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猴做同志!雄猴同性性行為竟比與母猴普遍 甚至有助繁衍後代
 科學家發現恆河猴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比與異性還高。(圖擷自《自然生態與進化》期刊)
猴猴做同志!雄猴同性性行為竟比與母猴普遍 甚至有助繁衍後代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SvmhU
 2023/07/12 13: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波多黎各的一個小島上,有1700多隻恆河猴在那生活,當地稱為猴島,科學家在那建立了一個研究基地,研究這裡的猴群發展演化情況,結果竟發現,雄性猴子同性之間的性行為,竟高於雄猴與雌猴之間的性行為,更令科學家訝異的是,與同性之間發生更多性行為的雄猴往往會生育更多的後代。
 《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刊登一篇研究,在波多黎各的一個小島上,有一座猴島,那裏有1700多隻恆河猴在那生活,科學家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研究基地,將所有的猴子身上進行了標記,進行長時間的研究,結果他們意外發現雄猴同性之間的性行為,竟高於雄猴與雌猴,同性間性行為比例高達72%,比與異性的46%還高。
 研究人員通常認為同性性行為會降低動物的繁殖能力,但在分析中,他們意外發現這種行為提高了繁殖成功率,深入研究後發現,雄性猴子之間的性行為,有助於他們結成聯盟,也就是說當它們通過性行為來聯繫在一起時,牠們會一起與其他沒有參與的個體發生戰鬥。因此,當這種比例越來越上升後,在群體中佔據優勢,從而會接觸到更多的雌性個體,最終生下更多的後代。
 科學家認為,人類與恆河猴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也許在遙遠的古代,同性戀行為可能在人類身上進化而來,其作用也可能像目前在恒河猴身上看到的那樣有益。
猴猴做同志!雄猴同性性行為竟比與母猴普遍 甚至有助繁衍後代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SvmhU

phpzDDqnr


天主教禁止神父主持與祝福同性婚姻 梵蒂岡:神不能祝福罪孽
天主教禁止神父主持與祝福同性婚姻 梵蒂岡:神不能祝福罪孽 https://bit.ly/3qVcObf
© 由 風傳媒 提供
梵蒂岡15日公布一項教令,這份2頁長的聲明解釋天主教神父不可主持同性戀婚姻儀式並給予祝福,表示神「不能祝福罪惡」,這份教令獲得教宗方濟各的批准梵蒂岡表示「尊重」同性戀者,但同性婚姻不符合造物者的計畫。
該教令表示天主教會歡迎、祝福、尊重同性戀者,但神父不能主持同性婚姻儀式,梵蒂岡表示,婚姻是「男人與女人的終生結合」,同性婚姻不可與之混淆。該教令指出,如果神父主持並祝福同性婚姻,就造成同性結合等同傳統婚姻的印象,「這是錯誤並造成誤導」。
天主教會表示,一男一女結合的婚姻是「神計畫的一部分,目的是創造新生命」,同性戀性行為「本質是錯亂失序」。該教令指出,同性婚姻並非造物者計畫的一環,因此不能受到天主教會的祝福,梵蒂岡表示「對同性婚姻的祝福不能被認為合法。」
教宗方濟各。教廷。梵蒂岡(美聯社)© 由 風傳媒 提供 教宗方濟各。教廷。梵蒂岡(美聯社)
梵蒂岡15日公布一項教令,表示天主教神父不可主持同性戀婚姻儀式並給予祝福(美聯社)
該教令寫道,神「不祝福也不能祝福罪惡,祂祝福罪人,這樣一來,罪人就能認知到自己是神愛的計畫之一環,並讓自己因神而改變」。
愛爾蘭天主教會被踢爆長期包庇神父性侵兒童的獸行(取自Pixabay)© 由 風傳媒 提供 愛爾蘭天主教會被踢爆長期包庇神父性侵兒童的獸行(取自Pixabay)
天主教會15日公佈一項教令,表示神父不可主持同性婚姻儀式給予祝福(取自Pixabay)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上任以來,多次對同性戀者展現出寬容態度,不少LGBT團體視他為史上對同性戀最友善的教宗。許多同性戀天主教徒一直希望教宗除了在言談之間展現包容外,還可以改變教律,藉此讓天主教會內部變得更開放。教宗在去年的紀錄片《方濟各》(Francesco)提及支持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並呼籲制定民事結合法,讓同性伴侶「受到法律保障」。天主教禁止神父主持與祝福同性婚姻 梵蒂岡:神不能祝福罪孽 https://bit.ly/3qVcObf

BB1eBRBc.imgBB1eBY7U.img

歌手余佩真女女婚娶錄音師 誇太太「善良真誠又充滿智慧」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2020-02-03_084704


當虔誠信仰碰上LGBT權益…後石牆時代的美國宗教界依舊歧視同志或轉趨友善包容?-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21804


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違者最重可判3年刑 
 分享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違者最重可判3年刑到Facebook 分享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違者最重可判3年刑到Line 分享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 違者最重可判3年刑到Google+
2018-02-22 19:0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今(22)日發布函釋,未來醫療機構或任何人,若對他人進行「性傾向扭轉治療」,可被依刑法或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究責,最高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
 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聯合國等附隨組織亦認定「同性戀或同志傾向並非疾病」。圖為2017年12月22日立法院外同志團體聚會。(資料照)
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聯合國等附隨組織亦認定「同性戀或同志傾向並非疾病」。圖為2017年12月22日立法院外同志團體聚會。(資料照)
根據《蘋果》報導,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證實這項消息,並表示「世界精神醫學界已將性別認同排除於疾病名單」,聯合國等附隨組織亦認定「同性戀或同志傾向並非疾病」,因此一切嘗試轉換性傾向的做法不可被歸為治療行為,而是「對人具有傷害及危險的行為」。
石崇良認為,民眾若因性別認同疑慮產生心理障礙,可求助於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但醫師或任何人不得提供「性傾向扭轉治療」,否則會觸犯刑法強制罪或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輕則罰鍰,最嚴重者可能會面臨3年以下刑期。


無論上述哪個理由,對於男子氣概、女性特質強調,都像是活在21世紀的白堊紀暴龍,張牙舞爪、惡行惡狀,要將人活剝生吞,但終究是不合時宜之古物。
台灣的反同志團體,常常將國外研究結果斷章取義、移花接木,來攻擊同志族群。例如他們為了打壓同志家庭生養孩子的權利,常說:同志家庭生或領養的孩子,因為缺乏異性角色模範,養出來的男孩會缺少「男子氣概」、女孩會缺少「女性特質」,聲稱這是同志家庭無法兼顧男女平衡結構的結果。
這種說法,說得好像有哪條法律規範:生理男性就該有什麼「氣概」、生理女性必須有什麼「特質」,否則就會六月下雪、暮冬出豔陽似的。
反同組織愛掛在嘴上的「男子氣概」、「女性特質」,到底在說什麼?究竟有沒有所謂「生物性別直接特異」的氣概或特質呢?已經21世紀了,主張「男生就該怎樣、女生就該怎樣」的氣質表現,究竟有無意義?筆者就以反同媒體頗愛拿來打擊同志家庭生養孩子權利的一個研究來進行討論。
Goldberg等人發表在2012年學術期刊《性別角色(Sex Roles)》的研究文章「同性戀和異性戀家庭領養的小孩在兒童早期的社會性別類型遊玩行為(Gender-Typed Play Behavior in Early Childhood: Adopted Children with Lesbian, Gay, and Heterosexual Parents)」,邀請領養有小孩(目前年齡在2至4歲間)的44個女同志家庭、34個男同志家庭、48個異性戀家庭,請家長依據「學齡前活動表(Pre-School Activities Inventory, PSAI)」,評估自己孩子的社會性別類型遊玩行為(gender-typed play behavior)。
結果發現:和異性戀家長比較起來,同志家庭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在遊戲行為上的「社會性別刻板差異性較低(less gender-stereotyped)」,也就是孩子玩遊戲的項目,比較不會依照「男生該玩什麼、女生該玩什麼」的社會刻板期待去進行;和男同志家庭和異性戀家庭中的男孩比較,女同志家庭的男孩在遊戲行為上「陽剛程度比較低(less masculine)」。作者認為:這個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兒童的社會性別發展(gender development)」。
反同份子就哇哇叫了:「你看,同性戀者領養小孩,卻把孩子教得男不男、女不女的,成何體統?怎能讓同性戀領養小孩呢?」
這句話裡的趣味就在於:小孩子玩遊戲,真的「男是男、女是女」的分別?真的存在「小孩子玩遊戲的性別體統」這碼事嗎?這是誰規範出來的呢?
首先必須理解:「生物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有不同意涵。「生物性別」是依照性染色體和解剖學性器官,將人分為男性與女性,而「社會性別」則是指「社會上對於一個人是男性或女性的觀感」,因為這樣的社會觀感,進而衍生出「社會性別角色行為(gender role behavior)」的區分,依照人的各種活動、興趣、行事作風,區分為陽剛(masculine)或陰柔(feminine)的行為,他人就以外顯的行為來標定一個人的「氣概」或「特質」。
對於2至4歲的兒童來說,遊戲是非常重要的探索、學習、社交互動行為,Golombok和Rust在1993年發展的「學齡前活動表(PSAI)」,以孩童實際遊玩的24個玩具、遊戲、活動項目,來評估孩童的遊戲行為中所展現的陽剛或陰柔化社會性別角色行為,例如玩具中的「茶具組」被視為陰柔,「工具組」被視為陽剛;玩「照顧小寶寶」的遊戲被視為陰柔,攀爬被視為陽剛;玩的時候怕髒被視為陰柔,粗野、打滾的玩法被視為陽剛。由此可知:PSAI這個評估工具是要看小小孩從遊戲中展現的社會性別角色行為為何。
讀者也許已經看出這其中有不少值得思考的議題:
一、生理性別不等於社會性別
生物性別不等於社會性別,所以男性並不直接等於陽剛、女性並不直接等於陰柔。如果「女性=陰柔」、「男性=陽剛」,那直接用生物性別(sex)這個字就好,Goldberg等人(2012)、Golombok和Rust(1993)的研究,何必強調他們是在評估「社會性別類型遊玩行為(gender-typed play behavior)」?
有趣的是:反同者常常否認有「社會性別(gender)」的存在,認為「人出生是男生就是男生,是女生就是女生,只有生物性別(sex)」,但在看研究論文時,卻又刻意忽略研究者開宗明義就是在研究兒童遊玩行為的「社會性別類型」,硬把Goldberg等人的研究結果解釋成「同志家庭害孩子男不男、女不女」,一貫扭曲原研究精神的伎倆,令人搖頭。
二、陽剛與陰柔的定義隨時代而變化
對於什麼樣的行為是陽剛、陰柔,隨著年代、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定義不斷改變。舉上述提到1993年所研發出來的PSAI為例,當初將玩具、遊戲種類、活動方式分為陽剛或陰柔,在25年後的今天看來,顯然有諸多不合時宜,越來越多的玩具降低傳統社會性別刻板類型,例如樂高、摩比開發出的系列玩具,受到不分性別家長和孩童接受;不分男孩女孩都被期待藉由玩「照顧小寶寶」、攀爬等遊戲,來發展體貼他人、強健體能的能力(在台灣則是因為體適能被考慮列入升學評估項目,致使學生不分男女地被要求接受體能訓練)。所以Goldberg等人(2012)、Golombok和Rust(1993)的研究都強調:他們評估的是孩童「社會性別刻板化的玩具和活動選擇(gender-stereotyped toy and activity choices)」,是當代社會對性別刻板化標定的結果。
三、家長的性別觀念對小孩的影響
讀者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就知道:家長和其他成年人對於「男生該玩什麼、女生該玩什麼」的刻板概念,直接影響他們會提供什麼樣的玩具和遊戲給兒童。Goldberg等人(2012)的文章裡前言部分就提到:過去研究發現基因和出生前所接觸到性荷爾蒙會影響社會性別的發展,但可解釋度不到一半,顯然後天環境影響頗巨。許多父母在塑造孩子的社會性別角色行為上,扮演重要角色(Fagot & Hagan, 1991),例如在孩子生日和重大節日時要買玩具給孩子時,自然而然會依據自己的過去成長經驗,認定「不該送男孩洋娃娃」、「不該送女孩玩具卡車」,而孩子在接受被選擇的玩具禮物時,跟著學習到「我是男生,應該玩卡車」、「我是女生,應該玩洋娃娃」,跟著就發展出「社會性別刻板化的玩具和活動選擇」了。
四、玩遊戲的快樂有性別之分嗎?
大家是否會質疑:孩子的遊戲就是為了直覺的快樂,為何會被外在社會有意或無意地鼓勵往「男生該玩什麼、女生該玩什麼」的社會刻板期待去玩?其用意為何?
在缺乏器械工具協助人們生活的舊年代,不同生物性別之間所展現的體能差異,直接影響生活中所負責工作的分配,例如由男性上戰場打仗,所以要提供有限的玩具給孩子時,就和未來可能的性別責任連結在一塊兒,「送你一把玩具刀,玩打打殺殺的遊戲」;要求女性負擔養育孩子、處理家務的責任,於是送一套扮家家酒玩具,讓女孩自小覺得「這就是我該做的」。
但這在21世紀現今社會還合用嗎?戰爭全面科技化,男和女科學家共同發明殲滅敵軍和傷害無辜百姓的武器;許多國家鼓吹男女共同負擔家務和養育孩子;諸多的科技發明和器具,讓過去多仰賴男性的粗活,變成男女皆可負擔。
所以,如果傳統所謂的「男子氣概」、「女性特質」觀念已經過時、社會性別角色行為和生物性別應該脫鉤,那為何還有人疾呼要全力維護傳統的性別角色教條「男生就該有男性氣概」、「女生就該有女性特質」?
可以想到的理由之一,就是傳統中佔盡好處的男性,想藉此來繼續打壓女性地位、壓榨女性。
可能的理由之二,是這些主張傳統性別角色教條者,藉此來打壓自己不喜歡的族群,例如社會性別角色行為和傳統對於該生物性別的期待有所差距者(即性別不符常規)、跨性別者。
可能的理由之三,是這些主張傳統性別角色教條者,對自己社會性別角色氣質感到擔心,擔心在別人眼裡自己不夠「男性氣概」,於是藉由攻擊別人「不夠男性氣概」,來遮掩對自己的擔心。
無論上述哪個理由,對於男子氣概、女性特質強調,都像是活在21世紀的白堊紀暴龍,張牙舞爪、惡行惡狀,要將人活剝生吞,但終究是不合時宜之古物。



