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出60億條 法國麵包被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一年產出60億條 法國麵包被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wg1iY
法國麵包(或稱長棍麵包)是法國代表性食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歐新社)
2022/12/01 11:2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由小麥粉、酵母等材料混合製作而成的法國麵包(或稱長棍麵包),是法國代表性食物,也象徵法國永恆的文化象徵之一,其外皮堅硬、中間軟嫩的法國麵包,至今仍為法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同時也深受台灣人的喜愛,在各大賣場及麵包店,都能看見它的身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1月30日更授予其製作法國麵包的技術及歷史文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
據法國當地媒體《France 24》報導,法國麵包最初起源為,一名奧地利麵包師傅奧古斯(August Zang)所發明。每年法國烘焙超過60億條法國麵包,等於每日大約生產1600萬個,如今外來飲食興起,漸漸影響大眾飲食習慣,其相關製造行業正面臨挑戰。
據法國麵包師聯合會表示,因外來食物的增加、工業化麵包店普及、超市開在農村地區等因素,導致法國民眾的口味改變,進而衝擊法國麵包的地位,「正努力捍衛其麵包的市場、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可稱無形文化資產,是指對某地區文化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如民俗、文化等。如今,法國麵包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世界各地享至高的傳承地位。一年產出60億條 法國麵包被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wg1iY
端島(日語:端島)是一個位在日本長崎縣長崎市外海的半人工島嶼,俗稱軍艦島(日語:軍艦島/ぐんかんじま)。端島原本是西彼杵郡高島町的一部份,但目前該町已併入長崎市。
在明治時代因開採煤礦而一度興盛的端島,在礦場關閉後逐漸荒廢成為無人鬼城。近年來日本政府將原本禁止登陸的端島局部開放以推廣觀光,並在2015年時成功將包括端島在內的一系列明治時期工業發展遺跡登錄為世界遺產,成為「明治日本的工業革命遺產 鋼鐵、造船和煤礦」的一部份。
地理
端島地圖
端島位於長崎市中心西南方約19公里、高島(過去高島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南南西方約4.5公里的海面上。因為島上土地不足,端島周圍以填海造陸的方式進行過大規模的改造,使得半人工形成的海岸線呈現接近直線的形狀。島面積約6.3公頃,海岸線全長約1200公尺,東西的長度約160公尺,南北的長度約480公尺。
歷史
端島(左)與過去同屬高島町一部份的無人島--中之島(中ノ島,右上)。
該島坐落於向下直通海床的煤沉積層之上。於19世紀時,端島被人發現有煤炭。在明治時代初期由鍋島氏經營採煤的業務,至1890年由三菱財閥所擁有。在煤礦的周圍,建有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住宅群。同時,因為端島的外型和三菱重工正在建造的戰艦土佐號相似,所以被稱作軍艦島。日本政府支持的三菱礦業(現三菱材料)接手經營煤礦後,便強迫所徵集的殖民地朝鮮人當礦奴,被徵用的韓國勞工在海底700米處的煤礦裏,受盡殘酷的虐待和勞動折磨,因此這裏被稱為「地獄島」、「監獄島」。韓國勞工每天輪班工作,每次12個小時,沒有薪水(日本人起薪有50萬日幣),在狹窄黑暗的礦裏匍匐在地面上,側身挖煤,每月因塌方事故總會造成4至5人死亡,試圖逃跑的人們不是丟掉了性命便是途中被抓活活打死。端島於高峰時期曾一年出產41萬噸煤炭。而人口最多的時期是在1960年,有5267人居住,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特別區的9倍。島上除了有礦場施設外,還有住宅、學校、店鋪、醫院、寺院、電影院、理髪店等,有一個小城市所需的設施。
