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殺人最多的熱兵器:馬克沁機槍的故事

馬克沁機槍:世界上第一種能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
2016-08-12 由 莫三小給 發表于軍事
馬克沁機槍是1884年由英國爵士馬克沁發明的第一種全自動式的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
馬克沁機槍的主要特點有:彈鏈供彈、水冷槍管、利用火藥氣體的後坐力,不需要額外力量便能實現全自動發射過程。
馬克沁重機槍是水冷式機槍,只要冷卻水筒中有水,槍管的溫度就不會超過100℃。冷卻水要在射擊前裝滿,作戰時隨時要往冷卻水筒中加水。
圖為早期設計的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結構複雜,採用水冷槍管較為笨重,帆布彈帶受潮後可靠性變差,但在近代戰爭中曾被普遍使用。
馬克沁機槍改進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中得到應用。在索姆河戰鬥中,德軍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軍,成為一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鬥。
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中,俄軍裝備有大量的馬克沁機槍。
在中國,馬克沁機槍被仿製生產,被稱為民24式重機槍,在歷次會戰中都有不俗表現。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3l5kq3.html


馬克沁M1910重機槍(Пулемёт Максима на станке Соколова)又名PM M1910馬克沁,是海勒姆·馬克沁開發的馬克沁機槍之衍生型,發射7.62×54毫米R彈藥,配有輪式射架。
馬克沁M1910於1910年起正式裝備俄羅斯帝國軍隊,是一戰俄羅斯帝國陸軍及二戰中的蘇聯紅軍的武器之一,亦有名為PV-1的空用型及海軍衍生型。蘇軍於1943年以SG-43中型機槍取代。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得到1,300挺。馬克沁M1910重機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ryXRBf
馬克沁機槍 - Google 搜尋 - https://goo.gl/LJrQ6d
-------------------------


馬克沁機槍(Maxim gun)是1884年由英國爵士馬克沁發明的第一種全自動式的機槍,發射7.7 x 56mmR(.303 British)子彈。
開始發展(1883年—1884年)
馬克沁在射擊步槍時肩膀所受到的後坐力衝擊而獲得靈感,從而開始研究以後坐力來讓自己將子彈上膛的自動槍械。 首次關於馬克沁機槍的發展由海勒姆·馬克沁在1883年6月至7月註冊其專利[1]。原型槍於1884年10月招待客人時首次展示,馬克沁在展示後於1885年成立了馬克沁公司銷售它的創作,公司成立的資本由英國鋼鐵鉅子愛德華·維克斯的兒子艾爾伯特·維克斯金援,公司董事長同樣由維克斯擔任,目前公司的藍色牌匾仍在倫敦的哈頓花園懸掛。
馬克沁公司隨後與市場競爭對手,瑞典製造諾典飛爾德速射炮的廠商成立馬克沁諾典飛爾德械彈公司,這間公司最終仍被維克斯的母企業維克斯公司給收購,維克斯再以馬克沁的設計改良出維克斯機槍銷售給其它消費者。
實戰(1884年—1918)
馬克沁機槍公布後一時間各國並未接受這種新武器,但是一些探險家為了其考量開始購入這種新武器作為防衛之用,比較有名的案例是由亨利·莫頓·史丹利爵士於1886-1889年間率領的艾敏帕夏援救探險隊;但原先的採購用意並非為了作戰用途,僅是作為宣傳居多,但機槍在任務過程中曾多次使用,尤其從中非撤退過程期間較為頻繁。盧吉當時攜帶了部分原型槍回到烏干達,對於在當地建立據點具有正面助益;第一個採用馬克沁的軍方單位為1889年新加坡志願軍的採購,隨後這款武器才逐漸在英軍內開始配發。第一批馬克沁機槍是在1888年10月由英國陸軍司令嘉內德爵士促成採購,該批訂單計120挺,使用子彈與馬提尼-亨利步槍共通之 .577/450彈藥。
馬克沁真正開始成名的時間為1893年–1894年,馬克沁機槍在羅得西亞的第一次馬塔貝勒戰爭中英軍以50人的軍隊操作四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祖魯人的進攻,在開闊地形機槍火網足以瓦解步兵衝鋒的意志,致使敵方無法瓦解數量居劣的英軍,讓英軍在海外殖民時有著可靠的火力後盾;馬克沁的強大威力讓馬克沁爵士成名,英國詩人兼愛國主義者海萊爾·貝洛克曾說:
“    不管發生了什麼, 我們已經有了馬克沁機槍, 而他們沒有。(Whatever happens, we have got
1898年的恩圖曼戰役,英軍也以機槍的優勢造成大量蘇丹騎兵的慘重傷亡。
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俄羅斯帝國陸軍配備的馬克沁機槍只有1899年採購的58挺,在戰敗前增購了450挺,雖然數量不大,但是在防衛旅順的作戰中配合由鐵絲網與壕溝精心設計的陣地,成為日本陸軍的屠殺絞肉機;日軍雖然在1895年曾採購少量馬克沁機槍,但是在權衡步兵攜帶能力後轉向採購法國研發的哈齊開斯機槍,且數量也乏善可陳,該戰役傷亡中有近半是由於馬克沁機槍造成;早期馬克沁機槍較明確的問題是火藥硝煙讓槍枝布置地點極易遭到察覺,但是在馬克沁的血親,化學家哈德遜·馬克沁開發出配合馬克沁機槍的無煙火藥後,馬克沁機槍的戰術價值得到飛躍性的改善,改進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中得到應用。
設計
2010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試射老式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的主要特點有:
彈鏈供彈
水冷槍管
利用火藥氣體的後坐力,不需要額外力量便能實現全自動發射過程(包括開鎖、退殼、送彈、閉鎖和再次擊發)
利用肘狀機構馬克沁機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KDroY

