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搜尋結果744448523_m  圖片搜尋結果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英國、中國大陸、台灣的四位學者,費時八年整理大英圖書館中珍藏的七百四十八幅「中國外銷畫」,並加以考證、出版,新書將於月底運至台灣。作者之一、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教授王次澄說,這是「美術史外的美術,文字記載外的歷史」
從十八世紀至廿世紀初,西方國家到中國擴展市場,當時出現一種「中西合壁」的繪畫技巧,內容有中國風土人情、山川景物、生產勞役,稱作「洋畫」、「中國外銷畫」或「中國貿易畫」。
王次澄表示,這些畫在兩岸很少見,只有香港、澳門有些私人收藏。從藝術層面而言,它們比不上傳統的水墨畫;但就文化交流面來看,這些畫代表了十八、十九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還有廣州、北京兩大城市的社會文化和生活。
大英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英國倫敦大學中文系合作出版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共分八卷、兩千零九十五頁、一百萬字中英解說。內容包括廣州港和廣州府城、廣州街市百業、佛山手工製造業作坊、刑罰等十五類組畫。
王次澄說,書中最有價值的是一七六○年的廣州港和廣州府城長卷,畫中的實景從珠江上至下游,長達 八十九公里 ,被譽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清朝深受鴉片所害,書中特別有一組圖描繪某個富人染上鴉片後散盡家財、淪落行乞的警世故事。
此外,書中有不少中國工匠作業圖。王次澄指出,工匠工作時衣著不整齊,當時中國畫家多認為「衣衫不整」畫出來「有損國體」,但外國人非常喜歡這類圖,還清楚畫出江西省景德鎮製造瓷器的步驟,很可能是為了蒐集商業情報。
【2011/10/22 聯合報】@ http://udn.com/
訊息來源: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67885.shtml
以圖證史 清代外銷畫重現榮景
2011-10-22 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十八世紀到廿世紀初中國畫師因應市場需求,結合西方畫技「寫實」中國風土民情和山川景物,銷售到國外,成為「中國外銷畫」,如今看來這些外銷畫反應了清代的庶民生活和經濟。兩岸與英國學者合作「以圖證史」,歷時八年編撰完成《大英圖畫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十月底在台灣發行。
 由國科會補助,參與這項跨國合作計畫的中央大學 中文系授王次澄表示,《大英圖畫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收錄的七四八幅清代外銷畫,從未公開展示過。清代外銷畫流傳西方雖已超過兩百年,但因藝術價值不高,一直未被重視,不過卻因紀錄了清代廣州、北京社會與民間生活百態,如今成為珍貴的圖畫文獻。
 《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內容超過兩千頁、高達一百多萬字,收錄的畫作中以《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長卷最受矚目。這幅畫原本由英皇佐治三世收藏,原畫長達九二○公分、高七四公分,是英國商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他在廣州經商而作,描繪珠江沿岸大小碼頭、宗教和中西建築兩百多棟、船舶四百多艘,畫中人物更超過六百人,生動而真實地再呈現二五○年前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喻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
 王次澄表示,大英圖書館珍藏的清代外銷畫,很多內容在現代社會都已消失,史料文字記載也很少,這部書以圖證史、以文釋圖,正好可以填補中國清代社會文化史與美術史的空白。例如景德鎮作坊畫組為例,總共有五十幅,詳細描繪清代製作磁器的每個步驟,曾有學者懷疑作坊畫是西方人蒐集中國工業發展的情報畫。
 這部書由王次澄與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盧慶濱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宋家鈺合作完成。中央大學 校長蔣偉寧形容,《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是四人嘔心瀝血之作,因王次澄在付梓之前因過度勞累而大病一場,宋家鈺更因在廣州和北京往返奔波、尋找適合的出版社發行,最後積勞成疾,肝病過世。
訊息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02200513.html

----------------------------

橫洋船

渡臺灣海峽的「橫洋船」

圖片搜尋結果P_20161014_131117_1P_20161014_132145  2016-10-12_220646  

臺灣歷史的發展與「船舶」息息相關,透過「早期船舶」的種類、特徵與演進,可以了解臺灣與其他民族在文化、風俗、藝術、信仰等各種交流關係。這裡介紹的早期船舶,係指臺灣原住民傳統使用的舟艇以及近代往來於臺灣海峽兩岸之間的大型華人木造帆船或臺灣本島使用的小型木造舟船 。

早期橫渡臺灣海峽的「橫洋船」模型
早期橫渡臺灣海峽的「橫洋船」模型
  同一時期在臺灣出現的舟船,除了上述原住民與華人船舶之外,另有西班牙船、荷蘭船、朱印船(混合東西舟船技術的日本船)、琉球船、安南船(中南半島如越南等地的船舶)、倭寇船等外國船舶。外國船舶的內容則不在本網站的介紹範圍之內。

  臺灣早期船舶除了原住民舟艇之外,主要源自於大陸。本單元先介紹早期船舶的種類,單元概分為:原住民舟艇、大型貿易船、小型舟艇、龍船等四種類型,分別說明其特點與用途 。

早期華人大型木造帆船的外在形式與內在結構,都有它的特色。主要特徵含:
1. 水面下船體呈現前窄後寬的形式(前尖後碩)。
2. 水面上船體頭尾接近甲板部位比較方寬(方頭方艄) 。
3. 因地理環境的差異,發展出尖底的福船和平底沙船兩大類(南福北沙) 。
4. 船艙大都具有水密隔艙結構 。
5. 外殼常見減少橫搖用的梗水木與披水板。

戎克船-橫洋船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

“夜渡”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夜渡”船。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渡),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夜渡船是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

远洋航务网 - https://goo.gl/HnuuD2

圖畫名稱:“橫水渡”船

http://www.maritime-china.com/magazine/article/articleFront.do?method=viewRecommendDetail&categoryId=3&id=1494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橫水渡”船。是廣州人常用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橫水渡船是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廣東人稱“過河”為“過海”。因此,“過海艇”又稱“橫水渡”船。船上有兩排座位,每艇限坐十人,每人收費一仙(銅板)。如果無錢,只要在下艇時聲稱“搭艇”可免費過海。“搭艇”是在十人之外,僅限搭艇一人,不能多載。

--------------------------------

遠洋航務網 - https://goo.gl/HnuuD2

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西方國家到中國擴展市場,開展國際貿易活動。中國畫師應市場需求,結合西方寫實的繪畫技巧,以描繪反映中國風土人情和山川景物、生產勞動、生產工具、生活情景等內容,創作了大量的寫實美術作品,這些美術作品符合西方人對其美術的審美品位,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的風土人情以及清代庶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作品寫實、精緻,為西方顧客所喜愛,遠銷到國外,稱為“中國外銷畫”、 “中國貿易畫”或“中國洋畫”。

這些“外銷畫”,主要描繪的是西方人在中國經商聚集和熟悉的城市人文景觀及社會文化生活,如廣州、北京、天津等。這些畫在中國存量很少,香港、澳門地區有少量私人收藏,主要藏量在國外。從繪畫藝術層面而言,這些畫作不如中國傳統水墨畫藝術水平高,但從中外文化交流層面來看,這些畫在18、19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亞洲部劉明信在一篇《貫通中西文化的橋樑——談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廣州外銷畫》的文章中,對廣州外銷畫做了論述。文章指出,“外銷畫”這個名詞是1949年後美術史學家才開始使用的。1860年,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購入了第一批中國外銷畫。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中國畫工雖然知道他們的作品是賣給洋人的,但買家沒有將中國畫分為“外銷”與“內銷”的習慣。歐洲人買中國畫,是因為他們對這個遙遠的國家充滿好奇。在攝影術未發明之前,圖畫是幫助他們了解中國的最佳媒介。事實上,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在他們貿易的地方購買一些富有當地色彩的圖畫,並不以中國為限,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的珍藏中,就有不少是印度水彩畫和日本版畫。

