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七真是中國道教重要派別全真道的開山祖師王重陽的七個弟子,是王重陽的主要門人,其中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是最親近的嫡傳弟子。王重陽將馬比作弟,譚比作姪,劉、丘比作兒子。因為此七人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因此獲稱真人。
清末龍門派陳銘珪(1824-1881)《長春道教源流》指出,七真分別創立了七個全真支派,其中以龍門派最大。
七真按排名次序分別為以下七人:
馬 鈺——丹陽子,遇仙派
譚處端——長真子,南無派
劉處玄——長生子,隨山派
丘處機——長春子,龍門派
王處一——玉陽子,崳山派
郝大通——廣寧子,華山派
孫不二——清靜散人,清靜派
思想
三教合一:北七真認為儒、道、釋三教同源一致,主三教平等,呼籲三教團結。
明心見性,先性後命,性命雙修:北七真注重心性的修煉,認為清淨心地是煉就內丹的前題。
安貧守賤:北七真認為要修道成仙,必須斷絕七情六慾,摒絕一切物質欲望,不生憤怒瞋妒心。
小說中的全真七子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把「北七真」稱為「全真七子」,雖然他們的師傅武功獨步天下,但全真七子的武功皆未能達到巔峰境界,數次華山論劍都未見其蹤影,這種描寫與歷史事實未必相符,但王處一有鐵腳仙之名倒確有其事(見元姚燧《王宗師道行碑銘》)。
南七真
另外,道教全真南宗尊奉的五位重要人物,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及白玉蟾,稱為南五祖。南五祖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被奉為南七真(見五祖七真)。

================================================

五祖七真
五祖七真是道教全真教對教內五位祖師和七位真人的合稱。原為北五祖與北七真的合稱。指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五祖師,加上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位真人。
隨著元代中後期流傳南方金丹派的與北方的全真教結合,原來的全真教被奉為「北宗」,而南 方的金丹派則被奉為全真教的「南宗」,「五祖七真」亦衍生出新意涵。原本全真教的五祖七真被稱為「北五祖」和「北七真」,而南方內丹派的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及白玉蟾被奉為「南五祖」,若果再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合稱「南七真」。
北五祖
主條目:全真五祖
全真教尊奉北宗五位祖師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全真五祖,為與南五祖區分,故稱「北五祖」或「五陽祖師」。。
北七真
主條目:北七真
北七真是中國道教重要派別全真道的開山祖師王重陽的七個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因其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因此獲稱真人。
南五祖
張伯端宣稱於神宗皇帝熙寧二年(1069年)在成都遇到廣陽真人劉海蟾,海蟾並授予張伯端「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張將此訣傳給石泰,石泰又傳給薛式、薛式傳陳楠、陳楠傳白玉蟾。
張伯端
石泰
薛式
陳楠
白玉蟾
南七真
「南五祖」再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被奉為「南七真」。
張伯端
劉永年
石泰
薛式
陳楠
白玉蟾
彭鶴林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真實的全真七子與王重陽
2015年07月27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592 次

  導讀:王重陽(1112~1170)中國金代道士。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全真道內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為必修經典 ,認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鵰英雄傳》,因其同名改編影視作品的精典而燴炙人口,而其中長春子邱處機也為廣大《射鵰》迷所熟悉。可是要說到歷史上真實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提起「全真七子」,還得先從他們的師傅王重陽說起。《射鵰》把王重陽描繪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華山論劍中技壓群雄,奪取《九陰真經》。王重陽死後,各大高手對其所遺《九陰真經》的爭奪,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那麼歷史上真有王重陽其人,他真的武功蓋世嗎?
  王重陽曆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別全真教的創始人,出生於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據說因為他喜歡陶淵明,便改名知明。又因與陶淵明一樣喜愛菊花,而菊花在重陽節開放,便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重陽子。王重陽出身於一個「家業豐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淪亡,金人入侵,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青年時代,他「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曾於天春年間應過文、武試,得中文、武雙舉人,有志於拯救民族危難。但由於南宋政權孱弱,捨棄廣大北方人民不顧,苟且偏安,王重陽的抱負沒有能夠施展。
  抗金失敗後,王重陽掘地穴居,稱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掛其上,書云:王害瘋(王自稱瘋子)靈位。七年後,王重陽走出活死人墓,開始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東至今山東東部傳教。在寧海(今山東牟平)講道時,他對被宋徽宗寵信的道士林靈素弄的喪失人心的傳統道教進行了改造,創立了全真教。在國難當頭、「南渡君臣輕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陽舉起全真教的旗幟,為的是留住中國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保存於宗教社會、民間社會。這實屬無奈之舉。王重陽在山東傳教過程中收納了許多弟子,其中又以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七人為翹楚,人稱北七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全真七子」。丘處機(公元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是道教龍門派的創立者。在《射鵰》中,丘處機武功平平,但在歷史上,丘處機的名聲頗大。這不是因為武功,而是因為他通過自己對蒙元統治者的影響,拯救了無數的中原百姓。

  在金、宋、元交替時期,以詩、醫、道三術而名滿天下的邱處機,是各方拉攏的對象。在先後拒絕了金、宋皇帝的徵召後,他於1220年,不遠萬里,遠赴西域昆都斯(在今阿富汗),覲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邱真人之行的目的何在?且看看他出發前贈給朋友的一首詩——「十年兵火萬民愁,萬千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顯然,邱道長不遠萬里,為的還是中原百姓免受屠戳。
  當年事已高的成吉思漢向邱處機詢問長生之術時,邱處機不像通常道士那樣慫恿成吉思汗煉丹求仙,而是坦言,「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一代天驕畢竟是一代天驕,雖然心中無限失望,但成吉思汗沒有責怪丘處機,反而對他的坦誠極為敬重。在丘處機逗留期間,成吉思汗給他提供了非常優裕的生活條件。在軍務閒暇的時候,成吉思汗還經常向丘處機求教養生之道。
  在成吉思汗身邊呆了一年之後,丘處機自北印度回歸中原。雖然當時戰事頻仍,成吉思汗還是派出騎兵五千,予以護送。為了表達對丘處機的尊崇,成吉思汗賜丘處機虎符璽書(在帝王的習慣上,這等於封王封侯),號神仙,封大宗師,讓他「掌管天下所有的出家人」。在《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雖難蓋世,但在歷史上,他卻用自己的智慧,征服天下的成吉思汗。蒙古兵入主中原之後,丘處機到燕京修道,今天故宮中的長春宮,據說就曾是他修道之處,而現在北京乃至全國最重要的道觀之一——白雲觀,就是他親手創立的。憑著虎符璽書,丘處機師徒挽救了大批中原人,「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至之」(引自《元史》)。到忽必烈統一中國的時候,繼丘處機執掌全真教的弟子尹志平,還憑借丘處機留下的虎符璽書,庇護了很多人的生命財產。

