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衣上的「兵」和「勇」有何差別?
清軍綠營-勇營有何差別?
三立新聞網2021年5月26日·3 分鐘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眾所周知,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其中滿族建立的八旗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我們在看電視劇時,常可以看到清軍中的軍服,分為胸前有寫「勇」和寫「兵」的,這又分別代表了什麼呢?其實,一字之差,待遇天差地別。
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要解釋這個「勇」和「兵」的差別,必須從清軍的組成說起;清軍中的兵包括前期的八旗和綠營,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綠營則是以漢人為主,順治初年,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中期以前,八旗和綠營尚稱精銳,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在清朝中期和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不堪重用,於是就開始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鄉勇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隨軍戰守,時稱「勇營」,從此相沿成例。但在咸豐以前,勇營額數多寡不定,武器更是良窳不一,沒有創建營製,有事招募,事後即予裁撤,不過是一種臨時性質的非正規部隊。
綠營以漢人為主,又稱綠旗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古代封建社會階級森嚴,當兵的也一樣,正規的兵瞧不上鄉勇,鄉勇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看到兵過來一般會迴避,甚至轉身就跑。所以胸前有寫「勇」和寫「兵」,待遇和階級是差很多的,只不過清朝雖將八旗兵視為子弟兵,給予旗人豁免稅賦與勞役,但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日漸頹廢,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八旗兵到清朝後期根本是寄生蟲,一點戰鬥力都沒有。
清朝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但鄉勇在清朝中晚期越來越重要,太平軍起義後,咸豐二年(1852) 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創建營哨之制,編練了一支有獨特制度的正規軍,稱為湘勇,通稱湘軍。咸豐十一年(1861) 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隨後其他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使勇營成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的主力軍。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鄉勇成軍的「勇營」,最終代替了綠營兵,成為清代後期鎮壓反抗和維護統治的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
三立新聞網2021年5月26日·3 分鐘 (閱讀時間)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眾所周知,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其中滿族建立的八旗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我們在看電視劇時,常可以看到清軍中的軍服,分為胸前有寫「勇」和寫「兵」的,這又分別代表了什麼呢?其實,一字之差,待遇天差地別。
清朝是藉由武力建立的王朝,清軍是清朝統治天下的基本力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要解釋這個「勇」和「兵」的差別,必須從清軍的組成說起;清軍中的兵包括前期的八旗和綠營,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綠營則是以漢人為主,順治初年,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都是滿人組成,也就是所謂的八旗子弟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中期以前,八旗和綠營尚稱精銳,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在清朝中期和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不堪重用,於是就開始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鄉勇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隨軍戰守,時稱「勇營」,從此相沿成例。但在咸豐以前,勇營額數多寡不定,武器更是良窳不一,沒有創建營製,有事招募,事後即予裁撤,不過是一種臨時性質的非正規部隊。
