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牧野之戰/利簋-武王征商簋,西周早期青銅器。為周武王時官吏利所作/利簋是現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記載武王伐紂具體日期即「甲子日」的器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VDRu3O
毛公鼎/周宣王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鼎紀事,由子孫永保永享,刻有500字銘文青銅器中最多/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列合稱「故宮三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抵得一篇《尚書》/晚清「四大國寶」、「海內三寶」之一,為「故宮三寶」中歷史最久遠的一件器物/「青銅三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nuknA7
西周《大盂鼎》高清拓片- - 书法字典 - https://goo.gl/cCWalZ
大盂鼎銘文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tV70FU
-------------------------------------------
西周 康王時期
炊器
清道光年間陝西郿縣禮村出土
通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
1951年潘達於女士 捐贈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踪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大盂鼎器壁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成垂腹狀,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兩週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腹內壁鑄銘文:
銘文凡19行291字,記述了西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作器者盂所受之“冊命”。銘文自首行“王若曰”始,至第七行“故喪師已”,系西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立國之勤勉與商內、外之臣僚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之教訓。《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好酒淫樂”,甚至到了“以酒為池”的奢靡程度。《尚書·微子》篇中,商紂兄微子亦云紂“沉酗於酒”。《尚書·酒誥》系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誡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語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國滅無罹”,大意是說商紂好酒,不思其過,最終導致國滅邦亡。此與上舉《大盂鼎》第五行至第七行中語句“我聞殷墜命,唯殷邊侯甸與殷正百辟,率肄於酒,故喪師已”所言相合,透露出週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鑑的警示。自第七行“汝昧辰有大服”,至第十三行“夙夕紹我一人烝四方”,文中康王“冊命”盂之職事,並教誨盂效法其祖先,竭誠輔佐王室。自第十三行“雩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疆土”,至第十八行“王曰:盂,若敬乃政,勿廢朕命”,為康王勉勵盂忠於職守,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自第十八行至第十九行,語句“盂用對王休,用作祖南公寶鼎”,系“受命”者盂對康王稱揚、作器之辭。
《大盂鼎》篇首“唯九月”与篇尾“唯王廿又三祀”,是作器者盂“受命”之时间。此种以時王在位年次纪年,且置纪年于篇尾,是西周初年金文的纪时程式,秉承殷制。
《大盂鼎》是目前所見西周時期最早的“冊命”類出土文獻,與其它西周中、晚期“冊命”類金文相校,可以了解西周時期“冊命”制度的演變。
《大盂鼎》通篇章法規整,分為左右兩段,奠定了西周時期長篇銘文佈局之規範;銘中結字方正、大小參差、筆劃粗細不等, 且如“王”、“在”、 “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象形意味仍較濃;但銘中如“有”、“厥”、“又”等字捺筆與商代末年相比,波磔更加分明,區別較大,形成了西周早期獨特的凝重書風。
(撰文:於成龍閆志)
