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著貝紐夫斯基傳奇事蹟的“Memoirs and Travels ofMauritius Augustus Count de Benyowsky”《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最早於1791 年在倫敦首度以英文編印發行,計有第一卷、第二卷共兩冊。有關台灣的紀事編印在第二卷,共計45 頁;起自1771 年8 月26 日探路登陸,直到同年9 月12 日離開台灣。這段紀事雖然只是貝紐夫斯基航程中短短的18 天,卻為台灣18世紀的近代史增添了難能可貴的一頁。
在本書第二篇〈福爾摩沙紀實〉中,記錄著這短短的18 天期間內,貝紐夫斯基一行人在島上與台灣原住民的接觸與互動,以及他們所經歷的各種事件,重要情節如下:(航往台灣)、探路遭襲、親自登陸、遇到貴人、再遭襲擊、展開反擊、軍頭來訪、頭目來訪、締結盟約、殖民之念、支援戰事、擒賊敗敵、辭別頭目、眾勸留足、殖民計畫、準備啟航、離開台灣、(航向澳門)。
這些事件當中,除了好幾次與原住民發生錯愕驚險的戰鬥以外,最重要且最具戲劇性的互動,當然就是「締結盟約」與「殖民計畫」這兩段情節了─因為「締結盟約」一旦實現,當時的台灣也許就不是漢人能險渡黑水溝遷徙屯墾的仙島;「殖民計畫」如果成真,當時的福爾摩沙就可能要再經歷一段西方強權的統治。歷史的「偶然」與「必然」,就在某個時空交會之際擦身而過,但卻又就此分道揚鑣。「偶然」就像輕風飄去,常讓人看不到結局;「必然」卻猶如洪流奔來,總教人隨波而逐流。這或許正是歷史的宿命,是幸或不幸?我們無從得知。所以,各位讀者讀到這兩段內容時,不妨放慢節奏仔細閱讀,好好瞭解一下這兩件差點改寫台灣歷史與命運的事件。
莫利斯·貝尼奧斯基
貝紐夫斯基伯爵
莫利斯·貝紐夫斯基(Maurice August Benyowsky,1746年9月20日─1786年5月23日),波蘭裔匈牙利貴族,伯爵。
貝紐夫斯基生於當時為匈牙利王國領土的斯洛伐克,1768年在波蘭參加巴爾同盟對俄國的戰爭,因戰敗被俄軍所俘,囚禁在西伯利亞的監獄3年。1771年越獄逃亡,從堪察加半島出發,經千島群島、日本、琉球,在8月左右於台灣東部上岸,與原住民發生戰鬥後,向北航行,停泊在加禮宛灣。在此得知後山為無主之地,因而萌生說服歐洲國家資助其殖民之計畫。貝尼奧斯基在協助當地部落與一些敵對部落交戰後離台,途經馬達加斯加返回歐洲。貝尼奧斯基向法王路易十五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提出福爾摩沙殖民計畫,但皆未被採納。1786年戰死於馬達加斯加。1790年自傳《貝尼奧斯基伯爵回憶錄與遊記》(The 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 Count de Benyowsky)出版,其冒險事蹟被改編成戲劇、歌劇。
首名踏足台灣的匈牙利人
「貝尼奧斯基」其實是依照慣用的英文譯名Maurice Benyowsky中的Benyowsky一字的翻譯,他的匈牙利名字拼為Benyovszky Móric (按:匈牙利人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後);因為他既然是匈牙利人,則採匈牙利文Benyovszky譯為「貝紐夫斯基」似更加貼切。
貝紐夫斯基被視為第一個接觸台灣的匈牙利人。在他的航海日誌裡,曾記述他在台灣東海岸登陸和逗留十幾天的事情。貝紐夫斯基一行人於1771年(乾隆36年)8月26日正式登陸當時仍然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台灣島東北部,先在某處登陸因受到原住民的襲擊,乃北轉登陸「加禮宛灣」(Kaleewan Bay,即現今冬山河河口一帶)。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裡,曾受到島上原住民的襲擊,但後來透過島上一名西班牙人 Don Hieronimo Pacheco 的幫助,與另一族原住民一同進行報復反擊得勝。繼而,這一幫原住民跟貝紐夫斯基商議聯手驅逐在島上的漢人,其頭目Huapo並與貝紐夫斯基誓約結盟,同意在事成後將王國讓予貝紐夫斯基。貝紐夫斯基等人結束十幾天在台灣島上的探索及歷險後,往澳門繼續航程,...........。
