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非關月,書香不是花-岳飛/劍氣非關月-劍的光芒和月光無關,必須靠自己練出來。習武不能投機取巧,要實實在在打基礎-“書香不是花”,就有勸人讀書之意。而且花香可以“等”來,書香卻“等”不來的,所以還要勤讀苦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岳飛背後所刺的字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關於岳飛背刺「盡忠報國」四字的事情,最早見於《宋史-何鑄傳》,岳飛蒙冤入獄,何鑄在審訊他的時候,「飛袒而視之背,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且從史料記載來分析,岳飛母親只是普通農婦,十之八九是文盲,而且刺字在宋代是專業性很強的一門手藝,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操作的事情。關於岳母刺字的故事,元明時期還沒有流傳。明嘉靖刊本《大宋中興演義》中,只是說岳飛在靖康間,見胡馬縱橫,宋兵畏怯,有人來請功夫高強的岳飛入山為寇,岳飛義正辭嚴拒絕道:「大丈夫不著名於史冊,而為鼠竊狗盜,偷生於世,可乎?」。於是找了人在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以示不從邪之意。」在演義中,岳飛後背的字是請人刺的,是為了表示與盜賊劃清界限  https://bit.ly/4ako1u0

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


酷刑加身也不肯誣陷主帥 岳飛手下愛將張憲----【文史】寧死不屈 忠義岳家軍張憲 | 岳飛 | 秦檜 | 大紀元 - https://goo.gl/Sdw9BP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20日, 2018
【大紀元2018年04月20日訊】岳飛的故事家喻戶曉,「馬前張保,馬後王橫」的典故也被人們津津樂道。但在真實的歷史文獻中,岳元帥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卻另有其人哦!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其中之一的、也是岳飛最喜歡的大將——張憲。
《宋史‧張憲傳》的篇幅不長,但第一句話「張憲,飛愛將也」,就奠定了張憲與眾不同的地位。在岳飛從軍早期,張憲便追隨他行軍打仗,堪稱岳家軍中的元老級人物。
岳家軍在泰州、徽州一帶駐紮時,岳飛和張憲就是最有默契的搭檔。一個在前線領兵作戰,奮勇殺敵;一個在後方留守駐地,坐鎮大本營。大概他們就是這樣積累下深厚的戰友情吧!
當然,張憲的作戰能力,也是岳家軍中的佼佼者。比如岳飛在平定亂賊曹成時,張憲就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和幾位將領招降了兩萬敵兵,又打敗驍勇善戰的楊再興。後來「白巾賊」作亂,要為曹成報仇,也是張憲一鼓作氣,生擒首領。
而在平定吉州、虔州的戰事中,張憲同样生擒叛軍首領,震攝敵軍。岳飛在攻打叛軍的幾百座山寨时,順利創下「日破一寨」的傲人戰績。
這個張憲,進可攻,退可守,難怪岳飛把張憲視為心腹和愛將,還讓12歲的長子岳雲在他麾下效力!
張憲的本領,連皇帝都讚賞有加。在岳飛首次北伐之前,宋高宗頒布一封詔書,稱讚張憲等三名將領戰功卓著,特意賞賜每人一件「捻金線戰袍」、一條「金束帶」。相信張憲換上御賜的戎裝,整個人神采奕奕、雄姿英發,難道不像是下凡的天兵天將嗎?
第一次北伐戰爭,岳飛和張憲仍然互相配合,兵分兩路作戰。在岳家軍的強大攻勢下,敵軍要麼不戰而逃,要麼畏縮躲避;即使集結幾萬兵馬,也會被打得潰不成軍,紛紛投降求饒。
在鄧州之戰中,張憲以一萬將士,對抗五萬大軍。他巧妙地設置伏兵,又假裝敗走吸引敵兵中埋伏。在一明一暗兩路軍隊的夾擊下,張憲迅速活捉將領、招降千人、奪得戰馬五百匹。在城外,他們又遇到幾萬援軍,他改用「突擊戰術」,再次大破敵軍。
在最後一次、也就是規模最大的北伐中,張憲親率岳家軍半數人馬,在北宋都城開封的南部作戰。他在四天內攻下開封附近的兩大軍事重鎮,令金國元帥金兀朮大驚失色,連忙調集十二萬人,嚴陣以待。
在最激烈的小商河之戰後,金兀朮因懼怕和張憲對陣,竟然趁著夜色,率大軍主力倉皇逃走。張憲領兵趕到後,迅速擊敗留守的八千金兵,殺敵六千、追擊逃兵十五里。這樣的戰功,也算是為楊再興和陣亡的三百岳家軍復仇吧。
張憲跟著岳飛,參加了數不清的戰鬥,是一位了不起的抗金英雄,和將士們一同塑造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神話。他不僅戰功赫赫,還曾在岳飛眼疾復發或離職時,代理一切軍務,是軍中聲望僅次於岳飛的大將呢!
然而,在最接近勝利的時刻,歷史卻發生了逆轉。在主和派奸臣的慫恿下,朝廷一連下達十二道金牌詔岳飛回京,留下「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的千古遺憾。
隨之而來的,是秦檜等奸臣捏造證據,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岳飛父子。張憲也成為他們逼供的對象,遭到嚴刑拷打。但是他一身正氣,即使酷刑加身,也絕不肯背叛主帥。
後來,張憲被打得體無完膚,始終沒有說出半點誣陷岳飛父子的言詞。當他們三人含冤而逝的消息傳出時,天下百姓無不為他們放聲悲泣!史書也說,張憲是「一時之傑」,因為不肯屈打成招,最終被奸臣謀害,實在讓人感到「悲夫」!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是岳飛寫下的絕筆字。歷史的規律是邪不勝正,堅韌不屈的英雄將被後世銘記。岳飛精忠報國的高義光耀千古,與他一同赴難的岳雲和張憲,經歷了最嚴酷的考驗,他們對國家和主帥的赤膽忠心,也同樣感人至深。
所以在今天,人們依然不斷傳頌著岳家軍人的故事,供奉著英雄神像的香火,並將他們的忠烈精神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宋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鄂王金佗稡編》)


