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1155年-1209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人。中國南宋詞人。父親姜噩。
一生沒有做過官,家貧,無立錐之地[1]。精通音樂,會為詩,初學山谷之江西詩派,後被歸類為江湖詩派。亦善填詞,自度十七曲傳世。范成大稱其:「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他的詞對於南宋後期詞壇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響,姜夔和張炎並稱為」姜張」。曾與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約卒於嘉定二年(1209年)。[2]
詞風
姜夔精於音律,自度曲頗多,詞譜有定調,詞前多有小序。題材上,多是紀遊與詠物之作,其中偶然流露他對時事的感慨,更多是慨嘆他身世的飄零和情場的失意。
姜詞琢煉字句,喜用清淡生新的字句,追求清幽深邃、清空的意境,善於寫景,詠物詞則稍覺堆砌。
姜夔用江西詩派的創作方法來填詞,講究點竄前人詩句入詞,間用拗句拗調,愛用典故,提倡「僻事實用,熟事虛用」,致使詞的語意隱晦含糊,境界朦朧。姜詞也講求寄託和含蓄,喜用暗喻聯想等手法,
評價
張炎《詞源》:「姜白石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
朱彝尊《詞綜·發凡》:「詞之南宋始極工,姜堯章最為傑出。」[3]《黑蝶齋詩餘‧序》:「詞莫善於姜夔。」[4]
《四庫全書》:「夔詩格高秀,為楊萬里等所推,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並冠一時。」
作品
詞集《白石道人歌曲》,少數流傳樂譜的宋詞,存詞84首,今收錄於四庫全書。
主要詞作:《揚州慢》、《暗香》、《疏影》等。
主要古琴曲《古怨》

姜夔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nhIXBY

南宋音樂家──姜夔
作者:仰岳
(宋)姜夔撰,《白石道人詩集》。(網絡圖片)
(宋)姜夔撰,《白石道人詩集》。(網絡圖片)
《禮記‧樂記》有云: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中國歷史上的聖王們會制禮作樂用以教化天下,大唐盛世後的五代禮樂廢壞,宋朝建立後太祖皇帝趙匡胤定宋朝雅樂,改前朝後周樂章《十二順》為《十二安》,取「治世之音安以樂」之意,象徵著宋朝將開啟一波文化繁榮之治世。
宋室南渡初期歷經戰亂,禮樂一度散亡,賴岳飛與中興四將的努力情勢轉危為安,紹興元年宋高宗合祭天地於明堂,用樂。岳家軍收復蔡州後宋高宗詔令太常習樂,南宋樂制自此完備。之後音樂進一步走向民間,瓦舍、勾欄、教坊大盛,樂者、舞者、詞人輩出,配有音樂或唱詞的舞劇也紛紛登場亮相。此時西方歐洲也進入中世紀,遊吟詩人興起,聖母院樂派成主導地位,神傳文化同時在東西方相互輝映,音樂家、詞人姜夔便是生於此時。
姜夔(西元1155-1235),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他是繼北宋蘇軾後難得一見的通才,不單善於詩詞、書法,對於音律更是精通。他終身未仕,以四海為家,與當時的名士辛棄疾、陸游、范成大等互相往來,以唱和為樂。
南宋名士范成大評姜白石「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觀其詞風亦如其人,張炎則評:「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
姜夔作為一個音樂家,能嫻熟地改正舊調也能自己創作。他在《滿江紅》詞前的序言提到:
《滿江紅》舊詞用仄韻,多不協律。如周邦彥詞「無心撲」句,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祝曰:「得一席風,當以平韻《滿江紅》為神姥壽。」言訖,風與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云「聞佩環」,則協律矣。
他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保存了宋詞的音調及唱法,被視作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在這本書收錄了十七首姜夔的譜,其中的《暗香》、《疏影》為其代表作。(注)
(宋)姜夔撰《白石道人歌曲》,清張奕樞刊本。(網絡圖片)
《白石道人歌曲》序篇有言: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 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張炎在所著《詞源》中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爲絕唱。
這二首詞是是姜夔客居友人范成大宅邸時所作,據聞當時他在花園散步,見園中幾許梅樹配合著皎潔的明月,在雪中更顯得美麗,有感而發因而作詞賦之。首篇以月光、梅花爲引,描寫他與佳人一起的甜蜜回憶:四周的花、草、彷彿在互相對話般,與我一同回憶起往日情懷,過去遠在塞外的王昭君,是否與我同樣懷念中原的美好呢?
姜夔身處在南宋的和平時期,當時朝野與百姓們一片歌舞昇平,然而他的作品除了展現了他個人清幽、浪漫的意境及典雅的詞風外,也表現了思念國破家亡之痛。
《揚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當時適逢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在此之前金國皇帝完顏亮率六十萬大軍南下侵送,於采石磯遭江淮參軍虞允文大敗,不久後宋孝宗即位,力圖振作,除下詔為岳飛昭雪,追復其為鄂國公外,更命老將張浚主持北伐大業,然因秦檜專政近二十年間,忠臣良將已幾乎誅除殆盡,岳家軍已離開歷史舞台,已幾無可用之將、兵,只能望河興嘆,姜夔路過揚州城,看見城內城外滿目瘡痍,撫今追昔,感慨萬分,於是寫下這詞以抒傷時感懷之情。
「忠」是宋朝文化的特點,在武將上的體現典範為岳飛的「精忠報國」,體現在文人中則凝煉於字裡行間,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南宋李綱「請立志以成中興疏」,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正氣歌》。
姜夔的作品及作為也體現了宋朝文人「忠」的風骨,一如上書朝廷論雅樂,又做《大樂議》、琴瑟考古圖呈獻給朝廷,希望復興遠古時期的禮樂之風,讓人們能從音樂中體現神的偉大,進而能修持自身,最後得到神的救贖……
注:「宋詞」顧名思義,類似今日的歌詞,可以吟唱。然而大多數宋詞僅留有文字,音樂部分已經失傳。但姜夔的詞集《白石道人歌曲》,是少有的樂譜宋詞,能讓現代人一窺宋朝時期流傳的音樂風格。@

