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祭的性質、規模不同,會直接影響到醮壇的設計與數量。規模小的醮典,可能僅設一座醮壇,將所有神祇一起供奉,規模大的醮祭,可能出現十餘座醮壇,無論是一座綜合壇,或者十幾二十座的各神壇,必不能缺 玉皇、天師、北帝、觀音 和 福德 等五位神祇,民間將這五座壇併稱為五大壇。
------------------------------------------
齋醮
道教設齋建醮以闡行度生度亡教化的科儀總稱。齋醮儀式都與他界、靈魂有關,即此界與他界之間的溝通;民眾在同一生命觀與宇宙觀的文化心理下,藉由道士傳承久遠的儀式演法,並實際運用其宗教修行、法物、法術,使人獲得罪愆與關煞的解除,而安頓身心與平安獲福。
早期道教發展史上,齋與醮二字分別使用:懺悔解罪、拔薦亡魂者稱為齋;祭祀陽神、酬願祈福者稱為醮,唐代後常合用而並稱齋醮。「齋」原義戒潔,取義古人祭祀前必先齋潔心神、清滌思慮,專致其精而後交於神明;自初期蜀漢天師道所倡行的「三官手書」的首過上章,發展到轉經禮懺的解罪齋儀,上為家國禳災祈福,下為個人赦解救度。今日臺灣常見的齋儀,如拔度新亡俗稱為「作師公」的黃籙齋法,與賑濟孤魂滯魄的普度儀式。家族拔度齋儀規模從半天的「靈前繳庫」,至三晝夜的「黃籙大齋」不等,通常在出葬「發引」前完成;普度科儀除農曆7月舉行外,兩天以上的齋儀與建醮皆可見,必配合豎旛、揚旗,並有施放水燈科儀。
「醮」本為祭祀星辰,酬神醮謝,而後凡是敬備蔬果,延真降靈,荐誠於天地,禱禮於神靈的道教公眾性祭典,統稱「建醮」。主要功能是潔淨與安鎮,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臺灣常見的醮典,依時間規模來分,曾有長達49天的羅天大醮,也有短僅1天的謝土醮;依時間規律性與功能區分,不定期舉行的如謝土醮、慶成醮,禳災性質的水、火醮與路醮;較為定期舉行的如祈福驅祟的王醮(或稱瘟醮)、祈安清醮。
建醮慶典依時程可大分三階段:(一)預告日(上〈通醮表〉)、豎燈篙日及建外壇日,最少要有天師、北帝、觀音與福德四壇;王醮無外壇,重點為王船的建造入寮。(二)封山禁水(不進行漁獵、意指吃素)、禁屠、禁曝等齋戒期,宮廟建醮委員會依傳統公告醮典期間信眾所要遵守的戒約與相關禁忌,這種帶有神諭與集體制約的力量,目的在從外在的身齋開始,逐漸向內以達到心齋的齋潔效果。(三)建立內壇以演行道教科儀,道士團演法場地內外依科結壇立像,以法天象地;並布置鑒醮神明與醮首斗燈,完成朝元玉京金闕神聖中心的建構。
經由醮典相關諸神的迎請恭送、科儀的闡行、經典的轉誦與文檢的呈達,達到祈求合境平安的願望。整個醮典兼具嚴肅的祭儀與遊戲的歡慶,時程由平時進入慶典的非常時空,漸進而有區隔,而後再回復日常的時空與生活,讓參與信徒融入渾沌與有序交錯的宗教節奏,體會醮典之美與節慶之歡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382 https://bit.ly/2Y0glgc
---------------------------
羅天大醮(張超然攝)
