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江陵端午節/世界文化遺產:韓國江陵端午祭/2005年11月24日,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中國人一聽「端午」被韓國「端」走了?怎麼可以?於是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力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莫萊諾卻表示,跨國遺產相關國家可以共同申報,中國人沒必要把跨國遺產文化據為己有。他的意思不知道有沒有包括更沒必要像羋平自怨自艾含憤投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GJbN5s
獵人頭/中韓傳統文化之爭/「韓國起源論」/中韓文化之爭的背後/申采浩在南北韓均被喻為「最偉大的史家」/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遺產/台灣目前並非聯合國之會員國,無法成為《世界遺產公約》或《非物質遺產公約》之締約國,因此不具備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之必要條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0Yp1o
------------------------------------
小檔案:北管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7-06-06
北管傳入台灣的時間約在十八世紀,隨移民陸續登陸,早期北管社團在地方的婚喪喜慶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頭城為例,農忙閒暇之餘,社區居民會齊聚練習北管的演奏及唱功,先後在頂埔成立頂蘭社及集蘭社二團,但是隨著時空變遷,此項傳統技藝逐漸凋零,只剩幾位老師傅默默在耕耘,將文化傳承工作持續下來。
北管樂器包含嗩吶、胡琴、堂鼓、鑼等等,屬於比較熱鬧剛抗的音樂風格,因受到地理環境與社會政治等層面的影響,宜蘭的北管曾出現激烈的西皮與福祿之爭,至今二派仍有明顯的區別,由於北管與宗教、社會等如此緊密聯結,儼然已成為一融入人民生活中的傳統藝術,過去業餘性質的北管社團多由良家子弟組織而成,所以學北管的人又俗稱為「子弟」,北管戲則稱為子弟戲。(記者簡惠茹整理)
泰和宮(三府王爺廟)-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7079593) - https://goo.gl/AJVyLi
端午節到 屈原子孫在台灣 供奉銅像紀念
屈原的子孫在台灣彰化,彰化市寶廓里有個屈家村,村子裡住了30幾戶人家,村子裡的廟宇供奉屈原像,公園裡還有大陸贈送的銅像。(中央社)
屈原的子孫在台灣彰化,彰化市寶廓里有個屈家村,村子裡住了30幾戶人家,村子裡的廟宇供奉屈原像,公園裡還有大陸贈送的銅像。(中央社)
【大紀元2017年05月27日訊】為了紀念投汩羅江明志的屈原,端午節這一天要划龍舟和吃粽子。在台灣彰化市寶廓里有個屈家村,村子裡住了30幾戶人家,其中有屈原的子孫,屈家村的廟宇也供奉屈原像。
最早提及端午節紀念屈原吃粽子的是南朝梁人吳均作《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愛國詩人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今湖北秭歸),出身貴族,曾做左徒、三閭大夫,國勢蒸蒸日上,後因楚王聽信小人讒言而遭放逐,國勢隨之日敗,故作《離騷》以表忠貞。
屈原不忍國破而蒼生流離失所,悲憤難已終抱石投汩羅江殉國自盡,百姓為感懷他的愛國情操而力划船隻以驅散魚群,傾投粽子以誘開魚群,祈求魚群勿食毀屈原的屍體。台灣飲食家、詩人焦桐說:「一粒粽子,包藏了世世代代華人的血盟記憶,和文化想像。如果沒有粽子,還剩下多少人知道詩人屈原?
端午節臺灣飄粽香 各式美味粽引思古幽情
屈原忠義精神光耀古今。屈原是位詩人,故也把端午節稱為詩人節以茲紀念。(圖片︰章翠英繪)
據中央社報導,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詩人,可是卻怎麼都沒有想到屈原竟然會有子孫在台灣。
屈家村位於彰化市的寶廓里12鄰,是台灣少數以屈家人為主的部落,居民以務農為生,居民只知道自己的祖先在清朝時從福建晉江遷居過來,不過因為沒有族譜,因此追溯歷史到日據時期便不可考。
不過為了追思愛國詩人屈原,村民們雕塑了2尊屈原神像,1尊供奉在寶廓里13鄰的泰和宮,另1尊則給爐主供奉,每年5月5日,屈家村的子孫都會回到家鄉,一起到泰和宮祭拜屈原,擲筊選出爐主,由爐主作東讓大家共聚一堂,追思屈原。
而村子裡的一些老房子還掛著「臨准衍派」4個大字,有專家認為,屈原曾住在准河一帶,因此老房子上面的4個大字正是村民為屈原後代的證據之一。
彰化有屈原後代子孫的消息傳開後,大陸湖北省宜昌縣也曾派人來到屈家村參訪,同時贈送1尊屈原銅像給屈家村,如今銅像矗立在彰化市運動公園內。#
彰化屈家村 子孫不忘祖
2013/6/11
泰和宮因供奉屈原像,而被稱為屈原廟。 圖/新華社
【本報彰化訊】彰化市寶部里有個屈家村,是台灣唯一一個屈原後裔聚集的村莊,居住著三十多戶、二百多位屈原後裔,他們世代務農為生。
八十三歲的長老屈國表示,台北、台南都有供奉屈原的廟堂,他希望在彰化也有祀奉屈原的地方。一九七四年,他的侄子屈春旺到台南王府千歲廟請屈原神像,然後雕刻一尊高三十公分、頭戴官帽的屈大夫神像,供奉在屈家村附近的「泰和宮」,久而久之大家都把泰和宮叫做「屈原廟」。從此每逢端午,屈家子孫從各地回到彰化,在泰和宮奠祭祖先。
對於屈家村民來說,湖北省秭歸縣是他們的祖地。因此村里老房子的門楣上,戶戶都拓印「臨淮衍派」四個大字,因為相傳屈原曾居住在淮河一帶,「臨淮衍派」就是提醒屈家子孫不能忘祖。
屈原後代在台灣 彰化市寶部里有個屈家村
2008.06.02 / 14:51
屈原後裔在彰化
大 中 小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就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彰化市寶部里有一個屈家村,住了30多戶共近百位屈原後代,附近還有一間屈原廟泰和宮,是屈家村的信仰中心,因此,每到端午節時屈家村就特別忙碌。
在台灣各地,每到端午節都有划龍舟比賽,不過祭祀屈原的廟宇卻較為少見,主要以台北市北投洲美里屈原宮與彰化市三塊厝寶部里泰和宮為主,而後者有一大特色,那就是這裡住了30餘戶的屈原後代,每戶人家大門上都有「臨淮衍派」四個大字,因為相傳屈原居住在淮河一代,「臨淮衍派」就是要提醒子孫不要忘祖。
寶部里堪稱是全台唯一的屈家村,家家戶戶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喜歡種蘭花。屈原喜歡蘭花,甚至「滋蘭九畹,樹蕙百畝」,關於這點,屈家村的子弟屈忠基表示,他翻查史料,看過不少記載屈原喜歡種蘭花的說法,屈原也以蘭花比喻君子,甚至說區原被列為花仙,所以屈原子孫也保留這項特色,像「我爸爸本身也喜歡種花花草草」。
寶部里除了姓屈的人最多,這裡還有一間屈原廟,是附近屈家後代的信仰中心,原來是40多年前當地村民感念屈原,組成屈氏宗親會年年祭祀屈原,久而久之大家都把泰和宮叫做屈原廟,後代子孫每天都會向屈原以及歷代袓先上香祭拜,屈原廟也成了凝聚屈家村的向心力。
台灣神明拼環保
2015-09-04 19:55:00
佛光山不見香火供品,成為宗教文化花園。
彰化市寶部里的鄉村「拜拜」中心泰和宮,供奉的是屈原。
人在困苦的時候會轉向神明求助。因此台灣廟宇之多令很多人不解,廟裡不見香爐供桌更令人困惑。台灣四大佛教道場法鼓山、中台禪寺、佛光山、慈濟都名聲很大,但卻香火「不旺」。記者曾就「燒香拜佛」請教星雲大師的看法,沒想到他直率地說:燒香、磕頭,這個都沒有必要。最重要的是行慈悲,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比拜佛要好。
台灣社會有不少人贊成星雲大師的看法,近兩年不少原本香火鼎盛的寺、宮、觀減香減供甚至禁香禁供,讓神明帶頭拼環保,給現代社會「神指引」。
借花獻佛