=================================
貝紐夫斯基(Benyovszky Móric)原為匈牙利的貴族,因參與波蘭的抗俄軍事行動而被俘入獄,成功脫獄並劫船逃逸之後,一路航行返回歐洲。這段冒險經歷不但至今仍為匈牙利人津津樂道,貝紐夫斯基在返航途中因緣際會來到福爾摩沙,展開十幾天驚險、驚異而精彩的台灣之旅,更與台灣原住民有多次接觸。雖然貝紐夫斯基與原住民頭目歃血訂盟,重返福爾摩沙展開殖民計畫的想法未能付諸實現,但是這位幻滅的「福爾摩沙之王」仍舊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了屬於他的一頁傳奇。
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台灣
書名: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台灣,語言:繁體…
來自匈牙利的大冒險家,因緣際會踏上了十八世紀的台灣
寫下一段驚險、驚異、精彩的福爾摩沙傳奇史詩……
貝紐夫斯基(Benyovszky Móric)原為匈牙利的貴族,因參與波蘭的抗俄軍事行動而被俘入獄,成功脫獄並劫船逃逸之後,一路航行返回歐洲。這段冒險經歷不但至今仍為匈牙利人津津樂道,貝紐夫斯基在返航途中因緣際會來到福爾摩沙,展開十幾天驚險、驚異而精彩的台灣之旅,更與台灣原住民有多次接觸。雖然貝紐夫斯基與原住民頭目歃血訂盟,重返福爾摩沙展開殖民計畫的想法未能付諸實現,但是這位幻滅的「福爾摩沙之王」仍舊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了屬於他的一頁傳奇。
本書深入介紹貝紐夫斯基其人其書,將《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中有關「福爾摩沙」的內容詳譯為〈福爾摩沙紀實〉一文;同時,本書亦依據完整譯文,修正過去相關譯著略譯、錯譯而產生的謬誤,並重新描繪貝紐夫斯基台灣行旅的細節,及其所見的台灣人事物。不但是目前最為詳實、完整的中譯本,也是當前以貝紐夫斯基登陸事件為主題,進行最多討論的專著。
這片撲朔迷離的歷史拼圖或許未臻完整,但它將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這段異人冒險的始末,也為18世紀台灣原住民族與台灣史的討論激發更多可能。
本書特色
1.貝紐夫斯基伯爵台灣探險紀事首度逐日、逐句、逐字完整中譯。
2.相關匈文圖資首度披露,貝紐夫斯基登台之人事時地物詳細解謎。
3.專家專文導讀,台灣史研究的深度對話與探索。
名人推薦
Kubassek János博士(匈牙利地理博物館 館長)
此書的出版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是第一本較完整介紹這位匈牙利探險家的中文著作;而這位匈牙利探險家的一生,已將遠方國度的人民、文化拉近在一起。因此,我希望讀者也能喜歡莊宏哲所寫的這本書。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正經的台灣史老師或研究者,通常不太願意深究這件發生於1771年之。但有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歷史敘述,若經史學的結構想像,還是可挖掘出一些若隱若現的「事實」,從而迫使我們反思既定的歷史圖像。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對讀者來說,藉由本書的帶引,除能直接讀取貝紐夫斯基〈福爾摩沙紀實〉的完整中譯外,對作者的創見,無論是否認同,應該也能各自找到理解的切入點。而解讀文本,原就是遊走於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考驗,在繁花異草中淘解出真相的果實,才是趣味的所在。