  當國難當頭之時,一個新興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擔了存續文脈的工作,並盡己所能保護百姓,這種貢獻,只能用功德無量來形容。此外,有人認為,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為後來吳承恩的《西遊記》提供了素材。王重陽死後,全真七子在北方廣泛傳統全真教,並且各立支派,即: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道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靜派。這其中,又以邱處機及其龍門派影響最大。

=================================

全真七子為道教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即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
王重陽死後,全真七子在北方廣泛傳播全真教,並且各立支派,即: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通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靜派。這其中,又以丘處機及其龍門派影響最大。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修養,師承王重陽三教合一思想,雖各創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大致相似。[1]
馬丹陽(1123—1183)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人。家世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寧海傳布全真道,他拋棄千金家產,皈依其道。自此勵行苦節,潛心修煉。王重陽臨死以前,將全真秘訣傳與丹陽,託為全真傳道事業的直接繼承人。後來歷盡艱辛,矢志宏道,後人讚評他為“啟迪全真,發揮玄教者也”。傳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燦》、《漸悟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另《道藏》太玄部收有《丹陽真人語錄》一卷,題為馬鈺述,金人王頤中集。
孫不二(1119—1182)法名不二,號清淨散人,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
稱孫仙姑。寧海人。馬丹陽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陽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訣。她獨處靜室,面壁煉心,七年功成。後遊歷伊、洛,傳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於洛陽。傳有全真教清淨派。元至元六年(i269年),贈封為“清淨淵真順德真人”。《道藏精華錄》收存有《孫不二元君法語》一卷、《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
譚處端( 1123—1185)原名玉,字伯玉。後改名為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寧海人。涉獵經史,尤工草隸,為人慷慨重孝義。素患風痺,藥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山東傳道,便投奔重陽,求其醫治,隔宿而愈。自此誠心皈依全真道,追隨王重陽,朝夕參請,多得玄旨,摒絕思慮,泯滅人我,苦心修煉。王重陽逝世後,隱跡伊、洛之間。大定二十五年卒於洛陽朝元宮。傳全真道南無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有《水雲集》傳世,今存於《道藏》太平部。
郝大通(1140—1212)名磷,字太古,號恬然子,又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人,好讀黃老莊列方外之書,擅長卜卦占筮之術,尤精於《大易》。金大定八年(1168),受王重陽法啟發,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靜坐於沃州橋下,忘形煉功六年,從不言語,人稱“不語先生”。相傳九轉功成後,杖履北遊,在真定間傳教度人。崇慶元年在寧海先天觀羽化。創有全真教華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收存於《正統道藏》。
王處一(1142—1217)號玉陽子,一說號全陽子。寧海人。金大定八年(1168)被王重陽收為弟子。長期隱居文登縣雲光洞,“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煉形九年,終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召赴闕主持萬春節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召問養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靜無為、內丹造化、不為而成諸說,“所對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貞韋佔五年(1217)羽化於聖水玉虛觀。傳有全真教嵛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贈封“玉陽體玄廣度真人。”撰有《雲光集》四卷,《西嶽華山志》一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中。
劉處玄(1147—1203)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陽攜馬丹陽等人到掖城傳道,收劉處玄為徒。從此跟隨王重陽,王重陽去世後,獨自隱遁於京洛,靜心煉性。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在昌陽主持齋醮,設壇禱雨,頗有應驗。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宮庭,待如上賓。次年乞請還山,章宗賜銘“靈虛”,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傳有全真道隨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贈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著作為《黃帝陰符經註》一卷、《黃庭內景玉經註》一卷、《無為清淨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仙樂集》五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之中。
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人。十九歲出家,次年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羽化後,他在陝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後來又隱居在龍門山勵志精修七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藉口,下詔禁罷道教,於是東歸棲霞。貞祐二年(1214)秋季,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義軍。元太祖聞其名,派使者召請,丘處機率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兩年後抵達西域大雪山。返歸燕京後,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並下詔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賦稅差役。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處機羽化於寶玄堂,殯於白雲觀處順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後世稱為“長春真人”。龍門派為全真道傳承的主要教派。他基本繼承王重陽的思想,主張清心寡欲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另外還著有《磻溪集》六卷,收存於《正統道藏》;《攝生消息論》一卷,收入《道藏精華錄》。
主要經歷
全真道創教人王喆(王重陽)共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
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這七大弟子成為全真道興旺發展的骨幹,各自形成門派,後稱“北七真”。
王重陽在山東半島創教、傳教的時間只有三年,大定九年(公元1169)秋,他留王處一、郝大通在昆嵛山修煉,自己攜邱劉譚馬四大弟子返關中,抵開封而逝。王重陽的大弟子馬鈺在其之後,繼任掌教,其餘六真在山東、河北、陝西、河南等地傳教,在民間逐漸擴大了影響。馬鈺掌教期間,教旨以無為為主,離塵去俗,識心見性,以道士的樸素苦行吸引社會人士信向,尚未與統治者結上關係,也未營造宮觀。這是全真道發展的第一階段。[2-3]
公元1187至1219年,是全真道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是全真道進一步發展而漸漸壯大的時期,劉處玄、丘處機先後掌教,以山東半島為活動中心。此時的全真道,特別注意爭取金朝統治者的承認和重視,並開始營造宮觀,建立宗教活動基地。[4-5]
金庸小說中的全真七子
金庸小說中的全真七子
泰和元年(公元1201)、三年(公元1203)王處一兩次被徵召,皇帝的一再徵召,提高了全真道地位,促進了它在民間的流傳。
從公元1219年起,全真道的發展進入第三階段,到達鼎盛,促這一局面的關鍵人物是丘處機。丘應成吉思汗之召,以七十多歲高齡率徒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境內),勸其戒殺,取得成吉思汗尊敬,稱他為丘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並敕免全真道士差役賦稅。丘處機於公元1224年東歸,回到燕京(今北京),住於太極觀(後改名長春宮),該觀從此成為全真道首腦機關所在地。丘處機提出“立觀度人”,此後全真弟子大建宮觀、廣收門徒的活動大為展開,全真道觀逐漸遍布北方。
公元1227年,丘處機卒,葬於長春宮處順堂,即今天的北京白雲觀。丘處機掌教後,全真道有了很大發展。[6-7]
思想特色
全真七子的思想特色:
一曰修心,全真道認為人生是假
馬鈺
馬鈺
是空,真性是本來面目,人生短暫,速修為要,修心要鎖心猿意馬,去俗行塵情,要忍辱苦行,還要孝行、慈悲、濟世、救難。
二曰清淨,王重陽認為,“只要心中清淨兩個字,其餘都不是修行”,性命雙修,而以性功為主。
三曰內丹,馬鈺的內丹功法,強調無為虛靜,一心清淨,養氣全神;丘處機的丹法體系在《大丹直指》一書中,分九步煉法,有小成、中成、大成三個層次,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合道;郝大通則是卦爻週天丹道,用《周易》原理指導煉丹法度火候;孫不二則有女丹功,照顧到女性生理特點。
四曰三教合一,這是全真道的突出特點,全真道吸收儒家的孝行,佛家的見性,在道家內丹功的基礎上,融佛攝儒,以達到成仙超度的目的。[8]
社會影響
全真七子對全真教發展的影響
全真道在山東創立之後,逐步走出山東,走向全國。王重陽攜丘、劉、潭、馬四大弟子西行,仙逝於開封,四子葬師於陝西重陽故里劉蔣村。守葬畢,馬鈺在終南山一帶修道、闡教,丘處機則在磻溪、龍
孫不二
孫不二
門苦修十三年,陝西遂成為全真道新的基地,鑑於陝西在歷史上的中心位置,全真道由此走向全國最為方便。譚處端、劉處玄、孫不二則宣教伊洛一帶,郝大通行化河北。這樣,全真道就在北方流行開來,並引起金廷重視,後來又受到成吉思汗關注。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歷史性會見,一方面實現了全真道濟世救人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成為全真道發展的重大轉折點,從此全真道迅速繁榮,並流佈到全國,實現了王重陽“使四海教風為一家”的原意。[8]
七子中的丘處機是全真道興旺發達的扛鼎人物,他以超常的見識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動成吉思汗,止殺救民,積無量功德,也藉著元朝的支持,使全真道發達興旺。丘處機的西行雪山傳道,可與佛教玄奘法師西行印度取經相比美,同為宗教史上的偉大事件。七真之後,其弟子道行堅毅,繼續開拓全真事業,可視為齊魯文化的餘緒不絕。由此可見,“全真道在山東的興起及其向全國的流布,乃是齊魯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的生機創發和對中國文化的新貢獻。[8]
藝術形象
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雖然“全真七子”的師父武功獨步天下,但全真七子的武功皆未能達到巔峰境界,數次華山論劍都未見其踪影,這種描寫與歷史事實未必相符,但王處一有鐵腳仙之名倒確有其事(見元姚燧《王宗師道行碑銘》)。