「拜拜」即拜神,是台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南部比北部、鄉村比城市的「拜拜」之風更盛,但「拜拜」基本不受文化程度、年齡長幼的影響,考試要拜、遠行要拜、求職要拜、紅白事更要拜。一位台灣的記者同行曾經下了飛機先奔行天宮,說飛行不順,驚嚇不小,要去「拜拜」「收驚」。可以想像,台灣的神明夠忙的,大小寺、宮永遠擠滿請求救苦降福的人,香火繚繞、供品疊加成了各寺、宮的日常景象。
但隨著環保觀念的普及,有人認識到燒香供奉既污染空氣,又浪費食物,過去的供品還能由廟方施捨給需要的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供品中防腐劑、色素的加入,供品大多作為垃圾被扔掉。台北行天宮稱平日裡每天要扔掉上百個米糕,遇到初一、十五,一天要扔掉上千個,浪費驚人。
10多年前台灣就開始有寺、觀提倡「借花獻佛」,以此代替燒香上供。台灣地處亞熱帶,鮮花香草觸手可得,帶一串玉蘭花敬獻佛前,禮拜後可帶走佩戴,或掛在車裡,一路花香到家。
禁香禁供
台灣的道教信眾最多,道教宮、觀占寺廟的七成以上,台北行天宮是北部道教信眾的「拜拜」中心,台北本宮加上北投、三峽兩個分宮,每年香客過千萬。2003年起,行天宮提倡以「心香」供佛,開始減少香爐、供桌,廟內不准賣線香和供品。如果信眾執意燃香禮拜,可免費領香,一人最多2柱。在信眾逐漸接受拜神不燒香的觀念後,去年8月,行天宮宣布禁香禁供,撤除香爐與供桌,成為全台灣首個禁香禁供的道教宮廟。
行天宮禁香後,媒體報導,周邊地區的PM2.5濃度大幅降低,遠遠低於台北地標龍山寺,而龍山寺的PM2.5濃度高出台北市平均值48倍。這讓龍山寺感受到壓力,今年6月,龍山寺宣布減香,將原有的7座大香爐撤除4座,這看似並不複雜的決定得來不易,因為龍山寺建於乾隆年間,地處台北最早開發的地區,周邊多為「老台北」,堅守傳統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廟務要由董事會說了算,並非一個人就能拍板定案,結果,龍山寺放出聰明的一招:董事會向觀音菩薩擲筊請示,觀音贊成減香。觀音的意見對信眾有足夠的說服力。
台北市長柯文哲笑稱「神明也支持社會進步」,並向龍山寺頒發感謝狀,感謝龍山寺對台北空氣品質做出貢獻。台北市一直推行減香、減紙錢的政策,有影響力的龍山寺邁出了減香的第一步,對台北的寺廟將起到示範和帶頭作用。
多難多神
台灣登記在冊的廟宇有1.7萬多座,街巷鄉間的小型「拜拜」、修練場所難計其數,真可謂舉頭見神明。這是因為台灣八成人口的祖輩從大陸渡海而至,當年海中飄搖,九死一人還,全希望神明保佑,家中供祖先,出門拜神明,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神像。再加上台灣多災,颱風、地震、海嘯多發,農民至今還是要靠天吃飯,拜神的傳統就這樣代代相傳下來。
正因為是深入人心的傳統,要變革就更有難度。台灣媽祖總廟「北港朝天宮」就不買「環保」帳:「宗教有其禮儀,燒香是古禮,人家來朝拜,怎麼可能不准人家燒香?」屏東慈鳳宮表示,不讓信眾燒香上供,在南部根本不可能,如強力禁止會引起社會反感。但大多數寺廟認同環保觀念,至少同意減香,比如鼓勵信眾將3炷香改為1炷香。
佛門環保也影響了一些人的生計,無論減香還是限香,廟宇周邊的香燭店鋪都生意大減,連帶生產行業都將沒落。但凡事有死有生,各種宗教、民俗用品的環保版開始出現,環保香、環保河燈、環保爆竹有可能形成新產業。現在,少煙少味的環保香市場占有率已超過傳統檀香;今年的七夕、中元節,不少人改放環保河燈,燈由澱粉製成,避免塑料污染水域;而環保爆竹由水與碳化鈣製成,雖響聲不減,但殺傷力不大,用於佛事與鹽水蜂炮這樣的民俗活動環保又安全。
無論是否接受,環保是大勢所趨,人間如此,神明也如是。
借花獻佛
禁香禁供
多難多神
無論是否接受,環保是大勢所趨,人間如此,神明也如是。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6B2M7.html
洲美屈原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5.099750°N 121.505591°E
洲美屈原宮
洲美屈原宮.jpg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北投區洲美里洲美街122號
建造年份 1980年
主神 屈原
例祭 農曆五月初五、十月初十
洲美屈原宮,簡稱屈原宮,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洲美里的水仙尊王廟,以屈原為主祀。
歷史沿革
屈原宮主任委員林雄表示,幾代前居民在河邊撿到一尊黑臉神像,先人認為這尊水漂而來的神像大概是中原人士船上供奉的屈原,里民就當祂是屈原作輪奉[1]。廟方說神像是在基隆河拾到,並認為來自發生船難的船[2]。另一說法是屈原神像是台灣清治時期從福建漳州請來[3][4]。還有說法是神像在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在福建招募人馬來台灣時,一名郭姓人士自家鄉帶來,留在洲美地區供奉參拜[5][6]。
十月初十被信眾視為屈原誕辰,該千秋日作酬神戲[4]、擲筊選出爐主輪流奉祀[6]。後來里民嫌請神輪供不便,建立此廟並兼作里民活動中心[1][2]。眾人出公田三百七十坪[4],遲至1977年底破土興建[2],於1980年秋落成[3][4],獲得時任台北市市長的李登輝題匾祝慶[1],廟址是洲美街122號[7]。廟宇分兩層,上層正殿奉祀屈原像,兩旁有「離騷一卷楚水無情灌烈士」、「社稷千秋蓬壺有幸祀詩人」對聯,在正殿右側題寫「湘水忠靈」、「騷風千古」匾額,右壁浮雕題名「百姓臨江傷悼屈原圖」、左壁浮雕題名「江上龍舟競賽圖」[4]。以媽祖、開漳聖王作陪祀[1]。
洲美屈原宮金爐
兩岸開放後,屈原宮和屈子祠信眾間時有往來[1]。1990年,原先被當成屈原的神像被竊,只留下衣裳及神座,洲美里的信徒去屈子祠請回一尊屈原像[2]。
台灣少見姓氏的彰化市寶廍里屈姓宗族,除在家鄉的泰和宮副祀屈原外,還曾專程到屈原宮附近訪查,卻沒找到任何姓屈的人家,後來會組團到此廟進香[8]。
端午活動
在建廟前,陽明山管理局紀錄洲美居民會在端午節、十月初十祭拜水仙尊王[9]。他們昔日在端午節日以慶祝水仙尊王名義,於基隆河舉辦龍舟競賽[10]。民俗學家婁子匡曾看到居民的龍舟旗子上都寫著「水仙尊王」[11]。居民分成隊名為「頂洲美協勝和」、「下洲美金蘭社」的兩隊來比賽[6]。
建廟後,廟方除在寺廟廣場祭拜屈原外,還會用龍舟載屈原神像繞淡水、基隆河堤,並將粽子丟在河中餵食河蝦[2]。除一艘龍舟載神像,還有另一艘陪同巡江,並燃竹燒紙通知鬼魂迴避,競渡結束後謝江儀式後王船再次下水巡江,全場保持靜默,以示還予安寧[6]。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曾在1981年端午節時,在此廟舉行全國詩人大會[4][12]。
陳水扁擔任台北市市長後,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的龍舟會於此廟舉行點睛儀式,再從洲美碼頭下水,至大佳河濱公園舉辦賽事[6]。
您不能不知道韓國端午節
推文到plurk
2016-06-11 06:00
◎ 廖世璋
「端午節」,二○○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受韓國政府申請定為全世界人類傳統及無形文化遺產,韓國政府已經爭取到「端午節」是韓國人的。
韓國政府的文化政策背後真正思考的是「雙一」策略,尋覓各種機會做出全世界的「第一」及「唯一」。像是:「端午節」的「起源」(「歷史」時間軸的「第一」)及文化特色(龍船、粽子等的「唯一」)是從韓國而來,而證明「韓國文化」的偉大地位。分析韓國積極向聯合國爭取「正名」的文化策略行動,擁有的功能性,包括:對韓國民眾因文化論述策略提升自我身分認同及凝聚向心力,對外國民眾因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肯定的文化地位與文化價值,讓全世界的人對整體韓國產生更強烈的文化印象與風格記憶,甚至帶動韓國的周邊文化創意產業,像是:文化觀光及其相關食衣住行相關商品。
分析韓國「雙一」文化策略,不僅用在傳統文化上,大眾流行文化商品更是如此,流行音樂「K-POP」文化政策,目的便是要打造一個亞洲第一流行文化的地位,藉流行潮流來進一步帶動韓國歌星周邊龐大的文創商品,粉絲們無不瘋狂追逐韓國流行歌曲天王、天后等的商品。另,也引入好萊塢模式及「韓流」文化政策打造韓國在亞洲的影視地位,出現許多巨星及其電影劇情等,進一步帶動文化創意商品。
