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分部主辦「留學生團講演會」宣傳單
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分部於1927年8月12-14日主辦的「留學生團講演會」宣傳單。
主講人為東京商科大學的鄭昌言、東京中央大學的賴遠輝、吳鴻爐、新竹的林冬桂、彭宇棟、李傳興。舉辦三場,日期及地點分別為(1)舊七月十三夜(昭和2年8月12日)在豆子埔郭金塔宅,(2)舊七月十五夜(昭和2年8月12日)在新竹北門外外媽祖宮,(3)舊七月十六夜(昭和2年8月14日)在新竹六家林厝(新瓦厝),日期旁另有手寫毛筆註記新曆年「昭和貳年」等字樣。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分部主辦「留學生團講演會」宣傳單 | 開放博物館 https://bit.ly/3RmzjX2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進駐竹北市新瓦屋創意聚落/手作美濃藤椅-工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進駐竹北市新瓦屋創意聚落/手作美濃藤椅-工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Google 地圖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mnKsF
    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林孫檀與侄兒林先坤(六張犁林家)等人渡海來台開墾,逐漸建立聚落。嘉慶年間於竹北芒頭埔建立「忠孝堂」公廳,因較附近六張犁聚落林家祠為晚,故稱之為「新瓦屋」。1947年新瓦屋居民成立花鼓隊,逐漸成為新竹地區知名的表演團體,也是六家地區的文化推手。1990年政府籌備興建高速鐵路,位六家地區的新瓦屋被一併徵收,經文史工作者與六家居民努力奔走下,終成功將其保留,成為台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
    客家委員會於2006年進駐新瓦屋,陸續推動各項事務發展及全區建築修復整建;2011年起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接手進駐,以不斷成長變化的創藝聚落為目標,致力推動館舍活化再利用、委託經營單位進駐、導覽人才培育或舉辦四季主題、小型節慶展演等藝文活動,創造文創產業加值、豐富客家文化發展,也使周邊住戶、外來遊客或學校學生能夠重新認識新瓦屋及傳統客家文化藝術。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mnKsF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佔地約1.6公頃,以忠孝堂公廳為核心,西河世第門樓作為主要入口,禾埕四周現存圍牆,巷弄間有少部分圍牆殘壁,北側水稻田生態教育園區及北側西側水圳 (十五朗圳) ,定期依時序種植不同作物,還原體驗客家農村景致,東側草坪區域附設木棧舞台,提供民眾乘涼休憩及多元使用,建築物形式涵蓋橫屋(泥磚屋)、紅磚屋、水泥屋、木構屋、玻璃帷幕綠建築,樓層數一至二樓不等,呈現多樣混種特色,反映出聚落內250餘年來新舊融合、保存再利用的變遷、演進過程。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mnKsF


來新瓦屋作客 看裝置藝術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日, 2017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即日起至10月8日於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展出「來作客」裝置藝術展。(邱立雅攝)
為傳達在地情感跟故事,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即日起至10月8日,於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展出「來作客」裝置藝術展,本次展覽邀請到藝術家劉和讓、廖建忠、牧恩藝術創作「瓦」、「水牛」、「天落水」3組作品,邀請大家來新瓦屋作客,看裝置藝術,體驗晝夜光影的美感氛圍。
「以六家在地人文發想,傳達在地的情感故事。」文化局長張宜真介紹3組作品意涵,藝術家劉和讓「瓦」字的為複合媒材雕塑燈光裝置,融入伙房意象,用客家花布展現常民精神活力,以狀似霓虹燈管的表現,象徵地方科技產業與玻璃工藝的新舊交融。
鐵件雕塑「水牛」為藝術家廖建忠的創作,設置於新瓦屋的水稻田旁,以鋼鐵材質創造牛的意象,抽象動感的線條,象徵客家人不屈不撓的硬頸性格。「天落水」為牧恩藝術的燈光藝術創作,懸掛在樹上的水滴形吊燈,代表滋養土地與農作的落雨,使農人得以豐盛有餘,喚客來坐。
縣長邱鏡淳表示,客家人充滿好客精神,「來作客」3件裝置作品理念由「耕食」出發,農作的生產,不僅靠的是農人辛勤的耕耘,還得靠天空作美,靠水牛幫忙,讓農人得以有瓦遮頭,有食可享。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進駐竹北市新瓦屋創意聚落/手作美濃藤椅-工  


