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吳天祐紀念碑pdf
https://e.pcloud.link/publink/show?code=XZ2x8BZIXrKpPlBlbk1lhj3P7FtjJ2eeAvk


竹東國小操場
-民國45年竹東國小勇奪第五屆鎮運總冠軍,背景為吳天祐紀念碑。
-後排教師左起鍾金堂、彭鴻麟、王德仁、王德鴻、0、陳勝增校長、鄒德平、0、姜義鎮、0、黃步淡、盧統章、0。中排左蹲為黃仁城、0,右蹲為彭春遺、劉三保。

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


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值得珍惜的首推竹東國小的「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在竹東國小的後山下有一座高聳的「紀念碑」,悠悠歲月中已默默佇立了七十多年了。

我想,這座意義深遠的紀念碑,凡是在竹東國小讀過書的學生都應該不陌生才對,每天都在那附近嘻笑、打鬧,伴著他們度過悠悠的6年歲月,但我想,知道那個紀念碑是什麼東西的人應該是少數吧!更甭提其歷史淵源了。

人物憶古:吳天佑先生

吳天佑先生又名鴻禎,出生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生懸壺濟世,救人無數,甚有佳譽,被鄉民尊為儒醫,日據時代明治四十一年逝世,享年七十二歲。

祖籍為廣東省鎮平縣高思鄉徑裡村,家中排行次子。其父 吳公啟鳳為吳氏二十二世祖,偕妻從原鄉渡海來台,落腳在樹杞林 (竹東的舊稱),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創立了家園。

吳天佑先生與妻范氏春妹婚後育有二子二女。是一位精通醫術的讀書人,一生熱心教育、懸壺濟世、救人無數,地方上稱之為「儒醫」,他對地方貢獻極大。

吳天佑先生幼年即拜師學醫,長年住在師父家當「藥童」。當時生活過得極為清寒困苦,當冬季來臨時天氣特別嚴寒,晚上睡覺時沒有被子蓋,就抱著貓取暖共眠,在這種嚴苛的環境下,他秉持著執拗奮發的精神一路─非常艱辛的苦撐了過來。一直到後來當了醫生,仍不改檢樸的習性。

有一次外出應診「把合脈」(客語即中醫「把脈」之意),回程時下起雨來,熟人遇見問道:「怎麼不張傘遮雨?」他因礙於面子笑曰:「用跑的比較快!」原來是攜帶了一把破傘,這也成了當時的一樁趣聞。

吳錦堂先生

吳天佑先生的長子 吳錦堂,生於明治八年-1875年,卒於昭和十九年-1944年,享年六十九歲,與妻朱氏帶妹育有三子四女。

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以「漢醫」為職志,在二十六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被甄選為樹杞林 「台灣醫生總代」。

他在擔任總代的答辭上寫道:「且自伊尹著當湯液,以作疾病,仲景作金匱以療沈痾,而醫之道,於以具,迨至今日,為醫之人雖多,良醫之人甚少,其何故也,皆由不深究醫理也,茲幸逢政府特為試驗舉行,醫生免許狀,授與之式,貴賓遙臨,長官訓示,小生等,承命之下,敢不自深,黽勉努力,研求專究,漢醫之術,並參考西醫之方,俾有益以民生,而克氶乎,尊誨也哉,謹答。明治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樹杞林 台灣醫生總代」。

從文中可知,當時他就有了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科學理念;同時對從醫者必須深究醫理多有勗勉;對自己職業的期許與服務鄉里的熱忱溢於言表,足徵其對志事之執著,錦堂公懸壺濟世、鑽研醫理,並將「漢醫」衣缽傳給次子,畢生視行醫為救人濟世之宏業,義行無數。早年行醫期間曾以高操的醫術,挽救一位生命垂危的貧苦孤兒,之後並將之收養,悲天憫人的情懷風範可見一斑。

吳錦堂先生淡泊名利、樂善好施、熱心教育的個性與行誼,廣受鄉人讚賞,是地方上的傳奇人物。他年輕時原本曾經在赤十字(紅十字的前身)台北分會服務,其母有感於當時國際間戰況紛亂,而鄉里醫療機構的嚴重缺乏,特地將他從台北召回故鄉行醫。回鄉行醫其間也擔任調解委員,專門為民眾協調、排解、與溝通糾紛事件,人稱之為鄉之賢人。

在修身上他儀貌軒昂、工詩善書,收藏詩畫無數,流露「文人醫生」不凡的氣息。從他提筆親書的治家格言:「教子以孝弟,教子以忠信,有義方便覺一團和氣,之其所親愛之所,賤惡會偏辟,自然滿面春風」,更足見其治家之嚴謹與為人之修持。