韓國文化政策運用「流行論述」的力量,策略性的向世界推動「韓文化」(韓國文化國力),以及「韓國貨」(韓國文創產品)。
台灣應該以韓國為借鏡,過去政府以所謂的「文化加值」及自創「品牌」等做產業升級,事實證明是失敗的,畢竟這些「產品」都在整個產業鏈的末端,能提升的產值相當有限。反觀韓國的文化政策,要推動的不是「產品」而是「文化」,透過「潮」流行文化帶動各種垂直及水平產業鏈中的各項商品,換句話說,過去政府的文創政策是值得修正。
就跟全世界看巴黎一樣,當巴黎說今年流行粉紅色,於是全世界各地開始流行各種粉紅商品,因為每年一種顏色,於是衣櫃中永遠缺少一件衣服。於是,每年換一種顏色做流行論述,每年產出各種商品。「流行論述」是整體文創市場商業模式的關鍵基礎,機會優勢目前已逐漸消失,我們應該把握機會向全世界展開流行文化的論述。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專任副教授)
-----------------------------------------
中國有南音 台灣有南管
推文到plurk
2016-06-12 06:00
◎ 蔣日盈
「傳統」與「創造」通常被作為對比,「傳統」代表的是保守,「創造」則是創新,兩者似乎在文化「光譜」的兩極。其實兩者不是這樣的「對立」關係,應似樹幹與花葉。樹吸收來自土地的肥料,以及陽光、空氣、水,讓枝幹更厚實,花葉更亮麗。所以文化「創新」應以「傳統」作根底,以全球文化作養分。
在自由廣場,廖世璋教授以韓國的端午節來說明韓國的文化政策,很有同感。我們應反思,是否也該擺脫漢文化的牽絆,建構台灣特色的文化。在此我以過去農村喜愛的雅樂─南管為例,來說明「傳統」與「創造」的互動。
早期台灣的南管,大都聘自中國福建的樂師來教。照理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及演變,應已融入台灣本土特色,成為我們的文化資產。尤其在中國的南管,於文化大革命時被列入「破四舊」的打壓對象時,樂師外逃的外逃,未逃的只能噤聲。那時中國的南管已形同放棄,台灣則成為存續南管的大本營,東南亞的愛好者都來台灣交流,台灣的樂團也多次被邀出國去演唱。如此,南管靠台灣延傳生命,如說是台灣文化資產,也算合理。可惜當初學唱的人,以和老師唱的一模一樣為尚,鮮少加入或強調台灣特色。所以當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時,因為在台灣沒發展出本土特色,而硬被搶走。中國把它叫「南音」,諷刺的是,他們已沒有樂師,卻請台灣樂師去幫他們「復育」。台灣僅落得幫人養小孩。
同為「漢字文化圈」的日本、韓國、越南早已擺脫中國的糾纏。我們也應以韓國的端午節為師,以被奪走的南管為戒,擺脫漢文化牽絆,儘快走出自己的路,建構台灣的主體性文化。
(作者為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台語教師)
--------------------------------------------------
春祭孟府郎君 研習班開訓
2015年04月10日 04:10 吳敏菁/彰化報導
彰化縣文化局舉辦南管孟府郎君春季祭典。(吳敏菁攝)
南管音樂曲韻深邃幽遠,曲調流轉,在歷史上有著源遠流長的行跡,是台灣藝術的瑰寶!
文化局為讓更多人認識傳統音樂之美,11日從上午9點半到下午5點在南北管音樂戲曲館舉辦「南管孟府郎君春季祭典暨傳統音樂戲曲研習班、南北管實驗樂團開訓典禮」。
文化局長吳蘭梅說,南管祖師爺是「孟府郎君」!傳統的南管曲館,皆以孟府郎君祭典暨整絃大會,視為年度重要活動,並於每年春秋兩季祭拜,獻上最崇高敬意。
這次由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吳素霞所指導的文化局南管實驗樂團,及南管研習班教師,聯合擔任祭典樂官。並邀請縣內館閣齊聚一堂,參與整絃會奏。
下午則是南北管研習班、南北管實驗樂團開訓典禮;由北管實驗樂團曾躍泉、張耿堯老師,舉行祖師爺祭拜儀式,並進行熱鬧喜慶的北管演奏。
---------------------------
韓國端午節吃的糕~~(他們沒有粽子)
韓國在2005年將該國的重大慶典活動“江陵端午祭”成功申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一事件意外地刺激了中國公眾文化民族主義情緒,許多人甚至認為韓國“竊取”了中國的端午節,也正是在此一事件的影響、學界的呼籲和公眾輿論的壓力之下,中國政府加快了文化政策的改革和調整。2006年5月,端午節幾乎是毫無懸念地進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端午節成為中國的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也獲得了成功。事件之後,中韓民俗學者究竟應該如何去面對圍繞端午在兩國民眾之間造成的嚴重誤解呢?本文擬就或可超越“一國民俗學”之侷限的“比較民俗學”以及在其基礎之上的“東亞民俗學”的可能性進行初步探討①。 ADVERTISEMENT 一、描述東亞端午的兩種視角 長期以來,中國的“端午節”、韓國的“端午祭”和日本的“端午節供”或“端午節句”,基本上是由東亞三國的民俗學者分別在各自國家內部的民俗學框架之中予以歸納和表述。在此,我們把“一國民俗學”視為描述端午的第一種視角。端午構成了東亞三國各自年節歲時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種年節歲時的體系化可被認為是各國民眾之生活文化的基本節奏和脈絡,也是各自國家傳統文化的主軸。東亞三國的民俗學儘管各有歷史、特點,發展水平也不一致,但基本上都是屬於各自民族國家的學科,分別承擔著為各自民族國家建構其國民文化提供歷史性依據和民族性傳統之基礎的任務,因此,也都和各自國家的文化民族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換言之,由於分別是在“一國民俗學”的體系之內講述端午的,端午成為東亞三國各自的文化民族主義的“資源”,並不令人感到奇怪,因為“一國民俗學”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將各自國家傳統的生活文化予以體系化,並努力使之成為各自國家現代國民文化的重要依託。由此看來,中韓圍繞著端午而形成的“異文化”之間的誤解,相關國家的民俗學和民俗學者實際上是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長期以來拘泥於“一國民俗學”的民俗學者們,對於此類新問題眼下尚處於束手無策的狀態。 ADVERTISEMENT 中國的部分民俗學者雖然也大體上了解韓國江陵端午祭的獨特性,卻無法向更大範圍的中國知識界予以說明,或無力引導國內媒體及大眾的文化民族主義輿論導向。長期以來,中國民俗學在描述自己的端午節時,基本不需要關照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端午,除非端午成為跨文化專題研究的物件,要以端午來論證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影響力,或者需要用它來論證中華文化的卓越和建構中華文化之優越感的時候。這類有限地提及東亞其他國家端午的論述,通常是強調端午的中國起源以及各國端午事象和中國端午的一致性,而對於各國端午在地化和本土化的特點,要麼無知,要麼輕視、忽視或無視。由於缺乏對鄰國的興趣,中國民俗學對端午之類民俗事象的跨國比較研究尚缺乏基礎性的能力。 中國民俗學在描述國內的端午節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往往不能夠很好地處理端午民俗的地域獨特性和端午文化整體性之間的關係,或者把某個地區(例如汨羅)端午事象的特點放大描述成為全國性、甚至是“中華”的,以點概面;或者對端午做過於“概論”式的描述,缺乏對具體的社群或地域背景的說明。更有受國家意識形態或文化民族主義的影響,突出強調屈原故事和划龍舟、吃粽子之間的關係,屈原之所以如此得到重視,在古代顯然是和朝廷提倡的“忠君”意識形態有關,在近現代則和國家提倡的“愛國主義”有關[1]166-175。