建醮在臺灣的道教儀式中,從傳統到現代均為集體的公儀式,雖然儀式的類別多樣,均能表現道教教義與地方習俗的密切結合;又稱為「作醮」、大陸有些地區也稱作「打醮」。依據性質可分為不同的種類:慶祝地方宮廟或祠堂等建築物的落成啟用,稱為「慶成祈安福醮」,其中包含「安龍謝土」儀,規模較小也可與大醮分開單獨舉行。或者定期、不定期為地方合境而祈謝神明的,則稱為「祈安清醮」。迎送王爺驅除瘟疫的醮典稱為瘟醮、王醮,有些地區較不重視道教儀軌,而由地方的禮生團體所主持,則稱作「迎王祭典」,如屏東東港之例:一般民眾則特別注意王船,簡稱為「燒王船」。有些相關儀式可以複合的,如附加火部也稱作「火醮」,專為祈求火王保佑無火無災;在濱海地區為超度水難孤幽,也有附加「水醮」的如東港例,或如金門地區所專行的「海醮」。專為宮廟或行業神明的千秋聖誕舉行的,即在神明生「作三獻」;有些道教傳統則使用專稱,明代既有「天妃醮」,地方道壇也有專為神誕舉行的,如玄壇醮、真君醮之類。而配合三元日舉行的,稱為三元齋或三元醮,臺灣盛行於七月十五日舉行的,通稱的「慶讚中元」即中元齋,在民間與佛教的「盂蘭盆法會」並稱。
在臺灣經常舉行的慶成祈安福醮,為地方社會慶祝公廟、角頭廟或祠堂等落成,即邀請道壇高功舉行規模盛大的公儀式。雖然醮局組織、合境範圍的大小不一,通常都與地方開發的共同記憶有關,或聯合數村或一村、或僅由一個角頭獨立舉行。由於宮廟、祠堂的興建均需擇地動土,傳統認為會擾動龍神、土府;而營造一座廟宇常需數年,也要人也要神,既需地方民眾發心捐輸,也仰賴天地神明的庇佑順利。故竣工後例需先舉行「入火安座」,而後宮廟管理委員會就會籌組醮典委員,首先選擇利年,即依據座向(南北利或東西利)決定年份及時間,並擇定主持醮事的掌壇道長組成道士團。根據農業社會傳統常選在秋收後,既有經濟、時間的餘裕,也方便利用收成後的農田空間,這種傳統習慣延續至今並未改變。慶成醮必先舉行的「謝土儀」,淵源於漢代的解土術,為當時的解除術之一,後來道教吸收後通稱謝土,並廣泛納入土府眾神:從后土皇地衹以至五方龍神、土神土煞等。即認為動工營造會擾動土地眾神,等竣工落成就要重新安鎭五方龍神,並押送煞神白虎煞離境。這種儀式臺灣各地略有同異,正一派(或稱道法二門、紅頭道士)所行的「安龍送虎」,通常安排於夜晚完成;而靈寶派(烏頭道士)則可舉行一日或半日,既有安鎮五方龍神天尊、插柳招祥,也會採用「煮油淨穢」的潔淨儀式。
兩個不同系統所舉行的醮典,從三朝到五朝俱有,靈寶派也會附加火醮或水醮。醮程均始於發表啟請(通稱請神),而結束於普度、謝壇;中間安排各種朝科:早朝、午朝與晚朝,並有宿朝(或稱正醮),正一派與靈寶派均於朝科中呈送不同的表文,俱是代醮主人等通傳醮謝之意。臺南例在獨立的謝土儀外,也有完整的慶成儀,其中有三組關聯的儀程:鳴金戞玉、宿啟斬命魔與安五方真文,在宿啟儀開始前先熄滅所有的火燭,然後從南方丙丁位點燃新火,再依序返回壇內點亮壇內所有的火燭,即象徵除舊火換新火的儀式;在鳴金戞玉科儀中,則以敲打金鐘與玉磬的不同次數:或三十六或二十四,配合漸次捲起簾上「闕」字的動作,其唱辭表示宇宙從混沌中逐漸創造的過程;「斬命魔」為戲劇性的儀式動作,演示命魔欲偷取象徵功德的香爐,斬除後即安於艮方的米斗內,象徵斬除命魔後一切平安。安五方真文出現於道教創始期,即依五方位分別安奉五種方色的真文: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及中央黃,在米斗內則安奉龍牌、筆、墨等,都寓含五方真文安鎮五方之意。而對於天地至尊的禮謝與祈請,則有不同經書的誦經禮懺,兩個系統雖然傳承不同,都同樣會安排《朝天懺》十卷,每卷均需跪誦;靈寶派另外還有「啟闕」,到玉皇位前恭請《玉皇經》,同樣均需跪在三清案前恭誦,以示誠敬。