中國外銷畫的歷史約有200年左右,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為美術史學家和歷史學家研究的對象,歸功於廣州的一群優秀畫工。他們技藝精湛,頭腦靈活,善於迎合顧客欣賞品味。中國外銷畫不但題材廣泛,而且價格便宜,因此廣受顧客歡迎,得以大量輸往歐美各地。當年廣州畫工為“搵兩食”而繪製圖畫,其中部分進了博物館,成為今天研究晚清風貌的重要歷史資料,這是當年的畫工們所萬萬想不到的。

外銷畫在十八世紀末已經非常發達,題材包羅萬象。美籍荷蘭商人范罷覽(Andreas van Braam Houckeest)是荷蘭東印度公司1790~1795年駐中國廣州的大班,1794年他還兼任荷蘭使節團副團長訪問中國,並前往北京覲見大清乾隆皇帝。他在1795年離開中國時帶走了1800多幅中國圖畫,題材內容包括風景、建築、神像、歷史故事、風俗習慣、官員、刑罰、遊戲、各行各業、音樂、船舶、魚、鳥、昆蟲、花卉、生果、植物等十多種。

攝影技術約在1850年左右傳入中國,但當時攝影術普及率不高,使得外銷畫還有繼續生產和銷售的市場。

絲、瓷、茶是中國三大出口商品。這三種商品的製造過程,自然成了外銷畫創作的熱門題材,故這些畫都是成套描繪製絲、製瓷、製茶全過程的畫作,一套畫12~16幅不等,以水彩畫形式為主,寫實性強,樣式多為冊頁形式。外銷畫用紙多樣,但在1820年左右,外銷畫多選用通草紙。通草紙質脆,必須裱在數層宣紙之上,再以絲帶固定邊沿,畫幅通常不超過30×20厘米,因此不適宜繪畫太複雜的題材。中國外銷畫大多數為一幅一個主題畫面的單幅作品。大型、複雜、精細的作品也有存在,如《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這幅長卷,原畫長920厘米,高74厘米,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創作時間約在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是英國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商貿經歷而作,是英皇佐氏三世的藏畫。此畫畫面,西起廣州府城西邊珠江上游的黃沙、柳波湧的西關砲台,東至廣州府城東邊珠江下游的大沙頭、東水砲台,所畫內容是廣州港口、廣州府城和珠江此段沿岸風景,畫有大小碼頭、各類官私建築、宗教建築及中西建築二百多處,各種停泊或行駛的船舶四五百艘,岸上和船上人物六七百餘,生動、形象、真實地再現了250年前長達八九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稱為精美珍貴的“廣州清明上河圖”,令人嘆為觀止。在諸多外銷畫中,此畫最典型地表現了中外畫技的融會和交流。在清代部分採用西方畫技繪製的同類題材、形式的外銷畫中,是創作時間較早、畫幅最大、繪製最精的畫作,無論在歷史資料或繪畫藝術上,都具有無可比擬的珍藏價值。

外銷畫中的中華傳統船舶

自秦漢以來,廣東沿海地區居民便以“善用舟”而著稱。廣東的造船技術也歷來精密優良,造船工場遍布廣州、東莞、順德、高州、海口、潮州、潮陽等地。16世紀以後,歐洲的商人以及外交使團不斷來廣州經商或訪問。18世紀英國首次派往中國的使節馬噶爾尼(Lord George Macartney)爵士在訪問廣州的日記中驚嘆“廣州河面上幾乎為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船艇所覆蓋,哪怕是最小的船隻,都經常密密麻麻地盛滿了人。”
在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18世紀至19世紀的廣州外銷水彩畫中,有一組專以船舶為主題的作品。這批作品為數50幅,每幅的右下角都以中文標出所繪船隻的名稱。在整套藏品中,還有一張估計是當時手寫的英文清單,羅列了50艘船舶的英文名稱。至於具體的繪畫年代和作者,則沒有任何直接的文字證據可考。研究者用其他旁證方法考證推測,這批以船為題材的水彩船畫應為廣州本地畫匠繪製,以歐洲顧客為對象,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作品。

現選出若干廣州外銷船畫以饗讀者。畫中各種大小船隻名目繁多,形制各異。這些船的名稱,部分為廣東地區的土名。其命名往往與該種船隻的功能、外形、生產地或其專門裝載的貨物相關。如“大官座船”,因其作為官員乘坐之用而得名。明人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記載:“凡今官坐船,其製盡同(糧船),第窗戶之間寬其出徑,加以精工彩飾而已”。因此外銷畫中這艘官船,掛有“欽命粵海關”旗並豎有相同字樣的木牌。官府的船舶可能是畫匠認為顧客最有興趣的題材之一,因此,這批船畫中還有一艘中國皇帝乘坐的“御龍舟”,畫中一個皇帝坐在船上。這似乎為畫匠的想像之作,因為真正的“御龍舟”不會這樣簡單。

這批船畫中有一系列載貨船舶,其中標記為“洋船”者,為航行於大洋上的海船。古籍中記載,洋船“皆鐵力木為之,……桅凡三,一桅常植,二桅以風而植。”這種出洋的大帆船又稱“紅頭船”或“大眼雞”船。

畫中以外形命名的船,如“西瓜扁”船;以載專用貨物命名的船,如“鹽船”、“販米船”、“石船”、“鴨船”等等;以船隻來源地命名的船,如“東莞船、“桂林船”等;以娛樂活動命名的船,如“戲船”(又稱“紅船)、“花艇”(又稱“妓船”、“花舫”)等。廣東人稱妓女為“老矩”,稱招攬嫖客為“扯皮條”。“老矩艇”和“沙姑”船都屬於大型的、長期停泊不動、裝飾豪華的畫舫,“皮條開埋艇”則是來往於岸船之間的拉客交通艇,而“沙姑”可能是因改自行走內河的沙艇而得名。據一本1919年出版的旅遊手冊《廣州指南》記載,“游河艇者,即長堤一帶之沙艇也。裝潢華麗,專載遊客遊覽,專駛珠江中,不能遠行。”另外,廣東人一般稱其他省份的人為“外江人”,故其他省份的船即稱之為“外江船”,如“外江運糧船”。

廣東人“多以舟楫為食”。船民的生計所依,主要是捕魚和運輸。捕魚的漁船種類很多,如畫中的“大罟魚船”和“撒網艇”,前者滿載竹篾織造的漁具,後者展示了漁民撒網捕魚的情景,船因捕魚具命名,也是一種慣例。在《番禹縣續志》上也有提到另一種以漁具命名的漁船:“俗稱出海取魚之大船為大罾船”,並說明各種捕魚之船,“即以所用漁具名之”。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記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捕魚者小曰鄉了(字:舟了),大曰索罟船”。在這批船畫中,還有稱為“棉花渡”、“夜渡”、“橫水渡”等船名者,這種稱謂“渡”的船,屬於載貨、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船舶。而稱為“行尾艇”和“四往”的船艇,則屬於人貨並載的中小型船隻。據一位老廣州人回憶,直到20世紀中期,“橫水渡”船還是廣州人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過海艇(通常叫“橫水渡”),廣州人稱“過河”為“過海”。可能源於廣州原為海邊,而河的南面是一個島嶼的緣故。過海艇有兩排座位,每艇限坐10人,最多可“搭艇”一人,不能多載。

這批以船舶為主要題材的清代廣州外銷水彩畫,反映了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活躍於廣東縱橫交錯河道的商業活動,這些商業活動支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水上流動人口,我們可以從這些形制不一,功能各異的船隻生產活動方面,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和民生狀況,以及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同時,這批船舶外銷畫,為我們保留了中國傳統船舶的真實形象,是我們研究和了解18世紀至19世紀廣東水路運輸和商業活動的十分寶貴的歷史圖像資料。

----------------------------------------------

圖片搜尋結果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廣州清明上河圖”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這幅長卷,原畫長920厘米,高74厘米,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創作時間約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是英國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商貿經歷而作,是英皇佐氏三世的藏畫。此畫畫面,西起廣州府城西邊珠江上游的黃沙、柳波湧的西關砲台,東至廣州府城東邊珠江下游的大沙頭、東水砲台,所畫內容是廣州港口、廣州府城和珠江此段沿岸風景,畫有大小碼頭和各類官私、宗教、中西建築200多處,各種停泊或行駛的船舶四五百艘,岸上和船上人物六七百人,生動、形象、真實地再現了250年前長達99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人稱為精美珍貴的“廣州清明上河圖”,令人嘆為觀止。