薇薇安同性伴侶爭遺產突撤告 律師庭後這麼解釋 
 分享薇薇安同性伴侶爭遺產突撤告 律師庭後這麼解釋到Facebook 分享薇薇安同性伴侶爭遺產突撤告 律師庭後這麼解釋到Line 分享薇薇安同性伴侶爭遺產突撤告 律師庭後這麼解釋到Google+
2017-12-21 15:42
〔記者溫于德/台北報導〕知名星座專家薇薇安去年因乳癌離世、留下上億元遺產,但生前無子嗣關係,遺產全歸父母所有;不過,薇薇安經紀人、同時是同性伴侶的Nemo,自認應分得相當比例遺產,卻只分配到200萬元,因而以「清償債務」名義,提告薇薇安父母要求償還940萬元。全案上月16日首度開庭審理,但今日下午再度開庭前突傳出Nemo已撤告,庭內法官確認後,確定撤回訴訟。Nemo律師庭後受訪態度保守僅說,「基於整體訴訟策略考量」而撤告。
 Nemo(右)突撤告,律師庭後表示,「基於整體訴訟策略考量」而撤告。(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Nemo(右)突撤告,律師庭後表示,「基於整體訴訟策略考量」而撤告。(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事實上,Nemo撤告在開庭前已傳出,而北院仍安排本次庭期。雙方律師今均現身法庭,但Nemo今未現身;承審法官庭內也僅須確認被告知悉遭撤回訴訟。
而Nemo律師事已「出櫃」律師許秀雯,她庭後僅說「目前不方便多說」、「不就個案受訪」;在媒體追問下才又說,基於這整體訴訟策略,以及考量「有效性」與「一致性」地解決紛爭,才作撤告決定。
至於雙方是否曾商談和解或Nemo打改打家事訴訟?律師起先表示「你們都消息靈通...」接著改口「我沒有暗示、不要亂猜」;她最後提到,任何事件都事動態,Nemo抱持開放態度,同時希望事件能圓滿解決。


兩雄獅交配被抓包!反同者:牠們看到同志做愛被影響
分享兩雄獅交配被抓包!反同者:牠們看到同志做愛被影響到Facebook 分享兩雄獅交配被抓包!反同者:牠們看到同志做愛被影響到Line 分享兩雄獅交配被抓包!反同者:牠們看到同志做愛被影響到Google+
有攝影師拍到2隻雄獅親密交配。(圖取自Paul Goldstein)
2017-11-05 07:5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攝影師戈斯坦(Paul Goldstein)日前在非洲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內拍攝到2隻雄獅親密交配的照片,這組在網路上瘋傳,引起網友們熱議,由於在肯亞有同志行為很可能會被判處14年徒刑,肯亞就有反同直呼:「雄獅交配是受同志遊客影響,或是惡魔附身!」
照片上可以看到,兩隻雄獅親密的「交疊」在一起,一隻雄獅趴在另一頭雄獅身上,根據攝影師戈斯坦的說法,剛開始雄獅慢慢躺在另一隻身上,就成了雄獅依偎的畫面,他覺得很稀奇,就將畫面拍下。戈斯坦說:「獅子交配時通常只有數秒,但牠們這樣維持了逾一分鐘,可以看得出牠們的感情。」
但肯亞負責電視和電影審查工作的肯亞電影評級委員會總裁墓塔(Ezekiel Mutua)認為,這2隻雄獅一定是在園區內看過有男性進行同性性行為(做愛),要不然就是雄獅被惡魔附身,不然不可能做出這種行為!
不過,墓塔指出,應該要先確認獅子的性別,不應該定論2隻獅子都是雄獅。

兩雄獅交配被抓包!反同者:牠們看到同志做愛被影響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YXeozX

2017-11-05_082052  


 

傳統壓力有多大?台灣已婚女同志告白,被迫「使用」男性生殖器是多少無奈
By Storm.mg,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
不是一男一女,就沒辦法結婚了嗎?在台灣,有對女同志,意外突破這樣的框架:筑紫是跨性別女性(男性的身體,但認為自己是女生),和女朋友因為符合民法「一男一女」的條件,成為極少數可以合法結婚的同志情侶。
但結婚不代表從此幸福快樂,來自父母與親友的「生孩子」期許、變性手術的未知,都為她們的婚姻添上不少壓力。紀錄短片《筑位》,忠實寫下了這對伴侶的故事……
明明是女生,卻要用男性生殖器「做小孩」
婚姻,究竟是相愛之人的結合,還是「陰莖與陰道的結合」?位子的媽媽在得知女兒的同志身分後,本來以為她這輩子不可能結婚了,沒想到女兒的對象是個「有男兒身的女孩」,符合民法「一男一女」條件,因此兩人得以結合。
「不是每個女兒都娶得到媳婦的!」位子驕傲地說。但在一開始,父母也不是那麼簡單就接受這樣的事實。同志在出櫃後,往往都會經歷過一段陣痛期,親友才逐漸理解、認同。
筑紫的媽媽表示:「爸媽不是電腦,把資料key進去想法就會改變。」直到現在,媽媽看著穿女裝「兒子」,還是覺得不太適應,也還是會夢見以前還是「男生」的樣子。不過現在看到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也非常樂見。
然而,結婚不等於從此幸福美滿。兩人結婚後,也像大部分的新婚夫妻一般,四處被追問「什麼時候生小孩?」就算她們對生小孩沒有太大興趣,在父母親友的苦苦相逼下,也是不得不認真考慮一下,開始看醫生、做檢查。
如果要生孩子,筑紫必須停掉長期服用的女性荷爾蒙藥物,才能讓精子再度活躍;明明心理是女性,卻要用男性的生殖系統生小孩,感覺十分彆扭。
一定要動變性手術才能「變成女生」嗎?
筑紫依舊盼望被社會認定為女性,但在台灣,她必須透過變性手術才能更換性別;手術不但要負擔高額的費用,也有非常大的生命危險。如果沒有動手術,就沒資格當女生了嗎?這是她們始終難解的問題。
社會從來沒有尊重過筑紫的「女性」身份,明明是「老婆」與「老婆」的結合,參加親友婚禮或家族聚會時,她們也總是煩惱:究竟該如何解釋兩人的關係與性別?某次筑紫在機場掉了護照,當空服員廣播「陳于丰(筑紫)先生」,讓她萬般無奈,位子要去領護照時,也不曉得該說「老公」還是「老婆」才好……
「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對任何人都可以很輕鬆地叫她『老婆』。」位子在訪談中的一句話,道出了台灣所有同志的心聲。同志要爭的,絕不只是合法婚姻,還有在面對他人詢問彼此關係時,不用再支吾其詞,可以坦蕩地承認,不必再害怕遭受不友善的眼光、害怕受傷,可以勇敢做自己。
究竟要等到何時,筑紫和位子才能自在地向眾人介紹「她是我老婆」呢?他們要戰鬥的路,或許還很長很長……


