衛國,一個委身在文學與金石世界裡開創文化、保護文物。
李清照不禁虔誠祈禱:風啊!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蓬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史傳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蓬萊是仙山聖境,表明李清照有成仙得道之心志。
清 袁耀〈蓬萊仙境圖〉。(公有領域)
早年蔡京專權趙家蒙難,李清照、趙明誠屏居青州,李清照25歲時,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李清照應是心在道中之人,所以遇到奇妙、超常的景象並不足為怪。此詞中的記載,理當確有其事,也是其心境的真實體現。
其後,李清照又歷劫書畫被盜,所有圖書文物大部散失。紹興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錄後序》的寫作,並於紹興十三年(1143年)前後,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表進於朝。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

「姜埂」的圖片搜尋結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15/11/1470002_116827741.shtml


 

清姜埂李清照小像 

此圖李清照雲鬢蓬鬆,身著綺服,手持花枝,正陶醉於花香之中。構圖上以上方大面積的空白來襯托下方人物主體,營造出一種意味深長的境界。此圖與清代另一畫家改琦的《惜花圖》,從構圖到人物姿態上,都極其相似,只是此圖用筆工整,刻畫精細,暈染更富有質感,兩畫是否有同一範本尚待查實。作者生平不詳。

8718367adab44aedea4ec0c7b31c8701a18bfb95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1],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生平
1084年,李清照誕生於北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明水鎮(2004年,徐北文教授經過考證,撰文稱:李清照籍貫應該是齊州歷下人,即今濟南市歷城區人,但是其一生並未在濟南定居過)。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員外郎,是當時極有名氣的作家,深受當時文壇宗匠蘇軾所賞識,常以文章相往來。母親王氏系出名門,高祖王景圖、曾祖王贊,都榮登進士,外曾祖父王準受封為漢國公,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熙寧時為中書省平章事,元豐時為尚書左僕射,都是執掌國家樞要的丞相,受封為歧國公。善文學(《宋史·李格非傳》誤稱李清照母親王氏為懿恪公王拱辰孫女)。
1101年李清照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諸城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夫妻二人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一翦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2]行至鎮江時,張遇陷鎮江府,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寧府。
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困頓。建炎三年,趙明誠獨自前往就任湖州知事。[3]1129年丈夫於農曆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李清照為文祭之:「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4]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鍾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為對現實的憂患,因此後期經歷了國破家亡、暮年飄零後,感情基調轉為悽愴沉鬱,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5]
李清照晚景頗為淒涼,一說曾改嫁張汝舟,但不久隨即離婚,甚至因此鬧上公堂。[6]約卒於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說法)。陸游《夫人孫氏墓志銘》「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孫氏十歲時即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當卒於1151年之後。
根據《宋史·藝文志》中說,李清照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7],皆佚散。現有《漱玉詞》的輯本,存其作約五十首。
文學
詞風
李清照像,清代崔錯繪
李清照前後期作品風格迥異。宋室南渡前,李清照生活美滿,作品熱情活潑,明快天真,多寫少女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婚後的離別相思,充分表現女性閨閣的感情。宋室南渡之後,丈夫病死,又逢國家破亡,都一一映入詞作之中,李清照多寫顛沛流離之苦,孤獨無依之悲,纏綿淒苦,而入於深沉的傷感。
李清照前期詞風婉約,委婉含蓄。後期因歷經國破家亡、喪夫等之痛,詞風轉為孤寂淒苦。作詞特點為音律和諧,善於白描,刻畫細膩,形象生動,比喻貼切,用典妥貼,善用疊字、疊句和對句,喜以淺白之字和尋常之語入詞,淺近自然。
李清照對詩詞的分界看的很嚴格,她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主張詞必須尚文雅,協音律,鋪敘,典重,故實。李清照將婉約詞派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時通過描寫個人的苦難遭遇,反映出兩宋之交整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悲劇,創造了「易安體」風格特點:以尋常語入詞;格調淒婉悲愴;倜儻有丈夫氣。
同為宋代人的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而後世對李清照的成就評價則更進一步,例如楊慎就明確提出:「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8]。沈曾植將李詞的藝術魅力描述為:「墮情者醉其芳馨,飛想者賞其神駿」[9]。鄭振鐸亦極力稱讚李清照,但將其稱為「詩人」:「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像她那樣的詞,在意境一方面,在風格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10]。因其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出類拔萃,亦被後世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代表作
詞:《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憶秦娥·臨高閣》、《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清平樂·年年雪裡》、《鳳凰臺上憶吹蕭・香冷金猊》、《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等
詩:《浯溪中興碑詩》、《夏日絕句》、《皇帝閣春帖子》、《釣台》、《八詠樓》、《上樞密韓肖胄詩》[11]等。
文:《金石錄後序》、《詞論》、《打馬圖序》、《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等[12]。
名句
《聲聲慢》開首七聯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後疊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守定(編者註:此非筆誤,確是「定」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有此文筆,殆間氣也。(張瑞義《貴耳集》卷上)
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於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其詞云……山谷所謂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楊慎《詞品》卷二)
予少時和唐宋詞三百闕,獨不敢次「尋尋覓覓」一篇,恐為婦人所笑。(沈謙《東江集鈔》)
元伊士珍《琅嬛記》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忌食忘寢者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末三句:「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這是一厥悼亡丈夫趙明誠之詞,梅花本是貫穿從戀愛到婚姻的意象,此三句道出了丈夫離世後的茫然與無助。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代著名詞學家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淒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清代詞學家陳廷焯評價為:「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稱此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為尤苦。」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後世紀念
濟南市李清照紀念堂
濟南李清照舊居漱玉堂
山東省濟南市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在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側,1959年建成,2001年擴建,占地四千餘平方米李清照紀念堂擴建工程竣工。紀念堂大門有郭沫若手書「李清照紀念堂」額匾。紀念堂正中立李清照雕像。李清照舊居漱玉堂在紀念堂側,郭沫若手書額匾「易安舊居」。
山東省章丘市明水鎮清照園
位於百脈泉公園內,1997年建成。
山東省青州市李清照紀念館
范公亭公園內,洋溪湖畔,建於1993年。
浙江省金華市李清照紀念堂
位於八詠樓內,紹興四年(1134年)李清照流落到金華,登樓作《題八詠樓》詩。1994年將八詠樓正廳改為李清照紀念堂。
浙江省杭州市清照亭
西湖環湖南線景區柳浪聞鶯公園內,2002年落成。
山東省濟南市清照亭
蟠龍山森林公園內,2004年建成。
因李清照曾被稱為「藕花神」,故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有她的供像。
山東省章丘市明水鎮一條道路名作清照路。
山東省濟南市泉城廣場、河南省開封市濱河路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像。
197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水星上一座撞擊坑以她的名字命名,稱為李清照撞擊坑,直徑61千米。[13][14]
金星上也有一個環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李清照(英語:Li Qingzhao )直徑22.8千米。[15]
李清照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qxJf5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