昭和十二年,中日戰爭爆發,吳錦堂先生的長子被日軍徵兵到「支那」當「軍夫」,幾年後戰況越演越烈,吳錦堂先生的姪子又被徵兵到南洋群島作戰,最後也就陣亡在菲律賓群島。人間最悲慘的事莫過於「生離死別」,吳錦堂先生經歷親骨肉的「生離」與姪子的「死別」,時代的悲劇毫不留情的從他身上留下痕跡,這段悲傷的人生旅途,他刻骨銘心的一路走了過來。在六十六歲那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時戰況吃緊,三兩天美國轟炸機就來轟炸,於是他就帶領全族人到防空洞躲警報,過著吃「蕃薯簽」,住「防空洞」的日子,種種的經歷更堅定了他的民族意識。

建碑源起:

日本大正十四年-1925年,竹東公學校(即竹東國小前身)擬闢建操場,平時熱心教育的他,得悉之後就慷慨捐出一大片土地,作為興建學校操場的用地,成就了此一杏壇美事。在昭和年間動土建立這座紀念碑,於昭和八年完竣,為了飲水思源,更為了感念父親德澤,就以父親「吳天佑」之名建造這座紀念碑。

建碑經過:

當初建造紀念碑時,還特別參考了台北及新加坡 類似這種造型的石碑,作為參考藍本,聘請了精土木善營造的姪兒范光祿先生設計,並請當地最有名的「打石師」(即精於石藝之工匠)打造,范光祿先生為逐步精準落實設計,就將鑿妥的石頭編碼,按步就班的堆砌上去,並且每日至少兩次親臨現場監督,其取石材則大部份來自於頭前溪的「油麻石」,大石動用了二十六個人一步一腳地通力合作扛抬,人人手杵杖棍一心一意,腳穿草鞋一磚一石,蓽路藍縷備嘗艱辛,足見碑誌工程之偉構,此創舉確是地方上一件大事,此後一直為地方人士所津津樂道,成為杏壇美譽。

碑石外觀:

這座雄偉壯觀的紀念碑,一直二橫造型的二坐式石碑,中間的一座圓底四方體石柱,正面碑文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總務官長平塚廣義題字,上書「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以資頌讚。頂上方柱上左右兩側分別刻著:「恢宏體育,煥發精神」,位吳天佑先生仗義急公紀念的中壢元庠生吳榮隸撰;「布德長存宏世澤,高風留念大名儒」,小字刻著「祝吳天佑先生劉家驤書」。

背面刻著:「二十二世祖旗訓吳啟鳳公生平篤正枚讀,二十三世祖幹夫吳鴻禎原祖組住鎮平,生於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五日亥時誕生,壽享七十二歲,昭和八年十月竣工」等字句。

左右兩側利用渾厚石版堆成牆,牆上石版分別有橫寫石雕、書寫「鳳毛麟趾」及「鶴算龜齡」,字跡巨大,筆勁渾厚。

現今風貌:

那天去探訪了吳天佑紀念碑,發現他矗立於荒煙漫草之間,但依舊巍峨聳立,雖然他位於竹東國小操場後面,但似乎人跡罕至,上頭的碑文早已剝落,只剩下「鳳毛麟趾」及「鶴算龜齡」等兩個碑文依舊清晰可見,著實少了之前氣勢磅礡之感。