2017-10-24_213004  

「一父一母」孩子才能健全成長?澳洲最新研究:同志家庭的孩子跟異性戀家庭的孩子一樣優秀!
By Storm.mg,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
澳洲同性婚姻「郵寄公投」將在11月7日結束,公投結果將在同月15日揭曉,目前的民調顯示,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眾多於反對陣營。澳洲社會為這場公投吵得沸沸揚揚,「同性戀家庭能不能領養孩子」是其中一個討論焦點,反對同婚合法化的民眾認為唯有「一父一母」方能讓孩子健全成長,不過《澳洲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同志家庭的孩子表現並不遜於異性戀家庭的孩子,真正會傷害孩子的不是同性戀父母,而是歧視。
澳洲梅鐸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皇家兒童醫院(Royal Children’s Hospital)、墨爾本大學兒科學系(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皇家兒童醫院基金會(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Foundation)組成的「墨爾本兒童」(Melbourne Children’s)檢視過去30年各國針對同志家庭孩子表現的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同志家庭的孩子在情緒方面、社交方面、學業方面的表現都與異性戀家庭的孩子一樣優秀,該研究結果以《孩子沒問題:同性戀父母不會傷害孩子,歧視才會》(The Kids are OK: it is Discrimination Not Same-Sex Parents that Harms Children)為題,發表於最新一期的《澳洲醫學期刊》(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墨爾本兒童」分析的研究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2017年公共政策研究,該研究檢視79份調查同性戀家庭小孩身心健康的報告。此外,「墨爾本兒童」還分析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2014年的研究,該研究檢視逾40份研究,結論是同志家庭的孩子多項身心健康的表現與異性戀家庭的孩子一樣好。「墨爾本兒童」的分析還納入澳洲家庭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2013年的研究,該研究指出並無證據指出同性戀父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澳洲同性婚姻「郵寄公投」將在11月7日結束(AP)
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的結果反映出家庭研究領域及心理學領域有廣泛的共識:可以為兒童的身心健康與正面發展帶來重要影響的是『家庭運作的過程』,包括家長的特質、家長的身心健康、家庭關係的品質與滿意程度,而不是家庭結構。」研究作者指出,這項研究旨在終結「同性戀家庭的孩子表現遜於異性戀家庭的孩子」這項錯誤資訊。
澳洲同性婚姻「郵寄公投」結果將於11月15日揭曉(AP)
此外,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的歐伯克萊德教授(Frank Oberklaid)指出,澳洲LGBTIQ(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陰陽人、酷兒)青少年有心理困擾的比例較高,比較容易有心理健康的問題,也比較可能自殘或自殺。歐伯克萊德教授表示,這主要是因為LGBTIQ青少年與LGBTIQ族群在社會上面臨了騷擾、污名、歧視。歐伯克萊德教授指出,那些通過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有確鑿的證據指出,同婚合法化對同性戀家庭與LGBTIQ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澳洲同性婚姻「郵寄公投」結果將於11月15日揭曉,這是雪梨一家咖啡館外牆的塗鴉,畫的是大力反同婚的前澳洲總理艾伯特同時為新郎與新娘(AP)
歐伯克萊德教授指出,同婚合法化的辯論也可能傷害LGBTIQ青少年:「目前同性婚姻辯論的負面言論與歧視言論傷害社會上最脆弱的一群人,這群人包括兒童與青少年。」他也呼籲澳洲社會在公投截止前的這段期間停止可能傷害孩子的負面訊息。


德國今起開放同性婚姻 相愛38年同性伴侶終成眷屬
分享德國今起開放同性婚姻 相愛38年同性伴侶終成眷屬到Facebook 分享德國今起開放同性婚姻 相愛38年同性伴侶終成眷屬到Line 分享德國今起開放同性婚姻 相愛38年同性伴侶終成眷屬到Google+
愛情長跑38年的同性伴侶克萊勒(Karl Kreile,左)和孟德(Bodo Mende,右)今日在柏林結婚,也成功成為德國第一對合法完婚的同性伴侶。(法新社)
2017-10-01 19:4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德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今(1)日正式生效,一對愛情長跑38年的同性伴侶克萊勒(Karl Kreile)和孟德(Bodo Mende)今日在柏林結婚,也成功成為德國第一對合法完婚的同性伴侶。
德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今日正式生效,德國也因此成為全球第23個、歐洲第14個將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法新社)
德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今日正式生效,德國也因此成為全球第23個、歐洲第14個將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法新社)
綜合外媒報導,德國早在2001年就通過專法「伴侶法」,讓同性伴侶能夠去戶政單位登記、冠同姓、並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歐洲各國在近幾年紛紛通過同婚合法化的法案,德國在如此風潮鼓舞下也在今年6月修改民法,修改的法案今天正式生效。德國也因此成為全球第23個、歐洲第14個將同婚合法化的國家。
對於德國這個歷史性的一刻,今日在德國各地許多戶政機關特地加班,為同志辦理結婚登記。孟德表示,經過長達25年的努力,德國的同性婚姻終於在法律上擁有與異性婚姻相等的地位。孟德也進一步指出,同婚合法化是同志運動的里程碑,象徵同志族群再也不被國家歧視。
德國已經達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里程碑,但政府的電腦系統中仍存有許多尚未跟進的小缺失,例如電腦註冊系統只認得異性婚姻,同性婚姻者在系統中仍然只能登記為「丈夫」與「太太」,這個問題最快要到明年才會獲得改善。


反同「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假議題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的、完全可受公評的現象:許多反同人士都有強烈的基督教背景。固然,不是所有的基督教人士都反同,也不是所有反同人士都是基督教信眾,但基督教反同的立場卻是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在世界各地,最積極反同的組織,大多都跟保守基督教有關。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同性婚姻合法化、性傾向扭轉治療爭議中,我們也一再看到反同組織和基督教團體的緊密關係,例如在反同活動中,有牧師輪番上台,帶領群眾一起禱告,彷彿反同就是他們的宗教志業。台灣大約有5%的基督教信仰人口,但最活耀、最積極的反同人士卻幾乎都是基督教信徒。他們長期投注大量資源,大聲反對同志權益,這絕對不是一個偶然。因此,這些高舉「家長」身份,積極介入性平教育的反同組織人士,絕對不是「剛剛好」是基督教徒。回到性別平等教育的討論,我當然同意家長不分宗教背景,應該都有學校的教育參與權。然而,我質疑的是,為什麼總是那些反同組織或保守基督教背景的「家長」最積極介入或反對性平教育?容我再問一次:你們高舉著「家長」身份,究竟是在守護孩子,還是守護你們反同的信仰?如果你們真的愛孩子,為何不讓他們學習具有學術理論基礎的性別平等教育?或者,至少在性別與教育研究的基礎上,討論相關議題?在我看來,反同人士提出「宗教自由」還是一個假議題。基督教人士在台灣當然有宗教自由,但「宗教自由」不代表這個宗教的團體或個人就可以搬弄「宗教自由」合理化其所有言行。「宗教自由」的主張更不能阻止別人指出特定宗教組織的普遍特質,例如保守基督教組織的反同立場是一個系統性、持續性、可觀察的現象;這是一個事實描述,完全可受社會公評,根本與「宗教自由」與否無關。如果保守基督教組織真的不喜歡被描述成「反同」、「歧視同志」,那麼請改變你們對於同志的立場,而不是叫別人停止批評,更不要搬出不相干的「言論自由」、「宗教自由」,一再離題討論。回歸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最後,我要再次嚴正呼籲北市回歸《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以及相關的專業考量,組織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北市府不該向反同團體妥協,配合提高家長代表席次,更不該暗助反同人士以「家長」身份,掛羊頭賣狗肉,進入性平會。


同性婚姻的最佳解決方式就是同性婚姻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李翊宸/「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法律顧問無論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如何,社會上就是存在著不同性傾向的族群,既身而為人當然即享有身為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及所應負擔的義務,而與性傾向之異同無涉。異性戀伴侶二人為經營共同之生活,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自應有一套社會生活上的權利與義務制度以為規範;同樣地,同性戀伴侶二人為成立上開之親密性及排他性的永久結合關係,亦應給予一套權利與義務制度作為其社會生活上的規範。至於這套社會生活上的權利與義務制度的名稱,異性戀伴侶間稱之為婚姻;依平等原則,同性戀伴侶間亦名之為婚姻,尚無不合理之處。惟有疑義的是,同性婚姻的實踐方式,究應與《民法》異性婚混同規定或另設《民法》專章、專法以為因應,則呈現出意見紛歧的狀態。關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民法》第983條禁婚親之規定看出個端倪。禁婚親係基於優生學及人倫秩序之要求,規定具有某些親屬關係之人不得結婚,例如: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不得結婚;但是,若屬擬制血親之收養關係者,因無優生學的考量而僅有人倫秩序的要求,所以若屬四親等或六親等旁系血親,且輩分相同者,則放寬其結婚限制。由上可知,基於自然血親與擬制血親性質上的不同,禁婚親上的限制亦隨之有不同的規定,此種合理的差別待遇,不但不違反平等原則,反而是實質平等的實踐。蓋不問對象或事實上的差異,一律為相同之處置,這種齊頭式的平等,僅能稱之為形式上的平等;對於相同事物為相同之處理,不同事物則為不同之處理,而酌為合理的差別待遇,方屬實質的平等。同理,同性伴侶與異性伴侶所形成的人倫結構及生殖方式皆有所不同,基於該等事物本質的不同,本於實質平等的要求,自應設計出不同的婚姻制度,以為合理的差別待遇。同性婚姻的規定中,縱使有「準用」異性婚的規定,亦僅是為避免因重複規定造成法律繁雜之精簡法條的立法技術;「準用」雖亦顯示出兩者間本質上的差異,但亦僅代表著實質平等而來的合理的差別待遇,誠非歧視。職是之故,同性戀伴侶雖亦應享有婚姻自由之保障,惟鑑於人倫結構及生殖方式等本質上的不同,宜於《民法》另設同性婚姻專章或於《民法》外另設同性婚姻專法,以為合理的差別規定,方能實質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因此,同性婚姻的最佳解決方式,就是於異性婚姻外另設同性婚姻專章或同性婚姻專法,以實踐「等則等之,不等則不等之」之實質平等。


 

2017-08-18_1715468fd039a8-fb08-4478-948c-812c77608dc1  

《雲起篇》 盛裝上街的市民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DQiZ3J


 