========================

相關圖片

金蓮仙史(8)重陽歸真

王重陽與北七真。 中間端坐者為王重陽。丘處機居其左首第一。(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有詞云:「列鼎雄豪,兔走烏飛,轉頭悄然。似電光開夜,雲中乍閃,晨霜迎日,草上難堅。立馬文章,題橋名譽,恍惚皆如作夢傳。爭如我,效忘機息慮,返樸歸原。壺中異景堪憐。是別有風花雪月天。玩四時時見,祥雲瑞氣,三光光罩,玉洞瓊筵。滿泛流霞,高吟古調,骨健神清丹自圓。真堪愛,待功成一舉,永鎮飛仙。」(《沁園春.列鼎雄豪》)

金朝大定八年(1168年),丘處機拜全真道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他取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

王重陽自知壽數已盡,將要登臨天闕,就提前告知眾徒,他將離世之意。眾弟子苦苦挽留,重陽說:「天數已定,不可強違。」王重陽叮囑馬丹陽丘處機根深德厚,日後成就在眾人之上,要他一定把玄旨傳給丘處機。馬丹陽記好師父的囑托。

丘處機(公有領域)

王重陽又對丘處機說,自入道門二十多年,不僅未能傳給他一言道法,還讓他吃盡了苦頭。特別叮囑他,日後要向馬丹陽求取玄旨,他日道果必成。

王重陽叮囑眾徒後,就命人造就木龕,吩咐眾徒待他謝世後,一定要將他裝入木龕送到關西,走到繩索斷裂之地埋葬。囑咐完畢,就打發各人回丹房修煉。

當天夜晚,王重陽將身一變,遍身盡現惡瘡,即時痛苦號呼不已。丘處機、馬丹陽等人聽到師父的哀叫,當下心中大驚,急忙走進丹房,眾人一見,王重陽的身體布滿腥臭的惡瘡,留著膿血滴淋不已。王重陽也因極度的痛苦,容貌扭曲得可怖。眾人見師父慘苦的神態,各各悲哀不已。

不過,也有眾人在外悄言議論,有的說:「師父不是大羅天仙嗎?為何還會有此神態?是在試驗我們的道心嗎?」有的說:「師父並無實際內行,徒有外裝儀表,妄作虛名,所以會有惡瘡上身吧。」

眾門人紛紛議論不一。惟有馬丹陽心裏清楚:「師父欲登天闕,位列仙班,故而變化這等容貌來驗眾人之心呀。」

由於惡瘡潰爛,膿血並流,臭不可聞。有些弟子缺乏心志,見到師父這般光景,竟然不告而別,承蒙師父多日教誨之恩,但在此時,卻也忘的一乾二淨。惟有丘處機、王處一朝夕留在師父身邊,慇勤侍候他的飲食起居。

宋光宗紹熙元年、即金章宗明昌元年,七十九歲的王重陽歸真離世。

佚名《山水畫冊.對語人間》,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眾徒見師父歸真,各自跪拜著哭送,他們將王重陽淨了身體,換了衣服,抬進龕中,用閘門閘好,貼上封條,準備將師父的肉身送至陝西安葬。馬丹陽問,誰願意抬送木龕到陝西。

王重陽住世前有一千多徒弟,馬丹陽這一問,卻只有丘處機一等五人願意。當下心中悲涼哀歎:「同入道門,朝夕共處也有數十年。這數十年師父為弟子勞心勞力,費心苦心。但今朝看破人心,真心修道者也只有這幾人呀。」心中不免一陣哀痛,流下苦淚。

丘處機、馬丹陽等六人抬木龕,抬了十五里,忽從龕中飄出陣陣惡臭,但六人同心同力,毫無厭穢之意。六人離開登州地界後,忽然從龕飄出陣陣的氤氳之香,沁人心脾。說也怪哉,這木龕隨著香氣的籠罩,逐漸變輕了,猶如空龕一般。(待續)@*

================

救民於水火中 歷史上真實的“全真七子”

2007年02月02日10:58 【字號 大 中 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救民於水火中 歷史上真實的“全真七子”
  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雕英雄傳》,因其同名改編影視作品的精典而燴炙人口,而其中長春子邱處機也為廣大《射雕》迷所熟悉。可是要說到歷史上真實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

  提起“全真七子”,還得先從他們的師傅王重陽說起。《射雕》把王重陽描繪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華山論劍中技壓群雄,奪取《九陰真經》。王重陽死后,各大高手對其所遺《九陰真經》的爭奪,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

  那麼歷史上真有王重陽其人,他真的武功蓋世嗎?