很少聽過的故事

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

寂寞的竹東吳天佑紀念碑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_行動裝置版_客家蒐藏故事 - https://goo.gl/32pEJ6
圖片
吳天佑紀念碑(古少騏攝影,2013年)
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首推竹東國小的「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這座建於日大正14年(1925)的紀念碑,就在後山運動場上方,造型特殊醒目。 竹東國小歷史悠久,日人治台的第三年(日明治31年,1898)就設立樹杞林公學校,後改名竹東公學校。設校之初,竹東人口少,街市分布於今竹東警察分局及惠昌宮一帶,因此早期學校運動場設在校門前方,即今東寧路、長春路上。後來日本人的都市計畫在這裡設計了新道路,就把運動場改移到學校內的山坡下。 竹東耆老彭學堯熟知這段歷史,他說,在日本高壓殖民統治的控制下,台灣人沒有任何民主可言,官方這樣劃定,擺明了就是強制徵收,不會有補償,人民也不可能反抗,所以地主吳錦堂乾脆就用捐贈的方式讓出土地,唯一條件就是希望能立碑紀念父親吳天佑,這就是此碑由來。 吳錦堂當時擔任竹東協議員,代表家族捐地建操場,吳家另外還被迫遷離今竹東高中現址的屋地,作為竹東神社用地,在當時軍國主義的殖民強權下,一大家人無法安居於先祖留下的老宅院,活生生被強迫搬遷。 或許是這種種不公義,使得吳錦堂想要為父親留下美好的見證,建碑時,吳錦堂特別參考台北及新加坡的石碑造型作為藍本,聘請泥水師范光祿設計,請最有名的「打石師」(石匠),將鑿妥的石頭編碼再加以疊砌,最為人傳述的是,石材來自於頭前溪,主石動用二十六個壯丁,腳穿草鞋,以肩扛木棍合抬,搬運到現址,竣工日是日昭和8年(1933)。
圖片
紀念碑旁的石牆和書法被荒草淹沒(古少騏攝影,2013年)
這座紀念碑,總高有四公尺,以圓柱和圓弧造型石雕為體,頂上方柱正面碑文書「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署有當時台灣總督府總務官長平塚廣義之名,方柱左側有書法名家劉家驥的贈詞:「布?長存宏世澤,高風留念大名儒」,背面刻有「恢宏體育,煥發精神」,右側則刻有「二十二世祖雅訓,吳啟鳳公(註:吳天佑之父)生平篤正教讀,二十三世祖幹夫吳鴻禎(註:吳鴻禎為吳天佑之字號),原祖住鎮平,生於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五,亥時誕生,壽享七十二歲,昭和八年十月竣工」等字句。
紀念碑主體的左右兩側,各有長七公尺高三公尺的石牆,基座以花崗石砌成,左右還有圓石柱收邊,石牆各書有大字「鳳毛麟趾」及「鶴算龜齡」,筆勁渾厚倉勁,氣勢磅礡,在在傳頌著吳天佑的?行風範,紀念碑的特殊造型加上這些石牆上的巨大書法字,散發一種優雅深韻的古典美感。據吳家後人回憶,從前這裡還有山水壁畫以及石桌石椅,但多年前就已經崩塌毀棄,不復再見。

圖片
吳天佑紀念碑側面(古少騏攝影,2013年)
吳天佑出生於清道光19年(1839),日明治41年(1908)逝世,是竹東有名的漢醫,一生救人無數,甚得鄉民敬重。
吳錦堂生於日明治8年(1875),卒於日昭和19年(1944),他自小繼承父親的漢醫衣缽,年輕時曾在赤十字台北分會服務,後被母親召回故鄉行醫,二十六歲被甄選為樹杞林「台灣醫生總代」,常為民眾協調糾紛,熱心公益,但二次大戰期間,其長子和姪兒都被調往南洋,讓他飽受生離死別之苦。
如今紀念碑因為尚未登錄為歷史建築,缺乏修繕經費,碑誌、牆面有脫落情形,且每到寒暑假就雜草叢生。十分可惜。這座碑可說是日本統治的見證和縮影,且具有時代美學氛圍,實有必要加以規劃保護修繕。其家族尚保存當初人工挑石的建造過程照片,若能把紀念碑歷史完整重現於現場,並妥善修護,將是地方歷史亮點,也是地方文化之福。

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

吳天佑紀念碑

電話:-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康寧街1號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儒醫吳天佑紀念碑為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座落於竹東國小後山,至今已有七十餘年歷史,吳天佑先生又名鴻禎,出生於道光十九年,一生懸壺濟世,救人無數,被尊稱為儒醫,於明治四十一年逝世,享年七十二歲。
吳天佑先生從小習醫,長年住在師父家當藥童,生活困苦,但卻也讓他更奮發向上,直到當上一聲後能就不改簡樸個性。
吳天佑之長子-吳錦堂先生在日本大正十四年竹東公學校闢建操場,熱心教育的他得悉消息之後捐出一大片土地供學校所用,成為一件杏壇美事,在昭和年間洞土建立這座紀念碑,於昭和八年完竣,為飲水思源感念父親德澤,以父親吳天佑之明建造這座紀念碑。 新竹竹東懷舊篇 | 竹東國小 吳天佑紀念碑前 小學生 合影 | Facebook

201512302332竹東 吳天祐紀念碑

 

DSC07406.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位於竹東國小後操場上的「儒醫  吳天佑先生紀念碑」,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

是現在新竹縣內各所學校保存的古碑中,算是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DSC07396.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DSC07397.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398.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根據記載:

吳天佑先生又名鴻禎,出生於道光十九年,一生懸壺濟世,救人無數,甚有佳譽,被鄉民尊為儒醫,

日治時期明治末年逝世,享年七十二歲。

 