==============================
冒險家、號稱伯爵的匈牙利人貝尼奧斯基(Maurice August Benyowsky),在1769年參加俄波戰爭被俘,遭囚禁於西伯利亞堪察加半島,清乾隆36年(1771年)他與一批囚犯越獄,奪取俄國軍艦「可畏號」(Corvett)一路南下,於8月26日航抵花蓮秀姑巒溪大港口附近。登岸後,焚毀原住民部落,不久在東北角登陸,遇見西班牙軍人伯支可(Don Hieronimo Pacheco),得知清廷在東部並未設官治理,因此而有開拓之志。9月1日,他率兵攻打噶瑪蘭族原住民。9月12日貝尼奧斯基離臺返回歐洲。
1772年,他向法王路易十五建議:在福爾摩沙(臺灣)或馬達加斯加建立法國殖民地,很不巧地,路易十五選了馬達加斯加,並派任貝尼奧斯基為總督。1786年他戰死於馬達加斯加。1790年自傳《貝尼奧斯基伯爵回憶錄與遊記》(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 Count de Benyowsky)出版。
貝尼奧斯基在遊記中,提到一位臺灣原住民的華波王子(Prince Huapo)頭戴斗笠、佩一把劍、一把弓、一支長矛,率領一支部隊來會見他,其部隊全部裸體,僅用一小塊布纏住正中間。華波王子以茶葉、菸草款待貝尼奧斯基,請他嚼食包裹少量石灰的檳榔;貝尼奧斯基儼然是救世主,自認為華波王子堅定地遵從與擁護他。(參見魏樂富撰《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Formosa in Fiction")
同治7年(1868年),英國人荷恩(James Horn)在德國商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的支助下,率領六名洋人、三十多名噶瑪蘭人,搭船抵達南澳溪口,招募工匠著手開墾,噶瑪蘭通判丁承禧制止無效;荷恩娶平埔番頭目之女為妻,陸續從基隆招募壯勇,於大南澳興建土堡。翌年,美利士親赴大南澳視察,並從淡水、基隆運載食物、火藥赴蘇澳與原住民交易。其後在總理衙門多方交涉,以及英、德公使飭令下,荷恩等人搭船離去,在南澳烏石鼻外海遇到強風而罹難。今有一說,南澳溪口噶瑪蘭部落的村人,有著貌似歐洲人的輪廓,可能是當年荷恩及其歐洲追隨者所傳衍的後代。
=============================
十八世紀,雖然大航海風潮已經燒了好一陣子,不過「全球化」對台灣島內多數人來說,或許還是一個無感的名詞,畢竟台灣在清廷的限制渡台政策下,已經封閉好一陣子了。而在這封閉的環境中,其實還是有許多官方掌握之外的事在偷偷進行著,例如本書中提到的貝紐夫斯基來台一事。
貝紐夫斯基作為一個匈牙利人,實在很難把他與千里之外的台灣連結起來,不過這也才是故事有趣浪漫的地方:他先參加波蘭抗俄戰的戰爭,而後因為被俘虜而來到遠東;來到遠東之後因為文彩而備受重用,而他也趁機奪船逃出俄國,路經日本、台灣與澳門,之後才返回歐洲,一整個類似韓國人楊景鍾的曲折歷險故事,只是剛好路徑顛倒而已;不過本書特別集中討論他在台灣的經歷。
來到台灣的貝紐夫斯基憑藉著自己的熱情與膽大,很快與本地原住民有互動,並且旋即與其中的友好部落結盟,對其他部落展開戰爭,最後取得部落首領的認可,承認他為「福爾摩沙之王」;不過考量要建立殖民地需要資金與力量,所以他只留下少許船員協助原住民後就返回歐洲。
不過貝紐夫斯基終其一生都未再返回台灣。他回到歐洲後,利用他的遊記週遊於列國之間,先是找到法國贊助,佔領馬達加斯加島;之後一度失勢,於是又企圖去加入美國獨立戰爭,不過未獲重用。貝紐夫斯基一度失意,於是把遊記交由英國的出版商出版;不過新建國的美國卻又派他前往馬達加斯加,而在與舊東家法國人的衝突中,貝紐夫斯基就死在馬達加斯加島。
