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原住民轉型正義/大豹社事件/大阪根森林溫泉度假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FF5Tm1


自從歐洲人殖民澳洲以來,很多原住民族的古老知識已經失傳,其中「文化燃燒」技術的傳承曾瀕臨斷裂。謝柏德希望,從他受惠於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案例,可以喚起人們對世界各地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  野火過境房屋卻完好 澳洲屋主歸功原住民傳統知識  http://bit.ly/3a0qyur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原民會提供)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OWlPK
2023/11/04 05:4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原住民族委員會今日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1870年代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後,輾轉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指出,這是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要求國際返還祖先遺骨的首例,深具歷史意義。
原民會教文處副處長邱文隆Biung Takisvilainan解釋,愛丁堡大學所收藏的四具遺骨,當年由任職於日軍的美籍軍人取得後,輾轉交給出身愛丁堡的動物學家,該校校長William Turner1907年發表四具遺骨的研究,自此停留在學校解剖學科,進行保存至今。
夷將Icyang指出,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十一、十二及第卅一條精神,原住民族有權將遺骨送回原籍,且各國應設法讓原住民族能夠取得國家持有的遺骨,並將其送回原籍。在此精神下,自己於前年十一月代表族人,致信向愛丁堡大學校方正式提出返還要求。去年七月愛丁堡大學透過外交部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轉達,同意返還遺骨
夷將Icyang表示,希望遺骨返還的過程,以及傳統祭儀的進行,部落族人及社群集體能夠從中得到撫慰,自傷痛與失落中療癒,這也顯示學術機構、博物館間基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精神,透過反省歷史不正義,進一步共同合作,扭轉殖民遺緒及其複雜歷史對當代的影響,以實際的歸還行動,促成人類社會更重視原住民族的人權。
今天由該校副校長Gavin McLachlan代表簽署返還文件並正式移交,我方則由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Calivat.Gadu、牡丹鄉長潘壯志代表部落接受返還。四具遺骨後續將於本月6日暫時安置於台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候牡丹鄉各部落研商後續安置的措施。
夷將Icyang強調,原住民族要求返還遺骸的權利,是明載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條文,盼透過遺骸及文物的歸還議題,提醒國際社會共同關注、尊重並落實原住民族的倫理價值及文化權利。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該校正式歸還1870年代四具自牡丹戰亂地區遭日本軍人擅自取走後,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祖先頭骨。(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偕牡丹社排灣族人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
原民轉型正義里程碑!英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排灣族勇士遺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OWlPK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美國最高法院判定俄克拉荷馬州半數土地屬於原住民
2020年 7月 11日
美國最高法院判定俄克拉荷馬州半數土地屬於原住民 - BBC News 中文 https://bbc.in/30p0YLw
美國原住民爭取權益的努力有了最新結果
美國最高法院裁決,俄克拉荷馬州的大約一半土地屬於美國原住民,裁決同時也推翻了一起兒童性侵案的判決結果。
最高法院以5比4的結果裁定,俄克拉荷馬州東半部,包括第二大城市塔爾薩(Tulsa),應該被視為是原住民保留區。
這個案件是原住民麥克格特(Jimcy McGirt)提出來的;他在1997年被判決強姦女童罪名成立。
他宣稱案件發生地屬於原住民領地,只有聯邦法庭有權審理,俄克拉荷馬州法院的判決無效。
難民 吧女 原住民 認識改變美國政治版圖的女性人物
定居在美洲大陸的第一批人
環境:歐洲人殖民美洲曾導致地球降溫掉入「小冰期」
比美國總統山還厲害的印第安瘋馬
有什麼影響?
這個裁決被認為是數十年來對美國原住民影響最為深遠的司法判決之一。
判決結果意味著,過去在州法院被判有罪的部族成員,如果犯罪事實發生在被認定為原住民保留區境內的話,就可以對有罪判決提出異議。
這是因為只有聯邦法庭有權力對原住民保留區發生的犯罪對原住民提出刑事訴訟。
有媒體報道說,住在原住民保留區內的部族成員也可以獲得州稅的豁免權。
判決涵蓋的原住民保留區面積約為300萬英畝,居民有180萬人,其中15%是原住民。
Image caption
地圖
裁決說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支持自由派意見作出裁決。
他引用十九世紀美國政府將原居住在東南部的幾大部族原住民強行遷移至俄克拉荷馬州的歷史事件,當時的美國政府表示,遷移過去的新的土地屬於原住民部族的永久土地。
戈薩奇表示:「考慮到聯邦刑事法,這些土地是否仍然如政府所承諾的屬於原住民保留區,我們認為國會並沒有否決,因此政府的承諾仍屬有效。」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俄克拉荷馬州是原住民人口比例最高的州,圖為俄克拉荷馬城原住民進行舞蹈表演
司法管轄權
最高法院的判決推翻了麥克格特的罪名,但是他的案件仍有可能接受聯邦法院的審理。
71歲的麥克格特在1997年被判強姦4歲女童,他並沒有在最高法院對他的有罪判決提出上訴,而是宣稱只有聯邦法院有司法管轄權力,州法院的判決無效。
麥克格特是塞米諾爾原住民,塞米諾爾族是美國政府從東南部強迫重新安置到俄克拉荷馬州的五個原住民部族之一。
原住民反應如何?
十九世紀被美國政府重新安置到俄克拉荷馬州的主要有五個原住民部族,包括切羅基(Cherokee)、奇克索(Chickasaw)、喬克托(Choctaw)、塞米諾爾(Seminole)和馬斯科吉(Muscogee)。
五部族領袖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對判決表示歡迎,他們同時承諾將和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合作,就原住民保留區的司法管轄權如何歸屬達成一致
美國最高法院判定俄克拉荷馬州半數土地屬於原住民 - BBC News 中文 https://bbc.in/30p0YLw