DSC07416.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23.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399.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 ,竹東公學校 <竹東國小前身擬開闢運動場,

吳天佑先生的長子吳錦堂聞悉消息,慷慨捐出大片土地,成就此一杏壇美事。

 

DSC07400.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01.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06.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2.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9.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21.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20.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竹東民眾和士紳,就立下石碑紀念此一件善舉,並獎勵吳家義行,一方面也是緬懷先人德澤。

這座雄偉壯觀的紀念碑,為一直二橫造型的二坐式石碑,中間的一座圓底四方體石柱,正面碑文由當時台灣總督府

總務官長平塚廣義題字,上書「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以資頌讚。

 

DSC07405.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5.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頂上方柱上左右兩側分別刻著:「恢宏體育,煥發精神」,

為吳天佑先生仗義急公紀念的中壢元庠生吳榮隸撰;「布德長存宏世澤,高風留念大名儒」

 

DSC07403.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3.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4.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小字刻著「祝吳天佑先生劉家驤書」背面刻著:

「二十二世祖旗訓吳啟鳳公生平篤正枚讀,二十三世祖幹夫吳鴻禎原祖籍住鎮平,生

於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五日亥時誕生,壽享七十二歲,昭和八年十月竣工」等字句......

 

DSC07408.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09.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0.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1.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7.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DSC07418.JPG - 竹東  吳天佑紀念碑

 

左右兩側利用渾厚石版堆成牆,

牆上石版分別有橫寫石雕、書寫「鳳毛麟趾」及「鶴算龜齡」

 

字跡巨大,筆勁渾厚。

-------------------

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

熱心教育,於日本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捐出一大片土地給竹東公學校(竹東國小前身),作為興建學校操場之用。https://is.gd/3qpjjr
捐贈土地之後,為飲水思源、孺慕父親德澤,吳錦堂聘請了專精土木營造的姪兒范光祿,以父親之名興建一座紀念碑,歷經3年,「儒醫吳天祐先生之紀念碑」終於在日本昭和年間(西元1933年)竣工,高聳豎立於操場後方,述說著前人風範。
https://is.gd/3qpjjr
吳振勇與竹東國小校長彭煥章及小朋友開心大合照。(賴月貴/大紀元)
吳振勇導覽說,紀念碑是由一座直豎的石碑,加上三座橫的石牆構築而成,中央石柱碑總高4公尺,座向西南朝東北,面對學校大操場,碑文題字有「恢宏體育,煥發精神」與「布德長存宏世澤,高風留念大名儒」等字,是整座紀念碑的精神所在。
竹東國小校長彭煥章(左)致贈感謝狀給吳振勇(右) 。(賴月貴/大紀元)
這座紀念碑底部為八角基座,整體造型柔和、比例優美,橫的石牆上刻有「鶴算龜齡」(長壽之意)與「鳳毛麟趾」等字,歷經80多年歲月的風霜,大部分碑刻字體仍清晰可見,非常神奇。由於紀念碑具有高度歷史價值,2017年新竹縣文化局進行文化資產評估與現場會勘,經過評定,目前已被登錄為新竹縣第40座古蹟歷史建築。
吳振勇保存的珍貴歷史照片。(賴月貴/大紀元)
吳振勇瞻仰紀念碑感觸良多,身為吳家後裔體悟到自己的使命,探索尋根走訪長者之後,以精闢的一萬字加上珍貴歷史照片,投稿於「新竹文獻」專欄,他寫到「青青校樹,巍巍石碑,哲人日遠,英名永誌」,先祖渡海來台開疆闢土、落地生根,期間經歷過日本的軍國統治與戰亂生離死別,他也看到先祖的行醫救世與熱心教育,回顧起來,這是一部滄桑史、血淚史,也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史」。
吳振勇保存的珍貴歷史照片。(賴月貴/大紀元)
竹東國小校長彭煥章感謝吳振勇的精闢解說與導覽,為孩子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古蹟背後的故事啟迪人心,在校慶前夕吳先生願意前來分享,特別具有意義!https://is.gd/3qpjjr


(2) Facebook

竹東國小操場
-民國45年竹東國小勇奪第五屆鎮運總冠軍,背景為吳天祐紀念碑。
-後排教師左起鍾金堂、彭鴻麟、王德仁、王德鴻、0、陳勝增校長、鄒德平、0、姜義鎮、0、黃步淡、盧統章、0。中排左蹲為黃仁城、0,右蹲為彭春遺、劉三保。

儒醫吳天佑先生之紀念碑/新竹縣各級學校保存的古碑中,規模最大

(2) Fac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