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道家/《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正統道藏》,其中又以《陰符經》、《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文始經》被稱為道教的五大經,最受重視/唐高宗時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於科舉考試中加入《老子》一科。玄宗令「道士女冠宜隸宗正寺」,視道士為皇族宗室。並令全國每戶必備《老子》一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sdY5ZI

白馬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0ZsbYa

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

《太平經》,又名《太平青領書》,是黃老道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據說是東漢(25-220年)時期的道士於吉流傳下來的。

File:Talismans in Taipingjing.jpg

《正統道藏》本《太平經》書影

------------------------------------------------

太平經合校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q6qYJi

目錄

 

-----------------------------

File:Scriptures of the Great Peace.JPGFile:Daozang edition of Taipingjing.png

《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中國最早的道教經典[1]:69,東漢道教太平道的典籍,170卷,相傳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在東漢至唐代,《太平經》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是漢末太平道的主要經典,被視為傳達天命的讖書,構成道經「三洞四輔」中的太平部,輯入歷代道藏,宋代以後逐漸為人淡忘。《太平經》詳細記載幾位修道師徒的對答,內容主張學仙修道,輔佐君王,行善積德,調和陰陽,教授「守一」冥想、服食符文等道術,綜合各種道教觀念與神仙方術,以治病袪邪,開創更有系統的神仙理論,成為後世道教思想的基礎之一。現代學者對《太平經》有不同解讀,部份學者認為此經擁護烏托邦式的救世主,或提倡農民革命,亦有學者認為《太平經》代表了地主階級的利益,只追求太平與和諧的世間秩序。

人物
《太平經》中,有六位隱居避世的「真人」,其中發言最多的一位叫「純」。六真人的師傅是「天師」,自稱是上天派遣,為天下解除災厄,希望傳授道書予帝王,但不受理,遂遊走各處,尋找可以授道的弟子,一直不合意,直至與真人相遇,覺得真人求道誠摯,德行日進,於是授其道法,並交予要訣之文,要真人自行研究和修練。天師往往授與真人道書,令其回家研讀修練,之後真人再往天師處請教;有時天師也會主動發問,測試真人的道行。有時真人會質疑甚至反駁天師,激怒天師,受到斥責。天師有時會批評流傳世間的各種書文,談論政治及社會狀況和天災人禍,並請真人為他在世間傳布道書;真人則請求天師多加解說,詢問道書的價值。最後天師離去,繼續傳教和尋覓弟子[2]:91-93、105。

結構與文體
《太平經》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17卷,共170卷。南朝末年,道士在其前後加上了兩篇序文[2]:84、110。全書361篇,總目可見於敦煌文獻S4226[3]:215。《太平經》文辭樸實粗鄙,平鋪直敘[1]:59、65,書中有三種文體,撰作互有先後:最早的是「說教體」,以散文和四言韻文為主,這部份可能就是天師所授的道書,其次是「會話體」,是真人、天師(或仙人)與天君之間的對話;最晚的是問答體,佔全書篇幅三份二,屬全書主體,是真人與天師的問答記錄,每篇首尾完整。此外,還有一些稱為「複文」的符和圖[2]:89-90、102。

歷史
《太平經》面世的背景,與東漢時期道教發展有關。因有疫病流行,當時社會上出現了一批以「符作造書」、「符水咒說以療病」、「教病人叩頭思過」等方法感召民眾的巫覡方士,他們組成教團,並開始制定經典文獻,以作為信仰者的規矩。這類經典文獻包括《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千二百官儀》及《太平經》等[4]:347。《太平經》撰於2世紀前期,相傳神人帛和傳授經書二卷給北海人于吉,于吉擴寫成《太平經》,共170卷[3]:108[5]:83-84。但據內容看,《太平經》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書中「真人」和「天師」互相問答,匯集《太平經》的人,應是真人或其傳人,把天師所授的道書,連同問答記錄編集成書[2]:110。于吉把《太平經》傳授弟子宮嵩[5]:84,順帝時(126年—144年),宮崇上獻《太平經》給朝廷,不為所用。其後,襄楷兩次向朝廷呈上《太平經》,第二次在166年,希望拯救天下的危亂;同時《太平經》為張角所有,藉此招聚信眾,創立太平道[2]:156-157。

六朝時,《太平經》在道教中有一定地位,天師道認為,《太平經》乃老子所作,傳授給于吉[6]:232。道士宣傳,《太平經》是聖王之書,能施行其法,將消災解禍,天下太平[7]:9-10。梁代道士編集道經,把《太平經》列為道教七部經書中的其中一部「太平部」,與上清經、靈寶經等合組成「三洞四輔」的道經分類結構,但修習《太平經》的道士並不多,南朝時,僅有個別道士特加習誦,如南齊時的褚伯玉、梁朝的桓闓、陳朝時的周智響[6]:241-242、235-236。周智響入山尋找《太平經》,上呈予陳宣帝,陳宣帝即改年號為「太平」[8]:276。

在唐代,《太平經》很多書籍都曾徵引[3]:239;唐末道士閭丘方遠撮錄《太平經》,輯成《太平經鈔》,與原書一樣以天干分為甲至癸10部。明代《正統道藏》中,《太平經鈔》編次有誤,甲部完全並非來自《太平經》,癸部卻來自《太平經》甲部[2]:89。唐代以後,《太平經》漸為人淡忘,久不為人注意[1]:52,明代殘存57卷126篇,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僅及原書三份一[2]:84、89。王明根據道藏殘本與《太平經鈔》,校訂為《太平經合校》,成為最佳版本[7]。此外,簡體排印標點本尚有於平主編《道家十三經》所收《太平經》[9]、楊寄林譯注《太平經》[10]等本子。

