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理枝為何比喻夫妻生同心死同穴?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1日, 2018
東漢嘉祥武梁祠畫像石上有連理木。(公有領域)
連理枝,兩棵樹枝幹分不開、糾結在一起,比喻關係親密的恩愛夫妻。「連理枝」和比翼鳥常常連用,比翼鳥有時比喻形影不離的密友,然而連理枝特指恩愛夫妻,不指密友,為什麼呢?
南北朝時代江總的《雜曲》中描寫,當時的夫妻在衣袖上繡連理枝,寢具錦帶上繡鴛鴦:「合懽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
加拿大溫哥華列治文的街心公園裡的「連理枝」(唐風/大紀元)
連理枝 相思樹的典故傳說 
連理枝的用法在漢代就已經有。故事起源於戰國時代。《搜神記‧卷十一》中的一則「相思樹」的故事,說到戰國時宋國舍人韓憑與妻子何氏兩人鶼鶼情深,但家庭卻遭到巨大的阻難。
當時宋康王(?-前286年,或稱宋王偃,又稱宋獻王)奪走了美麗賢淑的何氏,並抓了韓憑,命他白日作勞役修築城台,到了晚上就把他囚禁起來。
韓憑妻密送韓憑一封家書,陳述心跡:「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
這封信從韓的身上被送到康王面前,左右大臣都不解其中的意思。其中只有一臣子蘇賀揣度出來,對康王說:『「其雨淫淫」表示愁思深深;「河大水深」就是阻隔往來;「日出當心」表示心如太陽至死不移,可能不惜一死的意思。」
不久,韓憑自殺了。新城台修好後,何氏就暗中腐壞了自己的衣服,隨康王登上高台。說時遲那時快,何氏從高台上跳下,左右隨侍伸手去攬人,衣服一抓就破,一點都不受力,人也墜樓死了。
何氏留有一封遺書在身上,請求康王賜她和韓憑的屍骨合葬。康王震怒不聽,讓人各自埋了兩人,兩冢相望。康王留下了話:「你們夫婦相愛不已,如果能使墳冢合在一起,我就不阻止了。」
翌日,在二冢之上竟然長出了兩棵大梓木,過了十天,樹大盈抱,兩棵樹俯身相就,根交於地下,樹枝交錯於上。樹上有一對鴛鴦,一直棲息在樹上,晨夕不去,兩鳥交頸悲鳴。宋人感哀這一對鳥,想起韓憑這一對夫妻,就把樹叫做「相思樹」。那時睢陽還有韓憑城,流唱著歌謠。
伏羲陵旁的「連理枝」。(王申培提供)
連理枝內涵化入文化土
韓氏夫妻死也相思,魂魄化出相思樹連理枝,表現在後來漢代的墓葬文化中。從一些出土的漢墓中可以發現。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漢墓壁畫就有「連理木」,連理木上「連理枝」達到了枝枝交錯的程度,形成一種非常顯目的裝飾。
例如嘉祥武梁祠,這一座東漢晚期著名的家族祠堂,內部裝飾有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石上描繪了「連理木」,枝條兩兩雙勾,反覆連綿不斷,思想無盡處啊!顯現了「連理枝」文化對後代的影響力很大。「連理枝」圖案也成為一種藝術裝飾形式,除了墓室壁畫、墳墓畫像石之外,普遍用在服飾用品上。
東漢嘉祥武梁祠畫像石上連理木,枝枝交錯纏繞,樹頂上有一對鳥。(公有領域)
南北朝時代的人,把連理枝和鴛鴦鳥連結成一對,夫婦的臥具上繡鴛鴦、袖子上繡連理枝。江總的《雜曲》中描寫的就是這般情景:
合懽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
到了宋代,韓氏夫婦相思樹棲鴛鴦、連理木連理枝的故事還在傳唱,在詩詞中表現出來,像石孝友的這一首《鷓鴣天其九》: 
                                             相思樹上雙棲翼,連理枝頭並蒂花。
到了清代文人還常引用定韓憑夫婦連理枝典故,像這闕陳瑚的《久別離》:
……繚繞千百尺,一尺一相思。 
精誠感天天不違,韓憑之妻化為連理枝。 
自古至今,高深者心。天地有窮時,此心無終極。 
……
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連理枝」,生同心、死願同穴的恩愛夫婦的典故,就是二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