岳母刺字:「盡忠報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他是南宋抗金著名將領,本出身於普通農家,宣和四年(1122年)從軍。由於他作戰勇敢升為秉義郎,成為著名抗金將領宗澤的部下。他的一生是英勇抗擊金兵入侵,為南宋朝廷的安定,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他曾經大敗金兀術,收復建康(今江蘇南京),威鎮八方。他帶領的岳家軍英勇善戰,使金兵聞風喪膽,當時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口號,可見其岳家軍,在南宋軍民和金兵心目中的威德。宋高宗曾經親自手書「精忠岳軍」四字,製成錦旗,賜給岳家軍。

岳飛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一個著名將領,與其母親對他的教育分不開。岳飛從軍後,岳母便教育他忠心報國,抗擊外族入侵。為了更好地激勵兒子,讓岳飛牢記愛國之念,終身不忘,岳母有一次特意鄭重其事地焚香祝拜,祭告過天地祖宗後,用繡花針,在岳飛背上,深深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關於岳飛背上究竟刺了哪四個字,說法不一,清錢彩《說岳全傳》稱所刺為「精忠報國」四字,此說也許是因宋高宗賜手書「精忠岳軍」四字,受其影響,故如此說,而這種說法影響甚廣。但《宋史》岳飛本傳中所記,卻是「盡忠報國」四字。此處所敘乃本之於《宋史》)。岳飛被老母在背上一針針刺扎,雖疼痛難忍,卻咬牙堅持,不願辜負老母的一番殷殷之情。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用這種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可說是絕無僅有。

岳飛背上刺下這四個浸透老母情感的字後,真可說是刻骨銘心,至死不忘。

岳飛本可乘勝打擊金兵,盡力恢復宋朝江山,大展宏圖。未料為奸臣秦檜所忌。由於秦檜被敵寇收買,早已成為漢奸,故屢進讒言。宋高宗偏聽偏信。最後,就在岳家軍準備乘勝進軍之際,高宗、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急令岳家軍班師回朝。秦檜還不肯甘休,又加緊迫害岳飛,指使自己親信給岳飛羅織罪名,誣陷下獄。當秦檜的黨羽何鑄審訊岳飛時,岳飛坦露了自己對國家、對朝廷的耿耿忠心,並撕開自己的衣服,將岳母在他背上所刺的「盡忠報國」四字,給何鑄看。

何鑄看後,十分震驚!