思想內容

王明《太平經合校》封面
治身治國
《太平經》主旨在於闡述治身和治國之道,希望修道之士和有德之君,能奉行經中教義,使天下太平,人民長壽安康,解決當時動蕩和瘟疫橫行的社會危機。其中,治身之道,根據修練者的資質和稟賦,可以發揮治病、長壽及成仙三個不層次的功效[11]:64-65。治身為治國之本,精研治身之道,能除盡天地萬物的災厄,其次再修治國之道,除去災禍而致太平。這種「身國並治」的觀念,符合漢代的典型思維[2]:99、112。《太平經》的終極關懷,在於治國平天下,治身之術也要為了治國的目的,可說是政治性作品。道書道法,都要上獻帝王,以助治國。書中天師把改革社會、消除災厄、教化世人的最終希望,都寄託在帝王身上[2]:111。有些神仙完全不理凡塵之事,也有神仙會重返人間,幫助帝王治理天下[12]:252、227。君王之治須取法上天,天師正是宣達天命之人,因此要接受天師之教[13]:92。治國的要訣,是使元氣調和,天地人都和順而不背逆,然後天下太平,王者亦可長生[1]:60。傳授道書,可解除帝王與百姓的「承負」之災,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長壽。因此《太平經》並非典型道書,對象並非一般道士或信眾[2]:100-101、111。

仙與鬼
《太平經》構想的天界,其實是當時漢朝政府的翻版,仙界有官府組織,神仙之間有品級之分,臣屬於天君,按天君旨意行事,各司其職,有考課制度,犯錯要受處分,凡人升仙前,要受「保人」仙人的教導,升仙後若犯錯,或無才無德,保人也會連帶受罰。這種保人制度,相當於漢代政制中察舉制度。太平經》認為人的終極目標應是追求成仙[12]:229-230、239、217,但又有精英主義色彩,指出只有極少數有「天命」的才能成仙。《太平經》亦有命定論色彩,能否成為神仙,主要視乎天命以及個人資質,有天命又有資質的才可以成仙;人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天命的,只有努力學道和行善,這種觀念與基督新教喀爾文派的上帝預選說相似。有天命的人,未出生前姓名就已著錄於仙府的「錄籍」中;昇天時日來臨時,會有天神和一位「保人」下降,教導他變形法術,授與仙藥,傳授天界的知識與戒條,年月已滿後才帶往天上[12]:251、232-233、239。沒有天命的人,如果行善積德,也有一絲機會成為神仙,得到上天的同情和恩賜;他可以先成為長壽之人,名字從「死籍」轉移到「壽曹」,天界仙府中若有官職空缺,就能「補缺」成仙,因此個人意志和自我抉擇也是重要的[12]:251、237-238、217。

《太平經》指出世間鬼神會作祟,降禍於人,使人生病。不過,鬼神不會無緣無故害人,只是因為人有罪惡過失,上天才會派遣他們來懲罰世人。天地隨時隨地都有鬼神監視人的一舉一動,人的體內也有鬼神常駐。其中最重要的是五臟神,如果人有邪念,行為失當,五臟神會向天廷稟告,上天使會派鬼物入侵人體。每個人都有多個「身神」,主要部位和器官如頭腹、四肢、五臟,都有神駐守,如果神離開身體,人就會生病,例如肝神離去會使人「目不明」。人有惡念,胡言亂語,喜怒無常,就會「神遊於外」,導致外邪入侵,使人中邪[11]:67-68。

道法與疾病

《太平經》中的符「複文」
《太平經》認為,升仙基本上不能學習而得的,凡人也不能煉製仙藥,奇方異藥只可延年益壽;《太平經》主要提倡的道術是冥想法「守一」是修道者必學之法[12]:240、242。「守一思神」之法,可以「還神」,乃在戶內懸掛五臟神像,沉思冥想,齋戒燒香,四時五行之氣進入人體,成為「五臟神」,為人治病[2]:169[14]:232。冥想時可與五臟神交談,若讓五臟神離體,會上天控告人的罪行[15]:294、300。有學者認為經中的守一法,竊取自佛教的禪定[16]:77。《太平經》另一修道之法,稱為「內視」,教人閉目內觀冥想,調理體內陰陽,此法可以追溯到《莊子》一書[13]:55。為了治病,《太平經》除了教人「守一思神」,也教導人行善積德、施行良政、祭祀禱告、吞食符文、唸誦呪語、服藥針灸、控制飲食[2]:167、170-175。符可以吞服或佩戴,可以治病,去除身中的邪物,也可以使人長壽;辟穀節食,也可以長壽袪病[12]:255、241。

《太平經》認為疾病是多源的,中邪、「神遊於外」離開身體、個人作惡引致鬼神讉責作祟、帝王施政失當,或「承負」他人的惡報都會使人患病[2]:160-165[15]:292。《太平經》相信漢代流行的災異說,認為朝廷施政不當,也會使百姓患病,施行良政則能防治疾病。修身修道出了差錯,政治道德出現問題,都會導致鬼神侵犯而患病[2]:180、176。瘟疫流行,人民多病其中一個原因,源於帝王施政和行為失當,是天地鬼神對帝王的讉責和警告,民間流行的疫病可在政治上找到根源,刑罰太重、貪污腐化,都會使人民患病;疾病流行,也在於「承負」前人的罪過和災害[11]:66,人們做好事,就有正氣,少病長壽;多做壞事就有邪氣,就多病短壽[14]:228。

政治與社會
《太平經》主張任用賢才,減輕刑罰,聽取民意,反對剝削,多行救濟[3]:113-115、118、121,政治立場上,維護五行中屬火德的漢朝,強調忠孝之道與尊卑貴賤的秩序,人民必須服從帝王,奴婢則要服從主人天災人禍主要是臣民而非帝王的罪責[17]:36-40。《太平經》所謂「太平」,是指陰陽和順,國富民安,社會公平無私[3]:110-112。書中多次提及「太平氣」將來臨,大德之君將出現,神人因而下降[1]:59。經中反映了衣食不繼、常有饑荒的民生困難,但沒有實際的經濟政策,只是主張遵從天師教令,上天就會降福,有大豐收。富人要救濟窮人,若聚斂財富,會使天地憤怒,五穀失收[18]:111-113、116-118;另一方面,又斥責窮人懶惰,平民百姓愚昩無知,要接受教晦[17]:45[19]:603。有學者認為《太平經》秉承道家思想,社會思想與《老子》相似[18]:108、112,有學者認為《太平經》期望救世主與烏托邦[14]:227;也有學者認為《太平經》不求救世主,只追求太平時代,對現存政權無所威脅,經中的「太平」並非革命性的平均主義,而是社會等級分明的制度,人人都有適當的出身和職業[20]:22-23。馬列主義史家曾認為《太平經》「揭露社會政治黑暗」,是「農民革命的理論著作」[3]:138[2]:88,也有學者認為其實代表了地主階層的利益[17]:46。

