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賞析:〈旄丘〉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1.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旄,音毛;本義指旄牛或以旄牛尾巴為裝飾的旗幟。周朝時期旄牛也常被用做祭祀的牲之一。另外,天子鄭重承諾某事或者諸侯重要會盟時使用的牲也用旄牛。《左傳.襄公十年》:「王賴之,而賜之騂旄之盟(周平王信賴他們,賜給他們用赤旄牛祭神的盟約)。」另外,旄牛的尾巴還被用來做旗上的裝飾,《康熙字典》:「音毛。《說文》幢也。《書.泰誓》右秉白旄以麾。《釋文》白旄,旄牛尾。」這是講用旄牛尾做旗幟。丘,小山或小山坡。 「旄丘」指放養旄牛的小山坡。
《毛傳》將「旄丘」一詞釋義為「前高後下曰旄丘。」筆者個人淺見,這不符合古漢語的構詞法,「旄」字在詞組中形同虛設,隨便用其它字均可替代。另外一點,前高後下的小山、前低後高的小山、普通的小山丘,葛在上面生長並不會出現明顯差別,如果按照《毛傳》的釋義,本詩前兩句無任何關聯,等於是寫了兩句廢話。因此,筆者認為《毛傳》對「旄丘」一詞釋義出現了明顯錯誤,此詩被誤解了兩千多年。
誕,本義為誕生及成長,本詩指生長成寬大或粗壯的樣子。《康熙字典》:「《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傳》大也。」這是講舜帝也接受建議,大修文德並教化美德遍及於天下。因為德行的修養也有一個積累及漸進的過程。所以「誕」字在古文中有形容「由小變大過程」的意思。節,指葛籐的節,葛又是一種爬籐類的植物,它既可爬到別的樹上生長,也可以在地上蔓延生長。而葛籐上的葉子剛好是從節的部位生長出來的。正常情況下,一段葛籐長約兩三丈,其中有很多節,每一節大約十五公分左右。
這兩句的大意是:放養旄牛的小山坡上的葛籐啊,它的節為甚麼長得這麼的寬大粗壯呢?(言外之意是說,葛籐這種植物它的生長力很頑強,從出生開始,就經常被旄牛踩踏,在重壓下,它不僅沒有死亡,它的節反而長得比一般的葛籐更寬大。)
2.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叔伯或伯叔是對朝廷中大臣的統稱,由於本詩作者身分的緣故,更應該用這個稱呼。在中國古代,主婦對丈夫的兄弟稱為叔伯;如果丈夫去世,主婦則隨孩子稱呼為叔父或伯父,這是周禮的要求,《儀禮.喪服》:「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稱呼上從尊之稱。女子未出嫁,在家稱父親的兄弟為叔伯,出嫁後稱丈夫的兄弟為叔伯;丈夫去世後,隨兒子稱丈夫的兄弟為叔父伯父,稱公公(孩子的爺爺)的兄弟為叔公伯公。
這兩句詩的大意:各位叔父伯父,我們還能寵這個孩子多長時間呢?(言外之意,葛籐在重壓下反而長得更壯實,孩子就得讓他從小吃苦,他才能更好的成長,別太寵他了。)
3.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處,停留、停滯不前;本詩指孩子在功課或品德方面的修養停滯不前;古代學校中孩子的功課很多都與品德修養方面有關。《說文》:「處,止也。」與《詩經.江有汜》:「其後也處」意思相同。與,給予、賜予;《說文》:「與,賜予也。」久,本詩指精進不懈。《康熙字典》:「《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指常居於道中)。《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以,原因。《康熙字典》:「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這四句的大意:孩子的功課為甚麼會停滯不前?一定是平時賜予他太多東西的緣故啊(指財物方面的賜予)!孩子在功課上為甚麼能精進不懈?一定也是有原因的。(言外之意,如果從小就賜給孩子財物,孩子必定會玩物喪志,無心於功課。而孩子能在功課或品德修養上精進不懈,原因就如第一章所說的「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吃苦,或給孩子一些壓力,他以後在功課上反而能精進不懈。)
4.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狐裘,用狐皮製作的毛皮衣服,它是諸侯國君、朝廷三公、王子等隨天子祭祀天地時穿的禮服,天子則穿大裘。《禮記.玉藻》:「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蒙,裹、包裹。《康熙字典》:「又《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戎,兵器、兵刃。《說文》:「戎,兵也。」
匪,音義通「非」,與《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意思相同。東,動,動身;本詩中讀「東」或「動」均可。《說文》:「東,動也。陽氣動,於時為春。」 《白虎通.五行》:「東方者,動方也,萬物始動生也。」
這兩句詩的大意:用狐裘裹著兵刃(因為怕傷到手腳),沒有車接送就不願意動身。
6.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瑣,指瑣碎的物品。尾,指微末之事。《說文》:「尾,微也。」流離,指顛沛流離。褎,音義同「袖」。指袖口的裝飾皮料。《康熙字典》:「《說文》袂也。《詩.唐風》羔裘豹褎。《禮.玉藻》君子狐青裘、豹褎。」豹褎指用豹皮作為袖口的裝飾皮料。「褎如充耳」指用袖口的裝飾皮料來塞耳朵,「充耳不聞」一詞的出處就是這首詩。
這四句的大意是:會去計較瑣碎物品及微末小事的,只有那些處於顛沛流離狀態的貴族子弟。各位叔父伯父,(我的建議)您們可不能充耳不聞啊!