「6機器徹夜播聖經」母逼治療 同志資優生無家可歸:我該怎辦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高中男因是同志,被母親趕出家門。(圖/示意照/圖中人物和新聞無關/記者季相儒攝)
地方中心/桃園報導
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創辦的「我是中壢人」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中壢一名成績優異的公立高中男學生,日前因被信仰基督教的媽媽發現觀看同志網站;媽媽便強迫他參加團體活動,甚至在他床旁邊放置6台聖經播放器,徹夜播放聖經經文強迫治療。
王浩宇指出,高中生因此精神崩潰無法認真唸書,最終還被趕出家門,差點就流落街頭,因此透過網路向他求助,「議員,我該怎麼辦?」
王浩宇說,他除自掏腰包協助、主動與學校輔導室溝通,也協助男學生向社會局申請「自立生活補助」,申請每月生活補助3000元、房租補助4000元,讓男學生自己在外面租房子,認真準備參加大學考試。
王浩宇表示,經過一年的認真準備,男學生不負眾望考上國立大學,目前雖然在外地唸書,但持續接受社會局補助生活費、學費、房租等相關支出,勇敢朝夢想前進。
對於有網友提出質疑,王浩宇留言強調此事為真,「我考慮了很久,我覺得這個個案有必要被看到,需要求助的青少年才可以求助。」


 

性傾向扭轉治療 確定禁止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5日, 2017
A-A+
2017-08-15 00:42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性傾向扭轉治療」確定禁止!衛福部去年底預告將性傾向扭轉治療納醫師法的不得執行之醫療行為,反對者則提出資料指「扭轉治療有效」。衛福部委託專家審查,證實扭轉治療科學證據力不足,最快下周一公告全面禁止,違者最高處五十萬元罰鍰,情節最重得廢醫師證書。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資深專案經理曹承羲說,許多家長知道孩子是同志而尋求醫療協助,有醫師或心理師因宗教觀念,試圖「扭轉」同志觀念,或告訴家屬「孩子有心理疾病」。台中市性平委員會去年發函指稱坊間有醫護施行性傾向扭轉治療,使同志身心受創,力促衛福部禁止扭轉治療。去年底衛福部預告禁止後,卻收到十九封反對意見,並附扭轉治療國外文獻,要求衛福部不能剝奪想接受治療者的選擇權。衛福部遂委託台灣精神醫學會及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審查文獻。兩會近日回函確認扭轉治療科學證據力不足,衛福部決定公告禁止,最快廿一日實施。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顏正芳指出,四、五十年前,確實有宗教團體或醫療人員號稱能「扭轉」同志性傾向,例如讓同志觀看同性裸照或性愛影片,出現性反應後予電擊,讓同志出現「嫌惡」感。衛福部公告扭轉治療具宣示作用,有助社會對同志更友善。
顏正芳說,近年不採激烈手段,改以諮商輔導,試圖「扭轉」同志思維,而「扭轉」就屬治療範疇,美國曾有男童六歲時被「治療」後,精神壓力過大,卅歲輕生。世界醫師會及世界精神醫學會證實扭轉治療無實證基礎,只會帶來傷害。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扭轉治療非正規精神科治療,查不出哪家醫療機構提供治療。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呂念慈說,未來若有醫師違反規定,可處十到五十萬罰鍰,最重得廢醫師證書;諮商心理師執行也屬不正當行為,可處二到十萬元,最重得廢其執業執照。倘若非醫師或心理師,卻號稱可執行扭轉治療且具有療效,一旦查獲有具體事證,則將依刑法密醫罪追訴。



變性人《丹麥女孩》史上第一個進行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莉莉·艾爾伯(Lili Elbe)的故事/變性超級模特兒安德烈雅·佩伊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7Sf6o1
《丹麥女孩》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非男人也非女人! 她被診斷為「中性人、泛性戀」/女性長期擇偶,品性重於外貌/當女人在選擇長期伴侶時,男性「無私」的人格特質比「顏值」(外型)更重要/,如果男性「顏值」高,加上「利他」行為多,當然分數最高/若女性要發展長期關係,男性的「利他」品德比「顏值」更重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fMEz1

---------------------------

小學老師上性平課 反同團體竟告妨害風化
分享小學老師上性平課 反同團體竟告妨害風化到Facebook 分享小學老師上性平課 反同團體竟告妨害風化到Line 分享小學老師上性平課 反同團體竟告妨害風化到Google+
2017-08-03 00:1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高雄一名小學教師在課堂上教授性別平等課程,竟被反同團體控告,指其觸犯了「妨害風化罪」。
《上報》報導,高市港和國小教師劉育豪在課堂上講解性平課程竟被反同團體盯上,數個月前號召民眾灌爆學校和教育部門電話,近日更到高雄地檢控告劉所教授的性平課是散布「猥褻」內容,指他觸犯刑法「妨害風化罪」。據了解,高雄地檢署近日將約談劉育豪,了解事件緣由。這也成為台灣教學史上罕見案例。
高雄一名小學教師在課堂上教授性別平等課程,竟被反同團體控告,指其觸犯了「妨害風化罪」。圖為去年同志大遊行一景。(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高雄一名小學教師在課堂上教授性別平等課程,竟被反同團體控告,指其觸犯了「妨害風化罪」。圖為去年同志大遊行一景。(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對此,劉育豪無奈表示,「可以不要再一直追殺了嗎?真的很耗費社會成本跟人力資源。」他說,部分人士沒上過他的課,也沒在現場,就做出指控,他感到非常荒謬。劉育豪說,他的授課內容於法有據,符合「性別平等教育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課前也有詢問過家長意見並獲得同意,課後學生也沒有感到不適。
關注性別平權議題的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常務理事、律師林夙慧說,「猥褻」要構成法律上的犯罪行為,必須要能引起或誘發人的性慾,但劉育豪的課是教授正確性觀念,怎麼會是妨礙風化?
報導指出,劉育豪會遭反同團體追殺,起因在今年3月公視節目「有話好說」,劉在節目中拿出過期保險套、男性生殖器模型等道具,教導學生安全性行為等知識,卻被部分反同人士及家長指控是在「教小三男男、女女、男女性交」。
反同人士後來更在社群媒體傳播節目截圖,煽動民眾向學校、教育部門抗議。據了解,反同人士這次也是拿著節目截圖向高雄地檢署檢舉。


 

反同婚罷免黃國昌,台灣天主教暗示支持-天主教|黃國昌|婚姻平權|罷免|大法官釋憲-風傳媒-林瑋豐 - https://goo.gl/JkESy9

direct (77)  


 

以史為戒:德國同志運動曾節節勝利,直到碰上納粹後一敗塗地
By 新公民議會,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2日, 2017
最近一段日子,德國的同志權利運動大有斬獲,一方面順利通過婚姻平權的法律修改案,保障現代的同志;另一方面,聯邦議院也正式平反「德國刑法典第175條(Paragraph 175,後文簡稱為『第175條』)」的受害者,並制定了具體的補償條例(維基百科將Paragraph 175翻譯為「德國刑事法第175條」,不過「德國刑法典第175條」意思更正確)。
同志權利近期在美國、台灣、德國,以及多個國家,都有實質上的進步,同志的人權看來節節高升,是時代進步下不可逆轉的潮流。
然而《The Conversation》網站卻在此時,刊出由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歷史系副教授John Broich撰寫的〈How the Nazis destroyed the first gay rights movement〉一文,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一段歷史教訓:那時德國的同志運動也看似節節勝利,卻在轉瞬間一敗塗地。
我們先回到「第175條」的脈絡。這條1994年時廢止,百餘年來屢經修訂,主要意義是反男同的法案,最初可以追溯到現代德國的法律體系於1871年草創之際。
等到1920年代時,即使社會對同志仍不友善,柏林也已經存在將近百家的同志酒吧與咖啡廳;除此之外,維也納、巴黎、義大利,以及一些歐洲城市,都有不少這類提供給同志,或是變性傾向者的小空間。
時同志與變性傾向者的地位正在上升,電影出現同志角色,一批學者與醫師開始認為,同志與變性的性傾向應該是自然狀態,而非不正常的病態。史上第一位變性人Lili Elbe的遭遇,反映了這段期間的趨勢,這段由他變她的故事,最近因電影《丹麥女孩》知名度大增。
1919年在柏林成立的「性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xual Research)」,主持人Magnus Hirschfeld醫師,正是替Lili Elbe進行變性手術的人性學研究所是同志運動的堡壘,也是避風港,「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Scientific-Humanitarian Committee)」的成員以此聚集,爭取同志被當人看的權利,試圖廢除第175條。
1929年時,德國的同志運動取得大勝,國會投票決議廢止第175條。可見進步的趨勢無法抵擋,時代果然是一路向前,國會通過的法案,就此能保障同志的權利!是這樣嗎?
法律無法自外於社會,這道理在各個年代與地方都適用。當時的德國與整個歐洲,受到經濟大蕭條影響,創造了法西斯主義興起的條件,後來惡名昭彰的納粹,此時正式進入歷史舞台,當社會整體面臨危機之下,歐洲各地都出現反同活動。
在納粹作梗下,第175條仍繼續保留,不過等到納粹全面掌權以後,對同志的迫害,讓第175條看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進展一度看似順利的同志運動,在納粹統治下落入谷底,1933年,性學研究所遭到納粹份子燒燬,蓋世太保大肆捕捉同志。
隨著納粹魔掌伸進歐洲其他國家,同志倒霉了。被納粹逮到的男同志,幸運的會被送進監獄,不幸的呢?納粹特產「集中營」等著他們(集中營不只蒐集猶太人,還關押同志、共產主義者、也叫吉普賽人的羅姆人等等)。
由於記錄殘缺,究竟有多少同志,在納粹暴政下遭到迫害已不可考,一般的說法是,共有5萬人被辨識為同志,其中5000到15000人進了集中營,約60%沒能生還。
即使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內,同志的命運可能還比其他種囚犯更慘。集中營中的男同志,被要求佩戴粉紅三角形臂章以識別身份。曾有記錄指出,一位同志為了求生,把自己的粉紅三角與人交換,換成代表共產主義者的紅色三角形。
1920年代曙光乍現,甚至在國會取得重大勝利的德國同志運動,才幾年以後就被納粹活生生帝國大反擊,進入同志最黑暗的時代。即使盟軍絕地大反攻,納粹戰敗以後,第175條也繼續運作,多年來大量製造出,幾天前德國國會通過條例,試圖補償的對象。
所幸,受害者如今平反了,但德國刑法典第175條當初在1929年即將被廢止時,有誰料想得到,竟然要等到88年以後,大業才總算大功告成?同志現在面臨的處境,遠遠比1930年代樂觀太多,歷史學家John Broich卻提醒我們,你可以樂觀,但不能不保持謹慎,歷史告訴我們:時代不斷進步只是幻想。
個人認為,這件慘案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同志運動絕對不能自外於社會大眾,自絕於國家經濟、政治,內憂外患的背景。假如同志只知爭取自己的權利,卻覺得其他人關心的民生、政治、經濟議題無關緊要,又忽視無聲群眾的反動勢力,那麼即使能一時取得進展,甚至是通過法案這般白紙黑字的大勝利,看看德國的血淚教訓吧!情勢被大逆轉,還不是一生都等不到。
順帶一提,要舉證支持「學歷史有什麼用?」舉德國當例子,這個同志與納粹的故事,比中日留學生鄉野奇談有意義多了吧?