工藝師駐點客家文物館 黃細梅堅持手作美濃藤椅
分享工藝師駐點客家文物館 黃細梅堅持手作美濃藤椅到Facebook 分享工藝師駐點客家文物館 黃細梅堅持手作美濃藤椅到Line 分享工藝師駐點客家文物館 黃細梅堅持手作美濃藤椅到Google+
2017-07-06 13:33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早年在美濃地區,三合院前的廣場上,總會擺放幾張手工編織的竹藤椅,鄰人們閒暇之餘坐在竹藤椅上閒話家常,造就一幅幅農村景緻;隨著藤椅產業沒落,美濃地區目前唯一仍堅持手工製作藤椅的女工藝師黃細梅,將在暑假期間駐點在美濃客家文物館,忠實呈現老師傅手藝及其蘊藏客家常民生活中的智慧。
美濃地區目前唯一仍堅持手工製作藤椅的女工藝師黃細梅不願退休,盼手藝能傳承下去。(記者黃佳琳翻攝)
美濃地區目前唯一仍堅持手工製作藤椅的女工藝師黃細梅不願退休,盼手藝能傳承下去。(記者黃佳琳翻攝)
高市客委會指出,美濃百工百業,蘊藏著客庄的風土民情、人們生活智慧和工藝巧思,更是一則則溫暖動人的故事。黃細梅因丈夫早逝,為了扛起養家重擔,她從年輕時便獨自經營傳統藤椅製造,含辛茹苦數十載,把孩子拉拔長大後,雖然年事已高,但她卻不願意放下這個伴隨她已久的傳統老技藝。
受到到歐式藤編家俱及需求市場萎縮的影響,黃細梅仍舊堅持維護這項傳統工藝,她堅持自製自銷,不接受批發,免除讓自己辛苦製作的藤椅受到賤賣的命運。黃細梅也沒想過退休,只希望自己能做到不能做為止,當然她也期望可找到真心的有緣人,讓她有機會傾力將所學技藝傳承下去。
為保存客家傳統工藝文化能量,呈現美濃傳統工藝師傅的文化價值和定位,高市客委會在7、8月的週六、日,邀請黃細梅在美濃客家文物館現場展演以傳統工法製作「傳統藤椅」,會場也會播放紀錄影片,忠實呈現老師傅手藝及其蘊藏客家常民生活中的智慧,歡迎親子蒞臨共享知性的暑假。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進駐竹北市新瓦屋創意聚落/手作美濃藤椅-工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進駐竹北市新瓦屋創意聚落/手作美濃藤椅-工

客家瘋文創 竹翠堂美食文創入駐新瓦屋
台灣好新聞報作者記者陳駱宜宏/新竹報導 | 台灣好新聞報 – 2017年3月17日 上午7:05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近年來活動滿滿,成功行銷在地,吸引許多文創店家進駐,最近新開的竹翠堂美食文創講堂內滿滿的懷舊裝飾,加上道地的客家傳統美食,藍染體驗,未來會帶給民眾滿滿的客家人文活動。
每個季節新瓦屋都有不同主題的活動,今年即將在3/18號舉辦的唱遊新瓦屋童樂會也結合在地有機小農,客家樂團,二手文創市集,就是要帶給文青們最道地的客家文化。
文化需要傳承,竹翠堂將客家傳統文創商品化,讓長輩回憶起過往,讓年輕人了解過去,也成功為新瓦屋帶來更多人文氣息,也讓新瓦屋成為民眾假日休閒的最好去處。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揭牌 引領客家風情之旅
記者常似虎/竹縣報導 2017.03.16 / 10:08
▲新竹縣長邱鏡淳(後排左三)等人為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揭牌,打造豐富客家風情。(圖/新竹縣政府提供,2017.3.15)
▲新竹縣長邱鏡淳(後排左三)等人為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揭牌,打造豐富客家風情。(圖/新竹縣政府提供,2017.3.15)
大 中 小
一群年過半百、對在地文創、美食有深入了解的菁英共同成立「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進駐竹北市新瓦屋創意聚落,15日上午揭牌啟動,打造傳承、學習大舞台,邀請鄉親一起參與、品嚐客家之美。
▲新竹縣長邱鏡淳期許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成員,共同打造客家基地。(圖/新竹縣政府提供,2017.3.15)
「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成員均是一方之選,年過半百卻是文創、美食、茶藝、古物等多元領域專家,新竹縣長邱鏡淳主持揭牌後,與交大客家學院張維安院長等人,享受客家傳統獨有的酸柑茶席及擂茶文化體驗,還品嚐紅糟飯、米苔目等傳統美食,在堂內擺設舊時文物,很快的就能找回客家童年往事。
▲新竹縣長邱鏡淳(左二)體驗竹翠堂客家文創講堂成員安排的客家美食、酸柑茶、桑椹酒。(圖/新竹縣政府提供,2017.3.15)
邱鏡淳指示文化局長蔡榮光與講堂堂主黃翠文合作策劃客家風情之旅,在已有的中國科大、喜來登飯店產學合作基礎架構下,沿伸週邊景點,擴大結盟,塑造客家基地的不二城堡。
黃翠文介紹講堂將不定期舉辦客家美學講座,以及舉辦紅糟、酸柑茶體驗課程等,搭配軟體提升空間復古意象,傢俱、客家文物等結合創意牆壁彩繪呈現,結合客家文創布包以及多位老師攝影展,新舊併陳穿梭時空。

下載 (1)下載 (3)下載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