----------------------------------------------------
大盂鼎鑄造於周康王23年(前1003年),清道光初年出土,與毛公鼎、大克鼎並稱晚清「海內三寶」。大盂鼎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內側鑄有19行銘文,分2段,共291字。銘文的內容是有關一個名叫盂的貴族為頌揚周康王的賞賜、訓告和偉績,鑄鼎以銘記。
--------------------------------------------------------------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常興鎮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
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
大盂鼎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1]
中文名 大盂鼎 外文名 大渝三腳架 出土地 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 出土年代 1849年 館藏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
出土
大盂鼎清道光年間(公元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眉縣常興鎮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出土後便被販賣至文物市場。它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時大臣名盂者而得名,與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1]
轉輾買賣
清朝道光時期的岐山首富宋金鑑把銅鼎買下,因為器形巨大,十分引人矚目,鼎很快被岐山縣令周庚盛佔有,他把鼎轉賣到北京的古董商人。宋金鑑在考中翰林後出價3000兩白銀又購得了寶鼎,在他去世後,後代以700兩白銀賣給陝甘總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恆,袁深知左宗棠酷愛文玩,得寶鼎後不敢專美,旋即將大盂鼎獻給上司以表孝心。左宗棠在發跡前曾為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理湘省全部軍務。雖非顯貴,也頗得春風。加之自視極高,恃才傲物,不免為人所陰嫉。[2]
潘家得寶
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被永州總兵樊燮讒言所傷,遭朝廷議罪。幸得時任侍讀學士的潘祖蔭援手,上奏咸豐皇帝力保宗棠,且多方打點,上下疏通,左才獲脫免。潘乃當時著
西周大盂鼎
西周大盂鼎
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後遂以相贈,以謝當年搭救之恩。此後,大盂鼎一直為潘氏所珍藏。雖然也時而有人覬覦此鼎,但畢竟潘氏位高權重,足可保全大鼎無虞。至潘祖蔭故,其弟潘祖年將大盂鼎連同其它珍玩一起,由水路從北京運回蘇州老家。大鼎作為先人故物,睹物思人,彌顯珍貴,堪為傳家之寶,不輕示人。光緒之末,金石大家端方任兩江總督。曾一度挖空心思,想據大盂鼎為己有。均為祖年所拒。但端方之欲始終為潘家所患。直至辛亥年,革命暴發,端方被殺。潘家和大鼎才真正逃過端方之難。
民國初年,曾有美籍人士專程來華找潘氏商談求讓大鼎,出價達數百兩黃金之巨。但終為潘家所回絕。三十年代中葉,國民黨當局在蘇州新建一幢大樓。黨國大員忽發奇想,要在大樓落成後以紀念為名辦一展覽會,邀潘家以大鼎參展。以圖無限期佔有大鼎。然此拙劣伎倆為潘氏識破,婉言拒絕了參展。[1]
复埋地下
1937年日軍侵華時,蘇州很快淪陷。國將不國,人命難保。此時,潘祖年已作古。潘家無當戶之人,皆婦孺。英雄出少年,當此危難之時,潘祖蔭的侄孫潘承厚、潘景鄭等商定將大鼎及全部珍玩入土保全。經反复遴選,決定將寶物藏於二進院落的堂屋。這是一間久無人居的閑房,積塵很厚,不會引人注目。主意已定,潘家人苦幹兩天兩夜才將全部寶物入藏地下。又將室內恢復成原樣。整個過程除潘家人以外另有兩個傭工和一個看門人參與其中,均被反复叮囑要嚴守秘密。此後不久,潘氏全家即往上海避亂。潘宅一時竟成了日軍搜查的重點。經過反复的搜查並挖地三尺均無所見,日軍也只得作罷。日軍佔領期間,潘家的看門人曾幾次盜掘了若干小件的珍藏,賣給洪姓古董商人。但大鼎過於沉重,無法搬動,得以倖免。[4]
贈寶於國