道教始終維繫其古來的教義體系,就是壇內絶不能見到「血食」(即含血之物),卻也會配合地方民眾禮謝玉皇上帝,即俗稱「拜天公」,在最末一日的子時(凌晨)開齋獻祭,即儒家獻禮所美號的「剛鬣柔毛」,即採用全豬全羊的牲牷之祭,借以表達崇德報恩之意;並且開齋後方便銜接最後必需舉行的普施。在連續多日的持齋潔淨後,開齋之後都會安排一連供獻的祭祀活動,桃竹苗的客家地區還會複合地方禮生所舉行的大小三獻。由於慶成醮的日數較多,即三或五旦夕;且是合境參與,故規模特大,花費也多,乃因地方或角頭上的公廟,時間間隔較長才會舉行一次,雖然花費較大,地方民眾仍可負擔。建醮在民眾的印象中,由於廟內(中壇)玉皇壇大多無法參與,只有地方頭人、爐主等醮主人等進入持香祭拜;反而外供所見的四大壇常會留下較深的印象,即天師壇與北帝壇、福德壇與觀音壇,四個外壇散布既廣而參與者較眾,就成為地方民眾對於建醮的印象。
道教在臺灣的諸多儀式中,地區性差異較大的就是王醮、瘟醮,或稱「迎王祭典」,從名稱、內容到儀式專家所在的空間,都依地方習俗而略有不同的偏重。在定期舉行的兩個區域中,臺江內海舊區(也稱作「曾文溪流域」)的信仰習俗:蘇厝的長興宮和佳里的金唐殿均稱為「王醮」,所迎請的也直接標明「十二行瘟王」,就具有「瘟醮」的驅瘟性質;西港慶安宮則被稱為「西港香」,也稱為香醮;土城正統媽祖廟也強調「巡香」。但是緣於臺南在地特重醮科的地方傳統,尤其早期府城道士被視為道藝較精,如陳榮盛道長即承接其父(聬)之任,曾長期擔任主持王醮的科事;目前已由新世代擔任主持,但仍維持三朝或五朝(長興宮則擴大為七朝),為目前較為完整的王醮儀程。依據臺南例,除了朝科行儀與誦經禮懺外,必須安排與送瘟相關的儀節,表明所請的洞淵天尊一系即為驅瘟諸神,即有和瘟真人匡阜、以至瘟㾮疫鬼等,均由六朝期既已出現的《洞淵神咒經》衍化而來,將其神格化為洞淵宮的神尊譜系。故至今在王船前所貼的牒文上,都會標明洞淵天尊、匡阜真人;而同樣在六朝時期的《女青鬼律》中既已首見五瘟主,則為行疫使者四時行瘟的瘟神疫鬼思想,後來在中國各地衍化為瘟神疫鬼,並在民間各自形成地區性神話,如有五瘟使者、五位書生,也有單一代民眾受疫而成神者,即池王爺之例。
福建則出現另一種地區性變化,在其他地區則未見,此即「代天巡狩」信仰,並流傳至臺灣,成為通稱代天府的五府王爺(千歲),並衍生為諸姓王爺。追溯其原因可能即源於福州,在大航海時代因為受到外來疫病的威脅,故在省城盛行五帝信仰,並習以船送五帝出海。由於這種習俗耗費頗鉅,從明末至清屢有地方官憲視為淫祠而加以禁毀,當地禮生與民眾則基於怖懼瘟疫的時常流行,既採用關帝、五顯大帝掩飾五帝,也以「代天巡狩」的名義仿行巡狩禮,故從閩省到臺灣即以代巡王爺取代五帝、瘟王。並逐漸由禮生團體職掌禮儀及其行儀空間,將廟宇正殿改造為王府,也傳承所模仿的巡狩禮制,既在王府內舉行供獻的祀王、宴王儀節,並貼出各種榜文曉諭安民;另外一種仿效帝王的「巡狩禮」的,就是將四鄉所出的神轎及陣頭,視同帝王與地方王侯間的「會盟」關係,而後共同巡視四境以綏平不靖。