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瓦作匠師」傅明光傳習結業 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10號建築從此「會呼吸」
2023/05/14 15:16痞客邦部落格後台 https://bit.ly/3M1sE0D
 被譽為「國寶級瓦作匠師」的傅明光司阜(中)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10號建築的屋頂,實戰展現修復技藝進行傳承研習。(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合作於去年12月辦理「國寶級瓦作匠師」傅明光傳習計畫,透過實戰修復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10號建築的屋頂,傳承典型的傳統瓦作匠藝。這個歷時約半年的師徒教學和修復活動最近終於完工且結業,結業式上,主辦單位特別訂作跟傅明光司阜一樣的菱形灰匙,由傅司阜親自交給11名學員,象徵課程雖已結束,但匠藝精神經過學徒傳承將永遠流傳。
  「國寶級瓦作匠師」傅明光司阜(前左5)修復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10號建築的屋頂後,跟學員等一起合影留念。(取自竹縣府官網)
 縣長楊文科說,司阜,是對具有特殊工藝匠師的尊稱。傅司阜是竹東人,他用不鋪防水層的傳統鋪瓦工法見長,從做磚、基礎、牆體、棟桁、彩繪到黏瓦,可以不假他人而獨力完成,被譽為客家傳統建築的真人教科書,2016年因此被文化部認定是重要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可謂是傳統建築技術的人間國寶。
 這個傳習計畫結合中央、地方、傳統匠師3方的資源與知識經驗,把傳統技藝傳習結合實體修復,也讓文資保存技術落實到民眾可近距離了解的生活場域中。
 傅司阜說,很高興有機會受邀指導學員,他年紀大了,還真希望有機會把技藝傳承下去,所以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很開心每個學員也都非常用心、專心地學習,希望未來能再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傳統技術。
 縣府文化局長李安妤說,傅司阜以不鋪設防水毯的傳統屋瓦工法,蓋出「不漏水卻會呼吸的房子」聞名,傳習課程由他從指導學員拆瓦的過程中,讓學員們觀察和理解屋頂瓦作漏水原因,進一步思考解決方式且避免產生同樣錯誤。接著他再由教導學員傳統瓦作的規劃設計、營建禁忌以及舖瓦的完整技藝,透過深化傳統建築屋頂瓦作學習的內容,為未來古蹟修復培育更多的傳統瓦作人才,期待因此在未來可以蓋出更多「會呼吸的房子」。
 文化局除提供「新瓦屋10號」建築為傳習場域與修復物料之外,這次也用趁機推廣文資教育,修復期間在圍籬展示整個修復流程,並安排教育導覽解說活動等,讓民眾親眼觀察傳統建築屋頂修復工法和歷程,期待因此開創出更多文化資產或傳統建物修復的可能性,拓展客家傳統建築的知識與技藝。
 未來「新瓦屋10號」建築將回歸於原先進駐商家使用,讓來客走進這棟建築,實際體驗傅司阜跟其傳習學員們運用傳統工法打造出的「會呼吸的房子」如何冬暖夏涼而舒適宜居。#痞客邦部落格後台 https://bit.ly/3M1sE0D

2023-05-14_2032462023-05-14_203234


姜氏家廟-傅明光「泥水師傅」-客家人間國寶

人間國寶! 新竹客家土水師傅明光 猶如客家建築活教材

新竹縣現年77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獲文化部授證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記者廖雪茹攝)

2016-07-24  18:54

〔記者廖雪茹/竹東報導〕新竹縣現年77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作工細緻、好學深思,投入蓋房子一甲子,迄今仍堅持傳統工法,宛如一本客家建築的活教材,金廣福公館等古蹟修復都有他的參與,本月初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授證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被譽為人間國寶。

  • 77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作工細緻、好學深思。(記者廖雪茹攝)

    77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作工細緻、好學深思。(記者廖雪茹攝)

  • 77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迄今仍堅持傳統工法,宛如一本客家建築的活教材。(記者廖雪茹攝)

    77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迄今仍堅持傳統工法,宛如一本客家建築的活教材。(記者廖雪茹攝)

出生竹東的傅明光,因為家庭貧困,排行8名手足中老大的他,從小就跟著父親下田耕作,也曾到磚窯廠作窯,16歲時在客家建築師傅林阿坤的門下學習土水,20歲正式出師,其妻數十年來跟著他穿梭在磚石瓦堆間,很不簡單。

傅明光說,當學徒一定要眼明手快,在協助搬磚瓦、拌泥漿的同時,得仔細觀察師傅如何施工,將細節牢記在心,再偷空勤加練習,才能學得快;若是技不如人,則很難出頭。不過因為工作環境辛苦,當年費心習得一技之長,現在卻沒有年輕人願意學,讓他萬分感慨。

客家建築以伙房(夥房)為主,傅明光在自立門戶後,即投入客家庄的三合院、四合院的興建。傳統建築有一定的空間格局,象徵長幼有序的禮數和規範,施工細節更有獨特之處;傅明光說,像是屋瓦鋪設,傳統採用縝密的工法,來達到防水、防漏和防震的效果,使用數十年都沒問題,但是現在多被簡易施作的防水工所取代。

傅明光的個性謹慎,施工時兼具耐心、細心和專心,而且非常好學,熟讀中國古代名著《魯班經》,並運用在實作案例上,讓房子不僅舒適耐用,他也對地理、風水十分考究;也因為作工講究,不僅民宅找他施作,經由建築師的推薦,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修復也聘請他幫忙。

