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冶子,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制劍鼻祖。 據《越絕書》記載,他曾為越王允常制了五把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為楚昭王制了三把寶劍:龍淵、泰阿、工布。 其女兒名為"莫邪",而"干將"為其女婿。 干將、莫邪這二把劍就是其女兒、女婿製成。
楚昭王把相劍師風鬍子召來,詢問他說:"我聽說吳國有幹將,越國有歐冶子,這兩個人生得與眾不同,冠絕當世,天下從來未曾有過這樣的人。 他們的精神真誠,上與天相通,下化為堅強的志氣和驚人的作為。 我想把全國貴重的寶物都交給你,希望你通過吳王去請這兩個人為我鑄造鐵劍,你願意嗎? "風鬍子回答說:"願意。 "於是,楚昭王派遣風鬍子到吳國去,拜見歐治子和幹將,請他們鑄造鐵劍。
楚王派遣风胡子到吴国去,拜见欧治子和干将(示意图片:[明] 仇英画作局部)
楚昭王派遣風鬍子到吳國去,拜見歐治子和干將(示意圖片:〔明〕仇英畫作局部)
歐冶子和干將就開鑿茨山,排幹溪水,採掘出精粹的鐵石,鑄成三把鐵劍:分別名為龍淵、泰阿、工布。 鐵劍鑄成之後,風鬍子將它們送給楚昭王。 楚昭王看到這些劍上所顯現出的精氣,大為高興,就接見風鬍子,問他:"這三把劍各象法什麼? 各叫什麼名字? "風鬍子回答說:"第一把叫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
楚昭王又問:「為什麼叫龍淵、泰阿、工布? "風鬍子回答說:"想知道龍淵劍,就察看它的神狀,龍淵劍的神狀就像攀登上高山、居高臨下地對著深淵一樣;想知道泰阿劍,就要察看它的文采,泰阿劍的文采高峻深厚,如同流水的波紋一般;想知道工布劍,也要察看劍身出現的文采,工布劍的文采由紋理間起,到脊背處就看不見了,像珍珠卻又不能鑲在衣服上,文采斑斕如流水一樣不斷絕。 ”
晉鄭王聽到后就來求取這幾把寶劍,沒有得到,於是興兵圍攻楚國都城,包圍了三年還不撤兵。 城內糧倉里的糧食吃完了,兵庫中的武器裝備也耗費殆盡,而楚昭王身邊的親信、大臣和賢士們也沒有辦法解圍。 於是,楚昭王就手持泰阿劍,登上城樓,親自指揮作戰。 結果,晉國三軍大敗而退,士兵都心神迷亂,血流千里,猛獸紛紛跑來觀望,江水為之迴流播揚。 晉鄭王為此急得頭髮一下子全白了。
楚昭王大為喜悅,問風鬍子:"這是寶劍的神威? 還是由於我的勇力呢? "風鬍子回答說:"是寶劍的神威,但也得助於君王的神勇。 "楚昭王說:"寶劍只是鐵鑄造的,原本能有這樣的精氣神威嗎? "風鬍子回答說:"時代不同了,是時代使它具有這樣的神威。 在軒轅、神農、赫胥氏的時代,用石頭作兵器,揀取折斷的樹木搭成棚屋,人死了就把土堆在屍體上安葬。 這是神聖的君主教導人們這樣做的。
楚王大为喜悦,问风胡子:这是宝剑的神威?还是由于我的勇力(示意图片:〔宋〕李唐画作局部)
楚昭王大為喜悅,問風鬍子:這是寶劍的神威? 還是由於我的勇力(示意圖片:〔宋〕李唐畫作局部)
"到黃帝的時代,用玉石製作兵器,有意識地砍伐樹木來建造屋舍,人死後挖地土葬。 玉石,是神奇靈異之物,但這也是遇到了聖德的君主,才教導人們這樣做的。 禹的時代,用銅鑄造兵器,還用銅製成工具後去開鑿伊闕,疏通龍門,將江河之水引導向東,流入東海。 當時,天下順暢太平,於是修治宮室,這難道不是依賴聖明君主的力量嗎?
"在現在這個時代,鑄造鐵的兵器,用武力來威懾控制軍隊。 天下聽到後,沒有人膽敢不歸順屈服的了。 這就是鐵制兵器的神威,也正表明君王具有聖明之德啊。 "楚昭王聽後說:"我明白了。 ”中国历史上的名剑:你知道它有多厉害吗? | 春秋战国 | 欧冶子 | 制剑鼻祖 | 越绝书 | 越王允常 | 楚昭王 | 风胡子 | 龙渊 | 泰阿 | 工布 | 希望之声 https://bit.ly/39nRkhn
吳王夫差劍/鑄銘:“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e8hn8U
十大名劍/越王八劍/黃帝時代 軒轅劍/歐冶子,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真實的歷史中,並沒有一把名為「軒轅劍」的寶劍/九大名劍,皆出自西平。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摯情之劍)。九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CUxZYY
鸟虫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青銅器銘文(越王勾踐劍銘)鳥蟲篆,篆體之一,又稱“鳥蟲書”,其筆劃屈曲如蟲,畫首或飾以鳥狀而得名。
越王句踐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1999年中國國慶日後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屬春秋時代末年青銅文物,相信為越王句踐所使用。
該劍身長不足1米;長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劍面鑄有黑色菱形暗紋,護手正面鑲藍色琉璃,背面鑲綠松石花紋。劍首為圓箍形,內有11道同心圓圈。劍身整體經過硫化處理,耐腐蝕性和強韌程度得到極大地提高,說明中國古人在金屬的冶煉和表面處理方面的技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該劍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技術,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
關於越王之劍為什麼出現在湖北境內,有多種解釋。有些歷史學家推測時楚國滅越國之後,此劍作為戰利品被楚國收藏,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出土此劍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懷王時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種更為世人接受的說法,認為越國曾經和楚國聯姻,此劍為越國公主陪嫁,來到楚國,後世楚王將此劍賜予大臣,後來被人所發現。
銘文
刻字解析
其劍身刻有鳥蟲書銘文「戉王鳩淺」和「自乍用鐱」,經學者唐蘭考證意即「越王句踐,自作用劍」。
其他
另外,同墓亦曾出土與越王句踐劍極為相似的一把銅劍,長60.6厘米,只是沒有銘文,現該劍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越王劍實際上有很多,當時春秋晚期,吳越交戰,越王曾尋鑄劍大師歐冶子到越地鑄劍。現在出土的越王劍有四把,其他的分別是越王者旨於賜劍、越王不壽劍、越王州句複合劍。這四把劍曾經一起在南京博物院一起展出。不過從文物價值來看,越王句踐劍更為知名,稱其為「天下第一劍」主要是因為這是句踐的「自用」劍。在劍身上有八個美麗的篆文,而且這種篆文是經過特別美化的,稱為「鳥篆」。篆文當時能夠明確認出來的只有六個字「越王**自乍用劍」,只能說明為越王用劍,越國有十個越王,但究竟是哪一位越王呢?考古現場專家方壯猷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是楚國派到越國的「越奸」,最後被封為越王。不過,古文字專家唐蘭卻認為,這兩個字是「鳩淺」,是「句踐」的通假字。這個觀點最後也得到了其他專家的認同。越王勾踐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HU6wM5
----------------------------------------
天下第一劍 -- 越王勾踐劍
1965年12月,中國考古人員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距春秋時代的楚國別都紀南城故址約五公里處)的1號楚墓中,於墓主的遺骸左側,發現一個黑漆木的劍鞘,內有一把長劍,拔劍一見,現場人士無不驚訝於此劍雖已深埋地底約2400年,卻不見私毫鏽蝕痕跡。劍身上明顯可見「戉王鳩淺」及「自乍用鐱」兩行八個字的鳥篆銘文,請教於考古學家兼古文字學家的郭沫若,經其研究後,譯出其意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原來這就是春秋時期,以「臥薪嚐膽」聞名於世的越國之君勾踐(同句踐;生前不詳‧西元前496~464年在位)的劍。
劍為「百兵之君」,勾踐愛劍,更愛請人專為其鑄劍,先秦古籍《拾遺記‧卷十‧昆吾山》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這把出土於楚墓中的劍,是否屬於上述名劍之一?謎也。因劍身上未見劍名,所以,考古學家以人名定其劍名為「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把長55.6釐米、寬4.6釐米的青銅劍,劍身滿佈黑色菱格紋;
劍格處花紋是正面內嵌藍色琉璃,背面內嵌綠松石;
劍首為圓錐體底座,內鑄有精細的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圈,圓圈中還刻有細繩紋;
對於這把劍,考古人員為其鋒利度做了測試,沒想到千年劍刃,輕易地一次就劃開了26張白紙。還有位人士,將自己的一根頭髮飄落於劍刃處,立即斷為兩截。以一根頭髮的寬度為七絲(絲是一種度量單位)相較,「越王勾踐劍」的彎曲度不到十絲,令人嘖嘖稱奇於古人竟能將劍鑄成如此之直。考古人員因此讚譽此劍為「天下第一劍」。
屬於春秋晚期的劍,古人是如何能製成千年不鏽,又鋒利異常的劍呢?經專家分析成份的結果,古劍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16%~17%,其它成份還有錫、鉛、鐵、硫(硫化銅可防鏽)等,並且,劍身還鍍有一層含鉻金屬。不同部位的成份比例均不相同,如劍脊處少加些錫(不易折斷),劍刃處則多加些錫(使其更鋒利)。
中國歷史上,夏商周的周朝,分為西周與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與戰國兩部份,勾踐的越國屬春秋,楚國是屬於戰國,為什麼「越王勾踐劍」會在江陵望山的楚國墓中呢?有兩種臆測,一說可能是因為楚國滅了越國,這把劍成了楚國的戰利品,因緣際會地到了1號楚墓墓主之手,成為鍾愛之劍,因而有了成為陪葬之物的命運;另一說是因為勾踐將女兒嫁與楚昭王為姬妾,寶劍成了陪嫁之物,爾後又因某因素,輾轉送給了墓主,此劍之巧奪天工,削鐵如泥,深獲慕主喜愛,至死永不離,於是,陪葬主人,同埋地下。
所幸,1965年,為了配合湖北省荊州地區漳河水庫渠道建設工程,「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才得以發掘出四座楚墓,望山1號楚墓便是其中之一,出土陪葬物多達600多件,「越王勾踐劍」因此重見天日,讓人見識到2400年前中國古人的智慧與當今仍難比擬的工藝技術。
----------------------------------------
青銅劍始於商代。
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
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公分。
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
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西漢以後,鐵制兵器發展完善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才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
中國古代由青銅制成的劍身很薄,質地脆,很容易折斷,只適刺殺而不適劈砍,因此當時人們把劍稱為"直兵"。
和秦始皇同時期的西方世界,還沒有呈現能超過30公分的銅劍,而兵馬俑里發現的那些古青銅劍,均都將近1米長,至今寒光逼人。
秦·青銅劍
青銅劍-鋒利和柔韌完美聯合1965年。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望山的戰國墓中發現一柄青銅劍,這把長55.6公分、寬5公分的劍浮現精美的流線形,擦去浮塵後,劍身通體裝潢的黑色菱形花紋像星光一樣閃耀,劍格以綠松石和極珍稀的藍琉璃,鑲嵌出雲紋和獸面紋,劍柄處刻著8個鳥篆體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雖在地下沉埋超過兩千多年,出土時卻絕不銹蝕,寒光熠熠,儼然有水溢冰釋之感!
科學家發現劍的中脊和兩刃是用兩種不同成分的青銅鑄接而成,劍刃堅硬而鋒利,劍心卻有很強的韌性。這剛好印證了傳說中的"復合劍"確有其物。
用低錫青銅製作韌性好的劍脊,而用高錫青銅來製作高強度和高硬度的劍刃,再把二者用一種十分巧妙的卯榫結構連成一體。
眾所周知,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即古人所說"三金")的合金,其中錫是影響合金硬度的主要因素。含錫量高則性較脆硬,含錫量低則性較柔韌。
就鑄劍而言,要求劍堅硬而鋒利,就須提高含錫量;要求劍柔韌不易折斷,就須下降含錫量。這是個很不好解決的技術,如無超卓的技術,就難以鑄造出既鋒利又不易折斷的青銅長劍。
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青銅時期,大都流行短劍而極少見到超過50公分的長劍,古埃及、兩河流域、希臘和羅馬莫不如斯。
在歐亞大陸的草原地帶,從黑海北岸直至蒙古草原,曾盛極一時的所謂"斯基泰式"銅劍(中國學者多稱之為"北方法銅劍"),更無一例外都是短劍,長度一般在30公分左右。
那麼,這把長劍是如何鑄造的呢?