-------------------

1884年,馬克沁的機槍正式對外發表,雖然當時有許多固執的軍事家認為馬克沁機槍只是個浪費彈藥的代名詞,但批評是掩蓋不住此等偉的發明的
馬可沁是我所見過史上最為矛盾的傢伙,他發明過三樣完全不相干的東西:一個是救人的自動滅火器、一個是殺人的馬克沁機槍,而另外一個,卻是帶給孩童歡笑的遊樂園。
而他會發明機槍,卻是因為他到森林打獵時,發現槍枝是打一發填一發,完全不方便。而且他的槍法糟透了,緩慢的「打一填一」,更讓獵物得以大喇喇逃走……
1884年,馬克沁的機槍正式對外發表,雖然當時有許多固執的軍事家認為馬克沁機槍只是個浪費彈藥的代名詞,但批評是掩蓋不住此等偉的發明的。
最近看了幾部一戰電影,有個幾個老套劇情總是出現:
毒氣突然跑出來,熏死一些雜魚角色,然後大家開始對手帕灑尿,做個簡略的防毒面具。
馬克沁機槍過熱運作不了,長官帶頭喊灑尿,大家又脫下褲襠對準水冷孔灑尿。
一群人對著一塊馬克沁陣地發起如同日軍般的自殺衝鋒。
說到底,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有名也最具有特色的大概就是毒氣跟馬克沁了,今天來聊聊馬克沁機槍的歷史。啥?你說為啥不聊毒氣?小編我化學從來沒及格過,算了吧。
馬克沁機槍是由馬克沁爵士所製造的(我在講幹話),馬可沁這個人是我所見過史上最為矛盾的傢伙,他發明過三樣完全不相干的東西:一個是救人的自動滅火器、一個是殺人的馬克沁機槍,而另外一個卻是⋯⋯帶給孩童歡笑的遊樂園。挖賽,這三個發明完全找不出共通點,可見馬克沁爵士擁有非常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開玩笑,別打我)。小編的屁話講完了,現在來說說正題了。
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Hiram Stevens Maxim)是個美國人,是個成功的商人,他創立了個大公司,專門賣照明燈以及滅火器,在那時代這兩樣物品才剛被發明,人們對它們的需求未達到飽和,所以馬克沁靠著它們獲得了大筆大筆的錢財。可惜好景不常,愛迪生(Thomas Edison)出來攪局了。相信大家現在對於愛迪生的美好印象都已經徹底改觀了,如果沒有,我想再說一遍:「他只是個專利蟑螂(Patent Troll)。」
Maxim_portrait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
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
在美國1880年市政照明投標中,愛迪生想盡一切辦法排擠掉了馬克沁這個強力競爭對手,並逼迫他賣掉公司,離開美國。馬克沁眼看著自己的公司招牌遭到拆除,自己卻沒辦法做任何彌補,唉呀⋯⋯真是悽慘。
落魄的他因此想來個「藉酒消愁愁更愁」,跟一位朋友跑到了酒吧買醉,在灌了幾瓶威士忌後,他的朋友突然發起酒瘋,胡言說:「把你的化學和電學扔到一邊吧,如果你想發大財就發明一種可以讓歐洲人更容易自相殘殺的武器!」這句話讓馬克沁立即酒醒,「你真是個天才!」誰都沒想到一個醉酒之人居然會啟發一個人的一生,歡欣鼓舞的馬克沁跑回了家中,閉門不出,開始研究高效的殺人武器。
但是馬可沁完全沒有軍事底子,不知要怎麼樣才能發明出讓人驚嘆的好武器。
他左思右想,琢磨來琢磨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他放下手邊任務,跑去森林呼吸新鮮空氣去了。喔對了,馬克沁是個美國人,當然,他也可以合法擁有槍隻,他有一把單管獵槍,無聊時就會戴上它,這次跑去森林也順便帶著,用來獵鹿獵兔。只不過當時的槍枝皆為打一發裝填一發,十分不方便,而馬克沁槍法糟透了,沒法打準槍。而且「打一填一」的緩慢動作使得馬克沁在打失一發後,獵物便可以大剌剌的逃走,他因此抱怨說:「要是我的槍能夠連發就好了。」
此話說完過了幾秒,馬克沁才恍然大悟:「喔喔對耶!要是有把槍能夠連發,一定會受大眾喜愛!我也會發大財了!」因此他開始研發可以連發的槍枝。但是,要連發的話,那一定要有一個動力將子彈給退殼,這樣才可以讓另外一顆子彈進入槍膛,完成連發的動作,但動力要從哪兒找阿?總不能用手拉吧?這樣不就跟格林機槍一樣了嗎?
Gatling_gun
Photo Credit: Decumanus @ CC BY-SA 3.0
格林機槍
馬克沁對此頗為苦惱,直到他有次閒閒沒事,正在回憶自己童年時,順便回憶到了小馬克沁第一次打獵時的丟臉回憶,當時小馬克沁正陪著父親在森林狩獵,小馬克沁看到了一隻小鹿兒,扣下板機發射子彈,鹿後來有沒有打到我不知道,彈獵槍發射時的強大后座力卻將馬克沁的肩膀撞得青一塊紫一塊,引發旁人笑話,同時在他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後座力不就是引發子彈退殼的最好動力嗎!」馬克沁的腦袋突然變出了顆發光的燈泡,隨後開始研發,最終完成了馬克沁機槍的原型,完成後馬克沁用自己的名字給機槍命名,在他發明燈泡以及自動滅火器時都沒有這樣的舉動,可見他對這把槍有多驕傲。
當馬克沁發明完後,自己先行裝子彈,想來個爽快的試射,結果果然爽快,馬克沁機槍將一棵大樹給攔腰打斷了!這就算是發明者也會看傻眼,但低頭一看,馬克沁機槍也因為射速過快而導致槍管融化了⋯⋯所以馬克沁又加裝了一個圓圓的大水壺,用來冷卻槍管。因此馬克沁機槍又有個正統名字: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
Maxim,_Cassier_and_Smith_with_Machine_Gu
Photo Credit: The London Stereoscopic and Photographic Co. @ public domain
馬克沁展示他的機槍
1884年,馬克沁的機槍正式對外發表,雖然當時有許多固執的軍事家認為馬克沁機槍只是個浪費彈藥的代名詞,但批評是掩蓋不住此等偉的發明的。七年過後,英國軍隊先是裝備了一批馬克沁,在打非洲土著的戰績上非常耀眼,引起各個國家也眼紅,也跟著換裝,從此揭開了馬克沁機槍裝備世界各國軍隊的序幕。
後來小編也不必多說了吧!在一戰二戰的荼毒後,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成為了史上殺人數量最多的熱兵器,至今仍無法打破。說個題外話:就連腐敗老舊的大清帝國也於1888年便開始換裝,當初李鴻章為了看馬克沁一面還特地遠赴歐洲,而馬克沁也給大清公使們表演了他的拿手絕技,攔腰射斷大樹,這次槍管沒有融化拉。表演也驚得李鴻章連聲道:「太快了!太快了!」而聽到價錢時卻說:「太貴了⋯⋯太貴了⋯⋯」


致命的長生不老藥:火藥
2017年07月21日00:05
九世紀中旬的中國煉丹師,在試圖煉出長生不老藥的途中,意外的創造出火藥。 他們也發現這易燃的黑粉跟長生不老藥差了十萬八千里 -- 很快的火藥就被裝在炸彈中來對抗蒙古人,後來發生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雖然帶來了美麗的煙火,艾瑞克‧羅沙杜描述了火藥如何同時也帶來災害。(Translator: Elaine Cheng, Reviewer: Geoffrey Chen)
TED-Ed【英文版】致命的長生不老藥:火藥
中國煉丹師在試圖煉出長生不老藥的途中,意外的創造出火藥。


 

他把「火柴頭放到螺絲上」時友人都很好奇在幹嘛,接著當他一把螺絲丟到地上全部人都被嚇跑了! - boMb01 - http://goo.gl/0DqaOm

--------------------------------------

冷兵器與火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vd2L92
火繩槍,稱之為“鳥銃”/1626年紅夷炮號稱將軍炮/1643年《火攻挈要》又名《則克錄》/1689 年武成永固大將軍炮/佛朗機-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b5Vwj
福船-中國古代優秀船型,亦稱「大福船」。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以行駛於南洋和遠海著稱。明代一種巨型戰船/鄭和寶船即是福船/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更是充分利用福船的遠航性能,將之發展成為商戰兩用船/《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TFTZee
百煉鋼刀/百煉清鋼刀/唐刀的始祖為漢刀(又稱環首刀),漢刀多為單手刀,刀柄較短/“百煉”外,古代還有“五十煉”、“三十煉”、“七十二煉”、“九煉”之說/中國制作的鐵制環首刀,刀身镌有“百煉清剛,上應星宿,下辟不祥”等金錯銘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FPaAeH
鄭和寶船/鄭和的艦隊在1405年時已經能稱霸世界/1424年朱高熾為朱棣的長子,於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接帝位,接位後即下旨「罷西洋寶船」命令停止寶船出使西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7BxzxK

 

元朝(西元1271年-西元1368年)所使用的手銃。

0814pic16110  124561123_341n  t017f2239b9f1e21b3c  t010dc25fe0e476d0fb

 

手銃,元末明初對火銃的一種分類,因形體較輕,口徑較小,可在其後裝入木柄以手持使用[1],固稱手銃。屬火門式(Touch Hole)火器,可以看作近世的火槍與現今各式槍械的前身。

西歐的手銃,西元1380年。

法國在西元1390年-西元1400年所使用的「手持射石炮」。
中國地區
金屬製的火銃最早在元朝製造,是元軍攻城掠地的利器,現存有元代[2]、明代[3]的銅手銃實物。與元文宗至順三年(西元1332年)架上發射的盞口銃

明朝將火銃大量裝備軍隊,《明史·兵志》中記載的銃有:手把銅鐵銃、無敵手銃、千里銃等十幾種。其一為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製銅手銃,又名「長銃筒」,此物在《明會典·軍器軍裝》裡稱「手把銅銃」,是現存明代最早的火銃之一。其二為永樂手銃,有永樂七年型和永樂十二年型,造工精細,是明朝神機營的強力配備。 明代初期的手銃因多採用霰彈與銃箭的關係,在推進藥與彈丸間會放置木馬子。而發表於《科學月刊·2004年2月號》的文章指出,鄭和下西洋時艦隊上配有大量手銃與碗口銃。

握把
共三型[4],分別是:

槍棒型:
凸型:
拐子型:握把成「卜」字型。
發射過程
以藥匙將火藥填入藥室→將壇木馬子放入→以木槌將木馬子舂實→將多顆鉛子放入→再次舂實鉛子→打開火門→將火捻放入火門並倒上少許火藥→以肩窩夾住銃架與將銃架尾端抵住地面→發射

變體
神鎗:平交趾後所習得的火器,並設神機營配置此種武器。[5]
為了彌補裝填速度的不足,在明代時更加設計了三眼火銃與多眼火銃。

三眼銃:為將三根銃管相疊成品字狀,射擊時是一起發射的。
十眼銃:一跟長型銃管由前至後塞入十份彈藥,由前至後也有十眼火門。
多眼銃:如迅雷銃、五雷神機等的五管轉膛銃,五條銃管可連續發射。而迅雷銃和五雷神機在明末出現,使用鳥銃的槍管,故其實應歸為鳥銃的變體。
韓國地區
在朝鮮歷史上出現過的斷面為八角形的火銃(1591年)。八角形斷面的設計,估計了在銃身加長的情況下保護銃身不受到衝擊力的破壞。

中東地區
雖然在中東出現過且稱為馬達法(madfa)的手銃沒有實物留存,但在文獻紀錄《Schems Eddin Mohamened》中有記載,此書由俄國彼得大帝於西元1703年取得,目前收藏於聖彼得堡的圖書館,而該文獻至少是西元1300年時記載的。

歐洲地區
在歐洲出現過同樣的武器,稱作手持加農砲或手炮(英語:Hand cannon),有些人認為是跟蒙古人西征時傳過去的。最早的手銃為14世紀之坦能堡手銃,手炮在後來城堡攻防戰裝上鉤爪的防禦用版本稱為鉤爪手銃(德語:Hakenbüchsen),十五世紀中葉出現了置換長柄握把成掛肩托架而演變成的掛肩手銃,而在十五世紀末時掛肩手銃又進一步裝上火繩扳機成為火繩槍。而鉤爪手銃、掛肩手銃與火繩槍都稱為「Hakenbüchsen」。

File:HandBombardWesternEurope1380.jpgFile:Yuan chinese gun.jpgFile:HandBombardWesternEurope1390-1400.jpg

--------------------------------------------

火銃_360百科 - http://goo.gl/aP3LZv

手銃_百度百科 - http://goo.gl/HKSE24

火銃是元朝創製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由南宋的火槍演變而來,用銅鐵為管,以銅為多。銃身由裝填彈丸的前膛、裝填火藥的藥室、安插尾柄的尾銎小老師組成,藥室有火捻通出,點著火捻後將彈丸射出。元火銃大小不同,大者為炮,安於架上發射。小者為手銃,由士兵手射。它們是火器研製者自發運用射擊原理製成的第一代金屬槍炮。文獻記載甚少,出士實物較多。有:黑龍江省阿城縣半拉城子出土的「阿城銃」;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制於公元 1332 年的「至順三年」盞口銃;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制於 1351 年的「至正辛卯」手銃;浙江省餘杭市博物館收藏的由張士誠政權制於 1356 年的「天祐丙申」手銃。元火銃比宋朝的火槍堅固耐用,裝填方便,射速快,威力大,成為元軍作戰的利器。元火銃的創製成功,為明朝洪武火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元代創制的手銃  最近幾十年來,文物考古部門蒐集到好幾件出土和傳世的元代手銃,它們大多製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而製於元代至正辛卯年(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的手銃,則是元代手銃的代表性製品。由於元手銃比突火槍具有較多的優點,因而被元軍和元末農民起義軍廣泛應用。元至正十四年,元廷派淮東宣 ​​慰使納速剌丁率部進攻張士誠的反元軍隊。作戰中,其部曾“發火筩(即銃)火鏃”,射殺張士誠部下許多人。至正二十四年,元朝上都留守兼開平府尹達禮麻識理,曾指揮一支“火銃十五相聯”的部隊,進行內戰。至正二十六年十月,朱元璋的部將徐達在進攻平江時,曾在城外架設火銃,攻擊城內的張士誠部。  (2)明洪武手銃  明洪武手銃是洪武年間製造的手銃,是朱元璋部隊在元末農民起義戰爭中所用手銃的後繼製品,明王朝建立後得到迅速的發展,成為明初作戰和加強城寨營壘守備的重要兵器。最近幾十年,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部門,收藏了幾十件出土的洪武手銃實物。同元手銃相比,洪武手銃製造工藝精細、表面光滑、管壁厚薄均勻、外形美觀,口徑為20—22厘米、誤差不超過二毫米;長度40—44厘米,誤差小於四厘米。  洪武手銃的表面大多刻有銘文,其內容大致包括手銃的製造單位、製造地點、監造官的職銜,設計和製造手銃的軍匠、民匠、教匠、教師的姓名,習學軍匠、習學軍人的姓名,還有手銃的重量和製造年月等。如1971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託縣出土的一件手銃上,就刻有“鳳陽行府監造官鎮撫孫英教匠謝阿佛軍匠華孝順三斤半洪武十年月日造”等字。這些內容基本上反映了當時製造手銃的組織機構、主要成員等有關情況。  洪武手銃的大量製造,為明軍在作戰中的使用創造了條件。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雲南麓川宣慰使思倫法,率部30萬襲擾定邊。明廷立即派西平侯沐英前往平定。沐英接受命令後,親自選拔精銳騎兵三萬,晝夜兼程15天,趕到前線。沐英先派300名輕騎兵前往挑戰。沐英在旁觀戰,只見思倫法所部以像兵為前陣,步騎隨後作戰。沐英認為這種陣法落後,不便於機動作戰。於是沐英傳令軍中,到明天再戰時,將火銃兵、神機箭兵分為三行,平行排列於陣前的中間部位。只要對方象兵出戰,第一行的士兵就一起發射火銃與神機箭;如果對方不退,第二行的火銃與神機箭便一起發射;如果對方還沒有退,那麼第三行的火銃與神機箭便一起發射。第二天,明軍便按沐英的部署列陣待戰。作戰開始後,思倫法所部果然騎群象衝突而來。明軍陣中第一列火銃與神機箭兵一起猛射象兵。射畢後,即從軍陣的兩側退到後隊裝填彈、箭,準備再射。與此同時,明軍第二列火銃與神機箭一起上前繼續齊射。如此再三。思倫法的象兵大多被銃彈與火箭射中,大象驚恐,紛紛轉頭奔走,全隊潰亂。明軍乘勢追擊,將思倫法的營柵搗毀,取得了勝利。這一戰,明軍創造了在野戰中使用多排火銃齊射敵軍的戰術。這種戰術一直沿襲到19世紀中葉擊針槍創造和使用之前。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這種戰術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拿破崙在戰爭時創造的。歷史證明,這不過是一種誤傳。  (3)明永樂手銃  永樂朝廷為了進行戰爭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大力發展手銃製造事業,使手銃得到長足的發展。從出土實物看,永樂手銃比洪武手銃又有許多改進。首先,造銃工藝更為精細,口徑為14—15毫米,誤差不超過一毫米;長度為35—36厘米,誤差小於一厘米;銃身小巧靈便,士兵容易攜帶。其次,構造更為合理,銃壁前薄後厚,在外形上前細後粗,這是因為火藥在藥室內燃燒後,銃管後部靠近藥室,所受的膛壓大,所以銃壁要厚些;銃管前部離藥室較遠,所受的膛壓小,所以銃壁可以薄一些。其三,在火銃的火門外增加了一個活動蓋,用時可以打開,不用時可以關閉,以保持藥室中的火藥處於潔淨、乾燥的待發狀態。其四,增配了一個定量的裝藥匙,使每次裝填的火藥量相等,保證彈丸射出後的威力和發射時的安全。  永樂年以後至嘉靖年以前的手銃,都按規格製造和刻製銘文。在已經出土的永樂型手銃中,都用一個漢字為首進行編號,現在已經發現有以天、勝、英、奇、功、神、電等字為首進行編號的手銃,它們都由兵仗局和軍器局製造。若把已經出土的各種編號最大的手銃數加在一起,可以估算出當時至少已經製成手銃178400支,成為明軍主要的武器之一。  據文獻記載,除上述手銃外,還有單兵使用的其他一些手銃,如無敵手銃、快槍、連子銃、一窩蜂等,它們各有特色,成為明軍的輔助裝備。  由於永樂手銃數量增加、質量明顯提高,所以在作戰中的使用也更加普遍,火銃與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七月,永樂皇帝因為安南當局陰謀殺害明朝的使臣,遂決定用兵交趾。十月,新城侯張輔、西平侯沐英等統率步騎兵、舟師,以及神機將軍程寬、朱貴所部的神機槍砲兵出師交趾。十二月,明軍進攻多邦城,交趾兵身背大盾,騎著大像出戰。張輔即令神機將軍羅文等,率領神機槍砲兵從側翼猛射,大像多中銃箭,驚恐吼叫,向後奔逃,交趾兵大敗。明軍奪取了多邦城。這是明軍創造的以神機槍砲兵奪取堅城的著名戰例。  自從神機營在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底至永樂八年初創建之後,便成為隨同皇帝出征的戰略機動部隊。永樂十二年,朱棣率領50萬明軍進行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神機營作為主力部隊隨同出征。六月初七日,明軍進抵忽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南),同襲擾明朝邊地的蒙古貴族勢力馬哈木所部作戰。馬哈木率部眾3萬抵抗。朱棣命寧陽侯陳懋等率部攻其右,豐城侯李彬率部攻其左,安遠侯柳升率神機營攻其中。作戰開始後,柳升即以神機槍砲齊射馬哈木部的中路,斃殺其騎兵數百。馬哈木部混亂潰退,陣線被突破。柳昇在中路取勝後,又以神機槍砲齊射馬部左右兩翼。朱棣也乘勢指揮明軍步騎兵追殲逃敵。馬哈木部連夜向北逃竄。此戰是明軍在沙漠戰中,以神機槍砲戰勝蒙古騎兵的著名戰例。  火銃在守城戰中擊退攻城之敵的著名戰例,當數明朝兵部尚書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蒙古瓦刺貴族也先率部南掠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東南),明英宗朱祁鎮所率領的50萬明軍被殲,隨行大臣50餘人遇難,朱祁鎮本人被俘,也先乘勢進攻北京。九月二十一日,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奉命保衛北京,京師總兵石亨協助指揮。于謙接受命令後,即嚴令諸將備戰,加固城防,在北京城的九門及要地架設火銃,神機各營也待命參戰。十月上旬,也先率12萬大軍分東西兩路進逼北京。于謙命令守城明軍22萬人全部開出九門外待敵,並同石亨重點守禦德勝門。十一日,也先攻西直 ​​門受挫後轉攻德勝門。于謙早已指揮神機營埋伏在德勝門外的村落之間,並以小股精騎挑戰,引誘敵軍至設伏地域。剎那間,神機營都督範廣指揮部下突起猛射,敵軍騎兵死傷萬餘人,其餘九萬人也四散潰逃,也先之弟孛羅及其平章卯那孩被槍砲彈射死。與此同時,明軍在西直門、彰儀門及城外街巷,也都用神機槍砲射敵。也先因傷亡慘重,不敢再戰,於十五日夜晚倉皇撤軍而去。于謙指揮明軍乘勢追擊,將其逐出塞外。這次守城戰所用火銃之多,新的守城戰術之熟練,是明代前期各次守城戰所無法比擬的。至今人們仍在當年居庸關外的戰場上,經常發現明軍使用的火銃。  (4)多管和多發手銃  為了提高火銃的射擊速度和射彈量,明朝自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起,還創制了多管和多發手銃,它們自二管至36管不等,可連射或齊射二發至上百發彈丸,是明代後期手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它們的構造形式有四種。其一是用各支單管手銃互相平行繞軸加固而成,共用一根手柄,每銃各有火門,點火後可連射或齊射,這類手銃的製品最多。其中有二管的夾把銃、飛天神火毒龍槍,三管的三眼銃,四管的四眼銃,五管的五排槍,七管的七星銃,十管的子母百彈銃等。其二是由兩支單銃背向安置於一根長柄的兩頭,銃口向外,射畢一頭再射另一頭。其三是在一支較長的銃管上,分 ​​段開出火門和裝填火藥,作戰時自前至後,依次發射;如十眼銃就是在一支五尺長的銃管上,以中間一尺實體為分界線,其餘兩端各長二尺為銃管,每端平分五節,每節長四寸,內裝火藥與彈丸,作戰時先依次射畢一端的五發彈丸,爾後再發射另一端的五發彈丸。其四是將多支單銃安於一個車輪式轉盤上,進行轉動式發射的多管銃;如車輪炮就是將36支單銃,附著在一個車輪式圓盤的18根輻條上,進行轉動式發射的多管銃。有的多管銃還可以一銃多用,如夾把銃在彈丸射出後,可用槍鋒刺敵;三眼銃的彈丸射畢後,可將三支銃管作銃頭擊敵。  明代前期的手銃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多管和多發銃也屢有創制,但是由於點火方式落後,射擊費時,發展受到限制,因而在歐洲的火繩槍傳入以後,便退居次要地位。

