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榜單揭曉》富可敵國就是它們!台灣最強50大集團,20年誰上位?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photo.php (28)photo.php (27)photo.php (25)

獨家榜單揭曉》富可敵國就是它們!台灣最強50大集團,20年誰上位?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低薪只是幫兇:台灣劣質企業文化,才是逼走理工人才的真正兇手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作者:劉岦崱/換日線專欄
近年來台灣社會多強調「低薪逼得人才出走」。但別忘了,擁有全球頂尖半導體產業鏈的台灣,有著許多世界知名且穩定營利的高科技(半導體)公司。由於這些公司所給出的薪資非常高,甚至高於許多歐美企業的水平,因而普遍被稱為「幸福企業」。
筆者2010年自台大畢業後,身邊許多朋友選擇繼續升學,研究所畢業後也順利進入各大「幸福企業」領極高的薪水,年薪甚至是德國同產業稅後薪資的1.5至2倍。但許多朋友卻做不滿兩年、甚至一年不到就選擇離職,轉而在國內自行創業、轉行,或是出國深造念博班、讀MBA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
為何台灣企業,即便提供高薪仍留不住人才?
我的答案是:台灣普遍劣質的企業文化,才是人才外流真正的兇手。
高壓高工時怒罵文化:不合理的要求不是磨練,只是折磨
我見聞過的德國職場,從沒有怒氣沖天的咆哮,但在台灣職場遇過的言語霸凌,卻從沒少過
無論是上司的歇斯底里怒罵,或是同事間的酸言酸語,在台灣職場從來沒少過。許多人為了避免成為目標,只好在上班時間經常性地假裝忙碌,或在公司無薪加班營造鞠躬盡瘁感,就是不敢在上司下班前離開公司。如此高壓高工時的「企業文化」,造成許多人鬱鬱寡歡,甚至最終患了憂鬱症。
自前幾年開始,台灣報導了許多年輕人的創業故事。無論是開咖啡店或是開餐廳,這波「自己當自己老闆」的創業潮與人才出走國外,除了本身「實現夢想」的成就感外,我認為背後更不可忽視的深層原因,恐怕也包括逃離無理而無所不在的劣質企業文化。
對企業文化進行革命才是解方
相較之下,德國企業普遍能藉著改變根本制度,進而創造正向的企業文化。
以目前我所在的公司為例,儘管德國法律僅保障每年20天帶薪假,但如同其他德國公司,敝公司也自行加碼至30天作為基本標準。而且請假十分容易,即使申請連休半個月也鮮少被拒絕。此外,公司執行每週40彈性工時制度:進出公司都須打卡,若當日上班超過8小時就會產生正時數;相反地,未滿8小時則產生負時數──而每人每月底前,正負時數皆需歸零。換言之,公司員工每月的工時統一,也自然使得「準時完成任務」回歸成為評鑑標準。
德國的低工時與30天帶薪假等制度,並沒有帶來台灣老闆普遍擔心的「競爭力流失」,反而是連年國際貿易出超世界第一的成績。
解方:是時候讓台灣正視企業文化與員工精神健康
正如同日本政府開始立法對抗加班文化與不合理的職場倫理,台灣也該進行一系列的立法改革,規範大企業的員工政策。我們毋須立即與歐美高標準看齊,但應立即正視高壓高工時問題,並循序漸進地作出努力。除此之外,政府對中小型或新創企業,也應同時進行補助與輔導,進行職場文化再造,從上至下對台商企業文化進行全面革新。
當台灣企業停止奴役員工,並開始照顧員工工作精神健康時,想家想到以淚洗面的我們,又何嘗不願意回到爸媽身邊?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產業篇】低薪只是幫兇:台灣劣質企業文化,才是逼走理工人才的真正兇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我愛台灣,所以選擇離開──「人才走出去」不是問題,「世界進不來」才是危機 
「台灣企業啊,到底還剩些什麼能跟人家比?」──讓員工擺脫職場「過勞」,才有資格稱自己是「幸福企業」
關於作者: 
劉岦崱。2010年自台大畢業,2012年底開始了在德碩士班學業,四年間分別完成了三份實習工作,分別為:在德企業實習 、在台德商實習以及位於荷蘭的諾貝爾獎得主實驗室學術實習。參加過十餘場德國國際工商展會,擔任現場德英中三語翻譯人員。碩士畢業後,目前在德國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總部擔任國際技術轉移專員