  王重陽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別全真教的創始人,出生於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據說因為他喜歡陶淵明,便改名知明。又因與陶淵明一樣喜愛菊花,而菊花在重陽節開放,便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重陽子。

  王重陽出身於一個“家業豐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淪亡,金人入侵,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青年時代,他“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曾於天春年間應過文、武試,得中文、武雙舉人,有志於拯救民族危難。但由於南宋政權孱弱,舍棄廣大北方人民不顧,苟且偏安,王重陽的抱負沒有能夠施展。

  抗金失敗后,王重陽掘地穴居,稱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書雲:王害瘋(王自稱瘋子)靈位。七年后,王重陽走出活死人墓,開始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東至今山東東部傳教。在寧海(今山東牟平)講道時,他對被宋徽宗寵信的道士林靈素弄的喪失人心的傳統道教進行了改造,創立了全真教。在國難當頭、“南渡君臣輕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陽舉起全真教的旗幟,為的是留住中國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保存於宗教社會、民間社會。這實屬無奈之舉。

  王重陽在山東傳教過程中收納了許多弟子,其中又以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七人為翹楚,人稱北七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全真七子”。

  王重陽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廣泛傳統全真教,並且各立支派,即: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道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靜派。這其中,又以邱處機及其龍門派影響最大。

  丘處機(公元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是道教龍門派的創立者。在《射雕》中,丘處機武功平平,但在歷史上,丘處機的名聲頗大。這不是因為武功,而是因為他通過自己對蒙元統治者的影響,拯救了無數的中原百姓。

  在金、宋、元交替時期,以詩、醫、道三術而名滿天下的邱處機,是各方拉攏的對象。在先后拒絕了金、宋皇帝的征召后,他於1220年,不遠萬裡,遠赴西域昆都斯(在今阿富汗),覲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邱真人之行的目的何在?且看看他出發前贈給朋友的一首詩——“十年兵火萬民愁,萬千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游。不辭嶺北三千裡,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顯然,邱道長不遠萬裡,為的還是中原百姓免受屠戳。

  當年事已高的成吉思漢向邱處機詢問長生之術時,邱處機不像通常道士那樣慫恿成吉思汗煉丹求仙,而是坦言,“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

  一代天驕畢竟是一代天驕,雖然心中無限失望,但成吉思汗沒有責怪丘處機,反而對他的坦誠極為敬重。在丘處機逗留期間,成吉思汗給他提供了非常優裕的生活條件。在軍務閑暇的時候,成吉思汗還經常向丘處機求教養生之道。

  在成吉思汗身邊呆了一年之后,丘處機自北印度回歸中原。雖然當時戰事頻仍,成吉思汗還是派出騎兵五千,予以護送。為了表達對丘處機的尊崇,成吉思汗賜丘處機虎符璽書(在帝王的習慣上,這等於封王封侯),號神仙,封大宗師,讓他“掌管天下所有的出家人”。

  在《射雕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雖難蓋世,但在歷史上,他卻用自己的智慧,征服天下的成吉思汗。蒙古兵入主中原之后,丘處機到燕京修道,今天故宮中的長春宮,據說就曾是他修道之處,而現在北京乃至全國最重要的道觀之一——白雲觀,就是他親手創立的。

  憑著虎符璽書,丘處機師徒挽救了大批中原人,“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至之”(引自《元史》)。到忽必烈統一中國的時候,繼丘處機執掌全真教的弟子尹志平,還憑借丘處機留下的虎符璽書,庇護了很多人的生命財產。

  當國難當頭之時,一個新興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擔了存續文脈的工作,並盡己所能保護百姓,這種貢獻,隻能用功德無量來形容。此外,有人認為,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寫的《長春真人西游記》一書,為后來吳承恩的《西游記》提供了素材。