傅明光最令人驚嘆的代表作,就是北埔的金剛寺,該建築因「921大地震」受創,他費時8年修復,採取技術性高的清水模工法,來展現廳堂的莊嚴氣勢。另外,北埔古蹟金廣福、姜氏家廟和新埔劉家祠、張氏家廟,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 客家建築活教材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7-25
獲授證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
〔記者廖雪茹/竹東報導〕新竹縣七十七歲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作工細緻,蓋房子已一甲子,至今仍堅持用傳統工法,宛如客家建築的活教材,參與過金廣福公館等古蹟的修復,七月初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授證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被譽為人間國寶。
七十七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作工細緻、好學深思,投入蓋房子一甲子,迄今仍堅持傳統工法,宛如一本客家建築的活教材。(記者廖雪茹攝)
七十七歲的土水修造師傅傅明光,作工細緻、好學深思,投入蓋房子一甲子,迄今仍堅持傳統工法,宛如一本客家建築的活教材。(記者廖雪茹攝)
作工細 堅持傳統工法一甲子
出生竹東的傅明光,因家庭貧困,從小跟著父親下田耕作,也曾到磚窯廠作窯,十六歲時在客家建築師傅林阿坤的門下學習土水修造技能,廿歲出師。其妻數十年來也跟著他穿梭磚石瓦堆間,很不容易。
傅明光說,當學徒要眼明手快,在協助搬磚瓦、拌泥漿時,得仔細觀察師傅如何施工,將細節牢記在心,再偷空勤加練習,才能學得快;若是技不如人很難出頭。不過因為工作環境辛苦,現在沒有年輕人願意學,讓他萬分感慨。
客家建築以伙房(夥房)為主,傅明光在自立門戶後,即投入客家庄三合院、四合院的興建。傳統建築有一定的空間格局,象徵長幼有序的禮數和規範,施工細節更有獨特之處。
傅明光說,像是屋瓦鋪設,傳統採用縝密的工法,以達到防水、防漏和防震效果,使用數十年都沒問題,但現在多被簡易施作的防水工程取代。
傅明光個性謹慎,施工時兼具耐心、細心和專心,且非常好學,熟讀中國古代名著《魯班經》,並運用在實作案例上,讓房子不僅舒適耐用,對地理、風水也十分考究。也因為作工講究,不僅一般民宅找他施作,經由建築師推薦,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修復也請他幫忙。
參與金廣福公館等古蹟修復
傅明光最令人驚嘆的代表作是北埔金剛寺,九二一大地震時受創,他費時八年修復,採取技術性高的清水模工法,展現廳堂的莊嚴氣勢。
此外,北埔古蹟金廣福、姜氏家廟和新埔劉家祠、張氏家廟,也都是他修復的代表性作品。

-------------------------------------------

2t24qdt7  

104.09.07
內容:
  臺灣省政府舉辦104年地方基層芳草人物代表表揚活動,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先生,對如此有意義的活動非常肯定,自5月4日起,親赴全省14縣市積極辦理本年度地方基層芳草人物表揚活動,臺灣省政府感念新竹縣竹東鎮傅明光先生,對地方服務不遺餘力,特別表示嘉勉,並致贈匾額「積德留芳」及表揚狀乙面,以資鼓勵。

  新竹縣竹東鎮徐兆璋鎮長推薦的傅明光先生,他的人生格言是:「才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持續鑽研請益良師,方有所成。」傅明光先生16歲即拜師學習客家傳統三合院及各式廟宇之建築工藝,學有專精,現為文化部列冊之傳統匠師及客委會客家技藝保存藝術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南埔金剛寺、北埔金廣福、姜氏家廟、新埔劉家祠、竹北大夫弟等古蹟修復作品,技藝受到肯定。傅明光先生熱心公益,待人和氣,對於有興趣習作客家傳統文化之民眾總是細心講解,不吝給予相關技術指導,其協助鄉里傳承文化及認真工作的態度,在鄉里間廣為傳頌,令人敬佩,竹東鎮公所特推薦為芳草人物代表。

  臺灣省政府林政則主席表示,傅明光先生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精神可嘉,數十年來,傳承文化,服務地方不遺餘力,深獲鄉里肯定,所以獲得新竹縣竹東鎮推薦為104年度芳草人物表揚楷模,實至名歸。

一雙手的力量 傅明光不只是泥水匠
發稿時間:2014/12/12 14:08最新更新:2014/12/12 14:08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八月豔陽天,傅明光持續進行古厝的修復,高齡75歲的他,動作俐落,步伐爽捷,自如穿梭於鷹架之間。他笑說:「就是閒不下來,要做到不能做為止!」莫約60年前,傅明光開始拜師學藝,習得匠師應有的技藝後,於20歲正式出師,無論傳統建築或廟宇的營造都難不倒他。對於自己的一身功夫,傅明光十分謙卑,笑說:「就是辛苦的工作,沒什麼,做就好了。」從基本功開始

客家傳統匠師的傳承方式主要採師徒制,徒弟通常來自子孫、親戚或窮苦人家的小孩。傅明光說,他的師祖彭阿海是伯母的爸爸,是他從小就叫「外公」的長輩。因為古早生活沒什麼娛樂,飯後最常做的事,就是圍在大人身邊,聽他們說故事。當時,師祖常跟他述說泥水工的工作情況和故事,讓他心生嚮往。於是,小學畢業後,他就想拜師學藝。但是,師祖覺得他年紀太小,要他先去磚瓦窯,學習燒磚瓦。