以上是貝紐夫斯基與他的「遊記」誕生的簡單經緯,最早是被伊能嘉矩提出,可是受限語言能力以及之後傳抄的錯誤,貝紐夫斯基在台灣史的地位越來越接近另一位胡扯天王法國人帕曼沙。作者以他深厚的語文功力以及對台灣史的熱情,先是重新翻譯了遊記中與台灣相關的段落,然後再回頭考證段落中與台灣地理、文化相關之處,相當的不容易,也給了重現早期東台灣歷史一些可以考慮的線索。
不過本書最可惜的地方也在這裡,這本遊記長年被學者忽略,當然有其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裡面對於人的記載。原作因為是用來爭取投資者用的,難免會依照歐洲人習慣的方式呈現;但作者對於貝紐夫斯基所提到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完全認同,然後再返回來去追究前因,這讓本書後半讀來有些生硬。
而且這種對外人著作的極度信任也有個嚴重的後果。還記得最近幾年台灣歷史的爭議中,有其他學科的學者提出其實漢人來台人數有限,幾乎台灣人都是平埔族的後代,並強調中國人法律嚴,偷渡人數真的有限;但是如果貝紐夫斯基所言為真,恐怕當時要偷渡進入台灣,其實真的相當容易,恐怕也不是前面學者所願意看到的。
筆者以為不要那麼嚴肅吧!其實正如同書首翁研究員說的,把貝紐夫斯基的遊記當成一部驚奇、龐德式的短篇來欣賞,或許會更有意思。
==========================
================================
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欣建築-欣傳媒建築設計頻道 - https://goo.gl/STtXXv
===========================
「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西文史料的閱讀、詮釋、想像」工作坊 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譯介《1771 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臺灣》之心得
主講人: 莊宏哲先生(文化大學推廣部、淡水社區大學講師、前中華民國駐匈牙利新聞外交官)
主持人: 曾品滄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10月 24 日(週五)下午 2:00 至下午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陳偉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西文史料的閱讀、詮釋、想像」工作坊 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莊宏哲先生現為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淡水社區大學的講師。2011 年退任公職前,曾經服務於行政院新聞局,任職期間曾兩度派任駐匈牙利新聞外交官。著有《匈牙利——走馬不看花》(臺北:華成圖書,2010 年)、《布達佩斯——走馬不看花》(臺北:華成圖書,2011 年)等旅遊書。莊先生派駐外館期間,因職務關係,得知貝紐夫斯基 (Benyovszky Móric, 1746-1786) 這位匈牙利傳奇英雄,以及他在 1771 年探訪福爾摩沙的冒險,牽引出臺灣與匈牙利偶遇的歷史淵源。在退卸公職後,著手翻譯記載貝紐夫斯基傳奇事蹟的《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本次演講主題即介紹其所譯之《1771 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2014 年)一書之心得,藉以補白這段被遺忘的臺灣與西方之接觸史。