自然觀
《太平經》瀰漫烏托邦思想,相信在太平之世,萬物各得其所,無一受傷。經文嚮往天、地、人之間和諧與相通的狀態,稱之為「中和」。除了陰陽二氣外,天地間還有第三種「中和之氣」。元氣三分,與日月星、山川平原、父母子、君臣民的關係相對應。中和之氣可以調和陰陽二氣,保存天地相通,使萬物自長。跟劉安《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等漢代著作一樣,《太平經》首要關心天地間的平衡協調,人要保護和發展天地間的中和之氣,維持天地的和諧相通,也要生養萬物,失去中和之氣,天下間就有天災人禍[21]。人類必須敬天順地,大地是萬物之母,不可損害,掘井不可深也不可多,損傷地形深達三尺,就是凶事[14]:228。《太平經》和典型道家思想不同,認為大自然秩序並非自然而生,而是相信天人感應之說,上天有其意志,會降下災異讉責世人罪過,人要減少罪惡,「生養萬物」,以維持天、地、人和諧相通的狀態[21]。男女交合代表的是陽陰合氣,帝王和后妃分別是天與地的精神,帝王從天下諸州各娶女子,與她們交媾,使天之氣與各州地之氣交通,可讓各地及時降雨,化生萬物[22]:2。天地萬物都秉受元氣,天地仁愛好生,短壽和災害都是上天的懲罰[1]:59[16]:79。不過,漢代儒家典型的天人感應說,把責任推給帝王一人,《太平經》則認為,官吏、百姓、古代帝王和先人也要分擔一部份責任[11]:66。

道德倫理
《太平經》在傳統的報應思想之上,提出「承負」之說,解釋為什麼為惡不須受惡報,為善反而會遭惡報。個人命運與年壽,並非完全由自己的善惡決定[2]:188[19]:594-596。祖宗行事的善惡,會影響子孫,子孫要承受祖先的災厄,甚至會絕嗣。做好事而有惡果,就是承受了祖先的惡報[16]:76。帝王的流澤或遺禍可達三萬年之久,大臣則達三千年,凡人三百年。舊有的報應說認為,報應只限一家一族,「承負」卻可以由天下百姓以至萬事萬物承受[19]:594-596[23]:80。《太平經》譴責的惡行,包括不孝順、侵害好人、誣告他人、劫掠財物、不敬老人、不敬鬼神、厚葬、隨意動土建築[11]:67。有學者認為承負說受佛教因果觀念影響[16]:76[19]:597,也有學者認為承負說建立在民間信仰之上,並非外來觀念[23]:83、90。《太平經》或受佛教影響,認為天道仁慈好生,但反對佛教的行乞,批評僧人捨棄父母,不娶妻而絕後[16]:73-75。男女交合意義重大,可以使天地傳承不絕,使宇宙永恆,是聖人治理國家的要事[22]:2-3。

地位
《太平經》是中國第一部道教經典[14]:227,東漢時地位崇高,是漢末太平道信奉的經書,官府起初批評《太平經》「妖妄不經」,後來漢靈帝卻贊同此經。在六朝和唐代,《太平經》成為道教重要經典之一。南朝道士編集道書,以《太平經》構成道經七部「三洞四輔」中的太平部,以後歷代道藏都收錄此經[5]:82-83、4-5。《太平經》一度被視作讖書太平道用以發動革命推翻王朝,陳宣帝則奉為聖書,藉以擁護王朝[8]:274、276;一般士大夫則不太重視此書,范曄指《太平經》「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24]:1084。《太平經》思想其實並無新意,無創新之處,都是固有觀念,卻能整合各種道教思想與神仙方術,開創一套更有系統的神仙理論[12]:252-253,為太平道奉為主要典籍,太平道治病,教人跪拜認罪「首過」,以符水和咒語治病,都本於《太平經》[1]:66。經中許多觀念,包括上章、首過、身神、承負等,亦為後世道教所承繼[2]:87;經文發展了「存思」與「守一」的冥想法,使道教的冥想法更有系統;經中指出犯錯神仙會被貶下凡,則成為後世謫仙傳說的源頭[12]:242、230。

------------------------------------

《太平經》是黃老道的主要經典。關於該書作者,今已不可考。據史料記載,原書本為170卷,但今本僅存57卷。《太平經》作為黃老道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黃老列莊的道家思想為核心的。但是它成書於東漢中晚期,所以書中的思想也受到當時的漢代讖緯神學的影響。《太平經》是道家從老莊思想演化為宗教的重要文獻,主要是把陰陽五行和老莊結合,同時又披上了神話的外衣。

《太平經》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觀點。在對萬物的認識方面。繼承先秦兩漢道家元氣論的哲學思想,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元氣”,事物都是由“元氣”變化生成的,同時還提出“太陽、太陰、中和”的“三合相通”觀點。在政治和社會道德方面,政治上主張平均財富。修持上主張反本。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結合,社會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時,它還進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義觀點一,《太平經》內容駁雜.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對黃老道思想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道教思想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又名《太平清領書》。據中國《後漢書·襄楷傳》稱:漢順帝時,琅玡人宮崇詣闕,獻其師於吉所得神書,號曰《太平清領書》。此神書即《太平經》,系東漢黃老道重要經典。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僅殘存57卷,另有唐人閭丘方遠節錄的《太平經鈔》10卷,敦煌遺書《太平經目錄》一卷。

書 名 《太平經》 又 名 《太平清領書》 類 別 黃老道經書 著书年代 漢代 部件的數量 10部 卷 數 170卷

概述

作品簡介

近人王明據有關資料輯校補遺,撰成《太平經合校》一書,大體可見原書舊貌。此經假託神人(又稱天師)與六方真人問答,演說黃老道教義和方術。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為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佔驗之術。其說雖受漢代讖緯神學影響,宣揚災異祥瑞,善惡報應觀念,“多巫覡雜語”。但亦自成體系,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有代表下層民眾反對統治者恃強凌弱,主張自食其力,週窮救急的思想。故為張角等黃老道領袖所利用,組織發動農民起義。後世道教各派教義,亦受此書影響。

作品內容

《太平經》,又名《太平青領書》,是黃老道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據說是東漢(25-220年)時期的道士於吉流傳下來的。