鶼鰈情深 為什麼比翼鳥要雙飛?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5日, 2018
元 錢選〈楊貴妃上馬圖〉。(公有領域)
比翼鳥 鶼鶼兩依依
中國古代就有比翼鳥的記載。「鶼鶼」這種鳥就是比翼鳥。
公元前的中國古辭典《爾雅》〈釋地〉記載:「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這種鳥「不比不飛 」,傳說牠們都只有一支翅膀、一隻眼睛,命中注定,一齊比肩才能雙飛
《山海經‧海外南經》也提到了比翼鳥,說這種鳥的羽色,青中帶赤:「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
在《山海經‧西山經》記載了這種鳥外型像鳧:「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春天水暖,比翼鳥齊並共遊、比肩共飛,「池塘水暖鶼鶼並,巷陌風輕燕燕飛」(宋·朱淑真 《春詞二首 其二》)。鶼鶼兩依依,看到比翼鳥,讚歎人間無邊春色!
鶼鰈情深的雙鳥。(喜柿珠寶提供)
比翼鳥 比目魚 鶼鰈情深
夫婦深情厚愛,感情融洽,形影不離可以讚曰「鶼鰈情深」。有時也用來形容形影相隨的摯友。
「鶼」是比翼鳥,「鰈」是比目魚。《爾雅》〈釋地〉記載:「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名字叫做「鰈」。明代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鱗四‧比目魚》中說:「魚各一目,相並行而行」。 鰈鰈形影不離。
比翼鳥 怕則怕孔雀東南飛
唐代時,楊玉環得到唐明皇寵幸,選在君王側,冊封貴妃。後宮佳麗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還有後宮才人等等,一朝都失去了天子的顧盼。三千寵愛在楊貴妃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
君王貴妃祈願生生世世相從相隨,不分離。白居易《長恨歌》就引用了「比翼鳥」和「連理枝」形容彼情彼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寶末年大唐國勢由盛轉衰,安祿山叛變,以討伐楊氏為藉口,引兵攻皇都。唐明皇出奔,到了馬嵬坡前六軍徘徊,持戟不願發,請以貴妃的死塞天下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其實,《山海經‧西山經》還記載了,比翼鳥蠻蠻出現,是天下大災禍的徵兆,「見則天下大水」。
「鶼鰈情深」分作孔雀東南飛!


比翼鳥到底是個什麼鳥?
2017-09-30 由 逢時 發表于歷史
都聽過「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說法,比翼鳥到底是個什麼鳥卻是沒人見過的。
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比」是指一對東西放在一起比鄰的意思,比如說比目魚就是兩隻眼睛長在一面。那麼比翼鳥粗暴的說來就是兩個翅膀長在一起?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比目魚
比翼鳥又名鶼鶼、蠻蠻,是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鳥名。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而它的出處則要追尋到戰國時期的《山海經》。
在形態上《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郭璞注:"似鳧,青赤色。"由此可見,這種鳥的顏色是青中帶紅,樣子像野鴨,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必須兩隻並在一起才能夠飛翔。
大概這樣
《山海經·海外南經》中寫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山海經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
《西山經》中"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海外南經》記述的範圍是從海外的西南角到東南角。結匈國在它(指《海外西經》中的滅蒙鳥)的西南部,這個國家的人,胸脯都向前突出(即今所謂"雞胸"。)南山在它的東南部,從這座山來的人,都把蟲叫為蛇,把蛇叫做魚。一說南山在結匈國的的東南邊,比翼鳥在它的東部;一說它是在南山的東部。
因為比翼鳥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必須兩隻並在一起才能夠飛翔。這樣的特殊生物形態讓人們常用比翼鳥形容夫妻生活和諧美滿,較為有名的便是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然而在《山海經》中卻是說「見則天下大水。」說比翼鳥的出現預兆洪水滔天,這可不像後來的寓意那麼圓滿和諧。
再說起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比翼鳥這種生物,《山海經》中描寫的許多植物和生物到底存不存在,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比翼鳥有說只是傳說中的物種的,也有說是一種畸形的鳥的,當然也有說是存在已經滅絕了的。
而先秦史籍《周書》中曾記載,周成王大會諸侯時,曾有人以比翼鳥進貢。
不論比翼鳥到底是不是一種存在過的生物,到了現在,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將其視為一種美好愛情的象徵。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nqajqk8.html


出生只差14天 結婚70年伉儷相隔14小時而逝 | 鶼鰈情深 | 夫妻情深 | 大紀元 - https://goo.gl/GwmtLN


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釋義: 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
出處: 唐·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台”:“物以稀為貴,最難得的自然值錢。”