加上一些具有“文人氣質”的民俗學者們較為偏愛屈原的文學家、詩人身份,通常會對和屈原有關的端午節民俗事象著墨更多(例如,把端午建構成“詩人節”等)。聞一多早年曾經強調端午龍舟競渡的龍崇拜起源,也是試圖從傳統節慶中找尋民族文化的精神依據[2]90-96。另一個明顯的傾向便是關注諸如龍舟競渡之類規模巨大、場面華麗,且往往有政府介入或地方官參加其中“與民同樂”的活動。近年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中的端午節描述,進一步強化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強化了端午民俗事象的“非物質”屬性,對於可能涉及“迷信”的諸多辟邪祛惡的事象有意無意地淡化處理,對於端午節期間頻繁出現的“藥物”和“鎮物”等“物質文化”表現出熟視無睹的傾向。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導致了描述和理解的偏差。相對於官方色彩的活動,民間大眾的端午習俗,像本文集中關注的“藥俗”“藥事”多少受到了忽視。例如,在中國南方各地頗為普遍地存在著“端午藥市”傳統,在中國民俗學領域幾乎看不到相關的研究成果。此外,在為數不多的專門談及端午藥俗的論述中,部分地還在科學/迷信二元論的意識形態影響下,有將端午藥俗“科學化“的傾向。 日本和韓國民俗學一般來說還是承認端午的某些事象是來源於中國的,並不像中國網民們所指責的那樣完全不承認端午的中國起源。但是,通常他們更加強調本國的端午和中國的端午之間有著明顯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這一點頗為突出。就是說,在“一國民俗學”式的研究中,端午的本土化部分及其被認為能夠區別於中國端午事象的那一部分特徵會被突出強調。 韓國民俗學者對其端午祭的歷史起源,通常會持本土起源說,且上溯至很古,例如,他們援引《三國志》的“東夷傳”,認為它和五月插秧結束後的祭祀及聚會歌舞有關。對於著名的江陵端午祭,則主要是指其以山神祭、城隍祭為主,是韓國獨特的傳統節祭,保持了韓民族巫祭的古老形態。這樣的描述在“一國民俗學”的框架內固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似乎也存在著不屑於說明為何韓國使用了“端午”的稱謂而沒有使用諸如“山神祭”之類的名稱,對於在江陵端午祭之中以及在韓國各地歷史上和現實中確實存在過或眼下仍然存在著的諸多和中國端午相同或類似的那些事象並不是很關注,抑或輕描淡寫的傾向。有韓國學者認為,江陵端午祭實際上是所謂“洞祭”(村祭)和端午祭的混合形態。近年來,韓國民俗學者在令人讚賞地致力於向中國公眾和媒體解說江陵端午祭時,雖然更多地強調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完全是不同的兩回事,但同時也認為東亞確實存在著“端午文化圈”,指出“因夏令時節風俗而成的端午節的告祀是亞細亞國家多樣傳統之一”[1]239-243。 日本民俗學的端午敘述,一方面,並不諱言端午節供的中國起源和日本端午風俗中的那些中國文化元素,但通常也是會同時或更加強調端午節供中那些日本獨自起源的要素[3]200.另一方面,對於日本端午節供中各種事象的素描,一般是較多地集中於男孩節的鯉魚旗、武士人形等[1]194-200,這實際上潛在著一種本土傳統塑造了端午節供之基本形態的觀念。或認為日本的端午是將從中國傳入的端午祓禳儀式和日本本土的傳統農耕儀式相互融合而形成了獨特的特點[4]。事實上,對應於三月三日的“女孩節”而形成了趨向於“男孩節”的建構,確實是日本端午最大的特徵。在1948年制定的有關節日的法律中,對“兒童節”的定義已經沒有任何端午的痕跡,雖然在各地具體的節日活動中依然有很多端午文化的要素留存著[1]201-213。日本民俗學的成就之一,在於對“五月節”各主要元素的地理分佈,通過“民俗地圖”的方法進行了細密的整理[1]214-231,這就使得相關的討論要比中國民俗學的端午描述更加深入和具體,從而為未來可能的“比較民俗學”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日本民俗學者直江廣治和櫻井龍彥等人曾對日中兩國的端午進行了較為嚴謹的比較研究,值得中國民俗學的端午研究借鑑。 無論如何,在東亞三國各自的“一國民俗學”的正規化之下,某些有可能被忽視或輕描淡寫的端午民俗事象,如果換一個視角,例如,從“比較民俗學”的視角去觀察,則有可能獲得一些新的認知,也可能會有新的發現。這意味著在“一國民俗學”的正規化之下可能被遮蔽或被輕視的民俗事象,在“比較民俗學”的正規化之下,則可能被突顯出來。“比較民俗學”的視角要求三國民俗學者嘗試著將中日韓的端午置於“東亞”這一民俗文化圈的框架之內來思考。曾經為東亞各國所共享過的“東亞文明圈”由於近代以來國民國家的相繼確立,早已經無可挽回地破產了。如果不侷限於儒教、漢字和律令制度等層面,而是將民俗、生活方式和曆法等層面也考慮在內,那麼,東亞文明圈的“遺產”至今依然以各種形式(例如,以民俗事象的形式)在各國傳承,對此,或可稱之為“民俗文化圈”。筆者相信,通過“比較民俗學”的視角去理解東亞民俗文化圈的端午,將有可能進一步發現中日韓三國相同或類似的民俗事象,以及這些事象的背後為三國所共享的宇宙論的觀念;與此同時,也能夠在跨文化比較的路徑上更加凸顯出各國端午的特殊性,使之在相互的比較研究過程當中得以浮現和更加明確化,而完全不必擔心在“一國民俗學”的端午描述中曾經被突出強調的那些事象會遭到不應有的忽視。
原文連結:https://read01.com/LoePP0.html
---------------------
韓國端午節的3個傳統,比力氣、盪鞦韆、用菖蒲洗頭髮
別人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韓文圈的作者則是每逢佳節必解釋。
針對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而且還打算申遺這件事。
只發表在臉書的訊息很容易被洗掉。因此我把它重新整裡放在部落格中~~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是,只要有使用農曆的國家,都會有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個說法。而韓國的端午2個漢字,的確是從中國來的。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在語言中存在著非常多的漢字音,端午的音也來自於漢字。
但是,韓國度過這一天的方式,則和中國的端午節沒有任何關係。受中國的影響,有了使用蒼蒲洗髮、沐浴之類的傳統,但是並沒有划龍舟、吃粽子以及和屈原相關的故事與風俗。只是大家對農曆5月5日這個節氣,有了不同的過節方式。
韓國端午節的3個傳統,比力氣、盪鞦韆、用菖蒲洗頭髮
以下是一個在台灣讀書的韓國學生製作的中韓對照端午節,提供大家做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902951979721243&set=vb.635515656464878&type=2&theater
2008050700252_0
關於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
江陵端午祭,就像是台灣馬祖遶境的活動,只是規模較小,也是祈求國泰民安的活動而已。對這個傳統活動的申遺,和『端午節是誰的“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就一個長久流傳的民間風俗,基於保護之意,來申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已。
257517_27144_55182010051200645_0gw_gangneung_danoje (16)
申遺分2種,世界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也因此,就非物質無化遺產的部分,像是文化、特殊生活習慣等,不需是原創國,每個國家都可以針對自己國家擁有的文化來提出,以表達保護、發揚之意。就像我們的搶頭香、借發財金或是媽祖遶境都能申請是一樣的。
但是針對書法、漢字、活字印刷術、中醫、孔子和風水之爭,則完完全全是杜撰的。請大家不要再誤信謠言!!!!
