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與宗教的千絲萬縷|香港01|Culture| - https://goo.gl/yPFpKt

732a995a02e18ceb50146623784e2a1b6429382b920a4a0fe9e56a6848b74dd920170809004457  


2017年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所有機關總共編列了1.99兆元歲出金額,其中文化部主管的部分是194億元,僅佔總預算比率1%

一是文化人類學角度的: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其二是馬修.阿諾德所說:文化是曾被思索過與說過的──最美好事物;其三是地方歷史角度的:文化是特定地域的傳統積累

詹偉雄:文化該是一頭老虎!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詹偉雄/文化評論者無意間看到兩個政府機關的數字統計,有些惆悵,想了想,也許值得在此來說說。第一個數字是2017年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所有機關總共編列了1.99兆元歲出金額,其中文化部主管的部分是194億元,僅佔總預算比率1%,雖然部裡發布新聞稿說無論金額、成長率和比率都是歷年最高,值得欣慰,但讓人感慨悲涼的是:這數字仍然是12個部級單位中最少的,比外交部的1.2%還少。另一個數字來自英國文化部的2016年年報,它們在2015~6年支出的預算是16億英鎊,換算成脫歐公投前的匯率大約是800億元台幣,比較英國與台灣人口(6400萬vs.2300萬)差距,發現原來英國也不比台灣高多少,當然,如果把文化部轄下另行獨立編列的BBC與樂透彩金的47.45億英鎊加進來,這數字就拉大差距了。然而,最吸引我注意的,倒不是絕對數字的高低,而是兩個部管轄地盤的圖景,有著絕大的不同。在英國文化部的預算支出表中,鮮明地標示出本部營運外的八個業務範圍:數位與電信、寬頻建置、運動、藝術/圖書館/文化、媒體與博弈、博物館與藝廊、歷史遺產、觀光,也因此,文化部原本饒舌的全名「文化、媒體與運動部(DCMS/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就比較讓人理解了。對比之下,台灣文化部是一個地盤小得非常多的部,業務範圍大概是人家的一半不到。在台灣,數位與電信、寬頻建置、觀光應該是交通部的轄區,媒體由NCC主管,運動則是由一個更低階的機關──教育部體育署(由原本的體委會降級而來)來發落。這個圖景的不同,告訴我們一個鮮明的事實:英國人心中想的「文化」,顯然和台灣想的不一樣。譬如為什麼把大城小鄉連結起來的寬頻網路建構、英超職業足球聯賽觀眾人數的消長、倫敦廚師的周薪收入等這些台灣人認為不是「文化的」事務,對他們而言,卻是非常「文化的」。在台灣文化部的歷年施政報告與說明中,從來沒有清楚說明過「文化」的定義,或對它階段性的詮釋是什麼,但思索台灣社會與各個文資團體的歷來論述,大致可揣摩出幾個主流主張:其一是文化人類學角度的: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其二是馬修.阿諾德所說:文化是曾被思索過與說過的──最美好事物;其三是地方歷史角度的:文化是特定地域的傳統積累。當然,「文化」一詞從來不需要標準答案,英國人之所以會有其鮮明的主張,乃是因為「文化」於英國戰後社會歷經豐富的爭辯與討論,從披頭四搖滾樂、摩特族飛車黨到薇薇安.維斯伍德的龐克西裝是不是文化,以至於文化如何透過與權力的同謀,發展出論述來鞏固某些社會支配的正當性等等,對英國人來說:文化已是一個老嫗婦孺皆能理解,並得以切身地應用於生活日常中的概念,文化不只是靜態的概念,而是「現實日常生活中各種意義的生產、擴散與對抗」,一種貨真價實的動態過程。這個由1960年代發展出來的文化認識,深深影響了英語世界,並透過資本主義的市場體系,重新結構了全球化的經濟邏輯,對於上個世紀末的西方企業而言,經濟成長的發動機不再是傳統的資本與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而是如何能創造出「意義感」的文化產業,後現代研究學者詹明信描摹這個時代場景稱之為「文化的轉向(Cultural Turn)」,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下,東尼.布萊爾領軍的新工黨在1997年奪回英國執政權後,提出了以「文化經濟學」(文化是經濟成長的最重要元素)為核心的施政綱領,揭櫫「酷不列顛(Cool Britain)」的願景,神迷了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然而,十餘年過去,台灣顯然並沒有領略到「酷」的精華,我們仍然相信文化是必須保護與滋養的弱者,我們不相信牠可是一頭色彩斑斕的老虎,即便牠就在你身旁。

=====================================

那些Google也找不到答案的 愛爾蘭這麼教
精華簡文那些Google也找不到答案的 愛爾蘭這麼教
那些Google也找不到答案的 愛爾蘭這麼教
作者:Charlotte Blease/黃維德編譯 2017-01-11 Web Only
從無人駕駛車到銀行或零售商的服務專線,我們全都知道機器人即將來臨,而且在許多地方,機器人已然到來。2013年,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經濟學家即預測,接下來20年裡,超過半數的工作會被智慧科技取代。
今日的學童未來必定會跨入極為不同的職場;事實上,能跨入職場說不定都已經算是相當幸運。
未來學家預測,工作根本不會從中國回來,而是逐漸外包給數位化,白領藍領工作皆是如此。
教育者該如何為年輕人預做準備、讓他們有辦法面對數位時代的公民和職業生活?反對技術革新辦不到這點,增加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上的投資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因為高科技訓練有其想像力上的限制。
在不久的未來,畢業生還需要其他的技能。技術愈來愈專精,擁有跨領域技能和跨越領域的自信,也將愈來愈受重視。
有些問題單靠Google找不到答案,未來我們也會需要有能力提出和回答這類問題的人,例如,機器自動化的道德後果為何?大規模失業的政治後果為何?數位化社會該如何分配財富?
社會必須更注重這類哲學式的問題才行。
愛爾蘭總統希金斯(Michael D. Higgins)有如這個領域的燈塔;他表示,「在這個日益複雜、相互連結又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哲學教育是我們手上最強大的工具之一,讓學童有辦法成為自由又負責任的個體。」
2013年、愛爾蘭掙扎於金融危機的後續效應之時,希金斯展開了全國性的計畫、討論愛爾蘭這個社會所重視的價值。結果就是,哲學在2016年9月首度跨入愛爾蘭的學校
12至16歲的學生可以選修此課程,思考那些學校課程曾經嚴重忽視的問題;英國的哲學學者和教師目前仍舊在全力遊說,希望英國也能開設類似課程。愛爾蘭則已經開始探索各項改革,希望能在小學設立兒童哲學課程
增設哲學課程,正是希金斯和他的妻子薩賓娜(Sabina Higgins)公開呼籲之事。
希金斯的看法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如果教育者認定哲學沒有意義,或許代表學術世界裡的大部分哲學學者,仍舊不重視哲學教育在象牙塔之外的可行性。
思考和求知渴望並非天性,哲學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興趣
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言,「大多數人寧死也不願思考,許多人也確實如此。或許所有人都擁有哲學的能力,但這也是個需要訓練和文化助力的能力。美國哲學家麥考利(Robert McCauley)認為,科學需要一些認知支架;哲學也是如此
哲學並不容易。它要求我們同時扮演勤勉的勞工和嚴格的監督者;它要求我們克服思考上的偏誤和缺陷,要求我們在思考事物之時,展開寬容的對話並想像各種不同的觀點。哲學可以協助孩童(以及成人)表達問題,並尋找那些單靠反思或推特難以探索的答案。
在最棒的情況下,哲學會讓理念而非自我站上舞台中心;正因為哲學如此地不自然又易碎,我們不但得將它放入學校,也必須將它嵌入公眾領域之中
哲學不會帶回工作機會,也不是當前和未來問題的萬靈丹。但它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協助我們對抗輕忽的判斷和缺乏根據的論點
讓哲學走入教室,可以讓人更能察覺和挑戰這個時代的主流意見愛爾蘭曾是個近乎神權政治之國,它的總統會理解此事,或許不是那麼令人意外。(黃維德編譯)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382#sthash.TFo2imJG.dpuf