紐西蘭政府賠償當地原住民族部落2350萬紐西蘭幣(約新台幣4億6820萬元)。圖為紐國總理阿爾登(右)與當地毛利原住民族(左)。(歐新社檔案照)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EdTtV
「這是我們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1/03/31
紐西蘭政府與當地原住民族部落簽署和解協議,賠款2350萬紐西蘭幣(約新台幣4億6820萬元),並歸還12處文化遺址,作為19世紀年殖民入侵時期殘殺當地部落族人、強制沒收土地的補償金。
根據《紐西蘭廣播電台》報導,紐西蘭「Ngāti Paoa」部落後裔與政府官員在毛利會堂進行和解簽署儀式,由於未能保護原住民族的土地權益,過去的敵對行為、相關法律與政策,更造成該部落族人死亡,紐國政府對此致上歉意,賠款2350萬紐西蘭幣,並歸還12處文化遺址。
紐西蘭司法部長利特爾(Andrew Little)表示,官方試圖彌補這些不公不義,並希望找到方法解決,重建與「Ngāti Paoa」部落的關係,使雙方進入合作與夥伴關係的新時代,官方也承認未能及時面對「Ngāti Paoa」長期的不滿聲浪,這些坦承和補救措施「早就該做了」。
「Ngāti Paoa」部落後裔代表圖普西(Glen Tupuhi)表示,「對我們而言,要原諒政府是一項挑戰」,他指著身旁的部落孩子們說:「他們值得獲得賠償。」圖普西表示要開始重建部落莊園,保存相關文化與經濟資產,並處理定居點等問題,「這是我們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EdTtV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苦等62年 花蓮阿美族阿公終拿回土地
https://is.gd/Uxt3ZH
2019-10-15 14:48聯合報 記者王思慧/花蓮即時報導
花蓮市71歲阿美族阿公黃新華(右)苦等62年後,今天終於取得逾300坪原住民保留...
花蓮市71歲阿美族阿公黃新華(右)苦等62年後,今天終於取得逾300坪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狀,由花蓮市長魏嘉賢頒發。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71歲阿美族阿公黃新華,長年住在父親留下的土地,因不熟法令錯失登記時機,導致權益受損,歷經多年申請,苦等62年後,今天終於取得逾300坪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狀。他開心地說,有土斯有財,現在能踏實住下去,也對爸爸有交代。
以前原住民使用祖先土地,僅取得耕作權及地上權等權利,並無所有權,政府為還權於民,原住民只要符合於「民國77年2月1日前即使用祖先遺留之公有土地迄今仍繼續使用」規定,即可申請補辦為原住民保留地。 政府去年修正規定,凡申請案依相關規定辦理,且經內政部核定為原保地後,即可辦理所有權移轉,讓原住民直接取得原保地所有權。
黃新華表示,父親黃萬隆於民國前8年就在民心段(美崙工業區)開墾,因台鐵蓋鐵軌將土地一分為二,於是在另一半的土地上興建房舍居住,過程又錯失登記機會,62年來無法拿到所有權。
他說,感謝立委鄭天財為原住民爭取權益,加上市長魏嘉賢、代表蕭民隆,以及土地登記人員蔣瑪利協助送審各單位,等了好久才拿到權狀,現在終於能對爸爸有交代,也可讓下一代繼承。
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今年取得原保地所有權的族人,共計53位、40筆,在漫長等待時間中終於擁有甜美果實,未來會持續協助原住民回復土地權利。
花蓮市公所今舉辦108年度原住民族土地政策法令意見交流暨權利回復儀式,今年總計共...
https://is.gd/Uxt3ZH
花蓮市71歲阿美族阿公黃新華苦等62年後,今天終於取得逾300坪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狀。記者王思慧/攝影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台灣原住民是荷蘭、西班牙殖民者從南太平洋帶來的土著? 轉型正義從面對原住民族土地議題開始
2019-05-20
近日有些非法占用公有原住民保留地的人士,前往行政院抗議,表示「漢人農民遭到霸凌」。他們是一群租用公有原住民保留地,但實際使用與租約內容不符的人士,他們主張「解編原住民保留地」,同時在網路上也出現刻意散播仇恨的言論,不但扭曲歷史,居然還稱「台灣原住民族是荷蘭、西班牙殖民時自南太平洋帶來的土著黑奴」。
此外,他們還擴大延伸表示原住民享有加分等優渥補助,被過度保護,並將作為防衛性機制的諮商同意權,刻意曲解成「多數人要看少數人臉色」。
如此一來,本來的問題是非法占用或實際使用方式與租約不符,於法於理,都應由政府排除佔有、中止租約的簡單事件,卻被操作成族群衝突,掩護非法事實,為了少數人的不當利益,拉台灣社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歷史反省能力與族群正義價值陪葬,令人痛心。
原住民保留地是殖民者掠奪的證據
「原住民保留地」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蕃人所要地」,是殖民者將屬原住民族生活空間的「蕃地」範圍土地收奪官有後,從1920年代起,經一系列調查而劃出留給原住民居住生活之零星土地
換言之,原住民保留地不僅不是殖民者的恩惠,而是掠奪的證據。戰後,政府延續此一制度,並在1960年代開始將保留地私有化,有出自促進土地利用之資本主義邏輯的立意,卻也破壞了各族群文化中存在各種不同產權型態(個人、家族、氏族、部落集體)的多樣性。
原住民保留地的所有權移轉以原住民為限,是私有化後維持原住民棲身之地的最後屏障,但保留地制度中,也一直存在著非原住民使用原住民保留地的合法管道。
台中梨山果園的狀況。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保留地的非法轉移卻期待政府「就地合法」
對於早年即來到原住民鄉的非原住民,政府允許其租用公有保留地居住使用,並陸續開放非原住民租用公有保留地,以引進資本技術開發保留地。隨著農業上山、觀光上山的趨勢,在合法管道之外,開始有非原住民以私下約定、設定抵押等方式,取得原住民保留地實際使用。
這些私下「交易」,除了有明知保留地所有權移轉限制,卻期待政府「就地合法」的投機心理,更存在資訊不對等、不完全市場中之少數買方壟斷等問題,而其中若是原住民設定取得公有保留地之地上權或耕作權後私下轉租轉讓,按照法規政府可以直接收回,但過去政府少有作為,更助長了持續投機、甚至是反過來施壓要求解除移轉限制的行徑。
擺脫殖民土地敘事,是轉型正義的必要道路
台灣是一個墾殖者後代為多數所建立的社會,而幾乎所有的墾殖國家都有一段從原住民族手上掠奪土地的不光彩歷史。歷史不能重來,但如何停止錯誤、面對歷史,決定了一個國家未來的高度。自民主化至今,台灣社會有許多良善的力量,將台灣往好的方向推進,但我們也仍受到層層累積的殖民遺緒的拉扯。一手以福利殖民、一手強控原住民族生活空間的自然資源;一面阻撓原住民族自決自治的心願,卻又一面消遣原住民考試加分、領得太多,都是例子,也如同「台灣原住民族是荷蘭、西班牙殖民時自南太平洋帶來的土著黑奴」這樣試圖扭曲歷史、抹除原住民族和土地連結之正當性的仇恨言論一樣,正是台灣需要轉型正義的原因。
在土地議題上,我們必須意識到,對原住民族土地之制度性、系統性的蠶食鯨吞,正是轉型正義所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唯有將原住民保留地與傳統領域之制度,涵蓋在完整的原住民族土地架構下思考,而非侷限於「保留地解編與否」之切香腸式的思維,才有可能達成國家與原住民族之和解,進而創造跨族群共利互惠的機制。
關於和解與互惠,從國家和原住民族之間的自治土地協商、共管機制,到原住民族和非原住民之間的土地使用協議、土地信託,在國際間皆有案例可循,其達成需要耐心與對話,但絕非遙不可及。
我們相信,擺脫殖民土地敘事,是台灣社會進一步轉型的必要道路;我們願意,在這個未竟的解殖之路上,連結所有尋求共好的力量;我們更期盼,有一天,所有的台灣人可以毫不心虛地告訴我們的後代,雖然台灣很小、雖然它在地緣政治上屢遭威脅打壓,但它是一個勇於面對歷史、努力追求正義、值得你為它繼續奮鬥下去的國家。因此,我們發出這份聲明:
一、譴責所有為掩護非法事實而扭曲歷史、汙名化原住民族的族群仇恨言論
二、要求政府以原住民族土地之整體性為思考,並檢視原住民保留地制度設計
三、呼籲台灣社會支持以承認原住民族土地權為基礎、尋求和解互惠的努力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董事長官大偉(Daya Dakasi)(泰雅族,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董事蔡志偉(Awi Mona)(賽德克族,東華大學法律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日宏煜(UminItei)(賽夏族,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鍾文觀(SifoLakaw)(阿美族,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執行長)
馬千里(MateliSawawan)(Pinuyumayan/卑南族,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發展協會理事)
亞弼達利(YapitTali)(泰雅族,新竹縣泰雅爾族部落永續發展協會執行幹事)
許俊才(KuiKasirisir)(排灣族,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陳忠駿(MalihanLhkahihihan(邵族),伊達邵社區管理委員會主委)
蘇美琅(SaviTakisvilainan)(布農族,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


【民報】​紀念228,原住民族土地不義要轉正
news.jfetek.com查看原始檔
每年228,原住民族仍然要在反省與紀念的同時,持續為當前所遭受的不正義對待而升起狼煙,呼召抗爭!
228事件是這塊島嶼人們共同的歷史傷痕,不僅是過去式,也是現在式,更是未來式!推動轉型正義來紀念228事件,必需還原真相、究責、復權及制度改革,才能促進寬恕與和解。回顧 3、4百年來原住民族曾經經歷過許多類似228事件被外來政權以暴力殺戮來控制對待,以及延伸至今整個原住民族被不公義對待的歷史,不但真相未明,人們無從瞭解與支持,當前卻也與228事件和轉型正義的推動一樣,仍然遭遇抗拒,甚至是不正義的延續與轉型!
蔡英文總統宣示啟動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的同時,原住民族土地遭受不正義對待仍在持續延伸。原本作為認識原住民族土地流失真相,彼此協商土地轉型正義基礎的傳統領域劃設,卻在一年前公佈的辦法中,遭到違反原基法,區分公私有並限於公有,放任圈地私有化的剝奪式定義,以及不平等不自主程序的侵擾,經各方討論辯正訴求,包括原轉會討論,錯誤仍未更正,同時,作為原住民族土地未能復權之前,維護土地及文化永續重要措施的諮商同意權,也遭到限縮,在亞泥礦權展限上,被加以排除。
在土地侵佔開發破壞仍是進行式的狀況下,落實原基法是作為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重要任務,在面對既存的阻撓障礙中,原住民族及其部落作為實踐原基法的權利主體,仍未能獲得政府正式承認,其組織運作無法獲得開展所需資源,所有原住民族行政事務,包括原基法的實踐,仍然在高度依附現行地方制度的情況下運作,以至於重複製造原住民族部落與地方政府不平等關係,原權動彈不得。目前所規劃的部落公法人政策法令,仍然無法改善這種原住民族被分化、矮化而弱勢化的情況,仍然無法有效因應許多積極實踐自主治理族群部落的需求與期盼。
這些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所遭遇的政策阻礙問題, 都必需加以調整,才能轉回正確方向,走出一年來逆轉不義的困境。我們要求:
一、傳統領域定義還是要更正
一年前所公佈劃設辦法在傳統領域定義上的嚴重錯誤,必需更正。原基法並沒有授權將原民傳統領域區分為公私有地並排除私有地,劃設土地空間範圍,不涉及土地權利,沒有財產權保障問題,傳統領域劃設與諮商同意行使依原基法21條4項,分別處理,不能混為一談,也沒有傳統領域範圍內私有土地利用全部受到諮商同意限制的問題。
二、劃設程序、範圍與諮商同意如何適用要協商
傳統領域劃設程序,應以原住民族內部自主協商民族間及部落間領域劃分,以及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地區協商範圍區分,包括各種可能的共享範圍為主,政府宜扮演提供平台及資源的角色,而非介入進行審查操作,或以地方到中央的行政程序來取代,造成原住民族及部落間歷史緣故關係被瓦解,以及無法調整與地方政府不平等關係,進行包括傳統領域範圍在內的有意義協商。
諮商同意適用的項目範圍及其方式,應以現行辦法為基礎進行原住民族與政府間的協商,取代諸如亞泥礦權展限不必踐行原基法諮商同意程序的片面行政裁量。
三、原鄉行政轉型以民族部落為基礎
部落公法人賦予原住民族及其部落行使原住民族權利主體的地位,能依族群部落真實的需求與立場來治理部落,而能與地方政府平等協商合作,預備銜接民族自治區的設置。然而從目前所草擬的部落公法人組織設置辦法看來,仍然有持續定型矮化及附屬於地方政府的角色,沒有轉型原住民族主體行政及朝向自治的設計。此外由於攸關原民行政基礎的部落核定,先前未經諮商取得部落同意的程序,該設置辦法應進行調整,部落核定應經相關族群部落自主協商,經其充分知情地同意,而經核定部落應即取得公法人地位,行使原基法相關權利。
原鄉行政應以民族部落取代以現行地方行政區為基礎進行轉型,可分階段,將鄉鎮市區級原民行政,從縣市附屬調整作為民族部落行政支援角色,再進一步轉型為部落聯合行政中心,配合建構民族議會,銜接民族自治。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要達到族群和解的目標, 包括原漢及原民民族部落間,需要彼此尊重其主體地位,展開平等對話,共同尋求真相,相互理解,才能解除原住民族長期被決定而無法做自己主人的不公義困境。盼望就從傳統領域劃設、諮商同意權行使,以及部落核定及組織運作等議題開始,政府採認原住民族自主協商協議,來取代由上而下的行政裁量決策模式,而能讓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之路導向正軌。
盼望昭告正義的狼煙,能繼呼召抗爭的狼煙之後升起!
民族議會聯合行動團體:
太魯閣族自治籌備委員會、布農族民族議會、邵族民族議會、卑南族民族議會、排灣族民族議會籌備委員會、泰雅爾族民族議會、魯凱民族議會、賽德克族民族議會等
行動代表人:烏杜夫.勒巴克(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
聯絡人:樂鍇.祿璞崚岸(0981-226330)、歐蜜.偉浪(0966-583077)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2017年10月06日05:09 
美國洛杉磯郡的原住民終於將有自己的紀念日,而「哥倫布日」則會廢除。
洛杉磯郡3日通過從2019年起,將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的哥倫布日(Columbus Day)改為「原住民日」(Indigenous Peoples Day),並將更改在官方文件和日曆上的所有相關參考資料,並促請各校區委員會同樣跟進。
洛杉磯郡官員韓珍妮(Janice Hahn)表示:「希望(它)將會開始減輕部份傷痛,給原住民他們應得的認可。」
由於部份美國原住民後裔認為,哥倫布日慶祝的是美國原住民受迫害屠殺的歷史,這個紀念日越來越備受爭議。(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撫平傷痛洛杉磯郡廢哥倫布日 改用原住民日取代 | 即時新聞 | 20171006 | 蘋果日報 - https://goo.gl/N7Ed34