賞析:〈旄丘〉這首詩的作者是姜太公的女兒,周武王的正妻,周成王的母親,史稱為「邑姜」。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很多關於邑姜的記載和傳說。而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大概是邑姜懷周成王(姬誦)時的胎教之法。據《大戴禮記.保傅》及賈誼《新書.胎教》記載:「周后妃(邑姜)任(孕)成王於身,立而不跂(音奇;抬起腳後跟,踮腳尖站立),坐而不差(音雌;身子歪斜),獨處而不倨(音義通踞;指立而不正,身子憑倚牆壁或欄杆),雖怒而不詈(音厲;罵),胎教之謂也。」
本詩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周成王14歲的時候,也就是周武王駕崩的第二年。當時王都大學剛剛建好,圍繞著周成王是不是去王都大學學習的事情,朝廷的三公[1]、九卿等意見不一致。首先是周成王到王都大學學習,如何與老師和同學相處?古人相見必有禮,用甚麼禮儀來相處?第二,古代大學的學生,不僅習文習禮,還要習武。每位學生都必須學騎射及使用干戈等兵器,然後根據身分的不同還要學習戰陣、戰略等軍事指揮課程。學習騎射及使用兵器的課程時,採用的都是真刀實槍,因此會有一定的危險。並且當時周朝剛剛建立沒幾年,局勢還不穩定,教師官員及學生們都來自不同的階層,他們對周成王有沒有威脅,這個誰也不敢保證,周公旦及召公奭也左右為難。邑姜聽說此事後,就約見朝中的大臣。畢竟周成王還未成年,在孩子的教育上,作為孩子母親的邑姜是有發言權的,這與后妃干涉朝政是兩碼事。所以周公旦帶領朝廷中的九卿等官員去拜見邑姜。
邑姜王太后面見了自己的兩位叔叔周公旦、召公奭及朝廷的九卿等大臣,並用「邶風」這種曲調形式即興唱誦了〈旄丘〉這首詩。由於九卿中有周文王時期的老臣,如南宮括、虢叔等,因此邑姜尊稱他們為「伯伯」或「伯父」,這就是「叔兮伯兮」這一句詩的由來。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放養旄牛的小山坡上的葛籐啊,它的節為甚麼長得這麼粗壯?各位叔父伯父,我們還能寵這個孩子(周成王)多長時間呢?
在放養旄牛的小山坡上,葛籐從出生開始,就經常被旄牛踩踏,在重壓下,它不僅沒有死亡,它的節反而長得比一般的葛籐更粗壯。以之來比喻教育孩子,如果從小就不讓孩子吃苦,一點點風險的事情都不敢讓孩子去經歷和鍛練,孩子怎麼能長大成材呢?而且,孩子總是要獨立的,我們這些長輩又能寵愛他多久呢?
母親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可是疼愛的方式卻千差萬別;從本詩的第一章我們就可以知道,道德高尚的古人,她的見解就是與眾不同。「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多麼形象的比喻啊!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孩子的功課(或品德修養方面)為甚麼會停滯不前?一定是平時賜予他太多東西的緣故(指財物方面的賜予)!孩子在功課上為甚麼能精進不懈,一定也是有原因的。
言外之意,如果從小就經常賜給孩子財物,孩子必定會玩物喪志,無心於功課。而孩子能在功課或品德修養上精進不懈,原因就如第一章所說的「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吃苦,或給孩子一些壓力,他以後在功課上、個人品德修養上反而能精進不懈。
為了各位讀者更好的理解此詩,筆者講一個春秋時期齊僖公(姜祿甫)的故事。齊僖公有一個同母弟弟仲年,與他年紀相差不到兩歲,倆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去讀書。因為是嫡子,又一起被齊莊公送到王都大學學習。齊僖公的哥哥得臣去世比較早,因此齊僖公對自己這個弟弟很照顧,兄弟倆的感情也很深。齊僖公上位後,一些重大的外交事務,都派自己的弟弟仲年出面處理。仲年因為是從王都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所以處理哥哥交付的事務也都駕輕就熟,每次都完成得很好。
仲年有個嫡子叫公孫無知(音智),史書中這樣稱呼,是因為姜無知是齊莊公在世時出生的,他是諸侯的孫子,故稱其為公孫[2]。也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吧,公孫無知出生之後就很受齊僖公寵愛,經常賞賜給這個孩子財物。這種做法其實是錯的,因為這會從小就助長公孫無知傲慢的心理,因此他長大後連自己的堂兄,齊僖公的嫡長子姜諸兒(齊襄公,當時的太子)也不放在眼裡。《左傳》及《史記》都記載了姜諸兒和姜無知倆人從小就開始明爭暗鬥的事情[3]。仲年去世後,齊僖公覺得對自己的弟弟有虧欠,所以補償在其兒子身上,將公孫無知的一應待遇提升到與太子(姜諸兒)一樣,連車服都一樣。這就為齊國後來的內亂埋下了禍根。