幾年後,傅明光滿16歲,師祖才正式收他為徒。但是,傅明光學藝半年後,師祖就過世了,他繼而向師祖的兒子林阿坤師傅學習。「他教我很多、很多,從基本的動作,每項工作的細節,都一一解釋,提供非常詳實的指導,直到我什麼都懂。」在學習期間,傅明光的每一天都很充實,白天除了學習技藝,也要幫師傅負擔家庭雜役,如作田、看牛、割稻、挑水等。晚上則學畫花草、山水,並抄閱師傅借抄的卦書。

三年後,傅明光正式出師,成為泥水匠師,繼續在林阿坤師傅手下工作。一旦有機會和其它匠師合作,傅明光就會向對方學習,因此後來也學到一些木工知識。早期他主要從事客家傳統建築的營造,包含三合院、四合院、家祠、祖堂。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夥房的案子逐年遞減,他因技藝精湛,也成功轉型,開始兼作廟宇營造案。

各式傳統建築

傅明光第一件重要作品是位於竹東二重埔的「蓋瓦三合院」建築。三合院是北部客家村落裡常見的建築型式,正屋的配置均以三開間為基礎,中間為祖堂(正廳),兩側各有一廂間。正屋兩側即橫屋,橫屋可視家族人數多寡而無限延伸發展。其中,正廳是客家人供奉祖先的場所,而將祖先供奉在居住環境內,乃是北部客家人的特殊民情。

「三合院要怎麼做,我都有記錄下來,不是隨便蓋一蓋就好。」傅明光說:「現在,大部分傳統建築我都會蓋,磚塊、瓦片、水泥、木工、梁柱、棟梁,這些我都懂,也都會做。不過,時代變了,現在很少傳統建築是從基礎蓋起來。」但他並不認為老房子就比較好,畢竟新房子是應運時代而生的。以前的房子比較占空間,花費也較多。現在房子可以向上發展,較節省空間。只是,以前的房子是用土磚,牆壁比較厚,也不會吸熱氣,冬暖夏涼。現在蓋房子用的紅磚會吸熱,沒這麼涼爽。

從事匠師工作60餘年,傅明光擅長各式傅統建築,包括三合院、四合院及南、北式宮廟、祠堂等,如新埔的三級古蹟「小劉家祠」和北埔的一級古蹟「金廣福」,都是他建造及修復的成功案例。其中,客家祠堂是最能表現客家傳統精神的建築,是子孫與祖先共聚的地方,最主要的用途即「祭祖」,是為同性族人的公共祭祀場所。祠堂的建立多由同姓族人共同集資建造,且會將祖先的發源地記錄在堂號上,提醒後代子孫不要數典忘祖。


風水知識

「蓋夥房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懂地理風水。」傅明光說,風水在早期客家傳統建築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包含村落的整體風水、村落內部風水、祠堂、住宅造型,乃至既成村落宅屋的風水補救措施,都有一套趨吉避凶的系統。以北部客家三合院為例,正廳與左右兩側延伸出去的橫屋,其屋頂有一定的高低順序,正廳最高,左右橫屋的屋頂則漸次降低。尤其祭祖的正廳基座會比較高,是代表對祖先的崇敬之心。

傅明光當年在拜師學藝的階段,就已取得卦書,拜師8個月即學會了定尺寸。卦書主要內容有基本知識和吉利尺寸。其中,基本知識為「二十四山方位」,傳統民宅即以二十四山方位來作定位。而「吉利尺寸」為傳統建築的尺寸計劃,因為大部分居民都深信尺寸的吉凶,關係著全家的禍福,所以尺寸是建造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之後,傅明光將師承的卦書,予以簡化、改良,使其在運用上更為方便。卦書裡的「吉利尺寸」最為關鍵,關乎建築物之「整地」、「釘班仔」、「挖基礎」、「行石腳」、「砌磚」、「上梁」、「釘桁仔」、「做棟」、「黏瓦」到最後的「粉牆」等工程。而房子的方位座向、深度、寬度等尺寸,都要對應到主人的生辰八字,如此才能蓋出一座吉祥的房子。

人之心是基本要求,畢竟這關乎業主一家人的平安禍福。此外,對於卦書的傳承,匠師也必須小心謹慎,不可傳給不義之人,而將卦書授與「仁人之士」更是匠師應負起的責任。


純手工打造

除了傳統民宅,傅明光對廟宇營造也很拿手。位在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的金剛寺,就由他一手打造。「這個寺廟很老了,原本我是幫他們作修繕,還沒修完,就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廟被震垮了,只好重蓋。我幫他們重新設計,本來只有四十幾坪,做完後,擴大到120坪。從搭鷹架、洗石子、架起棟梁,全部由我和我太太、女婿,三個人完成,前前後後做了8年。」傅明光笑說,這棟廟幾乎可說是純手工打造,當年五十多歲的他做起來並不困難,現在要做就有難度了!

