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古代國畫仕女圖 空前絕後恐怕沒有人能超越了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zwTrbO

===============================

6f55d4c2x75dcf8d1ad53&690  

七絕·讀清·沙馥《梨花仕女圖》(一)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11-02-05 07:16:45)
標籤: 詩 文化

(原創)七絕·讀清·沙馥《梨花仕女圖》(一)
清.沙馥《梨花仕女圖》
七絕·讀清·沙馥《梨花仕女圖》
文/月生(月滿廂房)
雕樑雛燕暖良宵,一夜清香滿苑飄。
細歩芊芊眉黛舞,折枝梨白分妖嬈。
2011-1-5
附博友王偉東原玉
題《梨花仕女圖》
亭亭玉立憶良宵,淡淡清香入遠飄。
顧步惜春思曖昧,流連欲醉見妖嬈。

博友樂天行者雅和
一枕幽夢入良宵,梨花郁香白絮飄。
顧步徘徊吟晚曲,繽紛漫舞更妖嬈。

博友斷橋思雪賜玉
顧步惜春思曖昧,流連欲醉見妖嬈

雲滿衣裳月滿身──梨花

元 錢選〈梨花圖〉。(公有領域)

梨花開放在春天,潔白如雪,純淨無瑕,她從不與群芳爭豔。

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以梨花形容楊貴妃居於仙宮的模樣。楊妃死後魂歸蓬萊宮中,孤芳獨賞,沒有了華麗的衣飾與裝扮,卻更顯傾城丰姿。

當玄宗託人將口信送達的那一刻,貴妃含情帶淚辭謝,帶雨梨花那素雅而楚楚可憐的形像,正適合已脫離紅塵,成了仙子的她。

唐朝殷堯藩曾以梨花為喻,寫詩贈給身世可憐的歌女郭婉:

雲滿衣裳月滿身,輕盈舊步過流塵。
五更無限留連意,常恐風花又一春。

像雲朵沾滿了妳的衣裳,又似月光灑滿了身,
妳步履輕盈,雙足略過歲月紅塵。
五更已過,一日將盡,卻更叫人流連難捨,
就怕風吹花謝,又將帶走一年美好的春天。

清 沙馥〈梨花仕女圖〉。(公有領域)

如雲輕柔,似月皎潔,是梨花獨特之美,亦寫出了郭婉不同於其他歌伎的氣韻與柔美身姿。末二句將人與花結合,以對春天的流戀和不捨,融入唯恐花謝人老,伊人青春流逝的嘆息;復以此嘆息,更顯其脫俗與珍貴。