其實齊僖公並沒有要改立公孫無知為太子的意思,依照周禮的規定也不可能這樣做。可是對自己侄兒的無端寵愛卻讓公孫無知產生了不應該有的想法。公孫無知以為齊僖公是想將國君的位子傳給他。後來齊僖公去世,齊襄公上位之後,公孫無知就一直在暗中謀劃奪位之事。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公孫無知終於找到機會,弒殺了齊襄公並自立為君。只是這個國君的位置還沒坐熱,第二年春天,公孫無知就在出遊的時候被別人殺了。鷸蚌相爭最後魚翁得利卻是公子小白(齊桓公)。
齊襄公之所以被公孫無知找到機會殺害,與其本身做得極差也有關係[4]。但當初齊僖公如果不逾制賞賜公孫無知財物及車服,公孫無知就不至於動那種弒君奪位的歪心思,也不會造業殺人及被殺了。
從筆者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明白,長輩無端地賞賜晚輩財物,並不是對晚輩好,而是在助長其對財物甚至是名利的執著,跟給晚輩吃慢性毒藥沒有區別(「比予於毒」〈邶風.谷風〉)。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用狐裘裹著兵刃(因為怕傷到手腳),沒有專車接送就不願意動身。各位叔父伯父,您們以前(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啊!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這兩句是指商朝末年紂王時期,當時朝廷的大官及貴族子弟腐化嚴重。一些貴族子弟貪圖享樂,不學無術,拿兵器(干戈)時擔心傷到手,居然用狐裘裹刃。出門如果沒有專車接送,就不願意動身。
商朝末年也只有周國及其周邊的諸侯國在周文王的道德教化影響下,能勵精圖治,恢復禮樂及社會風氣。因此邑姜這四句詩的言外之意是說,紂王及其政權的腐敗,也讓周朝有了崛起的機會,您們這些從年輕時就追隨周文王的老臣,以前可都是很優秀的人材,跟商朝末年朝廷的那些貴族子弟不一樣。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會去計較瑣碎物品及微末小事的,只有那些處於顛沛流離狀態的貴族子弟。各位叔父伯父,(我的建議)您們可不能充耳不聞啊!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說的是周武王滅紂後,將紂王的嫡長子武庚分封在邶,那些隨武庚去邶地的商朝遺民中就有一些是以前的貴族子弟,這些人以前都過著腐化奢靡的生活,現在成了亡國之人,為了一點瑣碎的物品而在路上爭吵不休。原來是「用狐裘裹著兵刃,沒有車就不願意動身」,而現在可能為了一件舊羔裘或碎玉都能大打出手。用兩個反差很大的場景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吃苦,不能過分的寵愛,否則就如那些商朝遺民,國破家亡,成了斤斤計較的俗人。
邑姜的建議得到了周公旦等朝廷大臣們的認同,大家經過商量,決定讓周成王到王都大學學習,所有學生之間相見時不依身分而按年齡來行禮(《禮記.王制》:「凡入學以齒」);跟老師相見則行師生之禮儀,並形成相關的校規及制度代代相傳。
結語:〈旄丘〉是一首非常優秀的詩篇,她所闡述的道理,對古人及現代人教育孩子都有指導及借鑒的意義。筆者個人淺見:作為父母親及長輩,對教育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愛護孩子,而不是去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獨立,不怕吃苦。不能隨便給孩子財物,那會讓孩子形成唯利是圖的不正確的人生觀。現在中國大陸有很多小孩在學校就攀比長輩過節時給的紅包多少,筆者看了經常嘆息和惋惜。
邑姜在本詩中說:「何其處也?必有與也(孩子的功課為甚麼會沒有進步?一定是平時賜予他太多東西的緣故)。」齊莊公在〈邶風.谷風〉詩中說:「既生既育,比予於毒(生養孩子如果不按照道德禮義的要求來教導,那跟給他們吃慢性毒藥沒有區別)。」值得我們大家深思啊!
[附註1]三公之一的姜太公(太師)已經去齊國上任,因此不在朝廷。當時輔政的是周公旦(太傅)及召公奭(太保)。
-------------------------------------------------
釋《詩經‧邶風‧旄丘》──追弔文
Posted on 2015/04/10 by 薛元澤
釋詩經《邶風‧旄丘》
薛元澤
【詩文】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詩義】
追思祭弔長輩或直言不諱的老臣。
【注釋】
旄(ㄇㄠˊ, máo)丘:上面長有小草的墳墓。
葛:藤類植物。
誕:馬瑞辰《傳箋通釋》:「誕者,延之假借。」誕,蔓延。
節:枝節。
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指裹足不前。
與:贊成支持。
久:同灸,灼體療傷,較激烈的醫療行為,引申為激烈躁進。
以:已也,勸告阻止。
狐裘蒙戎:指諸侯穿上狐裘坐上戎車。
匪車不東:沒有車子不往東去。
靡所與同:沒有一人贊成一起走。
瑣:《說文》:「玉聲」,指金玉良言。
尾:《說文》:「微也」,隱沒也,指「瑣」已沒有了。
流離:《集傳》:「漂散」,此指形銷魂散。
之子:往生的人。
褎(ㄒㄧㄡˋ,xiù):同袖。
充耳:垂於兩耳旁的帽飾。
【翻譯】
本來長者小草的墳墓,為何到處蔓延著葛藤的枝節?