發現開拓者並非救世主是掠奪者,原住民祖先才是抵抗者


 

【民報】批原民會硬凹法律 黃國昌:原民傳統領域不應僅限公有地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針對《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爭議,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昨晚演講時表示,傳統領域是包括時間、空間、歷史和文化四個層次交織出來的概念,早於現在這個國家的主權,所以不應該限縮於公有地,批評原民會硬凹法律,做出錯誤解釋,原民會今(13)日表示,雖然目前劃設辦法先針對公有地,至少有重大開發案時,原住民部落有諮詢權,日後會繼續徵詢各界意見,逐步調整。
由巴奈、那布和馬躍‧比吼三人為主的「原轉小教室」,從凱道到台大醫院捷運站一號出口外,為了傳統領域畫設辦法的爭議,已經夜宿超過200天,昨晚邀請立委黃國昌針對劃設辦法的議題開講,針對核心的「排除私有地」爭點,黃國昌表示,劃設辦法不應該只限於公有地,並從法律角度來解釋整件事情的爭議脈絡。
黃國昌在原轉小教室化身為「法律老師」,將原基法和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中的條文,逐字逐詞的解釋說明,黃國昌指出,《原基法》第2條明定「原住民族土地」涵蓋兩個大範疇,一個是原住民傳統領域,另外一個則是既有原住民保留地,但是在劃設辦法中,卻出現了公有地和私有地的區別,黃國昌分析,現在的爭議就在於《原基法》第21條第1項規定,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進行部落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
而原民會過去也一直堅持這一點,強調現在的劃設辦法之所以僅限於公有地,就是因為「不能逾越母法」,對此黃國昌說明,這條文有兩種對立的解釋方法,第一種是,「『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部落周邊一定範圍的公有土地』」,如果是這樣解釋,「原住民族土地」在文意上從來沒有僅限於公有地,因為依據《原基法》第2條,它本來包含傳統領域和原住民族保留地。
黃國昌說,然而行政院和總統府想要說服大家的解釋方法是,「『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部落周邊一定範圍』之公有土地」,黃國昌直言,如果是第二種,這樣的文字構成其實寫得很爛,而他去查了一下為何會變成這樣後,果不其然發現,因為法條在2015年時曾經被修改過,之前不管是第20條與第21條都沒有區分公、私有,現在卻忽然冒出這一段,導致這法律的內在邏輯和體系,沒有當初設想的「那麼漂亮」,而原民會現在卻緊抓著這條法條內容方式扭曲解釋硬凹。
黃國昌解釋,這個法條雖然看似有清楚規範,必須諮詢原民意見,但因為已經限縮公有土地,未來如果有私有領域有問題,就等於被法條排除在外,但是回到原點來看原住民傳統領域的概念,其實是由時間、空間、歷史和文化四個層次所交織形成的概念,根本就沒有區分公、私領地的概念,一直到有國家主權的概念出現,以及很多歷史因素,許多土地漸漸變成私人所有,才開始有「公有土地」一詞,從歷史的角度或轉型正義的角度,都不會改變傳統領域的限制,更不會去限縮本來的領域。
黃國昌也說,他曾在委員會針對這個法律解釋質詢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然而原民會卻一直沒辦法正面回答他的問題,甚至拿法務部長邱太三出來當擋箭牌,或是又說多數原住民都支持現行的劃設辦法,黃國昌批評,原民會根本沒有權限做出這種限縮又違法的劃設辦法,不但踐踏立法者的意旨,也違反立法者的授權,是在分化原住民,黃國昌也說,如果真的沒辦法,行政機關至少要用誠實的態度來說明,為何現階段僅能限縮於公有地,可以減少人民不信任的傷害,然而卻用完全蠻橫跋扈的方式來扭曲法律。
對此劃設辦法的爭議問題,原民會則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指出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目前的劃設辦法,各原住民族已經有31個鄉鎮市區,268個部落組成劃設小組,申請劃設,非常踴躍,雖然目前劃設辦法先針對公有地,至少有重大開發案時,原住民部落有諮詢權,日後會繼續徵詢各界意見,逐步調整。


 

​陳芳明專欄:去年座上賓 今年雨中囚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陳芳明/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昨天在豪雨中,巴奈被驅離凱道。大雨滂沱裡的巴奈,一定是百感交集。去年十一月,她被邀請到總統府演唱。當時是冠蓋雲集,總統、副總統在台下聆聽她的歌聲。今年她坐凱道靜坐抗議,為的是原民會劃設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從180萬公頃縮小成80萬公頃。平白奪走了100萬公頃土地,巴奈希望蔡總統有一個說法。昨天巴奈在總統府前靜坐一百天,期待最會溝通的蔡總統能夠與她對話。但是,蔡總統的真正答覆卻派來大量警察,拆除巴奈的帳篷,粗暴驅趕靜坐的原住民。這讓我想起謝雪紅1958年在反右鬥爭時,她面對批鬥群眾說:「他們需要我時,把我捧上天;不需要我時,把我踩在地。」權力是如此殘酷,一夜之間立刻變臉。讓我們回憶一下,巴奈在總統府演唱的場面。也對照一下,被警察在雨中驅離的慘狀。(編按:本文出於陳芳明臉書,經陳芳明授權刊登)
原住民歌手巴奈去年參加總統府音樂會,今年卻因不滿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在凱道露宿長達101天仍未獲回應。翻攝總統府音樂會影片畫面


 

原民封南迴公路》藍逼蔡兌現:限期處理私有地
By 黃力勉, 周思宇,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25日, 2017
台東縣卡大地布部落封閉南迴公路,在馬路上跳傳統舞,高調宣示部落的傳統領域收回自主管理。 (黃力勉攝)
蔡英文總統去年向原住民道歉,具體承諾劃設原民傳統領域,但日前原民會公布《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將私有地排除,讓原民怒嗆受騙。昨日,台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動員族人封閉南迴公路,時間長達10多分鐘,宣示部落廣達1.5萬公頃的傳統領域,將恢復自主管理。
立院排案 嚴審劃設辦法
光是台東地區,昨天這場行動已是繼魯凱族的達魯瑪克、排灣族的卡拉魯然、阿美族的都蘭部落後,第4個宣示傳統領域的部落。若再加上在凱道抗爭的原民團體,這場捍衛原民傳統領域自主權的行動,儼然已有遍地烽火跡象,這讓國民黨決定硬起來,表態將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排案嚴審該劃設辦法,要求限期處理私有地,逼蔡政府兌現承諾。
原民會調查,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台灣,大多集中中央山脈及東部。其中,此劃設辦法先處理約80萬公頃「公有土地」,讓原民得自組劃設小組辦理作業,未來區域若要開發,如興建旅館,都需取得部落同意,影響層面廣大
爭諮詢同意權 非所有權
為進一步保障原民土地,避免財團、個人在傳統領域逕行開發,陸續有部落、原民團體要求將另外約100萬公頃的「私有土地」也納入劃設,擴大傳統領域自主權。但蔡政府因認為該主張與憲法保障財產權牴觸,遂未將私有地納入劃設辦法。
原民立委多同意階段處理
據了解,原民立委中,除國民黨的鄭天財及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強烈要求退回重送,以符合《原基法》精神的劃設辦法外,其他大多同意「階段性」處理傳統領域劃設,但須以附帶決議方式,規範原民會「限期」處理私有地爭議,作為解套。
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表示,第一階段先處理公有地,「我個人還可以接受」,但國民黨一定會增加附帶決議,要求限期處理私有地。
民進黨立委Kolas Yotaka則表示,歷史上原住民的傳統領域,絕對包括全台灣,即便法律是後來才有的,目前仍有公有地、私有地的區別。因此,目前最需要解決的爭議點,在於土地財產權及諮詢同意權的競合,在私有地與傳統領域重疊的部分,必須以尚未通過的《土海法》及《原住民族自治法》處理才行。
依《原基法》規定,原住民族土地是指「傳統領域土地」加「保留地」。Kolas Yotaka說,政府欲開放80萬公頃,提供原民劃設傳統領域行使同意權,加上現有保留地26萬公頃,未來原住民土地至少有106萬公頃,「加起來已將近3分之1個台灣」。不過,也樂見國民黨團有意排審劃設辦法,可藉此釐清各項爭議。