莊先生首先介紹貝紐夫斯基的基本資料,對其出生年份、命名由來、稱呼習慣以及國籍問題進行考證釋疑。貝紐夫斯基的出生年份有兩種說法,一是 1777 年由 Verbo 當地牧師所簽發的出生證明,文件上登載的出生年份是「1741 年」。另一份出生證明是由 Verbo 當地天主教會所簽署的文件中,乃是貝紐夫斯基出生當時受洗登載的記錄,其登錄的年份則是「1746 年」。一般認為,天主教會所登錄的「1746 年」原始記錄,才是較為真確的出生年份;「1741 年」的文件,可能是貝紐夫斯基為了向法國政府遊說支持其探險計畫,被要求證明其身世時所造作的。
貝紐夫斯基的匈牙利全名有時稱為 Benyovszky Móric Agost,一般則普遍稱為 Benyovszky Móric。匈牙利人是來自東方的民族,其姓名排序也跟多數東方民族一樣,將姓氏放前面、名字擺在後面。有趣的是,匈牙利人習慣以名字互稱,但卻不以貝紐夫斯基的名字 Móric 稱呼他。可能原因是 Móric 之名在匈牙利相當普遍,而 Benyovszky 這個姓氏則較特殊,之後西方人也習慣以姓氏稱之,因此以貝紐夫斯基代表其人逐漸成為俗例。
關於貝紐夫斯基的國籍問題,目前普遍認定他為匈牙利人,但斯洛伐克和波蘭兩國對此各有不同的主張。目前斯洛伐克聲稱貝紐夫斯基是斯洛伐克人,最主要的原因是貝氏的出生地位於現今斯洛伐克境內,他的父系也擁有斯洛伐克貴族的血統;更重要的是 Benyovszky 這個家姓與斯洛伐克有著地緣關係。而波蘭的觀點則認為,貝紐夫斯基一生精彩的冒險是起因於參與波蘭對抗俄國的戰爭所觸發,貝氏參加波蘭「聯盟陣線」作戰時遭到俄國俘虜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這段際遇使他在自己的日誌書寫中表達出對波蘭的情感認同,並曾以「波蘭的貴族」自稱。除了上述的情感認同,他的祖先也確實有波蘭的血統。
貝紐夫斯基並非以其母語來記錄其旅程,其航海日誌原以法文書寫,但最初是被翻譯成英文正式出版,之後又被譯為多種語言流傳於世。貝紐夫斯基以法文書寫日誌的原因是,法國當時為歐洲強權,法文是當時歐洲上流社會的共通語言,重要的思想論著與或藝術文本都以法文為媒介,貝氏身為貴族能以法文書寫不足為奇。英文的首版編印過程,則是因貝紐夫斯基向法國、奧地利與美國遊說支持探險計畫未果後,為向英國推銷其殖民探險計畫,乃委請英國「皇家學會」成員將手稿譯成英文。然而英文版本中,又有「1790 年版」和「1898 年版」的特殊差異,在「1898 年版」中,原稿中貝紐夫斯基記錄的有關福爾摩沙島人民、物產、風俗、民情等資訊,以及他草擬的殖民計劃相關內容整段闕漏,另以晚清駐臺英國領事 Swinhoe 有關淡水出口物產的記載取代。
莊宏哲先生譯介的《1771 年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一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將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中有關福爾摩沙的部分,以逐日、逐句、逐字詳譯不漏的精神,以還原原著的細節,成為最為詳實且更加完整的中譯本。本次演講所討論的福爾摩沙相關日誌內容當中,又以貝紐夫斯基提出對臺灣的殖民計劃更為重要。殖民計劃中反映出貝氏對十八世紀臺灣島大致情勢的了解,並留下對臺灣東部原住民部落組織和部落間敵對關係的記述,解消了過去中文書寫不及之處所留下的迷霧。雖然在日誌內容中,對於臺灣馬匹數量、原住民部落人數、以及金銀資源的描述,可能因貝氏為向歐洲強權推銷其殖民計劃而有刻意誇大之處,但無損於這些敘述的歷史價值。在演講最後,莊宏哲先生也指出臺灣史研究者伊能嘉矩在〈貝尼奧斯基之臺灣探險〉一文中,關於貝紐夫斯基臺灣探險時的船名、船員人數、座標等等的誤譯之處,希望修正長久以來伊氏一文所產生的誤解。
最後,與會學者熱烈討論了如何透過這份十八世紀的西方人航海日誌,了解當時西方人對於亞非地區的探險與殖民心態;同時試圖將這份十八世紀的臺灣記錄,與十九世紀晚期臺灣開港以來西方人的記錄加以比較,藉以瞭解西方人建構「臺灣知識」的進展與時代變化。另有與會者建議,也可與十九世紀晚期日本人的臺灣殖民計畫與臺灣知識加以比較。
=========================================