光陰荏苒,在歷經十餘年戰亂之後,中國解放了。潘家後人見人民政府極為重視對文物的保護,認為只有這樣的政府才可託付先人的珍藏。全家商議後,由潘祖蔭的孫媳潘達於執筆,於1951年7月6日寫信給華東文化部,希望將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獻給國家。同時也希望將兩件大鼎放在上海博物館展出。7月26日,文管會派專員在潘家後人的陪同下赴蘇州,大鼎得以重見天日。為表彰潘達於的獻寶壯舉,華東文化部於10月9日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1952年上海博物館落成,大盂鼎藏入此館。1959年,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開館,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館藏珍品支援。從此大盂鼎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2]
文物特徵編輯
器厚立耳,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下垂,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週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貴族盂之事。[1]
銘文編輯
原文
隹(同唯,發語詞)九月,王才(通在)宗周,令(通命,冊命之命)盂。王若曰:“盂,不(通丕pī,訓為大)顯(訓為明)玟王受天有(通佑,保佑)大令(命),在(載,過去)珷王嗣玟乍邦,【外門內闢】(通闢,除去)氒(通厥,代詞,指代殷商)匿(通慝,訓為惡),匍
大盂鼎銘文拓片
大盂鼎銘文拓片
有四方,【田允】(通畯,長久)正(通政)氒(厥,指代四方)民,在【上雨下於】(通於)【午卩】(通禦,訓為用)事,【虘又cuó】(嘆詞),酉(通酒)無敢【左酉右上舌右下火】(通酖,樂酒之意),有【左弓中上此中下火右弓】(通祡,燒柴祭天之祀)【上米中豆下廾】(通蒸,天子冬祭)祀無敢【酉夒】(通擾),古(通故)天異(通翼,訓為護)臨(訓為看)子,廢(訓為大)保先王,?(字鑄壞,疑為匍)有四方。我聞殷述(通墜,訓為喪)令(命),隹(唯)殷邊侯田(通甸)【上雨下於】(通與)殷正百辟,率肄(通肆)於酉(酒),古(故)喪師(人民),巳(疑為嘆詞)。女(通汝)妹(通昧)辰(通晨)又(通有)大服(封官之意),餘隹(唯)即朕小學,女(汝)勿(沒有)克克餘乃闢一人。今我隹(唯)即(訓為就)井(通型,效法)【上宀下面】於玟王正德,若玟王令(命)二三正。今餘隹(唯)令(命)女(汝)盂,【超複雜字①】(通召,輔佐)【上炏下乂】(通榮,周王室內地位很高的一個人),【上卄下勹】(通敬,認可、尊奉)【左隹右上夂右下呂】(通擁,訓為護,維護)德(美德)巠(通經,準則),敏朝夕入讕(通諫),享奔走,畏天畏(通威)。”王曰:“【上二下巛】(此字不識,疑為嘆詞)!令(命)女(汝)盂井(型)乃嗣且(通祖)南公。”王曰:“盂,廼【超複雜字①】(召)夾死(通屍,訓為主)【超複雜字②】(通司,管理)戎,敏誎(通勅,治理)罰訟,夙夕召我一人【上米下豆】(通烝)四方,【上雨下於】(通與)我其(將要)遹(巡狩)省先王受民受疆土。易(賞賜)女(汝)鬯(chàng)一卣(yǒu),冂(通裳),衣,舄(xì),車馬。易女(汝)且(祖)南公旂(一種旗子),用【辶單】(通戰)。易女(汝)邦【超複雜字②】(司)四白(通伯)人鬲,自馭至於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易夷【超複雜字②】(司)王臣十又三白(伯)人鬲,千又五十夫。【辶亟】【超複雜字③】(通畢)【超複雜字④】(通遷)自氒(厥)土。”王曰:“ 盂,若【上卄下勹】(敬)乃正(長官),勿廢朕令(命)。”盂用對王休,用乍且(祖)南公寶鼎。隹(唯)王廿又三祀。
譯文
九月王在宗周冊命盂。王這樣說:"偉大英明的文王承受了上天佑助的重大使命。到了武王,繼承文王建立了周國。排除了那個奸惡,普遍地保有了四方土地,長久地治理著百姓。辦事的人在舉行飲酒禮的儀式上,沒人敢喝醉,在舉行柴、烝一類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所以天帝以慈愛之心給以庇護,大力保佑先王,廣有天下。我聽說殷朝喪失了上天所賜予的大命,是因為殷朝從遠方諸侯到朝廷內的大小官員,都經常酗酒,所以喪失了天下。你年幼時就繼承了先輩的顯要職位,我曾讓你就讀於我的貴冑小學,你不能背離我,而要輔佐我。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猶如文王一樣任命兩三個執政大臣來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協調綱紀,勤勉地早晚入諫,進行祭祀,奔走於王事,敬畏上天的威嚴。"王說:"命你盂,一定要效法你的先祖南公,"王說:"盂,你要輔助我主管軍隊,勤勉而及時地處理賞罰獄訟案件,從早到晚都應輔佐我治理四方,協助我遵行先王的製度治民治疆土。賞賜給你一卣香酒、頭巾、蔽膝、木底鞋、車、馬;賜給你先祖南公的旗幟,用以巡狩,賜給你邦國的官員四名,人眾自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賜給你異族的王臣十三名,夷眾一千零五十人,要盡量讓這些人在他們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勞動。"王說:"盂,你要恭謹地對待你的職事,不得違抗我的命令。"盂頌揚王的美德,製作了紀念先祖南公的寶鼎,時在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