---------------------------------------------

124561123_341n124561123_351n124561123_361n124561123_371n124561123_381n124561123_391n124561123_401n124561123_411n124561123_421n124561123_431n  

人類歷史上11大名槍:中國手銃列為第一
2013年04月10日 09:09:09 美媒評人類歷史上11大名槍:中國手銃列為第一 - 新華讀書 - 新華網 - http://goo.gl/D0T3Jr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槍支始終是人類最倚重的武器之一。多少個世紀以來,槍支發展史上涌現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之作,但它們背後的故事不一定被所有人熟悉。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美國《大眾機械》雜志按時間順序評選出的11大名槍吧。

  手銃(13世紀)

  早在公元10世紀,中國就發明了火藥武器,名曰“火槍”、“火龍”。首批用火藥發射射彈的火器,嚴格意義上誕生于13世紀,其中之一就是手銃。它在使用時需要兩人配合:一人持槍,一人觸動機關。手銃射程短、精度低,但開火時産生的煙、火及巨響還是頗具威懾力

------------------------------------------

01569_a

----------------------------------

0b7b02087bf40ad109204a48562c11dfa8ecce5191529822720e0cf3e16778180d46f21fbf09aa4400e93901213fb80ebe90ec7c37d12f2eb83894dc50da81cb39dbb6fd7113678d0824ab18962b37d49c16fdfaaf51f3de634d35cf95eef01f3b29799a42a98226cffc1e17702db9d24d90f603728de947  

1548年,明軍在與葡萄牙的一次戰鬥中,俘獲製造火繩槍的日本人及槍支若干,學習之並改進之,於1558年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隻,稱為“鳥嘴銃”,即鳥銃。明代後期,鳥銃成為明軍的主要裝備

鳥銃-新式步槍
明朝火銃的發展有一個明顯的轉折點—“鳥銃”。可以粗略地說,“鳥銃”出現之前的火器都是“原裝國產型”,而“鳥銃”及其衍生出來的火器是“仿製改進型”。而這個“被仿製者”——說出來各位軍友不要生氣——就是小日本。其時的日本還處於“ 戰國時期 ”,時間是1543年,一條由廈門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被颱風吹得迷失了方向,來到了日本的種子島,不知道為什麼種子島的主人(名字忘記了)就花大價錢向葡萄牙人購買了兩把“ 火繩槍 '(日本稱為”鐵炮“),仿製並且失敗了。一年以後,再次從葡萄牙那裡學習”鐵炮”製作技術,成功製造出了日本所謂“國產第一號”的鐵炮,從此,鐵炮傳遍日本的每一個角落。中國的火銃雖然多,但性能並不是很高(有缺點,要承認)。時間是1548年,明軍在與葡萄牙的一次戰鬥中,俘獲製造火繩槍的日本人及槍支若干,學習之並改進之,於1558年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隻,稱為“鳥嘴銃”,即鳥銃。明代後期,鳥銃成為明軍的主要裝備
迅雷銃-多管轉膛砲
這個東西可不簡單啊,已經有了後來馬克沁機關槍的雛形了啊!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趙士楨發明,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當時的歐洲火槍手,單兵作戰的裝備是12個裝好火藥小筒,也就是說,每次作戰,士兵能打出12發子彈就已經很滿足了。再看看我們的“轉膛砲”,一下就18發,而且發射間隔比火槍短,發射完之後還可以當長槍使用,我不得不佩服明朝工程人員的智慧啊!