跨性別美軍 逾萬人
By 諶悠文,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7日, 2017
跨性別者是指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一個人透過行為、衣著、髮型、聲音或身體特徵等,來向他人傳達自己所認同的性別)與出生時性別不符的人。跨性別者若渴望透過性別重置手術等醫學方法來改變生理性別,有時會被稱為變性者(transsexual)。
跨性別者也是個統稱,可以指變性者、把自己的性別定義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性別酷兒(genderqueer),也包括屬於第三性別(third gender)的人。廣義地跨性別者也包括者異裝者(cross-dresser),不管是否有性別認同障礙。
根據美國加州智庫「蘭德公司」2016年的一項研究,140萬名美軍中,估計有10700名跨性別者服役。
荷蘭「海牙安全研究中心」2014年報告指出,全球至少18個國家允許跨性別者入伍,這些國家有澳洲、奧地利、比利時、玻利維亞、加拿大、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以色列、荷蘭、紐西蘭、挪威、西班牙、瑞典和英國。
據加大洛杉磯分校智庫研究,美國成年人中,有140萬人自我認定為跨性別,比例0.6%左右,比10年前增加一倍。
跨性別美軍 逾萬人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tQvFPC


2017年06月30日22:36
(更新:新增動新聞)
法新社最新消息,德國議會今天以393對226票通過同性婚姻,結婚條件變成「異性或同性兩人結合」,是歐洲第14個同性婚合法化國家。
德總理梅克爾在投票前曾表示,要黨員依照自己的意願投票。梅克爾本人則投下反對票,她說「對我來說,婚姻就是男人與女人結婚。」(余浚安/綜合外電報導)

2017-07-01_203922  

【萌萌片】捨棄伴侶法 德國會通過同性婚合法 | 即時新聞 | 20170630 | 蘋果日報 - https://goo.gl/9CuY3W


2017-06-27_083225  

2017年06月30日22:36
(更新:新增動新聞)
法新社最新消息,德國議會今天以393對226票通過同性婚姻,結婚條件變成「異性或同性兩人結合」,是歐洲第14個同性婚合法化國家。
德總理梅克爾在投票前曾表示,要黨員依照自己的意願投票。梅克爾本人則投下反對票,她說「對我來說,婚姻就是男人與女人結婚。」(余浚安/綜合外電報導)

衛福部宣布8月起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須標明醫師專科,讓病人充分了解醫師背景再決定是否進行手術。(本報資料照片)
新、舊版手術同意書4項修正規畫
13年沒有修正的現行手術同意書與麻醉同意書,在眾多醫療團體的呼籲下,最快今年8月將有重大變革,新版內容將有醫師專長、效期、簽名順序與簽名伴侶不分性別等,預計大約影響210萬到220萬手術人次的權益。
揭露醫師專業背景
由於舊有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已經不合時宜,為了實務的需求與避免醫病資訊不對等,引發各種醫療糾紛,衛福部著手進行同意書格式修改,主要以「揭露醫師專業背景、同意書簽署順序、同意書關係人的伴侶『不分性別』與同意書有效期限」等4大方向。
現有醫師法規定醫師可以包山包海,醫療業務沒有範圍,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指出,以往出現眼科、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割雙眼皮、去眼袋等整形手術,也有復健科醫師施行抽脂等侵入性手術。因此,衛福部決定修正同意書格式,讓民眾有所依循與考慮。
新版同意書加強手術風險控管,必須清楚揭露醫師部定專科、專業背景,讓患者有所選擇。而且也要規定手術步驟、風險、術後症狀等醫師聲明,然後醫師簽名後再給病人簽名,以防出現「空白內容」讓病患簽名。
放寬3個月內施行手術
目前「醫療法」規定患者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法定代理人、關係人(同居人、伴侶)都可簽署同意書,不過,為迎合性別平權,石崇良表示,新版同意書也會在伴侶後面加註「不分性別」,並且放寬蓋指印、搭配2名見證人共同簽署。
另外,考量病人簽署同意書後,醫院實務上未能及時安排於1個月內完成手術,所以未來將修正為應於「3個月內」施行手術,逾期或病情發生變化,必須重新簽訂同意書。
國內1年的手術約有210萬到220萬人次,新版同意書影響深遠,石崇良強調,6月20日已邀集醫療院所、醫師與病友團體開會,預計最快8月公告上路,先行提供半年緩衝期醫療院所重印相關文件,緩衝期過後,違者將可依「醫療法」開罰新台幣5萬至25萬元。


 2017-06-26_0815292017-06-26_081534  

3歲發現愛男生!日僧侶出櫃化濃妝 「佛祖沒說不可以」
By 三立新聞網, www.setn.com查看原始檔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一般而言,僧侶給人的印象都是生活簡單,且必須禁慾、嚴守紀律,但是日本一名年僅26歲的僧侶西村宏堂卻顛覆這項傳統,不僅大方出櫃,甚至戴起假睫毛當起化妝師,直言佛祖不會因為任何人的性別或出身有所差別待遇,正面且自信的發言引起國際關注。
▲圖/翻攝自西村宏堂IG
綜合外媒報導,西村宏堂在3歲時就發現自己愛男生,但自從他踏入佛教領域後,就常擔心自己是否會被公平對待,「但是我的住持告訴我,『如果你能傳遞人人平等的訊息,就儘管去做自己』」,讓他獲得自信,選擇用正面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西村宏堂說,因為日本的社會風氣普遍較傳統,因此他18歲就到美國唸書,當地開放的LGBT文化也讓他能夠勇敢表現自己。他說,在美國求學時,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幫室友化妝,那時他看著鏡子裡的對方,發現原來人可以藉由化妝品變得如此美麗,於是下定決心當一名彩妝師,並幫許多選美佳麗化妝。
▲圖/翻攝自西村宏堂IG
西村宏堂透露,雖然他現在已經回到日本當一名僧侶,但他認為同時當一個化妝師和僧侶並無衝突,因此現在偶爾仍會兼差幫人化妝,他說:「我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我也可以很虔誠,對自己的心很真誠!」


 

 2017-06-25_103916  

「香港不文明制度」 盧凱彤選在台灣出櫃
2017/06/25 08:14 
港星盧凱彤拿下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也在台灣公開出櫃。(記者陳逸寬攝)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港星盧凱彤昨晚拿下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她在台上驚爆去年已和交往7年台灣女攝影師余靜萍在加拿大結婚,她選在台灣「出櫃」,是因感嘆香港仍活在不文明的制度。
盧凱彤昨晚在金曲獎上感謝妻子余靜萍,她說:「謝謝她讓我生命更完整,這個世界不完美,我的音樂也不完美,但有了妳誰還需要完美。」感性出櫃宣言,讓現場尖叫聲、支持聲四起。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對於同性婚姻看法,盧凱彤不久前就曾讚揚台灣同性婚姻平權釋憲,成為亞洲第一個國家認可同性婚姻,當時她大方吐露:「好開心,台灣2年之內要修法讓同性婚姻合法化,我覺得這是展現人權光輝的另一面,這是基本人權,也是台灣邁向社會文明做法,人人平等很重要,因為愛是不分國界和性別。」直言香港仍活在不文明制度。


 

同性婚姻擬修法 亦應盡同居與貞操義務
www.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21日, 2017
行政院祕書長陳美伶21日主持第3次跨部會「同性婚姻法制研議專案小組」會議,會中作出結論,未來未來同性婚姻的普通效力與異性婚姻相同,同性配偶負有同居義務,包含貞操義務在內,意即若有人出軌,另一方可作為離婚依據,並可請求損害賠償。
陳美伶會後指出,經過檢視法條內容,小組認為同性跟異性婚姻的普通效力不需差別規定,例如同性婚姻的配偶姓氏,比照異性婚,可各保有其本姓,也可書面約定以其本姓冠上配偶姓氏,並向戶政機關登記。

在同居義務方面,陳美伶說,同性婚姻中,雙方也都負有同居義務。由於在法院實務判例中,異性婚的同居義務包含貞操義務,意即不能出軌,這同樣適用於同性婚姻,因此若有一方婚外情,另一方可以此作為離婚依據,並可請求損害賠償。

陳美伶表示,同性婚姻的住所,由雙方共同協議;日常家務互為代理人;家庭生活費用由雙方各依其經濟能力、家事勞動或其他方式分擔,因家庭費用所產生的債務,由配偶負連帶責任,這些都與異性婚姻相同。

另外,陳美伶也重申,同婚法制小組的任務,是尊重多元意見,也尊重人性尊嚴,以同理心、平等心考量,保障異性及同性婚姻權益。
對於相關修法工作,陳美伶表示,這是「時勢所趨,莫之能禦」,釋憲解決重大爭議問題,對鞏固台灣民主社會的發展,解釋方法具有智慧,同時希望各方多參與討論,形成共識,使台灣成為一個有理性有尊嚴的社會。


 

同志婚姻觀
2017-05-29 10:28
推文到plurk
鄭昭銘
我討厭男同性戀者,不討厭女同性戀者, 但不管男同志或女同志,都是別人的選擇自由,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和我們相同選擇,要求別人接受我們的信仰價值觀,強迫別人接受,就如十字軍東征一樣,凡是異教徒....殺無赦!
反同婚團體在釋憲結果出爐後強烈不滿,在司法院前持續抗議,高喊「黑箱釋憲」、「程序不公」、「人民不同意」、「大法官打假球」等口號,並將釋憲結果撕毀。(記者劉信德攝)
就如中國說台灣是中國的一樣,要不要當中國人,是台灣人的選擇自由,任何選擇都應該尊重。
網上討論男同志的愛滋風險,及同志們會增加健保醫療資源等,愛滋風險是同志們做選擇後應承擔的後果,不是我們這些旁人該操心的。開放全民健保自然有人用得多有人用得少,一旦有健保這就是一種必然,年輕人使用最少,而老年人必然使用最多,無法去攀比計較誰用得多誰用得少,只要符合健保資格繳費了就有權使用,別再拿浪費健保資源來說事了,攀比計較多了只有讓社會更加精神錯亂!
常年生活在國外的台灣人,台商們生活在國外消費在國外,使用健保者不下二三百萬人;幾萬名的同志們也不全是愛滋患者,同志們工作生活消費在台灣,對台灣的貢獻不輸於台商台僑, 擔心同志們過度使用健保資源,是不是也得探討海外台灣人的健保使用?!而不是允許強勢者使用反對弱勢者浪費,有不少站出來反同人士有宗教背景,不要忘記所信仰的宗教精神!請多一份包容來面對社會上弱勢台灣,社會才會更和諧美好!
尊重別人的選擇自由,對於這種選擇自由應該加以維護 ,正如新聞學上的一句話,「我雖然反對你所說的話,但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
(作者為讀者)