《考工記》只記載了一句"黃白雜則堅且韌",所謂黃,就是青銅,白就是錫,怎麼個雜法?比例是多少最適合?這恐怕才是鑄劍大師真正的秘訣所在。
東周時代的鑄劍師,恰是通過巧妙地把持劍體不同部位的含錫量,從而制出剛柔相濟的青銅復合劍。
可惜,縱然今天我們可以剖析出它們的比例,卻再也無法完全複製那種精絕的工藝。
隨著鑄造技術的先進,銅劍的長度繼承增添,到戰國晚期長約70公分的劍已不常見。
戰國末年竟然出現了長達80~90餘公分的青銅劍,有機會去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你就可以看到那些至今表面黑亮、鋒利異常的長劍,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歐冶子、干將、莫邪,這些鑄劍師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到現在為止,流傳於世的銅劍的表面處理工藝,還是一個無法破解的謎。
你可能察看到過,出土的那些戰國銅劍,表面都有一種深綠色和灰玄色,這可不是因為接觸空氣銹蝕的結果。這層表面,從它製造完成就是這樣,雖經地底湮沒兩千年,卻沒有涓滴轉變,更是沒有一絲銹跡。
可以確定,劍表面經過了某種特殊處理,從而使劍體得到良好掩護,並使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試驗室的檢測揭示,其表層硬度比深層高出許多,而且遠超越一般銅劍的表層硬度)。
學者們揣測這些劍鑄成後,可能進行過特別的表面處理,使器表天生一個復蓋層,異樣堅硬而不銹蝕,既明顯提高性能,又起到防腐化的作用。
但詳細是用什麼方法卻始終無法斷定,對其中一些銅劍的檢測分析揭示,其表層組織中含一種叫三價鉻化物的東西,但對另一些銅劍的檢測分析卻結果不同,其表面是一層土漆和二氧化矽所形成的高聚物塗層,即生漆漆膜。
到底是哪種成分,讓這些寶劍歷經幾千年依然冷氣逼人,至今還是個謎團。
幾千錘還要幾百煉。青銅劍兩千年不折,秦始皇陵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公分劍身上有8個棱面,極為對稱平衡。它們歷經2000年,從地下出土,卻無蝕無銹,光潔如新。
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塗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一發現即時震撼了世界,因為這種銘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進步工藝。
據說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較龐雜的裝備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做到。秦人的鍛造程度之高,真是不堪設想。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這些青銅劍的韌性異常驚人。有一口劍,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曲折度超過45度。當陶俑被移開的一霎時,奇觀發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天然還原。這精湛的鑄劍技藝,令人膛目結舌,卻不知為何。
吳王夫差劍,春秋晚期(吳王夫差在位22年,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通長58.3公分,身寬5公分,格寬5.5公分,莖長9.4公分。
青銅劍鑄造工序
(一)制範,劍範多用泥塑造,而後放入窯中經火烘乾,再加修整。制範以銅劍的器形設計為根據,而銅劍器形是否可能達到設計請求,規整而諧調、勻稱而雅觀,則決定於制範是否精細。
(二)調劑,鑄劍的材料是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的合金。劑即劑量,指青銅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時寫作"齊"。熔煉青銅之前,須根據合理的配比法則,對銅、錫或銅、錫、鉛等原料進行調配,稱作調解。
這是決議銅劍性能的要害環節。《考工記:攻金之工》所記"金有六齊",標明了六類銅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類為:大刃即劍;叁分其金而錫居一,指青銅合金作四等分,銅(金)占三分(75%),錫占一分(25%)。
《考工記》"六齊"只表明了青銅合金中最主要的兩種成分--銅和錫,而銅實物中常含有少量鉛及其餘一些元素(鐵、鋅等),因之,六齊的銅錫配比法,大略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銅合金中銅和其他非銅元素的比例。
研究者對如此配比的銅劍,作了機械性能和硬度實驗,證實其存在很好的強度和硬度。
(三)熔煉,原料調配就緒後,將之裝入坩鍋煉。
熔煉的目標是將銅、錫、鉛等原料熔液體,同時也進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雜質,如附著於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鐵等其他金屬元素,使合金精純。
《考工記》對此有較詳記述: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黑濁氣是原料上附著的木炭、樹枝等碳氫化合物焚燒產生的。黃白氣重要是熔點低的錫先融化產生。
(四)澆鑄,將熔煉成熟的青銅液體灌溉入劍范,俟其冷卻、凝固,銅劍就成形了。
(五)加工,範鑄出來的銅劍僅是一個坯件,卸去鑄范後,還須進行如下的修治加工:刮削揣摩,使其名義平坦光滑;裝飾,如在鑄成的花紋溝槽中鑲嵌琉璃、綠松石,或嵌錯紅銅絲、金絲、銀絲,甚至進一步在器表刻鏤花紋;安裝附件,配齊劍具;砥礪開刃。
千萬別忘了淬火。否則,你鑄造的"寶劍"跟古羅馬劍一樣得刺一下踩直了持續用(註:彼時完善的青銅劍鑄造技術,傳至今日已然失傳)
古人做得出來,現代人做不出來!巧奪神工的中國古代鑄劍術。-歷史,中國古兵器,中國考古 微信上的中國 - https://goo.gl/sCTJm4
----------------------------------------
勾踐劍千古之謎
1984年的一天,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貴賓室裡,聚集了文物考古和冶金方面的許多專家,他們正在看一個有意義的試驗:桌上平鋪著一疊紙,足有二十來層,有人小心翼翼地從包裝盒中取出一柄2500多年前的青銅短劍。陽光透過玻璃窗,照的銅劍寒光閃閃。只見他用劍鋒在紙上輕輕一劃,那些紙立即被齊刷刷地割成兩半。人們禁不住連聲說:“真鋒利!”
那麼這柄劍是怎麼得來的,它的主人又是誰呢?
1965年12月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它的長度有55.6厘米,插於黑漆劍鞘裡。當人們將它從劍鞘內抽出時,頓時有一種寒氣逼人的感覺。只見劍身呈紫黃顏色,毫無鏽斑,其光亮、色澤如同新鑄成的一般。仔細一看,劍身還佈滿略顯黑色的菱形紋飾,劍格正面用藍色琉璃,劍格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花紋,在靠近把手的部位,有兩行用金絲鑲嵌的鳥篆文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這說明它是越王勾踐的青銅劍。
對於越王勾踐,大家一定不陌生,他為了雪恥復國,臥薪嘗膽、發奮圖強的故事在中國傳頌了兩千多年,也使許多人從中受到激勵。勾踐所在的越國地區原本就有質地精良的銅、錫和非常發達的青銅冶鑄技術,當今浙江著名的旅遊勝地——莫干山,就是因為傳說中的鑄劍名師干將、莫邪夫婦曾在那裡鑄劍而得名。越王勾踐為了強兵強國,著力發展兵器的冶鑄,所以才能有這麼精良的銅劍問世。
要說銅劍的精良,還有一個大家從銅劍表面看不到的複合金屬工藝。什麼是複合金屬工藝呢?簡單地說,就是這柄劍是用兩種不同成分的銅合金鑄成的:為了使劍韌性好,不容易折斷,劍脊部的銅中少加一點錫。而為了使劍的刃部鋒利,就在刃部的銅中多加一些錫。一把劍用兩種合金,因成分不同,熔點也不一樣,怎麼鑄造呢?古代的工匠們巧妙地利用了兩種合金在溫度上的區別,即先澆鑄含銅較高、熔點也較高的劍脊,然後再澆鑄溶點較低的劍刃,於是兩種合金就複合成一體了。使銅劍既堅韌又鋒利。這種金屬複合工藝,堪稱是中國古代工匠的一大創造,領先世界2000年。
講到這裡,不知留心的讀者是否注意到這麼一個問題,越國位於浙江,怎麼越王勾踐的寶劍卻是在湖北江陵的一個楚國貴族墓中出土了呢?這涉及楚、越兩國的關係,對此曾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和探討,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於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再一種意見是戰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究竟是哪種原因呢?目前還不能下結論,但我傾向於後一種說法。
巧的是這柄珍貴的銅劍正在北京“坐客”,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湖北出土文物精粹”展中能一睹它的光彩,展覽將於1月10日結束。需要提醒大家一句的是,由於這柄劍太珍貴了,於是市場上出現了高仿品,外觀上幾可亂真,千萬別上當受騙。(齊吉祥)
2003年10月18日,值南京博物院院慶70週年,越王勾踐、者旨於賜、不壽、州句4代越王之寶劍,在跨越2500年時空之後,團聚於南京博物院。院長徐湖平表示,4代越王之寶劍同台展出實屬難得,在國內外還是第一次。其中,不壽劍、州句複合劍均由台灣收藏家龔欽龍先生提供,越王勾踐劍與越王者旨於賜劍則是南博從湖北博物館和浙江博物館借調過來,從而有了這次越王名劍"四世同堂"的盛況。
劍用於實戰以後,吳、越、楚國成為春秋末期的產劍名地,出現了一批馳名於世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莫邪、干將等,其中"越王劍"體現了當時短兵器製造的最高水平,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其鑄造工藝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勾踐劍千古之謎- deary的日誌- 網易博客 - https://goo.gl/CXV9Pr
-------------------------------------
越王勾踐的青銅劍千古不銹之謎:越王勾踐劍價值
2014年12月01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562 次
越王勾踐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製作工藝
我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製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發生銹蝕的途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條: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發生銹蝕,生成銅鹽;在潮濕的條件下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等。
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該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這座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銹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二。
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三。
此外,還有三點證據可以證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第一,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不是絕對的沒有生銹,只是其銹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該劍出土後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銹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第二,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件青銅劍,這三件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相對說來它們所處環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踐劍,但是它們的銹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例如,出土於該墓頭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頭部所對的槨室)、編號為T109的青銅劍,素面無花紋,出土時「刃薄而鋒利,保持著耀目的光澤」(考古發掘報告語);出土於該墓邊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身旁所對的槨室)、編號為B127的青銅劍,形制與越王勾踐劍相近,「整個劍身的兩側均滿飾黑色的菱形花紋,非常優美。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鋒利,可與越王勾踐劍媲美。」(考古發掘報告語)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內、被稱為「銅斧之王」的大銅斧,出土於湖北大冶銅綠山古代開採銅礦石的礦井內,表面佈滿了與刃部垂直的劃痕,是一件古代勞動人民實用的採礦工具。由於出土於古代礦井淤泥中,出土時表面仍然泛有青銅的光澤,銹蝕程度也較輕微。第三,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於江陵馬山楚墓,由於該墓的保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佈滿了綠色的銹層。後德俊研究員說,他曾親手保護處理過這件珍貴文物,其銹蝕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出土青銅器基本相同。以上所述均已說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勾踐劍表面上的硫化物,其實是墓室中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產生的。後德俊研究員說,越王勾踐劍出土至今僅做過一次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劍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0.5%、劍格表面的含硫量比較高,達0.9%-5.9%,在劍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檢測出有硫存在。這就說明該劍銹蝕程度的輕重與硫的存在沒有關係。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無法在青銅器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現代文物工作者在保護古代青銅器時從來也未採用過硫或硫化物。
古代工匠們是否在越王勾踐劍的表面採用過硫化處理的工藝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在用劍時,人的手指會經常摸到劍格,從而很快就將該處的硫化銅抹去,既如此,還有必要進行硫化處理嗎?
