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油畫《河畔》。(北師美術館提供)  石川欽一郎河畔 失蹤90年重現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http://bit.ly/32y5F5p
曾於1924年到1932年在台北師範學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任教的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1927年時為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畫了一幅油畫《河畔》,當時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曾刊出照片,成為台灣美術史的重要紀錄。然而這幅畫後來下落不明,直到今年才被找到,近日重回國北教校園,正在北師美術館的「日本近代洋畫大展」展出。
台灣西洋美術教育推手
「每一位研究台灣美術史的人都知道《河畔》,竟然在不知下落90年後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北師美術館館長林曼麗表示,石川欽一郎日治時期曾兩度來台,推動西洋美術教育和創作,台灣前輩畫家如倪蔣懷、陳植棋、藍蔭鼎、李澤藩等人都是他的學生,他更是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的推手。
「石川欽一郎雖然是水彩畫家,當時卻為了台展畫了一幅油畫,日日新報也拍了一張他在畫作前的照片。」林曼麗表示,石川欽一郎1934年回到日本,1945年過世。這幅油畫可能是在台灣時轉贈給朋友,1945年日本戰敗後,在台的日本人被遣送回日本,這幅帶不走的畫作便流落在市集中,偶然被一位學過繪畫的周醫師,因為認得石川欽一郎的簽名而買下。
醫師無意尋獲保存家中
多年來,《河畔》一直掛在周醫師的診所二樓,保存狀況良好。林曼麗表示,「周醫師的女兒表示,她有聽過爸爸說,這幅畫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日本畫家畫的。」周醫師2005年過世後,直到今年,女兒周女士因為偶然在書店翻到談石川欽一郎的書籍,才發現家中掛畫對台灣藝術史的意義。經過修復和整理後,在這次展覽中展出。
林曼麗表示,正好今年的展覽中,本來就規畫了一個日本水彩畫的專區,展出石川欽一郎和當時其他水彩畫家如丸山晚霞、三宅克己、大下藤次郎、石井柏亭的作品,「《河畔》就這麼剛好在今年出現,回到石川曾經任教的學校展出,又和其他同時代的水彩藝術家朋友們齊聚,實在是太巧合了!」
日近代洋畫齊聚展出
日本過去稱油彩畫為「洋畫」,展覽中呈現西方油彩技巧引入日本後,開創了新的藝術時代。「日本近代洋畫大展」52幅油畫和32幅水彩畫,搜羅31位日本明治到昭和年間的重要藝術家畫作,呈現這段日本西洋繪畫發展的流變,即日起至明年1月7日,於北師美術館展出   石川欽一郎河畔 失蹤90年重現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http://bit.ly/32y5F5p


右起:王新嬰、李石樵、石川欽一郎,於石川宿舍門前

123143165_3731301513570461_575840023107143636_o


123140703_3731301593570453_559704095457430149_o (1)123138990_3731301683570444_2646921121293624732_o123141614_3731301466903799_5098284414483207328_o123258992_3731301406903805_7399515700181885901_o123166262_3731301713570441_6897556743250138761_o (1)123292292_3731301456903800_2381110569436504560_o

 


土耳其政府突襲! 封鎖維基百科

2017-04-29  18:3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路監督組織表示,土耳其當局在週六(29日)封鎖了維基百科網站(Wikipedia),政府相關單位並未給出理由,有網友猜測,可能是為了壓制維基百科上有關土國總統艾多根(Recep Tayyip Erdogan)的批評。

  • 網路監督組織表示,土耳其當局在週六(29日)封鎖了維基百科網站(Wikipedia),政府相關單位並未給出理由。圖為土國總統艾多根。(美聯社)

    網路監督組織表示,土耳其當局在週六(29日)封鎖了維基百科網站(Wikipedia),政府相關單位並未給出理由。圖為土國總統艾多根。(美聯社)

根據《路透》和《BBC》報導,網路監督組織「土耳其封鎖(The Turkey Blocks)」表示,當地時間上午8時(台灣時間下午1時)起,除非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翻牆」,土國境內已無法訪問所有語言的維基百科網站。

「土耳其封鎖」與包括「自由日報」(Hurriyet)在內的土國媒體表示,維基百科是被依臨時行政命令封鎖,這項命令在未來幾天仍須獲得法院正式下令支持。土國信息通信技術管理局表示,根據5651號法律,對該網站採取了行政措施。但並未給出封鎖的確實原因。