「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

姜夔愛情布衣詞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發稿時間:2016-11-19
姜夔愛情
姜夔是為“白石道人”,為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其中以寫詞更為著名。姜夔自幼喪母,其父在他17歲時便病逝,故跟隨姐姐生活,後常出遊。姜夔的一生,其感情經歷為人矚目,因其常寫詩詞紀念情感。
姜夔塑像
姜夔塑像
其中姜夔用情最深,一生難以忘懷的便是合肥的柳氏姐妹,柳氏姐妹是為合肥歌姬,一個擅長吟詞填曲,一個能歌善舞,兩人均才藝出眾,姜夔便與她倆相生相惜,情感濃密,建立了難以忘懷的情誼。
那是姜夔20歲的時候,出游至合肥,便結識柳氏姐妹,姜夔一生的詩詞中也有很多是紀念他們之間的情誼,和在詩詞中描繪難以忘懷的感嘆。姜夔在合肥生活的期間,他們建立了真摯的愛情關係,可惜別離後便不得相見。
姜夔28歲時,曾拜訪父親故友蕭德藻,因姜夔才華出眾深得其賞識,遂得其侄女相許諾,遂姜夔迎娶蕭氏為妻,其中蕭氏甚是溫柔體貼,但終超越不了柳氏在姜夔心中的地位。蕭氏還曾得知姜夔與柳氏姐妹的愛情,曾大度的慾納其為妾,而對於姜夔來說,當時取蕭氏為妻一半是盛情難卻,一半是家境窘迫,為了生計,而沒有愛情可言。
在姜夔36歲拜訪蘇州范成大時,被其邀約作詩相贈,深得其讚歎,遂將府中歌妓小紅相贈,並在其家中住了一個來月。小紅便成為其紅顏知己,兩人相處甚是愉快,姜夔還為其寫下詩詞描述那段時日。
姜夔名句
姜夔是一位著名的詞人,生活在南宋時期,常年衣食無著,常靠朋友和家人救濟,雖在政治上頗有抱負,但因門第階級卻屢不被賞識。姜夔便在詞文上甚是苦研深究,文學底蘊甚是強大,關於姜夔詞作的名句更是廣為流傳,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下姜夔名句吧。
姜夔塑像
姜夔塑像
其中來自姜夔《點絳唇》的宋詞中,以“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為其中廣為傳頌的名句,其意為幾座孤峰傲立在那裡顯得很是蕭瑟愁苦、孤獨寂靜,好像在商量著黃昏是否下雨。晚年的薑夔已是深知仕途不得,便決心歸隱山林,擁有超凡脫俗的情懷,最嚮往的隱世之地便是晚唐詩人陸龜蒙隱居的地方——吳松,其中以上名句雖只是描寫了當前的景物,但其感傷情懷卻因景油然而生,這不僅寫出了寒山的寂寥,也表明了姜夔此時的孤寂情緒,無人賞識的無奈。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是為姜夔《揚州慢》中的名句,姜夔用這一句話點明了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無情,姜夔對揚州甚是嚮往,一直認為是繁華的象徵,不料因為戰爭金軍的侵略,使得揚州城成為衰敗之地,因此姜夔觸景深情,甚有感悟。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便是表明芍藥花雖美卻不知誰能欣賞,表達了有才卻不被賞識的感嘆。
以上便是姜夔部分名句賞析,從其詞文中甚能感受到姜夔所處背景和情感。
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自號為“白石道人”,姜夔所處年代為南宋常受金朝對峙和襲擊,階級矛盾十分複雜,因此滿腹才華的薑夔深有為國奉獻的精神和投身政治的抱負,且其文學天賦甚強,但由於階級矛盾的複雜性,姜夔屢不得志,常將情緒和情懷以詩詞形式抒發,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下姜夔的代表作有哪些吧。
姜夔畫像
姜夔畫像
姜夔的創作的風格被譽為“空靈”之感,詩詞字句所用皆精神華妙,後藉鑑前人創作風格,自成一家,是為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學詩初期以黃庭堅為導師,後學習陸龜蒙的創作手法,加上聰穎勤奮,其所作詞句均為精心刻意雕刻但其詩風多為清妙秀遠,在其代表作《詩說》上對詩的創作甚有見解,後也成為其詞創作的參考之物。
姜夔的詞的代表作有《江梅引》、《點絳唇》、《鷓鴣天》、《踏莎行》等,其中多以梅花隱喻離別的情人,以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也《滿江紅》、《揚州慢》、《念奴嬌》等詞是為描述姜夔的壯志難酬的情懷。
姜夔在南宋最為出色的便是詩詞的創作,其中其代表作為《白石道人詩集》,其中可以遊覽詞人姜夔波折的一生和不得志的年華,也不乏有姜夔對世俗的吶喊。且姜夔不僅擅長詩詞寫作,也精通音律,可謂才藝雙馨,其中姜夔在音樂上的代表作為《白石道人詩歌》。
以上便是關於姜夔代表作的介紹,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姜夔的創作才華驚人。
姜夔愛情布衣詞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發稿時間:2016-11-19
南宋詞人姜夔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南宋詞人姜夔,可有幾人可以把這“夔”字一筆一劃的寫出來,那實在是佩服。在此,關於這姜夔二字的寫法就不再累述,那麼姜夔一人得以名聲至今,想必他的文學素養定然是非同尋常的,此處就說說這南宋詞人姜夔如何了得。
南宋詞人姜夔畫像
南宋詞人姜夔畫像
姜夔,在南宋詞派中也算是獨樹一幟,有所成就。他是今天的江西人,一生卻在安徽、江蘇、浙江一帶都有所活動。年少時期跟隨父親到達漢陽,父親死後,他移居至湖州,而作品大多是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遊歷的時候寫的,一生瀟灑自在,卻不得朝堂一展抱負,最終死在杭州。
作為南宋著名詞人,姜夔他善於運用自己擅長的音律作詞,他的詞既可以自由散漫,也可以格律嚴密,主要在於他的詞的意境十分動人,他的作品都被冠以空靈含蓄的特點。而且鑑於他本人十分通曉音律,他寫的詞都可以自己作曲給人家傳唱,並且由於性格的多重特點,姜夔的詞也具備多彩的元素。其中既有感傷懷古的詞句,也有單純的遊記,還有對於不得功名的不甘,也不缺感情世界的情誼。甚至有的人評價姜夔稱他是繼蘇軾後再一難尋的才藝廣泛的大家。
姜夔在詞作上面,最為世人傳唱的自然要數《揚州慢》、《白詩道人歌曲》、另有《白石道人詩集》,還有和今天的一首歌曲同名的《暗香》。
姜夔小重山令
姜夔所作《小重山令》是同樣用梅喻人寄託相思,同是詠梅之詞卻沒有姜夔其餘詠梅詞一樣廣受討論,其中《小重山令》與別的詠梅之詩詞最大的不同便是姜夔對地點和梅花種類的限定,很準確的將詠梅定為是潭州紅梅,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欣賞下《小重山令》。
姜夔《小重山令》插圖
引《小重山令》原文: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
東風冷,香遠茜裙歸。鷗去昔遊非。遙憐花可可,
夢依依。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姜夔所著《小重山令》的前兩句便交代了作詞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此地為湘江岸邊,本是情人相會的好地點,如今卻沒有情人相伴,一個“繞”字很好的交代了詞人姜夔在此地徘徊已久,甚是悲苦淒涼;且有萬千愁緒在心間難以揮散而去。
後便從人轉到梅的描述,正麵點題,告訴了讀者人的愁緒,以愁緒之情觀看梅花,頗有代入感,也很容易的使人聯想至愁上加愁的思緒,利用“移情”的手法很好的融合了這一種情緒。
“相思血”是詞人姜夔借娥皇和女英的相思血來比喻紅梅之紅,以此暗喻是詞人的戀人的相思血,由此刻畫出姜夔思念深的情懷,充滿著愁苦與相似情味的紅梅形象,是姜夔對戀人無比的眷戀之情。
以上便是姜夔的《小重山令》的賞析,詞人手法甚是獨特,很好將思念之情寄託於紅梅。
姜夔詞風
姜夔的詩詞創作一直是別出心裁的,不論是藝術思維和表現手法都是別具一格,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見聞塑造成富有“姜夔”特色的詞風,加上甚懂音律,善於利用藝術上的手法將不同感官物體連接,甚是衝擊讀者思維。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姜夔詞風的與眾不同是怎麼在宋詞壇上奠定自己的地位的。
姜夔的畫像
姜夔詞作常被形容為清空高潔,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而且他詞的清空並不是傳統婉約派的柔軟棉麗,也不是豪放派的粗獷狂野,而是介於兩者之間,不是以表達豁達的清空,而是對飄忽的心境的撲捉,頗有一絲剛勁俊朗的傑氣。
若說姜夔詞風“清空”的特色堪比蘇軾,那他們兩者的“清空”又是有不同的,蘇軾為人豁達,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闊朗之氣,而姜夔的“清空”較為內斂,是為清幽雅靜,靜擊人的心靈,沒有蘇軾那樣的震懾人心。
而姜夔詞風也有一股“騷雅”的特色,遂將其與辛棄疾相比較,南宋詞派均是將詞的韻律和創作風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這樣便能將毫無聯繫的事物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姜夔便是這樣將詞風的“騷雅”特點融入於自己的詞創作中,隨俗而雅化,又是另一種清雅的意趣,也促成了人雅與空靈之感的結合