春秋戰國時期統治者們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況十分複雜。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這就是越王勾踐劍上硫的來源。
越王勾踐劍上的花紋是用金屬錫製成的,這已為現代科學分析所證實。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表面裝飾有多種,採用錫是其中之一,青銅的亮黃色與錫的亮白色相互襯托,耀眼美觀。但錫有兩點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現劃痕,所以只能填在劍身的花紋內;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澤暗淡,失去了裝飾的意義,所以這種方法並沒有被較廣泛的使用,考古發掘中出土這類文物比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於此。幾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館青銅鏡研究所就已經仿製出這種花紋,採用的工藝比較簡單,也毫不神秘。
「千古不銹」之謎
據悉,「湖北楚文化精品展」是在廣東省省委書記張德江和湖北省省委書記俞正聲的共同商榷下推出的,102件(套)展品包括有青銅器、絲織刺繡工藝品和髹漆藝術品等。其中最為矚目的當屬出土於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寶級的文物——「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了。
當工作人員首度開箱亮出越王勾踐劍時,在場記者無不驚歎連連。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劍,居然毫無銹蝕,且依然鋒利無比,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20多層的複印紙,劍從中間「唰」一聲一劃全破。怪不得它是我國收藏的第一號名劍,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而「吳王夫差矛」完全可與「越王勾踐劍」相媲美。矛冶鑄精良,保存完好,矛長29.5厘米,器身遍飾菱形幾何花紋,鋒刃銳利,下部鐫有兩行8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乍(作)自甬(用)」八字,矛身兩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頭。鳥篆銘文越王勾踐劍,屬青銅劍,製作極其精美。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佈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靠近劍格的地方有兩行鳥篆銘文,共8個字——「越王鳩潛,自乍(作)用劍」。
三尺青鋒千次實驗 破譯越王勾踐劍千古之謎
引子:2400年前中國。列國爭雄,烽煙四起。各路諸侯競相製造精密武器。晚期霸主越王勾踐,共有五把青銅寶劍。史書評價:「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39年前,湖北江陵。在望山一號楚墓中的黑漆木箱內,一把青銅劍被人發現。在場文物工作者回憶,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此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經考證,此劍是越王佩劍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劍」、「青銅劍之王」美譽。劍在地下埋藏2000餘年,仍是寒光逼人。現雖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中,但劍上疑惑仍待破解:勾踐劍為何在墓中被水浸泡2000多年仍鋒芒畢露,寒氣逼人? 絢麗的菱形暗紋如何產生? 勾踐劍古人採用何種精密技術鑄出劍柄上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個同心圓? 許光國,60歲,荊州市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當工人時開始收集古代青銅器殘片、斷件和相關資料,決心攻克千古之謎。
起點:2008年北京奧運之際,將推出2008把帶有編號的「絕版」高仿越王劍。2004年2月5日下午3時,許光國說自己清楚地記得這個時刻。這個年滿六十的老人,用滿佈傷痕的老手把一顆「作舊」後的琉璃牢牢鑲嵌在越王劍上時,他說,他自己也被震驚了。為了這把劍,他說自己耗去了14年的「艱難歲月」。許出身工藝世家,從小對青銅藝術喜愛有加,上世紀70年代供職於一家工藝美術廠。70年代末,許辭職「下海」,開辦一家鐘錶精修門面。許光國坦陳,精修鐘錶的絕活不僅為他現在鑄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且近10年的成功經營還賺了百萬家產,這為後來投資鑄劍,累積了「具有決定意義的資金」。
攻關:三尺青鋒千次實驗,許光國伸出雙手,記者看到了道道傷痕。這是一雙粗糙的老手。看得出來,已被各種化學物質侵蝕過。許說,1990年,他拋下了生意,將精力與家產投入鑄劍藝術中,並在自家開起了小型私人作坊。他的目標,就是做出一把越王勾踐劍,但在當時,許光國還「不敢做」。當年,他鑄造了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把青銅劍。許光國遺憾地告訴記者,那把劍,他「送人了」。在過去的14年間,許光國不停地摸索著鑄劍技術。用他自己的話描述是:功力,從一成、兩成,最終到九成。這些進程背後,是千餘次的實驗,克服「常人無法想像之苦」。為鑄出一把好劍,許光國經常「幾天幾夜不睡」,守在火爐旁,觀察銅液的顏色、變化溫度,每兩個小時記錄下各項反應數據。在許的作坊裡,常年配備著創可貼、創傷藥水與鬧鐘。很多時候,因為睡迷糊了,驚醒過來的他來不及取工具,直接就用手去化學藥劑中撈劍,久而久之,「雙手也就變得不成樣了」。許光國的朋友反問記者:「你看過電視電影裡,那些鑄劍師傅因為對劍不滿意時的神情嗎?老許就是那樣,想不通了就拚命想,還想不通,就用頭撞牆!」
突破:破解五大難點。越王勾踐劍,好就好在劍上蘊藏了大量不為人知的秘密。文物學家認為其中有五項很難突破,許光國一一求解:其一,這把利器上的銅錫配比,特別是劍鋒與劍身上的配比不同,一直以來沒有得到精確的量化數據,這直接關係到寶劍的色澤、氣味等。許光國事後告訴記者,難度其實並不算太大,但需要反覆實驗,與真劍對比,「很費時間,沒人願意幹」;其二,在越王劍的劍柄空端,藏著11道手工刻制的同心圓,在過去的很多年中,這項技術,一直被仿製者們用車床工藝代替著,許光國說「現代氣息太濃了」,他的同心圓間隔最小的只有0.1毫米,這都是憑雙手製造出來的,精修鐘錶時打下的功底幫了他很大的忙;其三,越王劍上的菱形花紋,是多年以來人們在想方設法攻破的謎,許光國在一次研討會上得知這門工藝是一種化學反應時,獨創出了「硫化工藝」,攻下這一難關;其四,許光國用了最近5年的時間,製造出了一種「包漿」,為高仿越王劍穿上了一層2000多年的「衣服」,很好地解決防腐問題。最後,越王劍上刻有「越王勾踐製造用劍」八個金絲字,這八個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譯的。許光國結合「失蠟法」,用尖針精細刻畫,終於完成這一任務。談到這五大難點時,許光國總是只把話說一半,他承認「不願意透露機密」,這是他「一輩子的心血,是命」。在記者的追問下,許光國才就他的「包漿」透露了一個字:鉻。這是一種相當稀有的金屬。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是如何獲知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評價:難得的藝術珍品。2004年3月27日,許氏高仿越王劍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這項民間藝術就此從地下走到檯面。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故宮博物院10多位青銅器專家認為,許光國的仿真品「破解了勾踐劍製作諸多謎團,是難得的藝術珍品」;「型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奇得」,對於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技術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84歲高齡的史樹青為高仿越王劍的打分是:90分。許光國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專家說:除了歷史和良心可以鑒別它的真假外,別無他法。許氏高仿越王劍最終被三大博物館(院)同時收藏。記者瞭解到,這把高仿劍長為56.2厘米,寬5.1厘米,與真劍尺寸稍有差距,許告訴記者,這是他故意為之,其用意在於區別於真劍,避免不法分子「瞄」上它。
商機:牽手北京奧運。談及安全問題,許光國和他的「上司」荊州市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所長常恆,告訴記者:利用仿製文物謀取暴利的違法亂紀者自古有之,如何管理是關鍵,「有關部門應採取措施,把過去被人們認為是消極力量的地下工藝進行規範,讓他們都有機會登上藝術殿堂」。現在看來,他們的提議得到了荊州市的支持。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易法新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僅要支持其發展,還要將其變為產業。常恆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說,目前,該研究所已與北京一家知名企業取得聯繫,欲借2008年北京奧運之際,推出2008把帶有編號的「絕版」高仿越王劍。此後,將不再仿製。許光國估計,一把高仿劍的成本「不高」,但如算上其中蘊藏的知識含量,一把劍的報價應在「3萬元左右」。不過記者查閱得知,複製這類文物需要嚴格的審批手續。越王勾踐劍屬國家一級文物,國家文物局發佈的《文物複製暫行管理辦法》規定:「一級文物的複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後,報國家文物局批准。」
------------------------------------
越王勾踐劍
美麗與智慧並重的西施,若耶溪邊一個浣紗女,在風雲變幻的春秋時期,和越王勾踐聯袂上演美人妙計,幫助越國消滅了吳國,那麼史上到底是否有無西施這個美人,正史中沒有記載,但越王勾踐在《史記》中確有其人,並且兩千餘年後其所配的寶劍還在楚國古墓中出土。
郭沫若參與破譯八字銘文
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正在緊張挖掘之中。當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墓主人的內棺打開,赫然發現在內棺屍首骨架的左側,有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當考古人員將劍從劍鞘中抽出的一瞬間,伴隨著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用16層白紙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紙全部劃破。
這把令人炫目的青銅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外翻捲作圓箍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圓箍最細的地方猶如一根頭髮絲。劍格向外凸出,正面鑲有藍色玻璃,後面鑲有綠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發出幽幽的寒光。劍身上還縱橫交錯著神秘美麗的黑色菱形花紋,精美異常。
最為令專家們興奮的是,劍格也就是護手處有兩行鳥篆銘文。銘文共八個字,當時在現場的專家僅解讀出其中六字,它們是“越王自作用劍”。而中間代表人名的兩個字,是後來經郭沫若等中國古文字研究專家反复推斷,才破譯出他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踐。
三大原因確保寶劍不銹
越王勾踐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鏽斑。它千年不鏽的原因是什麼呢?專家們認為,這主要是這把劍埋藏的環境條件所致。
專家介紹說,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二。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三。
越王勾踐劍可能是陪嫁品
越王勾踐劍如何到了楚墓中,這個謎底至今沒有揭穿。
楚國和吳越曾戰事頻繁,楚國曾俘虜了越王勾踐,很有可能當時的楚王將此劍以戰利品賞給了臣子。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墓中出土的竹簡顯示,墓主人很可能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邵滑,而越王勾踐是作為陪嫁品流入楚國的。
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楚越兩國的關係自越王允常時期開始就很親密,兩國曾一度互為盟友,楚昭王還曾娶越王勾踐的女兒為妃,生下了楚惠王。因此這把珍貴的青銅劍有可能是其女兒出嫁的陪嫁品流入楚國,楚王后來又把這柄劍賜給了邵滑。邵滑死後,這柄劍就殉葬於墓中。
-----------------------------------
中國出土的越王劍有2500年的歷史, 歷史家稱它是越王勾踐所擁有的劍
劍全長: 55.6公分
劍格寛5公分, 中間還有一個一個的同心圓图案
劍柄內鑄有11道同心圓圈, 到了今天的車床技術還沒法做到
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花紋
藍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紋飾
刻"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
這劍流傳多年, 但實驗中二十多張紙, 輕輕一劃便破開,
這劍在1965年湖北江陵市出土, 越王墓為何會到了湖北, 因越國被楚國搣掉, 所以越王逃到湖北. 出土時還劍光閃閃, 甚至可以吹牝斷髮, 春秋戰國時期的劍有一個特色, 劍身從劍柄是有一個弧度, 不是直的, 作用主要是刺入, 這劍身中間造了十一個圓箍, 劍隔, 劍身與劍柄連著那一塊,用了錄松石跟藍寶石是鑲嵌進去的, 劍身有暗菱紋, 戰國的劍都有這特徵, 劍身用鳥篆體刻上, 越王勾踐, 自作用劍, 八個字,
這劍的特點有用化學外鍍的技術, 當時最有名的造劍司名歐野治, 劍造好後會請來相劍司, 但相劍者稱五色中它缺了一色, 所以加了化學外渡, 奇怪的是外渡技術到近代歐洲科學家才發明, 所以這劍證明中國支代已有人掌握這個技術, 只是後來失傳了, 這外渡當然也是為了防鏽, 防腐
此劍一出帶有寒光, 代表非常封利,
當時用作打仗的劍有劍擋, 劍擋刻上迷信的符號, 如雷神,
當時中國有十大名劍: 必提的有兩位造劍名師, 他們本屬同門, 一位是歐冶子, 他在越國一邊, 而吳國則有干將與太太莫邪, 吳王是位劍癡, 一次他命干將用三個月時間幫他打造一把無堅不摧的宝劍, 但銅與鍚的比例一直不對, 他跟莫邪太太談這事, 莫邪就記起他們師父為了鑄劍兩人跳入爐內, 第二天干將發覺太太不在便知大事不妙, 真的走到鑄劍房時, 那把劍終於鑄成了, 但太太莫邪已為劍殉亡,
(註: 鑄劍時人為劍死, 有兩種講法, 迷信傳說, 人的精血會叫劍有靈性; 科學解說, 鑄劍時需要有碳在銅與錫中間作化學作用, 人們已會有人的指甲與頭髮放入爐中, 但碳原素不足, 也可能是戰國時一種巫術, 人身體主要是碳合成, 所以人跳入爐才足夠碳鑄成更堅硬的劍.)