==============

從「大不列顛」到「酷不列顛」
Posted on 2016-10-06 in 資訊
從「大不列顛」到「酷不列顛」
——英國如何塑造國家形象
作者:丑則靜
來源:學習時報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這個領土面積僅有24萬平方公里的大西洋上安詳的小島,在世界近代歷史上卻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裡,瓦特發明的蒸汽機開始轟隆作響;在這裡,斯密筆下「看不見的手」開始攪動世界經濟風雲;在這裡,牛頓家後院墜地的蘋果牽引出人類智慧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但同英國歷史上這些偉大的名字相比,長久以來世人心中英國的形象往往是保守與理性,英國人的形象也往往是呆板與沉悶。為了改變這一傳統印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英國政府開始通過全球營銷、文體創意、人文薰陶等方式推廣「酷不列顛」與「非凡英國」,讓人們感受到英國在保守與理性背後的寬容和隨性,英國人呆板與沉悶里隱藏的幽默和熱情。
全球營銷:打造「非凡英國」國家品牌
安娜可·艾利維斯是英國一家知名廣告公司BMP的主管,在1994年由她主持策劃的研究報告指出,國家品牌營銷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興起,一個國家的國旗就可以作為國家商標,一國所進行的文化輸出活動就可以被視為大型的廣告推廣活動。這份報告的觀點隨著1997年工黨新任首相布萊爾的執政而被公眾所知曉,並逐漸成為新政府打造「酷不列顛」國家品牌的理論基礎。這一國家品牌營銷行動得到各政黨與各級政府的廣泛響應與支持,至2012年已經由單純打造國家品牌升級為長期的、全球性的國家形象推廣計劃。
2012年2月,英國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一攬子國家形象推廣計劃正式啟動,致力於通過「全角度、多主體、精目標」的方式,來打造「非凡英國」的國家品牌。第一,為突顯英國國家形象的豐富性,「非凡英國」對本國最具吸引力的文化、遺產、鄉村、音樂、體育等內容進行了充分的挖掘,形成「文化是非凡的」「知識是非凡的」「綠色是非凡的」等多個子推介項目。第二,為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英國貿易和投資總署、英國旅遊局主導策劃,政府財政大力支持,同時吸收商業、創新與技能部、文化協會等多家機構和單位廣泛參與。第三,相比於大水漫灌的品牌推廣行動,「非凡英國」計劃制定了相應的重點推介對象國與對象城市,通過傳統的廣告與新興的社交媒體平台等方式,確保了「受眾面廣」與「點擊量高」的良好宣傳效果。
英國王室也是打造「非凡英國」國家品牌的重要形象資源。王室成員積極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傳遞幸福、勇氣等被英國人普遍信奉的價值觀;伊莉莎白女王等王室成員紛紛開通Facebook,以親民、開放的方式與民眾進行溝通交流。卡梅倫政府時期的文化大臣賈維德就曾指出,女王無疑是英國最佳的形象大使
文體創意:塑造英國風情文化產品
英國學者約翰·霍金斯是創意經濟領域的大師,在其代表作《創意經濟:如何點石成金》一書中,對創意經濟這一新經濟現象作出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創意經濟每天會創造出220億美元的產值,並以5%的速度遞增」。當文化與創意產業相結合,所創造出的產品便被賦予了精神氣質,隨著這種產品走出國門,無疑將成為宣傳一國國家形象與文化的最佳名片。
自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政府率先將創意產業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經過多年努力,目前英國文化創意產業在管理上趨於完善,在管理機制上,中央、地方、非政府的公共文化執行機構三級聯動;在管理模式上,以「一臂之距」的原則進行政府對文化撥款的間接管理;在投資傾向上,英國政府在文化領域的投資具有鮮明的公益性與前瞻性特徵。正是由於政府與民間的通力配合與協調聯動,英國目前已穩居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強國之列,每年向世界輸送無數精彩紛呈的文化產品。
「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他和他的戲劇是英國古典文學的代表。莎士比亞戲劇文化旅遊一直以來是英國最重要的文化旅遊產品之一,2013年起每年大約有200萬的國內旅遊者和100萬的入境遊客走訪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莎翁故居等與莎士比亞戲劇相關的文化景點。在體育領域,倫敦也利用第三次舉辦奧運會的機會,將富含英國元素的各種文化產品融入到奧運會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倫敦奧運會本身成為一個「英國製造」的文化創意產品。例如,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創意靈感直接來自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以戲劇的方式將「英國製造」、英式幽默、披頭士、哈利波特等英國文化符號集中展現,打造了一幅專屬於英國的文化地圖
人文薰陶:傳播英倫特色生活方式
羅賓斯勳爵曾在上世紀60年代初任英國高等教育委員會的主席,負責主持起草英國高等教育前景規劃。1963年《羅賓斯報告》發表,英國不但由此打開了本土學生赴國外留學的大門,也開始招收來自歐、亞、非洲等非大英國協國家的學生。該項政策的直接目的主要是意圖通過放寬留學政策與資助外國留學生等方式繼續保持英國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但隨著外國留學生的到來,英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縝密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和獨特的英式生活與價值觀念,都「成為塗抹在留英學生身上的油彩,打上了永遠也消除不了的烙印,其深遠的文化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英國作為高等教育的故鄉,擁有著世界範圍內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英國也長期主導全球科研的脈搏,並不斷向世界輸送「領導力」。在上世紀末,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國際潮流,繼《羅賓斯報告》開啟英國教育全額收費時期後,1999年布萊爾政府又推出了「國際教育首相倡議計劃」(以下簡稱「首相倡議計劃」),積極重塑英國教育結構,開啟了英國教育國際化的國家戰略時代。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改進,輔以保護性、限制性以及差異化措施與一系列商業性教育機構,首相倡議計劃已完成兩期,在教育、經濟、政治等領域成效顯著。
「英國的大學教育是英國對世界最獨特的貢獻之一」,據統計,世界上1/7的國家元首曾經在英國接受過高等教育,非英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13%曾經學習或供職於英國高校。可以說,每年英國吸引大量來自全球各領域的傑出人才,效地拓展了英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提升著英國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吸引力。以英國首都倫敦為例,在這座世界知名的國際大都會裡,帝國理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二十餘所世界級名校匯聚,而所有就讀、訪問、工作於此的各國學者無不留戀於博物館區,去大英博物館探尋埃及羅塞塔石牌;漫步於泰晤士河邊,享用一份英式下午茶;去拜訪福爾摩斯博物館,抑或在披頭士曾走過的艾比路上留一張合影;在周末的傍晚走進一家小酒館與當地人暢聊,去感受英式幽默的獨特魅力。所有這些都潛移默化地薰陶與培養著曾在這裡留下足跡的年輕人,也正是因為此,英國高等教育已成為英國國家「軟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