姜夔與歌姬小紅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11日, 2017
明 仇英〈吹簫引鳳〉。(公有領域)
姜夔至蘇州遊歷時拜訪好友范成大,二人品酒論詩相互切磋,范成大本身就愛好音樂,府中還有幾位歌姬,因而便請來唱歌助興,當時適逢大雪紛飛的夜晚,歌姬小紅色藝雙全,配合著庭院梅花盛放,暗香浮動,姜夔見此情此景詩興大起,遂以梅花為題材作《暗香》、《疏影》二首可吟唱的詞
姜夔做好後歌姬小紅就唱了起來,其歌聲清新婉約如黃鶯出谷,姜夔聽了大為傾慕,小紅對才華洋溢的姜夔也有好感,范成大見狀索性就將小紅嫁其為妾。
至歲末除夕之夜,姜夔與小紅乘舟返回苕溪老家,在茫茫雪夜、湖面薄霧的動人美景下,姜夔搭乘的小舟幽幽的駛過吳江松陵的垂虹橋,伴隨著佳人,此情此景他做了七言十首詞,小紅也隨之歌唱,姜夔也吹簫以對,又吟出一首《過垂虹》:
《過垂虹‧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清 仇英〈人物故事圖冊〉-潯陽琵琶。(公有領域)
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相傳為遠古聖王伏羲氏所造,有關簫的故事和詩文,在史書上屢見不鮮,在春秋時期秦穆公有個女兒,字弄玉,她希望嫁一個精通音律的人。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夢中一位少年騎著彩鳳而來,名叫蕭史,住在華山,因為聽到弄玉的吹奏,想是同好,所以特地前來,後來兩個人就一同吹簫到天亮。
之後弄玉思慕蕭史,秦穆公得知後,便派人至華山找到了蕭史,見他氣宇不凡,就把女兒弄玉嫁給他為妻,婚後蕭史就教弄玉吹簫學習美妙的鳳鳴聲,秦穆公還特地為他們興建了一座鳳台,蕭史和弄玉夫妻就住在上面,不飲不食,數年不曾下來。有一天,夫妻倆人在月光下吹簫,忽然看見鳳台右邊飛來一條金龍,鳳台左邊飛來一隻彩鳳。於是,蕭史乘上金龍,弄玉坐上彩鳳,雙雙騰空而去。這是成語「乘龍快婿」的典故,也是一個用音樂修煉圓滿的故事。
《列女傳》:「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秦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簫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乘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
簫通常為竹子所作,象徵著君子的修為,簫的音色柔和,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善於表現樂句悠長、細膩、典雅的樂曲,修煉人也會「敬香吹簫」與上天保持著聯繫。
清 崔錯〈李清照〉。(公有領域)
古代的文人們也會演奏樂器互相激勵,如同姜夔與歌姬小紅,他們一個專精於樂器,一個專精於歌唱,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許不是單純的男歡女愛,而是彼此成長的夥伴。同在南宋時期的女詞人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妻,他們夫妻的消遣是比試兩人讀書的廣博及記憶:對著重疊堆積的書籍,要指出某件事記載在某書、某卷的第幾頁、第幾行,誰說得準確就可以喝茶,或許這才是男女的相處之道。@