儘管如此,秦檜還是千方百計設法殺害了岳飛。最後給岳飛加的罪名,竟是「莫須有」(當秦檜被別人追問:岳飛有何罪時?檜答曰:莫須有(上述之罪行吧)…「莫須有」是「或許有」的意思)這三個輕描淡寫的字。一代英豪,就這樣含恨於黃泉。

母親教兒,盡忠報國;字字如金,深深銘刻;千古英傑,彪炳後世;萬民頌贊,一門忠烈!

-----------------------------------------------------

岳飛教兒避寵榮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岳飛身為高官名將,卻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同時也要求他的孩子只穿麻布,不著絲綢,每頓飯最多有一味葷菜,平日不得飲酒。讀書練武之餘,還要在田地裡,種糧、澆菜……

岳雲從小跟隨父親岳飛出生入死,岳飛對他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軍事訓練,岳雲策馬沖坡時,不小心坐騎被絆倒,自己從馬鞍上摔下來。岳飛大怒,斥責說:「假如在追趕敵人,這怎麼行!」並按軍法照樣罰了岳雲一頓鞭笞。眾兵將眼見此事,深受教育。從此以後,大家演練起來更加認真了。

每當與敵兵交鋒時,岳飛總是命令岳雲打頭陣。嚴父的訓導和戰爭的磨練,使岳雲獲得了一身過硬本領。他手提八十斤重的大鐵錘,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紀元1134年的隨州戰役,十六歲的岳雲,冒著蝗蟲般飛來的箭矢首先登城,斬將奪關,立了頭功。考慮到在此之前,將士們就屢次為岳雲請功,高宗皇帝也曾要為岳雲記功,岳飛這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為兒子報了功

1140年的郾城戰役勝利後,岳雲奉父命,率八百輕騎飛馳穎昌,痛殲圍城的金兀朮。岳雲揮錘舞劍,先後十幾次殺入敵群,連斬敵軍數員大將,他自己也負傷百餘處,鮮血染紅了戰袍。

岳雲連獲大捷,功績卓著。但是,岳飛堅決不給岳雲請功加官。其他將領卻都受到了封賞。當朝廷要給岳雲晉級的時候,岳飛堅決辭謝說:「為國家效勞,是我們父子份內的事。如果這樣受封,岳雲就有可能居軍功而沾沾自喜,那我也就難以率領部將了,這實在是有害於國家啊!」滿朝文武知道了這件事,都為岳飛嚴於責子的家教深受感動。

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落的候,壯志難酬。紀元1142年,這父子二人,一同被奸臣秦檜慘害於風波亭,岳飛三十九歲,岳雲二十二歲。