==================================

酷不列顛!倫敦時尚創意的魅力丨封面故事
2015-07-16 00:00:00
尋訪創意英倫源於英國創意產業的集群式爆發。英倫創意人正活躍在全球舞台,從喬納森·艾夫 ( Jonathan Ive ) 到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 ),從亞歷山大·麥昆 ( Alexander McQueen ) 到托馬斯·海德維克(Thomas Heatherwick)……在倫敦,每 5 個人當中就有 1 個服務於創意產業。他們專注於不同領域共同撬動一個大產業,同時也在印證英國如何依靠創意重生。
◆ 倫敦市政廳和新地標碎片大廈(Shard)坐落在泰晤士河南岸
撰文 / 劉君
從英國出版行業與聖馬丁設計學院出發,不僅是因為它們本身便是創意符號;更在於兩者作為源頭為英倫創意提供了持續的深層動力,並由此展開日益完整和健康的生態系統 —— 英倫電影、電視、音樂與時尚等產業的蓬勃發展,顯然得益於它的滋養。
值得關注的是英倫創意的轉向:以本土文化為驅動向多領域進軍,如軟體與視頻遊戲產業 —— 去年視頻遊戲銷售達到 25 億英鎊,遠超電影和音樂。傳統創意行業則越發前衛,新世代的創意人有更多先鋒實驗。還有創意街區的新生、更豐富的創意門類、更鮮活的創意作品。這種持續的生命力,正是我們揭秘的核心。
遇見英式靈光
◆ 吉爾伯特和喬治(Gilbert & George)創作組合分別來自義大利和英國,在中央聖馬丁學院認識,常在作品中西裝革履,攝影風格獨特
當代英國作家中,有三位始終引領著印刷機的速度,並以此持續吸引著全世界的讀者。他們分別是伊恩·麥克尤恩 ( Ian McEwan )、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rnes)與阿蘭·德波頓 ( Alain de Botton )。雖然近兩年三位作家的創作都呈井噴式爆發,但目前巴恩斯暫時勝出一截,其新作 《英格蘭,英格蘭》,故事很簡單,一個商人在島上搭建了一個名叫「英格蘭精華」的主題樂園,匯聚本國傳統和創新元素,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前來。掩卷一想,這不就是英國當下的基本現實嗎?
◆ 去年是一戰 100 周年紀念,英國人匠心獨運在倫敦塔的護城壕溝鋪了 80 多萬朵陶瓷花,遠看血紅遍野,近看卻是無數花朵,提醒人們不忘戰爭也別失去希望
那麼,真正走進過這個樂園的人怎麼說的呢?《小不列顛札記》 的作者比爾·布萊森 ( Bill Bryson ) 這麼描述:「但凡在英國久居,便會有幾道稀奇古怪的信條,讓你默默地、漸漸地領會。有一條是講,想當年,英國的夏天要比現在更長,陽光也更明媚。還有一條,英格蘭足球隊若是碰上挪威隊,大抵翻不了船。第三條,英國是個大地盤。最後這句,一不留神就會成為最棘手的一條。」當古怪的幽默感與活潑的靈感交織在一起,實用設計混合「作死的發明」,涌動的新潮流會夾雜對傳統的懷舊一併襲來,創意英倫的樂園才展開更生動的場景。
◆ 來自英國的塗鴉藝術家班克西 ( Banksy ) 的作品常帶有政治諷刺意味,圖中滑鐵盧地鐵站下的利克街因他曾於 2008 年在此留下真跡而成為塗鴉勝地
如果說在北京漫遊,你得到的靈感繪製的是線頭雜亂的後現代主義草圖,在倫敦則可能是紋理細密的立體透視圖,不經意的凝視會讓你像伍迪·艾倫一樣迷失在巴黎,喬叟、莎士比亞、彌爾頓、德萊頓在某個咖啡館等你。現在,假設你在拍攝 《我愛你,倫敦》 這部城市電影,我們有一個小故事獻上,跟泰特現代美術館有關 —— 它曾是一座發電廠,聳立的大煙囪是舊倫敦的標誌,後來經赫爾佐格與德梅隆 ( Herzog & de Meuron Architekten,著名瑞士建築事務所 ) 改造,加蓋玻璃盒子,又成為泰晤士河畔新標籤。館中懸掛著一幅神秘女性畫像,出自一位格林威治藝術家之手。他愛上了伯威克街道的某位陪酒女郎,纏綿多時,最終突破藩籬相愛。這晚,藝術家西裝革履登上紅色巴士前去迎接美人,卻尋人不遇,傷心欲絕下,耗費一年完成了這幅畫 —— 故事原型是有的,你不妨理解成路西安·弗洛伊德 ( Lucian Freud ) 與透納 ( J.M.W Turner ) 的合體。真實故事更精彩,號稱「馬路大師」( Routemaster )的紅色雙層巴士,作為經典英倫符號,見證著倫敦城市圖景和生活方式的變遷,還開啟了一條探索之路,講述著城市母體如何持續孕育和裂變。
◆ 前身為發電站,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在 2000 年改建完成,是舊建築適應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的典範之作
紅色觀光巴士如今只有兩條講述線路,9 路從倫敦國王學院向西沿海德公園南緣經過肯辛頓抵達哈默史密斯,15 路從帕丁頓火車站附近開始沿泰晤士河北岸一路延伸到倫敦東區。不同區間隱藏著不同的創意故事,多數英劇和電影的情節就在其中生髮。置身其中的遊客,自然也有不少新奇想法 —— 曾有執著的英劇迷尋訪拍攝地,然後用平板電腦將電影中的場景與現實無縫連接,這樣,神秘博士和神探夏洛克等主角隔著螢幕再次故地重遊。說到英劇,現在已經快要和美劇分庭抗禮,固然有國家在資金、政策上扶持的原因,個性鮮明的腔調也是成功要素之一;而且它現在跨界的領域實在過於多元,總有一部符合你的口味:《唐頓莊園》講歷史與政治風雲,《黑鏡》系列聚焦於科技和人性的衝突,「神探」系列常拍常新,也有 《皮囊》 這樣充斥著性、毒品、迷惘青少年的神劇。
◆ 「Young British Artists」是一群自 1988 年開始統治英國藝術界多年的藝術家,最聲名顯赫的莫過於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他的裝置藝術「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把超 4 米長的虎鯊放進甲醛箱子,取得兩極的評價
巴士向前開,到東區的霍克斯頓,主角就變成了藝術家和設計師們。隨著創意產業的發展,這裡畫廊、酒吧、咖啡吧、俱樂部、飯店已然鱗次櫛比,「馬路大師」提醒你,別忘了,這裡曾是「開膛手傑克」的地盤。現在它煥然一新,活躍度絲毫不遜色於蘇荷區 ( Soho )。當然,蘇荷也在蛻變。明年的倫敦時裝周將從象徵歷史文化的薩摩賽特宮搬遷到這裡舉辦。原因在於,蘇荷區從藝術勝地和嬉皮聚集地演變成了時尚公園,能給予設計師更自由和靈活的空間,以展示他們的美學和個性。若關注的是英倫時尚的養成鏈條,就能看到那些畢業於倫敦時裝學院與聖馬丁設計學院的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擁有成熟的活性土壤,先從學習或小工作室做起,設計出色總有升格的機會。
全世界都看到,創意在推動著英國的新生,並化為其最重要的「軟實力」。成功的一方面,在於國家戰略層面持續的推波助瀾 —— 創意立國的戰略由來已久,可追溯至柴契爾、布萊爾時代,卡梅倫如今在努力延續,他之前曾攜大規模團隊訪華,大力推廣本土創業產業;另一方面,英國雜誌對創意產業的貢獻也不可忽視,打開 《 MONOCLE 》 或者 《 WALLPAPER* 》,你感覺它們本身就是創意的載體。而近年它們走得更遠,開闢出多元化的道路。以 《 MONOCLE 》 為例,它原本便是率先探討創意產業和城市發展關係的先鋒,現今更通過線下商店實踐這一點,倫敦、紐約、東京、香港等全球大都會都有分店,精心設計的店鋪內出售雜誌與自己旗下的系列創意物件,還有與大牌合作的服飾、家具等。此外,它還推出過手機軟體推送旅行指南,備受粉絲推崇。作為傳統媒介,它在網際網路與智能新時代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正在於將創意作為核心與靈魂。放大到國家層面,英倫成為全球創意樂園,也是如此。它敞開懷抱接納全球懷有好奇心的觀光客與消費者,並有步驟地擴張版圖,在新時代開始新的征服旅程。