三十年來誰是贏家?|調查|天下雜誌第597期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天下》兩千大企業調查走過三十週年了。

《天下》在一九八一年創刊時,就比照美國《Fortune》雜誌,編製「全國五百大公民營製造業排行」;到一九八六年,除將原有五百大製造業擴大為一千大,並納入兩百大服務業、一百大金融業,自此,《天下》一千大企業調查成為台灣企業發展歷程當中最忠實、最全面的紀錄。

回顧這項走過三十週年的企業規模調查,不僅一路未曾間斷,甚至在二○一三年還進一步擴大成為兩千大,以反映國內企業的繁盛活力與超限成長。

台灣企業在過去的成長有多驚人?以製造業一千大的總營收來說,三十年前,這數字是一.六兆台幣,而鴻海在去年締造的四.五兆營收就足以以一擋千,更別提一千大去年總營收達二十六.四兆台幣,是三十年前的十六倍有餘。

誰是「大久穩」企業?

但規模的持續壯大不代表台灣企業發展一路順風順水。攤開過往三十年的海量數據可以發現,一九八六年高居前百大的企業當中,連年屹立百大榜單始終不墜的企業,製造業僅剩十八家,服務業更少,僅十二家。(見表一)


在這群兼具大、久、穩的企業身上,有幾個共通特質:

首先,不管是不是獨佔性質強烈的國營事業,它們大多都在一個民生必需品領域做到極大、極深化,創造某種規模門檻後,形成市場的絕對主導權。如此一來,就算有國內外的後進者,也難以撼動其地位。

其次,它們都有著龐雜的轉投資,可以不受單一產業的景氣循環影響。以成立至今近八十年的遠東集團為例,旗下子公司就多達兩百五十家。在這份榜單上,它也佔了兩個名額,分別是遠東新世紀、遠東百貨。

另外,因為成立時間夠久,榜上的民營企業多完成世代傳承的考驗,因此也多已建立完備而周全的管理機制,人為出錯的機率大為降低下,有利於授權專業經理人,形成強大團隊營運效能。

最後,也是許多榜上企業領導人最常掛在嘴上,但也最難複製的,就是企業文化。「今天我們一個系統裡面,很少會有人突然間不行了,或是走歪了,」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在去年接受《天下》專訪時強調,管理制度當然很關鍵,但最重要還是領導人的哲學以及追求,「就像我每天講創新、創新、創新,大家就會照這個方向走,跟隨這個集團的精神。」

徐旭東舉台塑集團為例,講究成本、效率的關鍵就是源自王永慶,而當他過世時,集團雖曾出現工安等狀況,但最後是因為強大的管理系統才又拉回來。他認為,這都得歸功王永慶生前打造的機制。

中鼎董事長余俊彥也認為,企業要大、久、穩的背後正是企業DNA,「就像富豪(Volvo)早期在車展上,除了會展示新款式的車輛外,還會放一台撞爛的車,用意就是要凸顯它們的DNA是safety(安全)。」

除了三十家老牌巨人,台灣有更多的企業需要更多時間證明,要在激烈的競爭起落中,建立更穩固的經營之道。而在過往《天下》兩千大調查也可以發現,每個時代都有當下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過去的成功,更不是未來持續成長的保證。

像三十年前,在那個GDP還是雙位數成長的年代,雖沒有如今出口連十五個月負成長的黯淡大環境,但如同此刻各行各業都在苦思如何面對網際網路,一場「高科技」產業帶來的典範轉移已經在當年默默醞釀。

