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所處的南方江淮地區遠離中原,具有自己獨特的經濟社會生活,貨幣也自成體系。楚幣有兩種:一為爰金(一種金鑄幣),一為蟻鼻錢。
蟻鼻錢是有文字的貝狀銅幣,亦稱銅貝,俗稱鬼臉錢、鬼頭錢,由商周時期的無文銅貝演變而成。蟻鼻錢面凸背平,大小如貝,形似背面磨平的貝殼,錢有穿孔,幣面文字為陰文,如「」、「」、「君」、「行」、「金」、「忻」等。「」字最為常見,這是「貝」的變形字,形狀就像鬼臉,鬼臉錢因此得名;「」字像一隻螞蟻,而帶「」字者又有高鼻形,合此兩點,遂又稱蟻鼻錢。
蟻鼻錢比較輕小,重2-5克不等。相傳春秋時,楚莊王曾試圖鑄造份量更重的蟻鼻錢,卻因不適應民間的流通習慣而失敗。
刀幣齊國日本/燕國與齊國(日本)/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日本皇室乃齊國國王田氏後裔,徐福東渡是為保存齊國實力/(天皇為田齊王室後裔):仲田玄——日本第一代天皇(田氏之祖——敬仲田完)(臨淄人都知道敬仲,日本第一代天皇名字仲田玄,稱作神武天皇,這個名字與敬仲田完太接近了,如此的相似度,絕非偶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W66wGO
金版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FEu0LF
郢(讀作yǐng ㄧㄥˇ),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楚國的首都,在今湖北省西部,荊州市荊州區北面三公里左右紀南城
“郢爰”(音:影圓)
「盧金」、「郢爰」金幣,戰國·楚,1979年安徽壽縣出土
在揚州博物館館藏金銀製品中,有一枚戰國“郢爰”(音:影圓)屬於中國最早的黃金貨幣。此枚“郢爰”出土于揚州邗江汊河徐集,為不規則方形,有明顯的刀砍痕跡,證明是當時實際流通的貨幣。 郢爰又名印子金,或稱金鈑、龜幣,是古代的一種黃金貨幣。這是一種有銘文的金鈑(版),大多呈方形,少數呈圓形,其上印有若干個小方塊,類似烏龜殼。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穎”、“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爰金”有特定的形制、銘文、重量,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多流通于楚地,今在湖北、安徽、陜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其中尤以“郢爰”居多。 “郢”是先秦時期楚國的都城,始建於西元前689年,位於湖北江陵,後因戰亂幾經遷移。西元前278年秦將破郢,楚王遷至陳城,即今淮安。西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又在壽春(今壽縣)建都,仍名為郢。“爰”,有人認為是楚國的重量單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約250克。從出土實物來看,整版的郢爰每件重250至260克,正面都有排列整齊的“郢爰”印記,印記多少不等。郢爰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品質上好的可達到99%。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鈑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使用。 郢爰的使用範圍,是隨著楚國的勢力範圍擴張而不斷擴大。戰國時期,楚國的勢力擴張到了長江下游,江蘇、安徽、山東、浙江等地便成了楚幣的主要流通領域。據史書記載,西元前319年,楚懷王在揚州建造了廣陵城,揚州成為楚國的勢力範疇。這枚“郢爰”的出土,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揚州屬楚的這段歷史。 作為我國最早的原始黃金鑄幣,郢爰在黃金貨幣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開創意義。儘管流通範圍有限,但是地方特色濃郁、使用方便快捷,對研究中國古代貨幣史、楚國歷史文化等均具有較高的價值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中國錢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傳統,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古錢、紙幣、銅元、金銀幣等絢麗多彩的錢幣門類。中國商代就已經掌握了黃金冶鑄技術。最早的金幣鑄於何年,目前尚無定論。