  《太平經》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一)繼承老子之道傳統的天神信仰,重新構築了早期黃老道的神學思想體系,即天人合一的神學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

  (二)為帝王治太平提出一套統治術,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老子學說為治國方針。

  (三)關於教徒的修養方法,提出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等方術,同時,還重視符咒,宣揚服符能驅邪求福,治病長生,要求信徒堅持齋戒、首過、祈禳、叩拜及誦經等活動。

  (四)提出善惡報應觀念,認為人類如果作惡太多,則天地必降災異,殃及後人。由此,正告世人行善積德,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度成仙。[1] 

《太平經》認為,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和諧而化生萬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陽、太陰、中和三氣缺一不可。《太平經》稱:"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故純行陽,則地不肯盡成;純行陰,則天不肯盡生。當合三統,陰陽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聖人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氣不通,百事乖錯。"只有陰陽二氣的相互和諧產生中和之氣,並共同生養萬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這就是《太平經》所說的"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復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經》還說:"三氣合併為太和之氣。太和即出太平之氣。斷絕此三氣,一氣絕不達,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陰陽者,要在中和。中和氣得,萬物滋生,人民和調。"這裡的"太和",即為"太陰、太陽、中和"三氣的和諧,"太平"則指三氣和諧而達到平衡,即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也就是說,三氣的融合達到和諧就是太和,進而就可以實現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太平經》還進一步指出,人是自然萬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氣所生,即"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又說:"天、地、人民萬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兇則俱苦,故同尤也"。也就是說,天、地、人同為自然界中一部分,本身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因此必須要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從工作

《太平經》。早期黃老道的主要經典,一名《太平清領書》。史載漢代曾流傳三種《太平經》:西漢成帝時齊人甘忠可造《天官歷包元太平經》十二卷;東漢順帝時宮崇上其師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領書》一百七十卷;張陵《太平洞極經》一百四十四卷。均已佚。《正統道藏》所收《太平經》僅殘存五十七卷,另收唐末閭丘方遠《太平經鈔》十卷及《太平經聖君秘旨》。

哲學思想

《太平經》一書的思想受老子影響很深。如在《太平經鈔·乙部》中說:“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得名者。”又是說:“道無所不化。”《太平經鈔·乙部》又有幾處說:“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與德,若衣之表裡”、“夫君貴道德,下刑罰。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罰”、“夫王者靜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長生自養。”這些都是道家的傳統觀念,為《太平經》直接繼承下來。因此有些學者認為,該書上承老子遺教。除了“道德”而外,《太平經》更著重於老子說的“自然”,並且提出“元氣”的概念。如《太平經鈔·乙部》中說:“元氣自然,共為天地之性也。”又說:“故元氣樂即生大昌,自然樂則物強。”它認為“元氣”和“自然”是天地的根本,所以又說:“元氣行道以生萬物”、“故元氣守道,乃行其氣,乃生天地。”此處所謂“元氣”、“自然”實際上都是老子“道”的另一種表述。

《太平經》中有許多言論,直接從老子《道德經》中推演而來。如《道得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太平經鈔·戊部》則說:“元氣恍惚自然,其凝成一,名為天也。分而生陰成地,名為二也。因為上天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又如《道德經》第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太平經》第五十八篇則說:“以其華就實,反其偽就真,末窮者宣反本,行極者當還歸,天之道也。”再如《道德經》第七十七章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太平經》第一百零三篇則說:“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處,本非獨給一人,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肯週窮救急,使萬家乏絕。”由於《太平經》是對東漢時代一般老百姓布教,因此避免《道德經》中那些高深的哲理,專門揭露當時社會的病態,而變得通俗化,容易為大眾接受

漢順帝執政時期,宮崇詣闕獻《太平清領書》,被有司奏劾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

來歷

成書於漢代的《太平經》,據史書記載,共有三種:一是西漢成帝時齊人甘忠可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經》12卷,自稱是天帝真人赤精子傳授;二是東漢順帝時問世的《太平清領書》;三是順帝時張陵所得的《太平洞極經》144卷。我們這裡所說的《太平經》,是《太平清領書》。

有關《太平經》一書的最早記載是范曄的《後漢書》。《後漢書·襄楷傳》說,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襄楷上書曰:臣前上琅邪宮崇受於吉(一作幹吉)神書,不合明聽。《襄楷傳》又說: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唐章懷太子李賢註說: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照李賢的說法,神書即是《太平經》

這部神書是於吉在曲陽泉水上所得,但得之於何時、何人,都沒有交待。

晋葛洪在《神仙传》中说得之于 天仙.他说: 宫嵩(即宫崇)者,琅邪人也。有文才,著书百余卷。师事仙人于吉。汉元帝时,嵩随吉于曲阳泉上遇天仙,授吉青缣朱字《太平经》十部。吉行之得道,以付嵩。 说《太平经》为天仙所授,显然是不可能的。唐王松年《仙苑编珠》卷中引《神仙传》佚文说:于吉,北海人也。患癞疮数年,百药不愈,见市中有卖药公,姓帛名和,因往学之,乃授之素书二卷,谓曰:' 此书不但愈病,当得长生。' 吉受之,乃《太平经》也。行之疾愈,乃于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 就是说于吉从帛和处得来的《素书》二卷即《太平经》,自己再敷衍成一百七十卷本。但帛和的《素书》二卷从哪里来,没有说明。唐人撰述的《太平经复文序》则造了一个《太平经》的传授过程: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于吉。于吉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和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于吉授教,究极精义,敷演成教。 这里所说的《太平本文》,就《神仙传》所说的《素书》二卷。

從以上可以看出,《太平經》不是一人一時寫成的,而是從西漢末年到東漢順帝時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而成的。同時,《太平經》與漢代的其他兩本《太平經》也有一定的關係。先看甘忠可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經》。據《漢書·李尋傳》:初,成帝時,齊人甘忠可詐造《天官歷包元太平經》十二卷,以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甘忠可弟子夏賀良向衰帝所陳說的:漢歷中衰,當更受命。成帝不應天命,故絕嗣。今陛下久疾,變異屢數,天所以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號,乃得延年益壽,皇子生,災異息矣。等等,襄楷上書則稱: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可見兩者的說法頗相似。甘忠可之書是藉著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的名義的,《太平清領書》則以天君、太上為最高的神,大部分內容是以天師與六方真人純師徒問答的形式敘述的。兩者的形式也基本相同。從甘忠可與於吉、宮崇的籍貫看,其地域亦相近。這些說明,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領書》是從甘忠可的十二卷《包元經》發展而來的。至於《太平清領書》與《太平洞極經》的關係,據梁孟安的《道教義樞》說,張道陵曾得太上授與《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可能是《太平清領書》的另一傳本。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簽》亦沿此說,並交待說: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經云: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經流亡殆將欲盡。此之二經,並是盛明治道,及證果、修因、禁忌、眾術等也。可見兩種《太平經》內容是基本一致的。