 

台灣數位原住民 每天上網3.97小時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遠見雜誌》今天發布2016首份「數位原住民金融力大調查」,發現年輕世代每天花3.97小時上網,一年投入近9萬元數位理財,整體數位金融力46.1分。此調查透過網路訪問20~35歲年輕族群的數位金融使用情形,了解台灣年輕世代現在正過著什麼樣的數位金融生活?試圖建構台灣數位原住民的「數位理財力」「數位消費力」與「數位發展力」等3大指標,分別評估年輕世代理財與消費行為的數位化程度。 首先,每人平均一天閒暇時間上網3.97小時,每週平均有2.32次上網處理金融事務,並且每個人一年平均會投入8萬9514元透過數位管道來理財。玉山銀行數位金融長李正國說,銀行畢竟是一個有門檻跟有專業的服務,不像一般食衣住行,若銀行沒有提供的服務,顧客很難自己來,「所以46.1分其實也代表銀行在數位上有很大發展空間」。受訪者「在過去半年內有使用過哪些15大項金融服務」「透過哪些虛擬(網頁、App、社群軟體)或實體(臨櫃、ATM)金融通路來使用」? 結果顯示,整體使用比例前3高的金融服務是轉帳(85%)、帳務查詢(78%)與存儲(74%)等基本服務,最少使用的3項則是貸款申請(7%)、黃金投資(7%)與理財諮詢(10%)。平時有投資行為的數位原住民,數位化程度普遍很高。例如股票投資,有9成使用者都是透過虛擬通路直接進行交易,基金與黃金投資也都在8成以上。 調查詢問受訪者對數位金融服務想像中可能具備的好處是什麼?超過7成的受訪者都一致選擇了「使用方便、不限時」(75.9%),一半以上選擇「不再需要攜帶許多卡」(55.6%),也分別有將近一半的人選擇「操作簡便」(49.1%)、「經常提供回饋與優惠」(45%)。 最多人期待數位化的日常金融服務中,前3名分別是「提款與支付功能」(53.5%)、「生物辨識」(49%)、「線上客製化打造個人理財規劃」(40.5%)。但近年在歐美與中國創造龐大商機的理財機器人或P2P借貸等新創金融服務,台灣受訪者的期待程度卻差了一截。。(林巧雁/台北報導)

中國杭州文創展 強拆台灣原住民族招牌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阿優依Ayoi原住民族文創館」所懸掛的「原住民族委員會」機關名稱招牌。(原民會提供)

2016-10-20  19:05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原民會今日率領10家接受輔導的原住民族文創業者赴中國參加第10屆2016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原本期望透過此一交流方式讓原住民族的文創讓更多人看見,不過稍早卻傳出,因為不願將「原住民族」改稱「少數民族」,代表團受到主辦單位的刁難與羞辱。

  • 原先在「阿優依Ayoi原住民族文創館」所懸掛的「原住民族委員會」機關名稱招牌,被中方惡意拆除。(原民會提供)

    原先在「阿優依Ayoi原住民族文創館」所懸掛的「原住民族委員會」機關名稱招牌,被中方惡意拆除。(原民會提供)

  • 代表團稍早除了向主辦單位表達抗議外,也宣布撤除展館、退出文創展,至24日閉幕前的一切活動都不再參與。(原民會提供)

    代表團稍早除了向主辦單位表達抗議外,也宣布撤除展館、退出文創展,至24日閉幕前的一切活動都不再參與。(原民會提供)

本次杭州文創展,台灣一共派出10個原住民文創品牌籌組台灣原創館展區,現場展售商品從身上穿的到文具擺設一應俱全。不過今天文創展才剛開幕,就傳出台灣展區遭到中方刁難的消息。

在台灣原創館中最大的展館「阿優依Ayoi原住民族文創館」所懸掛的「原住民族委員會」機關名稱招牌,遭文博會主辦單位強行拆除,中方更強硬要求,要以「少數民族」取代「原住民族」。對於中方蠻橫的行為,代表團已向大會表達嚴正抗議,並同時宣布退出本次杭州文創展。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在本次展出之前就曾接獲全國商業總會通知,表示文博會主辦單位要求參展期間所使用的機關名稱與文案,均須使用「少數民族」而不得使用「原住民族」,中方甚至表示「大陸使用的稱呼就是少數民族」。

我代表團抗議 宣布撤除展館

夷將拔路兒說明,基於維護我國與原住民族的尊嚴,出發參展前仍持續透過商總及原民會的人員,與文博會主辦單位協調,表達不會更改稱呼,將以「原住民族」參展的立場。但今天在會場卻發生主辦單位在未經我方同意情況下,強行拆除現場懸掛的「原住民族委員會」看板。

對於中方強行拆除會場中「原住民族委員會」看板的作法,夷將拔路兒感表示十分遺憾,他並強調本次參展是單純的文化交流、推廣原住民族的文化,但中方仍習慣以政治方式處理問題,此舉對於兩岸互動並無幫助。

代表團稍早除了向主辦單位表達抗議外,也宣布撤除展館、退出文創展,至24日閉幕前的一切活動都不再參與。

不要消費阿立祖 鄭成功和解法會挨轟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8-17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奉祀鄭成功的台南鹿耳門鎮門宮,十四日舉辦超度法會,稱是「鄭成功託夢」向原住民道歉,希望化解原住民族與國姓爺恩怨,並請來屏東無極鳳慈宮進行法會儀式,原住民民代與團體昨日嚴正抗議,質疑法會混搭原住民族服飾以及奇怪儀式,嚴重消費原住民文化。
原住民市議員谷暮.哈就、蔡玉枝,以及成大副教授樂鍇.祿璞崚岸代表的「還原正義陣線」等原民團體,西拉雅族六重溪、頭社、番仔田、北頭洋、吉貝耍等信仰阿立祖、太祖、阿立母的部落頭人、神職人員也出席表達抗議。
鎮門宮主委林忠民回應表示,法會舉辦目的是希望促進台灣團結,今年剛開始做,經費才六萬元,簡單隆重,如果做不夠的,可以建議怎麼做才好,明年改進。
對於「鄭成功託夢」一事,市長賴清德昨日參加鄭成功祖廟舉辦「延平王鄭成功三九二週年聖誕」慶祝活動時表示,在台灣社會中,必然會有不同的來源、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有密切的情感交流、也有衝突,都要多元尊重。
賴清德說,託夢是真是假不重要,至少鎮門宮有善意,也不一定要由鎮門宮來做,鄭氏的宗親,也可以跟台南的原住民對話溝通,彼此了解,分享不同看法,這會是個好的開始。
西拉雅族部落代表說,鎮門宮法會與西拉雅尪姨或向頭穿的服裝、法器與儀式都不對,甚至聲稱已恭迎阿立祖進鄭成功廟,表示和解,但憑什麼說代表神聖的祖靈阿立祖、太祖、阿立母跟鄭成功和解?更離譜的是宮壇乩童跪在高高在上的鄭成功神像前膜拜,說他是阿立祖,到底是誰在道歉?
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段洪坤表示,之前已肯定鎮門宮廟方以鄭成功廟身分來向西拉雅族原住民道歉,但希望法會只要用一般漢人道教科儀法會,也不用迎阿立祖進宮,但廟方還是讓民間宮壇演出一齣荒謬劇!
他們呼籲政府中樞紀念鄭成功儀式,應改變其形式,不應再大張旗鼓舉辦,回到鄭氏家廟紀念其先祖,尊重彼此情感。

---------------------------

轉型正義?「鄭成功託夢」 也向原住民道歉
聯合新聞網聯合新聞網
2016年8月10日 下午 09:46 GMT
AddThis Sharing Buttons
鹿耳門鎮門宮管理人林忠民(右)宣稱連續被鄭成功託夢,指示辦原住民超渡法會。鹿耳門鎮門宮管理人林忠民(右)宣稱連續被鄭成功託夢,指示辦原住民超渡法會。
繼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後,台南主祀鄭成功和鄭母的宮廟「鹿耳門鎮門宮」,決定為原住民舉辦超渡法會,宮廟主委林忠民表示,法會目的是向原住民道歉,希望化解原住民族與國姓爺三百多年恩怨。

「延平郡王祠、鄭氏家廟都會來參與。」鄭氏家廟總幹事鄭錦德表示,鄭氏家廟對和解態度表示支持,原住民族對於鄭成功的不滿持續累積,忿恨需要出口,屆時會派人前往一同參與。

林忠民說,為撫平原住民英靈怨氣,鎮門宮將在十四日開始,一連三天委託屏東有超渡原住民經驗的「無極鳳慈宮」,在鎮門宮旁廣場,為原住民英靈超渡。法會將以原住民的方式進行。

鹿耳門鎮門宮的廟址是鄭軍最早登台地點,除主祀鄭成功外,同時祀奉鄭母,是鎮門宮最大特色。

由於上月底,成功大學、長榮大學等原住民教師和研究人員,曾到台南火車站前對鄭成功銅像潑灑紅墨水,還拉印上血手印的抗議布條。鹿耳門鎮門宮法會超渡「道歉」,被認為與此有關。