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形態,由實物貨幣、金屬稱量貨幣進入到金屬鑄幣階段。由於楚國境內盛產黃金,使楚國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唯一盛行黃金鑄幣的國家,現存最早的金幣就是楚國的“郢爰”。
“郢”乃是楚國國都,“爰”則是重量單位或楚國金幣的專有名稱。其鑄造於公元前241-223年之間,目前所見均係考古出土文物。此幣呈板形,幣面鑄有供分割成小塊的印痕,使用時鑿下小塊支付,每小塊重約15克左右。其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99%,也有少數含量僅為80%。
據統計,1950年以來,在安徽、河南、江蘇、湖北、山東、漸江、陝西等地,發現“郢爰”金幣700多塊,總重量4萬多克,其中95%以上出土於原來的楚國疆域之內。1982年江蘇盱眙南窖莊出土的窖藏金版中,有一塊“郢爰”,重610克,正面鈐印54個,加上6上半印,鈐印總數有60個,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郢爰”金版。
「郢爰」是一種稱量貨幣,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一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以前者為多見。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進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多為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經過流通的「郢爰」能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
戰國時期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間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
Today Deal $50 Off : https://goo.gl/efW8Ef
廣東省博物館所藏的郢爰
「郢爰」印模,戰國文物,1984年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出土。
金版,或稱爰金、印子金、楚金鈑、楚金版等,中國古代貨幣,春秋晚期到戰國末期的黃金稱量貨幣,鑄行於楚國。金版的形狀多為版形,亦有餅形,多帶有鈐刻文字。
金幣上帶有的文字有「郢爰」、「陳爰」、「專爰」、「䣓爰」、「鑪金」、「垂丘」、「缺字圖片」等印記,其中「郢」、「陳」、「專」等均為地名,「爰」或釋讀為「爯」,為古代一種重量單位或貨幣單位,說法不一。
金版在湖北、湖南、安徽、陝西、河南、山東和江蘇等省都有出土。出土的金版最多的是「郢爰」。已發現的整版「郢爰」印有戳記多在五十個左右,每件約重250至260克。爰金含金量非常高,一般在93%-97%之間,只有少量的會在85%左右。
名稱
廣東省博物館所藏的郢爰
楚國的金版早在東晉時已見著錄,《宋書·符瑞志》記載,東晉永和元年(345年),在舂穀城曾有出土。[1]這是楚印記金鈑最早的出土記載。[2]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異事》中記載:「壽州八公山側土中及溪澗之間,往往得小金餅,上有篆文『劉主』字,世傳『淮南王藥金』也。得之者至多,天下謂之『印子金』是也。」[3]清嘉慶年間所纂的《鳳台縣誌》記述了當地出土「郢爰」金幣,仍稱其為「藥金」;清末方濬益據《爾雅·釋器》中「餅金謂之鈑」和《周禮·職金》中「旅於上帝則共其金鈑」的記載,考釋其形制為餅金、金鈑,並將其著作《綴遺齋彝器考釋》中所載的「郢爰」、「陳爰」定名為「郢金鈑」和「陳金鈑」;其後有「郢爰黃金幣」、「郢爰金餅」、「郢金」、「金餅」、「金版」、「爰金」、「楚金鈑」等稱法,安志敏在《金版與金餅》一文中稱楚國金幣為「金版」,而稱漢代麟趾金、馬蹄金為「金餅」。簡柱華在《印子金正名》一文中認為方濬益所稱的「金版」最為合適。[4]
黃金來源
楚興起於漢江流域的淅川一帶,楚人來源尚無定論。西周初年周成王時,熊繹被封為子爵,楚國成立。建國後,逐步吞併周邊的方國、部落成為雄踞漢江和江淮流域的強國。[5] 楚國盛產黃金,當時就有「黃金珠璣犀象出於楚」[註 1]的說法,《管子》中曾提到「楚有汝漢之金」,可知楚國境內的汝漢流域在當時已是盛產黃金之地;而根據徐中舒《試論岷山莊王與滇王莊蹻的關係》的觀點,四川麗水地區也是當時楚國黃金的重要產地[6]。通過各地出土金版分析,楚金幣並非純金,且含金量不一致,不具地域特點,而是與楚國其他金器一樣具有自然金的特點。[7]