要義
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告誡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銘文中語句“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體現了周人的天命觀,而另一語句“我聞殷墜命,唯殷邊侯甸與殷正百辟,率肆於酒,故喪師矣”,則是周康王告誡盂,商內、外臣僚沉湎於酒,以致於亡國,透露出週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鑑的警示。
銘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得於用筆過程中自覺的提、按意識。通篇文字佈局規整,書風凝重。
銘文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段:
第一部分用較多文字說明商人縱酒是周興起和商滅亡的原因,讚揚了周代文武二王的盛德。表示康王(武王的孫子)自己要以文王為典範,告誡盂也要以祖父南公作榜樣。
第二部分主要是康王命盂幫助他掌管軍事和統治人民,並且賞賜給盂香酒、禮服、車馬、儀仗和奴隸1726個,並叮囑盂要恭敬辦政,莫違王命。
第三部分說明盂作此寶鼎以祭祀其祖父南公。[3]
文物意義編輯
珍貴史料
銘文載康王向盂敘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國經驗。認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業績立國,主要是由於其臣屬從不酗酒,每逢祭祀,認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國教訓就在於沉迷於酒。由此告誡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賜盂命服、車馬、酒與邦司、人鬲等。盂在銘文中說明作此鼎也是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銘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與臣屬關係的重要史料,一向為史學家所重視。
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其內壁鑄有銘文19行,為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重要史料。大盂鼎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內容為:周王告誡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一定要盡力地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佈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開《張遷碑》、《龍門造像》之先河。以書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時代當據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金文書法
大盂鼎銘文雖屬西周早期金文,但書法體勢嚴謹,結字、章法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端嚴凝重,雄壯而不失秀美,佈局整飭中又見靈動,並達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是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莊堂皇、渾厚雄偉,故作品更呈現出一種磅礴氣勢和恢弘的格局,從而為世人所矚目。[2]
-------------------------------------------------
潘達于與大盂鼎﹑大克鼎【圖】
2011-11-06 09:08:08 http://www.gmw.cn 來源﹕人民日報
柔肩扛鼎 慧心無期
──潘達于與大盂鼎﹑大克鼎
大克鼎﹐西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腹內壁有銘文290字﹐字體工整﹐筆勢圓潤﹐堪稱西周青銅器銘文的典範。現藏于上海博物館
一個甲子前的1951年有許多事不會因歲月而湮沒。
7月﹐正在籌建上海博物館的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收到了一封舉世轟動的捐贈信﹕“竊念盂克二大鼎為具有全國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貯藏得所﹐克保永久。誠愿將兩大鼎呈獻大部﹐並請撥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籌備之博物館珍藏展覽﹐俾全國性之文物得于全國重要區域內﹐供廣大觀眾之觀瞻及研究……”