總的來說,《太平經》一書即是漢代的《太平清領書》,後來收入《道藏》,今已殘缺不全,原書一百七十卷,僅殘存五十七卷。今人王明先生,以現存《道藏》本《太平經》為依據,參照《太平經鈔》及其他二十七種引書加以校補,編成《太平經合校》。

後世影響

該書內容龐雜,非一人一時之作,認為治國者有它,可以長生,其中多「巫覡雜語」,但也不乏反映貧苦民眾疾苦與要求的思想,並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問題發表了評論。該書對於張角傳播其太平道,組織黃巾起義起了理論指導作用,張陵創五斗米道也利用了它。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今人王明有《太平經合校》( 中華書局 1960年版),頗便學者。

演變

《太平經》行世後,由於其傳播者、傳播區域及時代的不同,出現過多種卷數不同、經名不同的傳本。

南朝梁孟安排在所著《道教義樞·七部義》中說:“按《正一經》雲,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此經並盛明治道,證果、修因、禁忌、眾術也。其《洞極經》者,按《正一經》:漢安元年,太上親授天師,流傳茲日。”意即張道陵曾有《太平洞極經》一百四十四卷。唐閭丘方遠的《太平經鈔》已部、庚部;《太平經》卷四十一、卷四十八中皆有解釋“太平洞極”之經的文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簽》卷六《三洞經教部·四輔》也說:“凡君在位,輕忽斯典,然其卷數或有不同。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經云: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經流亡殆將欲盡。此之二經,並是盛明治道及證果修因、禁忌眾術等也。”足見《太平洞極經》是確實存在過的,南梁時尚有流傳,至宋代便已流失殆盡,僅存書目。孟安排與張君房也都說此二經內容“並是”,經名不同而內容一樣。據饒宗頤《敦煌六朝寫本張天師道陵老子想爾注校箋》論證,《想爾注》多處演“太平”、“ 守一 ”等義,實乃以《太平經》之義旨解釋《老子》。這也說明張陵確曾有與《太平經》內容相同的《太平洞極經》。近代著名仙學大師陳攖寧先生曾謂《太平青領書》與《太平洞極經》是一經而二名。我認為此說極是。現引述《太平經》中有關解釋經名的文字以為證明:

卷四十一: “此道道者,名為洞極天地陰陽之經,萬萬世不可複易也。”“洞者,其道德善惡,洞洽天地陰陽,表裡六方,莫不響應也。 ……其為道乃拘校天地開闢以來,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簡得其善者,以為洞極之經”。

卷六十七: “此乃天上太古洞極之道,可以化人”。

卷六十九: “周流天下,上下洞極”。

卷八十八: “今天師言,乃都合古今河洛神書善文之屬,及賢明口中訣事,以為洞極之經”。“使眾賢明共集次之,編以為洞極之經”。“使眾賢誦讀,此當為洞極之經竟者”。

卷九十一: “上第一善者,去其邪辭,以為洞極之經”。“以神文聖賢辭,下及庶人奴婢夷狄,以類相從,合其辭語,善者以為洞極之經”。“天怨地咎,國之害微,立洞極經文”。

卷九十六: “究洽洞極七竟,以類次書文使相得,災悉滅亡,致洞極之吉文”。

卷九十八: “其大也則洞至無表,其小也則洞達無裡,尊則極上,卑則極其下。……然吾乃為太平之君作經”。

卷一百零二: “大集具正事,考本天地之根,以除天恐地咎國之害,立洞極經”。

卷一百二: “故施洞極之經,名為太平。”

