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卡通(完整版_有繁體字幕) - YouTube - https://goo.gl/FA5u2y
了凡四訓的重點!! 如何行善,可早得善報? - YouTube -https://goo.gl/LRCzsc
了凡四訓 電影最清晰全長版 - YouTube - https://goo.gl/RSdfdt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1533年—1606年),字坤儀,寫給兒子的家訓,是中國一本著名的善書。
成書緣起
袁了凡原名袁黃,字坤儀,在考科舉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測其未來功名,結果都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可改變,且命運中他將於53歲壽終,且無子嗣。然之後於1569年遇見雲谷禪師,透過雲谷禪師教導準提咒與解說命運(數)其實可以改變之後,積極為善助人,因此改變自身的命運,不僅未於53歲壽終,且生下兒子,並於69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正是袁要給兒子的訓示。
四篇主題
了凡四訓全冊劃分為四篇,包括以下:
第一篇 立命之學 - 說明人的命運是可靠自己創造,而不是被命數所束縛。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與人相處,待人要謙虛,從中學習,自然便有進步。
參考資料
《袁了凡先生略傳》
  袁了凡先生,原名黃,字坤儀,江南吳江人。博學多材,精通河圖、洛書之理數、星命之學、堪輿之道、律呂音樂、數學算術、水利、兵備無不獲有心得,並留有著作甚多。《了凡四訓》即其戒子之文。
  明朝隆慶四年為舉人,萬歷十四年中進士。歷任寶坻縣長、兵部職方司主事、軍前參贊、督兵等職。享年七十四歲。明熹宗追贈「尚寶司少卿」。


善書/《陰騭錄》/功過格/《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1533年—1606年)寫給兒子的家訓,是中國史上第一本具名的善書,是台灣社會常見的善書/以多行善積福,使命運可以自主改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VYFneG

=====================================

領18萬台幣年終 台28歲工程師捐出助貧過年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14日, 2017

台灣彰化縣鹿港鎮28歲的工程師郭獻文,將18萬元年終全數捐出給貧窮人過好年。圖為紅包示意圖。(網路圖片)
【大紀元2017年01月14日訊】歲末年終將至,企業陸續發放年終獎金,根據調查,有37.4%的民眾預期今年「沒有年終獎金」。如果今年領了18萬元(新台幣,以下同)的年終,您會怎麼使用它?台灣彰化縣鹿港鎮28歲的工程師郭獻文,將18萬元年終全數捐出給貧窮人過好年。

據台灣《自由時報》報導,家住彰化縣鹿港鎮的郭獻文,在橡膠公司擔任工程師,省下年終獎金18萬元,不是去買新車或是出國旅遊,而是選擇參加鹿港冬令慰問,他1月12日發給300個低收入戶、每戶600元紅包。

郭獻文說,自己在先前公司遇到許多「貴人」,資深前輩的「提點」,讓自己做人做事收穫很大,所以心存感激,想要捐錢幫助人,這個想法也獲家人支持。他12日拿著300個紅包到鹿港鎮鎮公所交給承辦人員,就趕著去上班。

郭獻文說:「就是單純幫助別人過好年!」他還表示,雖然自己只是上班族,但以後只要有餘裕,希望能夠繼續助人。有網友將郭獻文的善舉分享在PTT網站感動不少人,有網友推文讚:「身體力行大好人,推一個」、「這年頭佛心的人很少了!」、「好人,希望他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有時候真的覺得台灣善心人真的多,感恩!」