也希望大家能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不要再被一些大陸惡質網站的謠言騙得團團轉喔!!
關於申遺的資料,請見下列網站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323/12041543.html
關於端午之爭詳細資料,以下文章轉載自粉絲頁CAT
今天是端午,我看到已經有不少台灣朋友清楚知道敝國向UNESCO申請"江陵端午祭"一事被中國媒體放大為"韓國剽竊中國節日"的來龍去脈了,但今天我仍想藉著介紹端午在敝國的意義和活動、江陵端午祭再作一次澄清。
文前簡介:
1. 端午在敝國的具體意義和相關活動。
1.A. 敝國端午節不放假。
1.B. 敝國沒有屈原典故,不包粽不吃粽不賽舟,粽子只有華人街可能有賣。
1.C. 認定為敝國固有的習俗比較接近屈原投江前就開始保有的中原習俗。例如菖蒲水洗髮洗面、女子插菖浦根製作的髮釵、男子插菖蒲根於腰,吃用艾草製作的糕餅等。和屈原投江前中原固有習俗可能不同的習俗有盪鞦韆、摔角、假面舞、假面戲等。
2. 江陵端午祭簡介
http://www.danojefestival.or.kr/default_chi.asp [中]
2.A. 以梵日國師成為大關嶺守護神的傳說為根據,請巫師祭拜國師的一連串活動。
2.B. 陰曆三四月準備祭祀,四月底開始繞各個有關國師的祠堂祭神。五月初一開始在江陵進行本祭。本祭就是巫師請神和官奴之戲以及多種民俗遊戲組成。五月初七送神作結端午祭。
2.C. 我是覺得江陵端午祭可以想成敝國的媽祖繞境,只是規模比媽祖小很多。
3. 結論
我想我可以說江陵端午祭的內容可能和華人固有端午節的內容大不相同。解鈴還需繫鈴人,希望有朝一日台灣媒體可以為敝國澄清這誤會。
我查了敝國各個百科和辭典以及介紹民俗的書籍,常看到敝國的四大節日為Seol(農曆新年)、寒食(近乎清明節)、端午、秋夕(中秋節)。這四個節日中絕大部分人有在過的只有Seol和秋夕,寒食和端午可能只有傳統守舊的家庭和鄉下人有在過。例如今天就是端午,但敝國不放假,如果我不說,我想我周圍的人可能不會知道今天是端午。我在這邊感覺端午頂多就是個課本和百科中才能見到的單字,學校不給小朋友出"認識傳統節慶之端午"這種作業會很難知道端午是敝國四大節慶之一這樣子。
首先來看看敝國最普及的百科斗山百科怎麼描述端午。
(http://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1079739&cid=40942&categoryId=32178)
第一段:陰曆五月五日,又稱水瀨日、天中節。在中國又稱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略)日本則在陽曆五月五日過節。
第二段:端午一詞可在中國漢代文獻中發現。以前五月多雨,常有疾病流行,因此被人們認知為該月是一個需要袪除多種厄運的月份而開始有多種迷信的習俗。根據中國"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當天採藥草、們前掛用艾草編製的人偶和老虎、飲菖浦酒漢雄黃酒。(...略)又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投身汨羅水的典故,產生了為屈原之死哀悼而將裝米後包著苦樹葉的竹筒丟入江河的習俗。這個習俗現在變為用竹葉包麻糬的習俗。同時有賽龍舟的遊戲象徵搶救屈原。
第三段:韓國方面,根據記載馬韓習俗的魏志韓傳,播種後的五月會有群眾聚在一起祭神、不分晝夜享受飲酒和歌舞,因此有人推測說祈願農耕豐收的五月祭應該就是(韓國)端午節日的前身。(...略)女子在端五日會用燒煮菖浦的水洗髮,會穿紅色或青色新衣,將菖浦根染紅做為髮釵用。男子會在腰邊插著菖浦根是為了除厄。(以下艾草功效略)有端五日午時洗澡不生病之說,因此有端午潑水的活動和埋身於沙的習俗。端午節食有切為圓形切片的山牛蒡餅、艾草糕、藥草糕等,活動有盪鞦韆、摔角、假面舞、獅子舞、假面劇等。
那什麼是"江陵端午祭"? 咱來看百科怎麼說。
(http://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1056971&ref=y&cid=40942&categoryId=32180)
簡介:江原道江陵在端午前後祭拜守護神的鄉村共同祝祭。
第一段:1967年被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這祭祀是根據梵日國師死後成為大關嶺守護神的傳說,依序在各個有關國師的守護堂進行祭祀。
第二段:以前這個端午祭需十天時間,官吏、巫師、地方居民等數百人參加這個祭祀,觀禮者約數萬。雖然這個傳統今天仍維持著,但規模不比昔日。江陵端午祭不過是個端午節的祭祀(강릉단오제[江陵端午祭]는단옷날[端午日]에지내는제사[祭祀]에불과[不過]하지만),廣義上是一個嘉年華且準備過程與規模也很隆重。
第三段:陰曆三月二十要釀祭祀用神酒,四月初一初八要在大城隍祠以獻爵、讀祝、巫樂祭拜。四月十五在大關嶺國師城隍祠以獻爵、讀祝、巫樂祭拜後斬神竿木請國師城隍,接著回到江陵依序在國師城隍祠、鄭氏之家、女城隍祠祭拜請神。四月二十七ㅜ賽神,五月一日在江陵南大川設本祭廳開始進行本祭,之後數日進行巫師請神和官奴之戲等民俗活動。五月七日以掃除和送神的掃除和奉送作結。
第四段:本祭的巫師賽神雖然每年都有一點不同之處,主要流程大致為請坐、迎月、世尊、祖上、城主、天王、沈清、七星、賓客、界面、十二山神、花歌、街道等。2005年獲UNESCO指定為世界無形遺產。
-------------------------------------
韓國「申遺」成功。中國人過了2000多年的端午節,竟成了別人的「專利」?一般中國人頗為氣憤,但文化學者卻「樂觀其成」。
國曆5月的最後一天,是農曆5月5日,這個月我們要過端午節了。
但且慢!聯合國已把端午節判給韓國了。中國人視為當然、過了2000多年的端午節,現在有問題了。
2005年11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受韓國的申請,把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定為「人類傳統及無形文化遺產」,也就是韓國「申遺」成功。
消息傳出,中國人當然大吃一驚。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受人離間,意見不受楚王重視,後更被貶逐。公元前278年,秦國軍隊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不願做亡國之民,於5月5日投汨羅江殉國。百姓感念他的忠義,以後年年此日,以划龍舟來搶救他,用米包成粽子餵魚來保護他的遺體。
端午節的故事,中國人從小就耳熟能詳,現在居然被韓國人「搶」了去,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時民族情緒大發。
文化學者樂觀看「搶案」
其實,韓國「端午祭」與中國的「端午節」並不完全相同。在亞洲,中國文明發展甚早,很多國家都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韓國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有「江陵祭」的活動。其主要內容是祭祀地方保護神和傳說中的英雄,另外附有民眾娛樂節目,如音樂、舞蹈等。「江陵祭」的持續時間是從每年陰曆4月15日到5月7日,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乃於1926年更名「江陵端午祭」。
從韓國「端午祭」的歷史來看,顯然是承襲中國「端午節」來的。中國的文化遺產沒來得及向聯合國註冊登記,卻被韓國人「搶」了去,難怪很多中國人生氣,認為這傷害了中國人的民族情感。
北京《新京報》為這件事舉辦討論會,大陸文化學者多認為,韓國人重視「端午節」,我們應該高興才對,為什麼要難過呢?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魁立說,從整個人類角度來看,文化是多樣性發展的,每一個民族都要對世界文化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韓國把「端午祭」向聯合國「申遺」,就是一種文化交流和共享的舉動。我們的文化產品被別人因襲、模仿,甚至再創造,體現了我們對人類文化有了積極作為,是我們的榮耀,有什麼損失呢?