回顧鴻海還在吊車尾的年代

分析一九八六年的榜單,名列前茅的製造業主要來自石化、食品、交通運輸,和紡織,當時沒人稱它們「傳統產業」,因為「高科技」業根本還不成氣候。

但一場主流產業的移轉趨勢已經悄然啟動。把時間點拉回當時,新竹科學園區那年才啟用不過第六年,而台積電也要等到隔年才正式成立。不僅半導體、通訊與網路、光電等行業類別都還沒出現,就連電子業,和電腦及其周邊零組件也還沒有名分,全被歸在「電工器材」業內。


但進一步留意可以發現,當年的製造業前一百大榜單中,電工器材已是行業家數最多的產業,這當中有包括大同、台灣松下、聲寶、東元等家電業者,也有台灣飛利浦電子、德州儀器、迪吉多電腦、台灣慧智等「準高科技」公司。

事實上,還有更多將改寫台灣接下來三十年產業歷史的先鋒部隊,已悄悄出現在這年的一百大排名之後。例如當時被歸類在電工器材的鴻海,就是在這一年以二.八億元的營收首度進榜,排名第九六七名。

此外,還有英業達、宏碁電腦、華通電腦、聯電、明基、台達電、神通電腦等,都是後來從電話機、計算機,甚至電動玩具轉進個人電腦後,創造驚人規模的企業。

至於當年的兩百大服務業,雖高達九十五家都是貿易業,而前十大也多以公營事業為主,但新趨勢也已隱然可見,尤其在資訊設備銷售服務業中,其實已有惠普科技、宏碁、安源、震旦行四家上榜。

果然,接下來的改變開始加速了。從九○年代開始,在政府政策性的扶持下,台灣進入資訊電子業的年代,榜上名列前茅的常客換成了宏碁電腦、台積電,還有鴻海、和碩、仁寶、廣達、緯創等「電子五哥」。

至於服務業巨頭,當公營事業陸續退位,取而代之的除了海陸運外,就屬宏碁、聯強國際、大聯大等資訊設備銷售與服務等行業。當然,統一超商與百貨業者的崛起,也代表台灣進入新的消費時代。

三十年風水輪流轉 觀光餐飲、軟體、電商看漲

事實上,《天下》兩千大調查向來不只是回顧過往那麼簡單,從每隔十年的百大榜單行業分布,也可預見主流行業的趨勢。(見表三,點圖放大)


首先來看製造業。一九八六年進入百大家數最多的是電工器材業,共二十六家;到了一九九六年,電工器材已被細分為電子、資訊及通訊兩大主流產業,而這兩產業的進榜家數合計已達四十六家。

到了二○○六年,隨著資通訊產業發展的高峰,又再細分成半導體、電腦系統、電腦周邊與零組件、光電、通訊與網路、電子、家電,在百大所佔家數合計更達六十家,堪稱科技業的美好年代。


而在今年,儘管資通訊業依舊是最大宗,甚至從半導體獨立出來的IC設計一併合計,家數是五十七家,開始呈現不升反降。

而在服務業,從百大看主流產業的消長更明顯。三十年前的一百大榜單當中,貿易業就佔了三分之一家數,其次是汽車銷售與修理;到了一九九六年,營建當道之外,貿易竟然快速衰退到只剩十五家,而新崛起的分別是零售十三家、資訊設備銷售服務八家。

二○○六年,與製造業的資通訊時代高峰相輝映,百大服務業中佔最多的已是新興起的資通訊及IC通路業,共二十一家。另外,資訊設備銷售服務也達十一家。

而今年,資通訊及IC通路業則開始呈現下降之勢,倒是觀光餐飲已有三家擠入百大榜內;此外,像軟體、電子商務也都各有兩家入榜。下一波驅動經濟的產業,呼之欲出。

「平庸經濟」將成新常態

歷經三十週年的淘洗,《天下》兩千大調查在記錄企業的爆炸性成長之餘,也帶出台灣經濟的新隱憂,那就是平庸經濟將成新常態。

同樣以每十年為一個區間,可清楚看見製造業總營收成長的黃金年代,是一九九六到○六年,百大企業總營收十年就擴張了三倍。而服務業成長最快速的年代,則是服務業大舉自由化的一九八六到九六年間。(見表二)