臺南例雖由禮生團體職掌王府禮儀,也尊重道士團所職掌的送瘟科儀及知識,故形成複合儒家之禮與道教行儀,並兼融地方法派,因此成為一種複合儀禮。屏東地區的東港例(連同南洲及小琉球),則一向專由禮生團體(在地稱為「內司」)所主導,相較之下,即排除道教夙所傳承的行瘟觀念,早期即在少數儀式中使用法派的小法,如開水路、送王船儀式,晚近才逐漸增多一些道教儀式,也仍偏在廟埕一角舉行,較諸臺南例顯示道敎已被禮生團體所取代,故當地僅使用「迎王祭典」與「代天巡狩」,完全不用王瘟、尤其瘟醮,顯示選擇性淡化瘟疫肆虐的歷史記憶,故僅用先秦儒家典籍的儺儀除疫,以此合理化其禮儀實踐。
兩個地區均採用三年一輪的科年制,但是在王爺輪值制則有差異:臺南例為十二行瘟王:即使用3乘4制,代巡王爺相對固定;屏東例則依據36進士神話,在迎王前夕先由執事者依禮簿卜杯得知,而後翌日才由角頭神轎的轎籤至海濱迎王,最後符合才確定當科輪值的王爺。不論地方習俗的地區差異,為了迎王所盛行的代天巡狩,即可作為文化載體支持相關的活動,使各種民俗技藝能夠持續的存在,所保存的諸多藝文資源:從王府禮生的祀王、宴王禮儀,各具地方特色的文武陣頭,乃至諸送船傳統的地方工藝,不致在面對現代化的衝擊時有流失之虞。故從文建會到文化部的文資局,西港慶安宮與東港東隆宮(即民俗界所稱的「南東港北西港」),即因保存民俗技藝之功,先後被列於「國家重要的民俗祭典」之列。
道教醮典與地方民眾間存在的依存關係,乃因擁有同一宇宙觀、生命觀,這種神道所形成的文化認同,使道教儀式與地方習俗方便結合,縱使民眾無法完全理解其儀式細節,仍然可以接受儀式舉行的目的及意義。類似慶成儀或許多地方常行的迎王醮祭,若是屬於非定期性,因間隔的時間較久,經驗也較生疏,故這種專門知識即由道教、法師或禮生所傳承,才方便引導民眾參與儀式。而定期性舉行的如臺南例與東港例,三年一科的時間間隔不近不遠,故禮生的禮儀、陣頭的技藝,即可長期傳承相關的知識,使地方傳統得以延續下來。此外還有定期舉行,而時間的間隔或近或遠,前者如小金門每年舉行一日型送王,後者則如埔里十年一次的祈安清醮、關廟山西宮十年一輪的迎王醮祭,則其道教科儀或儒家禮儀均需委請儀式專家指導。由於道教的知識及演法技藝具有秘傳性,不論定期或非定期,俱要委請專業性道士承擔,故這種傳統若非官方加以禁止,俱會長期的傳承不絶。由此即可理解醮祭事宜,既為地方的祭祀大事,因而成為地區性的文化傳統;道教也以專業性知識,得以在地方社會裡長期的存在,這就是漢人社會的建醮文化。
【撰寫者】
李豐楙(政治大學宗教所講座教授)首頁 > 宗教知識+ > 宗教儀式 > 建醮 https://bit.ly/3AKcjXu
民俗亂彈》醮的民俗學:先不管舞臺美醜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做醮」嗎?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48mhNM
醮的民俗學:先不管舞臺美醜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做醮」嗎?