梨花氣韻清雅,不染顏色,卻因此更流露出塵之美

====================

中國歷史上37位奇女子,個個絕代風華! - 壹讀 - https://goo.gl/YJAHpM

「歌女郭婉」的圖片搜尋結果

中國歷史上37位奇女子,個個絕代風華
2016-09-01 16:55:19
▍1、呂雉
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
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風度,不管是幫助劉邦打天下還是把持政事,每每從容不迫,識破奸人計謀,化險為夷。
呂后當政內,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後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漢朝第一後——竇漪房
她,出生貧寒,然不驕不躁、不妄自菲薄,謀略過人,先後扶持了漢朝3個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膽大,如此英明,如此謀略,世間女子,除了武則天,天下能有幾人?
▍3、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衛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來只是一個歌女,後來成為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漢代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
衛子夫在後宮複雜的環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並不是獨霸天下,而是處處小心,謹小慎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恭謹謙和贏得漢武帝的恩寵,贏得了大臣和後宮人等的尊敬。後來漢武帝移情別戀但漢武帝對衛後還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後宮事務託付給她。
▍4、鄧綏
東漢和帝鄧皇后(81年-121年),東漢女政治家。名綏,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漢光武帝時太傅鄧禹的孫女,禹為南陽豪族,隨光武帝起事,為東漢初的大功臣;其父鄧訓,曾為護羌校尉,撫邊有功,其母為東漢第二任皇后陰麗華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後迎立殤帝、安帝,臨朝執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職,掌握大權。執政期間,崇尚寬簡,不事奢華。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5、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後自立為武周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武則天死後,立一塊「無字碑」,千古流傳。
▍6、孝莊 皇太極妃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清朝歷史上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時年十三歲。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7、人人恨得牙痒痒——慈禧
雖然慈禧垂簾聽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的前進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無數,但是,我還是要惻隱一下,這樣的人是寂寞的。。。
▍8、沉魚——西施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9、落雁——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10、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
▍11、羞花——楊玉環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楊玉環,被選入宮。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西楚霸王項羽愛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輕盈如水。
虞姬忠於愛情,為讓項羽儘早逃生,拔劍自刎,成就了一個盛世感人的霸王別姬。其情,驚天地!其義,泣鬼神!
西漢才女,司馬相如之妻,中國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可嘆的是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鍾情。可是他們之間的愛戀受到了父親的強烈阻撓。卓文君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及非凡的勇氣,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當壚賣酒為生。生活艱難,但兩人感情日深。這也是一直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裡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話。
代表作數字詩: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識,我認為是懷有不良目的的。那時卓文君的老爹在蜀中專營鹽鐵,可謂是有名的富豪,司馬只是想憑藉其家世往上爬,卓的老爹目光如炬發現了他的目的,但卓文君仍然堅持其認為對的愛情,故悲劇註定會發生。當司馬得漢武帝賞識,他便認為卓沒有利用價值,故毫不猶豫拋棄了她,我想說卓的眼光真的不怎麼樣,連司馬這樣的小人真面目都看不清,唉。
東漢蔡邕之女。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並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嫁給了董祀,並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15、上官婉兒
又稱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
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後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並將祖父綺麗浮艷的「上官體」發揚光大,一時名流多集其門。
上官婉兒14歲就為武則天掌詔命,參與政事,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兒本與武則天有殺父之仇,因看武則天政績顯著,深得當時中下層官吏的擁護,便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被封為昭容,她代朝庭評品天下詩文。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後為玄宗)發動政變,起兵誅討韋皇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被李隆基命與韋皇后一併處斬,年僅46歲。 後人稱其為「巾幗首相」。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詞人。
她,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
她,在家庭的薰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
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其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後趙明誠病死於建康(今南京)。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婚後,二人發現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後來的拳腳相加。之後,李清照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於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後,由於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李清照和趙明誠,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束。
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
創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前期的詞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如《如夢令》。後期的詩詞變清麗明快為淒涼悲痛,抒發了傷時念舊、懷鄉悼亡的情感,也寄託了強烈的亡國之思。最為有名的要數《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17、蕙心蘭質旖旎才情巴蜀女詩人.名妓--薛濤
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昔人曾稱道這位「萬里橋邊女校書」「工絕句,無雌聲」。她這首《送友人》就是向來為人傳誦,可與「唐才子」們競雄的名篇。初讀此詩,似清空一氣;諷詠久之,便覺短幅中有無限蘊藉,藏無數曲折。
她,人品風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詠書寫.當時城裡的浮浪子弟爭相和她交遊,以博得她的歡心為榮。鍾靈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濤這位流芳千古的風流才媛。
她花容朋貌,才華絕世,名重一時。歷事劍南川西十鎮帥幕府,並製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濤箋」。然而到了後世封建文人那裡,她卻蒙受了「輕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薛濤之詩恰如其人,質樸如白衣處子婷婷獨立毫無俗態,表白其胸襟,蕩蕩然如一泓清水。
晚唐詩人,長安人,唐代三大女詩人之一。約十歲,與溫庭筠相識,吟詩作對。十四歲時,李億狀元及第,崇真觀題詩,與李億相識,並嫁之,後被棄。咸通七年進咸宜觀出家,改名魚玄機。後因打死婢女綠翹,為京兆溫璋判殺。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有五十首之多。
《賦得江邊柳》(一作臨江樹):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來,花叢自遍不曾栽。庭前亞樹張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軒檻暗傳深竹徑,綺羅長擁亂書堆。閒乘畫舫吟明月,信任輕風吹卻回。
《江頭愁望寄子安》: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折楊柳》:
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願得西山無樹木,免教人作淚懸懸。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銷遠澗憐清韻,雪遠寒峰想玉姿。
莫聽凡歌春病酒,休招閒客夜貪棋。如松匪石盟長在,比翼連襟會肯遲。
雖恨獨行冬盡日,終期相見月圓時。別君何物堪持贈,淚落晴光一首詩。
字季蘭,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與薛濤,魚玄機並稱「唐朝三大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
她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六歲那年,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其父見詩大驚,無不擔憂:此女富於文采,然必為失行婦人。不幸被其父言中,出家為女道士。她神情瀟洒,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鴻漸)和釋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繫,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
劉長卿對李冶的詩極其讚賞,稱她為「女中詩豪」。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感興》
朝雲暮雨鎮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相思。
▍20、班婕妤
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
此女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
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后於長信宮。
甄洛,又名甄宓(fú),是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鄴城後成為曹丕的妻室。後因被郭女王所譖而被曹丕賜死,死後諡曰文昭皇后。
據說,甄洛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每次入睡之時,家人總是仿佛看見半空中有人將玉衣蓋在她的身上,舉家為此驚奇不已。後來有個著名的相士劉良為甄家子女看相,劉良看到甄洛的時候,大驚失色,指著尚是幼兒的甄洛道:「這個小姑娘日後貴不可言。」