劉魁立還說,我們的文化遺產,也有借鑒其他民族的,譬如佛教,我們引入後,加上增益與創新,就成為自己的了。
所以他認為,文化從一個民族傳到另一個民族;從一個歷史環境傳到另一個歷史環境;從一個群體傳到另一個群體。變異是必然的趨勢。
民俗文化流行「專利」權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焱指出,世界各國已經不再把文化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將之看做國家的「軟實力」,一種以文化為中心的發展模式正在興起。
在現代發達國家中,文化產業所創造的價值和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有驚人的成長。
王焱分析,韓國近年就確立了「文化立國」的基本國策,如《大長今》等大量韓劇在東南亞流行,不僅為韓國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擴展了韓國文化影響力。
所以王焱認為,中國要發展,不能僅僅滿足於只是做「世界的加工廠」,永遠只生產襯衣等這類東西,而應大力發展「資源投入低」且「附加價值高」的文化產業。
儘管對「端午歸韓」,部分學者專家「樂觀其成」,唯一般中國人似乎仍難釋懷。不過這倒有了一項意外收穫,就是促進中國人對文化遺產的整理與保護,適時向聯合國請求「註冊」。
譬如中醫和中藥就將要「申遺」。中醫藥博大精深,幾千年來為國人治病養生,有其獨到之處,稱得上是人類文化遺產。但中國的鄰國如日本、韓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有中醫,他們稱為「漢醫」,如果有一天他們向聯合國「申遺」,也並非不可能之事。大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成「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提出申遺方案,業已起草完畢,預計不久就可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
誰過的端午節最正統?
中國民間有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都具有文化和藝術的特性。譬如《梁山伯和祝英台》,大陸就準備申遺。但這回不是有外人來搶,而是自家起了內鬨。
梁祝的愛情故事,大陸各地都有自己的版本,為了「屬地權」,大家競爭得非常激烈。浙江的寧波、杭州、紹興,江蘇的宜興,山東濟寧和河南駐馬店等四省六市,先後提出申報《梁祝》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004年,在有關部門協調下,四省六市達成共識,聯合提出申請。去年,安徽六合舒城也提出以《梁祝》申遺,四省六地就變成了五省七地。
但申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藉此機會重新檢視和充實文化遺產,使它能繼續成長、豐富,為後代子孫永遠共享。
以端節來說,現在好像只有吃粽子和划龍舟兩項活動了。划船要有水,沒有水的地方就只剩吃粽子了。可是從前過端節要喝雄黃酒,門上要插艾草,縫香包,小孩用五色絲線繫手腕。若照目前這樣下去,會不會使我們端節內容愈來愈貧乏呢?
再說,古代忠君愛國卻含冤而死的大臣不絕於史冊,比屈原更壯烈的人也所在多有,譬如比干、岳飛等。
屈原之所以能在歷史上居一特殊地位,實由於《離騷》《九歌》《天問》等屈賦在文學上的價值。但在今天的中國,有多少人讀過屈賦呢?不讀屈賦,如何紀念屈原,是不是也減損了端午節的意義?
-------------------------
端午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iDd6a7
端午節是東亞文化圈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別稱端陽節、端日節、午日節、粽子節、天中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菖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在華人世界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三大節日之一,與新年、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琉球、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起源
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龍的節日,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雖然中國的端午節常視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與吳國忠臣伍子胥的節日,但不少習俗在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學者如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即現在的粽子),投到江裏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劃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名稱來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2]。《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習俗
參見:漢字文化圈
傳說
驅瘟疫、瘟神: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認為疾病是瘟神降臨,或是惡鬼邪魔附於人體所致,故人們於這天以不同的方式驅除瘟疫和惡運,人們會在這天貼神符,以避邪驅魔。
在江浙,民眾會貼鍾馗像,加以祭祀。民間傳說,鍾馗是唐代一士人,文才武藝均備,卻因貌醜,在殿試時被皇帝除名,鍾馗一怒之下撞殿階而死。後鍾馗的靈魂受到玉皇大帝的嘉許,成為專門捉拿惡鬼的大神,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敬拜的鎮宅真君。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鍾馗,於是就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圖樣了。
在福建,閩東一帶祭拜五福王爺,閩南和閩南人移居的臺灣則多半祭祀各府王爺神,希望王爺神能把瘟疫帶走。
在四川則會祭拜瘟祖大神,瘟祖大神乃文昌帝君化身,能掃除五瘟疾病。中國西北地區則以苻堅、白起等英雄豪傑作為端午節掃除瘟疫的祭祀對象。
驅五毒:古代人們將蛇、蠍、壁虎、蜈蚣、蟾蜍等稱為五毒。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牆、炕上,或繫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飲食
主條目:粽子和雄黃酒
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食品
粽子是大中華地區、日本關西至北陸地區、越南端午節的傳統食品。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親友之間還互相饋贈。端午吃粽子習俗源自中國東漢,當時,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獨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後世也象徵包粽=包中(諧音),意味著考試金榜題名的好兆頭。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炮製的白酒或黃酒,華人一般在端午節飲用,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古老傳說,端午節時白素貞不慎喝下雄黃酒,現出白蛇原形嚇死許仙的故事。
活動
主條目:龍舟競渡和鬥石
香港愉景灣的龍舟競渡
在大中華地區、日本、琉球,端午節會划龍舟。划龍舟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其實東亞地區的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越快越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
鬥石是雙方陣營互丟石頭的競賽,類似於鬥毆,流行於青少年之間。
服飾
菖蒲是各地端午節皆使用的香草,常與其他植物束成菖蒲束掛起以辟邪驅瘟
以菖蒲沐浴
世俗要懸天中五瑞以辟邪驅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龍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蒜頭有著濃烈的氣味,懸於門外據說亦有驅瘟辟邪之效;通常菖蒲被認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而艾草則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現在看來,懸天中五瑞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端午節時值初夏,多雨潮濕,病菌容易滋生,懸菖蒲、艾草等可以藉助它們揮發的氣味清潔空氣,消除病毒。也有些地區因應當地出產的植物而有所變化,或將香草煎藥、搾汁服用。
懸香草(菖蒲、艾草等)
也有把香草用作洗澡、洗頭洗屁股,例如有的地方以蘭草蒸煮於水中沐浴,用以辟邪,稱為洗百病,所以端午節亦有「沐蘭節」之稱。有些地區會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3]。
佩香囊
傳統上女性會精心製作玲瓏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內裝芳香馥鬱的藥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氣具有驅蚊辟穢的功效。心靈手巧的母親還會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黃瓜、胖娃娃、小紗燈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樣的小玩物,掛在孩子的身上,據說也是為了驅除瘟疫。
纏五彩絲線
有些地區端午節時會把五彩絲線纏在手腕或掛在身上,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在朝鮮半島古代,大臣還會在絲線上串上由君主所賜的急救藥玉樞丹。
俗語
關於端午節的俗語有「吃掉端午粽,還有三日凍」、「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櫳」、「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願放」等。
各地端午