在1960年以後,日本的主要能源消耗由煤炭轉至石油,所以端島的煤礦於1974年1月15日關閉。而所有的居民於同年4月20日離開,該島的居住地方成為鬼鎮。
端島人口數變遷[1]
1920年(大正9年) 3,271 根據人口普查推算
1925年(大正14年) 2,750
1930年(昭和5年) 3,290
1935年(昭和10年) 3,231
1940年(昭和15年) 3,333
1945年(昭和20年) 1,656
4,022 根據高島町端島支所的人口統計數據
1950年(昭和25年) 4,600
1955年(昭和30年) 4,738
1960年(昭和35年) 5,151
1965年(昭和40年) 3,391
1973年(昭和48年) 2,150
1975年(昭和50年) 0
集合住宅
自西南方海面上遠眺,端島看起來就像是一艘浮在海面上的軍艦。
1916年(大正5年)日本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高層大廈(30號棟,7層)於端島落成。在端島上高層大廈設於中心。各棟大廈的底層就作商業用途。
現況
端島屬於近代文化遺產。由於所有的住民已於1974年搬離,所以島上已無人居住,且島上的建築物隨時有倒塌的危險,之後因此而對外關閉並禁止進入。2005年8月起開放取得許可的媒體人員進行相關報導,並自2009年4月22日起重新開放部分建築與道路,供觀光客進入參觀。
端島原屬三菱原料公司所有,於2001年無條件轉移給長崎市政府。在2006年8月,日本經濟產業省決定將包括端島在內的明治時期工業設施送交登錄到世界遺產,以強化地區觀光資源,並在2008年9月時成功以「九州、山口的近代化工業遺產群」的名義列入世界遺產暫訂名單中[2]。雖然在過程中曾遭韓國以端島是日本帝國時代強制自韓國人民手中徵收佔用的理由抗議反對[3],但日方調整方向將這些礦場曾徵用韓國乃至於中國出身的勞工,在嚴苛的勞動環境中工作這些實際發生過的歷史,以「負面遺產」的角度登錄讓工業革命時代的光明與黑暗面都從實記載,而獲得兩國政府的同意,在2015年7月5日順利通過世界遺產大會,定名為「明治日本的工業革命遺產 鋼鐵、造船和煤礦」(明治日本の産業革命遺産 製鉄・鉄鋼、造船、石炭産業)[4]。隔天日本開記者會一概否認有奴役南韓人的歷史。這件事情與德國Zollverein礦坑申請世界遺產時全部公開奴役周圍國家人民的悲慘歷史,因為沒有任何國家抗議反對,成為強烈的對比。[來源請求]
廢棄40年的軍艦島,與它曾經出現過的影像
HOME / life / travel 2015.04.21
廢墟之所以令人著迷,除了長時間廢置造成的歷史軌跡,還有那難以言喻的,詭譎、陰森的神秘感。長久以來讓全世界廢墟迷為之瘋狂,多次被各大媒體選入世界十大廢墟的「軍艦島」,昨日發布了官方網站www.battleshipisland.jp,由西日本新聞公司從昭和30年(西元1955年)所收藏的歷史片段,以及無人飛機所拍攝到的新畫面,剪輯而成的一系列影片,帶領讀者一窺軍艦島的內部景觀。
這是這個島嶼,自從封島以來,少數幾次大型、且全面的,在眾人面前曝光。
本名「端島」的軍艦島,是位於長崎市外海的半人工島嶼。因為外形酷似巡航艦而得名。19世紀中期,為開採煤礦,三菱財閥在礦區週邊填海造地,使用當時少見的鋼筋水泥建築技法,建造高密度的人工城市。全盛時期島內一共有五千多人居住,是當時東京人口密度的九倍。1960年後煤礦逐漸被石油取代,島內居民在1974年全數撤離,自此軍艦島正式成為無人踏入的鬼城,開始了長達35年的封鎖。
2009年在政府的整治之下,軍艦島才開始對外開放觀光。但整座島嶼只開放三處地點讓遊客遠觀,築物內部由於腐朽嚴重,至今一般民眾依然無法進入。
2009年,日本政府公佈開放軍艦島的前兩天,英國媒體VICE發佈一則文章,他們在當地漁船夫的幫助下,違法登上軍艦島。儘管知道有被關30天,並立即遣返回國的風險,VICE的記者依然設法登入上岸,在島上短短的兩個小時,做了詳盡且極為有臨場感的第一手報導。
VICE並不是軍艦島在開放前唯一的入侵者。2002年,紀錄片導演Thomas Nordanstad,與一名曾經居住在軍艦島上的男子Dotokou,一同回到島上,參訪他童年的家,以及小時候的教室。Dotokou在四歲時移居到軍艦島,而後也隨著所有居民撤離。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出,島上還遺留著他當年離開時的樣貌。他甚至還可以指出黑板上老師的名字,很少有人的過去能像Dotokou這樣,保存的如此徹底。
2013年,Google實景探勘將觸角延伸到島上,借由這個了不起的創舉,一般人能進入平常禁止進入的區域,有幸一虧軍艦島的真面目。而在其之後,英國一間設計公司,依循著Google的技術,製作了完整的軍艦島特輯,由西方人的角度來觀看這個他們眼中的「鬼島」。