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都上樓去看,唯獨甄洛不動。姐姐們奇怪地問她,甄洛回答:「這豈是女子看的東西麼?」
年九歲,喜書好學,而且過目不忘,常用哥哥們的筆硯來寫字,哥哥笑她將來要當「女博士」。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爍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
(約376年前後在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她一直寡居會稽。「詠絮才」典出於斯人。
她自幼聰識,有才辯。在東晉士族中王謝兩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謝安以軍功和才能立身,王導則以中庸安命,王謝間明爭暗鬥,但畢竟盤根錯結,才女謝道韞成了書聖王羲之的兒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謂門當戶對,才女配才子。
《泰山吟》 東晉才女謝道韞畫像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復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願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颻。
她,字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
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
她,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繡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
遠近鄉鄰將她的超人之才,傳成了神話。
隋煬帝的色情迷樓里一個可能還是處女之身的宮女,最後自縊而死,臂懸錦囊,左右取進,得自感詩三首。
她死後顏面艷若桃花,美貌異常,臂系錦囊,中藏宮怨詩,引發楊廣無限悲傷,令選美失職瀆職的宦官自盡,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死後才得到帝王無限寵愛並且美名、才名俱滿天下的美女。
侯夫人大約16歲進宮,24歲左右自殺,存詩13首,為初唐四傑先聲。
其一曰:
「庭絕玉輦跡,芳草漸成窠。隱隱聞簫鼓,君恩何處多。」
其二曰:
「欲泣不成淚,悲來翻強歌。庭花方爛熳,無計奈春何。」
其三曰:
「春陰正無際,獨步意如何。不及閒花草,翻承雨露多。」
又妝成詩云:
「妝成多自恨,夢好卻成悲。不及楊花意,春來到處飛。」
又遣意云:
「秘洞遍仙卉,雕房鎖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寫昭君。」
又有詠物寄意的空靈飄逸的小詩《春日看梅》
砌雪無消日, 捲簾時自顰。
庭梅對我有憐意, 先露枝頭一點春。
又自傷云:
「初入承明日,深深報未央。長門七八載,無復見君王。寒春入骨清,獨臥愁空房。跚履步庭下,幽懷空感傷。平日所愛惜,自待卻非常。色美反成棄,命薄何可量。君恩實疏遠,妾意徒彷徨。家豈無骨肉,偏親老北堂。此身無羽翼,何計出高牆。性命誠所重,棄割亦可傷。懸帛朱棟上,肚腸如沸湯。引頸又自惜,有若絲牽腸。毅然就死地,從此歸冥鄉。」
帝見其詩,反覆感傷。往視其屍,曰:「此已死,顏色猶美如桃花。」乃急召中使許廷輔曰:「朕面遣汝擇後宮女入迷樓,汝何故獨棄此人也!」乃令廷輔下獄,賜自盡。
後蜀主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也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
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餘首。宋滅後蜀時,只用了一萬軍隊,而後蜀的十四萬軍人幾乎不戰而降,花蕊夫人隨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驛站,感懷國破家亡的哀愁,在館壁上題了這首《採桑子》,因軍騎催促,只得半闋,卻一字一淚。
《採桑子》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宋太祖趙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見了她並命她賦詩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這首滿懷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的詩。傳說花蕊夫人最終的歸宿是被趙匡胤納入後宮,並一直得遇恩寵,如果真是這樣,對於一個命運坎坷羈袢的女子也算善終了。
《述亡國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幼警慧、善讀書,但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道出她失戀的傷感之情。
她無法敵過頑固的封建勢力的壓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一個市井商人為妻。婚後,她與丈夫沒有共同語言,精神生活十分貧乏,苦悶不堪。
丈夫變心,她毅然寫下一首《斷腸詞》:
下樓來,金錢卜落;
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
詈怨家,言去難留;
悔當初,吾錯失口;
有上交,卻無下交;
皂白何須有;
分開不用刀;
從今莫把仇人靠;
千言相思一撇消。
全詞十句話,句句分道揚鑣,悲切與憤懣交織在一起,既抒發了自己怨恨決絕之情,又對薄情寡義的丈夫進行譴責。有趣的是將每句話作為「拆字格」修辭的謎面,謎底正好順次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
▍27、唐琬
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是陸遊表妹兼第一任妻子。
後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也因此寫下著名的《釵頭鳳》(世情薄)。
▍28、琴棋書畫 古通今 寧死不屈——嚴蕊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葉女詞人。出身低微,自小習樂禮詩書,淪為台州營妓,改嚴蕊藝名。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學識通曉古今,詩詞語意清新,四方聞名,有不遠千里慕名相訪。
浙東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的理學,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狀論及唐與嚴蕊風化之罪,下令黃岩通判抓捕嚴蕊,關押在台州和紹興,施以鞭笞,逼其招供。
「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嚴蕊寧死不從,並道:「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
此事朝野議論,震動孝宗,認為是「秀才爭閒氣」,將朱熹調任,轉由岳飛後人岳霖任提點刑獄,釋放嚴蕊,問其歸宿。
《如夢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鵲橋仙》
碧梧初墜,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人間剛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紅顏。晚明之際,這裡誕生了一位名揚江南、技壓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30、不許人間見白頭、西晉名媛——綠珠
數千年的漫長封建歷史長河中,古老的中國社會一直是以男性為中心,婦女始終處於等而下之的地位,不知有多少如花女子被默默吞筮了一生。綠珠,這位廣西合浦孕育出的集天地之靈氣的奇葩,卻如一道耀眼的閃電,在短暫的一生髮出奪目的光華。
她的肉體的代價雖值到珍珠三斛,然而她的精神的價值卻誰也無法估量。最終的墜樓而死,已超越了為石崇守節的意義,而是向不公開的命運發出最強烈的抗爭。千載而下,芳名不朽,不知贏得了人們多少的歌頌!
▍31、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北宋名妓--李師師
她,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她,幼年不幸,父母雙亡,以至淪落風塵;
她,美艷絕倫,才華出眾,善詞曲,工歌唱,在京師汴梁高張艷幟,名動京華,連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趙佶也忍不住一親芳澤.
著名詞人周邦彥躲在床底譜就新詞《少年游》,只為描繪師師與徽宗的一段風流韻事,成為後世詞壇佳話;
她,又一身正氣,敢愛敢恨,有「紅妝季布」之稱;梁山首領宋江潛入她家,只為她寫下了壯詞《念奴嬌.天南地北》,至今為人傳頌。
她,一個撩動人心的痴情女,在經歷了不盡的風流韻事之後,最終的結局卻眾說紛陳,飄遊不定。
▍32、巾幗英雄 鬚眉比之竟折腰---梁紅玉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父親行伍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京口營妓。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在京口宴會上認識卓爾不群的名將韓世忠,兩人惺惺相惜,隨成眷屬。
她英姿颯爽,紅妝披掛,揮動金山戰鼓,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大敗金兀朮,並圍困金兵於黃天盪達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華夏,威揚夷狄。
後來韓世忠、岳飛、劉俊三路北伐,梁紅玉隨率一女兵隊伍,屢敗金人、屢立奇功。而「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也由此而起。
縱觀中國歷史,真正能讓鬚眉折腰的女子,無非花木蘭、武則天、粱紅玉而已,昭君、貂禪走的是「曲線」救國的道路,根本與前三者不可比擬,而歷史上有無花木蘭其人,還待考證。
一位風塵女子,能在歷史上取得如此輝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於其它九位文妓的經歷。
這樣一位不輸鬚眉、為國為民且有勇有謀膽識過人的「俠之大者」,如若她甘為第二,那誰敢為第一。
好想與你同撐一把油紙傘,飄蕩在悠悠,悠悠的錢塘岸。
那擱淺的小船成了遙遠的夢,靜靜的小河灣,成了歷史照片。
▍34、才情斗八高 膽識過鬚眉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她,自小讀書:「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她,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
她,天生麗質,一適周道登,再愛宋徵輿,三適陳子龍,最終與錢謙益白頭偕老。
她,敢愛敢恨,視封建禮法如無物;
她,豪邁不讓鬚眉,忠心為國,明亡時力勸丈夫殉節,自己投水以殉國;
她,膽識過人,伉儷情深,為救夫君願以身代死。
於是,錢謙益作詩讚頌:從行赴難有賢妻!才華橫溢,秦淮名妓中堪稱第一,詩文雄健渾達,神奇妙曠,脫盡紅粉閨氣。。。
她,風塵女俠氣節錚錚,足以令無數鬚眉汗顏;
她,如出淤泥之白蓮,為世間留下不盡清芳。
▍35、衝冠一怒為紅顏 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明清鼎革,風雲變幻。剛愎自用的崇禎、趨炎附勢的田弘遇、反覆無常的吳三桂、驕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劉宗敏、陰險狡詐的牛金星,專權好色的多爾袞……這些權重一時,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男人分為三方,書寫了一段錯綜複雜,驚心動魄的歷史。
然而,一位亂世佳人突然出現於這一舞台,頓時成為這個男人世界的焦點,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她使歷史法碼失去了平衡,讓這些男人不失時機、不惜代價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於是,風雲突變,改變了他們自己的歸宿,更改了中國的歷史。
陳圓圓,這位秦淮河畔的絕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傾;帝星殞落,霸王為僧,當世梟雄,為之搏命;生靈塗炭,傾國傾城……
▍36、何處風來氣似蘭 自寫幽香紙上看 ——馬湘蘭
明代女詩人、女畫家,秦淮八絕之一。她雖然談不上是詩畫名家,但她的蘭花圖和蘭花詩卻堪稱一絕,是當時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寵物。
馬氏生長於南京,自幼不幸淪落風塵,但她為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她的居處馬湘蘭為秦淮勝處,慕名求訪者甚多。
馬湘蘭之所以能把蘭花描繪得出神入畫,栩栩如生,全賴於她的愛蘭、知蘭,她不但將院宅里種滿各色蘭花,日日勤加灌護,而且憑著自己的蘭心蕙質,能深悟蘭花清靈清雅的氣韻,所以才能將蘭花的品態展現於畫箋和詩箋上。而她自己的品格,因受蘭花的薰陶,也化成一種如蘭的聖潔。
在日本東京博物館中,收藏著一幅中國明代的「墨蘭圖」,此畫並非出自名家大師之手,而是明神宗時期的秦淮名妓馬湘蘭所作,卻被日本人視為珍品。「墨蘭圖」上題這樣一首詩:
何處風來氣似蘭,簾前小立耐春寒;
囊空難向街頭買,自寫幽香紙上看。
偶然拈筆寫幽姿,付與何人解護持?
一到移根須自惜,出山難比在山時。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
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顧橫波、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鬚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808AR2.html