封鎖消息也在土耳其社群媒體掀起討論,有網友猜測,這可能是為了壓制艾多根在維基百科專頁上的批評。艾多根日前以極小的差距在公投中獲勝,可擴張總統權力,但該議題使土國產生巨大分歧。

土國過去曾短暫封鎖社群媒體網站,特別是在大規模抗議或恐怖攻擊後,包括臉書和推特都曾被鎖。政府則否認對網路進行審查,稱是重大事件後,網路使用頻繁造成當機。


土耳其濕拓畫   在水上作畫的藝術 - Yahoo行動版 - https://goo.gl/ZVe1iZ

-----------------------------

來自派樂地的人物肖像畫家 | FLiPER - http://goo.gl/Tqo8Fn

(2) 幾摳/EW - https://goo.gl/yIwmnq

--------------------------------------

爬梳台灣水彩發展 《流轉》展22畫家代表作

2016-08-08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繼現代繪畫、水墨、版畫之後,「築空間」再次以台灣戰後美術史為脈絡,邀廖修平、何肇衢、顧重光擔任發起人,蘇憲法、洪東標、黃進龍策展,策辦台灣50現代水彩展《流轉》。

  • 藍蔭鼎水彩畫作〈淡水養鴨人家〉,繪於1964年,幾乎可確定是他唯一一張以此為題材、保留至今的作品。 (築空間/提供)

    藍蔭鼎水彩畫作〈淡水養鴨人家〉,繪於1964年,幾乎可確定是他唯一一張以此為題材、保留至今的作品。 (築空間/提供)

蘇憲法說,《流轉》幾乎把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前輩藝術家,自藍蔭鼎以降,到出生於80年代的新一代藝術家都涵蓋在內,可說是精挑細選,有許多值得一看的作品。

展覽以時序區分,展出日據時期、戰後及當代22位藝術家作品,包括藍蔭鼎、馬白水、席德進、程振文、簡忠威等人,其中,郭明福、洪東標、謝明錩、簡忠威及林經哲皆為該展創作全新作品。

蘇憲法推薦藍蔭鼎作品〈淡水養鴨人家〉,該作繪於1964年,是展出作品中最早的一件(蕭如松〈女子〉年代不詳)。蘇憲法說,藍蔭鼎是台灣現代藝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的學生,石川欽一郎是水彩畫家,藍蔭鼎亦以水彩為終生志業,畫過很多竹林,但是以鴨子、觀音山、淡水河為題材的,「幾乎只有這一張,其他沒看過。」最難得的,是〈淡水養鴨人家〉雖然主題獨特,卻完全符合藍蔭鼎的風格,畫中姿態各異的養鴨人家,不失他一貫描寫人物的功力和觀照。

洪東標則介紹2年前在法國世界水彩大賽獲獎的簡忠威和程振文,該次比賽由法國雜誌主辦,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2000多件作品參賽,簡忠威進入決選,是25件最好的作品之一;程振文以描繪細膩的〈慈母〉獲金牌獎,這次展出寬97公分、高127公分,一樣以人物為主題的〈秋收的陽光〉,從這件作品,可以看出他在水分控制、細節處理上不凡的技巧。

《流轉》8月12日至9月11日在「築空間」展出,詳見:www.arki.com.tw

------------------------------------

藍蔭鼎(1903-1979)、李澤藩(1907-1989) 、馬白水(1909~2003)、胡笳(1911-1979)、劉其偉(1912-2002)、蕭如松(1922-1992)、席德進 (1923-1981)、沈國仁(1924-)、何文杞(1931-)、李焜培(1933-2012)、蘇憲法 (1948-)、郭明福(1950-)、洪東標(1955-)、謝明錩(1955-)、楊恩生 (1956-)、黃進龍(1963-)、程振文(1964-)、林毓修(1967-)、簡忠威(1968-)、高慶元 (1978-)、吳冠德(1979-)、林經哲 (1987-)
(共22位,順序依照出生年排序按照生年排列)

台灣50現代繪畫系列展 首次以水彩為主題

 

台開築空間經營台灣戰後美術史不遺餘力,以不同創作媒材為切入點,檢視耙梳戰後現代藝術發展的進程,繼現代繪畫、水墨、版畫之後,築空間很榮幸邀請廖修平、何肇衢、顧重光三位藝術家為發起人,由洪東標、黃進龍、蘇憲法擔任策展人,共同策辦以水彩畫為主的藝術舞台-《流轉》台灣50現代水彩展,梳理台灣水彩畫發展的歷史進程,期以提出「水」與自然、歷史「環境」關係,開啟討論台灣未來水彩的可能。