首次面世 外銷畫重現清代廣州繁華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8:02
相關內容
首次面世 外銷畫重現清代廣州繁華觀賞相片
首次面世 外銷畫重現清代廣州繁華
呈現清代市井生活與文化的外銷畫在中國藝術史上評價不高,但漢學界的學者認為,如果不以藝術境界訴求為主,事實上外銷畫的寫實技法,提供了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研究團隊費時八年製作,清代外銷畫終於首次集結成冊出版。(翁千惠報導)
外銷畫是十八到二十世紀,以中西合璧的畫技呈現中國風土人情的特殊繪畫,在清代惟一通商口岸廣州生產,中央大學教授王次澄解釋,外銷畫是外銷歐美的寫實繪畫,目前大部分由西方各國所收藏,今年七月問市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收錄大英博物館所珍藏從未面世的外銷畫748幅,相當珍貴,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王次澄教授表示,儘管外銷畫藝術地位遠不及傳統水墨人文畫,但這種出口畫從中西文化交流與社會文化角度而言,是珍貴的圖畫文獻,提供研究清代民俗風情重要參考資料,是「美術史之外的『美術』,文字記載之外的『歷史』」。
  王次澄教授表示,畫作內容充分呈現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及生活,如「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描繪珠江沿岸長達8、9公里的沿岸風景,包括建築、船舶及人物,真實呈現250年前廣州貿易口岸繁榮景象。
  「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共收錄748幅外銷畫,分為八卷十五類,由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次澄、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盧慶濱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宋家鈺等學者,歷時八年完成。

------------------------

十八、九世紀廣州外銷畫淺介(上)

文∣王明玉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十八、十九世紀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有一批數以萬計、帶著濃濃洋風的作品,它不是出自深受郎世寧影響甚深的北京宮廷,反倒是在千里之遠的廣東,由中國畫家繪製完成後,回過頭來外銷至歐美各地。前來中國做生意的西方商人、水手們,他們將這些描繪著中國在地景色、風土民情的圖繪,帶回國後分送親友,說明著在中國經歷的生活,又或是留作自己收藏,記錄下這趟前往東方的冒險旅程,好似我們今日旅行各地都要買上一張明信片那般。如今,我們便將這類作品因其濃厚的商業外銷特性,稱之為「外銷畫」。

廣東──中國西洋文化的窗口
提到外銷畫,其強烈的西洋畫養分,幾乎與其產地大本營──廣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廣東,通清朝二百餘年間,扮演著清廷接收西洋文化的重要窗口。清初入宮的傳教士們,幾乎都得由澳門上岸,再從廣東進入中國;檔案中也顯示廣東粵海關不斷為宮廷進呈舶來品;而當乾隆意欲製作一套大書自我戰功的西洋銅版畫時,也是由兩廣總督、粵海關監督以及廣州行商與法國大班斡旋下,送往法國歷時多年完成。

廣東像是中、西文化交會的首站,是雙方探知彼此的重要節點,這種情況在乾隆廿二年(1757)官方下令洋商僅能於廣東一口通商後,對西方來說更是如此。在歐洲「中國風」風潮的大背景下,洋商將在廣東的所見所聞,委託中國畫家繪製完成後銷往歐洲後,廣受好評。龐大的市場需求,使洋行附近的畫店蓬勃湧現,據說一八四八年時的廣州,包括畫紙、畫料等行業在內,整體參與外銷畫生產者高達兩、三千人之多,外銷的數量數以萬計。

十八、九世紀廣州外銷畫淺介(下)

文∣王明玉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畫室中的景貌
十八世紀下半葉~十九世紀中,廣東外銷畫成批、成批地隨著茶葉、瓷器被外銷至歐美地區,很難想像成千上萬的作品是如何在十三行附近的畫室中被繪製而出,而如關喬昌、關廷高等名家,又是如何以一己之力應付如此龐大的訂單需求?幸運地,一些留存至今的記載及圖像提供了我們關於此的線索。

流水線生產・製造最大產值
湯寧(C. Toogood Downing)在《一八三六~一八三七年番鬼在中國》(The Fan-Qui in China in 1836-1837)一書中,記載了他於廣州畫室所見的景況,據其所言,廣受歡迎的畫家關喬昌位在十三行附近的畫室共有三層,畫家本人的起居空間在三樓,二樓則是他的個人畫室,光線能從天井中灑落,牆的下半部掛滿了客人們的小像。一樓是從大街便能一眼望入的店面,裡頭牆上掛著欲出售的現成品,同時也販售南京運來的通草紙和畫盒。在此,還可見八至十個中國畫工挽著袖子、盤起辮子正在長桌上工作。

關喬昌之弟關廷高(庭呱)的〈庭呱的廣州畫館〉,描繪到自身畫室的內部情景,為這段文字提供了更為具體的樣貌。這件作品有幾個細節上稍有不同的版本,分藏各處。以此件為例,如湯寧所述,壁面四周掛滿了畫作,有肖像、也有風景。肖像的部分看得較為清楚,當中人物姿態各有千秋,可能是為前來畫小像的顧客,提供自己理想肖像樣式的參考。此外,牆上的作品不乏以木框或金屬框裝裱,與傳統書畫的樣貌大相逕庭;不過在大大的「TINGQUA」招牌旁,又是相當中國式的竹石、牡丹一類的作品。而窗臺旁坐於案前的畫工們,看上去好像為了應付應接不暇的訂單,正競競業業地專心圖繪。

事實上,古今中外的諸多藝術家不乏以作坊的形式,以利產出更多的作品餵養市場需求,廣州外銷畫畫家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他們比之以往,畫室更如工廠般,以流水線的方式產出。Crossman就曾指出,這些畫室每個畫工各有專精,有些畫樹木、有些畫屋舍、有些畫人物,甚至分工精細到專畫手、腳,他們各有所學,但卻無法獨自完成一幅作品。各畫室的眾畫工們,皆是生產線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但真正擁有起稿能力者,還是要像關喬昌、關廷高這樣的市場名家。

---------------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的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中文系王次澄教授與其他三位國際學者,歷年八年嘔心瀝血之作,終於在今年面世,為漢學界罕見的國際合作研究成果。石孟佳攝
 由中央大學中文系王次澄教授、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Dr. Frances Wood(吳芳思博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Dr. Andrew Lo(盧慶濱博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家鈺研究員等四人,歷時八年共同完成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中英文版著作,於今年七月正式問世。此為漢學界罕見的國際合作研究成果,具有無可取代的史料和學術價值。

 本書共分8卷,收錄大英圖書館所珍藏的外銷畫748幅,凡2,095頁,達100多萬字。內容包括: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歷代人物服飾組畫、廣州街市百業組畫、佛山手工製造業作坊組畫、廣東官府衙門建築及官吏儀仗器用畫、刑罰組畫、園林宅第組畫、宗教建築及祭祀陳設畫、勸戒鴉片煙組畫、室內陳設組畫、海幢寺組畫、戲劇組畫、廣州船舶與江河風景組畫、北京社會生活與風俗組畫、北京店舖招幌組畫等15類。

提升人文研究,國際合作成功案例
 中央大學蔣偉寧校長表示,提升人文教學與研究是中大長期努力的目標之一。王教授的這項國際合作計畫曾獲得校方的大力支持與經費資助。本書自2003年底起,四位來自不同成長環境及學術背景的作者,長期攜手合作無間,至2011年7月全書正式出版問世,前後歷經八年漫長的歲月,終於完成預定的目標,為中大人文研究開展了新局。此部著作圖文並茂、中英對照,讀者涵蓋面廣,其影響力當可預期。

圖畫文獻瑰寶,首度出版面世
 中央大學中文系王次澄教授說,外銷畫因其全屬於外銷歐美的寫實繪畫,目前絕大部分庋藏於西方各國,長期以來我國美術界和學術界知之甚少。本書所收錄的748幅大英圖書館所珍藏的外銷畫,其中大半是獨一無二的藏品,十分珍貴,但從未對外展示過。本書首次將此不為人知的瑰寶公諸於世,並加以文字考釋,具有極高的學術及收藏價值。