----------------

鳥銃,又稱鳥嘴銃,是明清時期 ​​對火繩槍的稱呼。明嘉靖時傳 ​​入中國,與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開始可以雙手同時持握而發射。

鳥銃與火銃不同,鳥銃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鳥銃扳機,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托,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據《大明會典·火器》記載,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了第一批鳥銃1萬支,裝備明軍使用。   
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   
完整的銃管製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   
經過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製和改制,火繩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明軍裝備的主要單兵射擊武器。萬曆年間,火繩槍的研製又有許多進展。當時的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就曾仿製成攻嚕密銃(土耳其火繩槍),先後研製成各有特色的火繩槍10多種,其他火器及戰車10多種,並以多種文體撰寫《神器譜》等研製火器的論著多部。
鳥銃- 歷史
鳥銃是歐洲發明的,明嘉靖年間經日本傳到中國。據《籌海圖編》記載,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收復日人、葡人佔據的雙嶼(今浙江省鄞縣東南海中),獲鳥銃及善製鳥銃者,明廷遂命仿製。約在同時,又有魯嘧國

土耳其火繩槍

(土耳其)鳥銃傳入中國。最初仿製的鳥銃為前裝、 滑膛、火繩槍機。口徑約為9~13毫米,槍管長1~1.5米,全槍長1.3~2米,槍重2~4千克,彈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每名鳥銃手配備藥罐1個,鉛彈300發。每發射一次,要經過裝發射藥、用搠杖搗實藥、裝鉛子、搗實鉛子、開火門、下點火藥、閉火門等一系列繁雜的動作,發射速度較慢。作戰時多成五排橫隊,輪流裝填和舉放,以保持火力不中斷。由於前裝彈藥的限制,發射時一般取立姿和跪姿。鳥銃傳入後,中國許多火器專家即潛心研製,以求革新。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趙士楨搜尋到“魯迷鳥銃”,遂加以改進,把槍機置於槍託內,“撥之則前,火燃自回”,簡化了發射動作。他為了提高鳥銃的射速,還參酌佛郎機銃製成裝有子銃的“掣電銃”,參酌三眼銃製成有5支槍管的“迅雷銃”,可輪流發射。明崇禎八年(1635),畢懋康著《軍器圖說》,載有“自生火銃”,改火繩槍機為燧發槍機,提高了鳥銃點火機構的防風雨能力。清康熙年間,戴梓製成“連珠銃”,可交替扣動兩個扳機,連續發射28發彈丸,提高了鳥銃的射速。

大鳥銃(抬槍
康熙以後,鳥槍種類漸多,乾隆時官修的《清文獻通考》中列舉了17種裝備軍隊的鳥槍。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許多清朝鳥槍,多數仍為火繩槍,少數為燧發槍,燧發槍的槍機已有撞擊式、輪式、彈簧式等多種形式。其中有一桿康熙時期的“御製自來火二號槍”,全長1.35米,槍筒長0.90米,口徑11毫米,鑄鐵槍筒,燧發槍機,有鎏金圖飾。

鳥銃_互動百科 - http://goo.gl/W7JuAx

鳥銃_百度百科 - http://goo.gl/dUZKFl

----------------------------------------------

火繩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puqQ2

File:ArquebusClipAndColor.jpg

File:PS8004046.jpgFile:Bronze barreled Japanese matchlock pistol.jpgFile:Istanbul.Topkapi074.jpgFile:ChineseSoldierByWilliamAlexander1793.JPGFile:迅雷銃士.jpg

火繩槍,可以用來表示一切以火繩點火裝置(英:Match lock)來擊發的早期火器,也就是部分種類的Arquebus、Musket、鳥銃。現代所稱的火繩槍也可約略表示是於西元十六世紀出現,是一種使用火繩點燃推進用火藥來擊發彈丸的滑膛槍。

明水師在1521年西草灣之戰之後繳獲了火繩槍。而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用來對付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1543年傳入日本(見鐵炮的傳入),對日本的統一與侵朝戰爭產生重要影響(參見南蠻貿易)。

曾搭配火繩擊發裝置的槍械種類

在伊斯坦堡展示的火繩槍。
「Hakenbüchse」、「Arquebus」與「Harquebus」
英語的Arquebus與Harquebus源自於德語「Hakenbüchse」,其字義為加上「鉤」(德語:haken)的手銃-鉤爪火銃,加上鉤是為了勾住城牆以減緩後作力的衝擊,屬火門式火器,開火時並不會使用到火繩。到了十五世紀時將鉤子取下而加上掛肩托架的掛肩火銃。十五世紀末期將掛肩火銃加上火繩而成為了火繩槍,雖然經過這麼多演變但Hakenbüchse這個名稱卻一直延用下去。而Harquebus的來源是因法國人把手銃稱為筒狀的弓「arquebuse」(弓的法語是arque),英國人把法語的弓與的德語的鉤混在一起成為Harquebus。所以英語的Arquebus與Harquebus與德語的Hakenbüchse實為幾種不同構造的火器的共同稱呼,一種是指較古老的「鉤爪火銃」與「掛肩火銃」,另一種是指後來的「火繩槍」。

「Musket」
Musket這種火器一開始出現時口徑有Arquebus的兩倍大,當時Musket與Arquebus皆使用火繩式點火裝置來引燃裝藥,但隨著燧發裝置的發明,Musket的點火裝置也換成了燧發裝置,所以並不能被完全被稱為火繩槍。

鳥銃

馬戛爾尼訪華時隨行畫師描繪的清朝鳥槍兵。
火繩槍傳入中國是在中國明代,相對於明朝人原先使用的手銃而言,這種新傳入的火器的彈道準確度高到能打中天空中的飛鳥,所以以鳥銃來稱呼這種火器。因此之後傳入中國的簧輪槍與燧發槍也被中國人連帶稱為鳥銃或鳥槍。

操作

日本的火繩拳銃。
火繩槍在裝填時,先用火藥瓶往槍口倒入推進用的火藥,再將用紙或布包著的彈丸從槍口塞入(紙或布是為了傾斜時不讓彈丸從槍口掉出),並用長條細棒將彈丸推入,接下來把導火用火藥倒在槍機中的火皿上,並且把火蓋蓋上(火蓋的用途是避免走火),當要進行射擊時,把火蓋掀開,瞄準後扣下扳機火繩會敲上火皿而將導火藥引爆,導火藥的爆炸會立即引爆推進藥而將彈丸射出。而一些大型的火繩槍因為本身重量的關係會事先將推進用火藥先裝成火藥包,火藥包內的火藥量就是一次射擊的量。

搭配的盔甲
十六世紀後期,歐洲持火槍的輕裝騎兵所穿的盔甲稱為火繩槍甲裝,一般包括附有胸甲的皮革上衣、肩甲及簡盔,例如帶面甲的頭盔、輕型契斯卡格盔或鐵面罩,左手另有長度到手肘的護手。[1]

火繩槍的衝擊與影響
除了重新裝填很慢外,火繩槍最大的安全問題就在於那兩個晃晃蕩蕩的火繩頭。由於火繩槍兵身上到處是火藥袋,這兩個繩頭總是讓人提心吊膽;英國著名的約翰‧史密斯船長就曾經發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個火藥袋,造成嚴重燒傷。所以在前面的裝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將火繩取下並持穩在左手指間。

火繩的缺點是:

不耐天候,風吹雨打容易熄滅。
不安全。
仍然需要最初引燃的動作(通常用火堆,或者行列中攜帶的特殊火種罐)。
風向不對時,煙味會暴露位置。
夜間時火頭很容易暴露位置。
需要時時調整長度(火繩燃燒速度每小時約30公分)。
雖然有這些缺點,由於火繩槍機件簡單、容易製造,在很多地區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1700年前後才被燧石槍取代,日本則使用到幕末。基本上,火繩槍和手銃一樣,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雖然發射時有心理震攝的效果,整體殺傷力還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樣地經濟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繩槍的生產成本較低,訓練所需時間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運用。