===============================

這些古代國畫仕女圖 空前絕後恐怕沒有人能超越了

 

古畫也稱為古代繪畫,是中華藝術的代表,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上溯到萌發繪畫的上古時期,下至晚清,上下四千年。品類包括已呈繪畫圖案、圖像因素的石器時代彩陶和史前岩畫、商周兩代的青銅器,已具繪畫本義的戰國和西漢帛畫、先秦漆器,已屬獨立畫種的秦漢墓室壁畫、兩漢畫像磚和木版畫、魏晉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畫,以及自六朝後湧現的各代繪畫名家的紙絹畫。這些品類組成了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延綿不斷的歷史長河,並此起彼伏地閃爍著絢麗的光彩。

仕女圖亦稱「仕女畫」,

是以中國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繪畫。

明清時期是仕女圖的發展時期。

明代早期由於當時青花原料的限制,仕女圖並不多見。

明中期的仕女圖多反映貴族婦女的生活,雖然為數不多,

卻對後來仕女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如成化朝仕女雖不甚精細,但頗有古意。

明晚期仕女圖大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現狀。清代仕女圖尤為盛行,但歷朝風格各不相同,

ADVERTISEMENT

如順治仕女的衣帶飄然,

康熙仕女的妙筆傳神,

乾隆仕女的精細寫照,

無不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

清出浴圖

康濤 立軸 絹本 設色縱120厘米 橫66厘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此圖以楊貴妃出浴為題。圖中楊貴妃的雲鬢松挽,身披羅紗。

兩個小宮女端著香露,跟隨其後。人物用筆工整細緻,有院體之風。

線條多用鐵線描,流暢圓潤,飄逸不凡。

敷色十分講究,體現出不同衣料的質感。

人物造型準確,雖用筆細緻,卻無媚俗之感。

ADVERTISEMENT

仕女圖

焦秉貞 冊頁絹本設色 縱30.2厘米 橫21.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為梧桐樹下,芙蕖出水,綠葉如蓋,

湖山春色中,美女乘船悠遊,良辰美景,其樂融融

豳風圖

吳求 冊頁 絹本設色 縱26.5厘米 橫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豳風」是指今陝西及鄰近地區的民風民俗,