 清代外銷畫流傳西方200年來,基本上未曾系統地整理和出版。這一獨特的圖畫繪製於清代的廣州與北京,紀錄了大量清代廣州、北京社會與民間生活的百態,但長期以來一直為文史學界和藝術界所忽略。而今學者終於體認到這批繪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國社會文化及藝術史上,具有不能否認的歷史地位和重要價值。本書首次為外銷畫進行以圖證史、以文釋圖的嚴謹研究工作,突破外銷畫研究既有的格局。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重現十八世紀廣州繁華
 本書第一卷介紹的《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長卷,原畫長920公分、高74公分,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創作時間約在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是英國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商貿經歷而作,原是英皇佐治三世的藏畫。

 此長卷的內容是廣州港口、廣州府城和珠江長達八、九公里的沿岸風景。畫有大小碼頭和各類宗教、中西建築200多處,各種停泊或行駛的船舶400多艘,岸上和船上的人物600餘人,生動而真實地再現250年前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譽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

美術史外的「美術」,文字記載外的「歷史」
 王次澄教授表示,外銷畫在屬性上為中西合璧的繪畫藝術,但就内容而言,則是珍貴圖畫文獻。它是美術史之外的「美術」,是文字記載之外的「歷史」。本書15類748幅繪畫,填補了中國清代社會史和美術史的部分空白。再者,外銷畫的研究是涵蓋歷史、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學問,同時亦旁涉人類、社會、科技等多元的相關知識,證明了學術跨領域研究的可行性與必然性。

 「歷史、文化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求真、求實」。王次澄教授認爲,整理、考釋原始資料,即是求真、求實的重要基礎。本書每一專題都包括中英對照的「概述」和「圖版説明」兩部分,以方便中外讀者閱讀和研究。且本書圖片印製精美,如真地呈現外銷畫原件樣貌,可視爲賞心悅目的藝術畫冊,具有極高的學術及收藏價值。

中央大學新聞網 News Network - https://goo.gl/uq9z95

--------------

“廣州清明上河圖”氣韻天成
《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全8卷南國書香節首發
  近日,一套歷時6年研究、3年編纂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在南國書香節首發。748幅珍藏於大英圖書館的清代廣東、北京題材的中國外銷畫被收錄其中。舊時廣州港口、人物服飾、街市百業、手工作坊、祭祀陳設等全方位社會風情題材在畫筆下盡展,其中相當部分是罕見的藏品和存世珍貴孤本。此次出版為首次獨家授權。

<p></p>

<p>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局部),原畫長920厘米,高74厘米,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 </p>

《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局部),原畫長920厘米,高74厘米,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

  據介紹,本書是中英學者共同合作的重點項目。由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任編委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家鈺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盧慶濱主任和王次澄教授、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博士等四位學者編著。

  清代民俗史、美術史重要材料

  本 書 共8卷(每 卷1冊),收 入748幅外銷畫,每幅畫都註明館藏編號、畫作時間、畫作種類、原畫尺寸等。1至6卷是反映廣東題材的畫作,7至8卷是反映北京題材的畫作。按畫的內容分為15類,包括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歷代人物服飾組畫、廣州街市百業組畫、佛山手工製造業作坊組畫、廣東官府衙門建築、陳設及官吏儀仗器用畫、海幢寺組畫、廣東船舶與江河風景組畫等。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黃天驥評價說:“該書出版是廣東出版史的大事,代表廣東出版文化界目前最高水平。該外銷畫所描述、所記載內容,看出廣州在近代就是世界重視的目標,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不但對清代歷史、社會史、民俗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和廣大收藏者俱有很高價值,更對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

  長卷堪稱“廣州清明上河圖”

  值得一提的是,長卷《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原畫長920厘米,高74厘米,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創作時間約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是英國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商貿經歷而作,是英皇佐氏三世的藏畫。此畫畫面,西起廣州府城西邊珠江上游的黃沙、柳波湧的西關砲台,東至廣州府城東邊珠江下游的大沙頭、東水砲台,所畫內容是廣州港口、廣州府城和珠江此段沿岸風景,畫有大小碼頭和各類官私、宗教、中西建築200多處,各種停泊或行駛的船舶四五百艘,岸上和船上人物六七百餘,再現250年前長達八九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人稱為精美珍貴的“廣州清明上河圖”。

  外銷畫以圖證史、以史證圖

  據了解,外銷畫是18、19世紀中國畫師採用西洋技法繪製的外銷藝術品,題材以廣東自然風物、市井風情為主。主要以油畫為主,也有水彩、粉畫、象牙畫和玻璃畫等。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蔡鴻生稱,外銷畫在中西畫家眼中大多被視為沒什麼藝術價值的“匠畫”,他不贊同這種說法,他表示在史學家眼裡,外銷畫具有重要歷史意義。“世界攝影術在1839年誕生,此前的圖像資料甚少。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道聖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其他港口停止對外貿易,這前後八九十年間,中國與西方的接觸地只有廣州。由於季節性貿易的關係,來往的外商在貿易淡季暫住澳門,於是外銷畫只出現在廣州和澳門,包含文化、歷史、交通、植物、花鳥等題材,罕見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生活的狀況。”

  蔡鴻生說,外銷畫對於清史研究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價值。他甚至認為,“外銷畫與《清明上河圖》有相似之處,都是反映當時的市井生活,在以圖證史和以史證圖的意義上,兩者有著相同的意義。” 記者陳曉勤

-------------

【新書介紹】以圖證史《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首度出版(書目請詳閱內文)
內容簡介:
(轉載編寫自2011/10/22記者台北報導:聯合報蔡永彬、中國時報李宗祐。圖為《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中<珠江流域圖>,繪於1,760年,長920公分,細膩寫實,被譽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


18世紀到20世紀初中國畫師因應市場需求,結合西方畫技「寫實」中國風土民情和山川景物,銷售到國外,成為「中國外銷畫」,清代外銷畫流傳西方雖已超過兩百年,但因藝術價值不高,一直未被重視,不過卻因紀錄了清代廣州、北京社會與民間庶民生活和經濟,如今成為珍貴的圖畫文獻,有助於重建歷史樣貌。兩岸與英國學者合作「以圖證史」,歷時8年編撰完成《大英圖畫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

本書中英對照,由大英圖書館授權,將該館珍藏的中國清代外銷畫首次公佈並出版,其中相當多的畫作是罕見的藏品,有的更是存世的珍貴孤本,全書共8卷(每卷1冊),收錄從未公開展示過748幅清代外銷畫,內容超過2千頁、高達1百多萬字,每幅畫都注明館藏編號、畫作時間、畫作種類、原畫尺寸,1至6卷是反映廣東題材的畫作,7至8卷是反映北京題材的畫作。

收錄的畫作中以《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長卷最受矚目,這幅畫原本由英皇喬治三世收藏,原畫長達920公分、高74公分,為絹裱本卷軸水粉畫,創作時間約在清乾隆25年(1760),是英國商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經商而作,描繪珠江沿岸大小碼頭,西起廣州府城西邊珠江上游的黃沙、柳波湧的西關炮臺,東至廣州府城東邊珠江下游的大沙頭、東水炮臺,沿岸宗教和中西建築2百多棟、船舶4百多艘,畫中人物更超過6百人,生動而真實地再現250年前長達89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喻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在諸多外銷畫中,此畫典型地表現了中外畫技的融會和交流,清代部分採用西方畫技繪製的同類題材、形式的外銷畫中,是創作時間較早、畫幅最大、繪製最精的畫作,不論在歷史資料或繪畫藝術上,都具有無可比擬的珍貴價值。

大英圖書館珍藏的清代外銷畫,很多內容在現代社會都已消失,史料文字記載也很少,這部書以圖證史、以文釋圖,正好可以填補中國清代社會文化史與美術史的空白,例如景德鎮作坊畫組為例,總共有50幅,詳細描繪清代製作磁器的每個步驟,曾有學者懷疑作坊畫是西方人蒐集中國工業發展的情報畫。