由於火繩槍手可以被大量地訓練與配置,他們對於中古時期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形成一種挑戰。與十字弓相同隨便一個農夫經過幾周的訓練後就可上陣,而他們的火力雖不及弓箭手,卻對原來佔有戰場優勢的騎士構成相當威脅,因此各封建領主再也不能把他們當成毫無價值的「民軍」(levies)來看待。由於他們在戰場上地位的提昇,相對地也降低了騎士的地位。火光會對射手眼睛造成很大的刺激,所以經常轉過頭再擊發。

輔助工具
因火繩槍後座力大,需要叉架或叉杖的輔助,而俄國使用蛾眉戰斧作為火繩槍兵(Streltsy)的叉杖。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則將槍的重量減輕,並逐漸廢止叉架的使用。

結合與混用

五管旋轉迅雷銃。
嚕密銃:明代由土耳其引進,銃尾(應是指銃托)中內藏刀刃,近戰時可作斬馬刀使用。
掣電銃:明代趙士楨將鳥銃的火藥室改成佛朗機炮的子銃結構,如此可減少填裝火藥的時間。
快鎗:此鎗的鎗柄為鳥銃之銃管,銃管與銃托為可拆卸的結構,敵近時將可銃托拔除並裝上槍尖作一般的長槍使用。
迅雷銃:於明神宗萬歷26年(西元1598年)製造,五條銃管裝成一圈的火繩槍,五條銃管可輪流發射。
五雷神機:記載於《武備誌》,以迅雷銃的技術去製作,同樣是五管旋轉式,除了口徑較迅雷銃粗外幾乎沒有差多少。
三捷神機:管數為三管。
連發銃(Renpatsuju):據說是日本江戶時代身職幕府鐵砲方(Teppo-kata)的井上外記所發明,此銃別名五雷神機與三捷神機。是由《武備志》得到靈感而發明的。
拐子銃:也採用子母銃的設計,但與掣電銃的不同是拐子銃是採用導火線(引線)的方式擊發,而不是使用火繩;且子銃是連續的堆疊塞入銃管,全部用完才再裝填,不是像掣電銃一樣射完一發裝一發。

----------------------

File:將銃圖.pngFile:Napoleonic battle reenactment at Waltham Abbey Royal Gunpowder Mills.jpgFile:Mousquetaires du roi.jpgFile:子母鳥銃.png

鳥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7WNga8File:放迅雷銃圖.pngFile:翼虎銃側面形、正面形.pngFile:奇勝銃側面形、正面形.pngFile:掣電銃全形.pngFile:放掣電銃圖.pngFile:迅雷銃全形.pngFile:震疊銃全形.png

鳥銃手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明朝。趙士楨著的《神器譜》中,紀載鄂圖曼土耳其人(嚕密人)鳥銃手打放嚕密鳥銃的步驟。[1] 戚繼光在薊州練兵時的編制中,車營的佛郎機銃手與鳥銃手佔戰鬥人員數量的62.5%,步營的鳥銃手佔戰鬥人員數量的50%。[2]明代至清初時,鳥銃手與其他遠程武器射手亦會以火器戰車(裝載盾牌的推車)作為遮蔽物。

清廷於康熙30年時在滿蒙八旗中成立火器營,抽調5000多人專門使用鳥銃。雍正5年至雍正10年,清廷先後規定各省綠營鳥銃手佔全數約40%至50%,砲兵約佔10%,此比例至19世紀中期前無太大變化。清初八旗兵以弓箭為主要射擊武器,清中葉鳥銃兵逐漸取代弓兵,19世紀中葉弓箭則完全廢除。[3]
排成三列各別裝銃、進銃、放銃的鳥銃手陣形。
清朝鳥槍手。
日本的鳥銃手
在西元1543年的鐵砲傳入事件,一艘預定從澳門(今澳門特別行政區)開往雙嶼(今浙江省舟山市佛渡島)的走私貿易船,船主是王直,船上乘客包括幾名葡萄牙人,遭遇颱風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南側的種子島。島主種子島時堯以2000兩黃金的價格買了兩把火繩式鳥銃,且讓號稱「種子島鍛冶棟樑」的八板金兵衛清定仿製成為種子島銃,日本人將傳入的鳥銃稱為鐵砲,裝備這種火器的部隊則稱為鐵砲隊。鐵砲對日本當時的戰爭和戰術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歐洲
西班牙的鳥銃手
Tercio陣,外圍為鳥銃手,中間為長柄槍手。
近代西班牙軍隊中的「Tercio」(意思是「三分之一」或「三」,或稱作西班牙方陣(Spanish Square))是一個混合多種步兵的陣式,最多可有三千名長柄槍兵、劍兵與鳥銃兵組成陣式,這種陣式在當時的歐洲幾乎是無敵的,充分的使近距離殺傷用的長柄槍和遠距離殺傷用的鳥銃互補其短。早先在鉤銃手(Arquebusier)組成的「Coronelias」在1525年在帕維亞之戰戰勝了法國並活捉他們的國王後,由鳥銃手(拿的是當時比鉤銃大兩倍的銃)組成的「Tercios」早就堅固地確立它的威信。

鳥銃,又稱鳥槍、鳥嘴銃,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1][2][3]。明嘉靖年間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諸銃器相比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大大提升了精準度和射程。
軼聞
據聞清朝第六位皇帝道光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在這種運動中表現最出色,此外,他也曾經用他的」威烈「(鳥銃的名字)連續幹掉兩個敵人,被他父親嘉慶帝封爲智親王。

名稱來源
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師律》中提到:「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鳥嘴銃,因其點火結構在點火時如鳥嘴啄水。

性能
與中國傳統火銃相比,鳥銃身管較長,口徑較小,發射同於口徑的圓鉛彈,射程較遠,貫穿力較強;增設了準星和照門,變手點發火為槍機發火,槍柄由插在火銃尾銎內的直形木把改為托住銃管的曲形木托,持槍射擊時由兩手後握改為一手前托槍身、一手後握槍柄,可穩定持槍進行瞄準,射擊精度較高。它的基本結構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槍,是近代步槍的雛形。

火繩式鳥銃點火時易受風、雨影響,點燃火繩時還須保留火種,精準度和射程雖有較大提高,但作為槍械的性能仍比較原始,而且射擊過程繁瑣。射擊前準備步驟如下: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再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準備完畢,射手處於待發狀態。射擊時,需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姿或立姿瞄準扣動扳機發射。緊急時也可直接向火門點火不經瞄準地發射。

發展史
鳥銃在明嘉靖年間由葡萄牙人傳入日本再傳入中國。明萬曆26年(1598年)趙士楨著成的《神器譜》中記載了鳥銃傳入中國後,中國原有的諸火器皆失其利,是因為中國原有的銃器需一手持柄一手燃藥因而較難命中目標,而形容鳥銃為:「後有照門,前有照星,機發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釐,命中方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摧堅。」[4]而同期的鳥銃在日本稱為種子島銃,是因為在種子島火器傳入日本的。

趙士楨參考了鳥銃與三眼銃的特色而製出迅雷銃(多管的鳥銃),參考了鳥銃與佛郎機銃的特色製出了掣電銃(後膛定裝彈藥的鳥銃)。[5]天啟元年(1621年)刻印的《武備志》有將各國製的鳥銃相比較,認為嚕蜜鳥銃最遠最毒。崇禎3年(1630年)刻印的《兵錄》記載已有燧發式的鳥銃,也記載子母鳥銃配有插管式的銃刀。 明代晚期,鳥銃開始增至銃叉,可將銃器支地,射擊時增加穩定度。[6]

歐洲的火繩槍在三十年戰爭後被燧發槍替代。中國明末火器專家畢懋康在《軍器圖說》裏介紹其發明的「自生火銃」(燧發鳥銃),清康熙年間製造出了「自來火」(燧發鳥槍),並沒有大規模列裝清軍,清軍的單兵手持火器仍以火繩鳥銃為主。清中期以後戰事漸少,且清廷認為騎射為滿洲根本,並不重視火器的研製。又為維護統治,禁止民間私藏製造使用火器,各省綠營使用的是陳舊劣質的火器,稍具質量的火器皆掌握在八旗兵手裡。[7]鴉片戰爭之前清朝所自製的近50種的鳥銃中,幾乎全屬火繩槍,只有3種是燧發槍,且僅供皇帝御用。[2]