唐·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附:《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今旦夫妻喜,他人豈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訝見孫遲。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滿月乞名時。桂燎熏花果,蘭湯洗玉肌。懷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兒


「比翼鳥」姜麗樓

古詩詞中的20種風雅 絕美意境(組圖) - ☀阿波羅新聞網 - https://goo.gl/eAIP33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最常見的50個意象,幫你打開解讀詩詞的密碼
2016-05-12 22:06:58

1、冰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嶺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樣晶瑩、高潔。

2、月亮

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如「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磧,沙漠,茫茫大漠中幾十萬戰士一時間都抬頭望著東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之情。

3、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

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如 1987 年曾考過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由於「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後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故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的詩句。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說的是笛聲中《折楊柳》的曲子倒是傳播得很遠,而楊柳青青的春色卻從來不曾看見,以此來表達傷春嘆別的感情。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

4、

以蟬品行高潔。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清高一型。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淒楚。」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台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裡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裡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

「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淒涼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邊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7、長亭

是陸上的送別之所。

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

8、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9、螟蛉

《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蜾贏(一種蜂)捕螟蛉為食,並以產卵管刺入螟蛉體內,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後負之置於蜂巢內,作蜾贏幼蟲的食料。古人錯以為蜾贏養螟蛉為子,因把作為螟蛉養子的代稱。

10、鴻雁

《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單訊。如晏殊《清平樂》:「生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不,惆悵此情難寄。」 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大雁在這裡是傳書的信使。

11、神器

指帝位、政權。

《老子》:「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12、月老

傳說唐朝韋固月夜裡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後,才知道老人是專官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見《續幽怪錄·定婚店》)。後來因此稱煤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

13、陶朱

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別號。

相傳他幫助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到陶,善於經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來稱富商。

14、祝融

傳說中楚國君主的祖先,為高辛氏帝嚳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稱為祝融,後世祀為火神;由此,火災稱為祝融之災。

15、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16、連理枝、比翼鳥

作恩愛夫妻的比喻。

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相傳舊中國時宋康王奪了隨從官韓憑的妻子,囚禁了韓憑。韓自殺,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遊玩時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結果撐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遺書說是與韓憑合葬,康王卻把他們分葬兩處。不久,兩座墳上各生一棵梓樹,十天就長得很粗大,兩棵樹的根和枝交錯在一起,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有了這些句子,難怪人們把結婚稱為「喜結連理」。

17、孔方兄

因舊時的銅錢有方形的孔,所以人們把錢稱為孔方兄(含詼諧兼含鄙視意)。

18、青梅竹馬

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後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19、問鼎

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三代以九鼎為傳國寶,楚子問鼎,有凱覦周室之意。後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20、見背

背,離開。謂父母去世。

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見背。」

21、逐鹿

《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後來用逐鹿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魏徵《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22、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詞。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

23、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24、鴻鵠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氣高遠的人。

《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5、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願與英雄結婚姻,成秦晉。」

26、彭祖

彭祖,傳說故事人物,生於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餘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27、謝家

唐宋詩詞不達意處常用「謝家」之典,這些典故所指意義上主要有二:

(1)用謝安、謝玄家事,意指人有風度。《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安曾問子侄:為什麼人們總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謝玄回答說:「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這是說,謝安子弟講究舉止風度,其服飾端莊大方如芝蘭玉樹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風度的人。辛棄疾《泌園春·疊嶂西馳》:「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

(2)指山水詩人謝靈運之事。《宋書·謝靈運傳》載:靈運於會稽山「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後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28、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見於《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29、嬋娟

嬋娟,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嬋娟。

30、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31、執牛耳

用「執牛耳」指盟主。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牛耳」指盟主。後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左傳·哀公十七年》: 「諸候盟,誰執牛耳?」後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黃宗羲《姜山啟彭山詩稿序》:「太倉之執牛耳,海內無不受其牢籠。」(太倉,人名)

32、作壁上觀

壁:營壘、壁壘。觀:觀望。在壁壘上觀望。比喻觀別人成敗,不捲入其中。語出《史記·項羽本紀》。

33、虞美人

罌粟科一年生叢生草本花卉,亦稱麗春、寒牡丹。相傳此花系西楚霸王項羽愛妾虞姬自刎墳下碧血所化,故有聞虞兮歌而起舞之說。辛棄疾有詩曰:「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詩曰:「君王意氣過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該詩角度新穎,情切動人。