林忠民不否認,表示本月初,國姓爺向他託夢,表示對紅墨水事件不會覺得受辱,並要求宮廟慶祝聖誕之際,要超渡當年受害的平埔族、原住民,「希望族群融合,互相接納。」

林忠民稱,國姓爺表示,當時駐台期間,過程中不論是徵糧或屯墾,對於官員或士兵殺害原住民族管理不當,產生後代紛爭,無論當時是部屬或自己的決策錯誤,國姓爺都願概括承受,「該道歉的就要跟人道歉」。林忠民表示,若原住民族真的受到委屈,後代討公道是天經地義,國姓爺尊重各方意見,盼望台灣團結、族群和諧,無論是自己還是其他族群,都能放下國仇家恨。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鄭成功託夢想道歉 原住民議員驚:真的假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10 16:18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即時報導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原住民市議員谷暮.哈就(右五)多次率原住民,在台南車站圓環的鄭成功銅像前呼籲政府...
原住民市議員谷暮.哈就(右五)多次率原住民,在台南車站圓環的鄭成功銅像前呼籲政府須立法「原住民族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及設置「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委員會」獨立機關。本報資料照片
延平郡王鄭成功日前向鹿耳門鎮門宮主委及信徒託夢,表示開拓台灣期間,對原住民掠地造成紛爭,坦承認錯,因此鎮門宮將於14日起連續3天舉辦原住民式超度法會,並邀原住民議員參加。原民籍議員一聽到記者的詢問,先是驚訝說「託夢是真的假的?」並表示會再看邀請函內容決定出席與否。

「鹿耳門鎮門宮」主祀鄭成功與鄭母,主委林忠民表示,近來自己和信徒都夢到鄭成功託夢,祂說,鄭軍駐台期間,對原住民所做的一切,造成後代的憤恨,祂全盤接受,「該道歉的就要跟人道歉」,並指示信徒,要在14日(周日)起連續3天舉辦原住民式超度法會,祭拜原住民英靈。

台南市原住民籍議員谷暮.哈就表示,雖然不知道這個夢是真是假,但表尊重,也肯定主委以正向態度道歉,會先看鎮門宮發出的邀請函內容再考慮是否參加法會。

她認為,鄭成功登台期間所作所為是全體必須共同面對的歷史,但不應只是口頭及儀式上的道歉,而是要由政府付出具體行動、政策。

谷暮.哈就長期為原住民爭取權益,認為鄭成功是壓迫原住民的開端,並多次率原民至台南火車站前的鄭成功銅像抗議,要求市府拆除,破除威權符號、文化霸權。原住民籍議員蔡玉枝則尊重鎮門宮的作法,也表示看見鎮門宮所發出的邀請函內容,再決定是否出席。

----------------------------------------

李筱峰:真正該向原住民道歉的是國民黨
m.news-adding.com查看原始檔
政治中心/整理報導


歷史學者李筱峰認為,該向原住民道歉的是國民黨,非民進黨政府。政大歷史系博士蘇瑞鏘則認為,唯有清算國民黨的鎮壓行為以及成立「原住民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才能幫助原住民找回正義。圖/張良一

總統蔡英文兌現選前承諾,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引發學者不同意見,到底誰該向原住民道歉?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接受媒體專訪時直言,民進黨政府時代沒有欺負過原住民,竟然由民進黨政府道歉,真正該道歉的是國民黨。政大歷史系蘇瑞鏘博士則認為,清算國民黨鎮壓原住民的作為以及成立「原住民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才能幫助原住民找回正義。

李筱峰教授指出,回顧過去歷史,包括荷蘭、鄭成功、日治時代,外來統治者無一不發生對原住民的屠殺國民黨的統治也不例外,1954年原住民領袖樂信瓦旦、高一生、湯守仁為了爭取原住民自治卻被國民黨處決;1969年同樣為了爭取原民民族自治爆發山地青年團案,李義平、高陣明遭判刑。

「每一個外來政權、每一個階段對待原住民的態度,都是高壓的,唯獨到了民進黨時代,沒有欺負過原住民,竟然由民進黨政府道歉,我就覺得很奇怪!」李筱峰以歷史的角度說明,並強調蔡總統可以發表聲明,我們是屬於南島居民的一部分,以此表達對原住民族的尊重肯定,不用道歉。

李筱峰教授在臉書公布專訪的連結訊息後,專研台灣史的蘇瑞鏘博士也在臉書上留言表示,「蔡英文為什麼要向原住民道歉?這恐怕也是許多人納悶的問題。」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為是蔡英文或民進黨政府做了什麼對不起原住民的事。其實剛好相反,過去台灣這塊島上的政權,都曾鎮壓過原住民,惟獨民進黨沒有。哪有A迫害B,路人甲卻跳出來道歉的怪事!如此的道歉,會不會太莫名奇妙?

蘇瑞鏘表示,其實蔡英文該做的,是要求歷來統治台灣的政權向原住民道歉,特別是還存在台灣的國民黨。就算做不到,起碼也該要求將這些迫害原住民的劣跡寫入歷史課本,讓後人知道;同時也要努力解決原住民歷來遭受的委屈(幫這些歷史上的政權擦屁股),這才是真正的歷史正義。而對於國民黨強人威權統治時期鎮壓原住民的作為,更要努力清算,這才是真正的轉型正義。至少即將成立的「原住民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應該朝這個方向來做,才是真正幫助原住民找回正義,而不是莫名奇妙地道歉。

 

--------------------------------------

蔡英文道歉穿蝴蝶紋西裝 象徵褒獎救人的勇者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儀式,場外原住民抗議(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1日上午於總統府內舉行向原住民族道歉儀式,身穿蝴蝶紋圖騰的西裝外套,迎接16族代表,據府方指出,此項設計在排灣族傳統中,蝴蝶紋是用來褒獎救人的勇者

不過,原住民抗議團體突然出現在總統府前,甚至一度闖過重慶路,距離蔡英文10多公尺距離大喊叫囂,表達內心不滿,痛批促轉條例沒有納入原住民,大罵進入府內的原住民代表是「假代表」,無法代表所有原住民,甚至諷刺蔡是殖民總統,要她出來面對。

面對原住民的抗議,蔡英文走出府,靠近抗議群眾,隔著警察與憲兵與原民揮手,據府方表示,臨時決定走到廣場前向凱道陳情民眾揮手致意,並非事先安排的流程。另外,總統僅揮手致意,並沒有特別說什麼。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蔡總統蝴蝶圖騰外套 來自排灣族設計師
發稿時間:2016/08/01 10:33最新更新:2016/08/01 11:16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總統蔡英文8月1日向原住民道歉,她身穿繡有蝴蝶紋圖騰的西裝外套在府前迎接16族代表,外套是由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設計師設計,在排灣族傳說中,蝴蝶紋是用來褒獎救人的勇者。(圖取自presidentialoffice官方YouTube頻道www.youtube.com)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1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向原住民道歉,她身穿繡有蝴蝶紋圖騰的西裝外套在府前迎接16族代表,外套是由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設計師設計,在排灣族傳說中,蝴蝶紋是用來褒獎救人的勇者。

蔡總統在2016年總統選舉競選時曾承諾,如果當選,將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原住民歷經不同政權不公平對待,以總統身分道歉,尊重原住民族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也是面對、解決問題的開始。

總統府規劃上午各族原住民代表在總統府前廣場進行排灣族的傳統呼喊儀式,16族原住民代表個別呼喊確認自己原住民的身分,並告訴祖靈「我們來了」後進入府內,蔡總統身穿繡有原住民圖騰的米灰色西裝外套在大門口迎接,帶領他們進入會場。

總統府表示,蔡總統今天穿著的外套,是屏東三地門排灣族出身的時尚設計師劉詠苒設計。劉詠苒目前是劉詠苒創意服飾設計學苑負責人,也是屏東部落大學的講師。

總統府表示,這件衣服上的圖騰,是意象式的蝴蝶紋圖飾,排灣族RAVAL亞群的傳統故事中,就是以這個蝴蝶紋圖飾褒獎第一個奮不顧身救援遇難者的勇者。

總統府指出,蝴蝶的涵義是長了翅膀,救援時可以跑在第一個,目前這個圖飾也有象徵運動競技場合上的功勳。1050801

總統蔡英文今(1)天向原住民道歉,她身穿繡有蝴蝶紋圖騰的西裝外套,站在府前迎接16族代表,總統府表示,這套西裝外套,是由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設計師設計,在排灣族傳說中,蝴蝶紋是用來褒獎救人的勇者。

為了兌現選舉前對原住民族承諾,當選後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總統蔡英文特別選擇在今天「原住民族日」,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16族原住民代表上午在總統府前廣場,進行一場傳統呼喊儀式,各族代表個別呼喊確認自己原住民的身分,並告訴祖靈「我們來了」後進入府內;蔡總統今天也身穿繡有原住民圖騰的米灰色西裝外套,在總統府大門口迎接各族代表。

對於蔡總統今天穿著的原民圖騰西裝,總統府表示,蔡總統今天穿著的灰色外套,是屏東三地門排灣族出身的時尚設計師劉詠苒設計;劉詠苒目前是劉詠苒創意服飾設計學苑負責人,也是屏東部落大學的講師。

總統府指出,這件衣服上的圖騰,是意象式的蝴蝶紋圖飾,來自排灣族RAVAL亞群的傳統故事,故事中就是以這個蝴蝶紋圖飾,褒獎第一個奮不顧身救援遇難者的勇者。

總統府說,蝴蝶的涵義是長了翅膀,救援時可以跑在第一個,目前這個圖飾也有象徵運動競技場合上的功勳

----------------------------------------------

沒有戶籍證明的原住民族 謝謝蔡總統

2016-08-02 06:00
推文到plurk

◎ 戴嘉延
蔡總統昨天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了。這是轉型正義的一個重要舉措!因為原諒與否是受害者的自由選擇,但是加害者必須為曾經造成的傷害道歉。