至19世紀中葉,清軍的輕火器主要仍是鳥銃,清道光時後裝撞針鎗傳入中國後,鳥銃即被淘汰。[8]

製造方法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介面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凈,則發藥無阻滯。」雖然在中國火銃的點火技術經過了多次改良,但是傳統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清代改進了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扎,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

類型
手槍:長度小於50公分,無固定槍托的小型火銃,射程短。
短管鳥銃(Musketoon):長度介於50至70公分,為槍管減短的火銃。
多管銃:如明朝的五雷神機(五管轉輪)、迅雷銃(五管轉輪)、震疊銃(上下兩管)、奇勝銃(左右兩管)、翼虎銃(左右三管)[9]。西洋的鴨掌(四管)手槍...等。
後裝銃:如掣電銃、子母鳥銃,擁有稱作子銃的定裝彈藥,由銃管後部裝彈。

File:01 108 Book illustrations of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the clothes and weapons of Russian troops.jpgFile:子母鳥銃.png

鳥銃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niNJSO

---------------------------

火器,現代又稱熱武器或熱兵器,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

由於與不使用火藥的冷兵器相對,火器亦稱作熱兵器。槍和炮有時亦作為火器的同義詞,但火器一詞應用範圍更廣。

演進與運用史
中國
在中國歷史上,於公元9世紀被發明後,有被用於放煙火和戰爭武器的用途。中國發明的槍在12世紀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在13世紀傳入歐洲。( Judith Herbst, The History Of Weapons, Lerner Publications, 2005, page8 )

宋代:
爆裂物被廣泛運用於水戰與守城上,是利用弓弩、拋石機或人力投擲。
宋朝與金朝的騎兵會在槍頭裝設噴火器-為火槍。
出現最原始的管型射擊火器-突火槍(竹製)

多管神機
元代:
將突火槍改為金屬鑄造成為-火銃,因可由金屬鑄造而統一了規格,威力大幅提升。
明代:
出現了使用火藥推進的箭矢-火箭。除了普通的火箭外更有推進藥與爆炸藥分開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
將爆裂物做成了地雷與漂在江河上的水雷,敵軍觸及時會牽動引線將鋼輪轉動以摩擦燧石點火而爆炸。
火銃逐漸分為單兵使用的手銃與重火力的碗口銃。手銃通常是發射霰彈,因而會裝上木馬子,後期的單兵用銃演變出了原始的一排輪發式與轉輪式的構造。碗口銃架設於城牆上或船上,通常會架在一個可旋轉的砲架上,類似天秤的形狀,而兩端各安一座,一端在開火時另一端可以填彈。
由葡萄牙傳入鳥銃(主要是火繩式的扳機,但也有輪簧式與燧發式的扳機)與佛朗機炮。鳥銃在傳入之後演變出多管轉輪的迅雷銃。而佛朗機砲與明朝的大砲不同之處在於佛朗機砲是使用子砲的方式而減少的填彈時間。
在明代時,火器也被稱為神機,其中火箭又被稱為神機箭,這種取名大概是因為「神機」不須像弓弩一樣費力上弦的關係。
天啟年間明朝軍官從葡萄牙人處購得紅夷大炮,為英國製造的早期加農炮,最遠射程可達二十里以上。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後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清代:
明末火器專家畢懋康在其《軍器圖說》(公元1635年刊印)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為自生火銃),清朝康熙時製造出燧發槍,當時稱為自來火。
清初時任用傳教士與火器專家研製各種火砲以攻打南明、平息內亂與沙俄交戰,1631年仿造了紅夷大炮(清朝諱夷,改名為紅衣大炮),並開始大量裝備軍隊。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朝廷製造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此炮曾在雅克薩之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後,清朝當局又製造了威遠將軍炮,此炮在1696年平定葛爾丹的戰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嘉慶朝後火器開始衰微,主要是境內大抵安定少有強敵,而且國政腐敗生產火器偷工減料,加上宋朝以來推廣重文輕武的觀念,人才大都投入科舉考試少有加入軍隊者。儘管過去曾認為清朝統治者由於重視騎射輕視火器,但根據清史稿、地方縣誌和駐藏軍隊的裝備記載,清軍火器普及率實質到了50%。然而清朝時期,中國與歐洲的技術差距是不容忽視的。鴉片戰爭前清軍的戰術和裝備大約是歐洲三十年戰爭以後的水平。如果縱向比較的話,較明朝有進步;如果橫向比較,清朝則遠遠落後於歐洲。

清末因中國鎖國已久而西方國家的大幅進步,中國在戰爭上飽嚐敗績而向西方購買較為先進的各式大小火器。
現代火器
小火器(槍械)
個人可攜帶的為小火器。

槍械:是一種常見的、口徑定義於20公釐以下的小火器,與弓和弩類似的點目標射擊武器。多用於作戰、狩獵和自衛。
榴彈發射器:發射特製榴彈的小火器,是作爲補充火炮效用的輕型面目標射擊武器。
火箭發射器:發射小型火箭彈或是小型導彈的管狀發射器。
輕型無後座力炮:特殊簡易構造的輕型火炮,某些也發射火箭彈爲主的輕型無後座力炮(如RPG-7)也可稱之火箭筒。
重火器(火砲)

1953年M65 280mm加農砲試射的W9型15KT小型核子砲彈
口徑不少於20毫米(0.78英寸,美國為16.7毫米)的身管射擊武器。較小型的身管射擊武器稱為槍械。

火砲:火炮或火砲是利用火藥燃氣壓力等能源拋射彈丸
口徑由小而大:機炮、加農炮(Cannon)、榴彈炮(Howitzer)、加榴炮(CANHOW)、迫擊炮(Mortar)
超遠距離火器
飛彈與火箭:差別在飛彈有導引而火箭沒有導引。
特殊火器
魚雷、水雷、地雷、手榴彈、槍榴彈

--------------------

銅威遠將軍砲

W020150116583215704943  
  時期: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尺寸:通長70厘米、口徑21.2厘米
  1690年制,銅質,火門鑄鐵,為一種大口徑短身管的前裝臼砲,砲身筒粗短,有六圈加強箍,前粗後斂,砲中部置耳,用以支撐、平衡砲體和調整射擊角度。以四輪木質砲車承載,發射鐵彈。砲身後部刻有滿、漢銘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 景山內御制威遠將軍? 總管監造御前一等侍衛海清? 監造官員外郎勒理? 筆怗式巴格? 匠役伊邦政? 李文德。”砲膛分為前膛和藥室兩部分,前膛深37.5厘米,藥室深16厘米,直徑10厘米。此砲殺傷面積大,在康熙平定中國西北部葛爾丹叛亂和清軍多次對敵作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銘文對研究清代軍工製造業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康熙時,無論是火器的製造規模、品種數量,還是火器的性能、製造工藝等方面都達到了高峰。此砲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清銅威遠將軍炮_百度百科 - http://goo.gl/Xu8PWt

-------------------

威遠將軍炮_百度百科 - http://goo.gl/1vznmB

c75c10385343fbf26b74190fb07eca8065388f46  

----------------------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_百度百科 - http://goo.gl/KcR8ia

康熙年間皇帝親征時使用金龍炮,而普通官兵使用什麼炮呢?神威將軍炮就是供普通官兵使用的一種大砲。那時生產方式很落後,因此鑄造出一門大砲便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往往要給炮取一個響亮的名字,有時還要由皇上取名,叫賜名,“神威將軍炮”的名字就是這樣起的
神威將軍炮是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製造的,它的砲身是銅的,長約2.2米,砲管口徑約110毫米,重195公斤,屬於輕型大砲,通常裝在雙輪炮車上使用。當時炮的射程都是用步量,神威將軍炮的射程是500~600步,大約是400~500米,雖然僅相當於現在步槍的射程,但在當時已經很了不起了。它使用的砲彈是鉛殼的,裡面可裝火藥250克,能攻打一些簡陋的城寨
發展
康熙年間由於戰事頻繁,炮造得很多,常有的砲還有“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威嚴將軍炮”,“威遠將軍炮”,“沖天炮”