=======================

酷不列顛尼亞(Cool Britannia)是在1990年代時,媒體用來描述英國文化發達狀態時的用語。這一用語出現在1990年代中期,在1990年代末期時曾風靡一時。酷不列顛和擊敗保守黨、贏得大選的工黨政權(採取第三條道路路線,標榜自己為「新工黨」)及其領導者——托尼·布萊爾首相的政策有著密切的關係,亦反映出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停滯、混亂時期結束後,英國國內在1990年代的樂觀氣氛[1]。「酷不列顛尼亞」這一詞語的詞源則來自於英國愛國歌曲《統治吧,不列顛尼亞!》("Rule, Britannia")。
背景
自1990年代前期開始,在英國誕生了眾多由青年世代創造的先端文化和媒體,並且給世界青年帶來影響。例如音樂界的英倫搖滾、流行電音、銳舞;美術界的英國青年藝術家(YBA)[2];時尚業界的約翰·加利亞諾和奧茲瓦爾德·博阿騰、亞歷山大·麥昆等青年設計師在世界掀起潮流。而報導這些流行動態,使用嶄新設計的音樂、文化、時尚雜誌也風行一時。
他們在柴契爾夫人政權下的不景氣時期的1980年代後期就已經開始活動,然而並未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受到太多關注。進入1990年代後,他們接連得到大型媒體的合約和出資,有了將自己作品大範圍公開的機會。
英國在1990年代前期文化界巨星輩出,這些人主張和美國文化相比,英國文化具有其獨特性。不僅是在英國傳統強項的音樂[3]、時尚 、出版 、廣告 、設計領域,在建築 、美術 、電腦遊戲 、體育界,英國也取得不小成就。在1996年,隨著電影迷幻列車在世界範圍內取得成功[4],即使是在長年低迷的電影業界,新世代也開始抬頭,源自英國的表現手法開始普及至全世界。
在同一時期的英國政界,1994年,41歳的托尼·布萊爾被選為工黨黨首,給英國國內帶來新鮮的衝擊。他標榜「新世代」「新工黨」的理念,將工黨和工會進行切割,使工黨由階級政黨轉換為國民政黨,並且將產業國有化的條款自黨綱領中刪除,轉換為市場經濟路線。
在經濟領域,隨著柴契爾政權時期實施規制緩和,世界各國對英國的投資逐漸增加。不止是金融業,工業也隨著海外企業的進出而實現復活。自1995年開始,英國擺脫了長年的經濟低迷,迎來的久違的好景氣。
軟性產業立國
在這一時期,中間左派智庫DEMOS(以提倡社會起業家等概念而聞名,成員幾乎均為成員幾乎均為20 – 39歲)的研究員馬克·萊納德做出提案,他認為為了將這一好景氣的局面延續至未來,應該以繁榮的音樂和時尚、文化、出版及廣播電視等素材為本,促進軟性產業創業,使文化進一步活性化,改變英國的貧困形象,並且對產業亦產生影響。
1997年,馬克·萊納德出版了一篇名為《註冊商標不列顛》(Britain [TM]: renewing our identity)的報告[5]。 他認為在海外,外國對英國的「過去的大國、老朽化、衰退、失業、陰天、無聊」的根深蒂固的印象給對英經濟投資和人才流入帶來了負面影響。而實際上,大量的問卷調查結果證明英國實際上是「青年的才能使得文化繁榮、服務業發展、多民族共存」的國家,而這一現象卻幾乎不為人知。並作出為復活曾是英國標誌的「來自諸外國的人才流入」和「創造文化、政治和經濟的新概念」,英國有必要使軟性產業更加發達,將新鮮的文化傳播至世界,刷新世界對英國的印象的結論。這一報告引起很大反響,並取得了政府的關注。
「酷不列顛尼亞」用語的誕生
1967年時,英國喜劇團體邦佐狗樂隊曾發表過一首名為「酷不列顛尼亞」的歌曲[6]。邦佐狗樂隊深受達達主義的影響,和蒙提·派森亦有密切的關係。不過這首歌曲和現在的「酷不列顛尼亞」一詞並無太大關係。
新聞周刊在1996年末曾發表一篇題為「地球上最酷的首都」的文章,介紹倫敦的現況[1]。這篇文章被認為是「酷不列顛尼亞」一詞誕生的契機。在這篇文章刊出之後不久,1997年開始,媒體和廣告業界在宣傳英國時,開始廣泛使用「酷不列顛」一詞。1997年,名利場雜誌以連恩·蓋勒格和派西·肯塞特為封面,發表了一篇名為「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的專題,介紹來自英國的新文化。
國家品牌戰略