總統蔡英文在1日原住民日,針對過去政權對待原住民族造成的傷害道歉。(記者黃耀徵攝)
在桃園到台中的土地上,長久以來生活著一個多個部落集結而成的族群,外來者稱他們為Taokas(道卡斯),他們和其他西部平原族群一起被稱為「平埔族」。在加害者有意無意的強勢作為下,他們的文化和語言逐漸消失,他們漸漸忘了自己是誰!又由於外來者的迫害,他們被迫或被誘改漢姓、說漢語。有些氏族甚至開始視自己的出身為一種恥辱,而告訴後輩他們是漢人,是中國搬來的。這樣的事情,在平埔族人的生活圈裡數不勝數。
近二十年來,許多學者開始進行田野調查,已經取得可觀的第一手資料,足以證明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被戴上了面具,成為閩南、客家等的外來民族。現在,西部各族已經有許多子弟站出來整理資料,試圖證明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族。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這群戶籍資料無法說明來歷的民族,也能抬頭挺胸的說出自己的名字
(作者為舊港文史工作室講師,https://m.facebook.com/sanuhbali/)

沒有戶籍證明的原住民族 謝謝蔡總統

-----------------------------------------------

先從土地正名做起

2016-08-02 06:00
推文到plurk

談回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
◎ 陳嘉霖
蔡英文總統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台灣原住民族道歉,實現了競選時原住民族政見中的第一項。在道歉演說中蔡英文總統也承諾,今年十一月一日開始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這項承諾也稍微呼應了她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政見:「回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

蔡英文總統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台灣原住民族道歉,並承諾,今年11月1日開始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記者黃耀徵攝)
筆者認為,回復原住民傳統領域相關權利,光是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是不夠的;不過許多原住民朋友訴求要將所有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土地歸還給原住民,筆者認為這恐怕會是一個非常艱鉅的目標,且會衍生非常多的爭議。因此,筆者建議可從回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命名著手,透過土地正名,先將傳統領域所承載的文化意涵還給原住民族,再來談實質的土地歸還。
四百年來台灣原住民族被掠奪的不只是生活空間與自然資源,還包含依附在土地上的情感、文化、歷史或精神,祖靈地變成林班地,神聖空間成為觀光區或海水域場。傳統領域是原住民族文化與情感依附的主體,將傳統領域「還給」原住民族,不僅只是交還看得到的土地,更包含看不到的精神與文化。因此回復傳統領域權,不能忽略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空間秩序的詮釋權,也就是命名權。
傳統上,台灣原住民族透過土地命名構成空間秩序,使空間與社會產生連結,傳統領域承載著原住民族的文化與信仰,是祖靈的居所,還有千百年來的歷史,而這些都表現在土地命名之中。傳統地名包含了神靈信仰、傳說、山林智慧等,例如三地門鄉的「達瓦蘭」,意為「人被造之地」,是排灣族人傳說中的創始之地。丟失了傳統地名,等於切斷了原住民族情感依附與認同的基礎。
經過幾百年來各殖民政府的統治,台灣原住民文化幾已被連根拔起,被奪走了生活空間,更失去了文化與歷史,傳統領域地名早已消失。而今,在轉型正義的框架下回復傳統領域權,不能只侷限在財產、資源層面的觀點,更必須回復傳統領域命名系統,如此才能真正地將傳統領域權還給原住民族。
(作者為台聯文宣部副主任,博士論文專研原住民族空間概念)

-----------------------------------------------

總統府內外的驕傲與不安

2016-08-02 06:00
推文到plurk

◎ 拔尚.達立
蔡英文總統實踐選前承諾,於八月一日代表國家,為歷來外來殖民勢力所造成的傷害,向台灣原住民族道歉,並啟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推動工作。

總統蔡英文1日針對過去政權對待原住民族造成的傷害道歉,並也走到廣場向抗議的原民揮手致意。(記者黃耀徵攝)
面對進入總統府內參與道歉儀式的族人,場外集結的另一批原住民,以這片土地主人地位的立場,批判在象徵殖民權力空間舉行儀式的不當,以及道歉形式內容原住民族主體性的不足,向社會大眾表達原住民族不願被矮化接受恩惠施捨的堅持。形成場內外一種看似緊張,卻又像是互補的另類裡應外合。這樣的「不同調」,卻解除了「施捨」、「作秀」之譏,反而見證著台灣民主轉型的又一個值得驕傲的社會力茁壯的成果。
對於蔡總統的這個道歉,原住民社會有著殷切的期盼,也有著來自歷史教訓的疑慮不安,包括擔憂這是否只是口惠而實不至?國家是否能有持續性的實際作為?另一方面,正如總統在道歉文中所指出的,一直到今天,在我們生活周遭裡,還是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而這個,就是今天她需要代表政府道歉的最重要原因。
總統與原住民都觀察到,台灣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受到的不公義對待,以及回復應有權利及地位的正當性,尚缺乏足夠的瞭解。原住民社會是否願意接受,進而原諒與達成和解,要看政府是否能有後續相應的作為,也要看整體社會是否能放下「主流族群」的傲慢與偏見,真實地瞭解這塊土地與傷痛,支持原住民族所需的復權。
原住民族文化當中所看重的真正和解,必需透過誠懇面對真相才能達成。真實的道歉,無需廉價的和諧來裝飾,民主社會充滿活力的眾聲喧嘩,勝過專制社會一片祥和的假象。蔡總統及所領導的政府,應當正面看待,原住民及整體台灣社會多元、充滿批判力、百花齊放的現象及活力。順應及善用這項新一波民主發展的珍貴資源與能量,必能在威權餘緒假藉藍綠惡鬥及挑動族群衝突的現實情境下,為原住民族與整個台灣社會所需要的轉型正義,開創新局。
(作者為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監事)

------------------------------------------------------

國民黨非自然人 「繼承」土地違民法

2016-08-02

立委促還地 落實轉型正義

〔記者蕭婷方、林良昇、黃明堂/綜合報導〕昨天是原住民族日,總統蔡英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並提出設原住民轉型正義委員會及劃設、公告原民傳統領域土地等八項具體政策承諾。但民進黨立委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調閱國民黨在原住民族地區土地地籍發現,國民黨於民國七十一年「繼承」台東縣卑南鄉梅園段土地,與民法僅自然人能「繼承」財產的規定相悖,要求國民黨還地,落實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 立委指稱國民黨「繼承」的土地,地號台東縣卑南鄉「梅園段五ac八一號」,就位在初鹿二街五十六巷與初鹿三街交叉巷口,現為交通用地。(記者黃明堂攝)

    立委指稱國民黨「繼承」的土地,地號台東縣卑南鄉「梅園段五ac八一號」,就位在初鹿二街五十六巷與初鹿三街交叉巷口,現為交通用地。(記者黃明堂攝)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昨回應,該案年代已久,黨部將進行了解,調查該筆土地的移轉過程。

因年代久遠 查無轉移檔案

Kolas Yotaka指出,台東縣卑南鄉梅園段五八一地號土地,一九五四年原為國有,由台東縣府管理,後於一九六八年移轉登記為私人所有,復經二次移轉後,因買賣轉移所有權於呂姓地主,但該筆土地卻於一九八二年六月廿四日由國民黨「繼承」。至於所有權轉移原因,則因「年代久遠」公文已銷毀,至今無法追討。

Kolas並說,台東縣大武鄉等地,不少地段有「不明所有權人」贈與國民黨,甚至有台東縣農會將原住民族土地轉贈給國民黨做為黨服務處的個案,呼籲國民黨主動清查還地,以實現原住民轉型正義。

台東縣府地政處比對地籍圖表示,卑南鄉初鹿三街與初鹿二街五十六巷交會的巷口,即為前述國民黨「繼承」的土地所在,該地號為交通用地,現為巷道。至於前述呂姓地主,籍貫為中國湖南,研判應是榮民,推測是呂過世後由國民黨以「繼承」取得土地。

地政處表示,目前該地屬中國國民黨所有,註記的管理人是「國軍退除役人員黨部直屬廿三區黨部第二區分部」。

地政處說,這筆土地是以「繼承」移轉給國民黨,確實奇怪,依法就算原地主有立遺囑,也會採「贈與」模式辦理移轉登記。但目前無任何檔案可了解當年的實情。依現在做法,老榮民若無遺囑,死後土地會成為國有地,移轉給行政院退輔會管理。

對土地買賣轉移申請公文現已無法調閱,內政部地政司表示,依照土地登記規則規定,土地移轉買賣的申請書件只保留十五年,超過時限就要詢問各地政事務所。

--------------------------------

不懂總統為何向原住民道歉?7張圖告訴你原因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蔡英文為什麼要向原住民道歉?「原住民族青年陣線」以7張圖告訴大家原因。(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2016-08-01  11:1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天(8月1日)原住民日,總統蔡英文兌現選前承諾,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究竟為何總統要向原住民族道歉?「原住民族青年陣線」以7張圖告訴大家原因。

  • 蔡英文並不是代表自己道歉,而是以元首身分、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過去至今所受到的壓迫和剝奪道歉。(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蔡英文並不是代表自己道歉,而是以元首身分、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過去至今所受到的壓迫和剝奪道歉。(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 圖卡提到,除了道歉之外,原住民族需要回復權利,可從文化、語言、教育、身分、轉型正義、土地和司法等方面來談。(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圖卡提到,除了道歉之外,原住民族需要回復權利,可從文化、語言、教育、身分、轉型正義、土地和司法等方面來談。(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 從教育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從教育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 從文化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從文化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 從語言及土地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從語言及土地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 從身分及司法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從身分及司法面向來看。(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 原住民期許轉型正義。(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原住民期許轉型正義。(圖擷自「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