------------------------------------------

姜夔的自度曲介紹 姜夔作品白石道人歌曲欣賞
2016-05-16 08:42:24
姜夔的自度曲介紹 姜夔作品白石道人歌曲欣賞
日期:2016-05-16 08:42:24 編輯:Kevin 來源:悠悠網
姜夔自度曲 往往善通音律的詞人都會創作一些自度曲,即歌詞、曲調都出於自己之手,宋代有不少詞人的詞集中都會常見自度曲,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南宋詞人姜夔的自度曲。
姜夔自度曲
往往善通音律的詞人都會創作一些自度曲,即歌詞、曲調都出於自己之手,宋代有不少詞人的詞集中都會常見自度曲,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南宋詞人姜夔的自度曲。眾所周知,姜夔不僅在文學上的造詣極高,而他的音樂創作也在藝術以及思想境界都達到了甚高水準,深有獨創性,風格別致,他也是南宋唯一一位具有傳世曲譜的音樂家
杏花天影 配圖
姜夔的自度曲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暗香》、《疏影》、《杏花天影》以及《揚州慢》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賞析這首《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
這首《杏花天影》是姜夔思念舊情人所作,在上闋中借「桃葉」來表達自己對於遠方情人的思念以及哀傷,而「待去」則表達了詩人躊躇於來去的猶豫。詞的下闋則表達了詞人向戀人坦言情義時的身不由己以及內心的痛楚,全詞筆觸細膩,感人肺腑。
姜夔的作品中有不少記夢、詠物的詞作,有不少篇目都與「合肥情人」相關,二人之間雖然佳期不再、難續前緣,但是他對夢中人刻骨銘心的相思纏綿之情卻終其一生都未能割斷。姜夔的這篇詞作,言辭華麗,情深意切。他以剛健的筆力書寫柔情蜜意,托意於微,在哀苦的基調中傳遞真情,卻又心志高遠,極具空靈意境,非凡脫塵。這首詞雖然是小令,但是整體布詞與慢詞相當,在有限的字數中傳達出一唱三嘆的迴環曲折之味。
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
中國宋代的姜夔是一個才藝雙馨的詞人,不僅在宋詞上頗有造詣深受文人器重,且精通音律,能吹簫,常以此作詞曲,其中以《白石道歌曲》較廣為傳頌。這裡面包含著姜夔所作的漢族詞曲譜集,除了《玉梅令》其餘均是姜夔所作的自度曲。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賞析下姜夔所著的《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畫像
姜夔號為白石道人,故後人也常以姜白石稱之,觀其一生甚是窘迫,懷才不遇,他對曲調的了解甚有天賦,遂其《白石道人歌曲》包含著宋代詞調曲譜對後世人了解宋代音樂有很重要的作用。
姜夔在《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入詞多達80首,其中有曲調的有17首,深通音律的姜夔更是創作自度曲是為12首,他的自度曲均是由自己先填詞,將詞成文後方製成曲調吟唱之,遂這便可以看出姜夔的發揮創造性很高,其藝術風格也頗有特色,是為姜夔創作中最有價值的一個部分。
其中姜夔的自度曲有《揚州慢》、《暗香》、《杏花天影》,這些自度曲為後世人的音樂市場留下了不可考量的豐富文化遺產,也對南宋後期詞壇的創新和格律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南宋詞人姜夔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南宋詞人姜夔,可有幾人可以把這「夔」字一筆一划的寫出來,那實在是佩服。在此,關於這姜夔二字的寫法就不再累述,那麼姜夔一人得以名聲至今,想必他的文學素養定然是非同尋常的,此處就說說這南宋詞人姜夔如何了得。
南宋詞人姜夔畫像
姜夔,在南宋詞派中也算是獨樹一幟,有所成就。他是今天的江西人,一生卻在安徽、江蘇、浙江一帶都有所活動。年少時期跟隨父親到達漢陽,父親死後,他移居至湖州,而作品大多是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遊歷的時候寫的,一生瀟洒自在,卻不得朝堂一展抱負,最終死在杭州。