日本民間組織很早以前就成立了軍艦島を世界遺産にする会,從2001年開始進行登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準備,經由漫長的努力,一直到2013年,日本政府終於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預計今年投票表決。
也因此,西日本新聞這次製作的官方網站,向世人宣傳這個島嶼的意味極其濃厚。網站分八個部分,從軍艦島的歷史,能源戰略地位,到島上的設施與居民生活,甚至是兒童的居住環境也有詳細的介紹。除了刊出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西日本新聞更利用最新的高畫質4K-ultra HD無人攝影飛機,拍攝過去幾乎沒有人能踏入的禁區,絕美的畫面令人屏息。
官網目前只有前三話的內容,之後會再陸續更新。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強迫大陸以及南韓工人移民到島上,在惡劣的開採條件下工作,許多人最終被深埋於地下礦區。40多年過去了,軍艦島的重啟,反而更增添這座島嶼的神祕感。在這個彷彿時間凍結,歷史上充滿爭議的島嶼,日本人會怎麼定調它,全世界都在看。
------------------------------------------
「九州。遊」世界最宏偉的海上廢墟:長崎的準世界遺產 端島「軍艦島」。 @ 卡瓦納@京都 自由滯在。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9HGYHQ
-----------------------------------
為何居民全部消失?50年前史上最擁擠、50年後空無一人,被奪走呼吸的城市-日本|旅遊|歷史|都市傳說|軍艦島|土佐鑑|端島-風傳媒-陳怡杰 - http://goo.gl/fO6VVJ
-----------------------------------------
為何居民全部消失?50年前史上最擁擠、50年後空無一人,被奪走呼吸的城市-日本|旅遊|歷史|都市傳說|軍艦島|土佐鑑|端島-風傳媒-陳怡杰 - http://goo.gl/fO6VVJ
1921年12月完工的土佐號戰艦,1925年2月9日於日本四國島高知縣宿毛灣外沉入海底
--------------------
為何居民全部消失?50年前史上最擁擠、50年後空無一人,被奪走呼吸的城市-日本|旅遊|歷史|都市傳說|軍艦島|土佐鑑|端島-風傳媒-陳怡杰 - http://goo.gl/fO6VVJ
懷舊能源之旅——德國Zollverein礦區
內容 ■撰文╱攝影:翁鳳英
讀友可能還記得台灣早期1960和1970年代的採煤景象,雖然台灣煤產不豐且礦坑早已關閉不再運作,但隨著時光的流轉,過去開採金、煤礦的城鎮如九份,卻因為復古情懷與特殊人文自然景觀,而成為現在人們假日尋幽訪古,感受城市一代風華的好去處。對城市本身而言,也在採礦沒落後,人們重新思考過去的文化資產,轉而重新賦予城市價值而使城市復興不再凋零,是城市永續發展與文化復育的好例子。
其實這類的幸運城市如九份只是其中之一。德國在過去與現在仍是世界上重要的火力發電國家,不同於戰後的煤礦開採大致來自於地底,現今德國所開採的煤礦卻來自於露天礦坑。以地下煤礦著名的德國魯爾區(Ruhr),分別以艾森(Essen)、杜易斯堡(Duisburg)與歐堡浩森(Oberhausen)幾個重要城市為中心,其地底礦坑早已在20年前即已關閉。隨著採礦沒落,工人失業,這些城市也曾經陷入發展停滯、愁雲慘霧的時期。但現在經過多年的規劃,這些城市形成共識,將舊有的採礦遺跡包括設備與廠房,重新設計與整頓,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復育園區,不但成為全世界文化遺跡復育的典範,更使艾森成為去(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開採煤礦用以發電與煉鋼在這個區域雖已成為懷舊能源的一部分,但與這區域有著深深的文化關聯,因為成功的遺跡保存與復育而使城市發光,也讓人們重新認識過去的能源歷史發展。本文將以位於艾森的Zollverein礦區為主軸,說明礦區採礦發電的歷史發展沿革,以及礦區關閉後所進行的復育發展以至現今的面貌,供各界參採。
光輝的歷史