叔叔啊伯伯啊!為何隔這麼久才來看你們?
「你為何裹足不前?」一定有人贊成支持我。
「你為何激烈躁進?」一定有人規勸阻止我。
狐裘覆蓋著戎車,而所有車子都往東邊去。
叔叔啊伯伯啊!你們卻不贊成一起走。
金玉良言啊!消失隱匿啊!形銷魂散的往者。
叔叔啊伯伯啊!你們的衣袖就如同我的充耳。
【詩義回顧】
1. 《毛序》:「〈旄丘〉,責衛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於衛。衛不能脩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于衛也。」《正義》:「狄者,北夷之號,此不斥其國。宣十五年《左傳》伯宗數赤狄路氏之罪云:『奪黎氏地,三也。』服虔曰:『黎侯之國。』此詩之作,責衛宣公。宣公以魯桓二年卒,至魯宣十五年,百有餘歲,即此時,雖為狄所逐,後更復其國。至宣公之世,乃赤狄奪其地耳,與此不同。彼奪地是赤狄,此唯言狄人迫逐,不必是赤狄也。」
2. 王質《詩總聞》:「當是卑者責尊者也。宗族有故,尊者當任之。而以叔伯為衛臣,聖人必不以此無理之事存之。何以勵為親戚,且為臣子者也?」
3. 豐坊《詩傳》:「狄侵黎,黎侯出奔衛,衛穆公不禮焉。黎人怨之,賦〈旄丘〉。」《詩說》:「〈旄丘〉,狄逐黎侯,黎侯寓于衛,衛穆公不克納。黎大夫怨之而作是詩。」
4. 牟應震《詩問》:「〈旄邱〉,責晉文公也。此篇與晉人執衛侯歸於京師事合。僖二十八年冬,晉文公執成公歸京師,至三十年秋乃釋歸,故曰『何多日也』。歸于京師,而周人聽之,寘諸深室,故曰『何其處也,必有與也』。晉文公出奔時與衛有宿怨,故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有以,猶云有故也。狐裘蒙茸,即用晉士蔿語。衛在晉東,晉之大夫必常有至衛者,故曰『匪車不東』。卒不與成公同來,故曰『靡所與同』。」
5. 牟庭《詩切》:「〈旄丘〉,黎莊夫人不見答,而作詩責衛使而歸之也。」
6. 魏源《詩古微》:「閔黎莊夫人不見答之詩。」
7. 方玉潤《詩經原始》:「〈旄丘〉,黎臣勸君勿望救於衛也。」
8. 高亨《詩經今注》:「《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赤狄潞國事:『潞(在今山西潞城縣)……酆舒為政,……而奪黎氏地(即今山西黎城縣)。……晉荀林父敗赤狄于曲梁,滅潞。』狄人滅黎,黎國君臣逃到衛國,派人求救於晉,晉國拖延不出兵,黎國君臣因作此詩。以後晉國出兵滅了赤狄。」[1]
9. 余培林《詩經正詁》:「〈詩序〉:『〈旄丘〉,責衛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於衛。衛不能脩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於衛也。』以詩文觀之,近是。然此非《左傳》宣公十五年狄人滅黎國事,蓋宣公十五年復黎者乃晉國,非衛國,此其一;衛自魯閔公二年為狄所敗後,國勢一直不振,自保不足,遑論救黎?此其二。此詩當寫於衛武公之後,宣公之前,蓋此時衛正興盛,有方伯連率之實,黎國求之,當有可能。編詩者列之於〈新臺〉、〈二子乘舟〉等詩之前,不為無因。」[2]
【「旄丘」詞義回顧】
1. 《毛傳》:「前高後下曰旄丘。」《正義》:「《釋丘》云:『前高旄丘。』李巡云:『謂前高後卑下。』以前高後必卑下,故傳亦言後下。」
2. 王質《詩總聞》:「旄丘,丘之多草木者也。星名旄頭,言光芒多。冠亦名旄頭,言羽毛多。」
3.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爾雅》云:『前高,旄丘。』李巡云:『謂前高後卑下也。』又王雪山云:『丘之多草木者也。星名旄頭,言光芒多。冠名旄頭,言羽毛多。』亦通。《寰宇記》云:『在澶州臨河縣東。』」
4. 高亨《詩經今注》:「旄丘,丘名,屬衛國。在今河南濮陽縣。」
5. 李辰冬《詩經通釋》:「《讀使方輿紀要》(卷十六)於開州(即今河北省濮陽縣)清邱說:『又旄丘在州東北。《志》云:即《衛風》所咏「旄丘之葛」者』。」[3]
【「叔伯」指義回顧】
1. 《鄭箋》:「叔、伯,字也,呼衛之諸臣。」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季父曰叔,父之兄曰伯,凡兄亦曰伯,皆尊稱衛臣之辭。」
2. 王質釋「叔伯」為「親族」。《詩總聞》:「而以叔伯為衛臣,聖人必不以此無理之事存之。何以勵為親戚,且為臣子者也?」
3. 牟應震《詩問》:「僖二十八年冬,晉文公執成公歸京師,至三十年秋乃釋歸,故曰『何多日也』」。則牟應震指「叔伯」為晉臣。