作為南宋著名詞人,姜夔他善於運用自己擅長的音律作詞,他的詞既可以自由散漫,也可以格律嚴密,主要在於他的詞的意境十分動人,他的作品都被冠以空靈含蓄的特點。而且鑒於他本人十分通曉音律,他寫的詞都可以自己作曲給人家傳唱,並且由於性格的多重特點,姜夔的詞也具備多彩的元素。其中既有感傷懷古的詞句,也有單純的遊記,還有對於不得功名的不甘,也不缺感情世界的情誼。甚至有的人評價姜夔稱他是繼蘇軾後再一難尋的才藝廣泛的大家
姜夔在詞作上面,最為世人傳唱的自然要數《揚州慢》、《白詩道人歌曲》、另有《白石道人詩集》,還有和今天的一首歌曲同名的《暗香》。
姜夔的自度曲介紹 姜夔作品白石道人歌曲欣賞(2)
姑蘇懷古 姜夔
姜夔不僅善作詞,他的詩歌也寫得極其出眾,《姑蘇懷古》就是他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句疏離跌宕,欲抑先揚,整首詩寫了晚雲,寫了白鷺,以及星辰、山川,種種物象結合得十分微妙,隱隱透露出一絲苦楚,懷古傷今之情迂迴曲折,觸動人心。
姑蘇懷古 姜夔
詩歌講述的是朦朧夜裡,有一朵朵的小雲急促地拂過船邊,清澈見底的江水平靜地流動著;天空中的點點繁星,將蕩漾的水面映照得閃閃發光。白鷺在沙灘上悠然入睡,毫無聲響十分閒適。我呆呆望著姑蘇台,帶有幾分感傷:那飄蕩的柳樹,不知度過了幾年的風吹雨打?正是它,用細細垂下的柳枝,替吳王將滿地飄落的繁花掃盡。
這首絕句時常被世人拿來與李白的《蘇台覽古》相比較,李白借今日的荒涼暗指往日的繁榮,在巨大的差異中抒發感慨,而姜夔則借不變的姑蘇夜景來暗喻變幻莫測的人事,借古諷今,喻示了自己的高人一籌。兩首絕句都借柳來寄託盛衰之間給人的感慨,而姜夔的柳通過擬人的手法則顯得更有活力。
作者將以往的憤懣與憂愁化作淡淡的憂傷,似有所失般的惆悵,尤其是結尾的兩句,令人悵然所動,飽含滄桑歷史感以及作者本人的心思積澱,使美好的景物與情感的抒發相得益彰。整首詩興味濃重但筆觸輕逸,極具靈動的美感,給人以一種物是人非的悲涼。
點絳唇姜夔
姜夔的《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是一首寫景之詞,通篇幽深淡遠,作者洒脫廣大的胸懷躍然紙上。上片的景象主要描寫了燕雀們隨雲飄蕩,南北之間四處而飛,如神仙般瀟洒自在;而詞的下片寫的則是因地而懷古,使無情之物也賦予真情,寫出了萬分滄桑之感。整片詞僅用了四十一個字,委婉含蓄卻將作者的心情展現無遺,引人深思。
點絳唇 姜夔
詞的大意講的是北方的鴻雁們悠閒自在,居無定所,跟隨著太湖西邊的雲層到處浮蕩。遠遠的幾座孤山看上去一副愁苦蕭條的景象,如同醞釀著一場大風暴欲在黃昏時刻來臨。我想要在甘泉橋的旁邊,能夠隨同陸龜蒙一塊兒隱逸於世,但是如今還有他那般的人嗎,在哪兒呢?我孤單一人倚在欄杆邊上,緬懷舊古,只能看到慘敗的柳枝們層參差不齊地隨風飄蕩。
這首詩創作於1187年冬天,姜夔在湖州與蘇州兩處地方之間來回往返,在路過過江蘇吳江時,心中有感,於是作下此詩。姜夔生活中最欣賞的詩人是晚唐時期的陸龜蒙,名號天隨子,他生前就隱居於吳松之地,於是姜夔觸景生情,心中感想萬分,遂作此詞。
姜夔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他善於提空講述,從虛入筆,這首詞中他將身世之哀、國家之傷等等皆由意象中衍生出來,將自然、人生、歷史等等融為一體,是南宋年間愛國詞中的瑰寶。
疏影姜夔
《疏影·苔枝綴玉》是暗香的姐妹篇,均出自詞人姜夔之首,用以贊詠梅的的高潔、幽靜,並托物喻人,以此來表達自己不幸的生活境遇。詞人先勾勒出梅花不同凡響的形象,又表現了它孤芳自賞的傲麗與情懷。此外,姜夔還插入了多個典故,將主人公的思想與梅花的品質相結合,極具悲情意味,境界淒涼。
疏影 姜夔
上片中,姜夔寫到了王昭君遠嫁塞外的典故,並將之神化,將昭君因思念故國卻不能得返的憂魂與梅的孤幽之魂聯繫在一起,通過讚頌昭君絕代芳華卻又孤死異地的悲劇來指代梅花飽含幽香卻已為時尚晚的情況,愁思極深。而下片中,姜夔則插入了壽陽公主和陳阿嬌的事跡,飽含憐香惜玉之情,並通過悠悠笛聲加劇了惆悵的思慮。
整首詩言詞用量雖多,但是融合甚妙,有如行雲流水一般,虛實結合,變幻莫測,暢順自如。姜夔在整篇詞中用了很多虛詞,迂迴婉轉,動盪搖曳,一度被稱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絕唱。
姜夔的這首詠梅詞,被稱為是「自立新意」之作,主要是由於他完全突破了先人的傳統手法,沒有單從平面上去臨摹和刻畫,而是深入事物本身,創造了多層次、線條的立體境界,深有藝術感,以及人性化。作者虛實結合,借用典故進行象徵,縱橫交錯,互相交織,對於情緒的渲染作用極強。
《疏影》這首詞描寫了梅花清麗孤傲的外貌,寄託了作者對青春時光以及美好事物的憐惜。