「北七真」的圖片搜尋結果

==================================

孫不二
孫不二(公元1119--1182年)孫姓,名富春,法名不二,號清靜散人,或稱孫仙姑。金代寧海(今山東牟平)人。本馬丹陽之妻,生三子。金大定七年,王重陽住其家,以“分梨”為喻點化孫不二與馬丹陽。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孫不二於金蓮堂出家。王重陽授之以天符雲篆秘訣。後修道於洛陽鳳仙姑洞,六、七年丹成。
本 名 孫富春 別 稱 孫真人 字 號 清靜散人 所處時代 宋末元初 民族族群 漢人 出生地 金代寧海(今山東牟平) 出生時間 1119年 去世時間 1182年 主要成就 全真七子之一,創立清靜派 法 名 孫不二
孫不二,兵聖孫武子後裔。大定二十二年於洛陽飛升,元世祖至和六年(1269)賜封"清靜淵真順德真人",元武宗加封為"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 北七真 "之一。以修煉、傳承她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道清淨派,簡稱清淨派,孫不二也成為後世坤丹道法之祖。弟子眾多,如嶗山臻二道長申兆岩等。
清淨散人
姑姓孫名不二,號清淨散人,寧海人也。生於宋徽宗宣和元年己亥正月初五日,父曰忠顯,母夢六鶴飛舞於庭,一鶴飛入懷中,覺而有娠,乃生仙姑。性聰慧,嚴禮法。
長適州之馬宜甫即丹陽先生也,生三子,曰庭珍、庭瑞、庭珪。大定七年閏七月,重陽抵寧海,築全真庵於南園。十月朔,重陽於庵鎖環,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出環。仙姑夫婦悟分梨十化之教。二月初八日,宜甫棄家從道。九年重五日,仙姑詣金蓮堂,師重陽出家,重陽乃贈以詩,為立今名號,遂授以道要。其冬,重陽攜馬、譚、劉、丘四師遊汴梁。第二年春,聞重陽仙化,四師舉仙蛻歸終南之劉蔣,仙姑就金蓮堂居環。大定十五年夏,仙姑西入關,致醮祖庭。未幾,即出關遊洛陽,居風仙姑洞,接引弟子甚眾。二十二年壬寅十二月二十九日,忽沐浴更衣冠,問弟子天氣早晚。對曰:「卓午矣。」遂援筆書《卜算子》雲:
握固披衣候,水火頻交媾。
萬道霞光海底生,一撞三關透。
仙樂頻頻奏,常飲醍醐酒。
妙藥都來,頃刻間,九轉丹砂就。
書畢,謂弟子云:「吾今歸矣,各善護持。」乃趺坐而化。時丹陽在文登七寶庵,忽拂衣起舞,歌《醉仙令》,謂門人曰:「今日有非常之喜。」眾叩其故,丹陽曰:「孫仙姑今日已仙去。」第二年春,報者至,雲仙姑於是日返真於洛陽矣。有詩詞行於世。
元世祖皇帝封號「清淨淵貞順德真人」
武宗皇帝加封「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
贊曰:
離俗超塵,探玄究妙;
鐵板尋真,笊離靈照。
九還功就,幾載坐忘;
蓬萊歸路,笑倒丹陽。
──── 摘自《正統道藏》 - 《金蓮正宗仙源像傳》
孫不二坐化之時香風瑞氣竟日不散。據說當時馬鈺修道於寧海,仰頭看見仙姑乘彩雲飛過。仙姑低頭對馬鈺說:“我先到蓬萊仙島去了。”馬鈺聽了後高興得跳起舞來。
個人著作
孫不二繼承王重陽的內丹思想,著有《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孫不二元君法語》。
小說形象
孫不二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出現,是全真七子之一,孫不二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
孫不二
孫不二
性,也是武藝最弱的一個,所以王重陽將全真教鎮派寶劍就給了孫不二。在兩部小說中基本是一個龍套人物。書中關於她的介紹和歷史大致一樣,道號清靜散人,出家前是馬鈺的妻子。在《射雕英雄傳》小說中她有個徒弟叫程瑤迦,後嫁給黃藥師徒孫陸冠英。
孫不二在《射雕英雄傳》中出場兩次,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荒村野店中全真七子第一次全體出場,她也在其中。第二次是在三十四回和三十五回中全真六子在嘉興會戰黃藥師。兩次出場孫不二沒有什麼台詞。
在《神鵰俠侶》中,孫不二有多次出場,也有台詞了,是武林四女傑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黃蓉、李莫愁、小龍女,瑛姑雖武功高強但不涉足江湖故未被列入)。但在《神鵰俠侶》中孫不二形像不太光彩,為人古板保守和主人公楊過不對付。後來被楊過挾持,見證楊過和小龍女在重陽宮舉行婚禮。
全真七子之一
號清淨散人[1] 。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也。金太祖天輔二年戊戌春,母夢七鶴舞於亭,一鶴漸入懷,覺而有娠,至己亥正月五日乃生。孫姑性慧聰明,溫和慈善,柔淑貞懿之態,嚴於禮法,挺乎自然。長適馬丹陽,克盡婦道,生三子。因夫拜重陽祖為師,築全真庵學道。重陽祖欲度仙姑,
乃顯神通:如大醉徑造內宅,臥於孫姑寢室,孫姑責其非禮!怒鎖房門,使僕呼夫歸。告之。丹陽曰:“師與我談道,不離己席,豈是有事?”及開鎖,見室已空,同往道舍,見師正濃睡!於是孫姑竟加篤信,遂亦拜重陽祖為師;師授以天符雲籙秘訣。夫妻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后孫仙姑從風仙姑居洛陽下清宮之風仙洞乞食度日,垢面蓬頭,以穢污而遠世魔。內修仙道,外隱仙跡,七年乃成(清淨散人,探玄得道)。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言,一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奄然而化,香風散漫,瑞氣氤氳,竟日不散。時丹陽居寧海環堵中,俄聞仙樂駭空,仰而視之,見仙姑乘彩雲而過,仙童玉女旌節儀仗擁導前後,府而告丹陽:“吾先歸蓬島侍君也。(蓬萊仙路,億劫獨持)”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大元至元已已正月褒賜清淨淵貞順德真人。後元世祖時敕封為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俗稱清淨孫祖,流傳清淨派。
“布袍竹笠冒暑東來”、“十五年坐沃州橋下而不語”、“乞食度日,垢面蓬頭”:這些該當是七真們的真實寫照吧?能有金闕陳情、玉爐焚香的莊華,亦有蓬頭垢面乞食度日的困窘,然均能以平常心安然處之,不礙修仙之志:的確是祖師風範。小說上對他們的再造,不違反其基本的經歷與性格。

===================

孫不二(1119-1182年)孫姓,名富春,法名不二,號清靜散人,或稱孫仙姑。金代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馬丹陽之妻,生三子。金大定七年,王重陽住其家,以「分梨」為喻點化孫不二與馬丹陽。金大定九年,孫不二於金蓮堂出家。王重陽授之以天符雲篆秘訣。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孫不二居修道於洛陽鳳仙姑洞,收徒甚衆,六年丹成。並創全真道清淨派,成為後世坤丹道法之祖。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賜封「清靜淵貞順德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為「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後被尊奉為「北七真」之一。
內丹思想

孫不二繼承王重陽的內丹思想,並注意到坤丹與男丹的區別,分坤丹修習為十四步:收心,養氣,行功,斬龍,養丹,胎息,符火,接藥,煉神,服食,辟穀,面壁,出神,沖舉。孫不二專對坤道的修煉方法進行了發展,以為:丹道修煉須先學定心,心定氣住,氣住神全,神全形固,綿綿若存而不息,用之不窮而見功。
傳奇