全書內容包括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歷代人物服飾組畫、廣州街市百業組畫、佛山手工製造業作坊組畫、廣東官府衙門建築及官吏儀仗器用畫、刑罰組畫、園林宅第組畫、宗教建築及祭祀陳設畫、勸戒鴉片煙組畫、室內陳設組畫、海幢寺組畫、戲劇組畫、廣州船舶與江河風景組畫、北京社會生活與風俗組畫,以及北京店舖招幌組畫等15類。

這部嘔心瀝血之作由中央大學王次澄教授、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博士(Dr. Frances Wood)、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盧慶濱博士(Dr. Andrew Lo)、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家鈺研究員合作完成。王次澄教授在付梓之前因勞累過度大病一場,宋家鈺研究員因尋找適合的出版社發行,在廣州和北京往返奔波,最後積勞成疾因肝病過世。

129645052694640000_電子報-第32期10011-新書介紹-清代外銷畫--珠江流域圖  

中西合璧 圖解清代庶民生活
記者蔡永彬台北22日電
October 22, 2011, 6:00 am
「中國清代廣州港和廣州府城長卷」畫的是250年前、長達89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這張圖也被譽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國清代廣州港和廣州府城長卷」畫的是250年前、長達89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這張圖也被譽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圖:中央大學提供)
來自兩岸和英國的四位學者,費時八年整理大英圖書館中珍藏的748幅「中國外銷畫」,並加以考證、出版,新書將於月底運至台灣。作者之一、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王次澄說,這是「美術史外的美術,文字記載外的歷史」。

從18世紀至20世紀初,西方國家到中國擴展市場,當時出現一種「中西合壁」的繪畫技巧,內容有中國風土人情、山川景物、生產勞役,稱作「洋畫」、「中國外銷畫」或「中國貿易畫」。

王次澄表示,這些畫在兩岸很少見,只有香港、澳門有些私人收藏。從藝術層面而言,它們比不上傳統的水墨畫;但就文化交流面來看,這些畫代表了18、19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還有廣州、北京兩大城市的社會文化和生活。

大英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英國倫敦大學中文系合作出版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共分八卷、2095頁、100萬字中英解說。內容包括廣州港和廣州府城、廣州街市百業、佛山手工製造業作坊、刑罰等15類組畫。

王次澄說,書中最有價值的是1760年的廣州港和廣州府城長卷,畫中的實景從珠江上至下游,長達89公里,被譽為「廣州的清明上河圖」。清朝深受鴉片所害,書中特別有一組圖描繪某個富人染上鴉片後散盡家財、淪落行乞的警世故事。

此外,書中有不少中國工匠作業圖。王次澄指出,工匠工作時衣著不整齊,當時中國畫家多認為「衣衫不整」畫出來「有損國體」,但外國人非常喜歡這類圖,還清楚畫出江西省景德鎮製造瓷器的步驟,很可能是為了蒐集商業情報。

7f6843e73ed040ad1d6e4448172684221811d42186a6c55b1af106b73d00bbef129645052694640000_電子報-第32期10011-新書介紹-清代外銷畫--珠江流域圖  

================

圖片搜尋結果File:清朝軍機處奏折副本的一號同安梭船圖.jpgFile:清朝軍機處奏折副本的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jpg

同安梭船

同安梭船,又名橫洋船,是清代戰船的一種,亦是清代福建同安縣一帶民用海船。同安梭船在嘉慶、道光年間為清軍水師的主力戰艦。船隻按其大小分為一號、二號、三號、集字號以及成字號。
《清朝軍機處奏摺》錄副的一號同安梭船圖
《清朝軍機處奏摺》錄副的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
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廷始以同安梭商船樣式改造水師外海戰船。嘉慶四年(1799年),福建水師外海戰船悉數改造為同安梭船船式。嘉慶十年(1805年),嘉慶下令增加台灣水師同安梭船 30 艘,編為善字號,並分設台灣協標中左右三營。嘉慶十一年(1806年),再增加米艇 8 艘,編為捷字號,又增大橫洋梭船 20 艘,分編為集字號 10 艘,成字號 10 艘以分防內地。嘉慶十三年(1808年),清廷裁徹中號、小號同安梭船 17 艘。次年,再增集字號、成字號大同安梭船 20 艘,捷字號米艇 8 艘。[1]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兩廣總督蔣攸銛奉清廷詔諭打造 2 艘戰船的繪圖貼說,戰船交由福建省造船廠製造。而其中一號同安梭船圖上的黃簽載明同安梭船船身長七丈二尺,寬一丈九尺,水手人數和火炮配置的位置。集字號同安梭船圖上的黃簽就寫明其船身長八丈二尺,寬二丈六尺。道光二年(1822年),清廷裁徹捷字號米艇、勝字號米艇共 15 艘,其餘改為一、二、三號同安梭船的樣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程矞采獲朝廷奏准變通《水師營章程》,緩造廣東西式戰船,另造同安梭船。第一次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水師不再用同安梭船。二十世紀初的西方史學家Donnelly、Audemard、Worcester和Sigaut-an在其有關中國帆船研究的著作中都沒有同安梭船的相關史料。
結構
小型的同安梭船船體呈梭形,航行快速,寬1丈5尺至1丈9尺。而集字號大同安梭船擁有共 25 門砲。砲座均置於上層甲板,並且只有實心彈。在鴉片戰爭中清軍一般同安梭船只有 8 至 10 門砲,小型的只有 4 至 5 門。[2]

===================

膨仔船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小型舟艇
1.產業船簡介
  產業船指的是用於專門行業的船隻,包含:紅頭船、沙船(載沙之船)、磚瓦、大駁、掏金、撈煤船、舢仔、鴨母船、蓮船等。 "沙船" 與 "磚瓦" ,指紅頭船在裝載貨品時的別稱。此處所指之「沙船」與「福船」、「沙船」之意指不同。
 
1-1.產業船-紅頭船
  以前淡水河上航行著一種木造貨船俗稱為「紅頭仔」又名「澎仔船」,平底、沒有龍骨,只有「船拱」(橫骨),屬於典型的河川船。
 
1-2.產業船-大駁船
  基隆、高雄南北兩港,擔負著日據時代工農產品的進出口責任,吞吐量很大。有時碼頭及棧倉不夠使用,只好利用大型駁船,將繫泊港中浮筒的商船貨物,暫時吊放在這種大型駁船上接駁上岸,或加上帆布權充海上倉庫(駁船長約15公尺)。
 
1-3.產業船-洗煤船(掏金船)
  「洗煤船」(撈煤船)早期由福建漳州沿海一帶傳入,是華人沙船式舢舨漁船的一種,沒有龍骨結構(或稱板狀龍骨)。


  撈煤船屬於內河中型雜用船,常用於河岸擺渡,是河口海船與內河貨運的中型轉運船隻。可掛帆行駛。 延伸內容
基隆河撈煤船模型
基隆河撈煤船模型
1-4.產業船-鴨母船
  「鴨母船」是一種較小的五片式舢舨。它是農家在低窪的水塘裡養魚或是餵鴨子時,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延伸內容
 
1-5.產業船-蓮船
  原本「採蓮船」是一種專業船的通稱。它可能是一艘扁舟,或一塊方板,或一個圓桶,搭上這種容器來採蓮蓬、蓮藕、蓮角,今日還有使用塑膠桶的。
 
2.漁艇
   漁艇係指用以從事漁撈採集的舟船,含艋舺、燕艉與日人傳入與發展的和船。
  日本人入據臺灣後,隨著日本人的入居,也引進了日式的和船,和船大都用於沿岸漁業或交通船,以沿岸魚場為主要作業區域。

  和船可在全省沿岸各地港灣看到,體形較小,大都使用櫓,也有用雙槳的。它的特色是具有尖聳的船頭材柱,末端略向後曲翹。
和船
和船
  和船艏材柱後與第一根肋骨間的艏尖艙,是儲放索繩的地方,艙板面略向前傾斜。船舯的活水艙艙板,向內傾斜,形成梯形艙,較為穩定。常用於手釣及竿釣漁業。
 