「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

「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

姜夔詞選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wLDKqG

「姜夔」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

======================================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_儒佛道頻道_騰訊網 - https://goo.gl/D308Ml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
禮樂文華騰訊儒學徐晉如2015-10-14 15:00我要分享 2
[ 導讀 ]白石要做的是清高的卿客,而不是受祿的家臣,他的選擇決定了他能終身葆有心靈的自由。
文/徐晉如(騰訊儒學專欄作者,知名學者、詩人。)
白石一生未嘗出仕。他除了賣字以外,就大都靠別人的接濟。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
姜夔(資料圖圖源網絡)
白石自幼隨宦漢陽,父親很早過世,他長期依長姊生活於漢川縣。淳熙年間,青年白石在湖南游歷,結識了福建人蕭德藻。蕭德藻號千巖老人,在當時詩名藉甚,一遇白石,即大生知遇之感,感慨說我作詩四十年,才遇到一個可以與談詩之人,遂攜白石至湖州生活,並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白石,白石一家的經濟,也完全由他提供。
後來千巖翁又把白石推薦給了名詩人楊萬里,楊萬里更介紹他去拜謁另一位大詩人范成大(號石湖)。石湖是做過大官的,致仕(退休)後經濟仍非常豐裕,對白石也有厚貺。這期間,白石為作詠梅詞二闋,用仙呂宮定譜,曰暗香、疏影。詞曰: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暗香)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疏影)
二詞作於宋光宗紹熙二年辛亥(1191)之冬,作曲填詞,白石一身任之。這二首詞,自清代以來,有很多學者認為是有寄託的作品,周濟至謂白石“惟《暗香》、《疏影》二詞,寄意題外,包蘊無窮,可與稼軒伯仲”,(《介存齋論詞雜著》)其《宋四家詞選》評《暗香》,謂有一朝盛衰之慨,又謂《疏影》以“相逢”、“化作”、“莫似”為骨,於國是“不能挽留,聽其自為盛衰”;龍榆生先生認為《暗香》是詞人希望石湖能愛惜人才,設法對自己加以引薦(《詞學十講》);《疏影》一詞,張惠言謂是“以二帝之憤發之”(《詞選》),鄧廷楨《雙硯齋詞話》、鄭文焯《鄭校白石道人歌曲》均認為,是抒寫對相從徽、欽二帝被擄北上的后妃的同情。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
馬遠暗香疏影圖
我以前亦相信這兩首詞是寄託之作,拙著《大學詩詞寫作教程》前三版均依此解說,但近年已盡拋成說。因細按詞前小序,有“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之語,音樂風格不像是有寄託的,如果真是寄託之作,以白石之邃於音律,音節應該淒婉哀涼才對。
我認為,這兩首詞是單純的詠物之作,是二件純粹的藝術品,它們的用意只是為了禮讚梅花,傳遞美、再造美,沒有除此以外的別的目的。詞人把與梅花相關的典故、詩句臚列編排,串珠成鏈,再加以適當的想像,顯得詞的全首,像是有完整的敘事脈絡,實則不過是詞人的技法高明,令人不覺其湊泊而已。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
小紅低唱我吹簫(資料圖圖源網絡)
白石的金閶(蘇州的古稱)之行,除了獲得范成大的資助,還獲贈一慧婢名曰小紅。這一年的除夕,白石意氣風發,帶著小紅回湖州,船過垂虹橋,作有一絕:“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小紅有著不俗的藝術造詣,主僕二人,甚是相得,後來年長嫁人。白石身歿後,友人蘇泂挽之以詩,有“幸是小紅方嫁了,不然啼損馬塍花”之語,可以想像,小紅是一位與之精神高度契合的膩友。
當時如石湖這樣賞識白石的名公巨儒不在少數。宋末周密曾偶得白石手跡一份,是白石自道其身世的書信。信中列數說,“內翰梁公,於某為鄉曲,愛其詩似唐人,謂長短句妙天下。樞使鄭公,愛其文,使坐上為之,因擊節稱賞。參政範公,以為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待制楊公,以為子文無所不工,甚似陸天隨,於是為忘年友。復州蕭公,世所謂千巖先生者也,以為四十年作詩,始得此友。待制朱公,既愛其文,又愛其深於禮樂。丞相京公,不獨稱其禮樂之書,又愛其駢儷之文。丞相謝公,愛其樂書,使次子來謁焉。稼軒辛公,深服其長短句。如二卿孫公從之、胡氏應期,江陵楊公、南州張公、金陵吳公及吳德夫、項平甫、徐子淵、曾幼度、商翬仲、王晦叔、易彥章之徒,皆當世俊士,不可悉數。或愛其人,或愛其詩,或愛其文,或愛其字,或折節交之。若東州之士,則樓公大防、葉公正則,則尤所賞激者。”白石的藝術才華是多方面的,他既長於詩詞,又擅駢散文章,同時又對禮樂有深湛之研究,著有專書,書法得人愛賞,其人品氣質,更是清雅脫俗,似晉宋(南朝劉宋)之間的雅士,他的廣受歡迎,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過,被那麼多的權貴名公賞識,並沒有改變白石“窶困無聊”的境遇,這大抵是因為白石心性清高,決不會主動說出乾謁求進的話來。惟有南宋大將張俊的曾孫張鑑字平甫者,主動資助白石,歷十年之久,與白石情甚骨肉。