卷一十五至一百十六: “今天上皇平洞極之氣俱出治,陽精昌興……真人務順吾書言,刑自絕”。

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 “故教人拘校古今文集善者,以為洞極之經”。

上列引文足證:《太平洞極經》與《太平青領書》系一經二名,只是由於傳播地區不同,卷帙有所取捨和調整,在天師道名《太平洞極經》,在太平道則號《太平青領書》。

漢末以後,《太平經》又有演變。

南梁孟安排《道教義樞》中說,襄楷向漢桓帝獻《太平經》, “,其經遂隱”。到漢靈帝時,太平道張角“頗有其書”。到晉時,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遐覽篇》中著錄《太平經》五十卷、《甲乙經》一百七十卷。《太平經》卷五十中說:“可知吾書,猶天之有甲,地之有乙,萬世不可易也。”又該經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為部,故《甲乙經》很可能是《太平經》的別稱。⑴五十卷之《太平經》,則又另一《太平經》傳本。南北朝時,《太平經》仍隱於民間。據《道學傳》第十五卷中說,南梁東海丹徒人桓闓,曾在民間求得《太平經》一部,其師陶弘景認為“此真幹君古本”。《雲笈七簽》卷六《四輔》亦載陳宣帝時周智響取得《太平經》,並在至真觀開敷講說,自此以後,《太平經》便又行世。到唐末,間丘方遠節錄《太平經》,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部,每部節錄原經十七捲成一卷,編次為《太平經鈔》十卷。⑵南唐沈汾《續仙傳》及宋賈善翔《猶龍傳》述說閭丘方遠詮《太平經》三十篇。宋鄧牧《洞霄圖》卷五中又說閭丘方遠“鈔為二十卷”。這裡所說十卷、二十卷、三十篇,實際上都是指《太平經鈔》,因《太平經》原文節錄分為十部,每部一卷,則為《太平經鈔》十卷;如按每部節抄分為上中下三篇,則共為三十篇;如按每部節抄分為上下兩卷,則共為二十卷。由於傳本分篇、卷的方法不同,故有此三種說法。閭丘方遠除節錄《太平經》,編次《太平經鈔》十卷外,他還從《太平經》中選抄輯成《太平聖君秘旨》,其內容論述精、氣、神之關係,輯存守一之方法甚多。《宋史·藝文志》所著錄的閭丘方遠《太上經秘旨》及宋賈善翔《猶龍傳》所稱《太平秘旨》,均為此書別稱。關於《太平經》本身,宋《四庫闕書目》及《宋史·藝文志》皆著錄為“襄楷《太平經》一百七十卷”。這是誤將向漢桓帝獻“神書”的襄楷,當作為該經的造作者。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六說:“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著錄“《太平經》一百七十卷”。元趙道一《仙鑑》也說:“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這說明《太平經》一百七十捲到元代還是完整存在的。及至明代,《太平經》便殘闞嚴重了,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及明李傑《道藏目錄詳註》都說《太平經》只存:卷一至十四,卷三十五至五十,卷五十一至九十(內有缺卷),卷九十一至一百七(內缺九十四、九十五),卷一百八至一百十九。這說明《正統道藏》中只存《太平經》八十七卷,除去外字號一至十卷為《太平經鈔》,則實存本文僅七十七卷。迨至近代,涵芬樓影印《正統道藏》,較之原刻本《正統道藏》中《太平經》卷帙,則又更為殘缺,只存下五十七卷,即:卷三十五,卷三十六至三十七,卷三十九至五十五(五十一與五十三同卷,缺五十二),卷六十五至七十二,卷八十六,卷八十八至九十三,卷九十六至一百四,卷一百十四,卷一百十六至一百十九。另卷一至卷十,乃是閭丘方遠的《太平經鈔》。為什麼又短缺了呢?因涵芬樓影印《道藏》是照北京白雲觀所藏明英宗賜《正統道藏》影印,而白雲觀所藏《正統道藏》已有散失,因而影印本也隨之短缺了。

近代学者王明先生,根据多种道教经书及有关史籍,参照合校,编著了《太平经合校》,基本上还原了《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的轮廓与内容,这对于宗教史及思想史研究是一大贡献。

黃老道學

"黃老道學",顧名思義,應是關於黃老道的學問,是黃老道的理論學說(黃老道之學)。然而我們以往研究黃老道時,只考察它的宗教信仰或宗教祭祀活動,而沒有涉及到它的理論學說,黃老道只是一種社會上流行的宗教信仰活動,只是一種打著黃帝與老子之名的方術(神仙方術)。黃老道學的提出,則不僅把黃老道看作是一種宗教信仰活動,而且認為黃老道還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學說,有自己的思想體系的。那麼它的思想學說是什麼呢?它的代表著作又是哪些呢?"黃老道學"這一提法如要成立,就必須回答這些問題。這是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金晟煥博士在撰寫他的博士論文過程中,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即西漢末至東漢朝出現了《太平經》、《老子河上公章句》等這樣的幾部著作,以往的研究者都把這些書當作是我國早期道教的經典著作,當然這樣籠統的提法並沒有錯,但當時的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即早期道教)尚未形成。一般來說,五斗米道於東漢順帝時(126-144),由沛人張陵入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而傳其教,受其道者出五斗米,故稱為"五斗米道"。平道由鉅鹿人張角所創,於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其部三十六方,皆著黃巾,同日反叛,這就是有名的漢末黃巾大起義。五斗米道讓其信徒學習《老子》五千言,又相傳為張陵抑或張魯還著有《老子想爾注》,宣揚早期的道教思想。太平道則利用《太平經》,張角"頗有其書",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由此可見,早期的五斗米道與太平道,建立教團都較晚,又皆與《老子河上公注》沒有直接的關係,至於《太平經》則為張角所用,產生年代大大地早於太平道,並不是張角所造。因此《老子河上公注》與《太平經》並不就是早期道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的產物,而應當作進一步的考察。

人所共知,早期道教的前身是黃老道,角在創立太平道以前,還曾奉事過黃老道,那麼《老子河上公注》與《太平經》是否就是黃老道的理論著述呢?這兩部著作究竟與黃老道有何關係呢?這是要我們來加以研究的。在漢代道教教團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產生之前,在社會上曾經流行過兩次有關黃帝與老子學的熱潮:一次為西漢初年的黃老學,一次為發端於西漢活躍於東漢的黃老道。漢初的黃老學主要是用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來治理國家的一種政治學說(所謂黃帝之書,實也是用黃帝之名宣傳老子思想而已)。之後的黃老道則與黃老學有著很大的不同,黃老道是黃老學與神仙學相結合的產物,屬於神仙學範圍,是道教的前身。

眾所周知,最早的神仙家形成於戰國中期,為燕齊方士們所創。他們宣揚渤海中有神山,神山上有仙人仙藥,只要求得仙藥,吃了就能長生不死。由於他們講長生不死成仙人之方術,所以人們又把他們稱之為方仙道。當時,方士們曾引用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來宣揚神仙思想。據《史記?封禪書》說,齊威王、宣王之時,鄒衍論"終始五德之運",而燕國方士宋毋忌、正伯喬,充尚、羨門、高誓等,皆為方仙道,講形體銷化而成仙,講鬼神之事,並皆傳鄒衍的陰陽五行說和主運說,但"傳其術而不能通",可見,鄒衍的學說並不能講通神仙之事。之後,到了稷下黃老學盛行,方士們開始用黃老學來解釋神仙學,試圖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最初方士們先把黃帝神仙化。黃帝本是傳說中的英雄人物,相傳他戰勝了炎帝,擒殺了蚩尤,是位了不起的華夏民族的祖先,因此西漢的方士們首先把黃帝神仙化,認為黃帝是登天成仙的。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方士齊人公孫卿就提出黃帝得寶鼎而"仙登於天"的事,又宣揚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與群臣后宮七十餘人俱登天"。(《資治通鑑》卷二十《漢紀十二》)可見,西漢武帝時方士已把黃帝神仙化,把黃帝與神仙學結合了起來。在《漢書?藝文志》中,以黃帝之名,列入神仙家的著作就有《黃帝雜子步引》、《黃帝岐伯按摩》、《黃帝雜子芝菌》、《黃帝雜子十九家方》等多種。至於神仙家把老子神化則較晚,大概在東漢朝,正如著名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所說:"《前漢書?藝文志》列舉各家書目,在道家有黃帝又有老子,在神仙家只有黃帝而無老子,可見西漢時期的老子還是他本來面目,到東漢時,老子身分才起了變化。"(《道教與養生》第39頁)據王充(27-約97)《論衡?道虛》說:"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恬淡無欲,養精愛氣。夫人以精神為壽命,精神不傷,則壽命長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為真人矣。"王充生於東漢光武時,卒於漢和帝時,屬於東漢前中期人,當時世上已流行老子"逾百度世為真人"的說法了。至於在上層社會中較早神化老子的,據史書記載當推楚王劉英。《後漢書》卷四十二《楚王英傳》說: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又說:"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在這裡劉英把黃帝、老子看作與外來的佛(浮屠)一樣的神加以祭祀的。後來的桓帝,更在宮中"設華蓋以祠浮屠老子"。這就是東漢時神仙家與黃帝老子相結合的情況,這樣西漢的黃老學正式演變成了東漢的黃老道,而漢桓帝就是黃老道的熱烈信徒。《後漢書》卷七十六《王渙傳》稱:"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祀。"同書《志》第八《祭祀志》中說:"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陳國苦縣祠老子。九年,親祠老子於濯龍。"可見桓帝是十分信仰黃老道的,並尊老子為仙祖。