異性婚被邊緣化
2017-05-28 06:00
推文到plurk
◎ 陳志龍
其實,對於異性婚、同性婚,背後尚且隱藏「階級意識形態」的問題,造成台灣的不安定,與隨時隨地會爆發的戰爭。
二極對立的敵對現象:台灣這回製造挺同、反同的「二極對立」,並且要顛覆既有的民法用語,其後隱藏有「意識形態」的問題。其實,不應該用「挺同婚」、「反同婚」,這種戰鬥的用語。(按:因為異性婚的支持問題,就被邊緣化!?)
更不應該說,大法官會議解釋是「挺同婚」勝利,「反同婚」敗北,這些都是「被操作下」的台灣民粹,與盲點、迷失、迷思。
分析類型,才能恢復和諧!有關異性婚、同性婚的問題,可以區分為四大類型,才是正確:一、異性婚(但不反同性婚)。二、同性婚(但不反異性婚)。三、異性婚(但反同性婚),異性婚優越。四、同性婚(但反異性婚),同性婚優越。如果是這樣子的四類,其實,挺同婚,不代表就是反異性婚。但因「異性婚」被邊緣化,造成盲點。
但現在有意操作的結果,就是成為「挺同婚」,要變成「同婚」是類似天使;「異婚」反而有幾分是類似邪魔。所以,更可以義正詞嚴地要顛覆民法異性婚的規定,要順理成章地翻轉到以同婚為主體的新價值觀。所以,男女、父母的名詞都要去除,要翻轉大改變(並且責罵考考、妣妣的邱太三部長用語不當)。也就是,在戰鬥氣氛下,開啟以「同婚」紀元年的新定義。換言之,新紀元年的名詞,可能就要顛覆以前的思維,這也是這次操作二極戰鬥的目的!
問題核心:民法只列舉一男一女的結婚,並沒有限制同性婚。對此,也就是採取「異性婚」外,對於「同性婚」的增補就可以。這是兼容並蓄的解決法,根本就沒有必要改變為「同性婚」才是正統意識形態,而「異性婚」是不正統。所以,要重新規定民法,要改變以「同婚新紀元」的新名詞,取代原來的名詞?
惟因進入「二極對立」模式思考,製造人民的分立,實為不智之舉,因其忽略了異性婚與同性婚,實際上是可以兼容並蓄。
職是,就要將「異性婚」的用語(男女、父母、爸媽)全部改變,這種同性婚中的少數戰鬥派,想利用這次的辯證操作,提升同性婚的優越地位,卻是對於異性婚予以向下沉淪的陰謀暗算(即將現有的異性婚予以「次位化」、「歧視」)。
請仔細想想,寬容的人,不論是異性婚(但不反同性婚)、同性婚(但不反異性婚),他們的存在位置,竟然不見了。在挺同、反同二分操作下的戰鬥模式,其欲達成的目的,又是什麼?
異性戀與同性戀,本來就可以處於彼此尊重,現在竟然只是彼此敵對?為什麼異性婚就要被改原本存在的社會角色(男女、爸媽、父母)。除非認為這個社會是同性戀的優越,異性戀該被次位化。因「次位化」異性婚的態度,引發諸多改變既有的法律用語,更會引發不必要的對立與鬥爭!
(作者為大學教授)


 

外交部︰台灣多元包容力 讓世界都看到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7-05-26
〔記者彭琬馨/台北報導〕司法院大法官宣告「民法」未允同性結婚違憲,須在二年內完成法律修正,台灣可望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對於台灣在民主及人權表現再跨出一步,外交部昨表示,此結果彰顯台灣的多元社會包容力,有助於台灣國際形象、讓世界看到台灣。
司法院24日下午由秘書長呂太郎召開釋字第748號解釋記者會,宣布民法未保障同志婚姻違憲,大法官要求相關機關應於2年內修法保障同志婚姻。(記者劉信德攝)
司法院24日下午由秘書長呂太郎召開釋字第748號解釋記者會,宣布民法未保障同志婚姻違憲,大法官要求相關機關應於2年內修法保障同志婚姻。(記者劉信德攝)
美國在台協會肯定維護人權
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游詩雅昨也表示,促進自由民主價值、保護世界人權,是美國對外的一貫政策,美國相信所有人皆生而平等,相關權利也應包含LGBT(多元性別)族群。
力推同婚法案的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強調,大法官站在人權高度、體察時代脈動,做出這個在同志運動上很重要的釋憲文,已經引起國際媒體重視,這不僅是「台灣之光」、也是「亞洲之光」;尤美女說,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就是台灣跟中國不同的地方,大法官解釋能守住台灣這個重要的價值,對台灣此刻正面臨的國際環境困頓有非常大的幫助。
國民黨立委許毓仁也認為,大法官對同性婚的釋憲文,是讓台灣被國際看見的重要事件,也呼籲立法院與政府部門能有明確態度,訂出法案修訂時間表,讓台灣能真正實現婚姻平權。
外交部發言人王珮玲昨在例行記者會上受訪時強調,同婚釋憲案有助於提升台灣國際形象、行銷台灣。
相較於台灣在民主及人權表現再跨出一步,目前仍將此議題視為禁忌的中國政府則頗為尷尬。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媒體問及,若未來有中國民眾與台灣同性伴侶在台結婚,中方是否承認台灣同性婚的法律效力?安峰山並未正面答覆媒體提問,僅強調對相關報導有所了解,但涉及兩岸婚姻的專業問題,建議媒體「向相關專業部門諮詢」;不過上回安峰山答覆類似提問時,是建議媒體詢問中國「法律部門」。

我大法官「明快大膽」日學者呼夠嗆!

2017-05-26

外媒︰為亞洲同志運動打強心針

〔編譯林翠儀、管淑平、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綜合報導〕長期研究台灣法律的日本明治大學法學教授鈴木賢,以「明快、大膽」形容台灣剛出爐的「同婚釋憲」案。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國際通訊社「路透」認為,這項裁決確認台灣身為亞洲開明社會、自由主義燈塔的聲譽和地位,也為亞洲同志權益運動打了一劑強心針,有助提振中國的同志權益。

  • 前天在大法官做出同性婚姻釋憲文後,挺同人士在晚間微雨的台北街頭,揮舞彩虹旗,像走出黑夜。(路透)

    前天在大法官做出同性婚姻釋憲文後,挺同人士在晚間微雨的台北街頭,揮舞彩虹旗,像走出黑夜。(路透)

鈴木推崇台灣大法官過去在民主化的推動過程扮演關鍵角色,這次的釋憲案很具「台灣風格」,他相信釋憲內容必定會對亞洲各國處理同婚議題造成重大影響。

鈴木長期研究台灣、中國及亞洲法律,他接受網路媒體「BuzzFeed Japan」專訪時表示,他原本以為大法官會以更曖昧的形式,將「球」丟還給立法院處理,沒想到釋憲內容竟然如此明快、大膽。鈴木直呼:「有夠嗆!」難掩吃驚。

鈴木指出,日本最高法院法官除了釋憲外,還必須審理普通案件,但台灣的大法官會議專責釋憲,學者佔的比例頗高,比較易於做出大膽裁決。此外,同婚議題在台灣仍有許多人反對,透過司法來解決這項問題,非常大膽,不過大法官過往以釋憲廢止了許多違憲的舊法律,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扮演關鍵角色,這次釋憲案很具「台灣風格」。

港出櫃議員︰許多伴侶將來台結婚

香港首位出櫃的立法會議員陳志全預期,將有許多香港同志伴侶到台灣結婚,回港後將施壓政府、民間承認,「因為現行法律就是明顯歧視」。

泰國是東南亞中,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族群最活躍國家,權益運動者認為此裁決將促使政府讓同婚合法。越南權益運動組織iSEE說︰「這給我們動力,讓議員二○二○年修改婚姻法時,能考慮到同性婚姻。」

泰國越南同志團體都受鼓舞

「金融時報」說,此裁決確認台灣是亞洲數一數二開明社會。曾協助中國同性伴侶孫文麟、胡明亮向當局註冊結婚未果的律師石伏龍說:「台灣進步根源於其社會體制和包容」。

「德國之聲」則指出,中國雖視台灣為一省,但以民主自治為豪的台灣,對接受中國統治並無興趣,台灣大法官的裁定開亞洲先河,也穩固台灣作為亞洲自由主義燈塔的地位。


英酷兒藝術展 畫中自有玄機
By 吳垠慧,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5日, 2017
亨利.斯科特.圖克描繪少年或裸男,隱藏在肖像畫的手法下。 作品現於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展出。(@TATE BRITAIN)
5月24日大法官做出的748號釋憲文,讓台灣可望成為亞洲第一個法律承認同性婚者。同志權益爭取路迢迢,舉世皆然,為紀念英國同志合法50年,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舉辦多場活動,「英國酷兒藝術1861~1967」展為其一,展示這段期間以英國為主的男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和酷兒(LGBTQ)的相關創作。
英國同志權益直到1967年才獲得合法地位,19世紀前,同性戀在英國會被判處死刑,1861年雖廢除,仍被視為犯罪行為,可判處監禁。西蒙‧所羅門1864年的《米蒂利花園中的莎芙與埃里娜》,藉由傳說中的希臘女同性戀詩人莎芙擁吻愛人埃里娜的畫面,暗示自己的男同志身分。
1895年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被控「嚴重猥褻行為」入獄2年,這場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矚目的案件之一,藝術家潘寧頓繪製王爾德的肖像,與尚—米歇爾‧潘辛仿製王爾德編號「C.3.3.」的牢門並置,記錄這段歷史。
1950年代初,英國取締男同性戀,知名科學家艾倫‧圖靈案件最受矚目,他被判為期1年的化學去勢,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模仿遊戲》。故而20世紀初期至中葉的同志藝術家,只能隱藏並藉由藝術傳遞隱晦的身份訊息,如亨利‧斯科特‧圖克描繪少年或裸男,隱藏在尋常肖像畫的手法之下,沒被大眾察覺引發質疑。
這段期間,女同志意識抬頭,以「Gluck」自稱的漢娜‧格拉絲坦自畫像《Gluck》只見中性打扮、揚起下巴挑眉的傲然神情,傳達自我認同。蘿拉‧奈特1936年為首位入選英國皇家學院的女性成員,《自畫像》描繪她自己對著裸女模特兒作畫,顛覆傳統以來男性藝術家描繪裸女的情慾窺探。
1950年代後,同志身分的公開不再如過往危險,法蘭西斯‧培根與大衛‧霍克尼透過藝術出櫃,壓抑的時代逐漸遠去。1967年英國頒布新法案,各區同志陸續除罪化。「英國酷兒藝術1861—1967」展至10月1日。