傅明光術業有專攻,在傳統建築界佔有一席之地,常是建築師指定的師傅。「現在大部分做的是局部修復,主要是別人不會做的、不知道怎麼弄的,才會找我來做。分工很細了,不像以前我們客家人,什麼都要學、都要做。福佬人的分工就比較清楚,貼磁磚的,專心貼瓷磚,補土的,專心補土,其它就不做。客家人卻習慣什麼都要會做,都要自己來,做事情的方法跟福佬人真的太一樣。」

八月豔陽天,傅明光持續用一雙手,悉心修復著林家「大夫第」,這棟位於交通大學竹北分校內的歷史建築,興建於1766年,雖曾於1971年改建,仍保留部分早期聚落遺跡,深具歷史價值。而傅明光揮汗如雨,專注地投入這份深具價值與意義的修復工作。工作如此艱辛,他做起來卻態度自若,神情淡定,彷彿視之為天命。問他辛不辛苦,他笑說:「從小做慣了,沒什麼辛苦,一切都要忍耐。」(文.圖/吳美枝)

--------------------------------------------------------

創紀錄!三位泥水師傅 躍登人間國寶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廖文蜜,躍登人間國寶。圖/文資局提供
分享
「泥水師傅」成人間國寶!文化部昨天公布2016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人間國寶),不但國寶人數10人居歷年之冠,其中還有三位一般印象中的「泥水師傅」以傳統屋頂瓦作技術傑出,躍登「指定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人間國寶。
這三位「泥水師傅」人間國寶都已七、八十歲,分別是1939年出生的傅明光、1937年出生的莊西勢,以及年逾八旬的廖文蜜,獲獎正式職稱為「土水修造技術師」。文化部文資局長施國隆表示,這是文化部自2009年頒布人間國寶以來,首次有土水修造技術師入選,而且一次有三位,顯示傳統技術保存重要性。

文化部人間國寶分為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兩項,施國隆表示,過去都是傳統藝術入選較多,今年文資保存技術達五位,與傳藝平分秋色,是歷年之最。獲獎者除三位土水修造技術師,另有翁水千、梁紹英兩位大木作技術師,文資局保存技術科科長藍素華指出,傳統大木作師地位就像今日的建築師,負責規畫木建築設計、平面圖等。

三位土水修造技術師各有特色,藍素華指出,傅明光身為客家人,除了擅客家傳統建築屋頂瓦作,對大木作、建築彩繪都很在行,且至今在建築現場工作,猶如「客家傳統建築活的教科書」。

藍素華說,年紀最長的廖文蜜,不僅熟悉土水、瓦作,也是現在極少數精通屋脊瓦作者,對屋脊曲度、燕尾起翹都有獨到見解。金門人莊西勢,則是金門地區傳統閩南建築匠師,是金門當地建築技藝的第一把交椅。

「台灣文化資產越來越少,如何傳承技術,就要靠這些土水修造技術師頂真求是的功夫。」藍素華說,屋頂瓦作在土水修造技術中最困難,現在傳統建築漸漸消失,年輕人也沒法做,只剩下這些國寶與其弟子傳承。依文資法,這些人間國寶將展開以四年為一期的傳習課程,好造就新一代的傳統藝術人才。


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莊西勢,躍登人間國寶。圖/文資局提供
分享

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傅明光,躍登人間國寶。圖/文資局提供

---------------------------------------

----------------------------

參觀北埔姜氏家廟 小英:努力執行浪漫台3線

總統蔡英文參訪修復中的姜氏家廟,好奇地蹲著聆聽匠師解說傳統工法。(記者廖雪茹攝)

2016-08-22  17:59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縣定古蹟北埔姜氏家廟,投入修復工程已12年迄今,總統蔡英文今天前往參觀,仔細聆聽獲文化部指定保存技術保存者的瓦作師傅傅明光等匠師解說,直誇是精雕細琢的作品;她並強調,中央明年將擴大編列預算,更努力執行浪漫台3線政策,搶修、修復更多客家的文物和古蹟。

  • 新竹縣縣定古蹟北埔姜氏家廟,投入修復工程已12年迄今,總統蔡英文今天前往參觀後,與姜氏家族在廟前合影留念。(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縣定古蹟北埔姜氏家廟,投入修復工程已12年迄今,總統蔡英文今天前往參觀後,與姜氏家族在廟前合影留念。(記者廖雪茹攝)

  • 總統蔡英文參訪仍在修復中的北埔姜氏家廟,由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薛琴(右3)說明各項修復工作。(記者廖雪茹攝)

    總統蔡英文參訪仍在修復中的北埔姜氏家廟,由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薛琴(右3)說明各項修復工作。(記者廖雪茹攝)

  • 北埔姜氏家廟的彩繪、瓦作、剪黏泥塑、泥作及石作等匠師,逐一向總統解說傳統施工技法,蔡英文仔細聆聽並提問。(記者廖雪茹攝)

    北埔姜氏家廟的彩繪、瓦作、剪黏泥塑、泥作及石作等匠師,逐一向總統解說傳統施工技法,蔡英文仔細聆聽並提問。(記者廖雪茹攝)

  • 總統蔡英文參觀北埔姜氏家廟,獲文化部指定保存技術保存者的瓦作匠師傅明光(左1),向總統解說傳統工法並與總統合影留念。(記者廖雪茹攝)

    總統蔡英文參觀北埔姜氏家廟,獲文化部指定保存技術保存者的瓦作匠師傅明光(左1),向總統解說傳統工法並與總統合影留念。(記者廖雪茹攝)

蔡英文今天上午出席新埔鎮的義民祭典之後,隨即轉往北埔鄉,在新竹縣長邱鏡淳、前縣長林光華、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等人陪同下,參觀仍在修復中的姜氏家廟,由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薛琴說明各項修復工作,彩繪、瓦作、剪黏泥塑、泥作及石作等匠師,逐一向總統解說傳統施工技法,蔡英文仔細聆聽並提問。