  主龍骨後段折翹,兩段龍骨之間都有加強材;有翼出板突出,它與船板間,隔成胴艙,用來放置雜物;尾端設有開口式迴流股艙,具有減搖艙功能。
 
  船員一到二人,早出晚歸,槳划時速約2浬。平時天氣良好,風力在3~4級以內時,可以出海捕漁。船體重量較輕,可以拖上沙灘保養或修護。
 
  和船的機械化,影響臺灣日後動力漁船的形制,關係很大。



3.腳船-簡介
  大型唐山帆船(戎克船JUNK)因為吃水較深而無法直接靠岸時,就得借重小船接駁人貨,這些小型轉接船稱之為腳船,如雙槳、燕艉、渡船、駁仔等。
 
3-1.腳船-駁仔船
  清朝時期,臺灣沿海的交通工具,大部分使用木板拼成,靠人力划動的駁仔船。最初,因為港口較淺,大船抵達時,需用駁仔船接駁運送貨物,這些接駁的小船,後來成了臺灣沿海的主要交通工具。 延伸內容
駁仔船
駁仔船
3-2.腳船-手梯
  手梯(撐),就是以手撐竿推進的舢舨小船,專用於港內或河川,一般結構都較為簡易。有時則指竹排,因為竹排加槳較為複雜,所以經常用竹竿撐動。它的優點是能出入較淺的水域,成本較低,農家與養殖業者經常使用。臺灣沙質港灣內有較大的手撐船,稱為「雙撐仔」,屬於木船結構,與「雙槳仔」同型,但是船體較大。
台南大型手撐仔
台南大型手撐仔
3-3.腳船-雙槳
  「雙槳仔」原來是大型唐山帆船(戎克船 JUNK)的腳船。
基隆港雙槳船
基隆港雙槳船
4.雙槳
  「雙槳仔」,基隆港、高雄港經常可以看見,是用雙槳划行的海洋圓底小艇,也是舢舨的一種。

  這種舢舨早年由大陸福建、浙江沿海一帶的移民傳入。原來是大型唐山帆船(戎克船JUNK)的腳船(大船與港岸之間的接駁交通船)。早期移民用它做為沿岸的漁船;因構材簡單,施工容易,又容易拖上岸邊進行修理保養,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工具船。
紙工勞作教材之基隆港雙槳仔舢舨模型
紙工勞作教材之基隆港雙槳仔舢舨模型
5.河舟
  河舟係指在河上行走的小船,如:津渡等舟船
  臺灣全島唯一適合通航的河川,只有北部淡水河系的中下游。河水又以東西流向為主,將臺灣西部平原分割成不相連的區域。除了淡水河系外,其他河水水量不穩定。枯水時,岩石裸露,坎坷難行,盛水期則又水流洶湧,漫淹危害,不利舟楫的橫渡。所以平時的河渡只能依靠小型舢舨或竹筏擺渡,因此河岸的聚落有無數的渡口,聯繫溪河兩岸。
河舟
河舟
碧潭渡船
碧潭渡船

----------------------

 
 

 

圖畫名稱:大官座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
“大官座船” ,因其做為官員乘坐之用而得名。明人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記載:“凡今官坐船,其製盡同(糧船),第窗戶之間寬其出徑,加以精工彩飾而已”。畫中這艘官船,掛有“欽命粵海關”旗並豎有相同字樣的木牌。

 

 

 

圖畫名稱:御龍舟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
“御龍舟”。是皇帝乘坐的舟船。畫面上的所謂“御龍舟”,應為作者畫匠想像中的“御龍舟”。舟船樣式為樓船式,船中一位皇帝坐在船中,船後兩名官軍搖櫓行船。船頭有牌坊,船尾有龍旗,船頂有禦傘,標誌為皇家舟船。船的形制應為沙船,無帆桅。

 

 

 

圖畫名稱:洋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
“洋船”。航行於海上之船。古籍中記載,洋船“皆鐵力木為之,……桅凡三,一桅常植,二桅以風而植。”這種出洋的大帆船又稱“紅頭船”或“大眼雞”船。

 

 

 

圖畫名稱:“西瓜扁”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西瓜扁”船。是指來往於黃埔與廣州之間的駁艇。,有圓形的艙板和側舷,外形像一個西瓜,中國人稱“西瓜艇”,外國人稱“官印艇”。

 

 

 

圖畫名稱:“白鹽漕”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 “白鹽漕”船,可能是來自潮州和海南運鹽的海船,大抵以船身塗成白色而得名。《天工開物》記載廣東的“鹽船”,“北至南雄,南達全省……舟制兩旁可行走。風帆編蒲為之,不掛獨竿桅,雙柱懸帆”。

 

 

 

圖畫名稱:鹽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鹽船。“鹽船”,明《天工開物》記載,廣東的“鹽船”“北至南雄,南達全省……舟制兩旁可行走。風帆編蒲為之,不掛獨竿桅,雙柱懸帆”。“其飄洋者曰白艚、烏艚,合鐵力大木為之,形如槽然,故曰艚。艏艉又狀海鰍,白者有兩黑眼,烏者有兩白眼。海鰍遠見,以為同類不吞噬。”

 

 

 

圖畫名稱:大罟魚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大罟魚船” ,船上載滿竹篾織造的捕魚工具。據廣州《番禹縣續志》記載以一種漁具命名的漁船:“俗稱出海取魚之大船為大罟船”。並說明各種捕魚之船“即以所用漁具名之”。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罟”為漁網之意。

 

 

 

圖畫名稱:東莞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東莞船”,畫中註為“東管船”,係為繪製者寫的錯字。這是以船隻來源地命名的船舶,是沿東江行走於惠州與廣州之間的貨船。船隻單桅獨帆,船上搭有席蓬船尾一人撐篙、掌舵。

 

 

 

圖畫名稱:販米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販米船”,是一種又稱為“米艇”的沿海輕便貨船。大小不一,載重各異。主要用於販運糧食所用。船上設一根人字桅船兩側設簡單護欄杆,船頭設船篙一隻,船尾設舵蓬,一人掌舵。主要用途應是從東江、西江上的大型自廣西來的運糧船上轉載糧食運往沿海地區。

 

 

 

圖畫名稱:西江谷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西江谷船”,行走於西江上運送米糧的船隻。廣東自明代萬曆年間開始出現缺糧現象,至清代更為嚴重。西江是湖南、廣西米穀鏡水路運入廣東的主要運輸線。據記載,在西江上,這類谷船“舟帆絡繹”,“檣帆不絕”,當“河流暢利,西省谷販仍用大船載運”。

 

 

 

圖畫名稱:外江運糧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出版製作單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內容描述與說明:“外江運糧船”。廣東自明代萬曆年間開始出現缺糧現象,至清代更為嚴重。西江是湖南、廣西米穀鏡水路運入廣東的主要運輸線。據記載,在西江上,這類谷船“舟帆絡繹”,“檣帆不絕”,當“河流暢利,西省谷販仍用大船載運”。廣東人一般稱其他省份為“外江”,“外江運糧船”可能是廣東以外省份的運糧船隻。從畫面上看,船頭置兵器、盾牌,並有一名官員坐在船頭,以及後艙處有家眷於小孩出現等細節分析,這是一艘可長途運輸的官方運糧漕船。前艙為木構件建造的艙室,後艙為人員居住生活艙室。船艙頂上設置人字桅杆,為桿頂上設置旗幟懸掛。

 

 

 

圖畫名稱:木料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木料船”。貨船,《粵海關志》中,對“木料船”、“石船”、“蠔殼船”這類運載貨物的船舶,有專門的稅則規範。例如“石船、炭船出進口,每載收錢三十文”;“灰殼船進口,收錢五文”。蠔殼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常用的鋪砌外牆的材料,以其質感粗糙,具有隔熱防盜作用。

 

 

 

圖畫名稱:石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石船”。貨船,《粵海關志》中,對“石船”、“木料船”、“蠔殼船”這類運載貨物的船舶,有專門的稅則規範。例如“石船、炭船出進口,每載收錢三十文”;“灰殼船進口,收錢五文”。蠔殼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常用的鋪砌外牆的材料,以其質感粗糙,具有隔熱防盜作用。