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  

【奸臣傳】正史「第一位」奸臣許敬宗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日, 2017
許敬宗(字延族)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公有領域)
奸臣之論,古已有之。戰國管子言:「奸臣之敗其主也,積漸積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國家興衰、朝代更替雖是冥冥中天道循環的安排,但君主若無法做到親賢遠佞,則必有失政亡國之患,令忠臣志士扼腕含恨。
縱覽中華二十四史,宋人撰修的《新唐書》首創《奸臣傳》一章,以史料警示後人何為奸臣;此後的官修正史,循例作《奸臣傳》,並明確提出「竊弄威柄、構結禍亂、動搖宗祏、屠害忠良、心跡俱惡、終身陰賊」者為大奸大惡之臣。浩瀚史海,字字慷慨,表達歷代史官希冀帝王明辨忠奸,臣民砥礪德操的拳拳憂國之情
細觀史上一眾奸臣,非以凶神惡煞之面目橫行朝堂,反而以巧言令色之態度,或投君所好,或殘害忠臣於無形,非具慧眼玲瓏心者不能識之。著往事,思來者。知古而鑑今,正是我們今日讀史、明史的意義所在。
「木將壞,蟲實生之;國將亡,妖實產之。」是《新唐書》論斷奸臣的警句,而書中第一位奸臣,卻是唐初一位極富才學的宰相——許敬宗。
善心有善行 敬宗卻辱宗
許敬宗之父名為許善心,是隋朝一位忠臣。他九歲而孤,篤志好學,通涉家藏書籍萬餘卷;十五歲時致書大文學家徐陵,得「神童」美譽;早年仕陳,歷任侍郎、撰史學士等文職。隋文帝滅陳後,許善心不勝悲慟,衰服嚎哭三日,受聘於隋時亦是垂淚不止。文帝見而感佩:「我平陳國,唯獲此人。既能懷其舊君,即是我誠臣也。」
在隋朝,許善心頗受帝王器重,其文采更是光耀朝堂。一日,有一神雀降於隋宮,文帝遂賜宴百官,告以祥瑞之兆。許善心便請紙筆,即席而作《神雀頌》,大獲文帝讚賞。他還繼承父志,續編《梁史》,作《七林》《方物志》《靈異記》等書,成為隋朝一代重要文臣。
至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弒君,隋煬帝遭江都之難。文武百官大多集於大殿,拜賀宇文氏,獨許善心不至。參與謀反的徐弘仁曾勸他:天子已崩,宇文將軍攝政,正是帝業更迭的天意,你為何要如此固執地留戀舊主呢?許善心聞言大怒,固辭來意。宇文化及聞之,派兵將他綁架至朝堂,並當場釋放。許善心毫無感激之意,反而淡定地走出大殿,《隋史》稱其「不舞蹈而出」。
宇文化及既驚且怒,先道:「此人大負氣。」又罵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遜!」許善心因此遇害,時年六十一歲。他尚有九十二歲的母親範氏,老來喪子卻撫其靈柩而不哭,道出一句載於史冊的悲壯之言:「能死國難,我有兒矣!」之後她臥床絕食,十幾日後隨子而逝。
隋唐兩朝的重臣封德彝,常對人說:「昔吾見世基死,世南匍匐請代;善心死,敬宗蹈舞求生。」當年宇文化及濫殺忠臣時,虞世南匍匐泣告,請求代兄一死;許敬宗卻手舞足蹈,哀求苟全性命。「舞蹈求生」便是許敬宗第一樁玷染名節之事。對比他那忠耿報國的父親與深明大義的祖母,許敬宗實在是辱沒先人。
貞觀文名著 陪侍太子旁
隋亡,許敬宗轉投瓦崗寨首領李密,掌管軍中文書;之後隨李密歸附唐朝,成為秦王、之後的唐太宗麾下一名文官。雖然德行有虧,許敬宗卻完全繼承了先祖才華,亦是一位善屬文、通古今的飽學之士。