仙姑坐化之時香風瑞氣竟日不散。當時馬鈺修道於寧海,仰頭看見仙姑乘彩雲飛過。仙姑低頭對馬鈺說:「我先到蓬萊仙島去了。」馬鈺聽了後高興得跳起舞來。
傳承

孫不二在洛陽招收了許多弟子,但現存全真碑傳中可考者極少。

-------------------------------------

孫不二是山東登州府海寧縣人,長的秀美端莊,雖是女流之輩,卻能讀書識字,究古知今。她嫁給馬鈺為妻,兩人相敬如賓,生活甚是美滿。夫妻二人,年過四十,沒有孩子,孫氏聰慧過人,知道自古帝相公卿,到頭盡空,不如把前後的事,一齊付於空,尋一個實的事,做一番不生不滅的功夫,學一個長生不死的道理。
孫氏就勸馬鈺,要練氣化神,練神化虛,使真性長存,靈光不滅,就是長生之道。能夠生為人,根基不算淺薄,況且根基可借多行濟人利他之事來培養,不可小看自己,要求長生大道,必須真心學道,誠心訪明師才是聰明之舉。馬鈺聽了孫氏之言,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夫妻二人便立志修道。
那時的王重陽真人,化成為老乞丐,準備接引有緣人。孫氏獨具慧眼,看出是有道之士,便與馬鈺(丹陽)商量,迎接至家中奉養,並拜師學道。王重陽為了讓他們真心修道,要馬鈺夫妻拋棄家產,召集天下修行的人,來此修道。重陽告訴他們:(道是路,凡人要立志學道必要先煉性,使本性煉得光明,因為本性和情相連,情性一動,便好像奔騰的馬,活潑的猿猴一般,煉性是要使性情歸於靜定,就能心內毫無雜念,一塵不染,這只可心領神會。)馬員外便以道友相稱,馬鈺取道號馬丹陽,孫氏取道號孫不二,日後分房而居
重陽先生說:(學道的人,要將生死置之度外,可以看破死字,可以為不死的人。上乘大法是明靈性之根,可以奪天地造化,參陰陽正理,可以和天地同久,這是上品天仙之道。中乘是吃齋虔誠奉聖神仙真,一念純真,這是中乘之道。下乘者是多行善功好事,檢討過失,濟人利物,這是下乘之道。
王重陽先生對孫不二說:(凡是修道的人,要得到山川靈氣,所以對修行的地點也要慎重選擇。東郡洛陽這地方靈氣旺盛,應該出一位真仙,要到那個地方去修行,修煉十二年,是可以成道的。妳願意去嗎?)
孫不二被王重陽老師:(妳生得如此漂亮,壞人會對妳糾纏不清,而喪了名節及生命。)最後孫不二損容貌去了洛陽,便在洛陽城外,一個破窯內住下,白天在縣城裏乞食,裝得瘋癲,惹得一些小孩們跟在她後面叫瘋婆子。這洛陽城就沒有人打擾她,所以能安心修道。
在洛陽城有兩個壞人,在城裏是無惡不做,他們看見孫不二面貌雖醜,但身材不錯,便想去欺負孫不二,有一次喝酒後,想到破窯找孫不二麻煩,沒想到走沒幾步,忽然看見一朵黑雲,忽然霹靂一聲,冰雹從頭上打下來,兩人急忙想逃回去,但卻絆倒,跌得肉爛血流。口中急忙叫喊著:(瘋婆子欺負不得。)兩人回去把這段事情傳開,那些不學好的人,再也不敢來找孫不二的麻煩了。所以孫不二在洛陽修行悟道十二年,沒有壞人來打擾,他們的功勞也不算小呢?
孫不二在洛陽修行十二年,大道成就,變化無窮。便回去山東指點馬丹陽。當天晚上,孫不二和馬丹陽一起打坐,馬丹陽功夫比孫不二差太多,但馬丹陽不服輸,他告訴孫不二他能點石為銀,孫不二告訴他,她能:(點石成金)但是金銀不能超脫生死,把馬丹陽說的默默無語。)
事後馬丹陽也到外面苦修,家產由孫不二管理,再找馬銘的孩子過繼,來接馬鈺的宗脈,並拿錢財舖橋造路,救人濟世,便遁入泰山玉女峰修行,羽化飛昇。
從孫不二的整個修道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孫不二的毅力和決心是令人敬佩的。第一她勸馬丹陽捨去家財,立志修道,要是一般人,怎肯捨去有形的享受去追求無形無跡的道呢?第二孫不二立志修上品天仙大道,甘願毀棄自己的美麗的臉,滾燙的油傷到皮膚是很難受的,但她忍受下來了。第三她在洛陽裝瘋賣傻苦修十二年,絲毫沒有後悔的意思!由她的過程,我們可以了解古時的修道是棄絕塵俗,歷經千辛萬苦,精修苦煉得來的。
希望各種宗教人士以自己的心為主,慈悲心懷,不要存門戶之見,互相攻擊,應以蒼生為念,為大自然的反撲,造成的天災地變,共同努力,化解六道眾生的怨氣,少殺生,博愛的心,互相尊重,達到世界大同。

b219ebc4b74543a996ac28721d178a82b80114dc  

女性修道大成就者——孫不二毀容出家終得道
發布日期:2014-12-18來源:新浪博客錄入:春雨
孫不二,兵聖孫武子後裔。大定二十二年於洛陽飛升,元世祖至和六年(1269)賜封"清靜淵真順德真人",元武宗加封為"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北七真"之一。以修煉、傳承她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道清淨派,簡稱清淨派,孫不二也成為後世坤道丹法之祖。

孫不二像

  “三千功滿超三界,跳出陰陽包裹外,隱顯縱橫得自由,醉魂不復歸寧海。”

孫不二,兵聖孫武子後裔。大定二十二年於洛陽飛升,元世祖至和六年(1269)賜封"清靜淵真順德真人",元武宗加封為"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北七真"之一。以修煉、傳承她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道清淨派,簡稱清淨派,孫不二也成為後世坤道丹法之祖。

孫不二(1119-1182),原名孫富春,“不二”為法名,道號“清靜散人”,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性,馬鈺之妻,全真教清靜派創立者。祖居寧海州(今牟平)養馬島孫家疃,父孫忠顯為地方名士。富春秀外慧中,工詩善律,堪稱才女。傳說,她母親曾夢見七隻仙鶴在庭院翩翩起舞,其中一隻飛入腹中而孕生富春。

  富春年成,其父慕名到城內馬府提親,將女兒嫁與寧海首富雙鶴府進士(時在寧海軍中攝六曹事)馬鈺為妻。婚後夫唱婦隨,相敬如賓,時有辭韻唱和。生三子:庭珍、庭瑞、庭珪,家事和美。

  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自陝西一路東行,來到山東寧海州,住馬鈺家傳真佈道,常以“分梨”詩點化夫妻二人:分梨十化是前年,天與佳期本自然。為甚當時不出離,原來只待結金蓮。佈道期間,王、馬二人“暢道甚歡”。富春殷勤服侍,時側聽之,心有所悟,有意出家。(此時馬鈺已皈依全真)。大定九年(1169年),富春已年屆五十,雍容富貴,氣質不凡,且家道豐裕,又有三子,竟一時難斷塵緣。但怎奈祖師重陽與夫君馬鈺道義日深,富春亦領悟,終矢志出家。為表心跡,於鍋中煉油致沸,激以冷水,頓時油珠四濺,她覆面其上,不惜毀容,遂於金蓮堂(今牟平區政府大院常委樓南)入教。王重陽賜法名“不二”,道號“清靜散人”。其時馬鈺已隨王重陽在昆嵛山一帶開展創教活動。

  不二出家不日,王重陽讓其沿街乞討,以礪煉心志。後到昆嵛山煙霞洞悟道。這里山深林幽,人煙稀少,孤身一人,生活清苦,這對曾為名門閨秀的貴夫人,實屬不易。但她不以苦,反為幸,心如止水,潛心修煉。她在詩中這樣寫道:無憂慮,孤雲野鶴無拘束。草庵內,親看金書,窗外林泉,隈山傍水竹。明月清風,堪稱伴侶。