蔡英文致詞時說,姜氏家廟歷經12年的整修過程,「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經驗」,因為這是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分黨派一致支持。她今天看到有國寶級的老工匠,也有年輕學子參與,共同為維護文化資產而努力,令人感動;從他們的示範,看見每一項工作都做到非常細緻,用「精雕細琢」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蔡英文表示,北埔姜氏家族對這塊土地盡心盡力,其先人姜紹祖帶領子弟守護家園,這段深刻的歷史文化就是義民精神、客家精神。她也特別注意到,家廟柱子上刻有不少女性的名字,讓她感觸很深,許多客家男性為保家衛國而犧牲,必須由女性撐起家族使命,充分顯現出客家人「保家衛國的忠義、客家女性的堅毅」。

蔡英文還說,北埔是台3線深具代表性的客家鄉鎮。現在民進黨執政,她希望集結國家的資源、結合客家人文以及在地產業潛力,加速進行浪漫台3線政策,明年也將擴大編列預算,搶修更多客家的聚落、家廟、伙房屋。這不但是客家百年文化工程,更重要的是,讓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學習過去、精進未來。

縣府文化局表示,北埔姜氏家廟於1924年建立,由客籍名匠邱玉坡、邱鎮邦、徐清、辛阿救等人協力完成,93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家廟因年久失修,93年底展開解體調查工程,目前進行第3期修復工程,迄今已獲9000萬元補助。

相關影音

-----------------------------------------------

傾力打造浪漫台三線 蔡英文訪視新竹承諾擴編預算

2016-08-22

傾力打造浪漫台三線 蔡英文訪視新竹承諾擴編預算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開始著重執行打造「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計畫,以文化加值策略推動客家經濟。今(22)日中午,蔡英文上在客委會主委李永得、新竹縣長邱鏡淳等人陪同下,扺達北埔鄉南興村的姜氏家廟,除了參觀即將完工的姜氏家廟,同時強調明年將會擴大編列打造台三線的預算。 

姜氏家廟從民國92年開始籌備,歷經14年時間,邱鏡淳感中央、地方與工作團隊協助爭取相關經費,南興村的姜氏家廟是姜氏最古老、最有氣勢的家廟,獨特之處在於女性牌匾眾多,彰顯客家婦女支撐家園的刻苦耐勞精神。 

傾力打造浪漫台三線 蔡英文訪視新竹承諾擴編預算(圖/取自網路) 

蔡英文此行參觀維修中的姜氏家廟,對於家廟即將於本月底完工感到欣慰,表示現在自己執政,一定會努力做好文化保存的工作。客庒文化最難能可貴之處就是所有客家子弟不分黨派,一致支持客家歷史最深刻的那一頁,讓將來世代子孫都可以去了解承擔責任的重要性、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 

蔡英文表示,要發展台三線計畫,就是要集合國家資源、集結客家在地產業的潛力,蔡英文指出,台三線計畫將因執政會加速進行,明年的台三線預算會做擴大編列,將在台三線上搶修更多的客家文物、古蹟,還要恢復很多客家景點,這不但是客家百年文化工程,更是一個大家學習歷史、緬懷歷史,更重要的讓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學習過去,應該挑起責任,讓年輕人有機會注意和學習責任,她非常感過去所有投入姜氏家廟修繕的工作者。

 ----------------------------------------------- 

新科人間國寶名單公布 7/02授證

2016-06-22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文化部昨公布105年度人間國寶名單,包括「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5位/團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5位,人數之多居歷年之冠。

  • 105年度指定重要傳統工藝美術「竹工藝-籃胎漆器」保存者李榮烈。(文化部/提供)

    105年度指定重要傳統工藝美術「竹工藝-籃胎漆器」保存者李榮烈。(文化部/提供)

  • 105年度指定重要傳統工藝美術「泰雅染織」保存者尤瑪.達陸。(文化部/提供)

    105年度指定重要傳統工藝美術「泰雅染織」保存者尤瑪.達陸。(文化部/提供)

  • 105年度指定古蹟、歷建「大木作」技術保存者梁紹英。(文化部/提供)

    105年度指定古蹟、歷建「大木作」技術保存者梁紹英。(文化部/提供)

  • 105年度指定古蹟、歷建「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廖文蜜。(文化部/提供)

    105年度指定古蹟、歷建「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廖文蜜。(文化部/提供)

即將於7月2日在台中文創園區接受授證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包括傳統工藝美術類:「竹工藝-籃胎漆器」李榮烈、「竹籐編」張憲平、「泰雅染織」尤瑪.達陸、「傳統建築彩繪」劉家正,及傳統表演藝術類「客家八音」美濃客家八音團;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則包括「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傅明光、廖文蜜、莊西勢,及「大木作」技術保存者翁水千、梁紹英

80歲的李榮烈精通竹工、木工,並另外嘗試運用漆器技法處理竹編作品,以天然漆塗裝竹編作品表面的技藝「籃胎漆器」是其作品重要特色。

73歲的張憲平投身竹藤編藝以來,即鑽研各式技法,融合漢族、賽夏族及其他各地竹籐編特色,40年來未曾間歇。

尤瑪.達陸29歲回到大安部落後廣泛收集長老記憶及國、內外博物館展藏資料,致力重建泰雅染織技藝工序與知識體系,在全國具領先地位。

劉家正曾參與板橋林本源園邸、台南鹽水武廟、艋舺青山宮等古蹟修護,彩繪基隆奠濟宮、三芝福誠宮、淡水集應廟等800多間寺廟,在日本天公廟、泰國暹羅代天府、新加坡雙林寺、新加坡博物館、柬埔寨媽祖廟也看得到他的作品。