4. 牟庭《詩切》:「叔伯,為之同姓諸臣,來聘於黎者。」「之」指黎莊夫人。
5.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魏源云:『言叔伯者,疑使人告衛兄弟,故望兄弟之來問。』愚案:魏說是也。《廣雅‧釋詁》:『叔,少也。』《釋詁》:『伯,長也。』〈蘀兮〉篇『叔兮伯兮』,句例正同。彼《箋》云:『叔伯,兄弟之稱。』此『叔伯』亦當訓兄弟,蓋夫人因君不見答,屏置異地,必嘗使人愬於衛兄弟,情事宜然。」
6. 高亨《詩經今注》:「作者稱晉國君臣為叔伯。」
【二章章義回顧】
1.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毛傳》:「言與仁義也。」《鄭箋》:「我君何以處於此乎?必以衛有仁義之道故也。責衛今不行仁義。」「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毛傳》:「必以有功德。」《鄭箋》:「我君何以久留於此乎?必以衛有功德故也。又責衛今不務功德也。」
2. 《集傳》:「處,安處也。與,與國也。以,他故也。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處而不來?意必有與國相俟而倶來耳。又言:何其久而不來?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來耳。詩之曲盡人情如此。」
3.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處,止也。與,猶偕也。《春秋》:『帥師例能左右之曰以。』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我黎君求救于衛,何其止于彼而不來?其必有與吾君相偕而俱來者耶?何其為時之久而未來?其必有能扶持左右之而後來耶?」
4. 牟庭《詩切》:「〈殷靁〉,《毛傳》曰:『處,居也。』《說文》曰:『與,黨與也。』余桉:此章言黎於衛甚踈,叔伯之安處於黎,無相與也。我在黎甚不得意,叔伯之久留於黎,無所以也。」(「我」指黎莊夫人。)
5.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此又自為問答,以明久而不歸之義。處,居;與,偕;以,用也。言我所以不去而久居此者,尚冀君之悔悟,必我與、必我以耳。」(「我」指黎莊夫人。)
6. 高亨《詩經今注》:「處,居也。叔伯為什麼安居不動呢?與,猶以也,即原因。」
【「狐裘蒙戎」詞義回顧】
1. 《毛傳》:「大夫狐蒼裘,蒙戎以言亂也。」《鄭箋》:「刺衛諸臣形貌蒙戎然,但為昏亂之行。」鄭玄認為「狐裘蒙戎」指衛大夫行事昏亂。
2. 《集傳》:「大夫狐蒼裘。蒙戎,亂貌,言弊也。又自言客久而裘弊矣。」「或曰『狐裘蒙戎』指衛大夫而譏其憒亂之意。」朱熹認為「狐裘蒙戎」指黎大夫因久居衛地而狐裘破舊。此外,朱熹也不排除鄭玄的解釋。
3. 顏粲《詩緝》:「我黎之臣子旅寓既久,狐裘敝壞蒙戎然雜亂,其藍縷之狀可見矣。」
4.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狐裘,黎君所衣之裘也。蒙戎,猶尨茸。《說文》云:『尨,犬之多毛者。茸,草木生茸茸貌。』《左傳》士蔿賦詩云:『狐裘尨茸。』杜預云:『亂貌。』呂祖謙云:『狐裘之貌。』是也。」何楷認為「狐裘蒙戎」指黎君因久寓衛地而狐裘不整。
5. 高亨《詩經今注》:「蒙戎,同尨茸,猶蓬鬆。夏秋過去,冬天又來,作者穿上皮襖了。」
6. 余培林《詩經正詁》:「《禮記‧玉藻》曰:『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狐裘是公侯之服,故《左傳》曰:『狐裘尨茸,一國三公。』若士大夫之服,不得云『一國三公』矣。……《左傳》西公五年之『尨茸』即此詩之蒙戎,杜預注曰:『尨茸,亂貌。』訓與《傳》同。以狐裘尨茸,喻國君失權,政出多門。故士蔿曰:『一國三公』也。此詩之『狐裘蒙戎』,當亦喻黎君失國而久失其權也。」
【「匪車不東」句義回顧】
1. 《毛傳》:「不東,言不來東也。」《鄭箋》:「女非有戎車乎,何不來東迎我君而復之?黎國在衛西,今所寓在衛東。」
2.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匪,通作非。車,謂黎君所乘之車。東,指衛也。」
3. 牟庭《詩切》:「匪,當讀為彼。匪車,為彼黎人之使車也。不東,為不東行聘於衛也。」
【「流離之子」詞義回顧】