---------------------------------
中國古代大量黃金都到哪裡去了- 國內藝術新聞-99藝術新聞網 - https://goo.gl/mfozU1
---------------------------------------------
古代黃金貨幣之郢爰
2015-10-08 19:28:59
古代黃金貨幣。又名印子金,或稱金鈑、龜幣。印子金是因金鈑上鑄有方形的戳子而言。1969、1970年,在安徽的阜南、壽縣和霍邱等地的春秋戰國楚墓中,均發現郢爰,現多存於壽縣博物館。
古代黃金貨幣。又名印子金,或稱金鈑、龜幣。我國古代的黃金主要產於楚國。楚國有一種有銘文的金鈑(版),這種金鈑大多呈方形,少數呈圓形,上面用銅印印為若干個小方塊,看似烏龜殼。完整的重約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穎、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這些帶「爰」字的金鈑,習慣上被稱為「爰金」或「印子金」。「爰金」有形制、銘文、重量,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尤其以「郢爰」為多。「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
郢爰,是楚國的金幣。早在宋代李石《續博物志》和沈括《夢溪筆談》中就都有記載,惟將兩字釋為「劉主」,清李兆洛《鳳台縣誌》中所記與上述相同,僅改篆文為「主劉」,都認為是淮南王劉安的藥金。清吳大徵《權衡度量實驗考》和方浚益《綴遺齋彝器考釋》才考證兩字為「郢爰」。儘管至今對「爰」字仍有不同的解釋,但根據郢字,考定為楚國的貨幣,這已是確定無疑。
中國廣泛鑄造和使用金屬貨幣,是春秋戰國(公元前475年 -前221年)時代。這時,商品經濟的持續飛躍發展,促使各諸侯國紛紛鑄造金屬錢幣。當時有金、銀、銅三種金屬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通常流通的是銅質的蟻鼻錢、銀質的鏟狀布幣、金質的郢爰等金屬錢幣。
金幣是楚國(當時的一個小國)的主要貨幣形式之一。史稱楚金幣為印子金、版金、金版、餅金,等等。現在一般將楚金幣稱做爰金。爰金,是目前中國發現並已著錄的最早的黃金貨幣。在已發現的爰金中,鈐印有「郢爰」的占絕大多數。因此,通常又以郢爰代指爰金,也就是楚金。
1974年,在中國河南省扶溝古城村出土金幣392塊,總重量8183.3克。1979年,在安徽省壽縣花園村出土爰金十八整版和一小塊,重5187.25克。1971年,在湖北江陵郢城也曾出土一塊郢爰,重17.5克。這些楚金幣的含金量多少不一,一般都在94-98%之間,少量的僅為85%左右。
楚金幣的稱謂甚多,主要根據金幣上鈐刻的文字命名,如「郢爰」、「陳爰」、「融爰」、「盧金」等,「郢爰」是楚金幣中出現時代最早、當今出土最多的一種,因而人們多以它作為楚國黃金貨幣的代表。「爰」,有人認為是楚國的重量單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約250克。
楚金幣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一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以前者為多見。從出土實物來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約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齊的「郢爰」印記,印記多少不等。金餅上多無印記,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形狀酷似龜。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楚金幣,除極少數為墓葬出土外,絕大部分來自於窖藏財富。從文獻中可以看出,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際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使用時動輒百金、千金,至少為一鎰。
楚金幣是一種稱量貨幣,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再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都是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而且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