綜上所述,黃老道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它發端於西漢而成熟於東漢桓帝時期。至於黃老道的主要思想則是宣揚養生、修仙,"祭祀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正如卿希泰主編的《中國道教史》所說:"東漢講黃老,側重在養生,修仙,與西漢前側重在統治術的黃老學,已有所不同。這是黃老學逐步衍變為黃老道的新發展。"又說:"在尚黃老、修仙道的社會思潮中,到東漢出現了主要以修道長生的觀點解釋《老子》的著作,即《老君道德經河上公章句》,或稱《老子河上公注》。它是神仙方術與黃老思想逐步結合的歷史產物,也是《老子》由道家學說向道教理論過渡的重要標誌。"(《中國道教史》第一卷第76頁)這就肯定了黃老道的性質不同於漢初的黃老學,並明確肯定了《老子河上公注》為神仙學與黃老學相結合的歷史產物,這也就是說,《老子河上公章句》是黃老道的理論學說。因此我們說這部著作應屬於黃老道學的範圍。至於《太平經》內容雖然十分龐雜,但它的思想中也有著老子道家思想與神仙方術思想相結合的重要內容,也滲透著黃老道學的思想。所以張角信奉黃老道,又"頗有其書(即《太平經》)"的。為什麼我們強調《老子河上公注》與《太平經》是黃老道之學呢?具體地說,我們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從時間上說,《老子河上公注》與《太平經》的著作年代,正與黃老道的形成年代大致相一致,是在社會上崇尚黃老道的時代氛圍下產生的。相傳《老子河上公注》為西漢文帝時河上丈人所著,也有的學者認為它是魏晉時的作品。但《漢書?藝文志》沒有著錄,在道家一派中,見錄的只有《老子鄰氏經傳》、《老子傅氏經傳》、《老子徐氏經傳》和劉向的《說老子》。這說明西漢時此書尚未問世。至於魏晉時期的著作一般都帶有玄學的特徵,或受到玄學的影響,而《河上公注》沒有受到玄學的洗禮。它的思想主要講養生長生和清靜治國的,並講元氣說與精氣說,與東漢時代思想相合,所以多數學者把它看作是東漢時代的作品。這是有道理的。它的寫作年代正與黃老道的形成年代相當。至於《太平經》,它並不是一時一人之著作,而是有一個相當長的演變的過程。最早的《太平經》稱為《天官歷包元太平經》12卷,為西漢成帝齊人甘忠可所造,以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漢書》卷七十五《李尋傳》)至東漢順帝時又有《太平清領書》170卷的出現。據《後漢書?襄楷傳》說:"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幹吉(即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又說:襄楷於桓帝年延熹九年(166年),"自家詣闕上書曰:臣前上琅邪宮崇受干吉神書,不合明聽。……書奏不省,十餘日,复上書曰:'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云云。李賢注曰:"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由此可見,今《太平經》可能是經過西漢成帝時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經》至東漢順帝和桓帝時的《太平清領書》這樣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的。而這一過程也正與黃老道的形成過程相吻合。可見《老子河上公章句》與《太平經》與黃老道之間必定有著密切的關係的。

(二)從思想上來說,《老子河上公章句》與《太平經》是反映了黃老道的思想的。關於黃老道的思想,史書上記載得不多,從零星的材料上看主要有這樣一些:(1)養生長生術思想。如最早於《漢書?藝文志》神仙家中所列出的黃帝書中的《黃帝雜子步引》、《黃帝岐伯按摩》、《黃帝雜子芝菌》、《黃帝雜子十九家方》等書,皆是講的養生方術。之後神化了的老子也是位養壽長生而成仙的人,《列仙傳》稱老子"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是懂得養生術的一位真人。所以王充在《論衡》中說:"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恬淡無欲,養精愛氣。夫人以精神為壽命,精神不傷,則壽命長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為真人矣。"(2)修仙成仙思想。黃老道宣揚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而成仙的,或稱黃帝封禪而成仙的。宣揚老子則主要是修性而成仙的,"養精愛氣"而成真人的,所以邊韶《老子銘》說:"延熹八年八月甲子,皇上尚德弘道,含閎光大,存神養性,意在凌雲"云云(《全後漢文》卷六十二),認為只有"存神養性"才能凌雲飛升成仙。(3)神化黃老、祭祀黃老的思想。如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桓帝更在宮中祀浮屠、老子等。他們神化老子,向老子膜拜。活躍於明帝、章帝朝的王阜並著《老子聖母碑》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生,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全後漢文》卷三十二)在這裡更是把老子當作了宇宙本源"道"的化身,生於宇宙太初之先,是宇宙的始祖。以上幾點可以說就是黃老道的一些主要的思想。這些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了《老子河上公章句》和《太平經》中。尤其黃老道宣揚的養生修仙的思想,在這兩部書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現。《河上公章句》承繼了黃老學的思想,把治身與治國的原則統一起來。它在註《老子》第四十三章"無為之益"時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不勞煩也。"又在註五十九章"莫若嗇"時說:"治國者當愛民財,不為奢泰;治身者當愛精氣,不放逸。"治國治身當用老子的無為思想,治身無為就是愛養精氣不放逸。這樣治身就可做到"壽命延長,無有既盡時也",而得到長生不死。所以說:"人能自節養,不失其所受天這精氣,則可以久。"(《辯德》第三十三)這就與王充所記載的"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恬淡無欲,養精愛氣。夫人以精神為壽命,精神不傷,則壽命長而不死"的黃老道思想基本一致。可見《老子河上公章句》確實反映了當時流行的黃老道的思想的。《太平經》亦與《河上公章句》一樣,一方面講治國,宣揚太平盛世,另一方面就講"愛氣養神"得長生久視而成仙。《太平經》認為,人的生命,要靠精、氣的結合。《太平經》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訣》:"凡事人神者,皆受之於天氣,天氣者受之於元氣。神者乘氣而行,故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故無神亦死,無氣亦死。"這即是說,人的氣與神相須而行,缺一不可,因此養生就要做到"愛氣養神",使氣、神結合,才能達到長生不死。《太平經》還提出了精、氣、神三者相結合的養生思想,其《令人壽治平法》中說:"三氣共一,為神根也。一為精,一為神,一為氣。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氣。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故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人的生命在於精、氣、神的三結合("三氣共一"),這是對《河上公章句》"愛氣養神"思想的進一步發揮。可見,《太平經》的思想也是在社會上流行的黃老道思想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