吳王身邊有五把宝劍, 干將莫邪兩劍, 另外三把宝劍是他與師兄歐冶子一同所造, 稱為龍淵劍, 泰阿劍, 與工布劍,
越王手上也有五把宝劍, 那是魚腸劍與 巨闕劍, 兩把都是短劍, 另一把長劍是湛盧劍, 那是一把黑色劍身的劍, 人們叫它作王者之劍, 傳說那劍會認人有靈氣的, 若是暴君那劍不同與你一起太久的,
----------------------------------
勾踐劍千古不銹之謎 揭秘越王勾踐劍發掘始末
2015年09月01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90 次
導讀: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一號楚國貴族墓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考古人員在墓主人身體的左手邊,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劍全長為55.6厘米,其中劍身長45.6厘米,劍格寬5厘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繩纏縛,劍首向外形翻捲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經研究人員考證,此劍即為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劍。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這一歷史時期,列國爭雄,峰煙四起。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諸侯國一百四十多個。湧現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春秋晚期的著名軍事霸主。
春秋時期,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爭,各諸侯國不斷改進和大量製造各式各樣的武器。各國都擁有一批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地處長江下遊的吳國和越國,由於近海,陸地上水網縱橫,不利於車戰,因此步戰及近戰利器——青銅劍便成為兵器中之翹楚。春秋晚期,吳、越兩國湧現出諸如歐冶子、干將、莫邪等當時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鑄劍能手。吳、越鑄造的名貴青銅劍,堅韌鋒利無比,威披天下、聲震各諸侯國;這些名劍被載入史冊典籍《吼山勾踐石刻像》,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無論鑄造工藝還是實戰價值,均堪稱中國寶劍鑄造史上輝煌的巔峰。
越王勾踐劍發掘過程
2500年過去了,這些冠絕華夏的春秋奇寶、青銅利劍被塵封土掩,匿跡於歷史的漫漫風煙之中。千古名劍何處覓影蹤?這就不能不提到當時的楚國。楚本是江、漢流域的一個蠻族國家。西周時,楚在南方崛起,活動在丹陽(今湖北秭歸)一帶,成為周王室的勁敵。公元前689年,始建都於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楚國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經常對鄰近諸侯國發動戰爭。先後滅了45個諸侯國,在"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中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霸主角色。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昔日的強大王國終於被歷史的塵土掩埋。人們對它的瞭解也僅僅局限於歷史書中為數不多的記載,對它的經濟、文化具體面目以及它與長江下遊吳、越等鄰國關係的認識,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20世紀的今天,隨著湖北江陵望山沙塚楚墓群的發現,考古學家的小鏟子又將塵土掩埋的歷史重新揭示了出來。
湖北江陵地區位於長江中遊古雲夢澤畔,西臨鄂西山區,東接江漢平原,南瀕萬里長江,北通遼闊中原,控江帶湖,形張勢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戰國時這裡曾是楚國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冬,湖北省荊州地區漳河水庫(今屬荊門市)開展清理河道工作,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湖北省博物館等有關部門配合工程進行文物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經江陵縣境內的紀山西麓和八嶺山東麓一帶工程範圍內發現大大小小古墓50多座。其中的望山四號墓是湖北省首次發現的較大型楚墓。由於江陵地區地下水位較高,墓坑積水較多,土質情況不良,坑壁極易崩塌。而且時逢冬季嚴寒,常有雨雪,給發掘工作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考古工作者們頂風冒雪,群策群力,自1965年旬10月中始,至1966年元月中旬止,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便順利完成了田野間的發掘工作,共計出土文物2000餘件。望山沙塚楚墓的發掘,是湖北境內採用科學方法對楚墓進行的首次較大規模的發掘。這次發掘中最驚人的收穫是一柄寒光閃閃的青銅劍。此劍的出土,震動了海內外史學界與考古學界。
1965年12月,在距楚國別都紀南城故址七公里處的望山一號墓裡,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內人骨架的左則,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劍全長為55.6厘米,其中劍身長45.6厘米,劍格寬5厘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捲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在這把鋒利無比、精美絕倫的青銅劍的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共八個字。這種古文字,史稱「鳥蟲文」,是篆書的變體,釋讀頗難。考古工作者在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初步釋讀出劍銘中的六個字為「越王」、「自作(乍)用劍(左金右僉)」。
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公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公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9位越王,此劍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劍上的越王之名方可做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轟動一時的學術討論。討論是由主持此次發掘的著名考古學家方壯猷教授發起的,參加者有郭沫若、於省吾、唐蘭、容庚、徐中舒、夏鼐、陳夢家、胡厚宜、蘇秉琦、史樹青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書信交流、切磋研討,學者們的意向趨於一致,公認劍上的八字銘文為:「越王鳩淺,自作用劍。」(鳩淺即勾踐)。勾踐--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嘗膽"說的就是他敗而不妥、勵精圖治的故事。
越王劍何以出土於楚國墓地
那麼地處長江下遊的越國國君勾踐之劍何以會出土於地處長江中遊的楚國墓葬之中呢?學術界為此再次展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是越女嫁到楚國時的陪嫁品,唐蘭、郭沫若等著名學者討論劍銘書信因為史載楚越兩國關係密切,勾踐之女是楚昭王的寵姬,即楚惠王之母,此劍可能是越人的陪嫁品;也有人認為此劍系楚國繳獲的戰利品,因為越國後來是被楚國滅掉的。根據出土該劍的望山一號墓內的竹簡考證,墓主人應為邵固。死時尚不足30歲,系楚威王或楚懷王前期的大貴族,與楚王室關係密切。越王勾踐劍的出土,為學術界研究楚越關係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勾踐劍千古不銹之謎
越王勾踐劍雖已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為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銹之謎,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得出了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的準確數據表。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銹蝕,以保持花紋的艷麗。此外,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緊插於黑漆木製劍鞘內,在劍鞘的保護下,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並且它所處的環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沒有生銹的重要原因。
當時制劍工藝已經掌握了金屬鉻鹽處理技術,即在劍身表面鍍上一層極薄的鉻,其厚度不過0.1毫米左右,而作用十分明顯,正是它保護古劍至今如新,鋒芒逼人。這種技藝現在已失傳,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必須用電鍍等技術,可見當時技藝之高明。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代。當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征戰頻繁。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當中原各國正鬧著內政變遷期間,南方的楚、吳、越之間則開始了激烈的征戰,一度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吳國在今江蘇南部,都城為吳(今江蘇蘇州);越國在今浙江北部,都城為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南)。先是吳楚爭霸,而與吳國相鄰的越國也不甘寂寞,乘吳忙於攻楚之際,經常襲擊吳國。公元前496年,吳越開戰,吳師戰敗,吳王闔閭負傷而死。公元前494年,其子夫差替父報仇,帶兵伐越,使越臣服。
越王勾踐戰敗之後,不忘會稽之恥,"方苦身焦思,置膽於座。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勾踐一面臥薪嘗膽,磨劍厲兵,一面在賢大夫范蠡、文種輔佐下改革國政,振興經濟。經十餘載的勵精圖治,於公元前482年東山再起,興兵伐吳,到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吳王夫差自縊而死。勾踐沿夫差的路徑北進,大會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縣),成為春秋末期的著名霸主。越國也達到了歷史上最為鼎盛的階段。
據《越絕書·寶劍篇》記載,越王勾踐共擁有五把青銅寶劍,分別是:勝邪、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相傳為鑄劍大師歐冶子手制。皆為華夏千古名劍。當時的著名寶劍鑒賞家薛燭曾這樣描繪越王勾踐的「純鈞」劍:「手振拂,揚其華,淬如芙,越王勾踐臥心嘗膽,蓉始出。觀其鈑,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雖復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此一物。」而《莊子·刻意篇》則稱,吳、越之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足見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與《越絕書·寶劍篇》上的描述十府山越王殿句踐壁畫十分吻合,其堅韌鋒利足以證明《戰國策·趙策》對吳、越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的描述並非虛言,其做工之精美絕倫足以證明歐冶子的鑄劍藝術巧奪天工、曠絕千古。
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越王勾踐劍出土之後,僅於1965年底及「文革」初期,在湖北有過短期展出;在九十年代末之前的三十多年間,該劍在國內一直是「藏而不展」的。直到1999年4月,新中國成立五十週年大慶前夕,越王勾踐劍先是運抵首都北京作短期展出(1999年4月15日運抵北京);1999年國慶節後運回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
(約公元前514年前後),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楚先後吞併了長江以南45國。越國就成了楚靈王的屬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裡學會了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能刻苦耐勞,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歐冶子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爭霸戰爭中,顯示了無窮威力與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越王勾踐劍
湖北江陵縣望北一號墓出土。
劍通體55.7厘米,劍身寬4.6厘米,劍柄長8.4厘米。
上有銘文,曰:「越王鳩淺自作用劍。」鳩淺即勾踐。
這種優雅繁複的文字有極強的形式美感,是美術史書法史都不能忽略的珍品。
歐冶子所鑄名劍去向:
1、湛盧劍:湛盧劍是歐冶子所鑄五大名劍之首。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戰敗,將湛盧劍作為貢品敬獻吳王闔閭,吳王視為國寶,終日佩帶在身,後飛往楚國被楚昭王所得,後傳到南宋名將岳飛手中,岳被害後,不知去向。
2、純鈞劍:吳國名將伍子胥所佩,伍曾用此劍指揮干軍萬馬歷沙場,後沉入杭州錢塘江,若干年後,伍子胥也葬身於此。
3、魚腸劍:專諸所用,公子姬光指使專諸用此劍刺死吳王僚謀奪王位,公子姬光繼位後稱闔閭,吳王做賊心虛,害怕見物思情,總覺得魚腸匕首是不祥之物,因而封藏不敢佩用。事過十八年之後,闔閭王在吳越戰爭中受傷死亡,吳太孫夫差於公元前495年嗣位,並在破楚門外的海湧山為其父做了墳墓,連同魚腸劍一同埋葬海湧山。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命人掘閻閶的墳墓,以求取魚腸劍,但「鑿山求劍無所得,洞鑿處成深洞」,現為虎邱劍池,今日蘇州風景區之一。
4、龍淵、工布二劍:歐冶子還鑄造有三把更為鋒利的鐵劍。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是中國最早的鐵劍。越王滅吳之後,北上會齊、晉諸侯稱霸業(中原)。到公元前235年,越國被楚國消滅,公元前222年,楚國被秦國滅,秦始皇統一中國,楚王所用的「龍淵」「工布」被秦始皇繳獲成了他腰中之物。
於1983年十一月在湖北省江陵縣馬山的一座楚國貴族的墓葬中出土,是春秋末期吳王的專用兵器。長29.5厘米,上面刻有:吳王夫差,自乍(作)用口(矛)的錯金銘文。此矛裝飾華美,矛刃鋒利,脊部鑄血槽,以提高殺傷力。花紋風格與越王勾踐劍類似。其鑄造工藝之精,可與勾踐劍媲美,是春秋時期一件青銅珍品。
-----------------------------------------------------
兩件冤家對頭的兵器——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
湖北省博物館珍藏著兩件精美的古代青銅兵器,一件是越王勾踐劍,一件是吳王夫差矛。現在它們靜靜地躺在陳列櫃中,默默相對,誰知在約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之交,曾攪過怎樣的風雲激盪,又是怎樣離鄉背井從吳越水鄉來到荊楚大地?