  大定十二年(1172),孫不二在寧海得知重陽祖師仙逝後,決意赴陝西,一來為師父安葬送行,二來與眾師兄相會研討道義。千里迢迢,風餐露宿,歷時數月,終於到達京兆,得見護靈柩先行到達的馬鈺等人。此時此地兩人不禁百感交集,淚如雨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略述彼此境遇後,馬鈺力勸不二,你富春姑現已不是我馬鈺之妻了,我馬鈺也不是你富春姑的夫君了,“休執拗莫癡頑,休迷假相莫(慳)貪,休起愁莫害(斬)。聽我勸訪長安(長安,指精神上的長久安定),逍遙坦蕩得真歡,守清靜得大丹。”

  聽了馬鈺之勸,孫不二去洛陽,寄居在一位叫鳳仙姑的修所裡。修所居山腰,上下兩洞,不二居上,仙姑居下。凡有聞知來此騷擾的男人,鳳仙姑則以滾石擊之。如此六年,孫不二終成得道家真諦的“仙家”。

  大定二十二年(1182)臘月二十九日晨,孫不二做完功課後突然對弟子說:“師真有命,赴瑤池時辰已到。”沐浴更衣,梳妝完畢後,授筆書頌云:“三千功滿超三界,跳出陰陽包裹外,隱顯縱橫得自由,醉魂不復歸寧海。”書畢,趺坐而化,香鳳瑞氣竟日不散,真人坐化時64歲。

  孫不二繼承王重陽的內丹思想,並註意到坤丹與男丹的區別,分坤丹修習為十四步:收心,養氣,行功,斬龍,養丹,胎息,符火,接藥,煉神,服食,辟穀,面壁,出神,衝舉。

  著有《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孫不二元君法語》。

===========================

歷史上的孫不二和小說形象有何不同
2016-05-05 13:40:29

歷史上的孫不二

孫不二是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金庸的筆下,她是一位道姑,對整個故事情節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但是歷史上的孫不二卻並非像武俠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歷史上的孫不二是一位著名的女道人,曾經開創了清靜派,後代人稱為清靜散人。

孫不二劇照

孫不二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道姑,道學修為很高,歷史上的孫不二和全真七子中的馬鈺本是一對夫妻,他們家原來是在海南城海寧,家境殷實,孫不二也出身於世家,是一位富家小姐,直到嫁給馬鈺,遇到了王重陽,從此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

歷史上的孫不二雖然出身富貴,但是樂善好施,家世非常顯赫,有人說孫不二的父親是一名官員,是寧海當地名人,孫不二直到遇到了王重陽,王重陽勸孫不二和馬鈺都棄俗從道,成為自己的弟子,兩個人認真考慮之後接納了王重陽的建議,拋卻了殷實的家境,拋棄了3個兒子,一心追隨王重陽走遍天下,這就是全真七子的由來。


歷史上的孫不二雖然和馬鈺分別,但是卻對王重陽言聽計從,在他的點撥下兩人放棄了家業和婚姻,後來王重陽病逝於陝西,孫不二拋下手頭的一切事務立刻趕往陝西,並在那裡見到了自己以前的丈夫馬鈺,馬鈺卻從此對孫不二恩斷意決,認為兩人已經脫離了凡塵世俗,就不應該再成為夫妻,孫不二心灰意冷,開創了清靜派。

孫不二的徒弟是誰

孫不二這個道姑在《射鵰英雄傳》中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性格非常鮮明,也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生,一直以來受到很多人的愛戴和尊崇,後來孫不二也間接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可以說是這部小說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女人,所以很多人紛紛在追問,孫不二的徒弟是誰?

程瑤嘉劇照


關於孫不二的徒弟是誰這個問題,只有一種答案,孫不二這一生只收過一個徒弟,也是個女性,就是程瑤迦,程瑤迦是江南地區的富家小姐,因為身體虛弱所以跟隨孫不二練武功強身健體,程瑤迦在《射鵰英雄傳》中占據的篇幅並不大,後來的金庸在改寫《射鵰英雄傳》的時候,甚至直接把這個人物刪去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程瑤迦確實是孫不二的關門弟子,也是這個女道姑唯一的徒弟。

程瑤嘉的父親是陸冠英父親的朋友,但是兩家之間關係並不怎麼親密,程瑤迦後來在郭靖黃蓉的指點下嫁給了陸冠英,在和陸冠英成親的時候孫不二還曾經親自到程瑤迦的家中去賀喜,由此看出來孫不二對她這個徒弟還是非常認可的,而且程瑤迦的武藝並不低,孫不二把一身的武功都傳授給了她,對她非常照顧。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還曾經提到,程瑤迦後來被楊康侵犯威脅,還是孫不二千里迢迢趕去江南去保護自己的關門弟子,也正是因為孫不二的保護,程瑤迦得以不被楊康侵犯,成功的和陸冠英結為夫妻

------------------------

道家修煉故事:馬鈺與孫不二
作者: 莫求
【正見網2009年08月04日】
印表機版 簡體
道家高人王重陽有七位著名的弟子,人們把他們合稱為「全真七子」。全真七子中的馬鈺與孫不二在出家前曾是夫妻。我今天就來講講他們倆人的故事。

馬鈺原名馬從義,字宜甫,出家前,是乃當地大戶人家,家財萬貫,號稱「馬半州」,拜王重陽為師後改名為馬鈺,字玄寶,道號丹陽子,因此也被稱為馬丹陽,或丹陽真人。他的妻子名叫孫富春,拜王重陽為師後改名為孫不二,道號為清靜散人,世人稱之為「孫仙姑」。馬鈺與孫不二在得道法之前就是當地的大善人,倆人輕財重義,樂善好施,遇有借貸無資可還者,即將借據燒掉。

一日馬鈺找術士孫子元算卦,一算結果竟然是「壽不過四十九」。馬鈺當即感嘆道:「生死果不由人啊!」,並表示:願尋有道之人,學習修煉之法。

金世宗大定七年(西元1167年),馬鈺終於遇見了王重陽,並拜其為師,他欲為王重陽築一庵以供其修道之用。過去,曾有兩隻鶴落於馬鈺家的菜園裡。王重陽來此竟直指當時鶴落之處為結庵之地,馬鈺大為驚訝。庵築好後,王重陽將庵名取為「全真」,並將其書於庵上。

王重陽在馬鈺家住下來後,千方百計說服這對夫婦棄家入道。一日王重陽賜馬鈺一枚梨令其食之,其寓意乃是:梨即離,是要勸馬鈺離其親戚鄉里,出家修道,並畫一骷髏且題詩一首勸他們夫妻二人隨其修道,其詩為:
  