張功甫因白石累試不第,擬出資為白石捐官,以白石的清高,當然辭謝不敏。白石曾力圖自正途謀求朝廷出身:寧宗慶元三年,向朝廷進大樂議及琴瑟考古圖,時太常嫉其能,不獲盡其所議,五年,又上聖宋鐃歌十二章,皇帝下詔讓他不必經過地方的初試,直接參加禮部試,又不第,遂以布衣終。
功甫又欲割無錫的良田贈給白石,白石也一樣拒絕了。何以白石寧願一直接受功甫的資助,卻不肯接受永久的產業呢?原來,南宋之時,大官僚養士之風盛行,稼軒亦嘗因劉過的一首詞,而厚貺之二十萬錢之巨。蓋當時風氣如此,貺者不以為惠,受者不以為異。白石接受蕭千巖、範石湖、張平甫的資助,和一些特殊的饋贈,這都不是問題,白石亦報之以“竭誠盡力,憂樂關念”,但接受良田,性質便完全不同了,那是接受了產業,所謂無功不受祿,白石要做的是清高的卿客,而不是受祿的家臣,他的選擇決定了他能終身葆有心靈的自由。
張平甫去世後,白石的十年門客生涯也走到了盡頭,他在經濟上開始陷入困頓,只能在浙東、嘉興、金陵間旅食。旅食這個詞說得是比較文雅的了,不太好聽的說法則是打秋風。白石先有三子早夭,歿時兒子薑瓊才十七歲,無力營葬,幸得友人吳潛等人謀為營葬於杭州之西馬塍。倘若有誰為白石撰寫墓誌銘,應該用上與他同在蕭千巖門下學詩的另一位白石黃白石(黃景說,字岩老)的話:“造物者不欲以富貴浼堯章,使之聲名焜燿於無窮也!”
白石墓至清代尚存。時至今日,東西馬塍早已全無踪影,更不必說白石的墓塋了。據《湖墅小志》:“東西馬塍在溜水橋以北,以河為界,河東抵北關外東馬塍,河西自上下泥橋至西隱橋為西馬塍。錢王時蓄馬於此,故以名塍。”然則今天我們的馬塍路,不過借古地名而命名,與宋時恍如花海的東西馬塍,沒一點關係。詩人王翼奇,就居住在馬塍路附近,他多年尋訪白石墓不得,只好把他居住的小區中心花園聊當白石的厝室,恭默祭拜。那一年,杜鵑開得正盛,同樣久覓白石厝室不得的詞人魏新河過訪,填了一首《竹枝》贈之:“欲把詞心托杜鵑。群花不語樹無言。翠禽小小來還去,過了梅花八百年。”不久,魏新河便在《白石詩集》中讀到“山色最憐秦望綠,野花只作晉時紅”之句,詩後有白石自註:“右軍祠堂有杜鵑花兩株,極照灼。”也許,與王羲之(曾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故稱王右軍)心靈異代相通的白石,也會選擇長眠於杜鵑花下?然則,又何妨今之馬塍路不是古之東西馬塍,今之杜鵑,不是八百年前的杜鵑呢?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
姜夔小楷保姆貼(資料圖圖源網絡)
宋代陳郁《藏一話腴》載:白石氣質相貌十分溫弱,彷彿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住,沒有立錐之地的田產,自己過的是清客生涯,卻還每天養著食客,收藏的圖書字畫,更是一筆不菲的財富。這樣的奇蹟,只能出現在經濟高度發達、文化發展到極致的南宋。
在世俗的眼中,白石所擅長的文章詩詞,書法音樂,沒有一樣是“有用的”,都是徹底的“為己”之學。正常情況下,一個像白石一樣的人,如果不肯犧牲自己的獨立精神、自由意志,這些才華幾乎不能為他換取任何現實利益,白石幸運地生活在中國文化的巔峰時代,有蕭德藻、范成大、張鑑這些既有經濟實力,又有極高鑑賞力的人賞識他,因此不需要諂媚取容,降志辱身,就能維持著有尊嚴的生活。
白石詞,沒有一絲一毫的世俗味,是雅詞的極則,這與他不汲汲於功名利祿,而終身追求心靈的逍遙自適有莫大關係。他的白石道人之號,是友人潘檉所贈,大概潘檉早就發現了他超拔出塵的精神特質。明以後的學者,誤把宋末元初杭州人姜石帚當作了白石的別號,故常稱白石為石帚老仙,其事雖誤,但以“仙”字冠在白石頭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的《翠樓吟》詞有“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之語,詞仙正是他的心靈自許。
當時的文化環境保證了白石可以過上在較長時間內不必營營汲汲的生活,保證了他可以不縈心俗務,而專力於純粹藝術的創造,這才有了這位卓然於文化史上的詞仙,這才有了他“野雲孤飛,去留無跡”的高卓詞品。那些資助白石的大官僚,如果他們做的是一項投資,得說這是一項回報率極高的投資,因為他們用有限的金錢,換來的是高聳入雲萬古屹立的文化奇峰。
在儒家而言,人生的終極價值,固然在於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業;而自莊子觀之,則逍遙之境,才是人生的終極理想。然而人生在世,衣食住行,莫不需要經濟的支撐。原始人的幾乎全部生命,都用來尋找食物,當然沒有逍遙可言,今天科學昌明,物質進步,而人類俯仰於世,熙來攘往,無不為房子、車子、票子而苦惱,心靈的不自由,與原始人也沒有多大分別。文化的傳承卻需要有一批脫心俗諦,專心研習的人。中國古代因孔子之教,士大夫戮力王事,獲取朝廷俸祿,一面傳承文化,而像白石這樣,未得因科舉入仕而解決衣食問題,但能靠知音者的周濟,得以專力藝術創造,也是一種不壞的選擇。也正因有當時的養士之風,南宋文化才能處在一個特別高的高度之上。
其實,養士之風不獨中國為然,歐洲的情形也是一樣。啟蒙運動時期歐洲很多的文學家、藝術家,都曾受過貴族尤其是貴婦人的供養。比如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就有一位梅克夫人定期給他寄去數額不小的生活補貼,而他們一輩子惟一的一次見面,是在意大利,梅克夫人偶然散步經過了柴可夫斯基的旅館,而後者正好走到陽台上,他們的目光互相注視了一下,此後再未見面。
同柴可夫斯基或其他被貴族資助的歐洲文學家、藝術家一樣,白石雖然靠友人的接濟生活,但他的人格是偉岸的,精神是自由的,所以才能寫出那些超拔的、穿透歷史的詞作。
作者小傳:
姜夔:靠人接濟過一生卻寫出最清高的詞
徐晉如
徐晉如為古典文獻學博士,深圳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國學院教務長,香港孔教學院永遠名譽院長。著有文言詩文集《懺慧堂集》,學術專著《禪心劍氣相思骨—中國詩詞的道與法》、《綴石軒論詩雜著》、《唐宋詞與人生》等,是當代儒家詩教的首倡者。