中國第一善書《了凡四訓》,僅僅12句,改變你的命運,請大量傳播,功德無量。
14824572257834.jpg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誌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
中國人的骨子裡,始終存在一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袁了凡認為,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萬事如意。
在這本書中,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書中的諄諄教誨,對於生活在浮躁喧囂當下的我們,意義尤為明顯。
14824572253798.jpg
1.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譯文:一切的福田,都在於方寸之間,從心中去尋找,沒有什麼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單單能夠得到道德仁義,也能得到榮華富貴。道德和富貴都能得到,這才是孟子說的「是求有益於得也」。如果不反省自己,隻是一心向外馳求,那麼也隻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憑命運,道德與富貴都會失去,所以沒有一定益處。
感悟:《論語》中說「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是儒家對於物質追求的看法。孟子所說的求,一定是先追求道德仁義,但在追求道德仁義的同時,富貴也會隨之而來。因此,《大學》中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中庸》裡面說:「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隻要擁有了道德,富貴便會不請自來。這句話讀懂了,那人生就隻有一件事可以做了,這便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4824572252322.jpg
2.改命的開始:反省自己
雲穀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餘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餘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譯文:雲穀禪師說,你自己揣測一下能不能中科舉?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說:不應該。中科舉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氣很薄,又不能積累功德來培養後福,而且很沒有耐心,不能容納別人。我時常用自己的才智來欺壓別人,直心直行,說話很隨意,說了很多錯話。像我這樣福氣淺薄之人,怎麼會中科舉呢?
感悟:上面我們已經講到了,富貴要從心而覓,這就需要反省。能夠反省,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那命運就無從改起。曾子為什麼要每日三省呢?就是怕自己有過錯。所以,反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大功德,它不單單是改命的開始。
世界上有兩種值得稱讚的人,一種是不犯過失的人,但這種人幾乎沒有,誰能說一輩子不犯錯誤呢?還有一種,就是有了過錯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14824572251548.jpg
3.做人不要太清高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餘好潔,宜無子者一;
譯文:土地汙穢的地方才會有生物,水流清澈的地方常常沒有魚蝦。我清潔過度,這是我不應該有孩子的第一條原因;
感悟:凡是汙穢的地方,往往多生物。《菜根譚》:「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日。」糞蟲可謂是最髒的了,但可以生出蟬這種具有情操的昆蟲,而腐爛的草也不幹凈,但卻能生出帶有點點亮光的螢火蟲來。所以,往往汙穢之處,都生有大量的生物。相反,凡是乾淨的地方,生物就很難生長。水很乾凈,魚蝦就會滅絕,這是自然規律。這裡的「潔」更多的是指為人。
什麼樣的人太潔呢?清高的人。比如《紅樓夢》中的妙語,就是一個清高的人。人不可太清高,太清高就會缺少朋友,與人無法相處,變得孤寡。《菜根譚》中的一句話:「廉官多無後,以其太清也;癡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袁了凡為什麼不能容人呢?根本原因就是太潔了,太清了,所以不能有容人的胸襟。
14824572262885.jpg
4.心胸,就是財富
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
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譯文:這人世間擁有千金財富的,必定是千金人物;擁有百金家產的,必然是百金人物;應當餓死的人,必然是餓死的人物;上天隻不過是根據人的材質而定,何曾加了自己的意思在裡面?
感悟:古代聖賢範蠡,三次都達到了富可敵國的地位,又三次散盡家產,三聚三散,傳為美談。擁有財富的時候,範蠡沒有興奮,散盡家產的時候,範蠡也沒有沮喪,可以說他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我們講:「宰相肚裡能撐船」,意思是宰相的度量特別大。宰相是富貴至極的人物,若心胸小了,他如何能裝這些富貴?
5.效法天道,方能趨吉避凶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譯文:《周易》為君子謀劃,趨向吉祥避開兇險。如果天命是一成不變的,那吉祥怎麼可能趨向,兇險又如何避開呢?《易經》開篇就說,積累善業的家庭,必然有餘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嗎?
感悟:言行舉止符合天道,符合規律,方能趨吉避凶。雲穀禪師跟袁了凡說這句話,意思是命運可以改,否則《周易》絕不會說這句話。天命不是一定的,天命是按照天道的運行規律而變化的。對於人來說,必須要效法天道,根據天道運行規律而變化,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才能趨吉避凶。
14824572266648.jpg
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譯文:即使是命中應該榮華顯貴,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頭;即使是命中應該萬事順利,也要常常存不順的念頭;即使是現在是衣食無憂,也要常常存在貧困的念頭;即使是人們都敬愛你,也要常常存在恐懼的念頭;即使是家中德望很高,也要常常存在卑微的念頭;即使是你學問非常優秀,也要常常存在淺顯不堪的念頭。