武德年間,秦王李世民開設文學館,廣納四方賢才,擢拔房玄齡、杜如晦等「十八學士」,許敬宗亦因以文名受秦王禮重,位列其中。貞觀年間,許敬宗歷任著作郎、中書舍人、給事中,負責起草詔令文表、審議百司奏章。同時他延續祖業,撰修國史,對身邊人歡喜地說:「仕宦不為著作,無以成門戶。」他在太宗一朝的作為,恍若其父再生。
或許是初唐剛健清明的政治風氣,並沒有給小人太多作奸為惡的機會,早期的許敬宗,儼然一位忠心侍君的臣子。當太子李承乾被廢之後,受牽連的官員許久不被起用,他還以「先王慎罰,務在於恤刑;往哲寬仁,義在於宥過」上表太宗,為張玄素等人求情,認為他們「或以直言而遭箠撲,或以忤意而見猜嫌」,如果一概問罪,恐傷於王道。之後,太宗納諫,張玄素等人稍得進用。
他還憑藉文字天賦在唐文學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唐史載,許敬宗有文集八十卷,更有賦五篇、詩歌二十一首存世,多為應制頌讚之作。當太宗於駐蹕山擊潰遼兵時,他在太宗馬前草擬聖旨,辭藻警麗,大受讚賞。
只不過,在百官為長孫皇后服喪期間,許敬宗公然嘲笑歐陽詢樣貌醜陋,因此遭到彈劾而貶至外州。然而此舉也只是暴露他輕浮放縱的一面,小懲之後,他旋即回歸朝廷,重拾本業。他還升遷為「太子右庶子」,成為輔佐新君的重要近臣。
或許是良知未泯,或許是善於矯飾,也或許是大環境所致,許敬宗在貞觀時期頗受太宗、太子器重,奸臣本性尚未顯露。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撰,存二百五十六卷,南宋鄂州覆北宋刊龍爪本。(國家圖書館)
明投高宗所好 暗為武后爪牙
至高宗朝,許敬宗不善的面目悄然顯露。他官拜禮部尚書,原本仕途順遂,青雲直上。他偏偏貪財好利,心將女兒遠嫁於嶺南首領馮盎之子,只為多多收取彩禮。他因此遭彈劾而外放,直到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才恢復官職。
或許是官場上的厄運讓他深深感到自己對權勢的狂熱和依戀,許敬宗開始處心積慮尋找機會不斷謀求官位的升遷。當高宗因廢立皇后之議遭群臣力諫時,許敬宗抓住「機遇」投其所好。
高宗欲廢失寵的王皇后,改立武昭儀,召見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來濟等元老商議。其中反應最激烈的,當屬受太宗遺詔輔政的褚遂良。他認為皇后出身名家,更是先帝太宗所立,便不顧性命地反對廢后。他棄了官笏,摘下官帽,不住地叩頭拜泣,以致血染殿階。
就在君臣僵持不下之際,許敬宗適時出現,他揣摩著皇帝的心思,在大殿之上放言:「莊稼漢多收了十斛麥,尚且想著停妻再娶,何況是富有四海的天子想要冊立皇后呢?這和其他人有何關係,為什麼要妄加議論呢!」高宗遂堅定廢立之念,瞬息間中宮易主。許敬宗一番話切中君上所欲,更因擁護武后「有功」,加官進爵的封賞從此不斷。
而野心勃勃的武后將他引為心腹,作為剷除異己的棋子。許敬宗甘做打手,極盡造謠、污衊之手段,已經淪為奸臣。他聯合李義府,誣奏褚遂良、韓瑗、來濟等意圖謀反,慫恿高宗將三人全部外調,終身不得還朝。
其中,褚遂良被一貶再貶,被貶到中國以外的越南河內一帶。年邁的他曾在萬般絕望中致書高宗,訴說自己一生輔佐三代帝王的勞苦,希求換來君王一絲憐憫,卻没有得到理會。最後,六十三歲的褚遂良在流放中孤獨淒涼地離世。