信中所提及的“盂克二大鼎”就是與毛公鼎並稱“海內三寶”的大盂鼎﹑大克鼎。這位要將兩鼎捐給國家的寄信人叫潘達于。
潘達于原姓丁﹐祖籍蘇州。1923年﹐18歲的丁達于嫁到潘家﹐成為清代大收藏家潘祖蔭的孫媳﹐婚後3個月丈夫去世﹐她成了潘家財產的唯一繼承人﹐為頂立門戶﹐故改姓潘。
潘家是蘇州四大望族之一。乾隆58年﹐年僅24歲的潘家子弟潘世恩進京趕考﹐一舉奪魁中了狀元﹐從此在京師官運亨通50余載。咸豐2年﹐潘世恩的嫡孫潘祖蔭高中探花﹐後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潘祖蔭不但在官場上位極人臣﹐同時又是金石﹑書畫﹑古籍善本的大藏家﹐特別是對金石如痴如醉﹐據說每聞有彝器出土﹐則“傾囊購之﹐至罄衣物不恤”﹐其府中的“滂喜齋”所藏善本之珍稀﹑“攀古樓”所藏金石之豐富都可謂冠絕于世。
大盂鼎﹐高102.1厘米﹐重153.5公斤﹐是西周周康王時期的重要青銅禮器﹐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最大的一件銘文銅鼎。鼎內鑄有銘文19行﹐共291字。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現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敢於直言的潘祖蔭曾于咸豐10年冒險保薦左宗棠。之後﹐左宗棠任陝甘總督﹐在陝西訪得大盂鼎﹐為報當年潘祖蔭仗義相救﹐又知其對青銅器愛之如命﹐便以大盂鼎相贈。大盂鼎是西周周康王時期的重要青銅禮器﹐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最大的一件銘文銅鼎。鼎內壁有銘文291字。整個大鼎工藝精湛﹐造型雄偉凝重﹐自成威儀之象。在獲得大盂鼎後﹐潘祖蔭請金石家王石為大盂鼎篆刻了“伯寅(潘祖蔭字)寶藏第一”的巨印。
在得到大盂鼎16年後﹐潘祖蔭又得到了另一件重寶──大克鼎。大克鼎是僅次於大盂鼎的西周第二大青銅器﹐其腹內壁有銘文290字﹐字體工整﹐筆勢圓潤﹐是青銅器銘文典範之作﹐于1890年前後在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出土﹐幾經流轉後被潘祖蔭以重金購得。然而﹐就在得到大克鼎的當年年底﹐潘祖蔭便撒手人寰﹐原本龐大的家族也變得人丁零落。而“攀古樓”和“滂喜齋”裡的珍寶失去了權貴主人的庇護﹐掌管門戶﹑守護家藏的重任便落到了潘達于的肩上。
當時潘家有重寶可謂路人皆知﹐而那兩尊寶鼎更是諸多海內外收藏人士所夢寐以求的。潘祖蔭死後﹐覬覦寶物的人便開始蠢蠢欲動﹐清末權臣端方便是其中之一。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對於青銅器的嗜好絕不亞於任何收藏家﹐當時與大盂鼎﹑大克鼎並稱“海內三寶”的毛公鼎已在其手中﹐潘祖蔭一死他便開始對潘家人百般糾纏﹐以圖謀盂﹑克兩鼎。對此潘家人的答復始終就是兩個字﹕“沒有。”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覆滅﹐端方被殺﹐潘家躲過一場劫難﹐但此後的軍閥混戰以及社會動蕩﹐對於前朝的收藏來講﹐等待它們的卻是一場更大的災難。
大盂鼎﹐高102.1厘米﹐重153.5公斤﹐是西周周康王時期的重要青銅禮器﹐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最大的一件銘文銅鼎。鼎內鑄有銘文19行﹐共291字。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現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敢於直言的潘祖蔭曾于咸豐10年冒險保薦左宗棠。之後﹐左宗棠任陝甘總督﹐在陝西訪得大盂鼎﹐為報當年潘祖蔭仗義相救﹐又知其對青銅器愛之如命﹐便以大盂鼎相贈。大盂鼎是西周周康王時期的重要青銅禮器﹐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最大的一件銘文銅鼎。鼎內壁有銘文291字。整個大鼎工藝精湛﹐造型雄偉凝重﹐自成威儀之象。在獲得大盂鼎後﹐潘祖蔭請金石家王石為大盂鼎篆刻了“伯寅(潘祖蔭字)寶藏第一”的巨印。
在得到大盂鼎16年後﹐潘祖蔭又得到了另一件重寶──大克鼎。大克鼎是僅次於大盂鼎的西周第二大青銅器﹐其腹內壁有銘文290字﹐字體工整﹐筆勢圓潤﹐是青銅器銘文典範之作﹐于1890年前後在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出土﹐幾經流轉後被潘祖蔭以重金購得。然而﹐就在得到大克鼎的當年年底﹐潘祖蔭便撒手人寰﹐原本龐大的家族也變得人丁零落。而“攀古樓”和“滂喜齋”裡的珍寶失去了權貴主人的庇護﹐掌管門戶﹑守護家藏的重任便落到了潘達于的肩上。
當時潘家有重寶可謂路人皆知﹐而那兩尊寶鼎更是諸多海內外收藏人士所夢寐以求的。潘祖蔭死後﹐覬覦寶物的人便開始蠢蠢欲動﹐清末權臣端方便是其中之一。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對於青銅器的嗜好絕不亞於任何收藏家﹐當時與大盂鼎﹑大克鼎並稱“海內三寶”的毛公鼎已在其手中﹐潘祖蔭一死他便開始對潘家人百般糾纏﹐以圖謀盂﹑克兩鼎。對此潘家人的答復始終就是兩個字﹕“沒有。”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覆滅﹐端方被殺﹐潘家躲過一場劫難﹐但此後的軍閥混戰以及社會動蕩﹐對於前朝的收藏來講﹐等待它們的卻是一場更大的災難。