作者據此畫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氣息的作品。

《八月剝棗》是其中之一,此圖寫幾位農婦正在打棗的情景,

人物有老有少,姿勢有動有靜,情趣盎然。

ADVERTISEMENT

漫清游圖

陳枚 絹本設色 縱37厘米 橫31.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月曼清游圖》冊描繪的是宮廷嬪妃們一年12個月的深宮生活:

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楊柳盪千」、三月「閒亭對弈」、

四月「庭院觀花」、五月「水閣梳妝」、六月「碧池採蓮」、

七月「桐蔭乞巧」、八月「瓊台玩月」、九月「重陽賞菊」、

十月「文窗刺繡」、十一月「圍爐博古」、十二月「踏雪尋詩」。

此幅圖為「寒夜探梅」。

描繪了宮女們隨其女主人在庭院內外的游賞活動。

千秋絕艷圖 (部分)

佚名 長卷 絹本 設色 縱29.5厘米橫667.5厘米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此卷在6米多長的畫面上,繪寫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從秦漢到明代各個朝代中比較著名、見諸於史實或傳說並在社會或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女性,所以稱作「千秋絕艷」圖。畫中女子採用工筆重彩寫出,多用鐵線描鉤勒衣紋。服飾敷彩妍麗鮮明。

ADVERTISEMENT

每個人物都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和體現她們身份的配物,或琵琶,或花藍,或筆碩紙墨,或書卷,或銅鏡等,並在右上方,各題有七言絕句一首。畫中人物相對獨立,或坐或立,神態萬千,通過飄逸的裙擺,招展的披帛,將人物統一聯繫在一起。

但人物面部略顯雷同,皆為鵝蛋圓臉,長眉細眼,個性不強。

清 任熊 洛神圖軸 絹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生貴子圖

冷枚 立軸絹本沒色 縱95.5厘米 橫43.5厘米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這是一幅寓意畫,以桂樹、婦人手中的蓮花、蘆笙以及膝下的幼兒,組成「連生貴子」的吉祥含義。人物刻畫十分工細,勾線填彩,設色濃麗。婦人的疼愛愉悅之情與小兒活潑可愛之態,刻畫得十分準確。

李清照像

崔錯 軸絹本設色 縱56.7厘米 橫56.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詞人,宋朝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

她一生大起大落,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詞句。

她也成為後世畫家的良好的題材,歷史上曾經有不少畫家畫過她的像,如高埂《李清照小象》,崔錯《李清照像》等。

崔錯的這件作品是他的一件傳世佳作,做品描繪的是淡妝素服的李清照,她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撫膝,默默無聲作沉思狀。

豳風圖

吳求 南京博物院藏

《豳風圖》是清代畫家吳球創作的一幅以民風民俗為題材的人物畫,共有兩幅,本幅為《縫衣圖》,幾位仕女憑案圍坐,手中飛針走線,正在縫製衣服,人物裝束華麗,環境幽雅,當是富貴人家的場景。

圖中人物姿態自然,用線輕細,設色淡雅,

背景用筆較為粗放。

紈扇仕女圖

清 閔貞 立軸紙本墨筆 縱113.8厘米橫45.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仕女神態嬌弱,流露出一種夏日疲睏的氣息。樹幹的蒼老虬蟠與女子的嫵媚身姿,曲線交叉,相映相稱,構成新穎別致的格局,著意刻畫仕女輕揮紈扇,脈脈含情之態。從圖中可以窺見當時人對於仕女的審美情趣。閔貞傳世的人物畫以粗放寫意者居多,此幅用筆嚴謹,人物線條的鉤勒較為

流暢自如,是風格清麗的上細之作,為作者五十歲時的作品。

喬元之三好圖

禹之鼎 捲紙本設色 縱36.5厘米 橫107.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主要表現學者喬元之的生活意趣。

畫中喬元之踞榻而坐,後面的案几上書卷堆積如山;

左邊三個女樂人正吹拉彈唱,而右側他的妻子和女僕抬出一瓮新酒。書籍、酒罈、女樂寓意著書、酒、音律「三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豪宕放縱,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徵。

喬元之的面部用寫真法繪出,勾染細膩,具肖像效果。

仕女用筆也較工整,設色清麗,

反映出作者另一種秀媚古雅的風貌。

賢母圖

康濤 立軸絹本設色 縱136.7厘米 橫67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

從此圖的題款「臨民聽獄,以莊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則忠」,

可以推知此為賢母向即將離家僕任的兒子所作的教誨。

畫家以高超的筆法將賢母嚴肅訓誡卻又暗含離別傷感之態、兒媳恭順侍立而又對丈夫依戀不舍之情、

兒子恭敬聆聽卻躊躇難離之意,刻畫得極其生動傳神。

人物在構圖上呈一斜線排列,目光或低垂,或凝望,

各自不同,表現出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

配景的案幾、床榻、屏風形成由近及遠的層次感。

畫風嚴謹,設色清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蓮塘納涼圖

金廷標 軸絹本設色 縱56.9厘米 橫65.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唐杜甫五律《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

二首之一的詩意。原詩中有

「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

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兩聯句,

圖中景物與詩意相吻合。

筆墨工細,人物動態悠閒自在,衣褶用濃墨鉤勒,

略似折蘆描法,筆勢流暢;布景簡潔,設色雅淡。

山石用小斧劈皴,鋒楞多姿,墨色富有層次,別具一格。

婕妤擋熊圖

金廷標 立軸紙本設色 縱150厘米 橫7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取材於漢劉向《列女傳》,表現馮婕妤擋熊的歷史故事。