而許敬宗構陷長孫無忌的手段,更為隱蔽而殘忍。《資治通鑑》載,高宗為在廢立之事取得舅父長孫無忌的支持,同武昭儀赴其府邸,賜他十車財帛,大封其寵姬的三個兒子。說到廢后一事,長孫無忌卻不肯順從聖意,致使君臣不歡而散。武昭儀之母和許敬宗也多次勸說長孫無忌,均遭到拒絕。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太子洗馬韋季方等人的朋黨案發,許敬宗在武后授意下,編造韋季方與長孫無忌構陷忠臣,伺機謀反的讒言。高宗驚疑不定,許敬宗舉權臣宇文化及弒君滅隋一事,勸說皇帝「猶以為疑,恐非社稷之福」。
次日,許敬宗添枝加葉,誣奏兩人密謀的細節。高宗徹底中計,卻心有不忍:「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若果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後世將謂朕何!」許敬宗又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的先例寬慰高宗,借古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催促他堅定決心。最後,高宗在沒有審問長孫無忌的前提下,突然下詔削去他的官職及封邑,流徙黔州。三個月後,高宗命許敬宗等人複查長孫無忌謀反一案,許敬宗卻派官員趕赴黔州,歷數其「反狀」。最終,長孫無忌被迫自縊而死,大唐一代功臣就這樣含恨九泉。
曲筆篡國史 名與實爽
高宗中計,武后寵信,許敬宗得以弄權一生,官至宰相,史書稱他「任遇之重,當朝莫比」,晚年時更是頗受優待。因步行困難,高宗特准他每日乘小馬入朝覲見;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許敬宗上表乞骸骨,獲准後仍擔任「特進」,俸祿照舊;三年後,他以八十一歲高齡去世,高宗甚至為他舉哀,廢朝三日,特准他陪葬昭陵
儘管許敬宗生前身後風光無限,但在蓋棺定論時,正直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揭開他的真面目。太常官員為他議定諡號時,博士袁思古提出諡為「繆」,因為「名與實爽曰繆」,許敬宗憑文才而位極人臣,卻因貪財將女兒遠嫁至蠻荒之地,因私恨將兒子放逐外地。博士王福畤亦云:「何曾忠而孝,以食日萬錢諡『繆醜』。」認為許敬宗諡為「繆醜」恰如其分。最後,在許氏後人的阻撓下,禮部尚書袁思敬提議:「既過能改曰『恭』,請諡『恭』。」
雖然許敬宗最終得到了一個模棱兩可的「恭」字,但他的醜行卻無法矇騙天道與人心。那些罪狀,早已著於史冊,永遠無法抹去。除了對忠臣極盡讒害之能,對子女刻薄寡恩外,許敬宗又一宗大罪便是利用職務之便,曲筆篡改史書
在為外人作傳時,許敬宗往往憑藉一己好惡,擅自評述其功過。封德彝知曉「舞蹈求生」的舊事,他便懷恨在心,作傳時故意誇大其罪過。才能平庸的邊塞將軍龐孝泰,率兵征討高麗時大敗,許敬宗卻暗收賄賂,在史書中大讚其屢破敵軍,斬獲數萬。
在為親眷作傳時,許敬宗更是表現出貪財無度的一面。為多納彩禮,他與曾為隋帝奴隸的將軍錢九隴結親,在為其作傳時肆意添加功績,把他提升至與劉文靜、長孫順德等開國功臣同卷的地位。
枉顧歷史真相,顛倒是非黑白,許敬宗刪改的史書,自晉至隋唐多達十餘種,所得財帛更是不可勝計,無怪《舊唐書》激憤地抨擊:「虛美隱惡如此!
許敬宗晚年權傾一時,自以為隻手遮天,卻逃不過歷史的見證與後人的評說。儘管歷經隋末戰火、貞觀治世、武后臨朝而榮顯一生,他最終以一種恥辱的方式做了那《新唐書》奸臣傳中的「第一人」。#