1. 《毛傳》:「流離,鳥也,少好長醜,始而愉樂,終以微弱。」《鄭箋》:「衛之諸臣,初有小善,終無成功,似流離也。」《釋文》:「《爾雅》云:『鳥少美而長醜,為鶹鷅。』《草木疏》云:『梟也,關西謂之流離,大則食其母。』」
2. 《集傳》:「流離,漂散也。」
3. 王船山《詩經稗疏》:「《鹽鐵論》《註》云:『梟,流離也。關西人謂梟為流離。』陸璣《疏》云:『張奐言:鶹鷅食母。』蓋土梟也。梟鳥之醜,自小已然,不待其長。毛《傳》言其『少好長醜』,非也。梟夜則攫,晝則為眾鳥所逐,竄伏茫昧,無所容身,故曰『瑣尾』,言其卑末伏竄之象,以比黎侯之追逐于狄人無所容身。」
4. 俞樾《群經平議》:「『流離之子』,詩人以自喻。流離即倉庚,一名黃離留者。陸璣以為梟,非是。」
【「褎如充耳」詞義回顧】
1. 《毛傳》:「褎,盛服也。充耳,盛飾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
2. 《鄭箋》:「充耳,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人之耳聾,恒多笑而己。」《釋文》:「褎,鄭『笑貌』。」
3. 《集傳》:「褎,多笑貌。充耳,塞耳也。耳聾之人恆多笑。」
4.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褎,《說文》云:『衣袂也。』嚴粲云:『凡盛服則有瑱名為充耳,非真塞其耳也。』褎如充耳,蓋象其褒衣博帶之容,袖如充耳之下垂,不一引手拯救也,正與奮臂攘袂相反。」
【《毛序》「責衛伯」之爭議】
《毛序》:「〈旄丘〉,責衛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於衛。衛不能脩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于衛也。」這個說法隱含幾個問題:衛伯等同衛侯嗎?方伯是甚麼職位?「狄人迫逐黎侯」發生在哪位衛國國君在位期間?詩人是黎臣嗎?這些問題引起不少爭議。
《史記‧衛康叔世家》:「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嗣伯卒,子榅伯立。榅伯卒,子靖伯立。靖伯卒,子貞伯立。貞伯卒,子頃侯立。頃侯厚賂周夷王,夷王命衛為侯。頃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釐侯卒,太子共伯餘立為君。共伯弟和有寵於釐侯,多予之賂;和以其賂賂士,以襲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衛人因葬之釐侯旁,諡曰共伯,而立和為衛侯,是為武公。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為公。……聲公十一年卒,子成侯立。十六年,衛更貶號曰侯。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嗣君五年,更貶號曰君,獨有濮陽。」據此記載,衛國國君從康伯到貞伯稱伯,頃侯賄賂周夷王以後才稱侯,而周平王命武公為公以後又稱公,一直到聲公。既然需要賄賂才能稱侯,則康伯至貞伯的爵位比侯爵低。
《鄭箋》:「衛康叔之封爵稱侯,今曰伯者,時為州伯也。周之制,使伯佐牧。《春秋傳》曰『五侯九伯』,侯為牧也。」鄭玄認為,衛國自康叔之始封即為侯,因命為州伯以佐牧,所以稱「衛伯」。既然康叔之爵位為侯,頃侯為何要賄賂夷王?
《史記索隱》:「康叔初封為侯也。此子康伯即稱伯者,謂方伯之伯,非至子即降爵為伯也。故孔安國曰:『孟,長也,五侯之長謂方伯。』州牧也,故五代孫祖恒為方伯耳。至頃侯德衰,不監諸侯,乃從本爵而稱侯。非是至子即削爵,及頃侯賂夷王而稱侯也。」司馬貞認衛伯之「伯」不是佐牧的伯,而是方伯,爵位比侯高。頃侯因為「德衰」,被降爵而稱侯。《正義》:「《世家》自康叔至貞伯不稱侯,頃侯賂夷王始為侯。又平王命武公為公,不恒以康叔言康叔之封者,以康叔之後,自為時王所黜。頃侯因康叔本侯,故賂夷王而復之。命武公為公,謂為三公,爵仍侯也。」孔穎達認為康伯稱伯是為時王所黜,後因頃侯賄賂而恢復侯爵。既然被黜,則衛伯之「伯」其爵位比侯低。孔穎達與司馬貞的說法不相同。
「方伯」是什麼爵位?《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正義》:「方伯皆謂州長,則此方伯亦州長矣。周謂之牧,而云方伯者,以一州之中為長,故云方伯。若牧下二伯,不得云方伯也。」方伯即州長,或牧,非佐牧的牧下二伯。
康伯至貞伯的爵位為方伯或佐牧的伯?有爭議。然而《毛序》「責衛伯也」之「衛伯」是指哪位衛國國君?