美濃客家八音團2006年即被列入高雄傳統表演藝術類文化資產,始終維持客家八音傳統4人組的演奏形態,1人吹嗩吶,2人拉弦樂器,1人打擊樂器

傅明光、廖文蜜、莊西勢均為在職之土水匠師,77歲的傅明光從事土水工作超過50年,在土水、厝頂、作脊等工作上,無論漢式或日式均有所精通;81歲的廖文蜜熟知土水作各工項,是極少數能作彎脊的土水匠師;80歲的莊西勢土水修造經驗豐富,尤重脊翹之美感、防水、曲勢,技術精湛。

翁水千、梁紹英則為在職之大木作匠師,79歲的翁水千是金門縣著名大木司,能掌握傳統金門建築特色,作工實在且工藝技巧佳;83歲的梁紹是少數仍在執業的客家匠師之一,能掌握傳統空間布局,並將傳統匠藝結合現代科技運用在新工法上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http://goo.gl/ts5XF1

保存技術名稱 大木作技術
保存者(團體) 梁紹英
提報單位 文化部
分級作業 列冊追蹤
文化資產分類
古蹟、歷史建築、聚落

保存技術分類 修復技術
訪視、現勘日期 2009/10/19
審查(議)會議日期 2010/03/26
審議決議重點 列冊追蹤
列冊、指定基準 文化資產保存及修復上之不可或缺性。
保存者 保存技術擁有者,且能適當施行該項技術。
列冊理由 梁紹英之大木作技術承傳自在地性傳統技法及工藝是少數仍在執業中的客家匠師之一。能掌握傳統空間布局、材料及篙尺運用自如,並將傳統匠藝結合現代科技運用在新工法上。該項技術符合有關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為進行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類)保存、修復工作不可或缺且必須加以保護需要之技術,該保存者擁有、精通且能正確體現(漢式)大木作技術,並同意公開該技術及傳承與活化。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87條審查列冊追蹤。
代表圖像
保存技術價值與特徵
宋代李誡之《營造法式》將建築的木料工程分為大木作和小木作兩大類,凡與建築整體木框架構有關的構件的規格、工料,歸入大木作範圍。台灣傳統建築以木結構為骨幹,而「大木作」指傳統建築的結構體,如柱、樑、斗、栱等構架及其構件(瓜筒、斗栱、雀替等)之榫接、組裝、豎立等工作。傳統工匠中的大木作師傅,是受託興建工程的主要人物,從建築主體結構及外觀設計外,並擬定工程進度、指揮、調度及統籌土水、建築裝飾等工程所需傳統匠師的組合。

台灣傳統大木司傅梁紹英作品之研究 ─ 以林口鄉竹林山觀音寺、桃園縣觀音鄉廖氏宗祠為例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http://goo.gl/eP621R

傳統大木匠師梁紹英廟宇作品之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http://goo.gl/dO8jAF

11947548_890111571043499_2540267589172557585_n  

--------------------------

台灣文史典藏國寶黃天橫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去年底剛獲頒第4屆台南文化獎的文史耆宿黃天橫,4月7日辭世,享壽95歲,為緬懷他生前對台灣及台南文化的貢獻,台南市政府、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文學館及台南市文史協會本周日上午10時在灣文學館一樓演講廳,共同合辦「黃天橫先生追思紀念會」。

台南市長賴清德及國史館吳密察館長等國內藝文及學術界重要人士都將齊聚,家屬代表亦將出席。 黃天橫為知名收藏家,出身府城文化世家「固園」,戰後大環境艱困,毅然投入文史田野及文獻工作,並長期支持發行《文史薈刊》、《米街》等刊物。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 ,他大力協助瑞典漢學家施博爾(Kristofer Schipper)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促使施博爾於法國高等研究院任教期間,對台灣及台南文化宗教尤其是傳統音樂有深刻介紹,是戰後早期促使國際對台灣本土研究及關注的重要引介者,影響深遠。

他以一己之力,將許多本土文物悉心保存,更無私將畢生珍藏文獻、文物提供各界運用,對於台灣及台南歷史研究與推廣有深厚的文化貢獻。


台南文史耆宿黃天橫去年獲頒台南文化獎
分享

台南文史耆宿黃天橫去年獲頒台南文化獎

------------------------

 

---------------------------------

客家八音/苗栗縣貓狸文化工作室彭雙松、彭文銘、彭志賢祖孫三代三人將「苗栗陳家班八音團」已故大師陳慶松、郭鑫桂演奏的「客家八音」保存,入圍今年的傳藝類金曲獎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wcO14z

----------------------------------

-----------------------------

2.5公尺「桶司鉋」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百變鉋刀,看見台灣百工圖。台北科大「福鉋台灣」特展展現木作文化記憶,62支鉋刀全為73歲國寶級阿農師作品。其中2.5公尺「桶司鉋」是一般鉋刀體積10倍大,已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鉋刀是過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除製作家具,包括頭上戴的帽子,腳上穿的木屐,廚房用的鉋具,從頭到腳,都離不開。