===================================

7d990ff9dbc04a5b10d731ea5e109982 (1)c4a21dd7d675e2dd362602f4e70e4ebb487a50956d16843659ba4163e94cabc67d990ff9dbc04a5b10d731ea5e109982  

姜夔湖上寓居雜詠內容介紹
《湖上寓居雜詠》是為南宋文學家姜夔所作,姜夔多才多藝,一生寄理想於從仕,滿腹才華欲施展但終不能實現。他雖在文學領域上頗有聞名,且精通音律,但屢失意於考試,未曾進選。
姜夔畫像
姜夔畫像
而創作《湖上寓居雜詠》時,姜夔已是46歲,在他42歲時便舉家遷至杭州,得好友張鑑支助,期間姜夔還在為了求仕而努力,為朝廷獻上《大樂禮》等希望能夠被賞識而提拔從仕,但朝廷沒有如他願,姜夔再一次失敗。
在他45歲時再次向朝廷呈上作品,遂得朝廷給予的破格考試的機會,但姜夔並沒有考上,從此便斷絕了從仕的念頭,一生無官。而這首詩便是創作在此時,對從仕失望的薑夔見窗外秋景甚是悲傷感慨。
引《湖上寓居雜詠》原詩:
荷葉披披一浦涼,青蘆奕奕夜吟商。
平生最識江湖味,聽得秋聲憶故鄉。
居住在杭州西湖邊上的薑夔,政治失意,心情低落,見窗外秋意涼涼,柳條、荷葉、風聲、青蘆、各種蟲鳴勾起了姜夔心中難言的百味雜陳。其中有對人世時光不再的感嘆,有人生不如意的感慨,有仕途不順的無奈,也有空有才華不得施展的悲憤,但卻無人能述。
姜夔將這百般滋味通過清雅恬淡的西湖秋景描繪出來,雖有落魄悲涼之意,但卻也有志於隱居的清正之氣。
詞人姜夔的號是什麼
姜夔,於南宋詞派中堪稱獨樹一幟,成就不凡。他是如今的江西人,生平卻在安徽、江蘇、浙江多處都有所活動。幼年時候隨著父親赴至漢陽,父親逝後,他移居湖州,而起作品大多是於江浙江一帶遊歷的時候所作,一生瀟灑自由,卻未得朝堂終生未官,最終死在杭州。
姜夔號為白石道人
白石道人詞集
他在湖州移居長達十餘年間,因為就住在當時一個叫做白石洞天的地方,所以詞人姜夔的號為白石道人。此號源自於當時與他交往甚歡的一位好友名字叫做潘德久的人。白石自然是姜夔的住所,喚作道人,大概是他的朋友深知姜夔是一位瀟灑自在之人,可以不問世事唯問本性的存活在這人世間,像是一個道人一般脫離凡世世俗,只求得自身寧靜勿遠。對姜夔的才識和為人處世的心境讚譽頗多的還有兩位如今也是人盡皆知的詩人,他們就是楊萬里和范成大。
詞人姜夔的號確實是他人生心境的寫照,他一生豪放不羈,自由灑脫,當時的世家名流都喜好與他交流、洽談、往來。可以說是人世間的道人,人生也有著說不完的道理和寫不完的佳作。並且通曉音樂和書法,白石道人果然是不同於凡間雜人。作為南宋傑出詞人,姜夔他通過運用自己擅長的音律作詞,他的詞既可自由散漫,也能格律嚴密,主要在於其詞意境動人,其作被冠以空靈、騷雅的特點。
姜夔聲聲慢藝術賞析
姜夔作為南宋時期獨具一格的傑出詞人,他的作品也時常被世人拿來與同年代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相比較。其中《聲聲慢·尋尋覓覓》就是李清照傳頌度極高的一首代表性詞作,而姜夔雖然沒有作過《聲聲慢》,但他的《揚州慢》也是可與之媲美的一篇佳作,那麼兩首“慢”有何異同呢?
揚州慢
揚州慢詩詞配圖
《聲聲慢》中,作者藉殘秋時節的見聞來表述自己對於國亡家滅以及淪落天涯的孤寂寥落、悲涼之情,極具動蕩的時代特色。該首詞打破了上下片之分的結構局限,一氣呵成,重視對於愁緒的渲染,如泣如訴,觸動人心。且該首詞在起頭連用14個疊字,將作者的心境表述得形像生動、強烈深刻;此外,在下文中還用“點點滴滴”相呼應,更進一步加深了詞人寂寥、陰鬱以及動盪不寧的心緒。整首詞一字一滴淚,沉痛凝重,哀婉淒怨,感染力不言而喻。
而姜夔的《揚州慢》中,姜夔空靈靜雅的詞風表現得淋漓盡致。該詞的感發力量遠遠超出了作者最初寫作的本意,姜夔本為詠花,卻生出了無數感慨,加深了詞的思想性。詞的前三句寫揚州昔日的繁榮,接著寫如今的荒蕪,並闡述是由南兵入侵所造成,最後更進一步烘託內心的哀傷寫照。
整首詞用洗褪鉛華的言語,將一幅淒涼空濛的畫面描繪得空靈、悠遠,借用杜牧系列傷古懷今,極具清高峭拔之勢以及冷僻幽深之懷。兩首詞可謂是各有千秋。
南宋文學家姜夔的書法作品介紹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是南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音樂家,同時他的書法也是當時一絕,是後人學習書法寫字的標榜楷模。有關她的書法成就在《續書譜》一書中便可見一斑,可以說這本書是南宋時期最為有名的書法理論著作,並對書法的研究和演進提供了巨大的貢獻,有不少書法佳作傳世。
姜夔書法圖
姜夔書法圖
說起姜夔的書法還要從他的早年經歷開始說起,少時家境貧寒激勵了他求學進取之心,在詩詞、文學、書法、音樂等各個方面皆有涉獵,因此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為姜夔的多方面才能聞名於世讓他博得了與蘇軾齊名的全才美名,他被世人尊稱為繼蘇軾之後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雖然姜夔擁有滿腹的才華與抱負,但終因造化弄人沒有取得自己心心念念的官位,在多次名落孫山之後毅然選擇遊歷江湖,在山水之中抒發自己感家懷國的情懷,用自己娟麗的書法行文留下佳作。
《續書譜》是姜夔在書法方面的登峰之中,該書分為十八個部分錶述自己的書法技巧,總結自己的行文經驗,以簡潔明了的文筆敘述深奧複雜的書法系統。雖然《續書譜》一書是效仿孫過庭的《書譜》所作,但是並不是單純地複製印刻,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傳世佳作。
南宋文學家姜夔怎麼讀
想必大家都知道南宋有位著名詞人叫做姜夔的,然而很多人聽過這個名字,也知道發音和大概印象,而並不會寫出這個“夔”字;當然還有另外一派人,見過“姜夔”二字,只知道這是一個人名,叫江什麼,或者胡亂給個發音。那麼,這個字究竟讀作什麼呢?這裡先賣一個關子,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這個字的筆劃。
姜夔畫像
姜夔畫像
姜夔,“姜”字自然就是姓氏,無需過多解釋。那麼這個糾結的“夔”字,筆劃數多達21筆,涉及筆劃裡面的點、撇、橫、豎、橫折、提、豎彎鉤、捺等多筆,實在是一個難寫的字。還是先不來研究這些橫豎彎鉤的筆劃,咱們先來研究一下這個字在字典裡面它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夔”字作為名詞,有兩個含義,一方面是指上古時期的一種傳說中的怪物,大概是在商周時期,是一種只有一條腿的怪物。另外就是用作地名,在今天四川省奉節縣有個叫做夔州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最後揭曉一下這個“夔”字的正確讀法,讀作(kuí),所以說我們經常聽到的南宋文學詞人姜夔就是我們在文字裡面書本里面看到可能不會發音的(jiāng kuí )。不過,還好姜夔活在古代,古人們取名字都喜歡找一些罕見的字詞,如果放在如今,那孩子長大了還不得跟父母長輩急,怎麼給取了這麼個名,筆劃太多而一般人看到都不會發音,估計上學期間老師要么不敢點這個學生的名字,要么認識的天天叫這個學生回答問題。
姜夔自敘寫了些什麼
說到姜夔,多數人都知道這是位南宋詞人,還有的人甚至還知道他不僅詞寫得好,連音律也很擅長,能夠自己作曲。然而其文學造詣可不單這些,除了為人熟知的詞人,作曲家之外的薑夔,還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南宋年間的薑夔書法,別有一番風韻,而且,至今也被世人所查看研究。
姜夔書法欣賞
姜夔書法欣賞
那麼這樣一位才華出眾並且多才多藝的大家是如何為自己自敘的呢?要說古人大概都喜歡自敘這樣一種總結人生、自我評價的行為。所謂自敘,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自己介紹自己的生平事蹟。古人們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自我剖析,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的生平事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並流傳後世。那麼對於南宋大詞人、大音樂家、大書法家姜夔來說,自然也少不了作一篇《自敘》以流傳後世。
姜夔自敘中寫到自己年少漂泊,少年時期跟隨父親到達漢陽,父親死後,移居至湖州一生在安徽、江蘇、浙江一帶都有所活動。自詡為一生瀟灑自在,也廣交朋友、幸得知己,卻不得朝堂一展抱負,用他的原話來說就是:“嗟呼!四海之內,知己者不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於窶困無聊之地者。”
在姜夔自敘中也能看出姜夔的文采出眾,可是終因為不得半點功名而遺憾不已,抱憾終身。在古時,這樣不得志的有為青年大多數都無奈走到垂垂暮年,實在是不幸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