《左傳‧宣公十五年》有狄人「奪黎氏地」的記載。 《正義》:「此詩之作,責衛宣公。宣公以魯桓十二年卒,至魯宣十五年,百有餘歲,即此時,雖為狄所逐,後更復其國,至宣公之世,乃赤狄奪其地耳,與此不同。彼奪地是赤狄,此唯言狄人迫逐,不必是赤狄也。」魯桓公十二年是西元前700年。魯宣公十五年是西元前594年,此時衛國的國君為衛穆公(在位時間:西元前599年至前589年)。孔穎達為何認為《毛序》「狄人迫逐黎侯」之事不發生在衛穆公?
《左傳‧僖公五年》:「初,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士蒍稽首而對曰……退而賦曰:『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這段文字中的「狐裘尨茸」,《正義》引作「狐裘蒙戎」,而認為是晉國士蒍引自此詩。士蒍在晉武公、獻公時為官,晉獻公在位時期為西元前676年至前651年。如果士蒍的「狐裘尨茸」引自《詩經》,則此詩當然不是衛穆公時之詩。這是孔穎達認為「狐裘蒙戎」不發生在衛穆公時的原因。
牟應震引《詩》作「狐裘蒙茸」,而認為此句是「用晉士蔿語」。如此,則此詩之作應晚於晉獻公時期。牟應震認為,此詩「責晉文公也」。當然,如果此詩「用晉士蔿語」,則「狄人迫逐黎侯」之事也可能發生在衛穆公之時。
余培林說:「此非《左傳》宣公十五年狄人滅黎國事,蓋宣公十五年復黎者乃晉國,非衛國,此其一;衛自魯閔公二年為狄所敗後,國勢一直不振,自保不足,遑論救黎?此其二。此詩當寫於衛武公之後,宣公之前,蓋此時衛正興盛,有方伯連率之實,黎國求之,當有可能。」衛穆公是否受命方伯,確實可疑。
孔穎達認為《毛序》「責衛伯」之「衛伯」指衛宣公。《正義》:「此云責衛伯,何以知宣公非州牧為方伯,而以為牧下二伯者,以周之州長曰牧,以長一方言之,得謂之方伯,未有謂之州伯者。此若是牧,當言責衛牧,今言責衛伯,明非牧也,故知為二伯。」又,「侯既為牧,其佐自然伯矣,此衛侯爵而為伯者。《鄭志》答張逸云:『實當用伯,而侯德適任之,何嫌不可命人位以德,古亦然也。』以此言,則宣公德適任伯,故為伯。」孔穎達認為「衛伯」之「伯」指牧下二伯,非「方伯」。然而牧下二伯之職位比侯爵低,如「衛伯」指擔任牧下二伯的衛宣公,責衛宣公應是被降等,而不是「德適任伯」。孔穎達將「衛伯」指衛宣公之說,有疑問。
《毛序》:「黎之臣子以責于衛也。」此說將詩人指為黎國臣子。詩中「叔兮伯兮」,《鄭箋》:「叔、伯,字也,呼衛之諸臣。」《集傳》:「叔、伯,衛之諸臣也。」則詩人稱呼衛的臣子為叔伯。《詩經世本古義》:「季父曰叔,父之兄曰伯,凡兄亦曰伯,皆尊稱衛臣之辭。」以臣子的身分,尊稱他國臣子為叔伯,合理嗎?
「黎侯寓於衛」在衛史上應是大事,但在史書上卻不見記載。衛伯指誰?此伯是方伯還是牧下二伯?黎侯有否寄寓於衛?詩人為黎臣嗎?《毛序》之說疑問重重,令人難以信從。
【詩義辨正】
此詩的關鍵在「旄丘」二字。旄丘,或說為前高後低的土丘,或說為多草木的土丘,或作「旄邱」而解為衛國的地名。「旄丘」的解說雖然有差異,歷來學者大致上認為,首句「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在詩中的作用是興。例如,《鄭箋》:「興者,喻此時衛伯不恤其職,故其臣於君事亦疏廢也。」在此詩,旄丘似乎只是指長有葛的土丘或地方。
葛為野外植物,丘上有葛,則旄丘也在野外。《王風‧丘中有麻》「丘中有麻」、「丘中有麥」、「丘中有李」中的「丘」指丘壠,而麻、麥、李指祭服、祭食、祭果。[4]則此詩「旄丘」的「丘」也應指丘壠,即墳墓。《詩總聞》:「旄丘,丘之多草木者也。星名旄頭,言光芒多。冠亦名旄頭,言羽毛多。」此說近似。植上小草的墳墓,像長了羽毛的土丘,所以叫旄丘。其實,《毛傳》「前高後下」,也是墳墓的形狀。總之,旄丘指長滿小草的墳墓。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此句詩說本來長滿小草的墳墓上卻蔓延著葛藤的枝節。顯然很久沒有人來掃墓。「叔兮伯兮!何多日也!」此句是詩人傷嘆隔了很多時日才來祭祀叔叔伯伯。所以,此詩「旄丘」指叔伯的墳墓,因很久沒人來祭拜而使得葛藤蔓生。
二章「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如何解釋?此處「處、與」與「以、久」與《召南‧江有汜》「不我以,其後也悔」、「不我與,其後也處」中的「以、悔」與「與、處」非常相像,二者的解釋也應類似。處,裹足不前。與,贊成、支持。以,已也,勸阻也。「以」與「與」相反,則「久」與「處」相反。久,灸也,本是灼體療傷,引申作激進。「何其處也」、「何其久也」是回想叔伯的用語。此章的意思是:「你為何裹足不前呢?」一定有人贊成支持我。「你為何激烈躁進呢?」一定有人勸告阻止我。
余培林說:「《禮記‧玉藻》曰:『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狐裘是公侯之服。」蒙,蓋也。戎,戎車。狐裘蒙戎,狐裘蓋著戎車,指公侯乘著戎車。匪車不東,所有戎車都往東去。「狐裘蒙戎,匪車不東」指所有的公侯都坐著戎車往東去了。三章「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無所與同」的意思是:公侯都乘上戎車,而所有車子都往東走。叔叔啊!伯伯啊!你們卻不贊成一起走。