醮壇將世俗空間轉換為神聖空間,裊裊香煙乘載信眾冥陽兩利的企求,壇場也成了傳統工藝的展場,悅耳目之外,更有療治心靈的效果。
民俗亂彈
2017-06-19 15:11
推文到plurk
謝宗榮
日前,為了慶祝第14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主辦單位公佈了慶祝大會主舞台的設計圖,由於其意象乍看之下類似臺灣民間醮典的醮壇,因此也引起各方的討論,或批評其俗氣者,或讚賞其融合臺灣環境與常民圖像者,褒貶不一。不過不管是褒是貶,其中不乏出現一些對於醮典的誤解,也顯見目前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或學者對於民間傳統信仰文化的生疏。
北投鎮安宮圓醮醮壇
醮典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俗稱建醮、做醮,主要意義乃是為地方及信眾祈福、禳災,兼及超度境內無主孤魂,最終目的即是希望獲致「冥陽兩利」,一向是臺灣各地傳統聚落、宮廟重要的信仰盛會。臺灣民間的醮典,依照其舉行的主要目的,可區分為慶成、祈福、禳災、超度等類型,通常多在數年到數十年之間舉行一次,在漢人歷史上具有十分悠久的傳統,是各類祭典儀式中規模最大者,在古代與「齋」並稱為「齋醮」。兩者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醮」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降神賜福」,而「齋」則是為了「懺悔」解罪,兼有為亡靈祈冥福之目的。
「醮」之意義隨著時代之變遷而有所不同,從道教未創立前之「祭祀太乙以及諸天神」,中國六朝、隋唐時期的「夜間露天祭祀天神、星宿」,明時期的「凡僧道設壇祈禱」,一直到近代臺灣社會所認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民俗研究前輩劉枝萬先生在歸納歷史文獻記載與中外學者之研究後,指出所謂「醮」的意義,除了以「還願之隆重公祭」為必要條件之外,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必需請道士來主持;二、設道場,舉行道教儀式;三、時間必須延續一天以上(註1)。因此我們可以說,所謂的「醮典」在意義方面,是指民間為了許願祈神或還願酬神,設置道場並聘請道士所主持的一種以道教儀式為主,時間延續一天以上之隆重的公共祭典。
松山慈惠堂建醮夜間醮壇
臺灣的醮典可依照其舉行之時間,區分為定期性與不定期兩類,在醮的名稱上也因為祈求目的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定期性的醮典如:臺灣南部盛行以迎送王爺為主的「王醮」(瘟醮),多有三年舉行一次者,稱為「三年一科」;臺灣各地以聚落為主體所舉行的「平安醮」,由每年辦理到三十年舉行一次皆有。不定期的醮典如:廟宇新建或重修落成所舉行的「慶成醮」,以及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舉行的「清醮」或「福醮」,即所謂的「醮尾」或「圓醮」,舉行醮典之廟宇若是地方信仰中心,其規模亦十分盛大;臺灣南部也有為了祈求捕烏魚豐收所舉行的「烏魚醮」,或為慶賀神明誕辰進行的「神明醮」(生日醮),為特殊目的所進行的醮有時隆重盛大、有時平淡近人。其次,也有因為醮典舉行的時間長短來加以稱呼者,一般以奇數(陽數)天數為準,一天稱之為「一朝」,一般常見者為「一朝醮」、「三朝醮」、「五朝醮」等,「七朝醮」或「九朝醮」較為少見。