 

展覽以時序區分,分別為日據時期、台灣戰後美術史的兩大運動,以及台灣當代年輕水彩創作者,共二十二位以水彩創作為主的重要藝術家,包括藍蔭鼎、席德進、胡笳等前輩藝術家以降,至林經哲等年輕藝術家,皆在本次展出之列。其中郭明福、洪東標、謝明錩,以及新一代水彩藝術家林經哲將展出全新作品。

 

流轉新境 描繪台灣水彩的內在風景

水彩源自西方,日治時期引進台灣,自石川欽一郎帶動風土民情寫生,描繪在地風景的題材成為台灣水彩畫的題材大宗。台灣氣候潮濕多雨,氣候多變,水彩特性強調流動、透明,是詮釋自然瞬息萬變之美最好的創作媒材,深具難以取代的美學原意。由於使用上的方便性,水彩之於其他創作方式更為普及,在美術教育及藝壇初期擁有高度的活力表現。而後無論是市場需求或是主流驅使,水彩逐漸式微,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退居次要,水彩畫彷彿是藝術潮流中的「在野」閒情雅緻之作。而在台灣美術史的幾次浪潮中,水彩畫是如何表現藝術家所觀察到的環境?如何體現時局變動?作品又是如何反映藝術家的心景變化?水彩如何才能打破困境,走出自己獨特的一條路徑?

水彩繪畫的特性,在於水的流動性以及筆韻的運用,都高度仰賴藝術家對技巧的熟稔度,易學難精。同時也因為媒材的特性,水彩繪畫似乎更貼近藝術家生活型態或情感的描繪,建立在一種極為個人的狀態回應上。展名《流轉》,除取媒材特性之外,也強調歷史回顧反思的意味。今日我們是否可能藉此反芻水彩發展的過往,重新探究其本質?藉由展覽觀察的不只是繪畫型態的走向,水與自然環境的呼應,更是藝術家內在風景的體現。藝術家如何在所處的環境下,以水彩創作呼應對時代變動的感受,如何思考外在與內在本質上的相互牽動。而這份以人為本的深刻體悟,也許是這個世代最需要的思考。

 

 

關於築空間

 

為了分享生活的美好,讓藝術融入生活, ARKI GALÉRIA築空間分別以都市旅人的心靈驛站「閱讀驛Arki Café」、藝術家的生命舞台「A展廳」、多元創意空間-「B展廳」 以及劇院級聆賞空間「數位音樂廳」,共築出一個藝術及創意無所不在的幸福空間,希望能讓民眾感受到對生命不同層次的感動。

 

築空間期許自身能成為台北城中一處創意無限、活力無窮的文創聚落,扮演好一個「中介者」的角色,連接起「藝術家」和「大眾」。藉由一系列的藝文活動,引導培養大眾從藝術欣賞,進階到藝術品味,再到藝術收藏。使人們在此與藝術、與創意、與另一群志同道合的藝文愛好者相遇、相識、相知,讓藝術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

 

—–

築空間ARKI GALÉRIA -《流轉》台灣50現代水彩展
展期:2016年8月12日(五)至9月11日(日)
開幕暨記者會:2016年8月12日(五)15:00
地點:築空間A展廳(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二號B1)

策展人:蘇憲法、洪東標、黃進龍
參展藝術家:
藍蔭鼎(1903-1979)、李澤藩(1907-1989) 、馬白水(1909~2003)、胡笳(1910-1979)、劉其偉(1912-2002)、蕭如松(1922-1992)、席德進(1923-1981)、沈國仁(1924-)、何文杞(1931-)、李焜培(1934-2012)、蘇憲法 (1948-)、郭明福(1950-)、洪東標(1955-)、謝明錩(1955-)、楊恩生 (1956-)、黃進龍(1963-)、程振文(1964-)、林毓修(1967-)、簡忠威(1968-)、吳冠德(1979-)、高慶元(1978-)、林經哲 (1987-)
(共22位,順序依照出生年排序按照生年排列)

 

—–

築空間ARKI GALÉRIA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二號B1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22:00
02-2382-1000
arkigaleriatw@gmail.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