以上我們從兩個方面談了《河上公章句》與《太平經》的關係,當然這一探討是十分初步的。我們的初步結論是:《老子河上公章句》與《太平經》是屬於黃老道學的思想,它們是早期道教思想的前身,在中國道教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太平經〕書名,又名〔太平清領書〕。〔後漢書.襄楷傳〕稱:「漢順帝時,琅琊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一百七十巷,號〔太平清領書〕。晉以後,〔太平清領書〕改稱〔太平經〕。為早期道教的重要經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修身治國之術。原書一百七十卷,今僅殘存五十七卷。本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各說不一:一云于吉在漢順帝時於曲陽泉水上所得或神授,又云宮崇或帛和所傳。近人則考證出該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即〔太平經復文序〕所謂「太平本文」,流傳於民間,經多人逐漸增修,遂成一百七十卷,因此可說是一部集體編寫的道書。原〔太平經〕按十天干編排,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十七卷。採用神人(或天師)答六方真人疑問的形式,闡述基本理論。其經卷帙浩繁,內容龐博,但旨趣大體一致,包融道、儒、墨、陰陽、神仙諸家之學。該經特點是不多引用前人的陳言,間有遣詞造句,採摘古人的成語,也不指明出處。經文每草皆有標題,末附篇旨,總攝一章的大意,多與文相符。顯然是自成一家的體裁。為後世道教各派教義之張本者甚多。主要內容凡有以下數點:

1.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其云天地為人之父母,人之本始。故人當孝順天地,法天道,得天心,合天意。天可順不可違,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得罪於天,則無所禱。帝王庶民,皆不可有違。天人感應,表現為自然界的變怪災祥,即有「天談」、「天語」、「天談地語」之說,唯人洞識,行之可治太平。天地皆有神祇主掌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及人之壽命禍福,常佑善懲惡。如反天逆神,則自流其厄。陰陽四時五行的潛運變化,是天地的體現,其根本道理是恆常不變的,人須絕對服從。一陰一陽之理,遍於天地,陰陽和三者相須,共成一家,以成萬物。「無陽不生,無和不成,無陰不殺」。求的是陰陽和合,上應天道。還強調禁燒山林,但下田草木宜除之,所謂防生陰奸故。

2.社會政治思想:其理想王國強調社會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無災異、無病疫、無戰爭、人人向善,君明臣賢,人無怨恨,萬物無所傷,各得其所樂及極為和平安樂。主要內容可總結為:(1)反對昏愚之君,擁戴明德之君。(2)無為而治。(3)治國以民為本。(4)服人以道,省刑愛人。(5)選賢任能,務求其益。(6)下可以革諫其上。(7)斷金兵。(8)反對賤視和殘害婦女。(9)人人力作以獲衣食,勿強奪人物。(10)有財應救窮周急,反對為害不仁。(11)反對視死過生、祟興祭祀。(12)反對穿鑿土地。(13)斷酒。(14)提倡以忠孝誠信為大的倫理道德。(15)反對以智欺愚,以強欺弱,後生欺老者,主張人們彼此相愛。

3.音樂理論:謂音樂是用聲音和樂器表達的一種語言,是有內容有目的的。所謂以致其事,以虛致實,以無形身召有形之法。可以感天地,通神明,安萬民。謂陰陽動則有音聲,樂動輒與音聲俱,動音,凡萬物精神悉先來朝乃後動,占其形體,故動音樂,常當務其事,審得其意,太平可致,凶氣可去。還把音樂同陰陽五行學說相聯繫。認為音樂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社會、自然話事物以及人的精神狀態有密切的關係。在音樂的規格、法則的論述上,主要有三個內容:(1)皆當順其氣,如其數。(2)樂吉事、樂生事。(3)太平氣至則興樂,衰亂之氣應凶年、不得興樂。

4.醫學理論:主要有對人體生理及壽命的認識、對病理的認識、對診斷的見解,還有關於針灸及藥物的理論,對醫巫二者的看法,有關強身卻病的理論與訣法等內容。

5.善惡報應:謂天地及人身中皆有眾多之神,受天所使,鑑人善惡,掌人命籍。凡人善惡,天無不知曉。賞罰璣珠分明,其方式有數種:現世增減福壽、決定生辰、死後賞罰、報在子孫及眾人。其他出有長壽、成仙、通神、辟邪、占驗以及眾生之說等等。〔太平經〕上承老子的遺教,近受當時圖讖、神仙方術的影響,反映了許多更新時代的思想。對張角、張魯在漢中政教合一之治奠定了理論基礎,是研究我國古代醫藥、音樂、哲學以及早期道教的重要資料。收錄明〔正統道藏〕中,今人王明輯錄有關〔太平經〕的二十多種古藉加以校補,名〔太平經合校〕,大體可見原〔太平經〕的全貌。

----------------------------------------

1.卷一至五十

2.五一至一百

3.一百一至一百七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