在1997年的選舉之後,工黨黨首,44歲的托尼布萊爾成為英國首相。在他當選之後, 綠洲樂隊的主唱諾爾·蓋勒格等各界青年藝人都對他發出致賀,一時成為話題。「酷不列顛尼亞」一詞也和布萊爾的新鮮形象一同普及(在1960年代工黨哈羅德·威爾遜內閣(1964年 - 1970年)初期時,亦曾有「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一詞用來形容倫敦青年文化的繁榮景象)。
布萊爾首相迅速採納了「酷不列顛尼亞」這一用語和『註冊商標不列顛』這一概念,並且開始了其國家品牌戰略
今後英國將以「酷不列顛尼亞」為國家形象。
其內容是「充滿年輕的慾望和活力,產生出多樣文化和通往未來的新想法的社會」。
將文化產業和媒體產業等定為「創意產業」,並將其作為今後增加就業、獲得外匯、吸引遊客、創造「酷不列顛」品牌的最重要產業。
利用創意產業將英國的先端的高端文化和在世界受歡迎的流行文化、能改變世界未來的革新性研究傳播至世界,在世界推廣「酷不列顛」品牌。
通過品牌的形成,吸引來自各國的經濟投資;遊客訪英;文化人移民英國。強化文化產業和藝術產業,並且通過觀光業、服務業、工業等各種產業來增加就業,讓英國成為多種文化共生且充滿能量的社會,實現持續繁榮、降低失業率、防止人口老齡化。
布萊爾首相創建了「創意產業特別委員會」(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了馬克·萊納德、保羅·史密斯和李察·布蘭遜等文化產業界名人,以及媒體人和學者,將各種創意產業的振興策付諸實施。同時布萊爾還創建了「宣傳特別委員會」(Britain Abroad Task Force),並實施了刷新英國國家品牌的國家宣傳戰略。政府機構也被重整,國家遺產部改名為文化、媒體和體育部,除了管理文化遺產之外,也負責振興創意產業。
布萊爾政權的創意產業振興政策和國家宣傳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
對藝術文化、流行文化、體育界投入大量人力、資金和制度援助。
官民合作,支持創意產業出口至海外。
由宣傳特別委員會決定宣傳的目的市場和宣傳的資產,確立國家宣傳戰略。
刷新網站等宣傳手段,大量聘請設計師和建築家宣傳國家及地方事業。
例如為了迎接新千年,英國聘請新銳建築家設計大都市的都市更新工程,並誕生了倫敦眼和泰特現代藝術館等大規模文化及觀光設施(其中有許多在布萊爾時代之前就已經計劃,但在布萊爾政權時期得到大規模宣傳)。另外還通過彩票等資金,對文化藝術活動進行大規模財政支援(這也是在布萊爾之前就已經開始)。英國文化協會、英國航空等對外開放的機關和代表英國的企業的商標和更新為充滿現代感的設計,政府的文件和網站、設施等也由設計師重新設計。
酷不列顛尼亞熱潮
「酷不列顛尼亞」一詞很快就被用來表現充滿時尚感的倫敦流行文化。布勒、綠洲樂團、Suede、Supergrass、神韻合唱團、辣妹合唱團等音樂團體、時尚設計師和時尚雜誌、日式餐廳YO! Sushi等都是酷不列顛的典型例子。另外,美國的冰激凌企業Ben & Jerry's在英國國內還銷售過一款名為「酷不列顛」的冰激凌。然而在 1998年,經濟學人雜誌在文章中稱,「已經有很多人對酷不列顛感到厭煩」,並預言在2000年之前,酷不列顛一詞將只會有諷刺或愚弄之意味[7]。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威爾斯和蘇格蘭,當時也曾出現過「酷庫姆里」和「酷喀里多尼亞」等用語[8][9],但因缺乏實際內容,即使是現在也幾乎不為人所知。
2000年代:酷不列顛尼亞的退潮
隨著英倫搖滾的逐漸的退潮,英國青年藝術家的活動也一時結束,曾是流行語的「酷不列顛尼亞」也完全化為死語。另外布萊爾政權也失去了當時的人氣,工黨內和布萊爾對立的另一位有力者戈登·布朗就曾表示他否定「酷不列顛尼亞」,並且認為應該更強調「英國的傳統一面伝」。藝術界和流行文化界也開始自問,酷不列顛尼亞政策中的創意產業振興策是否真的提高了英國文化的品質,資金是否真的用在了需要支援的部門上。
然而毫無疑問,酷不列顛尼亞政策使得一些觀光和文化設施成為英國新的旅遊景點,並且提高了英國在世界藝術界和流行文化界的存在感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英國不僅是個傳統的國家,也是「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國家。