綠營以漢人為主,又稱綠旗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古代封建社會階級森嚴,當兵的也一樣,正規的兵瞧不上鄉勇,鄉勇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看到兵過來一般會迴避,甚至轉身就跑。所以胸前有寫「勇」和寫「兵」,待遇和階級是差很多的,只不過清朝雖將八旗兵視為子弟兵,給予旗人豁免稅賦與勞役,但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日漸頹廢,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八旗兵到清朝後期根本是寄生蟲,一點戰鬥力都沒有。
清朝招募一些地方部隊,簡稱為「鄉勇」。(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但鄉勇在清朝中晚期越來越重要,太平軍起義後,咸豐二年(1852) 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創建營哨之制,編練了一支有獨特制度的正規軍,稱為湘勇,通稱湘軍。咸豐十一年(1861) 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隨後其他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使勇營成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的主力軍。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鄉勇成軍的「勇營」,最終代替了綠營兵,成為清代後期鎮壓反抗和維護統治的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
清軍衣上的「兵」和「勇」有何差別? https://bit.ly/4esBDVc
淮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9SfSMu
淮軍,是清代李鴻章創建的私人武裝。與湘軍齊名。李鴻章「率舊部將劉銘傳、周盛波、張樹珊、吳長慶、曾軍將程學啟、湘軍將郭松林、霆軍將楊鼎勛以行,又奏調舉人潘鼎新、編修劉秉璋、檄弟李鶴章總全軍營務,抵上海,特起一軍,是為淮軍。」[1]第一次參戰是從上海配合英法聯軍向太平天國進攻。歷經太平天國、捻軍、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名將有劉長佑與劉坤一兄弟、張樹聲與張樹珊兄弟、周盛波與周盛傳兄弟、聶士成、梅東義、衛汝貴、葉志超、丁汝昌、蘇得勝等。
歷史
由劉銘傳辦練的淮軍「銘字營」的制服,攝影於香港海防博物館。
咸豐三年(1853年)李鴻章受命回安徽合肥辦團練,因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因此稱「淮勇五營」或「淮軍」,多次與太平軍作戰。1858年冬,李鴻章入曾國藩的湘軍幕府襄辦營務,亦擁有兵權。1860年,他統帶淮揚水師,活躍於江淮一帶。
咸豐十一年(1861年)湘軍戰勝太平軍,佔領安慶,是年底,太平軍擊敗東線清軍,逼近上海。上海紳商向曾國藩求援。曾命李鴻章回合肥一帶募集更多兵勇。
同治元年(1862年)4月,上海中外會防局雇英國輪船七艘,運李部來滬,英國遠東艦隊司令何伯派軍艦護航。載湘、淮混合軍六千五百人,順長江穿越太平天國轄區,抵達上海。李邀請英人訓練淮軍,併購置洋槍洋炮[2]。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淮軍的樹字營、春字營於虹橋首次大捷,李鴻章親臨前線指揮,以數千人戰勝李秀成十萬餘大軍,接續攻佔北新涇和四江口,太平軍不支,退回泗涇鎮。淮軍名聲大震。同年,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更於該省大力擴軍,除此,他更採用西方新式槍炮來裝備該軍隊。這些作為,使淮軍在2年內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萬人,成爲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一支地方武裝。
淮軍營制,出自湘軍,「營制餉糈皆同 」,每營五百人,士兵由營房招募,每營士兵只服從營官一人,整個淮軍只服從李鴻章一人[3],軍餉亦需自籌,例如向地主富商捐派。淮軍訓練用洋操,兵器用火槍,聘有西洋軍官為教習,不同於湘軍的勇營制度。並會同同外國僱傭軍(後組建爲常勝軍)進攻太平軍。
1863年和1864年李鴻章率淮軍攻陷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湘軍暮氣漸沉,漸次遣撤,淮軍躍居主力。[4]
1865年全軍達六萬人,成為鎮壓捻軍的主力,將捻軍「蹙之於山深水復之處,棄地以誘其入,然後各省之軍合力,三四面圍困之」[5]。光緒三年(1877年),仿德國營制,建立克虜伯炮隊。
1875年2月,欽差大臣沈葆楨為「開山撫番」政策而強行開闢道路,藉口保護莊民,統調淮軍福建陸路提督唐定奎,率領銘軍攻擊位於今日屏東獅子鄉的大龜文酋邦中內獅頭社、外獅頭社、竹坑社、本武社和草山社,並發生清軍屠殺原住民之事,戰事約持續3個月,出兵馬隊3營、步隊13營約數萬人,然因獅子鄉山區環境惡劣「披荊斬棘,越澗騰巖,艱險萬狀」,又「加以疾疫,其甚者至一營無病之人僅二十有七」。[6]1876年(光緒2年7月),在鳳山縣外建立銘軍昭忠祠享堂三間、兩廡各三間,旁葬勇棺共1149具。[7]
1888年北洋水師擁有大小25艘艦船,其中「定遠」號和「鎮遠」號,排水量達到8000噸。
淮軍日後因勢力龐大,漸有張樹聲與張樹珊(陣亡)兄弟、郭松林、劉銘傳、周盛波與周盛傳兄弟、程學啟(陣亡)、潘鼎新、吳長慶(其門生有袁世凱)、唐殿魁(陣亡)與唐定魁兄弟、田履安(陣亡)、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等人所組成的淮系軍閥集團。後來更在此基礎與模式上出任各州省主要官員,知州、知府、巡撫、都督,逐漸形成北洋軍閥。