楚國之所以能在中國最早利用黃金作貨幣,是因為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楚國金幣是選用高品位的天然金塊熔鑄而成。
戰國時期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銅鑄幣和黃金。銅鑄幣分布幣、刀幣、圓錢、貝四種。布幣主要流行於韓、趙、魏三晉地區、刀幣主要流行於齊、燕、趙三國。圓錢主要流行於周、秦及趙、魏兩國沿黃河的地區,銅貝主要流行於楚。戰國的黃金貨幣主要流行於楚,分餅金和金版兩種,金版多標印記。
戰國時期楚國的「郢爰」(「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距今已有約2500年歷史,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黃金貨幣。「郢爰」是一種稱量貨幣,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一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以前者為多見。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進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多為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經過流通的「郢爰」能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戰國時期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間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
--------------------------------
古代黃金貨幣。又名印子金,或稱金鈑、龜幣。印子金是因金鈑上鑄有方形的戳子而言“爰金”有形制、銘文、重量,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尤其以“郢爰”為多。“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現多存於南京博物院、壽縣博物館等博物館。
中文名 郢爰 外文名 Yingyuan 屬 性 金屬貨幣 年 代 春秋戰國 收藏場館南京博物院、壽縣博物館 所屬國家 楚國
文物簡介
古代黃金貨幣。又名印子金,或稱金鈑、龜幣。我國古代的黃金主要產於楚國。楚國有一種有銘文的金鈑(版),這種金鈑大多呈方形,少數呈圓形,上面用銅印印為若干個小方塊,看似烏龜殼。完整的重約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穎、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這些帶“爰”字的金鈑,習慣上被稱為“ 爰金 ”或“印子金”。“爰金”有形制、銘文、重量,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尤其以“郢爰”為多。“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
詞語解釋
郢爰(yǐngyuán)
郢爰
郢爰
“郢”是先秦時期楚國都城的名稱,首都郢始建於公元前689年,位於湖北江陵,後幾經遷移,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郢,楚王遷至陳城,即今淮安,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又在壽春即今壽縣建都,仍名為郢。
“爰”,有人認為是楚國的重量單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約250克。從出土實物來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約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齊的“郢爰”印記,印記多少不等。
歷史價值