國寶級的製鉋藝師「阿農師」詹益農,是國內僅存唯一政府正式登錄的製鉋工藝傳統藝術保存者,也是台北科技大學第一位駐校工藝家。台北科技大學即日起到7月1日舉辦「福鉋台灣」特展,62件鉋刀都由阿農師製作,讓民眾窺見各式鉋刀的製作過程、用途,保留傳承工藝成果,以及背後的台灣百工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往做一個桶子需要桶司鉋、桶外鉋、桶內鉋和桶底鉋4種鉋刀,製木屐需「木屐鉋」、刨柴魚片有「柴魚鉋」、編織草帽需「柴司草鉋」,製鉋師很重要。桶司鉋是製作箍桶時的重要工具,困難度很高,阿農師早期製作很多桶司鉋,是台灣鉋刀中體積最大,造形也最特殊的鉋刀王。現在是收藏級玩家的最愛。

阿農師最近挑戰「桶司鉋」,並且放大為一般桶司鉋積體10倍大、長達2.5公尺,他花了1星期才做好,上午舉行開刀儀式,已申請金氏世界紀錄。台北科大木藝中心主任、「福鉋台灣」策展人陳殿禮指出,桶司鉋光是取得台灣在地材料青剛櫟就不太容易,又另請匠師以目前少見的貼鋼手法打造刀片。

阿農師只讀過小學1年,現在台北科大帶領大學生復興傳統工藝。阿農師是鹿港人,他說母親嫁給鹿港望族,但他父親被日本人抓去當兵,死在戰場,當時他還在母親胎裡,大肚子的母親牽著兩個兒子投靠娘家,家中一貧二洗,兩個哥哥都沒進過學校,他雖然有去念小學,但只讀了一年就輟學。

阿農師說,小時候必須去田裡撿地瓜、拾稻穗回家煮來吃,也要去撿木頭回家燒紫,到了17歲那年去跟木工師傅學做鉋刀,很有天賦的他,別人要學10年才會「出師」,他是那年農曆正月15日拜師,同年8月15日就出師,7個月就學到一身功夫,但當學徒很辛苦,每天6點學到天黑。開店數十年,直到50歲時生病,工作很辛苦,孩子不願繼承,就將店關起來。

阿農師指出,以前學做鉋刀為了多學一點,要買檳榔請師父,且沒有機器幫忙,什麼都要自己來。現在的年輕人很幸福,學做鉋刀除有機器幫忙,他當老師要「主動教學生」。且學生也不能罵,跟以前差很多。


2.5公尺「桶司鉋」是一般鉋刀體積10倍大,已申請金氏世界紀錄,今天揭幕開展。記者陳智華/攝影

國寶藝師製2.5公尺鉋刀 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國寶級製刨藝師「阿農師」詹益農打造長達2.5公尺的製木桶專用「桶司鉋」,比一般的工具還大上10倍,要挑戰金氏世界紀錄。(記者吳柏軒攝)

2016-06-22  13:26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國寶級的製鉋工藝師「阿農師」詹益農,身兼台北科技大學駐校工藝家,日前與校方合作,共同打造2.5公尺長的超大「桶司鉋」,盼挑戰金氏世界紀錄,也透過校內授課,將台灣古老的傳統工藝傳承給年輕人。

今年72歲的詹益農從小在彰化鹿港成長,16歲就到工具行當學徒學習製鉋刀的技術,後出師開店從業40多年,專門製作上百件各式鉋刀,舉凡刨木桶、刨柴魚片、刨花生粉等,造型功能各異,2年前獲聘為台北科技大學首位駐校工藝家。

而詹益農與北科大決定合作,攜手打造全世界最大的「桶司鉋」,造型長達2.5公尺,比一般的還要大上10倍,是特地取得整塊的台灣在地青剛櫟,再請匠師特殊貼剛打造刀片,將傳統鉋刀轉成藝術品,今天正式開光,也已經遞件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陳殿禮表示,過去台灣木工技藝跟年輕人很遙遠,希望透過駐校工藝家計畫,讓台灣年輕人接觸優良的傳統木藝。

鉋刀削下來的木屑,透過巧手,可以製成美麗木捧花,以假亂真。(記者吳柏軒攝)

鉋刀削下來的木屑,透過巧手,可以製成美麗木花朵。(記者吳柏軒攝)

鉋刀削下來的木屑,透過巧手,可以製成美麗木捧花,以假亂真。(記者吳柏軒攝)

國寶級製刨藝師「阿農師」詹益農(左)與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陳殿禮(右)彼此相識相惜,共同替台灣保存珍貴的傳統技藝。(記者吳柏軒攝)

文化資產類別
傳統藝術 级別 傳統藝術 種類 傳統工藝美術-其他
所屬族群 漢民族
保存者/保存團體 詹益農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
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
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公告日期
2014/09/30 公告文號 北府文資字第1031805751號
主旨 公告「製鉋工藝」登錄為本市傳統藝術。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所在地裡區域 新北市 蘆洲區
代表圖像
代表圖像來源 自行拍攝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6條。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詹益農先生的出生地鹿港是臺灣早期對外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臺灣傳統工藝的故鄉,他在民國16歲那年,跟隨胞兄腳步進入當時鹿港的鉋刀工具店「功元工具行」當學徒,開始學習製鉋工藝迄今,忽忽已過半世紀之久。
詹益農先生23歲當兵退伍後轉往臺中豐原工作,25歲那年北上,轉而開始在當年臺北市和平東路的「文溪工具行」學習磨製技術,27歲復返鹿港老家的「原昌工具行」工作,31歲那年重回臺北,34歲終於自行創業成立3人製鉋廠,36歲在萬華桂林路開設「鹿港工具行」。之後雖曾因個人健康因素而斷續製鉋工作,但自民國101年起再度受雇於「大仁工具行」從事製鉋工藝。民國102年起,開始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陳殿禮老師之邀,協助進行木工技藝之教學工作迄今。
技藝/藝能流派
指定/登錄理由
1、詹益農先生專精於製鉋工藝,從刀形設計、刀片之花形研磨、鉋身選材及鉋座角度之配搭等工序,除考究其使用功能外,並重視材質造形,頗富典雅器形之美,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2、能依循傳統技藝之工序工法,手工製作各式用途之鉋刀,過程繁複而嚴謹,超乎一般工具製作之概念,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之登錄基準。
3、依照傳統木作之需求製作木工鉋刀,學藝從傳統入手,有閩南風格,且資質機敏,技藝高妙,所製鉋刀外形不僅與日本、西洋風格大異其趣,更闢出臺灣自有風格,所製作之鉋刀是地方民間木器匠師所常使用者,為臺灣傳統工藝留下該有的價值與地位,具地方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之登錄基準。
4、近年受邀至臺北科技大學木藝中心授課傳藝,作品甚多,頗獲校方肯定。