--------------------------------------------------------
----------------------------------------------
【文史】從毛公鼎銘文學神傳漢字文化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24日, 2018
華夏之寶
毛公鼎是二千八百多年前西周晚期的宗廟祭器,內壁鑄有500字銘文。現存已知鑄有銘文的青銅器超過一萬件,這件埋沉多代後再次於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現身的毛公鼎,擁有最長的銘文,被認為是青銅器銘文的經典代表。毛公鼎列名晚清「四大國寶」、「海內三寶」之一。
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稱為「金文」,是廣義的大篆書體的一種。另外,很多銘文是鑄在鐘、鼎上,所以青銅器銘文也稱「鐘鼎文」。
西周晚期 毛公鼎。(台北故宮博物院 藏)
毛公鼎銘文的高度
由毛公鼎銘文的內容推測,毛公鼎的鑄造年代應該是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毛公鼎銘文也起到了補充闕漏的歷史記錄的價值,是研究西周史非常珍貴的文獻,因此,在史學家眼中讚譽毛公鼎銘文相當於一篇《尚書》。
清末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李瑞清在《毛公鼎》銘拓跋文中就這麼說道:「《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毛公鼎銘文(公有領域)
毛公鼎的價值是多元的,從神傳漢字文化來看,毛公鼎銘文則是研究金文、欣賞西周金文書法的好教材。據統計,現存西周以降的金文約有三千字,其中可辨識的約有一千八百字,略多於甲骨文。在鐘鼎銘文中擁有最長銘文的毛公鼎,自然鼎鼎有名。
毛公鼎銘文 漢字史上要角
傳說漢字起源於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從現存的出土文物上,可以追溯到商代、西周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在歷史上,雖然承繼了甲骨文,但字體筆劃上,也出現了不同或複雜的變化。從商、周鑄造在鐘鼎上的金文,我們可以找到更多象形文字的原形。
尊,周公鼎鑄文。(公有領域)
許多研究金文者,將毛公鼎銘文放在頂禮金文的最高處,作為金文的代表。鐘鼎金文不容易毀壞、保存長久,從金文中可以相當程度地對照出現今楷書文字和上古文字的差異,具有文化史觀深刻的意義。
漢字的演變字例(公有領域)
什麼樣的記號才能成為文字?漢字具有三要素——形、音、義俱全,這是神傳漢字的特點和亮點。隨著時代的演變,字體也產生了不同的變化,而上古漢字的甲骨文和金文,象形傳意的文字更多,更能傳遞一字三義的內涵,也比後代習用的楷書保留更多文字的原貌和趣味。
毛公鼎內所鑄造的銘文筆劃清晰深雋,展現了金文的強勁又典雅深致的風格,從其中,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漢字內涵與書法韻致。許慎《說文解字序》:「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就是說畫出物體,筆畫有波勢曲折同於自然物的體態形狀。
從金文認識漢字文化
以下以毛公鼎的銘文舉例,從中認識漢字的內涵和趣味;其後,附上周代金文之後不同字體的演變。從個別文字的例子中,可以探究一下:古代的文字怎樣演變成今天使用的楷書?也可以發現其中的差異。
*如何為「父」?
父親是怎樣的角色呢?「父」這個字是象形字,就是一個人的手拿著大棒子或大石斧的樣子。
古之時代,一家之長,手拿工具勤奮工作,這就是父親。一棒或一斧在手,能劈能砍,能開道、能整地,還能防禦野獸。「父」就這樣以身作則,領著家人取得食物、保衛身家安全。
金文「父」的象形意義源起。(飛鴻踏雪/大紀元)
金文「父」的象形意義。(飛鴻踏雪/大紀元)
*文字的演變--「父」字
「父」字的演變。(飛鴻踏雪/大紀元)
從上面的文字圖例可以看到,「父」字從刻鑄的金文到書寫的秦簡,筆法發生了變化,便捷書寫使得字體、筆劃也發生改變,可以看到「父」這個字後續變化的徵象。
到了漢代的隸書,出現明顯的雁尾收勢的「磔」筆,現在所用的「父」字就已經成形了。一般來說,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從「父」字上也看到了這個端倪。
書寫用具不同造成字體明顯的變化;在便於書寫之下,筆畫圓轉、曲折的形勢有了變化,字形長寬、圓方的架構改變了,漸漸地失去了一些自然物的象形姿態,不知不覺間就改變了象形字的意涵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