當時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際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它是我國最早的原始黃金鑄幣,其含金量在90%以上,質量上好的可達到99%。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使用。東漢之前,盛行黃金貨幣,在交易中發揮了極大作用。東漢之後,由於白銀產量增多,並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支付手段,形式為銀餅或銀錠,直至清末銀元產生。因此,郢爰金幣在古代貨幣中,有極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郢爰簡介
郢爰,是楚國的金幣。早在宋代李石《續博物誌》和沈括《夢溪筆談》中就都有記載,惟將兩字釋為“劉主”,清李兆洛《鳳臺縣志》中所記與上述相同,僅改篆文為“主劉”,都認為是淮南王劉安的藥金。清吳大徵《權衡度量實驗考》和方浚益《綴遺齋彝器考釋》才考證兩字為“郢爰”。儘管至今對“爰”字仍有不同的解釋,但根據郢字,考定為楚國的貨幣,這已是確定無疑。
歷史變遷
中國廣泛鑄造和使用金屬貨幣,是春秋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時代。這時,商品經濟的持續飛躍發展,促使各諸侯國紛紛鑄造金屬錢幣。當時有金、銀、銅三種金屬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通常流通的是銅質的蟻鼻錢、銀質的鏟狀布幣、金質的郢爰等金屬錢幣。
郢爰
郢爰
金幣是楚國(當時的一個大國)的主要貨幣形式之一。史稱楚金幣為印子金、版金、金版、餅金,等等。現在一般將楚金幣稱做爰金。爰金,是目前中國發現並已著錄的最早的黃金貨幣。在已發現的爰金中,鈐印有“郢爰”的佔絕大多數。因此,通常又以郢爰代指爰金,也就是楚金。
1974年,在中國河南省扶溝古城村出土金幣392塊,總重量8183.3克。1979年,在安徽省壽縣花園村出土爰金十八整版和一小塊,重5187.25克。1971年,在湖北江陵郢城也曾出土一塊郢爰,重17.5克。這些楚金幣的含金量多少不一,一般都在94-98%之間,少量的僅為85%左右。
楚金幣的稱謂甚多,主要根據金幣上鈐刻的文字命名,如“郢爰”、“陳爰”、“融爰”、“盧金”等,“郢爰”是楚金幣中出現時代最早、當今出土最多的一種,因而人們多以它作為楚國黃金貨幣的代表。“爰”,有人認為是楚國的重量單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約250克。
楚金幣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一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以前者為多見。從出土實物來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約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齊的“郢爰”印記,印記多少不等。金餅上多無印記,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形狀酷似龜。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楚金幣,除極少數為墓葬出土外,絕大部分來自於窖藏財富。從文獻中可以看出,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際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使用時動輒百金、千金,至少為一鎰。
楚金幣是一種稱量貨幣,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再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都是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而且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
天平與郢爰盧金
天平與郢爰盧金
楚國之所以能在中國最早利用黃金作貨幣,是因為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楚國金幣是選用高品位的天然金塊熔鑄而成。
戰國時期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銅鑄幣和黃金。銅鑄幣分佈幣、刀幣、圓錢、貝四種。布幣主要流行於韓、趙、魏三晉地區、刀幣主要流行於齊、燕、趙三國。圓錢主要流行於週、秦及趙、魏兩國沿黃河的地區,銅貝主要流行於楚。戰國的黃金貨幣主要流行於楚,分餅金和金版兩種,金版多標印記.