臉書專頁「原住民族青年陣線」以7張圖告訴大家,為什麼蔡英文要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圖卡提到,蔡英文並不是代表自己道歉,而是以元首身分、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過去至今所受到的壓迫和剝奪道歉。

圖卡並提到,除了道歉之外,原住民族需要回復權利,並認為可從文化、語言、教育、身分、轉型正義、土地和司法等方面來談。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指出,在教育上,以漢人文化本位的教材,讓原住民的孩子無法在學校體制學習自己的文化。文化上,現今文化存續上始終面臨著來自外力的介入或規範擠壓,成為空有表象。另外語言式微、土地、身分被剝奪等問題,也讓原住民面臨強烈衝擊,只能期待未來的轉型正義。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表示,「綜觀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是一段經歷了各個外來政權的墾殖、殖民、鎮壓的血腥過程,但在國家體制教育內的社會、歷史課綱中,一直都鮮少被談及,仍以清代唐山過台灣、開山撫番等殖民政權的單一視角來看代,甚至將原住民視為來台開墾的漢人最大的『禍害』與『阻礙』。

相關連結: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 https://goo.gl/ju68II

落實轉型正義 蔡英文10度向原住民道歉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總統蔡英文針對過去政權對待原住民族造成的傷害道歉,並在總統府門口迎接16族原住民代表進入府內,和代表一一握手。(記者黃耀徵攝)

2016-08-01  11:46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今天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總統發表道歉文全文3302字,出現「道歉」、「致歉」一詞等,有19次,而對相關事務表示「歉意」的「道歉」,則有10次。總統並把署名的道歉文,交到雅美族(達悟族)代表夏本.嘎那恩手中,留待日後檢驗是否實踐。

蔡英文表示,22年前今天,憲法增修條文裡的「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這個正名,不僅去除了長期以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突顯了原住民族是台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站在這個基礎上,今天,要更往前踏出一步。她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最深的歉意。對於過去400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她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蔡英文就強勢族群角度來書寫歷史、每一個來到台灣的政權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原住民族失去自決與自治的權利、語言嚴重流失、核廢料存置在蘭嶼、歷來統治者消除平埔族群個人及民族身分、「原住民族基本法」未獲重視、在健康與教育等社會各項指標與非原住民存在落差,為此,她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蔡總統也正式宣布,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她將以國家元首身分,親自擔任召集人,與各族代表共同追求歷史正義,也會對等地協商這個國家往後的政策方向。以後每一年的八月一日,行政院都會向全國人民報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執行進度。

總統致詞全文

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們憲法增修條文裡的「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這個正名,不僅去除了長期以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突顯了原住民族是台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

站在這個基礎上,今天,我們要更往前踏出一步。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對於過去四百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我相信,一直到今天,在我們生活周遭裡,還是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而這個,就是今天我需要代表政府道歉的最重要原因。把過去的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然,或者,把過去其他族群的苦痛,視為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我今天站在這裡,企圖要改變和扭轉的第一個觀念。

讓我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台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

歷史的發展是,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邊緣。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

有一本書叫做「台灣通史」。它的序言的第一段提到:「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這就是典型的漢人史觀。原住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有豐富的文化和智慧,代代相傳。不過,我們只會用強勢族群的角度來書寫歷史,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依傳統慣習維繫部落的秩序,並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但是,在現代國家體制建立的過程中,原住民族對自身事務失去自決、自治的權利。傳統社會組織瓦解,民族集體權利也不被承認。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本來有他們的母語,歷經日本時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後,政府禁止說族語,導致原住民族語言嚴重流失。絕大多數的平埔族語言已經消失。歷來的政府,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維護不夠積極,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當年,政府在雅美族(達悟族)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核廢料存置在蘭嶼。蘭嶼的族人承受核廢料的傷害。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雅美族(達悟族)人道歉。

自外來者進入台灣以來,居住在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首當其衝。歷來統治者消除平埔族群個人及民族身分,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平埔族群道歉。

民主轉型後,國家曾經回應原住民族運動的訴求。政府做過一些承諾、也做過一些努力。我們有相當進步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不過,這部法律,並沒有獲得政府機關的普遍重視。我們做得不夠快、不夠全面、不夠完善。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台灣號稱「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是,一直到今天,原住民族在健康、教育、經濟生活、政治參與等許多層面的指標,仍然跟非原住民存在著落差。同時,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仍然沒有消失。政府做得不夠多,讓原住民族承受了一些其他族群沒有經歷過、感受過的痛苦和挫折。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我們不夠努力,而且世世代代,都未能及早發現我們不夠努力,才會讓各位身上的苦,一直持續到今天。真的很抱歉。

今天的道歉,雖然遲到了非常久,卻是一個開始。我不期望四百年來原住民族承受的苦難傷害,會只因為一篇文稿、一句道歉而弭平。但是,我由衷地期待,今天的道歉,是這個國家內部所有人邁向和解的開始。

請容我用一個原住民族的智慧,來說明今天的場合。在泰雅族的語言裡,「真相」,叫做 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個S的音。真相與和解,其實是兩個相關的概念。換句話說,真正的和解,只有透過誠懇面對真相,才有可能達成。

在原住民族的文化裡,當有人得罪了部落裡的其他人,有意想要和解的時候,長老會把加害者和被害者,都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不是直接道歉,而是每個人都坦誠地,講出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個說出真相的過程結束之後,長老會要大家一起喝一杯,讓過去的,真的過去。這就是Sbalay。

我期待今天這個場合,就是一個政府和原住民族之間的Sbalay。我把過去的錯誤,過去的真相,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講出來。等一下,原住民族的朋友,也會說出想法。我不敢要求各位現在就原諒,但是,我懇請大家保持希望,過去的錯誤絕不會重複,這個國家,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走向和解。

今天只是一個開始,會不會和解的責任,不在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身上,而在政府身上。我知道,光是口頭的道歉是不夠的,政府從現在開始,為原住民族所做的一切,將是這個國家是否真正能夠和解的關鍵。

我要在此正式宣布,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我會以國家元首的身分,親自擔任召集人,與各族代表共同追求歷史正義,也會對等地協商這個國家往後的政策方向。

我要強調,總統府的委員會,最高度重視的,是國家和原住民族的對等關係。各族代表的產生,包括平埔族群,都會以民族和部落的共識為基礎。這個機制,將會是一個原住民族集體決策的機制,可以把族人的心聲真正傳達出來。

另外,我也會要求行政院定期召開「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委員會中所形成的政策共識,未來的政府,會在院的層級,來協調及處理相關事務。這些事務包括歷史記憶的追尋、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動、經濟的公平發展、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健康的保障,以及都市族人權益的維護等等。

對於現代法律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我們要建立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透過制度化的設計,來緩和原住民族傳統慣習和現行國家法律規範之間,日益頻繁的衝突。

我會要求相關部門,立刻著手整理,原住民族因為傳統習俗,在傳統領域內,基於非交易的需要,狩獵非保育類動物,而遭受起訴與判刑的案例。針對這些案例,我們來研議解決的方案。

我也會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核廢料儲存在蘭嶼的相關決策經過,提出真相調查報告。在核廢料尚未最終處置之前,給予雅美族(達悟族)人適當的補償。

同時,在尊重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承認身分的原則下,我們將會在九月三十日之前,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今年的十一月一日,我們會開始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部落公法人的制度,我們已經推動上路,未來,原住民族自治的理想,將會一步一步落實。我們會加快腳步,將原住民族最重視的「原住民族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等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

今天下午,我們就要召開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在會議中,政府會有更多政策的說明。以後每一年的八月一日,行政院都會向全國人民報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執行進度。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達成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並建立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礎,就是政府原住民族政策上的三大目標。

我要邀請在場的、在電視及網路轉播前的全體原住民族朋友們,一起來當見證人。我邀請大家來監督,而不是來背書。請族人朋友們用力鞭策、指教,讓政府實現承諾,真正改進過往的錯誤。

我感謝所有的原住民族朋友,是你們提醒了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腳踏的土地,以及古老的傳統,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這些價值,應該給予它尊嚴。

未來,我們會透過政策的推動,讓下一代的族人、讓世世代代的族人,以及台灣這塊土地上所有族群,都不會再失語,不會再失去記憶,更不會再與自己的文化傳統疏離,不會繼續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我請求整個社會一起努力,認識我們的歷史,認識我們的土地,也認識我們不同族群的文化。走向和解,走向共存和共榮,走向台灣新的未來。

我請求所有國人,藉著今天的機會,一起努力來打造一個正義的國家,一個真正多元而平等的國家。

謝謝大家。

相關影音

--------------------------

 

小英向原民道歉卻被批 潘建志:一張圖大家就明白

原民傳統領域-全台原住民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近2分之1個

潘建志將台灣原住民分布圖,以及2016總統大選各候選人得票率分布圖拿來比較,可見原住民的分布地區,和國民黨候選人支持率較高的地區幾乎重疊。(圖擷取自潘建志臉書)

2016-08-02  18:4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蔡英文昨(1)日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不過卻有些人不領情,原住民藝人張震嶽就批:「太噁心!」,此話引發外界熱議。醫師潘建志稍早在臉書發文,更附上一張圖,表示:「台灣的原住民族,本來就比較支持國民黨啊。其中理由,值得深思。」