---------------------------

轉載三立電視台《在台灣的故事》2014/11/25

【主持人姚淳耀(台灣好青年)】大時代變遷不斷,傳統技藝的傳承逐漸受到嚴峻的考驗,年輕一輩對於吃苦且不起眼的匠師一職為之卻步,三立電視台製播的行腳節目《在台灣的故事》製作詹益農匠師與鉋刀的故事,並拍攝學生學習鉋刀與使用的實際狀況,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刨柴魚片、刨潤餅冰淇淋中的花生糖。

詹益農師傅是台灣目前少數能獨立製鉋的師傅之一,學習7個月就出師,亦曾自行創業成立製鉋廠,2014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新北市傳統藝術的保存者,目前是臺北科技大學的駐校工藝師

在台灣的故事:製鉋達人詹益農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秘書室 - http://goo.gl/XQL07g

-----------------------------

鍾雲輝客家八音團、林作長客家八音團、溫福仁客家八音團

客家八音大樂師 首場今上陣

2016-07-02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為呈現客家八音的奧妙技藝與美麗樂章,高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暑假在美濃客家文物館推出「大樂師」系列演出,邀請美濃僅存的三組客家八音團接力演出,首場七月二日上陣,八月更安排三組八音大拚場。

  • 客委會推出客家八音大樂師系列演出,首場今日上陣。(記者王榮祥攝)

    客委會推出客家八音大樂師系列演出,首場今日上陣。(記者王榮祥攝)

客委會說明,客家八音是融入客家人生命禮俗的音樂,文化部今年已正式將客家八音列為重要傳統藝術類文化資產,全台除美濃地區,已很難在其他地方聽聞道地客家八音。

為讓民眾更了解客家八音,客委會今年七至九月,邀請美濃在地的鍾雲輝客家八音團、林作長客家八音團、溫福仁客家八音團,在美濃客家文物館演出,第一場七月二日下午三點舉行。

客委會說明,參與演出的客家八音嗩吶手(樂團領導、又名頭手)均齡七十歲以上,都是鑽研客家八音五十餘年好手,可謂客家八音瑰寶,遂將活動定名「大樂師」。

-----------------------

你在看我嗎?》高手凋零 76歲繼續飛簷走壁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cf6KyE

2017-08-21_1118462017-08-21_111852  


「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90大壽「仰望的藝術-人間國寶廟宇結網技藝」新書發表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南市文資處今10日(六)在成大C-hub「成大創意基地」舉辦「仰望的藝術-人間國寶許漢珍廟宇結網技藝」新書發表會,同時也為許漢珍司阜90大壽生日祝壽,市長李孟諺感謝漢珍司阜自83歲起,無私的傳授一生的結網技藝功夫,讓台南的傳統藝術得以傳承。
「仰望的藝術-人間國寶許漢珍廟宇結網技藝」新書發表會,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徐福明教授、張嘉祥教授、以及擁有漢珍司阜結網作品的廟宇代表,與曾受漢珍司阜大木疊斗及結網技藝傳承學員共襄盛會。
李孟諺致詞指出,台灣廟宇工藝不亞於西方教堂,技術值得重視且保存,許漢珍老師可以說是一生就專注在結網技藝,更熱於傳授其的經驗給後進,他推崇其畢生投入、無私的精神,非常值得欽佩。
許漢珍指出,「人非萬能」,是大家不嫌棄他,才能讓他將所學、所知,有機會與各界分享。許漢珍低調且謙虛的態度,著實讓當場來賓為之動容。
許漢珍司阜以「廟宇大木」及「廟宇結網」之藝術性與特殊性先後登錄為台南市傳統藝術,並於2014年受文化部指定為「大木作技術」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於2015年榮獲「台南市政府卓越市民」表揚。
結網,是傳統構造技術之一,是利用斗栱交錯由下而上逐層構成,高懸於廟宇室內頂部,同時具有結構性與裝飾性,為小木作與鑿花技藝最精巧細緻之處。
許漢珍司阜自家傳學習大木作技藝,1969年在台南灣裡萬年殿為這座新建鋼筋混凝土造廟宇設計並施作第一座八角形蜘蛛結網,展現小木作技藝與自行研發的能力。林宜君以設計圖、實體案例及訪談、文字及影像來完整紀錄,更以3D建模技術具體呈現結網的組構方式及步驟,將無形文化資產科學化,促進未來應用的可能。
許漢珍司阜傳承一甲子,作品包括台南後甲關帝廳,市仔頭福隆宮,灣裡同安宮,高市前金萬興宮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