戰國時期楚國的“郢爰”(“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距今已有約2500年曆史,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黃金貨幣。“郢爰”是一種稱量貨幣,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一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以前者為多見。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進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多為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經過流通的“郢爰”能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戰國時期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間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
-----------------------------------------
爰得其所 = 錢歸這裡= 招財進寶
-------------------------
爰得其所~吳建寅之起落 @ 大學、客家與老街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fKTPbX
前往湖口老街 參觀的遊客們經常會在目前湖口老街 228號的「吳建寅」店號前,駐足觀賞。原因之一是它的美麗:吳建寅店號山牆裝飾富麗,牌樓立面雅緻,向來被封為湖口老街 最漂亮的一間房子。另外一個更有趣的緣故則是大家都看不懂山牆下匾額的文字。
修復老街立面浮雕及文字時,老師父始終不敢確定牆上的文字,於是請來鄉內長輩共同研究。眾說紛紜之際,我接到了伯父的電話,於是帶著孟子、詩經、字典及王羲之的字帖回到老街。幾番解釋之後,大家終於相信牆上文字既非「愛得至所」,也不是「爰得至所」,而是「爰得其所」。
「得其所」語出孟子萬章篇,原係形容池魚快樂悠游之模樣;至於「爰」字則顯然脫胎於詩經小雅斯干篇。斯干篇有這樣的詩句:「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爰」字的意思是「於是」,可以等於白話「在這裡」,後半句意謂在這裡住、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歡笑、在這裡談心。屋主巧妙的將這兩種意境結合起來,告訴過往行人自己是多麼自得於這幢華屋,阿師每次仰觀吳建寅,不由得想見當日儒商駐足大湖口街,顧盼自雄之風采。
店號「建寅」也曾造成誤解,有人依據這兩字,判定湖口老街 興建於歲次甲寅的民國三年,而且這種說法,廣泛地被許多湖口老街 的相關介紹所引用。這個誤解,直到阿師發現「吳建寅」店印之後,才獲得澄清。建寅是吳木清創辦花生油事業所用的店號,據吳木清之子吳永全的說法,吳木清特別酷愛「寅」字,因此廣泛地使用「建寅」或「寅春」等詞。阿師推想,建寅與寅春二詞是傳統文人書畫落款時長用的月份代稱,所謂建寅與寅春意指正月,也就是一年充滿生機的開始,店號建寅自然表現出對於商業蓬勃發展的憧憬。吳木清於一九一九年建成目前湖口老街 二百二十八號及二百三十號兩間店面,前者是行銷部,後者則作為工廠的油車間。只是當年吳建寅的花生油事業只經營了一年,便因策略不當,發生財務問題而停業。吳木清停業之後,在老街住了三、四年,落寞地返回祖屋羊喜窩居住。
吳木清原係一介書生,商業本來就不是他的專長,在羊喜窩沈潛十年之後,另購湖口老街 二百一十及二百一十二號今宅居住。此後,他和羅漢雲、張慶添及黃作仁組成「湖口吟社」,並且經常與新竹地區的詩社筆會聯吟。羅漢雲與其弟景輝;張慶添書文俱佳,係張六和族人,即目前本鄉鄉公所主任祕書張福普之尊翁;黃作仁代書為業,曾任湖口鄉長,酷愛吟詩及造屋,風格獨特且號稱全街建材最好的老街二百0五號房屋,即為其親自監工起造者。
阿師曾在無數個清晨、黃昏與雨夜金黃的街燈下,從靜謐的長廊仰觀「爰得其所」。從經商到吟詩,吳建寅與吳木清的經歷,不就是湖口老街 的寫照?吳建寅築成於大湖口街繁華鼎盛之時,然而花生油並未讓不諳生理的吳木清獲利,也沒有讓他實現一個企業家的夢想;而羊喜窩十年沈潛之後,在湖口吟社的匾額下,與年輕文人的酬唱應合中,他必定深自驚歎「爰得其所」。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用這樣的心情,將那顆「吳建寅」店印,蓋在建寅書屋的章程上,重新捕捉「湖口吟社」的光采。
-----------------
「爰淂所」三個字一看就很八股,就寫在蘆竹鄉坑子村頂社兩幢林家古厝的院門門額上,在詢問林家子媳均不得其解後,只能把疑惑充當家庭作業。