1853年第一次黑船事件/1945年第二次黑船事件/脫亞入歐/脫漢去儒/美國艦隊大白艦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U2MzO
黑船來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bKppyj
=======
差點改寫台灣歷史與命運的事件
培理此行曾在台灣基隆停泊約十日間,登陸勘查基隆煤礦,測量基隆港的港灣地勢。培理返國後,提出報告力陳台灣適合作為美國的遠東貿易中繼站及海軍基地,馬修·培理 主張佔領台灣在台灣建立軍事政權
馬修·培理
馬修·卡爾布萊斯·培理(英語: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年4月10日-1858年3月4日),或稱為培里,美國海軍將領,因率領黑船打開鎖國時期的日本國門而聞名於世。
日本稱呼其為「伯理」或「彼理」,由於幕府方面的翻譯是荷蘭人的關係(由日語譯為荷蘭語,再由黑船上懂荷蘭語的船員譯為英語),當時的文件上寫的名字是荷蘭文風格發音的「培爾里」(ペルリ)
日本版畫所描繪的培理 1854 年左右
密西西比號
培理出生在美國羅德島州新港的一個海軍家庭。培理是美國海軍私掠船長克里斯多福·雷蒙德·培理,和妻子莎拉所生的三男。哥哥奧利弗·哈澤德·培理也是海軍的知名將領。培理本人也於1809年也加入海軍,1812年開始和兩個哥哥一起參加英美之間的1812年戰爭,1833年時任布魯克林海軍工廠的造船所長,1837年建造出美國海軍的第一條蒸汽船「富爾頓號」,同年晉升為海軍上校,1841年成為同海軍工廠的司令。培理遵從海軍以蒸汽船為主力的強化政策,並且實行士官教育,被稱為「海軍的蒸汽船之父」。
1852年3月就任東印度艦隊的司令官,被授予「日本開國」的指令(但是禁止開砲)。同年11月帶著米勒德·菲爾莫爾總統的親筆信函從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港出航。以巡防艦密西西比號為旗艦,帶領其他三條船艦經由加那利群島→開普敦→新加坡→香港→琉球→小笠原群島,最後於1853年7月8日(嘉永6年6月3日)於浦賀入港。7月14日(同年6月9日)應幕府的要求,從久里濱護衛培理一行上陸,培理轉交美國總統的親筆信給戶田氏榮及井戶弘道。至此培理沒有和幕府具體作開國協議,僅有提出開國的要求,在測量幾天海灣後,幕府表示希望能給予考慮時間到明年再給予回答,接下來因為糧食等原因,艦隊先在琉球靠港。
1854年培理再訪日本,3月31日強迫幕府簽訂《日美和親條約》,歸國途中在那霸停泊並與琉球締結《琉美修好條約》。
培理此行曾在台灣基隆停泊約十日間,登陸勘查基隆煤礦,測量基隆港的港灣地勢。培理返國後,提出報告力陳台灣適合作為美國的遠東貿易中繼站,台灣有如圍繞佛羅里達半島和猶加敦半島、制御墨西哥灣的古巴,主張加以佔領。
晚年
後世紀念
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久里濱,有一座培理公園。當年由培理率領的黑船登船的地點,豎立了一座培理登陸紀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衆國水師提督伯理上陸記念碑」。
在培理公園裡,每年都有由民間組織的開國紀念活動,人稱「黑船祭」。在紀念表演活動中,當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態出現。
美國海軍准將培理1853年7月8日率領4艘蒸汽船艇,打開日本封閉的國門。1854年3月31日,培理返回日本,並代表美國與日本簽訂第一份不平等條約——《日美親善條約》。
培理艦隊
1853年7月8日於日本江戸灣浦賀沖出現由美國海軍將領培理所率領之美國東印度艦隊4艘軍艦。日本人以「黑船」之名稱呼。
==========================
馬修·培理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V3kdbC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