現在所能看到的Zollverein實際上涵蓋的部分有地底礦坑以及其坑道、集中型焦煤廠、礦渣處理廠、煤礦運送交通系統和為工作人員所設的環境設施,與過去真正的礦區實際占地有些差距。雖然如此,在適當保存並加以運用後,它所象徵的是德國在19與20世紀間的煤礦工業文化典範,同時也是目前世界僅存的除役後的少數礦區仍保有其整體性可供追溯與研究。它更是魯爾工業區的文化象徵,不論是對社會的延續力、生態永續保護層面或更工業建築美學和採煤和煉鋼工業歷史方面,都讓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大家所知道的「黑金」,指的就是煤礦,是魯爾區最大的礦藏,自19世紀開始就是德國能源的重要來源。掀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地區日以繼夜地採煤與煉鋼支撐德國入侵各國的能量,是重要的心臟地帶,難怪同盟國在抵抗德國時,首要的必爭之地就是魯爾區。
魯爾區的採煤歷史可追溯至1847年,當時杜易斯堡的工業大亨法蘭茲˙漢尼而(Franz Haniel)將13座相連的礦田買下,開始挖掘第一個礦坑,並將之命名為「Zollverein」。Zollverein為德文,意義為「關稅同盟協會」。該名字最早取自於1834年,指的是由14個德國地方政府所協議組成的自由貿易區。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是一連串的促進商業繁榮與成長的措施與努力,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正式挖礦的第1年也就是1851年,就在256位礦工的努力下,挖出1萬3千噸的煤,至1890年時,不但礦工人數增加了10倍,所挖出的煤產量也大幅增加了75倍,直逼100萬噸。
由於之後發現愈來愈多的地下礦區,因此不只要擴展地下坑道,地上的各項煉煤廠設施也變得相形重要起來,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整個區域就有4座可獨立運作的採煉煤廠設施以及10條主要地下礦坑道。
為了要更新並現代化坑道和廠房設施,法蘭茲˙漢尼而不得不與當時專精採礦和冶金的Phonix AG公司合作,成立了聯合鋼鐵公司(Vereinigte Stahlwerke AG),在財務上取得支援後,就開始進行將產量製程集中化的步驟。
礦區合理化的配置是整合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將開採的煤炭集中至同一個地方製備處理,使產量平均增加了4倍。加上由年輕的建築師馬丁˙克萊默(Martin Kremmer)與菲力茲˙舒伯(Fritz Schupp)於1927年所設計的廠房建築,遵循「形式依循功能」的原則,使採煤煉煤的過程得到最佳化。1932年在廠區重整後,每天可開採1萬2千噸的煤炭,也使Zollverein成為魯爾區產量最大的礦區,與1851年相較,此時開採1天的煤炭量相當於前者的1年產量。
包浩斯建築美學
Zollverein是當時藏量最大的礦區,而同時也以最美麗的礦區著稱。礦區中的建築物是德國工業建築包浩斯(Bauhaus)最典型的象徵。兩排呈直角排列的建築物外形如正立方體,整齊矗立在礦區中,線條協調對稱,設計強調實用性,去除不必要的部分,給人簡潔有力的觀感。
礦區的設計不僅建築物經過細心的設計,若仔細觀察整個礦區,可發現兩條隱形的交叉軸線,第一條軸線有生產部門,過去就是高55公尺的採煤高塔;第二條軸線的末端則是供煤部門,之後就是106公尺高的火爐,該部分已在1979年拆除。簡而言之,礦區的建築和廠房配置就是遵循實用主義、簡化並具有美學觀念所建成,紅色磚塊所建成的建築外觀讓整個礦區看起來既像是個博物館又像是個紀念碑,別有生趣。
以兩位建築師的理念,又在1957至1961年建了焦煤廠,並在1961年的9月12日正式投入營運。因為集中處理政策所發揮的合理配置效果,使得焦煤廠的營運達到最佳化:由304個鍋爐以1,250度的高溫每天自1萬噸的煤中煉出8,600噸的焦煤;另也生產出像是阿摩尼亞、苯和焦油等重要的工業原料可供運用,在焦煤廠的巔峰時期有超過1千位員工在此工作。
採煤煉鋼逐漸在時代的變遷中終結,在德國採煤和燃煤成本愈來愈高昂的情形下,即便擁有光輝發展一頁的Zollverein礦區,仍不敵國外低廉價格的影響而必須關閉。1986年的12月23日,當最後一台運煤車從地底升上時,這個礦區也隨之正式關閉,其中的焦煤廠則至1993年的6月30日正式除役,劃下魯爾區的採煤句點。
礦區再造文化復育
在礦區正式關閉後,人們開始討論應如何運用這個地方,依據在1969年礦區所訂的拆除合約,預訂將礦區廠房拆除後改建成工業區或住宅區以供再利用。但幸運的是,有許多包括建築師等社會具影響力人士主張保留礦區,延續歷史,因此在礦區停役後的幾天即被位於杜塞道夫(Duesseldorf)的聯邦州政府劃為艾森市的古蹟保護區。