馮婕妤是漢元帝的妃子,一次隨帝觀看鬥獸,熊從獸圈跳出,

左右侍從皆驚走,馮婕妤臨危不懼,以身擋熊。

圖中以工筆設色為主。筆法流利勁健,人物動作、神態描繪細膩,衣紋細緻飄灑。刻畫了當熊出獸欄的一剎那,在場的人均驚惶躲閃,只有婕妤毫不猶豫走下平台前去擋熊的情景,十分生動逼真。

平台、坡石、草坪、柳樹,用筆挺健勁秀,樹葉點染精細,

敷以花青色。結構嚴謹,具有生活氣息。

明 吳偉《武陵春圖》,紙本白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武陵春圖》屬於工筆白描一體,流暢秀潤,風神雋永。武陵春是江南名妓,原名齊慧貞,傳說她與傅生相愛五年,後傅生獲罪被徙,慧貞傾其資財營救不得,竟憂惋成疾而死。畫中的武陵春,一手支頤,一手執卷,沉浸在哀惋不平的思緒中。背景只一具石案、一盆疏梅,案上是琴、書、筆、硯,襯出武陵春的才女氣質。畫面上寥寥三五陳設造成的清幽氣氛,可說以極簡潔的象徵手法烘托出她的高尚情操和悲劇遭遇。吳偉在這幅畫上表現出對封建禮教壓迫下,堅持真摯愛情的純潔女性的深切同情,從一個側面反映著畫家的生活理想和民主精神。

清 顧洛《小青小影圖》,絹本設色,

無錫市博物館藏

此畫以淡墨寫意繪庭院中的樹木竹石,點撇隨意,韻味清冷。小青,據傳為明萬曆間女子,杭州豪公子馮某妾。能詩善音律。

為大婦不容,被置孤山別業,抑鬱而死。畫中馮小青,清秀瘦弱,

顧影自憐,孤坐於案几旁,面帶愁思,鬱鬱寡歡,頗現人物之神韻。

清 任熊《瑤宮秋扇圖》,絹本設色,

南京博物院藏

以任熊為代表的「海派」畫家,大都擅長詩、書、畫、印多方面的文化修養,但他們不同於以往的文人畫家那樣講求水墨清淡的「墨戲」,而是大膽地將大紅大綠用於畫面,顯出一種絢麗而富有生活氣息的審美風尚。《瑤宮秋扇圖》工筆畫一手執紈扇、姿容清麗的女子。線條剛勁、飄灑,

時出方折之筆,筆致細膩,設色濃麗,有更多俗趣味。

宋 王居正《紡車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表現了農村婦女的戶外勞動。全幅主題突出,構圖巧妙。

近景描繪的人物被兩條飄浮不定的線條分為兩組,線的一端是邊搖紡車邊哺乳的中年婦女、圍其左右戲青蛙的童子和狂吠的黑犬;

另一端是彎腰傴背、雙手拉著線團的老媼。

人物彼此間聚散自然,神韻相通。

圖中紡車、竹筐、杌凳用界畫形式表現,刻畫精工寫實,對後人了解宋代的紡車工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人物的衣紋用轉折勁利的「戰筆描」表現,

中鋒行筆,線條細勁圓潤,隨著人物形體的變化而頓折曲轉,

從而準確地塑造出人物的形態和衣料的柔軟質地。

清 沙馥《梨花仕女圖》,絹本設色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藏

中國人物畫家主張以神「君形」,緊緊抓住有利於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分別主次,有詳有略,詳於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於環境描寫。

此幅《犁花仕女圖》中的背景十分簡略,

用以突出仕女的神情和姿態及內心活動。

清 任預《梅花仕女圖

任預曾生活在社會底層,目睹帝國主義的蹂躪和上海殖民地化,因而在一些創作中頗多針砭寄情之作,蘊含了一定的思想性。

《梅花仕女圖》用圓勁方折的線條表現出仕女的清秀纖細,作為背景的梅花則用沒骨法暈染,在一種迷濛中映襯出仕女的秀雅清麗。

清 華喦《白描仕女圖》,紙本墨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華喦的畫作內容多描寫平凡而豐富的現實生活與社會現象。

他遠師李公麟及明季諸家,中年以後取濁陳洪綬,

在創作中觀察細緻,注重人物內心刻劃及線描的運用,

使作品被賦予了極強的藝術表現與感染力。

《白描仕女圖》屬早年白描仕女,工細謹嚴,一絲不苟。

清 姜壎《李清照小像》,紙本設色

無錫市博物館藏

姜壎為乾隆年間畫家,以仕女畫著稱。畫中的李清照敷粉施色,

肌理細膩,筆致清勁,風格清雅,表現了女詞人惜花傷春的情思。

清 康濤《持節仕女圖》,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康濤的仕女形象完全與清代仕女畫的總的風格相符合。用筆極其工細,色彩亦厚重濃烈,可以稱作是工筆重彩仕女畫的代表畫家。此畫屬於白描手法。此畫用筆工謹嚴整,略顯拘板,但很寫真,很能體現當時仕女畫的風貌。畫中女子弱不禁風而清秀淡雅,體態纖秀,風神嫻靜。

清 康濤《孟母斷杼教子圖》,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上方有作者以楷書題述《列女傳》中的孟母三遷擇鄰、斷杼教子的內容,下部描繪孟母斷杼的情景。孟母側身立於織機旁,手中執刀,

回首教訓兒子,孟軻躬身揖立於,當恭順。

清 康濤《三娘子圖》,絹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三娘子為蒙古韃靼部的女首領,於萬曆十五年,受明政府加封為忠順夫人。一生歷配三代首領,掌握部族軍政大權二十餘年,積極與明政府修好,使兩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深受明政府的器重。圖中三娘子容貌娟秀,體態端莊,身著漢人服飾,似是大家閨秀。