「八○年代靠著中國,拉著台灣成長十幾個百分點,現在的機會少很多了,」前黑石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卓毅資本執行長郭明鑑回憶。

中國大陸曾經是台灣企業攻城掠地的新天地,現在卻已開始複製台灣,甚至超越台灣。

中美和石油化學的興衰史,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九八六年,生產化學纖維上游原料PTA的中美和石油化學,高居當年一千大製造業第十四名,也是第一大外商(英國石油與中油合資)。

但三十年不到,中美和卻因為中國大陸競相成立PTA大廠,被迫減產、裁員,甚至曾是全球最大單一PTA生產基地的高雄廠也在去年拆了。這讓中美和於一四年首度跌出百大榜單之外,並在今年不再參與兩千大排行,選擇在榜上消失。

服務業同樣面臨停滯的危機。政大科管所教授溫肇東發現,比較一九九九到一三年間,服務業前十大公司幾乎都是老面孔,而且除了中鼎,以及華航、長榮外,台灣服務業打國際賽的成績遠不如預期。

如何走出陰霾?溫肇東說,台灣過了追求量的年代,企業生存「要挖得很深。」

他口中的深,是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氣魄與實力,也就是領域第一。

政大EMBA執行長邱奕嘉則認為,目前新技術新平台匯流下,新的產業樣態誰都難以預測,因此政府的心態要開放,放手讓企業嘗試各種可能。

儘管新政府已經拋出未來發展產業的重點:綠能、國防、生技、物聯網和智慧機械的五大創新產業。然而,以政府政策指導的成長模式,是否還有效,學者有些悲觀。

「政府過去用pick winner(挑贏家)的方式發展石化與半導體,但在半導體之後,就沒有挑對過東西,兩兆雙星、數位內容等都沒有成效,」溫肇東認為,過去三十年證明,台灣企業總有能力找到出路,政府該思考的是,如何提供如虎添翼的協助或法規,而非跳下來教企業往哪裡走。(英文版同步上線www.cw.com.tw/english;5/23 The China Post)

--------------------------------------------------------

當不景氣成新常態 誰是獲利王?|調查|天下當期精選|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綜觀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僅0.85%,創金融海嘯以來新低。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今年入榜企業的總營收也不如去年,僅金融業依舊顯現成長。雖然整體表現不佳,但服務業在平均獲利率上卻稍有展獲,相較去年成長0.85%,顯示大環境景氣低迷,仍有企業努力突圍。

調查發現1:鴻海營收連11霸 台積電14年蟬聯獲利龍頭

在企業營收規模排名上,龍頭寶座仍由鴻海以合併營收4.48兆台幣,傲視所有產業,蟬聯台灣第一大企業,守住鴻海的「霸時代」;這也是鴻海自2006年開始,連續11年登上寶座,規模更是翻漲近5倍(9,117.73億, 2006年)。亞軍由和碩聯合科技(12,137.1億)拿下、廣達電腦(10,072.57億)登上第3、仁寶電腦工業(8,473.06億)及台灣中油(8,436.15億)分佔4、5名。(表4)

最會賺錢的公司部分,績優生台積電,以堅實的核心技術,強化客戶的黏著度,成功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引領風向,雖蘋果最新一季財報較去年同期下滑13%,iPhone與iPad出貨量均衰退超過30%,蘋果光芒恐不再,台積電依舊力抗三星,搶下蘋果最新A11應用處理器訂單;2015年稅後純益更是高達3,065.74億元,14度蟬聯最賺錢企業榜首,為2003年(216.1億)首次摘下獲利王時的14.19倍。第2到5名由製造業及服務業分庭抗禮,分別是鴻海精密(製造業/1,468.67億)、台灣電力(服務業/641.14億)、中華電信(服務業/428.06億)、台塑石化(製造業/473.02億)。(表5)