堪笑人生憂里愁,我今須畫一骷髏。
生前只會貪冤業,不到如斯不肯休。

在王重陽反覆點化後,馬鈺與孫不二終於先後出家修道。兩人了卻了夫妻關係並以道友相稱。馬鈺出家時還曾寫了一首《辭家》詩:
  
正做迷迷火院人,苦中受苦更兼辛。
偶因得遇通玄妙,豈肯耽家戀富春。

詩中富春即是孫不二出家前的俗名。

出家後,一日馬鈺忽患頭疼「其痛不可忍,有若釜劈」。這一日王重陽也突然對他的一個弟子說道:馬鈺壞了道規。那弟子問何以見得?王重陽道:昨夜我夢到他飲酒了。王重陽派弟子前去查實,一查馬鈺果然喝了酒。

馬鈺的頭疼病越來越嚴重了,忽有人來報:馬鈺就要因頭疼而痛死了。王重陽聞聽後道:他是因為信道不誠,故此得病。接著王重陽賜水給馬鈺,馬鈺飲後其病即刻痊癒。王重陽寄語馬鈺道:修道人,先須斷酒色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自今後更無言可說,如不依此,便作靈丹,性命已不能了。

馬鈺經此一事後,充份認識到了修煉的嚴肅性,從此認真修煉,做到了事事割棄,雖有聲色景物紛華,周匝圍繞,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念念盡忘,此身亦舍的地步,最後終成正果。

據說馬鈺出家後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得道了,是全真七子之中修煉得道最快的人。根據他的師弟丘處機的說法,馬鈺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道,是因為他的生命在歷史上就已為今生的修煉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是他們之中根基最好的一個,所以一經師父指點,就以最快的速度得道了。王重陽去世之前,向馬鈺單傳了五篇全真秘訣,並將道法傳播之事託付給他。從此馬鈺成為全真第二代宗師。

孫不二得道法後,先仍留在當地繼續傳道修煉。後來她又來到洛陽鳳仙姑洞修道。金大定二十二年(西元118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孫不二召集眾弟子,告訴他們自己要赴瑤池,把後事交代完後,又告弟子道:「師尊有約,各赴瑤池,仙期已到!」於是,沐浴更衣,其後問左右道:「天色早晚?」弟子回答道:「午時將至。」孫不二說道:「我該走了,你們要好好修煉。」說完便安然端坐,無疾而終,時年六十四歲。孫不二坐化後,顏面如生,香風瑞氣整日不散。

孫不二坐化這天,身在山東寧海的馬鈺突然聽到空中仙樂奏起,他抬頭觀看,見孫不二乘彩雲而來,笑著說道:「吾先歸蓬島矣。」說完又乘彩雲而去。馬鈺隨即拂衣起舞,邊舞邊唱《醉仙令》。眾弟子不明其故,奇怪的站在一旁看著他又歌又舞。馬鈺舞畢,弟子問道:「師父今日怎麼了?」他仍是手舞足蹈的對眾弟子說道:「今日有非常之喜!」

金大定二十三年(西元1183年)正月的一天,有人稟報說孫不二在洛陽離世歸天。馬鈺說道:「我那天所以歌舞,是因為我親眼看到她乘彩雲而過,伴仙樂東歸海上而去。」同年下元日(十月十五日),馬鈺突然聽到空中有報:「重陽真人至。」當時弟子姚鉉、來靈玉也在傍聽到了這個聲音。不久王重陽即頭戴青巾身著白袍,坐在白龜碧蓮上現於空中,神龜還搖動著尾巴,頃刻之間往東南而去。當時縣令尼龐虎也親眼看到了,百姓看到後個個歡呼跪拜,有人竟就地跪拜於泥中。

十二月王重陽誕辰,馬鈺在萊陽遊仙觀祭奠,他屢屢向天空望去,不多時果見王重陽和孫不二駕著祥雲飄飄然而來。馬鈺說道:「堂堂歸去,作個快活仙。」接著他把弟子劉真一叫來說道:「你們盼著成仙得道,記住要積功累行,縱遇千魔萬難,不要退縮,然後就明白我的話了。」馬鈺說完即朝東而臥,說笑間到了夜裡二更時分,風雨大作,忽聽雷震一聲,馬鈺仙逝,世壽六十一歲。

馬鈺辭世後,金朝曾一度禁止全真教的發展,禁止民間修建寺觀,禁止道士遊方,遣散道人回本鄉,堅定修道的全真弟子有不少都受了很多魔難。這時他們都牢記馬鈺的囑託面對魔難,毫不退縮,堅定修道。後來終於雲開霧散,金朝又重新准許全真教的傳播。

元世祖至元六年(西元1269年),封馬鈺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並封孫不二為「清凈淵真順德真人」。

馬鈺一生不僅給歷史留下了他修煉的故事,還留下了許多與修煉有關的詩詞。今天僅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兩首:

漁家傲 贈眾師兄

奉勸同流聽仔細。斷葷戒酒全容易。不戀浮財渾小事。深可畏。輕輕獨著無明起。大抵色心難拚棄。算來斷制須由你。便把如讎(註:此字為「仇」的異體字,發音也與「仇」字相同)如活鬼。宜遠離。至於夢寐須迴避。

滿庭芳 勸道友

憐妻愛妾,憂兒愁女。一心千頭萬緒。競利爭名來往,豈曾停住。如蜂採花成蜜,謂誰甜、獨擔辛苦。迷迷地,似飛蛾投火,好大暮故。上啟阿爺老子,火坑中,誰是留心憫汝。個個唆賢貪愛,他享富貴。死來無人肯替,願回頭、疾些省悟。歸物外,處無為清靜,便是仙路。

另外民間關於馬鈺的傳說也很多,例如元代戲劇中就有兩齣戲與馬鈺有關。其中一出叫《馬丹陽三度任風子》,寫的是馬丹陽也就是馬鈺度化屠夫任風子的故事。全劇共四折。

劇情是:真人馬鈺運用神通觀察,得知終南山甘何鎮有一位姓任的屠戶,號風子,有仙緣,於是便到鎮上點化他。馬鈺到甘何鎮後傳道勸善,全鎮之人信道斷葷食素,任風子屠戶買賣做不起來了。於是任風子與眾屠戶密謀要殺了馬鈺。任風子持刀來到草庵,要殺馬鈺卻反被護法神砍了腦袋。他向馬鈺索要頭顱,馬鈺讓他自己摸摸,頭卻仍在他身上,於是猛悟,自願隨馬鈺出家。馬鈺命他擔水澆菜園,誦經修道,他的妻子率子弟到庵里勸他還俗,他也不肯聽從。後來任風子屢經馬鈺指示,去盡酒色財氣等執著,終成正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