在臺灣漢人傳統社會中,以地方宮廟為主所舉行的醮典一向是聚落中無可替代的信仰盛事。為了凸顯醮典的重要性,除了聘請專業的宗教人員來主持醮局之外,也必須利用各種裝置與藝術之手段,如神像掛軸、紙糊神像、醮壇等,將平時的宮廟空間轉換成為醮典期間的非常性空間,使信眾能十分明顯的感受到醮典的神聖氣氛,這就是醮典藝術存在的主要旨趣。因此,建醮期間的壇場空間與神像、祀具、法物等,也特別受到重視,不僅壇場的空間結構最完整,壇場中所陳設的各種法物也最豐富而多元,也成為民俗藝術和宗教藝術匯集的場所。
由於「建醮」在傳統漢人社會中一向被為地方大事,這種地方重大祭祀活動最為一般人所感受到的,即相當具體地表現在「空間」與「時間」的區隔上。在空間方面,即醮區的「境意識」上,一般多以設置在聚落周遭的「醮壇」(外壇)最受矚目,其數目依照地區性習俗的不同,一般有五大壇、七大壇、九大壇,甚至十二大壇等規模。由於舉行主要祭典的法壇(內壇),一般民眾不易進入,因此這些醮典外壇也成為一般民眾對於建醮的最主要印象。而在建醮期間,這些醮壇以及標誌醮典意象的燈篙、牌樓與醮燈、醮彩等,也共同建構出一副建醮盛事的鬧熱景象。職是之故,建醮期間的醮壇一向為臺灣漢人社會所重視,雖然是臨時性的設置,也多會不惜斥資重金來設立醮壇,也使醮壇成為臺灣民間最壯盛的宗教慶典設施。
註1: 劉枝萬,1983,《臺灣民間信仰論集》,頁3,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68年首次建醮 東林福德廟有驚奇
問事訂明年農曆8月8日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林園區東林福德廟發財金明年起大幅提高,廟方也將舉行建廟二百六十八年來首次建醮,經扶轎問事訂在明年農曆八月八日,隔天地下六合彩就開出「八○八」特仔尾,引起信徒驚呼。
東林福德廟建於清乾隆十四年(西元一七四九年),嘉慶年間被洪水沖毀,於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易現地重建,因被賦予破除林半仙詛咒傳說,香火鼎盛。
廟方於八年前舉辦發放發財金活動,第一次擲出聖筊可獲六百元,之後依序為五百元及三百元,原本每天發放,廟方明年起改為農曆二月二日(福德正神聖誕)及八月十五日(得道日)發放,發財金提高到一千元、九百元及八百元。
東林福德廟管委會主委林寶祥指出,發財金平均可回收七至八成,但回收金額約有三倍。以往曾發生疑似毒蟲呼朋引伴領取,引來林園警分局現場監控,後來因有退休警官來當志工並負責核對資料,毒蟲銷聲匿跡。
隔天特仔尾開出808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管委會奉神明指示首度舉辦祈安清醮,十月十七日問事求出農曆八月八日,隔天特仔尾就開出「八○八」。黃姓信徒偶有簽牌,但只簽港號,他說,虎爺公仔訂價時土地公指示要五百廿元,他簽「五二○」但開出「五二三」,拿了一筆小獎,這次卻失之交臂。
林寶祥表示,虎爺公仔也將改變造型,明年農曆正月初一前來參香信徒,凡捐一千元以上香油錢就送紀念幣,五百枚送完為止。
謝宗榮:先不管舞臺美醜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做醮」嗎?