淮軍雖擁有現代化的戰備,但仍因襲湘軍舊制,體制存在不少矛盾與弊端。平時歸還鄉村農業莊稼耕作為生,遇有征伐,軍隊臨時成軍,號令不一、訓練不齊,只能各自為戰。1884年中法戰爭時,淮軍在安南北圻地區敗退,潘鼎新戴罪立功。[8]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淮軍將領丁汝昌指揮的北洋海軍和葉志超、衛汝貴的陸軍都遭到慘敗,淮軍勢力遂逐漸衰落。後來袁世凱小站練兵,訓練「新建陸軍」,廣招淮軍舊將,成為清末的主力,即是民初北洋軍閥的雛形。
淮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9SfSMu
誤認劉銘傳劉含芳軍旗重見天日
台博館收藏的清末淮軍軍服(淮軍懷字右營右哨柒隊正勇王興業制服)。 圖/台博館提供
台博館收藏的清末淮軍軍服(淮軍桂字左營哨隊制服)。 圖/台博館提供
甲午戰爭名將劉含芳的軍旗。 圖/台博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一面書有巨大「劉」字的巨型軍旗,曾遭人誤認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軍旗;經過國立台灣博物館考據後發現,這面旗幟其實是參與甲午戰爭的名將、李鴻章嫡系弟子劉含芳的軍旗。
這面旗幟埋沒在台博館的庫房八十年,差點隨著這場關鍵戰役被遺忘。如今甲午年的腳步近了,重新出土的甲午戰爭「物證」再度喚醒人們的記憶。
一八九四年夏天,日本以幫助朝鮮平亂為藉口、出兵朝鮮半島;清廷也為了藩屬國朝鮮出兵反制,雙方爆發甲午戰爭。清廷慘敗收場,第二年割讓台澎。
台博館研究組組長李子寧指出,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戰爭扭轉了大陸、日本與台灣的命運。大陸設有甲午戰爭博物館、也曾以甲午戰爭為題材拍過電影,但缺乏甲午戰爭的直接「物證」;反倒是「非戰場」的台灣,保有不少甲午戰爭證物。
台博館擁有日本人在甲午戰爭擄獲的戰利品——劉含芳軍旗,是「現存甲午戰爭最重要的物證」之一,也是台博館自傲的「世界級」典藏。李子寧說,甲午戰爭雖然發生在朝鮮與遼東,但大陸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相關文物毀損殆盡。反倒是台博館,由於其前身是日據時代的「總督府博物館」,因而獲得曾參與甲午戰爭的日本人後代捐贈出「戰利品」,保存了不少戰爭的物證。
其中,書寫巨大「劉」字的軍旗約有三公尺一層樓高,原應是懸掛在碉堡、船艦上的帥旗。此旗過去一度被誤置在台灣原住民的典藏庫房裡,也曾被誤認是劉銘傳的軍旗,直到研究人員翻閱日據時代的帳冊才確認,這面保存良好的旗幟,其實是甲午戰爭名將劉含芳的軍旗,已隱身在台博館庫房八十年,從來沒有公開展示過。
劉含芳在甲午戰役時奮力死守,戰後有感於旅順等地遭日軍洗劫一空,不久後鬱鬱而終。這面軍旗是日本海軍奪取旅順時所獲,由出身日本佐賀、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任職的日本人橫尾善一,一九三三年贈予總督府博物館。
台博館另擁有三種不同款式及花色的淮軍軍服,其中一件也是日本人捐出的戰利品。此外,還有日本人從戰爭中擄獲的清軍用槍(美國製步槍)等。其中,淮軍軍服曾在十年前舉行的「西仔反—清法戰爭與台灣」特展中呈現。至於從未展出的劉含芳帥旗等,台博館暫無展出計畫。
中国海军百年前军服[图] – 铁血网 - https://goo.gl/wdyQry
甲午戰爭名將劉含芳帥旗 塵封台博館80年再現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甲午戰爭名將、李鴻章嫡系弟子劉含芳的軍旗,埋沒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庫房80年後,近日終於重見天日。這面旗子從未公開展出,也暫無展出計劃。
劉含芳,安徽貴池人,同治初年追隨李鴻章,後來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於北洋推動洋務運動時,他成為重要幕僚。光緒7年(西元1881年),由李鴻章舉薦,北洋海軍初立,建旅順船廠,劉含芳擔負重任,並兼領沿海水陸營務處。
劉含芳一直是北方海防事務的要角,旅順、威海衛防務及天津海關皆為其要務,後來調山東登萊青道,駐煙台。甲午戰爭時,旅順、威海衛先後被日軍攻陷,劉公島海戰清軍失利後,劉含芳於煙台穩定中、外民心,和議後奉派至各地料理善後,後因病辭歸,在原籍病逝,終年58歲,獲贈內閣學士。
▼劉含芳軍旗,台博館自傲的「世界級」典藏。(圖/台博館提供)
劉含芳帥旗為日本海軍奪旅順時的戰利品,1933年由出身於佐賀縣、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任職的橫尾善一贈予「總督府博物館」(台博館前身)。
根據台博館介紹,這面旗約3米高,原本懸掛在碉堡、船艦上,過去一直被誤置在台灣少數民族的經典庫房內,也曾經被誤認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軍旗,直到研究人員翻閱帳冊,才確認它的來歷。
台博館指出,大陸因為文化大革命,甲午戰爭的文物幾乎都遭破壞,「非戰場」的台灣反而保存了不少。而劉含芳帥旗從未公開展出,也暫無展出計畫。
台博館還有3件不同款式的淮軍軍服,其中一件「淮軍桂字左營哨隊」軍服,參戰的佐賀縣西與賀村民廣末杉將它攜回日本,家傳保存,至1933年由佐賀縣民三谷千代雄贈予總督府博物館。另外,有兩把美國步槍,很可能是日軍在甲午戰爭中擄獲的戰利品。
▼美國Remington公司推出的栓式連發步槍(左),由上海進口,為清軍用槍。淮軍桂字左營哨隊制服(右),由日本人所捐贈的戰利品。(圖/台博館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