 

 

 

圖畫名稱:蠔殼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蠔殼船”。貨船,《粵海關志》中,對“蠔殼船”、“石船”、“木料船”這類運載貨物的船舶,有專門的稅則規範。例如“石船、炭船出進口,每載收錢三十文”;“灰殼船進口,收錢五文”。蠔殼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常用的鋪砌外牆的材料,以其質感粗糙,具有隔熱防盜作用。

 

 

 

圖畫名稱:糖漏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糖漏船”。糖漏船滿載瓦漏,瓦漏是製糖的器具。廣人飲饌多用糖,糖戶家家曬糖,以滴漏去水,倉囤貯之“。據《天工開物》載:這些蔗糖在運輸途中,有時是空的,有時是有糖的,海關徵稅也有差別。“糖漏船,有糖者每個收錢十文;無糖空漏,每船照缸瓦船收”。《粵海關志》記載:“往省、佛糖漏,每大船收錢一百二十文,中船收錢六十文,小艇收錢三十文”。

 

 

 

圖畫名稱:西南客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西南客船”。這裡的“西南”是指廣東三水縣的西南鎮。西南鎮乃清代以來廣東地區的商業重鎮,是匯聚西、北、綏三江的貨物集散地和水路交通一大樞紐。自明代以來,西南鎮就有定期班船航線日夜往返廣州、英德、肇慶等地,清嘉慶年間航班增加,更直通廣寧、東莞、陳村、新會、廣州、佛山等地。

 

 

 

圖畫名稱:桂林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桂林船”。是以其船舶來源地桂林來命名的船舶。是指從廣西桂林沿西江入廣州的貨船

 

 

 

圖畫名稱:鴨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鴨船。“廣州瀕海之田,多產蟛蜞(螃蟹的一種),歲食穀芽為害,惟鴨能食之。鴨在田間,春夏食蟛蜞,秋食遺稻,易以肥大,故鄉落間多畜鴨。”鴨船的設計,同時具備養和運輸的作用。“飼鴨者編竹為排,橫架船面,容鴨五、六百,曰“鴨排”。其後更發展到“一排容鴨三千二百”之譜。

 

 

 

圖畫名稱:撒網艇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撒網艇。廣東人“多以舟楫為食”,船民的生計所依,主要是捕魚和運輸。撒網艇就是廣東人捕魚的一種小型漁船。

 

 

 

圖畫名稱:“橫水渡”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橫水渡”船。是廣州人常用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橫水渡船是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廣東人稱“過河”為“過海”。因此,“過海艇”又稱“橫水渡”船。船上有兩排座位,每艇限坐十人,每人收費一仙(銅板)。如果無錢,只要在下艇時聲稱“搭艇”可免費過海。“搭艇”是在十人之外,僅限搭艇一人,不能多載。

 

 

 

圖畫名稱:“棉花渡”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棉花渡”船。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渡),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棉花渡船是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

 

 

 

圖畫名稱:“夜渡”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夜渡”船。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渡),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夜渡船是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

 

 

 

圖畫名稱:行尾艇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行尾艇。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渡),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行尾艇是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基本屬於是人貨並載的中小型船隻。

 

 

 

圖畫名稱:“四往”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四往”船。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渡),捕魚小者曰了,大曰索罟船”。“四往”船屬於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艔”,是人貨並載的中小型船隻。

 

 

 

圖畫名稱:龍舟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龍舟。中國南方一向以來都有賽龍舟的風俗,珠江三角洲地區“歲五六月鬥龍船”,“龍舟長十餘丈,高七八尺。龍髯去水二尺。額與項坐六七人,中有錦亭,坐倍之。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枻者,不下七八十人”。龍船中部設羅傘,羅傘下有一神像。

 

 

 

圖畫名稱:老矩艇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老矩船”。明清至民國期間珠江河上生意最興旺的娛樂場所莫過於通稱為“花艇”的妓舫。粵語俗稱妓女為“老矩”,稱招攬嫖客為“扯皮條”,“老矩艇”和“沙姑”船都屬於大型的、長期停泊不動的畫舫,老矩艇就是水上妓女院場所,又稱“花船”。

 

 

 

圖畫名稱:“沙姑”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沙姑”船。明清至民國期間珠江河上生意最興旺的娛樂場所莫過於通稱為“花艇”的妓舫。粵語俗稱妓女為“老矩”,稱招攬嫖客為“扯皮條”,“老矩艇”和“沙姑”船都屬於大型的、長期停泊不動的畫舫。“沙姑”船可能因為改自行走內河的沙艇而得名。1919年出版的廣州旅遊手冊《廣州指南》說明,“游河艇者,即長提一帶之沙艇也。裝潢華麗,專載遊客遊覽,專駛珠江中,不能遠行”。

 

 

 

圖畫名稱:皮條開埋艇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皮條開埋艇。明清至民國期間珠江河上生意最興旺的娛樂場所莫過於通稱為“花艇”的妓舫。粵語俗稱妓女為“老矩”,稱招攬嫖客為“扯皮條”,“老矩艇”和“沙姑”船都屬於大型的、長期停泊不動的畫舫。“皮條開埋艇”,是來往於岸上與“花船”之間拉客用的小船,所以又叫“皮條”船。

 

 

 

圖畫名稱:“水寮”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水寮”船。“寮”字為“小屋”之意,如“茶寮酒肆”。水寮船是廣州在水上生產、生活人們的“流動商品店”,“水寮”為這些人口供應他們的生活所需。圖中水寮船上販賣的不僅有水果香蕉、糧食大米、豬肉等食品,還有炭爐等用具,甚至還有祭祀用的冥鏹香燭。

 

 

 

圖畫名稱:戲船


作者:佚名
年代:清(1800-1820年間作)
原圖(物)質地:紙本
版本形式:水彩畫工筆彩繪
規格或尺寸:橫38厘米、縱32厘米
內容描述與說明:戲船。“戲船”又稱“紅船”。從明清以來,直至抗日戰爭前,廣州的戲班循水路到各鄉鎮演出,全班人馬連同衣飾道具,都以船作為運輸和住宿的工具。有碑刻記載,明萬曆年間佛山便有供戲船停泊的埗頭。清道光十年《佛山街略》記載“瓊花會館俱泊戲船”。戲船外部全部塗成硃砂色,故又稱“紅船”。船上設有床位,供戲班人員居住。床位各有名號,如船頭叫“大箱頭”,指存放服飾行頭的箱子。船尾設有廚房,可做飯。在“紅船”上擔任“坐艙”者,是戲班出外的司理,如同“艄公”角色,船一開行就晝夜值守舵棚。

----

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西方國家到中國擴展市場,開展國際貿易活動。中國畫師應市場需求,結合西方寫實的繪畫技巧,以描繪反映中國風土人情和山川景物、生產勞動、生產工具、生活情景等內容,創作了大量的寫實美術作品,這些美術作品符合西方人對其美術的審美品位,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的風土人情以及清代庶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作品寫實、精緻,為西方顧客所喜愛,遠銷到國外,稱為“中國外銷畫”、 “中國貿易畫”或“中國洋畫”。

這些“外銷畫”,主要描繪的是西方人在中國經商聚集和熟悉的城市人文景觀及社會文化生活,如廣州、北京、天津等。這些畫在中國存量很少,香港、澳門地區有少量私人收藏,主要藏量在國外。從繪畫藝術層面而言,這些畫作不如中國傳統水墨畫藝術水平高,但從中外文化交流層面來看,這些畫在18、19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亞洲部劉明信在一篇《貫通中西文化的橋樑——談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廣州外銷畫》的文章中,對廣州外銷畫做了論述。文章指出,“外銷畫”這個名詞是1949年後美術史學家才開始使用的。1860年,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購入了第一批中國外銷畫。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中國畫工雖然知道他們的作品是賣給洋人的,但買家沒有將中國畫分為“外銷”與“內銷”的習慣。歐洲人買中國畫,是因為他們對這個遙遠的國家充滿好奇。在攝影術未發明之前,圖畫是幫助他們了解中國的最佳媒介。事實上,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在他們貿易的地方購買一些富有當地色彩的圖畫,並不以中國為限,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的珍藏中,就有不少是印度水彩畫和日本版畫。