「爰淂所」,「爰」係自詩經小雅斯干篇,「築室百堵,西南其互;爰居爰處,爰笑爰語」,有「於此」、「在這裡」的白話解。另「淂」字,俗字通「得」;「得其所」則是出自孟子萬章上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形容魚兒自在悠遊的感嘆。
所以林家古厝院門上「爰淂所」的意思,可以譯解為白話的「在這裡安身立命,如魚一般的自在悠游」,且林家古厝「爰淂所」以「淂」作「得」,呼應「如魚得水般自在悠游」更是絕佳的妙喻。而在新竹湖口老街228號的「吳建寅」宅,亦有「爰得其所」的宅稱,是2000年經湖口羅烈師先生考證其中典故的。
319旅行事誌----爰得其所--桃園縣蘆洲鄉坑子村頂社林家古厝-德門居 - https://goo.gl/WtEGwS
名稱:爰得其所 地址:新竹縣湖口鄉湖口老街228號
「爰(ㄩㄢˊ)得其所」四字,分別出自於「詩經.小雅.斯干篇」以及「孟子‧萬章篇」
「爰」是「在這裡」的意思;「得其所」則本是形容魚兒快樂悠游的樣子,亦可解釋為「於是」的意思
合起來便是「於是在這裡安身立命」,亦即屋主吳木清(建寅)形容自己決心
-----------------------------------------
錢文
楚國金版雖多鈐有文字,但並不是全部,也有無印金版,1979年安徽壽縣曾出土8件,整版重258.05-268.5克。
金版上的很多錢文的釋讀還沒有定論。由於早期出土金版中整版的較少,曾有對整版金版上有幾個戳記的討論,但隨著整版金版的大量出土,戳記已被證明僅是一種標記,並無定數。
以下羅列《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一書、《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一書和黃錫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釋文校訂》一文中各錢文的幾種釋讀:
鑄造年代
楚金版的鑄造年代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金版在安徽壽縣大量出土當與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國都東遷到壽春並命名為「郢」有關,但由於「郢」是東周時期楚國國都的代稱,郢爰的鑄造並不是始於前241年。自楚昭王遷都至鄀時就稱其為「鄢郢」,今湖北江陵被《漢志》稱為「故楚郢都」,戰國楚頃襄王時楚都被秦攻破,楚王逃至位於今河南淮陽的陳城,也稱陳為「郢陳」,再到楚考烈王遷都壽春,還是稱「郢」。湖北江陵、河南扶溝等地郢爰的出土也證實了郢爰在遷都壽春之前便有鑄行。「陳爰」當為前275年遷都陳後鑄造,陳本來是一個小國,曾被楚多次滅國,在當時已是楚國城邑。「專鋝」的「專」也是地名,在魯國東部,該金版當為楚考烈王八年滅魯後所鑄。因此,金版的鑄行時間應始於不早於公元前三世紀過多的時間。多地曾出土西漢時期泥郢爰、陶郢爰,說明至西漢,金版仍有使用。
銀版、鉛版和金銀餅
除了金版,在已出土的同時期楚國文物中還發現了與金版相近的銀版、鉛版和金餅。銀版為戰國時期楚國白銀稱量貨幣,鄭家相《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中收錄有一枚傳說出土於安徽壽縣的郢爰銀版,呈長方曲版狀。金餅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黃金稱量貨幣,多為圓餅形,也有近似於方形的,有的表面還帶有刻文,發現的多已在入土之前就貝切成了碎塊。銀餅為戰國時期的,呈圓餅狀。
圖集
==================
中國社會史 - 梁庚堯 編著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uNvb5V
《小爾雅集釋》箋記(不定期更新)
By Philip Wong, chineseandlinguistics.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莽,大也。
王煦引《說文》:「莽沆,大水也。一日大澤。」莽沆為大水,此乃引伸義也,莽之本義應為草。《小爾雅.廣言》:「莽,草也。」《玄應音義》卷十二「榛莽」注引《說文》:「木叢生曰榛,眾草曰莽也。」又引伸為大。漢語多功能字庫:「莽的本義是草叢,古時野外的草叢一望無際,深遠遼闊,《左傳.哀公元年》:『暴骨如莽』,杜預註:『草之生於廣野,莽莽然,故曰草莽。』故莽引申有大、廣闊、深遠義。」蕪本義為草,又有豐義,同從無聲字如幠又有大義,是其例,詳彼條。
蔡,法也。