越王勾踐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這座墓一槨二棺,墓主邵固為楚國士大夫一類中下層統治者。出土時銅劍放在死者的左側,下面還壓著一柄銅削。
劍長55.7厘米,刃最寬處4.6厘米,重875克。它的兩側鋒刃略略弧曲,距劍格三分之二處最寬,往前逐漸內收,至前鋒處再度擴展,其後收聚成劍的鋒尖。劍身中間凸起脊稜,兩從微微下凹。鋒刃薄而鋒利。劍身滿飾黑色菱格形花紋。正面近格處正面有兩行八字銘文,鳥蟲體篆書,自右至左讀為“越王鳩淺,自乍(作)用劍(劍)”。學者考證,“鳩淺”即“勾踐”,也就是歷史上那位臥薪嚐膽,矢志滅吳的越王勾踐。劍格鑄獸面形花紋,一面用綠松石鑲嵌,一面用藍色玻璃鑲嵌。劍莖呈圓筒形,無箍,只有兩組四條細弦紋。出土時,上面纏繞一道道絲繩(緱)。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盤形,鑄有十一道同心圓紋(圖一~三)。
這柄銅劍鑄制精良,集華美和實用於一身。據發掘者說,銅劍剛從素漆劍鞘中取出時,光潔如新,不見一點鏽痕,摞起來的二十來層紙一劃而破。郭沫若先生看了這柄劍後,欣然賦詩曰:“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
吳王夫差矛出土比越王勾踐劍晚了近20年,1983年11月出土於湖北馬山5號楚墓中。這座墓也是一座中小型楚墓,墓主的身份與出土越王勾踐劍的望山1號墓墓主相當,兩墓相距不足2公里。
矛長29.5厘米,矛葉寬約5厘米,形狀與短劍相似。中部縱向突起脊稜,並有血槽。它兩刃鋒利,斜直向上收聚成尖峰。骹(筒)部較短,下部鑄成燕尾形。矛骹的斷面呈橢圓形,骹孔直達鋒尖。在矛骹上部兩面各鑄有一個精美的獸面形鈕。矛的通身鑄飾與越王勾踐劍相似的菱格形暗紋。矛葉的正面,在靠近骹部的地方,有銘文八字,“吳王夫差,自乍(作)用劍”。字口錯金,至今仍光亮如新(圖四)。
出土與傳世的有吳、越王銘文的青銅兵器可達數十件,它們雖然各具特色,但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無論從制作工藝,還是藝術裝飾都可以以王者的身份傲視群雄。
東周時期吳越兵器利甲天下。《考工記·敘》說:“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又說,吳越之劍,遷乎其地弗能良也,地氣然也。其鋒利“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吳越國君酷愛藏劍,《越絕書·外傳》載“昔者越王勾踐有寶劍五,聞於天下。”這幾柄劍“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鈲,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深深如水溢於塘;觀其斷,嚴嚴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鈞也。”這也是對越王勾踐劍的讚譽。當時,諸侯間均以佩帶吳越寶劍為時尚,因此也才有了吳季札掛劍徐君冢樹和越王勾踐以寶劍換楚國援兵的故事。
用現代科技偵測越王勾踐劍,主要成份有銅、錫、鉛、鐵、硫等。其中銅含量為80~83%,錫含量為16~17%,這正是青銅兵器最合理的配比,既保持青銅兵器韌性,又達到了最大的硬度。而且劍脊和兩刃的銅、錫配比有所不同,劍脊部分銅的含量較高,劍不易折斷,兩刃的含銅量比劍脊低,而錫的含量高,使得劍刃更加鋒利,應是採用複合的方法鑄造的。至於越王勾踐劍表面的菱形暗紋,有人認為是採用填錫的方法做成的,也有人認為是硫化銅氧化的方法制作的。吳王夫差矛與越王勾踐劍兩者裝飾手法相同,其制作工藝也不會相去太遠。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都是春秋末期叱咤風雲的人物,也是一對生死冤家。吳王夫差繼闔廬之志,富國強兵。為報父仇,先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大敗越軍,繼而圍攻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之南),迫越王勾踐投降。後來又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而越王勾踐先是到吳國為人質,受盡屈辱折磨。回國後任用賢良,勵精圖治,秣馬囤糧,後乘吳國天災人禍之時,滅掉了吳國,夫差遮面自盡。勾踐又渡涯北上,與諸侯會盟於徐(今山東滕州附近),成了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隨之演繹出了美女西施,以及“臥薪嚐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誰知道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是否見證了這段風雲激盪的歷史?
然而,越國最終讓楚國給滅了,勾踐六世孫無強被楚威王打敗了。“殺無強,盡取吳地玉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從此散。”記載見於《史記·越世家》。事情發生在公元前333年,似乎給了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出現於數千里之外的楚地江陵一個簡單而直接的答案,就是楚滅越後,做為戰利品被掠至楚,又被埋葬在邵固一類士大夫墓中的。但從字義分析,越“散”並不等於國亡。有的史書記載,到了秦王政(始皇)時,尚有荊(楚)、吳(吳早已滅,應為越)、燕、代(趙)四國合兵伐秦之事《戰國策·秦》。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置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這已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前一年的事情。越既未滅,那末勾踐劍和夫差矛就不見得是戰利品入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諸侯間的饋贈,因為一度越楚關係密切,楚昭王曾納勾踐之女為妃。
不管怎樣的風雲變幻,今天它們已成了那段歷史的載體之一,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會以嚴謹審慎的心態去研究它們,以現代科技手段去保護它們,讓它們傳之萬代。
------------------------------------
劍為百兵之王,作為近體格斗的兵器具有可刺可斬的作用。劍分為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根據其柄部的形式,一般可分為圓莖柄劍和扁莖柄劍。由於其性能適合步戰的需要,春秋中期以後,劍被廣泛地用於實戰,並作為短兵器的代表成為常用的軍隊裝備。
春秋時期南方的吳、越、楚三國,由於水網縱橫、林莽叢生,在中原大量使用戰車時,南方大幅度發展了短兵器,今日所見許多著名的寶劍就出土在這裡。越王勾 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為人傳頌。為了興國,越國曾大造兵器。在吳越青銅劍中,越王劍受到人們的矚目。出土於湖北江陵的越王勾踐劍,素有「天下第一劍」之稱。此 劍保存完好,光亮如新,鋒刃依然銳利,可以輕易剁切銅鉛、紙張,代表了吳越地區青銅劍制作的最高水平,堪稱奇珍、國寶。
由於青銅劍鑄造工藝復 雜,與此相應,佩劍成為當時社會權力、等級和時尚的標志。東周之前,對於佩劍有嚴格的禮儀規定,僅局限於上層社會和品德高尚之人。春秋之際,佩劍仍是貴族 階層的特權。春秋晚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禮制松弛,青銅劍制作工藝進一步發展,佩劍逐漸成為當時的時尚,並也用於表明身份等級。古文獻中多有關於寶 劍的故事與傳說,由此可見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
越王勾踐劍出土的時候放在棺內人骨架左側,劍身插在外髹黑漆木胎的劍鞘內,保存完好。此 劍全長557釐米,劍身長456釐米,劍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劍首呈盤形,劍柄中空呈圓柱形,其莖上殘留著當時纏裹絲繩的痕跡,並刻三 道戒箍。劍前鋒內斂,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刃口兩度弧曲,鋒利非常,兩從有血槽。整個劍身布滿黑色菱形暗花紋,劍格兩面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 石鑲嵌成美麗的花紋圖案,劍身中間兩面各有一道微凸的棱。劍身正面近格處有兩行八個字的鳥篆鑄銘文:越王鳩淺自作用劍。字跡清晰,陰陽可辨。劍身近首處略 粗大,近格處較細小。出土時劍身尚閃爍著炫目的光澤,是件非常難得的文物。此劍埋於地下2300多年,出土後仍完好如新,毫無鏽蝕,寒光閃閃,刃薄鋒利, 在場的考古、挖掘等專家無不為之嘆服。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青銅劍天下馳名。《越絕書》載:「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掃 灑,雷公擊橐;蛟龍捧爐,天帝裝炭。」歐冶子是當時的鑄劍大師,他不僅懂得鑲嵌的技術,且能用金、銀、錫等混合熔液加以外鍍防止劍生鏽,時人稱其乃因天之 精神,悉其技巧,甲世而生之人。正是這批工匠以其巧奪天工的技藝,把我國春秋時期的青銅鑄造業推向應用合金焊接的高水平。
春秋戰國時代,劍已 成為士「必有之佩」,凡百官、貴族等隨身必佩劍,以顯示其身份,雖貧不能食,隨身猶有一劍。吳越所鑄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薄之柱上而擊之, 則折為三,質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於是吳越之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其身價之重自不待言。
為進一步解開勾踐劍的鑄造工藝 和不鏽之迷,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 們一道,采用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為我們了解越王勾踐劍的金屬配比以及鑄造工藝細節,提供了詳細的第一手資料。
經檢測,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合金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 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劍身的各個部位由於作用不同,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其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刃部含錫量高,硬度 大,異常鋒利,可把一疊很厚的紙一劍切透。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
實驗報告還指出,勾踐劍劍身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處含硫量略高。有學者據此撰文認為,越王勾踐劍采用了硫化銅的防鏽技術。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原因正是劍身經過硫化處理。采用硫化銅防鏽也是當時發明的一種先進工藝。
此外,作為青銅劍主要成分的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也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考古學家證明,湖北地區出土的 東周青銅劍,像越王勾踐劍這樣千古不鏽、湛亮如新者還有多把。與青銅兵器相比,鋼鐵兵器更容易鏽蝕。迄今出土的比越王勾踐劍時代晚上數百年的西漢鐵劍,沒 有一把不是鏽跡斑斑的,就是一個絕好的證明。
關於吳越地區青銅劍鑄造工藝及其性能,先秦典籍早有明確記載。《荀子·強國》:「刑范正,金錫 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劃盤盂,刎牛馬,忽然耳。」這裡明確指出了決定青銅劍質地、性 能的五大要素,即:鑄劍的模型和鑄范必須規矩嚴正;使用的錫、銅料必須質地純正;鑄劍師必須有巧思和精湛的工藝;合金和鑄造的火候必須恰當;最後,要去除 劍身的毛刺,精細研磨。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利器。《淮南子·惰務》:「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加之砥礪,摩其鋒鍔,則水斷龍舟,陸 判犀甲。」又贊:「夫宋畫、吳冶、刻刑鏤法,亂修曲出,其為微妙,堯舜之聖不能及。」充分印證了吳越之劍確實名副其實。
勾踐劍從多個方面反映 了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卓絕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是吳越地區冶鑄技術水平達到高峰的一個縮影。這種高超的鑄造技術主要體現在劍身、莖、格、箍、首的成型 技術以及劍身的磨削技術、銘文的成型技術、劍格的綠松石加工和鑲嵌技術、劍首同心圓成型技術、劍鞘制作技術等諸方面
吳越劍分多次鑄造而成, 劍鑄好後,還需要經過剝脫、磨削、拋光等多道加工工序。勾踐劍鑄造水平之高,使得肉眼難以察覺鑄痕。觀察劍之中脊,呈一條筆直的線條直至鋒尖,劍從與兩鍔 交線的對稱度和平行度極好,劍身從中脊向從部與鍔面交線處作光滑的弧形凹面過渡,並且左右兩個弧形凹面相當規整勻稱。完美的劍身說明當時的匠師很可能已使 用特制的工具和夾具,再加上鑄劍匠師的高超磨劍技藝,才能磨出如此出色的劍身。
勾踐劍劍首飾有11道同心圓。劍首飾有同心圓者,僅見於少數吳越青銅劍,實戰用銅劍極少使用這種華麗的裝飾。它和劍身菱形暗格紋、復合劍的制作技術,堪稱吳越青銅兵器技術三絕,具有重要的科技史價值。
越王勾踐劍劍格銘文縫隙間布滿了米粒大小、薄如蟬翼的綠松石,正反兩面有數百顆之多。這些細小的綠松石經過了精心的切割、磨制、拋光等工藝,並可能使用了一種紅色黏土將其粘結在劍格上,體現了當時高超的綠松石加工和鑲嵌技藝。
人們談及古代越國,總是贊嘆越人精勤耕戰的文化品格和傑出的鑄劍技術,這種評價一次次被新出土的實物所證實。相比之下,越王勾踐劍是一個具有特殊價值的證物。它以其突出的歷史與工藝價值,不僅見證了越國的興盛與衰亡,也成為顯示越人絕世才智與精湛工藝的不朽代表。
------------------------------------
勾踐劍為何千古不鏽?鑄劍師揭秘再造
2006年03月31日14:36
3月17日,鑄劍師、湖北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所長許光國在介紹仿真越王勾踐劍的鑄造工藝。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 攝
3月17日,高級仿真越王勾踐劍在國家博物館問世。
眾所周知,越王勾踐劍自從出土之日起,就引起文物界的極大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其歷史悠久,還因為它帶有太多謎團。一個研究越王勾踐劍僅十幾年的鐘表匠,真的破解了這些謎團?他仿制的越王勾踐劍與真正的千年古劍是否完全一致?這把劍是採用現代高科技,還是一些失傳的古代鑄造術?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採訪了“高仿越王勾踐劍”的制作者許光國。
———一把古劍———
今年60歲的許光國出生於工藝世家,從小喜歡繪畫和書法,對工藝品更是喜愛有加。越王勾踐劍出土后,作為荊州市民間工藝師的他是仰慕者之一。
“說仿制劍,不得不說仿制劍的真品———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說起真的越王勾踐劍,許光國的語氣中充滿了文學色彩。
“2400多年前,杰出的鑄劍能手歐冶子望著手中的青銅寶劍,就像是捧著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嘴角帶著一絲微笑,眼中卻有閃閃淚光,這把劍就是越王勾踐劍。你想啊,一個古人制造出如此精美的東西,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許光國對這把劍的歷史熟記於心。
許光國說,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就是提著這把劍起兵滅吳,迫使夫差自刎。一代霸主越王勾踐一雪前恥。1965年冬,湖北省荊州地區荊門市漳河水庫渠。挖掘出一柄寒光閃閃的青銅劍,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鏽蝕,刃薄鋒利,20余層紙一劃而破。這把劍還是越王勾踐劍。
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為55.6厘米,其中劍身長45.6厘米,劍寬5厘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鬆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埋藏2000多年,依然鋒利無比,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越王勾踐劍一經出土,就引起眾多工藝品廠家的注意力,他們都想仿制出高質量的越王勾踐劍,滿足文物愛好者的收藏需要,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認識這把千年古劍。但是仿制越王勾踐劍需攻克許多難題。
———五項難解———
2004年,一雙布滿傷痕的手,顫巍巍地將一顆“作舊”的琉璃安於劍柄,高仿越王勾踐劍問世。對於在文物界尚未定論的極大謎題,許光國用自己的方法將它們一一破解。
此時的許光國對越王勾踐劍的研究、仿制已經經歷了14年的時間,及上千次的失敗。他收集了古代青銅器殘片、斷件和相關資料,數次跑到幾百公裡之外的湖北省博物館看越王勾踐劍實物,對其外形、色澤、花紋爛熟於心。在此基礎上,他悉心研讀青銅器專著,特別是對《周禮·考工記》等古人有關青銅器制作的典籍進行深入學習。曾做過工藝廠工人和修表匠的許光國,攻克了越王劍“精密鑄造、防鏽、防腐、錯金”等四大工藝難關。仿制出了一把“越王勾踐劍”。
難題一: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是怎樣鑄制?