===============================

文化經濟學概述
  文化經濟是研究文化領域利用經濟規律的形式、特點及社會的文化需求與社會物質基礎相互關係的學科,是一門非生產性勞動經濟學,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形態和重要現象,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通過文化經濟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文化發展的經濟性推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普遍的文化行為和經濟行為。研究文化經濟運動的基本規律,揭示文化經濟對於現代社會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和意義,豐富人們關於文化和經濟的理論系統與政策系統,文化經濟學正日益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成為一個嶄新的科學領域。

文化經濟學 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文化對經濟成果的影響。主要研究問題包括文化是否影響經濟成果、文化對經濟結果影響的程度,以及它與社會制度之間的關係。[1][2][3][4]
主題包括藝術和文學作品,[5] 宗教,[6][7] 社會規範,[8] 社會資本,[9][10]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交網絡[11][12] 。一個普遍的問題是行為和思想是如何通過協同學習之類的過程中傳播的,這也是社會進化理論以及信息從眾理論的研究重點 [13][14]
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以及各種文化傳播的理論和經驗模型。這種研究的範圍不僅在社區內,甚至跨越了不同的社區。[15][16][17][18]

===============================

從酷不列顛到英國國民藝術從酷不列顛到英國國民藝術_2012年8月_典藏-今藝術_藝文雜誌_台灣雜誌_雜誌_鉅亨網 - https://goo.gl/7Cz79N

發刊日期:2012.08.10文章點閱:1900


本屆的倫敦奧運,請到著名導演鮑伊(Danny Boyle)來擔任開幕式的總導演,成長於工業之城曼徹斯特的他,雖然以《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成為奧斯卡的贏家,但在1996年僅花費49天就拍攝完成的《猜火車》(Trainspotting),描述現代青年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才是對於年輕一代產生巨大影響、堪稱英倫次文化的代表之作。借重他在電影中對於音樂的品味,以及由經典的英國搖滾和舞曲所交織出獨特的影音效果,此次開幕式也將採取英倫音樂大賞的模式,從1960年代的「披頭四」(The Beatles)、1970年代的「性手槍樂團」(Sex Pistols),一直到1990年代的「綠洲樂團」(Oasis)和「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等重量級天團再次華麗現身。自開幕式特別著重於搖滾樂的作法,便可窺得英國將其視為該國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之間的自信與再次對外界聲明、確認之意。

藝術家瑞德(Jamie Reid)為搖滾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s)所設計的「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唱片封面。Courtesy of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Jamie Reid(圖片來源:今藝術)

藝術家瑞德(Jamie Reid)為搖滾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s)所設計的「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唱片封面。Courtesy of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Jamie Reid(圖片來源:今藝術)
而逢此盛會,倫敦知名的藝文機構也從今年初便逐一推出了享譽國際的英國藝術家的展覽,特別是在1990年代引領風潮的「英國青年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s,簡稱yBa)名單,他們為當代藝術帶來英國式的視野,也成功的進駐了世界藝壇,特別是原先以美國為主的藝術圈與市場。搖滾樂和當代藝術,是近20年來英國對外最引以自豪的文化特色,也幾乎興起與極盛於1990年代,當時,歷經四次競選失利的工黨,由44歲的黨魁貝理雅(Tony Blair)提出了「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大刀闊斧地進行黨內自我改造,並採取「第三條路線」的中間偏左路線,終於成功走進唐寧街10號的首相官邸,他乘著英倫搖滾風潮喊出「酷不列顛」(Cool Britannia),強調英國必須轉型,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文化創意經濟,例如搖滾樂、時尚設計與一切人文藝術等,更企圖破除在人們心目中英國所帶有的保守、呆板形象。

由赫斯維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所設計的上海世博英國館。Courtesy of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Iwan Baan(圖片來源:今藝術)

由赫斯維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所設計的上海世博英國館。Courtesy of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Iwan Baan(圖片來源:今藝術)

新工黨上場、音樂界有英倫搖滾、藝術界則有一班英國青年藝術家,它們激勵了一代人,也共同被視為得以改變社會和文化的原動力,而的確,也真的帶來了一股新的文化朝氣─「如此成功,如此英國。」然而,這群孕育自1990年代英國文化工業的符碼在20年後的今日,從青年人也走入了半百歲數,例如便有輿論擔心,已屆70的麥卡尼(Sir James Paul McCartney)是否仍能擔任帶領奧運開幕式壓軸的六萬人大合唱的重責?更有甚之,年輕一輩的英國人質疑為何要選這些藝人來代表英國的音樂?「難道這就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歌手了嗎?」
「他和他的歌都老了。」當地對於這些曾經是傳奇的美好過往最直接的評價,也讓我們不得不疑惑如今的保守黨和英國機構,為何選擇在這個能夠讓英國文化重新行銷國際的大好時機點,舉止如此保守?不過,有別於上一屆的主辦國,花費高達420億美元向國際社會證明自身在建設上的進步,英國則提出「文化奧林匹亞」(Cultural Olympiad)概念,希望讓世人看見其在於文化藝術領域所累積的成果,故而,無論可供選擇的節目是否稍嫌政治正確或是品味謹慎,或許可以嘗試將這些帶有濃濃英國製造味道的展覽,視為認識英國當代藝術入門的敲門磚。

yBa:國民藝術家代表

由英國觀念藝術家克里德(Martin Creed)的作品─「第1197號」(Work No. 1197),邀請民眾透過弄響任何種類會發出聲響的鐘鈴,例如教堂聖鐘、校鐘、自行車鈴或甚至是門鈴,讓它們在7月27日早晨8點,以最大的音量大響三分鐘,便能讓倫敦奧運在無處不在的噪音當中開場,據聞,目前已有皇家海軍艦隊報名,屆時即便是駐紮在海內外的船隻和海港基地,也都會一同共襄盛舉。