調查發現2:製造業、服務業營收負成長 金融規模僅微幅成長

在個別產業部分,歷經前年短暫回春,2015製造業普遍表現不佳,1350家製造業中,超過5成6企業營收衰退,在總營收(26.9兆台幣)、總純益(1.3兆元)都不如去年的情況下,所幸企業已懂得在寒冬中精進自身獲利能力,平均獲利率從4.88%上揚至4.97%。《天下雜誌》表示,當舊產業走不出轉型瓶頸、新產業充滿不確定性,惟有不斷淬煉提升技術,並理解客戶需求的「利基型企業」,才能走過嚴冬,迎來春燕。(表1)

大環境低迷,同樣也蔓延至服務業。2015服務業的650家入榜企業中,營收衰退的企業從2014年的183家,增加到去年的284家,顯示有近44%的入榜企業,營收皆呈現衰退。

雖規模縮水,然總純益增加503億,較前年提升13.6% 。相較於專業、法規等門檻較高的製造業與金融業,服務業在科技結合及成本反應上較具彈性,因此可以更快的創新服務,留住顧客。(表2)

在金融業部分,2015百大金融業,總營收4.84兆,規模成長僅0.45%,平均獲利率9.63%,雖較去年9.34%微幅增加0.29%,但總純益4,665.1億,僅小幅增加164.65億元,相較於去年稅後純益高漲3成,獲利成長明顯熄火。進一步分析,2015金融市場波動高,特別是中國放款壞帳提高及TFR(可贖回遠期契約)獲利貢獻由正轉負等利空因素,連帶影響金融業放款、投資績效;而這波海外追來的逆風,才正要開始,謹慎的風險管控能力,將能避險關鍵。(表3)

調查發現3:30家企業 連續30年屹立百大

除此之外,今年是《天下雜誌》「2000大」調查30周年,因此從龐大資料庫中,找到連續30年持續屹立在百大企業排行榜的台灣企業。

結果顯示,過去近三分之一世紀台灣企業能量驚人,以規模、結構最龐大的製造業而言,1986年製造業前百大總營收為0.94兆元,而鴻海去年單年營收就高達4.5兆,不僅能以一當百,還超過3.78倍。其後每隔十年檢視,百大製造業規模呈現指數型成長──從0.94兆起,到1996年的2.31兆,到2006年的9.87兆,到今年調查的20.07兆,30年翻轉21倍,1996-2006年,成長率更高達327.80%。(表6)

然而規模持續壯大,不代表台企發展一帆風順,攤開過往30年海量數據,從1986年起,連年屹立百大企業榜單的長青績優企業,製造業僅18家,包括台灣中油、臺灣菸酒、中國鋼鐵、南亞塑膠工業、台灣塑膠、台灣化學纖維、大同、遠東新世紀、裕隆汽車製造、統一企業、台灣水泥、東元電機、奇美實業、永豐餘投資控股、福懋興業、正隆、華新麗華、中華映管。

而服務業更少,僅12家,分別是台灣電力、中華電信、中華航空、長榮海運、陽明海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台灣自來水、遠東百貨、和泰汽車、中鼎工程、萬海航運、特力。

其中,歷經30年大環境變遷,相較於1986年第一次調查,共有6家企業不僅名列前茅,並持續擴張影響力,包含製造業排名中,上升3名的統一企業(4,161.51億)及上升30名的華新麗華(1,493.38億);服務業則有前進8名的和泰汽車(1,606.08億)、前進11名的中鼎工程(670.58億)、前進13名的萬海航運(638.59億)、以及上升兩個名次的特力(359.81億)。(表7)

【完整調查結果請詳597期《天下雜誌》】

2016年《天下》「2000大調查」方法說明

2016年《天下雜誌》「2000大調查」,透過問卷調查由各公司提供2015年度財務資料或經由相關主管機關公布蒐集取得相關財務資料,以2015年營業收入進行排名,製造業排名1350名,服務業排名650名,金融業排名100名;金控業則以2015年淨收益進行排名。

除排名外,亦進行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獲利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負債比率等財務指標計算,彙總2015年度製造業、服務業及金融業總成績、各行業整體表現,並公佈各產業成長最快公司、最賺錢公司、最會賺錢公司及營運績效50強(混合排名)等排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