主條目:端午節 (華人)、臺灣端午節、端午 (日本)和韓國端午節
韓國安東市的婦女在端午節跳板舞
中國端午節起源與習俗源自余中國大陸南方江浙一帶,主要習俗有——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擺祭台以祭祀之。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2、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3、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雖然不一定代表紀念屈原的意義,但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著。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按規定放假一天。
香港開埠初期,端午節即為華人所慶祝,一般會進行一些應節的活動,主要是舉行龍舟競渡、使用龍舟進行祭祀儀式、游龍舟水以及吃糉子等,而於每次的龍舟賽前均會舉行「放紙龍」儀式。端午節於1947年頒布《公眾假期條例》(Holidays Ordinance)時未被列作公眾假期,直至於1960年代修訂時才加入為公眾假期。現時香港不少地方均於端午節當日舉辦龍舟比賽以及利用龍舟祭祀還神,並會於電視直播部分賽事。2016年無綫電視HD翡翠台在本港各區現場直播。
臺灣端午節保留大量傳統漢人端午禮俗,習俗為吃五子(粽子、豆子、茄子、李子、桃子[4],驅五毒、飲午時水、沐午時水、午時立蛋(傳說能在中午時,立起雞蛋可以得到好運)與划龍舟競賽[5]。臺灣有端午節應景俗諺曰:「食茄人較會『肖鳥』趒(tshio thiô),食豆食佮老老老。」,表示端午節要吃菜豆與茄子[6]。
日本人在端午節掛鯉魚旗
日本端午節在明治維新之後從農曆的五月初五日改為每年陽曆5月5日。由於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因此日本端午節又漸漸地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兒童日(男孩節),為國定假日。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掛鯉魚旗,豎鯉魚旗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有中國「鯉躍龍門」的意思。從下面看鯉魚旗,浮現在藍天下的鯉魚很像在水中健壯地游。這是中國端午節沒有的習慣。會食用日本粽和柏餅。
琉球有划龍舟習俗[7],並會在家裡張貼一種叫「矢數」(琉球語:ヤカジ)的紙人形作辟邪之用[8],有女兒的家庭會擺放紙雛箱,即一個載有紙人形的紙箱[9],還會擺放龍舟模形和一些穿著琉裝、彈三線、打鼓、跳琉球傳統舞蹈的土人形。會食用炮炮(ポーポー,一種黑糖菓子)、琉球卷餅(チンピン)等。
朝鮮半島的端午節除了驅瘟之外,還是一個慶典,是祭天的時候。他們各自都把端午節本土化,並以各自的名字稱呼這個慶典,例如:天中節、重午節、端陽、五月節、戌衣日、水瀨日等。這些慶典,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人們會在這天吃車輪餅糕、舉行「端午茶禮」。女子會在這天跳板舞、盪鞦韆、用菖蒲水洗頭而在江陵,傳統上稱呼端午節為「水瀨日」(수릿날)。韓國在端午日這天在江原道江陵市所舉辦大規模巫教祭儀、山神祭與等一系列結合巫俗、儒道教地祝祭活動江陵端午祭,由於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遺風與傳統文化,在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假面舞劇、韓式摔跤、盪鞦韆、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10]。
越南端午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1200年左右。對大部份越南人來說,他們對屈原的故事感到陌生。對他們而言,五月初五是「殺蟲節」。因為五月初五為季節轉換的時候,容易引起疾病,因此就要想辦法除掉。在越南傳統社會將端午節定義為「殺蟲節」,理由和其他國家大同小異,也是因為天氣溽熱,各種蚊蟲逐漸現形,為維護家中大大小小的健康,一定得消滅可能帶來疾病的害蟲。除了忙著除害蟲之外,越南人在這天也會準備好糯米酒和水果祭拜祖先與神明,並遵守各種習俗,如:不可坐在門檻、染手指或腳趾、用莞荽洗澡、打樹結果、午時採藥、懸艾灸以驅邪等習俗,有些地方還有拜訪親友、喝黑豆湯等習俗。當然,歷史流變也漸漸改變了這些習俗與觀念,端午節在現代的越南人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也將端午節列入越南傳統節日之一。[11][12]
公眾假期
把端午節列為公眾假期的地區有台灣、中國大陸(於2008年開始)、香港、澳門、日本(公曆5月5日,稱為「兒童之日」)、北韓、韓國、越南。在台灣地區,端午佳節作為傳統民俗節慶之一,一直以來都是佳節假期,也是返鄉探親的敦誼之日。若與周六、日重疊則不另外補假,但若與周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為假期,並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自2015年起,若遇周六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遇周日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
申遺風波
2005年11月,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認定(第三批)[13]。此事發生後,端午祭的本源地中國的一些媒體及團體開始對「以韓國起源的節日的名義在無形文化遺産登録」等進行強烈的反駁。然而,這只是一則在中國與台灣媒體中被廣為散布的謠言。實際上,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宣言以及名表中皆找不到「端午的起源在韓國」的主張。另外,也有報導稱「韓國在申請江陵端午祭之際,曾說明過『(端午祭)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入韓國後已經歷經了1500多年』。」[14]。其實在代表作宣言的5個月前,中國也出現過「湖北省的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共同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呼聲,而韓國學界則以「中國的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僅僅名稱相同,而實際內容則完全不同」為理由進行反駁[15]。
-----------------------------
韓國人說屈原是韓國人,端午節是韓國的?
2012/09/29· by 吳恆 · in 證偽
編者按:似乎近些年來,韓國及韓國人在中國網絡文化中的形象並不太佳。不止那些不自知的民族主義者會動輒稱“棒子”,每當提及“端午節”、“起源”、“祖先”時,總有一大波不明真相的充滿正義感和愛國情調的網民會把韓國人拉起來射其膝蓋幾箭。本編將收集一些類似的文章,辨析源流。如果韓國人真的有這般荒唐,當然值得嘲笑一番。如果沒有,倒得給人家昭雪。
提起對韓國人的不滿,“端午節”申遺應是首當其衝。很多國人認為,“棒子”不要臉,搶我們的屈原。不止普通民眾,就連媒體記者也有這種感嘆。
《端午節是韓國遺產?》
易敏《東方日報》,2005年11月28日
以下是一條連幼稚園小朋友都識得回答的常識問題:“請問,端午節是紀念哪一位愛國詩人的呢?”如果不用舉手才可以回答,幼稚園的小朋友一定異口同聲說:“屈原!”
幼稚園老師又繼續問下去:“屈原是哪一個國家的人呀?”小朋友根本不用經大腦,就可以準確回答:“中國人!”可是,中國居然在申報人類遺產時,竟然敗給了韓國,真失敗!失敗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原來,中國與韓國一直在為端午這個傳統節日爭取成為本國的“人類口傳及無形遺產著作”,結果,日前在巴黎,由十八名“專家”組成的國際評審委員會,裁定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確認為人類遺產。
易敏之所以在前文“專家”二字加了引號,是對於這十八名所謂“專家”的資格存疑,怎麼可以連幼稚園小朋友都不會搞錯的問題,也可以在這樣的大原則上搞錯呢?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是通過舞蹈、唱歌、民間藝術展覽以及一個具有韓風特色的“薩滿祭祀”而組成,怎似得中國為紀念屈原而扒龍舟、吃粽子這樣有歷史價值,而外國不少人都認同這個傳統的中國節日,每年,很多國家都派出健兒來香港、澳門、內地參加龍舟競渡。這十八名“專家”,真的是孤陋寡聞,連這樣為人熟悉的歷史與顯淺的道理也不識,居然把這筆歷史遺產誤判給韓國,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韓國江陵祭有多少年曆史?中國屈原是一個歷史人物,投江自盡已有二千三百多年曆史,屈原詩作已譯成多國文字,全世界圖書館都有收藏,這些“專家”竟作出如此決定,真不知是別有用心還是糊塗?是無知還是無聊?也許是看韓劇學歷史學壞了,韓劇是娛樂,不是歷史,韓劇說針灸是韓國人發明的,剽竊了中國醫學遺產,難道也可信嗎?
http: //gb.cri.cn/9083/2005/11/28/762@798411.htm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天,《廣州日報》刊文《韓國端午祭成功申遺我國端午節仍然有機會》
苗晨波
巴黎時間11月24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這一消息在國內引起強烈反應,網友在各大社區紛紛留言,稱“這是嚴重的文化侵略!”、“我們已經把祖宗給忘記了!”“'端午'被韓國'端'走了” ……
韓國江陵端午祭和我國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對我國端午節“申遺”有沒有影響?我們應得到什麼啟示?
北京時間11月25日下午,巴黎傳來韓國江陵端午祭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息,各大網絡論壇上馬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評論,大多數網友對韓國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難以接受”。民俗學家則表示,韓國“申遺”成功,不會影響我國端午節“申遺”。兩國“申遺”之爭屬盲目炒作,我國建立傳統文化保護機制才是根本。
網友:愧對屈原愧對列祖列宗
專家:不存在兩國“申遺”之爭
“屈原如果還活著,他肯定會說:我以後是韓國人了!真是愧對屈原啊!”
“現在我們過洋節,穿洋裝,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失去了自己的節日,就快失去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了!我們已經把祖宗給忘記了!!!”