20年後的yBa,有些已甚少聽聞,甚至有些已不在人世,而如同赫斯特(Damien Hirst)依然活躍於世界藝壇,一舉一動仍受到外界矚目者則屬少數。作為倫敦當代藝術重鎮的泰德當代美術館(Tate Modern),集結了這位藝術家的70多件作品,舉行在英國亦屬歷來首次的大型個人同名回顧展,其中包括幾萬隻活體蜜蜂殘食一塊牛頭,或是其知名的將動物屍體浸泡在甲醛溶液裡的系列作品,都曾在當時帶來一場場驚駭的奇觀與輿論爭議。

成立於1901年的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堪稱倫敦最早的當代藝術展場,曾在此舉辦過畢卡索(Pablo Picasso)、卡蘿(Frida Kahlo)等國際藝術家的英國首展。此次因應倫敦奧運期間,將同時揭幕由懷特瑞德(Rachel Whiteread)以來自於赤陶建築的「生命之樹」(tree of life)花紋之靈感,為畫廊歷史悠久的門面所設計的全新大型裝置,曾於1993年獲得泰納獎的她,慣常使用石膏、樹脂和橡膠直接在日常用品實體的內部與周圍空間進行創作,這些雕塑不但能看出原始物件的模樣,甚至還保留下原來場所的部分時間肌理;另一方面,白教堂也特別推出第一屆「倫敦青年藝術家徵件展」(The London Open),由藝術媒體、藏家與策展人共同選出35位26歲以上、居住於倫敦的潛力新星,不但可見多元的創作媒材,藝術家也普遍關心政治與社會議題類的內容。

漏網鏡頭:英國都市文化另一面

與奧運同一天開幕的「倫敦的另一面:國際攝影師對於城市生活的捕捉」(Another Londo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Capture City Life 1930-1980),則是鎖定20世紀許多曾到過倫敦的國際知名攝影師之作,從中挑選出180件足以呈現這一個充滿活力的大都市,豐富多樣與充滿對比樂趣的面貌,其中,法國著名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於1937年便曾接受委託,來倫敦拍攝英王喬治六世的登基典禮,沒料到最後引起他注意的,並不是英王,而是在人山人海的觀禮群眾中,有一個男人為了早早排隊搶一個好位置,反而因過度勞累,倒在報紙堆中呼呼大睡而錯失歷史性時刻的畫面;又或是著名的美國紀實報導攝影師戴維森(Bruce Davidson)於1962年接受一本雜誌的委任,從美國來到倫敦,當他正開著敞篷車四處閒逛時,在路上看到一個抱著小貓的女孩和她的兩位朋友,戴維森尾隨他們好幾個小時,最後不但拍下著名的攝影作品,而女孩神祕又美麗的臉龐,亦一直留存在他的記憶當中。同樣由泰德英國館(Tate Britain)所策畫,今年度委託藝術家創作的大廳計畫,則是英國攝影師及導演凱勒(Patrick Keiller)的「羅賓森研究院」(The Robinson Institute),藝術家以他持續了20年的虛構人物「羅賓森」為主角來進行影像實驗,大量的映像連綿100公尺,佔據了美術館的大廳,作品試圖讓機遇、記憶與場所隨機式地相遇,提供一個開放性的敘事,讓觀者思考近年來由於製造業外移、港口功能沒落,和經濟危機等因素,對於英國的地理和城市景觀,究竟產生了何種變化與影響。

收藏來自世界各地500多萬件雕塑、時裝、家具、珠寶等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早在奧運開幕之前,便推出了「英國設計1948-2012:現代的創新」(British Design 1948-2012: Innovation in the Modern Age),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何選取自1948至2012這兩個年份?實際上倫敦在這兩年皆為奧運主辦城市,不過前者適逢二戰剛結束不久,市區仍處於從納粹德國的大規模轟炸破壞中的復甦期,故而展覽中的第一區即先梳理與呈現此時期在設計上的想法:大眾渴望追求現代化生活,進而使英國成為一個進步的國家,當中,同時面臨了如何保留英國傳統的抉擇;第二展區則展示1960至90年代的英國設計,除了由高等藝術院校所培育出如赫斯特等知名的畢業生作品,也有1970年代的龐克和1990年代的酷不列顛等文化運動。展覽中的350件作品除了檢視設計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彰顯英國令人引以為傲的成就,以及其為何能位居創意界之世界領導地位的實力。另一方面,同樣也是由V&A博物館所推出的「赫斯維克工作室:設計不平凡」(Heatherwick Studio: Designing the Extraordinary),是博物館第一次為現行執業的設計工作室所舉辦的大型個展,出生於1970 年的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作品已遍佈世界各地,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則為2010年上海世博中,被眾多媒體評選為「世博最酷國家館」的英國館設計─種子聖殿 (Seed Cathedral),一共使用六萬根內含植物種子與光源的壓克力管所組構而成。赫斯維克不想讓英國館成為宣傳英國國威的行銷品,而是擷取英國人熱愛園藝的習性,進而對於這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形象,進行更為精準的詮釋,且拋開既定的規則,勇於嘗試將他人認為不可能之事付諸實行。便是看上英國館不但只花費其他歐洲場館一半的經費,卻能讓許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國政府因而邀請赫斯維克加入新倫敦巴士的設計,以及為奧運的開幕式設計聖火臺。

裡子比面子重要

對於倫敦的美術館來說,在奧運期間推出什麼展覽,勢必都是經過精心考量的,例如V&A博物館「英國設計1948-2012:現代的創新」一展的策展人伍德(Ghislaine Wood)便表示,早在2005年7月倫敦確定取得2012奧運主辦權後,即開始籌備這項特展。此次,英國的藝文機構聯合交出了一份略帶保守謹慎的安全名單,相較於過往十年倫敦東區自惡名昭彰的貧民窟,蛻變成聯合藝術工作室,吸引了無數藝術家、畫廊、咖啡館與人潮前來,從本屆英國籌備奧運的許多規畫看來,更重要的則是聚焦於如何能夠活絡這個國家的經濟,也因此,超過1/3為臨時建築的競賽場館,在會後將會擁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例如社會住宅、科技園區、辦公大樓和社區運動中心等。全程貫徹務實和節儉理念,英國政府已選擇提供當地民眾未來所需要的生活,才是這個深受通膨率居高不下、高失業率、高負債之苦的國度,目前最為需要的奧運遺產。