060828381f30e9242f43285c4f086e061c95f7fc20153231716516178378W020150116583925125142060828381f30e9242f43285c4f086e061c95f7fc (1)  

「神威大將軍」明崇禎皇帝賜澳門製造的大炮的別名。明末,崇禎皇帝為防範清軍,命令徐光啟向澳門購炮。徐光啟把此事交給通事陸若漢具體經辦。澳門卜加勞鑄炮廠特別重視其事,派出炮兵統領公沙的西勞,率領大批炮手及炮廠的工匠伯多祿護送10門大炮進京。途經河北涿州,因發現涿州告急,便留下4門大炮協助防守,其餘6門大炮則於1630年(明崇禎三年)正月初三日運抵北京。次日,由葡炮兵統領公沙的西勞試炮,非常成功。崇禎帝遂命京營總督李守琦同提協諸臣,設炮於都城要塞,精選將士習西洋點放法,並賜炮名「神威大將軍」。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崇德八年(1643年)神威大將軍炮,銅體鐵心,長264、口徑13厘米,以滿、漢文銘「神威大將軍大清崇德八年十二月日造重三千七百斤」。此炮鑄於清人關前夕,身長、口徑不亞於現存崇禎年間明廷仿製的紅夷大炮(包括鐵炮)
皇太極還沒進關的時候,在遼寧的錦州製造的。這是一門重型炮,炮身長8尺,炮重3800斤,是用銅鑄成的,「前龠后豐,底少斂長」,具有清代大炮的普遍特點。炮身上還箍著四道箍,大炮安裝在一輛4輪炮車上。發射的時候,可以在大炮里裝5斤炸藥,點燃后,射出去的鐵彈重10斤,殺傷力極大,所以被人稱為「神威大將軍」。
清代初期的大炮吸取了西洋炮的先進技術,並有所發展。大炮的形體一般像「神威大將軍」一樣,為長形筒體,前龠后豐,大炮的長短和口徑成一定比例。而且,清代的大炮已經按重量分成了輕炮、重炮兩種。從27斤到390斤稱為輕炮,560斤至7000斤稱為重炮。清軍入關前和統一中國時用的大多是重炮,像「神威大將軍」重3800斤,他們用這些重炮攻打城池,無堅不摧,保證了戰鬥的順利進行。後來,平定三藩叛亂的戰鬥多在山區進行,重型炮不便行軍和使用,清政府就造了許多輕型炮,來鎮壓叛亂。
清政府還給所有的大炮都安上了瞄準器,提高了發射的準確率。他們還加強了炮身,像「神威大將軍」炮身長8尺5寸,這樣就提高了火炮的射程,增強了火炮的殺傷威力。再加上有了炮車炮架,又採用子炮,這樣,清朝的大炮比明代就有了很大的改進,既增強了火炮的殺傷力,又提高了火炮的速度,使得「神威大將軍」和它的夥伴們在清王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立下了卓越的功勛。
最新一期的《兵器知識》雜誌發表武瑞文的文章介紹了中國口徑最大的榴彈炮,這種203毫米的榴彈炮具有彈丸裝葯多、威力大、射程遠,而且更便於發射核炮彈和子母彈等特炮彈,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製造同類的巨炮。

報道稱,中國從80年代就開始了該型火炮的研製,該炮系統包括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和203毫米自行榴彈炮,該火炮系統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水平高的特點,綜合性能大大優於國外同口徑的火炮系統,提高了火炮的遠距離縱深攻擊能力,增強了在未來戰場上的作用。
該火炮系統採用了45倍口徑的身管,射程達到了50公里,最大射速達2發/分,也可以持續射1發/分。其攻防正面寬度約為50公里,單炮的火力覆蓋面積達到1234平方公里。該炮的彈藥威力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其遠程全膛榴彈的裝藥量、彈片的均勻性、飛散速度、殺傷面積和功能與西方同類榴彈相比均有較大提高。

------------------------------

神威無敵大將軍砲


  時期: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尺寸:砲身長2.48米、砲重1137千克
  在抗擊沙俄的雅克薩自衛反擊戰中,神威無敵大將軍砲戰功卓著。該砲為銅質前膛砲,上有銘文:“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 造”(1676年),砲重1137千克,砲身長2.48米,口徑110公厘。筒形砲身,前細後粗,上面有五道箍,兩側有耳,尾部有球冠。砲口與底部正上方有“星”、“鬥”供瞄準用。火門為長方形,每次發射裝填1.5~2千克火藥,砲彈重3~4千克。該砲用木制砲車裝載,多用於攻守城寨和野戰,在兩次雅克薩攻城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雅克薩位於今黑龍江省呼瑪縣西北黑龍江北岸,歷史上屬於中國。17世紀中葉,沙俄派兵侵佔了雅克薩,築室盤踞。1674年(康熙十三年),沙俄甚至將其編入尼布楚管區,在色楞河與楚庫河匯合處建立色楞格斯克,並利用清廷對“三藩”用兵之時,霸佔中國大片土地,搶掠財產,殘殺中國民眾。
  康熙帝多次派使和沙俄和談解決邊界事端問題,但對方始終無理拒絕。為了懲罰沙俄的侵略行徑,決心奪回雅克薩,收覆被侵佔的大片領土。戰前,清廷作了充分的準備,在黑龍江地區增設了10個城池,加強了對該地區的管理和戰備,調兵遣將,勘察地形,設驛站儲軍需,造船鑄砲並派兵駐紮於愛琿、呼瑪爾、額蘇裏等地。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又在愛琿設黑龍江將軍,進一步加強對該地區的管理,以便直接指揮雅克薩作戰。1685年4月(康熙二十四年)清廷命都統彭春、副都統郎坦、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水陸軍3000餘人由黑龍江城(今愛琿)出發,5月22日進圍雅克薩。當即通諜俄軍撤離。俄軍統領托爾布津恃強負固,置之不理,企圖負隅頑抗。24日,從尼布楚增援雅克薩的俄軍哥薩克兵乘筏順江而來,被清軍福建籐牌水兵猛劈狠砍,大部被打入江中,餘眾潰散而逃。清軍無一傷亡。同日晚,清軍在城南佯攻的同時,其他陸路清軍激烈攻城,用神威無敵大將軍砲和紅夷大砲等火砲從三面轟擊,殺傷城內100多人,摧毀所有城堡和塔樓。第二天早晨,清軍又在城下三面積柴,聲言要火攻。托爾布津招架不住,乞求投降,率600餘人撤往尼布楚。被俘而自願留住中國的俄軍l00多人,後編入鑲黃旗滿州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從而被沙俄侵略軍竊踞長達20年之久的雅克薩重返祖國。
  沙俄賊心不死,俄軍撤回尼布楚後,又拼湊兵力,於同年八月再次竄到雅克薩,在舊址上築起城堡,四處燒掠我邊民,無惡不作。康熙帝又下令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率軍討伐。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6月,清軍2000餘人和漢軍八旗內福建籐牌兵400人再次進抵雅克薩城下,用神威無敵大將軍等火砲日夜向城內猛轟。俄軍膽顫心驚,挖洞穴居,鏖戰4晝夜,800俄軍被殲只剩下百餘人,托爾布津被擊斃。接著,清軍在城外掘壕圍困,截斷城內水源,並擊敗了俄軍的5次反撲。俄軍傷亡累累,最後只剩下20餘人,彈盡糧絕,危在旦夕,被迫請求清軍解圍。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夏,其殘部退回尼布楚。
  沙俄連吃了兩次敗仗,內部又矛盾重重,因其戰略重點在西方,無力向東方擴張,於是在1689年,俄軍退出雅克薩。兩國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自此使我國東北邊疆穫得比較長久的安寧。


1894-1895年甲午戰爭清劉公島要塞東南炮臺德製巨炮舊照

283922839328385


臺南佳里震興宮三川殿蟠龍柱

90255982_3152156898149360_2576245366961733632_n


澎湖西嶼西臺複刻巨炮

90247258_3152180631480320_4116554101121089536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