34、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樹下,日日思念汪進士。在唐時甚紅。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35、豆蔻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49、精衛

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南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後來用精衛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鬥。

36、擊楫中流

也作「中流擊楫」,楫,船槳。出自《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即東晉大將祖逖率部渡江,當船行到江中時,他敲著船槳發誓說,不收復中原,決不生還。後借指決心報效祖國,收復失地。文天祥《賀趙侍郎月山啟》: 「慨然有神州陸沉之嘆,發而為中流擊楫之歌。」宋人趙善括《滿江紅·辛卯生日》:「穎脫難藏沖鬥劍,誓清行擊中流楫。」又稱「中流誓」,如陳亮《念奴嬌· 登多景樓》:「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37、雞口牛後

《戰國策·韓策》:「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當家作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38、歲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這稱。

39、花中四君子

梅竹蘭菊花稱為「花中四君子」。

40、泰斗

「泰山北斗」的簡稱。典出《新唐書·韓愈傳》,比喻傑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

41、人傑

典出《史記·高祖本紀》,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42、仁

典出《論語·衛靈公》喻指有博愛思想、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43、傳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學問能傳於後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師長精神或技藝的人。

44、玉成

典出《西鉻》(西晉張載),比喻為人成全好事。

45、口碑

典出《五燈會元》,比喻眾人的口頭稱頌。

46、壁還

敬詞,典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

47、方家

典出《莊子·秋水篇》,原指深於道術的人,後特指精通某種學問、某項技術的專家。

48、等身

典出《宋史·賈黃中傳》,敬辭,比喻著作多,堆起來等於該人的身高。

49、西席

典出《稱謂錄》,代指老師。

50、心許

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應的意思。

-------------------------------------

詩詞中有很多常見的意象,這些意象極美,表達著靈動的中國式美學,承載著中國人雅緻的情感審美,是一種獨特而高雅的中國符號。尤其是下面20個,意象本身,就已經如詩如畫。

月亮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對月思親。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冰雪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柳樹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隋代無名氏《送別》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地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王沂孫《齊天樂》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常以蟬的高潔表示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草木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南浦

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范成大《橫塘》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長亭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送別》

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送別之所的專名。

琴瑟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周南·關雎》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詩經·小雅·常棣》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

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有時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鴻雁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晏殊《清平樂》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李清照《蝶戀花》

《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

青梅竹馬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李白《長干行》

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杜康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

嬋娟

花作嬋娟玉作妝,風流爭似舊徐娘。——劉禹錫《夢揚州樂妓和詩》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張祜《箏》

花冠蕊帔色嬋娟,一曲清簫凌紫煙。——劉言史《贈成鍊師四首》

嬋娟,指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嬋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種植物,亦稱麗春花、賽牡丹、蝴蝶滿園春。相傳此花系西楚霸王項羽愛姬虞姬自刎之碧血所化,故有聞虞兮歌而起舞之說。《虞美人》也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

豆蔻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豆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謝逸《蝶戀花》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形容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月老

還須月老牽紅線,才得鸞膠續斷弦。——喬吉《雜劇·杜牧之詩酒揚州夢》

《續幽怪錄·定婚店》載,唐朝韋固月夜裡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後,才知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後來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西鄰有女真仙子,一寸橫波剪秋水。——韋莊《秦婦吟》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王實甫《西廂記》

《秋水》是《莊子》中的名篇,意為秋天的水,後比喻女子清澈明亮的眼睛。

歲寒三友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陶淵明《飲酒》

誰種蕭蕭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王禹《官舍竹》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指松、竹、梅。宋代林景熙《王雲梅舍記》說:“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壽、梅寒麗秀,是三益友之意。

花中四君子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薛網《蘭花》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劉禹錫《庭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花中四君子,指中國古詩文中常提到的梅、蘭、竹、菊。蘭,花朵色淡香清,多生幽僻之處,故為謙謙君子的象徵。菊,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還艷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故歷來象徵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經冬不凋,自成美景,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洒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徵。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且具有傲霜鬥雪的特徵,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徵。

紅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朱彝尊《懷汪進士煜》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在唐時甚紅,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比翼鳥、連理枝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


婚姻之預兆,如易數中所說:見圓物,事易成;見缺物,事終毀,非妄言也,皆有定數矣! https://is.gd/iu004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