王煦引《尚書.禹貢》「三百里蔡」以釋此條,非也,且誤記《史記集解》馬融注為《史記正義》鄭玄注。《史記正義》引馬融注:「蔡,法也。受王者刑法而已。」訓蔡為法,非也。胡世琦引《尚書》鄭注:「蔡之言殺,減殺其賦。」讀蔡為殺是也,蔡殺上古音同在月部,然不如釋蔡為放於義為長。《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杜注》:「蔡,放也。」《釋文》:「上蔡音素葛反。《說文》作X,音同,字从殺下米。」故胡世琦曰:「是蔡又音殺,放流亦刑法之一也。」以《杜注》釋「三百里蔡」正合。《禹貢》下言「三百里流」,流亦放也,與蔡為放相對,亦可證此說。
蔡何以訓法?胡世琦曰:「是蔡又音殺,放流亦刑法之一也。」然《禹貢》孔疏云:「蔡之為法,無正訓也。」《小爾雅今注》:「典藉訓蔡為法僅此一例。」即以蔡為放,終覺於義未安。上已證蔡通殺,而殺又通術,術訓法則為雅詁。《墨子.非儒下》:「親親有術,尊賢有等。」孫詒讓《墨子間詁》引王引之:「此即中庸所謂親親之殺,尊賢之等。今云親親有術者,殺與術聲近而字通也。」《說文約注》引餘炯之說:「杀即古文殺字,杀從乂朮聲。」術又從朮得聲,故殺得以通術。《禮記•文王世子》:「公族之罪,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所以體百姓也。」《鄭注》:「術,法也。」《禮記•祭統》:「尸亦餕鬼神之餘也,惠術也,可以觀政矣。」《鄭注》:「術,猶法也。」古代恆以「法術」二字連言,因二字義同也。
爰,易也。
諸家引《左傳.僖公十五年》「作爰田」以證此條,非也。如訓爰為易,則作爰二字同為動詞,似非的詁。《左傳》之「作爰田」,《國語.晉語三》述此事作「作轅田」,《漢書.地理志下》云「孝公用商君,制轅田,開仟伯。」「爰田」概即休耕地。
1.《說文》:「𧻚田,易居也。」
2.《漢書.食貨志上》:「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為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
3.《漢書.地理志下》顏注引孟康:「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
4. 許師子濱釋《左傳》「作爰田」,云:「『袁田』即『爰田』」,就像日本學者好並隆司所說,它是『用於休閒期的田地』」,又云「都是指那些需要按照一定規律輪番耕種的田地。」
此即輪耕法,輪耕之法見上引《漢書.食貨志上》。「作爰田」之「爰田」,概即《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之「原田」。楊注:「原田即《說文》之『𧻚田』,原、𧻚古韻同部,聲亦相近,得通用,今謂之休耕地。」諸家說「爰田」,以易訓爰,非也;然以「爰田」為輪耕法之休耕地則然,亦與「原田」之義暗合。
《漢書.地理志下》:「孝公用商君,制轅田,開仟伯。」制對開,轅田對仟伯,轅田及仟伯應同為名詞。仟伯為並列結構,轅田概為偏正結構。爰田即原田。《說文》:「豲,讀若桓。」從原聲之字通從桓聲之字,是原田即《說文》之「𧻚田」,𧻚爰同在《廣韻》「原」小韻,故爰可通原,爰田即原田。爰田、原田、轅田、𧻚田,一也。爰田為何有休耕地之義?概爰之言緩也,《玉篇》:「緩,遲緩也。」休耕地即遲緩不耕之田。「作爰田」之「作」,起也,「作爰田」即「起爰田」,言晉惠公起用休耕地以賜國人也。
諸家以「爰田」以證此條,然爰田之爰不得訓易,則此條仍欠一語例。《尚書.盤庚上》:「我王來,既爰宅于茲。」《群經平議》:「爰之言易也。《僖十五年左傳》:『晉於是乎作爰田。』《服注》:『爰,易也。』既爰宅於茲,言既易宅于茲也。」爰自可訓易,然不適於彼處矣。爰宅,即易居;爰,易也,動詞;宅,居也,名詞。《大雅•崧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宅自可用作名詞。爰訓易,爰通換也,《小爾雅集釋》下「換,易也」條言之備也。
(《左傳.莊公三年》:「夏五月,葬桓王,緩也。」章太炎《左傳讀》:「緩至七年始葬,情理所無。《公羊傳》云『改葬也』。蓋緩本借為爰。《僖十五年》『爰田』。《服注》:『爰,易也。』《小爾雅.廣詁》同。《書.盤庚》『既爰宅于茲』,義亦同。『海鳥爰居』,能避風而他適,是亦易居之義也。然則爰者,即爰土易居之訓,正謂改葬也。」楊伯峻《左傳注》:「說雖辯,恐非左氏義。」)
--------------------
爰田 — 謂變更舊日田土所有制, 以公田賞賜眾人。 也稱轅田。 《左傳‧僖公十五年》: “ 晉 於是乎作爰田。” 孔穎達 疏: “ 服虔 、 孔晁 皆云: ‘爰, 易也。 賞眾以田, 易其疆畔。 ’” 楊伯峻 注: “ 晉惠 既以大量田土分賞眾人, 自必變更舊日田土所有制。 所賞者眾, 公田恐難以滿足, 又不能不開阡陌以益之。”舊說認為是古代按休耕需要而施行的一種土地分配制度。 《漢書‧地理志下》: “ 孝公 用 商旨 , 制轅田。”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三年爰土易居, 古制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