這把利器上的銅錫配比,特別是劍鋒與劍身上的配比不同,一直以來沒有得到精確的量化數據,這直接關系到寶劍的色澤、氣味等。許光國事后告訴記者,難度其實並不算太大,但需要反復實驗,與真劍對比,“很費時間,沒人願意干”。
難題二:劍柄上間隔隻有0.2毫米的11個同心圓如何鑄造?
寶劍的尾部是圓錐體底座,座內內空,有極其規整的11個同心圓刻紋,間隔隻有0.2毫米,圓圈中間還有細繩紋,這是現代的車床技術都無法實現的,春秋時代先人是如何能掌握此技術的?
在過去的很多年中,這項技術一直被仿制者們用車床工藝代替著,許光國說“現代氣息太濃了”,他的同心圓間隔最小的隻有0.1毫米,這都是憑雙手制造出來的,幾十次、上百次地改變方法和模具,終於修成正果。精修鐘表時打下的功底幫了他很大的忙。
難題三:劍身蛇鱗一樣精美的菱形暗格如何制作?
越王劍上的菱形花紋,是多年以來人們在想方設法攻破的謎,有專家懷疑是化學外鍍技術,而化學外鍍技術是近代西方才出現的,難道當時的古人就已掌握?菱形花紋除了裝飾外,還有別的意義嗎?
許光國在一次研討會上得知這門工藝是一種化學反應時,獨創出了“硫化工藝”,攻下這一難關。
難題四:如何讓仿制劍耐腐及外觀上更神似?
雖然已經在用科學的方法檢測出了劍的合金比例,如何讓仿劍在外表色彩上與真劍相同?許光國用了最近5年的時間,制造出了一種“包漿”為高仿越王劍穿上了一層2000多年的“衣服”,很好地解決防腐問題。“包漿”具體為何物?許光國只是透露主要成分是化學元素“鉻”,具體研制過程,他以保密為由拒絕了。
難題五:八個金絲鳥篆銘文是如何制作?
越王劍上刻有“越王勾踐/制造用劍”八個金絲字,這八個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譯的。許光國結合“失蠟法”,“失蠟法”是古代一種鑄造工藝,可以使鑄造達到精密化。許光國把純金拉成金絲,用尖針精細刻畫,做好范模,用手工嵌進去。終於完成這一任務。
對於記者的追問,許光國顯得很為難。他承認“不願意透露機密”,這是他“一輩子的心血,是命”。
———兩個疑問———
疑問一:是否採用了現代技術?
“這把劍採用的是現代高科技,還是古代的鑄造工藝呢?”
“我採用的主要技術是戰國的‘失蠟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精細,也是為了神似,用車床加工出來的太粗糙,而且也不逼真。”
疑問二:此劍是否與真正的越王勾踐劍完全一致呢?
“不完全一樣。”許光國的回答出乎記者意料。
“真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而仿劍長和寬分別是56.2厘米和5.1厘米。”“把難解的謎題都解決了,為什麼對於這個細節不追求一致呢?”記者有點疑惑。
“首先是對於古代鑄劍工匠的尊敬,在2000多年前,他們制作出如此精美的東西,我只是仿制,一定不能完全雷同,要尊重他們的心血﹔其次呢,是為了更好地鑒別真偽,以防被不法分子瞄上,拿它去坑蒙拐騙。”許光國這樣回答。
■新聞緣起
三月十七日上午,由國家博物館監制的高級仿真越王勾踐劍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首發式,限量編號發行一千把。仿真越王勾踐劍每把價格人民幣一萬九千八百元。寶劍長五十六點二厘米,寬五點一厘米,劍身下方有兩行金絲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作自用”。劍盒呈古琴盒狀,取材均為出土的古代金絲楠木。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所長許光國歷經十四年研究最終攻克了仿制寶劍的難關。(據三月十八日《北京晚報》) (何燕)
■新聞鏈接
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謎
越王勾踐劍雖已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為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謎,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得出了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的准確數據表。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
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鏽蝕,以保持花紋的艷麗。
此外,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緊插於黑漆木制劍鞘內,在劍鞘的保護下,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並且它所處的環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沒有生鏽的重要原因。
------------------------------------
仔細一看,劍身還布滿略顯黑色的菱形紋飾,劍格正面用藍色琉璃,劍格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花紋,在靠近把手的部位,有兩行用金絲鑲嵌的鳥篆文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這說明它是越王勾踐的青銅劍。
越王勾踐劍
1984年的一天,在中國历史博物館的貴賓室里,聚集了文物考古和冶金方面的許多專家,他們正在看一個有意義的試驗:桌上平鋪著一疊紙,足有二十來層,有人小心翼翼地從包裝盒中取出一柄2500多年前的青銅短劍。陽光透過玻璃窗,照的銅劍寒光閃閃。只見他用劍鋒在紙上輕輕一划,那些紙立即被齊刷刷地割成兩半。人們禁不住連聲說:“真鋒利!”
那么這柄劍是怎么得來的,它的主人又是誰呢?
1965年12月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它的長度有55.6厘米,插于黑漆劍鞘里。当人們將它從劍鞘內抽出時,頓時有一种寒氣逼人的感覺。只見劍身呈紫黃顏色,毫無鏽斑,其光亮、色澤如同新鑄成的一般。仔細一看,劍身還布滿略顯黑色的菱形紋飾,劍格正面用藍色琉璃,劍格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花紋,在靠近把手的部位,有兩行用金絲鑲嵌的鳥篆文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這說明它是越王勾踐的青銅劍。
對于越王勾踐,大家一定不陌生,他為了雪恥复國,臥薪尝膽、发奮圖強的故事在中國傳頌了兩千多年,也使許多人從中受到激勵。勾踐所在的越國地區原本就有質地精良的銅、錫和非常发達的青銅冶鑄技術,当今浙江著名的旅游勝地——莫干山,就是因為傳說中的鑄劍名師干將、莫邪夫婦曾在那里鑄劍而得名。越王勾踐為了強兵強國,著力发展兵器的冶鑄,所以才能有這么精良的銅劍問世。
要說銅劍的精良,還有一個大家從銅劍表面看不到的复合金屬工藝。什么是复合金屬工藝呢?簡單地說,就是這柄劍是用兩种不同成分的銅合金鑄成的:為了使劍韌性好,不容易折斷,劍脊部的銅中少加一點錫。而為了使劍的刃部鋒利,就在刃部的銅中多加一些錫。一把劍用兩种合金,因成分不同,熔點也不一樣,怎么鑄造呢?古代的工匠們巧妙地利用了兩种合金在溫度上的區别,即先澆鑄含銅較高、熔點也較高的劍脊,然后再澆鑄溶點較低的劍刃,于是兩种合金就复合成一體了。使銅劍既堅韌又鋒利。這种金屬复合工藝,堪稱是中國古代工匠的一大創造,領先世界2000年。
講到這里,不知留心的讀者是否注意到這么一個問題,越國位于浙江,怎么越王勾踐的寶劍卻是在湖北江陵的一個楚國貴族墓中出土了呢?這涉及楚、越兩國的关系,對此曾引起許多人的关注和探討,主要有兩种意見:一种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后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于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再一种意見是戰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获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究竟是哪种原因呢?目前還不能下結論,但我傾向于后一种說法。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成語“臥薪尝膽”中的男主角勾踐嗜好鑄劍。据《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他還熱衷于搜集和珍藏名劍。当時的寶劍鑒定大家薛燭,当他看到勾踐珍藏的寶劍時,大吃一驚,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稀世之寶。
由于勾踐名劍眾多,收藏價值極高,并且古代尚武之風濃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特别是勾踐死后,有許多人士曾絞尽腦汁去尋找他所珍藏的寶劍,但一無所得。
----------------------------------
天下第一劍 -- 越王勾踐劍 @ Sharon's 燕巢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pViD
1965年12月,中國考古人員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距春秋時代的楚國別都紀南城故址約五公里處)的1號楚墓中,於墓主的遺骸左側,發現一個黑漆木的劍鞘,內有一把長劍,拔劍一見,現場人士無不驚訝於此劍雖已深埋地底約2400年,卻不見私毫鏽蝕痕跡。劍身上明顯可見「戉王鳩淺」及「自乍用鐱」兩行八個字的鳥篆銘文,請教於考古學家兼古文字學家的郭沫若,經其研究後,譯出其意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原來這就是春秋時期,以「臥薪嚐膽」聞名於世的越國之君勾踐(同句踐;生前不詳‧西元前496~464年在位)的劍。
劍為「百兵之君」,勾踐愛劍,更愛請人專為其鑄劍,先秦古籍《拾遺記‧卷十‧昆吾山》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這把出土於楚墓中的劍,是否屬於上述名劍之一?謎也。因劍身上未見劍名,所以,考古學家以人名定其劍名為「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把長55.6釐米、寬4.6釐米的青銅劍,劍身滿佈黑色菱格紋;
劍格處花紋是正面內嵌藍色琉璃,背面內嵌綠松石;
劍首為圓錐體底座,內鑄有精細的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圈,圓圈中還刻有細繩紋;
對於這把劍,考古人員為其鋒利度做了測試,沒想到千年劍刃,輕易地一次就劃開了26張白紙。還有位人士,將自己的一根頭髮飄落於劍刃處,立即斷為兩截。以一根頭髮的寬度為七絲(絲是一種度量單位)相較,「越王勾踐劍」的彎曲度不到十絲,令人嘖嘖稱奇於古人竟能將劍鑄成如此之直。考古人員因此讚譽此劍為「天下第一劍」。
屬於春秋晚期的劍,古人是如何能製成千年不鏽,又鋒利異常的劍呢?經專家分析成份的結果,古劍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16%~17%,其它成份還有錫、鉛、鐵、硫(硫化銅可防鏽)等,並且,劍身還鍍有一層含鉻金屬。不同部位的成份比例均不相同,如劍脊處少加些錫(不易折斷),劍刃處則多加些錫(使其更鋒利)。
中國歷史上,夏商周的周朝,分為西周與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與戰國兩部份,勾踐的越國屬春秋,楚國是屬於戰國,為什麼「越王勾踐劍」會在江陵望山的楚國墓中呢?有兩種臆測,一說可能是因為楚國滅了越國,這把劍成了楚國的戰利品,因緣際會地到了1號楚墓墓主之手,成為鍾愛之劍,因而有了成為陪葬之物的命運;另一說是因為勾踐將女兒嫁與楚昭王為姬妾,寶劍成了陪嫁之物,爾後又因某因素,輾轉送給了墓主,此劍之巧奪天工,削鐵如泥,深獲慕主喜愛,至死永不離,於是,陪葬主人,同埋地下。
所幸,1965年,為了配合湖北省荊州地區漳河水庫渠道建設工程,「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才得以發掘出四座楚墓,望山1號楚墓便是其中之一,出土陪葬物多達600多件,「越王勾踐劍」因此重見天日,讓人見識到2400年前中國古人的智慧與當今仍難比擬的工藝技術
--------------------------
中國古代的劍與刀----中國古代的劍與刀 - https://goo.gl/UEF7rB
武士右手持劍的姿勢為當時劍的使用方法提供了形象的資料。