感悟:即使命中很好,也應當做不好想。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後很好,原因多半是因為人無遠慮。一個家庭即使富貴至極,他終究擋不住隻消福不種福。歷史上富貴至極的無過於帝王之家,凡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多數都是窮奢極欲,夏桀、商紂等等,哪一個不是?比如一個人身體很健康,體質很好,但若他過度消耗,不注意養生,那大病總有一天會找到他。反之,如果他本來就體質好,卻當成有著重大疾病一樣的愛惜身體,他必定會益壽延年。
古人說,種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決途徑在努力行善,能夠一心行善,福德才會綿遠,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1482457226217.jpg
7.因循度日,枉對一生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隻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譯文:一定要每天都知道自己的過錯,天天努力去改,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就是一天安於現狀,一天沒有錯誤可改,就是一天沒有進步。世上聰明伶俐的人不少,但觀察他們德業都沒有進步廣大的原因,都是因為「因循」這兩個字,耽誤了自己的一生。
感悟:歷史上,很多人小時候被譽為「神童」,但長大了卻跟普通人一樣,沒有任何進步,原因就是「因循」兩個字。反倒是一些普通人,沒有什麼天賦,但通過勤學苦練,相信勤能補拙,最後學有所成,成了一代偉人。
不管做任何事情,抱定一門心思,一輩子用功,不管天賦如何,很少有不成功的。譬如打井一樣,一輩子就在一個地方打,不挪動地方,不見水誓不罷休,一輩子去用功,一定出水。但是,如果是這個地方挖了幾米沒出水,換個地方再打,那個地方挖了幾米沒出水,換個地方再打,那一輩子都在換地方,到頭來一口井都不可能出水。改造命運也是如此,天天都在改錯,天天都在反省,天天都在努力,那這個命運就一定能改,如果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就要做命運的奴隸了。
14824572268541.jpg
8.知恥的人,才是活得最從容的人
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譯文:知道恥辱對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不喪失恥辱之心,這就可稱之為聖賢之人了,如果喪失掉了恥辱心,那就和禽獸沒什麼兩樣。這就是改過的關鍵點。
感悟:人不知道恥辱了,沒有羞愧心了,這恰恰是世上最為羞恥的事情,也是人類最大的悲哀。了凡先生用孟子的話做了一個總結,並加以闡發,以此告訴兒子天啟:恥辱心對人來實在太重要了,你不喪失恥辱心,最終能成聖賢,如果一旦喪失了,那就淪為禽獸了,這是改錯關鍵中的關鍵,要點中的要點,萬萬不能忘記。
14824572263423.jpg
9.不當活死人,活出勇猛心
鬚髮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譯文:要發勇猛心。人們不肯改過,多半是因為因循守舊,不肯向前;我們要鼓舞振作起來,不要遲疑,不要等待。對於小的過惡,要如同肉中有芒刺一般,立刻剔除;對於大的過惡,要想毒蛇咬自己的手指一樣,要快速斬斷,沒有絲毫的停滯,這就是《周易》中所說的風雷之所以叫益的原因。
感悟:歷史上的很多偉人,有成就的人,他們原隻是普通人,但因為肯於堅持,有著一顆無法撼動的勇猛心,最終成就他們的偉人夢想。曾國藩三十歲的時候還在吸煙,三十歲之後立誌戒煙,從此之後便永不再吸,如果沒有勇猛心,面對清末如此動亂的境況,曾國藩憑什麼一枝獨秀?
了凡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兒,了凡知道勇猛心的好處,所以力勸兒子,必須要把勇猛心生髮出來,這樣改過才可能成功。
14824572271036.jpg
10.別拿著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譯文:如果聽到別人毀謗我就大發雷霆,那就如同春蠶吐絲成繭一樣,自己把自己束縛了。
感悟:對於生氣,網路上給出的解釋是:拿著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為什麼要拿著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都是因為遷怒他人。中國有無數的聖賢經典,但從沒有哪一本是教人批評別人的,因為在中國的文化體系裡面沒有自以為是和怨天尤人的學問。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反求自身,這是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古人的做法。
對於一個反求自身的人來說,外界的毀謗雖然很多,謠言滿天飛,但都變成了他歷練自己的磨刀石,是成就他的東西,他不但不會生氣,不會抱怨,反而會生出感恩心,因為正是這種毀謗為他提供了歷事練心的地方,他又怎麼會生氣呢?
14824572277472.jpg
11.從心改過的人,方是人中丈夫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譯文:什麼叫從心改正過錯呢?過錯雖然千端萬緒,但歸納起來都是一心造作。如果我的內心不妄動,過錯又如何產生呢?
感悟:從心改過,也是最難達到的改過境界。過錯,千差萬別,不同的人,所犯的過錯也不同,但歸根到底,總不出心性二字。一切過錯,都是邪念,即是邪念,則必然從心而起。如果心念不動,邪念就不會起來,過錯也就不會產生了。
從心改過,是改過方法中最根本最直捷最圓滿的方法,是最高的境界,能夠從心改過的人,真稱得上是人中丈夫。
14824572278090.jpg
12.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艷稱而廣述之。
譯文:不要以自己的長處去掩蓋別人,不要以自己的善事來彰顯他人的不足,不要以自己的才華與技能來困擾他人。收斂自己的才華與智慧,虛懷若穀;看到別人的過失,幫著包容掩蓋。一來,可以讓他自己反省修改過錯,一來可以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見到他人稍微有些長處可取,善事可標,就要向他們學習,並要要交口稱讚,廣為他人傳播。
感悟:內斂是一種德行,炫耀是敗德,敗德則損福。從事上講,內斂的人,受人尊敬,讓人覺得有涵養;炫耀容易與人結怨,為人們所忌。所以,中國有「人不外露」的美德,沒有「炫耀自誇」的學問。看到別人有過失了,有錯誤了,幫著掩蓋起來,給人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成全別人,這是功德之事。
所以,《弟子規》裡面說:「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它是有其道理存在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