瑣,《說文》:「玉聲也。」尾,《說文》:「微也。」瑣指叔伯的金玉良言,尾指他們的金玉良言已隱沒。流離,《集傳》:「漂散也。」之子,往生的人。褏,《說文:「袂也。袖,俗褎从由。」褎,衣袖,指叔伯的衣袖。《衞風‧淇奧》「充耳琇瑩」,《毛傳》:「充耳謂之瑱。琇瑩,美石。天子玉瑱,諸侯以石。」王船山《詩經稗疏‧小雅‧充耳琇實》:「充耳者,瑱也,冕之飾也。」充耳,天子、諸侯冠冕兩旁垂於耳邊的飾條。充耳,指詩人的充耳。末章「瑣兮尾兮!琉璃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的意思是:金玉良言啊!已經隱沒啊!形銷魂散的往者!叔叔啊伯伯啊!你們的衣袖就像我的充耳。
由「天子玉瑱,諸侯以石」可知,詩人應是天子或國君。充耳在耳朵邊,有隨時給予忠言的隱喻。詩中的「叔伯」常給詩人支持與規勸,他們應是詩人的長輩或直言不諱的老臣。「匪車不東」似有往東逃難的意味。大家都往東去,而「叔伯」卻「靡所與同」,可能是留守或不忍離去而因此殉職。事後詩人至「叔伯」的墳墓,追思祭祀他們。
[附註2]《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大意:諸侯的兒子稱公子,公子不能立禰廟祭祀亡父。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孫不能立祖廟祭祀諸侯。
[附註3]《左傳.莊公八年》:「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於僖公,衣服禮秩如適。襄公絀之。二人因之以作亂。」《史記.齊太公世家》:「襄公元年,始為太子時,嘗與無知鬥,及立,絀無知秩服,無知怨。」
釋《詩經‧邶風‧旄丘》──追弔文 | 分享空間 - https://goo.gl/GYB6zP
---------------------------------------------------
〈旄丘〉這首詩的作者是姜太公的女兒,周武王的正妻,周成王的母親,史稱為「邑姜」-胎教/〈旄丘〉是一首非常優秀的詩篇,她所闡述的道理,對古人及現代人教育孩子都有指導及借鑒的意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gdiUqX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聖母即周武王之妻子邑姜,亦為姜子牙之女兒。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之王后,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6gzSEZ
太公望/姜太公/聖母即周武王之妻子邑姜,亦為姜子牙之女兒。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之王后,周成王、唐叔虞之母/”太姜、太任、太姒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9T95vy
胎教始祖/“太太”一詞的由來,以女德化育千秋百代的周初「三太」:太姜、太任和太姒三位賢妃/周有三母,乃王季之母太姜,昌之母太妊,武王之母太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jvsg1
武廟/齊丁公呂伋/姜太公之女邑姜,而丁公為太公之子/九府圓法/國寶金匱直萬-王莽時期所鑄錢幣/姜太公的《九府圓法》指的是”掌財產之官,西周掌管錢幣的九個政府部門分別是:太府.王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周禮.春官.天府》記載:“天府”掌管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國寶金匱直萬/唐朝開始追封姜尚為武成王,與孔子的文宣王相對為文武二聖 明太祖封關羽為武成王; 因此像在台灣的日月潭的文武廟, 武廟即祀奉關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2YVsdl
秦始皇的祖先究竟是誰?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子牙當上了太上老君/姜維/姜子牙武聖。739年唐玄宗下詔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宋朝時姜子牙所著的《六韜》被列入武經七書,他本人被追封為昭烈武成王。在武廟中,更是以姜子牙為首/姜子牙的坐騎應該就是麋鹿。姜子牙是商周時期人氏,那時麋鹿很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5Gy0I7
姜姓起源/姜佳氏/德容言功-婦女具備的四種德行+溫良恭儉/慈安太后生母:姜氏(後改為姜佳氏)/中國最古老八大姓氏+姜、姬、媯、姒、贏、姞、姚、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3KcGY
董鄂氏-美女/董鄂妃/董鄂氏以邑姜為楷模-邑姜之後誰人/孝獻皇后-董鄂妃/御制董鄂后行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L6zh2h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