“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韓國人搶注而默哀!!!!”……
這些都是在韓國“申遺”成功後,在各大網絡社區出現的網友的帖子。
當然也有一些網友進行了深刻反思:“看看我國現在一些'申遺'成功的地方,他們利用祖宗留下的遺產乾什麼了?無非就是門票漲價,地方政府收入增加,他們有對遺產做保護了嗎?還是不要一窩蜂去爭這個世界遺產了吧,實實在在地做好遺產的保護工作吧!”
與網友的激烈反應相比,民俗學家的反應顯得平靜了很多。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宋俊華博士表示,其實,韓國江陵端午祭與我國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申遺”成功後,我國的端午節仍可“申遺”。因此,不存在兩國的“申遺”之爭,以及韓國“勝出”的概念。“媒體似乎是在有意炒作這個話題,以此吸引眼球。”
韓國友人:保護傳統文化是根本
民俗學家:“申遺”不是搶注商標
金向相是在中國生活了多年的韓國人。他說,韓國政府和民眾對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孔孟文化在韓國相當流行。韓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相當於副總統級別,由此可見韓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金向相說:“現在中國人對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反應是正常的,這與此前韓國人對日本將韓國特產泡菜出口到全世界的反應很類似。泡菜是韓國特產,但世界上第一個將泡菜出口的國家卻是日本。當時韓國民眾非常氣憤,但韓國人還是理智地吸取教訓,開始重視韓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和保護。中國人也應理智看待這一問題。 ”
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社會學系教授高丙中的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作為致力於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民俗學會的秘書長,高教授對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反應比較平靜。
高教授反對將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看作是文化掠奪。他認為,這種說法一是誤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目的,二是把“申遺”和註冊商標混為一談,“'申遺'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來,讓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這與商標註冊是兩碼事,不是說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以後中國人再過端午節就要交費了。”
高教授說:“文化是大家可以共享的,不像麵包,你要是多咬了一口,我就會少咬一口。千萬不能拿看待麵包的眼光來看待文化遺產。”
宋俊華博士也表示,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種民族的東西有可能存在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在我國內蒙古流行的馬頭琴,去年已被蒙古國申報為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皮影戲,也被印度尼西亞申報為該國的文化遺產。
反思:為何民俗“失去”才知珍貴
啟示:建有效機制保護傳統文化
不過,無論專家怎麼解釋,韓國人的“申遺”行動仍刺痛了中國人的自尊心。“為什麼外國會對我們的民俗節日感興趣?而國人又為什麼只有在這時才意識到珍貴呢?”新浪社區上一個網友的提問引發了許多人的思考。
對此,宋俊華博士認為,國人把傳統的東西看作是我們的文化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這一點很可貴。但是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是搶奪了中國的文化遺產,關鍵在於我們應該建立有效機制,保護民族傳統文化。
宋博士說,政府在製定政策時,應該更充分考慮傳統文化的延續。他介紹說,目前國家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普查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將出台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加大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兩國端午節不是一回事
中國端午節:端午節又俗稱端陽節、端五節、天中節,除漢族外,還有滿、蒙、藏、苗、彝、畬、錫伯、朝鮮等約28個少數民族慶祝這個節日。我國的端午節很早就傳入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端午節源於我國遠古的祭龍日,用龍的威懾力驅除所有的災疫邪祟。以後才漸漸加入了紀念地方性名人的內容,例如長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紀念屈原。
韓國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舉行摔跤、盪鞦韆等遊戲的大型民俗活動。據韓國學者考證,端午祭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來可追溯到1000年前。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55886/55887/3895624.html
另外,有專家意見: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
高教授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
http: //gb.cri.cn/9083/2005/11/28/762@798816.htm
其實,如果真的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只需要在Wikepedia中稍作查詢即可。其實,韓國申遺的並非是端午節,而是端午祭,而且準確點說,是江陵端午祭。這兩者區別甚大。
在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這種慶祝方式,通行於以江陵市為中心的嶺東地域,直到平昌郡的大關嶺。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包含了祭祀、演戲、遊戲等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或大關嶺城隍,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是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這也是韓國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南韓2005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江陵端午祭正式提出申請。2005年11月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
江陵端午祭與其他地方的端午節活動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是從陰曆四月已經開始活動,直到五月初為止。這種慶祝方式,通行於以江陵市為中心的嶺東地域,直到平昌郡的大關嶺。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包含了祭祀、演戲、遊藝等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等,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是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這也是南韓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南韓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中國端午節的特徵是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稍有常識的人當可發現,端午祭和我國的端午節除了日子相同,名字相似外,就幾乎再無關係了,更不用說屈原的國籍歸屬問題了。其實,在韓國申遺時,他們確實說明過:“(端午祭)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入韓國後已經歷經了1500多年。”
屈原の死から數えれば、中國における「端午節」の習俗は約2500年の歴史を持ち、湖北省をはじめとして、全國各地ではさまざまな行事が行われる。韓國は「江陵端午祭」を申請した際、「もともとは中國の行事。韓國に伝わって1500年以上が経過した」などと説明した。
http://news.searchina.ne.jp/disp.cgi?y=2009&d=0527&f=national_0527_030.shtml
此外,據韓國《國民日報》2005年6月8日的報導稱:
中國國內也出現過「湖北省的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共同登録世界文化遺産」的呼聲,而韓國學界則以「中國的江陵端午祭與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僅僅名稱相同,而實際內容則完全不同」為理由進行反駁。
事實上,韓國申報此世界文化遺產並非一拍腦袋的決定,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
1960年韓國中央大學的任東權教授發現江陵市舉辦的端午祭活動規模最大,且很有特色,於是寫了調查報告,向韓國文化觀光部申請確認其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產”。由於評委們對民俗文化缺乏了解,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討論,直到1967年這項提案才正式通過,成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其中包含了官奴假面舞、盪鞦韆、角力、農樂比賽大會、農謠高唱大會等許多民俗活動。
“江陵端午城隍祭”在1967年被訂為重要文化財第十三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開始,每兩年開一次會,宣布無形文化遺產名單,2005年聯合國宣布第三批名單,一共四十三項,其中包括韓國申請的“江陵端午祭”,主神是大關嶺城隍爺,所以又稱為“江陵端午城隍祭”,並於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確定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為“人類口傳和無形文化遺產”。
通過以上的各方描述當可知這件事請的大概過程。簡單歸納如下:
1.除了名稱類似,時間相同,韓國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2.韓國申報並非全國性的“端午祭”,而是其江陵地區富有民族特色的“端午祭”,即使在韓國的其他地方,類似的祭也不多見,因此有申報的意義;
3.韓國申遺的只是某一地區的過節的形式,並非是指其起源;而且,即使是說起起源,韓國人也沒有說端午節起源於韓國;
4.韓國並沒有硬把屈原當成韓國人,事實上,這件事情與屈原完全無關,即使申遺成功,也不意味著端午節就是韓國的了,更不意味著屈原是韓國的。中國的媒體頗為杞人憂天,網民略有點小人之心了。
其實這個事件中,真應該有所反思是我們。筆者是湖北人,與屈原是老鄉,但直到查了Wikipedia後我才知道,原來端午節的習俗包括:龍舟競渡、粽子、懸菖蒲掛白艾、驅五毒、掛鍾馗畫像、香袋和蘭草湯沐浴、立蛋與煮蛋、飲雄黃酒等等。而我除了記得吃粽子外,其他一無所知。如果不是在大學專門去聽過文學史,對屈原的事蹟也了解不多。而這並非特例。
如果我們硬要將中國端午節申遺,又有哪些習俗是我們保持至今、拿得出手的?我們口口聲聲稱,韓國人搶占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可我們自己對傳統文化又了解多少,尊重多少呢
----------------------------
Dragon Boat Racing in China: Pictures - http://goo.gl/c91tbr
端午節時把菖蒲葉和艾草捆一起插於簷下;根莖可製香味料。亦稱為堯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驅邪祈福。
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其葉形狀似劍,
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南部粽、北部粽先別戰!網推這 6 間神級老店:真材實料吃不膩 - 玩咖Playing - 自由電子報
南部粽、北部粽先別戰!網推這 6 間神級老店:真材實料吃不膩 - 玩咖Playing - 自由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