劍特別是青銅劍的發展,在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達到了頂峰。這一變化是從南方各國開始的。南方多雨,河湖縱橫,樹木蔥茂,陸路交通不便,多舟船而少車馬,在戰爭中步兵乃至水軍往往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加之春秋晚期至戰國,青銅冶鑄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為青銅劍的鑄造和形制的改進提供了物質上的保障。其使用情況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銅鑒的紋飾提供了形象資料,圖像中的武士,無論持矛者、持戟者、持弓者,腰間都佩劍,還有的一手持盾,一手揮劍(圖五)。
圖五 水陸攻戰紋銅鑒上的武士圖像
這一時期青銅劍的特點一是尺寸逐漸加長,劍脊加粗,二是對銅、錫、鉛的配比加以改進,因而鑄造出的劍不但便於突刺,還能砍斫。當時,衡量一柄良劍的標準,是“為刺則入,擊則斷,旁擊而不折。”(《墨子·節用篇》)。
天下利劍,多出於吳越,而吳越之劍,尤以越王勾踐劍為翹楚。此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墓,現湖北省博物館。通長55.6、寬4.6厘米。兩側劍刃略成兩度弧曲。最寬處在距劍格三分之一處。往前逐漸內收,至前鋒處再度擴展,然後收聚成前鋒,利於刺擊。劍身中間起脊稜,又不易折斷。劍格上鑄獸面紋。筒形劍莖,後接圓餅形劍首。劍身滿飾菱形暗格紋。近格處有鳥蟲書“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銘文。劍格的一面花紋內嵌綠松石,另一面嵌藍色玻璃。出土時插在黑漆木劍鞘內,劍莖上有纏緱的絲繩痕跡(圖六)。
圖六·1 銅越王勾踐劍 圖六·2 銅越王勾踐劍 銘文
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
這柄銅劍集華美與實用於一身,至今仍光彩耀眼,鋒利異常,稱得上是青銅劍精品中的精品。郭沫若先生看了這柄劍之後欣喜異常,遂賦詩以賀,其中兩句為“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除了這柄越王勾踐劍外,在湖北、河南、安徽、山西等地還出土過越王州勾劍、越王丌北古劍、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等等,劍劍鑄制精良。
進入戰國以後,為了實戰需要,加長劍的長度,匠師們費盡心思,甚至鑄出了劍脊、劍鋒用不同配比的銅、錫,分兩次鑄成的複合劍。
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的一柄銅雙色劍,長80、寬42厘米。劍刃前部略有弧曲。劍身中部有凸起的菱形脊,劍莖扁長,無箍,實心,又稱扁莖劍。由於劍鍔和劍脊用比例不同的銅錫配比鑄成,脊部含銅較多,韌性好,不易折斷。刃部含錫較多,堅硬而鋒利(圖七)。
圖七 銅雙色劍 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藏
類似的複合銅劍陝西省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坑也出土過,據化學成分偵測,劍脊的含錫量約為10%,顏色略呈暗紅色,而劍鋒的含錫量約為20%,色澤青冷。通長91、刃寬3.3厘米,比春秋晚期的劍長了三十幾厘米(圖八)。
圖八 銅扁莖劍 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
出土時光亮如新,據說尚可一次劃破十幾張紙。稱之為“煉質才三尺,吹毛過百重”不為誇張。
戰國是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表現在軍事上,就是戰車和車戰漸漸走向下坡路,靈活迅疾的騎兵嶄露鋒芒。而騎兵作戰對兵器裝備,特別是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尺寸加長,二是韌性要更好。由於青銅劍材質和複雜的鑄造工藝等原因,限制了它的發展,於是,鋼鐵制的劍日見顯露出耀眼的光芒。
我國的冶鐵技術是春秋中期出現的,出現不久就開始用於矛、劍、戟、鏃等兵器製造。時代最早的鋼鐵劍是湖南長沙鐵路車站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長38.5厘米(圖九)。
圖九 鋼劍 湖南長沙春秋楚墓出土
經金相分析,是用含碳5%的中碳鋼反覆疊打鍛造的,金相組織分布均勻,似經過熱處理。類似的鐵劍甘肅靈台春秋秦墓也出土過。
目前,出土戰國時期的鋼鐵劍很多,湖南長沙楚墓出土了35柄鐵劍,一般長80厘米左右,最長的一柄長95.1厘米。1965年河北易縣燕下都叢葬墓出土有15柄鐵劍,選取了3柄進行偵測,其中兩柄是用塊煉鐵滲碳鍛制的鋼劍,最長的一柄長達1米以上。這樣的劍適應了當時日漸發展的騎兵和步兵的需要。但是由於鋼鐵劍容易氧化鏽蝕,很難有一柄完完整整地保存下來。
戰國以後特別是西漢時期騎兵迅速發展,到漢武帝時期逐漸取代車兵,成為軍隊的主力兵種。也正是騎兵的崛起,對兵器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訴求,最主要的一是矛,二是劍、盾。劍在騎兵手中,砍斫功能更大於突刺功能,而劍的形制限制了砍斫功能的發揮。西漢早期一種長身、短柄、環首、厚背薄刃的刀出現了,它更適合騎兵使用。又因其形制簡單,制作容易,易於用鋼鐵鍛造,所以很快發展起來,到了西漢中期,逐漸在取代了劍,成了軍隊的重要武器裝備。
西漢中期以後,劍雖然從軍隊的武器裝備中退伍了,但它沒有消亡,王公貴族佩帶它以別品秩、文人俠士視它為珍寵,術士用它作法器,以傳統的劍文化的形式流傳下來,幾千年不衰。
(商周、春秋戰國乃至西漢,中國北方草原牧獵民族、西南巴蜀、雲南古滇國、南方的百越諸國都有造型精美、獨具本民族特色的青銅劍,本文暫不予討論。)
------------------------------------------
中華名劍:「越五劍」與「越八劍」指的都是哪些劍? - 壹讀 - https://goo.gl/4Vujlp
=-------------------------------------------------
吳王夫差劍,春秋晚期(吳王夫差在位22年,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通長58.3公分,身寬5公分,格寬5.5公分,莖長9.4公分。
為什麼越王勾踐的寶劍會在楚國故地出現?這個問題從寶劍一出土就困擾著考古工作者。
文:佟洵、王雲松 《看得到的中國史》:千年不鏽,削鐵如泥的「越王勾踐劍」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yrwhtha
千年不鏽,削鐵如泥:越王勾踐劍
年代:春秋,西元前770至前476年;尺寸:長55.7公分、寬4.6公分;材質:青銅;出土地: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江陵楚墓望山一號墓出土;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有著獨特的鑄造工藝,劍面光滑明亮,劍體毫無鏽蝕,並且非常鋒利。其藝術設計理念也體現了中國春秋時期青銅技藝的頂峰,在其劍身表面獨特的黑色菱形花紋圖案,光潔如玉、晶光熠熠,令觀者產生非凡的藝術美感。越王勾踐劍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深深的體現出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P216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出版
越王勾踐劍
劍舞楚天,天下第一劍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境內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的郢都舊址,這裡至今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楚國土築城垣,規模相當龐大,而且其地下文化遺存也很豐富。在紀南城的四周存在著大量的楚墓群。
1965年秋季,當時的荊州專區漳河水庫管道工程動工,施工範圍涉及紀山西麓和八嶺山東麓一帶,而這一帶分布著有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二十多座,和無封土堆的小型墓葬三十多座。為了配合工程的順利進行,考古工作者除清理了部分小型墓葬外,針對編號為望山一號、望山二號和沙塚一號的三座大型墓葬進行了清理挖掘。
這三座墓葬位於現在荊州區川店鎮望山村,距離紀南城約7公里,距離荊州城區約18公里,處於八嶺山東北約5公里的一片較為平坦的崗地上。清理工作從1965年10月中旬開始,到1966年1月中旬完成,歷時3個月。
三座大墓出土文物約七百件,種類繁多,其中以望山一號墓出土文物為最多,達四百多件。其中有青銅器一百六十多件、陶器六十多件和竹木漆器一百多件。在出土的青銅器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
此劍出土時置於墓主人骨架的左側,下面壓著一把銅削。出土時,劍身插在素漆木劍鞘中。劍首向外翻捲作圓箍形,內鑄11道極細小的同心圓圈,距離僅為0.2公釐,和現代的機床技術相比也毫不遜色。
劍格正面用藍色玻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出美麗的花紋,劍身飾菱形暗紋,近格處有「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8個錯金鳥篆體銘文,筆畫圓潤、字跡清晰、陰陽可辨,寬度只有0.3至0.4公釐,可見刻字水準的卓越。
劍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正像《中國兵器史稿》中所說:「冶鑄淬煉之精,合金技術之巧,外鍍之精良,劍上天然花紋之鑄造,均為藝術上之超越成就。」此劍埋於地下兩千三百多年,出土時寒光閃閃,仍完好如新,鋒光奪目,刃薄鋒利,世人無不為之嘆服。
越王勾踐劍經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實驗室等單位檢測,該劍的主要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砷諸元素,但各部位元素的含量不同。
劍脊含銅量較多,韌性好,不易折斷;刃部含錫高,硬度大,非常鋒利;脊部與刃部成分不同,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的結果,即先澆鑄含銅量高的劍脊,再澆鑄含錫量高的劍刃,這是因為劍脊的熔點高,可以承受第二次澆鑄的高溫而不致熔化。這種複合金屬工藝,能使劍既堅韌又鋒利。
越王劍何以流落楚國
為什麼越王勾踐的寶劍會在楚國故地出現?這個問題從寶劍一出土就困擾著考古工作者。
越王勾踐劍出土之後,首先在考古挖掘工地上就引起了轟動。劍身上的八字銘文為吳越地區流行的鳥篆文,頗為難認。當時經過著名歷史學家方壯猷和工地上的考古工作者一起分析研究,首先對其中的六個字的釋讀達成一致,即「越王○○自作用劍」,而另外兩字雖然可以推斷為是越王的名字,但不能十分確認。
P220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出版
越王勾踐劍銘文
方壯猷先生初步解釋為「邵滑」二字,並推斷其為越王無疆之子,進而推論此墓為越王墓。然而這一觀點並未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這一問題不解決,解讀寶劍本身和墓葬就無法繼續進行。因此,考古工作者就對銘文進行了臨摹、拓片和拍照,準備做進一步研究。
1965年12月底至1966年1月上旬,方先生先後將相關資料和自己的觀點寫信寄給了郭沫若、夏鼐、唐蘭、陳夢家、于省吾、容庚、商承祚、徐中舒等十多位國內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以徵求意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文字學家、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唐蘭先生的意見。
他在覆信中指出,劍銘中的二字為「鳩淺」,即「勾踐」,此劍為越王勾踐劍。並且認為望山一號墓為楚墓,不是越王墓,而此劍很有可能是楚國滅越之後所得的越國寶物。而著名的古文字學家陳夢家也在覆信中明確指出此劍是越王勾踐劍,並且認為望山一號墓很可能是楚王墓或者楚國貴族之墓。郭沫若先生也認同此劍為越王勾踐劍這一觀點。至此之後,此劍的命名便沒有任何疑義了。
但是為什麼唐蘭和陳夢家認為此墓不是越王墓而是一座楚墓呢?