 

 微思客》多數人的「暴政」和「恩賜」:同性婚姻和全民公投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8YwUDi

多數人的「暴政」和「恩賜」:同性婚姻和全民公投
亞洲歷史上第一宗同性婚姻釋憲案於前日3月24日在台北登場。對於正反兩方來說,這件同性婚姻釋憲案,都將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對於反方立場,除了提出專法的聲音之外,更有另一想法是訴求「 反同婚、訴公投」,為何反對派希望以全民公投的方式來達成他們阻止同婚合法的願望?而支持同婚合法的群體則提出嚴正反駁,「 為什麼同性婚姻需要由他人表決?」對於是否應該用全民公投的方法來決定同婚合法與否的討論,很大一部分的歧義依舊是在於對婚姻的不同解釋。
微思客
2017-03-26 10:59
推文到plurk
重木/微思客編輯
自從2015年中旬愛爾蘭通過全民公投使同性婚姻合法之後,全民公投這一幽靈從歷史的塵埃中重新甦醒,並且被許多國家考慮或已經運用於相關政治事務的處理中,像蘇格蘭獨立問題,像英國「脫歐」。而在利用全民公投處理同性婚姻這一問題上,我們因為愛爾蘭的成功而忘記了在它之前的2年前,克羅地亞同樣通過全民公投這一手段修改憲法,確定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間的結合,而徹底禁止了同性婚姻。在這裡,我們同時還能提及的案例是澳大利亞,在經過多年的討論和爭辯之後,澳政府否決了利用全民公投來決定同性婚姻的計劃;而當下在台灣的同性婚姻平權運動中,全民公投同樣是一個被置於中心討論的話題。
2015年5月愛爾蘭選民於公投中,壓倒性支持讓同性婚姻合法,29日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這也是首個透過公投讓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資料照,歐新社)
婚姻家庭,全民決定?
我們可以從近期台灣的反對派「下一代幸福聯盟」所打出的「婚姻家庭,全民決定」這一標語作為切入點進行討論。為什麼反對派希望以全民公投的方式來達成他們阻止同性婚姻合法的願望?答案顯然是他們有自信,台灣的大部分民眾對於同性婚姻都會持反對態度,因此只要進行全民公投,最後得到的必然就是他們想要的結果。而與此同時,「下一代幸福聯盟」的這一口號和想法也被支持同性婚姻合法的群體批評,他們最簡單的反駁即是:為什麼同性婚姻需要由他人表決?在此,他們所採用的學理支持即婚姻是個人自由。
「下一代幸福聯盟」所打出的「婚姻家庭,全民決定」。(資料照,中央社)
對於是否應該使用像全民公投這樣的方法來決定同性婚姻合法與否的討論,很大一部分的歧義依舊是在於對婚姻的不同解釋。「下一代幸福聯盟」拒絕通過對於婚姻傳統定義的修改來接納同性結合的進入,而支持者始終強調的則是在自由主義之下的婚姻屬於個人權利範疇的理解。而這一點也是他們反對全民公投最基本的理由。
在愛爾蘭決定以全民公投來處理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時,支持組織所放出的一支宣傳片讓人看著不舒服。宣傳片中的一對同志情侶希望結婚,並挨家挨戶地詢問徵求其他人的同意。這支宣傳片看似快樂和充滿正能量,但被這些表面歡樂所掩蓋的真實故事卻是殘酷的歷史狀況和一種幾乎是諷刺的當下現實,即當每一個同志想要結婚的時候,就必須取得自己鄰居或是其他無數陌生人的同意。這一種荒誕的感覺所反應的正是全民公投這樣一個被裝扮著直接民主的手段所隱藏的意識形態權力運作。
愛爾蘭婚姻平權宣傳片:
全民公投有一個漂亮的名字,當我們經歷了20世紀風起雲湧的共產主義運動之後,「民眾」中所先天含有的道德意義極具增強,並隨著「精英」這一稱謂的被批判和抹黑而更加成為被錯誤理解的「政治正確」中的主流。全民公投即所謂的直接民主,每個國家公民無差別地投出自己手中的一票,由此直接表達出自己對相關事物的訴求和意見。這看起來是最公平和民主的手段,但回顧歷史,這樣的直接民主在古典希臘時期之後便再未成為主流,而始終是間接民主的補充和位於其下的一股暗流。
我在前面指出它在這幾年的重新甦醒,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近期美國大選落幕,由於川普的入選和之前幾次普遍民意調查的有所出入而使得許多人把目光再次落在美國傳統的選舉人制度上,指出其存在的弊端。但美國開國元勳當時之所以設計出這一獨具美國特色的選舉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杜絕多數人暴政的出現。當我們回顧美國諸位開國元勳對於民主的理解時,其中所存在的懷疑總是佔據主要部分。亞當斯和傑佛遜的分歧裡同樣有對於這一點的不同理解。
選舉人制度的第1階段,美國選民將選出代表各州的選舉人團成員,總計50州與1特區共有538名選舉人。(資料圖,法新社)
對於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的評價和我們在這裡討論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同樣有著一定的關係,但在我看來,這卻並非重點。在這裡,我既不同意同性婚姻是個人自由問題的觀點,也不同意它是被傳統婚姻觀念排除在外的觀點。對於婚姻,在我看來,它不過是一個特定時期的文化與權力產物,並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會進行相應改變的製度;它並非是先天堅固的東西,也絕對不是所謂的自然產物,而同樣是歷史文化建構的人造制度。
一夫一妻制背後的權力運作
從歷史上看,婚姻始終是男女的結合,但一夫一妻卻並非普遍現象。而為什麼婚姻在一開始會是男女結合,對其的討論在這裡我們不便深入,只需要指出它和男權社會與傳宗接代有著根深蒂固的關係。它是權力運作的產物,也是鞏固這一權力意識形態的手段。而如今時過境遷,我相信隨著女權運動和各種平權運動(其中包括重要的同性戀解放運動)的誕生和努力,傳統男權社會首當其衝遭到挑戰,而婚姻制度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需要我們在此背景下重新對其思考和改造,這也就表示所謂的傳統從來就不存在,它只不過是婚姻制度因其絕對權威而在歷史和社會中所佔據的主流位置所造成的錯誤印象而已。
權力總會利用意識形態的運作來使它的產物「自然化」,從而造成其後人們對其的錯誤接受。在這裡,婚姻從來就不會是自然產物,因此我們所感覺到存在其中的那些傳統只不過是歷史文化構建的具有時間性的特點而已。而如今,是到改變它們的時候了,而動手的便是曾經那些被其排除和放逐的邊緣人,同性戀群體顯然便是其中之一。
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群體所使用的理由之一便是對於傳統婚姻的保護,在這裡,我們通過分析指出所謂「傳統婚姻」的歷史性和時間性。婚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它是隨著社會文化變遷而必然會遭到改造的建構產物。對於婚姻的討論目的是指出人們對於這一社會建構的誤解,而這樣的誤解往往存在於大部分人心中,並在意識形態的運作下內化,而成為人們觀念中最根深蒂固的自然之物。
少數服從多數?
在全民公投中,有一個最明顯且直接的弊端,即少數人權利的被忽視和徹底淹沒。在傳統中,我們信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而如今我們需要對這一原則進行徹底反思,目的則是為了否定它。在一個我們所渴望的真正民主和多元化的社會中,少數群體的權益不會因為和多數人的不同而被否決和忽視,更不會因此就面對被排斥和流放的危險。
人們往往會從道德性上來討論這一問題,並對由「少數服從多數」這一原則所導致的弊端進行彌補,像對於殘疾人的關注,對於老人和兒童的照顧等等都是如此,但即使如此,那些真正的「異端」卻依舊被丟棄在陰影中,並且往往是難以得到來自道德上的救助,因為他們已經被定義和劃分為「不道德」。
我們傳統的民主社會所使用的始終是「少數服從多數」這一原則,由此造成的歷史便是那些「背德者」一次次被壓制和驅逐。他們是不得見陽光的「少數」,被埋葬在數目巨大但面孔一致的「多數」之中。而當多數人的共同選擇最終造成巨大破壞時,便是民粹的暴政。在這裡,反駁者或許會指出,全民公投這一最為古老和原始的民主制度所反應的是全體民意,而我在這裡想再次強調的則是,所謂的「全體民意」並不存在,它始終都只是大多數人的民意。我們可以從蘇格蘭的獨立公投和英國「脫歐」雙方差距並不大的民意中看到這一點。
全民公投這一最為古老和原始的民主制度所反應的是全體民意,而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所謂的「全體民意」並不存在,它始終都只是大多數人的民意。我們可以從蘇格蘭的獨立公投和英國「脫歐」雙方差距並不大的民意中看到這一點。(資料照,美聯社)
而另一點值得懷疑的則是,那些所謂的大多數人的民意是否就真的是他們的民意?投票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行為,但投下這一票所需要經過的慎重卻始終並不簡單。在這裡,我們不能否認存在著衝動型或情感型投票者,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感投票,至於產生這一情感的原因則因素各種,但由此造成的不負責任則是我們需要指出的。許多國家對於公民投票都有著最簡單的標準,例如必須成年。公民投票背後暗含的邏輯是理性的主宰。
在民主思想中,公民擁有獨立思考和理性的能力來對自己所投的一票的負責。這些或許是太過理想的描述,但我們卻不能否認它從一開始就已經包含的這一思想。這一原則或許和現實往往是格格不入,人們投票的隨意性則是導致全民公投危機四伏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在英國「脫歐」公投中,民眾在政客的巧舌下被其情緒和氣氛感染,再加上媒體的大肆宣揚和民眾反思自身所遭遇的種種困境、不安和恐懼確如其所言(很多時候,結果是這樣,但導致它的原因卻並非是政客所說的那一個),而投下自己手中的票。在這裡,我們不能否認全民公投中所反應出的大多數民眾普遍分享的觀點和心情,但它在最終導致這一結果的過程中所充滿的各種引導和意識形態的權力運作等一系列手段卻使得它遠遠不會那麼簡單。
所謂「多數人的民意」也只不過是其中少數人的民意,對於民意的利用在歷史上同樣比比皆是。全民公投潛台詞中的民主和公平最終只是在其中佔據著主流意識形態和處於權力中心者的民意;而另一方面,它所模糊指涉的「全民」,也僅僅是排除了「少數」的「多數人」而已,遠非真正的所有公民。
以上的這些分析是很容易被指責為「精英式」的,在這裡我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即無論是對於「精英」還是「民眾」,我都不贊成做褒貶指涉。只有在具體的實際情況中,我們才能真正的給這些詞賦予真實的涵義,而不是一種先見的道德判斷,所以在以上的討論中,我質疑的始終是所謂的「全民公投」這一民主運作形式可能存在的缺點。由於某種歷史正確性和道德製約,我必須做出這番自我解釋。
我對於同志婚姻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用蕭伯納的一句俏皮卻十分有意味的話來表達,即讓那些想結婚的人結婚吧,想單身的人單身。婚姻應該變成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雖然在當下的社會現實中,這樣的情況還遠遠不可能。婚姻制度和國家體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如果能誇張一點地說——甚至是彼此依持的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下,婚姻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由此象徵性結合所開啟的一系列與國家體制的互動和連接。
婚姻和一系列權利制度聯繫在一起,像遺產繼承、合葬、醫院探病、手術同意書等等這些權益。一對同居的男女如果有了孩子,在給孩子登記戶口時就需要父母的結婚證書,因此這一對同居男女必須經過國家這一體制的承認才能獲得其相應的權利。在這一點上,我們就必須指出婚姻是一系列權利體制開始的起點,因此它不會是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而我和那些由此反對的人所持的觀點也就是對這一基本理論的破壞和重組,即婚姻應該是個人的自由選擇,那些權利是在其後跟隨而來。在這裡,我們拒絕的是所謂的「單點修法」,因為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對象,那些權利和婚姻是一體的,無法對其進行分割處理。需要改變的是婚姻,而不是包含在其中的那些權利。
同志群體對於婚姻的平權也遠遠並非那一紙證明而已,那張紙是一個像徵,所指涉的是在其背後的一整套權力運行和少數群體在這其中的邊緣地位。婚姻平權只是漫長平權途中的一個站點,它所攻擊的對象便是由傳統男權社會建立起來的婚姻制度。而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我並不認為我們當下的婚姻制度所受到的最大衝擊來自同志群體,而是來自婚姻制度內部。但這兩股力量最終是否能改變當下的這一婚姻制度則依舊拭目以待。
結論
無論是愛爾蘭用全民公投來使得同志婚姻合法,還是英國使用它成功「脫歐」,我始終對朋友說,我們依舊還活在歷史中。這樣的故事總是似曾相識,即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由男性投票決定女性是否應該獲得投票權;在20世紀中期,由白人決定黑人是否應該獲得權利;在20世紀的帝國殖民中,由侵略者決定被殖民者是否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國家……如今——換湯不換藥——由異性戀來決定同性戀群體是否應該獲得結婚的權利。黑格爾說,歷史往往會驚人的重現,只不過第一次是正史,第二次是鬧劇;馬克思在之後改寫了這句話——更適合我們如今面對的狀況——歷史本身經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成為鬧劇。
我們在這裡擔心的是多數人的暴政,也是對多數人「民意」的質疑;對於「少數服從多數」這樣早已經應該拋棄的原則,卻在如今依舊被人們奉為聖典,並且常常發揚光大的更是其弊端。沒有少數群體,只有失去權利、被壓迫和驅逐的群體;沒有多數群體,只有掌握權力的支配者和更多的共謀者,分享著相似的壓迫紅利。人們或許會認為這是自下而上的運動,從而會有利於民眾觀念的提升,但我們同樣可以從反面思考這個問題,即一旦民眾的觀念永遠如此,那改變也就無從提起了。
在這裡,我想再次強調的是,對於「群眾」、「民眾」和「人民」的無批判性信仰最終只會導致盲目。共產主義在20世紀晚期的破產並未一掃而光人們對於「廣大群眾」的道德膜拜,而在這一無形牢籠束縛之下,人們束手束腳地不敢直面烏合之眾。無論民眾觀點如何,川普的上台都是錯誤的選擇;就像無論威瑪共和國中的人民是多么生活艱難和痛苦,選擇希特勒也始終是錯誤的。
爭取同性婚姻平權的目標應該是徹底破壞我們當下所面對的傳統男權異性戀婚姻制度,如果我們希望利用全民公投這一手段來達到這一目的,在我看來始終是不明智的。同性婚姻不應該和全民公投扯在一起,這是個奇怪的組合,也是條危險的道路。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真的相信能夠從歷史中學得教訓和堅信進步的存在,那麼全民公投更沒有任何權利來判定一個人是否能夠選擇和自己的同性結婚,任何人都沒有這個權利。在這一點上,同志群體同樣需要警惕,時時回頭向歷史中看,從邊緣歸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構和改造多數人的權利暴政,而需要小心自己不會落入其中。