礦區的再利用以保留為原則,1987年就有人主張以文化為再利用主軸,並以文化為結構重整的催化劑。首先是建築物都以古蹟標準為原則加以整修,以吸引新的文化創意廠商入駐,像是藝術家或文化創意工作者;搭配愈來愈多在此舉行的文化活動,也有愈來愈多來自全世界的各國人士到此觀摩。即使是已關閉的焦煤廠,也在1999年透過一場名為「太陽、月亮、星星」的國際建築展,以它原本工業廠房的面貌跟大家見面,重新獲得它歷史的定位與價值。
2001年12月14日,Zollverein正式成為聯合國文教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使這地區的重整再利用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其主軸就是必須保有古蹟的獨特性,但也必須與現實生活相切合。由雷姆˙柯哈斯(Rem Koolhaas)所提出的首選計畫,使該區域的再造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建築物本身的整修必須繼續進行,找到更多願意來此設立辦公室的廠商。而洗煤廠也在2003至2006年重新整修,配以現代科技與細心的設計構想,讓它由一個單純機械廠蛻變成博物館。入口處長達58公尺的電梯,進入24公尺高的洗煤廠,在2009年時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文化大門」。2006年時也在洗煤廠舉辦了一個長達100天的Zollverein建築設計展;2009年則成為魯爾區博物館之一,以魯爾區的歷史與現代為展出主題。
2006年時,剛好是包浩斯建築50年週年的紀念,在礦區中蓋了一棟相當有意義的四四方方的建築物,它是由日本公司SANAA所建,整個建築有134個窗戶,與先前的立方形包浩斯建築相映成趣,是現代與過去並存的最佳寫照,該建築物目前做為設計學校所用。
結語
從礦區文化改造至今,Zollverein已創造了1千個就業機會,都與文化創意有關,已是魯爾區名副其實的文化創意中心,每年大約有80萬人來此參觀這個最大型的礦區文化保留區,Zollverein在保有己身歷史根源的情形下,將古蹟賦予新意並以文化為改造力量,成功地使自己在未來的時代中不流失且保有珍貴無法替代的價值,令人欣慰。(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同時也是台灣公共電視派駐德國杜塞道夫新聞特派員╱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www.zollverein.de)
日本首棟鋼筋混凝土公寓 竟然是蓋在這座島上
2018/03/05 06:00
〔撰文˙攝影/陶德〕端島於2015年名列世界遺產,這座見證日本明治工業革命的傳奇小島,孤懸長崎外海20公里處,小島面積約2座足球場大小,因島形宛如軍艦,被慣稱為軍艦島。島上蘊藏大量煤炭,1890年由三菱公司買下整座島嶼,大規模進行海底挖煤工程,大批礦工與家眷移居,也讓小島逐步開發,因地狹人稠,興築多棟集合式住宅,島上30號樓於1916年落成,是日本首棟鋼筋混凝土公寓,1960年代小島湧入逾5000餘人居住,創下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紀錄。島上除了採礦區,有住宅區、中小學、商店、餐館、醫院等。隨著能源發展趨勢演變,石油逐漸取代煤炭,島上礦場關閉後,居民於1974年4月全數撤島。
2009年軍艦島正式開放遊客登島參觀部分區域,團進團出觀光團評價頗高,嶄新的觀光船相當舒適,50分鐘船程沿途可欣賞港畔建築與三菱造船工廠。許多人對小島最初印象源於去年在台上映的電影《軍艦島》,登島前,先至港口附近的數位博物館,透過模型、投影及顯像科技,讓視覺穿越時空,重返50年前軍艦島上擁擠的生活樣貌。
登島之日,長崎陰雨綿綿,踩著濕滑台階步上島嶼,時光宛若利刃穿透高樓一格格缺了磚牆的窗台,過往雲煙飄散在鋼筋水泥堆裡。凝視著灰撲撲的30號樓,當年端島中小學運動會孩童嘻笑奔跑與軍艦島電影裡韓國奴工逃離時,在碼頭與日軍槍林彈雨浴血奮戰畫面,一一浮現腦海,正如冬日海岸淒風苦雨,令人傷懷。
端島因外型側面與日本戰艦「土佐號」相似,被慣稱為軍艦島。(陶德攝)
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應用科技影像呈現島上當年的時空背景。(陶德攝)
軍艦島採團體預約開放,讓遊客登島參觀。(陶德攝)
軍艦島遺留許多歷史悠久的樓宇,這棟建於1916年礦工30號樓,是日本最古老的鋼筋大樓。(陶德攝)
---------------------------------------------
https://goo.gl/maps/9dM9GLeJGbS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