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

800年古墓沒埋岳飛?獄卒冒死偷運屍安葬...關鍵證據找到了
▲▼岳飛真實的埋葬地點一直眾說紛紜,但在1966年時就找到了關鍵證據。(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800年古墓沒埋岳飛?獄卒冒死偷運屍安葬...關鍵證據找到了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7Rjp02
實習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岳飛是宋朝的抗金名將,有「民族英雄」的稱號,但因被秦檜、張俊等人誣陷而被捕入獄,最後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自盡而亡,也因此當時他並沒有被厚葬,而是由一名獄卒把他草草的葬在一個祠堂裡,直到後來被平反了才修建岳飛墓,不過這之中到底有沒有岳飛的遺骸,一直以來引發許多人的討論,直到1966年才有考古學家挖出關鍵證據。
根據《每日頭條》報導,南宋時岳飛在面對金兵的戰事屢建戰功,眼看就快要收復大片江山,但求和派的秦檜卻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回朝,並捏造罪名將他關進大牢,最後以「莫須有」的罪名使他年僅39歲就被迫自盡身亡。
岳飛遇害後,一名小獄卒隗順不忍他死無葬身之地,便偷偷的將岳飛屍體背出監獄,來到一處叫九曲寺的地方,將他葬在水邊,並在墓旁種了2顆桔子樹,以便日後尋找,而隗順在過世前,才將這個秘密告訴給他的兒子。
▲▼岳飛真實的埋葬地點一直眾說紛紜,但在1966年時就找到了關鍵證據。(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岳飛「精忠報國」的形象深植人心,沒想到最後卻遭小人誣陷,在牢中自盡而死。(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後來朝廷為岳飛平反後,便出重金尋找岳飛的屍骨,而這名獄卒的兒子見岳飛已被平反,於是就告訴了朝廷官員屍體的所在之處,後來也真的就挖出了他的屍體並安葬在浙江省杭州市棲霞嶺南麓的岳飛廟內。
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岳飛的屍骨早就在19世紀70年代和岳王廟被一起被毀了。也有歷史學家認為,他的屍骨被埋葬在杭州城外的亂葬崗,也就是棲霞嶺,歷史上各界對於岳飛遺骸所埋葬的真實地址一直眾說紛紜,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直到1979年重建岳王廟時,才有歷史學家發現墓基周圍的舊石條仍在,墓道兩側下還發現了石俑,表示岳飛墓本身並沒有遭到開掘,只是附近的封土遭到破壞,另外也在墓中找到了宋朝的文物,證實岳飛應是在南宋時就被埋葬在這個地方,此處就是岳飛的真墓。
800年古墓沒埋岳飛?獄卒冒死偷運屍安葬...關鍵證據找到了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7Rjp02


岳飛這個人,30 年前的歷史課本「可能」有提到,但是記憶久遠,難以考究。就算有提到,大概也就是一段,也可能就是與宋高宗、秦檜相關,談的故事不外乎就是要收復舊山河,但被奸臣秦檜所害。其他部分,大概都是中國民間故事看到的,與歷史課本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例如,據說岳飛背後有媽媽幫他刻的「精忠報國」四個字,這就是假的。因為他媽姚氏不識字,不識字卻要在兒子背後刺青,難度應該相當高。媽媽有勉勵他要忠心報國,可能是真的,但是刺青這件事,聽聽就好。另外,《滿江紅》可能也不是岳飛寫的,因為這是在明朝才出現,但是在岳飛孫子岳珂所主編的《金佗稡編》、《鄂王家譜》都沒收錄。而賀蘭山,當時距離黃龍府方向相反,岳飛根本沒去過,他應該比較想要「直搗黃龍」,賀蘭山出現在這詞中,明顯不合理。
好了,還想知道什麼呢?岳飛,確實在南宋建國之初,非常重要。他是南宋建國之初,治兵嚴謹、用兵如神的武將,據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他的品德、能力,都相當出眾,當年宋高宗如果不殺岳飛,或許有機會收拾舊山河,直搗黃龍府,迎回宋欽宗(宋徽宗當時已經過世)。
那麼,一切都是秦檜的錯嗎?當然不是。秦檜是歷史上最倒楣的一個「奸臣」。說他是奸臣,是因為確實殺害岳飛這件事,是他執行的沒錯,可是,真正要殺岳飛的人,是宋高宗。岳飛不死,宋高宗不安。而秦檜,只是迎合宋高宗的意思而已。
為什麼?因為岳飛只會打仗,不會做人。簡單來說,他得罪了宋高宗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他想要迎回北宋最後一個皇帝宋欽宗。在北宋滅亡時,幾乎所有宋朝宗室都被金人逮捕,就是所謂的「靖康之變」,宋高宗是僥倖逃亡的少數近支宗室;可是,如果岳飛繼續往下打,那麼宋欽宗可能有機會回來,請問,到時候誰是皇帝?明朝的土木堡之變就是一個例子,兩個皇帝,到時候應該聽誰的?岳飛一天到晚都在跟宋高宗說,我要把宋欽宗救回來,還我山河,聽在宋高宗的耳裡,就是想要換老闆,不是嗎?不殺你殺誰?
第二件事,就是他又鼓勵宋高宗立太子。岳飛在累積戰功以後,已經是太尉,雖然是虛銜,但也是宋朝第一武將。宋高宗沒有孩子,據說有不孕的情況。岳飛不應該涉入皇帝的繼承人之爭,宋高宗有暗示他,這件事不要再說了,但是他卻屢屢上奏,認為不立太子會動搖國本,最高階級的軍人涉入政爭,也有生命危險。
第三件就是功高震主。當年岳飛已經接近開封的朱仙鎮,即將收復舊京。金人也決定要離開,但是宋高宗卻要求他撤退,而且下了十二道金牌,為什麼?除了宋金和議以外,主要就是宋高宗根本不放心他。當年響應岳家軍者,據說有七十萬人之多,這麼多軍人支持岳飛,不殺他,這皇位坐得穩嗎?
所以,岳飛最後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這是宋高宗同意、秦檜執行的。但是翻案以後,沒人敢責罵宋高宗,所以把秦檜送上第一奸臣的寶座,以保全宋高宗的名聲。據說中國有秦岳不聯姻的傳說,可是,真正應該是岳趙不聯姻才是吧?岳飛一心想要收復趙家的江山,宋高宗卻殺了他,到底是誰的問題?
岳飛會打仗,不懂官場文化,所以老闆開除他,最後殺了他,這大概是我們從歷史中可以學到的一點教訓。可是,這些通通都不是中學歷史課本教的,而是往後對歷史有興趣,自己去理解的。歷史,就是透過過去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往後怎麼做人做事,但是中學歷史課本,只能約略點到,真想把岳飛的故事完整講完,太強人所難。有興趣的人,就自己去學習,不是這樣嗎?
歷史課本沒有教你的做人道理 | 呂秋遠 | 立場新聞 https://bit.ly/3iNTBqT