By 作者: 謝宗榮,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日前,為了慶祝第14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主辦單位公佈了慶祝大會主舞台的設計圖,由於其意象乍看之下類似臺灣民間醮典的醮壇,因此也引起各方的討論,或批評其俗氣者,或讚賞其融合臺灣環境與常民圖像者,褒貶不一。不過不管是褒是貶,其中不乏出現一些對於醮典的誤解,也顯見目前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或學者對於民間傳統信仰文化的生疏。
醮典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俗稱建醮、做醮,主要意義乃是為地方及信眾祈福、禳災,兼及超度境內無主孤魂,最終目的即是希望獲致「冥陽兩利」,一向是臺灣各地傳統聚落、宮廟重要的信仰盛會。臺灣民間的醮典,依照其舉行的主要目的,可區分為慶成、祈福、禳災、超度等類型,通常多在數年到數十年之間舉行一次,在漢人歷史上具有十分悠久的傳統,是各類祭典儀式中規模最大者,在古代與「齋」並稱為「齋醮」。兩者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醮」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降神賜福」,而「齋」則是為了「懺悔」解罪,兼有為亡靈祈冥福之目的。
「醮」之意義隨著時代之變遷而有所不同,從道教未創立前之「祭祀太乙以及諸天神」,中國六朝、隋唐時期的「夜間露天祭祀天神、星宿」,明時期的「凡僧道設壇祈禱」,一直到近代臺灣社會所認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民俗研究前輩劉枝萬先生在歸納歷史文獻記載與中外學者之研究後,指出所謂「醮」的意義,除了以「還願之隆重公祭」為必要條件之外,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必需請道士來主持;二、設道場,舉行道教儀式;三、時間必須延續一天以上[1]。因此我們可以說,所謂的「醮典」在意義方面,是指民間為了許願祈神或還願酬神,設置道場並聘請道士所主持的一種以道教儀式為主,時間延續一天以上之隆重的公共祭典。
臺灣的醮典可依照其舉行之時間,區分為定期性與不定期兩類,在醮的名稱上也因為祈求目的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定期性的醮典如:臺灣南部盛行以迎送王爺為主的「王醮」(瘟醮),多有三年舉行一次者,稱為「三年一科」;臺灣各地以聚落為主體所舉行的「平安醮」,由每年辦理到三十年舉行一次皆有。不定期的醮典如:廟宇新建或重修落成所舉行的「慶成醮」,以及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舉行的「清醮」或「福醮」,即所謂的「醮尾」或「圓醮」,舉行醮典之廟宇若是地方信仰中心,其規模亦十分盛大;臺灣南部也有為了祈求捕烏魚豐收所舉行的「烏魚醮」,或為慶賀神明誕辰進行的「神明醮」(生日醮),為特殊目的所進行的醮有時榮重盛大、有時平淡近人。其次,也有因為醮典舉行的時間長短來加以稱呼者,一般以奇數(陽數)天數為準,一天稱之為「一朝」,一般常見者為「一朝醮」、「三朝醮」、「五朝醮」等,「七朝醮」或「九朝醮」較為少見。
在臺灣漢人傳統社會中,以地方公廟為主所舉行的醮典一向是聚落中無可替代的信仰盛事。為了凸顯醮典的重要性,除了聘請專業的宗教人員來主持醮局之外,也必須利用各種裝置與藝術之手段,如神像掛軸、紙糊神像、醮壇等,將平時的宮廟空間轉換成為醮典期間的非常性空間,使信眾能十分明顯的感受到醮典的神聖氣氛,這就是醮典藝術存在的主要旨趣。因此,建醮期間的壇場空間與神像、祀具、法物等,也特別受到重視,不僅壇場的空間結構最完整,壇場中所陳設的各種法物也最豐富而多元,也成為民俗藝術和宗教藝術匯集的場所。
由於「建醮」在傳統漢人社會中一向被為地方大事,這種地方重大祭祀活動最為一般人所感受到的,即相當具體地表現在「空間」與「時間」的區隔上。在空間方面,即醮區的「境意識」上,一般多以設置在聚落周遭的「醮壇」(外壇)最受矚目,其數目依照地區性習俗的不同,一般有五大壇、七大壇、九大壇,甚至十二大壇等規模。由於舉行主要祭典的法壇(內壇),一般民眾不易進入,因此這些醮典外壇也成為一般民眾對於建醮的最主要印象。而在建醮期間,這些醮壇以及標誌醮典意象的燈篙、牌樓與醮燈、醮彩等,也共同建構出一副建醮盛事的鬧熱景象。職是之故,建醮期間的醮壇一向為臺灣漢人社會所重視,雖然是臨時性的設置,也多會不惜斥資重金來設立醮壇,也使醮壇成為臺灣民間最壯盛的宗教慶典設施。
(作者為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