眉宇間略帶惆悵,眼神卻果斷、堅定。

此畫畫法工整寫實,具肖像畫性質。

清 改琦《秋風紈扇圖》,絹本設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全圖瀰漫著清淡靜穆、幽冷的藝術氛圍,增添了高蹈出塵、超妙欲仙的畫面效果,是改琦肖像畫中的精品之作。表現了閨秀悲秋等不同的情態,又傳達出一種共通的幽怨傷感思緒,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趨向。

清 改琦《元機詩意圖》,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機詩意圖》描寫唐代女詩人魚元機,元機字幼微,為唐代長安的名妓,好讀書,聰慧有才思,其詩有名於時,補闕李億納為妾,後失寵,遂入咸宜觀為女道士。一生飽受挫折,歷盡滄桑,然她卻是位富有真情才思的女子。畫家題「元機詩意」,秋寶老人有此圖,今在蕘圃處,秋寶老人,即余集(1738—1823)號秋室。改琦是根據秋室畫本而作的。

畫面上魚元機坐在藤癭椅上,手執詩卷,似在默默吟詠。

清 改琦《宮娥梳髻圖》,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改琦是位善畫仕女的能手,他遠學宋、元、明諸家法,曾臨寫李公麟白描,但在總的格調上,還是傾向於唐寅、仇英以秀潤飄逸的情致氣韻。此畫中的宮娥形象清秀而纖弱,敷色清雅。

清 改琦《靚妝倚石圖》,絹本設色

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圖描繪一靚妝女子斜欹在青石上,姿容嬌柔而美麗,卻有一種幽怨哀愁溢於畫面,襯以翠竹鬱郁,更增加了畫面的幽靜和清雅。

清 王愫《梧桐仕女圖》,紙本設色

南京博物院藏

王愫,字存素,號林屋,江蘇太倉諸生,僑居蘇州。王原祁之侄。

山水干墨繁筆,不加渲染,深得元人簡淡之法,絳筆竹石尤妙。

間作青綠設色,亦卓有原祁風韻。與王昱、王玖、王宸並稱「小四王」。此圖繪一貌美女子,立於梧桐樹下,顧盼生姿。

似乎觸景生情,面容上籠罩著淡淡的哀愁。

此圖寫李清照詞意,畫家似乎想烘托出

「窗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意境。

清 陳清遠《李香君小像》,絹本設色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中國人物畫以傳神為上,這幅仕女畫著筆不多,而神在個中。

畫中年輕美貌女子,即為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是一位才華橫溢而

富有正義感的奇女子。

朝妝緩步圖

 

朝妝緩步圖

王樹轂 立軸絹本設色 縱83.8厘米 橫30.1厘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此圖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風,一手支頤,一手執扇,

婷婷娜娜,緩步而行,一邊回頭觀看,似被什麼所吸引。

背景不置一物,卻通過人物的裝束和動態,體現出早晨清露未退、

涼風微動之感。用筆圓潤細勁,得陳老蓮之筆意。

圖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畫家張庚所題詩、跋。

清 呂彤《蕉蔭讀書圖》,紙本設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1. 人物造型取前人之畫,但筆法更加細膩。圖中綠蕉似傘蓋,一女子坐於湖石之上讀書,不知是有感於書中所寫,抑或想起什麼心事,正支頤沉思。此畫色彩極其清麗,背景簡潔,反襯著人物嫵媚嫻靜的姿態。人物造型雖未脫改、費氏的美女模式,但已加入一些寫實的筆法,人物的比例更趨合理準確。風格上清雅秀美,不著俗粉之意。

清 周璕《進酒圖》,絹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畫中女子提酒壺作進酒狀,低首緩步,神態凝遲,復似謙恭。眉目清秀,豐潤秀雅,發上簪花,腰佩綠葉裙裝,足著草履,宛若仙姑。面部線條纖細,渲染微妙,衣紋繁複,略覺累贅,但枯筆濕染有燥潤相得之趣。

清 吳宏、樊圻《寇眉像》,紙本設色南京博物館藏

寇眉像由樊圻畫肖像,吳宏補景。這是一幅帶有風景的肖像畫。畫中人名為寇湄,是明末清初金陵秦淮名妓,善於彈奏古琴,能作曲,並工畫蘭竹。這幅作品中,由樊圻所畫的寇眉像,濃妝安坐,娟娟秀美,穆然恬靜。吳宏的補景和肖像畫相和諧。

清 費丹旭《柳下佳人圖》,紙本設色,廣東省博物館藏

費丹旭筆下眾多的仕女形象,大都是典型的鵝蛋臉,柳眉細眼的臉部特徵,體態修長,表明出清末這一時期文人士大夫的審美特徵。畫中的柳樹連勾帶染,隨意抒寫,頗有臨風搖曳之感。《墨林今話》稱其肖像畫有「如鏡取影,情神酷肖」,可見其肖像是很有影響的。

清 費丹旭《羅浮夢景圖》,紙本設色,無錫市博物館藏

費丹旭筆下的仕女姿容嬌媚而清秀。人物衣紋用蘭葉描,更趨流利輕靈,補景取華。

清 余集《落花獨立圖》,絹本設色,南京博物院藏

余集專擅仕女,有「余美人」之稱。他所作仕女,體態纖秀,風神嫻靜,筆法疏秀,敷色淡雅,其風格堪稱「費派」仕女先聲。《落花獨立圖》依據宋詞而作,衣紋為蘭葉描,簡潔飄逸,設色清淡明快,為其仕女畫代表作,體現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的詩意。