2021/12/7 南宋名將岳飛打仗能領多少薪水?竟跟台灣總統差不多 https://bit.ly/31wf2qY
一提到岳飛,就會想到「盡忠報國」這四個字,締造出許多戰績並且流傳至今。但今天不講英雄事蹟,而是要來揭露岳飛一個月的薪資到底有多少。作為一名南宋大臣,平常也拿了不少好處,不僅有奴婢伺候,還有人來阿諛奉承,過的生活一般老百姓可說是無可比擬。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一提到岳飛,就會想到「盡忠報國」這四個字,締造出許多戰績並且流傳至今。(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據悉,當年岳飛在江西九江擁有的田產和地產都不少,相傳約有1100多畝地,在當時來說,誰要是名下能有1000畝田地,那就是比大地主還厲害的有錢人家,而且岳飛是當時皇上重用的朝廷官員,不僅有錢也有勢。雖然岳飛有如此巨額的資產,但他的資產都非常公開透明,岳飛的財產有兩個來源,第一是薪資,第二是商業收入。
宋朝是比較繁榮的朝代,所以薪資普遍都很高,更何況岳飛是握有實權的大將軍,南宋為了留住岳飛這樣的人才,在薪資的待遇上絕對不會太差的。岳飛每個月的薪資除了一個月1000塊台幣的基礎薪資外,還有另加崗位津貼、特許費、薪炭費、伙食費、糧食補貼等。這所有加總下來,岳飛每個月至少可以領到6000貫以上的薪水,換算成台幣一個月約為48萬,幾乎逼近台灣總統的月薪(49萬0460元),一年下來年薪高達7位數。
岳飛除了薪資外,還有自己的商業收入。根據記載,岳飛在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建造了38座廊屋,這些岳飛不是用來自己住的,而是用於出租給別人,再多賺額外的房租,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包租公。當然,岳飛本來就是重臣而且是忠臣,薪資待遇好一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南宋名將岳飛打仗能領多少薪水?竟跟台灣總統差不多 https://bit.ly/31wf2qY


秦檜后代考中狀元,路過岳飛墓時寫下兩句詩,成千古名句傳誦至今

秦檜後人名叫「秦大士」。亁隆年間的狀元!

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

秦檜後人名叫「秦大士」。亁隆年間的狀元!


岳飛/岳飛和岳雲,父子兩代英雄。不幸的是正趕上南宋王朝日益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