  • 潘建志表示:「台灣的原住民族,本來就比較支持國民黨啊。其中理由,值得深思。」(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潘建志表示:「台灣的原住民族,本來就比較支持國民黨啊。其中理由,值得深思。」(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 潘建志稍早在臉書發文,還附上一張圖,表示:「台灣的原住民族,本來就比較支持國民黨啊。其中理由,值得深思。」
(圖擷取自潘建志臉書)

    潘建志稍早在臉書發文,還附上一張圖,表示:「台灣的原住民族,本來就比較支持國民黨啊。其中理由,值得深思。」 (圖擷取自潘建志臉書)

潘建志表示,針對張震嶽的發言,不少網友都反駁稱:「怎麼不去怪國民黨?」而台灣史教授李筱峰也認為「該道歉的是國民黨。」那為什麼是國民黨?潘建志話鋒一轉,表示他提供一張圖就明白了。

潘建志將台灣原住民分布圖,以及2016總統大選各候選人得票率分布圖拿來比較,可見原住民的分布地區,和國民黨候選人支持率較高的地區幾乎重疊。

潘建志說,台灣的原住民族,本來就比較支持國民黨啊。其中理由,值得深思。認為綠營要贏得原住民的支持,總統道歉只


「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
作者 郭瓊瑩
2021-03-31
攤開台灣的土地開發史,其實也是整部台灣的發展史。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 | 郭瓊瑩 / 郭瓊瑩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fwWV9a
由於個人專業的關係,多年以來參與過各種不同尺度的土地調查,從風景區、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河川、溪流、海岸、鄉村到偏遠部落,各種規劃與開發諮詢過程中,最常見卻也最令人束手無策的問題是:這些地方到處都有破敗荒廢卻無法處理的「建築物」:路邊搭建的鐵皮屋、舊貨櫃與帆布拼搭的小屋、自行圈圍的籬笆。而每詢問不能改建的緣由,得到的答案則是:「這土地不是我們的,政府說這是違建、這是侵占公有地、這是未登錄地、這是行水區……」
台灣擁有美麗的山林風景,但在過往開發中,許多土地已經滿目瘡痍。
即使在台灣重要的觀光景點阿里山,台18線沿路山嵐飄逸,應該是一條絕美的綠色景觀道路,但沿途所有的店家,賣茶葉的、賣蔬菜的,全是鐵皮屋,原因也同樣是「這是國有財產局的地,我們不能整建,若拆了,也就回不來了……」
以前我總認為,這些「違建」住戶不依法行事,是不道德的。但後來慢慢瞭解台灣的土地開發史,深入探索台灣的土地制度後,開始有了不同的思考。
台18線原本是走入阿里山的國家風景線,但沿線土地多為國有,也導致居民使用土地時的各種問題。
台灣土地所有權的變遷
攤開台灣的土地開發史,其實也是整部台灣的發展史。自鄭荷、清領、日治時代乃至國民政府來台,一直是以「治理者」之尊,把台灣當作國際貿易平台或政治跳板,也因此原來生存在這裡的原住民多次被「安頓」到「特區」內,而具有生產優勢的西部平原土地,則屢被統治者收為公有,如荷蘭人的「王田」、明清時期的「官田」。後來隨著漢人移民日多,原本屬於原住民的許多土地也逐漸由漢人承租經營,形成「一田二主」的狀況。
弱肉強食,原本就是開發者、殖民者帶來的治理手段。日人治台時,為了經濟自主、南進與貿易,更透過各種土地調查、林野調查以及整理事業,逐一將土地劃為官有或給予日商企業。結果,大部分原住民原本生活的土地都成了政府所有,不少漢人開墾的土地也遭受到相同命運。更何況原住民對土地的價值觀比較傾向「共有」而非「擁有」,許多部落族人根本沒有登記土地的概念。
許多原住民部落歷經長期殖民治理、天然災害侵襲,如今生活與生產已經脫節。
直到今天,我們在山林間所見的部落與聚落,早已經不是原本土地使用的樣貌。在中央山脈,因為闢建山林鐵道與配合伐木事業,許多部落幾乎是跟著森林產業流轉,一些原住民部落在政府規劃下遷入統一建設的、規矩的棋盤式水泥房,若要耕種還得另外在住宅外租地,打破了原本生活、生產相互依存的居住樣貌。蘭嶼的狀況也類似,當地人原本在芋田耕作、從山林伐木造船,但政府引進漢人的居住模式,集中建設水泥住宅,也改變了原本與海共生的傳統情境。
日治時期隨著鐵路興建開發山林,聚落也跟著遷徙,而當伐木的目的完成後,這些工人聚落又跟著離開或廢棄。
移民社會的土地正義
自殖民時代移轉到國民政府,對土地的認知並未有太大差異,畢竟「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已根深蒂固。當時政府透過土地改革政策,實施「耕者有其田」,一方面打破了日治時期大地主的權勢,另一方面同時扶植佃農,讓資源重新分配。但這樣的分配削弱了原本地主的既得利益,也累積許多埋怨。這種不正義、不公平的土地資源再分配,只不過是另一種政治治理工具而已。
就歷史面看,制度化的「地籍產權」,都是在日治與國民政府治台之後才普及,而精準的土地測量,更要遲到半世紀前才開始。比如諸多廟產是由昔時善心地方仕紳捐贈,但寺廟住持不懂得要去登記土地,往往被有心人士「合法登錄」為私有,強行奪取,反要廟方付租金,或由政府收歸公有(如台北的臨濟寺)。這些案例屢見不鮮,不公義的事竟也發生在官方之體制中,著實令人憤慨。
臨濟寺原址是台灣原住民與漢族的共同墓地,後由板橋林家購地贈予建寺,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唯一的護國寺。然而因為未做土地登記,後來變成市產,寺方因此不得不付給政府「租金」。
在資本主義社會,掌有土地始終是重要的發展條件,也因此近400年來台灣的土地政策與現實並未有太大的革新;也正因為是移民社會,在流轉遷徙中常會有不了解法令程序的狀況。這些令人遺憾的事實,該如何真正獲得轉型正義?似乎更是促轉會該努力的方向。
一次台灣土地掠奪史
閱讀過土地專家徐世榮教授諸多探討台灣土地制度發展史的文章,欽佩他客觀精準的剖析與觀點。他提及,這400年來台灣土地制度的變遷,正是一部不同治理者的「土地掠奪史」
2020年,台灣才進行了全國農田水利會改制,將原本的區域性水利會收歸國有,設置「農田水利署」,政府對外宣告,這樣的政策是「為有效整合、監督、輔導與管理農田,全省各水利會進行水利資源分配」。其實大家並不反對事權統一有效管理,其職掌也與原本各水利會的管理內容並無太多差異,但在這樣的「統一」中,台灣土地發展與水利網絡的歷史脈絡卻被淹沒了。
台灣農田水利發展史,也是一部台灣的土地開發史,水圳灌溉網絡與人文、地理互相影響。
台灣的農業發展,最早是得利於荷蘭人引入灌溉系統規劃與技術,沒有灌溉水利系統,就不會有今日的台灣農業。清代以來,修築水圳、提供灌區土地相關設施等來源往往不是官方,反而是地方仕紳家族為了發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差不多可說是台灣自發性「社區營造」的濫觴。幾個知名的水圳系統,像是曹公圳、瑠公圳、七星水圳、八寶圳,無一不以「民」產為基盤,而官方僅扮演協調加重的角色。是以昔時的「水利會長」多為地方意見領袖,有協調與整合能力者被推舉出來建設繁榮家鄉,甚至好幾代都為公益奉獻。
這樣的體系演變到今天,由於類似的勢力常與地方政治相關,例如在地方選舉中仰賴水利會的資源,久而久之被視為「政治利益」團體,也被貼上不正義的標籤。當原來有數百年歷史與自治典範的組織,被強迫歸為「公有單位」,由於無力解決政治議題,只好找捷徑收編。這對台灣農業水利與土地發展史來說,確實是一項遺憾。
北部地區的瑠公圳與七星水利系統,都是上百年來歷代地方仕紳與善心人士共構的成果,實不應一夕間納入「官方資源」
在台灣,農田水利灌區宛如縣市政府之外的另一種權力劃界,其實可以正面輔導成另外的地方自治團體。原本長期建立的機制一旦被破壞,之後會怎麼樣還很難說。只是深切期待這樣的歷史不被輕易抹滅,而可以走向更有智慧的經營,讓台灣農業能得到應有的蓬勃發展。
都市農地重劃應適可而止
一些敏感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搭高鐵時沿線原本可見的農田風景,如今天際線已經大幅改變。尤其是台中烏日、新竹竹北,原本都市邊陲的農地正快速變遷。農地重劃當然會使土地加值,只是令人疑惑的是:台灣的人口不是正在下降中嗎?為什麼都市還不斷擴張、吞噬掉原本的農田?光以台中來說,重劃開發區已經來到第14期,幾乎把台中舊市區和豐原完全變成建成區了。
都市邊陲農地無止境地被重劃,原有的綠地換成高價建地,原有的生態價值也被嚴重削弱。
政府努力推行國土計畫,一方面農地上的非法工廠無法完全清除,另一方面原有的良田又一一被棋盤化為建成區。原有的風廊、綠帶、水圳系統一一被破碎化,到底這樣的無止境發展,終極目標為何?能源政策又如何能跟上這樣毫無節制的成長?提供全民福祉社會,應是大有為政府的責任。但政府寧可拱手把這些權力讓給開發商,美其名曰土地開發自償,但真正獲益的是誰?除了弱勢族群,還有眾多不會說話的生物、溪流河川、與無價的人文地景,又有誰來捍衛它們的正義?「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 | 郭瓊瑩 / 郭瓊瑩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fwWV9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