====================================

愛狗民族!英國人花在狗的時間超越孩子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網站Mirror最近公布了項調查報告,在英國,狗的飼主花在毛孩身上的錢、比自己孩子還來的,平均每個月飼主就會英鎊199元(約為台幣7860元)在毛孩上,每年就有英鎊2400元(約為台幣94800元),這其中包括了飼料食物、玩具與看病、洗澡的費用,報告也指出,飼主每月花在跟狗玩的時間比自己孩子要的多。英國狗食製造商Tails.com的調查則顯示,有78%的飼主關心寵物健康多於自己,同時有56%的飼主、因為狗狗生病而請過假照顧,有67%的飼主花在獸醫的時間多過於看醫生。而有86%的飼主在工作時想念家裡的毛孩,超過三分之一則有用科技產品(追蹤器)來幫助狗狗保持健康。Tails.com的首席獸醫Sean McCormack表示,英國是個愛狗的國度、英國人把狗視為自己的家人、當作自己孩子來關心,從調查可以看到他們對狗狗健康與心情的重視。看完英國人對狗近乎偏執的愛,你也會這樣對待你的狗狗嗎?(

===================================

誰讓台灣從根爛起?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植物如果從根爛起,往往沒救;社會如果從根爛起,或許接連好幾(十)個世代都會失去未來。植物的根爛掉,有時候是土壤、氣候或照顧的人出了錯,有時候是染上了病蟲害。台灣社會呢?有沒有病?什麼病?
這幾年來每次演講時問聽眾:「有沒有人看得到十年後台灣的未來?看得到的請舉手。」總是一片揪心的悄然與黯然。
這是誰害的?天真的經濟系畢業生說「都是中央銀行的錯」,天真的政治明星(X神)說「都是阿共的錯」,兩黨的御用學者都說「全球不景氣,不能怪執政黨」。
關心農業的人都知道,台灣有菜蟲、有米蟲、有果蟲、有毒蟲。台灣社會到底還有多少種蟲?
一顆蕃薯和一篇李方儒的臉書PO文,讓我這個年很難過。

一、誰是李方儒
也許你也不知道。不用查維基百科,裡面沒寫。據說他是「台湾金牌制作人,被媒体冠之以“鬼才制作人”之称。」據誰說?百度百科——是的,我也感到很悲哀,怎麼會是在對岸那麼紅,在台灣卻好像很少人知道?
他最近在自己的臉書上寫了一篇文章,談台灣的娛樂業自救之道。我沒有臉書,是從「微信上的中國」看到的——這是第二個悲哀。
這篇文章好像沒有篇名,一開頭就是「看看自己臉書工作地點:中國大陸,職業工作:娛樂傳播。説句真心話:我是極度討厭這個『頭銜』的,『離開』一直是我最大的心願。『恬淡』一直是我人生的規劃。」——這是我的第三個悲哀:一個在對岸那麼紅、那麼神,而且很想回台灣的「神」,卻回不了台灣?

二、如何救台灣的娛樂業與文化相關產業
「微信上的中國」給這篇文章下的標題是「一位在大陸打拼的台灣資深製作人,提出拯救台灣娛樂產業的治本之道」。什麼樣的「治本之道」?
(1)電視台節目公開招標:因為「在台灣工作的電視人都知道,電視台所有播出的戲劇、綜藝製作單位,幾乎全是『內定的』,這些少數的製作人,早已壟斷了台灣電視台40年以上,他們在台灣最繁華的時候,賺進了上億的鈔票,此時他們不但不知將之前的所得回饋給台灣社會,卻打算在台灣電視已進入『癌症末期』時,繼續啃光台灣老本,我實在不願指出這中間有多少的「利益輸送」,但電視台如果不再「透明化」,這樣的「惡性循環」將永無止盡。」
(2)廣告總冠名和置入再鬆綁:「這是説給NCC聽的:你們都還沒有嘗試過,就『畫地自限』,讓台灣廣告『總冠名』處處受限,實在是『因咽廢食』。」
(3)進一步與對岸新媒體合作:「可悲的是,我在北京幾乎看不到一個台灣電視台的工作者,有這個能力促成台灣和大陸的聯合製作。」「如果只會『買片』和『賣片』,我家樓下賣菜的也可以經營電視台。」
(4)走「本土路缐」不是愛台而是誤台:「台灣是一個內需市場小,必須靠出口才能生存的地方,如果一再『本土化』,我們的東西就進不入大陸以及日韓市場,台灣今後的的娛樂文化產業:絕對是要面對『大中華市場』的,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賺到裡子和面子。」「這是說給所有台灣人聽的:『政治』和『文化』必須一定要分開,我們才會有前途。
但是,我相信:這一篇文章預期的對象都不會把它讀完,讀完也會置之不理,所以它的下場注定就是狗吠火車——這是我最大的悲哀,台灣不是沒人知道未來在哪裡,而是他們的聲音不會有人聽;政黨在愚民,媒體在愚民,網路名嘴在愚民,臉書上被愚弄的人又成群結隊地去愚弄別人。

三、一顆蕃薯的悲哀
我的一個學生去種田,我曾用舊的部落格替她的農穫打廣告。今天烤她託人帶來的蕃薯來吃,綿密而鬆甜,還帶著濃濃的香味,超好吃!我相信這是世界一級棒的蕃薯!
打電話跟她道謝時,順便讚美她們家的雞,超香、超甜、超好吃。但是我沒辦法天天吃雞肉,比較習慣的還是豬肉。於是我順便抱怨起這些年來吃的豬肉「不甜、不香,只有腥臭味,一點都不像豬肉」。她說她們都吃隔鄰自己養的豬,我趕快託她代買。
擱下電話,我很興奮,卻又馬上轉為悲哀。
台灣是個寶島,任何東西只要規規矩矩地種,就是世界一級棒的好吃。別說是她們家和一些小農的有機農作和有機雞,我們家常買的菜是小農在山上用不特別講究的方式種的,既不標榜有機也不標榜友善環境,但就是好吃——雖然還不到「世界一級棒的好吃」,卻也已經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國家了。偏偏人謀不臧,這個社會就有辦法搞到「有良心、認真的農民撐不下去,活不下去」,然後讓沒良心的賤商、賤政客大賺國內外黑心食品的錢」。

四、菜蟲、米蟲、根腐線蟲
台灣社會不只是有菜蟲、米蟲和果蟲,還有遍佈所有產業的根腐線蟲。
網路上說,果樹一旦感染根腐線蟲,「地上部呈現微量元素缺乏症狀,植株矮化、葉片黃化變小且數量減少、稍枯、樹勢衰弱,嚴重者萎凋甚至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