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略稱中央研究所,是台灣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轄下負責對產業及衛生進行研究調查的機關,本部位在台北市幸町。
沿革
1909年(明治42年)3月發布「台灣總督府研究所官制」,4月成立「台灣總督府研究所」,分化學及衛生二部,此為中央研究所的前身。首任所長由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兼任。1915年(大正4年)高木專任研究所長,1919年(大正8年)由堀內次雄繼任高木所長職。1921年(大正10年)8月2日以敕令第362號公布「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官制」,改制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將已設立的諸多研究所、試驗場統合改隸於中央研究所,分為農業、林業、工業、衛生部及庶務課。1939年(昭和14年)4月28日中央研究所撤廢,另成立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工業研究所及熱帶醫學研究所。撤廢後,廳舍由工業研究所及熱帶醫學研究所使用,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原址現為教育部。
組織
農業部
位於富田町,所轄事業最為龐大。前身為1903年(明治36年)11月合併台北、台中、台南農事試驗場成立的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轄有士林園藝試驗支所(今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園藝管理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嘉義農事試驗支所、高雄檢糖支所、恆春種畜支所(現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大埔種畜支所、台東熱帶農業試驗支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支所。中央研究所撤廢後,成立農業試驗所,即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後遷至臺中縣霧峰鄉,原址現為台科大。士林園藝試驗支所在戰後成為士林官邸。
林業部
位於南門町台北植物園內,前身為1911年(明治44年)合併台北苗圃、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嘉義護膜苗圃成立的林業試驗場。轄有嘉義林業試驗支所、恆春林業試驗所。中央研究所撤廢後,成立林業試驗所,即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工業部
位於本部,前身為1896年(明治29年)成立的總督府製藥所之檢查課,中央研究所撤廢後成立工業研究所。工業研究所址在戰後先後成為臺灣省工業研究所、以及中華民國空軍總部所在地。
衛生部
位於本部,轄有台中藥品試驗支所、台南藥品試驗支所。中央研究所撤廢後,成立熱帶醫學研究所,隸屬於台北帝國大學,今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及公共衛生學院。
庶務課
位於本部。
台灣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轄下負責對產業及衛生進行研究調查的機關,本部位在台北市幸町。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95eSIy
日本時代的中央研究所
從綠蔭盎然的台北東三線道(今中山南路)遠眺中央研究所,畫面左邊的教堂為幸町教會(今濟南教會前身)。
1909年今日(4月1日),日本時代最重要的產業、衛生學術研究機關──中因研究所開所。
北方島國的日本, 統治「南方之島」的台灣,「入島問俗」是施政的依循,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時期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以「台灣統治救急策」提出革新台政方案,他認為「問題沒有經過探究,不宜預先聲明一定的政策,因為政策是依時、地、情境,講究順應的方式來推展,所以須待適度的明確調查之後才確立。」
台灣的風土病和各種疾病,是日本殖民統治者所亟欲了解與撲滅的,調查、研究台灣的氣候、風土、社會、民俗、文化以及衛生等各方面問題,刻不容緩,因為如不從中改善,遑論進行產業開發。雖蘭日本時代初期專賣局有檢查課、殖產局有試驗所、醫學校也有各種實驗研究,各有所司,但規模甚小,集中事權,有所必要,於是後藤新平決定成立一所大規模研究機構。
1906年,日本帝國會議通過1907年度起連續5年以115萬元的預算興建總督府研究所,廳舍坐落於大加蚋堡三板橋庄東門外(1922年台北改町制後,屬於幸町)1909年,部分廳舍竣工,於4月1日正式開所。
首任所長由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第二任校長高木友枝兼任,他當時出差歐美,遂由長野純藏代理所長;所長之下,設有一位技師與五位兼任技師,兼任技師包括醫學校教授堀內次雄(1915年接任高木友枝為醫學校校長)。
總督府研究所包含化學、衛生學兩部,衛生學部又分為細菌學及寄生蟲學、傳染病源、病理預防治療法、熱帶衛生、藥物學及毒物學、家畜傳染病及有關殖產發展的細菌等項目。其中,山口謹爾技師研究血清免疫學及蛇毒,並研製狂犬病預防劑,成果斐然。
隨著台灣產業以及日本帝國南進政策的進展,研究範圍日益擴大,研究所於1921、1939年兩度改組。1921年8月2日,納入原先各行政部門的糖業實驗所、種畜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所等研究機構,改組成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下設農、林、工業和衛生四大部門以及11個散布各地的支所,積極進行調查與研究,利用實驗結果製造並販賣種苖、種畜及細菌學的預防治療品等。1939年,中央研究所裁撤,其所轄研究機關各自獨立作業。
杜聰明曾在中央研究所衛生部從事藥理學研究(1920年升任研究所技師),對鴉片、蛇毒、藥方研究,成績斐然。他說:「中央研究所是台北帝國大學成立以前,有幾(許)多斯界權威者,在台灣之學術研究中心,對農業、工業及衛生開發上有很大的貢獻。」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在東城牆的醫學校與幸町教會(原稱「國語禮拜堂」;今濟南教會前身)之間,建物宏偉,日本時代台北醫院(今台大醫院前身)院長小田俊郎有如此描述:
「中庭有廣大草坪,外側有寬闊的陽台式走廊,以大圓柱支撐著挑高的天花板,對內地(日本)來的人而言,是罕見的建築物,台灣地跨熱帶、亞熱帶,其氣候、風土、疾病等與日本殊異,研究所確是為配合台灣獨特的研究而建造的。」
目前原址的西式建築,已不復存在,另蓋現代式中式建築物,為台灣最高教育行政機構——教育部辦公大樓。
教育部的南側仁愛路一段一號「醫學院二號館」,和北邊的中山南路三號「濟南教會」,都是市定古蹟,而教育部因是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改建的現代建築,失去了文化定位,這豈是教育當局為覓新的辦公室找上學校用地,而做的決定,所能思考的問題?
◎本文整理自《城內舊事──台北建城130週年》、《台灣醫療史》
==============================
梅莊的歷史 - 憲兵部隊沿革史蹟 - 後憲論壇憲兵軍史館 - 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 和平 勇敢 廉潔 慧敏 | ROCMP.org - https://goo.gl/j9xbsb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