 

 


 

父拒牽同志女兒走紅毯 CEO帶她完成婚禮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從來沒有想過我一輩子可以辦婚禮」,台灣匯豐銀行的女員工張怡貞(Jennifer)和同志情侶邱于珊(Sam),相戀11年,去年11月終於舉辦婚禮,匯豐銀行上月情人節時在《YouTube》分享她們愛情紀錄的影片,Jennifer感謝又感傷,因為到如今,她的父母仍然不願意跟她這名同志女兒往來Jennifer在影片中表示,自己和Sam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還同血型,兩人交往11年,卻仍然無法改變父母的態度,父母極度、強烈地反對她和Sam交往,「父親只要看到Sam,他就把她轟出去,二話不說叫她滾」,她甚至一度為了父親而嘗試跟男生交往,甚至想要假結婚給父親看。而父母至今仍然不願意與她有所往來,更不用說出席她的婚禮。後來公司的CEO John代替Jennifer的父親牽著她走紅毯,Jennifer表示自己和Sam「真的沒有想過會走到這段路,真的很感動,太讓我們百感交集了」,雖然她和Sam還沒有辦法在身分證上登記,台灣的歧視也仍然存在,但她們希望藉由這場婚禮、藉由她們勇敢站出來,讓更多人可以得到鼓勵,讓大家更尊重彼此。(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跟男人做愛覺得好痛 她選擇當女同性戀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澳洲25歲女子方乃爾(Liv Funnell)患有陰道痙攣症(vaginismus),對她來說,與男人做愛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雖然她曾經與男性交往,但她現在決定成為女同性戀,她表示無論是做愛還是談心,都比跟男人交往更舒服。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方乃爾說,她生長在一個保守的基督教家庭,家裡的教育,就是要男女相愛。她17歲時交往了一名男性,並和男方做愛,認為有做愛才能和對方在一起,但方乃爾說:「我真的很害怕做愛,因為做愛時,我的陰道會非常緊繃,而且在性器官交合的時候,真的好痛。」但由於家庭保守,方乃爾一直不敢跟家人談論性愛之事。方乃爾說,她被陰道痙攣症困擾7年,之後接受物理治療改善疼痛問題,但也因為這樣的狀況,讓她不敢再碰男人。之後她遇見加拿大女子基拉(Kyra),讓她的生命有了轉變,她也發現,原來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女性。方乃爾說,她與基拉交往不僅僅是因為做愛過程比較不痛,「跟基拉在一起,讓我感覺沒有壓力」。她還說,比起跟男性交往做愛,跟基拉在一起的時候,更能溝通、談心、開心。(施旖婕/綜合外電報導)


美女與野獸是人獸交跟同性戀?

馬來西亞電影審查委員會要求迪士尼針對電影《美女與野獸》剪掉約4分半疑似同志情節才准予上映,片方堅持完整版並取消上映計畫。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Plurk分享到 Twitter2017年03月18日00:14 
本周剛上映的新片《美女與野獸》鬧了一個好大的話題,有「下一代性福聯盟」臉書粉絲專頁特別開了活動反對本片上映,因為題材涉及「人獸戀」
粉絲專頁「下一代性福聯盟」發起活動,指稱《美女與野獸》涉及「人獸交」情節,怒轟這類電影就要進入各大戲院「荼毒下一代」,護家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下一代幸福聯盟怎麼都沒出來發聲?更指出「不是很關心孩子?平常同志要結個婚,就說會導致人獸交,現在人獸交真的來了,請問你們在哪裡?柿子挑軟的吃?」最後直接喊話:「全部給我站出來把迪士尼趕出台灣,否則就是支持婚姻平權!」
不過這段發文若不細看,可能還真的以為真的有人把《美女與野獸》的童話故事當成人獸戀了,這整個發文都是「反串」文,其實特別發來婊某些抗議婚姻平權的團體。人獸戀這個題材大概每個人都知道這不過就是故事而已,才不是真正的人獸戀,畢竟《美女與野獸》裡面的野獸也是王子被女巫下了詛咒才變成野獸,最後也變回了人類王子。所以刻意操作人獸戀這個議題,根本就是反串而已。
但另一個就是真的事情大條了。
由於這回版本中的故事反派加斯頓與跟班來福,這對主僕情在導演比爾康登的設計中,有幾分「同志」元素。但觀眾也不會真覺得是「同志情」。過去所有故事中都有主僕之間的情節,而新版本把這兩人設計地比較活潑逗趣,來福對這位趾高氣揚的主人向來唯命是從,就算是錯的也都說對。讓主人更有自信,發揮他那滿分87分的自信。
但是,馬來西亞對這樣的情節感到有疑慮,對此剪去4分鐘多的情節。而且也變成全球少數不是「普遍級」上映的國家,結果對此迪士尼公司認為不該讓本片成了這個版本,堅持該完整版。導致目前該片在馬來西亞取消上映計畫,不知道當局最後會不會願意當迪士尼妥協?
不過,新馬地區向來對這些同志等爭議元素很在意,倒是中國對於同志議題也向來管很嚴,但人家這回也沒有把魔手伸向這齣經典童話故事,畢竟人家又不是「同」話故事。馬來西亞對這故事的敏感程度未免也太誇張了些。
總之,《美女與野獸》若要真當人獸戀,大家笑笑聽聽就算了。但故事裡藏著幾分俏皮同志元素其實是讓故事更具幾分笑鬧火花,觀眾看了都會發出會心一笑,真不知道馬來西亞在緊張什麼……

640_0860ae257794499854417fc470e791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