清 顧洛《梅邊吟思圖》,紙本設色,

南京博物院藏

顧洛為乾隆時畫家,以畫仕女著稱。畫法宗宋代陳居中,造型優美,補景清秀,落筆清秀,風格簡逸。《梅邊吟思圖》反映了顧洛仕女畫的典型面貌。

清 陳崇光《柳下曉妝圖》,紙本設色,南京博物院藏

古人云:「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柳」。既要把柳樹的枯枝老乾畫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勢,確屬不易。作為此畫中起點綴和烘托環境作用的柳樹,在陳崇光筆下卻表現得從容嫵媚。柳下仕女正專心整理晨妝,其光鮮嬌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襯托下,

顯得清麗脫俗而動人。

清 王學浩《弄鶯圖》,絹本設色,無錫市博物館藏

由於時代審美風尚的變化,唐、宋所推崇的以胖為美的仕女形象,逐漸被清秀瘦弱的仕女形象所代替,而在仕女形象由胖到瘦的變化過程中,焦秉貞、冷枚、王學浩等畫家最有代表性。《弄鶯圖》中的仕女臉形瘦削,

身材纖弱,具有新的藝術特徵。

清 任頤《弄璋圖》,紙本設色,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任頤兼善塑像,據說他曾用宜興陶土塑制其父一小全身像,「狀至入神」。他自幼植根於民間藝術之中,又適當吸取了西洋畫的有益成分,畫過人體,對民族傳統藝術理解較深,敢於創新,成為「海派」的主將,被徐悲鴻稱為「仇十洲(仇英)後中國畫家第一人」。此幅《弄璋圖》用方折勁健的筆觸描繪了一種舔犢之情和弄璋之喜。

清 羅聘《山鬼圖》,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羅聘喜作鬼趣圖,筆情古逸,無不臻妙,深得金農神味。「山鬼」舊注皆認為是山中之怪,後人則認為是巫山神女,今人多認為是女性山神。此畫中的山鬼不同於張渥《九歌》中的半裸野女形象,而是一位儀態萬千的秀美女子,若不是身上繪有薜荔,身後隨有猛虎,

幾乎被認為是一位大家閨秀。

王母慶壽圖(部分)

清 王文亭 繪王母慶壽圖,收藏於美國聖路易斯美術館,

此圖描寫了西王母蟠桃會,所選的條屏中繪各路神仙雲集,前來祝壽的情景。畫面色彩富麗堂皇而精緻,木石花鳥的配景疏密有致,穿插於人物之間,起到很好的烘托及調節氣氛的作用。筆法多樣,遊絲描、鐵線描、折蘆描等交互使用,或設色勾填,或沒骨暈染,畫面繁而不冗,雜而不亂,有陳洪綬之氣韻。

王母慶壽圖(部分)

國夫人游春圖 (局部)圖片

畫面描寫了一個在行進中的行列,人馬疏密有度,以少勝多。全畫共九人騎馬,前三騎與後三騎是侍從、侍女和保姆,第一個為虢國夫人。從馬的鬃毛來看,經過精心修剪的只有兩匹,一個是最前面的身著男裝的,一個是帶著一個小孩的侍女。

四紅圖

任熊1855 120×52.5cm絹本水墨設色

《四紅圖》取材唐人傳奇,「四紅」分別指紅線、紅綃、紅佛、紅娘四女,因各人姓名都含一紅字,故並稱「四紅」。

紅線,故事為魏國節度使田承嗣欲吞併潞州節度使薛嵩之地,薛侍女紅線有劍術,自告奮勇,前往田處刺探,盜田金盒而返,田遣兵追之,為紅線所敗。紅獻盒於薛,薛乃修函附盒還于田。田驚,知薛有強將,非敵手,乃與薛修好。

雙英圖

禹之鼎立軸 絹本設色 縱136厘米 橫56厘米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此圖以工筆重彩描繪兩位仙女飄逸脫俗之姿。圖中人物用線多為鐵線描,細勁有力。細節的刻畫非常精細,敷色沉穩清麗,沒有沉重之感。筆法細膩,人物栩栩如生。

清 任頤 《松溪吹簫圖》立軸,紙本,水墨,淡設色,尺寸不詳

本圖是寫詩意之畫。詩意委婉清幽,含幾分傷感,畫亦隨之同調。樸素的墨色,老辣的松枝,緩緩的流水,安詳的心態,構成了清靜自在的心境。 以「歲寒三友」之一的松樹為友,徜徉于山水之間,有清風明月作伴,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老莊哲學所追求的對自然的嚮往以及與自然息息相通的情懷。

昭君出塞圖

清 倪田紙本,縱105厘米,橫51.6厘米。北京故宮藏

此圖自題「一望關河蕭索」,寫王昭君思鄉之情。畫家較少用線條鉤勒而以墨彩渲染。背景以淡彩渲染烘托,以紅、綠、黑等重色為主調,形成較為強烈的視覺效果。筆不顯而意滿,景不實而韻足,格調清新雅致,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清 丁觀鵬《乞巧圖》,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畫面色彩豐富,人物頗具動感,是清代宮廷繪畫中合筆畫的代表作之一。此卷用白描繪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七夕,婦人結彩縷穿七孔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網於瓜上,則以為得。」婦女髮絲,著墨細勻,衣褶線條流暢,飾紋刻畫細緻,佩環飄動,得「吳帶當風」之姿。

乞巧圖》局部

鍾馗仕女圖

此圖寫鍾馗與其妹倚石對坐,喝酒飲茶,似在談天說地,旁邊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氣氛平和輕鬆。人鬼兩界的兄妹倆倒都像是凡間的人物,加上瓶花、香爐,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氣息。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