這是因為該墓出土的竹簡已經證明墓主人是楚國貴族,其身分大致相當於楚國的下大夫,墓葬的年代應為楚威王至楚懷王時期。既然這是一座戰國楚墓,為什麼春秋末年的越王劍會出現在這裡?這是考古學家爭訟最多的問題。
著名考古學家陳振裕曾對該問題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當時主要的觀點是,認為作為越王勾踐的隨身寶劍,此劍是越國滅亡之後楚國得到的戰利品,而此劍則是楚王賞賜給滅越功臣邵滑的寶物,後來邵滑將此劍殉葬。
陳振裕認為,墓主並非邵滑,從職位、經歷、年齡、墓葬規模、隨葬器物、墓葬年代以及名字的通假諸多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確定墓主人是楚國貴族固,與邵滑無關,因此排除了作為戰利品的可能。陳振裕認為在春秋時期,青銅劍不僅是重要武器,也是上層人物身分的象徵,並以吳季札贈劍為例,說明在當時寶劍是可以作為禮品進行饋贈的。
從相關典籍的記載看,楚國和越國之間的關係,在楚威王之前還是很密切的,而後才逐漸疏遠並相互攻伐,以致楚國滅了越國。望山一號墓的年代應該是楚威王時期至楚懷王前期,這一時期楚越兩國的關係並不緊張。況且,楚惠王的母親,據史料記載是越王勾踐的女兒,這就很有可能是當年越王勾踐將女兒嫁到楚國時,這把寶劍是作為嫁妝一起來到楚國的。
而根據考古挖掘的資料證明,墓主人是楚悼王的後代,作為王室宗親,墓主對於當時的楚王來說,很有可能是比較受重用的,因此才會將這把名貴的寶劍贈給墓主人,並以之殉葬。這雖然是一家之言,卻也為越王勾踐劍流落楚國提供了一個證明。實情究竟如何,還有待考古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史料。
冠絕天下的吳越鑄劍技術
按照《越絕書》的記載,越王勾踐對寶劍特別鍾愛,當時在他的手裡有魚腸、巨闕、湛盧、勝邪、純鈞等五把寶劍。按照書中記載,這五把寶劍都是著名鑄劍師歐冶子鍛造的神兵利器。書中形容純鈞劍時寫道:「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釽,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岩岩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可見越國寶劍之精美。
至於目前我們看到的這把劍是否屬於其中的一把,目前很難判斷。但是,春秋時期吳越的鑄劍技術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湧現出了干將、歐冶子、風鬍子等在史籍中留下赫赫威名的鑄劍大師,越王勾踐劍很有可能就是出自大師之手。
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挖掘可以得知,在春秋末年時,中國的青銅器鑄造,已經掌握了將器身和附件分別鑄造後再用合金焊接的技術,在冶煉過程中已經採用了皮囊鼓風加溫的新技術,而青銅劍的鑄造方法在《考工記》一書中也有詳細記載。
但即便如此,這些資料並不足以解釋越王勾踐劍的鑄造工藝和防鏽技術。越王勾踐劍材質雖是青銅,但其合金成分卻很複雜。根據科學實驗的結果證實,此劍的主要成分有銅、錫、鉛、鐵和硫等,其中劍脊的含銅量高,保證了劍具有很好的韌性,不易折斷;而兩刃的含錫量高,保證了此劍的鋒利度。這種合理的合金成分,充分反映了越王勾踐劍的鑄劍技術之高超。
越王勾踐劍不只有獨特的鑄造工藝,其藝術設計理念也代表了中國春秋時期青銅技藝的頂峰。在其劍身表面獨特的黑色菱形花紋圖案,光潔如玉、晶光熠熠,令觀者產生非凡的藝術美感。這種效果也是由獨特的鑄造工藝形成的,根據研究模擬測試顯示,這種工藝應該是先用高純度錫粉末在金屬表面塗上一層塗層,再在該塗層上雕刻花紋圖案,之後進行特殊的加熱處理,使得氧化層掉落,才構成了雙色相間的菱形圖案。在數千年的時間磨蝕下,因寶劍獨特的埋藏環境,黃白相間的圖案演化為黑白相間的圖案,越王勾踐劍給現代人帶來的觀感,就是因此而來。
沒有高超技術作為基礎,當時的鑄劍師有再高的藝術造詣,也無法將其呈現在劍的造型上,越王勾踐劍其精美絕倫的藝術造型有力的證明了,春秋時期頂級的鑄劍師和鑄劍技術明顯在吳越兩國。
相關書摘 ►《看得到的中國史》:漢代王侯的喪葬殮服「金縷玉衣」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看得到的中國史:用100件文物,見證中華文明的誕生、融合和擴展。文物與歷史碰撞,你對世界來龍去脈的理解馬上不一樣》,大是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編者:佟洵、王雲松
網羅北京故宮、台北故宮、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河北博物館等12個博物館,
100件鎮館之寶,見證超過170萬年的中華文明史。
這裡的故事,是博物館解說員沒法告訴你的悲歡離合:
這才知道,天下第一、第二、第三的書法作品,為什麼看著看著會讓人流淚。
照片所呈現的,更是你在博物館裡看不見的細節:
不說別的,誰會准你把明神宗的金絲翼善冠翻過來看裡面。
大家都說秦始皇是暴君,但看到「秦量」,你對他的評價會大大翻轉。
能把20層紙一劃而破的「越王勾踐劍」,讓你豁然明白,小國憑什麼稱霸中原。
還沒發明文字,五千多年前我們就創造出「龍」的模樣,證據精美得讓你吃手手。
中國歷史上最珍貴的珠寶項鍊,配戴在一個九歲就夭折的女孩身上。為什麼?
漢朝的長信宮燈是世界最早的環保燈具(請看封面),室內燒油脂竟能毫無氣味。
本書由兩位知名古文物與歷史教授佟洵 、王雲松共同主編。
從人類起源時代、夏商周的青銅時代、秦漢大一統的狂飆時代、
萬國來朝的唐宋盛世,寫到清朝封建王朝的最後輝煌,
他們用100個器物,說100個故事,(有15件在台灣就可看到)
每個物件的製作與流動過程,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悲歡離合。
當國寶與文明碰撞的瞬間,你對史實會有不一樣的理解與想像。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有8個文物可以見證,但有一個不見了。
比「北京人」還老40萬歲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是直立人的重大發現。
還沒發明文字,五千多年前我們就雕刻出「龍」的模樣,證據精美得讓你吃驚。
至於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卻在抗日戰爭中遺失,到現在還是一宗懸案。
人類利用金屬的一個時代,青銅輝煌,鐵器也上場。
當時的鑄劍技術已經可以做到硬度大、韌性好,看看「越王勾踐劍」就知道。
你聽過曾國嗎?這個在歷史上被消失的小國,竟藏有一件震驚中外、高達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曾侯乙編鐘,音域甚至橫跨12個半音。
目前發現最早帶有比例尺的建築規畫圖,是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版兆域圖,同時期的地圖全都灰飛煙滅,為何它能得以倖免?
萬國來朝的唐宋盛世與亡國之恨。
你看過用銀做的香囊嗎?不管怎麼搖,裡面的焚香都不會倒出來,這種歐美到近代才發現的重力平衡設計,唐代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就應用了。
唐代最傑出的書法家顏真卿寫的《祭姪文稿》,憑什麼躋身天下三大書法作品?另外兩件作品是什麼?(走一趟故宮,你就可以看到)
青銅器家族中的巨無霸后母戊鼎,蔣介石本來要運來台灣,為什麼中途生變?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退位詔書寫了什麼?讓隆裕太后沒讀完就淚如雨下?
什麼小酒杯,要價11億?明朝鬥彩雞缸杯就有這個身價。
劍首鑄有11道同心圓。
寶劍上的鳥篆銘文
越王勾踐劍,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劍,出土時為何依然
寒氣逼人,毫無鏽蝕,鋒利無比,稍一用力,便可將多層白紙劃破
?劍身上整齊排列的黑色菱形暗花紋是如何鑄造的?在沒有現代精
密車磨床工藝的情形之下,古代鑄劍大師又是如何鑄造出劍首上間
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
一個又一個謎團,吸引了大量文物工作者、民間工藝大師等苦心鑽
研,試圖揭開蘊藏在千年古劍身上的那些鮮為人知的祕密。
許光國,湖北荊州市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副所長,他也是越王勾踐
劍眾多仰慕者中的一員,年滿60的他一直痴迷於解開越王勾踐劍的
鑄造之謎。2004年2月5日,許光國用他布滿傷痕的老手把一顆“做
舊”後的琉璃牢牢鑲嵌在青銅劍的劍格上,耗盡他14年心血仿制的
越王勾踐劍終於完成了最後一道工序。目前許光國仿制的越王勾踐
劍已經被軍事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收藏。
許光國仿制了越王勾踐劍,也讓我們把目光再次聚焦在這把千古奇
劍身上,它究竟有何神祕之處。
古墓驚現神祕青銅寶劍,制作精美,歷經千年沒有絲毫鏽跡,依然
鋒利無比。
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12月在湖北省荊州江陵縣境內,紀山西麓和八
嶺山東麓一帶望山楚墓群中的一號楚墓中發現的。譚維四是當時主
持發掘工作的考古隊隊長,當年就是他親手把越王勾踐劍從墓地里
捧出來的。
據譚維四回憶,當時他們在墓主棺內人骨架的左側,發現了一柄裝
在黑色漆木劍盒內,配有劍鞘的青銅劍。剛開始他們并未覺得青銅
劍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當考古人員將青銅劍從劍鞘中抽出來的那
一瞬間,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把青銅劍制作極其精美,劍長55.7釐
米,柄長8.4釐米,劍寬4.6釐米,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內鑄有間
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
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更為奇特的是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後,劍身依然閃爍著炫目的青光
,寒氣逼人,不見一絲鏽跡。當現場有人伸手去拿劍,手指剛一碰
到劍刃,殷紅的鮮血頓時流了出來,可見劍的鋒利程度。
根據墓內的竹簡考證,墓主人應為邵固,系楚威王或楚懷王前期的
大貴族,那麼他是否就是擁有這把曠世寶劍的幸運兒呢?
很多出土的古劍都選擇了在劍格也就是劍身和劍柄之間的橢圓部分
鍥刻劍主人的名字,這把神祕的青銅寶劍會不會也遵循這個傳統呢
?果不其然,就在靠近劍格的地方,考古人員發現了兩行鳥篆銘文
,共8個字,這種古文字,史稱“鳥蟲文”,是篆書的變體。
在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考古人員初步解讀出銘文中六
個字為“越王”、“自作(乍)用劍”,可見這是一把越王的佩劍。
但是剩余兩個代表越王名字的字卻讓專家無從解釋,春秋時越國自
允常於公元前510年稱王起,先後有9位越王,究竟此劍是哪位越王
的呢?
為了解開這一謎團,當年在著名考古學家方壯猷教授的主持下,在
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學
術討論。經過兩個多月的書信交流、切磋研討,銘文終於被確認為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越王劍的主人終於浮出水面,原來就是
那位春秋晚期赫赫有名的霸主,臥薪嘗膽的勾踐。
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勾踐劍為什麼不帶一絲鏽跡?劍身的菱形
花紋又是如何形成的?
譚維四告訴我們,為了解開越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謎,早在1977年
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
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
學者們一道,釆用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
損科學檢測,他們發現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
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
處理的。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劍脊含
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劍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
劍鋒利無比。劍身菱形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鏽蝕,以保
持花紋的豔麗。看來古人極有可能是在劍身表面做過人工處理,才
使得越王勾踐劍能歷經千年不鏽。
20世紀90年代,上海博物館的譚德銳研究員也開始對越王勾踐劍的
菱形花紋進行研究,通過對菱形花紋的成分、結構等進行分析測試
,終於從劍身表面0.01毫米厚度的金屬表層發現了化學處理痕跡,
譚德銳研究員據此推斷,古人果然是通過腐蝕的化學手段得到了劍
身菱形花紋。
無獨有偶,這次許光國釆用的也是化學方法───硫化工藝,經過
上千次試驗才仿制成功了劍身的菱形花紋。
但是與譚德銳幾乎同時,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館的副研究員董亞巍,
認為古人不可能掌握在近代才出現的化學外鍍手段,他認為菱形花
紋是通過傳統的鑄造手段制作出來的。董亞巍也確實用傳統鑄劍方
法鑄造出來了一把帶有菱形花紋的寶劍。
不可否認,古人的青銅鑄劍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但是
要完全破解古代鑄劍師究竟用何種技藝鑄造出了這樣一把曠世奇劍
,現在可能還為時尚早。
-----------------------------------------------
越王朱勾自作用矛
德國出土3000年前青銅劍 考古學家驚嘆:保存完好、還在發光
2023-06-17 09:36 聯合報/ 編譯徐榆涵/即時報導
德國南部日前出土一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保存狀況良好。取自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
德國出土3000年前青銅劍 考古學家驚嘆:保存完好、還在發光 | 世界萬象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3MG1tp
德國南部日前出土一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保存完好,「幾乎仍在閃閃發光」。
衛報報導,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BLfD)表示,考古學家上周在諾德林根(Nordlingen)挖掘時發現這把劍,而該把劍據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末期,也就是青銅器時代末期。
據了解,這把劍有著八角形刀柄,位置在於一個三人墓穴,墓中包括一名男子、一名女子和一名小男孩,猜測三人死後被青銅器物快速連續埋葬。目前尚不清楚這三人間的關係。
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官員費爾(Mathias Pfeil)說,這把劍和古墓仍然需要進行檢查,以便考古學家能夠更準確對此發現進行分類。但已經可以說,保存狀態良好,像這樣的發現非常罕見。
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指出,此一時期的劍並不常見,之前的發現通常來自19世紀開放的墓穴或個人發現。
德國南部日前出土一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保存狀況良好。取自巴伐利亞邦歷史遺跡保存辦公室
德國出土3000年前青銅劍 考古學家驚嘆:保存完好、還在發光 | 世界萬象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3MG1t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