中國外銷畫的歷史約有200年左右,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為美術史學家和歷史學家研究的對象,歸功於廣州的一群優秀畫工。他們技藝精湛,頭腦靈活,善於迎合顧客欣賞品味。中國外銷畫不但題材廣泛,而且價格便宜,因此廣受顧客歡迎,得以大量輸往歐美各地。當年廣州畫工為“搵兩食”而繪製圖畫,其中部分進了博物館,成為今天研究晚清風貌的重要歷史資料,這是當年的畫工們所萬萬想不到的。

外銷畫在十八世紀末已經非常發達,題材包羅萬象。美籍荷蘭商人范罷覽(Andreas van Braam Houckeest)是荷蘭東印度公司1790~1795年駐中國廣州的大班,1794年他還兼任荷蘭使節團副團長訪問中國,並前往北京覲見大清乾隆皇帝。他在1795年離開中國時帶走了1800多幅中國圖畫,題材內容包括風景、建築、神像、歷史故事、風俗習慣、官員、刑罰、遊戲、各行各業、音樂、船舶、魚、鳥、昆蟲、花卉、生果、植物等十多種。

攝影技術約在1850年左右傳入中國,但當時攝影術普及率不高,使得外銷畫還有繼續生產和銷售的市場。

絲、瓷、茶是中國三大出口商品。這三種商品的製造過程,自然成了外銷畫創作的熱門題材,故這些畫都是成套描繪製絲、製瓷、製茶全過程的畫作,一套畫12~16幅不等,以水彩畫形式為主,寫實性強,樣式多為冊頁形式。外銷畫用紙多樣,但在1820年左右,外銷畫多選用通草紙。通草紙質脆,必須裱在數層宣紙之上,再以絲帶固定邊沿,畫幅通常不超過30×20厘米,因此不適宜繪畫太複雜的題材。中國外銷畫大多數為一幅一個主題畫面的單幅作品。大型、複雜、精細的作品也有存在,如《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這幅長卷,原畫長920厘米,高74厘米,為絹裱本捲軸水粉畫,創作時間約在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是英國人僱用中國畫家為紀念其在廣州商貿經歷而作,是英皇佐氏三世的藏畫。此畫畫面,西起廣州府城西邊珠江上游的黃沙、柳波湧的西關砲台,東至廣州府城東邊珠江下游的大沙頭、東水砲台,所畫內容是廣州港口、廣州府城和珠江此段沿岸風景,畫有大小碼頭、各類官私建築、宗教建築及中西建築二百多處,各種停泊或行駛的船舶四五百艘,岸上和船上人物六七百餘,生動、形象、真實地再現了250年前長達八九公里的廣州貿易口岸的繁榮景象,被稱為精美珍貴的“廣州清明上河圖”,令人嘆為觀止。在諸多外銷畫中,此畫最典型地表現了中外畫技的融會和交流。在清代部分採用西方畫技繪製的同類題材、形式的外銷畫中,是創作時間較早、畫幅最大、繪製最精的畫作,無論在歷史資料或繪畫藝術上,都具有無可比擬的珍藏價值。

外銷畫中的中華傳統船舶

自秦漢以來,廣東沿海地區居民便以“善用舟”而著稱。廣東的造船技術也歷來精密優良,造船工場遍布廣州、東莞、順德、高州、海口、潮州、潮陽等地。16世紀以後,歐洲的商人以及外交使團不斷來廣州經商或訪問。18世紀英國首次派往中國的使節馬噶爾尼(Lord George Macartney)爵士在訪問廣州的日記中驚嘆“廣州河面上幾乎為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船艇所覆蓋,哪怕是最小的船隻,都經常密密麻麻地盛滿了人。”
在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18世紀至19世紀的廣州外銷水彩畫中,有一組專以船舶為主題的作品。這批作品為數50幅,每幅的右下角都以中文標出所繪船隻的名稱。在整套藏品中,還有一張估計是當時手寫的英文清單,羅列了50艘船舶的英文名稱。至於具體的繪畫年代和作者,則沒有任何直接的文字證據可考。研究者用其他旁證方法考證推測,這批以船為題材的水彩船畫應為廣州本地畫匠繪製,以歐洲顧客為對象,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作品。

現選出若干廣州外銷船畫以饗讀者。畫中各種大小船隻名目繁多,形制各異。這些船的名稱,部分為廣東地區的土名。其命名往往與該種船隻的功能、外形、生產地或其專門裝載的貨物相關。如“大官座船”,因其作為官員乘坐之用而得名。明人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記載:“凡今官坐船,其製盡同(糧船),第窗戶之間寬其出徑,加以精工彩飾而已”。因此外銷畫中這艘官船,掛有“欽命粵海關”旗並豎有相同字樣的木牌。官府的船舶可能是畫匠認為顧客最有興趣的題材之一,因此,這批船畫中還有一艘中國皇帝乘坐的“御龍舟”,畫中一個皇帝坐在船上。這似乎為畫匠的想像之作,因為真正的“御龍舟”不會這樣簡單。

這批船畫中有一系列載貨船舶,其中標記為“洋船”者,為航行於大洋上的海船。古籍中記載,洋船“皆鐵力木為之,……桅凡三,一桅常植,二桅以風而植。”這種出洋的大帆船又稱“紅頭船”或“大眼雞”船。

畫中以外形命名的船,如“西瓜扁”船;以載專用貨物命名的船,如“鹽船”、“販米船”、“石船”、“鴨船”等等;以船隻來源地命名的船,如“東莞船、“桂林船”等;以娛樂活動命名的船,如“戲船”(又稱“紅船)、“花艇”(又稱“妓船”、“花舫”)等。廣東人稱妓女為“老矩”,稱招攬嫖客為“扯皮條”。“老矩艇”和“沙姑”船都屬於大型的、長期停泊不動、裝飾豪華的畫舫,“皮條開埋艇”則是來往於岸船之間的拉客交通艇,而“沙姑”可能是因改自行走內河的沙艇而得名。據一本1919年出版的旅遊手冊《廣州指南》記載,“游河艇者,即長堤一帶之沙艇也。裝潢華麗,專載遊客遊覽,專駛珠江中,不能遠行。”另外,廣東人一般稱其他省份的人為“外江人”,故其他省份的船即稱之為“外江船”,如“外江運糧船”。

廣東人“多以舟楫為食”。船民的生計所依,主要是捕魚和運輸。捕魚的漁船種類很多,如畫中的“大罟魚船”和“撒網艇”,前者滿載竹篾織造的漁具,後者展示了漁民撒網捕魚的情景,船因捕魚具命名,也是一種慣例。在《番禹縣續志》上也有提到另一種以漁具命名的漁船:“俗稱出海取魚之大船為大罾船”,並說明各種捕魚之船,“即以所用漁具名之”。清代筆記《粵東聞見錄》記載:“民間之船,其載人與貨物曰艔,捕魚者小曰鄉了(字:舟了),大曰索罟船”。在這批船畫中,還有稱為“棉花渡”、“夜渡”、“橫水渡”等船名者,這種稱謂“渡”的船,屬於載貨、載人或人貨並載的船舶。而稱為“行尾艇”和“四往”的船艇,則屬於人貨並載的中小型船隻。據一位老廣州人回憶,直到20世紀中期,“橫水渡”船還是廣州人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過海艇(通常叫“橫水渡”),廣州人稱“過河”為“過海”。可能源於廣州原為海邊,而河的南面是一個島嶼的緣故。過海艇有兩排座位,每艇限坐10人,最多可“搭艇”一人,不能多載。

這批以船舶為主要題材的清代廣州外銷水彩畫,反映了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活躍於廣東縱橫交錯河道的商業活動,這些商業活動支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水上流動人口,我們可以從這些形制不一,功能各異的船隻生產活動方面,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和民生狀況,以及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同時,這批船舶外銷畫,為我們保留了中國傳統船舶的真實形象,是我們研究和了解18世紀至19世紀廣東水路運輸和商業活動的十分寶貴的歷史圖像資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